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

心电监护仪可对急、危重患者的心电及其他功能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与分析,并在生理参数超出正常设定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必要的处理,是医护人员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设备。

【基本结构与功能】临床配备的心电监护系统一般由4~6台床旁监护仪和中心台、中心显示系统、彩色显示系统、热显示记录仪共同组成。心电监护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包括:

1. 心电信号输入心电信号输入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临床上前者最常用。有线通过导线及电极片将患者心电信号输入监护仪内。该方式受干扰程度轻,心电信号真实可靠,但是要求患者必须卧床;无线方式一般常用于观察患者动态活动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即将患者皮肤接触电极的心电信号通过导线引入一个小型携带式无线心电信号发射装置盒,再通过无线电将心电信号传至心电监护仪的接收器,通过解码并放大,还原为心电波。该方式接收信号的范围宽,不受病房条件的约束,适用于可以起床活动的患者,但是心电信号容易受外界电波的干扰出现一定的伪差。

2. 显示器目前较多使用的是存储显示器,其特点是可以处理并且存储信息。心电图显示呈规则的滑动,一旦发生短暂的异常心电图时可以冻结,随时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增强发现异常心电图信号的机会。

3. 记录器目前大多数监护仪都有记录装置。常采用热笔型记录,也有采用热阵式记录,后者记录更为清晰、完整,还可以显示文字报告以及数据记录。

4、报警装置目前先进的心电监护仪不仅只对心率低于或者高于设定的上下限值进行报警,还能对某些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归类并予报警。

5. 其他附属装置先进的心电监护仪还能对呼吸频率及呼吸波、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有创血流动学、体温、血pH值以及血钾、钠、钙等电解质浓度进行持续的监测。

【工作原理】通过特定的传感系统如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来接收患者各种信息,感应患者各种生理变化,经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且放大信息,经过进一步计算和分析,最后在显示屏中的功能模块中显示出来。当监测出的数据超出预先设定的指标时,便会激发警报系统,从而发出信号以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临床应用】

1. 心电监护仪的种类

(1)Holter心电监护仪:亦称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即随身携带的小型心电图磁带记录器。可以通过胸部皮肤电极,记录日常活动者24小时心电图波形。记录患者日常生活中心脏不同负荷状态下的改变,便于在动态中观察ECG。主要用于冠心病与心律失常的诊断、监测起搏器的功能、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等。

(2)多功能床旁监护仪:目前的心电监护仪已经由最基本的心电显示器发展成多功能多参数的监测系统。可进行连续的心电示波、无创血压、有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中心静脉压、体温及pH值、钾、钠、钙等电解质浓度的持续监测。除有良好的显示系统外,还有报警装置和打印系统,能对监测信息进行存储、回放,对心律失常进行自动分析并打印,能及时准确地将急危重患者的生命信息提供给医护人员,极大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3)遥控式心电监护仪:此类监护仪不需用导线与电图监测仪相连,患者只需携带一发射仪器,遥控式心电监护仪遥控半径达30m,可同时监测4~6个患者。

2. 参数监测

(1)心电监护:为方便操作,通常采用简化的心电图导联来代替标准体表心电图导联,其连接方式有别于常规心电图12导联。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胸前综合监护导联,监护导联多为3个电极,即正电极、负电极和接地电极,分别用不同颜色予以区分,并标有电极放置示意图。胸前综合监护导联记录的心电图图形清晰,受肢体活动干扰较少。

多功能的心电监护仪可以同时进行II导联、III导联的心电图显示,即胸部常安放5个电极。在记录心电图的同时,采用阻抗法还可以获得呼吸曲线以及呼吸频率。更新一代的心电监护仪胸部放置7个电极,通过微机系统,可以获得与临床相同的12导联心电图曲线以及ST段测量结果,为临床发现病情变化提供详细的资料。

1)3个电极的安放部位及其特点:3个电极即正极、负极及接地电极,其安放部位及其特点见表6-1。

表6-1 心电监护电极的安放部位及其特点

监护导联正负安放部位负极放部位接地电极部位相当普通特点

ECG导联

综合I 左锁骨中点下缘右锁骨中点下缘右侧胸大肌下方标准I导联不影响心电图的

描记,但是QRS波

振幅较小

综合II 左腋前线第右锁骨中点下缘右侧胸大肌下方V5导联波幅较大,但是4~6肋电极容易脱落

综合III 左锁骨中线肋左锁骨中点外右侧胸大肌下方标准III导联无特殊弓下缘下方

CM5 左腋前线第五胸骨柄右腋前线第五V5导联或QRS波形态变化肋间肋间隙处者II导联显示清楚,有利于

鉴别心律心常MCL1 胸骨右缘第四左锁骨中点下右侧胸大肌下V1导联P波清晰,有利肋间隙外侧方或者右肩于鉴别室性和室上

性心律失常,但是

电极容易脱落

2) 5个电极的安放部位:①负极,右上(RA)右锁骨中线第1肋间。②接地电极,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③第一个正极,中间(C)胸骨左缘第4肋间。④负极,左上(LA)在锁骨中线第1肋间。⑤第2个正极,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2)心律失常和起搏器监测:心律失常和起搏器监测可对根据监护患者具体的情况设置的心律失常和起搏器起搏异常进行报警提示。如有监护仪器将报警等级分为3种:威胁生命的报警(机器发出两下尖锐的高音调)、严重心律失常的报警(机器发出持续的高频音)、劝告性的报警(机器发出持续性的低频音)。(3)阻抗法呼吸监测:利用呼吸周期的改变导致血流变化而引起阻抗改变,来计算呼吸频率。

(4)温度监测:温度监测导线分为两种,即体表温度导线(导线末端热敏电阻呈圆口形)和中心温度导线(导线末端热敏电阻呈圆柱形)。

(5)无创血压监测: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设置血压测量周期,在监护仪充气、放气期间尽量避免实施下一个指令。

(6)血氧饱和度和指脉搏监测。

(7)其他:如各种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等。

【操作规程】

1. 操作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评估患者皮肤状况,有无伤口、胸毛等。

(3)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5)评估监护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2. 操作步骤

(1)启动电源,开机待机器自检。按监护仪的要求依次键入患者的姓名、年龄、床号等,校正监测时间、调整合适的脉冲以及报警音量等。

(2)暴露胸部,用75%乙醇擦拭安放电极部位,待干后安放电极。妥善固

定导联线,避免电极线和导联线扭曲、扯拉。

(3)选择导联,调整监护图形的显示比例、波幅、QRS波音量。观察患者心律、心率等。

(4)根据病情需要,连接血压计袖带、血氧饱和度探头、有创血流动力学传感器等。

(5)调协报警范围。

【注意事项】

1. 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2. 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 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 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 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理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 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 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健康指导】

1. 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2. 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3. 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维护和保养】

1.仪器的储存环境要求大气压66.7~103.3kPa,温度10℃~40℃,相对湿度10%~75%。监护仪独立放置固定的位置,不堆放其他物件,以免影响对流散热。

2. 避免接触易燃物品、皮肤清洁剂、抗感染制剂,避免有电池波的辐射干扰。

3. 监护仪及其各传感器表面可先用75%乙醇擦拭,再用干布清洁。保持屏幕清洁光亮。

4. 心电导联线不能弯曲过度,防止导联线断裂。

5. 禁止随意连接非系统规定的零部件。一旦机器出现故障,切勿私自拆机,必须与专业维修人员联系。

心电监护操作标准

心电监测技术 (一)操作要点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 1.核对患者信息和医嘱内容,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年龄。 2.解释内容:监测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心电监测的目的: ①.直接目的:及时发现、识别和确诊各种心律失常。 ②.最终目的:对各种致命性心律失常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心

律失常。 4.心电监测的原理: 心电监测本质上是动态阅读长时间记录的常规体表心电图。为操作简便,通常采用简化的心电图导联来代替体表心电图导联系统 5.心电监护电极放臵的位臵: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6.合理的报警界限:心率报警在自身心率的上下30%;特殊患者心率下限不低于45次/分,上限不高于150次/分,选择合理的导联,振幅的大小,保证波形清晰、无干扰,设臵监护参数与报警上下限,报警音量,将报警开关至于“开”状态。 7. 心电监测异常报警原因: ①干扰:电极与皮肤接触不好或脱落;使用过期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电极片;电动床不正确使用;吸引器启动时;高频电刀等。②病人原因:寒战、烦躁、呼吸深大使盖被与电极或导线发生摩擦;安臵电极片部位皮肤情况。③仪器故障:监护仪使用时间过长;仪器性能不稳;感知功能异常等。④人为原因:导联选择不当;波形大小未正确设臵;上下报限设臵不合适;导联线缠绕打结受损、接触不良等。 8.报警处臵:

①检查电极片,必要时更换电极片,做好皮肤清洁。②未使用的电器尽量关闭电源,避免磁场干扰。③对症处理病人寒战、烦躁等情况。 ④正确选择导联、调整好波形大小、报警值。⑤做好监护仪的日常维护使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9.心电监测的注意事项: ①放臵监护导联电极片,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做常规心前导联ECG,避开伤口、起搏器和除颤部位。②放臵电极片前,应清洁局部皮肤,毛发重的要剔除。③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波形,如右心房活动,应显示P波,要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选择Ⅱ导联,V1导联。④QRS波动振幅有一定的高度,足以触发心律计数。⑤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肌电、运动、电极接触不良、高频电刀干扰等)。⑥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应根据波形显示的程度随时更换,避免皮肤过敏应每日更换。⑦心电监护只是为了监护心律、心率、模拟ECG,若分析ST 段变化要更详细观察心电图时,应做常规导联心电图 10.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诊断标准: ①. 窦性P波: PⅠⅡ、avF V4-V6直立, PavR倒臵。②. P波频率:成人60~100次/分。③. P-R间期≥0.12秒。④. P-P间期之差在同一导联<0.12秒。 11.护理质量在心电监测中的体现: ①监护仪及各导联线的整洁。②床边导联线的有序摆放。③音量适宜,尤其是夜间。④患者卧位舒适,在一定的活动度内不受影响。⑤各项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标准 一、定义:心电监护是病人心电活动的连续波形的监测,以准确地评估病人当时的生理状态。为此应保证心电电缆的正常联接,这样才能获得正确测量值。 二、准备: 1.安放病人前先作病人皮肤准备 皮肤是不良导体,因此要获得电极和皮肤的良好接触,病人的皮肤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时,在电极安放处剃除体毛。用肥皂和水彻底洗净皮肤(不可使用乙醚和纯酒精,因为这会增加皮肤的阻抗)。干擦皮肤以增加组织的毛细血管血流,并除去皮肤屑和油脂。 2.在电极安放前先安上弹簧夹或揿钮。 3.把电极安放在病人身上,如使用的是不含导电膏的电极,在安放前先抹上导电膏。 4.把电极导联和病人电缆相连。 5.确认监护仪电源接通。 安放ECG监护电极的位置:五导联装置的电极安放(仅供参考) GAGGAGAGGAFFFFAFAF

红色(右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右肩 黄色电极(左臂)—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左肩。 黑色电极(右腿)—安放在右下腹 绿色电极(左腿)—安放在左下腹。 白色电极(胸部)—安放在胸壁上(相当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为了减少误差,可将电极放在左右肩部,靠近腹部的左右侧,胸导联可放在胸部正中的左侧,要避免把电极放在上臂,否则ECG波形会变得很小。 三、心电监护仪的操作 1、素质要求:仪表、态度、规范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监护仪一套(包括相关模块、导线、传感器),电极。 必要时备好清洁皮肤的用物(不能用酒精清洁皮肤)。 3、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皮肤、指 (趾)甲情况。2.评估患者血压袖带放置位置的情况(有 无动静脉瘘、PICC管、外伤等) 3.评估患者周围环境、 GAGGAGAGGAFFFFAFAF

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目的通过心电监护仪器,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 相关知识通过有线或无线装置将心电信号输入监护仪的示波装置连续显示心电波形,适用于存在或者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1.仪器报警时不要惊慌 2.心电图电极片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如有发痒发红,须告知医护人员。 3.不要随意取下监测导线,以免造成监测中断。 护理记录 1.开始监测时间、测得的生命体征及异常变化的处理 2.患者/家属宣教 心电监护相关问题 如何处理恶性心律失常? 答:(一)病人的评价:病人情况是否稳定,有无严重的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律失常所致。 (二)若病人情况不稳定,不稳定的证据:快速心率是症状和体征的原因,一般心率超过150次/分。应立即准备电转复。

(三)若病人情况稳定: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1、房颤/房扑: 评价:病人临床是否稳定,新功能是否受损,有无预激,持续是否>48小时。 处理:按房颤/房扑的处理程序治疗,包括立即治疗不稳定病人,控制室率,转复,抗凝。 2、窄QRS心动过速: 尽量明确诊断:方法包括12导心电图,临床资料,刺激迷走操作,腺苷。 可能的类型:包括异位性房速,室上速。按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 3、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根据12导心电图,食管心电图,临床资料,尽量明确诊断。若明确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按相应常规处理。若明确为稳定室速,按室速处理。 若仍不能明确诊断,心功能好者可电复律,经验性使用普鲁卡因胺或胺碘酮;心功能不好者电转复或胺碘酮。 4、宽QRS心动过速 首先要明确其血流动力学的耐受性。如果不可耐受,病人表现为血压下降,末梢灌注不足,以至出现晕厥,立即电复律。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使用合适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 换能器为什么要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位? 答:右心房作为体循环的终点,血压最低,接近于“0”。应当认真地注意压力换能器的高度。病人仰卧时,通常腋中线与右心房的水平一致,并常作为校零的指示位置。换能器比心脏水平每低13cm,血压读数就会上升10mmHg;相反,换能器高于或校零时高于心脏水平,血压读数就会下降。 必须注意的是压力换能器只能准确地反映心脏水平的血压。因此,当病人处于极端的体位时,血压换能器就应当放置在循环系统的最高水平,以保证最易受到缺血威胁部位的有效灌注压,如坐位或截石位。

(完整版)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对象 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各电极安放的位置 有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操作流程 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操作程序如下: 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打开主开关。 4.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6.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按测量—设置报警限—测量时间。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 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的凹槽,插入即可 2.心电导联线带有5个电极头的另一端与被测人体进行连接,正确连接的步骤有: a.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b.将心电导联线的电极头与5个电极片上电极扣扣好。 c.乙醇挥发干净后,将5个电极片贴到清洁后的具体位置上使其接触可靠,不致脱落。 d.将导联线上的衣襟夹夹在病床固定好。并叮嘱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要扯拉电极线和导联线。 3、请务必连接好地线,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血压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血压袖带与病人的连接,对成人、儿童和新生儿是有区别的,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袖带,这里仅以成人为例。 1.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过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测压偏低,同时会使病人不舒适,影响病人手臂血压恢复。袖带的导管应放在肱动脉处,且导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上。 2.手臂应和人的心脏保持平齐,血压袖带充气时应嘱病人不要讲话或乱动。 3.测压时,手臂上袖带的位置应和心脏保持平齐,病人不要讲话或动弹。 4.测压手臂不宜同时用来测量体温,会影响体温数值的准确。 5.不应打点滴或有恶性创伤,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6.一般而言,第一次测压值只做为参考 血氧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血氧探头的插头和主机面板“血氧”插孔一定要插接到位。否则有可能造成无法采集血氧信息,不能显示血氧值及脉搏值。 2.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甲。如果血氧监测很长一段时间后,病人手指会感到不适,应更换另一个手指进行监护。 3.病人和医护人员也不应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而影响使用。 4.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时,阻断血流,而此时测不出血氧,且屏幕显示“血氧探头脱落”字样 外接电源的注意事项 1.配电盒质地应优良可靠,插接应牢靠。以免会出现插头接触不良,使主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主机电源损坏。

心电监护使用规范

7.协助医师进行各种诊疗工作,负责采取各种检验标本。 8.参加部分护理教学和科研,指导实习护生的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9.做好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物资药品材料的保管工作。 护师岗位职责一、护师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室主管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二、完成临床各班护理工作,并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执行并指导护士正确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发现护士工作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或报告。 三、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在主管护师指导下参与制订重危患者护理计划并参与实施。四、承担病区危重、疑难、抢救患者的护理工作及难度较大的技术操作,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五、参加本科室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以上人员组织的查房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会诊及病例讨论,负责所管患者的护理查房。六、协助护士长负责本病区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制订学习计划,参与选编教材并担任讲课,参与对护士进行业务技术考核。 七、参与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及担任临床护理专业讲课。 八、对本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及院内感染进行分析,提出整改防范措施和建议。 主管护师的岗位职责:1.在本科护士长领导和主任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2.负责本科护理质量检查与技术指导。协助护士长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把好护理质量关。 3.掌握护理理论基础,参与和指导护师运用护理程序。制定具有护理特色的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4.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并参与制定重危、疑难患者的护理计划,组织实施。 5.协助拟定本科业务培训计划,参与教材的编写和讲授、协助组织本科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知识,修订本科护理常规,加强护理基本功的训练。 6.参与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等业务活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本科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7.做好护理系学生、中专生、进修护师的临床带教组织工作,并负责讲课和评定成绩。 8.制订本科护理科研、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计划,并组织实施。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辨证施护论文。 9.协助本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护理队伍的建设工作。 护理告知制度履行告知义务是尊重患者权利的需要,是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重要方式,也是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需要,能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有利于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保证护理过程的安全、顺利。1、入院告知要介绍环境、设施、人员。2、告知住院须知,医院规章制度,如陪护探视制度、作息制度、病房要求、呼叫系统的使用等。3、住院安全告知,告知患者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 心电监护仪可对急、危重患者的心电及其他功能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与分析,并在生理参数超出正常设定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必要的处理,是医护人员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设备。 【基本结构与功能】临床配备的心电监护系统一般由4~6台床旁监护仪和中心台、中心显示系统、彩色显示系统、热显示记录仪共同组成。心电监护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包括: 1. 心电信号输入心电信号输入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临床上前者最常用。有线通过导线及电极片将患者心电信号输入监护仪内。该方式受干扰程度轻,心电信号真实可靠,但是要求患者必须卧床;无线方式一般常用于观察患者动态活动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即将患者皮肤接触电极的心电信号通过导线引入一个小型携带式无线心电信号发射装置盒,再通过无线电将心电信号传至心电监护仪的接收器,通过解码并放大,还原为心电波。该方式接收信号的范围宽,不受病房条件的约束,适用于可以起床活动的患者,但是心电信号容易受外界电波的干扰出现一定的伪差。 2. 显示器目前较多使用的是存储显示器,其特点是可以处理并且存储信息。心电图显示呈规则的滑动,一旦发生短暂的异常心电图时可以冻结,随时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增强发现异常心电图信号的机会。 3. 记录器目前大多数监护仪都有记录装置。常采用热笔型记录,也有采用热阵式记录,后者记录更为清晰、完整,还可以显示文字报告以及数据记录。 4、报警装置目前先进的心电监护仪不仅只对心率低于或者高于设定的上下限值进行报警,还能对某些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归类并予报警。 5. 其他附属装置先进的心电监护仪还能对呼吸频率及呼吸波、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有创血流动学、体温、血pH值以及血钾、钠、钙等电解质浓度进行持续的监测。 【工作原理】通过特定的传感系统如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来接收患者各种信息,感应患者各种生理变化,经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且放大信息,经过进一步计算和分析,最后在显示屏中的功能模块中显示出来。当监测出的数据超出预先设定的指标时,便会激发警报系统,从而发出信号以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新生儿科心电监护仪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科心电监护仪标准操作规程 1、用物准备:电极片、皮肤清洁剂、检查心电监护仪性能良好,各控制件是否正常位置。 2、评估解释、了解患者病情及局部皮肤状况,与患者交流,取得合作。 3、连接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4、连接心电导联线、血氧饱和度线、血压监测线分别与主机左侧的ECG、 SPO2、NIBP接口连接。 5、暴露胸腹部或大腿内侧,清洁接触电极贴部分皮肤,正确的将电极贴在皮肤上(RA在右锁骨下,LA在左锁骨下,RL在右腹或右大腿内侧,LL在左腹或左大腿内侧。) 6、选择P、QRS、T波较清晰的导联,并调节振幅。 7、根据患者的情况设定报警界限并打开报警系统。 8、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及时记录并报告医师。 9、停止心电监护,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与患者沟通。 10、撤除导联线、电极,关电源开关,断开电源。 11、清洁患者电极贴部位的皮肤,助患者于舒适卧位。 12、对监护仪及导联线进行清洁、维护。

附件:生命体征正常值参考表 1、正常心率值(次/分) 新生儿~1岁120~160 1~3岁90~140 3~6岁80~110 6~12岁75~100 12~19岁60~90 2、正常呼吸率值(次/分) 新生儿~1岁30~60 1~3岁24~60 3~6岁22~34 6~12岁18~30 12~19岁12~16 3、正常血压值(mmHg) 新生儿~12小时(体重<1000g)39~59/16~36 新生儿~12小时(体重>1000g)50~70/25~45 新生儿~96小时)60~90/20~60 新生儿~12月74~100/50~80 12月~3岁80~112/50~78 6岁~12岁84~120/54~80 12岁~19岁94~140/62~88 4、正常体温值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步骤: 1. 准备用物,将监护仪推至病人床旁,核对腕带,床号,姓名, 住院号。 2. 插上电源,指示灯亮。 3. 根据病情摆好病人体位.暴露胸部.正确定位.清洁病人皮肤.<必要时放置电极片处用5%乙醇清洁>.粘贴电极片。 4. 连接心电导联线:右上<RL>;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腋前中线剑突水平处;左下<LL>;左腋前线剑突水平处;胸导<V>:剑突下偏左心前区处。 5. 无创血压监测:选择合适的部位,绑血压计袖带;有标志的箭头指向肱动脉搏处。 6. 开启监护仪:通过监护仪模块设定ECG.NBP各监测参数:按动 右下方旋转按钮.左右旋转时为选择键,按动是为确认键,FCG选择导联, 波幅及心率报警上.下限:NBP-选择血压监测间隔时间及报警上下 限 7. 按下"血压启动键"<右测.蓝色〉血压测两完毕.显示屏上出现相应P.BP数值.记录与护理记录单上。 8. 停止监护:将各输出电缆从病人身上取下.整理床单位。 9. 关闭电源开关.拔掉电源。 10. 用75%酒精擦拭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及时补充电极片. 以便备用。 二、注意事项: 1. 仪器须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2. 使用前需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否有断裂、破损。如仪 器表面潮湿,先用干布擦干后再用。 3. 心电电极贴放部位要准确。 4. 当仪器监护于病人身上时交代患者不要把东西放在仪器上面 及其周围,不能自行随意取下心电血压监测电缆线,以免发生意外。 5. 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每月给仪器充电一次,以延长电池寿命。 6. 血压测量禁止在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局部皮肤破损者,禁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项目操作要点评价要点 分 值评价等 级 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要求 5 5 3 1 评估1.确认医嘱:患者床号、姓名,了解患者的诊 断、病情、意识状态及治疗情况 认真、细致 5 5 3 1 2.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的目的、方法,取得患 者配合 解释到位, 交流自然 5 5 3 1 3.评估患者皮肤状况:胸前贴电极片处的皮肤 有无破口、水疱及红肿、皮疹等 评估准确 5 5 3 1 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 干扰 评估准确 5 5 3 1 操作前1.个人准备:清洗双手,戴口罩正确 5 5 3 1 2.物品准备:①综合心电监护仪1台;②治疗 盘内备:75%酒精、无菌棉签或纱布、电极片; ③护理记录单或综合心电监护记录单、笔;④必 要时备电源插座1个 物品齐全, 放置合理 5 5 3 1 操作中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 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核对正确, 卧位合理 5 5 3 1 2.连接电源,打开监护仪开关,检查监护仪功操作正确, 5 5 3 1

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告诉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病室内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效果告知及时有效 3.用酒精纱布清洁患者皮肤,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必要时剃去局部的毛发操作正确、 熟练 5 5 3 1 4.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护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避开除颤部位操作正确、 熟练,电极 片位置准 确 7 7 5 3 5.根据病情选择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选择正确, 设置合理 8 8 6 4 6.告知患者电极片周围如有痒感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并且不要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尽可能保持平卧位指导正确 5 5 3 1 7.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必要时描记心电图并做好记录正确、及时 5 5 3 1 8.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洗手,在治疗单(医嘱单)签执行时间与全名;在综合心电监护记录单上记录日期、时间、心率、心律,并签全名操作正确、 熟练,记录 完整 5 5 3 1 9.停用心电监测时,先向患者说明原因,取得合作;先关机,断开电源,再取下电极片及导线;观察贴电极片处皮肤有无皮疹、水疱等现象;清操作正确、 熟练,观察 仔细,患者 5 5 3 1

儿科仪器使用操作规范: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仪标准操作规程 1、用物准备:电极片、皮肤清洁剂、检查心电监护仪性能良好,各控制件是否正常位置。 2、评估解释、了解患者病情及局部皮肤状况,与患者交流,取得合作。 3、连接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4、连接心电导联线、血氧饱和度线、血压监测线分别与主机左侧的ECG、 SPO2、NIBP接口连接。 5、暴露胸腹部或大腿内侧,清洁接触电极贴部分皮肤,正确的将电极贴在皮肤上(RA在右锁骨下,LA在左锁骨下,RL在右腹或右大腿内侧,LL在左腹或左大腿内侧。) 6、选择P、QRS、T波较清晰的导联,并调节振幅。 7、根据患者的情况设定报警界限并打开报警系统。 8、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及时记录并报告医师。 1

9、停止心电监护,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与患者沟通。 10、撤除导联线、电极,关电源开关,断开电源。 11、清洁患者电极贴部位的皮肤,助患者于舒适卧位。 12、对监护仪及导联线进行清洁、维护。 2

附件:生命体征正常值参考表 1、正常心率值(次/分) 新生儿~1岁120~160 1~3岁90~140 3~6岁80~110 6~12岁75~100 12~19岁60~90 2、正常呼吸率值(次/分) 新生儿~1岁30~60 1~3岁24~60 3~6岁22~34 6~12岁18~30 12~19岁12~16 3、正常血压值(mmHg) 新生儿~12小时(体重<1000g)39~59/16~36 3

新生儿~12小时(体重>1000g)50~70/25~45 新生儿~96小时)60~90/20~60 新生儿~12月74~100/50~80 12月~3岁80~112/50~78 6岁~12岁84~120/54~80 12岁~19岁94~140/62~88 4、正常体温值 新生儿肛温和腋温的正常值约为37℃,皮肤体温为36.5℃。 儿童正常体温范围肛温36.2~37.8℃,腋温35.9~36.7℃。 4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仪标准操作流程 一、操作流程 1.评估病人,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相关事项。 2.将监护仪连接电源,开机检查性能完好。 3.核对病人,取平卧或半卧位,解开衣服,暴露病人胸部,酒精棉球擦拭相应部位皮肤(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4.将电极贴于相应部位,遮盖病人胸部。 5.血压袖带绑于病人肘窝上两横指,扪及肱动脉搏动处。 6.血氧饱和度议夹于病人手指或脚趾上。 7.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导联、振幅,调节报警上下线,根据病情制定测血压的频次。 二、停机流程 1.遵医嘱停机,停用时先向病人说明;先关机,再断开电源。 取下电极、血压计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等。 2.清洁皮肤,协助病人穿衣、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记录并签名 呼吸机操标准作流程 一、操作流程 1.评估病人病情,呼吸形态,心理反应,解释以取得合作; 2.在呼吸机室连接好管路、气源,调节好预设参数,接测试肺,试机; 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取得合作,接通电源,连接氧源,开机; 4.为病人带上头套及面罩,将呼吸机与病人气道紧密相连; 5.观察病人反应及呼吸机运行情况,正确设置各报警参数; 6.观察并记录呼吸机通气模式、参数、病人反应、效果及时间; 二、停机流程 1.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2.摘下头套及呼吸机面罩,断开氧源----关机-----断开电源;

3.为病人接鼻导管吸氧,整理床单位; 呼吸机管路及面罩送供应室灭菌,头套清洗消毒,呼吸机表面酒精擦拭; 吸痰器标准操作流程 1.评估病情、呼吸道通畅及缺氧情况; 2.连接吸引器—打开开关—检查性能—调节负压—关开关; 3.核对病人、解释—翻身、拍背—病人头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 4.打开吸引开关—戴手套—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 5.吸痰—换管—吸痰;吸痰完毕,取下吸痰管,置医疗废弃物袋内; 6.观察气道通畅及粘膜情况,听证呼吸音,评价病人反应;擦净口鼻分泌物,取手套;取卧位;整理床单位;用物消毒; 7.洗手记录 CRRT标准操作规程 1.建立静脉通道,确认静脉通道是否通畅。 2.正确连接机器电源,开机确认机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 3.选择病人或确认新病人,选择治疗方式,直接按压所需的治 疗模式键。 4.正确安装配套管路。检查所有泵管是否均已进入泵槽,如没 装到位按UNLOAD(卸出泵管)键重新安装一次。 5.准备预冲液、抗凝剂、置换液、透析液。 6.将各液体连接相应称及管路,进行管路预冲以及预冲检测。 7.检测通过后,病人上机,进入治疗状态。 8.停止治疗后回血,管路与病人脱离,卸装管路,将病人端静 脉导管用肝素液封闭。 血滤机标准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推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清醒病人解释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接电源打开开关(机器左侧黑色按钮)开主机开关(手指按压3秒钟)机器自检测6分钟。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

心电监护仪使用经管规范 一、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 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 (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打开主开关。 (4)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6)选择合适的袖带,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7)设置报警限和测量时间。 3. 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 (RA) :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 (LA) :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二、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报警值的设置规范: 1、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 2、报警范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范围并及时调整,避免漏报及无效观察,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分≤H R≤120次/分,90mmhg≤SBP≤160mmhg,90%≤SPO2≤100%,8次/分≤R≤30次/分 4、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一般情况下, 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 (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基础上±5-20次/分 实际心率值≤60次/分60-69次/分70-120次/分≥120次/分

安全范围上限+20 +20 +20 +10 下限-5 -10 -20 -20 (2)血压:收缩压为报警参数,在病人实际收缩压基础上±10-20mmhg 实际收缩压≤100mmhg100-160mmhg ≥160mmhg 安全范围 上限+20 +20 +10 下限-10 -20 -20 舒张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张压基础上±10-20mmhg 实际舒张压≤70mmhg70-90mmhg ≥90mmhg 安全范围上限+20 +20 +10 下限-10 -20 -20 (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R﹥30次/分,上限酌情±5-10次/分。 (4)血氧饱和度:对于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实际血氧饱和度下降5%为报警下限,但最低不可低于85%。 5、对于危重病人或一些特殊病人,需与经治医生共同协商报警值设置范围。 6、报警音量设置: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整报警音量,夜间酌情降低,最低不小于2。 7、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解释必要性,禁止自行调节,消除恐惧心理。 8、严禁关闭监护仪报警。 三、心电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 (一)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 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的凹槽,插入即可 2.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3.将导联线上的衣襟夹夹在病床固定好。并叮嘱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要扯拉电极线和导联线。 4.请务必连接好地线(使用三眼插头),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电极片长期应用易脱落,影响准确性及监测质量。每天更换电极片及粘贴部位;并注意皮肤的清洁、消毒。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 心电监护: 按照标准安放电极、探头,传感器及插入测压导管 将电极、探头和传感器与相应的模板连接 用电源通/断键接通监护系统电源,紧靠开关的电源指示灯亮绿色,机器自检。 解释 减少皮肤的阻抗 选择粘贴电极片的皮肤:无破损、无任何异常的部位,必要时剃除毛发,擦洗干 净,用电极 片上的备皮纸去掉死皮。 正确粘贴电极片 先把导线与电极片相连接,再把电极片贴在病人身上。粘贴电极片的部位(5导联): 1)臂电极:左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右臂电极:右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 4)参照电极:右锁骨中线第6、7肋骨或右髋部。 5)胸部电极:心电图胸导联的位置。 粘贴电极片的部位(3导联): 1)左臂电极:左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右臂电极:右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 选择合适的导联

1)5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A VR、A VF、A VL、V导联心电图。 2)3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导联心电图。 3)最常用的是II导联心电图。 正确调整波形 1)振幅:SIZE的调整。 2)波形的清晰度调整。 ①FIL TER(过滤):降低了由于其他设备产生的伪差和干扰。 ②DIAGNOSIS(诊断):一个未经过滤波的ECG,显示最真实的ECG波。 ③MONITOR(监护):用于正常监护状态中,可滤除掉可能导致误报警的伪差。正确选择波速 心电监护波形走速为25mm/s。 呼吸监护: 依靠心电图的电极片来感知胸廓的阻抗变化,显示呼吸的波形和数据。 电极片的粘贴部位 1)左下和右上的电极片是呼吸的感应电极片。 2)如果病人以腹式呼吸为主,可以把左下的电极片放在左侧腹部起伏最明显处。正确选择波速 呼吸监护波形走速为6.25mm/s。 氧饱和度的监测: 测量部位 食指最常用。选用指甲床条件好的手指(根据选用的探头不同,也可以选择耳垂、鼻尖等部位)。 正确放置探头 红外线光源对准指甲,选用指套应松紧适宜,避免造成局部压疮。 如果波幅很小,说明读数可信度很低。 氧饱和度测不出及测量误差的原因: 1)指甲床条件不良:如灰指甲、涂指甲油等。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 一、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 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 (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翻开主开关。 (4)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6)选择适宜的袖带,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7)设置报警限和测量时间。 3. 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RA) :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 :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二、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报警值的设置规: 1、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 2、报警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围并及时调整,防止漏报及无效观察,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围:翻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分≤HR≤120次/分,90mmhg≤SBP≤160mmhg,90%≤SPO2≤100%,8次/分≤R≤30次/分 4、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的最低平安围。一般情况下,心 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 〔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根底上±5-20次/分 〔2〕血压:收缩压为报警参数,在病人实际收缩压根底上±10-20mmhg 舒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压根底上±10-20mmhg 〔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R﹥30次/分,上限酌情±5-10次/分。 〔4〕血氧饱和度:对于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实际血氧饱和度下降5%为报警下限,但最低不可低于85%。 5、对于危重病人或一些特殊病人,需与经治医生共同协商报警值设置围。

心电监护仪使用规范标准

心电监护仪使用簣理规 一、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操作程序如下: (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打开主开矢。 (4)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软。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6)选择合适的袖带,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7)设置报警限和测量时间。 3.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RA):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二、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报警值的设置规: 1、日的:提醒医护人员矢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 2、报警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围并及时调整,避免 漏报及无效观察,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 / 分

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

舒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压基础上±10-2Onmilig (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1030次/分,上限酌情土5-10次/分。 (4)血氧饱和度:对于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实际血氧饱和度下降5%为报警下限,但最低不可低于85%o 5、对于危重病人或一些特殊病人,需与经治医生共同协商报警值设置圉。 6、报警音量设置: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整报警音量,夜间酌情降低,最低不小于2o 7、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解释必要性,禁止自行调节,消除恐惧心理。 8、严禁矢闭监护仪报警。 三、心电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 (一)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的凹槽,插入即可 2.用7概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LI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3.将导联线上的衣襟夹夹在病床固定好。并叮嘱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要扯拉电极线和导联线。 4•请务必连接好地线(使用三眼插头),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电极片长期应用易脱落,影响准确性及监测质量。每天更换电极片及粘贴部位;并注意皮肤的清洁、消毒。 (二)血氧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