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邓三试卷

毛邓三试卷

毛邓三试卷
毛邓三试卷

A 一、判断题(第1—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4、邓小平强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6、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7、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8、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

9、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10、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两极分化。()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3、改革是动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4、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7、政体原则上必须适应国体,政体总是为国体服务的。()

18、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根本途径是法制的健全。()

19、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20、一国文化记载着自己的过去、又昭示着自己的未来,所以,它是民族的,不是世界的()

2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2、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社会,充满“田园牧歌”式的和谐气氛,如果没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早已实现和谐社会。()

23、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2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6、搞好与世界先进大国的国际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27、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28.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人才。()

2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过努力奋斗才取得的。()

30、保持中国共产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是能否始终保持同工人阶级的血肉联系。()

二、单项选择题(第31—6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题干后所附的四个备选答案选项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请把它选出来,并在答题卡相应字母处填涂。多选、不选、不填涂均不得分。)

31、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

D.毛泽东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

3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弄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3、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

A.遵义会议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八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4、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是()。

A.改革开放

B.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发展才是硬

D.解放思想、实事求

3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36、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37、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阶段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38、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A.无偿没收

B.和平购买

C.和平赎买

D.无偿调拨

39、“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论断()。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4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改革、发展和稳定

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1、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

B.中国在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

C.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4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要概括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一化三改造”

C.“一斗二批三改”

D.“三面红旗”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

A.理论创新

B.体制创新

C.知识创新

D.科技创新

4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的

B.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

C.互相对立的

D.两者是一致的

4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46、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依法治国

48、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4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爱国主义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加强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

B.和谐文化的建设

C.和谐社区的建设

D.搞好统一战线

5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和平与发展

D.解决三农问题

53、中国政府最早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被归纳为()。

A.“叶九条”

B.“一纲四目”

C.“邓六条”

D.“一国两制”

5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A.台湾问题开始的

B.香港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55、我国处理同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是()。

A.社会制度的性质

B.国家利益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意识形态

56、中国主张建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基础是()。

A.全球一体化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和平与发展原则

D.共同参与合作原则

57.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58、中国共产党实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各民主党派

B.共产党

C.工农联盟

D.知识分子

59、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是()

A.一心一意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领导全国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0、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项根本建设是()

A.思想建设

B.执政能力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

三、多项选择题(第61—7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1、“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是辩证统一的,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C.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

D.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

62、坚持与时俱进,最根本的是要有创新精神。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

A.理论创新是基础,是关键

B.制度创新是保证

C.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是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6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的有机统一

B.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C.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

D.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总结

65、经过20多年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多渠道

D.宽领域

66、全国人民代表人会是我国的最高()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

D.司法机关

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D.坚持接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68、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69、按照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论断表明()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D.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70.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祖国统一

B.反对民族分裂

C.坚持民族平等

D.坚持民族团结

全国2015年7月自考《毛邓三》试题

全国201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3.毛泽东在1941年5月所著的,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界定的著作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实践论》 4.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目的和归宿都是( ) A.反对宗派主义 B.实事求是 C.反对官僚主义 D.以人为本 5.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反对封建主义 B.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建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8.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 A.解放生产力 B.消除两极分化 C.消灭剥削 D.实现共同富裕 9.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A.引导居民消费适度增长 B.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发展生产力 D.实行对外开放 10.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共同点在于( ) A.公有制都占主体 B.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C.主要矛盾一致 D.根本任务相同 1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人口与环境、增长与资源之间的矛盾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打破壁垒、合作双赢 C.经济一体、贸易自由 D.平等协商、互利互惠 14.20世纪末,我国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的特点是( ) A.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城乡协调发展 B.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014年1月自考毛邓三试卷及答案

2014年1月自考毛邓三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B )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确立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怎样确立 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B )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D.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3.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着重于从( A ) A.思想上建党 B.组织上建党 C.制度上建党 D.理论上建党 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 D ) A.特征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B.抽象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C.原则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D.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 A.发展 B.改革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 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说明我国( B ) A.还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 B.正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C.还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D.仍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7.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是( C ) A.一场政治革命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经济体制的改革 8.根据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 A )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让人民生活比较宽裕 C.达到小康水平 D.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9.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是( B ) A.现代化问题 B.“三农”问题 C.收入分配问题 D.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10.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 A ) A.公有制经济 B.全民所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 C ) A.政府 B.企业 C.市场 D.价格 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C )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民主集中制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B )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国际主义 D.为社会主义服务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 C )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C.党的领导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 D ) A.联合国 B.美国政府 C.台湾当局 D.中国人自己

全国2013年1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评分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试题答案解析及评分 课程代码:0370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B.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 D.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正确答案:B(2分)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A和B显然涉及的范围太宽,C涉及的范围不对。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可持续 C.全面协调 D.统筹兼顾 正确答案:A(2分) 解析:科学发展观内涵: (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艰苦奋斗 D.自我批评 正确答案:A(2分)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领导 B.工农联盟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封建主义 正确答案:A(2分)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而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

毛邓三试卷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大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 C.和平与发展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邓小平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文献是() A.《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 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 D.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基本国情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7.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A.党的十二大上 B.党的十三大上 C.党的十四大上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8.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D.始终代表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 9.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 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10.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1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句话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从完善我国生产关系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上说的 12.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3.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将是() A.可持续发展阶段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 C.科教兴国的阶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14.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四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速度 B.结构 C.效益 D.质量 15.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 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毛邓三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 ) A.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B.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 C.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 C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D ) A.利用 B.保护 C.限制 D.赎买 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B ) A.从特征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B.从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C.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D.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9.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D )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体和核心是( A )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 D.自力更生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B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全国2012年1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试题和答案解析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正确答案:D 解析: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正确答案:A 解析:科学发展观内涵: (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毛泽东这句话所强调的理论观点是【】 A.艰苦奋斗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武装斗争 正确答案:B 解析: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要搞清实际,不仅要对中国的实际有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 4.1992年,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其所针对的错误思想和思潮是【】 A.全盘西化 B.宗派主义 C.姓“资”姓“社”问题 D.资产阶级自由化 正确答案:C 解析:“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姓资姓社,而是反对离开这三个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迈不开改革的步伐。“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我国排除姓资姓社的思想困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无产阶级领导 B.工农联盟 C.反对帝国主义 D.社会主义前途 正确答案:A 解析:领导者的不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

毛邓三试卷

A 一、判断题(第1—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4、邓小平强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6、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7、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8、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 9、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10、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两极分化。()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3、改革是动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4、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7、政体原则上必须适应国体,政体总是为国体服务的。() 18、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根本途径是法制的健全。() 19、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20、一国文化记载着自己的过去、又昭示着自己的未来,所以,它是民族的,不是世界的() 2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2、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社会,充满“田园牧歌”式的和谐气氛,如果没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早已实现和谐社会。() 23、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2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6、搞好与世界先进大国的国际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27、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28.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人才。() 2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过努力奋斗才取得的。() 30、保持中国共产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是能否始终保持同工人阶级的血肉联系。() 二、单项选择题(第31—6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题干后所附的四个备选答案选项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请把它选出来,并在答题卡相应字母处填涂。多选、不选、不填涂均不得分。) 31、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 D.毛泽东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 3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弄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3、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 A.遵义会议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八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4、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是()。 A.改革开放 B.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发展才是硬 D.解放思想、实事求 3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36、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37、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阶段

一套题毛概经典试题(附答案)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A、按劳分配收入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经营分配

全国2012年4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试题和答案解析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七大 D.瓦窑堡会议 正确答案:A 解析:1931年王明教条主义路线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正确答案:D 解析:科学发展观内涵: (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个知识点考的非常频繁,学员要牢记着四个关键字。 3.首次科学阐述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一致性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正确答案:B 解析:邓小平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4.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理论体系的文献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井冈山的斗争》 D.《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正确答案:A 解析: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应当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6.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讲话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不要四面出击》 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正确答案:B 解析:建国后,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

湖南大学毛邓三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中心填写: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 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 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物质前提 7.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A 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B 推进两岸“三通” C 反对和遏制“台独” D 回到“九二共识” 8.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 A 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 把发展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C 把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 D 把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9.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是() A 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B 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 C 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0.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 A 放松思想工作 B 脱离群众 C 忽视民主 D 组织涣散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 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 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B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C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 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 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邓小平一再强调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 公有制占主体 B 解放生产力 C 按劳分配 D 消灭剥削 E 共同富裕

毛邓三期末试卷五及答案

毛邓三期末试卷五及答案 试卷五(选择题) 来源:社科部作者:匿名发表日期:2007-12-6 21:46:40 阅读次数:300 查看权限:普通文章 一、单项选择题(1-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2、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 A.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B.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C.全国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3、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 C.执政为民D.四项基本原则 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B.发展 C.依法治国D.依德治国 9、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2020年力争比2000年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B.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番一番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全国2011年1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试题和答案解析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党的七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确答案:B 解析:党的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学员注意,这里总结一下:七大——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十六大——“三个代表”写入党章;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学员必须掌握这个四点,很好记忆的,记住“五六七”就行了。 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正确答案:B 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C.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D.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 正确答案:A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两个没有变”: (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4.1992年,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其主要针对的是【】 A.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B.“两个凡是” C.资产阶级自由化 D.姓“资”姓“社”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姓资姓社,而是反对离开这三个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迈不开改革的步伐。“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我国排除姓资姓社的思想困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阻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封建制度的落后 C.人民政治上不自由 D.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 正确答案:A 解析:帝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学员注意,本国封建主义成为

毛邓三1001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答案A 2.在党的十五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C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答案A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 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 实事求是 答案D 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A.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 C.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D.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答案C 6.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A.革命的纲领 B. 政策策略问题 C.同盟军问题 D. 领导权问题 答案D 7.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 A.七大 B.八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七届三中全会 答案C 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答案B

9.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改革 B.开放 C.发展 D.稳定 答案C 10.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 A.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社会的基本矛盾 D.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答案D 11.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表明() A.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B.我国还处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很不成熟 D.我们还必须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 答案C 1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A.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还不发达 C.人口多,底子薄 D.资源相对不足,缺乏现代管理经验 答案A 1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引进、吸收和创新相结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案D 14.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 B. 资本主义 C.国家资本主义 D. 新民主主义 答案A 1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 A.生产发展 B. 生活宽裕 C.管理民主 D. 乡风文明 答案B 16.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引导力 B.控制力

毛邓三试卷及答案

毛邓三试卷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大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社会

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 C.和平与发展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邓小平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文献是() A.《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 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 D.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基本国情

体制 13.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将是() A.可持续发展阶段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 C.科教兴国的阶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14.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四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速度 B.结构 C.效益 D.质量 15.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 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试题和答案解析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正确答案:A (解析: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员是李大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从理论上基本解决了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要课题。) 3.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A.人口多,底子薄 B.地区发展不平衡 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 正确答案:C (解析: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4.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以乡村为中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正确答案:B (解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 5.毛泽东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D.军民一致,官兵平等 正确答案:A (解析: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邓三B卷试卷纸 新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考试试卷(B) 课程名称: 毛邓 考试时间: 年月日 2分,共30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的是(C)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的党的十二大 C、 1987年党的十三大 D、1992年党的十四大 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B )。 A.提出实事求是 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B )。 A.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的特征 D.社会主义的目标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简明概括是( C )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个现代化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C)。 A.四个现代化 B.经济发展 C.人民利益 D.可持续发展 6.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

别,这是因为(C )。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7、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C ) A、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是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 C、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D、是曾经正确现在变得不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 8、解决国内和国际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B) A、高举马列主义的旗帜 B、靠自己的发展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9、在社会主义国地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集体经济 10、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C ) A、业主制 B、合伙制 C、公司制 D、股份使用制 11、党的十五大在根本方式上第一次肯定了(C )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1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D)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13、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A) A、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B、人类消灭了包括局部战争在内的一切战争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D、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的和平合作 14、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B )

毛邓三期末试卷六及答案

试卷六(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A.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5、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领土争端B.民族矛盾C.宗教纷争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 C.执政为民D.四项基本原则 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B.发展 C.依法治国D.依德治国 9、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2020年力争比2000年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B.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番一番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10、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太制度的范畴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2009年4月自考《毛邓三概论》试题与答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A.工人运动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D.革命和建设实践 2.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党的思想路线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7.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A.国家投资B.没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没收的官僚资本D.赎买的民族资本 8.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 A.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照抄照搬苏联模式 D.没有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9.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党的() A.性质决定的B.宗旨决定的 C.执政地位决定的D.奋斗目标决定的 10.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这一论断的是() A.马克思B.列宁 C.斯大林D.毛泽东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