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复习整理讲解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复习整理讲解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复习整理讲解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复习整理讲解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1、社会政策的特点

是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而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行动;

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其中包括社会性目标和社会性价值;

是社会服务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坚持福利性的原则;

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

2、社会政策与社会需要及社会问题的关系

(1)与社会需要:社会政策以满足社会整体需要为其基本目标;通过社会政策能够更有效地满足社会整体需要;社会政策在满足社会整体需要的过程中有其局限性。

(2)与社会问题: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和复杂性

积极作用:解决社会问题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能够采取社会政策措施积极地干预,从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在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会围绕着解决社会问题的目标而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从具体行动看,社会政策行动通过公民参与和民主程序,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必要的技术手段去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保证更加公平和有效地解决各项社会问题;社会政策采取必要立法形式和行政手段,使其解决社会问题的行动具有法律和公共行政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性;政府通过社会政策可以进行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够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开发新的社会资源,以更加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复杂性:资源有限,有时政府职能首先集中解决最急迫的问题;对政策问题的分析和界定本身可能存在偏差;如果设计和执行不好,也会有负面影响;通过科层组织实施,可能在各个环节中出现走样;实施过程中,协调不好可能目标偏离。

3、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功能

目标: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

功能: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调节经济运行、激励劳动积极性);社会功能(收入再分配、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社会控制);政治功能(社会管理、调节各群体利益矛盾、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

4、社会政策体系的构成: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

5、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重视社会政策;确立社会政策新的目标体系;优化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加强社会政策各个领域中的行动

6、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主体(政府和民间组织);实施对象(弱势群体或困难群体);支撑(资源系统)

7、社会政策主体的特点及不同角色

政府特点:权威性、严肃性、复杂性、变化性;

政府角色: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资源提供者、政策管理者、政策教育者;

民间组织特点:非营利性、自治性、开放性、可塑性;

民间组织角色:参与和实施者、合作伙伴、政策咨询者、社会服务的提供者。

8、社会政策对象的特点及类型

特点: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依赖性;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能动性;

类型:一般性对象(全体国民或公民);特殊性对(某一部分或特定的国民或公民)

9、社会政策资源的内容及调动方式

内容:满足政府实施社会政策所需的人力(专业工作者、政策管理者和研究者)、物力(办公场所、设备、各种物质、项目管理软件等)和财力(所需经费)

调动方式:征税(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专项收费(排污费、垃圾处理、道路建设费等)、征收社会保险(养老、医疗、生育等)、发动与利用志愿者服务

10、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广义包含所有环节,狭义指具体传递方式,包括资金的筹措方式、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分工合作关系

11、社会政策制定的内容、主要影响因素及主要步骤

内容:确定社会政策的优先顺序、对象、服务标准、资源的筹措方式和规模、运行机制;

影响因素: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的影响、政府资源的限制、政党理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成本的考虑、社会事件的影响、社会精英的参与作用;

主要步骤:社会问题的公共议论和影响、研究者和决策部门对社会政策的前期研究、设计社会政策方案、社会政策的实验、社会政策的文本草拟和审批

12、社会政策实施的程序、资源配置及服务提供

程序:确定具体细节和主要步骤、具体项目策划、各个环节具体行动的实施程序、对特定问题和复杂情境的特殊说明或规定;

资源配置:一般原则(资源配置与政策目标相一致、资源配置要考虑社会需要、资源配置要考虑政策行动的效果);经费投入(政府财政、项目配套资金、受益者付费、国际援助、民间投入)

服务提供:确定基本的服务方式、组织方式、社会政策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方式、在社会服务提供中药建立各种规范和机制,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3、社会政策调整的原因、层次及内容

原因:社会政策决策的错误或失误;实施过程中造成的偏差;外部环境的影响;政府的组织结构或政党变化;公众的影响、社会政策对象和社会需要的变化等

层次:宏观调整;中观调整;微观调整

内容:指导理念或方针(价值观、指导原则或基本理念);决策架构和方式(组织机构与决策模式);实施方式(方法和策略);政策周期(延长或缩短);内容和目标

14、社者在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角色:政策倡导者、服务提供者、行政传递者

15、社会工作者发挥作用的方式、途径与原则

发挥政策倡导者的方与途:本职工作、通过机制、通过参与途径

发挥服务提供者:进入各类服务机构的服务岗位

发挥行政传递着:进入行政机关或行政类岗位

原则:准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社会政策;坚守专业立场,在发挥各种角色作用中努力体现专业价值观,促进社会政策的完善和发展;重视与其它专业和职业人员协作共事,更好地实现社会政策的目标与效果

16、城市低保的对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持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包括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抚养人的居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家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17、城市低保待遇的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

申请:户主向办事处处或镇人民政府提书面申请,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填写审批表

审批: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初审,材料和初审意见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申请人提出申请30日内办结。不符合的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

发放:由管理审批机关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也可给付实物发放

18、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老年、残疾或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该待遇。

19、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吃穿住行医: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办理丧葬事宜(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20、农村五保供养的形式:集中供养、分散供养

21、医疗救助的对象:《城市医疗救助意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22、医疗救助的形式

城镇:社会力量资助、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

农村: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资助医疗救助对象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对因患大病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给与适当医疗救助;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23、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

24、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程序:《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

提出申请(向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包括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救助证明或收入证明;家庭成员单位或居住地办事处的现住房证明;家庭成员身分证、户口簿;其他是否受理:及时做出决定,并出具书面凭证。不全或不合法的,应5日内书面告知申请

人需补正的全部内容,受理时间从补齐自理的次日起计算,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及时签署意见并全部移交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审核、公示及登记:房同民等部门组成审核小组,房应自收到材料15日内向申请人出具审核决定(不符的,书面通知说明理由;符的,在户籍、居住或单位进行公示,15日,无异议的,进行登记,有异议的10日内完成核实,异议成立的不予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25、法律援助的范围及申请:《法律援助条例》

代理:依法请求国家赔偿,向赔偿义务机关所作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请求社会保险或低保的,或请求抚恤、救济金的,向相应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请求赡养、抚养、扶养费的,向相应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相应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刑事辩护:犯罪嫌疑人因困难没聘请律师的,和原告因经济困难没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被羁押人的申请由看守所在24小时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身份证明、代理权证明、经济困难证明、其他)

公诉:被告因困难或其他原因没委托辩护人的(无需申请)

26、法律援助的审查程序:审查;符的,及时援助,不符的,书面告知

27、法律援助的实施

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开庭10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判决书副本交援助机构,人们法院不在其所在地审判的,将以上材料送交审判地的援助机构;

机构可指派律师或安排本工作人员办理,也可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对指定辩护的,机构应在开庭3日前将确定的承办人回复给指定的法院;

办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收取任何财物;

终止援助的情况,受援人经济变化,案件终止或撤销,受援人委托其他人,受援人要求结案时,应向援助机构提交有关法律文书副本或复印件以及结案报告等材料

援助机构对公民申请的自信,应及时办理;复杂疑难的可预约择时办理。

28、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2003《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6《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

29、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形式及内容:期限不超过10天,如需延长,上级民政备案

形式: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公安机关和其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应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残疾、未成年、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还应引导、护送到站内容: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所在单位联系;没有交通费的,提供乘车凭证。

30、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程序: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救助站核实基本情况;决定是否实行救助,属于的及时安排,不属的不救并告知理由;终止救助(弄虚作假、自愿放弃、擅自离开)

31、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主要任务

注重流浪未成年人预防工作;保证流浪未成年人基本深化需要;强化对流浪未成年人的管理;注重流浪未成年人教育;努力促使流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打击幕后操纵和利用非成年人进行违法活动的犯罪行为;加大投入,建立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32、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主要措施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建立流浪未成年人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体系;提高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33、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

调查荒情:灾民和特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当年或上年灾害损失情况、灾民自救能力、春夏荒或冬令期间口粮、衣被、住房、治病等方面的困难情况及各级政府实施救助工作情况;

上报需救助的情况(民政部门):县级,分别在每年1月10日前和10月10日前填报《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报上级;地级,接到表后,5工作日内汇总本行政区域内数据,上报;省级,接到表后,5工日内汇总,分别于1月20日和10月20日前上报;部,收到5工日内汇总,掌握到分县的需救助人口数量;

核查、评估分析调查摸底情况,并制定救助计划:县级每年10月15日和1月15日前制定计划并上报;地级会同财政、农业、水利、气象、统计的部门,进行会商和评估,并于每年20日前制定;省级,核查并会商和评估,25日前制定上报;部,核查,会商和评估,11月和2月5日前报部领导审批

申请、办理和拨付救灾资金:申请(县地级申请,省级统计评估,1月10月底前向国务院报告申请补助资金);办理(民政部指定分配方案,11月2月10日前商财政部办理);救

灾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民政部定方案后3工日内2月11月中旬以前下拨,省地级,定分配方案,上报备案,30日内下达到县,县级定计划,15日内落实灾民手中)

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县级15工日内修改计划,确定实际对象和款物,制《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同方案一并上报备案,县乡级根据册,发放《灾民救助卡》,凭册发放,签字盖印,凭卡领取,盖章

监督、检查:部,定方案后向媒体公布,汇总分县资金分配情况,春资金下拨25天,冬下拨20天后,民财部每7天向生活公布进度,对各地进行监督检查;省地县级,方案向社会公布,配合民部门每7天向社会通报,根据册进行抽样调查

效果评估:

34、灾后重建的内容和程序

倒损房屋情况的统计核定:县级灾害结束15日内完成,建立重建台长,填写分乡镇汇总表,上报;地级,接表7日内,抽查并汇总上报;省级,接表7日内,重灾抽查核实,并汇总上报,以政府名义上报重建资金请示;部,专家和工作人员现场评估

组织实施:部,商财政部下拨资金,指导地方重建,协调有关部门定优惠政策;省级,安培不属,商统计财政落实资金,及时下拨,落实资金和政策,收集重建规划、方案、措施及进展情况,上报;地级,同上;县级,明确组织领导,确定重建对象,规划选址,制定恢复重建补助标准,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和落实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组织实施,工作报告

监督管理:部,重建资金下拨后20天向社会公布一次进展情况,检查使用情况,苹果重建效果;省,地、县雷同

35、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获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基本、特殊需要满足);住房权(妥善安排住房,不得侵占或擅自改变产权、租赁关系,赡养人有维修义务);婚姻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

获得生活保障的权利:生活保障权(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健康权(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文化教育权(继续受教育、享受精神文化生活);享受生活照料权(老年福利设施、社区服务、特殊优待)

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尊重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国家和社会伟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国家和社会鼓励老年人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36、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

一般性方式方法: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和普法工作;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

具体方式方法:有关部门保护;司法保护;有关组织保护。

37、妇女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

38、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

主管部门保护;司法保护(立法、司法和执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援助);妇女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保护

39、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40、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

家庭保护:监护和抚养、关爱与引导、教育培养、民主尊重

学校保护:实施素质教育、关爱与尊重、开展成长教育、确保健康安全、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实施专门教育

社会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维护受教育权,为未成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为其提供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健康知识的文化产品,预防网瘾,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消防和娱乐产品,净化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为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劳动保护,尊重未成年日的隐私,保护其人生与生命安全,为特殊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社会救助加强卫生保健与预防疾病,支持福利发展幼儿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于名誉权,为完成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未成年人提供职业教育。

司法保护:及时审理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案件;对司法活动中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在继承于离婚案件中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依法强化父母或监护人的监护与抚养责任;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审理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41、安置孤儿的形式:2006《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

家庭教育;集中安置或家庭寄养;收养;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安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安置

42、相关部门保障孤儿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的职责

财政:将所需资金纳入城乡社会救助和福利事业发展资金需求,统筹考虑,合理安排;

发改委:统筹考虑儿童福利机构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

卫生:为孤儿提供基本卫生医疗服务;

教育:对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免收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劳动保障:提供职业培训补贴和免费职业介绍,并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鼓励创业;

计生:为收养当事人及时、如实出具证明材料

公安:依法及时予以办理户口登记或迁移手续;

司法:依法保护孤儿的人身、财产权利;

建设:因地制宜解决孤儿住房问题;

民政:加强协调指导;全民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孤儿福利服务工作网络;将符合条件的社会散居孤儿纳入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其它: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群团组织:协助政府开展保护工作,通过志愿活动给予特殊关爱;

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和外资等,进一步推动

43、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1991《残疾人保障法》康复权,教育权,劳动权,精神文化生活权,社会福利权,环境友好权

44、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

加强立法,建立并逐步完善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和视察,用法律手段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何残疾人合法权益;

加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制宣传工作。

45、结婚的条件要求

结婚条件:双方完全自愿;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22女20)

禁止条件: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一定疾病(精神方面)

46、家庭关系的规定

夫妻:夫妻人身关系(双方都有独立使用姓名的权利,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活动的自由,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财产关系(法定与约定相结合);夫妻相互扶养的

权利与义务(相互尊重、相互忠实,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互相扶养的义务和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亲子:父母对子女的权利与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保护、管教);

子女对父母赡养扶养义务(对于父母的供养,物质、经济上提供必要生活条件)祖孙、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义务;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祖孙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互有扶养义务,是第二顺序继承人。

47、离婚的条件要求

协议离婚:合法夫妻身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且本人亲自到场办理登记;都自愿;对离婚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书面协议;

诉讼:感情破裂,调解无效,认定条件有: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遗弃家庭成员的;一方因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其它原因(一方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

特别规定:现役军人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人同意(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48、救助措施的规定

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遵照照顾妇女及子女利益原则及照顾无过错一方原则;

共同拥有住房的处理原则:遵照共同财产分割原则;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处理原则:不离开原村的,承包土地待遇应不变;

经济补偿制度:仅适用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采用分别财产制的双方;

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协议或判决;

子女的抚养和探望:亲子关系不消除。

49、结婚登记、离婚登记的规定

结婚:登记机关(县级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程序(申请、审查、决定);

离婚:申请(一方户籍地登记机关,提交材料,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协议等);审查;决定(符合的,当场登记,发证,不符的不予办理)

50、法定继承的准则:男女平等;按顺序继承;均等;照顾;互谅互让、协商处理

51、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基本要求

遗嘱继承:实质要求(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真是意思;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只能处分个人财产);形式要求(公正、自书、代书、录音和口头遗嘱)

遗赠:有遗嘱能力;内容必须合法;符合形式要求;受人必须是发生效力时的生存之人;须受遗赠人未丧失受遗赠权;财产属于遗产范围;履行是可能而且合法

52、遗产处理的主要规定

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或遗赠)处理,没有的按法定继承处理;放弃与接受(两个月内);先还债后继承原则;照顾胎儿和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原则;发挥遗产效用原则;无人继承的遗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53、收养关系成立的要件及准则: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99年实施

要件: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苦难无力抚养的子女);送抚养人条件(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收养人(无子女,年满30周岁,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准则:自愿;夫妻共同收养;夫妻共同送养;收养只限一名;无配偶的男性

54、收养关系的效力及收养关系的解除

55、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及程序

56、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57、社区矫正的任务:行刑;矫正;安置救济。

58、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守的原则:1989《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依法调解:受理和调解范围要符合规定;调解以法律、政策和道德为标准;协议合法自愿平等:双方当事人自愿;协议须双方一致同意;协议履行双方自愿

尊重当事人诉讼权:调解不是必经程序。

59、人民调解的程序

受理纠纷:申请受理,主动受理;

调查研究:查明原因、争执的焦点和发展过程

进行调解:宣布开始,讲明内容与目的,结合情况宣讲法律等规范,互谅解决

结束调解:达成协议,有需要制发调解书和不需两种,不需书的,签字

60、人民调解必须遵守的纪律: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不得吃请受礼。

61、优抚优待对象的认定

现役军人:服现役的军官、文职干部、士官和义务兵;

残疾军人: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因病(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医疗终结后符合评残条件,经法定的审判程序,取得残疾军人证的人员;

复原军人:1954.10.31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包括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其他复原军人;

退伍军人:1954.11.1后参加解放军、持有退伍或复员军人证件的人员;

烈士遗属:现役军人死亡、经相应军队政治机关批准为烈士、发给烈士证明书后,其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现役军人死亡、经相应军队政治机关确认的,发给病故证明书后,其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

现役军人家属:现役军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军人自幼曾依靠其抚养长大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生活的其他亲属。

62、死亡、残疾抚恤的具体规定

死亡抚恤对象:被批准或确认为烈士、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现役军人及其遗属。

死亡性质认定:烈士、因公牺牲、病故

死亡抚恤待遇:一次性抚恤金(标准:烈士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40个月工资,病故20个月工资,获荣誉称号或立功的,其遗属在以上基础上,获中央荣誉称号的,增发35%,或军区级的,增发30%,一等功25%,二等功15%,三等功5%)(顺序:第一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亲属;第二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且由该人供养的)。定期抚恤金(条

件:父母、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有但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子女未满18岁或已满但因上学或残疾无生活来源的,或由其供养的)(标准: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终止:从确认之日起发放,遗属死亡的,增发6个月)。

残疾抚恤对象:

63、优待的具体内容

64、享受退伍义务兵安置待遇的人员范围及安置形式

65、退役士官的复原安置、转业安置及退休安置

66、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67、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68、居民会议

69、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70、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71、村民会议

72、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73、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74、成立社会团体应具备的条件

75、成立登记社会团体的程序

76、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分类

77、申请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78、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程序

79、基金会的分类

80、设立基金会应具备的条件

81、基金会的组织结构

82、基金会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83、公益事业的认定

84、对捐赠和受赠的规定

85、捐赠财产的适用和管理

86、对捐资者的优惠措施

87、发展慈善事业的主要目标及基本政策措施

88、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义务

89、劳动就业与招工的规定

90、劳动合同的规定

91、工作时间和工资的规定

92、工伤的认定

93、劳动能力的鉴定

94、工伤保险的待遇

95、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

96、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

97、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98、领取和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99、事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

100、失业保险的管理和监督

10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及缴费办法10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规定

10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

10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与管理的规定10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

106、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

107、艾滋病治疗与救助的规定

10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

109、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一般规定

110、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办法

111、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领域,是政府在某中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合

112、社会政策实质:政府在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的社会事务方面承担责任的行动

113、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社会政策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其基本目标之一;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满足,是衡量社会政策效果的重要标准;社会政策在满足个人需要方面有时显现出局限性。

114、老年社会政策法规的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115、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教育与监控、学校教育与管理、社会环境监控与管理、传媒与出版物管理

116、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工读学校矫治、司法矫治、社会包容

117、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案件不予公开审理和报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和教育;开展法制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审核帮教和权利维护

118、社区矫正内容:行为督导;教育矫正;组织公益劳动。

119、社区矫正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人民法院:严格准确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刑罚措施和减刑、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

人民检察院:加强法律监督,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保证社矫工作依法、公正进行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

公安机关: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

120、人民调解,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进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人民调解制度性质:司法辅助制度,群众自己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

121、优抚安置政策法规:1988《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04《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122、优抚优待

优抚: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优待:国家规定对优抚对象从政治、经济上给予的高于普通生活成员的优厚待遇。广义指对服现役的义务兵家属和抚恤补助对象发给优待金,以及在治病、交通、住房等提供优惠待遇。狭义指发给义务兵家属和抚恤补助对象的优待金。

123、

124、

125、

126、

127、

128、129、130、

2019年社会工作师《法规与政策》试题及答案(卷五)

2019年社会工作师《法规与政策》试题及答案(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 l关于小组工作互动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集人的潜能,提升组员的社会功能 B.注重社会变迁,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 C.聚焦解决个人的社会适应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D.强调人与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纽员的社会交往能力 2.在小组工作模式中,强调提升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组员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是( )。 A.发展模式 B.社会目标模式 C.互惠模式 D.治疗模式 3.某老人能力建设小组的组员们正在讨论怎么榉开展活动。组员老张:“让老王说把,他退休前是局长,知道的事情多。我们都是平民百姓,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组员老王:“那我就不客气了,对于这件事,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互动模式此时社会工作者应当坚持的工作原则是( )。 A.推进老人的自我发展 B.培养老人的责任意识 C.促进老人的平等交流 D.培育小组的领袖人物

4.社会工作者小李针对某小区居民的实际情况,拟开展一个社区骨干小组,以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建设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为此,小李最适宜采用的小组工作模式是( )。 A.发展模式 B.互动模式 C.治疗模式 D..社会目标模式 5在小组工作实务中,不同类型的小组往往采取的不同工作模式,社会目标模式主 要强调的是( )。 A.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B.带领小组组员建构和发展社会关系 C.促进组员之间、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 D.通过与其他组员的沟通、理解与互动速成共识 6.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的行为治疗小组,旨在通过小组活动帮助组员改善行为障碍,以及情绪问题,促进其在行为、心理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完善,该小组适合采用的工作模式是( )。 A.社会目标模式 B.治疗模式 C.互惠模式 D.发展模式 7.小组工作中。( )更强调小组组员间的平等及个体独立性。

2017中级社会工作法规和政策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真题及答案 1、根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成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专职工作人员中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应达到()以上。 A.1/3 B.1/4 C.1/5 D.1/6 正确答案:A 解析:改进登记方式。在改进登记方式方面,成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除要求应当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条件外,还要求专职工作人员中应有1/3以上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章程中应明确社会工作服务宗旨、范围和方式。故选A。 2、某市拟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为失独老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在当地只有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符合条件。根据《民政部、财务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若该市民政部门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组织采购,则应事先向社会公示并经过同级()部门批准。 A.财政 B.审计 C.急件 D.发展改革正确答案:A 解析:购买程序,对只能从唯一服务提供机构购买的,向社会公示并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组织采购。 3、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承担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受理、调查审核职责的是() A.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B.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正确答案:D 4、根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下列已依法办理特困人员供养的人员中,应当及时终止供养的是() A.小华,16周岁,品学兼优,刚刚考入某市重点中学 B.小丽,19周岁,肢体残疾,刚刚到某福利企业就业 C.老王,65周岁,因盗窃罪被判缓刑2年 D.老李,70周岁,经过康复治疗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正确答案:A 5、张某一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张某儿子最近参加工作,民政部门终止了张某一家的低保待遇。张某认为,虽然儿子已就业,但是家庭收入仍然很低,应继续享受低保待遇。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张某依法可以() A.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申请复查,如对复查结果不服,可越级上访 C.申请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D.申请行政复议,如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D 6、根据《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年终结余资金可以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基金累计结余一般应不超过() A.当年筹集资金总额的20%

2020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大纲

2020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大纲一、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与内容 (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 1.法规的种类与制定过程 2.社会政策与社会政策运行 (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1.我国有关社会建设的一般性法规与政策 2.我国促进和规范社会工作发展的法规与政策 3.我国在社会工作主要业务领域中的相关法规与政策 (三)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和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 1.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作用 2.社会工作实践对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作用 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依据与保障 (一)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 1.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的要求 2.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的要求 3.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和激励工作的要求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 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目标 4.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程 (三)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 1.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对象及范围 2.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程序与监督管理 (四)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 1.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目标 2.完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制度的措施 3.加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的要求

4.发挥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功能与作用的要求 5.建立健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保障体系的要求 三、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 (一)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 1.社会救助的总体要求 2.社会救助类型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规定 3.社会救助的监督管理 4.社会救助中的法律责任 (二)各类社会救助的法规与政策 1.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 2.特困人员供养法规与政策 3.受灾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 4.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 5.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 6.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 7.就业救助法规与政策 8.临时救助法规与政策 9.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 四、我国特定人群权益保护法规与政策 (一)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1.老年人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 2.老年人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 (二)妇女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1.妇女权益的主要内容 2.妇女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 (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1.未成年人权益的主要内容 2.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方法 3.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犯罪的预防与矫治 4.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安置

大纲(社会工作政策法规)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课程代码: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既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也是社会转型和变革的进程中,适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重要工作,也是社会的基本工作之一。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是有关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制定程序、颁布和实施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它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做出解释,对于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各种工作和管理内容进行总结、指导和规范。学习并在实际社会工作与管理中运用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与管理者的理论意识、工作方法和管理水平,并且结合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工作,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是:系统掌握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系统了解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方法。对在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处理、归纳、综合,培养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做好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获取必要的知识本领,并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够以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指导,加深对社会政策与法规内容的理解。在社会工作与管理的各门专业课程中,以《社区服务》、《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心理学》、《社会问题》等课程与该课程关系比较密切。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特点、目标及体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全面掌握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掌握当代社会中社会政策的目标与功能,社会政策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以及社会政策与法规体系和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及特点(重点) 识记: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含义 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 社会福利的概念 法规的基本含义 理解:社会政策的特点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关系及差异 (二)社会政策与社会需要及社会问题的关系(次重点) 理解:社会政策与社会需要 社会政策与社会整体需要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试论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膨胀,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社会对老龄问题更为关注。其中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老龄化时代中国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老年人问题。本文旨在探析老年人养老问题及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与社区照顾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社会政策社区照顾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中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这标志着在2000年前后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联合国相关机构认为,在2020年到2040年期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从11.5%急剧升至21.4%。李浩等预计在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80岁及以上老年人VI将达 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①与瑞典、El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 人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已经1—3万美元相比,②中国面临着“老龄社会”来临带来的“未 富先老”的巨大养老压力。 养老问题,包括经济供养和日常照顾服务问题,是老龄化时代中国政府血药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③从社会发展来看,家庭养老不仅体现了待机之间经济上的互惠互助,更重要 的是体现了供养双方精神上的互相慰藉,在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代替的,这是家庭养老的优点所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人口流动的加剧,人的个人意识增强,传统大家庭的观念逐渐淡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家庭、老年人家庭日益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已逐渐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是在此背景下,借助于包括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等社区资源在内的城市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尝试,成为继传统的家庭养老与现代机构养老之外的第三种养老模式。 “本文将城市老年人的“社区照顾”界定为:在国家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下,以社区为依托,为满足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牛活照顾需求而提供的养老服务,包括建立和发展老年福利设施、开展居家照顾、H问托老服务等一系列的照顺项目。包含两层涵义:①不使受助者脱离他所生活所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内进行服务;②动员社区力量,运用社会人际资源(包括正规照顾资源与非正规照顾资源)RP社区支持体系开展服务.终极目标是协力让受助者尽量维持在社区内,过最大程度的独立自主的生活。 ① 李浩:《浅谈养老机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政)2007年第4期 ② 屠瑾:《社会保障基金的危机与治理》,《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页

2020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练习资料(五十二)

2020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练习资料(五十二) 单选题-1/知识点:章节测试 孙某丧妻,因身体残疾无力抚养儿子小强。考虑到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孙某决定将其送给他人收养。下列人员中,具有优先抚养权的是( ??)。 A.小强的老师,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B.小强的外公,在农村以种地为生 C.小强的姑姑,城市白领,无子女 D.孙某的同学,地城商人,育有一女 单选题-2/知识点:章节测试 张某父母早亡,婚后除抚养自己的一子一女外,还将自己的弟弟养育成人。张某子女均有赡养能力,现由儿子赡养,儿媳常有怨言,认为婆家的妹妹与叔叔也应当承担赡(扶)养义务。下列关于张某夫妇赡(扶)养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儿女应承担赡养义务,弟弟无扶养义务 B.儿女应承担赡养义务,弟弟有扶养义务 C.弟弟由兄嫂扶养长大,须承担扶养义务 D.女儿已出嫁,可以不承担赡养义务 单选题-3/知识点:章节测试 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进行民主评议时,村(居)民代表人数不得少于参加评议总人数的( ??)。

A.1/3 B.1/2 C.2/3 D.3/4 单选题-4/知识点:章节测试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下列机构不得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的是( ??)。 A.某重点大学 B.某大型国有企业 C.某省电子商会 D.某县政府 单选题-5/知识点:章节测试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下列关于社会团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团体章程应当规定会员权利和义务 B.社会团体分支机构应在该社会团体授权范围内发展会员 C.社会团体变更法定代表人应由业务主管单位予以公告 D.社会团体的经费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单选题-6/知识点:章节测试

2019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立法法》,关于我国行政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法规是行政部门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B.行政法规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D.行政法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针对行政部门行为的规范 【答案】C 【解析】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到2020年,我国要人才培训基地()家。 A.200 B.300 C.400 D.500 【答案】B 【解析】按照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原则,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等现有培训资源,到2020年,重点扶持发展30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3.2019年2月25日,某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公示了拟批准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名单,陈某一家名列其中。公示期内无异议。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陈某一家最晚应在2019年()前领到低保金。

A.3月10日 B.3月25日 C.3月31日 D.4月10日 【答案】D 【解析】对批准给予低保的,发给低保证,并从批准之日下月起发放低保金。低保金应当按月发放,每月10日前发放到户。2月25日才开始公示,公示无异议要3月份才正式批准。所以发放要在4月10日。 4.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关于某县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县人民政府可将10%的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用于发放志愿者补贴 B.县人民政府可将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用于因灾遇难人员亲属的抚慰 C.县民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使用企业在救灾中捐赠的定向捐款 D.县财政部门应依法对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答案】B 【解析】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应当用于受灾人员的紧急转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的恢复重建,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运输,以及因灾遇难人员亲属的抚慰等项支出。 5.(教材没有)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关于公共租赁住房申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具体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B.申请人应在户籍所在地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C.申请人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审核结果应当予以公示 D.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申请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政策与法规

第九章社会政策与法规 第一节社会政策及其目标与功能 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 社会政策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制定实施了大量的社会保险法案,标志着政府大规模介入社会福利领域的开始。 一、社会政策的含义和特征 政府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特征】: 1、社会性的目标 社会政策最基本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基本需要,其次是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2、社会性的价值 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关照的价值,政府通过社会政策去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关照困难群体,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3、基本需要原则 基本内容: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为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 4、福利性的原则(区别经济政策) 是指与商业性运行原则相对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不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贫弱群体的特殊需要去分配财富和提供服务。 5、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社会政策是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6、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协调

二、社会政策的目标 1、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政府应该确立以需要为导向的社会政策目标,在制定社会政策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社会成员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社会福利的水平、结构和具体项目。 2、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3、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 【历年真题】(单选) 社会政策是( c )。 a.政府的文件 b.人们对政府的要求 c.政府所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d.社会的规定 三、社会政策的功能 (一)社会功能 1、收入再分配功能 解决劳动者通过工作,在市场里获得初次分配时出现的不平等问题,弥补困难群体在市场性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构建平等、公平、和谐的阶级和阶层关系。 2、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功能 通过公共投入的方式去增大人力资本和发展各项事业。 3、社会控制功能 控制人的不良行为和各种社会问题发生及其危害的制度与机制。 社会控制除了采取法律规范和社会教化的形式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政策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满足各种基本的需要,从而防止和降低社会中越轨行为的发生。 (二)经济功能 1、人力资本投资功能 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投资于教育与健康等领域,使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大大提高,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社会工作政策和法规知识点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 到2020年,社工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工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工人才达到3万人。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形式:①捐赠②设立帮扶项目③创办服务机构④提供志愿服务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 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主要有两类: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②、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城市医疗救助形式:1、社会力量资助2、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3、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 “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高中阶段提供心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 只要符合救助的条件,不论是否有本地户藉,都可以在居住地申请临时救助。 救助站应根据受助人员情况确定救助限期,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延长,报上级民政主管备案,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终止救助。 老年人:60岁以上公民。 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集中使用残疾人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 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省、市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1950年5月1日实施《婚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无效婚姻:1、违反一夫一妻制2、近亲结婚3、患禁止结婚疾病4、未达法定婚龄。 可撤消婚姻:因胁迫而媂结的婚姻(结婚一年内提出撤消)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宣告婚姻无效。 夫妻间的继承权,约定财产制的效力优于法定财产制,法定与约定财产制的适用原则: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方式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只有在夫妻双方均承认的情况下才能认定。 “感情确已破裂”4类法定情形: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

第一讲社会政策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2、理解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一般性原理。包括社会政策的特点、目标、功能及基本运行方式; 3、掌握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如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以及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4、了解社工专业人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 5、理解社工专业人才队伍中长期规划,包括主要任务、政策目标、重点工程以及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政策。 第二部分:内容辅导 一、社会政策 (一)基本含义 从属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政党为了维护经济与社会正常的运行与发展、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指政府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 (二)主要内容 社会政策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政策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政策,劳动就业政策,公共教育政策,住房保障政策,特殊人群权利保护政策,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政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政策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着的,如司法矫治便是新兴的社会政策。 (三)特点 1.目标的社会性; 2.体现社会共同利益的价值; 3.满足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基本需要; 4.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5.坚持福利性; 6.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 (四)基本目标

1.满足民生需要; 2.保护人权; 3.维护社会公平; 4.解决社会问题; 5.促进社会和谐。 (五)主要功能 1.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调节经济运行、激励劳动积极性】; 2.社会功能【收入再分配、社会建设、社会控制】; 3.政治功能【社会管理、调节利益矛盾、增强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六)基本原则 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2.以人为本、尊重人权;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社会保护; 5.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二、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社会政策的主体 类型:1.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2.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公民、其他党派)。 特点:1.主动性;2.多元性;3.权威性。 角色:1.政策制定者;2.政策实施者;3.政策评估者;4.政策调整者;5资源提供者。 (二)社会政策的对象 类型:1.普遍性对象——全体公民;2.选择性对象——部分公民。 特点:1.被动性;2.差异性;3.连带性。 角色:1.政策诉求者;2.政策接受者;3.信息提供者。 (三)社会政策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四)资源调动方式 1.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 2.各类社会力量对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投入;

第一章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

第一章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 社会政策的特点: 社会性--社会性目标价值性--体现社会共有价值、社会公平、社会关照服务性--以提供社会服务为基本内容结合性--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结合 福利性--无偿或低偿

2010年单选 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决定对本市失业人员开展免费技能培训,但其对象不包括农村户籍失业人员。从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应遵循的原则看,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这一做法违背了( )。a.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b.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c.以人为本原则 d.社会保护原则 【答案】b 【解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是指政府通过公共服务的方式向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并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这些方而基本的服务。在社会政策方而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在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收入分配不平等较大的情况下,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应该更多地照顾到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各类弱势群体和城乡困难群众。 2011年单选 1.在社会服务提供中,由服务使用者支付部分费用,这种社会服务付费模式称为( )。 a.福利性模式 b.准福利性模式 c.市场模式 d.准市场模式 【答案】d 【解析】社会服务的付费方式是指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为服务付费。在此方面可依社会服务的福利性水平的高低而分为以下模式:①福利性模式,是指在社会事业中广泛实施再分配和收入转移,社会服务完全由政府的公共资金来付费,受益者可以获得无偿的服务而无须直接付费;②准市场模式,准市场模式是指在社会服务的提供中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增加服务使用者的付费。这种付费模式,使服务使用者承担一定的费用,一方面体现受益者的个人责任,并约束其不合理的福利需要;另一方面也增加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并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 2012年单选 1.各类法规与政策具有不同的效力,同一层次的法规与政策具有同等效力。下列法规和政策中,与部门规章具有同等效力的是(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答案】d 【解析】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a项,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b项,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c项,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2011年多选 社会政策主体可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下列主体中,属于社会政策直接主体的有(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利益集团 d.执政党 e.公民 【答案】abd 【解析】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主要包括:①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社会政策直接主体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即履行制定社会政策这一政治系统中的主要职责;②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社会政策直接主体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社会政策,但同时也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③执政党,执政党是社会政策直接主体中的一种核心力量。ce两项属于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知识整理

第一章 1、特点:①政府满足群众基本需要提供服务的行动②社会性(社会目标与社会价值)③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结合的政策体系④福利性⑤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 2、社会政策以满足社会整体需要为其基本目标之一。 3、社会问题: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各国共同面临社会问题:①社会不平等贫困②老龄③犯罪④歧视⑤健康与疾病⑥居住环境及其它。 4、目标:①满足成员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②解决社会问题与维护社会稳定③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 5、功能:①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调节经济运行*激励劳动者积极性②社会功能*再分配*社会投资与社会建设*社会控制③政治功能*社会管理*调节群体利益矛盾*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与维护政治稳定。 6、原则:①兼顾公平与效率②以人为本、尊重人权③社会保护④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7、我国社发展趋势:①经济增长模式②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③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8、我国发展社的基本趋势:①进一步重视②确立新的目标体系③优化基本原则④加强在各个领域中的行动。第二章社会政策的运行 1、狭义的社会政策运行机制就是指社会服务的具体传递方式,主要包括:①资金的筹措方式②社会服务的提 供方式③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分工合作关系。 2、政府作为社会政策主体的特点:权威性;严肃性;复杂性;变化性;*角色:政策制定者;实施者;管理者教育者; 资源提供者。 3:非营利性;自治性;开放性;可塑性。角色:参与与实施者;合作伙伴;政策咨询者;社会服务的提供者。 4:①确定实施的具体细节与主要步骤②对社会政策具体项目的规划③社会政策各个具体行动的实施程序④对特定问题与复杂情境的特殊说明或规定。 5:①确定基本的服务方式②确定社会服务的组织方式③确定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方式④建立各种规范与机制,以提高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三)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三) 单选题:第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主体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省级人民政府 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2题. ( )是政府公共财政之外又一类重要的社会福利资源投入方式,它虽然在具体的资金运行中不直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的渠道,其运行方式与政府公共财政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样能够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并且它也有一定的再分配功能,通常被称为市场初次分配和政府再次分配之外的“第三次分配”。 A.慈善事业 B.志愿服务 c.社会公益行动 D.社会捐赠 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3题.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规范建设和( )两个方面。 A.专业发展B.机构发展C.能力建设D.权利保障 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4题. 社会建设的重点在基层,要以基层为重点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社区要注重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高社会服务专业水平,促进社会服务业发展。 A.城市 B.乡(镇) c.农村 D.少数民族聚居 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5题.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基础之上首次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包括三类人才,以下不属于这三类人才的是( )。 A.社会工作服务人才 B.社会工作管理人才 C.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 D.社会工作培训人才 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6题.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规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不包括( )。 A.社会团体 B.企事业单位 C.基金会 D.国家机关 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7题.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政策的导向是职业道德、能力和( )。 A.社会需求 B.国家发展 C.业绩 D.证书 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8题.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各级政府是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那么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所涉及的主要政府部门是和( )和财政部门。 A.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 B.民政部门c.人事部门 D.工商部门 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9题. 政府组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原则上应通过( )方式进行。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真题及标准答案

2009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社会政策评估能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某一个体的社会政策项目或社会政策实施机构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这种方法属于()。 A.比较分析 B.结果评估 C.个案评估 D.制度分析 【答案解析】c。本题考核的是社会政策评估所采纳的方法。选项A比较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使研究者改善有关社会政策 的制定和推行实践。选项B不属于社会政策评估方法。选项D制度分析是对总体制度环境的分析。选项C个案评估是透过单一的研究对象来加深研究者对社会政策情境、具体实践过程和特定效果的深入理解。故选项C正确。

2.今后三年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这体现了政府在该领域的()角色。 A.政策参与者 B.政策评估家C.资源提供者 D.政策治理者 【答案解析】c。本题考核的是政府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角色。具体表现为:(1)政策制定者;政策制定要紧通过政府各级权力部门来完成。(2)政策实施者;政策的实施一般须由政府不同具体职能部门和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来实现。(3)资源提供者;这一角色要紧体现在政府为实施社会政策提供资金上的保证。(4)政策治理者;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也是政府对政策本身进行治理的过程。(5)政策教育者;政府作为社会政策的主体,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来实现对公众进行政策目标和内容的宣传教育。据此得知本题正确选项为C。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是认定都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要紧依据。以下应当计算为家庭收入的项目是()。 A.继承的遗产和同意的赠与 B.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 C.因公负伤职工的护理费D.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 【答案解析】A。本题考核的是确定都市低保对象的关键依据,即家庭成员收入。家庭成员收人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人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练习册试题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试题 第一章 摸底题 单选: 1.依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下列词语中,可用作国务院部门规章名称的是(办法)。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举措有(适当将社会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3.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被称为(行政法规)。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基本法律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策因其所惠及的人群范围和对象差异性的不同而分为普惠型和特惠型两种基本模式。以下属于普惠型社会政策模式的是(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提供免费教育)。 6.民间个人和组织还常常自愿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无偿的向社会提供服务,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并服务于社会公益事项,这类服务行动被称为(志愿服务)。 7.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采用了新的“社会治理”概念,提出社会治理的总体目标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8.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将社会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行动体系中,对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中面临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和民众关切的问题做出了回应,既提出了建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改革措施的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9.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规范建设和(能力建设)两个方面。 10.社会工作是以制度化的方式向有需要的个人和组织提供有关社会服务的行动体系。在当代社会中,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建构相应的制度体系。而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的建构需要由大量的法规和政策文件具体实现。在此方面,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在环境营造和(具体制度建构)两个层次上对社会工作制度建构发挥重要的作用。 多选题: 1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策因其所惠及的人群范围和对象差异性的不同而分为普惠型和特惠型两种基本模式。以下属于特惠型社会政策模式的是(为城乡困难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为困境儿童提供社会保护)。 12.特惠型社会政策的缺点是(对象覆盖面窄、社会效益小、需要复杂的对象资格甄别程序、会产生“贫困烙印”问题)。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立法的责任主体作了明确规定:能够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整理版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整理版

第一章 1、特点:①政府满足群众基本需要提供服务的行动②社会性(社会目标和社会价值)③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结合的政策体系④福利性⑤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 2、社会政策以满足社会整体需要为其基本目标之一。 3、社会问题: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各国共同面临社会问题:①社会不平等贫困②老龄③犯罪④歧视⑤健康与疾病⑥居住环境及其它。 4、目标:①满足成员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②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③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 5、功能:①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调节经济运行*激励劳动者积极性②社会功能*再分配*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社会控制③政治功能*社会管理*调节群体利益矛

6、原则:①兼顾公平与效率②以人为本、尊重人权③社会保护④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7、我国社发展趋势:①经济增长模式②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③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发展。 8、我国发展社的基本趋势:①进一步重视②确立新的目标体系③优化基本原则④加强在各个领域中的行动。 第二章社会政策的运行 1、狭义的社会政策运行机制是指社会服务的具体传递 方式,主要包括:①资金的筹措方式②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③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分工合作关系。 2、政府作为社会政策主体的特点:权威性;严肃性; 复杂性;变化性;*角色:政策制定者;实施者;管理者教育者;资源提供者。

3 可塑性。角色:参与和实施者;合作伙伴;政策咨询者;社会服务的提供者。 4 节和主要步骤②对社会政策具体项目的规划③社会政策各个具体行动的实施程序④对特定问题和复杂情境的特殊说明或规定。 5 社会服务的组织方式③确定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方式 ④建立各种规范和机制,以提高服务质量。 6*优先顺序;对象;服务标准;资源的筹措方式和规划;运行机制;实现服务和对象的衔接②主要影响因素*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的影响;政府资源的限制;政党理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成本的考虑;社会事件的影响;社会精英

2016年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真题与答案

2016年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规章制定程序》,下列词语中,可用作国务院部门规章名称的是() A.法 B.条例 C.暂行条例 D.办法 答案:D 2.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具体负责本级*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的部门是() A.审计部门 B.民政部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D.财政部门 答案:B 3.社区社会工作者小发现社区一户家庭遭遇变故。该户家庭65岁的母亲与41岁的儿子共同生活,原儿媳已与儿子离婚并携女改嫁外地。现儿子突患罕见肌无力症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更无力赡养母亲。小认为该户家庭中的母亲已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于是报告当地街道办事处。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街道办事处在为其办理供养时,正确的做法是()。 A.责成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B.主动依法办理供养 C.待该户家庭儿子病情稳定后再办理供养 D.要求该户家庭成员亲自提出书面申请 答案:B 4.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家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下列关于住房救助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配租经济适用房 B. 帮助搭建临时住房

C. 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D. 降低购房贷款首付比例 答案:C 5.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指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收入和家庭财产。 A.可统计 B.可继承 C.可支配 D.可公开 答案:C 6.某县民政局对拟批准的10户低保家庭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受到多封来信反映王某家庭拥有多套住房。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对其余9户家庭在公示期满后5个工作日做出审批决定,无须再公示 B.对其余9户家庭在公示期满后10个工作日做出审批决定,再公示7天 C.对王某家庭重新组织调查核实,在30个工作日做出审批决定,不批准无须再公示 D.对王某家庭重新组织调查核实,在20个工作日做出审批决定,拟批准必须重新公示 答案:D(之前答案是A,经纠正,改为D) 7.某城市低保家庭夫妻两人均40岁,无固定收入来源,不定期外出打零工,根据《最*》()。 A.每年一次 B.每半年一次 C.每季度一次 D.每月一次 答案:D 8.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及时核实本行政区域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由受灾人员本人申请或者由()提名。 A.村民小组、居民小组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重点知识)

《社会政策法规与政策》复习备考重点 整理人:方舒 单选 1:社会政策的概念起源于欧洲 2: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 3:英国是战后最早实施“福利政策”的国家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政策的核心环节和步骤是社会政策的实施 6:政府财政经费的投入是社会政策行动的主要经费来源 7:农村五保供养分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两种形式 8:《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最低保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9:政府和社会对贫困人口患病而无经济能力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行为叫做医疗救助 10:我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人均面积不得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 11:各级政府部分组织力量,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12:民政部门进入三级响应时,灾区省级部门每4小时需向民政部门报告新灾情;民政部门进入二级和一级响应时,灾区省级部门每2小时需向民政部门报告新灾情。 13: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

14: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孕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的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老年妇女,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15:生存权指作为独立的,有尊严的人类成员在社会中生活和存在的权利。 16:每年的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17:结婚年龄:男子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晚婚:男25;女23 晚育:女;24 18: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19:离婚后,若住房权归一方所有,那另一方如果要暂住的话,最长期限为2年。 20: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21: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双方年龄应相差40周岁以上 22: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的维持未成年人,应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2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 2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25:社区矫正的特点:福利性、社会性和专业性 26:社区矫正的任务:行刑、矫正和安置救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