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

目录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2)

二、模型设定 (3)

1、理论综述: (3)

2、变量选取: (4)

3、模型数学形式的确定: (5)

4、模型的计量经济学的形式确定为以下模型: (6)

5、参数估计值范围的确定: (7)

三、参数估计 (7)

四、模型检验 (8)

1.、经济意义检验: (8)

2、统计意义检验: (8)

(1)拟合优度检验(R2检验) (8)

(2)显著性检验(F检验): (8)

(3)显著性检验(t检验): (9)

3、计量经济意义检验: (10)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10)

(2)自相关的检验: (10)

四、模型应用 (14)

1、经济结构分析 (14)

2、政策建议 (14)

1)对于城镇居民 (15)

2)对于农村居民 (15)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消费行为理论为我们研究居民消费增长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们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当期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的纯收入也不断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长;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应该和当年的物价水平相联系。为了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各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所谓消费水平,从宏观角度考察是指社会全体消费者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或者说是社会提供给众多消费者用于生活的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说,消费水平的含义既包括了消费品,又包括了消费服务,而且从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看,消费服务将越来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包括了数量也包括了质量;质量的因素不仅是消费水平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成为消费水平高低的越来越重要的标志。

消费水平从微观上考察,就是消费者及其家庭生活需要的满足程

度,或者讲是消费者及其得到或可支配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金融资产的状况。

我们对消费水平的考察着重于宏观方面,即对消费水平的研究还要结合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模型设定

1、理论综述:

关于消费,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过不同方面的研究,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本国的经济发展,的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发展本国经济,认真研究消费是很必要的。我国对于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在1998年后成为经济学热点问题之一。凯恩斯认为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莫迪里安尼认为居民消费是根据生命周期与其相应收入来决定的。而弗里德曼则认为消费取决于永久收入。他们的理论各有千秋,各有不足。

郑春梅和单迎彬在《当代经济》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深层思考——兼论中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中,讨论了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梁纪尧和董长瑞在《山东经济》上发表了《关于前期消费、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该文基于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寻求理论上的借鉴,通过建立模型、科学测算经济变量、实证研究分

析了前期消费、暂时收入与先期消费的关系。在该文中研究的范围内得出现期消费主要取决于前期消费的结论。

2、变量选取:

为了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选择“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选择“居民人均纯收”作为居民的收入水平;选择“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物价水平的代表。这样解释变量就可以设定为“居民人均纯收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变量。

从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可以收集到如下数据

1990——2007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及相关数据

年份全国居民人均

消费水平Y/元

全国人均纯收

入X1/元

商品零售价

格指数X2

1990833686.3102.1 1991932708.6102.9 19921116784105.4 199********.6113.2 199418331221121.7 199523551577.7114.8

199627891923.1106.1

199730022029.1100.8

19983159216297.4

19993346221497

200036322253.498.5

200138692366.499.2

200241062475.698.7

200344112622.2499.9

200449252936.4102.8

200554633254.93100.8

200661383587101

200770814140103.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官网

3、模型数学形式的确定:

为分析居民人均消费水平(Y)和人均纯收入(X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2)的关系,作如下图所示的散点图:

X1与Y的散点图 X2与Y的散点图

由图可以看出,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是近似于线性的关系,而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与消费水平的关系不够明显,也近似的看做线性关系,则模型的数学形式可以看作是如下的式子:

Y t =β1 + β2X1 + β3X2

4、模型的计量经济学的形式确定为以下模型:

Y t =β1 + β2X1 + β3X2 + u t

5、参数估计值范围的确定:

β2表示人均纯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由经济学常识可知,随着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也增加,因此0<β2;

β3表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由经济学常识可知,随着价格指数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降低的,因此β3<0.

三、参数估计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8/10 Time: 10:54

Sample: 1990 2007

C -1121.865 651.3184 -1.722452 0.1055

X1 1.814259 0.039017 46.49878 0.0000 R-squared 0.994182 Mean dependent

3354.611

var

Adjusted R-squared 0.993406 S.D. dependent var 1806.047

S.E. of regression 146.653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96503

Sum squared resid 322607.9 Schwarz criterion 13.11343

Log likelihood -113.6853 F-statistic 1281.620

Y^=-1121.865+1.8143X1+6.3676X2

(651.3184)(0.039)(5.9036)

t=(-1.7225)(46.4988)(1.0786)

R2=0.9942 F=1281.63 n=18

四、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β^2=1.8143,且β2>0,符合经济意义,β^3=6.3676>0,但是β3<0,不符合符合经济意义,先保留数据,看接下来的检验。

2、统计意义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R2检验)

由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942,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人均纯收入”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综合对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

(2)显著性检验(F检验):

有两个解释变量,则k=3,共有18个样本观测值

1)提出假设,H0:β2=β3=0;

2)在H0成立的条件下:F服从F(k-1,n-k),即服从F(2,15)

3)检验:F0.05(2,15)=3.68

F=1281.63>F0.05(2,15)=3.68

则拒绝原假设H0:β2=β3=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说明解释变量X1和X2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是显著的。

(3)显著性检验(t检验):

①β2

1)提出假设:H0:β2=0

2)在H0成立的条件下:t服从t(n-k),即服从t(15)

3)检验:t0.025(15)=2.131

t*=46.4988>t0.025(15)=2.131

证明H0为小概率事件,则拒绝H0,说明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X1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是显著的。

②β3

同理可以得出,t*=1.0786<t0.025(15)=2.131

没有通过t检验,即解释变量X2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结合上面的经济意义检验,得出X2与Y的相关性是不明显的,通过对二者做一元回归,也能很好的说明二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因此,将该变量舍去。则模型转变为:

Y t = β1 + β2X t + u t

现在对新确定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下表: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8/10 Time: 13:00

Sample: 1990 2007

3354.611 R-squared 0.993731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0.993339 S.D. dependent var 1806.047

S.E. of regression 147.400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92862

Sum squared resid 347629.1 Schwarz criterion 13.02755

Log likelihood -114.3576 F-statistic 2536.178

Y^ = -424.9778 + 1.7968X

(82.7022) (0.0358)

t =(-5.1387) (50.3605)

R2=0.9937 R-=0.9933 DW=0.4157

3、计量经济意义检验: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由于模型已经转变为一元模型,则不需要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2)自相关的检验:

1)图示检验法:

①先做e t和e t-1的散点图,如下图:

大部分点落在第Ⅰ、Ⅲ象限,表明随机误差项u t存在着正自相关。

②按照时间顺序绘制回归残差项e t的图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e t随着t的变化逐次变化并不频繁地改变符号,是几个正的e t后面跟着几个负的,则表明随机误差项u t存在正自相关。

2)DW检验:

对样本容量为18,一个解释变量,5%的显著性水平,查DW统计表可知,d L=1.046,d U=1.535,DW=0.4157<d L=1.046

显然,模型中存在自相关,且为正自相关。

(3)自相关的补救:

①广义差分法:

先得到ρ^=1-DW/2=1-0.4157/2=0.79

由于Y t*=Y t-ρY t-1,X*t=X t-ρX t-1,β*1=(1-ρ)β1,β*2=β2, 则Y*t = β*1 + β2*X*t + v t

进行回归可得

Dependent Variable: Y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8/10 Time: 20:02

Sample(adjusted): 1991 2007

C -48.52403 54.03754 -0.897969 0.3834

1025.966 R-squared 0.969389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0.967348 S.D. dependent var 504.8745

S.E. of regression 91.2296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97477

Sum squared resid 124842.7 Schwarz criterion 12.07279

Log likelihood -99.78552 F-statistic 475.0215

Y^t* = -48.524 +1.7337X t*

(54.0375) (0.0755)

t=(-0.8979) (21.7949)

R2=0.9694 F=475.0215 DW=1.15

其中Y*t=Y t-0.79Y t-1 ,X*t=X t-0.79X t-1。

由于使用了广义差分数据,样本容量减少了一个,为17个。查5%显著水平的DW统计表可知,d L=1.015,d U=1.536,模型中DW=1.1488,d L<DW<d U,落在了无法判断的区间,则可以认为模型已经没有自相关了,不必再进行迭代。同时可见,可决系数R2、t、F统计量也均达到理想水平。

由差分方程有

β^1=-231.06

β^2=1.7337

由此可得最终的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

∴ Y^ = -231.06 + 1.7337X

②科奥迭代法:

由于模型要经过100次迭代要能得到ρ,但是原模型已经失真,因此不适用这种方法来修正.

③德宾两步法

建立一个多元模型 Y t=β1(1-ρ)+β2X t-ρβ2X t-1+ρY t-1+v t

经过回归可以得到ρ^=1.1458,已知ρ的范围应该是-1≤ρ≤1,则得到的ρ不符合意义,沽也不能用这种方法估计参数。

那么,最终得到的全国居民消费模型为

Y^t = -231.06 + 1.7337X t

由上式的全国居民消费模型可知,人均纯收入的边际为1.7337,即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居民的消费水平将增加1.7337元。

四、模型应用

1、经济结构分析

所估计的参数为β=1.7337,说明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会增加1.7337元。

2、政策建议

开始的时候,根据获得的数据,想要研究物价水平及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从我们的常识判断,认为物价水平应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反向的,而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应该是同比增长。但经过计量经济模型的回归,实际上物价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结合现实,你会发现即使在物价水平高的年份,居民一些必要的消费还是不能省的,即消费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这样就无法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

为了更好的拟合样本数据,根据所做的检验,舍去了代表物价水平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仅研究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关系,这样模型估计检验结果就与理论相符合,且与现实相吻合。

从这个消费模型,我们可以看出来,人们的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水平,而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真对于此,国家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大力增强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1)对于城镇居民

应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①低收入群体要保底,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重点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使所有失业、下岗和收入在基本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各类人员都能及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并根据经济发展和各级财政承受能力,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②中等收入群体要扩面,逐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对于处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公务人员来说,应逐步将其职务消费货币化,逐步提高其持久收入水平;对于高收入群体应加强保护,增强其安全感。2)对于农村居民

关键是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出台的各项关于加强和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要加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力度,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附加值的农

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和规模效益,加大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力度。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汇总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1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例如,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元, 最低的黑龙江省仅为人均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0464元,上海是黑龙江的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市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2年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为了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应,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 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得到表的数据: 表 2002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日趋多样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青海省的实际出发,依据国务院发展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粗略分析了我国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依存关系,对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评价, 指出目前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通过四个方面对形成目前的消费水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消费能拉动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鼓励和促进国民消费,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消费拉动内需,制约因素,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其中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消费群体,在现今中国经济整体趋冷的情况下,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 1991—1999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 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平均贡献率为54.5 % ,可见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作为促进生产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消费,对我省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居民消费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我省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居民消费从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开放型经济模式不断发展,青海省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和层次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提升,消费模式实现重大突破。 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1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SPSS统计分析

应用多元统计论文 题目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院系 年级专业 姓名

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摘要:2012年11月8日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至2013年3月两会召开和政府换届,这段时间将成为市场演化的重要时间窗口;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将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后,居民消费支出也开始增长,消费结构显著变化。本文通过数据的SPSS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出现的趋势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描述分析整体拟合分析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的提高,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各地域的资源、技术、科教水平等基础条件的不同,造成各地区各地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区各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是不相同的。而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消费情况如何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普遍地有所提高,也在城镇居民的家庭消费性支出结构的变化上有所体现。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 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 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 另外,调查还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

关于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报告

南阳师范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年级财务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期终研究报告 报告题目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意义(共5分)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发展 结构性不平衡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解决温饱 问题,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得乡村人口劳动力资源流失 严重,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全局,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原因,分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数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共5分) 关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各有千秋,学者程 松柏认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GDP 、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学者陶伟对该问题引入了消费品价格变量,李洋则从投资、储蓄和失业率的 角度出发,探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在研究理论上,凯恩斯的绝对 收入假说和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 三、理论分析(共5分) 对于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因素,我认为有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人均GDP 、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年末总人口 等。(1)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时,消费水平明显要有所提高。(2)人均GDP 越高,消费拉动增长越强烈。(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商品零售价格变 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 出。(4)第三产业增加值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就业,进而影响收入支出。 四、变量测量(共20分) 表Ⅰ.变量测量结果 其中Y 表示居民消费水平(元),X1表示人均GDP (元),X2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表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4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X5 表示年末总人口(万), μ表示残差项。 五、模型设定、参数估计及模型检验(共60分) 模型建立:Y=β0+β1X 1+β2X 2+β3X 3+β4X 4+μ.

关于城市居民收入及生活消费水平调研

关于秦皇岛市河涧里小区居民收入及生活消费水平调研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是实现整个社会再生产运行的最终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了解当前居民生活实态,同时响应院团委号召,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实践合作能力,所以我们利用暑假时间,组成了小分队,赴秦皇岛市河涧里小区对小区居民收入及生活消费水平现状做了调查。 时间:2010年7月15日——7月29日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河涧里小区 一、调研过程简述 1、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秦皇岛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消费需求趋于活跃,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换代,跨上新台阶。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外部环境,积极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成为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很多政策着眼于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同时,居民收入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衡量,本团队将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多方位的展开调研,调研方向包括工作收入、消费情况以及现有生活水平的了解等方面。以期达到了解居民家庭基本生活水平状况,家庭成员工作及其收入水平,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居民对现有收入及消费情况的满意度,城市居民对未来生活水平的期望等。 2、调查方法 在此次社会调研过程中,我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资料搜集法。通过调查及网络搜集资料,并在问卷调查后访问了小区里一些居民。 3调查过程 (1)准备时间:2011年7月25日制备调研问卷,查找资料,联系河涧里社区居委会洽谈相关事宜。 (2)调查走访:2011年7月26日进行第一阶段问卷调查。7月27日至7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

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见表2-1。 表2-1 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年份总消费占GDP比重% 居民消费比重% 政府消费比重% 1978 16.68 85.1 15.71 94.0 0.97 5.8 1979 17.46 85.6 16.65 93.9 1.09 0.6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引言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衡量国民经济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解决了消费问题。研究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产业结构如何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对消费支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 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了解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从消费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三个角度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几大趋势。 (一)费结构的变化分析 表1 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单位:%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

称为恩格尔系数。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的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如上面表1所示。 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从1993年的50.2%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37.7%,年平均下降1.39个百分点,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转变。 2.从消费的用途结构来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住房、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加速演进,主要体现为受改革影响较大的各项消费(住房、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等)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2年同1993年相比,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上升了4.4个百分点,用于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上升了5.8个百分点,用于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上升了6.6个百分点,同时衣着支出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业略有下降。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新趋向,并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 3.从各种消费所占比重由高到低的顺序看,1993—200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衣着、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消费顺序转变为食品、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居住、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及服务。这种消费顺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根据1993-2001年数据对各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总需求函数为: Q=246.531+0.751y (3.615) (60.023) 括号内为t值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

分数:______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 支出 系别:国贸系 班级:国本五 学号: 2012016533 姓名:张璐 指导老师:岁磊

【提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的经济指标之一。本人认为人均GDP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它直接反映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的变化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以及政府支出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本文选取了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试验和分析。 【关键字】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税收、政府支出 具体数据如下: 图1数据收集 注: Y: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每人)(单位:元) X1:居民消费水平(单位:亿元) X2:国家税收(单位:亿元) X3:政府支出(单位:亿元)

由此,我们可得到Y与X1 、X2、X3的散点图,如下: 图2 Y与X1 图3 Y与X2

图4 Y与X3 由图我们可以发现Y与X1 X2 X3都有比较明显的线形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eviews7 命令框中输入:LS Y C X1 X2 X3回车 所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Y=-275.7004+0.763471X1+0.330198X2-0.069827X3 在现有的学习中,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单位根检验及协整的方法,所以对模型的平稳性暂时不作考虑。

若不考虑单位根检验,直接用我们在前几章学习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1.拟合优度:我们由表可知,,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在F分布表中查出临界值,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和我国政府支出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3.T检验:对于C、X1、X2的系数,t的统计量的绝对值都>2.179,都通过了检验,而X3的系数的t统计量为-2.033472,在df=12、α=0.05的情况下,t统计量应大于2.179,显然X3的系数不能通过T检验。 根据经验判断无法通过第一步检验的原因很可能是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4.我们对X1 X2 X2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在命令框中输入:COR X1 X2 X3回车得到以下结果: 可以发现X1、X2、X3之间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 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 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浅谈主变低压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零序电流保护的应用

浅谈主变低压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零序电流保护的应用摘要:对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及工作原理作了简单介绍,同时提出零序电流保护的优点具有简单、可靠、动作正确率高,受弧光及接地电阻影响小,不受负荷及振荡影响,这些优点都只能在选择适当合理的运行方式并正确的整定才能得到发挥。 关键词:中性点小电阻接地零序电流保护 0引言 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能总储量约8.98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5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的40%。做为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锡林郭勒盟,正是抓住了风电快速发展这一时机,风能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然而风力风电的迅猛发展也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主变低压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后,零序电流保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工作原理 1.1接线方式风电场主变低压侧中性点采用电阻接地方式时,若主变为y0接线,其中点可接接入电阻(见图1a);若为△接线,则需外加接地变压器造成一个中性点(见图1b、c、d)。外加接地变压器零序阻抗要小,其接线为y0/△或z;接地电阻可以直接接在y0/△或 z 接线的高压侧中性点,也可以接在 y0/△接线低压侧开口三角上。 1.2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基本原理接地变压器作为人为

中性点接入电阻,接地变压器的绕组在电网正常供电情况下阻抗很高,等于励磁阻抗,绕组中只流过很小的励磁电流;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绕组将流过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而绕组对正序、负序电流呈现高阻抗、对于零序电流呈现较低阻抗,因此,在故障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零序电流。在中性点接入ct,将电流检测出来送至电流继电器,就可以进行有选择性快速保护。另,接入电阻rn,能有效抑制接地过电压。中性点接入电阻rn后,电网中的c0与rn 形成一个rc放电回路,将电弧接地累的电荷按e-t/r(r=3r0c0)规律衰减。这样,就能有效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提高保护动作的快速性和灵敏性;为降低中压系统的绝缘水平提供可能,并能较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另外,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电网正常运行中,由于中性点接地电阻的强阻尼作用,中性点位移远小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中性点位移电压(约为1/5左右)。 2.零序电流保护的应用 零序电流保护的优点具有简单、可靠、动作正确率高,受弧光及接地电阻影响小,不受负荷及振荡影响,这些优点都只能在选择适当合理的运行方式并正确的整定才能得到发挥。为了用好零序电流保护,提出下列原则: 2.1系统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应基本保持不变 (1)变电所只有一组变压器,如果是接地运行,则接地点不应断开。 (2)变电所只有二组变压器,如果不都是自耦变压器,则应只将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 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 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 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 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 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 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 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升,原来的低收入 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 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 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 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 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 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 存有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 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 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 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升。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分析解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200909111008财政学(一)班李雪《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学模型》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学模型 09财政学-1班李雪 200909111008 摘要: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起点,对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必须找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才能对症下药。就我国近阶段消费方面出现的一些情况,利用1985年至2009年得相关数据对我国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先通过相关的背景理论提出问题;搜集了相关的数据,继而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揭示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及问题,并以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消费物价指数 一、文献综述 宏观经济学中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传统理论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等。这些消费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我赞同收入的确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这个观点,但是其他因素(比如物价水平、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利率、人口结构等)也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居民消费水平。 陈长华(湖南,2004)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也采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探讨决定城镇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他的指标选择是人均消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前期消费。他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考虑除了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当今社会影响消费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虽然不可否认收入确实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但是,仅仅用收入和储蓄作为变量,是否能够很好地拟合现实中的消费函数值得怀疑。 刘丽秋(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在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相关因素的计量分析一文中结合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国务院所确定的十项措施列出了六个相关因素 (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指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普通中学及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卫生机构数、基本设施铁路公路货运量)进行计量分析,但是她的结论中Y = 27. 12140495 + 0. 03092905302 3 X1 + 0. 001453569285 3 X5 +0. 85006329843 X3 (X1——国内生产总值 X3——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5——卫生机构数) X1——国内生产总值系数为0.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详细版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潘省初

第一章 绪论 试列出计量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般说来,计量经济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陈述理论(或假说)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3)收集数据 (4)估计参数 (5)假设检验 (6)预测和政策分析 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扰动项? 为了使模型更现实,我们有必要在模型中引进扰动项u 来代表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相对而言不重要因而未被引入模型的变量,以及纯粹的随机因素。 什么是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 试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周期(即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收集的数据,如年度或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财政赤字或某人一生中每年的收入都是时间序列的例子。 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点收集的不同个体(如个人、公司、国家等)的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世界各国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班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等都是横截面数据的例子。 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 估计量是指一个公式或方法,它告诉人们怎样用手中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去估计总体参数。在一项应用中,依据估计量算出的一个具体的数值,称为估计值。如Y 就是一个估计量,1 n i i Y Y n == ∑。现有一样本,共4个数,100,104,96,130,则 根据这个样本的数据运用均值估计量得出的均值估计值为 5.1074 130 96104100=+++。 第二章 计量经济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略,参考教材。

请用例中的数据求北京男生平均身高的99%置信区间 N S S x = = 4 5= 用 =,N-1=15个自由度查表得005.0t =,故99%置信限为 x S t X 005.0± =174±×=174± 也就是说,根据样本,我们有99%的把握说,北京男高中生的平均身高在至厘米之间。 25个雇员的随机样本的平均周薪为130元,试问此样本是否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原假设 120:0=μH 备择假设 120:1≠μH 检验统计量 () 10/2510/25 X X μσ-Z == == 查表96.1025.0=Z 因为Z= 5 >96.1025.0=Z ,故拒绝原假设, 即 此样本不是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某月对零售商店的调查结果表明,市郊食品店的月平均销售额为2500元,在下一个月份中,取出16个这种食品店的一个样本,其月平均销售额为2600元,销售额的标准差为480元。试问能否得出结论,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假设 : 2500:0=μH 备择假设 : 2500:1≠μH ()100/1200.83?480/16 X X t μσ-= === 查表得 131.2)116(025.0=-t 因为t = < 131.2=c t , 故接受原假 设,即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没有发生变化。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 摘要: 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消费需求更加活跃,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换代,但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从而为各地政府根据地区间的消费结构差异制定更加合理的用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引导性政策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需求,聚类分析 一、消费结构指标的确定 我国经济区划的分类尽管每种都包含不同类型的省份,但基本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类的。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大都是以当时的经济区划为依据展开的,分析中国的消费问题也不例外。由于不同类型的省份影响其消费结构的因素不尽相同,因此,单纯地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类,以此划分为基础的进一步分析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将消费结构相近的地区合归为一类,避免单纯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不合理性,使地区分类更具代表性;也为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供一种不同的角度。因此,本文选取构成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项目作为指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统计口径,构成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项目有: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以上构成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八个项目即为所选指标。 二、数据来源 为了消除各地区在区域面积、人口等方面的先天差异,使数据的分析结果更合理,这里的指标均采用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作为分析对象,即采用人均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得到2012年的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2012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单位:元)

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论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班级:金融八班 姓名:张真真 学号:201392180387

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中的收集数据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使用了eviews软件进行计算统计整理,对我国1992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检验,最终的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消费水平t检验,F检验多重共线性参数估计异方差检验LM法 一、导论 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起基础性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越高,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收入差距越小,消费水平越高;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也会影响消费。 本文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农村)、储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会对消费水平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可见,居民消费水平是国家作出经济决策的风向标之一.政府活动的方向、范围、主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参考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同时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的分析需要,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思,在建模时作了如下处理: 1、该模型为线性模型。 2、鉴于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前几年是经济恢复期,数据不具代表性。主要采集的样本是1990年以后的,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极大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故这一时期的样本更能反映这种变化。 3、模型中将居民消费水平(Y^)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国内生产总值(X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X2,农村X3)、储蓄(X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5),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求能使模型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4、设定显著性水平为0.05。 模型设定为:Y^=β 0+β 1 *X 1 +β 2 *X 2 +β 3 *X 3 +β 4 *X 4 +β 5 *X 5 +μ

计量经济模型选择分析报告

关于计量经济模型选择问题的初探 An Tentative Inquiry Into The Selection Of The Econometrical Models 经济学院数理经济研究所 2004级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鹏 摘要:本文试图介绍计量经济学一些常用模型的函数形式,并且以计量软件SPSS作为分析工具,以拟合优度作为评判标准,来讨论最优的经济计量模型的选择问题。 关键字:计量经济模型,SPSS,拟合优度 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特别是初学者,通常首先想到的是选取线性回归模型。这种做法虽然能把问题简单化,使之易于处理,甚至有时候能产生比较好的效果。但总的来说,由于经济现象是纷繁复杂的,在很多情况下这么做,并不能比较准确地对客观经济的运行态势进行模拟。在实际运用中,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地把所有计量模型的设定问题,都采用线性的形式,显然是行不通的。比如把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直接用线性回归的方式去处理,这样得到的回归方程是无效的。用它来进行经济分析、政策评价和经济预测,则没有丝毫价值,甚至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依据直觉和经验,建立与实际样本数据拟合较好的函数,再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使我们的成果与现实尽可能的接近。 本文试就对如何通过经济理论和经验,并借助计量软件进行模型的选择给

予一般的说明。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几种函数形式。 (1)线性模型(Linear )。它的一般形式是: 12y x ββ=+ (1) 线性函数我们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这里我们不作过多介绍。 (2)抛物线模型(Quadratic )。抛物线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212y x x βββ=++ (2) 判断某种现象是否适合应用抛物线,可以利用“差分法”。其步骤为:首先将样本观察值按x 的大小顺序排列,然后按以下两式计算x 和y 的一阶差分t x ?、t y ?以及y 的二阶差分2t y ?。(其中1t t t x x x -?=-; 1t t t y y y -?=-;21t t t y y y -?=?-?)当t x ?接近于一常数,而△2t y ?的绝对值接近于常数时,Y 与X 之间的关系可以 用抛物线模型近似加以反映。 (3)对数函数模型(Logrithmic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其方程形式为: 01ln y x ββ=+ (3) 对数函数的特点是随着X 的增大,X 的单 位变动对因变量Y 的影响效果不断递减。 (4)立方模型(Cubic )。其一般形式为: 230123y x x x ββββ=+++ (4) 其扩展形式是多项式模型。当所涉及的自变量只有一个时,所采用的多项式方程称为一元多项式,其一般形式为: 2012p p y x x x ββββ=+++??????+ 多项式模型在非线性回归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根据数学上级数展开的原理,任何曲线、曲面、超曲面的问题,在一定的围都能够用多项式任意

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计量经济学期中作业 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 多因素分析 姓名 班级 课序号 小组成员

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摘要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以货币计量表现的城镇居民生活富足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城镇居民某个时期的生活消费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本文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因变量,以其他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一、问题来源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我国出口贸易也因此受挫,出口总额从2008年的100394.9亿元下跌到2009年的82029.7亿元,跌幅达18.29%。同年11月,政府启动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如何刺激国内消费以拉动经济一时间成为全国热点话题,这引起我们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因素的思考。 二、理论来源 根据传统凯恩斯消费理论,消费需求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所以我们选择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1。 根据凯恩斯模型的乘数理论,投资的增加会引起实际GDP的增加。实际GDP的增加使得可支配收入增加,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导致的消费支出增加。投资的增长拉动消费增长,又收到消费制约,消费增长促进了投资,投资与消费相互促进,共同拉动经济增长,因而我们选择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解释变量X2。 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反映了本国与外国的贸易活跃程度。近年进口商品关税不断下调,对我国的居民消费产生了相当影响。考虑到同时引入出口和进口两个又显著关系的变量将导致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因此,我们选择进出口总额作为解释变量X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城镇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 情况,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因而我们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X4。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和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居民所面临的系统风险与个体风险提高,造成居民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加。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用途一是消费,一是储蓄,所以居民的储蓄增加将直接影响消费支出。因此,我们选择了年底存款余额作为解释变量X5。 三、模型建立 模型设定为Y=β 0+β 1 X 1 +β 2 X 2 +β 3 X 3 +u i Y——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总计(元) X 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X 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X 3 ——进出口贸易总和(亿元) X 4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100) X 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亿元)四、相关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