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论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班级:金融八班

姓名:张真真

学号:201392180387

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中的收集数据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使用了eviews软件进行计算统计整理,对我国1992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检验,最终的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消费水平t检验,F检验多重共线性参数估计异方差检验LM法

一、导论

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起基础性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越高,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收入差距越小,消费水平越高;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也会影响消费。

本文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农村)、储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会对消费水平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可见,居民消费水平是国家作出经济决策的风向标之一.政府活动的方向、范围、主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参考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同时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的分析需要,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思,在建模时作了如下处理:

1、该模型为线性模型。

2、鉴于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前几年是经济恢复期,数据不具代表性。主要采集的样本是1990年以后的,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极大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故这一时期的样本更能反映这种变化。

3、模型中将居民消费水平(Y^)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国内生产总值(X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X2,农村X3)、储蓄(X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5),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求能使模型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4、设定显著性水平为0.05。

模型设定为:Y^=β

0+β

1

*X

1

2

*X

2

3

*X

3

4

*X

4

5

*X

5

(二)数据说明

居民消费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等各相关因素的表格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三、计量经济模型参数估计

模型设定为:Y ^=β0+β1*X 1+β2*X 2+β3*X 3+β4*X 4+β5*X 5+μ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回归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06/19/16 Time: 13:21

年份

居民消费水平(元) GDP (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

收入(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度余额(亿元) 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1990年为

100)

1991 833 18718.3 1510.2 686.3 7119.6 100.0 1992 932 21826.2 1700.6 708.6 9244.9 107.4 1993 1116 26937.3 2026.6 784.0 11757.3 121.7 1994 1393 35260.0 2577.4 921.6 15203.5 156.7 1995 1833 48108.5 3496.2 1221.0 21518.8 222.6 1996 2355 59810.5 4283.0 1577.7 29662.3 280.5 1997 2789 70142.5 4838.9 1926.1 38520.8 313.5 1998 3002 78060.8 5160.3 2090.1 46279.8 325.5 1999 3159 83024.3 5425.1 2162.0 53407.5 322.0 2000 3346 88479.2 5854.0 2210.3 59621.8 315.8 2001 3632 98000.5 6280.0 2253.4 64332.4 317.6 2002 3887 108068.2 6859.6 2366.4 73762.4 320.6 2003 4144 119095.7 7702.8 2475.6 86910.7 317.1 2004 4475 135174.0 8472.2 2622.2 103617.7 322.3 2005 5032 159586.7 9421.6 2936.4 119555.4 339.4 2006 5573 185808.6 10493.0 3254.9 141051.0 347.6 2007 6263 217522.7 11759.5 3587.0 161587.3 354.6 2008 7255 267763.7 13785.8 4140.4 172534.2 377.2 2009 8349 316228.8 15780.8 4760.6 217885.4 406.3 2010 9098 343464.7 17174.7 5153.2 260771.7 402.6 2011 10522 401512.8 19109.4 6991.8 310059.2 428.7 2012 12570 473104.0 21809.8 8641.6 343635.9 455.2 2013 14098 518942.1 24564.8 9605.5 399551.0 472.5

Sample: 1991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

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45.5668 49.46585 -2.942774 0.0107

X1 -0.003730 0.002798 -1.332848 0.2039

X2 0.373130 0.059949 6.224121 0.0000

X3 0.889545 0.211496 4.205964 0.0009

X4 -0.000403 0.002269 -0.177517 0.8616

X5 -0.900315 1.020946 -0.881844 0.3928

R-squared 0.999731 Mean dependent var 3923.300

Adjusted R-squared 0.999635 S.D. dependent var 2406.042

S.E. of regression 45.9449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73609

Sum squared resid 29553.16 Schwarz criterion 11.03481

Log likelihood -101.3609 Hannan-Quinn criter. 10.79440

F-statistic 10418.31 Durbin-Watson stat 1.440844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从表中发现在α=0.05时,虽然R2较大且接近于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F检验显著,但由于X1、X4、X5前参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系数的符号为负,与经济意义不符,故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四、检验及修正

1、经济意义检验

逐步回归,检验简单相关系数,结果如下:

X1 X2 X3 X4 X5 X1 1 0.995 0.9849 0.994 0.789

X2 0.9951 1 0.9938 0.9933 0.8357

X3 0.9849 0.9938 1 0.9817 0.8795

X4 0.9943 0.9933 0.9817 1 0.784

X5 0.7894 0.8357 0.8795 0.7844 1

由上表可见,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高度相关,故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对X1、X2、X3、X4、X5单个回归,发现X2的拟合优度最好,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9/16 Time: 13:25

Sample: 1991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52.8358 49.15814 3.109064 0.0061

X2 0.521494 0.005775 90.29846 0.0000

R-squared 0.997797 Mean dependent var 3923.300

Adjusted R-squared 0.997675 S.D. dependent var 2406.042

S.E. of regression 116.016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43999

Sum squared resid 242278.0 Schwarz criterion 12.53956

Log likelihood -122.3999 Hannan-Quinn criter. 12.45942

F-statistic 8153.812 Durbin-Watson stat 0.39637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将X2作为基础模型,再将其余解释变量按R2由大到小逐个引入,先引入X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9/16 Time: 13:32

Sample: 1991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21.4190 33.02452 -3.676631 0.0019

X2 0.318223 0.020133 15.80597 0.0000

X3 0.729108 0.071768 10.15918 0.0000

R-squared 0.999688 Mean dependent var 3923.300

Adjusted R-squared 0.999652 S.D. dependent var 2406.042

S.E. of regression 44.8940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58397

Sum squared resid 34263.05 Schwarz criterion 10.73333

Log likelihood -102.8397 Hannan-Quinn criter. 10.61312

F-statistic 27278.31 Durbin-Watson stat 1.08744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发现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再引入X1,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9/16 Time: 13:21

Sample: 1991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41.5485 38.78676 -3.649403 0.0022

X2 0.350176 0.038020 9.210384 0.0000

X3 0.700663 0.077331 9.060545 0.0000

X1 -0.001152 0.001162 -0.990946 0.3365

R-squared 0.999707 Mean dependent var 3923.300

Adjusted R-squared 0.999651 S.D. dependent var 2406.042

S.E. of regression 44.9178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62440

Sum squared resid 32281.81 Schwarz criterion 10.82355

Log likelihood -102.2440 Hannan-Quinn criter. 10.66328

F-statistic 18166.59 Durbin-Watson stat 1.226596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发现模型拟合优度再次提高,但是X1没有通过t检验,且参数符号与经济意义不符,所以要去掉X1,在引入X4、X5,修正的拟合优度下降,同时参数未通过t 检验,且经济意义不符,所以X1、X4、X5是多余的。所以通过逐步回归后的模型为:

Y^=—121.4190+0.318223*X2+0.729108*X3

3、异方差检验

采用怀特检验,设回归模型为Y=β。+β2*X2+β3*X3+μ,模型输出结果为,

F-statistic 1.333908 Prob. F(2,17) 0.2897

Obs*R-squared 2.712875 Prob. Chi-Square(2) 0.2576

Scaled explained SS 3.575893 Prob. Chi-Square(2) 0.167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2/14 Time: 13:47

Sample: 1990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57.1538 1603.709 0.222705 0.8264

X2^2 -0.000162 0.000108 -1.509862 0.1494

X3^2 0.001795 0.001236 1.452681 0.1645

R-squared 0.135644 Mean dependent var 1713.153

Adjusted R-squared 0.033955 S.D. dependent var 3357.435

S.E. of regression 3299.94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9.17868

Sum squared resid 1.85E+08 Schwarz criterion 19.32804

Log likelihood -188.7868 Hannan-Quinn criter. 19.20784

F-statistic 1.333908 Durbin-Watson stat 1.439107

Prob(F-statistic) 0.289660

由上面回归结果可以看出,p>0.05,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4.序列相关检验

从残差项与时间t 以及t e ~与1

~-t e 的关系图看,随机干扰项呈现正相关。 D.W.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n=20,k=3,查表得,=1d 1.10

=u d 1.54,由于0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20/16 Time: 13:50 Sample: 1991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05.5540 57.50659 -1.835512 0.0863 X2 0.319627 0.032867 9.724763 0.0000 X3 0.719770 0.117452 6.128200 0.0000 AR(1)

0.451983

0.251946

1.793965

0.0930 R-squared

0.999735 Mean dependent var 4085.947 Adjusted R-squared 0.999682 S.D. dependent var 2356.305 S.E. of regression

42.0477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50015

Sum squared resid 26520.22 Schwarz criterion 10.69898 Log likelihood -95.75146 Hannan-Quinn criter. 10.53380 F-statistic 18837.06 Durbin-Watson stat 1.748780

Prob(F-statistic) 0.000000

Inverted AR Roots .45

D.W=1.748780,N=19,k=4,=1d 0.97=u d 1.68,此时的du

5.最终方程拟合结果为:

Y ^=—105.5540+0.319627*X2+0.719770*X3+[ar(1)=0.451983]

四、模型解释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水平对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边际倾向约为0.32,消费水平对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边际倾向约为0.72,所以,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单因素定性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一般经验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意味着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随之提高,反之,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居民的收入同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

2.居民人均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比较显著,于是在这里分别考察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它们之间存在正向同步变动趋势。

3.储蓄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储蓄一般是受利率影响的,增加储蓄会抑制当前消费,消费水平会下降,反之,减少储蓄会刺激消费,消费水平会上升。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按经济理论分析,物价升高,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消费水平会下降,反之物价下降,会促进人们消费,消费水平会上升。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1、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数据质量 数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程度的指标 3、相关分析 主要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用相关系数表示。包括简单相关和多重相关(复相关)。 4、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研究一个变量(因变量)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变量(解释变量)的数量依存关系。其目的在于根据已知的解释变量的数值来估计或预测因变量的总体平均值。 5.内生变量 指由模型系统内决定的变量,取值在系统内决定 6、面板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混合 7.异方差: 总体回归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同方差性,即它们都有相同的方差。如果这一假定不满足,则称线性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8.自相关 自相关是在时间序列资料中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或在横截面资料中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 9.多重共线性

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或近似的线性关系。解释变量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叫完全多重共线;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叫不完全多重共线。 10.虚拟变量 虚拟变量:在建立模型时,有一些影响经济变量的因素无法定量描述 构造只取“0”或“1”的人工变量,通常称为虚拟变量,记为D 11.平稳序列 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12.伪回归 所谓“伪回归”,是指变量间本来不存在相依关系,但回归结果却得出存在相依关系的错误结论。 13.协整 所谓协整,是指多个非平稳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 14.前定变量 所有的外生变量和滞后的内生变量。前定变量=外生变量+滞后内生变量+滞后外生变量 15.恰好识别 恰好识别:能够唯一地估计出结构参数值。 16.结构式模型 体现经济理论中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的联立方程模型,称为结构式模型17.过度识别 过度识别:结构参数的估计值具有多个确定值 18.自回归模型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2关键词——————————————————————2 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2 1 消费问题——————————————————2 2 消费与经济增长———————————————3 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3 1 、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3 2 、消费模型—————————————————4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 1 、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8 2 、贡献率分析————————————————10 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10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12 六、结束语————————————————————13参考文献—————————————————————13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内 需不足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特征作出分析,通过年度统计数据以及消费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The past two years,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slowing down,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domestic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consumption cause for concern.Stimulating consumer spending drove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ysis,through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sumer model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hortage of factors,and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恩格尔系数

(word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推荐文档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 】 A 、总量数据 B 、 横截面数据 C 、平均数据 D 、 相对数据 2、计量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 A 、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设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3、在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中,不包括检验下面的哪一项【 】 A 、 参数估计量的符号 B 、参数估计量的大小 C 、 参数估计量的相互关系 D 、参数估计量的显著性 4、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政策评价时,不包括下面的那种方法【 】 A 、工具变量法 B 、 工具—目标法C 、政策模拟 D 、 最优控制方法 5、在总体回归直线E x y 10)?(ββ+=中,1β表示【 】 A 、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1β个单位 B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C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个单位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6、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经典线性模型t t t u x y ++=10ββ,则样本回归线通过点【 】 A 、 (x ,y ) B 、 (x ,y ?) C 、(x ,y ?) D 、 (x ,y) 7、对于i ki k i i i e x x x y +++++=ββββ????22110Λ,统计量∑∑----)1/()?(/)?(2 2k n y y k y y i i i 服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本文运用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运用异方差的相关知识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借助于统计软件,建立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初步模型,以便更好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做了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系列结论。 关键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一元线性回归异方差 一、问题提出 我国是一个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全局。从农村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显示有的地区都不

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对支出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实现,重点、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要实行农村居民生活稳定,农村居民要达到小康水平,其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和全国消费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对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如何客观、合理、准确地分析支出对消费的影响情况,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模型设定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因变量y往往与多个变量x1、x2…xn有关。在本文中只选取农民人均收入、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医疗保健作为解释变量。 下表是要进行处理的31个省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07中国年鉴》。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07) 单位: 元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2 关键词——————————————————————2 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2 1消费问题——————————————————2 2消费与经济增长———————————————3 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3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3 2 、消费模型—————————————————4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 1、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8 2、贡献率分析————————————————10 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10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12 六、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内需不足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特征作出分析,通过年度统计数据以及消费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The past two years,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slowing down,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domestic consumption cause for concern.Stimulating consumer spending drove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ysis, through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sumer model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hortage of factors, and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恩格尔系数消费模型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山东轻工业学院08/09学年第二学期《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B卷)(本试卷共7 页) 适用班级:经管学院07级所有学生 20 分)共(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每小题2 分, 得分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1. 在多元回归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与判定系数的关系有() A. < B. > C. D.关系不能确定 2R=1时有()根据判定系数2. 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 A.F=-1 B.F=0 C.F=1 D. F=∞ 3.DW检验法适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设定误差 2=0.98,X1的t值=如果一个二元回归模型的 4. OLS结果为R0.00001,X2的t 值=0.0000008,则可能存在()问题。 A. 异方差 B. 自相关 C. 多重共线 D. 随机解释变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拟合优度低 6.容易产生自相关的数据是()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年度数据 D.混合数据 ????中,模型:检验7. 线性回归??????x?ux?x?y i20ik1i12kii?时,所用的统计量为:()),2,(,?0?k?,1H:0? i ?i0????????ii1k?1?t?nt??ttn?k.. B A ?????? ??VV ????ii1??n?tFnk?1,?k?1ktF?.. D C?????? ii22???? ??VV ii2????,8.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u?xxy????????x tkt221ttt0k1存在自相关的统计 量是:() ???2ee?d61?tti2t?1t??d B. A.??1r nn2? ??n1nn???2e t1?t??2n?r i?t.. D C?t?? ?V2r1?i9. 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 D.工具变量法 d和d,在给定显著水平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则当10. ul d DW d 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ul

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论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班级:金融八班 姓名:张真真 学号:201392180387

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中的收集数据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使用了eviews软件进行计算统计整理,对我国1992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检验,最终的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消费水平t检验,F检验多重共线性参数估计异方差检验LM法 一、导论 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起基础性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越高,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收入差距越小,消费水平越高;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也会影响消费。 本文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农村)、储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会对消费水平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可见,居民消费水平是国家作出经济决策的风向标之一.政府活动的方向、范围、主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参考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同时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的分析需要,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思,在建模时作了如下处理: 1、该模型为线性模型。 2、鉴于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前几年是经济恢复期,数据不具代表性。主要采集的样本是1990年以后的,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极大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故这一时期的样本更能反映这种变化。 3、模型中将居民消费水平(Y^)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国内生产总值(X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X2,农村X3)、储蓄(X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5),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求能使模型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4、设定显著性水平为0.05。 模型设定为:Y^=β 0+β 1 *X 1 +β 2 *X 2 +β 3 *X 3 +β 4 *X 4 +β 5 *X 5 +μ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O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IniCS) —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O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O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O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B )o A.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o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 经济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o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D )o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0 A.设定理论模型一收集样本资料一估计模型参数一检验模型 B.设定模型一估计参数一检验模型一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f总体估计f估计模型f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一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一估计模型一应用模型 11.将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A.外生变量 B.生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D )0 C.政策变量 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C.前定变量 B )0 C.修匀数据 A )0 B.弹性分析、D.季度分析、它们是(A 乘数分析、政策模拟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o 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D ?滞后变量D.滞后变量D.原始数

计量经济学 居民消费水平 参考

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全年可支配收 入年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年份全体居民年份可支配收入1992 100.7 1992 100.7100.4 1992 2026.6 1993 114.7 1993 1393 1993 2577.4 1994 124.1 1994 1833 1994 3496.2 1995 117.1 1995 2355 1995 4283.0 1996 108.3 1996 2789 1996 4838.9 1997 102.8 1997 3002 1997 5160.3 1998 99.2 1998 3159 1998 5425.1 1999 98.6 1999 3346 1999 5854.0 2000 100.4 2000 3632 2000 6280.0 2001 100.7 2001 3869 2001 6859.6 2002 99.2 2002 4106 2002 7702.8 2003 101.2 2003 4411 2003 8472.2 2004 103.9 2004 4925 2004 9421.6 2005 101.8 2005 5463 2005 10493.0 2006 101.5 2006 6138 2006 11759.5 2007 104.8 2007 7103 2007 13785.8 2008 105.9 2008 8183 2008 15780.8

由图可知有正的自相关。 假设回归模型为Y=β?+β?X?+β?X? 应用EViews的最小二乘法程序,输出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2/10 Time: 22:17 Sample: 1992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403.932 472.9201 2.968644 0.0102 X1 0.495968 0.007948 62.39820 0.0000 X2 -10.44956 4.294707 -2.433127 0.0290 R-squared 0.996837 Mean dependent var 3930.765 Adjusted R-squared 0.996385 S.D. dependent var 1953.486 S.E. of regression 117.452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52873 Sum squared resid 193132.0 Schwarz criterion 12.67577 Log likelihood -103.4942 F-statistic 2206.016 Durbin-Watson stat 0.56381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所以样本回归方程为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三)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设计工作,不包括下面【 】方面。 A 、选择变量 B 、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C 、收集数据 D 、确定待估计参数理论预期值 2、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不包括【 】。 A 、理论 B 、应用 C 、数据 D 、方法 3、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 】关系。 A 、逻辑依存 B 、因果 C 、函数依存 D 、随机数学 4、截面数据是指同一时间条件下【 】组成的数据。 A 、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B 、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C 、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D 、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5、参数β的估计量β?被称为“最有效估计”是指ββ=)?(E 且【 】。 A 、0)?(=β Var B 、=)?(βVar 最小 C 、0)?(2=-ββ D 、ββ-?最小 6、可决系数2R 的取值范围是【 】。 A 、2R ≤-1 B 、2R ≥1 C 、0≤2R ≤1 D 、-1≤2R ≤1 7、下列关于模型参数估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致性是指:样本量趋于无穷时,估计量收敛到参数真值。 B 、方差最小的估计量一定最好。 C 、对于无偏估计而言,均方误差最小与方差最小等价。 D 、对任意线性回归模型而言,最小二乘估计与最大似然估计等价。 8、下列模型不可化为线性回归模型的是【 】。 A 、i i i AX Y μα += B 、i i i LnX Y μββ++=10 C 、i i i X LnY μββ++=10 D 、i i i LnX LnY μββ++=`0

计量经济学调查报告

大学生月消费支出调查报告 一、引言 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二、理论综述 我们主要对大学生每人每月消费支出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从周围同学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 影响大学生每人每月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如下: 1、学习支出 2、消费收入 3、生活支出 三、模型设定 Y:每人每月消费支出 X1:学习支出X2:消费收入 X3:生活支出 四、数据搜集 1、数据说明 我们特对周围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做了简单调查,再用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 2、数据的搜集情况 人数每人每月消 费 支出Y 学习支出 (X1) 消费收入(X2)生活支出(X3) 1760310800450 2630230600400 311002301350880 4420170450250 59601601000800 6580280500300 78702201000650 8300110400190 910501501300900 10126016015001100 11130030015001000 12500190550310 13600180750420 149001401000760

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投资、消费和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国内消费的贡献则很小。当前,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萎缩,经济增长放缓,如何将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以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投资出口 我国经济增长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规模大幅提升。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GDP总量仅为3624亿元人民币,1986年上升到1万亿元的水平(当年价格),1991年又上升到2万亿元的水平(当年价格)。随后,每年平均增加1万多亿元,到2007年,我国GDP总量已达到24.9万亿元(当年价格)。扣除价格因素,按不变价格,2007年GDP总量为54331亿元,比1978 年增长14倍,在29年中,年均增长9.8%。 随着经济总量规模的大幅提升,我国人均GDP也逐步提高。1980年,我国人均GDP仅460元,到1987年,突破1000元,1992年突破2000元,1996年突破5000元,2004年突破万元大关,2007年达到18934元,是1980年的40多倍。 经济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指标之一。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除1981、1989、1990年等个别年份起伏较大之外,一直保持高位平稳态势,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国1978-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统计数据(见表1)。 我国居民消费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平稳过渡,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我国居民消费与其他国家居民消费相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3)年》的资料,我国居民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比全世界平均数61%低13个百分点。我国居民消费率在1981年曾达到67.5%,1991年则下降到48.5%,十年间降低了19个百分点。此后一路下降,

大学生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调查问卷

大学生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为了调查我院学生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我们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希望您能认真填写问卷,我们会为您所填写的所有信息进行保密。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 [单选题] [必答题] A.男 B.女 2.您的年级:( ) [单选题] [必答题]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的家庭所在地:( ) [单选题] [必答题] A.城市 B.农村 4.您有几个兄弟姐妹:( ) [单选题] [必答题] A.0个 B.1个 C.2个 D.3个及以上 5.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500元以下 B.500~999元 C.1000~1499元 D.1500~2000元 E.2000元以上 6.父母每月给您提供的生活费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500元以下 B.500~999元 C.1000~1499元 D.1500~2000元 E.2000元以上 7.您在校期间的月平均消费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500元以下 B.500-999元 C.1000-1499元 D.1500-2000元 E.2000元以上

8.您每月用于校内正餐的费用约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300元以下 B.300-499元 C.500-699元 D.700-900元 E.900元以上 9.您每月用于零食及校外饮食的费用约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50元以下 B.50-99元 C.100-149元 D.150-200元 E.200元以上 10.您的月平均通讯(手机、网络)费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50元以下 B.50-99元 C.100-149元 D.150-200元E200元以上 11.您平均每月形象消费(服装、化妆品等)的费用约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50元以下 B.50-99元 C.100-149元 D.150-200元 E.200元以上 12.您每月购买生活用品的费用约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20元以下 B.20-49元 C.50-79元 D.80-110元 E.110元以上 13.您平均每月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包括文具、书籍、培训班)的费用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50元以下 B.50-99元 C.100-149元 D.150-200元 E.200元以上 14.您平均每月用于休闲娱乐方面(如看电影,KTV,打台球等)的费用约为: ( ) [单选题] [必答题] A.20元以下 B.20-59元 C.60-99元 D.100-140元 E.140元以上 15.您每月在恋爱方面的支出约为:( ) [单选题] [必答题] A.无 B.50元以下 C.50-99元 D.100-149元 E.150元以上 16.在同学聚会或朋友聚会方面您每月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 ) [单选题] [必答题]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

?第一题判断题10×2=2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10题,判断对错;如果2 ? P66 1,OLS法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方法。 对 2,计算OLS估计值无需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对 3,若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假设条件(1)——(4),但扰动项不服从正态分布,则尽管OLS估计量不再是BLUE,但仍为无偏估计量。 错只要满足(1)——(4),OLS估计量就是BLUE 4,最小二乘斜率系数的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t分布,要求??的抽样分布是正态分布。 对 5,R =TSS/ESS 错R =ESS/TSS 6,若回归模型中无截距项,则Σet=0未必成立。 对 7,若原假设未被拒绝,则它为真。 错只能说不能拒绝原假设 8,在双变量回归模型中,б 的值越大,斜率系数的方差越大。 错Var(??)=б /Σxt 只有当Σxt 恒定,上述说法才正确。 P149

1,尽管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仍然是最佳线性 无偏估计量。 对 2,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妨碍。 对 3,如果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则一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错即使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也不能排除存在多重共线性 的可能性 4,如果存在异方差性,通常用的t检验和F检验是无效的。 对 5,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不是无偏的,也不是有效的。 注意: 本书中无偏性不成立仅两种情况: 1,模型中忽略了有关的解释变量。 2,随机解释变量与扰动项同期无关。 错在扰动项自相关的情况下OLS估计量仍为无偏估计量,但不再具有最 小方差的性质,即不是BLUE 6,消除一阶自相关的一阶差分变换法假定自相关系数必须等于1。 对 7,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会有偏,并且会增大估计量的 方差,即增大误差。 错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仍无偏,但会增大估计量的方 差,即增大误差 8,多元回归中,如果全部“斜率”系数各自t检验都不显著,则R 值也高 不了。

计量经济学论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题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己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也几倍于收入的平均增长;百姓对医疗领域向盈利方面的转化开始强烈不满。教育、医疗和住房三方面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二、理论综述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 ①居民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 居民的被动储蓄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 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②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消费品市场已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居民低层次消费已近饱和,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又未达到。 ③物价总水平持续在低水平运行,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消费的增长 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规模的扩大,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价格紧缩对国内价格变化将产生负面影响。物价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居民的消费增长。 ④我国现阶段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住房消费、居民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等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但始终未能形成大的消费热点,因此不能带动消费的高速增长。 三、模型设立 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的概念,可知消费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对消费者而言,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实际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通常消费函数可以用以下简单的模型形式来表示: Y = a + βX 其中a > 0 0 < β < 1 模型中,系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新增购买力与新增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X代表居民的收入,Y代表居民的消费支出。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 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 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 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 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 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 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 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升,原来的低收入 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 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 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 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 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 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 存有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 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 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 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升。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 专业:经济学姓名:000 学号:00000000 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三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食品类支出比重降幅最大;衣着类有所下降;家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