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测摩擦力实验专题

(完整word版)测摩擦力实验专题

(完整word版)测摩擦力实验专题
(完整word版)测摩擦力实验专题

【学习目标】掌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点拨】

1.评价甲乙两种方案

同样是测滑动摩擦力,甲、乙两方案,区别是?

【经典例题】

例1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测量______________,所需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摩与对应压力F压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___________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1)此实验根据__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_______(填“压力”或“重力”);

(3)请你补齐上表中空格处的数据,其值为_________N;

(4)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_____不是其优点:A.不需要匀速拉动

B.测力计示数稳定

C.实验更容易操作

D.实验原理更合理

(5)比较实验步骤_______(填表中的实验序号)的数据,说明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6)本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还与以下______有关.

A.拉纸的速度B.纸面粗糙程度C.金属盒与纸的接触面积

【随堂练习】

1.为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1)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____方案,简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______方案,简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小南“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南分析甲、乙,发现F1<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分析甲、丙,发现F1<F3,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南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和转化法.

(4)小南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当他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挡在木板上,往砂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测摩擦力实验专题

【学习目标】掌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点拨】 1.评价甲乙两种方案 同样是测滑动摩擦力,甲、乙两方案,区别是? 【经典例题】 例1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测量______________,所需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摩与对应压力F压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___________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探究

图 1 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探究 一、滑动摩擦力: 1、常见问题:(1)不能正确分析物体是否受滑动摩擦力 (2)认为滑动摩擦力总是等于拉力 (3)混淆压力、重力和质量 2、定义:两个的物体,当它们发生运动时,就会在接 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就是滑动摩擦力. 3、实验原理: 4、实验器材:带滑轮的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报纸、毛巾、钩码、铁架台 5、实验探究:如图1所示组装实验器材,将报纸或毛巾平整的铺在木板上,再把木块放在其上,分别探究拉力大小、拉动的速度、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完成表1: 表1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6、实验结论:(1)该实验相比于课本实验有什么好处: (2)向右拉动报纸,报纸相对于木块在向运动,木块对报纸有一个向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的,所以,报纸对木块一个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它们是一对;木块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弹簧的拉力总是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它们是一对.(3)滑动摩擦力只能根据原理来判断,一旦判断出来,不管、 如何改变,只要和不变,它就不改变. 7、拓展实验:分别按下图组装实验,缓慢拉动报纸,粗略探究报纸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关系(考虑滑轮重和摩擦)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改变因素缓慢拉动报 纸 缓慢拉动毛 巾 较快拉动报 纸 放钩码后缓 慢拉动报纸 用较大的力 拉动报纸弹簧测力计示 数F/N

图 2 杠杆平衡的实验探究 二、杠杆平衡: 1、常见问题(1)不能正确的寻找力臂、计算力 (2)总是错误的认为竖直方向上的力是最小的 (3)不能正确分析力臂和力的变化 2、实验原理: 3、把杠杆重心作为支点是为了 4、通过调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5、如图2所示,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左端15cm 处挂2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应该在右端10cm 处挂 个钩码,实验观察杠杆是否平衡?然后进行表2中的操作并完成表2: 表2 杠杆平衡的条件(选填“左偏”、“右偏”或“保持平衡”) 实验次数 1 2 3 4 实验操作 同时增大一个钩码 同时减少一个钩码 同时靠近支点5cm 同时远离支点5cm 杠杆偏转方向 6、实验结论:判断杠杆的偏转不是力或力臂的变化,应该比较减小或增加的 的乘积,哪边减小的更少(或增加的更多),杠杆就往哪边偏. 7、拓展实验:组装图3、图4、图5的实验装置,进行表3中的操作并完成表3: 图3 图4 图5 表3 力和力臂的变化(力臂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操作 图3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拉 图4测力计缓慢垂直杆向上拉 图5杆保持静止测力计垂直拉 图5杆保持静止测力计左偏 图5杆保持静止测力计右偏 阻力臂变化 动力臂变化 弹簧的拉力/N 注:确定最小力的方法:(1)找支点O (2)找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A (3)连接OA 就是最长力臂 (4)根据平衡确定力的大致方向后,过A 点作OA 的垂线即为最小力

科学 微课 苏教版四下四4《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学知识的铺垫,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测量力的大小知识和技能,又为下一课《降落伞》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第二部分,区分摩擦力的功与过。第三部分是动手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动手操作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第四部分是实践应用活动,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现象及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 2、在实验操作中体会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判断生活中摩擦力的“功”与“过”。 4、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难点: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五、教学准备 准备器材:小车、弹簧测力计、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毛巾)、轮子、装满洗洁精的标本瓶、橡皮泥、绳子、秒表、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带大家玩个小游戏,每组俩人滑冰游戏,一个人在前面跑,另一个人蹲在地上抱住第一个人向前滑行,哪一组先到终点就是大力士。 2、提问:再向前划的时候有啥感受?后面同学脚掌有啥感觉?你认为这 种力量是什么力?(师板书:摩擦力的秘密) 【意图解析】两个学生像滑冰一样在地上拖行,感受到地面与脚掌的摩擦;课堂一开始的游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使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二)探究新知,认识摩擦力 1.跟老师一起来接着做游戏,伸出你的双手,紧贴在一起,右手用力往上推,你会感到什么?把两手分开一些再做相对运动,还有刚才的感觉吗?伸出你的左脚,在地板上往左推,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阻碍运动的力 (1)用橡皮擦擦掉纸上的错别字;(橡皮与纸面摩擦) (2)生活中,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也感受到摩擦力?教师出示小朋友坐在滑梯的斜坡上玩滑坡的图片。说说你们在推箱子的时候的感觉(这些摩擦现象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点?) 2、揭示概念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的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出示游泳和蒲公英的图片,讲述: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意图解析】这里是一个循序渐进认识过程。通过用双手接触和分开来体验,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只有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如果没有接触面,就不会有摩擦力。“接触面”、“阻碍运动的力”是摩擦力概念中两个较为重要的地方,通过学生手和脚的体会,充分让学生理解摩擦力

初中物理 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 江苏南师附中王峰210003 本次公开课既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又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DIS实验系统教学,所以课前准备工作要求特别高:一方面要充分领会和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DIS实验系统的操作培训。同时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的提出、知识的呈现、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和调控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课前准备 1、提出相关的引导问题,让学生事先有重点的进行预习。主要问题如下: (1)什么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请比较滑动摩擦力条件) (2)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3)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怎样测定? (4)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 (5)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与哪些因素相关?它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可能有何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吗? (6)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的现象,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2、明确DIS 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让学生熟悉DIS的操作技术,确保学生在课堂上不被操作技术拖累,从而能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的探讨和学习。主要有以下几项: (1)利用“数字”显示和“示波”显示方式来观察力的变化情况; (2)利用“组合图线”选择合理区域,可求出滑动摩擦力平均值; (3)利用“组合图线”坐标轴测出某时刻的力的大小,也可点击鼠标右键直接在鼠标尖端处显示坐标值; (4)力传感器拉木块时:传感器必须保持水平,且挂钩方向应与细线一直线;同时细线也要保持水平,且不能左右偏转。 (5)力传感器拉木块时,木块静止时,力的增大过程尽量缓慢一些,当木块滑动时,尽量控制木块速度恒定,且速度适中一些(太慢容易停顿,太快容易变速)。

3、明确小组学习的要求,各学习小组组长课堂上应发挥组长的职责 (1)调动组内同学学习积极性,在实验任务较多或较复杂时,要进行合理的学习任务安排和调整; (2)督促每位同学按质按量地完成实验任务,提醒同学不能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 (3)收集同学的实验数据,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总结实验结论,并安排同学准备汇报实验结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2、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 2、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物理意义和大小特点 3、提高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2、体会应用DIS系统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2、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对常见生活现象的重新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审视和探索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静摩擦力的方向判定 2、静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3、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4、摩擦力生活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 1、DIS实验探究 2、学生互动实验 五、实验器材 DIS实验系统毛刷木块砝码木板毛巾面玻璃直尺 六、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1)筷子提米(教师演示) (2)两本书夹在一起,请学生上台来拉(学生参与),再请同桌学生用物理书做实验感受。课堂思考: (1)为什么筷子能将装有米的杯子提起来? (2)为什么两本普通的书页面交错相叠后很难被拉开? (一)静摩擦力的概念 课堂实践:用手掌心压紧桌面,稍微用力向前推,但保持手与桌面相对静止,则手有什么感觉?课堂思考:实验时手在沿桌面方向受力吗?此力与滑动摩擦力有何差别? 定义: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课堂思考: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那么静摩擦力的产生也有条件吗?(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思考) 产生条件: (1)接触且挤压;(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滑动趋势。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的改进 长汀县龙宇中学江德华 一、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1.地位: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5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重力的基本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学习另一种性质的力—摩擦力。这对知识的前后牵引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是教和学都显得那么自然。 2.作用: ⑴该实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对后面的力与运动、平衡力、甚至对高一力学也奠定良好基础; ⑵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较好的理解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⑶由实验得出结论,客观具体,学生容易接受,同时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 传统的实验是使用控制变量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力知识,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动摩擦力比较得出结论。同样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测量滑动摩擦力比较得出结论。 2.不足之处: ⑴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运动很难做到使木块匀速,刚开始木块不动,一旦木块被拉动不能匀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会不断跳动,给读数带来麻烦; ⑵读数时视线要跟着弹簧测力计移动,所以读数很不方便,误差较大; ⑶此实验需用到平衡力知识,而这时学生还没学到这知识,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实验创新

(1)改进实验装置,方便操作,方便测量减少实验误差。 (2)直观比较,直接得出结论。 2.改进之处 ⑴实验中,将原实验中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改为固定木块与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下的长木板。这样改进的优点是,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且读数方便、准确; ⑵改进后的实验避免了平衡力的知识,此实验可以用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解释,这点知识学生已经掌握。 ⑶实验操作简单,减少了实验时间,降低了实验准备难度。 四、实验器材: 铁架台、长木板一块、带钩的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一盒、棉布一条。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木块与木板一旦有了相对运动时,且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化,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木块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也就是说木块与木板之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并不一定要匀速,只需要有相对运动就可以了。 2.装置说明: ⑴让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在铁架台上; ⑵准备好一块棉布,备好图钉; ⑶用物体垫起长木板,让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长木板平行。 六、实验过程: 1.如图拉动长木板,眼睛观察弹簧测力计,并记录示数为F1; 2.在木块上放一砝码,再次拉动长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3.比较F1和F2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4.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只让木块放在长木板上,拉动木板,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小学科学_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用筷子夹球,看谁先赢。找两个同学用两双同样的筷子夹10个玻璃球,其中一双筷子套上橡皮筋,两人交换筷子再进行夹球比赛,通过两轮的比赛结果,让同学们探索里面的奥秘,引出《摩擦力的秘密》,这一课题。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3、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4、会分析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力。 一、感知摩擦力 1、提问:什么是摩擦力? 通过课件演示物体的运动,让学生观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提问:摩擦力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要运动或运动趋势,两个 面要接触。 3、提问: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穿行时,也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吗? 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空气和水产生的阻力,学生举例游泳、坐电动车产生的风。 4、教师演示(师生共同感知、体验):教师伸出一只手掌,在空中左右摆动,感受空 气的阻力。同样把手放在桌子上,左右摆动,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伸出一只手掌,再伸出另一只手掌,两手掌相对,互相接触,一手掌在另一手掌上向前或向后运动,提问你感到摩擦力了吗?双手并拢上下搓,用手搓搓脸又有怎样的感觉? 5、提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摩擦力现象?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二、合作探究 既然我们知道了摩擦力,摩擦力的现象,我们来探究一下,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入我们的 第一关:合作探究我能,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想。小组交流,学生汇报。 猜想一:摩擦力大小和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二:摩擦力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我们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吧。摩擦力我们需要测量,回顾一下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滑动摩擦力教学设计

滑动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和产生条件 2.能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过程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向学生渗透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辨证思想 2.培养学生探究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物理学习,对摩擦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对物理进行主动探究式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来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归纳和概括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由于本节课中实验探究的较多,学生已有的实验能力是学习这节课的优势。但是初中的教学中对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的阐述不够清晰,因此学生对此缺乏认识,对于相对运动的理解造成障碍。 教学重点: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及规律,并能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初步认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的判断 教学方法: 讲练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摩擦力实验器材,木板,斜面,滑块,细砂纸,刷子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滑块从斜面滑下 (教师)当滑块滑到水平面上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滑块慢慢停下来 (教师)滑块为什么会慢慢停下来? (学生)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教师)在初中同学们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涉及到了摩擦力? (学生讨论)用笔写字 在地面上推箱子…… (教师)摩擦力分为很多种,有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今天我们这节课将进一步学习摩擦力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滑块滑到水平面时受到摩擦力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 (学生)滑动摩擦力 (教师)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同学能不能想到什么方法感受一下滑动摩擦力? {互动实验}:用手压在桌子上,用力向前推 (教师)同学们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力? (学生)感受到一个向后拉扯掌心,阻碍手继续向前滑动的力。 教师总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滑动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呢? (1){互动实验}:同学们用手感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①手向前移动:感受到力是向后拉扯掌心 ②手向左移动:感受到力是向右拉扯掌心 ③手和桌面之间压本书,手不动,向左拉书:感受到力是向左拉扯掌心(2)[演示实验]:用刷子和木板相互移动,通过刷毛的弯曲观察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①木板B不动,刷子A水平向右滑动 V 木板B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作者: 焦建生 来源:介休市义棠镇师屯南小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2、 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3、 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力的现象。 2、 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3、 能够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阻力)的验证实验。 4、 能先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力的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 能够辨证地看待摩擦力。 教学重点:研究如何增大或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教学难点: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 教学结构:本课内容分四部分展开: 1、 认识摩擦力。 2、 判断摩擦力的“功”与“过” 。 3、 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4、 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应用。 板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 教学过程: 一、 认识摩擦力 1、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先拿来差不多厚的两本书,请同学检查是不是普通的书,有没有刷上胶水, 有没有其它什么机关。再一页一页交叉在一起,请两个“大力士”上来把这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拉开。学 生拉不开,再加上四个男生一块拉还是拉不开。b5E2RGbCAP 说说自己的拉书时候的感受。 老师吹了一口“仙气”很容易地让一个同学把书分开。 (六个学生像拔河一样拉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居然拉不开,老师吹了几口气就能轻松的分开。课堂一开 始的游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使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
p1EanqFDPw
2、同学们想拉开这两本书,可是我们感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把书拽住,阻碍两本书分开。你认为这种力量 是什么力?DXDiTa9E3d 学生猜测,认为是摩擦力。板书: “摩擦力” 3、跟老师一起来体验摩擦力,伸出你的双手,紧贴在一起,右手用力往上推,你会感到什么? 把两手分开一些再做相对运动,还有刚才的感觉吗?

静摩擦力的探究实验报告完整版

本科生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课程论文题目:静摩擦力的探究 姓名:黄珊 学号: 2014000135 所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物理行知班 任课教师:王凤兰

实验六静摩擦力研究 实验目的观察最大静摩擦力现象、加强对最大静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实验器材朗威DISLab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摩擦块、摩擦台 实验原理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两物体之间会出现一种阻碍运动趋势的力,即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极限值叫做最大静 摩擦力。 实验步骤 1、将力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2、调节传感器窗口为“示波”显示; 3、摩擦块放置在摩擦台上,用细线连接传感器的测钩与小车,将摩擦台 (底部垫上鼠标垫作为摩擦块)用手控制。代替摩擦台与电机转轴连 接; 4、点击“停止”在下面实验图像所示的实验图线上找到代表静摩擦力及 最大静摩擦力的部分。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拉动小车过程中受力情况。 6、改变配重块的质量,重复实验,观察获得的图线与图像的区别。 实验图像 实验分析在实验的过程中,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在图像刚开始上升的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拉力小于摩擦力,物体保持静止的状态,所以,在此段过程中,小车受到静摩擦力。当小车刚好要运动时,曲线的高度达到最大值处,此处为物体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之后的过程中,物体受到动摩擦力,且数值保持不变。 误差分析在实验的过程中,小车的运动有点不好控制。对实验会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总结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大小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最大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刚要出现相对运动还未出现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同等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4摩擦力的秘密 设计:仪征市真州小学万晓伟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现象产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如何减小摩擦力。 3、知道摩擦力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能够辨证地看待摩擦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研究如何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教学难点: 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教学准备: 测力计、平面、小车、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 一、发现摩擦现象,认识摩擦力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一走进教室,最先注意什么了吗?是你们的鞋子!你们的鞋子很漂亮,尤其是那些款式多样的运动鞋。可是你们注意过鞋子的底部是什么样子的吗?大家可以看一看。(课件出示不同鞋子的底部花纹)

学生汇报看到的现象。(注意控制,及时汇报) 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花纹有什么用啊?谁来说说?(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走路时不容易滑倒。) 板书:摩擦 3、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花纹来防滑的呢?学生举例。 4、对比活动:同学们把手伸出来。在空中摆动一下,有什么感觉? 把你的手掌按在桌面上,让它慢慢向前运动,有什么感觉? 观察一下自己的手掌和桌面,发现了什么? 当手掌与桌面直接接触并运动时,手掌和桌面之间有了摩擦,产生一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其他摩擦现象也会产生这样的阻碍力。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有一个科学名称叫摩擦力。板书:摩擦力 课件出示概念 6、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板书:的秘密) 二、认识摩擦力的“功”与“过”。 1、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你发现了吗? 2、同学们你们喜欢摩擦力吗? 3、分两组讨论:喜欢不喜欢 4、教师小结:看来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烦恼。板书:无处不在必不可少 三、动手实验,主动探究。 今天我们就来动动脑动动手做个小实验 (一)减小固体的摩擦 (出示图片)讲述:这是古埃及金字塔,非常壮观的建筑。建造埃及金字塔的巨石平均每块有2.5吨,最重的可达160吨,这些巨石是古埃及人从非常遥远的地方搬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课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学知识的铺垫,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测量力的大小知识和技能,又为下一课《降落伞》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第二部分,区分摩擦力的功与过。第三部分是动手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动手操作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第四部分是实践应用活动,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现象及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 2、在实验操作中体会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判断生活中摩擦力的“功”与“过”。 4、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难点: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五、教学准备 准备器材:小车、弹簧测力计、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毛巾)、轮子、装满洗洁精的标本瓶、橡皮泥、绳子、秒表、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带大家玩个小游戏,每组俩人滑冰游戏,一个人在前面跑,另一个人蹲在地上抱住第一个人向前滑行,哪一组先到终点就是大力士。 2、提问:再向前划的时候有啥感受?后面同学脚掌有啥感觉?你认为这 种力量是什么力?(师板书:摩擦力的秘密) 【意图解析】两个学生像滑冰一样在地上拖行,感受到地面与脚掌的摩擦;课堂一开始的游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使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二)探究新知,认识摩擦力 1.跟老师一起来接着做游戏,伸出你的双手,紧贴在一起,右手用力往上推,你会感到什么?把两手分开一些再做相对运动,还有刚才的感觉吗?伸出你的左脚,在地板上往左推,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阻碍运动的力 (1)用橡皮擦擦掉纸上的错别字;(橡皮与纸面摩擦) (2)生活中,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也感受到摩擦力?教师出示小朋友坐在滑梯的斜坡上玩滑坡的图片。说说你们在推箱子的时候的感觉(这些摩擦现象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点?) 2、揭示概念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的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出示游泳和蒲公英的图片,讲述: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意图解析】这里是一个循序渐进认识过程。通过用双手接触和分开来体验,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只有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如果没有接触面,就不会有摩擦力。“接触面”、“阻碍运动的力”是摩擦力概念中两个较为重要的地方,通过学生手和脚的体会,充分让学生理解摩擦力

《测量摩擦力》教案

《测量摩擦力》教案 《测量摩擦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观点。 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尝试研究与解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的习惯和热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摩擦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重力、弹力这两种力和二力平衡的知识,这为本节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还应看到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感性得来的知识和经验,有很多是错误的。如:他们通常认为摩擦总是阻力,摩擦总是有害的。这些都是学习本节的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错误观念,要及时纠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难点: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理解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钩码、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学科学_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减小固体摩擦力的验证实验。 过程与方法:认识摩擦力,知道如何减小摩擦力,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摩擦力,喜欢用学到的摩擦力知识解决生活中摩擦力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摩擦力,通过实验研究减小固体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认识,以及实验过程中变量的理解与控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有一档栏目,叫做《分秒必争》,你看过吗? 想一想也来体验一下?游戏的名称是筷乐玻璃球。游戏规则:本游戏要求选手在30秒内筷子将玻璃球夹到桌子另一端小盘中,放入10个即可获胜,谁想来挑战。 师:挑战即将开始:3、2、1开始——停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进行挑战 咱们来听听挑战者的感受——太滑了 筷子遭遇玻璃球,筷子一定也是一脸的无奈,能不能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 生:(想办法) 师:老师这儿就有一个这样的东西,你放上试试,准备好了吗?欢迎你再次接受挑战。 让我们一起来见证——祝贺你,请你分析一下这次成功的秘诀。 师:你知道什么叫摩擦力吗?(生谈) 二、感受摩擦力 1、请同学们双手合起搓一搓,由慢到快,然后将双手放在桌面上,由后向前推力度由轻到重。 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共同分享好吗? 摩擦生热 2、感觉有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如果我们手运动的方向是向前,那刚才你感受到的力是向后) 说得真好,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和学生共同交流出:运动接触面上阻碍运动的力 2、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 生活中,你在哪儿感受过摩擦力? 生举例:推箱子、擦桌子、走路 接着问:什么与什么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师补充:人在游泳,会不会产生摩擦力呢,飞速疾驰的洗汽车会产生哪些摩擦力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科学上将它称为阻力。三、确立研究主题 师:刚才的游戏中谁与谁之间产生了摩擦力? 筷子和玻璃球,布和玻璃球 两次的摩擦力一样大吗? 是啊,摩擦力有大有小,那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初中物理中考: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答案)

探究摩擦力实验 中考题欣赏: 1.(2011年29题) 在科学探究课中,实验小组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 大小有关”于是他们选用了重10N的物体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通过比较两图,可以验证他们的猜想,得出的结论是:在 一定时,。 2.(2014年30题)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三个猜想,同学们在水平台上做了如图所示 的实验(其中甲乙接触面都为相同木板、丙接触面为毛 巾),请你补全下列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___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猜想_________ 是正确的,其结论是:_________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_________ . (4)要想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改变_________ .3.(2016年30题)妈妈的一双脚底带有很多胶粒的防滑瑜伽袜,引发了小红的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她找来三个挂钩、两块相同的新透明皂A、B和 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家里的水平大理石窗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探究实验。Array(1)她每次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透明皂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根, 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①②两次实验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实验②③,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红在窗台上铺了一条毛巾,做了第④次实验。对比①④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理由是 。 (5)取下挂钩,她还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她找 来一支一端削尖的铅笔,如右图所示,手拿A 、B 两块透明皂用力顶住铅 笔的两端,观察两块透明皂的表面,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 越 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她还发现,越用力,笔尾也陷入的越深, 说明: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以上科学探究中,共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4.(2017年30题)实验小组用长方体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弹簧测力计、长木 板、斜面、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把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 运 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把木块立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①比较两次读数,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实验中被控制的变量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 。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去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撞击的距离。 ①该实验研究的是 (选填“钢球”或“木块”)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②比较图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 。由此联想到高速公路限速牌上标明“120”和“100”字样, (选填“大客车” 甲 乙

随手可做的摩擦力实验

随手可做的摩擦力实验 一、感受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一个变化的物理量,一张桌子放在粗糙的地面上,如果它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00N,当我们用10N的力推它时,推不动,这是因为此时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大小刚好等于10N;当我们用50N的力推它时,还是推不动,这是因为此时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和你的推力同步增大到50N;当我们用100N的力推它时,仍然推不动,这是因为此时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大小刚好等于100N;当我们用101N的力推它时,桌子开被推动,这是因为此时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达到了最大值100N后不再增大。不过,推动桌子的一瞬间,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再是静摩擦力,而是滑动摩擦力,而相同情况下,滑动摩擦力是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因此在桌子被推动的一瞬间,你会突然觉得轻松了一点,你的身体会因为摩擦力突然明显减小而推力不变向前倾倒。 关于静摩擦力的这一个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书本、弹簧测力计和你的课桌做一下实验来体验一下,如图1所示。阅读课本我们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稍稍转换一下视角,如果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由此,我们可以借助细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拉书本,开始用0.5N的拉力拉书本,书本没有被拉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0.5N就等于书本 受到的静摩擦力;改用1.0N的拉力拉书本,书本没有 被拉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0N就等于书本受到 的静摩擦力;继续增大拉力,记下刚刚拉动书本前一 瞬间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最大,就等于书本受到的最大 静摩擦力;在此基础上,水平拉动书本在课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这是 此时书本在课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明显小于最大静摩擦力f最大。 二、感受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区别

实验优质课《摩擦力》说课稿

《摩擦力》说课稿 。下面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P 60-63 我从七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秤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先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再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而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然后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摩擦力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应使学生能自身体验到摩擦力的三要素,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意学习方法的引领,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⑴知识与技能 a知道摩擦力的定义; b知道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认识摩擦的利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 a观察有关摩擦现象; b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c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d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学生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并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摩擦力的概念 (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难点: (1)为什么实验时必须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能测出其滑动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五、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学生自主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同时配以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视频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教学过程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 教材分析 摩擦现象学生都看到过,也都感受过,但学生不一定能觉察到。本课从现象入手,从宏观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办法,了解生活中对摩擦力的应用及避免或减少方法。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教材首先提出什么是摩擦力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讨论,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及什么是摩擦力。讨论的重点可以是生活中存在哪些摩擦现象,摩擦力产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讨论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会不会产生摩擦力。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它表现为液体、气体对它的阻力。在认识了摩擦力后,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摩擦现象的正反效应:汽车在路上运动需要一定的摩擦力,手拿物体时靠指纹增大摩擦力,划龙舟时遇到水的阻力,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及沙子磨东西时的摩擦力加大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又需要减小摩擦力,从而引出下一步探究减小或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第二部分,研究各种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减小固体间的摩擦力、减小液体的阻力、减小空气阻力的办法,了解使接触面变光滑、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流线型物体等可以减小摩擦力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极好的载体,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对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在进行减小液体阻力的实验时,用油或洗洁精是为了使物体下沉的速度变慢些。利于学生观察物体下落的时间差。开展减小空气阻力的讨论活动前,可以由教师提供一些流线型汽车或火车的图片,然后再讨论为什么要将车辆设计成这样,让学生懂得流线型物体在空气中的阻力较小。 第三部分,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力。教材图片展现出的基本图意为: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链条衔接处的摩擦力;轮胎上的条纹是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轴承是用钢珠的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在肥皂液中取玉镯是为了减小皮肤与玉镯间的摩擦力;车轮上加防滑链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潜艇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即与水的摩擦力。 学情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