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审计师知识点

初级审计师知识点

初级审计师知识点
初级审计师知识点

审计决定书(名称要记忆)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做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理处罚的书面文件。它既是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传达处理、处罚决定的法律文书,又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强制执行的依据。

1.审计决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1)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时间;

(2)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依据;

(3)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的期限和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决定执行结果等要求;

(4)依法提请政府裁决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2.审计处理处罚措施(区别处理、处罚)

主体: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

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

(2)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

(3)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4)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其他处理措施。

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

3.审计人员提出处理处罚意见的考虑因素

(1)法律法规的规定;

(2)审计职权范围: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直接提出处理处罚意见,不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提出移送处理意见;

(3)问题的性质、金额、情节、原因和后果;

(4)对同类问题处理处罚的一致性;

(5)需要关注的其他因素。

4.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决定的救济途径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根据《审计法》规定,上级审计机关认为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责成下级审计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必要时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账目基础审计指以经济业务、会计事项和账目记录为基础,直接从会计资料的审查入手收集有关审计证据,从而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审计目标:查错防弊。

审计方法:运用详细审计方法,对大量的凭证、账目、财务报表等进行逐项审查。

优点:这种取证方式可以直接取得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审计证据,审计质量较高。

缺点:在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账目基础审计已无法兼顾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

审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

一、审计报告的概念

审计报告是指具体承办审计事项的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在实施审计后,就审计工作的结果向其委托人、授权人或其他法定报告对象提交的书面文件。它是体现审计成果的主要形式。

二、审计报告的作用

1.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评价被审计人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发表审计意见和提出审计建议的载体。

2.国家审计的审计报告是国家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做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3.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编制审计信息、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来源。

4.签发的审计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可以起到经济鉴证作用。

5.审计报告是总结审计过程和结果,评价审计人员工作、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

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根据详略程度,审计报告可以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1.简式审计报告

简式审计报告,又称短式审计报告,是指审计人员用简练的语言扼要地说明审计过程、审计结果,并简略地表达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例如:对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

2.详式审计报告

详式审计报告,又称长式审计报告,是指审计人员详细地叙述审计项目基本情况、审计评价意见、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审计建议等的审计报告。在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后,通常都要撰写详式审计报告。

统计抽样方法在实质性审查中的具体的运用——变量抽样法

一、变量抽样法基本原理

变量抽样法是一种能够对总体的数量余额作出估计的统计抽样方法。

二、变量抽样法基本方法

单位均值估计法、差异估计法、比率估计法。

(一)单位均值估计法

单位均值估计法是通过样本的单位平均值估计总体平均值和总值的一种变量抽样方法。

样本的单位平均值*总体容量=总体价值估计值

(二)差异估计法

差异估计法是一种通过样本记录值与审计值的差异来推断总体记录值与审计值差异,进而对总体记录值作出评价的变量抽样方法。

样本项目差异的平均值*总体容量=总体差异的估计数

(三)比率估计法

比率估计法是一种通过审计值与样本记录值的比率来推断总体审计值与记录值的比率,进而估计总体审计值并对原记录值的正确性作出评价的变量抽样法。

比率=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总体审计值的估计=总体记录值×比率

社会审计组织

社会审计组织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并经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

一、社会审计组织的设置

对社会审计进行统一的行业管理。

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执业,事务所经济上不依赖于国家和其他行政单位,实行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具有法人资格。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只准设立)

二、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

我国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主要有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审计业务属于法定业务,非注册会计师不得承办。

1.审计业务

(1)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及其他事项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2.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

(1)设计制度,培训会计人员。

(2)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财务、税务和其他经济。

(3)代理记账。

(4)代理纳税申报。

(5)代办申请注册登记,协助拟定合同、协议、章程及其他经济文件。

(6)。

(7)参与进行可行性研究。

【例题4·单选题】(2010年)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范围的是( )。

A.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

B.代行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管理职能

C.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D.对被审计单位违反会计准则的事项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社会审计组织不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也不能代为行使管理职能和对被审计单位的违反准则事项进行处罚的,选项ABD不正确。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是社会审计组织的具体业务之一。

三、社会审计组织的权限

会计师事务所受理业务不受行政区域、行业的限制。办理业务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社会审计组织向委托人提交审计、查证、鉴定、验资报告,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社会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中,如发现委托方提供虚假资料或者有违纪行为,应当在出具的报告中提出。对委托人示意作不实或者不当证明的,有权拒绝出具有关报告。社会审计人员对执行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四、社会审计组织的法律责任

可能负有的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对社会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规定。

2.《法》、《公》、《刑法》对社会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的若干规定》,简称《司法解释》。

风险基础审计

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全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将风险控制方法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中,进而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审计目标: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仅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审计各个环节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实质性测试。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审计人员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

控制风险是指某项认定发生了重大错报,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而该错报没有被单位的内部控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

审计人员应当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抽样方法的选择

抽样方法选择时,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对成本效果方面的考虑。这两种技术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获取审计所要求的充分、适当的证据。

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两种方法都要求审计人员在设计、执行抽样计划和评价抽样结果中合理运用专业判断。

内部审计机构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世界各国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根据其所隶属企业领导的层次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体制:

1.董事会领导体制。

2.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领导体制。

3.总经理领导体制。

4.财务副总经理领导体制。

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

总结:本单位的人、财、物、内控制度、管理、效益。

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进行评审;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要求办理的其他审计事项。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参与权(如:参加会议、规章制度的制定)

.处理权(如:临时制止、经批准暂时封存,不等于处罚)

.建议权

四、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熟悉)

我国当前的内部审计法规没有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移交机关处理。

制度基础审计

从检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入手,根据对内部控制评审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审查范围、数量和重点,根据检查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

审计目标: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审计方法:运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需要大量采用抽查方法。抽查测试中工作量的大小、样本容量的确定以及抽样方法的选择等,是以内部控制系统的强弱以及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和评价为基础的。

优点:根据内部控制的测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深度,这种取证模式较好地适应了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的变化,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审计取证的盲目性,降低了审计风险。

缺点:

1.工作效率的改进不明显

2.由于不同被审计单位的差异,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整体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

3.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与实质性测试所需要的检查工作之间缺乏量化关系

4.被审计单位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如果其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有意不予执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难以保障

5.不能直接解决全部审计风险问题

财务管理概述

1 .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的过程——资本运动过程 4项

筹集-投入-营运-回收

货币-实物资产(长期)-实物资产(流动)-货币回收

2.财务关系

通过一种经济业务能够分析出其体现的财务关系

3.财务管理的概念

(1)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

(2)管理的对象是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3)核心是价值管理

(4)经营管理不可或缺

货币时间价值

1.含义

货币时间价值是货币资本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货币时间价值可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一般采用相对数表示。如存款年利率10%,就表示存款经过一年的增值幅度为本金的10%.

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广泛使用

2.复利现值和终值

(1)终值:经过一段时间增值后的金额。

到期值、未来值、本利和。

FV=PV(1+i)n

FV=PV×复利终值系数

(2)现值:本金

本利和-利息=本金

PV=FV÷(1+i)n

PV=FV×复利现值系数

年金现值和终值

现金管理

(一)持有现金的目的和管理目标

1.现金持有的目的

1)交易性需要:满足日常业务(如货款支付、债务偿还)的现金支付需要,是由现金收支不同步引起的。

2)预防性需要:置存现金以防发生意外的支付需要,与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的借款能力有关。

3)投机性需要:置存现金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如:廉价原材料、价格有利的有价等。

由于企业可以用相同的现金余额同时达到几种目的,因此无须分别计算各种所需的现金余额,也不能将几种需求量简单相加。

2.现金管理目标: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的权衡。

(二)现金支出的内部控制

1.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定期轮岗制

3.现金支出的授权批准制度:大额支出需要联签。预算外支出遵循例外管理原则,经决策机构批准。重要现金支付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4.现金支出程序: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

5.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常管理及清查制度

1)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

2)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坐支。

3)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

6.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制度

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7.监督检查制度

(三)现金集中管理制度

企业集团为聚合集团资源、加强资金管理而产生的现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四种主要模式:

1.设立结算中心模式――集团公司实现资金集中控制的最主要的模式

2.财务公司模式

3.统收统支模式

4.拨付备用金模式

筹资组合

(一)筹资组合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含义

企业资本总额中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各自所占的比例。

2.影响因素

1)风险与成本的权衡(最基本):期限越短→筹资风险越大→筹资成本越低;反之类推。

2)行业差别

3)经营规模

4)利率状况

(二)筹资组合策略

1.配合型融资政策――期限配合

1)基本思路:将资产与负债的期间相配,以降低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和尽可能降低债务的资本成本。

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资产→短期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流动负债临时性负债→短期来源自发性负债→长期来源

2)特点

①临时性流动资产=临时性负债

②永久性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股权资本

③收益和风险居中

2.激进型融资政策――加大临时性负债的比例,临时性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本需要,还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本需要。

成本(四)股东因素

追求稳定收入,规避风险

依赖现金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要求定期支付稳定的现金股利;“手中鸟”理论的支持者也倾向于多分配股利

担心控制权的稀释

大股东往往倾向于公司较少分配现金股利,多留存利润,以避免控制权稀释

规避所得税

股东从公司分得的股息和红利应按20%的比例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对股票交易所得目前还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对股东来说,股票价格上涨获得的收益比分得股息、红利更具吸引力

政策效果

1)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具有告示效应。

如再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

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对短期市场经济常起导向作用。

2)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4.相对于公开市场业务的缺陷

1)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只能产生间接效果,最终效果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反应;

2)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

3)正常情况下不宜随时变动(否则会令公众及商业银行无所适从),使其伸缩性受到影响。

4)不能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意向,对商业银行缺乏强制性影响

营运能力分析(周转状况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注意」

如果财务比率(如:周转率、获利能力比率等)的分子、分母分别来自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为使资产负债表的时点数与利润表的时期数相匹配,资产负债表的数据需要计算平均值。简单的计算方法是计算资产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的算术平均数。

1)反映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

2)越高说明企业催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可以减少坏账损失,而且资产的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增强,可以弥补流动比率低的不利影响;

3)过高可能表明企业的信用政策比较严格,会限制销售量的扩大,影响盈利水平,往往表现为存货周转率同时偏低;

4)过低则说明企业催收账款效率太低,或信用政策十分宽松,从而影响资金的利用率和正常周转。

2.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表示应收账款周转一次所需天数,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

(二)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1)反映企业的销售效率和存货的使用效率与变现速度;

2)越高,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

3)过高,可能说明存货水平太低,或者批量太小、采购次数过于频繁;

4)过低,说明销售状况不好,造成存货积压,也可能是企业调整经营方针的结果。

2.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表示存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天数越短说明存货周转越快。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越高,说明流动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可以节约流动资金,但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四)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越高,说明固定资产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

(五)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营运能力分析(周转状况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注意」

如果财务比率(如:周转率、获利能力比率等)的分子、分母分别来自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为使资产负债表的时点数与利润表的时期数相匹配,资产负债表的数据需要计算平均值。简单的计算方法是计算资产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的算术平均数。

1)反映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

2)越高说明企业催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可以减少坏账损失,而且资产的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增强,可以弥补流动比率低的不利影响;

3)过高可能表明企业的信用政策比较严格,会限制销售量的扩大,影响盈利水平,往往表现为存货周转率同时偏低;

4)过低则说明企业催收账款效率太低,或信用政策十分宽松,从而影响资金的利用率和正常周转。

2.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表示应收账款周转一次所需天数,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

(二)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1)反映企业的销售效率和存货的使用效率与变现速度;

2)越高,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

3)过高,可能说明存货水平太低,或者批量太小、采购次数过于频繁;

4)过低,说明销售状况不好,造成存货积压,也可能是企业调整经营方针的结果。

2.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表示存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天数越短说明存货周转越快。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越高,说明流动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可以节约流动资金,但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四)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越高,说明固定资产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

(五)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冲突

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经济下滑,则失业增加。

2)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相矛盾

①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负相关,即:

如果工资上涨率(物价水平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较低,则失业率较高;反之,如果工资上涨率较高,则失业率较低。

②原理

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经济增长通常会增加进口,导致贸易逆差;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借助于外资,资本项目出现顺差,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贸易逆差,但并不一定能使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共存。

股利政策的类型

(一)剩余股利政策

1.含义:当企业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预期报酬率>必要报酬率)时,在确定的最佳资本结构下,税后净利润首先要满足投资的需求,然后若有剩余才用于分配股利。

2.理论基础:MM理论

3.步骤

1)根据选定的最佳投资方案,确定投资所需的资金数额;

2)按照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确定投资需要增加的股东权益资本的数额;

3)税后净利润首先用于满足投资需要增加的股东权益资本的数额;

4)在满足投资需要后的剩余部分用于向股东分配股利。

3.优缺点

1)优点:保持最佳资本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2)缺点:导致各期股利忽高忽低,不会受到希望有稳定股利收入的投资者的欢迎。

(二)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1.含义

公司在较长时期内支付固定的股利额,只有当企业对未来利润增长确有把握,并且这种增长被认为是不会发生逆转时,才增加每股股利额。

2.理由

1)股利政策是向投资者传递重要的信息:如果公司支付的股利稳定,说明经营业绩比较稳定,经营风险较小,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降低,有利于股票价格上升;反之下降。

2)有利于投资者有规律地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3)传递给投资者该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增长的信息,可降低投资者对该公司风险的担心,从而使股票价格上升。

4)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者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要比减少股利或降低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3.缺点

1)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容易导致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

2)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4.适用情形: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

1.含义

企业每年都从净利润中按固定的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发放股利,是一种变动的股利政策。

2.优点

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不会给公司造成较大财务负担;也真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股东。

3.缺点

股利可能变动较大,忽高忽低,可能传递给投资者该公司经营不稳定的信息,容易使股票价格产生较大波动,不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折衷政策)

1.含义

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当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

2.优点

既可以维持股利的一定稳定性,又有利于使企业实现目标资本结构,灵活性与稳定性较好地相结合。

获利能力分析

1.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总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获利能力越强。

2.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

1)反映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高低,越高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2)股东权益报酬率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

3.销售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越高说明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

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越高说明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得利润的能力越强,受行业特点影响较大。

5.成本费用净利率=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1)成本费用=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2)越高说明为获取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获利能力越强。

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保障,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2)流动比率过高,可能是企业滞留在流动资产(存货、应收账款)上的资金过多,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2.速动比率(酸性测试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1)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严格来讲,速动资产不仅要扣除存货,还应扣除预付款项、非流动资产等其他变现能力较差的项目。

2)速动比率越高,说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3.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1)反映企业的直接支付能力,现金比率高说明企业有较好的支付能力;

2)比率太高会影响获利能力。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

2)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

2.股东权益比率与权益乘数

1)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小,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①股东权益比率的倒数,即资产总额是股东权益的多少倍;

②权益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中所占比重越小,即资产负债率越高。

3.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1)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股东权益对债务的保障程度;

2)产权比率越低,说明负债比率越小,企业长期财务状况越好、企业财务风险越小,债权人的债务越安全。

4.利息保障倍数

=(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全部利息费用

1)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2)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3)利息保障倍数一般至少大于1。

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冲突

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经济下滑,则失业增加。

2)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相矛盾

①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负相关,即:

如果工资上涨率(物价水平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较低,则失业率较高;反之,如果工资上涨率较高,则失业率较低。

②原理

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经济增长通常会增加进口,导致贸易逆差;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借助于外资,资本项目出现顺差,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贸易逆差,但并不一定能使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共存。

一、利润管理

净利润,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是指企业所实现的税前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之后的利润净额。

二、非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

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税后利润的分配应当按下列基本程序进行:

(1)弥补以前年度亏报。

(2)提取 10 %法定公积金。

(3)提取任意公积金。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三、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

1.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2.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1)法律因素

资本保全的约束、企业积累的约束、企业利润的约束、偿债能力的约束。

(2)债务契约因素

债务契约是指债权人为了防止企业过多发放股利,影响其偿债能力,增加债务风险,而以契约的形式限制企业现金股利的分配。

(3)公司自身因素

现金流量、举债能力、投资机会、资金成本等。

(4)股东因素

追求稳定的收入,规避风险;担心控制权的稀释;规避所得税。

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

一、收入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同时符合以下5个条件,可以确认收入: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会额能够可靠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本期确认的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总额×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本期确认的成本=提供劳务预计成本总额×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成本

其中:劳务进度的确定

①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最常用);

②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

③已完合同工作的测量等方法确定。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二.费用

三.利润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例题】

企业发生的下列业务中,可能影响当期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有()。

A.摊销无形资产成本

B.取得出租无形资产的租金收入

C.研究无形资产发生的人员工资

D.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E.出售无形资产取得净收益

【答案】ABCD

【解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选项A,可能计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其他业务成本;选项B,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C,可能计入管理费用;选项D,计入资产减值准备;选项E,计入营业外收入,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营业外收入是不影响营业利润的,所以选项E不正确。

决策方法应用

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例如,某企业现有一旧生产线,企业考虑是否对其进行技术更新。旧生产线原购置成本为82000元,已计提折旧40000元,估计还可使用5年,每年折旧8000元,期末残值2000元。使用该生产线目前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0元,付现成本为50000元。

如果采用新生产线,新生产线的购置成本为120000元,估计可使用5年,每年折旧20000元,最后残值20000元,新生产线还需要追加流动资金10000元,5年后收回。使用新生产线后,每年的销售收入预计为160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80000元。由于采用新生产线,原有的生产线可出售获得现金40000元。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项目的必要报酬率为10%。该企业是否应该更新现有生产线?

1)继续使用旧生产线

①初始现金流量

由于旧设备及其配套的流动资金是更新决策之前已经存在的,因此决策中不需要为旧设备支付购置的现金流和配套的流动资金,即:继续使用旧生产线的初始现金流量净额NCF0=0。

②营业现金流量

NCF1~5=(8000)×(1-25%)+8000=39500元

③终结现金流量

NCF5’=2000元

④净现值

NPV=39500×PVIFA10%,5+2000×PVIF10%,5

=元

2)使用新生产线

①初始现金流量

原有的生产线可以出售,出售所得的现金流入可以抵消部分购置新生产线的初始现金流出。使用新设备的初始投资中还包括追加的10000元流动资金。

NCF0=-+40000=-90000元

②营业现金流量

NCF1~5=(20000)×(1-25%)+20000=65000元

③终结现金流量

NCF5’=20000+10000=30000元

④净现值

NPV=65000×PVIFA10%,5+30000×PVIF10%,5-90000=175045元

由于使用新生产线的净现值高于使用旧生产线的净现值,因此企业应该选择更新。

2.资本限量情况下的决策

决策思路:在资本限量范围内,选取一组∑NPV最大的投资项目组合。

3.寿命不等的项目比较决策

决策思路:寿命不等的项目不能直接比较净现值,应以年均净现值高者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年均净现值:ANPV=NPV÷PVIFAK,n

财务预算的构成

1.构成: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

2.性质

1)内部报表――服务于企业管理者;

2)从总体上反映企业所有业务的全局情况,亦称“总预算”。

原始凭证是指经办单位或人员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会计凭证。例如购物取得的发票就是典型的业务发生时取得的外来凭证。

原始凭证审查是指对接受的外来凭证或企业自制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审查。例如,对发票审查而言,一般涉及到发票印制环节、发票领购环节、发票使用、填开环节、发票保管环节、发票缴(注)销环节的审查。

1、识别原始凭证造假的常规审查

原始凭证常规检查的要点为:

(1)原始凭证所具有的要素是否齐备,包括日期、单位、数量、金额等。

(2)原始凭证所填写的文字、数字是否清楚完整,更正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3)原始凭证所办理的审批传递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有关人员是否全部正式签章,是否盖有财务公章或收讫付讫戳记。

(4)自制原始凭证(包括证、券、单、表)是否连续编号,其存根与所开具的凭证是否一致等。

(5)原始凭证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2、原始凭证常见会计造假形式

(1)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

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是指行为人使用涂改等手法更改会计凭证的日期、摘要、数量、单价、金额等,或采用伪造印鉴、冒充签名、涂改内容等手法,来制造证明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2)白条顶库。

所谓白条,是指行为人开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规凭证要求的发货票和收付款项证据,以逃避监督或偷漏税款的一种舞弊手段,主要手法有:

①打白条子。即以个人或企业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物的字样,作为发票来充当原始凭证。

②以收据代替发票。这种手法经常用来偷逃税款,一些私营企业当面对消费者为个人时,只开具收据来证明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开发票,以避免税务机关的检查而偷逃税款。

③不按发票规定用途使用发票。如以零售、批发商业发票来代替饮食服务行业发票。

④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如:不加盖财务专用章,有关人员不签字等。

(3)取得虚假发票。

这种虚假发票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票本身是假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发票所记载的内容是虚假的。虽然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不得使用假发票,并且要求各单位要重视发票的管理和使用,但近年来假发票却是风行天下,十分猖獗的。另外还有单位之间相互开具假发票,甚至有人专门以开具假发票牟利。

(4)自制假单据、虚开发票。

虚开发票是指行为人在开具发票时,除在金额上采用阴阳术外,还开列虚假品名、价格、数量、日期等,以蒙混过关,便于报销。具体手法有:

①虚假品名。

用便于报销的物品名称代替不符合报销要求的实物名称。如购买化妆品开列为劳保用品,购买保健品开列为药品等。

②虚假价格。考试大与你同行

按需要开列价格或按照虚假货物品名开列相符的价格。根据收款方、付款方作弊的不同要求,虚假价格具有高开、低开、平开三种方式。

③虚假数量。按需要开列数量或配合虚假货物价格开列数量。根据收款方、付款方作弊的不同要求,虚假数量具有多计、少计、等计三种方式。

④假票真开。

用假发票记录真实业务。

(5)证证不符。

所谓证证不符,就是指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二者之间的不相符。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具有普遍性的。有的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发生日期与记账凭证所用会计科目应反映的内容、记账日期明显不符;有的记账凭证上所列明的原始凭证张数与实际所附张数不符等。

(6)记账凭证上账户对应关系不正常。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进行会计核算,记账凭证上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和其所反映的具体经济业务内容,应符合制度的规定,但有些企业却经常使用一些往来科目来偷逃税款,隐瞒收入。

3、揭露原始凭证会计造假的识别技巧

不论原始凭证会计错弊采用什么方式,都会在原始凭证上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以下特点中的一点或几点:

(1)对刮、擦、用胶带拉扯过的原始凭证,其表面总会有毛粗的感觉,可用手摸,或背光目视的方法检查出来;对用“消字灵”等化学试剂消退字迹而后写上的原始凭证,其纸张上会显示出表面光泽消失,纸质变脆,有淡黄色污斑和隐约可见的文字笔画残留,纸张格子线和保护花纹受到破坏,新写的字迹由于药剂作用而渗散变淡等特征中的一条或几条。

(2)对添加改写的原始凭证,其文字分布位置不合比例,字体不是十分一致,有时出现不必要的重描和交叉笔画。

(3)对于冒充签字的原始凭证,其冒充签字常常在笔迹熟练程度、字形、字的斜度、字体的方向和形态、字与字的间隔、行与行的间隔、字的大小、压力轻重、字的基本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有时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发现。

(4)对于伪造的原始凭证可以通过对比真原始凭证的防伪标志来鉴别。

对于以上四种舞弊手法,如属必要,可请公安部门运用特定的技术进行鉴别。

(5)凭证明显不规范,要素不全,经常缺少部分要素,其关键要素经常出现模糊,让人对其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貌感到怀疑。例如购买办公用品(实为购买个人消费品)的假凭证,往往只注明“办公用品”,而不注明到底购买了什么办公用品,其规格、型号、品种、数量如何。

(6)其金额往往只有一个总数,而没有分项目的明细,经不起推敲。

(7)原始凭证的经手人经常含而不露,有时有名无姓或有姓无名,如果仔细追问很可能查无此人。

(8)原始凭证上的时间与业务活动发生的时间及以后的入账时间相距甚远。

(9)主要业务凭证与其他相关的凭证不配套,有时只有其中一部分,而没有另一部分。如销售货物只有销售发票而无发货单据、托运证明、出门单、结算凭证等。

(10)凭证的形式不规则,以非正规的票据凭证代替正规的原始凭证。例如用货币收付凭证代替实物收付凭证;以自制凭证代替外来凭证;以非购销凭证代替购销凭证等。

另外,原始凭证的内容、结算方式、资金流向与对方单位等处都可能存在着异常,审查人员都要予以注意。

流动负债管理

1 .短期银行借款

1.信用借款

企业不利用抵押品而仅凭自身信用所获得的银行短期借款,它是企业为解决临时性现金不足而筹资时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包括临时借款和周转性信贷。

2.担保借款

指有一定的担保人做保证或利用一定的财产做抵押或质押而向银行取得的借款。

3.票据贴现

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种借贷行为。

2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商品购销活动过程中因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由商品交易中货与钱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而形成的企业间的直接信用行为。

商业信用类型商业信用筹资主要用于满足短期资金占用需要,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货款等形式。

3. 短期融资券

利润总额的形成

一.影响利润总额形成的因素

考生关注:

1.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现金折扣----为及早收回赊销款

总价法下,应收账款入账应按未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入帐,并按未扣除现金折扣的不含税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销售方在折扣期内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折扣期内,收回赊销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

贷:应收账款

2.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例题】

下列会计事项中,应在“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的有( )。

A.租赁资产发生的支出

B.销售原材料的成本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

D.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应交的营业税

E.出售无形资产已计提的摊销额

【解析】选项D应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选项E,出售无形资产的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

已计提的摊销额不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3.营业税金及附加

4。期间费用

【2006年试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有:

A .管理费用

B .销售费用

C .主营业务成本

D .其他业务成本

E .财务费用

【答案】ABE

【例题】

下列项目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的有:。

A.融资租赁的初始直接费用

B.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薪酬

C.购买股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印花税

D.企业应交的房产税

E.依据法院判决应承担的因对外提供担保而涉及诉讼的诉讼费

【答案】BDE

【解析】选项A,承租人计入租赁资产的入帐价值,出租人计入应收债权的入帐价值;选项C,应该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题】

下列各项业务中,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A.印花税

B.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C.罚款支出

D.企业发生的广告费

【答案】A

【解析】选项B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选项C营业外支出;选项D计入销售费用。

5.资产减值损失

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7.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收入。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

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8.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清算审计的委托人一般为人民法院或破产清算组。审计的期间破产企业经法院裁定破产并成立破产清算组接受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起,至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止,审计内容是审核破产企业通过破产审计后的会计科目结转,从行业会计科目转入破产清算会计科目的有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金额是否正确。审计结果用于清算组对债权人报告资产变现及清偿债务的核算的实际情况。主要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1.应收账款在清算期收回的核算是否正确,呆账坏账的核销有无依据。

2.实物资产的处置及变价收入情况,有无隐匿、私分、非正常压价出售等违法行为。

3.对待处理损失的报批、核销转账情况。

4.增值(减值)的核算是否正确。

5.抵押资产、福利设施资产、借入资产、取回资产的核算依据是否有力,核算是否正确。

6.破产债权申报时间限制及金额与账面有无差异,清算调整的依据是否充足,逾期未申报的是否作了依法处理。

7.清算费用的开支范围是否符合标准及有关规定。

8.第一顺序破产债务核算是否合法。

9.清算损益的核算是否正确。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计量

1.会计处理原则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在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采用的折现率应为原实际利率或原合同规定的利率。

(3)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4)对于存在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应当先将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区分开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5)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6)外币金融资产在计量减值时,应先按外币确定折现值,再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成记账本位币额,最后与其账面记账本位币比较认定减值损失。

(7)减值损失计量中计算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所采用的折现率应作为后续利息收入的利率标准。

2.使用的会计科目

(1)资产减值损失

(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3.一般会计分录

计提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价值转回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

(一)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

实施财政政策的主体----政府

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

【例题·单选题】

市场经济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

A.国家税务总局

B.中央银行

C.财政部

D.政策性银行

【答案】B

【解析】实施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

(二)传导过程的差异

1.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必须借助于一些可操作、可计量、能监控的中介指标,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控,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介指标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汇率等。

2.实施财政政策的主体----政府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为直接,财政政策一般是直接作用于企业和居民,进而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如扩大财政支出,就会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而企业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就相应增加社会总需求,这对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对比态势有

积极的效果;

再如政府通过调整税率、利用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也会起到调节企业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作用。

【例题·多选题】

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调控的中介指标有:

A.利率

B.通货膨胀率

C.超额准备金

D.就业率

E.基础货币

【答案】ACE

【解析】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调控的中介指标有:利率、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是不可调控的指标。

(三)政策手段不同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税收、预算、补贴、公债等,它们都是经由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作用于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等。

(四)政策时滞不同

政策时滞----指从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内部时滞----指采取政策行动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认识时滞----指政策当局意识到发生了问题到决定采取政策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同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大致是相同的。

(2)决策时滞----指政策决策者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制定完毕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财政手段和变化需要通过较烦琐决策程序,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一般要比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长。

(3)行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完毕到开始执行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货币政策手段一经决定变更,可以立即予以实施,所以行动时滞较短。

结论:

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比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要长一些。应该注意的是,这是就“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部分而言的,如果是经由“自动稳定器”实施的财政政策,其内部时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内部时滞为零。

2.外部时滞----指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目标发挥作用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财政政策通常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货币政策则通过影响中介指标,间接地影响收入、消费和投资.

结论:

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货币政策时滞要短一些。

(五)对利率变化的影响不同

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可能导致利率的提高,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可能降低利率。

原因: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在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并不增加整个金融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而只是把个人和企业的资金转移到政府手上,由于政府占用了民间资金,就可能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排挤效应,使金融市场资金紧张,从而可能导致市场利率的上扬。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应量增加,对利率具有压抑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率变化方向的不同影响是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之间的重要差异,这个差异表明,政府可以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两个不同的工具来配合使用,以便实现一些相互冲突的目标。

【例题·多选题】(200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差异,除政策手段不同外,还表现在:

A.宏观经济目标不同

B.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

C.传导过程的差异

D.政策时滞不同

E.对利率变化的影响不同

【答案】BCDE

【解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传导机制不同;政策手段不同;政策时滞不同;对利率变化的影响不同.

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票据的种类

1.按能否立即兑现分为即期票据(见票即付)和远期票据(记载票据到期日);

2.按是否附带利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3.按承兑人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在我国,大部分都是即期票据,所以应收票据一般指商业汇票。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1.不带息票据的核算

(1)收到票据借:应收票据

2020审计师《审计相关知识》自测题及答案解析(6)

2020审计师《审计相关知识》自测题及答案解析(6) 1、在某一审计项目中,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 6 % ,审计人员经 过评估,确定固有风险为60%.控制风险为 80 %。则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为( )。 A.6 % B.10% C.12.5 % D.48 % 2、下列选项中,属于询问取证方法特征的是( )。 A.审计人员实施询问后没有必要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B.询问能够是口头形式,没有必要作成书面记录 C.询问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有的重大错报 D.询问能够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3、下列选项中,审计取证方法中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可靠性较高的 是( )。 A.观察 B.外部调查 C.询问 D.检查 4、下列方法中,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有的重大错报,也不 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审计人员还理应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取证方法是( )。 A.外部调查 B.询问 C.重新计算 D.检查 5、“能够有效地查出会计资料中存有的各种差错,不易出现遗漏,但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相对较高”,具有以上特点的审计 取证方法是( )。 A.抽查法 B.事前审计法 C.局部审计法 D.详查法

6、下列选项中,在对审计取证方法按取证顺序与记账程序的关系分类中,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大,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健全,管理基础较好的被审计单位的方法是( )。 A.顺查法 B.逆查法 C.详查法 D.抽查法 7、在审计取证模式中,以凭证账目等记录为重心,以数据的可靠性为基础的是( )。 A.系统基础审计 B.制度基础审计 C.账目基础审计 D.风险基础审计 8、审计人员对相关业务程序或者控制活动独立实行重新操作验证的取证方法是( )。 A.观察 B.询问 C.外部调查 D.重新操作 9、下列选项中,采用检查有形资产方法的目的是( )。 A.确定被审计单位以实物形态存有的资产是否具备相关所有权手续 B.确定被审计单位以实物形态存有的资产的所有权证明是否真实 C.确定被审计单位以实物形态存有的资产是否已经减值 D.确定被审计单位以实物形态存有的资产是否真实存有 10、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中,当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或审计人员不拟实行符合性测试时。可将控制风险水平直接确定为( )。 A. B.适中 C.最低 D.忽略不计 11、下列属于按审计范围大小对审计实行具体分类的是( )。 A.抽查法 B.详查法 C.全部审计 D.顺查法

2018年初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预习题(8)

2018年初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预 习题(8) 2018年初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预习题(8) 【例题1·多选题】(2011、2014年初级)我国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其中“有效性”的含义包括: A.经济性 B.效率性 C.效果性 D.合规性 E.充分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绩效审计“有效性”主要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规性。 【例题2·多选题】(2013年、2009年)绩效审计与财经法纪审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审计目标 B.审计方法 C.评价标准 D.审计质量控制要素 E.审计独立性要求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相比,其差异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方向、评价标准和审计方法。 【例题3·单选题】(2015年考生回忆)下列有关绩效审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绩效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B.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具有多样性 C.绩效审计与由统计部门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有区别 D.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 【例题4·单选题】下列有关选择和确定绩效审计项目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资金规模越大,被选中作为绩效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B.管理风险越小,被选中作为绩效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C.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大,被选中作为绩效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D.审计的可操作性越强,被选中作为绩效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管理风险——管理风险越大,被选中作为绩效审计项目

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知识点习题:筹资决策管理

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知识点习题:筹资 决策管理 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知识点习题:筹资决策管理 第四章筹资决策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息税前利润大于0的情况下,下列可以导致财务杠杆系数提高的是: A、增加本期的负债资金 B、提高基期息税前利润 C、增加基期的负债资金 D、降低本期的变动成本 2、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因素不包括: A、销售量 B、销售单价 C、利息费用 D、固定成本 3、某企业拟增加发行普通股,发行价为15元/股,筹资费率为2%,企业刚刚支付的普通股股利为1.2元/股,预计以后每年股利将以5%的速度增长,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则企业普通股的资金成本为: A、14.31% B、13.57%

C、14.40% D、13.4% 4、某企业预计的资本结构中,产权比率为3/5,债务税前资本 成本为12%。目前市场上的无风险报酬率为5%,市场上所有股票的 平均收益率为10%,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2,所得税税率为25%,则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 A、10.25% B、9% C、11% D、10% 5、某公司发行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5%,每年 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债券发行价990元,筹资费为发行价的5%,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债券的资本成本为: A、3.06% B、3.12% C、3.19% D、3.99% 6、下列关于可转换债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转换债券兼顾股权性资金特征和债权性资金特征 B、可转换债券的标的股票是发行公司自己的普通股票 C、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债券的票面利率,甚至 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D、可转换债券的回售条款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7、下列选项不属于债权性筹资的是:

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单选题练习(八)

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单选题练习(八) 1、下列表述中,属于审计的作用的有: A、制约作用 B、促进作用 C、保证作用 D、调控作用 E、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作用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一方面,可以将审计的作用划分为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另一方面,审计的作用还体现在其发挥职能产生的影响方面,具体包括:保证作用、促进作用、调控作用。 【该题针对“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关于审计类型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财务收支及有关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 B、无论是全部审计还是局部审计,都可以运用详查法或抽查法 C、与财政财务审计相比较,财经法纪审计更加突出合法性目标 D、审计机构在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投资完成情况进行的审计是一种事中审计

E、再次审计不能用上期审计档案和经验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 政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检查财政财务 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借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加强财政和财务管理。其 中财政审计针对的是本级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下级政 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的真实性、合法性;财务审计针对的是各级政府部门、金 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 实性、合法性。 【该题针对“审计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3、内部审计的特点有: A、内向性 B、广泛性 C、灵活性 D、及时性 E、经常性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具有内向性,审 计领域具有广泛性,审计过程和方法具有灵活性。 【该题针对“审计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4、按审计的内容划分,可将审计分为: A、全部审计 B、财政财务审计

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多选题练习

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多选题练习 很多人都觉得多选题很难,那么不妨来做习题巩固知识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多选题练习,希望对大家有用。 1.下列各项中,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A.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B.发放股票股利 C.注销本公司股票 D.发放现金股利 E.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答案:DE 2.下列有关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如果与销售商品相关的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不能确认该项销售商品收入 B.企业提供的劳务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对该项交易的结果进行可靠的估计,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C.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估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则不能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D.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应在商品发出时确认收入 E.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不是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答案:ABC 3.下列各项中,可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A.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C.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D.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E.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 答案:AD 4.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有: A.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B.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C.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批准并即将开始 D.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E.资产支出预计将要发生 答案:ABD 5.下列各项中,应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有: A.银行本票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 C.支票存款 D.收到的商业汇票 E.存出投资款 答案:ABE 6.下列各项中,属于审计处理措施的有: A.冻结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 B.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簿 C.责令被审计单位退还违法所得

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汇总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记忆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2年12月5日,人大通过修改的《宪法》,规定我国设立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 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199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于1995 年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令发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10年2月,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自2010年5 月1日起实施。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的范围,规范了审计监督的权限,加强了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10年7月8日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它是经营管理实行分权制的产物。现代内部审计是20世纪40年代末才形成的。其主要标志:一是审计的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二是审计的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益审计。 2.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985 年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我国的内部审计在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扮演双重角色,一是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业遵纪守法;二是对本单位领导负责,确保企业经营决策所需信息的可靠性。 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按照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方国家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6世纪末期产生。1720年,英国发生一起有名的南海公司破产案,查尔斯·斯耐尔对南海公司的会计账目进行审查,成为注册会计师第一人。 2.中国社会审计的演进

关于初级审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

关于初级审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 广东省初级审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具体如下: 1.凡遵守国家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无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从事审计、财经工作,并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请参加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3.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学历,可报考审计初级资格考试。 关于报名方式及收费标准 该项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网上报名。 考试收费标准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粤价〔2013〕302号和省物价局粤价函〔2001〕237号文规定,考务费初级按每科50元收取。 关于报考流程 1.用户注册。首次登陆审计考试网的考生请按网站要求进行注册,详细阅读《审计专业技术上报名系统使用协议》,填写注册信息和《考生报考承诺书》(附件1),用户名需填写个人真实邮箱地址并进行验证,注册信息中的姓名、身份证号将引用到报名信息中,且不能更改,请仔细核对,确保信息准确。 按照属地报考的原则,凡省直(单位名称冠“广东省”或在省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企业)、中央驻穗单位、驻穗部队单位人员,在网上报名时请选择省直。各市属单位人员选择所属地市进行报名。 2.信息填报和电子照片上传。考生登陆报名系统,认真阅读“广东省考生报名需知”,并按要求填写个人报名信息和上传照片。凡因个人填写信息不准确、不真实,造成审核不合格的,责任自负。考生上传的电子照片务必真实,该照片将用于制作准考证和证书,一经上传不得修改,请考生务必确认后再上传。考试合格后,考生不再提交纸质照片。 照片要求:本人近三个月内免冠大一寸正面证件照片,红、蓝或白色背景,JP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512KB,标准尺寸为宽度413像素、高度626像素。如上传的照片不符合规定要求,可点击照片上传栏右侧的《查看照片制作文档》,按照要求制作照片。 3.信息确认和申报表打印。考生填报信息、上传照片后,务必认真核对报名信息,并输入验证码进行信息确认,确认后将不能修改任何信息。信息确认后请及时下载打印《2016年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申报表(初、中级)》或《2016年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 4.我省统一实行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即完成报名。逾期不缴费,视为放弃报名。考生缴费后可登陆报名网站查询报名状态,状态显示“已缴费”即为报考成功,考前无需进行现场确认。 5.报名结束后,考生应及时将《申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预审、签字、盖章后自行保管,待该项考试合格成绩公布后,再交由报名所在地考试机构进行复审。因此,请务必妥善保管《申报表》。 广东省初级审计师的报名条件比较宽泛,不要求工作经历,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就可以报考。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学生,还是工作了几年的在职人士,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初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预习题目(九)

初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预习题目(九) 1、下列关于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的行为 B、签订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订立遗嘱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C、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 D、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签订合同与订立遗嘱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2、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行为人必须具有预见其行为性质和后果的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一项民事活动,必须以行为人具有实施该项法律行为的民事行为能力为要件 B、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包括: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自愿,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强迫行为人实施或不实施某一民事行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即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外在的意思表示一致 C、标的须可能和确定 D、只要不违法的行为就是合法的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不违法的行为就是合 法的。 3、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期限,并把该期限的到来作为行为人的民事权 利和民事义务发生、变更、消灭的前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期限可以分为:始期与终期;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B、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条件,并且把条件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确定行 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法律效 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可以分为:延缓条件 与解除条件;肯定条件与否定条件 C、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产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其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 律约束力 D、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属于可变更或可 撤销的民事行为。 4、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A、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2020年审计师考试知识点:企业财务会计(精选知识点7)

2020年审计师考试知识点:企业财务会计(精选知识 点7) 本业务循环的性质 业务循环是指外部商品和劳务的购置及付款过程,所涉及的财务 报表项目主要是资产负债表项目,所涉及的利润表项目通常为管理费用。 业务循环综述 典型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过程: 1、处理请购单; 2、编制订购单; 3、验收商品和业务; 4、确认债务; 业务循环中的主要文件 1、请购单; 2、订购单; 3、订货合同; 4、验收单; 5、卖方发票; 6、退货或折让通知单; 7、付款凭单; 8、支票; 9、采购日记账;10、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11、采购材料明细账和总账;12、原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明细账和总账;13、应付账款明细账和总账;14、应付票据 明细账和总账;15、预付账款明细账和总账;16、卖方对账单。 业务循环中的内部控制 1、职责分工 (1)提出采购申请与批准采购申请相互独立,以便增强对采购的控制; (2)批准请购与采购部门相互独立,以防止采购部门购入过量或不必要物资而对企业整体利益产生损害; (3)采购审批、合同签订、合同审核相互独立,防止虚列支出;

(4)验收部门与财会部门相互独立,保证真实收到的商品数额登记入账; (5)应付款项记账员不能真实接触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以保证应付款项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 (6)内部检查与相关的执行和记录工作相互独立,以保证内部检查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2、信息传递程序控制 (1)授权程序 (2)文件和记录的使用 (3)独立检查 3、实务控制 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测评 测评步骤: 1、了解并描述该循环的内部控制 2、检查不相容职责的划分 (1)走访、观察信用部门与应收款账务处理部门是否独立,或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 (2)抽查销售退回或折让发票.查看其所签批准人是否为业务记录以外的人员 (3)了解应收款项账簿记录人员与出纳员的职责分工。 【例题5】(2007中)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销售与收款循环不相容职责的划分情况实行检查时,可实施的审计程序有:( )。 A.观察信用部门与应收账款记账部门是否相互独立

初级审计师考试备考技巧

初级审计师考试备考技巧 又到了备考审计师考试的时间了,大家备考得怎么样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初级审计师考试备考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备考前的准备: 1、心理上、精神上:要下定决心,有排除万难的勇气,有数月少看电视、报纸,少上网,少参加一些想参加的活动的决心。 2、资料:至少准备教材一本、历年考题一本、习题一本。 二、备考方法 将教材按内容和重要程度分成部分:1、概论、注册会计师管理;2、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准则、职业道德准则、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3、具体审计准则,从审计目标章节到抽样技术章节;4、循环审计程序;5、特殊项目审计和审计报告;6、验资、内部控制审核。以下将详细的复习方法一一道来。 标识:AAA:最重要的内容。BBB:较重要内容。CCC:次要内容。DDD:不重要的内容。 对AAA、BBB、CCC的必须复习,DDD则可以不看,但看了更佳。 1、概论、注册会计师管理:CCC。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这是最不重要的部分,一般是1至2分。对这一部分,应当仔细查看历年的考题,并反复比较,找到感觉后,对书中可能出题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记住,1分也是分,可不要马虎了。 2、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准则、职业道德准则、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三个准则原文、法律责任章节中涉及的违法法规行为审计准则原文、错误与舞弊审计准则原文、法律责任图示是必考内容:AAA。书中对以上准则的解释内容则较为次要:CCC。 3、具体审计准则,从审计目标章节到抽样技术章节。这个不用说了,每年都考30分左右。可先对其进行分层:涉及的审计准则原文,例如审计重要性、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分析性复核等属AAA。仔细查看历年的考题,并反复比较,找到出题的一些思路,对准则原文以外的一些解释、说明等,较容易出题的,属BBB。复习完以上两部分后,对做题或讨论、思考过程中发现的需补充的内容,列为CCC类进行复习。复习完以上三部分后,再仔细核对书中未看的内容(我对看了的都做了记号),对认为有需要的,作为DDD类进行复习。 4、循环审计程序。每一章节开始的主要控制测试、交易实质性测试表格是必然的重点,尤其是销售、购货、生产循环,而单列一节的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也是重点,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存货计价、固定资产等,属AAA。对其他项目的难点和易出错的地方,属CCC类,考得不多,也难以准备,例如2002考的好象是股票投资的原始凭证的多选,就较难捉摸,但也应该掌握熟练。其实每年肯定有3到5分是真正比较偏的内容,对此,就只好认了,就当卷面只有95分好了。但注意切不能以此为借口,把很多看似不重要的内容跳过不看。 5、特殊项目审计和审计报告。这是最重要的内容,不用多说了吧?凡是有可能出题的地方,都背熟了。多看历年考题、多做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扩宽你的思路,尽量降低漏掉知识点的风险。切记,上年刚考过的今年仍然有考的可能,不要因为上年刚考过就在看书时忽略了有关内容,例如,明年仍有可能考审计调整。 6、验资、内部控制审核。重要性与5一样。 7、会计。我是主要看了会计教材中会计报表以后的章节,并看了前面的一些基本会计处理。同时结合对历年试题的分析、总结进行复习。

初级审计企业财务管理—第四章筹资决策管理知识点

企业财务管理——第四章筹资决策管理 【考试要求】 1.长期筹资方式 2.杠杆原理(仅中级) 3.资本结构决策(仅中级) 以下知识点,中级资格与初级资格的考试要求不同: 第一节长期筹资方式 知识点:股权性筹资 (一)投入资本筹资(吸收直接投资) 1.不以股票为媒介,是非股份制企业筹集股权资本的一种基本方式。 2. 出资形式: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 3.吸收直接筹资的优缺点 【例题1·多项选择题】与发行股票筹资相比,投入资本筹资的特点有: A.不易提高企业的负债能力 B.产权流动性较差 C.非货币资产的估价较难 D.不易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E.筹资数额较大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投入资本筹资可以提高企业的资信和负债能力,选项A表述不正确; 投入资本筹资不仅能筹到现金,还能直接获得先进设备、技术和材料,能尽快形成生产经营能力,选项D表述不正确;筹资数额较大属于发行股票筹资的特点,选项E表述不正确。 (二)发行普通股筹资 1.普通股东的权利 (1)表决权; (2)优先认股权; (3)收益分配权; (4)剩余资产分配权; (5)股份转让权。 2.股票发行定价 (1)定价基础——股票的内在价值 ①未来收益现值法(最具科学性):股票价值等于预期未来可收到的全部现金性股息的现值之和。 ②市盈率法(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股票价值=参考市盈率(P/E)×预测每股收益(EPS) ③每股净资产法 ④清算价值法 (2)股票发行的实际定价方式 ①固定价格定价法 ②市场询价法 ③竞价发行 【提示】按照我国《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可以通过向网下投资者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也可以通过发行人与主承销商自主协商直接定价等其他合法可行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3.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初级审计师初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试题

初级审计师初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1、 预算收支旬报,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内容编制,报送财务部的时间是于每旬终了后() A.3日内 B.5日内 C.7日内 D.10日内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预算收支旬报,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内容编制,于每旬终了后3日内报送财务部。[多项选择题]2、 某公司于2003年年初购置设备一台,年初一次性投资160万元,预计该设备可以使用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第5年年末净残值为10万元。其他有关情况如下:(1)该项设备投资计划可使公司每年增加净利润20万元。(2)该公司2002年税后可供分配利润数额为200万元。(3)该公司确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是全部负债与股东权益比值为3:5。(4)该公司一直采用剩余股利政策。(5)该公司平均资金成本为12%,2003年无其他投资机会,没有优先股发行。不考虑设备的安装调试期、公司所得税,也不考虑税法对设备折旧的影响,假定折旧从2003年1月开始计提。(复利现值系数PVIF12%,5=0.567,年金现值系数PVIFA12%,5=3.60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下列关于该项设备投资决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投资回收期为3.2年 B.投资收益率为12.5年 C.净现值为29.29 D.内含收益率为11% 参考答案:A,B [多项选择题]3、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用来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有()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外汇储备总额 D.物价水平 E.国民生产净值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 国民收入核算的6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多项选择题]4、 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A.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股本总额1/5时 B.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C.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请求时 D.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的人数时 E.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参考答案:B,C,D,E 参考解析: 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1次年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①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 ②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1/3时; ③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④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⑤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⑥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单项选择题]5、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A.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的经济体制

2017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重点题11含答案

2017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重点题11含答案 单选: 1、在测试某分公司是否遵守公司反优先雇佣法案的政策时,内部审计师发现: (1)5%的雇员是少数民族 (2)过去从未雇佣过少数民族 审计师可以得到的最适当结论是: A.关于遵守反优先雇佣法案的证据是不充足的。 B.公司政策不能被审计,因此也不可能被执行。 C.分公司违反了公司政策。 D.由于有5%的雇员来自少数民族,分公司有效地遵守了公司政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测试某分公司是否遵守公司反优先雇佣法案的政策时,内部审计师发现:5%的雇员是过去从未雇佣过少数民族。审计师就得到关于遵守反优先雇佣法案的证据是不充足的。 2、鉴于内部审计资源的稀缺,在制定审计业务工作时间表时,首席审计执行官(CAE)决定不安排对审计建议进行跟踪。首席审计执行官的决定是否违反了《标准》? A.没有违反,因为有证据表明被审计部门有充分的动机采取纠正措施,没有必要采取后续措施。 B.没有违反,因为《标准》没有具体规定是否需要开展后续工作。 C.违反了,因为内部审计资源稀缺并不能成为不采取后续措施的充分理由。 D.违反了,因为《标准》要求审计师确定客户是否恰当落实了审计师的所有建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内部审计资源稀缺并不能成为不采取后续措施的充分理由。 3、某银行的内部审计师希望确定是否所有贷款都有充分的抵押物,是否根据本期的付款而确定账龄,是否准确地按照活期或非活期分类。为完成这一审计目的,最好的审计程序是 A.利用通用审计软件来阅读合计贷款文件,按上次应付款的日期对文件进行账龄分析,并且抽取一个按照本期和账龄长期进行总体分层抽样的统计样本。检查挑选的每一笔贷款是否取得适当的抵押和按照账龄合理地分类 B.挑选一个贷款申请的发现抽样样本,以确定是否每笔申请都有关于抵押物的说明 C.挑选一个超过某一特定金额的分块贷款样本,确定是否是本期的,是否被适当分类。对每笔批准的贷款,证实其账龄和分类 D.挑选一个贷款组合的还款样本并且追踪它们到贷款,以确认这些还款是否记录到正确的账户中,对找到的每一笔贷款,检查贷款申

审计师考试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1年审计师考试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最早用“审计”一词命名审计机构的朝代是: A西周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家审计特点的是: A法定性 B强制性 C.有偿性 D独立性 3.下列有关审计种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比,财经法纪审计更加突出合法性目标 B.局部审计也称抽样审计,是选择部分工程进行的审计 C.全部审计就是详细审计,可以查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所有差错 D.授权审计即委托审计,双方当事人都必须是审计机关,并且存在业务领导关系 4.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审计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署的审计管辖范围由国家审计署确定 C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D.审计机关经批准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设立派出机构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部审计机构职责的是: A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B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C.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审 D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经管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6.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 B 审计准则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规范 C。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D.审计准则是审计组织与社会进行沟通的媒介 7.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国家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的审计工程时,应遵循的审计准则是: A 国家审计准则 B.国际审计准则 C.内部审计准崩 D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8.下列有关审计质量控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审计质量控制涉及审计全过程 B.审计质量控制中不包括对审计人员素质的控制 C.审计工作底稿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中级审计师考试知识点《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证据

中级审计师考试知识点《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基础的全部事实,包括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和对确定的审计事项实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 作用:在审计工作中,确立审计目标,然后围绕审计目标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使用审计方法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以审计证据证实审计目标,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或做出审计决定。 1.审计证据是评价审计事项的事实根据 2.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意见或做出审计决定的基础 二、审计证据的分类(结合案例分析题) (一)审计证据按其形式不同分类 审计人员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能够按其外形特征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视听或电子证据、鉴定和勘验证据和环境证据。 1.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通常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有价证券和现金等。实物证据是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取得的,用以确定实物资产的存有性。但资产的所有权归属、资产的质量和分类还需要取得其他的审计证据。 2.书面证据 书面证据往往是审计证据中的主要部分,数量多、来源广。 3.口头证据 在取得口头证据时,应将其转换成书面记录,并取得提供证据者的签字盖章。一般情况下,口头证据需要得到其他相对应证据的支持。

4.视听或电子证据 随着科学技术和审计技术方法的发展,此类证据将成为经常使用的审 计证据。 5.鉴定和勘验证据 鉴定和勘验证据是指因特殊需要审计机关指派或聘请专门人员对某些 审计事项实行鉴定而产生的证据(例如票据真伪)。这种证据实际上 是书面证据的特殊形式。 6.环境证据 环境证据一般不作为主要证据,但它能够协助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 位和审计事项所处的环境。(如:经济形式、地理位置、管理状况)(二)审计证据按其来源不同分类 审计证据按其来源不同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1.亲历证据 亲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工作时亲眼目击、亲自 参加或亲自动手取得的证据。例如,审计人员监督财产物资盘点。 2.内部证据 例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其他单位填制的书面资料,如其他单位填制 的发票、收据、对账单等。 3.外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指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取得的审计证据,包括其他单位陈述和外来资料。其他单位陈述是指其他单位应审计人 员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所寄存的财物的说明、经济业务往来情况的说 明等。外来资料是指审计人员从其他单位取得的证明审计事项的凭证、账目、报表、合同、文件的摘录等。

审计师考试(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审计师考试(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1年审计师考试(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2-7-20 15:37:00 学易网【大】【中】【小】打印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最早用“审计”一词命名审计机构的朝代是: A西周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家审计特点的是: A法定性 B强制性 C.有偿性 D独立性 3.下列有关审计种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比,财经法纪审计更加突出合法性目标 B.局部审计也称抽样审计,是选择部分工程进行的审计 C.全部审计就是详细审计,可以查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所有差错 D.授权审计即委托审计,双方当事人都必须是审计机关,并且存在业务领导关系 4.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审计的表述,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署的审计管辖范围由国家审计署确定 C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D.审计机关经批准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设立派出机构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部审计机构职责的是: A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B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C.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审 D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经管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6.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 B审计准则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规范 C。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D.审计准则是审计组织与社会进行沟通的媒介 7.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国家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的审计工程时,应遵循的审计准则是: A国家审计准则 B.国际审计准则 C.内部审计准崩 D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8.下列有关审计质量控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审计质量控制涉及审计全过程 B.审计质量控制中不包括对审计人员素质的控制 C.审计工作底稿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D.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 9.下列有关审计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审计目标通常可以划分为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 B.审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社会需求和审计界自身的能力与水平 C.社会审计的总目标是揭示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错报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知识》重点知识题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知识》重点知识题2017年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知识》重点知识题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分析 1、在开放经济中,影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因素中,下列选 项中通常不包括的是()。 A.价格水平 B.汇率水平 C.利率水平 D.盈利水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开放经济中,影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因素中,除了总需要之外,还有价格水平、汇率水平和利率水平等。 2、下列几种情况中,需采取紧缩性政策的是()。 A.国际收支均衡 B.国际收支盈余 C.国际收支赤字 D.国内经济均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需要采取紧缩性政策的是国际收支赤字。 3、如果一国货币汇率(),在国内生产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将会 提高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则不利于出口。

A.不变 B.降低 C.升高 D.降低或升高 【正确答案】:C 4、通常情况下,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志是()。 A.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B.自由贸易政策是否有效实施 C.调节性交易是否平衡 D.保护贸易政策是否有效实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主性交易由商业经营、单方面支付和投资的需要所引起,与国际收支其他项目的大小无关。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是看其是否平衡。 5、在国际贸易政策中,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的是()。 A.保护贸易政策 B.限制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 D.宏观贸易政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自由贸易政策虽然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但是它却很难真正做到。 6、以下不属于国际收支项目中经常项目所包括的内容是()。

A.贸易收支 B.服务收支 C.国际储备 D.无偿转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国际储备是属于国际收支项目中平衡项目所包括的内容。 7、如果借入日元,折算成美元进口设备,但到还债时遇到日元 汇率上浮,美元汇率下浮,则需要以更多的美元折换成日元才能够 清偿外债。这种风险属于()。 A.进口贸易风险 B.外债风险 C.外汇储备风险 D.出口贸易风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外债风险是指对外举债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 8、把本国货币与本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着某一种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这是属于()。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D.盯住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D

初级审计师知识点

审计决定书(名称要记忆)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做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理处罚的书面文件。它既是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传达处理、处罚决定的法律文书,又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强制执行的依据。 1.审计决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1)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时间; (2)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依据; (3)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的期限和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决定执行结果等要求; (4)依法提请政府裁决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2.审计处理处罚措施(区别处理、处罚) 主体: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 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 (2)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 (3)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4)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其他处理措施。 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 3.审计人员提出处理处罚意见的考虑因素 (1)法律法规的规定; (2)审计职权范围: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直接提出处理处罚意见,不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提出移送处理意见; (3)问题的性质、金额、情节、原因和后果; (4)对同类问题处理处罚的一致性; (5)需要关注的其他因素。 4.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决定的救济途径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根据《审计法》规定,上级审计机关认为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责成下级审计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必要时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账目基础审计指以经济业务、会计事项和账目记录为基础,直接从会计资料的审查入手收集有关审计证据,从而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审计目标:查错防弊。 审计方法:运用详细审计方法,对大量的凭证、账目、财务报表等进行逐项审查。 优点:这种取证方式可以直接取得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审计证据,审计质量较高。 缺点:在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账目基础审计已无法兼顾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 审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 一、审计报告的概念 审计报告是指具体承办审计事项的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在实施审计后,就审计工作的结果向其委托人、授权人或其他法定报告对象提交的书面文件。它是体现审计成果的主要形式。

2017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试题

2017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试题 学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下面是整理的2017初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试题,就跟随一起去了解下吧,想了解更多相 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 单项选择题 1. 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甲(乙)方的行为难以被乙(甲)方所察知,甲(乙)方 有可能做出损害乙(甲)方而从中渔利的选择,这种现象称作: A.外部性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不完全竞争 2. 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升;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政府应采用()。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3. 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A.资本项目 B.货币项目 C.经常项目 D.平衡项目 4. 通过专业金融主体实现的金融交易称为: A.专业金融

B.非专业金融 C.直接金融 D.间接金融 5. 我国对某一受灾国进行了无偿援助和捐赠,在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这笔款项应计入: A.平衡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货币项目 6. 某股份有限公司,初始投资金额为1200万元,第一年至第五年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见下表: 时间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第 4 年第 5 年现金净流量(万元) 400 600 800 600 400 投资项目的回收期是: A.1.25 B.1. 85 C.2. 05 D.2. 25 7. 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公司总部人员工资 B.仓库及厂房险费 C.计件工资下的直接人工费 D.直线法下的折旧费 8. 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不考虑以往预算期间的费用项目和费用额,根据预算期实际需要和可能分析费用项目的合理性和合理的费用额,综合平衡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