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教案参评

我的教案参评

我的教案参评
我的教案参评

教学课题:M5U3 Grammar and usage

Verb-ed form and verb-ed phrases

教学背景:本单元学生将掌握过去分词和过去分词短语在句中形式意义,几种语法功能和四个考点例析。对于它们在句中的不同功能学生要能区分掌握。本课时将利用本校特色教学—分层次问题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和迁移应用的教学模式中顺利完成本科室的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高二第一学期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分词的用法,而本单元作为分词板块的最后一个单元,采用比较直接的方法从现在分词的用法回顾导入课题,首先是考虑到知识的延续性,同时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在进一步学习动词的过去分词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对比作用。再者,考虑到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分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在本单元语法第一板块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式回顾、对比、总结然后操练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并能运用过去分词在句中所充当的定语、表语、宾语补足语等成分。

教学方法和策略:全班被分成六个小组,以讨论的形式,合作探究参与教学活动,并由小组代表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和环节结合PPT进行精讲点拨。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1. Enable the S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verb-ed form and verb-ed phrases

2. Enable the Ss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 and usage of verb-ing and verb-ed as adjectives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教学重难点)

1.The consolidations of each part which should be finished by the Ss independently.

2.The related exercises should be finished fluently.

Teaching procedures:(学习过程)

StepⅠLead-in(分层次问题学习A类问题)

This section needs 7 minutes. Ask the Ss to watch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do conclusion to fill in the blanks through discussion .Then, one group gives the answers. At last, 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by PPT and gives relative explanation.

①Mum threw away that broken cup.

②The boy named Tom will come here tomorrow.

③Edison became interested in science when he was very young.

④When I returned home, I found my wallet gone.

⑤When completed, the museum will be open to the public.

⑥Excited by the new discovery, we decided to go out and celebrate.

⑦Given more time, we could do it much better.

⑧The boy sat at the table buried in his homework.

【总结】(1)以上①②③④句中划线的过去分词在句中担当什么成分?

句中做定语,句中做表语,句中做宾语补足语。(2) 单个V-ed词作定语时,一般置于被修饰名词之_____,分词短语做定语时,则一般置于被修饰名词置于名词之_____。

(3)以上⑤-⑧句中的过去分词分别充当什么状语?

分别为:⑤,⑥,⑦,⑧

【设计意图】作为对本课时的导入,利用八个包含过去分词四个语法功能的句子,使学生在自学质疑中试着自主地总结出它的语法功能。能够使学生在思考中带着问题进入本课时语法学习。学生要展示自己的总结,教师作必要纠正点拨。

StepⅡ过去分词的形式和意义(分层次问题学习A类问题)

This section needs 3 minutes. The Ss are required to fill in the blanks and one student from one group to give the answers. Then, 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by PPT.

1.形式:过去分词只有一种形式,即;其否定形式为

2.意义: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表或;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只表,不表

【设计意图】要了解过去分词的语法功能,要先明确其表达的意义和具体的形式,才能在具体理解掌握它的用法时做到精准和区分。学生要自行总结和解释,教师辅助之。

StepⅢ过去分词的语法功能(分层次问题学习C类问题)

This section needs 25 minutes. First, each group has a discussion and has a communication with its own group members and other groups. Second, fill in the relative blanks and finish the related exercises. Third, present their answers by 4 students from 4 groups. At last, 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by PPT and gives relative explanation.

1: Attribute(定语)

the injured woman= the woman who was injured

the escaped criminal= the criminal who has escaped

fallen leaves=leaves which have fallen

the name mentioned in the letter= The name which was mentioned in the letter

【总结】单个V-ed词作定语修饰名词一般置于名词之_____,V-ed词组修饰名词则置于名词之_____,相当于一个________从句。

【注意】1.有些单个的过去分词,像left(剩余的),concerned(有关的)等,习惯上作后置定语。

例:standing room left所剩的立足之地

the people concerned有关人士

2.过去分词修饰something, anything, everything, nothing, anybody, somebody, nobody, everybody等不定代词或不定代词those时,要放在这些词的后面

【当堂检测】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attributive clauses.

1. They took the injured woman to the nearby hospital at on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The firemen were trying to rescue the people trapped in the fi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3. The books, written by Lu Xun, are popular with many Chinese people.

4. The meeting, attended by one thousand students, was a success.

2: Predicative (表语)

例句:1) Edison became interested in science when he was very young.

2) The little boy was very excited when he heard that he could go to the party. 【总结】过去分词作表语,置于连系动词:be, seem, appear, look, sound ,feel, remain, stay, become…之后,通常表示主语的心理感觉或所处的状态,相当于______词,其主语通常是人.

【观察】以下两个句子是系表结构还是被动语态?

1)The book is well written.()

2)The book was written by Lu Sun..()

【总结】由过去分词构成的系表结构,强调主语的特点或所处的状态;构成被动语态的过去分词,则强调动作。

3. Object Complement(宾语补足语)

1) As he knows little English, he finds it difficult to make himself understood.

2) I had my hair cut yesterday.

3) He sat there, with his hands tied behind.

【总结】

1.做补语的过去分词一般都来自及物动词,和宾语有逻辑上的关系。

2.可用过去分词做宾语补足语的有:①表示感觉和心理状态的动词:see, hear, notice, watch, find, feel, …;②使役动词:get, have, make, leave, keep…;③with 的复合结构。

4.Adverbial in sentences(过去分词作状语)

1). 作时间状语, 相当于时间状语从句(常同连词when, whenever, while, once, until等连用)

Seen from the hill, the park looks very beautiful.

= When the park is seen from the hill, it looks very beautiful.

Once seen, it can never be forgotten. = Once it is seen, it can never be forgotten. 2). 作原因状语,相当于原因状语从句。

Lost in thought, he almost ran into the car in front of him.

= Because he was lost in thought, he almost ran into the car in front of him.

3). 作条件状语, 相当于条件状语从句

Given more time, we could do it much better.

= If we were given more time, we could do it much better.

Unless invited to speak, you should remain silent at the conference.

= Unless you are invited to speak, you should remain silent at the conference.

4). 作伴随状语, 相当于并列句

The girl lay in bed lost in thought. = The girl lay in bed and was lost in thought.

The boy sat at the table buried in his homework.

= The boy sat at the table and was buried in his homework.

5)作方式状语,相当于方式状语从句

The plan gets on well as planted/expected.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过去分词的四个语法功能的讲解展示。每个环节都旨在通过例句的直接呈现,让学生观察理解后自己总结出它的具体用法规则,然后即时设置相关题目当堂巩固训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完成中稳扎稳打完成每一个语法功能的掌握和运用。

StepⅣ充当形容词的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分层次问题学习B类问题)This section needs 3 minutes. The Ss have a short discussion and then give their answers. Then 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by PPT and gives relative explanation. 例句:1)The news was really exciting.

2)She was too disappointed to say a word.

【总结】现在分词常用来修饰,说明主语的性质或特征,意为‘令人…’;过去分词用来修饰,说明主语所处的状态,意为‘感到…’

【注意】过去分词也可修饰与人直接有关的事物。如:expression, look, face等。例:The boy looked up with a pleased expression.

【设计意图】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往往会混淆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意义和用法,所以在学生已经掌握现在分词的基础上有必要在本课时学习过去分词后对两者进行区分掌握。

StepⅤ考点例析(分层次问题学习C类问题)

This section needs 7 minutes. First, each group has a discussion and has a communication with its own group members and other groups. Second, fill in the relative blanks and finish the related exercises. Third, present their answers by 4 students from 4 groups. At last, 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by PPT and gives relative explanation.

考点一:done, to be done和being done做定语的区别

试比较:a bridge built last year

a bridge to be built next year

a bridge being built now

【总结】做定语表示一个被动或完成的动作;不定式一般式的被动语态表示一个的动作;现在分词一般式的被动语态表示一个的动作。

【考题印证】

1. (2010北京卷)I'm calling to enquire about the position in yesterday's China Daily.

A. advertised

B. to be advertised

C. advertising

D. having advertised

2. (2010全国卷Ⅰ) Mrs. White showed her students some old maps from the library.

A. to borrow B .to be borrowed C. borrowed D. borrowing

考点二:过去分词做状语的用法

过去分词做状语,其逻辑主语通常就是句子的主语,且主语是过去分词动作的承受者,也就是说,过去分词与句子的主语之间是被动关系。

【考题印证】

(2010陕西卷) _____ from the top of the tower, the south foot of the mountain is a sea of trees .

A. Seen

B. Seeing

C. Have seen

D. To see

考点三:在with的复合结构中,过去分词做宾语补足语与其他非谓语动词做宾语补足语的区别

在with复合结构中,过去分词做宾语补足语与宾语之间是被动和完成的关系;现在分词与宾语之间是主动关系;而不定式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

(2010山东卷) The living room is clean and tidy, with a dining table already ______ for a meal to be cooked.

A. laid

B. laying

C. to lay

D. being laid

考点四:系动词后接过去分词做表语的用法

表状态的系动词如remain等后接过去分词做表语构成的系表结构强调主语的特点和所处的状态,此时,过去分词已形容词化。

1. (2010福建卷) In April, 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 remained abroad due to the volcanic ash cloud.

A. sticking

B. stuck

C. to be stuck

D. to have stuck

2. (2009四川卷) Ladies and gentlemen, please remain __________ until the plane has come to a complete stop.

A. seated

B. seating

C. to seat

D. seat

【设计意图】对于过去分词的学习最终是要升级到具体问题的应用中,所以本环节对过去分词经常涉及的考点例题进行呈现说明,通过考点说明,思考总结和考题印证使学生在理解思考中对每个考点进行掌握和应用,使学生从理论的学习上升到解决考题的高度。

Step ⅥHomework(分层次问题检测)

This section needs 10 minutes after class. The Ss are required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to consolidate what they have leant today. Next class, 6students from 6 groups present their answers and give relative explanation. Then, 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by PPT and gives relative explanation.

A类: 基础闯关题组

1. ______ the answer, Tom, who asked the question, still stood with his hand ______.

A. Giving; raised

B. Given; raised

C. Given; risen

D. Giving; rising

2. _____ in her best suit, the girl tried to make herself ____ at the party.

A. Dressed; noticed

B. Dressing; noticing

C. Dressed; noticing

D. Dressing; noticing

3. We must treasure every minute because______ time is ______forever.

A. lost; losing

B. lost; lost

C. losing; losing

D. losing; lost

4. ____ nice and delicious, the fried chicken was soon sold out.

A. Tasted

B. Being tasted

C. Tasting

D. To taste

5. —Haven’t you seen the sign, ____ “NO PHOTOS”?

—I’m really sorry I didn’t.

A. reads

B. to read

C. read

D. reading

B类:能力提升题组

1. Recently a survey _______ price of the same goods in two different supermarkets has caused heated debate among citizens. (2012江苏,31)

A compared

B comparing

C compares

D being compared

2. To learn English well, we should find opportunities to hear it _______ as much as we can. (2008江苏,34)

A speak

B speaking

C spoken

D to speak

3. It’s fun to see all the food I have made ______ in such a short time. (2009山东聊城模拟)

A eating

B to be eaten

C being eaten

D eaten

4. Whom do you want to have _______ the parts of a car together? (2008江苏如东高级中学第三阶段测试)

A fix

B to fix

C fixing

D fixed

5. Independent innovation(创新)has brought us a boom in profits, 40% higher than we made_______ in the traditional way.(2009江苏三校联考)

A produce

B to produce

C producing

D having produced 【设计意图】本环节就学生本课时对过去分词的掌握进行分层次问题检测,分A 类基础题组和B类能力提升题组,检测巩固学生掌握和应用情况,要求学生作

为课后巩固案进行操练,在下一个课时完成,并进行讲解,作为对本课时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反思】

此教学设计容纳了学生的预习案(自学质疑)﹑学习案(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和巩固案(迁移应用),完整把握了该语法点语法功能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性和区别性。因此,在stepⅠ中学生要做好预习完成基本的认识,为课堂做好导入;在stepⅡ和stepⅢ中,学生结合手中的学案,以小组形式交流展示,互动探究这两种时态,发挥团体合作力量解决问题,教师当堂必要的精讲点拨及时纠正不足之处,使学生顺利掌握了过去分词和过去分词短语在实际应用的特点,相关操作习题的当堂完成进行了及时巩固。课堂效率高,学生参与度强;stepⅤ对学生进行动词时态题单项选择解题技巧的精讲和点拨,有助学生课后顺利完成stepⅥ中的巩固习题,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从基础题提升到高考题解题技能的层面。最终,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今天的教学内容,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pdf

第一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解读】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用途和在实验室中的保存方法。 2、掌握重要的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知识梳理】 一、化学发展史 被称为近代化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四大史实是: 1、1661年,英国科学家提出的概念。 2、1771年,法国化学家建立学说。 3、1803年,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学说。 4、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包括、、、等,另外还有模型法和假说法。 2、基本程序:物质的外观、物质的性质、以及 是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钠 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 2.化学性质: (1)跟氧气反应: Na+O2──(切面很快变___ ,Na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 ) Na+O2──(_____火焰,大量烟,生成_____色固体)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 稳定。 点燃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 2NaCl(白烟)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Na+S--- (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浮、熔、游、响、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5)钠与酸反应: Na + H+ ---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6)钠与醇的反应 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_ 化学方程式 (7)与盐溶液的反应 先考虑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溶液反应。如将钠投入FeCl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沉淀生成。 写出钠和氯化铵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3.钠的存放、取用和制法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三塘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全校教师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同时熟悉教学业务,争创教学典范,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评审组成员 组长: 周明江 副组长:李杰 成员:余朝军王顶乾王松张炳灯韦毅孔萍二、教案编写规范要求: 1、教案内容包括课题、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程类型、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五、三课堂教学法步骤)、课后总结(体会、得失分析、改进)。 2、教案图表规范、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3、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在相应的知识点渗透法制教育。 5、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6、教案中既能体现我校的办学思想,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对我校“五.三”课堂教法落到实处。 7、能恰当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8、作业适宜,并提出质和量的要求。 9、教学反思具体。(思得、思失、思改)

三、参评范围及教案要求 1、学校全体教师 2、评分标准见评分表(附表)。 四、评选办法及要求: 1、在11月20日(星期三)下午放学前,每个老师教案交到各学科组,不交的记教师缺3节教案。 2、各学科组长在11月21日上午,把本组教师的教案作好登记并报送教务处。由教务处11月21日放学后组织评选。 五、奖励办法: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学校向获奖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对优秀教案进行展示。对写得不好的教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公示。 附:三塘中学优秀教案评分表 三塘中学优秀教案评分表 教师任教学科 序号评比标准分值得分 教案格式规范,书写认真,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1 15分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2 10分确,切合学生实际。 教案更新及时,特别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3 15分更新,上过课的教案应有课后反思,反思到位,认真。 教案要新颖,特别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要体现4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体10分

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 为了全面推进课程实施,提升教学效能,深化特色品牌建设,大面积提教学质量,特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义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优秀教案是高效上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继续深化常规管理“学、查、纠”活动,坚持规范与创新策略,推进科学管理和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效能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提高青年教师、薄弱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推特色教师、特色课堂、特色学科、特色学校创建,以及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 坚持求真务实思想和效能化原则,以课程方案为指导,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准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以提升课堂教学育人效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秀教案评选为抓手,拉动学校常规教学研究环节的深化、细化、精致化。通过有效推广学习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坚持源于课堂实践,优中选优,持续完善的原则,确保征集教案精益求精、实用好用。 三、评选范围 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学科。 四、基本要求 (一)目标要求 1. 体现课堂教学全面育人功能。

教案能够引领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跟进目标,以学定教、优化导学,以学评教、全面育人;能够引领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和学习思维能力。 2.体现教师精心备课、上课和作业教学水平。 教师备课,做到“七备”:依据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及备课程资源,精心编制教学详案。着力优化七项教学设计:导学流程、教师精讲、教学问题(活动)、巩固训练、拓展性资源、教学条件、评价检测等。 (二)内容要求 1.体例要素:课题、课时、课型、执教者、模式、教具、目标、过程、板书、反思、课件等。 2.重点内容 ①精细导向。即教学目标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具体性,呈现为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探究点、训练点、考试点、易错点、易混点和拓展点等。 ②精彩导讲。即教师精讲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激励性,着力做好导入语、组织语、设问语、讲解语、总结语、整合语、提炼语、故事语、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作业教学语等。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本节开始,学生将初步、系统地接触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典型的金属钠的性质学习,是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教材的前后联系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一方面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了进一步的巩固,为前面的理论知识补充了感性认识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材这一独具匠心的安排,说明本课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一个联系的作用。 (三)内容结构与特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典型的金属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考虑到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金属的结构决定其性质”这一主线,分别从“金属钠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钠与酸和水的反应”,“金属钠与盐的反应”这三个方面,系统地对金属钠的性质进行了学习。让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物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便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好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分析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情感特点 1.认知水平: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高中化学前两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初步具备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认知水平。

优秀教案评选

【教学课题】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 【教案背景】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的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大大吸引了周边各少数民族,而唐朝又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空前发展。本节课就讲述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流的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 【教学方法】 初一下的中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实行精讲点拨、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的学习本课知识,并当堂进行巩固练习,在教案中通过问题设计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https://www.doczj.com/doc/2b10025304.html,/zhouyanmei1/album/item/c363c3df3eb99c715882dde1.html#IMG =5df35b26595ae876c99559e0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归纳。 【教具准备】: 幻灯机 实验用品:金属钠、小刀、镊子、滤纸、酚酞试液、酒精灯、 铁架台、火柴、石棉网、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引言]:专题2的标题是“”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我们已 经学习了一些非金属的获取,那么从第二单元起,我们将要学习怎样获取一些金属。这堂课我们先来讲“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 ●[板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的性质 ..与应用 ●[指导语]:提到性质,我们在“原子的构成”那一节曾经提到一句,大家 来回忆一下“什么决定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结构决定性质 ●[过渡]:大家的回答很好,请每位同学在笔记本上画一下钠原子的结构示 意图。 ●[提问]:观察你们所画的示意图,钠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化学反应中, 钠原子容易失去还是得到电子? ●[学生思考后回答]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 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指导语]:回答得很好。 ●[过渡]:在研究一种陌生物质的时候,我们通常先从它的哪种性质切入? ●[学生回答]:物理性质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好。那么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呢? ●[学生回答]:色、态、味、密度、硬度、溶解度、熔沸点等。 ●[投影]:实验探究:观察金属钠的颜色、硬度等 ●[指导语]:回答得很好。 ●[提问]:为什么密封在煤油中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刚才我们切开 的钠却不能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煤油内钠与空气是隔绝的,而刚才切开的钠却与空气 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以致变暗。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好。事实上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与钠反应生 成了氧化钠,从而使金属钠失去光泽。纯净的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 ●[投影]:常温下:4Na+O2=2Na2O ●[师]:刚才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怎么处理没有用完的钠的,我是把它放回 原瓶。这样操作有错误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有。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是钠回收的一个特殊性。钠非常活泼,放置在空 气中可能会引起爆炸,还容易变质,所以我们要将用不完的钠放回原瓶,这样也不会污染瓶中的钠。 ●[探究]:物理性质说完了,现在可以开始研究化学性质了吧。大家在初中 比较系统地学习过铁的化学性质。请大家回忆一下铁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学生思考后回答]:铁能与氧气、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 ●[设问]:请根据以上探究学习方法猜想并设计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学生讨论并提出设想]:1、通过肉眼观察金属钠的颜色及变化和动手切割 感觉其硬度;2、钠能否在空气中燃烧;3、钠能否与水反应;4、取钠与酸

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模板

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模板

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树立教学典范,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全院教师教学交流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学院教学总体计划,我院将于本学期4月中下旬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一、参评范围及教案要求 1.参评范围:全院所有专兼职教师。 2.参评教案要求:参评的教案须按本学期学院新发的教案模板及编写说明编写,并附有新版教学进度计划表;参评教案包含纸介教案和电子教案;参评教案应涵盖本学期所讲授过的授课内容。 3.评分标准见评分表(附表)。 二、评比程序及时间安排 教案评比按教学团队及教研组初选、专家评选两个阶段进行。 1.教学团队及教研组初选:各教学团队及教研组长组织完成本部门的教师教案的初选,各部门按照教研组人数的50%推选,可以在此基础上多推选教案。各教研组至少推荐如下数量:国际贸易团队共14本(报关组2本;报检单证组3本;货代组4本;应用英语组5本;);动漫软件外包团队共8本(日语组2本;计算机专业组4本;基础组2本);船舶机电团队3本;素质养成中心4本;邮轮乘务3本;宝玉石组2本;基础教研室3本;体育组1本,总计33本。由教研组长完成初评后的收集工作。 参评教师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1) 纸介教案1份; (2) 教学进度计划表1份; (3) 电子教案1份。 收交截止时间为2012年04月13日。 上交地点:考试中心—张淑萍 2.专家评选:2012年04月17-18日,教务处组织评审组对参评教案进行评比。评审地点:会议室

三、奖励办法 1.评比设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获奖者由学院颁发证书和奖品。 2.教务处通报表扬,向全院教师推荐、观摩。 四、组织 教务处负责制订教案评分标准,评审组根据评价标准对授课教师的教案进行评比。 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优秀教案评分表 教务处 2012.04.05

优秀教案评比说明及参赛要求

优秀教案评分参考说明及参赛要求 参评教案要装订整齐、保存完好、无破损、缺页、卷角、污染等现象。评分表各环节权重可参考下述说明,由评委酌情评分。 一、教学目标 教案中所反映的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必须正确无误,对教材的解读以及对学情的把握都恰到好处。知识点的展示过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规律相符。 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案中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能恰当合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体现师生互动的活动空间,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教案的教学容量适当,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教学内容安排要恰如其分。课堂教学有效度高,同时有利于向课外拓展、延伸。 四、信息资源及其应用 教案更新及时,特别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更新,以体现学科发展的方向,体现因材施教。 五、学法指导

教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要体现创新意识,教案能体现能力培养,能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六、板书设计与书写 学期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及讲稿书写(打印)整齐,图表规范。教案格式规范,各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文本表达力强,教案的表述清楚,详略得当。 七:参赛要求 1、凡学院专任教师均可参加,不分组别,由各个系组织初赛进行选拔,按要求推荐参加学院组织的决赛。 2、参加教案比赛决赛的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90分钟)完成2个学时的教案,要求当场进行教案书写(手写),教案内容为本学期教师本人所授课程,同时提供教学进度计划(打印稿)。 3、教案比赛由竞赛领导小组负责从教师本学期所授课程进度计划中抽取一次课程进行比赛。 4、教案纸由教务处统一准备,当场发放。其它用具由参赛教师本人自备。 自己带着教学进度,我们给你指定一次课写教案,允许带教材和上课的教案 比赛时间与地点:6月11日晚上7:30在南院图书馆二层

金属钠的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滦县一中 孔范丽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滦县一中孔范丽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 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水、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烧杯、 酒精灯等。 教学策略:合作—---- 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燃纸”(用胶头滴管在纸团上滴几滴水)。【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的现象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燃纸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 中的奥秘,请大家动手完成下列实验。 【新课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强调】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 注重实验安全性!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1:切下绿豆大的钠,观察钠表面的颜色、光泽以及在空气中表面的颜色变化。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草案)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教学设计评比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三、参赛对象:学校部分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18年6月 五、参赛教学设计要求 (一)合格教学设计要求: 1、书写教学设计要标注课时数; 2、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3、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学设计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学设计应具备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 对获奖教师进行奖励,并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教研室 2018年5月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全校教师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同时熟悉教学业务,争创教学典范,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教案编写规范要求 1、教案内容 教案内容包括:课题、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二次备课、课程类型、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旧课的复习、导言、教授新课、板书设计、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课后总结(体会、得失分析、改进)。 2、教案保持完好整洁、无破损、缺页等,书写整齐、图表规范、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3、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5、教案中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6、能恰当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二、检查评比范围 学校全体教师

三、评选比例 按教师比例的20%进行奖励。 四、质量评价(考核)标准 教案的检查应是每学期教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每月应由备课组长检查后上交教务处定期检查一次,并按评价标准做出客观评价。 评价标准:教案编写认真规范,每个教案达到教案编写要求,有特色,学期教案完整,在本组教师中有示范作用。 五、评选办法 1、学科备课组推荐优秀教案,6月20日全体教师上交教案,备 课组长将推荐两本教案交教务处。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务主任检查,教学校长审核;。 3、学校考核小组进行审定,确定最终入选教案。 六、奖励办法 1、学校向获奖教师颁发奖励和荣誉证书; 2、举办展览,对优秀教案进行展示。 展览时间:6月22日下午3点 地点:教务处办公室

优秀教案评比方案

2015年门源县机关第二幼儿园 优质教案评比方案 根据州教育学会、州教研室《关于举办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案设计评选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各教师备课质量,推进游戏贯穿于每日活动,保证保育教育更高效的开展。我园定于2015年3月30日开展幼儿园优质教案评比活动,特订定本方案。 一、上交教案时间:各教师在检查评比之前务必交到我园教务处。 三、优秀教案评比要求: 1、评比细则: (1)教案完整、无缺页、补页; (2)教案书写工整、格式正确、设计有创新; (3)教案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4)教学步骤合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具体时间分配合理;(5)教案有多媒体课件及直观教具、挂图和幼儿游戏活动设计;(6)课时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课时安排合理; (7)板书设计新颖、(体育课的场地安排)合理; (8)结合本课教学实际所写的教学反思; 2、评比流程

(1)各评委教师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评比的标准的仔细审阅教案。 (2)个人对认定出优秀教案定性后打出分值;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出平均分得出优秀教案等级名次。 (3)获奖的优秀教案,有本园统一发放园级荣誉证书,并将所有参赛教案上报县教研室参加全州优秀教案大赛。 四、评委组(书面教案): 组长:李玉琴(园长) 成员:马云玲、聂生秀、杨红梅、马占慧 五、评比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六、名额分配: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8名。八、评比时间: 评比时间:2015年3月30日下午。 二〇一五年三月三十日

钠与水反应的性质实验教案汇编

【教材分析】 金属与水的反应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 本节紧承上一次课的金属性质,深入分析金属与水的反应。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一个提高和深化。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 【学生情况分析】 1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1)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 (2)通过前面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 ?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 (2)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3)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了解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实验现象; 掌握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了解钠的保存方法以及钠着火的扑灭方法,能结合相关知识解释。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钠与水的实验,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能力。 (2)通过思考题的练习以及回答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演示以及钠的保存与着火扑灭方法的学习,增强实验安全意 识,提高生活中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策略】在讲授金属钠化学性质中涉及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那就是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具体实验内容: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如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小块(约黄豆粒大的)。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反应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怎么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在兴趣中,在参与中,在求真儿中得到升华。如果只由教师单独操作完成,就会显得牵强、死板,达不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先讲要求:取、擦、切、放。学生分成四组(圆围型)分别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草案)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20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全期教案; 2、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3、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4、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5、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 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6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2012年3月

最新优秀教案展评活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为了切实增强王家洼九年制学校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打造高效课堂,王家洼九年制学校现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王家洼九年制学校全体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组长:雷红波 副组长:刘亚武活动主持:刘晓艳 成员:王连各闵俊乾刘锋利薛智民刘锋刚 统分:康文岗段旭旺 三、参赛对象 王家洼九年制中学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23日中午12:30 五、评分要求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标准 五、奖励办法 对优秀教案排名前五的进行一定的奖励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标准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2017年9月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统分表

王家洼九年制学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议程

第一项:李军杰主任宣布评分标准及比赛顺序 第二项:刘亚武副校长宣布获奖名单 第三项:颁奖 第四项:雷红波校长总结 2017年10月23日优秀团员推荐理由 该生自入校入团以来,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从各方面严格的要求自己,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思想、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思想上,该生热爱祖国、热爱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xxxx”,为人诚实,作风正派,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上,该生刻苦努力,并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上课认真做好笔记,积极开动脑筋,把握每课的重难点,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工作上,

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

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新华阳幼儿园 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 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儿童发展与指南》,提高我园教师适应新课改,驾驭教材的能力,并能从教师队伍中挖掘出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教学能手。11月22日中午我园在会议室召开了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总结。活动期间,大家畅所欲言,浅谈了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深刻体会,园领导在会上对本次活动从突出的特色到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希望进行了总结。 本次活动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优点和值得肯定之处 (一)内容难易适中,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不管是主题教学还是游戏活动,教师的内容选择都体现巧妙精彩之特点,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有心的教育。许多活动都是于无意中取有意,产生灵感火花,顺应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符合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正确合理且具有一定挑战性,有利于儿童的有效学习发展。 (二)策略灵活得当,拓展幼儿知识层次 从案例来看,活动组织有序,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的设置科学合理,手段和方法得当,有一定的创意和创新性,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合理引导幼儿操作、合作交流、自主建构,注意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效率高,体现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三)效果显着有效,巧妙运用各种资源

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意识,深挖教育素材,恰当运用发挥各种生成性资源和本土特色,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从而促进师幼共同成长提升,体现较强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效果非常到位。 (四)教师深俱潜力,素质提升基础厚实 从本次评选活动看出,老师的素质和能力值得肯定。教师队伍有活力,思维活跃不拘束,对于一些创新的做法勇于尝试实践,为我们教师全面提升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一)内容设计不当,难以真正实现 在评比过程中,有些案例没有经过实践实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描述说明,缺乏幼儿参与情况和相应的反馈信息,案例不能得到有效的检验和修正,教师既不能实施,幼儿也不能接受,堪称无效案例。还有的案例设计与实际状况完全不符,活动准备和目标设置都过高过大,根本无法实现,教师应当从根本上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二)活动方式有限,以师幼对话为主 活动仍以师幼对话引导为主,交流有余,实践不足,纸上谈兵,不能真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师幼互动不仅是对话交流,更应是活动互动,这样教师与幼儿才能获得成长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三)活动反思浮浅,仅限于表面描述 在活动反思环节,活动反思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浮浅不深入,轻描淡写,缺乏深层次思考研究,也就无从发挥活动反思的功能。活动反思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总结活动经验,理性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优点,及其原因;二是反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制定了“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对于“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内容,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具体的设计思路是:通过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实验中钠的功劳,提出问题“钠是如何发挥这一作用的”,然后进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且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最后交流得出结论;对于“金属钠的用途”内容,主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具体的设计思路是:各小组先自行找材料,阅读课本,然后交流讨论总结出钠的用途;对于“钠的存在及制法”主要采用接受式和合作学习共存的方式,具体思路:教师讲解,学生主动质疑,最后师生一起总结。 二、前期分析 “金属钠的性质与用途”是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二第二单元,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学习者的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已经学习了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对元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②学生对化学实验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实验操作的严谨性,规范性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③学习兴趣容易被调动,学习动机容易被激发④对于实验现象,可能还停留在观察阶段,缺乏深层次的分析。 本节课的实施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完备的学校设施、实验条件,也有便利的社会环境。 教学重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知道钠的存在、用途及制备方法。 过程与方法:

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为了总结我校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与提高,展示我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结合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需要,学校决定举办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有关事项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 ㈠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芳敏 副组长:梁桂江剑波 组员:梁炜李华慧刘佑东 职责: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各项工作开展。 ㈡活动办公室 主任:梁桂 副主任:江剑波 成员:李华慧兰罗勋陈晓云任婧韦碧云 各教研室主任 职责: 1.布置、落实具体任务,收集案例。(梁桂、任婧) 2.各教研室主任负责督促本教研室教师上交案例。(教研室主任) 3.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获奖名单以及入选案例汇编的篇目。(江剑波、李华慧、兰罗勋、陈晓云) 4.案例汇编整理印刷。(梁桂、韦碧云) 二、教学案例撰写要求 1.担任过授课任务的教师(具体名单见附件1)每人至少撰写1篇教学案例参加评选,最多2 篇。欢迎校外兼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参加本次评选活动。 2.教学案例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包括背景(问题的提出)、课堂实录、心得体会(评析)三个部分,每篇字数不能少于2000 字,以2000-3000 字为宜。(参考范文见附件2) 3.教学案例要立意新颖,内容详实,材料可靠。抄袭或虚构的,取消参评资格。 4.请按以下格式要求排版:

页面设置:纸张A4,上下2.50厘米,左右2.60厘米; 字体:宋体; 字号:标题三号加粗,正文一级、二级标题四号加粗,其他四号不加粗;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0行; 表格:表格内文字用五号,表格尺寸100%。 5.教学案例以电子稿的形式于2014年12月1日前交到教务科任婧处。 三、评委 主任:李芳敏 副主任:江剑波 成员:梁桂李华慧兰罗勋陈晓云 四、奖励 按照参评案例篇数的一定比例设奖,一等奖占10%,奖金300元/篇;二等奖占15%,奖金200元/篇;三等奖占20%,奖金100元/篇;优秀奖占25%,奖金50元。获奖的教学案例汇编成文集印刷成书,作为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成果存档。 序号完成时间工作内容负责人 1 2014.10.17 制定活动方案李芳敏梁桂 2 2014.10.21 开动员会,落实任务李芳敏梁桂 3 2014.12.5 收集教师上交的案例梁桂任婧 4 2014.12.1 5 完成评审江剑波李华慧 5 2015.1.10 案例汇编成文集印刷成书梁桂韦碧云 六、预计经费支出 预计总经费支出元,其中奖金元(以参评案例94篇计),评审费元(评委津贴每人元)。 七、未尽事宜由教务科负责解释。 2014年10月14日

钠的性质教学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两课时) 主备人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钠的燃烧、钠与水的反应的演示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增强学好化学,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钠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_________态或_________态 钠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_________ 练习:教材P 46 思考与交流,学生讨论并完成课本上的填空。 (一)钠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3-1 钠通常保存在_________中或者_________中 描述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的反应 氧化钠的颜色__________ 过氧化钠的颜色__________ 练习: 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 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产过氧化钠 C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 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2、钠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3-7 实验现象:浮______________ 熔__________________ 游______________ 响__________________ 红______________ 该过程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酸的反应 钠在金属活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可以与酸反应 写出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钠与水反应以及钠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_________________ 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 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钠与金属卤化物的反应 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如 4Na + TiCl 4 === Ti + 4 NaCl (三)钠的用途 (1)钠可以用来制取过氧化钠等化合物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方案电子教案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测试标准及高考考纲,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马登荣 副组长:兰晓宝 成员:赵伟伟、李强、李玲、马丽娜、李玉庆 2、工作小组: 各班班主任及数学老师 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全期教案; 2、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3、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法与教具、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4、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5、书写规范,教案装订整齐。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 项目序号指标满分得分 教学目标设计1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5 2 重点、难点、要点阐述清楚、详略得当,知识点安排有系统性10 教学模式设计3 教材分析透彻,能根据每一章节特点设计教学模式10

4 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教学过程完整严密,各教学环节安排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科学10 5 教学方法设计巧妙,新颖独特,注重启发性和研究性,师生互动性强10 6 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富有层次的问题、提出不同难度的任务10 7 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设计运用,能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合理选择教具、实验、多媒体等适当的教学手段辅导教学5 8 有板书安排,有上课提问的设置,有与学生互动设计,有辅导、答疑的问题与难点5 创新 特点9 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0 10 根据个人差异,写出有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教案5 11 有教后记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