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力学难题汇编

力学难题汇编

力学难题汇编
力学难题汇编

物理训练题(一)

1.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体空心金属盒和实心金属球各一个。若

把球放在盒内密封后,放入密度为ρ的液体中金属盒有h 1的高度露出

液面,如图甲所示;若把球和盒用细绳相连放入液体中静止后,金属

盒有h 2的高度露出液面,如图乙所示;若把球和盒分别放入液体中静

止后,金属盒有h 3的高度露出液面,金属球沉入液体底部,如图丙所示。

不计细线的重力和体积..........

。金属球的密度ρ球= 。 2.如图所示,B 、C 是体积均为100cm 3的实心铝块。当B 浸没

在水中时,木块A 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若用铝块

D 替换C ,使A 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则D 的质量应为(ρ铝

=2.7g/cm 3,ρ水=1.0g/cm 3,铝块B 始终在水中,水与B 之间

的摩擦以及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

A .170g

B .70g

C .100g

D .270g

3.在课外探究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质量为1.6kg 、底面积为80cm 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入20cm 深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底面积为60cm 2的实心圆柱体用细线栓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圆柱体从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并绘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 .

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求:

(1)物体刚好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刚好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物体刚浸没时,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

4.如图所示,A 、B 、C 三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F=15N 的拉力使三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受_____个力的作用,物体C 受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N 。

5.如图所示,

由密度均为ρ′的半球形铁块和立方体铁块构成的物块静止在水底,半球形铁块的半径和立方体铁块的边长均为r ,立方体在半球体的正上方,水的密度为ρ,容器中水的深度为3r 。则水对半球体的下球面所产生的压力是

____________。(已知球的体积公式33

4V r π=。)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自重为10N ,底面积为400cm 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其底部有一固定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容器侧面靠近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 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 时,木块A 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发生形变。(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g 取10N/kg )

求:(1)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木块A 的密度;

(3)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 刚好完全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 ,此时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少?

6.将合金球和木球用细绳相连放入水中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3/8,如图(a)所示,当把细绳剪断后,合金球沉底,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1/2,这时合金球受到池底对它的支持力为2N ,如图(b)所示,若已知合金球和木球的体积之比是1:8,则

A .合金球的重力为3N

B .绳子剪断前后,两物体所受的总浮力相差4N

C .合金球所受的浮力为2N

D .合金球的密度为3×103kg/m 3

7.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一块长木板AB 可绕O 点无摩擦转动,且OA =1m ,OB =3m 。在A 端挂一个边长为0.4m 的正方体P ,

体重为500N 的小彬站在B 点时,P 对地面的压力为300N ,则P 的重力为_______N ;当小彬由B 点向左移动________m 时,P 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5000Pa 。

8.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800ml 水的平底柱形容器,已知容器质量为100g ,容积为1100cm 3,底面积为100cm 2。现将一个质量为600g ,体积为400cm 3

的实心物体A 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容器厚度不计),如图所示。求:

(1)物体A 一半浸入水中后,所受到的浮力?

(2)物体A 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增大了多少?

(3)物体A 全部浸入水中后(不触底),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计算题) 1.用同种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金属球和金属盒各一个,把球放在封闭的盒内,它们恰好 悬浮在水中,若把球与盒用细线相连,在水中静止时仍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绳的拉 力为20N。求:(1)金属的密度;(2)空心金属盒的体积;(3)剪断绳子,静止时金属盒露 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解:(1)把球放在封闭的盒内,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则ρ水V盒=2(m盒) ① 若把球与盒用细线相连,在水中漂浮,则5/6ρ水V盒+ρ水V球=2(m盒)② ①②联立为方程组得出ρ球=m/V球=3g/cm^3 (2)由于金属球在绳子作用下静止可知三力平衡,则20N+ρ水V球=m盒=ρ球V球,可求出 V球=1cm^3 由ρ水V盒=2m =2ρ球V球求出V盒=6cm^3 (3)剪断绳子,有ρ水(V盒-V露)=m可求出V露=3cm^3 2.坦克越过壕沟时,有一个简便办法:坦克上备有气袋,遇到壕沟时把气袋放下去,给气袋充 气后,坦克通过壕沟就像走平地一样,设坦克的质量为4*10四次方KG,履带著地面积为5m2, 当坦克的前一半履带压在气袋上时,坦克对气袋的压强是多大(设坦克前后是对称的)? 解:F=(1/2)G=(1/2)mg=1/2×4×10000Kg×Kg=196000N P=F/S=196000N/[1/2×5m2]=78400Pa 解析:坦克的前一半履带压在气袋上时,这是干扰条件,此时作用在气袋的压力是重力的一半, 受力面积也是总面积的一样,所以压强不变. 3.一个物体受到一个与水平夹角为45度的恒力F(N),并沿力水平前进了S(m).求该力对 物体做了多少功? 解:将F分解,得到沿水平方向的分力Fx=Fcos45° 由W=FScosθ得W=FScos45°=√2/2FS 4.一辆东风载重汽车,加上所装货物共重80000N,要匀速驶上长80m,高10m的斜坡,若摩 擦阻力为5000N,汽车上坡时的牵引力至少为多大? 解:(1)假如没有摩擦力,则根据F牵*L=G得F牵*80m=80000N*10m解得:F牵=10000N ,而 本题摩擦力为5000N,所以实际所需的力为10000N+5000N=15000N (2)若按高中知识来求,则先求出"下滑力"为:80000N*(10m/80m)=10000N ,"摩擦力"加上"下 滑力(即沿斜面向下的重力分量)"就是所求牵引力的最小值: 10000N+5000N=15000N 5.底面积为s1=20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横截面积为s2=5平方厘米的平底试管,内

力学中的动态平衡问题优选稿

力学中的动态平衡问题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力学中的动态平衡问题 1、动态三角形法 特点: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 可能是其它力),视为合力,一个分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另一个分力则大 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问题。 分析技巧:正确画出物体所受的三个力,将方向不变的分力F1的矢量延长,通过合力的末端做另一个分力F2的平行线,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看这个分力F2在动态平衡中的方向变化,画出其变化平行线,形成动态三角形,三角形变长的变化对应力的变化。 1.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球对墙面的压力大小为N 1 ,球对木板的 压力大小为N 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水平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图示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 1始终增大,N 2 始终增大 B.N 1始终减小,N 2 始终减小 C.N 1先增大后减小,N 2 始终减小 D.N 1先增大后减小,N 2 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所示,重物G系在OA、OB两根等长的轻绳上,轻绳的A端和B端挂在半圆形支架上.若固定A端的位置,将OB绳的B端沿半圆形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OC的过程中() A.OA绳上的拉力减小B.OA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OB绳上的拉力减小D.OB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2、相似三角形法

特点: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一般是重力,视为合力),其它二 个分力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 分析技巧:先正确画出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再寻找与力的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比例关系,把力的大小变化问题转化为几何三角形边长的大小变化问题进行讨论。 3.一轻杆BO,其O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AO上,B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住,如图所示,现将细绳缓慢往右放,使杆BO 与杆AO间的夹角θ逐渐增大,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及杆BO所受压力F 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 N 减小,F增大B.F N 、F都不变C.F增大,F N 不变D.F、F N 都减小 4.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沿球面由A到半球的顶点B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和绳对小球的拉力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N变大,T变小 B.N变小,T变大 C.N变小,T先变小后变大 D.N不变,T变小 3、辅助圆法 特点:三个力中一个为恒力,其它两个力方向和大小均发生变化,但其夹角不变,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辅助圆法 分析技巧: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然后作闭合三角形的外接圆,以恒力所在边为定弦,按题目要求移动定弦所对圆周角,观察其它两个力的变化情况 5.如图所示,直角尺POQ竖直放置,其中OP部分竖直,OQ部分水平,

高考物理专题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难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难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某一游戏的局部简化示意图.D为弹射装置,AB是长为21m的水平轨道,倾斜直轨道BC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10m的圆形支架上,B为圆形的最低点,轨道AB与BC平滑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某次游戏中,无动力小车在弹射装置D的作用下,以v0=10m/s的速度滑上轨道AB,并恰好能冲到轨道BC的最高点.已知小车在轨道AB上受到的摩擦力为其重量的0.2倍,轨道BC光滑,则小车从A到C的运动时间是() A.5s B.4.8s C.4.4s D.3s 2.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3 kg的物体B用轻质细线悬挂,A、B接触但无挤压。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g=10 m/s2) A.12 N B.22 N C.25 N D.30N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冲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规定沿斜面向上方向为速度v和摩擦力f的正方向)则图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4.滑雪运动员由斜坡高速向下滑行过程中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由图象中AB 段曲线可知,运动员在此过程中 A.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做变加速运动 C.所受力的合力不断增大D.机械能守恒 5.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斜劈A,A的上表面水平且放有一斜劈B,B的上表面上有一物块C,A、B、C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间摩擦力为零 gθ B.A加速度大小为cos C.C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6.2018 年 11 月 6 日,第十二届珠海航展开幕.如图为某一特技飞机的飞行轨迹,可见该飞机先俯冲再抬升,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圆形轨迹,飞机飞行轨迹半径约为 200 米,速度约为300km/h. A.若飞机在空中定速巡航,则飞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图中飞机飞行时,受到重力,空气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驾驶员处于失重状态. D.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座椅对驾驶员的支持力约为其重力的 4.5 倍. 7.有时候投篮后篮球会停在篮网里不掉下来,弹跳好的同学就会轻拍一下让它掉下来.我们可以把篮球下落的情景理想化:篮球脱离篮网静止下落,碰到水平地面后反弹,如此数次落下和反弹.若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碰撞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下列图

初二物理力学难题

1.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力F1、F2的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力F1、F2及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甲、乙、丙所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向.(选填“左”或“右”) 2.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一块冰,冰块的下表面与杯底接触,水面正好与杯口相齐,关于当冰融化时是否有水溢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会溢出 B.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不会溢出 C.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会溢出 D.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不会溢出 3.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 1>F2,ρ1<ρ2 B.F1=F2,ρ1<ρ2 C.F1<F2,ρ1>ρ2 D.F1<F2,ρ1<ρ2 4.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1/ 6 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小球A的质量为32g B.小球B的质量为8g C.ρ1与ρ2之比为2:3 D.ρ1与ρ2之比为24:25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与经典习题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与经典习题复习 一: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二.物质的物理属性:略 三: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力学图解动态平衡问题与相似三角形问题----学生版

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例1】如图2-4-2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保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A.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 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变式1-1如图2-4-3所示,轻杆的一端固定一光滑球体,杆的另一端O为自由转动轴,而球又搁置在光滑斜面上.若杆与墙面的夹角为β,斜面倾角为θ,开始时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θ. 且θ+β<90°,则为使斜面能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球体离开斜面之前,作用于斜面上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及轻杆受力T和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F N逐渐减小B.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F N逐渐增大C.F逐渐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F N逐渐增大 D.F逐渐减小,T先减小后增大,F N逐渐减小 利用相似三角形相似求解平衡问题 2.相似三角形法: 当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若三力中有二力的方向发生变化,而无法直接用图解法得出结论时,可以用表示三力关系的矢量三角形跟题中的其他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建立关系求解。 【例2】一轻杆BO,其O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AO上,B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住,如图2-4-4所示.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与杆AO间的夹角θ逐渐减小,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及杆BO所受压力F 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 N先减小,后增大B.F N始终不变 C.F先减小,后增大D.F始终不变 变式2-1如图2-4-5所示,两球A、B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球B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球A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点O、A之间的距离恰为L,系统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A.F1>F2 B.F1=F2 C.F1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荡秋千是一项娱乐,图示为某人荡秋千时的示意图,A点为最高位置,B点为最低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人所受的合力为零 B.在B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C.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人的角速度不变 D.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人所受的向心力逐渐增大 2.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3 kg的物体B用轻质细线悬挂,A、B接触但无挤压。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g=10 m/s2) A.12 N B.22 N C.25 N D.30N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冲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规定沿斜面向上方向为速度v和摩擦力f的正方向)则图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4.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 B.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

C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加或减小了 D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5.下列单位中,不能..表示磁感应强度单位符号的是( ) A .T B . N A m ? C . 2 kg A s ? D . 2 N s C m ?? 6.如图是塔式吊车在把建筑部件从地面竖直吊起的a t -图,则在上升过程中( ) A .3s t =时,部件属于失重状态 B .4s t =至 4.5s t =时,部件的速度在减小 C .5s t =至11s t =时,部件的机械能守恒 D .13s t =时,部件所受拉力小于重力 7.2018 年 11 月 6 日,第十二届珠海航展开幕.如图为某一特技飞机的飞行轨迹,可见该飞机先俯冲再抬升,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圆形轨迹,飞机飞行轨迹半径约为 200 米,速度约为 300km/h . A .若飞机在空中定速巡航,则飞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图中飞机飞行时,受到重力,空气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 .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驾驶员处于失重状态. D .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座椅对驾驶员的支持力约为其重力的 4.5 倍. 8.如图所示,有一根可绕端点B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光滑直杆AB ,一质量为m 的小圆环套在直杆上。在该竖直平面内给小圆环施加一恒力F ,并从A 端由静止释放小圆环。改变直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0 90θθ? ?,当直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时,小圆环在直 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力学超难题

力学总复习 1、如图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O为支点,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立方体。当杠 杆右侧挂一个物体B时,杠杆平衡,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若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00Pa,则物体B重 N。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2、甲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5.4×105Pa。有一轻质杠杆AB,支点为O,且OA∶OB=5∶3。 将甲挂在杠杆的B端,在A端悬挂质量为4kg的物体乙时,杠杆如图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1.8×105Pa。当在杠杆A端改挂质量为________kg的物体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 3、轻质硬杆AB长75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 AB两端。在距A点30cm 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此时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改变了____ __ Pa 。(取g =10N/kg) 4、如图所示,质量是2kg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400cm2,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50cm深、体积是30dm3 的水。小萍同学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是没有提起来。这时,如果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萍同学提水桶的力F=______ N。(g=10N/kg) 5、如图所示,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75%,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提升物体B时,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65kg,物体A的质量为90kg,物体B的质量为50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2∶F1=____ 。 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 6、如图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的示意图。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 OD=1:2,物体A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2,物体B的质量为320g,它的体积为40cm3。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用力拉物体A,将物体B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物体A的力为F,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若p1与p2之差为40Pa,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 __N。(g取l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和物体B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 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立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 形薄壁容器C,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为ρ,砖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 C 、S B、S C= 1/5S 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h水=__________。 8、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cm2。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 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1000Pa。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8kg(g取10N/ kg) B、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7kg C、F的大小为154N D、F的大小为126N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甲容器的最大 B.乙容器的最大 C.丙容器的最大 D.一样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 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 3.你所在的考场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4.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5.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6.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7.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 A.失去了惯性

B.具有惯性 C.不受力的作用 D.惯性大于阻力 8.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 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 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 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 10.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 ) A.机械能增加 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机械能不变 11.小明沿水平方向用80牛的力,将重50牛的球沿水平方向推出,球在地面上滚过10米后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小明对球做的功是( )

力学的动态平衡问题

【解答】BD 由于物体a 、b 均保持静止,各绳间角度保持不变,对a 受力分析得,绳的拉力T =m a g ,所以物体a 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由滑轮性质,滑轮两侧绳的拉力相等,所以连接a 和b 绳的张力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C 选项错误;a 、b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所以OO′的张力不变,A 选项错误;对b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Tcos β+f =Fcos α,Fsin α+F N +Tsin β=m b g.其中T 和m b g 始终不变,当F 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支持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 选项正确;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 选项正确. 3.(2017·河北冀州2月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P ,用两根轻绳OP 和O′P 在P 点拴结后再分别系于竖直墙上相距0.4 m 的O 、O′两点上,绳OP 长0.5 m ,绳O′P 长0.3 m ,今在小球上施加一方向与水平成θ=37°角的拉力F ,将小球缓慢拉起.绳O′P 刚拉直时,OP 绳拉力为T 1,绳OP 刚松弛时,O′P 绳拉力为T 2,则T 1∶T 2为(sin 37°=0.6;cos 37°=0.8)( ) A .3∶4 B .4∶3 C .3∶5 D .4∶5 【解答】C 绳O′P 刚拉直时,由几何关系可知此时OP 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小球受力如图甲,则T 1= 4 5mg.绳OP 刚松驰时,小球受力如图乙,则T 2=4 3 mg.则T 1∶T 2=3∶5,C 项正确. 1. (多选)(2017·全国卷Ⅰ)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α>π 2).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 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AD 设重物的质量为m ,绳OM 中的张力为T OM ,绳MN 中的张力为T MN .开始时,T O M =mg ,T MN =0.由于缓慢拉起,则重物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两绳张力的合力与重物的重力mg 等大、反向. 如图所示,已知角α不变,在绳MN 缓慢拉起的过程中,角β逐渐增大,则角(α-β)逐渐减小,但角θ不变,在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得: T OM α-β =mg sin θ , (α-β)由钝角变为锐角,则T OM 先增大后减小,选项 D 正确; 同理知 T MN sin β=mg sin θ ,在β由0变为π 2 的过程中,T MN 一直增大,选项A 正确. 2.(多选)(2016·全国卷Ⅰ)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 向右上方拉b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A .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 .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 .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曲线运动难题汇编附答案(3)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曲线运动难题汇编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某投掷游戏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投掷者从斜面底端A正上方的某处将小球以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撞在斜面上的P点,该过程水平射程为x,飞行时间为t,有关该小球运动过程中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图像关系如a、b、c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直线a是小球的竖直分速度随离地高度变化的关系 B.曲线b可能是小球的竖直分速度随下落高度变化的关系 C.直线c是飞行时间t随初速度v0变化的关系 D.直线c是水平射程x随初速度v0变化的关系 2.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固定在同一轴上,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 A=R C=2R 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a C等于() A.1∶2∶4B.2∶1∶2 C.4∶2∶1D.4∶1∶4 3.如图所示,小孩用玩具手枪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先后射出两粒弹珠,击中竖直墙上M、N两点(空气阻力不计),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运动时间分别为t M、t N,则 A.v M=v N B.v M>v N C.t M>t N D.t M=t N 4.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船相对于水的速度大小不变,船头始终垂直指向河岸,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小船在此过程中() A.无论水流速度是否变化,这种渡河耗时最短 B.越接近河中心,水流速度越小 C.各处的水流速度大小相同 D.渡河的时间随水流速度的变化而改变 5.如图所示,人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拉穿在光滑竖直杆上的物块A,人以速度v0向左匀速拉

中考物理经典力学试题

初中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 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厘米,下面的哪些措施可 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2. 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 ] A.为原来的一半 B.和原来一样 C.为原来的两倍 D.不能确定 3. 一艘船从东海驶入黄浦江时,船受的浮力将会[ ] A.浮力减少,船身下沉些 B.浮力增大,船身上浮些 C.浮力不变,船身下沉些 D.无法确定 4. 试判断×105毫克可能是下面哪种动物的质量:[ ] A.一只蚂蚁 B.一头猪 C.一只大象 D.一只鸡 5. 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 ] A.甲的密度大 B.乙的密度大 C.密度计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 D.密度计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大 6.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 为[ ] A.月球上尘埃太多 B.月球上温度太低 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D.月球上没有空气 7. 踢球时,球离开脚后仍继续滚动,这是因为:[ ] A.地球有吸引力 B.球有惯性 C.脚对球的作用力没有消失 D.以上说法都没有道理 8.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B.力是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平衡状态的原因 9. 如图所示为一个自制密度计,分别三次放入不同的液体,那么容器内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 ] A.甲容器中的液体 B.乙容器中的液体 C.丙容器中的液体 10. 人们用来计量噪声强弱的是:[ ] A.分贝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1. 使用简单机械可以:[ ] A.提高功率 B.提高机械效率 C.省力或便于工作 D.省功 12. 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 ] A.用笔写字时,手与笔杆之间 B.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 C.用手握住瓶子时,手与瓶子之间 13. 在表面涂蜡的细木棒末端绕上适量的金属丝,把它分别放到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里, 如图所示,则[ ] A.木棒在甲液体里受的浮力最大 B.木棒在乙液体里受的浮力最大 C.丙液体的密度最大 D.甲液体的密度最小 14. 一根木头从长江漂流入东海海面后,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和受到的浮力是\par [ ]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力学图解动态平衡问题与相似三角形问题

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所谓图解法就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和对角线长短的关系或变化情况,做一些较为复杂的定性分析,从图形上一下就可以看出结果,得出结论。 题型特点:(1)物体受三个力。(2)三个力中一个力是恒力,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由于第三个力的方向变化,而使该力和方向不变的力的大小发生变化,但二者合力不变。 解题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的受力。(3)用力的合成或力的分解作平行四边形(也可简化为矢量三角形)。(4)正确找出力的变化方向。(5)根据有向线段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注意几点:(1)哪个是恒力,哪个是方向不变的力,哪个是方向变化的力。 (2)正确判断力的变化方向及方向变化的范围。 (3)力的方向在变化的过程中,力的大小是否存在极值问题。 【例1】如图2-4-2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保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A.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 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方法一:对力的处理(求合力)采用合成法,应用合力为零求解时采用图解法(画动态平行四边形法).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看出,FBC先减小后增大.方法二:对力的处理(求合力)采用正交分解法,应用合力为零求解时采用解析法.如图乙所示,将F AB、FBC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由两方向合力为零分别列出: F AB cos 60°=FB C sin θ, F AB sin 60°+FB C cos θ=FB,

联立解得FBC sin(30°+θ)=FB/2, 显然,当θ=60°时,FBC最小,故当θ变大时,FBC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B 变式1-1如图2-4-3所示,轻杆的一端固定一光滑球体,杆的另一端O为自由转动轴,而球又搁置在光滑斜面上.若杆与墙面的夹角为β,斜面倾角为θ,开始时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θ. 且θ+β<90°,则为使斜面能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球体离开斜面之前,作用于斜面上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及轻杆受力T和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F N逐渐减小B.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F N逐渐增大C.F逐渐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F N逐渐增大 D.F逐渐减小,T先减小后增大,F N逐渐减小 解析:利用矢量三角形法对球体进行分析如图甲所示,可知T是先减小后增大.斜面 对球的支持力F N′逐渐增大,对斜面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知F=F N″sinθ,则F 逐渐增大,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F N=G+F N″·cos θ,故F N逐渐增大. 答案:C 利用相似三角形相似求解平衡问题 2.相似三角形法: 当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若三力中有二力的方向发生变化,而无法直接用图解法得出结论时,可以用表示三力关系的矢量三角形跟题中的其他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建立关系求解。 【例2】一轻杆BO,其O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AO上,B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住,如图2-4-4所示.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与杆AO间的夹角θ逐渐减小,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及杆BO所受压力F 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 N先减小,后增大B.F N始终不变 C.F先减小,后增大D.F始终不变 解析:取BO杆的B端为研究对象,受到绳子拉力(大小为F)、BO杆的支持力F N和悬挂重物的绳子的拉力(大小为G)的作用,将F N 与G合成,其合力与F等值反向,如图所示,得到一个力的三角形(如图中画斜线部分),此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难题汇编及答案(6)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难题汇编及答案(6) 一、选择题 1.质量为m 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抛出,桌面离地高度为1h ,小球能达到的最大离地高度为2h .若以桌面作为重力势能等于零的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 A .2mgh B .1mgh C .21()mg h h + D .21()mg h h - 2.某人用手将1kg 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J B .合外力做功2J C .合外力做功12J D .手的拉力对物体做功10J 3.如图,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与光滑的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相切于B 点,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现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自斜面上距底端高度为H 的某点 A 由静止释放,到达半圆最高点C 时,对C 点的压力为F ,改变H 的大小,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达C 点时得到不同的F 值,将对应的F 与H 的值描绘在F H -图像中,如图所示。则由此可知( ) A .小球开始下滑的高度H 的最小值是2R B .图线的斜率与小球质量无关 C .a 点的坐标值是5R D .b 点坐标的绝对值是5mg 4.从空中某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竖直上抛和水平抛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在小球从抛出到落至水平地面的过程中 A .动能变化量不同,动量变化量相同 B .动能变化量和动量变化量均相同 C .动能变化量相同,动量变化量不同 D .动能变化量和动量变化量均不同 5.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 的某运动员在做俯卧撑运动,运动过程中可将她的身体视为一根直棒,已知重心在C 点,其垂线与脚,两手连线中点间的距离Oa 、ob 分别为0.9m 和0.6m ,若她在1min 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 ,则克服重力做功和相应的功率为( ) A .430J ,7W

斜面上的力学问题

斜面上的力学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一物块放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关于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增大 B.可能一直减小 C.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D.可能一直增大 2.如图为无动力小车在斜面上某人拍的一张当时完整的照片,已知斜面倾角为α,小车上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时,悬线与垂直于斜面的方向夹角为β,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β=α,小车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如果β=0,斜面一定是光滑的 C.如果β>α,小车一定是加速向下运动 D.无论小车做什么运动,悬线都不可能图中虚线的右侧 3.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能计算出() A.加速度从2m/s2增加到6m/s2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变化 B.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 C.斜面的倾角 D.物体的质量 4.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 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5.一斜劈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m,若给m一向下的初速度v0,则m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现在m下滑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m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1,则m将保持匀速运动,M对地有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的作用 B.在m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2,则m将做加速运动,M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的作用 C.在m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3,则m将做减速运动,在m停止前M对地有水平向右的 静摩擦力的作用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力学 1.判断下列现象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A.压弯锯条B.拉长橡皮筋C.被挤压的皮球D.捏扁的橡皮泥 【答案】D 【解析】 A、压弯的锯条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B、拉开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C、被挤压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D、捏扁的橡皮泥不具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符合题意. 故选D. 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D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力学难题汇编

物理训练题(一) 1.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体空心金属盒和实心金属球各一个。若 把球放在盒内密封后,放入密度为ρ的液体中金属盒有h 1的高度露出 液面,如图甲所示;若把球和盒用细绳相连放入液体中静止后,金属 盒有h 2的高度露出液面,如图乙所示;若把球和盒分别放入液体中静 止后,金属盒有h 3的高度露出液面,金属球沉入液体底部,如图丙所示。 不计细线的重力和体积.......... 。金属球的密度ρ球= 。 2.如图所示,B 、C 是体积均为100cm 3的实心铝块。当B 浸没 在水中时,木块A 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若用铝块 D 替换C ,使A 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则D 的质量应为(ρ铝 =2.7g/cm 3,ρ水=1.0g/cm 3,铝块B 始终在水中,水与B 之间 的摩擦以及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 A .170g B .70g C .100g D .270g 3.在课外探究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质量为1.6kg 、底面积为80cm 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入20cm 深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底面积为60cm 2的实心圆柱体用细线栓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圆柱体从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并绘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 . 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求: (1)物体刚好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刚好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物体刚浸没时,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

4.如图所示,A 、B 、C 三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F=15N 的拉力使三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受_____个力的作用,物体C 受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N 。 5.如图所示, 由密度均为ρ′的半球形铁块和立方体铁块构成的物块静止在水底,半球形铁块的半径和立方体铁块的边长均为r ,立方体在半球体的正上方,水的密度为ρ,容器中水的深度为3r 。则水对半球体的下球面所产生的压力是 ____________。(已知球的体积公式33 4V r π=。)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自重为10N ,底面积为400cm 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其底部有一固定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容器侧面靠近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 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 时,木块A 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发生形变。(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g 取10N/kg ) 求:(1)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木块A 的密度; (3)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 刚好完全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 ,此时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