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部编版四次侵华战争表格整理

2017部编版四次侵华战争表格整理

2017部编版四次侵华战争表格整理

四次侵华战争

2017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子侄辈。(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3)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5)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离开。(6)尊君在不不:同“否”.(7)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舍弃,丢下。.(8)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牵拉。顾:回头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离开/消失)..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用,诚信/真诚,诚实).. C.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当时,那...年/按时/时光,时间)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跟,和)..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译文: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文:跟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朋友感到惭愧,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走进了自家的 大门。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D)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上册参考答案2019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上册参考答案2019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文字记载 2.劳动 3.周口店3万 4. C 5. A 6. C 7. B 8. A 9. (1)在很多自然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火。北京人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火种:如雷电生火、火山爆发、森林草木自燃、露天煤的自燃、偶然摩擦生 火等。 (2) —般采用篝火法。使用时持续往火堆中添加木柴;不用时用灰土 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3)例如熟食兽肉,能够更充分有效地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点燃火堆,能够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生活条件。 10. (1) “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用”、 “共同享用”等。(2)北京人生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需要依靠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11. (1)观点如海猿说、古 猿进化说等。(2)略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旧石器新石器 2.采集狩猎粮食 3.陶器 4.半坡河姆渡 5.自然祖先 6. D 7. C 8. A 9. B 10. C 11. C 12. A 13. (1) B河姆渡居民(2) A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干旱。 14. (1)黑陶体河姆渡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2)图一:说明当时 有了饲养业;图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艺术美。 15.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升了生活质量。(言之有理即可)

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

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仅供大家查阅。 第6课洋务运动答案 课前自主预习 ①师夷长技②李鸿章③清朝 ④“自强”⑤“求富”⑥北洋 ⑦京师同文馆⑧甲午中日⑨自救运动 ⑩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化 课堂达标训练 1-3:ACB 4-6:ACB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学习技术。 邓世昌。理由: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为国捐躯。 自强;改革;爱国;等精神。 课后巩固提升 8、D 9、A 10、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军事:创建近代军事工业,建立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经济:创办民用工业。 教育: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政治制度。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 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 西方列强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7课戊戌变法答案 课前自主预习 ①《马关条约》②康有为③序幕 ④强学会《万国公报》⑤光绪帝 ⑥工矿企业⑦顽固派谭嗣同 课堂达标训练 1-3:AA:C 4-6:BAD 、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开辟了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君主立宪。 课后巩固提升 8、B 9、B 10、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一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材料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我认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因为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相当 一部分人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为 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8课辛亥革命答案 课前自主预习 ①同盟会②民权三民主义 ③1911年10月10日 ④湖北武昌⑤中华民国 ⑥封建帝制民主共和⑦袁世凯

2017部编教材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知识解说 主备人:刘世忠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教学本单元时,要求学生积累单元的文言实词,把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词和句式,把握它们的用法。 2、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用心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3、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4、通过多种途经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能知人论世解读经典,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抱负和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主题延伸 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中的永恒的主题。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其中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了解古人的品格和志趣,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首先各篇应该逐字逐句地读懂,增强对古代汉语的感知能力,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断,以增强语感;其次,要一定数量的言常用实词和虚词词汇,并对实词中的几种特殊情况(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进行梳理归类,对几种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乃、焉、于、则等)能梳理其用法和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再次,梳理和掌握一定的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结构等)特点,能更好地疏通和理解句意。学习本单元,重点是强调朗

读与背诵,积累文言字词和句式,还要了解先秦诸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或故事来发表议论、讲道理以及采用对话或问答的方式等艺术特点。 三、授课技巧 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庄子>二则》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还要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通过学习,增加学生对经典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礼记》是“四书五经”中“五经”里的其中之一,“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本单元选取了《<礼记>二则》来进行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经典中蕴含着的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其次是要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引导学生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和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在《马说》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另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说”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在《唐诗二首》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在《卖炭翁》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讽喻含义,感觉诗人对以卖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文字记载 2.劳动 3.周口店3万 4. C 5. A 6. C 7. B 8. A 9. (1)在许多自然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火。北京人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火种:如雷电生火、火山爆发、森林草木自燃、露天煤的自燃、偶然摩擦生火等。 (2) —般采用篝火法。使用时不断往火堆中添加木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3)例如熟食兽肉,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点燃火堆,可以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生活条件。 10. (1) “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用”、“共同享用”等。(2)北京人生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需要依靠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力量。(言之有理即可)11. (1)观点如海猿说、古猿进化说等。(2)略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旧石器新石器 2.采集狩猎粮食 3.陶器 4.半坡河姆渡 5.自然祖先 6. D 7. C 8. A 9. B 10. C 11. C 12. A 13. (1) B河姆渡居民(2) A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干旱。14. (1)黑陶体河姆渡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2)图一:说明当时有了饲养业;图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艺术美。 15.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 口耳相传远古 2.黄帝炎帝 3.禅让 4.禹 5. B 6. B 7. B 8. A 9. D 10. D 11. (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2)神农氏教民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7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教案说明: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改版)的最新教材,下载需谨慎。 目录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历史基训八上人教版答案

第 1 课时鸦片战争 1-12 D C C A A D A B X X X ∨ 13 (1)林则徐 (2)虎门销烟。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3)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敢于挑战邪恶势力,具有远见卓识和胆略。 14 (1)鸦片流毒天下,导致中国银荒兵弱。 (2)虎门销烟沉重打击天了罪恶的鸦片贸易,在人类同毒品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12 C D A C D C C C ∨X X X 13 (1)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纵火烧毁了它。 (2)150 年 (3)中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14(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 (3)美国。 (4)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 第 3 课时收复新疆 1-9 D A D B B X X V X 10 (1)以天下为己任;博览群书,向古人学习。 (2)新疆原因:新疆受到侵略,左宗棠前去收复。 (3)看法:高度称赞左宗棠的功绩。称赞:率军收复新疆;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参与掀起洋务运动。 11(1)历史上是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通西域后,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3)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4)说明中央的西部大开发又有了一个重要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对疆独势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打击。 第 4 课时甲午中日战争 1-12 A C B D D B D C X V X V 13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共同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等。 (3)可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中国人民历来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等方面来谈.也可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加强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等。 14(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2)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3)现在台湾虽然与祖国大陆分离,但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与祖国大陆统一的。 第 5 课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8 D A D D D C D D 9(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外国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全品作业本数学八上答案

【全品作业本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八上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八 上数学答案 【全品作业本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八上数学答案 引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全品作业本八上数学答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0.25的倒数是( ),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 3、 : 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 = =( ):10 = ( )%=24?( )= ( )(小数) 5、你在教室第( )行,第( )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 )。 6、在0.523 、、 53% 、 0.5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 )枚,1角的硬币有( )枚。 8、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近视的有( )人, 假性近视的有( )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同学少( )人。 (3)视力正常的同学与视力非正常的人数比是( )。

9、我国规定,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按5% 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红的妈妈月(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2a6958313.html, 爱作文网:【全品作业本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八上数学答案)收入236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10、数学课上,小兰剪了一个面积是9.42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你能猜出她至少要准备(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5分) 1、15?(5+ )=15?5+15? =3+75=78。 ( ) 2、一吨煤用去后,又运来,现在的煤还是1吨。( ) 3、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等。( ) 4、小华体重的与小明体重的相等,小华比小明重。( ) 5、右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 ) 三、快乐A、B、C。(5分) 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 )原价。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2、爷爷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则(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两段一样长 D、无法判断 3、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则盐和水的比是( ) A、3:17 B、17:3 C、3:20 D、20:3 4、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米,在花坛一周铺一条宽1米的碎石小路,小路 的面积是( )平方米。 A、28.26 B、50.24 C、15.7 D、21.98 5、去年每千克汽油的价格为5.5元,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油价格的涨幅 达到了10%。你对“涨幅”一词的理解是( )。

第七讲四次侵华战争及两次农民阶级反抗运动

第七讲1840-1900年间学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一四场侵略战争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获取原材料,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但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2、虎门销烟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开始禁烟,1839年发生了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4、结果: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1844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贸易)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协定关税) 1843补充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④赔款 6、影响 ①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改约 2、过程 ①第一阶段:1856—1858年《天津条约》 ②第二阶段:1859—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内容 (1)《天津条约》内容 ①开放10个通商口岸(营口最北,琼州最南、汉口最深入) 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外国军舰、商船可自由在沿海、沿江口岸航行(内河航运权) ④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2)《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割九龙司给英国 4、影响 ①中国领土与主权被进一步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权利结构发生变化(汉族地主阶级、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③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

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是描写景物的一组优秀诗文,具三美:美景、美情、美言。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3、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4、学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教学难点 1、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教学措施 1、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2、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

《散文诗二首》的作者泰戈尔和冰心都抒写了子女对母亲的爱,他们分别借助不同的意象表达了与母亲之间的亲情,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咏雪》勾画出家庭浓重的亲情氛围,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行》刻画了一个聪明机智、据理力争的儿童形象。 单元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重点的语句,领会其深刻的含义。 2、掌握情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学习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的方法。 3、体会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 4、掌握插叙、倒叙的写作方法。 5、感悟亲情、友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情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学习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的方法。 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感悟亲情、友情。 教学难点 1、品味文中重点的语句,领会其深刻的含义。 2、体会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措施 1、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八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宗教改革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 2.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新 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 A.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市场B.中国的罗盘针传入欧洲 C.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等财富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3.“印第安人”是对哪个地区土著居民的称呼 A.印度次大陆 B.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新贵族和旧贵族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 A.对君主专制的态度 B.身份和地位 C.对人民的态度 D.采用的生产方式 5.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A.热月政变 B.《人权宣言》的颁布 C.雾月政变 D. 攻占巴士底狱 6.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 B.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 来克星顿的枪声 7.18世纪中期,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这是因为 A.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市场不断扩大 B.英国本土资源丰富 C.圈地运动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 D.殖民掠夺使英国获得了大量钱财 8.17世纪,英国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统治的是 A.英国海军 B.东印度公司 C.西印度公司 D.奴隶贩子 9.“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再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解放者 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决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判断一下,说这 番话的应是 A.玻利瓦尔 B.克伦威尔 C.伊达尔哥 D.圣马丁 10.1836—1858年,英国工人发动了以要求获得选举权为主要内容的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 C.启蒙运动D.马克思主义运动 1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法国大革命 B .巴黎公社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内战 12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特产之多寡,而特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初二 四次侵华战争问题复习提纲

初二十四班复习提纲 第一课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在位皇帝:道光帝)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为什么把它作为开端? 答:开端:鸦片战争依据: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的时间、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哪个国家发动的战争? 答:时间:1840——1842 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虎门销烟)发动国家:英国 3、鸦片战争的开始标志、结果、失败的根本原因?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 答:开始标志: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政治的腐败、中国国力的衰退 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签订时间?当时在位皇帝是谁? 答:《南京条约》战争:鸦片战争时间:1842年8月皇帝:道光帝 5、《南京条约》是哪个国家强迫我们签订的?内容? 答:国家:英国 内容:①开放广州、宁波、上海、福州、厦门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6、1843年,英国又强迫中国签订什么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属条约?英国又从中获得哪些权利 答:《虎门条约》权利: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7、1844年,又有哪两个国家强迫我们签订什么条约,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答: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8、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①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10、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时间、地点、该事件意义? 答:人物:林则徐事件: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地点:虎门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在位皇帝:咸丰帝)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凶、帮凶? 答: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法国“马神甫事件”和英国“亚罗号事件” 主凶(直接出兵):英法帮凶(借口调停):美俄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是否攻入北京?何时?犯下什么罪行 答: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罪行:火烧原名圆明园 3、哪一条约允许外国公式进驻北京?是哪次战争中被迫签订的?与哪些国家签订?该条约的内容还有哪些? 答:名称:《天津条约》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国家:俄、美、英、法

2017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 2017年3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初中语文部编教材网络培训。虽然只是一场培训,但给予我的启发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了尤雒等专家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自己对部编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此次培训的认识和获得: 一.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教材编写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所以教材编写立意要高,要立德树人。 二是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在确定编写方案之前,编写组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但对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注意“纠偏”。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 三是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比如,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整个编写过程都是一边研究,一边编书。 四是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 二.关于框架体例 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多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传统文化篇目多了,很多经典课文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少了。 三.关于选文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初中古诗文选篇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四.关于知识体系 这套教材注意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很活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

(完整版)2017年春季部编新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主要教学内容 这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2016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朝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共21课。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5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13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14-第21课)。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共需34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0个课时,活动课占1课时,单元复习占3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其余为考试检测试卷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历史教师要用好教科书,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体例、结构、脉络和内容,并以教科书为依托,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 因此,教师要钻研教科书,搞清楚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全面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要把握每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关注课与课之间的联接,力图做到融会贯通;要梳理清楚每课课文的逻辑层次,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提问和教学活动。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三、重难点及措施 重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措施: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虽然经过上个学期历史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经验和方法,但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已经完全能自主学习了,有的学生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

八年级上册期末全品学练考——答案

参考答案 历史:一、选择题 1.A 2.B 3.D 4.C 5.D 6.C 7.A 8.A 9.B 10.C 11.D 12.B 13.C 14.C 15.D 16.D 17.A 18.C 19.C 20.A 二、配伍选择D、A、E、B、C 三、连线题 四、判断说明1.√2.√ 3.√ 4.× 5.√ 五、列举题(1)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2)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同盟会;(3)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思想;(4)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六、简答题 (1)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割地赔款,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程度(3)《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 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七、历史回放如:《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不可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八、学史识途 通过到图书馆、博物馆或上网以获取有关的历史资料或信息;用一本书、一幅照片、一件实物、一份报纸、一部电影等反映日本侵华的史实;通过对本地的历史旧迹、健在老人进行日本侵华暴行的调查访问等途径加以驳斥。 九、材料解析题 (1)说明清朝军备废弛、军纪松懈。 (2)只有在政治腐败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类似意思即可) 十、读史明志 这是一道拓展思维题。可以多角度地答题,如从国民党方面讲,它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实行的是法西斯的独裁专制统治,它发动内战不得人心等。从共产党方面讲,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战略战术正确;等等。 地理:选择题:ABBAC BADBD BACDA CBADA 综合题:21.× √ × × √ √ × √ × ×22.(1)14小时14小时21小时25分(2)T13 T21 1461(T21次)1460千米1461 303千米1157千米23(1)乳牛草场资源丰富,临近公路,接近市场(2)小麦地形平坦,河流沿岸,水源充足(3)果林丘陵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4)渔业湖泊地区,可发展水产养殖(5)蔬菜靠近水源,接近市场(选择1分,理由2分,意思正确即可) 24.(1)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四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四篇】 第四单元基础测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 CBDDBCBADDABA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CCBCDADDCCDB 二、非选择题 26、(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七七”事变。 (2)全面抗战开始后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3)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台 儿庄战役。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百团大战。 27、(1)“七七”事变。 (2)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 了北平,而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守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通道。 (3)二十九军。 (4)标志着中国全国性的抗战开始丁。 (5)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28、(1)南京大屠杀。

(2)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对 沦陷区实行残暴统治;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 “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在华实施细菌战等。 (3)①查找相关书籍,掌握历史史实:日军用集体枪杀、焚烧、 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实行血腥屠杀,多达三十万人以上。 ②用历史照片或历史纪录片等历史资料,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暴 罪行,掌握南京大屠杀确凿的证据。 ③采访南京大屠杀的当事人或见证人,证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29、可从战役目标、规模、战绩来综合评价百团大战,它是抗战 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战绩辉煌,极大地鼓舞了中 国人民的抗战信心。百团大战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值得肯定。 30、同学A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 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学B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具有世界性的 意义; 同学C认为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筝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说法都对,是 从不同的角度对抗战胜利意义的理解。将上述观点综合起来就是抗日 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五单元基础测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 DAAADADCBDDCB

数学九上全品作业本答案

数学九上全品作业本答案 1、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配方后的方程是() A、(x+2)2=3 B、(x-2)2=3 C、(x-2)2=5 D、(x+2)2=52、如图,CD是⊙O的直径,AB是弦(不是直径),AB⊥CD于点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E>BE B、AD=BC C、∠D=∠AEC D、∠ADC=∠ABC 3、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4、从标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卡中,随机抽出一张,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A、标号小于6B、标号大于6C、标号是奇数D、标号是3 5、已知实数x、y满足=0,则xy等于() A、-2 B、 C、- D、2 6、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8,O为BC的中心,以O为圆心作半圆,使它与AB,AC都相切,切点分别为D,E,则⊙O的半径为() A、8 B、6 C、5 D、4 7、⊙O的半径为5,点P是⊙O外一点,OP=8cm,以P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相切,这个圆的半径为() A、3 B、13 C、3或13 D、10 8、关于x的方程x2-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C、k<-1D、k>-1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6 B、-2 C、a2 D、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是(2, a),( a>2)半径为2,函数y=x的图象被⊙P所截得的弦AB的长为2,则a的值为()

A、2 B、2+ C、2 D、2+ 二、填空题(24分) 11、计算(-3)0+ =. 12、如图,A、B、C是⊙O上的三点,∠CAO=25°,∠BCO=35° 则∠AOB=° 13、如图,在1×2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放三枚棋子,按图所示的位置已放置了两枚棋子,若第三枚棋子随机放在其他格点上,则以这三枚棋子所在的格点为顶点的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为. 1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个点O(0,0)A(-2,2)B(-2,0)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15、如图,两个同心圆,大圆半径为5cm,小圆半径为3cm,若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交,则弦AB的取值范围是. 16、如果一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它的半径,那么此扇形称为“等边扇形”,则半径为2的“等边扇形”的面积为. 17、如图,在一块长22m,宽17m的矩形地面上,要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两条道路各与矩形的一条边平行),剩余部分种上草坪,使草坪面积为300㎡,设道路宽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18、已知m=1+,n=1-,则代数式的值为. 三、解答题(12分) 19、解方程:x2-4x-7=020、先化简,然后从 -<x<的范围内选取一个适合的整数

2017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必读名著最全书目

2017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必读名著最全书目 刘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夸美纽斯说: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 2017年全国统一教材统一高考,对于三四线偏远城市及农村的孩子来说,竞争是更惨烈了。我们显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明显落后那么多,但我们必须跟大城市教育资源精良的高手们一起角逐! 单看初中语文新版部编教材,事实上是要求更高更难了:语文课本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名著由每期必读篇目和自选篇目构成,初中三年至少需要阅读四十部中外名著! 部编教材后说语文王者归来一点不夸张,“得语文者得天下”已是共识!而要得语文,首先就要得阅读!阅读就是语文的根,根不固,则叶必不茂!没有阅读的厚积,必不会有高考的薄发! 所以,今天特意给大家整理这份最新版的部编教材初中三年必读名著及部分已定选读名著书目,希望有用! 每个年级每册基本两部名著,“导读”后面是语文书上“名著导读”的训练要点,家长可以根据这一要点初步指导孩子提前阅读。例:七年级上册的《西游记》导读:精读和跳读——意思是《西游记》是学生必须阅读的名著,这部书阅读时家长可以根据导读要求选择一些经典章节(如:三打白骨精)精读,非经典章节可采取粗读跳读的方法浏览即可。 部编教材初中三年必读名著书目 如下: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导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西游记》导读:精读和跳读 自主阅读:沈从文《湘行散记》林海音《城南旧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