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次主要侵华战争

四次主要侵华战争

四次主要侵华战争
四次主要侵华战争

四次主要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

(1)时间:1840——1842年(19世纪中期)

(2)侵略者:英国

(3)原因:①根本原因(目的):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②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4)民族英雄及事迹

①关天培虎门抗英

②陈化成吴淞抗英

③三元里人民抗英

(5)结束标志: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6)签订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7)条约内容:《南京条约》

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危害: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危害:开创赔款先例,增加了中国人民负担。)

③赔款2100万银元;(危害: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破坏了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8)战败原因: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本原因)

②清政府腐败无能

③综合国力衰落

(9)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大影响);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于1840年)。

(10)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弱国无外交。

③清政府腐败无能。

④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19世纪中期)

(2)侵略者:英国、法国

(3)原因: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直接原因: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4)签订条约:中国与俄美英法《天津条约》;中国与英法《北京条约》;中国与英法美《通商章程善后条约》(5)条约内容:《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危害:便于列强直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便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压制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危害:进一步破坏民族经济)

《北京条约》: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6)战败原因: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本原因)

②清政府腐败无能

③综合国力衰落

(7)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8)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弱国无外交。

③清政府腐败无能。

④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19世纪末)

(2)侵略:日本

(3)原因:①根本原因: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②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4)民族英雄及事迹:①平壤战役,左宝贵抗日,壮烈殉国

②黄海海战,邓世昌抗日,壮烈殉国

③旅顺战役,徐邦道抗日

④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

(5)结束标志: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6)签订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7)条约内容:《马关条约》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危害:破坏了中国领

土主权;刺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危害: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危害: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8)战败原因:①清政府腐败无能

②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

③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等

(9)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0)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弱国无外交。

③清政府腐败无能。

④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1901年(20世纪初)

(2)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3)原因:①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②借口(目的):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4)民族英雄及事迹:①天津保卫战:聂士成;

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5)结束标志: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6)签订条约:中国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辛丑条约》

(7)条约内容:《辛丑条约》

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危害:赔款最多,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危害:“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危害:便利了列

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危害:使“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

略中国的大本营。)

(8)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9)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弱国无外交。

③清政府腐败无能。

④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过程:(1)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894—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

(4)1900—1901年,八国发动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清政府腐败无能;

③弱国无外交

④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二、英国是如何一步步占领整个香港的?(香港是如何一步步沦为英国殖民的?)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新界”。

日本侵华战争根源之浅析

我相信世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支配,人们常说的突然事件,其实也是有其因果支配,只是来得突然,未有心理及时间上的准备罢了。中日之间的战争既在日人的掌控之中,也出乎国人的意料之外。中国史学界一直把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认定为日人侵华的全面开始,所以民间上到八十岁的长者,下到两三岁学语顽童,都知道八年抗战。但日人学界却有中日十五年战争之说,从时间的差距中就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日本人为何要侵华?其实日本人这一阴谋已酝酿百年之久,非一朝一夕之功。先取高丽,琉球、再图支那,是日人几百年来的既定国策。他们用几百年的时间去策划实施,并且一步一步去实现个人认为,日人侵华主要有以下三点重要因数。 日本方面 必然性 1、自然环境日本列岛位于亚欧版块和太平洋版块的接界处附近,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东京等地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品之作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全国约有1/20的财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另外自然资源也十分匮乏。基于以上原因,日本一直在寻找一处适合居住的大陆,以及廉价甚至是可以无偿夺取的资源,而中国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实行屠杀政策,把东北部分地区的中国百姓全部屠杀,然后从本国迁移了部分人口在这里生活。 2、民族文化—军国主义传统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不但没有使日本武士变得像中国儒生那样弱不禁风,反而给嗜杀的武士罩上了儒雅的外衣,使其在血泊与文墨之间达到心理平衡。封建武士经常为试刀而无故砍杀路人,然后彬彬有礼地朝死者鞠上一躬,说声“对不起”。这典型地体现了日本武士所具有的文质彬彬和凶残嗜杀的双重性格。这也是日本武士与西方强盗的不同之处。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一直被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基本内容而加以宣扬,武士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强悍尚武的特点。明治维新推翻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废除了武士等级,但武士道却被日本统治者作为主导性的伦理传统继承下来,用以向国民进行灌输,甚至将武士道精神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千方百计地培养青少年的残酷心态。比如,为了培养小孩子的胆量,深夜派他去死刑刑场取死人头,谁敢做就给谁奖励;给小孩喝红色的羹汤,让他体验喝血的感觉。与军国主义密切相关的第二个因素是天皇制。天皇制政体是明治维新保留的除武士道之外的另一个封建残余。日本的天皇制有两个特点:一是万世一系,从未改姓,绝大多数日本国民对天皇有着绝对的精神信仰;二是天皇不掌握实权。天皇制的这一特性,也被日本利用于军事领域。日本军队实行所谓的统帅权独立制度,即军队的指挥权不归内阁而归天皇,日本军阀可以借助天皇的名义随意对外用兵,日本的政党体制对日本军方不起约束作用。可以说,军国主义是日本侵略成性的根源所在,而武士道和天皇制,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得以形成的精神支柱和政治基础。另

沉重的媒介——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报界的法西斯化过程

沉重的媒介——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报界的法西 斯化过程 作者:孙继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6月 李卓,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退休前为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 编者按: 69年前的今天,日本向世界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此之前,日本的媒体上,不仅听不到真实和正义,甚至听不到一句失败的消息。军部、媒体和受众,三方面共同作用,构成了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报界的法西斯话语权。曾奉自由、真实为圭臬的日本报界,在战时如何形成严密、一致的话语网络?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转向?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从1945年9月11日起,登陆日本本土的盟军总部在三个月内先后四次发布战犯逮捕令,被指名的甲级战犯共有118人,知名报界人士正力松太郎(《读卖新闻》社长)、德富苏峰(战时日本新闻界最大的团体组织大日本言论报国会会长)、绪方竹虎(《朝日新闻》副社长、主笔)等人名列其中。舞文弄墨的文人入得盟军追究战犯的法眼,是战时日本报界为侵略战争推波助澜的最好注脚。 1870年12月8日,《横滨每日新闻》问世,宣告了日本近代传媒黎明期的到来。此后日本报业发展迅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垄断时代。进入20世纪20年代,日本国内矛盾加剧,法西斯思潮开始抬头,并在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军部渗透,暗杀和政变成为右翼分子表达政治诉求的手段,“二二六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的国家政治运作完全被军部绑架。政治生态的变换及国际局势的变动,使得舆论空间日渐紧缩,日本报业亦逐渐背离了舆论的批判和监督功能,最终发生“转向”,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吹鼓手”。 日本报业法西斯化的过程也是日本战时传播网络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是传播源制造并发出信息,传播者选择加工信息并通过某种渠道传递给受传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构建传播路径方能达到传播目的是战时传播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内涵。

日本侵华战争资料

战争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1894年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银其中的80%利用来发展军事,从此日本开始加强对中国的侵略。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兵。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把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攻占,并于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1910年日韩并合,更使日本有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1915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1928年,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试图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炮轰南城,与中国北伐军发生交战,造成济南惨案,杀害了中国外交部山东交涉员蔡公时等十六人。最后,在蒋中正表面惩办参战主要军官之后,日军退出济南 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它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也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几个阶段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937.7.7-1938.10广州武汉失守。以军事进攻为主,日军占领平、津之后,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集中约二百万军队的兵力,沿平绥路、平汉路,津浦路三路进兵,妄图在三个月之内以武力灭亡全中国。(图:抗战前夕1937) 二、第二阶段: 1938.10-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日本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日本帝国主义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侵略战争之后,速战速决"以武力占领全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了。于是了改变战略方针,停止了向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对国民党实施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而将其军事打击的重点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大规模的"扫荡"以确保其占领区。 日本内阁38年11月.30召开御前会议,决定了"调整日华新关系的方针",大本营颁发了《大陆命令第241号》。在对中国政、军两个方面作出新的方针与

决定。 政治:提出所谓"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其核心内容是"日、满、华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三项原则。 军事:决定了"确保占领地区,促使安定,以坚强的长期围攻的阵势,努力扑灭抗日的残余势力"的方针。 12月22日,近卫第三次发表声明(1.16,11.3)提出要求中国政府投降的"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29日,汪精卫发表"艳电"响应,公开叛国投敌。(图:南京伪政府成立仪式;图:汪精卫夫妇的石像)

三、第三阶段: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3年底战争相持阶段的中期。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12月9日国民党对日正式宣战。于是,中日战争进行四年以后,具有讽刺意味地终于正式进入战争状态。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日本加紧对国民党政府的诱降和对沦陷区的掠夺。(图:日本侵占区1937至1943) 四、第四阶段: 1944年初到1945年8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后期和最后战略退却阶段。 日军大本营1944年1月24日发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命令,因为:打通华北到武汉地区的联络路线,便于华北、华中兵力的机动,防止美空军利用桂林,柳州基地攻击日本本土,决定打通从北平到广州和南宁的交通线,因此发动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 为实施此次作战,日在国内再次动员,编成14个步兵旅团7个相当于步兵连队的野战补充队,补充侵华派遣军,从东北抽调第27师团进入华北归12军指挥,此外还抽调部分空、炮、工、通讯兵、铁道等特种部队参战。为掩盖此次作战的企图和目的,日进行了各种伪装,扬言要在中国训练后调往南洋作战。在作好充分准备后4月下旬。首先开始了打通平汉路的作战。

日本侵华战争

课件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进入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手指ppt)的学习。又我们班主讲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我们可以看一下(手指ppt),本章共有五节,可以说在整本书中,抗日战争这章是最多的,所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当然了,在学习本章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本章大致的框架。 本章共分为五节,分别是(看ppt)。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我觉得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他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第二就是要把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建立的作用及意义。第三要掌握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以及对他的评价。第四要掌握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全面的抗战路线,纲领,以及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同时也要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辟的敌后战场他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最后一个方面,我们要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经验,以及我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意义及作用。这就是这一章的基本框架。

当然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重难点的学习。下面我们班给大家讲解第一章——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我们先看一下日本侵华的历史原因。(手指ppt)可以说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是由来已久的。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早在1876年就侵略过台湾,1894年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就开始了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台湾设立总督府。日本驻台总督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于一身,并负责指挥驻台的日本军队。总督府主要官员都有日本人担任。他们制定了一整套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制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儒家的政治学说是把国家关系和宗法关系融合为一,家族观念被纳入君统观念之中。因之,便有了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至清,终于形成了与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极为相似的“牌甲制”,以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掌握着台湾人民的生杀大权。日本人还在台湾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攫取台湾的资源和财富。他们推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殖民经济模式,使台湾成为日本的稻米供应地。殖民当局还竭力推行奴化教育和同化政策,开展“皇民化”运动。 此后,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在1927年的6月至7月。

江苏省常州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讲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始终贯穿两条主线: 一是列强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为维护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顽强抗争,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与此同时,也是向强敌学习,寻求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选择现代化道路的过程。 二、重难点解析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二)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1)名称:近代史上日本发动过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三、 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即中国的抗日战争)。 (2)结局: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 ①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 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配合。② 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③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坚持抗战,最后赢得了胜利。④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 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三)正确理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

1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另一方面,它扭转了近百年来中国同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经过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力量 极大地发展起来,赢得了荣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 “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2?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建立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之上,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又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救 亡意识空前觉醒为基础的。 3?抗日战争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各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地域之广、方式之多、勇于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全民族浴血奋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 (四)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警醒我们: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民族,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必须结合国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典型题例 [例1]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答案]B [解析]片面最惠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一国享有现 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 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 规定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利,因而是片面的。《虎门条约》中规定“设将 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样,只要任何国家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都可以享受。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终,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重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 念他们。” 材料二: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 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 果。中国人民为取得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骄傲,也为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自豪。”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根据地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只有十二岁,他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海娃的爸爸是民兵中队长,他急匆匆地了把一封信交给海娃,满脸严肃地说:“这里面是攻打鬼子炮楼的路线图,你一定要想办法尽快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这是十分重要的消息,他拍拍胸脯说:“您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任务。”说着他就藏好鸡毛信,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海娃忙着赶路,没想到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心里想:“要是鬼子搜身,搜走了鸡毛信可就麻烦了,这可怎么办啊?”海娃冷静了片刻,看着羊群,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

日本侵华战争简介_0

日本侵华战争简介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产,严重的侵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日本侵华战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日本侵华战争分析中文名称:日本侵华战争 参战部队:日本,中国 战争结果:中国获胜,日本失败 时间:1931~1945年 地点:中国 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 日本侵华战争详情660年,唐灭百济,为了复兴自己的朝贡国百济,日本出兵朝鲜,被唐朝和新罗联军在白村江击败。 1592年起,丰臣秀吉发动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史上合称文禄;庆长之役(即万历朝鲜战争,韩称壬辰卫国战争)。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屠杀我国高山族同胞。 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现冲绳县)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 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

1894年7月,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爆发中日“甲午战争”。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已经壮烈的牺牲了。 10月,日军分两路侵犯我国辽宁省。 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2万多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2月,日军从水陆两路夹攻驻威海卫中国海军。3月,日军占领整个辽东半岛,日军所至,烧杀淫掠,无恶不为,仅在田庄台一地,就杀死我国军民2000多人。 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 6月,日军再一次登陆台湾。 11月,日占领台湾全岛。 同月,日本强迫清政府同日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向日本交纳3000万两白银,日本才交还辽东半岛。 1898年日本强行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1900年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镇压义和团等反帝爱国运动。7月,日军攻陷天津,在津抢劫白银200多万两。 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那里烧杀淫掠。

日本侵华战争

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是孤立的、不是偶然的。日本侵略中国的图谋由来已久,16世纪的丰臣秀吉、18世纪前后的佐藤信渊、19世纪前后的山县有朋等人逐步细化对华侵略扩张的战略构想。从1874年进犯台湾开始,日本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是侵华战争。近代历史上的日本,主要是靠侵略中国发战争横财致富的。完全可以说,近代日本是一个战争暴发户。"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由此使中国人民蒙受了一场巨大灾难和空前浩劫。 日本侵华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明治维新后不久的1874年发动侵略中国台湾岛的战争开始,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次对外侵略战争,特别是侵华战争。在近代史上,日本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次数最多,屠杀中国人民最多的国家。可以说,日本是世界近代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之一,近代日本史完全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对外侵略、主要是对华侵略史。 一、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传统与"大陆政策"的形成 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近700年的武士统治时代,从而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日本的武士阶级崇尚"武家习气"与"弓矢之道",这也就是"武士道",它罩着儒雅而彬彬有礼的外衣,内心则凶残而杀人不眨眼。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精神一直被日

本统治阶级作为社会伦理的主要内容加以宣扬,并受到广泛的崇拜。 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由于不彻底性,最后导致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天皇制政体和武士道精神相结合的明治政权的产生,这为日本后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祸根。明治政府成立后,实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进行资本主义改革,掀起学习西方的运动。在政治思想领域,竭力推崇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军事领域,海军以英国为样板,陆军以德国为榜样,加速推进军事改革。至19世纪末,日本建成亚洲最强大的近代军队。 与此同时,日本大力宣扬和发展其封建的"武士道"精神。例如,1878年发布《军人训戒》,要求军人效忠天皇,为天皇而死。1882年颁发《军人敕谕》,要求军人遵守"武士道"的忠节、武勇和礼仪。同时,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军事训练中还用棍棒、皮鞭、剑道、柔道等方法训练培养士兵的野蛮性格,后来则将"武士道"精神广泛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因而"武士道"精神不但成为近代日本军人,而且成为日本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标准。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之一。 在军事体制上,日本建立了特殊的、有利于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军队统帅体制。掌管作战用兵的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直隶天皇,有事可以不经过内阁而直接上奏天皇,这就使军事部

江苏省常州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讲 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始终贯穿两条主线: 一是列强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为维护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顽强抗争,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与此同时,也是向强敌学习,寻求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选择现代化道路的过程。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解析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二)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1)名称:近代史上日本发动过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即中国的抗日战争)。 (2)结局: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 ①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配合。②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③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坚持抗战,最后赢得了胜利。④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三)正确理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

1.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另一方面,它扭转了近百年来中国同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过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力量极大地发展起来,赢得了荣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2.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建立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之上,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又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意识空前觉醒为基础的。 3.抗日战争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各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地域之广、方式之多、勇于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全民族浴血奋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 (四)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警醒我们: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民族,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必须结合国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典型题例 [例1]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答案] B [解析]片面最惠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一国享有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规定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利,因而是片面的。《虎门条约》中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样,只要任何国家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都可以享受。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终,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重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 材料二: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

日本侵华战争心得感想

日本侵华战争 每当谈论起八十年前的日本侵华战争,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和平时代的大学生,我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触。 1931—1945,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无数无辜百姓,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告诉我们战争的惨烈,也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是个不屈不挠的名族,我们团结一心,不惧任何法西斯侵略者的欺凌。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的是更多无辜的生命,毒气战,细菌战,南京大屠杀……多少同胞死于日本侵略者残忍的屠刀下,就算如今南京大屠杀的主犯早已被公开枪决,但是这又怎能平几十亿中国人的悲愤。历史永远不会消失,只会被我们不断铭记,根深蒂固,生长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我们不会忘记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不会忘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不会忘记一次次的大屠杀,不会忘记侵略者丑恶的嘴脸,不会忘记无辜百姓绝望空洞的眼神。 而近年来,日本人所做的一切仍旧使我们失望,修改教科书,日本首相一而再再而三参拜靖国神社……他们不但不承认历史,而且企图改变历史。日本对于战争的看法,不但没有愧疚之意,还处处给世人一个错乱的印象,日本所发动的战争都是迫不得已的,是别人逼使的,他们也是无辜的受害者,这些让我们已经不是用愤怒所能表达的了,在地球上出现这样一个大和名族,真是人类的一大耻辱。 历史永远不会被掩盖,思想永远不可能被控制,因为血迹不会淡,百姓的冤魂也不会散。 同时,这段历史也让日本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华民族是个不屈不挠的民族。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不仅是中国近百年史上第一次获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也使中华民族从此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占据东方,日趋强大。 我们也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探索,不会忘记平型关首战告捷,不会忘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不会忘记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不会忘记每一个不畏侵略,用智慧,用勇气,用一颗爱国之心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中华儿女。 这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日本的侵华战争,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生存,陷中华民族于亡国灭种之绝境。挽救民族危亡,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政党,各团体以及海外侨胞,都必须以民族大义为重,把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放在第一位,团结起来,结成浩浩荡荡的反侵略大军,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这是中华民族的大局,也是检验社会各界以及每一个中国人,是否忠诚于祖国的唯一标准。 直到今天,我们仿佛还可以听见那一年胜利的号角,依旧振奋人心,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密苏里号军舰上签字投降垂头丧气的日本人,大快人心。历史记得所有的一切,屈辱,暴行,反抗,胜利。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有良知正义感的中国人,每每当我不忍翻开那些老照片,不忍直视那段血淋淋的历史的时候,我都不断告诫自己,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不只能只知道最后的胜利,心安理得地享受胜利的果实,我们应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本质,保存历史留下的证据,给我们的后代展示最真实的历史。我们不耻日本侵略者,我们缅怀先烈,我们尊重历史。 日本的侵华战争,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牢牢记住的历史。请记住那片灰色的天空,记住那块鲜血然染红的土地,记住那群战斗的人民。 请你相信,历史永不磨灭。

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结局

姓名:陈俊冲 学号:201120430227 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和结局近代以来,日本对华发动过两次重要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侵略我国,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由来已久。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随着天皇制的建立,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原料和市场的限制,日本便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并且逐步形成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从明治维新初期起,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止,这70余年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不遗余力地推行大陆政策,对邻国实行野蛮的侵略。而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决定着这个国家与别的国家的关系。从1874年至1937年,日本从侵占中国的台湾和东北地区,以及朝鲜、琉球,发展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60余年间,一次侵略战争接着一次侵略战争,而且一次比一次扩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不遗余力地长期坚持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 从其国内看,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日本国内矛盾激化。1927年3月,日本发生了金融危机。1929年10月,又

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空前的经济危机。1930年一年间,全日本出口减少,市场萧条,生产过剩,企业破产,经济萎缩。全国倒闭的企业达823家,减少资本的企业达311家,倒闭和减少资本的企业资本总额共达9.35亿日元,全国工业总产值从1929年的77.1亿日元降到1930年的59.6亿日元,减少23%。1930年夏秋,经济危机波及农村,农民收入减少40%,负债总额达50亿日元,农业经济濒于破产。下半年,危机影响也波及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投资利润暴跌,"南满"铁路收支出现赤字。到了1931年,全日本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减少32.9%,出口减少37.3%,进口减少40.3%。经济危机加深了政治危机。日本全国失业工人猛增,劳资、租佃纠纷扩大,工潮、农潮四起,阶级矛盾尖锐化。在对外关系上,由于日本强烈地要求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这就与英、美、法等国在争夺远东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中加深了矛盾。在内外矛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越发猖獗。他们力图实现统治体制法西斯化,以加强国内法西斯统治,加速对外侵略扩张,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从国际上看,早在19世纪后期,世界列强力图瓜分中国时,美国就在日俄战争中,袒护日本。1917年11月,美日又签订《石井兰辛协定》,狼狈为奸地进行对中国的侵略。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日美争夺远东势力范围的矛盾虽日益发展,但美国为了反苏、反共,仍采取庇护日本侵略中国的方针。老牌帝国主义英国对于日本

日本侵华战争资料

日本侵华战争史料 在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产,严重地侵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严重地分裂了中国,使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了严重地削弱。也就是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与抗日战争以前的民国的统一程度相比是大大降低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几个汉奸傀儡卖国政权的存在,是中国的国耻。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日本侵华的侵略过程 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现日本冲绳县)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 1894年7月,日本军舰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爆发中日“甲午战争”。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定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壮烈牺牲。10月,日军分两路侵犯我国辽宁省。 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2万多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2月,日军从水陆两路夹攻驻威海卫中国海军。3月,日军占领整个辽东半岛,日军所至,烧杀淫掠,无恶不为,仅在田庄台一地,就杀死我国军民2000多人。 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 6月,日军再度登陆台湾。 11月,日占领台湾全岛。 同月,日本强迫清政府同日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向日本交纳3000万两白银,日本才交还辽东半岛。 1898年日本强行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 1900年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镇压义和团等反帝爱国运动。7月,日军攻陷天津,在津抢劫白银200多万两。 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那里烧杀淫掠。 1901年9月,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交出税务、使馆区管理权,并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1905年1月,日军再度占领旅顺。3月,日军占领奉天(今沈阳),并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 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获得在我国东北南部之特权。 1906年6月,日本成立了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 [精排完全版](二)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 (五)逐鹿中原 一.纸上谈兵 我们前文对日本侵华战争前所面临的形势作了回顾。日本要彻底解决自己的岛国危机,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让中国和日本融为一体。因此,无论以任何手段将领土扩张到中国都是日本的核心战略目标。这里所说的领土扩张,包括对中国市场的商品输出和资源的投资开采具有某种排他性的绝对优先权,日本国民可以自由选择在日本或中国居住,中国的各种产能能够化为日本国力的一部分。达到这些目标可以使日本的生存环境和国家实力获得根本性的跃升。 领土扩张的规律通常是这样的:如果你采取鲸吞的姿态,快速向全局推进。那么,当你占领对手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土地时,你必然越来越多的消耗你的军事力量在对占领地的控制上,包括保证占领地的行政管控,镇压化整为零的反抗势力等。由于没有时间对占领地进行消化并实现有效的控制,从当地获取战略物资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从本土进行补给的补给线会越来越长。因此,随着你的军事推进,你的兵力和补给将不断的做减法,变得越来越难以保障。所以你必须准确的评估你现在的军事实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有没有可以坚持到彻底消灭对方的兵力和物资储备。中国有句俗语叫“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就是对这种境况的准确概括。 如果没有这样的自信,那么就只能采取蚕食的姿态逐步推进。每占领一处地方,就尽可能将其消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使其逐渐成为自己各种战略物资和军事力量的来源。随着你的军事推进,你的兵力和补给将不断的做加法,军事实力越来越强。这样你丝毫不用担心是否能坚持到最后的问题。但蚕食的缺点是,速度会很慢,有可能需要几十甚至数百年的时间(秦国从走向第一强国到统一全中国用了数百年的时间)。而某些战略机遇有可能稍纵即逝。 蚕食是比较稳健的做法。通过蚕食可以在此消彼长中不断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逐渐建立起绝对的军事优势,最终通过战略决战来彻底完成对对手的征服。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兼并过程的主流,有着某种大势所趋的历史必然性。从前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日本虽然强于中国,但中国的实力并没有弱到日本唾手可得的地步。如果采取鲸吞策略,日本对中国的优势会在中国广阔的地域纵深和人口规模面前随着占领地的扩大被逐渐消耗。当日本的军事优势不断减弱时,战争的变数就会不断增大。而最终的结果便祸福难料了。 另一方面,中国早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地理区域。各国势力在这里有着复杂的利益交集。这其中尤以美国和苏联与日本的利益冲突最大。美国因为产品优势和资本优势,在全世界奉行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反对排他性的势力扩张。苏联则也将中国视为自己地缘扩张的方向,并且东亚大陆的强大会对其远东地区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日本的扩张范围越大,来自美、苏的的压力也越大。即使不直接进行军事干涉,也会通过向中国提供军事支援等方式来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日本鲸吞战略的实施。 因此,对日本来说,有必要将自己的战略化整为零,通过对中国地缘环境的细致分析,划分出不同的目标区域,确定步步蚕食的扩张序列。趁中国政治缺乏整合之机,通过对中国

试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儿女带来的罹难 (摘要)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罕见的摧残与毁灭。 (关键词)侵华;残暴;屠杀;财产损失;团结抗战 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人口损失;残害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日军不仅在战场上给中国抗战官兵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也使无数无辜的中国平民成为冤魂。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海滨,西到重庆,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尸骨成山。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杀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大屠杀惨案: 旅顺大屠杀——1894年11月21日,日军侵占旅顺口后,对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4天的大屠杀,杀害中国平民2万多人。济南惨案——1928年5月3日至11日,第二次出兵山东的日军在济南疯狂屠杀了中国外交官员和军民。据世界红十字会济南分会查明:济案惨案死亡6123人,伤1700人,财产损失 2957万元。 平顶山大屠杀造成3000多人当场罹难。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人指挥下,对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其杀害人数达30万人以上。这是与德国法西斯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相比有过之而无及的世界性的一大惨案。 (2)“三光政策”: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执行了野蛮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的政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日军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烧杀掳掠惨案。 财产损失:间接损失至少有5000亿美元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财产损失,数目同样是巨大的惊人的。”战争期间,日军所到之处,疯狂地掠夺公私财产,破坏文化遗产,开采矿藏森林资源,发行伪钞,焚毁炸毁军民用设施,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者洗劫一空。 数。当然,由于战争状态下的局限,抗战损失调查不论从时间的完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