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广场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1
广场设计说明
广场设计是指对一个公共广场空间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满
足人们在此休闲、娱乐、交流、活动的需求。
以下是一个
广场设计的说明:
1. 空间规划:根据广场的大小和功能需求,设计不同区域
的划分,包括休闲区、活动区、绿化区等。
确保每个区域
都有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使用。
2. 道路和通道:设计合理的道路和通道,使人们可以方便
地进入广场,并且可以流畅地在广场内移动。
考虑到人流
量大的情况,需要留出足够的通道宽度。
3. 绿化和景观:在广场内设置适量的绿化,种植花草树木,增加自然气息和美观度。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景观元素,如
喷泉、雕塑等,以增加广场的艺术性和吸引力。
4. 器具和设施:根据需求,设置相应的器具和设施,如长椅、户外桌椅、遮阳棚等,以提供方便的休息和活动场所。
还可以设置公共厕所、喷洒设施等,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5. 照明和音响:考虑到广场的使用时间和安全性,设计合
理的照明系统,确保广场在夜间也能提供充足的光线。
如
果需要举办音乐演出等活动,可以设置音响设备。
6. 安全设施:考虑到人们的安全,设置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头、报警装置等。
同时,合理设置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识等,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7. 可持续设计:在广场设计中,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
可以设置太阳能灯具、雨水
收集系统等,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
综上所述,广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包括空间规划、绿化景观、设施设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美观、实用的公共空间。
广场设计说明书广场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广场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方案,以满足广场建设的需求。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使广场成为一个美观、舒适、安全的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二、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广场设计2:项目位置:(填写广场位置的具体地址)3:项目描述:广场的规模、所在地区特点等三、设计目标为了满足广场的使用需求和环境要求,我们的设计目标如下:1:创造一个开放、宜人的空间,吸引人们驻足休闲。
2: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区域,包括休憩区、景观区、娱乐区等。
3:融入周边环境,与周围建筑和景观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
4:考虑通行流线,确保易达性和安全性。
5: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6: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四、详细设计方案1:广场布局设计a:功能分区:根据广场使用需求,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休憩区、活动区、绿化区等。
b:建筑布局:考虑周边建筑和景观,合理安排建筑物的位置和高度,增强整体视觉效果。
c:道路和步道设计:规划合理的道路和步道,保证行人和交通的流畅通行。
d:建筑物外观设计:选用适宜的材料和色彩,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具有艺术美感。
2:绿化景观设计a:植物选择:根据广场气候条件和使用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提供绿荫和美观效果。
b:园林景观:设计各类园林景观,如花坛、水景、草坪等,增加广场的美观度和宜人性。
c:灯光设计:合理设置灯光装饰,增强夜间广场的视觉效果和安全性。
d:雕塑和装置艺术:考虑在广场设置艺术装置和雕塑,增加艺术氛围。
3:设备和设施设计a:坐椅和休息设施:设置合适数量和位置的坐椅和休息设施,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休息空间。
b:活动设施:根据广场使用需求,设置各类娱乐和运动设施,如儿童游乐区、健身设备等。
c:垃圾桶和卫生设施:合理设置垃圾桶和卫生设施,保持广场整洁和卫生。
五、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广场设计图纸2:环境评估报告3:建筑物示意图4:绿化景观设计方案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设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2:城市规划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设计规范:指相关城市设计和规划的法规和规范要求。
雨城区政府(新区)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依据1、雨城区政府广场规划设计招标书;2、基地地形图;3、规划设计要求;4、四川省城市广场规划政策及法规;5、其它有关资料。
二、位置概况雅安市“政府广场”位于雅安市雨城区政府大楼正南面,东临上坝路,南至青衣江边,是规划中镇行政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用地为矩形,宽约150米,长220米,总用地33000平方米。
基地地形西高南低,高差约1米。
三、广场定位“政府广场”是雨城区内一个集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广场。
四、设计原则1、紧扣雅安历史文脉及地方风俗,突出表现城市意向,创造一个主题鲜明、特征明显、具有普遍“认同感”的标志性开放空间。
2、充分考虑基地的自然特征和资源气候,力求用最小的生态冲突,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有机溶合和相互烘托,为城市营建一个高质素的生态环境。
3、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深入研究市民的行为心理和使用要求,在广场的使用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4、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几大功能空间并使之相互有机联系;组织人车分流、清晰简捷、方便易达的交通流线。
5、尽量使用地方材料,构筑亲切开朗、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物和园林景观。
五、规划意念“政府广场”作为雨城区的城市中心广场,在营造功能合理、美观宜人的物化环境同时,必然也会成为雨城的历史文脉、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的现实载体,这些非物化的因素给广场赋予深刻的内涵,使之区别于同类而更具有标志性,让市民获得普遍的“认同感”。
通过对雨城区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等相关资料的理解,我们归纳出“龙”、“堂”、“湖”、“亭”、“水”五个意念,并以此作为广场的设计构思起点,通过物化的营建取得相应的含义。
●“龙”的隐喻在广场中心的位置,竖立着广场标志性建筑物“双龙”。
雕塑建筑由本地著名的红色和白色砂岩筑成。
二龙龙首相向上,相互合抱,扎根土地,共同构成一幅生气勃勃的“二龙升空”场景,分别寓意改革开放以后雨城经济的腾飞,市民生活蒸蒸日上。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的场所,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的窗口。
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展现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首先,城市广场的功能要多样化。
一个理想的城市广场应当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求,如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商业交易等。
广场中应设置适当的休息区、游憩设施、文化展示区等,供市民和游客进行休闲娱乐、交流互动。
同时,广场还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览和演出,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其次,城市广场的景观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广场的设计要与周边建筑、绿化、交通等要素相融合,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可以利用自然元素如水景、花坛、草地等来增加广场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还可以设置一些艺术装置和雕塑等,以丰富广场的景观特色。
另外,城市广场的交通要便捷、安全。
广场需要与周边的道路、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等交通设施相连接,方便市民和游客前往。
同时,需要合理规划车辆和行人的通行路线,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对于广场周边的停车场设置也要考虑到周边的交通流量和停车需求。
此外,城市广场的设施要完善。
广场周边应设置餐饮、商业等服务设施,满足市民和游客的日常需求。
同时,要设立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等,方便人们使用。
垃圾桶、座椅、休息亭等设施的设置也要充分考虑人们在广场中的需求。
最后,城市广场的管理要科学有效。
广场的管理应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负责维护广场的日常秩序、环境卫生和安全。
还可以设置一些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头、警示标识等,提高广场的安全性。
在进行城市广场设计时,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广场周边的人口结构、需求和文化特点,确定广场的定位和功能。
还需要与市民和相关部门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和可持续性,将绿色和环保理念融入设计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一个成功的城市广场设计要兼顾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展示城市的魅力和文化特色。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1. 引言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承载着居民休闲娱乐、社交互动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
本文档旨在对城市广场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确保设计与规划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 设计原则设计城市广场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多功能性城市广场应具备多功能性,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广场可以设置休闲区、游乐区、文化交流区等,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2.2. 可持续性设计应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施和雨水回收系统等可持续设计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3. 可访问性广场应为所有人提供易于到达和使用的便利条件,包括无障碍设施、交通接驳以及充足的停车场等。
2.4. 社区参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居民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公众听证会等方式,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共同决策。
3. 设计要素3.1. 建筑风格和景观城市广场的建筑风格和景观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可以选择现代风格、古典风格或区域特色风格等,以创造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空间。
3.2. 绿化和景观照明绿化是城市广场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通过合理布局花坛、树木和草坪等绿化元素,可以提供宜人的环境和遮荫。
另外,景观照明的设计应以照明效果和能源消耗的平衡为依据,创造温馨且安全的夜间空间。
3.3. 活动区域和设施城市广场应设计具有多种功能的活动区域和设施。
例如,可以设置开放舞台、水景区、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区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4. 交通和停车广场设计中必须考虑交通和停车的便利性。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和人行道,以及提供足够的停车位,可以确保居民和游客的出行便利。
4. 实施计划4.1. 预算和资源制定详细的预算,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项目实施所需的资源。
该计划应包括设计和施工所需的费用、材料和人力资源等。
4.2. 设计和施工流程建立设计和施工流程,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该计划应包括设计阶段的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的物料采购、施工监理和工程验收等。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一、引言城市广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的中心空间,也是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具有良好的城市广场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市民的社交互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本篇文档旨在阐述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和功能布局,以期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设计原则1. 人性化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市民的需求和舒适感。
设计师应综合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交通便利性、安全性等方面,营造一个适宜人们居住和活动的空间。
2. 开放性设计:城市广场应该是开放、包容的空间,能够吸引不同年龄、背景的人群前来休闲娱乐。
广场的外部应有良好的通行性,方便市民进出。
3. 异地风情融合设计:城市广场的设计可以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空间。
同时,可以吸纳其他城市的元素,增加文化交流和多样性,使广场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
4. 绿色环保设计:城市广场应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
可以在广场中设计花坛、绿地和休闲区,为市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
使用环保材料,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和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功能布局1. 中央广场:中央广场是整个城市广场的核心区域,可以设置喷泉、雕塑等装饰品,展现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可以提供集会、文化活动等场所,吸引市民和游客。
2. 娱乐休闲区:为了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可以设置游乐设施、户外健身器材等。
同时,也可以设置休闲椅子、凉亭等设施,方便市民休息和聚会。
3. 商业区:城市广场可以设置商业区,为市民提供各类商店、餐馆和咖啡店等。
商业区不仅能丰富市民的生活娱乐选择,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4. 绿化带:城市广场的绿化带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种植各类花草树木。
绿化带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视觉愉悦的景观,也有助于减少城市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5. 步行系统:为了提升广场的通行便利性,可以设计步行系统,连接广场的各个功能区域。
步行系统应该有良好的人流引导设计,同时也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行动便利性。
广场设计说明广场设计说明一、前言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场所之一,是城市文化元素和社区生活的载体。
广场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日益增强的文化需求而逐渐成为一个兼具功能、美观和文化内涵的综合空间。
一个好的广场设计方案不仅要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娱乐和社区活动的需求,还要创造舒适的环境、反映时代特征。
本设计说明将重点介绍广场设计的整体思路、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和设计流程,旨在提供设计方案的参考和实现方案的指导。
二、整体思路在广场整体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广场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市场位置和自然条件,例如空气流通条件、太阳照射方向、降雨情况等。
在选定广场位置时,应该遵循合理分布的原则,离居民区不远,便于居民的出行和活动。
2.文化特色和传承:广场作为展示城市文化的载体而存在,应该强调地方文化、民俗特色和传统元素,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例如在南方城市可以通过突出水乡文化和水乡生活的元素来设计广场,南方城市的独特地理环境,也为广场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元素,例如选石头的借鉴与使用。
3.功能性需求:广场设计应该充分满足周边人群的休闲、社交、娱乐、文化、商业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人群需求的差异和管理的便利性。
4.形式表现和场所氛围:广场作为公共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表现不仅应该考虑到美观、大气,还应该回应城市发展、生态建设的呼吁,让广场环境更为宜人,活动氛围更为浓郁。
在以上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广场的整体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功能分区:根据广场的具体要求,划分不同的空间区域,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交通区、漫步区、健身区、游戏区、文化展示区等。
同时,应该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布局,以创造一个整体性的广场。
2.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广场设计重点考虑的环节之一,必须注重广场形式与氛围的统一性,考虑到广场的环境所特有的属性,结合场所文化内涵,在广场的一些区域或要素上进行广场美化。
字号:大中小城市广场不仅就是一个城市得象征,人流聚集得地方,而且也就是城市历史文化得融合,塑造自然美与艺术美得空间。
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就是一个城市得标志,就是城市得名片。
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得广场。
广场得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
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得吸引力尤为重要。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前言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一)、主体思想(二)、总体风格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二、方案立意三、总体布局1、平面构图2、竖向地形设计四、表现手法(一)艺术与思想表现得设计(二)环境绿化设计(三)广场小品设计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一、广场分区二、主要景点(一)、“世纪大道”(二)、“长安史话”(三)、“天圆”(四)、“地方”(五)、“古磐”三、植物配置四、灯光照明五、物业管理设施第三章、结束语前言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就是规划待建得住宅小区。
该广场规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68亩(约45300平方米),广场东西平均长度300米,南北平均宽度150米,地形为四边形。
广场面积39520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35248平方米,东、西、南三侧8米宽人行道占面4272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得基本设计要求如下:(一)、主体思想: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一定得观赏性与休闲性。
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得历史文化特色;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得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1、整体上:开放得、大气得时代风格;2、布局上:对称得、与谐得民族风格;3、细节上:深邃得、优雅得文化风格;4、局部上:精粹得、兼容得通俗风格。
根据业主得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长安当代社会人文背景得学习及长安历史文化得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现向业主汇报如下。
广场空间设计说明(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广场空间设计说明人民广场空间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临沂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建造了大量城市广场,规模、性质各异,但设计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大多缺乏特色。
在进行广场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结合广场空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设计,即可创造出具备当地特点的城市广场。
2.设计原则与依据2.1设计原则临沂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名人辈出,不仅有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大书法家,还有大评论家刘勰、大军事家诸葛亮、大思想家荀子等。
时至今日,临沂仍然书画昌盛,有着良好的民间文化氛围。
1972年银雀山竹简墓的发掘,使得《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得以重见天日,澄清了历史疑团,使“武圣”孙子之名,享誉世界。
临沂还是革命老区,这里曾进行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之一。
这些浑厚的历史积淀突显出临沂文化鲜明的“文”、“武”两翼特点。
2.2设计依据(1)本方案力图体现凤凰城之神韵,平面呈飞鸟形,隐喻“龟地凤凰城”,广场的四个主要出入口分别以临沂旧城四门之名而名之。
北曰宗岱、南曰望淮、西曰瞻蒙、东曰震海。
这是形式上的提炼与加工,是场所塑造的第一步。
(2)塑造场所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提炼文化的精髓,使场所具备独一无二的气质与氛围。
3、设计理念及构想3.1设计理念“一心”是指位于本广场的核心广场,以水体、瀑布为主;“两带”是指位于广场南北轴线上的步行休闲硬质广场带和位于广场北侧,由生态林带、五色花带以及人行步道形成的步行景观带,形似鸟儿张开的双翼。
“八点”是指广场的8个主要景观节点,包括:星光广场、文韬广场、武略广场、书法广场、银杏婆娑、源远流长、小脚丫儿童天地以及老人康寿乐园。
3.2 设计构想“文武相辅,面向未来”是本方案的基本出发点,围绕这一基本点并结合飞鸟形的平面,创造出“一心两带八点”的广场空间结构,使得整个广场空间化整为零,但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丰富了广场的空间层次。
广场设计说明(精选13篇)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13篇《广场设计说明》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篇一:广场设计说明一、方案设计基本要求:(一)、主体思想:1、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首先要体现休闲娱乐功能;其次要有必须的观赏性。
2、要充分体现简单愉快的特色。
3、要有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2、布局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二、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提高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礼貌与提高发展程度,它务必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二)、方案立意: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满足广场建设的目的。
5、贴合广场设计的基本要求。
6、以现代的手法,结合现代的人文景观总体营造。
(三)、总体布局1、平面构图:总体上,以喷泉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景点休闲健身场地、白桦林、小桥流水,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
在广场四个角分别用大树与外界隔离,在大树与广场之间有绿篱隔开,广场及其周围的路和景点用棕榈树、竹子等植物配置,使整个广场更灵活、多样。
2、地形设计:由于广场喷泉下沉,与整个周边环境构成一个高差,在思考因地制宜建设广场的前提下,分割高差,使人在视觉上有必须的缓冲,并到达丰富层次的效果。
广场由主入口到最高点的长廊,整体升高13米,在视觉上构成仰视效果,从广场的入口处看去,更能感受到一种时代的气息。
(四)、表现手法:1、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以形式美体现思想性和精神面貌。
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突出景观规划的观赏性和时代性。
2、环境绿化设计:以生态绿化建设为目的。
说明书目录前言一、项目剖析(一)项目概况及规划背景(二)规划围(三)规划定位(四)区位分析二、方案设计指南(一)指导思想(二)总体风格(三)设计目标三、设计依据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二、设计原则三、方案立意四、总体布局五、表现手法(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二)环境绿化设计(三)广场小品设计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一、广场分区二、主要景点(一)锦屏广场(二)东南广场(三)喷泉广场(四)明珠广场三、经济技术指标结语前言一、项目剖析(一)项目概况及规划背景项目位于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周围主要是工业用地。
市位于省中部,伏牛麓平原与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北距省会140公里,西78公里是市,南66公里是市,东55公里是市。
境河流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城市特色明显。
(二)规划围:项目西临路,东临韶山路,北临香江路,东西长约486米,南北宽约272米,总规划设计面积约12.5公顷。
设计区域现状地势平坦,以农田、果园为主,场地东面树林长势良好,基地周围现状主要是农田。
广场周围城市用地规划主要是工业用地。
(三)规划定位1.市城市定位——建设彰显沙澧河魅力和食品名城特色的环境宜人的活力城市2.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3.广场定位——市级综合性绿化广场,开发区城市空间的标志性核心区域,城市绿肺4.广场性质定位——休闲、文化、集会、游憩四位一体综合性广场(四)区位分析经济开发区是镶嵌在沙澧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位于市区东南部,是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总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一个后乡,31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近10万人。
京广(——)、漯阜(——)铁路在此交汇,京珠(——)、南洛(——)高速纵横交错,形成中原地区独具特色的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架纽,6条国道、省道经市区向周边辐射,具有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到90分钟车程150公里;到新航空港40分钟车程100公里;到港口5小时车程600公里;到5小时车程600公里;到4小时车程400公里。
市政广场设计说明范文篇一:市政广场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及背景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与沱江汇合处,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淮南亚热带气候。
正是由于有这独特的气候资源,辅以肥田沃土,使泸州市连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山青水秀,素有“川南鱼米乡”的美称,是四川一快得天独厚的宝地。
本项目位于城北新区沱江沿岸,东起大驿坝磷肥厂,西至木崖公园,全长约1公里,面积约50亩,定位为开放性的滨水绿地,将于相邻的木崖公园和已建沱江滨江绿地一起构成沱江滨江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游览的场所,提升泸州滨水区环境品质,显现泸州滨水城市风貌。
二、设计依据(1)《公园设计规范》(建标[1992]384号);(2)1995年省林业厅颁发《四川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办法》(3)《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4)《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5)《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建城[1992]313号)。
(6)《泸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7)《泸洲市大驿坝沱江滨江绿带磷肥厂段环境景观方案设计项目邀标文件》三、设计定位(1)功能定位:以绿地景观为主,集生态、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开放性滨河绿带公园。
(2)文化定位:沱江文化为主,酒文化和奇石文化为辅。
(3)风格定位:具有认为气质、雅致、简洁、大方的现代风格。
总体风格定位以现代风格为主,结合传统文化符号,使滨江绿地景观打造与泸州打造“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步伐同轨,利用沱江文化、酒文化、奇石文化等文化资源合理规划设计,共同传承泸州文化品质。
使滨江绿地景观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底蕴,提升滨江绿地综合品质。
利用现代、简约、大气的造景手法塑造清新雅致的人性化休闲、娱乐、健身空间,倡导清风淡雅、时尚现代的城市生活形式。
泸州之雅,樟柏松楠一片葱茏;桃梅芍菊四季争妍、世人共享;泸州之致,隐逸淡泊,人文飘香、品味生命。
四、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原则城市的生命力源于城市中的人和他们的活动,人的活动要求连续的流动的空间。
市政广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一、引言市政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场所之一,承载着公众休闲、交流和活动的需求。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市政广场的电力、通信和网络需求,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使用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市政广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二、整体设计思路市政广场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服务,满足市民需求,并保持广场的美观和整洁。
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整体设计思路:1. 系统集成:将电力、通信和网络等不同的布线系统进行整合,便于管理和维护,提高使用效率。
2. 分区设计:根据广场的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划分不同布线区域,保证各个功能区域的需求得到满足。
3. 前瞻性设计: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提前预留空余线路和接口,方便后续扩容和升级。
三、电力布线设计1. 供电系统:市政广场的供电系统应采用可靠性高、稳定性强的方案。
接入市电的同时,应增加应急发电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2. 照明系统:广场的照明系统应充分考虑节能和舒适性需求,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照明设备,并设置定时控制和感应开关,以提高照明效果和节能效果。
3. 环境设备供电:广场周边的花坛、雕塑等环境设备应合理设置供电接口,方便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四、通信布线设计1. 电话系统:市政广场需要建设完善的电话系统,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沟通服务。
应设置公共电话亭,并根据广场的使用情况合理分布,满足使用需求。
2. 告示系统:广场周边的告示牌、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应设置统一的通信接口,方便信息的发布和管理。
3. 视频监控系统:为了维护广场的安全和秩序,应建设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
合理布置监控摄像机,并设置相应的通信线路和接口。
五、网络布线设计1. 无线网络:市政广场应提供无线网络覆盖,方便市民和游客进行上网和信息获取。
应设置合适的无线AP,并合理划定覆盖范围,确保信号的稳定和覆盖的广度。
2. 有线网络:广场内部的办公区域、商业区域等需要提供有线网络接入的地方,应设计合理的网络布线,方便设备的接入和管理。
人民广场空间设计说明(约5000字)
1.项目概况
2.设计原则与依据
2.1设计原则
2.2设计依据
3.设计理念及构想
3.1设计理念
3.2 设计构想
3.空间布局
3.1轴
3.2心
3.3绿带
3.4组团
3.5景观节点分布
4.空间设计要素分解
4.1道路
4.2植物
植物配置
植物选择
4.3水景
4.4地面铺装(色彩)
4.5微地形处理(堆山、置石)
4.6无障碍设计
4.7建筑小品
4.8周边环境、建筑……
5.造景手法
6.景观
6.1主入口景观
水景设置
绿地
景观带
……
6.2中轴景观带
道路
水景处理
……
6.3次入口景观区
入口设计
水景
……
6.4特色空间
水景亭景观
广场
道路绿化景观
……
其余部分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
人民广场空间设计图纸
1.总平面图(比例尺自定)
2.分析图(景观分析、道路分析、绿化分析、功能分析、结构分析)打印在一张A3图纸上(比例尺自定)
3.绿化设计图打印在一张A3图纸上(比例尺自定)应与总平面图比例尺一致4.铺装设计图打印在一张A3图纸上附效果图片
5.其余的图纸打印在一张A3图纸上
(1)下沉广场设计
(2)树池设计(平面、剖面)
(3)弧形廊设计(平面、立面、剖面)
(4)喷泉设计(平面图、剖面图)
比例尺自定
设计一个封皮(全班统一)。
广场设计说明1. 引言广场是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是人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场所。
良好的广场设计能够提供舒适的环境,吸引人们驻足,并且起到交流互动的作用。
本文将对广场的设计进行说明,包括场地选择、功能设置、景观布局等方面。
2. 场地选择广场设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
以下是场地选择的几个重要因素:•位置:广场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点,方便市民前往。
最好选择能够吸引足够的人群的繁华区域。
•面积:广场的面积应根据预计使用人数来确定。
应充分考虑人流量的承载能力,避免拥挤。
•可达性:广场周边应有便捷的交通设施,如地铁站、公交站等,方便市民到达。
3. 功能设置广场的功能设置需要根据目标人群、使用需求以及周边环境来确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功能设置:•休闲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长凳、休息亭等,供市民休息、聊天或观赏风景。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遮阳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娱乐设施: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可以设置一些娱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等,丰富广场的功能。
•文化展示区: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可以设置文化展示区,举办各种文艺演出或展览,吸引市民驻足。
•绿化景观:合理的绿化布局能够提供舒适的环境,净化空气,增加广场的美观度。
可以选择各种植被,如树木、花坛等,为广场增添色彩。
4. 景观布局在广场设计中,景观布局是一项重要工作。
以下是一些景观布局的建议:•中心景观:在广场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独特的景观,如雕塑、喷泉等,成为广场的焦点。
这样的设计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增加广场的吸引力。
•步行道:设计合理的步行道,方便人们在广场中行走。
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和颜色来划分步行道的区域,增加趣味性。
•灯光设计:夜晚的广场需要合适的照明设计,增加夜间的魅力。
可以使用柔和的灯光照亮广场,营造浪漫的氛围。
5. 设计原则在广场设计中,需要遵守一些设计原则,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流线性:广场的设计应考虑到人流的流线。
合理的布局能够引导人们在广场中自然流动,避免拥堵。
广场设计说明前言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一)、主体思想(二)、总体风格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二、方案立意三、总体布局1、平面构图2、竖向地形设计四、表现手法(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二)环境绿化设计(三)广场小品设计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一、广场分区二、主要景点三、植物配置四、灯光照明五、物业管理设施第三章、结束语广场设计说明怎么写Concept of the Square(Plaza) design. 若是车站广场,英文会用concourse.1- 提出您的广场设计的概念:如构思及创作想法.2- 再来说明您设计的广场聚有特色的部分. 像是一些精巧的设计,形体或是形式上的风格. 3- 最后提出您设计作品的细部创意. 如街道家具等,如太阳能街灯,创意座椅之类的.4- 也可以补充说明相关的案例介绍.因不清楚您的问题是要翻译成英文还是解答设计说明的内容,以上供您参考,希望令您满意!!房屋建筑设计说明怎么写建筑设计说明项目背景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的城镇建设突飞猛进。
80年代开始扩展,近年继续拉大城市框架,进一步丰满城市形象。
2005年共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心城区实施“东延北扩西改”战略,建立“四纵四横”道路骨架。
已建成大溪中学、新世界国际大酒店、十六层信用社大楼,目前31层皇家花园和25层荷兰花园正在加紧建设中。
今年加大投入,对镇政府广场、河滨公园、城区主干道一级公路的两侧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使大溪初展小城市风姿。
由于温岭市铁路站场建设涉及到下洋张村全村拆迁,根据大溪镇下洋张村村民公寓式住宅建设安置办法,特制定此项目解决方案。
一.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大溪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北端。
东毗泽国,南邻温峤,西接乐清大荆,北交黄岩、路桥,是台州市与温州市的交接处,距温岭市区14.5公里。
镇区面积129平方公里,辖5个管理区,110个村(居)。
常住人口12.1万人。
广场设计说明书第一篇:广场设计说明书安阳市人民广场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该地块位于安阳市规划的新城市中心,北邻规划行政中心大楼,南至城市主干道,东面紧邻城市次干道与新建住宅区相隔,西面紧靠城市主干道,与规划的商业广场相望,南边为城市规划展览、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
规划用地呈矩形,东西长约320米,南北长约178米,总用地面积为56960平方米。
广场将与北面的行政中心和南边的展览艺术中心共同形成一条变化丰富的城市景观中轴线。
二、设计依据:广场设计要求,具体如下:1.该广场建成后将成为新城区一个集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及标志性的城市中心广场。
2.要求广场设计功能布局合理,满足集会、观演、市民休闲等多重功能,注重空间的围合感、归属感;环境优美宜人,景观丰富;人文气息浓厚,能够充分展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
3.充分考虑广场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塑造鲜明的城市空间形象。
4.注重交通流线设计,考虑广场出入口位置的选择,注意广场内外交通的衔接,静态交通、人行与车行路线的规划;无障碍残疾人坡道的设计。
5.考虑景观节点、景观轴线的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6.注重广场竖向设计,丰富空间层次,景观元素的综合应用。
三、设计主导思想: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广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
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
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广场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一、项目概况及背景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与沱江汇合处,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淮南亚热带气候。
正是由于有这独特的气候资源,辅以肥田沃土,使泸州市连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山青水秀,素有“川南鱼米乡”的美称,是四川一快得天独厚的宝地。
本项目位于城北新区沱江沿岸,东起大驿坝磷肥厂,西至木崖公园,全长约1公里,面积约50亩,定位为开放性的滨水绿地,将于相邻的木崖公园和已建沱江滨江绿地一起构成沱江滨江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游览的场所,提升泸州滨水区环境品质,显现泸州滨水城市风貌。
二、设计依据(1)《公园设计规范》(建标[1992]384号);(2)1995年省林业厅颁发《四川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办法》(3)《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4)《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5)《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建城[1992]313号)。
(6)《泸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7)《泸洲市大驿坝沱江滨江绿带磷肥厂段环境景观方案设计项目邀标文件》三、设计定位(1)功能定位:以绿地景观为主,集生态、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开放性滨河绿带公园。
(2)文化定位:沱江文化为主,酒文化和奇石文化为辅。
(3)风格定位:具有认为气质、雅致、简洁、大方的现代风格。
总体风格定位以现代风格为主,结合传统文化符号,使滨江绿地景观打造与泸州打造“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步伐同轨,利用沱江文化、酒文化、奇石文化等文化资源合理规划设计,共同传承泸州文化品质。
使滨江绿地景观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底蕴,提升滨江绿地综合品质。
利用现代、简约、大气的造景手法塑造清新雅致的人性化休闲、娱乐、健身空间,倡导清风淡雅、时尚现代的城市生活形式。
泸州之雅,樟柏松楠一片葱茏;桃梅芍菊四季争妍、世人共享;泸州之致,隐逸淡泊,人文飘香、品味生命。
四、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原则城市的生命力源于城市中的人和他们的活动,人的活动要求连续的流动的空间。
本次设计立足于这种思考,强调环境的共享性与参与性,为城市人群活动规划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
2、“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是一个连续发展与变化的动态结构体系,规划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结合泸州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处理好滨江绿地环境建设和城市远景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战术、微观和宏观、政策与行动结合在一起,突出涉及过程中连续性和动态性的认识。
3、“个性化”原则城市文化最具有个性色彩,泸州市的酒文化、奇石文化、水文化、历史人文轶事、地方民俗文化以及滨江绿地公园自身的文化底蕴等,贯穿了整个泸州市的文明进程,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4、“整体性”原则城市不是一系列组成部分的集合拼接,而是一个系统的、律动的、综合的、多功能的整体结构体系。
设计力求将泸州市滨江绿地景观律动和城市景观律动,滨江绿地景观轮廓与城市天际线,滨江绿地四季变换的色彩季相与城市生态机理的和谐统一。
5、有机秩序的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
本规划以“绿脉”为主体,“人文”为主线,将市民活动所需的各项功能,作有机秩序的组合,充分体现景观规划在整体性大前提的有序性。
6、“安全性”原则强调各园林空间的安全舒适性,除了满足设施设备以及功能上防滑防护等要求,同时强调防地质灾害避险功能。
7.“经济性”原则材质应用上多考虑本土树种,在保证效果优良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经济性,同时也体现出地方物种特色。
五、设计理念在泸州市打造“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的大环境下,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注重现代规划设计手法,将泸州市特有的文化底蕴融合到滨江绿地景观带这一设计载体中,融人文于自然,赋生态以艺术,营造一幅集生态、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景观意境,形成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绿色景观空间,展示泸州市滨水城市风貌。
六、设计元素木——以乔木为主、灌木与草本为辅打造新的层次多样、季相明显和色彩丰富的园林景观空间,达到四季皆有景、四季景不同、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
花——大量运用四季花乔成片栽植,使整个公园游览线路充满生机和灵韵,使行人达到视觉和嗅觉上的享受。
置石——石的刚强、沉重与草木的柔软、飘逸相辅相成,可作为点缀也可作为文化的载体,既丰富了景观的外轮廓,也增加了景观的文化内涵。
水景——利用公园场地高差优势,结合沱江文化的展示,形成不同形态的跌水、溪流、瀑布等景观水系,让水活动起来,使整个园区更富有活力与灵气,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让观水与亲水共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文化——将泸州市地区特有的文化作为灵魂贯穿于整个规划规划的始终,使景观因文化而丰韵,使文化因景观而活现,从而营造出历史文化延续的城市空间。
七、设计构思(一)总体构思立足于泸州市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文化底蕴,突出生态、人文等特点,完善城市绿地功能系统,兼具城市防灾避险功效。
根据公园地理环境,结合人文历史文化特色,吸取国内外城市景观规划的优秀因子,塑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游览、防灾避险为一体,既有时代特征,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开放型城市滨水绿带公园。
具有设计体现以下四个特点:1、绿韵——生态机理绿色秀相,秀外慧中,景成而美显。
通过各路段变化多姿的绿地景观构成赋予园区林相变化、季相变化、色相变化、层次变化的绿色秀相组成的绿色秀相风光,营造出“春勃生机、夏荣浓郁、秋意绚烂、冬郁苍翠”的生物园林秀色。
做到四季景色变换、四季花香不断,形成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水韵——景观灵气景因水而活,水借景而灵秀。
“城在水中”是泸州市的一大特色,规划力求在公园内打造与河水遥相呼应的景观水色,让观水与亲水共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文韵——景观活力文化是景观的活力源泉,没有文化的景观缺乏生命力。
沱江经过漫长流淌在泸州绕过场地外围最后一道湾后汇入长江,千古年来沱江流域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明。
另外泸州市又是古代历史文明和现代酿酒文明的结合体,在营造自然生态景观环境的过程中融入泸州市特有地域文化,打造开放性城市综合公园,使公园富有灵魂。
4、人本——市民参与设计合理增设游乐观赏项目和景点,让游客沿着各种游道在不同区域体验不同游赏乐趣。
同时合理布局室内室外休闲空间和康体健身项目等娱乐休闲项目。
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娱乐休闲参与需求。
(二)节点景观方案构成主题文化广场:整个广场以泸州画面奇石作为各构图来源。
利用流畅的线条配以直线、折线形成完美的奇石画面。
根据功能需求将广场分为文化体验区和休闲娱乐区,两区动静分明共同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
1、文化体验——静区三分支的主题“沱江魂”雕塑,象征沱江源头九顶山东、中、西三股支流,雄伟的雕塑体现沱江磅渤气势,潺潺溪流由主题雕塑的右侧淌过一个椭圆形大弯汇入下沉式景观水池,这是寓意沱江在泸州绕过最后一道弯汇入长江。
溪流的旁边一群纤夫(雕塑)哼着船工号子正拉着仿古木船逆流而上,气势浩大,充分体现沱江流域人民朴实、勤劳、向上的精神风貌。
木船也是广场中央文化走廊的必经之路,让游人充分体会遨游沱江的深刻感受。
溪流的末端四个了酿酒木桶正散发热气,这是寓示了沱江来到了世界著名酒城、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泸州,四个木桶象征四口古老窖池,特效喷雾系统营造出弥漫酒香的意境,让人不觉陶醉于此。
游人踏过木船仰望,一条刻满趣味性“川江号子”“沱江号子”的文化大道连接主题雕塑。
两侧是对称式的文化艺术灯柱,沱江流域特色文化在灯柱下的浮雕上幕幕再现,加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沱江号子”的渲染。
足以勾起游人们对多少往事的回忆。
2、娱乐休闲——动区根据尽可能的保留和利用现有场地特征的设计手法,体现原始场地精神,同时减少大挖大填节省建设投资。
设计利用现场的原有地形特征,保留改造原电厂局部建设,形成商业休闲空间的同时,极大地丰富广场的整体空间层次,将原电厂一幢楼房的地下一层改造成为公园广场的管理用房以及休闲水吧等。
将建筑的一层部分改建成现代咖啡吧,利用剩余的空间作为露天休闲平台,与下沉的休闲木平台形成错落空间。
利用原地形的缓坡建成休闲台梯,满足人们“坐”“躺”“观”“谈”的行为以及心里需求。
将低洼地改造成景观水池与主雕的左侧水系相连接,使水系形成动感循环水景。
满足人们亲水休闲的意愿,吸引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欲望。
酒具吐水小品生动灵活,一条雄伟的构架跨廊横空划过,直到沱江岸边,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冲击的同时也丰富游人的观景层次。
随着构架走廊将人的视线带向沱江岸边,四个船形挑台在白帆的微微飘动下感觉正在驶向前方。
这里代表古代木船队浩浩荡荡挺进沱江,给沱江流域带来新的文明、新的希望。
宽敞的观景木平台上或眺望江景、或仰望山景,远眺的感觉使你不由得融入山、水、画面之间。
景观生态长廊:景观生态长廊由25米的坡段绿化带和近10米的滨江绿化带组成,在坡段绿化带中利用道路铺装广场结合现场地形变化形成不同的景观空间。
靠木崖公园的一端坡度较大,结合木崖公园文化及沱江文化设置几组浮雕与木崖公园相呼应和衔接。
中段较为平缓的地段利用特色树阵形成不同植物艺术空间,人们穿梭其间享受大自然给予的靓丽色彩。
靠主题广场段在曲线形游道上设置景观廊等,满足人们驻足休息、交流。
10米滨江绿带上设置停车场两处以及公厕一座,满足游人停车等功能。
绿化以自然式生态搭配为主,局部地方处理地形起伏使绿化层次更加丰富。
康乐天地:位于广场左侧与已建滨江绿带相连,设计利用灌木和道路的划割形成大小生态活动空间,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成人健身器材,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
在靠近儿童游戏区附近设置色彩花带、花块,营造生机活跃的气氛,同时有利于孩子们的心里成长。
(三)植物种植设计植物景观营造上,强调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合,突出生态效益。
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在统一的基础上做到各个细节的变化,着重体现植物的多样性的特点。
2、体现植物在色彩以及季相上的变化。
3、注重植物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速生和慢生之间的结合,构成多层次植物群落,更趋近于自然生态系统。
4、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基础,体现地方特色和川化独有的个性内涵。
植物品种充分利用本地树种,考虑生物多样性以常绿树种为主,增加绿量。
组团式栽植地被及灌木,加上周边大小乔木,参差错落,郁郁葱葱,达到良好的安全分隔、防噪、防尘的效果。
沿路两旁广场周边芳草茵茵,绿树点植,各式各样的花木,疏密有致点缀其间,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受。
四季有花,四季变幻,达到收四时之烂漫,展物种之风姿的艺术境界。
植物品种规划表(四)园路及铺装设计沱江滨江公园内道路除了车行主干道外,其余主要为各种园林道路和铺装。
园林道路是沟通各景区、各景点的枢纽,宽1.2 至3米不等,根据效果突出、造价控制的不同原则,道路和铺装主要可采用花岗石(如芝麻白、芝麻灰、梨花白、樱花红、蒙古黑、灌县黑等);砂石板(如青砂石、黄砂石、黄木纹、红砂石、锈石板等);卵石(如五彩雨花石、五彩卵石、海峡石、洗米石等)、混凝土砖(如广场砖、仿古砖、透水砖等);彩色混凝土模压地面等材料铺设而成,或自然流畅,或曲折迂回,满足不同景观和功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