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的应用(新编201908)
- 格式:ppt
- 大小:425.50 KB
- 文档页数:12
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0分)阿博士种树的棵数和所需时间如下表:1. 根据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判断这两种数的关系,并补充完整。
2. 根据上面的表格,在下图中描点,并用线连起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讲解重点:通过一组具体的数据,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变量和不变量,以及它们是正比例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下题目中的数据,看看第一行,1、2、3、4、5……10,再来看看第二行,5、10、15……师:看来有些同学跃跃欲试了,唉,请这位同学上来补充完整。
生:……师:不错,看来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同学们的火眼金睛。
在这个题目中,种 植棵树和时间是成什么比例关系? 生:正比例。
师:为什么说他们是正比例关系呢?生:种树棵数和时间它们的比值是一定的,它们的比值是51。
师:对,那这里的等式列出的是什么?生:种植棵数=51×时间。
师:表格都填写完成了,我们来做做第二题,自己动手画画看。
生:……师:好了,你们发现了什么?(若没有发现,进行进一步提示,把点逐一连接起来,并进行延伸) 生:它是一条直线。
师:它经过图中的0点吗? 生:经过。
师:不错,正比例是经过圆点的一条直线。
板书:种树棵数 1 2 3 4 5 …… 10 时间/分钟51015……种树棵数 1 2 3 4 5 ……10 ……时间/分钟 5 10 15 20 25 ……50 ……师:同学们都掌握了吗,我们来试下练习一吧。
练习1:(5分)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如下表:边长/厘米 1 2 3 4 5周长/厘米1.在上表中将正方形的周长补充完整。
周长写作C,边长写作a,它们是什么关系?写出它们的关系式。
2.根据上面的表格,在下图中描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分析:正确理解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比例关系,正确的描图,并发现规律。
板书:边长/厘米 1 2 3 4 5周长/厘米 4 8 12 16 20生:……师:看来同学们对正比例又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那老师再来问问你们,宽一定,长方形的长和面积是什么关系?生: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六年级数学寒假培训(第四讲)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一、知识要点1、正比例的意义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
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k xy (一定) 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 和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
反比例关系式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 ×y=k(一定)3、正、反比例的异同 正 比 例 反 比 例相同点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2. 两种相关联的量运算的结果一定。
不同点 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做除法运算。
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
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做乘法运算。
二、巩固练习㈠、填空(1)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 )比例。
(2)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 )比例(3)圆的面积一定,2r与π成( )比例。
(4)圆的周长和直径成( )比例。
(5)正方体棱长一定,它的体积与底面积成( )比例。
(6)每立方厘米铁块重量一定,铁块的重量与体积成( )比例。
(7)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 )比例。
(8)全程一定,已行路程和未行路程成( )比例。
(9)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比例。
(10)每步的距离一定,行走的路程与步数成( )比例。
(11)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与加工的时间成(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成(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个数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成( )比例。
(12)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成( )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一、什么是正反比例1、正比例:正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率是一致的,当其中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也会相应地增大,反之亦然。
两个值之间的正比例可以用y=ax+b (a>0)这样的函数表达出来。
2、反比例:反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率相反,当其中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会相应地减小,反之亦然。
反比例可以用y=a/x+b (a>0)的函数表示出来。
二、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正反比例1、小学六年级数学中常见的正反比例实例有:(1)时间与内容的正比例:学习的时间与学习的内容正比,也就是说,投入的时间越多,学习的内容就会比较多。
(2)距离与时间的反比例:一般来说,距离和所耗时间是反比例的。
也就是说,距离越大,耗费的时间也就越长。
(3)质量与价格的反比例:大家购买物品也是质量和价格是反比例的。
也就是说,质量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三、正反比例在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应用1、分数的反比例:比如有一个划分为两部分的数,其中一部分是原数的3分之一,另一部分是原数的2分之1,这就是表达反比例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掌握反比例的概念。
2、重量和体积的反比例:利用试管、称重的方式,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得的试管中重量和体积的反比例关系,并且按照规律画出反比例的图像,总结出反比例特点,这样就可实现对正反比例的洞察和掌握。
3、面积与周长之间的正比例:通过画图测量形状的面积和周长,从中可以观察面积与周长之间的正比例关系,让学生把正反比例概念掌握其中,从而可以解决有关正反比例的问题。
4、实际问题求解:可以用折线图、比例图等形式来表示,在给定2个变量情况下,实现对反比例、正比例的概念掌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使用正反比例进行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
《正方比例的应用》的教学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正反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1.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学会用比例解决一般问题。
2.通过与前面旧知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理解应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优势和好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新课了。
出示ppt (课前小练)(出题意图)复习正比例相关知识,辨识正比例条件下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生:认真阅读、完成题目(学生独立完成)预设:学生完成的方法会不同,即:列比例法和算术法等。
提示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
师:谁能上黑板展示你的完成结果,包括你的想法、完成方式和完成过程。
生:学生试着上黑板展示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补充,提出鼓励学生上台展示的话语。
师:在正比例中一个数量会随着另一个数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而减小。
那么在反比例中一个量会随另一个量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__。
生:在反比例中一个量会随另一个量的增大而减小(出题意图)提示学生根据两量的变化关系初步判断两个量成的比例,形成规律性判断。
师:那么我们判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依据是什么?生:是两个量的比值一定或乘积一定师:出示ppt:(逐级掩饰)师:来看一下今题问题生: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回答问题。
师:你得到那些数学信息?生: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谁愿意分享你的结果。
生:利用展台分享自己探究结果师:进行适当的点评生:相互讨论探究结果师:出示本节课思维导图。
生:认真阅读并积极反馈。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师:出示问题(ppt)完成题目生:分组谈论,主动探究师:展示你的成果生:上黑板展示,小组测评。
师:我们来测试一下(ppt)生:认真练习,独立完成生:展示求解结果,相互交流。
六年级正反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的知识点如下:
比例的基本性质:设一个数为x,另一数为y,则有(x-a)/(y-b)=(x-1)/(y-2);
比例的四则运算:分子不变,分母改变时,比值不变;
利用“整体反推法”求解比例问题:当已知两个数的比,求第三个数时,先用第二个数除以第一个数,得到一个新的比例,再把这个新比例的倒数作为第三个数即可。
解比例方程的方法:从整体上看,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列方程;从部分上看,根据个别数和全体数的关系列方程;最后写出符合题意的式子。
反比例的性质:当整体小于部分时,反比等于1;当整体大于部分时,反比小于1。
反比例的应用:在生产、生活中,可以通过反比例来判断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