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1)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1)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1)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1)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1)

一、“诗人批评家”与“创作室批评”:沈从文的小说批评理论

我在《从艾略特“诗人批评家”看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一文中指出,沈从文是一个标准的

诗人批评家(poet-critic),他的小说理论与批评是典型的创作室批评(workshop-criticism)。“诗人批评家”的文学批评理论,视野与论点都很有局限,他只评论影响过自己的作家与作品,只评论自己有兴趣又努力去创作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创作室批评,因为它只是一个作家在从事创作时的一种副产品(byproduct)。(1) 目前收集在《沈从文文集》中第十一及

第十二卷中的文论,虽然很不齐全(2),但从这些论文中,已经很清楚地看到,沈从文的

文学批评理论,是属于“诗人批评家”的传统。他对小说的看法,所以具有权威性,并不是

因为他对小说作品及理论有特别深广的研究,更不只是他有一套严密的批评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创作经验的艺术家(craftsman),他所论的问题全是他人未能

道的经验之谈。他对鲁迅、废名等人描写被现代文明毁灭的乡镇小说的见解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通过他自己在创作经验中的深入感受与了解所得出的结论,不是纯理论或哲学性的推理或分析。沈从文的文学批评理论文章,都是在创作之余,把零星创作中的真知

灼见,反复地表达在不很正式的文学批评文章中。第一类,属于序言或后记,把自己开拓的小说领域之新发现或艺术技巧记录下来。第二类是直接评论一位作家或作品,如《沫沫集》中的《论冯文炳》,这些都是沈从文向他们学习过,或受其影响的作家。第三类是笔记式的篇幅较长的著作如《烛虚》。这些论说序跋,其实主要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一方面替自己所写的小说辩护,另一方面为他所写的小说建设一个理论架构,以便得到承认与建立其权威性。(3) 沈从文在1922年从湘西到北京,开始写作。大约到了1928年后,才开始写出《柏子》、《雨后》、《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夫妇》、《萧萧》、《丈夫》、《边城》这些代表杰作。因此他的批评理论在193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4)

由此可见,沈从文是从他自己的作品来考察当代或前辈的作品,因此对那些深感兴趣又影响过他的以抒情笔调写乡土小说的作家,就大为赞赏,但对那些与他创作兴趣背道而驰的就表现冷漠,甚至攻击,对郭沫若小说的态度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二、包含着社会现象与梦象的小说

文学理论的目的是要为自己的作品建设理论基础,争取承认,因此作为诗人批评家的沈从文,所写的许多评论文章,基本目的不是要替读者解读作品,更不是为作家在文学史上定位,也不是要建立一套文学理论新体系。他的动机与目的很有局限性,从沈从文对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来看,就更能了解他的小说理论是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归纳出来,这构成了他关于小说的理念。在三十年代前后,当写实主义、人生文学成为主流时,沈从文注

意到很多作家凭着一个高尚尊严的企图(如为人生),一个不甚坚实的概念(如“社会的

脏污”、“农村的萧条”)去写作,结果“所要说到的问题太大,而所能说到的却太

小”(11:165-166),因此在《短篇小说》一文中,他除了肯定小说要表现人生,但这绝不

止于外在表面的客观事物现象,除了人生现象,应该还有梦幻现象,要不然小说就沦为新闻式的报告了:把小说看成“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因为既然是人事,就容许

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现象,是说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种种关系;一是梦的现象,便是说人的心或意识的单独种种活动。单是第一部分容易成为日常报纸记事,单是第二部分又容易成为诗歌。必须把人事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用语言文字来好好装饰剪裁,处理得极其恰当才可望成为一个小说。(《文集》,12:113-114)他特别强调人事和梦要相混

结合起来,因此这二者是二而一,一而二,不能分开的。把它们分开以后,我们小说中的人,生命或灵魂,就会破碎。沈从文的小说要把它们粘合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人。“一

切作品皆植根于‘人事’上面,一切伟大作品皆必然贴近血肉人体。” 在面对现实主义的压力,沈从文说小说家要“贴近人生”,但写作时却要“俨然与外界绝缘”,绝对不能被一些崇

高观念左右:我虽明白人应在人群中生存,吸收一切人的气息,必贴近人生,方能扩

大他的心灵同人格。我很明白!至于临到执笔写作那一刻,可不同了。我除了用文字捕捉感觉与事象以外,俨然与外界绝缘,不相粘附。(《文集》,11:41-42)他要“用文字去

捕捉自我的感觉与事象”,而感觉是个人的,超现实的。所以接下去,他再强调写小说要“独断”: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浸透作者人格和感情,想到这个目的,写作时要独断,要彻底地独断!(《文集》,11:42)沈从文在《水云》那篇回忆式的哲理散文里,很坦诚地透露了自己经常陶醉于梦境的经验。写作对沈从文来说,是“我要写我自己的心

和梦的历史”。《月下小景》中的佛经故事是经过“放大翻新,注入我生命中属于情绪散步

的种种纤细感觉和荒唐想象”。《边城》那本中篇小说是“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

的故事,是“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虽然“一切作品皆植根于人事上面,一切

伟大作品皆必然贴近血肉人生”,他为小说中已经消失的蛮荒历史,人类的记忆和梦幻里

的世界辩护:只看他表现得对不对,合理不合理,若处置题材表现人物一切都无问题,那么,这种世界虽消灭了,自然还能够生存在我那故事中。这种世界即或根本没有,也无碍于故事的真实。(《文集》,11:45)所以沈从文在小说中,常常写的不是眼见的状态,而是官能的感受、回忆、梦幻,请看下面几段文字:用各种官能向自然中捕捉各

种声音,颜色,同气味,向社会中注意各种人事。脱去一切陈腐的拘束,学会把一支笔运用自然,……在现实里以至于在回忆同想象里驰骋,把各种官能同时并用,来产生一个“作品”。(《文集》,11:39)创作不是描写“眼”见的状态,是当前“一切官能感觉的回忆”。(《连萃创作—集·序》见吴立昌《沈从文》,34页)超越普通人的习惯,心与眼,来

认识一切现象,解释一切现象,而且在作品中注入一点什么,或者是对人生的悲悯,或者是人生的梦。(《文集》,11:357)

三、探索人的灵魂与意识深处的小说

好的小说家,不同于常人,因为他能够从普通人所共见的人生现象与梦象中,发现一般作家不易发现的东西,打开普通作家不能进入的世界:一个伟大作家的经验和梦想,

既不超越世俗甚远,经验和梦想所组成的世界,自然就恰与普通人所谓“天堂”和“地狱”鼎

足而三,代表了“人间”,虽代表了“人间”,却正是平常人所不能到的地方。(5)从1928到1947年间,前后约二十年,沈从文写了大量有关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其支流各乡村的小说。中国土地上的湘西,一般人都能前往观光,但是沈从文小说世界中的湘西,不管是茶桐小边城或是玉家母子的菜园,七个野人的山洞,吴甘二姓族居住的乌鸡河,都是当地居民或游客所看不见,到不了的艺术世界。(6) 沈从文在文章里,经常强调他五官的敏感性能,他善于通过官能,向自然捕捉声音、颜色、气味,而且幻想与回忆的能力,也超乎常人。这种能力能促进作品之深度:天之予人经验,厚薄多方,不可一例。耳目口鼻虽具同

一种外形,一种同样能感觉吸收外物外事本性。可是生命的深度,人与人实在相去悬远。(《文集》,11:280)他自认是一个能表现生命深度的作家,当然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反的,沈从文下面这段文字,很显然是针对当时长久住在北京或上海的现实主义作家,嘲笑他们感觉官能已麻木不仁,因此作品自然没有深度,更没有独创性:城市中人生

活太匆忙,太杂乱,耳朵眼睛接触声音光色过分疲劳,加之多睡眠不足,营养不足,虽俨然事事神经异常尖锐敏感,其实除了色欲意识和个人得失以外,别的感觉官能都有点麻木不仁。(《文集》,11:44)沈从文一再说创作描写不是眼见的状态,不是一般人所能

到达的地方,也不是普通作家容易发现的东西。到底这种小说所表现的由人事与梦象相混合的是什么世界?他在《烛虚》中指出,他的小说最终目的,就在于探索人的灵魂或意识边际,这样才能发现人,说明爱与死的各种形式:我实需要“静”,用它来培养“知”,启

发“慧”……用它来重新给“人”好好作一度诠释,超越世俗爱僧哀乐的方式,探索“人”的灵魂

深处或意识边际,发现“人”……(《文集》,11:281)接下去,沈从文说在现代文明社会,“生命或灵魂,都已破破碎碎,得重新用一种带胶性观念把它粘合起来”。他的小说便是寻

找还未被现代社会文明打破的人,还包括“我”作者自己。沈从文在《长河·题记》中说,他在作品里把农民“加以解剖与描绘”就是要探索其灵魂深处或意识层面:在另外一个作

品中(指《长河》),把最近二十年来当地农民性格灵魂被时代大力压扁扭曲失去了原来的素朴所表现的式样,加以解剖与描绘。(《文集》,7:4)因为沈从文在论小说时,

从想象、意识,到探索与解剖灵魂,金介甫,吴立昌都肯定他对佛洛依德的文艺心理学的理论有所认识。(7) 沈从文的《渔》,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探索人类灵魂意识深处的

小说。在现实层面里,苗族把毒药倒进乌鸡河里毒鱼,这是一年一度的大浩劫。吴姓兄弟溯河而上,在月夜里进入梦幻中,深入野蛮民族好斗嗜杀的潜意识深处,这条河是历史之河,意识之河,把这对孪生的青年人,带回人类蛮荒时代,人类灵魂之黑暗深处去。所以在河的上流,他们发现荒滩上有被流血染红的岩石,有哀悼鬼魂而建的庙,还有旧战场,以及唯一甘族生还的女子,这些都是二族互相残杀带来的悲剧。(8)

四、小说是要发现人性,解释人生的形式

沈从文要小说家超越现实,进入梦象,进入一般作家不能到达的地方,描写眼睛看不到的状态,探索人类的灵魂或意识底层,他的目的是要发现人,重新对人给予诠释,因为他

在寻找中的人类,甚至自我的生命与灵魂,“都已破破碎碎,得重新用一种带胶性的观念

把它粘合起来”。在沈从文眼中,人的生命与灵魂破破碎碎是许多原因所造成,而最常

表现在他作品中的是野蛮的风俗与现代文明。譬如他说湘西的农民,“性格灵魂被时代大

力压扁扭曲失去了原来的素朴”,是指现代都市文明侵入乡村与小城镇后毁灭了原来的生

活方式与人性。沈从文在更早的作家如鲁迅的小说中,已看见中国小乡镇及其人民在新的物质文明侵入后,“皆在渐渐失去原来的型范”。农民性格灵魂固然被时代大力压扁扭曲,

城市人,像沈从文小说中的绅士政客,更丧失人性,道德沦丧。《夫妇》、《三三》中的城市人性已变形,身心都得了病,《菜园》中的乡绅政客,就更加卑鄙丑恶地去残害善良的老百姓了。所以沈从文一次又一次地说明他用小说艺术建设的庙所供奉的是“人性”,

因此他要表现真正的人性,请看下面引自各篇论文的段落: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

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集》,

11:45)在小小篇章中表现人性,表现生命的形式。(《文集》,12:126)我写小说,就重在从一切人的行为表现上理解人的种种长处和弱点……(《文集》,12:54)我写

小说,将近十年,还目的始终不变,就是用文字去描绘一角人生,说明一种现象。(《文集》,11:30)沈从文那样认真看待小说,因为他认为小说具有传统的文以载道的目的,

并希望小说能代替经典著作,帮助人去理解人性、神性和魔性,建立价值与道德

感: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文集》,12:114)沈从文对被压扁扭曲的人性如何解剖(即探索其灵魂与意识深处),目前像凌宇、王继志、吴立昌的著作都有讨论。(9)沈从

文一方面表现乡下人与都市人(包括农民、士兵、工人、妓女、政客、绅士等各行各业的人)被扭曲得变了形的灵魂,他也挖掘他们身上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甚至神性。譬如通过野花的象征,沈从文表现出生活在古远时代的魔鬼习俗中的龙朱、患上精神衰弱症的都市人璜、瘸子号兵、豆腐店老板和商会会长的女儿,他们心灵中的原始的生活方式与爱情感觉,始终没有被毁灭。《新与旧》的老兵刽子手的人性、《丈夫》中的丈夫的夫权与人性,都在复苏和觉醒中。(10)《旅店》中的主人黑猫,一个守寡了三年的花脚苗族女人,

终于在一个野狗很多的早晨,发现性欲在生长:一种突起的不端方的欲望在心上长大,她大胆的让一个客人满足了自己的性欲。那商人来自都市,是一个患上了不治之症的现代人,一个月后他便死了。商人日夜奔跑,忙于赚钱,一到旅店便呼呼大睡。尽管他有病,却经不起这位二十多岁的妇人苗条光滑的身段、胀起的奶子的诱惑,引起性欲。作者以众人为“熟睡所攫”象征他们的感官在迷睡状态,为追求物质所疲劳。虽然在这个旅店里,人人为

金钱物质而忙碌,使到近年来没有“年轻人的事”了。但性欲还是不会死亡的,它只是沉睡着,随时都会醒来,就像大鼻子商人与黑猫一天早晨睡醒,一起到树林中的河边挑水(象征回到自然生活中),那些潜意识便会醒来。沈从文在1988年5月10日逝世后,在

灵堂悬挂的遗照上,有他生前的题辞: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他在1961年未写完的遗作,题名《抽象的抒情》一文前的题辞。初稿是在被

查抄数年后退还的材料中发现。照凌宇的理解,未加引号的“我”和“人”,是受外在环境与

压力改变扭曲的“我”和“人”。因此这题辞最适合代表沈从文一生的创作目标,因为他创作时,就是要尽一切努力,拒绝外在的压力,保持自我,这样他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类,才是在他作品中的时代里的真正人类。(11)

共2页: 1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诗化小说的文章体式。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沈从文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他把诗和散文引进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大大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和审美功能. 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贡献是他创造了一个特异的"湘西世界".他以湘西人,乡下人的视角,来赞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朴和风俗的古雅.并以这样一个世界来观照,批判,否定他所生活的,他认为是丑恶的都市社会.因此,沈从文的小说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以阶级,阶层的观念分析考察社会不同,他是取地域的,文化的视角,通过两种文化的对峙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 曹禺戏剧的主要特征(艺术特点) 总的说来,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抒情性。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表现在: 1、如《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 2、地点集中:故事在周公馆展开; 3、人物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蘩为明线;周、侍暗线,由血缘关系使矛盾冲突尖锐,且使整个剧情波澜起伏。 人物性格鲜明: 《雷雨》、《日出》、《北京人》中塑造了蘩漪、周朴园、陈白露、李石清和曾文清、愫方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蘩漪、陈白露、愫方更是个性鲜明,具有美学价值。 语言的个性化表现在:

鲁迅与沈从文小说创作之比较

题目:鲁迅与沈从文小说创作之比较院(系):中文系 专业年级:文秘教育一班 姓名:胡美玲 学号:0 8 4 0 1 7 1 5 指导教师:赵秋生 2012 年 3 月 1 日

鲁迅与沈从文小说创作之比较 指导教师:赵秋生姓名:胡美玲学号:08401715 摘要:该论文主要是论述现当代文学史上鲁迅与沈从文两位大家的小说创作的同与异,同从作品所选择的地域范围以及人物关系的设置上来分析的,而异则主要是从小说创 作的人生背景经历,题材反映的大小差异,作者创作的风格的不同以及作者小说创 作语言的差异来说的,而这几个方面之中,又是重点从小说创作的风格的不同方面 来具体了解这两位现代文学大家小说创作的差异,文章的结尾重点谈了一下两位作 家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并且反思了一下与鲁迅与沈从文先生的创作,当代文学创作 的不足。 关键词:鲁迅沈从文经历题材风格语言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贡献 正文: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文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力量都对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着影响,这些外因影响着它的萌生、兴起,影响着文学运动、文艺论争、文学创作,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种种迅速、纷纭的变化,构成一部能折射历史的方方面面的多姿多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正是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期,孕育了鲁迅,沈从文这样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而同样的,也正是由于这样一批现代文学大家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一部部文学作品,才能够创造20世纪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学史,影响中国的文学发展,甚至影响整个中国人民的觉醒,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沈从文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撰写出版了《边城》《长河》等小说,以及《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他活了86岁,文学水平十分高,即使在讲课也体现出坦言和直率品质。 孩童趣事 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因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照样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的戏,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这时他急了,但转念一想:书包不见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第二天,他硬着头皮照样上学,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他的级任老师毛先生。毛老师面带怒色,罚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大声责问沈从文昨天到哪里去了。沈从文知道隐瞒不住,干脆回答:“看戏去了。”毛老师见沈从文贪玩逃学还如此理直气壮,便狠狠地批评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大约跪了半个小时,毛老师才叫他起来。这时,毛老师用温和的口吻问沈从文恨不恨老师罚他跪在树下。沈从文毫不掩饰地说:“当然恨,恨你不该在同学面前罚跪侮辱我。”后来,毛老师把沈从文带进办公室慢慢开导说:“树木是往上长的,你却要往下跪。人必须要求进取,不能自轻自贱而要自尊自贵。”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沈从文及其作品简介

沈从文及其作品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 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 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 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著《沈 从文论》)的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1)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1) 一、“诗人批评家”与“创作室批评”:沈从文的小说批评理论 我在《从艾略特“诗人批评家”看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一文中指出,沈从文是一个标准的 诗人批评家(poet-critic),他的小说理论与批评是典型的创作室批评(workshop-criticism)。“诗人批评家”的文学批评理论,视野与论点都很有局限,他只评论影响过自己的作家与作品,只评论自己有兴趣又努力去创作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创作室批评,因为它只是一个作家在从事创作时的一种副产品(byproduct)。(1) 目前收集在《沈从文文集》中第十一及 第十二卷中的文论,虽然很不齐全(2),但从这些论文中,已经很清楚地看到,沈从文的 文学批评理论,是属于“诗人批评家”的传统。他对小说的看法,所以具有权威性,并不是 因为他对小说作品及理论有特别深广的研究,更不只是他有一套严密的批评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创作经验的艺术家(craftsman),他所论的问题全是他人未能 道的经验之谈。他对鲁迅、废名等人描写被现代文明毁灭的乡镇小说的见解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通过他自己在创作经验中的深入感受与了解所得出的结论,不是纯理论或哲学性的推理或分析。沈从文的文学批评理论文章,都是在创作之余,把零星创作中的真知 灼见,反复地表达在不很正式的文学批评文章中。第一类,属于序言或后记,把自己开拓的小说领域之新发现或艺术技巧记录下来。第二类是直接评论一位作家或作品,如《沫沫集》中的《论冯文炳》,这些都是沈从文向他们学习过,或受其影响的作家。第三类是笔记式的篇幅较长的著作如《烛虚》。这些论说序跋,其实主要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一方面替自己所写的小说辩护,另一方面为他所写的小说建设一个理论架构,以便得到承认与建立其权威性。(3) 沈从文在1922年从湘西到北京,开始写作。大约到了1928年后,才开始写出《柏子》、《雨后》、《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夫妇》、《萧萧》、《丈夫》、《边城》这些代表杰作。因此他的批评理论在193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4) 由此可见,沈从文是从他自己的作品来考察当代或前辈的作品,因此对那些深感兴趣又影响过他的以抒情笔调写乡土小说的作家,就大为赞赏,但对那些与他创作兴趣背道而驰的就表现冷漠,甚至攻击,对郭沫若小说的态度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二、包含着社会现象与梦象的小说 文学理论的目的是要为自己的作品建设理论基础,争取承认,因此作为诗人批评家的沈从文,所写的许多评论文章,基本目的不是要替读者解读作品,更不是为作家在文学史上定位,也不是要建立一套文学理论新体系。他的动机与目的很有局限性,从沈从文对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来看,就更能了解他的小说理论是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归纳出来,这构成了他关于小说的理念。在三十年代前后,当写实主义、人生文学成为主流时,沈从文注 意到很多作家凭着一个高尚尊严的企图(如为人生),一个不甚坚实的概念(如“社会的 脏污”、“农村的萧条”)去写作,结果“所要说到的问题太大,而所能说到的却太

都市背景下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都市背景下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摘要:他认为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隔膜,他将这种隔膜称为“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隔膜。然而,他对这两个世界的塑造都是独特而成功的,因为他没有把眼光仅仅局限在湘西。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的“人性的扭曲”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印照下得以显现。正是他这种内涵的哲学思辨,构成了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当他把小说创作视点由“湘西世界”转移到都市社会时,沈从文毫不掩饰地表达他对都市的情感厌恶和道德批判。 关键词:乡野文明、都市文明、相互渗透、对都市的厌恶和批判 引言:沈从文都市背景下小说创作,以人性和道德完善理想发现都市文明的生活和生命。 正文: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沈从文描写都市生活的小说,如《第二个狒狒》、《如蕤》、《八骏图》等,这类小说讽刺性强;他还有一类小说,在展示湘西原始的民风和朴素的人性时,暗带对人生的些许哀怜,如《萧萧》、《丈夫》;而《月下小景》、《菜园》等,对愚昧的习俗和黑暗的现实进行了批判。但真正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边城》这一类“牧歌”小说——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旨在展示淳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1934年完成的《边城》,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是小学,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他的。他认为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膜,他将这种隔膜称为“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隔膜。他与“城市”的隔膜,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悬殊和所谓文明教养的差异,最根本的是他与城市人在生活、经验、知识乃至价值观上具有后天无法沟通的天壤之别。他以“乡下人”的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在沈从文看来,“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他要为现代的都市人呈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情,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要展现这种人生的境界,为民族灵魂的再造提供他独特的方案。他常常说,他的创作是建“希腊小庙”,“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出生于湘西成名于都市。他一生的小说创作,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人性美的赞颂和讴歌,这主要是他的“湘西小说”创作;二是对摧残、破坏人性美的种种阴暗面或罪恶势力的揭露和鞭挞,这主要体现在其都市小说上。因此,沈从文便有两套笔墨:一套用来描绘湘西乡土世界,展示乡村生命形式;一套用来描绘都市世截然不同的情感取向。而对于这两个具有对立与对照性质的生命世界,沈从文表现出一个在精神归宿上始终向着“乡下人”的知识分子对湘西乡土的天然亲近感与认同感;而对文明化的都市世界,沈从文则始终怀有一种无形摆脱的敌对情绪与潜在的恐慌感,代表一个有湘西“乡下人”向城市“边缘人”转化的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归属的陌生感与荒诞感。无论是叙写人性美还是人性扭曲,沈从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痛惜人性的失落,呼唤人性的复归,而在他构筑的两个鲜明对立的世界表现了自己对人性问题的独特思考。沈从文这两个世界的塑造都是独特而成功的,因为他没有把眼光仅仅局限在湘西,单纯地在世外桃源中描绘人性的善与美,而是从湘西走向现代都市,以都市世界的参照,以一个现代文人的眼光返顾湘西的文化体系和趋向,从而使他获取了超越于自身乡土文化锻造的人格模式,同时又将批判的锋芒指向都市文化的形态。正是他这种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沈从文这种将原始的乡野文明与新近生成的都市文明互渗互参的描写姿态,为其都市小说提

沈从文创作风格

沈从文《边成》创作风格 一、清幽的田园:自然的歌谣 《边城》独具地方特色,自然风物感性而迷人,在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风俗长卷中,纤索悠悠的溪渡、依山凭水的小城、苍翠欲滴的竹篁、草色青青的崖壁,无不蕴蓄着蓊郁的乡土气息。 在这水边小城,“走长路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生活其中充满率真善良人性的人们,沐浴着湿润,环境赋予这片土地以清雅和灵动,宛如本色天然的世外桃源。 “风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大。”汹涌的江水激发了边城人的豪情,赛龙舟、对情歌、闯险滩,民俗的风情与自然的风光融为一体,清丽的家园就像脍炙人口的歌谣,幽远而流长。 二、清纯的人物:生活的歌者 美丽纯洁、情窦初开的翠翠,滚滚江流中押船闯滩的天保,龙舟竟渡生龙火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个纯净自然、极富性情的人物形象,通过一群湘西儿女特有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翠翠,如翠竹般执着的农村少女,她清秀温婉,心地善良,“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怒,从不动气”。在日益成熟的生命中,朦胧的情爱意识在心头萌芽母亲的故事,使她倾心,傩送的歌声让她神往,但却因无以释怀而内心充满孤寂,只能在情歌和梦境里感悟美好的爱情。李商隐说:“春心莫与华争发,一寸乡思一寸灰。”鲍照说:“两相思,两不知。”翠翠这样一种没法对人诉说的朦胧的表达,便默默地融入那片青山绿水,那片烟雨晨昏。 祖父是一位阅尽世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硬扎结实”,坚韧通达,因此在摆渡的职务上毫不儿戏,他把对不幸女儿的哀思寄托在对翠翠的关爱上,希冀排解孙女的凄凉迷茫,却并不理解她的躁动情感,他盼望翠翠找到爱的归宿,又担心孙女重蹈她母亲的悲剧,“觅渡,觅渡,渡何处?”他心头充满矛盾,并在无奈的孤独里顽强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走完了他一生的航程。 天保兄弟同时爱着翠翠,天保以千百年来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方式求爱,后来又以复杂的心情退出角逐,显露出敦厚持重的秉性。傩送借唱歌的风俗表达对翠翠的爱慕之情,因哥哥的死内疚地远走他乡,有纤尘未染的爱恋之心,也有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

沈从文创作的艺术特征

目录 摘要‥‥‥‥‥‥‥‥‥‥‥‥‥‥‥‥‥‥‥‥‥3 引言‥‥‥‥‥‥‥‥‥‥‥‥‥‥‥‥‥‥‥‥‥4 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一)青山绿水孕育了沈从文对美的感受能力‥‥‥5 (二)母亲的教诲对沈从文的影响‥‥‥‥‥‥‥‥6 (三)沈从文经历的血腥场面使他的心灵积淀了沉痛的隐忧‥‥‥‥‥‥‥‥‥‥‥‥‥‥‥‥‥‥6 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6 一、追求意境美‥‥‥‥‥‥‥‥‥‥‥‥‥‥‥‥7 二、重视创作主体的情绪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 ‥‥‥‥‥‥‥‥‥‥‥‥‥‥‥‥‥‥‥7 三、古朴简约又活泼生动的语言风格‥‥‥‥‥‥‥8 四、侧重人物心理的描写‥‥‥‥‥‥‥‥‥‥‥‥9 结语‥‥‥‥‥‥‥‥‥‥‥‥‥‥‥‥‥‥‥‥‥11 参考文献‥‥‥‥‥‥‥‥‥‥‥‥‥‥‥‥‥‥‥12 感谢词‥‥‥‥‥‥‥‥‥‥‥‥‥‥‥‥‥‥‥‥13

试从《边城》浅析沈从文创作的艺术特征 摘要: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影响极大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具,他用诗意的语言展示了湘西神奇、优美、自然、和谐的山光水色和异样的民俗风情,而他也因为别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在中国文坛上大放异彩,并且成就了他在文坛上不朽的地位。沈从文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除了作品本身吸引人之外,与他的创作的风格也是分不开的。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它集聚了沈从文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沈从文的对人性美的一种追求,更能说明沈从文创作的艺术特征。《边城》是沈从文的艺术殿堂,是沈从文实现自身理想的舞台,这里没有所谓的阶级,没有所谓的正确与错误,有的只是人内心的一种渴望,有的只是人对美好品德的一种向往。在《边城》中,你不仅能看见沈从文的美学思想,也能看见他独特的创作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边城》沈从文艺术特征

浅谈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

浅谈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 浅谈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 人性是沈从文建构理想大厦的起点和基石,是他创作的出发点,也是他观察社会人生的独特视角和向人类远景凝目眺望的切入点。他的作品中倾注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凝聚着他对湘西的无比眷恋与欢喜。他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中明确指出: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一)人情之美 青青的竹草,碧绿的溪水,白色的小塔,悠悠渡船,相伴着浓浓的乡情,映照着本然质朴的民情民性。边远小城的乡邻们生活在和谐互爱的环境中,无论船夫、船总、商人、屯防军人等各阶层的人,都具有古朴善良的人性。老船夫称得上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他虽较贫穷,却不贪财羡贵,甘愿助人为乐,茶叶泡在大缸里随意解渴,上等烟草慷慨奉赠过渡的,打了酒便请熟人共饮,船总顺顺大方洒脱,喜交朋友,慷慨大义又能济人之急,在他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一副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种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面对着在风雨中丧亲失业、无依无靠的翠翠,他尽释前嫌,忙前忙后,就连城中杨马兵也来帮忙,并重新担负起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一切的孤雏翠翠。这种朴素的人性美、至善至美的人性光辉是多少善良的人们所

羡慕的啊! 在《三三》里,碾坊中三三与母亲相依为命,三三淳朴善良,调皮伶俐,在母亲的糠灰中长大,与鱼儿交流同它讲秘密,和山间周围的一切草木生物都是朋友。团总家来了照顾少爷的护士,就是那个白帽白袍的女人,三三喜欢她,羡慕她读过书,就如文中所说:我说,谁也不该讨厌她。更进一步突出她善良的本性。母亲为人热情,大方好客,寨子里来了病人,就经常拿着鸡蛋去看,还要三三一同陪伴。白帽白袍女人来碾坊玩,妈妈因第一次有这么个稀客,所以走进走出,只想杀一只母鸡留客吃饭……那女人钓得的鱼,非要她拿去不可。并且因为白帽子女人说南瓜子好吃,又另外取了一口袋的生瓜子,要同来的小姑娘代为拿着。等到病人同女人一同来时,带了一些用瓶子装的糖,还送了些别的东西,使得母亲不知如何措置手脚,要三三捉两只活鸡让他们带回去,直到两人说等下一次来再杀鸡,两只鸡才被开释放了。这种笨拙的热情,质朴的性情,也只有这青山绿水之间才能哺育得出。 且不说叔远的母亲那宽厚慈善乡下老太太的母性的体贴;且不说卖梨老妇人不计较斤两价钱,待买主如久别的客人金子般的心地……就是妓女和土匪的灵魂中也有美的闪光。在他笔下,妓女少了世俗之气,纯粹交易,铜臭之味,而多了份重义轻利,守信自约;就是土匪也并非一群莽汉,粗俗不堪,社会渣滓,而是透过外表,去发掘他们身上美好的人性。例如《在别一个国度里》的山大王软硬兼施要娶宋家大妹妹作压寨夫人,婚后对妻子百般爱护。《喽

沈从文小说的独特风格

一、刻意表现人性 沈从文说: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欲望,这“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他又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因此,他在创作时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透视人生。他往往去除现实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这种人的自然化是沈从文一贯的美学追求,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一个总的特色。 二、浓郁的地方色彩 浓郁的地方色彩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沈从文生于湘西,长于湘西,是一个来自生活底层的山民艺术家。早年的行伍生涯,使他广泛接触了社会上各类人物,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形式,沅水上游的大小河滩,遍印着他深凹的足迹和青春的记忆,乃至成年以后仍然“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的小说取材范围很广,有描写旧军队生活的,如《入伍后》、《会明》、《传事兵》等;有描绘城市世态人情的,如《绅士的太太》、《八骏图》、《某夫妇》等;而最有特色、最引入注目的,则是一系列以湘西背景表现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的作品,如《旅店》、《夜》、《还乡》、《边城》、《月下小景》、《丈夫》、《菜园》、《新与旧》、《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等。沈从文擅长描写湘西山区人民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喜怒哀乐,以浓郁的地方 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读者 三、抒情的笔调,疏放的结构 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中注重的不是情节和结构,而是意蕴和情致,看重作品的 写意性和抒情性。 他的小说,语言鲜活清晰,句法短峭简练,忧郁的情调与诙谐的风致揉合在一起。他将散文的笔法与诗歌的抒情因素导人小说之中,努力创造一种诗意抒情的表达方式。他常常用一种清淡的散文笔调,平和素静的描绘他所熟悉的、所呼唤的人情,他所默想的人生事理,所企望的理想人生形式。在描写人物和事件时,往往渗入来自民情风俗的联想,加插详细的辅叙、交代,读来饶有余味,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内容摘要: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的作品通过描写都市的 腐化堕落腐朽的生活和乡村恬静美好的生活美好善良的人性,突出表现出沈从文对美好纯净的人性的爱与追求,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他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写作提纲: 一:沈从文简介 二:《边城》简介 三:《边城》简析 四: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1)语言特色 (2)对人性美的追求 一.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集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二.《边城》简介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沈从文的艺术创作成就。进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三:《边城》简析

沈从文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 沈从文,撰写出版了《边城》《长河》等小说,以及《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他活了86岁,文学水平十分高,即使在讲课也体现出坦言和直率品质。 沈从文(1902年—1988年),原名沈岳焕,湘西凤凰县人。1930 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作品多了起来。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是小学,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他的。 凤凰城墙外绕城而过的清澈河流,是他儿时的乐园,给予他无穷的享受。他与小伙伴在这里游水嬉戏,也常常在河滩上看见被处决犯人的尸体。这美与野蛮的奇异组合,都对沈从文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沈从文十五岁当兵,五年行伍生涯,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西沅水流域。河水不但滋养了两岸的生命,也滋育了沈从文的性情。所以,他的小说、散文,大都与水有关。可以说,对水的生命体验,培养了沈从文特殊的审美心理,转化成他小说优美的诗意。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的他,最终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后来一边在香山慈幼院打工,一边勤奋写作。在他生活最绝望的时候,曾写信给郁达夫求助。郁达夫登门看望了这位衣衫褴褛的湘西青年,慷慨解囊,并写下激愤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1924年,沈从文迎来命运的转机,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四年以后,当他迁居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创办《红黑》杂志时,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了。随着创作的渐入佳境地,他在社会上也渐渐有了令人羡慕的地位。

但是,他发现,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膜,他将这种隔膜称为“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隔膜。他与“城市”的隔膜,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悬殊和所谓文明教养的差异,最根本的,他与城市人在生活、经验、知识乃至价值观上,具有后天无法沟通的天壤之别。他的生命、情感,已经留在了那个给他生命、知识和智慧的湘西,他每天坐在屋中,耳朵里听到的,却不是都市大街的汽笛和喧嚣声,而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 在沈从文看来,“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他要为现代的都市人呈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情,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要展现这种人生的境界,为民族灵魂的再造提供他独特的方案。他常常说,他的创作是建“希腊小庙”“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们需注意的是,沈从文所醉心的人性,与五四启蒙主义崇尚的人性是有区别的。沈从文强调的人性,基本不包含理性,是特指自然状态的人性;与浪漫主义者不同的是,他崇尚的自然人性,又主要不是心灵的自由激情,而是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 沈从文有一部分小说是写都市生活的,如《第二个狒狒》《如蕤》《八骏图》等,这类小说讽刺性强,但流于表面化;他还有一类小说,在展示湘西原始的民风和朴素的人性时,暗带对人生的些许哀怜,如《萧萧》《丈夫》;而《月下小景》《菜园》等,则对愚昧的习俗和黑暗的现实进行了批判。但真正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边城》这一类“牧歌”小说——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旨在展示淳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这些小说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情绪,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悠远的牧歌,倾诉着沈从文对湘西

沈从文小说中悲剧女性形象塑造

――沈从文小说中悲剧女性形象塑造 【摘要】沈从文创作了大量的以湘西风物和人事为背景的小说,女性形象描写是湘西小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说中众多的女性形象既是美丽的,又是残缺的。沈从文在颂扬湘西世界美好人性的同时,再现了湘西女性的生活状况。众多悲剧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沈从文独特的审美眼光,寄托着他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小说悲剧女性美丽残缺 现代作家沈从文以他对故土湘西的深深爱恋的情结,用他的神来之笔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以湘西风物和人事为背景的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魅人的风土人情,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正如沈从文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写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⑴湘西世界成了无世俗污染的“自然保护区”,成了现代人寻求安宁的精神殿堂。在这座希腊小庙里,沈从文用流光溢彩的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座值得瞻仰的艺术形象,本文旨在对其湘西小说中几个具有悲剧性格和命运的女性形象的解读,阐述沈从文是要通过这种残缺的美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塑造的典型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美丽纯情的少女,如翠翠、三三、夭夭、媚金等;饱经磨难的家庭妇女,如萧萧、三翠等;因为贫穷生活所迫沦落到生活底层的妓女,如《柏子》中的妓女、《丈夫》中的老七等。 沈从文笔下写到湘西女性时,总是将无尽的爱倾注于笔端,所以,他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是美丽的,天生丽质、柔美如水、恬淡自然。例如翠翠、萧萧、三三等,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列举出一长串名字。她们或温柔可人,或聪慧机灵,或勤劳纯朴,或稚嫩天真,或忠贞痴情,或悱恻缠绵……她们共同组成了绚烂多彩的女性群像。她们不光具有外在的美,更具有内在的美,她们没有任何伤害他人的意识或行为,只凭借简单而执着的信仰生活着,是人性至善至美的化身。她们的形象是美丽的,但大多数女性的命运又都是残缺的,当这些美丽善良的女性遭受打击和毁灭时,就给我们思想上带来强烈的震撼,我们不光会因为她们的美丽涌动喜悦,也会为这些美丽的毁灭而黯然神伤。 一、翠翠----懦弱性格的失败者 《边城》因恬静悠远的风格、柔和温润的笔调、诗词曲赋的意境而被誉为田园牧歌。翠翠历来被看作是“爱”和“美”的完美结合体。翠翠生长在湘西山区的偏远小镇——茶峒,与勤劳朴实、重义疏才的祖父靠着一只渡船相依为命。生活虽然贫穷,但她有祖父的疼爱。她是自然女性,“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又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⑵竹林就是她的家园,连她的名字也取自那满山逼人的翠色。终日与山水为伴,她的身上也有了山水的灵气,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她不染纤尘地成长着,内心中对爱情对象二佬傩送的选择是生命本能的自然选择,绝无物欲的掺杂,翠翠爱上傩送,不因他是船总的儿子,而是因为她欢喜梦里的歌声,欢喜随着歌声去摘虎耳草,那歌声在夜梦中曾浮起她的灵魂。她的爱情与自然有着很大的联系。在读者面前,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体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⑶。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废名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差异

废名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差异 【摘要】废名和沈从文作为京派的两大家,在创作上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是两人在文学接受上确是不同的效果,从而使得人们着力于小说创作上的差 异。两人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价值观念,导致了不同小说特点。【关键词】废名;沈从文;传统;差异 废名和沈从文是京派的代表作家,具有明显的联系。两人都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奠定和发展京派小说,两人小说在很多方面的共通之处,成为了京派小说的重要特点。 一、对现代文明的规避与厌恶,对传统文明的眷念与向往 对现代文明的表现和向往,是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现代小说之所以称为“现代”,在很大程度上是冲破传统的桎梏,表现现代的内容和主题。现代小说发展之初,所表现出来的对现代文明的歌颂与赞美,以及其后对现代文明的困惑和怀疑,其围绕的中心都是现代。而废名和沈从文等京派的小说,却拥有着明显的“反现代”意味。在他们的小说中很少见现代文明的因子,他们似乎在有意识的规避对现代文明的描绘,却在着力的描写远离现代文明的而传统小山村。但是,他们的小说又和旧式的小说不同。因为他们的小说,所描绘的内容在实质上已不再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宣传,而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废名和沈从文在传统的文化和生活中,发现了新的东西。 作为一个现代作家,他们的这种“反现代”,表现出的是他们对现代在中国的不同理解。他们看到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之初,是以一种物质的方式进入中国,虽然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想要用现代的文明来改造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但并没有取得成功。在当时,现代文明对于中国的真正实绩是一个物质喧嚣的社会,带给大多数中国人的是拜物的意识和虚伪浮躁的心态。而此时的废名和沈从文的小说中都有部分内容是对现代文明所带给人的扭曲的描写。 在沈从文的《八骏图》中,对于达士和教授们一帮所谓现代人的描绘,把他们虚伪、做作和窥视的内心展露无遗。达士出游,每天都会给他的未婚妻写信,他一开始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教授甲乙丙丁们的行为,他嘲笑他们的对一位美女的各种态度和感情。可是,当他发现海边沙滩上那位女士写的话后,他也成为

沈从文创作年表

《沈从文全集》总目 第1卷小说 本卷收《鸭子》、《蜜柑》、《入伍后》、《公寓中》。 《鸭子》1926年11月由北新书局初版,为无须社丛书之一。 原目:戏剧,《盲人》、《野店》、《赌徒》、《卖糖复卖蔗》、《霄神》、《羊羔》、《鸭子》、《蟋蟀》、《三兽窣堵波》(附文《关于〈三兽窣堵波〉》);小说,《雨》、《往事》、《玫瑰与九妹》、《夜渔》、《代狗》、《腊八粥》、《船上》、《占领》、《槐化镇》;散文,《月下》、《小草与浮萍》、《到北海去》、《遥夜(一及二)》、《水车》、《一天》、《生之记录》;诗,《残冬》、《春月》、《薄暮》、《萤火》、《我喜欢你》。 《蜜柑》1927年9月由上海新月书店初版。1928年5月再版。现采用再版本。 原目:《序》、《初八那日》、《晨》、《早餐》、《蜜柑》、《乾生的爱》、《看爱人去》、《草绳》、《猎野猪的故事》。 原书中序无标题。 《入伍后》1928年2月由北新书局初版。 原目:《入伍后》、《我的小学教育》、《岚生同岚生太太》、《松子君》、《屠桌边》、《炉边》、《记陆弢》、《传事兵》、《过年》(戏剧)、《蒙恩的孩子》(戏剧)。 《公寓中》新编集。集名为编者所拟。 编入1925年至1926年间发表的小说9篇:《公寓中》、《绝食以后》、《莲蓬》、《第二个狒狒》、《用A字记录下来的事》、《白丁》、《棉鞋》、《重君》、《一个晚会》。戏剧一出:《母亲》。 第2卷小说 本卷收《老实人》、《好管闲事的人》、《篁君日记》、《梓里集》。 《老实人》1928年7月由上海现代书局初版。1932年11月由新中国书局再次出版时,书名改为《一个妇人的日记》。现用初版本。

原目:《自序》、《船上岸上》、《雪》、《连长》、《我的邻》、《在私塾》、《老实人》、《一件心的罪孽》、《一个妇人的日记》。 《好管闲事的人》1928年7月由上海新月书店初版。 原目:《好管闲事的人》、《或人的太太》、《焕乎先生》、《喽啰》、《怯汉》、《卒伍》、《爹爹》。 《篁君日记》本文系一个独立中篇。篇中《记五月三日晚上》以前部分,最初分12 次连载于1927年7月13日~9月24日《晨报·副刊》。署名璇若。 1928年9月,全文由北平文化学社结集出版。 据北平文化学社初版本编入。 《梓里集》新编集。集名选自作者生前所拟的一组集名中。编入1925年~1928年间 发表的小说10篇:《福生》、《画师家兄》、《更夫阿韩》、《瑞龙》、《赌道》、《堂兄》、《往昔之梦》、《黎明》、《哨兵》、《屠夫》。 第3卷小说 本卷收《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二卷)、《雨后及其他》、《山鬼》、《长夏》、《不死日记》。 《阿丽思中国游记》为长篇小说第一卷,原书无卷次标志。最初发表于1928年3 月10日~6月10日《新月》第1卷1~4号。署名沈从文。1928年7月由上海新月书店初版。 原目:《序》、《第一章她同那兔子绅士是怎样的通信》、《第二章关于约翰·傩喜先生》、《第三章那一本中国旅行指南》、《第四章出发的情形》、《第五章第一天的事》、《第六章他们怎么样一次花了三十一块小费》、《第七章八哥博士的欢迎会》、《第八章他们去拜访那一只灰鹳》、《第九章灰鹳的家》、《第十章“我一个人先转来”他同姑妈说的》。 原目中《序》书中为《后序》。 《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二卷)为长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28年7月10日~10月10日《新月》第1卷5~8号。署名沈从文。1928年12月由上海新月书店初版,为“二百零四号丛书之四”。 原目:《序》、《第一章那只鸭子姆姆见到她大发其脾气》、《第二章她与她》、《第三章她自己把话谈厌了才安然睡在抽屉匣子里》、《第四章生着气的她却听了许多使心里舒畅的话》、《第五章谈预备》、《第六章先安置这一个》、《第七章又通一次信》、《第八章水车的谈话》、《第九章世界上顶多儿女的干妈》、《第十章看卖奴隶时有了感想所以预备回去》。 原目中《序》书中为《第二卷的序》。

沈从文短篇小说资料

沈从文短篇小说资料 《萧萧》 内容简介 腊月,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坐在轿中的新媳妇照例要哭,但萧萧就不哭。她没有母亲,从小寄养在伯父种田的庄上。12岁时嫁给一个不到3岁“拳头大”的小丈夫,成了婆家劳动的好帮手。喝冷水,吃粗粝饭,带孩子,绩麻,妨车,打猪草,推磨,洗衣,搓尿片,还要受婆婆折磨。就这样“天晴月雨”混日子,可萧萧觉得“并不比先前受苦”,夜里睡觉常做这种年龄的人所做的梦;半夜小丈夫哭闹,萧萧把他哄睡后,天已快亮,看一阵变幻无端的黄边紫心葵花,感到这是人生“一种真正的享受”。萧萧与小丈夫以姊弟相称,抱着他到村前柳树下去玩,饿了。“喂东西吃,哭了,就哄他”。婆婆又有了儿子,5岁的小丈夫就像归萧萧独有,日夜跟着她。把15岁的媳妇视如母亲,他俩“感情不坏”。萧萧被家里的长工花狗喝山歌唱开了心窍,“变成了妇人”。花狗见事不好,不辞而别。 萧萧喝冷水,吃香灰都无济于事,想逃走,却被家里发觉关了起来。于是,摆在她面前的命运是“照规矩”——被“沉潭”或“发卖”。萧萧只有一个未曾读过“子曰”的帮人种田的伯父,他不忍把这个小女子抛下潭去,才被议决发卖;又由于一时没有相当的人家来买,事情便延搁下来了。小丈夫知道萧萧肚里有儿子的事情,也知道“照规矩”应当嫁到远处去,但“十月满足”,萧萧生下一个“团头大眼”的儿子牛儿,合家欢喜,“照规矩”吃蒸鸡和江米酒。这样,萧萧被留在婆家,牛儿称小丈夫为“大叔”。萧萧同丈夫圆房时,牛儿已10岁。待牛儿12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6岁。接亲那天,萧萧怀抱着新生的儿子毛毛,在屋前看热闹,同10年前一个样子。 鉴赏 《萧萧》是沈从文早期以故乡特殊民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描写的是20世纪初叶湘西山村小丈夫大媳妇的风俗。作品对这种尚未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带有乡野气息的民风,却以喜剧形式谱写了一曲。主人公萧萧是个童养媳。她是个苦孩子,从小失母,寄养在伯父种田的庄子上,12岁就嫁给一个不到3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