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2-社会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2-社会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2-社会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2-社会心理学知识

二级心理复习2: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190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是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奧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他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研究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3)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4.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四个层面

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6.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要点: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性善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

(性恶论)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要点: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特点:

(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要点:

(1)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美国学者特里普力特、德国学者莫德

(2)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用实验的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主要贡献是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自罗斯和麦独孤以来,第三本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把实验研究取向带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

(3)瑟斯顿和李科特在态度测量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瑟斯特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李科特对量表进行简化。

(4)谢里夫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

(5)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1937年创办了《社会测量学》,使人际关系进入了可测量的时代。

(6)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可能是社会学发展新途径。

7.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格式塔运动的早期成员,但他超越格式塔学派,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应把场理论应用到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他最早用试验方法研究社会冲突问题。他最早倡导群体动力学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领导风格对群体氛围及群体绩效的实验研究;他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倡导社会心理学进行行动研究,致力于将理论研究融合于社会实践。

8.中国的社会心理学

孔子最早接触人性问题:性无善无不善;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

9.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咨询师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系统性原则——要求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伦理原则——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避免对被试者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10.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

优点: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存在互动关系,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优点: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负面影响。例如,观察者在观察时通常隐瞒自己的身份等。

◆调查法

(1)访谈法:

a.访谈者必须在双方人际沟通中取得信任,使被访者积极配合;

b.具有特点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

分类:

a.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结构访谈是标准化访谈,按统一要求,依照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非结构访谈提纲是粗线条的。

b.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直接访谈就是面对面的,间接访谈是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访谈,如电话访谈。

过程与技巧:

a.准备工作;b.接近被访谈者;c.应对拒绝的技巧;d.谈话与提问技巧;e.追问技巧(2)问卷法: a.标准化程度较高 b.收效快

结构: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计算机编码、调查实施记录、结束语

设计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

②全面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

③非歧义性原则——设计问卷要使被调查者能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歧义。

④非暗示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与诱导。

⑤适度规模原则——针对特定问题展开,不要牵涉面太广。

◆档案法

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优点:对研究对象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心理咨询中经常需要进行产品分析,追溯求助者的个人既往史,考察成长报告,实际上就是档案法。档案法也是一种调查法,对历史资料的调查。

11.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起源于行为主义,后来班杜拉、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学习三种机制:联想(经典的条件反射)、强化(行为后的奖赏,正强化;惩罚,负强化)、模仿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论的不足:(1)行为决定于过去经验,忽视当时情景;(2)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情境,忽视个体当时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3)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忽视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

◆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创始人:霍曼斯;其他代表人物:布劳、爱莫森、蒂博特等

基本观点体现在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得到奖赏,重复行为,奖赏多,重复频率高。

(2)刺激命题——相同刺激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行为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重复越高。

(4)剥夺—满足命题——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价值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没有得到预期,出现侵犯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采取赞同行为。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后来,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的资源活动,它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之间和社区之间。布劳还引入了权力、规范、不平等的概念,使社会交换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内解释社会现象。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

符号互动论源于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事物自身。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精神分析论——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1)意识与潜意识

(2)力必多——性本能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认为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新精神分析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源泉。社会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源于人际关系。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1.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如劳动教养制度。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3.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依附期(大约持续13~25年);

(2)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4.个体社会化的载体:(1)家庭(2)学校(3)大众传播媒介(4)参照群体。

5.社会化的分类

(1)语言的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2)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男女之间的差异三个方面的表述:

a.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

b.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

c.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和社会从多方面强化了男女两性的角色差异

(3)道德社会化——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三个方面: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b.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形式是直觉的体验,形象的体验,深层次的体验。内容是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

c.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4)政治社会化——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有相应的态度和行为。

目的:将个体培养成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

核心内容: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

爱国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a.国家形象阶段;b.抽象国家观念阶段;c.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6.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7.社会角色的分类:

(1)按获得方式分:先赋角色(父母)、成就角色(老师)

(2)按行为规范化程度分:规定型角色(公务员、军警)、开放型角色(朋友)

(3)按功能分:功利型角色(银行家、企业家)、表现型角色(学者、教授)

(4)按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自觉角色(演员)、不自觉角色(性别角色)

8.角色扮演三阶段:

(1)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2)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3)角色实践——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9.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同一主体内两个以上角色之间),也有角色内的冲突(人们对同一角色不同的期待);

(2)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4)角色失败——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10.自我的概念: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与客我是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主我是认识的主体,自动的自我;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镜我是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自我概念是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我的。

11.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物质自我是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3)社会自我——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4)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

(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12.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13.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生理自我——8个月到3岁

(2)社会自我——3岁到13、14岁

(3)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到成年

14.自尊和自信是自我概念中的两个主要成分。

15.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稳定,处境地位易变。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16.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

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

(2)主观性

身份以自我概念为表现形式,因为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

(3)多重性

个体在社会中往往具有许多身份,因为每一个体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至于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4)稳定性

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生不变的;有些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个体的社会地位往往有较大改变,个体可能失去自我。如失去时间较长,程度较重,对其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5)契约性

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身份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予履行。

17.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18.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一些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2)行动表现的反馈

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自尊水平。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能使个体获得的行动表现是正反馈,有益于增加尊。

(4)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1.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

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图式的主要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心。

○2影响记忆: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

○3影响自我知觉: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自我图式: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

(3)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3.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印象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

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4.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

(2)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以偏概全)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他的其他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

◆刻版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积极作用: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消极作用:容易形成偏见、歧视。

5.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人们总体印象的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把他人的诸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2)平均模式: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根据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数,然后将权数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4)中心品质模式:忽视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6.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概念: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印象形成是信息输入,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

(2)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动一种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

(3)印象管理的策略: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

A.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如个体留意修饰外表;

B.隐藏自我与抬高自我——承认自己的某些小不足,以使自己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是抬高自我;

C.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D.投人所好

7.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

8.行为原因的分类

◆内因与外因

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各人特征。如将行为原因归于各人特征,成为内归因。

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课程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景归因。

综合归因: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9.控制点理论

(1)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2)内控者: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3)外控者: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状况,而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这类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外控者。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10.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

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也就是寻找某一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比如盗窃案中总有嫌疑人踪影,没他就没事,就容易假定这个人是作案人。(2)折扣原则

凯利提出的。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比如大楼失窃,楼里有一个人,这人嫌疑最大,若有三个人,则不容易判断谁是最大嫌疑人。

(3)协变原则

凯利三维理论:人们在归因时考虑三种信息:1)特异性信息2)共同性信息3)一致性信息玛莉为什么对小丑笑?

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刺激客体(三高,外归因)

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行为主体(两低一高,内归因)

高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情境

11.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

如行动者与观察者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看法会有差别

(2)自我价值的保护

对自己的成功内归因,失败外归因,是自我防卫策略。对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失败内归因,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

(3)观察位置

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4)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1.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社会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2.主要社会动机有: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

◆亲和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

亲和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

亲合的作用:(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需要;(2)获得信息;(3)减轻心理压力;(4)避免窘境。

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对社会隔离(剥夺)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

(2)情绪因素

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还可能增加。

(3)出生顺序

它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美国学者麦克利兰在成就动机的研究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从小就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的基础。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竭力谋求权力)和消极的(害怕失去权力)。

引起权力动机的两大因素:(1)社会控制的需求;(2)对无能的恐惧。

◆侵犯行为——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a.费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使人遵循快乐原则行事,自我保存本能使人适应环境避害趋利。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于身心健康不利。社会认可的宣泄方式是体育比赛等。

b.洛伦兹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他指出,人口的拥挤可能会增加侵犯事件发生的几率,人口爆炸可能会增大战争爆发的危险性。

(2)挫折—侵犯学说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a.多拉德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

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其一,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其二,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其三,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b.米勒认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c.伯克威兹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强化、联想和模仿。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稳定的、普遍性的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的因素。

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4)社会角色与群体;(5)大众传媒的影响

◆利他行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利他的性质:(1)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认为目标。

利他的原因:(1)社会生物学观点:动物有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交互性规范;社会责任规范。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a.自然环境;b.社会情境:他人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 c.时间压力:时间紧迫,难于利他;d.利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态度,价值观)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a.心境(愉悦);b.内疚;c.人格(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都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3.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

4.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5.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交焦虑——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体验强烈、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会焦虑。

(2)嫉妒——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的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3)羞耻——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陷,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

(4)内疚——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想像的罪行或过时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特点(1)内在性(2)对象性(3)稳定性。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由于上述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A、B,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成分称为ABC模型。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是,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影响,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

德国哲学家斯普朗格提出了六种类型的价值观取向: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

2.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社会功能:(1)工具性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认知功能。

3.态度的维度:

(1)方向——即态度指向。

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

(2)强度——态度倾向于某一方向的程度。

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3)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4.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

(1)依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2)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主动趋同于对象,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称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5.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

6.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

(1)传递者的威信: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均成正相关。

(2)传递者的立场:站在自我服务的立场上,影响力小;自我牺牲的立场,影响力大。

(3)说服的意图:a.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 b.认

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抗拒,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

态度。

(4)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

◆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a.传递者的威信较高,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

b.传递者的威信较低,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

a.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否定畏惧本身,态度转变较少。

b.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a.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b.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4)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的沟通效果好。

◆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的特性:a.已经内化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

b.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

易改变。

(2)人格因素:a.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

b.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

C.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

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的心理倾向: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情境

(1)预先警告: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

(2)分心:a.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

b.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

a.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

b.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7.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1)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的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2)他提出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模式。

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关系;

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关系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论

(1)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是产生认知失调。

(2)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冲突

c.观念的矛盾

d.新旧经验相悖

(3)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a.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b.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c.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社会交换论

(1)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2)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

(3)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8.态度无法直接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1.沟通的概念

(1)沟通: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2)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直接沟通形式。

(3)大众沟通:也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

2.沟通的结构·七要素

(1)信息源: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2)信息:沟通者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在各种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词语;

(3)通道:沟通的信息载体;

(4)信息接受者:沟通的另一方,沟通质量取决于其“转译”和理解的程度。

(5)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相互过程;

(6)障碍: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接受者的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

(7)背景:沟通发生时的情景。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

3.沟通的主要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3)满足要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4.人际沟通的分类

(1)按组织系统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按信息流动方向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以信息源及接受者的位置分: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按沟通形式分: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5.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传递速度最快,满意度最高)、Y式(2)非正式沟通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

6.身体语言是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妆饰、人际距离等。

7.目光与面部表情

◆目光

(1)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的情绪、态度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显示出来。人的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会不自觉变大;对使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反应是明显缩小。

(2)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

◆面部表情:

(1)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嘴、颊、眉、额

表现厌恶的关键部位:鼻、颊、嘴

表现哀伤的关键部位:眉、额、眼睛、眼睑

表现恐惧的关键部位:眼睛、眼睑

(2)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目光与面部表情是相互一致的。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8.身体运动和触摸

(1)身体运动: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手势语占重要地位。

(2)触摸: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每一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个体不仅对触摸感到愉悦,而且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9.姿势与妆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都能透露一个人多方面信息,有沟通作用。

10.人际距离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

美国学者霍尔发现有四种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12~25英尺

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2)社交距离4~12英尺

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3)个人距离1.5~4英尺

是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

(4)亲密距离0~18英寸

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

(注:1英尺=0.3048米,1英寸=25.4毫米)

1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12.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四个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

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

稳定交往阶段——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13.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入深:(1)情趣爱好(2)态度(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4)隐私

14.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相互性原则(2)交换性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平等原则

15.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其要点是:

(1)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3)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这样就构成了六种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主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主动情感式、被动情感式。

(4)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的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16.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17.影响喜欢的因素:(1)熟悉与邻近(2)相似与互补(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3)外貌(4)才能(5)人格品质。另外,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过高,中等交往频率是,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18.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

19.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20.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目标较为稀有或难得,并且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21.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如存在相关依赖的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据此,足球队队员之间的关系就是合作关系。拳击选手之间就是竞争关系。

第七节社会影响

1.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的多数人相符合。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2.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

3.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他原因(如情况不熟悉等)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对自己行为的引导。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

(2)对偏离的恐惧

偏离群体的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和对偏离的惩罚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也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东方人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群体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4.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群体成员一致性愈高,凝聚力越大,群体规模(临界值3~4人),越从众。

(2)个体人格因素——自我评价高、个体独立性强,少从众;自我评价低、个体依赖性高,多从众。

(3)情境的明确性——情境很明确,判断标准很清晰,少从众;情境模糊,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多从众。

(4)性别、智力等其他因素

5.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他人在场反而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6.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促进现象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青少年骑自行车,在独自、有人跑步伴同、竞赛这三种情境中,竞赛时的速度大幅度提高。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20世纪20年代,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F.H.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领导了一系列有关他人在场对个体绩效影响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7.美国学者的优势反应强化说,可以较好地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现象。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他人在场也会唤起个体对他人评价的认知,这可能是影响社会促进更为重要的因素。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结伴效应。

8.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磨洋工”,就是以后总社会懈怠现象。随着群体规模增大,个体付出的努力减小。

9.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的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随之而来。

模仿的特点: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即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模仿的意义:

(1)学习的基础(2)适应作用(3)促进群体形成

模仿的发展:

(1)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2)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3)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

10.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他在研究模仿在犯罪活动中的作用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1)下降律(2)几何级数律(3)先内后外律。

11.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较间接的形式进行。

暗示有三个要素,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暗示的分类:

(1)按信息来源分,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2)按暗示者的目的分,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3)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分,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4)按暗示效果分,暗示及反暗示。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

(2)被暗示者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年龄小、女性易受暗示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易受暗示。

12.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特点是:

(1)双向性

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即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

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爆发,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

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13.社会感染的分类:(1)个体间的感染;(2)大众传媒的感染;(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1.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特点:(1)异性恋(2)成熟性(3)高级性(4)生理性(5)利他性

2.爱情与喜欢的区别:(1)依恋(2)利他(3)亲密

3.爱情的发展阶段

(1)取样和评估: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消后的赢余;

(2)互惠:双方可能交换收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

(3)承诺:双方关系相对固定;

(4)制度化:希望能通过契约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

4.爱情的形式:(1)浪漫式(2)好朋友式(3)游戏式(4)占有式(5)实用式(6)利他式;哈特菲尔德等人则把爱情分为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形式。

5.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这就是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6.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7.婚姻动机不仅是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满足夫妻双方的性需要,继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且包含经济方面的考虑。婚姻的动机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包括性)。现代社会,爱情成为婚姻的主导动机,其次是繁衍和经济。

8.夫妻关系的类型:(1)爱情型(2)功利型(3)平等合作与分工型(4)建设型(5)惰性型(6)失望型(7)一体型

9.引发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的因素:

◆需求不满:

(1)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的承认,自尊心受损

(2)一方或双方性要求得不到满足

(3)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

(4)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常满足

(5)在休闲、爱好等方面,双方的需要与兴趣差别太大

◆价值观念不一致

◆远离的“自我”:

(1)利益受损,各趋己利

(2)爱是满足自己,不是贡献

(3)遇到分歧互不相让

(4)双方处于痛苦时,不安慰,不帮助

(5)双方心理调试过程缓慢,难以进入心理和谐状态

◆夫妻的性差异(可能是夫妻冲突的深层次原因)

10.离婚的原因,有经济、社会、生理、心理方面等因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则有以下因素:(1)结婚年龄较低(2)未婚先孕(3)恋爱时间短(4)家庭有离婚史(5)有婚前性经验(6)夫妻不平等(7)性生活不和谐。

1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特点:

(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2)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之间有较多的面对面的交往,有直接的互动与合作;

(3)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12.家庭的结构

◆结构要素:

(1)家庭成员的数量

(2)代际层次: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由代际不同产生的代沟)

(3)夫妻数量:夫妻是家庭的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不稳固。

◆结构模式:

(1)核心家庭(夫妻与未婚子女,社会主要模式)

(2)主干家庭(夫妻与一对已婚子女)

(3)联合家庭(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弟兄、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4)其他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等)

13.家庭的功能:(1)经济功能(2)性的功能(3)生育功能(4)抚养与赡养功能(5)教育功能(6)感情交流功能(7)休闲与娱乐

14.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1)社会与环境的因素(2)家庭成员的素质(3)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

15.家庭生命周期(此概念只使用于核心家庭)

(1)形成(结婚——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2)扩展(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

(3)稳定(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4)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5)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配偶一方死亡)

(6)解体(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

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真题2017年5月及答案解析

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真题2017年5月及答案解析 (1~85/共100题)技能选择题 本部分由案例组成。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案例一: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第一次咨询的谈话片断: 心理咨询师:你好,我是二级心理咨询师刘XX,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5年多了。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并挑 选我给你做咨询。 第1题 咨询师在开场白中的介绍可能产生的效果是() A.减少了求助者对咨询的顾虑 B.使求助者了解咨询师 C.为求助者树立了开放的榜样 D.增加了自己的权威性 第2题 求助者有权利() A.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B.了解咨询师的个人爱好和隐私 C.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D.了解咨询师的咨询风格和特长 第3题 求助者:我在简介上看到你和我的经历、年龄差不多,受到过良好的专业教育,还有过很多成功的案例,我相信你一定能帮助我解决问题。 从上述谈话判断,求助者选择该咨询师的原因包括() A.对该咨询师产生了移情 B.对该咨询师充满了期待 C.对该咨询师产生了依赖 D.相信该咨询师的水平与能力 第4题 心理咨询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请你相信我的能力和水平。过去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一定积极地协助你解决问题。 求助者:那可太好了。 咨询师以上的话,可能使求助者() A.产生信任 B.受到鼓舞 C.产生依赖 D.感到压力 第5题 心理咨询师:咨询前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我向你提供心理帮助,你我通过语 言交流的形式去探讨、解决心理问题,获得心理发展。但这种帮助的本质是助人自助……通过介绍,你对心理咨询有初步的了解了吧? 在咨询开始阶段,咨询师向求助者所做的介绍,可以认定()

最新下半年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点

下半年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点 导语: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化解自己内心情绪的人。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整理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欢迎阅读。 年下半年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点(1)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一、表现特征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其特征主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

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二、治疗方法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 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例如: ①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②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③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你可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①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②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③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打印版)!

心理咨询师考试职业道德复习要点(一) 职业道德复习指导思想: 一.针对个人表现部分----- 以法律为标准,以道德为界线;遇事——以大局为重;企业——以发展为重;个人——以事业为重;看人——以人品为重;为人——以他人为重. 二.针对理论知识部分的选择-----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道德和法律的区别:①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不同;②依靠的力量不同;③作用的范围不同。 3.法律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机关执行。道德没有强制性,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来进行调控。 4.道德和法律的联系:①在作用上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在内容上道德和法律相互重叠;③在现实生活中二者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主要区别:①从社会性质上看,基本制度不同;②从所有制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③从分配制度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按资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为主体;④从生产目的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获取最大利润为最终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满足社会需要为最终目的。 7.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但相对于资源需要的无限性,资源的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却是有限的。 8.职业道德的特征:①范围上的有限性,任何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都是特定的、有限的;②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分工相对的稳定性决定了与其适应的职业道德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③形式上的多样性。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影响:①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它激励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道德观念②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从而增强了人们的竞争道德观念;③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要求人们义利并重,从而增强了人们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念④市场经济是重视科技的经济,它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从而增强了人们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10.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①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②市场经济强调金钱价值容易诱发拜金主义;③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容易诱使人们淡薄精神价值。 11.职业道德与企业发展:①职业道德在企业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②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③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④职业道德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2.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①企业环境;②企业规章制度;③企业价值观;④企业经营之道;⑤企业目标;⑥企业作风;⑦企业礼俗;⑧企业形象;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⑩职工职业道德。 13.企业文化的功能:自律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 1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①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③可以促进技术进步;④有利于企业摆脱困难,实现阶段性的发展目标;⑤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创造企业品牌。 15.职业道德与人的自身发展:①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②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③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人谋生的手段,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16.现阶段从事职业劳动是:人们求生存的客观要求;人们获得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的根本途径;是人们基本的谋生手段。 17.在社会生活中职业活动是:人们相互联系最重要的桥梁;是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8.职业劳动不仅是一种生产经营的职业活动,也是一种能力、纪律和品格的训练。职业劳动能够:活跃人们的思维;增强人们的组织纪律性;培养人们的好品格。 19.遵循文明礼貌的职业道德规范必须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 20.劳动力市场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矛盾,以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市场。 21.人才交流市场形成后:①企业闲置人才和人才奇缺的矛盾得到缓解②人才资源的配置使用趋向合理;③人才的作用得到发挥;④提高了人们学习文化、钻研技术的积极性⑤实行持证就业制度保证了人才的质量⑥企业用人增加了选择余地和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招收、长期培养的损失。 22.“跳槽热”现象的出现有社会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 23.“跳槽热”对社会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有:解决了人才积压、学非所用、工作安排不合理、职工收入不如意等弊端。消极作用有:给一些企业带来损失;使一些职工不安心工作,最终失去工作。 24.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

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1. 见解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2.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 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等(详情见书上) 3. 初诊接待注意事项:避免紧张情绪;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说明专业术语的外延和内涵;反复说明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保密原则;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注意的内容有不吸烟、不做多余“下意识”动作等。 4. 摄入性会谈工作程序: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确定提问方式;倾听;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对会谈内容归类;结束会谈。 5. 会谈法的种类:摄入性会谈;鉴别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应激性或危机性会谈。 6. 最常使用的摄入性会谈方式是资料采集法。 7. 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提问中避免失误;不能讲任何题外话;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误 解。 8.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按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可列表填写);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9.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方法:补充提问,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10. 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其一,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得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其二,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势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11. 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真题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1~100题,共100题) 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实习医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诉失恋一月余。因为是初恋,很在意这段感情,内心非常痛苦。那个女孩觉得和他在一起心中不踏实,所以提出分手。他说:“我为她付出了很多,对她那么真心实意,为什么她就不知道珍惜?”很多人劝他,失恋是很正常的事,将来说不定能找到比她更好的。其实,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总是难以从痛苦中走出来。最近他又准备考研究生,由于竞争很激烈,感觉压力很大,自己却无心看书,脑海里常会出现那女孩的音容笑貌。他觉得她太心狠,很可怕。自己内心割舍不下,痛苦不堪。为此常常借酒消愁,睡不着觉,能照常工作但效率下降。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性格温和。南方人,家境很好,家庭教育使其养成了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讲究规则的习惯。 多选:1.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往往是()的问题。 A.最先提出B.最困扰自己 C.最后提出D.最需要解决 多选:2.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A.失恋B.失眠 C.考研D.实习 多选:3.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以排除的包括()。 A.抑郁性神经症B.强迫性神经症 C.恐怖性神经症D.焦虑性神经症

2018 2019年心理咨询级心理咨询师级理论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测试试题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心理咨询级心理咨询师级理论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测试试题【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单选题]建构焦虑等级时,应当避免的是(1 [ 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A. 求助者将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序B. 求助者给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打分C. 咨询师给事件或情境指定焦虑分数D. D【答案】略【解析】2 [单选题]在逐级地实施系统脱敏训练时,每次放松后的焦虑分数必须低于()分,才能进行下一级的训练。A.20 B.25 C.30 D.35 B【答案】略【解析】)。]现实冲击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 3 [单选题让求助者置身于想象环境之中A. 让求助者暴露在实际的恐惧刺激中B. 允许求助者用不适应的行为应对C. 求助者可以采取缓解焦虑的行为D. B【答案】略【解析】)。模仿法又可称作(4 [单选题] 观察法A. 榜样法B. 示范法C. 参与法D. C【答案】略【解析】)。单选题]模仿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中最重要的步骤是(5 [ 选择合适的场地A. 设计示范的行为B. 示范正确的行为C. 及时地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D. D【答案】略【解析】)。]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最关键的基本步骤是(6 [单选题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A. 运用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确定问题B. 检验表层错误观念C. 纠正核心错误观念D. D【答案】略【解析】)。单选题]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提问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7 [ 由咨询师提出特定的问题A. 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的方面B. 鼓励求助者说明自己的看法C. 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D. B【答案】略【解析】)。]关于贝克和雷米的语义分析技术的正确描述是(单选题8 [ 揭示并纠正求助者的表层错误观念A. 促进求助者语言能力的发展B. 针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概念C. 主要目的是为了理顺句子的结构D. C【答案】.略【解析】)。梅肯鲍姆疗法在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中采用的认知应对训练,具体是(9 [单选题] 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环境信息A. 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B. 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思想体系C. 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理论构思D. B【答案】略【解析】)。单选题]贝克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中包括(10 [ 共同感受A. 规则B. 选择性概括C. B和D.A D【答案】略【解析】)。的实质是(“逻辑错误”11 [单选题]贝克认为求助者的前后脱节,逻辑混乱A. 前提假设与最终结果互不呼应B. 推理过程不合逻辑C. 将客观现实向自我贬低的方向歪曲D. D【答案】略【解析】)的角度去知觉世界,并表达出来。设身处地的理解”的含义是从(“12 [单选题] 咨询师 A. 求助者 B. 咨询师与求助者 C. 以上全对 D. B【答案】略【解析】. 13 [单选题]佩特森划分的咨询过程七个阶段中“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属于(我”第一阶段A. 第三阶段B. 第五阶段C. 第七阶段D. B【答案】略【解析】)。”是指(现象场”,“现象场”14 [单选题]罗杰斯对“经验的概念来源于现象学中的“人的主观世界A. 外部客观世界B. 人与环境的关系C. 人所处的环境D. A【答案】略【解析】)。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决定咨询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者是(15 [单选题] 求助者A. 咨询师B. 咨询机构C. 咨询师与求助者D. A【答案】略【解析】)的问题。团体心理咨询相对于个别心理咨询而言,更擅长处理(16 [单选题] 深度情绪困扰A. 解释心理测验结果B. 人际关系C. 求职择业D. C 【答案】略【解析】. )。团体心理咨询目标的功能不包括(17 [单选题] 评估作用A. 计划作用B. 聚焦作用C. 导向作用D. B【答案】略【解析】)。多选题]关于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8 [ 可用于治疗求助者的恐惧和焦虑A. 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B. 咨询师可以代替求助者建构焦虑等级C. 焦虑等级之间的级差越大越好D. A,B【答案】略【解析】)。]针对多种敏感情境的系统脱敏处理方法包括(19 [多选题多种情境一并处理A. 每种情境单独处理B. 制定一张综合的焦虑等级表C. 每种情境制定一张焦虑等级表D. B,D【答案】略【解析】)。]

二级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点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2、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平等、真诚、礼貌、信任、保护隐私。 3、真诚: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要实事求是;表达真诚要适度;要考虑时间因素;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也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4、共情的含义:①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求助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 ②借助知识和经验,深刻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实质;③通过咨询技能将自身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5、表达共情:①共情是从求助者角度而不是自身看待问题;②表达共情并不是要有相同经历,而是设身处地的理解;③表达共情因人而异;④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要适度;⑤表达共情要把握角色;⑥表达功能应善用肢体语言;⑦应注意求助者特点和文化差异;⑧要验证是否与求助者达到共情。 6、积极关注:①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②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的看待自己; ③避免盲目乐观;④避免过分消极;⑤立足实事求是;⑥目的是促进求助者的自我发现和潜能开发,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7、咨询目标特征:属于心理学范畴、具体、可量化、积极、可行、双方可接受、多层次统一。 8、不同流派的咨询目标:①人本主义学派:自我实现;②行为主义学派:可观察行为的改变;③精神分析学派:将潜意识意识化,重新体验早年经验;④完型学派:察觉此时此刻的经验,用内在支持对抗外在支持的依赖;⑤理性情绪学派:消除自我失败感,更理性的生活;⑥现实治疗学派:发展成功的统觉感。 9、咨询阶段:诊断——咨询(最核心、最重要)——巩固。 10、咨询方案:咨询目标;咨询的过程、方法、原理;咨询效果及评价手段;双方的责权义;咨询时间和次数;费用;其他。 11、参与性技术:倾听技术;开放式提问技术和封闭式提问技术;鼓励技术;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技术(释义)、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概述;非语言行为。 12、影响性技术:面质技术,解释技术,指导技术,情感表达技术,内容表达技术,自我开放技术,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全国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真题及标准答案

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真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在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范畴是() (A)“礼”(B)“气”(C)“诚”(D)“仁”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遵纪守法(C)爱岗敬业(D)构建和谐社会 3、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从业人员要牢固树立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改革创新(C)社会主义荣辱观(D)崇尚科学 4、职业化的中间层次是() (A)职业化技能(B)职业化理想(C)职业化语言(D)职业化适应 5、一个能力强的职员能够带10个人,一个能力更强的人能够带100个人,但假如没有数字中的权数“1”,那么,能力再强也无法带领一个人。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讲,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选项是()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B)不义且富贵,于

我如浮云 (C)民为邦本,本固邦宁(D)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6、某职员将一块青铜塑造成为门的把柄,所得价值为21美元,又将其塑造成为一件工艺品所得价值为28万美元,其中所体现的是() (A)诚信品质(B)创新精神(C)金钞票至上(D)合作意识 7、按照美国学者詹姆斯·H·罗宾斯的讲法,所谓“敬业”确实是() (A)始终在一个岗位上干工作,不“跳槽”(B)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甚至对职业怀有敬畏态度 (C)拿多少钞票,干多少活(D)只是多的索取公司的酬劳 8、孔子曾讲过,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其含义是() (A)言多有失,少讲为佳(B)遇事多动脑筋,但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 (C)慎重言语,不要因夸口而失言(D)想明白了情况的原委,然后再去行动 (二)多选题(第9~16题) 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A)继承性与制造性的统一(B)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同意(D)理论性与自觉性的统一 10、作为职业道德规范,“诚信”的特征是() (A)通识性(B)智慧性(C)止损性(D)资质性 11、经营者的下列做法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是() (A)采取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的金额为3000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考试知识点归纳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Ⅰ.《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有自知力/无自知力));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心理过程(知、情、意)之间具有协调一致);个性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外部原因,人格的稳定性出了问题)。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心理问题 原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时间: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间断持续两个月。 程度: 1)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 2)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和工作,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3)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四、严重心理问题 原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时间:间断或者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程度: 1)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2)社会功能: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 ★五、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六、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了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特点:1)有自制力2)精神痛苦3)持久性4)妨碍社会功能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临床分型: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 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恐怖症状、焦虑症状、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神经衰弱症状 2)严重标准:主观上无法摆脱的精神、情绪、内心痛苦;客观上社会功能受损,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1个月 ★七、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八、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区别 鉴别的要点主要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症状已具有某种较典型神经症的表现,只是症状的严重程度较神经症轻、持续的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尚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Ⅱ.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涵盖几乎可以考到的大题):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 答:(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12)婚 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 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实操技能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1.咨询准备工作: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2.礼貌接待方式:使用礼貌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3.提问时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提供帮助。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7.说明求助者责任、权利与义务:三责任、四权利以及四义务。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那种咨询方式。 二、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外延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做任何承诺5咨询时的仪态。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学会确定摄入性谈话法的目标、规范谈话内容与范围)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5.根据许多求助内容分别谈话。 四、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 3.避免多重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缺乏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避免修饰性反问。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 5.避免责备性问题。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 6.避免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看法,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 五、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 1.符合求助者能力兴趣。 2.病因直接间接针对性。 3.有利于探索深层病因。 4.有助于鉴别诊断症状。 5.有利于帮助改善认知。 6.有利于个性矫正发展。 7.会谈法具相应有效性。 六、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 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信息。 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求助者谈话。3.绝不讲题外话: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讲题外话。4.扭转会谈内容:不以指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5.不给绝对结论: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

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点整理

阳光心理咨询提醒您:请正确对待考试,避免考试违规。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涵盖几乎可以考到的大题 Ⅰ.《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 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 典型症状及行为。 3、 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刺激的性质 现实因素(一般事件) 现实因素(相对强烈) 持续的时间 两个月以内 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反应的强度 不良情绪、可以控制 痛苦情绪、难以控制 是否泛化 未泛化 已泛化 1 分 2 分 3 分 三项得分相加后计算 病程 短程(小于 3 个 月) 中程(3 个月到 1 年) 长程(1 年以上) 精神痛苦 的程度 轻度 (可自己摆脱) 中度 (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 重度 (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社会功能 工作学习交往轻微 妨碍 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 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 不能工作学习,社会交 往完全回避 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1、 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1、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 Ⅱ.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涵盖几乎 可以考到的大题): 可直接打印)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P4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总分: 3 分,不是神经症; 4-5 分,可疑神经症; 6 分及以上,神经症。 心理健康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正常 心理不健康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恐怖症 焦虑症 强迫症 神经症 躯体形式障碍(含疑病症)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抑郁症 重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双相障碍(躁郁症) 应激相关障碍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不正常 其他精神障碍 癔症(歇斯底里症)

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型分析及技巧介绍

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型分析及技巧介绍 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有时候并不会起很大的效果,出guo 为你带 来“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型分析与技巧介绍” ,帮助你灵活应对考题,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资讯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心理咨询师原是在卫生部门下的考试,因此,主要的考试内容比较偏向医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在技能中,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以神经症、神经症与精神分裂之间的鉴别诊断是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能、影响性技能、咨询方法),心理咨询流派(认知行为疗法及其中的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阳性强化法等)是重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理咨询师考试各类题型及其应试技巧。 职业道德每年必考,主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一般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前面一部分属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涉及职业道德的特征、功能、主要内容、准则、践行规范及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后面一部分属于个人价值观考核,无对错,主要根据个人选择给分数。 考试的基础内容,多习题集上原题。 理由: (1)习题集要保证销量; (2)习题集以教材为蓝本,基本涵盖全部知识点。要把书粗看一 遍就重点投入到习题集中。 选择题主要考查应考人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考查应考人员对

一些基本要领载、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题型包括: (1)单项选择题即四选一,四个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单选题的命题视角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相近概念。 (2)多项选择题即四选多,给出四个中有两个以上是正确的。选择题是标准化考试中最基本的题型,应重点复习。多选题的命题视角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概念的外延,这是主要的题目之一; 二是包含于一个命题中的并列从属项,多见于一些并列的" 性质"" 方法" (3)计算题,一般以单选题的方式出现,或在基础知识部分,或在技能操作部分。主要检验考生从事心理咨询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计算能力的程序,以及对各种数据处理和运算水平的高低。相对来说,计算题所考查的知识面比案例分析题要简单一些,因为计算题所涉及的题目都是心理咨询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所必须用到的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计算题的命题视角也集中于此。 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在技能中,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以神经症、神经症与精神分裂之间的鉴别诊断是重点)、心理 咨询技能(参与性技能、影响性技能、咨询方法),心理咨询流派(认知行为疗法及其中的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阳性强化法等)是重点。最难的是变态心理学,要多花时间在变态心理学,要反复的斟酌,特别是症状学(主要是二级)内容,书上举的例子是重中之重,要尽可能理解,每年考试都有书上一模一样或稍有出入的案例,一般案例选择题都结合咨询技能考,一般一个案例重点考一种咨询方法

(情绪管理)心理咨询师二级全国统一考试真题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二级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1~70题,共70道题) 本部分由四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共70道题,每题1分,满分7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王某,女,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自我陈述:心情郁闷,唉声叹气、哭泣一月余。 我于1994年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刚入学时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小城里这几年来少有人能考上重点大学,开始感觉还行,只是觉得洗衣服、料理自己的生活都需要自己去做,以前都没有做过,做起来比较困难,在饮食起居上也很难适应。快到期中考试了,我想努力学习争取成绩考好一些,功课紧张起来。有时因为功课太多了就错过了吃饭时间,衣服也没时间洗,整个人都非常紧张忙碌。大学的课程很多,我虽然很努力,可是期中考试的成绩却不理想,有两科刚刚及格。我觉得心里非常难受,打电话回家,父母又很严厉的批评我,让我好好读书,不要想别的。我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其他事情也做不好,同学们肯定看不起我,父母肯定也不会喜欢我了,自己真是没用,这点事情也做不好,以后可怎么办。心情很不好,没什么事情能让我高兴起来,也不想和别人交往,老一个人在宿舍想我以后该怎么办,常常唉声叹气、哭泣,觉得自己很差劲。现在晚上很难入睡,第二天又头昏脑胀的,上课也不能集中注意力,我真的不想读下去了。 了解资料:该生是独生女儿,父母非常宠爱她,从来不让她做任何家务事,但对她的学习要求很高,她整天的任务就是看书学习,也很少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她的成绩一直非常优异,她考入某重点大学的事在当时轰动了他们小城,父母也感到非常光荣。她的性格内向,但争强好胜,从小不甘心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 SCL-90测试结果如下: 躯体化 2.3 强迫 1.9 人际敏感 2.6 抑郁 2.8 焦虑 2.4 敌对 2.2 恐怖 1.6 偏执 1.9 精神病性1.5 其他 2.5

心理咨询师考试考点汇总

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片、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分为四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此章还介绍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知识。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 社会化与自我 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态度、沟通与人际关系 发展心理学是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各主要流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人的各时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 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 老年期。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依据。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认知障碍;思维障碍等。 常见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 心理健康与心里不健康:概念的区分;心理咨询师服务对象的区分。 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量的要素、量表、分类。 测验的常模:常模团体;常模类型;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测验的信度:概念;评估方法;信度与测验与测验分数的解释;影响信度的因素。 测验的效度:评估方法;功能。 心理测验的使用。 心理咨询是对于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朱智贤)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2014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复习资料

一、简述系统脱敏疗法的过程。(二级技能P59—60) 1、学习放松技巧 2、构建焦虑等级 3、系统脱敏 二、使用系统脱敏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二级技能P62) 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变化。 3、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得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 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三、简述冲击疗法的原理。(二级技能P62) 1、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的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 2、冲击疗法的原理是:迅速地将求助者置身于最恐惧的对象或情境中,必然引起求助者最强烈的恐惧或焦虑反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咨询师不给予任何强化,任其自然,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直到消除,即所谓消退性抑制。 四、请简述冲击疗法的基本过程。(二级技能P63—64) 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 2、签订治疗协议; 3、治疗准备工作; 4、实施冲击治疗。 五、若使用生物反馈法,说出其基本原理。(二级技能P73) 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有意识的通过呼吸、冥想等方法,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六、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是什么?(二级技能P79) 1、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和情绪的变化; 2、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应从认知中找原因;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的恶性循环,会使心理问题变得越发严重; 3、认知行为疗法,是在认知和行为及情绪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 七、如果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其特点是什么?(二级技能P79)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是: 1、求助者和咨询者是合作关系; 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和结构性目标的短期和教育性治疗; 5、强调家庭作业,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 6、让求助者在治疗中和治疗外都承担一种主动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心理咨询师考试重点知识必备

一、会谈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 2、鉴别性会谈; 3、治疗性会谈; 4、咨询性会谈; 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 二、不恰当的提问可能带来的问题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求助者可能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和总结。 三、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1、可接受; 2、有效; 3、积极。 四、摄入性会谈的注意事项 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用指责、批判性的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结束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会。 五、对临床资料的解释 1、注重行为的观察,在现象和可能的原因之间建立联系; 2、找出哪些东西是偏离正常标准的,然后抓住偏离标准的行为表现去考虑问题; 3、抓住那些“显眼和突出”的事件,首先给以解释,并按这种解释去归纳别的事件。 六、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 1、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 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 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如果都给出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就比较高。 七、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八、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 (2)积极的: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所以是积极的;(3)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符合自身能力,咨询师也能提供条件,因此是可行的。 (4)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 消除上。 (5)可接受:咨询目标是双方协商的 符合求助者愿望,咨询师也可以解决, 协商不成以求助者为主,所以是可接受 的; (6)可评估: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 如强迫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 化评定指标。 (7)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到以症状 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 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 其有效结合。 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 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 1、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 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 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 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 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 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 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 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 以进行修改。 17 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 拟定咨询方案。 1)对方案实施的简单说明: 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在与求助者达成口 头或书面形式的咨询协议后,实施以下 方案) 2)说明咨询总体目标: 3)方法选择与理由: a) 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 是: b) 选用以上方法的理由是: 4)矫治的操作原则: a) 各阶段功能及目标: b) 咨询的中断和转介: 5)具体操作步骤: (一)心理帮助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 述: a)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 作 b)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 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二)巩固提高阶段: c)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 作 d)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 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6)咨询效果的评估 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 法、测验法等方法和外部语言、行为、 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估。 在本案例中,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 把握什么原则? 1、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订咨询目标, 协商不成,以求助者目标为主;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 的关系。……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 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 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 新确立新的目标。 13 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 (或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 效的咨询目标。)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 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 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缓解情绪,减少不良 行为,改变不合理认知。)缓解焦虑情 绪、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次数(商定该次 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使用Scl90、 SAS测验,使焦虑分数、强迫分数降低 至正常范围。 (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 我,接纳自我的不完美,走向自我认识 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15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 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 择。 九、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目标; 2、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 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3、咨询的效 果及评价手段;4、双方各自特定的责 任、权利和义务;5、咨询的次数与时 间安排;6、咨询的相关费用;7、其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