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工作简报

商务部研究院第24期 2014年11月13日

目录

【试点进展】

2014年10月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动态 (2)

【培训特辑】

1.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吴国华副司长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

台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 (4)

2.青岛市:打造内外贸融合一站式服务平台 (19)

3.重庆市:打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 (27)

4.金华市:打造工贸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33)

【试点进展】

2014年10月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动态

加快推进服务平台建设

第一批和第二批48个试点地区均已落实组织机构设置,通过新设或者职能重组,各地基本形成以事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的承办机构,各地服务大厅和网络平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10月份,石家庄服务大厅实现人员入驻,宣城、襄阳、呼和浩特和景德镇进入工程收尾阶段,预计下月将正式启用。截至目前,已有吉林、南京、杭州、金华、蚌埠、南昌、新余、临沂、郑州、荆州、长沙、重庆、嘉峪关、银川、青岛、长治、马鞍山、德州、黄石、石家庄、深圳和宁夏等22个地区服务大厅启用。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吉林、南京、杭州、金华、蚌埠、临沂、郑州、重庆、嘉峪关、青岛、马鞍山、德州、黄石、襄阳、铜仁、西宁等16个地区已经上线运营或者进入后期调试,其它地区也正在加快推进落实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各地累计在区县商务部门、各类商圈、专业市场、行业协会设立252个工作站、753个联系点,遴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1280余家,服务项目129余个,备案企业近67800余家,服务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软硬件平台基本搭建形成。

针对企业需求大力开展公共服务

按照试点工作方案,各地根据“边建设边服务”的基本要求,紧密围绕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现实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服务,以

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一是信息咨询服务。试点地区通过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方式,10月份向企业提供政策、市场等动态信息8010余条;通过交流联谊、线上咨询、电话热线、公益讲座等方式,10月份为2960余人次提供政策、法律、管理、商务等咨询服务,共举行供需信息对接活动和相关业务讲座1001场次,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长期困扰企业的信息不畅问题得以缓解。

二是管理创优服务。试点地区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10月份组织2178人次参加业务洽谈、社会组织管理、物流实操、家政、餐饮等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劳动技能竞赛1750余人次;通过举办讲座、远程教育、研讨会和专题报告会等多样化的活动,为近900余家企业解决财税、法务、企业管理、创业等问题,2014年累计服务企业9942余家次。

三是企业融资服务。试点地区通过组织金融、企业和征信机构三级联动对接、签署多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金融机构对接团贷、提供贷款担保补贴、发展典当短期融资等方式,10月份共帮助企业获得银行直接贷款1.18亿元、综合授信6.18亿元、担保贷款0.57亿元、典当融资0.015亿元,缓解了企业长期“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2014年累计受益49290家企业。

四是市场开拓服务。10月份,试点地区组织3237余家企业参加展览展销会、名优产品、年货、旅游商品,签订各类购销协议金额达9.75亿元,2014年累计成交126.43亿元。

【培训特辑】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吴国华副司长在中小商贸流通

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

(节选)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加大中小企业工作力度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但受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和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制约,世界经济将维持低速增长状态,宏观政策分化和地缘政治冲突成为世界经济波动的重大风险来源。从国内看,国家通过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预调微调避免了经济增速大幅回落,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和落实,市场信心和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风险不容忽视,稳增长、调结构面临的压力增加。

中小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是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保持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同时,中小企业灵活性强,创新能力强,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实现转型发展、迎战

经济压力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把搞活小微企业作为当前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国务院有8次常务会议讨论到“小微企业”,从产业指向、融资方式、税收政策、创业政策、就业政策及简政放权等多个方面强调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密集程度之高为世人瞩目,凸显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关于国家支持中小企业新的精神和政策举措,工信部的韦向群副司长一会儿还要给大家做详细的解读。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扶持,让它们在公平竞争中搏击壮大,既可以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能增添社会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民生改善,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包括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当前面临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

二、深化体制改革要求我们加大中小企业工作力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今后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把属于市场决定的事务还给市场,另一方面要把适合地方管理的工作下放给地方,要把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解决好,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做好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过去,我们的工作过多关注大型企业和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实际上是个“缺位”的问题。而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实际上就是我

们的“加强公共服务”,就是我们下一步转变职能的重点。

当然,商贸流通有30多个行业,从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到典当拍卖、洗染美发等等。大大小小的企业,加上个体工商户,有四千多万家。服务和扶持中小企业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发挥服务平台的组织带动和牵线搭桥作用,建立包括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专业服务和行业自助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体系,营造资源共享、服务支撑的发展环境,特别是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合理定位和良性互动,共同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环境。这是我们作为商贸流通行业的主管部门,扶持薄弱环节,加强公共服务,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任务,符合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要作为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开展。

三、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商务部和全国商务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深化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深入贯彻国务院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服务,完善营商环境,围绕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市场、人才、管理等突出问题,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项工作是加强服务,增强中小企业发展后劲。我们在2011年就出台了专门文件,提出用3-5年时间,建设部、省、市三级联动,上下一体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这个服务体系主要分三个层

面。第一个层面在商务部,部里要抓好总体的工作和政策支撑。现状,我们已陆续出台了《服务体系建设指引》、《服务平台建设规范》、《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编发了各地工作动态和简报(已汇编到会议材料中了),组织开展了业务交流和培训,会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中央财政支持政策。下一步,我们将开发专门的信息系统,搭建一个总体的信息网络平台,并以这个信息平台为支撑,推动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建设。第二个层面在省里,省一级要更加深入地参与进来。因为我们服务企业要接地气,必须和服务对象要对接,虽然试点工作刚开始是从市一级开始,但省一级的工作同样很重要。我们的思路是在市一级试点工作取得经验以后不断扩大工作面,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构建区域性的服务架构,这主要需要依靠省级层面的力量,最后才能形成全国联网和互动。第三个层面也是服务体系最核心的一个层面是在市里,是具体面向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的平台。我们之所以对服务平台提出事业单位的要求,就是希望它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靠市场养活自己的一个机构。如果自己吃饭的钱都没有,怎么去扶持别人呢。所以,我们对服务平台的定位就是“政府的帮手”、“服务体系的龙头”。首先,对于政府来说,服务平台是帮手。根据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今后政府的很多事务都要委托、外包出去,我们的服务平台就要把这些具体事承担下来。第二,对于服务体系,服务平台是龙头。需要通过它去组织其他的服务机构,包括各类行业商协会、商圈市场、培训院校、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等,让这些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融资对接、市场开拓、技术应用、管理指导等9

项服务。这些专业服务机构是要市场化运作、自食其力的,服务平台在其中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帮助政府把这些服务机构有效地组织起来和中小企业的需求对接,最终要形成运营市场化、社会化,分布网络化、服务便捷化的服务体系。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各地的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已经取得初步实效。前两批48个试点地区都已落实了服务平台组织机构建设,指定相关事业单位作为服务平台的承办主体。吉林、南京、杭州、金华、蚌埠、南昌、新余、临沂、郑州、荆州、长沙、重庆、嘉峪关、银川、青岛、长治、马鞍山、德州、黄石、深圳和宁夏等21个地区的服务大厅已经启用,吉林、南京、杭州、金华、蚌埠、临沂、郑州、重庆、嘉峪关、青岛、马鞍山、德州、黄石、襄阳、铜仁、西宁等16个地区的网络平台已经上线运行或进入后期调试。各地累计在区县商务部门、各类商圈、专业市场、行业协会设立了202个工作站、723个联系点,遴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达1200余家,服务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队伍基本形成。

仅今年9月份,各地累计举办供需信息对接活动和业务讲座136场次,向企业提供各类信息2800余条,为3300多家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咨询服务,缓解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信息不畅问题。累计组织7500人次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为950余家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类管理问题。通过组织银企对接团贷、组建互助合作基金、提供贷款担保补贴、发展典当融资等方式,帮助企业获得各类融资26.35亿元。组织近5000家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签订购销协议70多亿元。自从

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累计收益企业已超过15万家次,咱们这种“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模式受到了广大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第二项工作是多措并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相对于工业领域的中小企业,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规模更小、可抵押资产更少,且多为小额流动资金贷款,融资困难更加突出,目前能够直接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不足5%。但同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呈高度集聚性,彼此相互了解易于合作,有利于商圈融资、供应链让融资、互助合作融资等业务发展。虽然企业没有抵押物,但普遍都有存货,或者有稳定现金流,这些实际上都可以成为银行发放贷款的依据,这需要我们从中去做对接促进工作。为此,近年来,商务部一方面指导各地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发展商圈、供应链融资等融资方式,针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抵押资产不足、流动资金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以成立商业合作社、组建互助合作基金、组建信用联盟等方式,帮助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获得贷款超过2000亿元。另一方面,运用中央财政资金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担保给予补助,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给予扶持,累计拨付补助资金13.4亿元,支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担保融资4200亿元。同时,商务部大力促进典当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机构健康发展,大力开展仓单质押、存货质押贷款等业务和设备融资租赁服务,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第三项工作是加大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近年来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企业生存发展更加困难。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商务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促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大力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央财政支持下,累计投入162亿元支持城乡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进行标准化改造,改善入住商户的营商条件,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34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100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在10个地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在8个地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鼓励和引导小型微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经营领域。三是大力推广现代流通方式。在10个地区开展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在25个城市开展共同配送和物流标准化试点,在8个城市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引导和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联合采购、共同配送,走“专精特新”的道路,走与大企业协作发展的道路。四是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国内展会平台减免中小企业展位费以及中小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境外产品认证等活动给予补助。鼓励和引导广交会等158家全国性重点展会开展中小企业所需的展览展销活动,扩大小型微型企业参展规模,促进中小企业建立营销网络,创建知名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惠及企业近3.7万家。

第四项工作是强化监管,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中小商

贸流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亟需政府部门为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只要有了一个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模式新颖、特色突出、生命力强的中小企业就会纷纷脱颖而出。为此,商务部近年来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一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零供交易、商业预付卡的监管工作。查处虚假广告、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以及食品药品、农资、汽车配件等重点商品,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净化了市场环境。三是建立重要商品市场追溯体系。在全国20个城市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在10个省份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追溯平台,加强市场监管,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四是清除市场壁垒。成立跨部门工作组,破除限制企业跨地区经营的障碍,努力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总的来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试点,商务系统促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已经逐渐确立,多部门多司局协作机制基本形成,财政支持政策不断完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工作也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一是部分地区商务主管部门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够;二是专项支持资金的申报使用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方面没有组织到好的项目,有些资金使用的效果还不够理想;三是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

四、关于下一步工作

第一,要高度重视,踏踏实实地把服务平台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前期的试点证明,建设服务平台是加强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公共服务,带动相关服务资源的有效措施;是我们推动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工作载体。从国外的经验看,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职责所在,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这是硬性要求。从实践看,作为基层商务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重要的是执行,加强公共服务是大家实实在在的工作手段和抓手。我们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的角度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首先厅长、处长、局长要重视,而且还要争取到省领导、市领导的重视,在座的各位处长要帮助下面的局长们去做市长的工作。

除了要干,还要会干。我们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是要搞几个编制,安排几个人,而是要充满感情,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要能沉得下心来,深入到广大中小企业中去,关注、了解、研究企业的现实需求,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现实困难,真正成为企业的“娘家”。要能放得下身段,真诚地争取各部门的支持,热心与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交朋友,实实在在地研究为企业服务的方案。只要对企业有利的事,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去干成。除了发挥自身的组织带动和牵线搭桥的作用以外,还要加强对其他部门公共服务的整合运用,加强对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力量的组织调动,营造资源共享的服

务环境。

此外,除了把工作干好,还要把政策用好。今年是新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的第一年,政策出台晚,而且留给资金申报的时间也比较紧,不少地方和企业对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和支持方式缺乏了解,导致资金申报材料的准备等方面均显不足,有些省市申报的项目比较多,有些省市申报不足,但大部分申报材料不够完善,部分项目规模比较小,最终通过评审的项目及金额都不大,仅占申请金额的不到5%。下一步,商务部将商财政部按照“普惠、便捷、可考量”的方针,继续实施并完善支持政策。为切实把好的政策用好,我们计划按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立项目储备和跟踪管理制度。其中,针对各地服务平台的建设项目,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工作基础和积极性确定年度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制定项目方案和预算,提前列入项目储备并组织做好前期基础工作,争取纳入来年财政支持项目立项,并按照“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原则,经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考核验收后再拨付资金;而针对面向企业的服务项目,则由各地服务平台做好服务机构的筛选,确定每年度计划开展的服务项目,经商务主管部门逐级筛选上报,由我部在汇总并统筹各地项目特点的基础上,统一项目选择标准,将覆盖面广、迫切需要支持的项目纳入项目储备,相关服务机构在服务过程中提前收集准备申报材料,最大限度地争取来年的财政支持。商务主管部门将根据资金预算规模,重点对服务企业数量多、企业满意度高、覆盖面广的项目给予支持。会后,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这个思路,抓

紧把各项工作布置下去,让大家提前动起来。

第二,要脚踏实地,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建设服务平台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多地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服务平台建起来了,服务大厅有了,服务机构选了,为企业提供哪些服务,怎么提供服务,需要大家结合当地实际,狠抓落实。最近,我们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需求和部分地区服务企业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国务院近期关于中小企业工作的部署,对支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政策进行了梳理,正研究在继续执行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强化对企业连锁式发展、集聚式发展、平台式发展的支持。

一是要加大对特许经营、联合采购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连锁式发展。商业特许经营也称特许加盟,是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水平和连锁化率、中小企业“借梯上楼”快速发展和低成本扩张的主要途径,是提升服务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产业集中化水平提高和解决就业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特许体系已超过5000个,加盟中小企业21.5万多家,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覆盖了70多个行业、业态。我们要加大对特许经营总部的支持,帮助它们完善信息系统、开展加盟培训,提高其吸引小微企业加盟、创业的服务能力。此外,由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经营成本的提高,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如果把众多中小企业组织起来,通过集中订货、统一送货,则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这是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水平和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已

经有不少的批发商、大型连锁零售商、物流配送服务商和专业市场在开展这项工作,我们要对他们给予大力支持。

二是要加大对商贸企业集聚区、品牌消费集聚区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集聚式发展。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传统服务行业,既最贴近民生,也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但由于管理粗放,缺乏品牌意识,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特别是近两年商铺租约大量到期,持续上涨的店铺租金加大了企业成本压力,再加上税费高、用工难和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使其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此情况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对就业产业极大影响,同时有可能危及社会稳定。考虑到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在企业性质、经营特点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具有不同特点,直接通过财政补贴租金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需要多管其下、标本兼治和综合施策,特别是要针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集聚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商业街、商圈市场管委会和管理公司作用,依托业态合理、功能齐备的商贸企业集聚区,带动众多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共同对抗市场压力,吸引更多的创业就业,落实好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明确要求。

三是加大对电商平台、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平台式发展。由于供需信息不对称,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普遍存在“找买家难、找卖家难”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网络零售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废旧物资回收平台、家政服务网络平台等各种类型的平台,把若干个卖家、买家

都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对接,将企业间一对一的选择变成了多对多的选择,这些平台非常适合我国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的特点。要加大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使用网络的支持,通过一些专业化平台和服务机构,帮助它们抓住机遇,更好地与线上结合,实现自身经营方式的转型。此外,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云服务”平台,以基于互联网的“云服务”方式,为企业免费提供所需的进销存台账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会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营销推广等各项基本功能。企业不需要购买软硬件及系统维护,只要上网就可以免费使用。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营水平,而且是我们建设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大数据”中心和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

第三,要加强合作,不断完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融资环境。从各方面的反映看,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方面,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商业银行“不待见”,企业贷不到款,即便是得到银行贷款的企业,利息成本也很高。另一方面,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很少眷顾到中小企业。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会同银监会,正在研究制订《关于完善融资环境加强小微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动出台规范开展担保存货管理的政策措施,研究商铺经营权作为权利质押标的物的法律界定,加强与有关商业银行的合作力度,不断优化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融资环境,大力发展互助担保融资、供应链融资、商圈融资以及动产、仓单、应收账款、商铺经营权质押融资。各地也要按照文件的相关要

求,结合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特点,进一步深化银商合作,不断拓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融资困难。

一是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银行、担保、保险、典当、融资租赁、小贷公司、商业保理等融资机构开发符合商贸流通行业特点的融资产品,提升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增值服务。鼓励引导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集中与商业银行对接,按照“统一组织、批量授信、风险分担”原则,发展互助担保融资、供应链融资、商圈融资。

二是努力改善融资环境。引导第三方物流监管服务企业、担保存货管理企业提供规范的动产监管及仓单质押服务,防范风险,发展动产、仓单质押融资;引导商业银行与市场商圈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优化质押登记流程,促进商铺经营权质押融资发展;引导大型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向商业银行开放必要的经营数据,降低征信成本,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引导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与结算银行建立全面金融服务的长期合作关系,结合企业流动结算资金,发展小额信用循环融资。

三是大力促进信用增级。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包括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在内的信用增级,提高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容忍度,降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贷款门槛。加快建设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为主的商务领域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并面向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开放,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会员企业信用评价,逐步形成企业守信、专业评信、机构增信、银行授信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体系。

第四,要加强规划引导与市场监管,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量大面广,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各地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情况、发展特点、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商务部正在着手编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各地也要在工作中注重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抓紧组织编制当地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专项规划,全面分析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现状,提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关键环节、保障措施,引导当地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要继续整顿市场秩序,查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对零供交易、商业预付卡的监管工作,大力整治虚假广告、商业欺诈等违规违法行为。要清除限制企业跨地区经营和行业垄断的各种障碍,推动落实跨连锁经营企业汇总纳税政策,为企业跨地域发展连锁经营创造条件。

服务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案例

青岛市:打造内外贸融合一站式服务平台

一、提高认识抓环境,认真谋划开好局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商务、财政、工商、税务、质监、银行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试点工作给予全面指导和支持。并编制了《青岛市“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下发了《关于建设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通知》、《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在政策层面同时给予保障和扶持,进一步优化商务发展环境。

青岛市精心谋划平台建设,逐步完善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不断优化创新,确定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内外融合、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形成了服务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资源社会化、分布网络化、服务便捷化的服务体系。其中,通过建立工作站和联系点、打造“服务联盟”和协会之家两项措施,构建起了以市级平台为引领,工作站为中枢,联系点为基础,“服务联盟”为补充,协会之家为延伸的全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除满足商贸流通企业个性化需求外,还可对共性需求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和对接,为全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提供无边界、以企业思维为主导的优质服务。该体系探索出了政府与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密切协作的工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平台功能完善和服务升级。

二、规范运作重服务,严格标准树形象

青岛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由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外服中心”)承建,外服中心成立于1988年,是隶属于青岛市商务局的副局级事业单位,此前主要职能是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从投资咨询、项目设立,到生产经营等环节的“一条龙”服务。市商务局以平台建设试点为契机,于2013年初下发了《关于调整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服务职能和改革服务方式的实施意见》,并经市编办同意,加挂“青岛市商贸发展服务中心”牌子,增加了商贸流通和相关行业管理服务职能,主要承担贸易发展、推动内外贸融合、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工作,实现了由原来单一的服务模式向全行业公益性服务模式的转变。

目前,平台在外服中心一楼专门设立了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大厅,服务大厅划分为公共服务区、社会机构服务区、等候区和公示区等四大功能区,并开设了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科技应用、管理提升、政务、国际合作等11个公共服务窗口和3个社会机构服务窗口,涉及商贸流通、外经、外贸、展会和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申报等多项事务性业务。

同时,本着“真诚微服务,务实创一流”的服务理念,平台注重服务品牌建设和制度化管理,所打造的“微服务”品牌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认证。在内部管理上,平台实行“5S”定置、首问责任制等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制度,在岗的24名专职工作人员全部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并定期开展培训,以加强对各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服务的多面手;在对外服务上,通过拓展和延伸服务渠道、构筑“无缝隙”的服务网络等,逐步强化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