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本章知识要点]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6.1 二次函数

[本课知识要点]

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

(1)正方形边长为a (cm ),它的面积s (cm 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 厘米,则面积增加y 平方厘米,试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1. m 取哪些值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

02≠-m m .

解 若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则 02

≠-m m . 解得 0≠m ,且1≠m .

因此,当0≠m ,且1≠m 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 形如c bx ax y ++=2

的函数只有在0≠a 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

取哪些

值?

例2.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1)写出正方体的表面积S (cm 2)与正方体棱长a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2)写出圆的面积y (cm 2)与它的周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3)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求本息和y (元)与所存年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 ,求菱形的面积S (cm 2)与一对角线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 (1)由题意,得 )0(62

>=a a S ,其中S 是a 的二次函数;

(2)由题意,得 )0(42

>=x x y π

,其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 (3)由题意,得 10000%98.110000?+=x y (x ≥0且是正整数),

其中y 是x 的一次函数; (4)由题意,得 )260(132

1

)26(212<<+-=-=

x x x x x S ,

其中S 是x 的二次函数. 例3.正方形铁片边长为15cm ,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 (cm )的小正方形,用余

下的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

(1)求盒子的表面积S (cm 2)与小正方形边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小正方形边长为3cm 时,求盒子的表面积. 解 (1))2

150(42254152

22<

<-=-=x x x S ; (2)当x=3cm 时,189342252

=?-=S (cm 2). [当堂课内练习]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02

=-x y (2)2

)1()2)(2(---+=x x x y

(3)x

x y 1

2+

= (4)322-+=x x y 2.当k 为何值时,函数1)1(2

+-=+k

k

x k y 为二次函数?

3.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

cm y ,周长为x (cm ). (1)请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判断y 是否为x 的二次函数.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 已知函数7

2

)3(--=m

x m y 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

2. 已知二次函数2

ax y =,当x=3时,y= -5,当x= -5时,求y 的值.

3. 已知一个圆柱的高为27,底面半径为x ,求圆柱的体积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若圆柱

的底面半径x 为3,求此时的y .

4. 用一根长为40 cm 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为r 的扇形,求扇形的面积y 与它的半径x 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请写出半径r 的取值范围.

B 组

5.对于任意实数m ,下列函数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 ) A .2

2

)1(x m y -= B .2

2

)1(x m y += C .2

2

)1(x m y += D .2

2

)1(x m y -= 6.下列函数关系中,可以看作二次函数c bx ax y ++=2

(0≠a )模型的是 ( ) A . 在一定的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B . 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1%,这样我国人口总数随年份的变化关系

C . 竖直向上发射的信号弹,从发射到落回地面,信号弹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不计

空气阻力)

D . 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本课学习体会]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 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数y=kx+b(k≠0)后,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0时,一次函数y=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和二次函数y=ax2+bx+c(a≠0),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

2.选教材提出的问题,直接引入新课

Ⅱ.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探究:教材问题

师生同步完成.

观察:教材22页,学生小组交流.

归纳:先由学生完成,然后师生评价,最后教师归纳.

Ⅲ.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同期声

2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求待定系数的范围.

3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来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

Ⅳ.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本节课学了如下内容:

1.经历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了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了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

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数学方法: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

反思:在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时,和抛物线中的二次项系数的正负有无关系?拓展:教案

Ⅴ.课后作业P231.3.5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本课知识要点]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2

ax y =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知道,一次函数12+=x y ,反比例函数x

y 3

=的图象分别是 、 ,那么二次函数2

x y =的图象是什么呢?

(1)描点法画函数2

x y =的图象前,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 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 的值如何?

(2)观察函数2

x y =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

(1)2

2x y = (2)2

2x y -=

x

… -3 -2 -1 0 1 2 3 … 22x y =

18 8 2 0 2 8 18 … 22x y -= …

-18

-8

-2

-2

-8

-18

分别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如图26.2.1.

共同点:都以y 轴为对称轴,顶点都在坐标原点.

不同点:2

2x y =的图象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在对

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

22x y -=的图象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在对

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

回顾与反思 在列表、描点时,要注意合理灵活地取值以及图形的对称性,因为图象是抛物线,因此,要用平滑曲线按自变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连接.

例2.已知4

2

)2(-++=k k

x k y 是二次函数,且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1)求k 的值;

(2)求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解 (1)由题意,得???>+=-+0

22

42k k k , 解得k=2.

(2)二次函数为2

4x y =,则顶点坐标为(0,0),对称轴为y 轴.

例3.已知正方形周长为Ccm ,面积为S cm 2. (1)求S 和C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图象; (2)根据图象,求出S=1 cm 2时,正方形的周长; (3)根据图象,求出C 取何值时,S ≥4 cm 2. 分析 此题是二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图象时,自变量C 的取值应在取值范围内. 解 (1)由题意,得)0(16

12

>=C C S . C

2

4 6

8 (2)

161C S =

41 1

4

9 4

描点、连线,图象如图26.2.2.

(2)根据图象得S=1 cm 2时,正方形的周长是4cm . (3)根据图象得,当C ≥8cm 时,S ≥4 cm 2. 回顾与反思

(1)此图象原点处为空心点.

(2)横轴、纵轴字母应为题中的字母C 、S ,不要习惯地写成x 、y . (3)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当堂课内练习]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2

3x y = (2)2

3x y -= (3)23

1x y = 2.(1)函数2

32x y =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 (2)函数2

4

1x y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

3.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x ,请将此三角形的面积S 表示成x 的函数,并画出图象的草图.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4x y -= (2)24

1x y = 2.填空:

(1)抛物线2

5x y -=,当x= 时,y 有最 值,是 . (2)当m= 时,抛物线m

m x m y --=2

)1(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1

222

)(--+=k k x k k y 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抛物线10

2-+=k k kx

y 中,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1)求k 的值; (2)作出函数的图象(草图).

4.已知抛物线2

ax y =经过点(1,3),求当y=9时,x 的值.

B 组

5.底面是边长为x 的正方形,高为0.5cm 的长方体的体积为ycm 3.(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求出y=8 cm 3时底面边长x 的值;(4)根据图象,求出x 取何值时,y ≥4.5 cm 3.

6.二次函数2

ax y =与直线32-=x y 交于点P (1,b ).

(1)求a 、b 的值;

(2)写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指出x 取何值时,该函数的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7. 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以原点为顶点,y 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且过M (-2,2). (1)求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2)写出抛物线上与点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N 的坐标,并求出⊿MON 的面积.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本课知识要点]

会画出k ax y +=2

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

同学们还记得一次函数x y 2=与12+=x y 的图象的关系吗?

,你能由此推测二次函数2x

y=与1

2+

=x

y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那么2x

y=与2

2-

=x

y的图象之间又有何关系?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2

2x

y=与2

22+

=x

y的图象.

描点、连线,画

出这两个函数的

图象,如图

26.2.3所示.

回顾与反思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

探索观察这两个函数,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有那些是相同的?又有哪些不同?你能由此说出函数2

2x

y=与2

22-

=x

y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例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1

2+

-

=x

y与1

2-

-

=x

y的图象,并说明,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1

2+

-

=x

y得到抛物线1

2-

-

=x

y.

x …-3 -2 -1 0 1 2 3 …

2

2x

y=…18 8 2 0 2 8 18 …

2

22+

=x

y…20 10 4 2 4 10 20 …

x …-3 -2 -1 0 1 2 3 …

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4所示.

可以看出,抛物线12--=x y 是由抛物线12

+-=x y 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

回顾与反思 抛物线12

+-=x y 和抛物线12

--=x y 分别是由抛物线2

x y -=向上、向

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探索 如果要得到抛物线42

+-=x y ,应将抛物线12

--=x y 作怎样的平移?

例3.一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2

2

1x y =

相同,顶点纵坐标是-2,且抛物线经过点(1,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解 由题意可得,所求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 轴,顶点坐标为(0,-2), 因此所求函数关系式可看作)0(22

>-=a ax y , 又抛物线经过点(1,1), 所以,2112

-?=a , 解得3=a . 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232

-=x y .

回顾与反思 k ax y +=2

(a 、k 是常数,a ≠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k ax y +=2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0>a

0

12+-=x y … -8 -3 0 1 0 -3 -8 … 12--=x y

-10

-5

-2

-1

-2

-5

-10

[当堂课内练习]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

221x y =

, 2212+=x y , 22

1

2-=x y .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

出抛物线k x y +=

2

21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 2.抛物线94

12

-=x y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可

以看作是由抛物线2

4

1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3.函数332

+-=x y ,当x 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已知函数231x y =

, 3312+=x y , 23

1

2-=x y . (1)分别画出它们的图象;

(2)说出各个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3)试说出函数53

12

+=

x y 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2. 不画图象,说出函数34

12

+-=x y 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说明它是由

函数2

4

1x y -=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3.若二次函数22

+=ax y 的图象经过点(-2,10),求a 的值.这个函数有最大还是最小值?是多少?

B 组

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b ax y +=2

与)0,0(≠≠+=b a b ax y 的图象的大致位置是( )

5.已知二次函数7)1(82

-+--=k x k x y ,当k 为何值时,此二次函数以y 轴为对称轴?写出其函数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

[本课知识要点]

会画出2

)(h x a y -=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了解到,函数k ax y +=2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2

ax y =的图象上下平移所得,那么函数2)2(21-=

x y 的图象,是否也可以由函数22

1

x y =平移而得呢?画图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221x y =

,2)2(21+=x y ,2)2(2

1

-=x y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描点、连线,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5所

示.

x

… -3 -2 -1 0

1

2

3

22

1x y =

2

9 2 21 0 21

2 29

… 2)2(21+=x y … 21 0

2

1 2 2

25 8 2

25 … 2)2(21

-=

x y (2)

25 8 2

9 2

21

0 2

1

它们的开口方向都向上;对称轴分别是y 轴、直线x= -2和直线x=2;顶点坐标分别是 (0,0),(-2,0),(2,0). 回顾与反思 对于抛物线2)2(2

1

+=

x y ,当x 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

探索 抛物线2)2(21+=x y 和抛物线2)2(2

1-=x y 分别是由抛物线221

x y =向左、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如果要得到抛物线2

)4(21-=x y ,应将抛物线22

1x y =作怎样的

平移?

例2.不画出图象,你能说明抛物线2

3x y -=与2

)2(3+-=x y 之间的关系吗?

解 抛物线2

3x y -=的顶点坐标为(0,0);抛物线2

)2(3+-=x y 的顶点坐标为(-2,0).

因此,抛物线2

3x y -=与2

)2(3+-=x y 形状相同,开口方向都向下,对称轴分别是y 轴和直线2-=x .抛物线2

)2(3+-=x y 是由2

3x y -=向左平移2个单位而得的. 回顾与反思 2

)(h x a y -=(a 、h 是常数,a ≠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

[当堂课内练习]

1.画图填空:抛物线2

)1(-=x y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2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22x y -=,2)3(2--=x y ,2)3(2+-=x y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

坐标.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已知函数221x y -

=,2)1(21+-=x y , 2)1(2

1

--=x y .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

(2)分别说出各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分别讨论各个函数的性质.

2.根据上题的结果,试说明:分别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2

2

1x y -=得到抛物线2)1(21+-

=x y 和2)1(2

1

--=x y ? 3.函数2

)1(3+-=x y ,当x 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

4.不画出图象,请你说明抛物线2

5x y =与2

)4(5-=x y 之间的关系.

B 组

5.将抛物线2

ax y =向左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为 -2,且新抛物线经过点 (1,3),求a 的值.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

[本课知识要点]

1.掌握把抛物线2

ax y =平移至2

)(h x a y -=+k 的规律;

2.会画出2)(h x a y -=+k 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 及创新思维]

由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函数2

2x y =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

222+=x y 的图象;函数22x y =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2

)

3(2-=x y 的图象,那么函数22x y =的图象,如何平移,才能得到函数2)3(22

+-=x y 的图象呢?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221x y =

,2)1(21-=x y ,2)1(2

1

2--=x y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描点、连线,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6所示.

它们的开口方向都

向 ,对称轴分别

为 、 、 ,顶点坐标分别为 、 、 .请同学们完成填空,并观察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回顾与反思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上下平移,只影响二次函数2

)(h x a y -=+k 中k 的值;左右平移,只影响h 的值,抛物线的形状不变,所以平移时,可根据顶点坐标的改变,确定平移前、后的函数关系式及平移的路径.此外,图象的平移与平移的顺序无关. 探索 你能说出函数2

)(h x a y -=+k (a 、h 、k 是常数,a ≠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2)(h x a y -=+k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0>a

0

x

… -3

-2 -1

0 1

2 3

221x y = (2)

9 2

2

1 0

2

1 2

2

9

… 2)1(2

1

-=

x y … 8 29 2 2

1 0 2

1 2 … 2)1(2

1

2--=

x y …

6

2

5 0

2

3- -2

2

3- 0

例2.把抛物线c bx x y ++=2

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2x y =,求b 、c 的值.

分析 抛物线2

x y =的顶点为(0,0),只要求出抛物线c bx x y ++=2

的顶点,根据顶点坐标的改变,确定平移后的函数关系式,从而求出b 、c 的值.

解 c bx x y ++=2

c b b bx x +-++=44222

4

)2(2

2b c b x -++=.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24)2(2

2+-

++=b c b x y , 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24

)42(22

+-

+++=b c b x y , 其顶点坐标是)24

,42(2

+-

--b c b ,而抛物线2x y =的顶点为(0,0),则 ???

????=+-=--024042

2

b c b

解得 ??

?=-=14

8c b

探索 把抛物线c bx x y ++=2

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2x y =,也就意味着把抛物线2x y =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

物线c bx x y ++=2

.那么,本题还可以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解,请你试一试. [当堂课内练习]

1.将抛物线1)4(22

--=x y 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2

2x y = ( )

A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 .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 .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2.把抛物线2

2

3x y -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 3.抛物线22121x x y -

+=可由抛物线22

1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

再向 平移 个单位而得到.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23x y -=,2)2(3+-=x y ,1)2(32-+-=x y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

点坐标.

2.将抛物线522

++-=x x y 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求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将抛物线23212++-

=x x y 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322

1

2++-=x x y ? B 组

4.把抛物线c bx x y ++=2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532+-=x x y ,则有 ( )

A .b =3,c=7

B .b= -9,c= -15

C .b=3,c=3

D .b= -9,c=21

5.抛物线c bx x y ++-=2

3是由抛物线132

+--=bx x y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

移2个单位得到的,求b 、c 的值.

6.将抛物线)0(2

≠=a ax y 向左平移h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k 个单位,其中h >0,k <0,求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

[本课知识要点]

1.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c bx ax y ++=2

化成2

)(h x a y -=+k 的形式,从而确定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会利用对称性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MM 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发现,二次函数1)3(22

+-=x y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2

2x y =的图象先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因此,可以直接得出:函数1)3(22

+-=x y 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那么,对于任意一个二次函数,如232

-+-=x x y ,你能很容易地说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图象吗? [实践与探索]

例1.通过配方,确定抛物线6422

++-=x x y 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再描点画图.

解 6422

++-=x x y

[

]

8

)1(261)1(26)112(26)2(222

22+--=+---=+-+--=+--=x x x x x x

因此,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坐标为(1,8). x

-2

-1 0

1 2 3

4

6422++-=x x y … -10 0

6

8

6

0 -10 …

描点、连线,如图26.2.7所示.

回顾与反思 (1)列表时选值,应以对称轴x=1为中心,函数值可由对称性得到,. (2)描点画图时,要根据已知抛物线的特点,一般先找出顶点,并用虚线画对称轴,然后再对称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顺次连结各点.

探索 对于二次函数c bx ax y ++=2

,你能用配方法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请你完成填空:对称轴 ,顶点坐标 . 例2.已知抛物线9)2(2

++-=x a x y 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求a 的值.

分析 顶点在坐标轴上有两种可能:(1)顶点在x 轴上,则顶点的纵坐标等于0;(2)顶点在y 轴上,则顶点的横坐标等于0.

解 9)2(2

++-=x a x y 4

)2(9)22(2

2+-++-=a a x , 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4)2(9,2

22a a .

当顶点在x 轴上时,有 02

2

=+-

a , 解得 2-=a .

当顶点在y 轴上时,有 04

)2(92

=+-

a , 解得 4=a 或8-=a .

所以,当抛物线9)2(2

++-=x a x y 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时,a 有三个值,分别是 –2,4,8.

[当堂课内练习]

1.(1)二次函数x x y 22--=的对称轴是 .

(2)二次函数1222--=x x y 的图象的顶点是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抛物线642

--=x ax y 的顶点横坐标是-2,则a = . 2.抛物线c x ax y ++=22

的顶点是)1,3

1(-,则a 、c 的值是多少? [本课课外作业]

A 组

1.已知抛物线2

5

3212+-=

x x y ,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2.利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写成2

)(h x a y -=+k 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162

++-=x x y

(2)4322

+-=x x y

(3)nx x y +-=2 (4)q px x y ++=2

3.已知6

22

)2(-++=k k

x k y 是二次函数,且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1)求k 的值;(2)求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B 组

4.当0

2

212a ax x y +++=的顶点所在的象限.

5. 已知抛物线h x x y +-=42

的顶点A 在直线14--=x y 上,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6)

[本课知识要点]

1.会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的最大或最小值;

2.在实际应用中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作用,会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或最小值. [MM 及创新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带有“最”字的问题,如 问题: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约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设每件商品降价x 元,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 元,则可得函数关系式为二次函数2000100102

++-=x x y .那么,此问题可归结为:自变量x 为何值时函数y 取得最大值?你能解决吗? [实践与探索]

例1.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5322

--=x x y ; (2)432

+--=x x y .

分析 由于函数5322

--=x x y 和432

+--=x x 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所以只要确定它们的图象有最高点或最低点,就可以确定函数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 (1)二次函数5322--=x x y 中的二次项系数2>0, 因此抛物线5322

--=x x y 有最低点,即函数有最小值.

因为5322

--=x x y =8

49)43(22

-

-x , 所以当43=

x 时,函数5322

--=x x y 有最小值是8

49-.

(2)二次函数432

+--=x x y 中的二次项系数-1<0, 因此抛物线432

+--=x x y 有最高点,即函数有最大值.

因为432

+--=x x y =4

25)23(2

+

+-x , 所以当23-

=x 时,函数432

+--=x x y 有最大值是4

25. 回顾与反思 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求法,第一步确定a 的符号,a >0有最小值,a <0有最大

值;第二步配方求顶点,顶点的纵坐标即为对应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探索 试一试,当2.5≤x ≤3.5时,求二次函数322

--=x x y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2.某产品每件成本是12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 (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 x (元) 130

150

165

y (件)

70 50 35

若日销售量y 是销售价x 的一次函数,要获得最大销售利润,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多少元?此时每日销售利润是多少?

分析 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每件产品的利润,因此主要是正确表示出这两个量. 解 由表可知x+y=200,

因此,所求的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200+-=x y . 设每日销售利润为s 元,则有

1600)160()120(2+--=-=x x y s .

因为0120,0200≥-≥+-x x ,所以200120≤≤x .

所以,当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160元时,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为1600元. 回顾与反思 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再研究所得的函数,得出结果.

例3.如图26.2.8,在Rt ⊿ABC 中,∠C=90°,BC=4,AC=8,点D 在斜边AB 上,分别作DE ⊥A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得四边形DECF ,设DE=x ,DF=y . (1)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AE ;

(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 的取值范围;

(3)设四边形DECF 的面积为S ,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求出S 的最大值.

解 (1)由题意可知,四边形DECF 为矩形,因此

y DF AC AE -=-=8.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4.1 旋转 第1课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1 .了解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 重点 ) ; 2 .了解旋转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特点 ( 难点 ) . 一、情境导入 飞行中的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运转中的电风扇等均属于旋转现象.你还能举出类似现象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类型一】旋转的概念 下列事件中,属于旋转运动的是 ( ) A .小明向北走了 4 米 B .小朋友们在荡秋千时做的运动 C .电梯从 1 楼上升到 12 楼 D .一物体从高空坠下 解析: A. 是平移运动; B. 是旋转运动; C. 是平移运动; D. 是平移运动.故选 B .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概念,图形的旋转即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 课堂达标训练” 第 1 题 【类型二】旋转的性质 如图,△ 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80 °得到△ AEF ,若∠ B = 100 °,∠ F =50 °,则∠ α 的度数是 ( ) A . 40 ° B . 50 ° C . 60 ° D . 70 ° 解析:∵△ 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80 °得到△ AEF ,∴△ ABC ≌△ AEF ,∠ C =∠ F = 50 °,∠ BAE = 80 ° . 又∵∠ B = 100 °,∴∠ BAC = 30 °,∴∠ α =∠ BAE -∠ BAC = 50 ° . 故选 B. 方法总结: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 定点——旋转中心;② 旋转方向;③ 旋转角度.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 课堂达标训练” 第 4 题 【类型三】与旋转有关的作图 在图中,将大写字母 A 绕它上侧的顶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作出旋转后的图案,同时作出字母 A 向左平移 5 个单位的图案. 解: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优秀)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重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重点) 一、情境导入 1.京广高铁全程为2298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与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2.冷冻一个物体,使它的温度从20℃下降到零下100℃,每分钟平均变化的温度T(单位:℃)与冷冻时间t(单位:min)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问题:这些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类型一】反比例函数的识别 下列函数中:①y= 3 2x;②3xy=1;③y= 1-2 x;④y= x 2.反比例函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①y= 3 2x是反比例函数,正确;②3xy=1可化为y= 1 3x,是反比例函数,正确; ③y= 1-2 x是反比例函数,正确;④y= x 2是正比例函数,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首先要看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去判断,其形式为y= k x(k为常数,k≠0),y=kx -1(k为常数,k ≠0)或xy=k(k为常数,k≠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类型二】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确定字母的值 已知函数y=(2m2+m-1)x2m2+3m-3是反比例函数,求m的值.解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2m2+3m-3=-1,2m2+m-1≠0,然后求解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Language Goal 【语言目标】 Talk about how things affect you Knowledge Goals 【知识目标】 Key Words drive,friendship,king,power,banker,pale,queen, examine,nor,palace,wealth,grey,lemon,uncomfortable, weight,shoulder,goal,coach,kick,courage,pull, nod,agreement,disappoint Key Phrases would rather,drive sb.crazy/mad,the more…the more…, be friends with sb.,leave out,call in,neither…nor…, to start with,let…down,kick sb.off,be hard on sb.,rather than,pull together Key Sentences 1.The loud music makes me nervous. 2.Sad movies don't make John cry. 3.Money and fame don't always make people happy. 4.She said that the sad movie made her feel like crying. Key Grammar Learn to use “make+sb.+infinitive without to;make +sb.+adj.” Ability Goals 【能力目标】 1.Develop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by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s. 2.Learn to talk about how things affect you by using “make sb.do sth.”and “make sb. adj.”. Moral Goals 【情感目标】 With the help of this unit's study,students should know that things affect our feelings.We should treat it correctly and be happy and active in our life. Teaching Time 【课时】 Five periods Period 1 Section A(1a-2d) Period 2 Section A(3a-4b) Period 3 Section B(1a-1e) Period 4 Section B(2a-2e) Period 5 Section B(3a-3b) & Self Check 本单元围绕情感的话题,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Section A通过谈论不同事物对情绪的影响,要求学生学习与情感有关的词汇,并通过听说读写逐步掌握make作使役动词的语言结构,学习掌握表达情绪和感受的形容词和动词,学习make+sb.+do sth.和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优质课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教案 九年级下册 2015—2016学年度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电流I 、电阻R 、电压U 之间满足关系式U=IR ,当U =220V 时, (1)你能用含有R 的代数式表示I 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当R 越来越大时,I 怎样变化?当R 越来越小呢? (3)变量I 是R 的函数吗?为什么?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0(≠=k k x k y 为常数,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2cm ,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 cm 和y cm 。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吗?为什么?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 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

耕地面积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 的函数吗?为什么? (三)、举例应用、创新提高: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 x y = (2)x y 2- = (3)xy =21 (4)25+=x y (5)31+=x y 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 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四)、随堂练习 1.苹果每千克x 元,花10元钱可买y 千克的苹果,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为 2.若函数2 8)3(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是 (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教学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本章知识要点]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6.1 二次函数 [本课知识要点] 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 (1)正方形边长为a (cm ),它的面积s (cm 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 厘米,则面积增加y 平方厘米,试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1. m 取哪些值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 02≠-m m . 解 若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则 02 ≠-m m . 解得 0≠m ,且1≠m . 因此,当0≠m ,且1≠m 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 形如c bx ax y ++=2 的函数只有在0≠a 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 取哪些

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见教材P47 分析: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x k y = ,再把x =2和y =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 ,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 (2)x y 2-= (3)xy =21 (4)25+=x y (5)x y 23-= (6)31+=x y (7)y =x -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x k y = (k 为常数,k ≠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 ,(6)改写后是x x y 31+=,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 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分析:反比例函数x k y =(k ≠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1-=kx y (k ≠0),后一种写法中x 的次数是-1,因此m 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 -2≠0且3-m 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 ≠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 2=1的错误。 解得m =-2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活动一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1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美术史是非常客观非常严谨的一门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因此这门课可以采用较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讲解及幻灯片的演示,使学生对原始、古代、中世纪美术的发展历史及从美术作品中显示出来的社会的风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学重点 对原始、古代、中世纪美术的时间段及特点的讲解。 教学设计(二) 首先播放一段古人狩猎激烈动人的录像,之后画面停留在原始美术中的《受伤的野牛》作品上,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原始美术中的绘画作品多表现狩猎的情景?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美术作品的内容表现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继续讲解:《奥林多夫的裸女》《手持角杯的裸女》《英国斯通亨治巨石结构》等原始美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古代、中世纪美术的作品可以让学生来试着分析作品的画法、表现的内容等,以此来增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课堂小结。 活动二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2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活动内容,美术欣赏的对象是外国美术作品,本单元活动二分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本次课件欣赏的外国美术作

品,时间跨度比较大,外国在美术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国家和艺术家很多,显然不能一一介绍,为了让学生能比较有系统的欣赏一些优秀外国作品,所以本次课件从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赏析,从授课内容(历史时间)上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从知识点来分:有历史背景、画派、艺术家生平简介、艺术作品简介、思考练习。这些内容之间都有链接,教师的讲解可以从历史时间上,简单介绍,也可以根据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通过链接,向学生讲解。 教学目的 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况及表现形式,开阔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内涵。 教学准备 有关教学的图片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32分) 1.若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点(2,-6),则k 值为( ) A .-12 B .12 C .-3 D .3 2.对于函数y =4 x ,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 B .这个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在反比例函数y =k -3 x 图象的任一支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3 B .k >0 C .k <3 D .k <0 4.位于第一象限的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点F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O 是坐标原点.若EO =EF ,△EOF 的面积等于2,则k 的值为( ) A .4 B .2 C .1 D .-2 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k 与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 大致是( )

6.某汽车行驶时的速度v(米/秒)与它所受的牵引力F(牛)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它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时,汽车的速度为( ) A .180千米/时 B .144千米/时 C .50千米/时 D .40千米/时 7.反比例函数y 1=m x (x >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其中A(1,2).当y 2>y 1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x <1或x >2 8.如图,函数y =-x 与函数y =-4 x 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过A ,B 两点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像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就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 x≠,函数值0 y≠,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像: (1)图像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像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 越小,图像的弯曲度越大。 (2)图像的位置与性质: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与(,)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就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 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就是|k|(三角形PAO与三

新人教版英语九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九年级英语下·RJ 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Language Goal 【语言目标】 Talk about how things affect you Knowledge Goals 【知识目标】 Key Words drive,friendship,king,power,banker,pale,queen,examine,nor,palace,wealth,grey,lemon,uncomfortable,weight,shoulder,goal,coach,kick,courage,pull,nod,agreement,disappoint Key Phrases would rather,drive sb.crazy/mad,the more…the more…,be friends with sb.,leave out,call in,neither…nor…,to start with,let…down,kick sb.off,be hard on sb.,rather than,pull together Key Sentences 1.The loud music makes me nervous. 2.Sad movies don't make John cry. 3.Money and fame don't always make people happy. 4.She said that the sad movie made her feel like crying. Key Grammar Learn to use “make+sb.+infinitive without to; make+sb.+adj.” Ability Goals 【能力目标】1.Develop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by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s. 2.Learn to talk about how things affect you by using “make sb.do sth.” and “make sb. adj.”. Moral Goals With the help of this unit's study,students should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框架

2019年春最新人教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重点)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重点) 一、情境导入二、合作探究 三、板书设计 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形如y= k 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形式: (1)y= k x(k为常数,k≠0);(2)xy=k(k为常数,k≠0);(3)y=kx -1(k为常数,k≠0). 3.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4.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内容,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激起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自主探究新知创造了现实背景.因为反比例函数这一部分内容与正比例函数相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的正比例函数为基础,在学生之间创设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交流后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在此基础上来揭示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1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会用描点的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重点) 2.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已知某面粉厂加工出了4000吨面粉,厂方决定把这些面粉全部运往B市.则所需要的时间t(天)和每天运出的面粉总重量m(吨)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你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图形吗? 二、合作探究 三、板书设计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全班学生都能主动地观察与讨论,实现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目的.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每个象限内”这句话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与性质;(重点) 2.深刻领会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重点) 3.探索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几何图形以及图形面积的综合应用.(难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1) 26.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1) 26.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6)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6) 第二十七章相似 (6) 27.1图形的相似 (6) 27.2相似三角形 (7) 27.3位似 (7)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8) 28.1锐角三角函数 (8) 28.2解直角三角形 (10)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12) 29.1 投影 (12) 29.2 三视图 (12)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顶点式

y=a(x+m)∧2+k(a≠0,a、m、k为常数)或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牛顿插值公式(已知三点求函数解析式) y=(y3(x-x1)(x-x2))/((x3-x1)(x3-x2)+(y2(x-x1)(x-x3))/((x2-x1)(x2-x3)+(y1(x -x2)(x-x3))/((x1-x2)(x1-x3) 。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a=y1/(x1*x2) (y1为截距) 求根公式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求根公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二次函数 x1,x2=[-b±(√(b^2-4ac))]/2a (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如右图) 求根的方法还有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2x的平方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抛物线。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25章:概率统计 25.1.1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问题情境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 (2)某人的体温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发思考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概念也让学生来完成,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

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地加点拔和引导。 【设计意图:“抽签”这个活动是学生容易理解或亲身经历过的,操作简单省时,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最主要的是活动中含有丰富的随机事件,事件(3)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它的提出,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探究欲望】 活动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设计意图:随机事件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它不同于其他数学概念,因此要理解随机事件的含义,由学生来描述随机事件的概念,进行活动2很有必要,便于学生透过随机事件的表象,概括出随机事件的本质特性,从而自主描述随机事件这一概念】提出问题,探索概念 (1)上述两个活动中的两个事件(3)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区别在哪里? (2)怎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呢?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补充,相互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建构随机事件的定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刘翔再次打破110米栏的世界纪录; (3)打靶命中靶心; (4)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 (5)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相同; (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 (7)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

最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本学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结期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特制定以下教学学习及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进入初三以来,通过多次集体备课讨论,我们初三数学组 感到压力很大。从、考成绩来看,和兄弟学校差不多,高分可能偏多,但其中应有不少水分,不能光看数据;二是随着知识的深入,临近毕业,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坚持不住,成绩出现很大的滑坡,这些都为我们的正常教学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上学期虽然涌现了一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优秀学生,但后进学生因数学成绩十分低下,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基本放弃对数学的学习了。部分中等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掌握不牢等,这都是这学期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期教学进程主要分为新课教学和总复习教学两个阶段 新课教学共分两章。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 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 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分为三 节,主要内容包括:投影的基础知识;视图、三视图等概念,课题学 习:制作立体模型。 总复习是本期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系统的总复习使学生全面熟悉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娴熟的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新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 数学教案 九年级下册 。

教学时间课题26.1二次函数(2)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 和 能力 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y=ax2的图象,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过程 和 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图象性质的过程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以及探索二次函数性质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提出问题 1,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如何研究的? (先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归纳得到一次函数的性质) 2.我们能否类比研究一次函数性质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呢?如 果可以,应先研究什么? (可以用研究一次函数性质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应先研究二 次函数的图象) 3.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二、范例 例1、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 解:(1)列表:在x的取值范围内列出函数 对应值表: x …- 3 - 2 - 1 0 1 2 3 … y …9 4 1 0 1 4 9 … (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结各点,得到函数y=x2的图象,如图所示。 提问:观察这个函数的图象,它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结为:它有一条对称轴,且对称轴和图象有一点交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正弦和余弦(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打包下载(word版)

超级资源: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打包下载(word版) 正弦和余弦(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测试卷(含答案)

二次函数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二次函数y=2x 2 的顶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 . 2.函数y=(x -2)2+1开口 ,顶点坐标为 ,当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若点(1,0),(3,0)是抛物线y=ax 2 +bx+c 上的两点,则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4.一个关于x 的二次函数,当x=-2时,有最小值-5,则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开口一定 . 5.二次函数y=3x 2 -4x+1与x 轴交点坐标 ,当 时,y>0. 6.已知二次函数y=x 2-mx+m -1,当m= 时,图象经过原点;当m= 时,图象顶点在y 轴上. 7.正方形边长是2cm ,如果边长增加xcm ,面积就增大ycm 2 ,那么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8.函数y=2(x -3)2 的图象,可以由抛物线y=2x 2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9.当m= 时,二次函数y=x 2 -2x -m 有最小值5. 10.若抛物线y=x 2 -mx+m -2与x 轴的两个交点在原点两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二次函数y=(x -3)(x+2)的图象的对称轴是( ) A.x=3 B.x=-3 C. 12x =- D. 1 2 x = 12.二次函数y=ax 2+bx+c 中,若a>0,b<0,c<0,则这个二次函数的顶点必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3.若抛物线y=0.5x 2 +3x+m 与x 轴没有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m≤4.5 B.m≥4.5 C.m>4.5 D.以上都不对 14.二次函数y=ax 2 +bx+c 的图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0,b>0 B.b 2 -4ac<0 C.a -b+c<0 D.a -b+c>0 15.函数是二次函数m x m y m +-=-2 2 )2(,则它的图象( ) A.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 轴 B.开口向下,顶点在x 轴上方 C.开口向上,与x 轴无交点 D.开口向下,与x 轴无交点 16.一学生推铅球,铅球行进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是3 5 321212++- =x x y ,则铅球落地水平距离为( ) A. 5 3 m B.3m C.10m D.12m 17.抛物线y=ax 2 +bx+c 与y 轴交于A 点,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B 、C 两点,且BC=2,S ΔABC =4,则c 的值( ) A.-5 B.4或-4 C.4 D.-4 (第14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