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路面加铺技术

沥青路面加铺技术

沥青路面加铺技术
沥青路面加铺技术

沥青路面加铺技术

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修建,推动了沿线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但就目前国内外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而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早期修建的高等级路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服务水平及车辆的行驶安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的日益重型化及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加之设计、施工、养护、使用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加速了路面的损坏,目前国内很多沥青路面正处于维修、待修状态。因此,近年来,公路设计、施工及科研的重点已逐渐从新设计和新建转移到旧路网的养护和维修。项目重点的转变使得沥青路面的加铺技术研究成为必要。

采用沥青面层作为原有路面的加铺层,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补强方法。然而,国内外对原有沥青路面加铺改造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至今仍没有一个效果非常令人满意,施工工艺可行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防治措施和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地交通、气候及筑路条件的差异,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共同的认识,给设计和施工部门的具体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沥青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存在车辙、推移、拥包、反射裂缝及加铺层疲劳寿命的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原有沥青进行评价、确定适宜{的铣刨厚度及选择最佳的加铺层结构,并使加铺层功能、结构与材料统一起来,至今仍是道路工程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在现有沥青路面铺筑和使用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公路路面工程质量,实现公路路面质量再上新台阶,不仅关系到数额巨大的建设和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将对路网整体服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原有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加铺层结构现有具体情况,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沥青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旧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工作机理,提出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沥青路面加铺技术。在原有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层具有非常多的优点,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和难点问题,

推进原有路面加铺沥青层这个领域研究的深度,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随着和谐社会的进一步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适宜铣刨厚度、适宜加铺厚度、适宜加铺结构、适宜加铺材料的路面加铺可以快速、经济地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提高路网的运营能力,为科学地进行沥青加铺层设计提供依据,减少设计和施工中的自由性和任意性,延长路面的有效使用寿命,确保路面的使用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开展在原有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对沥青路面加铺相关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是,在某些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综合评价与路段划分:

现有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都未曾从指标数据代表的可靠性出发研究,而大多方法都是指标单项加权确定,不曾从整体逼近的角度考虑。事实上,路况数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路况代表数据的客观准确对路面使用性能至关重要,如果采用定值的估计,则其可靠性与客观性较差。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为道路管理者进行准确决策提供依据。路段是指具有相同路面属性的道路段落,又称为均匀路段。路段的合理划分直接影响到诸如基本数据的存储、调用、养护对策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种适用易于操作的划分方法。目前,划分路段时对路段属性变异性未曾深入细致的考虑,导致每个路段要么设计不足(即早期损坏),要么过分设计(材料使用不经济)。因此根据路段属性的变异性合理划分路段是公路交通部门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弯沉控制铣刨处治:

究竟旧路表面弯沉达到什么程度需要铣刨,如何通过旧路表面弯沉控制铣刨路面厚度,从而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弯沉划分设计标准,国内外尚未进行相关的研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铣刨设计准则,为铣刨厚度的确定及加铺层的设计提供依据。

层间工作状态与处理技术:

现有的沥青路面沥青加铺层的研究,尚没有将层间列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缺乏对层间结构的工作状态及层间处理技术的全面分析,因此也没有将层间的有关研究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到目前为止,将层间作为相对独立的加铺层结构,研究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仍然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和课题。若从层间结构的破坏形态出发,考虑交通及自然环境因素等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的分析就会发现层间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因此,有必要在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内,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全面分析层间的工作状态、处理技术等诸方面问题,从而完善层间技术。

夹层合理层位:

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证明,在沥青加铺层结构中设置火层可以起到延迟路面开裂、延长路面疲劳寿命、减薄沥青面层厚度、抵抗高温车辙等作用,诸如格栅火层。以往的力学分析主要集中火层对抗反射裂缝与抗车辙上,但未曾系统从格栅的功能上分析格栅层位对加铺层结构的影响,对格栅位置在加筋沥青路面中的工作机理研究较浅;以往试验大都是将格栅置于加铺层层底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如果以层底出现裂缝作为加铺层破坏的标准,格栅置于加铺层层底是合理的,但层底出现裂缝,并不代表加铺层寿命的终结。

格栅应当设置在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的地方,但对于这一点国内外尚无相关的理论以及成套的试验。为将功能、结构、材料统一起来,有必要探索沥青加铺层结构火层最佳位置,同时探索格栅层位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规律与属性。

路面性能评价是依据所采集到的路面状况数据,对路面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程度做出判断。

路面性能的正确评价是合理制定养护维修计划、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分析路面病害的成因,改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发展,路面使用性能评价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采用沥青面层作为原有路面的加铺层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补强方法,但针对不同状况的旧路面,所采取的加铺改造方案也不同。因此,为使加铺改造措施和养护维修措施更具针对性、费用最小化、改造结果最经济有效,对原有路面状况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对使用性能进行客观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提出针对高等级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与标准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主要采取单项评价或综合评价,根据道路养护维修的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确定具体的路面维修措施或加铺措施时,通常采用单项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在多路段进行对比优化时,通常采用综合评价。许多养护决策者在道路维修时,为了能够较为准确地制定养护决策,通常采用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本文对这两种评价方法分别进行研究。

路段合理划分:

路段是指具有相同路面属性的道路段落,又称为均匀路段,是以里程桩定位参照系统建立的路面管理系统中的最小管理单元。系统中的路况数据、评价、分析、预测和决策结果等大部分数据,都是按照路段这个最小长度单位来进行存储和管理的。路段的合理划分直接影响到诸如基本数据的存储、调用、养护对策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种适用于操作的划分方法。一般来讲,路段划分主要采用等长分段法和变长分段法。

路段划分方法的分类:

划分路段的方法,根据所划分的路段长度特征,有定长和变长两种:根据划分时是否考虑路况随时间进展的变化,有静态和动态两种。

定长划分法:

又称为固定长度分段法,是指将路面划分成等长的段落(如500米,1000米),作为系统的最小管理单位。通常划分时不考虑路面的状况和性能,将路段的定长长度取为l千米,以里程桩为界。这种方法在我国公路行业中多年得到了普遍使用,为广大使用者所按纳和熟悉。变长划分法:

变长划分法主要是指根据道路的属性,分别取不同的路面段落长度,作为系统的最小管理单位。这种方法在划分时将路面状况及性能相近的道路合并处理,可大大减少数据,节省计算机的存储资源。

静态划分法:

静态划分法是根据某路面属性的相对值,将道路划分为一定的长度(定长或变长),划分结果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在应用一段时间后,若管理者认为必要,再重新划分、做出慎重改变。

动态划分法:

动态划分法是基于路网不同时刻的状况自动划分的一种方法。例如,设定某一指标的允许变化范围,路面状况数据采集后,当某些实测值超过规定的变化范围时,自动生成新的管理路段。该法立足于真实的路面状况,反映了更丰富、适用的养护信息:但在路面状况改变较大时,路段的划分会有明显变化,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基于累积差分法的均匀路段划分:

众所周知,由于路面类型、建筑历史(包括修复和主要的养护)的、路面横断面(路面结构层材料类型、厚度)、路基、交通、路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条公路的不同路段属性变量可能存在较大的变异性,称为“路段属性变异性”,路段属性变异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与某一项目最终的路面修复设计可靠度有关。

合理考虑路段变异性对路面修复设计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如果划分路段时对路段属性变异

性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虑,就会使路面修复策略完全失效。每个路段要么设计不足(即早期损坏),要么过分设计(材料使用不经济)。因此根据路段属性的变异性合理划分路段是公路交通部门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但是,目前国内在对路段划分时,仅通过目测主观确定相对均匀的路段是不合理的,需要提出一种科学的路段划分方法。

推荐采用“累积差”方法,这种方法易于采用计算机评价,数学原理也简单。当变量与长度关系确定以后,那么路段边界点的位置就是曲线斜率正负符号变化的位置。

这种方法基本上是肉眼能够看到,但是大量数据人工处理很费时,然而,这种方法使用计算(微机)解和图示分析就变得很容易。这种方法能用于大量不同的路面属性变量,例如弯沉、服务性指数、抗滑阻力、路面破坏指数等等。

为将结构功能与结构设计统一起来,通过分析火层设置位置对加铺层结构的应孔力应变影响,首次系统地从火层提高沥青加铺层结构抗开裂能力、延长疲劳寿命及提高抗剪切性能二个不同功能考虑,确定了沥青加铺层结构火层合理位置。

根据沥青加铺层常见开裂型式及其产生机理,考虑旧路有无裂缝,系统分析了交通荷载和温度作用下,不同火层位置的格栅之下沥青层层底及格栅之上沥青层表面的受力状况。从抗反射裂缝以及BUC开裂的角度来看,格栅火层越靠近加铺层层底越有利,建议将格栅设于加铺层层底。

首次提出了基于加铺层疲劳寿命的火层合理位置。建议在旧路加铺沥青混凝土时,格栅下方先铺设1/6厚度左右的沥青混凝土层,其功能可视为整平凹凸不平的旧路表面以提供良好的加铺格栅铺设面,也具有保护作用。旧路无裂缝时,可适当增加整平层的厚度,但最厚不宜超过1/3。

基于结构抗剪性能的火层加筋效果力学对比分析表明,当格栅位置远离无格栅剪应力最大值所在竖向位置时,加筋效果不太明显,甚至起到相反作用;格栅的加入改变了最大剪应力的

分布,并目前在剪应力最大值发生部位以及周围最小范围内加筋才会取得明显效果。

通过系统研究剪应力值及所在点竖向位置随轴载、旧路开裂状况、水平荷载、模量比EAC/E 士及加铺层厚度的变化,确定了无格栅火层时的剪应力最大值所在位置,首次建议了基于抗剪性能的火层合理位置。

沥青加铺层结构层间处理技术:

层间粘层油:

层间粘结好坏关系到沥青加铺层的寿命能否达到预期值。当旧路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时,沥青面层应该与旧路面层或基层具有粘结牢固、防水渗入、抗滑耐磨、低温抗开裂、高温抗车辙、抗剥离的良好性能。粘结层是使沥青下面层、火层与旧路联接成整体的结构层,粘结层用沥青应具有较大的粘结力。

粘层油的选择:

层间要洒布粘层油,因此层间粘结强度则是靠高聚物分子间的吸引力。在交通及温度荷载引起的张拉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层间出现粘结薄弱的区域,也就意味着部分沥青分子之间发生断裂,分子引力消失。高聚物在承受各种应力时,其聚集态结构、化学结构和机械性质会发生程度不同的一系列变化。一般C-C键能约为80千卡每克分子,若将机械力平均分布在每个化学键上,是不足以将之拉断的,但是如将应力集中在某些弱的键上就有可能。

因此,为了提高层间的抗疲劳性能,必须提高层间粘结材料分子间的抗冲击强度。

在选择粘层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用粘弹性好的沥青材料。从结构因素来分析,凡能提高大分子链柔顺性的,就可以提高抗冲击强度。因为冲击作用力非常急速,往往使高聚物大分子链构象来不及作强迫性粘弹形变,即链段来不及做松弛运动以分散应力,便出现脆性断裂。只有无定形高聚物处于高弹态,或大分子链柔顺性大者,粘弹性也大,耐冲击性才较好。

选用分子量较大的改性剂对沥青材料改性。在一定范围内,抗冲击强度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当分子量超出某一范围,外力达到使大分子主价键断裂而仍不足以使大分子滑动时,断裂便发生于主价键上,强度便不再随分子量增大了。根据研究,APP改性剂的分子量大约为5至7万,SBS改性剂的分子量大约为21至25万,说明前者分子之间的抗冲击强度要小于后者,所以作为粘结层材料,SBS改性的抗疲劳性能要优于APP。

在粘结层材料中添加增塑剂。增塑剂是小分子油状物,能屏蔽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利于链段运动,增大其柔顺性,从而使分子间抗冲击性能提高。

粘层油的粘度反应其自身的内聚力,粘度越大,粘结力越强,并可保持层间的相对嵌锁作用,粘结层的强度愈强,抗变形能力愈强。沥青是一种感温材料,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高温条件下,沥青粘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会下降。夏天,复合式路面容易出现车辙、推移、拥包等变形破坏,除了人们通常认为的面层沥青混凝土高温失稳之外,粘结层的粘结力下降,层间接触条件变弱,使得面层受力条件变差,也是其主要原因。

粘层油的用量:

沥青混合料和旧路面的内摩擦角作用较小,尤其是在旧路面抗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层间嵌锁作用不明显。粘层油用量的多少关系到沥青加铺层粘结的牢靠程度。当粘层油用量不合理时,层间就会形成薄弱面,在荷载和自然条件的作用下,沥青加铺层受到破坏。

粘层油用量基本原则:

粘层油采用沥青或改性沥青,能很好的和加铺沥青层粘结在一起,而粘结层的破坏主要是由于粘层和旧路面层或基层的脱离。根据粘层油和旧路面的交互作用,粘层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粘层油中的“结构沥青”的比例和旧路和新沥青底面之间的嵌锁作用。当粘层油用量过多时,自由沥青相互粘结,结构沥青的强度比自由沥青的强度大得多,所以粘结层将会强度不足,在车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如果沥青加铺层厚度较薄,夏天高温下,粘层油的粘度下降,自由沥青的厚度将进一步增加。如果粘层油用量合理,“结构沥青”相互粘结,则提高粘结层的强度。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 摘要:旧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改造工作中,在旧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加铺层,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文章针对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改造施工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1.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损坏分类及处理 1.1裂缝 横向开裂:板间缝隙在5~8mm以内可以不予处理,板间缝隙在8mm以上进行灌缝处理。纵缝开裂:板间缝隙≤12mm可以不予处理,板件>12mm进行灌缝处理,灌缝材料采用普通沥青。 1.2断板 对于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具体做法是①首先将裂缝切割出宽2cm深1cm的工作槽②清理工作槽内的杂物和粉尘③将补缝胶注入工作槽中从而达到粘结裂缝防止水渗入基层的目的,使之重新恢复通行能力。对于有裂缝宽度大于3mm贯穿全板的横、纵、斜向裂缝的板块,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25商品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要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商品混凝土板、与原板面平齐。 1.3破碎板块处理 破碎板块是在断板基础上发展的更为严重的一种破坏形式,板块裂缝无规则,破裂成很多块。破碎板块的处理要坚决采用更换板块。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25砼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

基层表面要平整,要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商品混凝土板、与原板面平齐。 1.4板底脱空 我们采取外观观察及弯沉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雨后上路观察是否有唧泥最直观;无雨季节采取间接方式判断:人在板的边缘感觉重型车辆通行时是否有垂直位移和翘动的板;板角相邻两条缝填缝材料严重剥落的板块;相邻板间出现错台时,位置较低的板块一般有脱空存在。对外观不易判断的板块,测定四个边角的弯沉(板角是一块板中弯沉值最大、受力最不利的位置,唧泥脱空首先出现在板角),弯沉值超过0.3mm者,一般有脱空现象。脱空板块较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板底压浆。利用灰浆泵的压力将水泥浆液通过预先钻好的空洞直接压入板下,填充板下出现的空洞,使基层重新稳定。 1.5旧路检测 旧商品混凝土路面在加铺沥青面层前,要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测,得出损坏的类型、程度和原因等各项情况,并针对出现的情况采取具体的加固措施。 1.6沉陷、裂缝、错台、断板等病害的处理 由于路基会出现局部沉降,砼面板在压力作用下的应变很大,受到的拉应力就超过板所能承受的弯拉强度,出现断裂现象。当原路面板断裂处平均弯沉大于0.6m m时,要将原路面板破碎成20~800cm的小块;在破除旧面板时要防止损伤基层,对板体进行更换时要把破裂的面板取除后对基层清扫检查。当发现基层上有少数裂缝,要加铺钢筋网,修复松散基层,要用C15商品混凝土填充、捣实,浇筑面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C30商品混凝土板。若破损只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项目设计方案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项 目设计方案 第1章绪论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与特点 以水泥混凝土为主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度较大、扩散荷载应力能力强、稳定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的路面结构。 它与其他路面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强度高、耐久性好: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耗的力学强度,因而耐久性好,一般可使用30~50年,且能通过包括履带式塔克在内的各种车辆。(2)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强度影响甚小,因而热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都较好,尤其是强度随时间而逐渐增高,既不会像沥青路面那样出现“老化”现象,也不会像砂石路面那样出现“表退”现象。抗油类侵蚀能力强,不会因受油类污染而损坏。抗洪能力也远比沥青路面强。(3)平整度和粗糙度好:虽设有接缝,但是它的表面很少起伏变形。路面在潮湿时仍能保持足够的粗糙度,使车辆不打滑而能保持较高的安全行车速度。(4)养护费用小、运输成本低:优于混凝土路面坚固耐久、经常性养护维修工作量小,故所需的养护费用很少。而且路面平整、行车阻力小,能提高车速,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运输成本。(5)色泽鲜明,反光能力强、有利于夜间行车。 当然也有以下缺点,(1)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修筑20cm厚,7m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每公里需要消耗水泥400~500吨和水约250吨。(2)接缝较多:由于热胀冷缩的特性,混凝土路面必须设置许多接缝,而接缝是路面的薄弱点,接缝使施工和养护增加了复杂性,如处理不当,将导致混凝土路面板边板角处破坏。接缝还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3)养护修复困难:路面破坏后,挖掘和修补工作都很费事,且影响交通,修补后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1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重新铺设的混泥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使得因自来水管施工铺设重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了裂缝及沉陷。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及减少水的渗透对路的损坏,设计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该工程位于黄兴镇政府到浏阳河段,全长3100米,宽0.9米,平均厚度0.04cm。 1.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x 建设地点:xxxx 工程容:本标段围的沥青路面工程。 1.3道路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乡村主干道。

二、施工条件及特点: 1、施工条件 1.1天气条件要求:按规要求沥青料摊铺的施工气温不低于10℃的晴朗天气; 1.2路基要求:要求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清扫干净,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且路面上的自来水井调整到设计铺筑的沥青混凝土标高,保证路面的平整。 1.3交通要求:因沥青路面为柔性路面,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很容易发成形变,及拉裂,所以要求封闭施工,待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交通。 2、施工特点 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在水泥路面的基础上改造成沥青路面的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这种方式无论是在公路还是在城市道路改造中都采用得比较多,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沥青产品质量提高,国产石油沥青满足道路规要求,且有相当多的旧水泥路面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路面状况恶化,需要进行改造。此时,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快速、经济的优点就凸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加铺沥青面层的改造方式。 三、施工工艺 1、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简述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

简述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 近些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它具有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修复后路面服务性能好等优点,国内有相当多的公路采用了此类改造方案。 标签:路面施工沥青反射裂缝力学分析 1 反射裂缝力学分析 1.1 对称荷载作用下,当加铺层的厚度小于17cm时,裂缝尖端处于受压状态。应力强度因子KI=0,KII=0,旧水泥路面中的裂缝属于闭合型裂缝。而当加铺层厚度超过17cm后,裂缝尖端处于受拉状态,此时属于张开型裂缝。 1.2 随着加铺层厚度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呈减小趋势。这表明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增加沥青混凝土层加铺层厚度有利于降低面层底部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程度。但面层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减小的程度趋于缓慢。 1.3 胎压对加铺层断裂性能的影响非常显著,说明重载车辆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破坏情况严重。 1.4 格栅模量对加铺层开裂性能的影响较显著。随着格栅模量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值不断减小;当格栅模量超过2000MPa 后,继续增加格栅模量,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的减小速度逐渐变慢。 1.5 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对加铺层的抗裂性能有重要影响,计算表明,当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在800~1000MPa时,裂缝尖端的水平应力和应变能密度较小。由此可见,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时,应选用密级配,提高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对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止有重要作用。 2 施工材料要求 2.1 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其质量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2 集料 2.2.1 粗集料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粗糙、有棱角的优质石料,必须严格限制集料中的扁平颗粒含量,所使用碎石应采用捶击式或锥式碎石机破碎,不得使用颚板式轧石机破碎。 2.2.2 细集料细集料在整个集料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为了提高混合料的高

砼路面加铺沥青计算书

本道路工程为城市支路或四级公路标准,罩面层厚度设计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及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并结合以往实施的小区沥青路面工程实践经验,综合考虑防止反射裂缝的要求及沥青混合料类型进行。 (1)交通分析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以下简称规范)表3.0.1,四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10年。由表A.2.4,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取0.54。取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按式A.2.4计算,剩余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设计荷载累计作用次数: η??-+?=r t r s e g g N N 365]1)1[( (A.2.4) Ne ——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能承受的设计荷载累计作用次数(轴次/车道); t ——设计基准期(a); r g ——基准期内货车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以分数计); η——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分布系数,按表A.2.4选用,本工程选取参数0.54。 4101026.254.003 .0365]1)03.01[(10365]1)1[(?=??-+?=??-+?=ηr t r s e g g N N 次 由规范表3.0.7可知,属轻交通等级。 (2)初拟路面结构 根据规范8.6.4条的规定,初拟沥青混凝土面加铺层厚度为0.09m ,由40m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和50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两层组成。 (3)混凝土基层刚度半径 混凝土基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4.5MPa ,相应的弯拉弹性模量为29GPa ,泊松比为0.15。粗集料为砾石的混凝土热膨胀系数c α=10×10-6/℃。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t E 取300MPa 。 按式(B.2.2-3)计算混凝土面层板的弯曲刚度c D : m MN h E D c c c c ?=-??=-??=42.14)15.01(1218.029000) 1(1223 23 ν 按式(B.2.2-2)计算路面结构总相对半径g r :

对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工艺介绍

对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工艺介绍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问题,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的一些做法,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中涉及的有关问题提出探讨。 关键词: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工艺 0 引言 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在水泥路面的基础上改造成沥青路面的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这种方式无论是在公路还是在城市道路改造中都采用得比较多,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沥青产品质量提高,国产石油沥青满足道路规范要求,且有相当多的旧水泥路面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路面状况恶化,需要进行改造。此时,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快速、经济的优点就凸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加铺沥青面层的改造方式。

水泥路面上加铺的沥青面层这种结构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它的缺点和弊端也随着使用期限的延长不断出现,反射裂缝、水泥路面板的错台等病害日趋严重。如何抑制水泥路面众多的接缝反射到沥青面层上,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成为人们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前一段时期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具备了一些较好的解决方法。但同样的方法并不是在每一个工程当中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工程实施中,如何制定合理的方案,如何控制工程质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本文将以长沙市岳麓大道的旧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为例进行阐述。 1 几种不断进步的加铺处理方案及其适应性 过去,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都是以水泥路面为主。刚性路面改柔性路面的过程中,有的是挖除重修,这样既浪费又拉长工期,在路幅宽度、线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采取不挖除老水泥路面而直接加铺的方式,使工程变得快速、节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从最开始这种方案的运用到目前经历了如下几种处理方案: 方案一: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

16-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16-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16-2003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个等级的改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施工。 2、施工准备 2.1高程复测应首先对旧路面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路拱等进行检查。若旧路面有坎坷不平、松散、坑槽等,必须在铺筑之前修整完毕。为了控制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在准备好基层之后进行基层之后测量放样,沿路面中心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出设置样桩,标出混合料的松铺厚度。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时,还应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 2.2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修补的大多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该种材料的石子粒径较小,石子最大粒径为10mm~15mm。 沥青混凝土对石料的要求很高,用于修补的集料必须是干净的,含泥量低于1%,强度为1级的石料,集料的种类以石灰石为好,它与沥青有着良好的粘附性,集料的级配可参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的要求确定。 施工前应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具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用于铺筑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符合要求: ①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 ②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 ③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 ④摊铺机宽度可以调整。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为6—8t; ②三轮钢筒式压路机为8~12t或12-15t; ③轮胎压路机为12—20t或20—25t。 3、操作工艺 3.1 加铺沥青路面之前,首先必须对老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调查处理、根据水泥混凝土路而调查结果,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方法。 3.1.1对破碎的混凝土板块进行翻修。 3.1.2对局部损坏的混凝土板块进行挖补。 3.1.3对板下脱空的板块,采取板下封堵的方法进行压浆。 3.1.4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进行清缝灌缝。 3.1.5为了保证旧路面与沥青路面能紧密连接,施工前用铣刨机对旧路面进行拉毛处理,拉毛处理拉毛深度应控制在1cm。 3.1.6用压缩空气清洗混凝土面板,必须清除水及杂物。 3.2 在道牙线附近铺塑料膜,以防止人工构造物被污染。 3.3 喷洒粘层沥青 3.3.1为做到便于施工不影响交通,在可封闭交通情况下进行施工的路段,施工路段长度控制在2000m;在半幅通车、半幅施工路段施工,其长度控制在300m。 3.3.2清除旧混凝土路面板表面杂物,冲刷清洗油污,使板面洁净无杂物。如果用水冲洗时,应使表面干燥。如果是喷洒过透层沥青,应使透层表面干燥。 3.3.3粘层沥青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使用乳化沥青时,宜采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PA-3,乳液中沥青含量不少于50%,乳化沥青用量为0.6kS/m2。粘层沥青宜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稀释制成。 3.3.4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以不流淌为宜,沥青洒布过量处,应子刮除。 3.4 待粘层沥青破乳后,加铺土工格栅隔离层。土工格隔离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采用玻璃纤维格栅,其施工要求如下。 3.4.1在清洁干燥的路面上,按0.6kg/m2喷洒粘层油。 3.4.2目前,常用的玻璃纤维格栅,有带自粘胶和不带自粘胶两种。带自粘胶的可直接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新建生态停车场施工方案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新建生态停车场施工方案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第五章: 质量目标及质量预控措施 第六章: 工期保证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图; 2、招标文件及其补充通知、答疑纪要; 3、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有关的标准、规范 4、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况 美丽乡村提升—龙山村路面黑化及生态停车场工程地段位于长兴县水口乡龙山村。本工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设计施工范围内市政工程等所有工作内容,项目总投资约48万元,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和生态停车场。对新浇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现状路面)进行处理;包括现状路面高低差、破损处的修复,现状路面面层的积灰、积垢、小碎石等建筑垃圾等的清理及外运等问题。 为美丽乡村提升,我公司承担了该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任务。改造原则为: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路面黑化,即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处理后,铺乳化沥青封层,铺设土工布,然后再铺筑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及工期要求,我单位采用半封闭交通的方式,即先封闭一侧车道进行水泥混凝土基层灌缝施工直到摊铺完细粒式,再封闭另一侧车道进行同样施工,有效地解决了封闭施工与保证交通的矛盾,控制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第三章:施工部署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如期交付使用,我公司选派技术素质高,管理科学的优秀项目经理组织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方案,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规范组织施工,配备充足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达标。 1 、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确保该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合格率达100%;杜绝工程重大质量事故。 2 、工期目标 按照业主要求,共计日历天45日历天。依据工期要求,我公司将在具备施工的条件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全部工程力争提前完工。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施工处理和注意事项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施工处理和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引进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结构设计和施工进行分析和讨论, 提出现场施工技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案,希望对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旧沥青混凝土, 加铺层, 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噪声低、维修养护方便、可以再生利用等优点,在各类公路和城市道路中得以广泛应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设计与施工处理在公路路面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好坏。 路面冷再生技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中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它利用现有路面的旧材料,对需要维修养护的旧路面进行翻新改造,使其恢复使用功能。利用专用路面再生机械,将旧沥青路面及部分旧路基层原地铣刨、翻挖、破碎后,掺加水泥、水和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使其成为水泥稳定料,作为新路的基层,以达到对旧沥青路面的利用,并由此解决旧路改建时“调拱、调坡”的问题,达到简化施工程序,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采用水泥稳定土基层技术规范中关于水泥的质量要求。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水泥的运输和堆放,应注意防水防潮,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集料一般采用碎石或砂砾作为掺加材料,要求集料颗粒均匀、干净整洁,各项试验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水清洁、无污染,可饮用水。 二、冷再生施工 1、施工准备工作 (1)现场准备及机械准备 现场路面清扫干净,不得有尘土、杂草、树根及积水,并对旧路较为严重的网裂、沉陷、坑槽等病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所用机械维护、调试完毕。一般机械为冷再生机1 台,8t 洒水车2-4 台,大功率压路机(20t 以上)2 台,平地机1 台。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处理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处理方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其中一个主要的项目是在原有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刚柔相济”,即旧水泥混凝土提供了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路面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因此,在国内外工程改造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白改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2011年南昌城运会前,为改善路况,提高城市形象,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对南昌市的主干道进行了提升改造,如高新火炬大街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工程全长2.6km路面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采用7cm粗粒式AC-25,上面层为5cmAC-13SBS改性。经过3年的使用证明,这段路设计和施工是成功的。本文将结合此改造工程谈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处理方法,供通行借鉴、指正。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前的处理 在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必须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认真彻底的处理,只有这样改造后的路面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1.1灌封 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用高压空气机和人工清除接缝内的杂物,采用改性沥青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沥青从使用时最好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沥青注入接缝内。改性沥青在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更能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1.2接缝啃边、断角的处理 对损坏较深和较宽的路面,采取先凿掉深度至少10cm,然后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的处理方法。破损面较浅和较窄的,采取先凿掉深度5cm,然后用沥青混凝土填平压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1.3减小相邻板块的相对位移 对于脱空板块和相邻板块有相对位移的,在旧道面下灌浆使板块处于稳定状态。处理方法如下:用凿岩机在失稳的混凝土板块上钻孔,共钻5个孔,板中及四角各一个(脱空板在脱空部位钻孔)。孔径5cm,孔深以钻头触及基底下的土层为止,灌浆用水泥砂浆。灌注压力一般为0.05~0.25MPa。灌浆先灌孔中,同时观察其他孔,即行堵塞。封孔后应注意车辆通行,养生3d后,才能开发交通。 1.4严重破碎板的处理 断裂轻微的面板可以不进行更换。对那些沉陷、唧泥、失去基层均衡及损坏严重的板必须进行更换,同时还应修复基层。施工时将原破碎的混凝土凿出干净,清洁,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补平。凿掉的宽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当原有水泥混凝土板块破坏严重时应将原板块整块凿除。如果板块中有部分破坏的,也可用切割机将其切开切齐,保留完好的部分,凿掉破坏的部分,再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1.5其他形式损坏 如表面起皮、露骨、剥落、麻面等,由于其只影响到原有路面行车舒适性,而当旧混凝土路面做基层时,这些形式的损坏对整个路面承载力和行车舒适性影响甚小,因此不予特殊处理。 2、反射裂缝防止措施 反射裂缝是指下层混凝土的接缝或裂缝,由于环境(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不断变化与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在沥青加铺层的相应位置上产生的裂缝。产生反射裂缝的力学机制,通常认为是由于下层道面接缝、裂缝处的竖向和水平位移所致。竖向位移是接缝、裂缝两侧道面由于几轮荷载作用产生的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水平位移是由于温度和湿度变化引起到

沥青路面加铺技术

沥青路面加铺技术 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修建,推动了沿线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但就目前国内外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而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早期修建的高等级路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服务水平及车辆的行驶安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的日益重型化及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加之设计、施工、养护、使用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加速了路面的损坏,目前国内很多沥青路面正处于维修、待修状态。因此,近年来,公路设计、施工及科研的重点已逐渐从新设计和新建转移到旧路网的养护和维修。项目重点的转变使得沥青路面的加铺技术研究成为必要。 采用沥青面层作为原有路面的加铺层,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补强方法。然而,国内外对原有沥青路面加铺改造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至今仍没有一个效果非常令人满意,施工工艺可行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防治措施和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地交通、气候及筑路条件的差异,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共同的认识,给设计和施工部门的具体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沥青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存在车辙、推移、拥包、反射裂缝及加铺层疲劳寿命的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原有沥青进行评价、确定适宜{的铣刨厚度及选择最佳的加铺层结构,并使加铺层功能、结构与材料统一起来,至今仍是道路工程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在现有沥青路面铺筑和使用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公路路面工程质量,实现公路路面质量再上新台阶,不仅关系到数额巨大的建设和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将对路网整体服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原有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加铺层结构现有具体情况,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沥青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旧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工作机理,提出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沥青路面加铺技术。在原有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层具有非常多的优点,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和难点问题,

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

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 方案(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运管路B11段道路施工工程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钢管厂COE711北侧钢管大道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 编辑:庄前军 审批:顾长学 审核:王世峰 编制单位:连云港金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3年6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 劳力计划表、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四、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五、质量保证措施 六、雨天施工措施 七、安全保证措施 八、文明施工管理 九、环境保护措施 一、工程概况 此项施工内容为钢管厂COE711北侧钢管大道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长172m,宽10m。 二、编制依据 2.1依据国家现行各专业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 2.2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况、地貌和周边的环境及勘察情况。 2.3依据施工单位现有的技术装备、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能力。 2.4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300-2001 2.5依据《道路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6依据《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 5210.1-2005 综合考虑工期、质量、成本和现场管理等方面要求,在方案中采取了相应技术和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三. 劳力计划表、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3.1劳力计划表

3.2主要机械设备表 四、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4.1、施工准备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一、引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和前期养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或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露骨、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破碎、板底脱空等路面损坏,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面临着修复工作。与沥青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比较困难,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翻修三种,由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能有效地改 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因此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 二、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在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必须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 进行认真彻底的处理,只有这样改造后的路面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一)灌缝 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采用新型改性沥青材料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该种改性沥青在使用时必须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300℃,然后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改性沥青注入接缝内。该种材料在

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可以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二)严重破碎板的修补 对已断裂成3块以上的严重破碎板,坚决采用常规的挖补方法对板体进行更换。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15#贫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30#混凝土板。板体更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破碎机械建议不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振动影响,最好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小型凿岩机也可; 2.新浇的混凝土板块的强度不小于原来板块的设计强度,其材料要求、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应符合有关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要求; 3.行车道与超车道之间纵缝内的传力杆钢筋,应予以保留或恢复;横缝(胀缝或缩缝)中的拉杆钢筋也应保留; 4.连续换板也应对应于旧板留出纵、横缝; 5.混凝土配比中需加入早强剂。 (三)一般断板的修补 对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如果按破碎板整槽翻修的办法来做,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对待此类病害,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具体做法是: 1.首先将裂缝用开槽机切割出宽2cm深1cm的工作槽。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

摘要 (3) Abstract (4) 第1章绪论 (5)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与特点 (5)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5) 1.3我国“白+黑”路面的应用情况 (6) 1.4成绵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7) 1.5 本设计的主要容 (8) 第 2 章路段原路面状况调查资料分析 (9) 2.1 路面服务能力的调查 (9) 2.2 路面破损状况调查 (9) 2.2.1路段病害状况分析 (9) 2.3 路面平整度调查 (10) 2.3.1路面平整度调查测试方法 (10) 2.4 路面抗滑能力的调查 (15) 2.4.1路面抗滑能力测试方法 (16) 2.5 路面接缝传荷能力 (19) 2.6 路面板底脱空 (19) 2.6.1板底脱空的测试方法 (20) 2.7 本章小结 (23) 第3章路面状况评定 (24) 3.1路面状况的评价 (24) 3.1.1路面状况指数(PCI) (24) 3.1.2断板率(DBL) (28) 3.2行驶质量指数(RQI) (29) 3.3路面表面抗滑能力评定 (29) 3.4 本章小结 (31) 第4章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维修 (32) 4.1 一般维修 (32) 4.6 唧泥处理 (36) 4.7 错台处理 (36) 4.8 沉陷处理 (37) 4.9 拱起处理 (38) 4.10 坑洞修补 (38) 4.11 表面起皮处治 (39) 4.12 本路段病害维修分析 (40) 4.13 本章小结 (40) 5.1 加铺沥青层原因 (42) 5.2 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42) 5.2.1 灌缝 (42) 5.2.2 严重破碎板的修补 (43) 5.2.3 一般断板的修补 (43) 5.2.4 脱空板块的处理 (43) 5.2.5 其他形式损坏 (44)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改造施工工艺

1、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自然环境的侵蚀等方面的原因,出现露骨、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破碎、板底脫空等路面损坏现象,若不及时进行维修,往往会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下降,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的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已难以满足目前大流量的交通需求,且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于沥青路面,一旦开始出现局部损坏,若维修不及时或养护不当,会进一步加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故城市中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都将面临翻修改建的任务。在目前各种道路改建方案中,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实际改造工程中较常用的措施之一,特别在城市道路中,由于交通流量大,施工要求高,若道路结构重建,则需要长时间地占用道路地有效使用面积,致使交通堵塞行车不畅,影响环境。因此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它具有工期短、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同时又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优点,能有效地改善道路的使用品质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所以国内外目前修复道路的常用方法是加铺沥青层。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加铺沥青面层前,首先要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查,得出损坏的类型、程度和原因等各项情况,针对以下不同种类的病害,进行有效的处理。 2.1板块破碎、板块断裂、沉陷、掉边、缺角等病害板,要将原磴板块破碎成小块,在破除旧面板时要防止损伤基层,对板体进行更换时要把破裂的面板取除后对基层清扫检查,当发现基层上有少数裂缝,要加铺钢筋网,修复松散基层,注意要用C15混凝土填充、捣实,浇筑面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铺筑与旧板块等强度的水泥混凝土,其标高控制与旧板面平齐。为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建议在补筑混凝土中加入15%抗裂剂。 在凿碎清除破碎面板时,不宜用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振动影响的机械,如冲击锤。 2.2接缝处理,路面原有接缝填缝料缺失的,要清理接缝并重新灌满改性沥

砼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计算

本道路工程为城市支路或四级公路标准,罩面层厚度设计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及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并结合以往实施的沥青路面工程实践经验,综合考虑防止反射裂缝的要求及沥青混合料类型进行计算。 (1)交通分析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以下简称规范)表3、0、1,四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10年。由表A 、2、4,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取0、 54。取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按式A 、2、4计算,剩余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设计荷载累计作用次数: η??-+?=r t r s e g g N N 365]1)1[( (A 、2、4) Ne ——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能承受的设计荷载累计作用次数(轴次/车道); t ——设计基准期(a); r g ——基准期内货车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以分数计); η——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分布系数,按表A 、2、4选用,本工程选取参数0、54。 4101026.254.003 .0365]1)03.01[(10365]1)1[(?=??-+?=??-+?=ηr t r s e g g N N 次 由规范表3、0、7可知,属轻交通等级。 (2)初拟路面结构 根据规范8、6、4条的规定,初拟沥青混凝土面加铺层厚度为0、09m,由40m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与50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两层组成。 (3)混凝土基层刚度半径 混凝土基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4、5MPa,相应的弯拉弹性模量为29GPa,泊松比为0、 15。粗集料为砾石的混凝土热膨胀系数c α=10×10-6/℃。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t E 取300MPa 。 按式(B 、2、2-3)计算混凝土面层板的弯曲刚度c D : m MN h E D c c c c ?=-??=-??=42.14)15.01(1218.029000) 1(1223 23 ν 按式(B 、2、2-2)计算路面结构总相对半径g r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沥青加铺层设计介绍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沥青加铺层设计介绍 常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吴祖德 内容提要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与施工”一书所述内容,摘录其中部分,介绍其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沥青加铺层的设计介绍,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一)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三种改造方案 从目前的应用来看,国内外常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修复措施主要有三种方案: 方案一: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新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或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简称“白+白”; 方案二: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或补强后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简称“白+黑”或者“白+补强层+黑”; 方案三: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加铺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面层,简称“碎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或者“碎石化+水泥混凝土路面”。 这三种方案中,因沥青加铺层能有效地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且施工方便、对交通及环境影响小,因此,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但该结构致命的弱点就是沥青加铺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处极易产生反射裂缝,导致加铺层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如何控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至今仍是道路工程界所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而加铺水泥混凝土面层方式目前多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加铺,接缝一般要与旧板接缝对齐,否则新板同样易产生对应旧板接缝的裂缝,且新板使用一段时间后,同样会产生渗水、错台、脱空及断裂等病害,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新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同样也面临着二次修补的问题。碎石化是指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面积破坏并已丧失了整体承载能力,通过局部的挖除、压浆等处治方式已不能恢复其使用性能,且如果采用加铺方式可能会引起反射裂缝问题或已不能达到结构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对旧水泥混凝土板块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其通常是利用特殊的施工机械,对破坏严重的部位进行处治后,将水泥混凝土板块破碎成较小的粒径(小于30cm,甚至更小)后进行碾压,并加铺新的路面结构层,通常可以加铺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使用较多的是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二)防止及减缓反射裂缝的措施 根据我国经验,主要方法有: (1)增加沥青加铺层的厚度; (2)选用优质沥青并渗入阻裂材料; (3)设置土工合成材料、钢丝网或橡胶沥青夹层; (4)对半刚性补强层进行预切缝并加铺土工织物处理; (5)对旧水泥混凝土板进行破碎稳定处理; (6)设置抗反射裂缝中间夹层等。 (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可能耗费大量的资金进行长期的试验路观察及各种数据采集,因此,可采用理论方法结合试验路的铺筑情况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我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对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作了指导性的厚度规定,即“沥青加铺层的厚度按减缓反射裂缝的要求确定。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的最小厚度宜为100mm,其他等级公路的最小厚度宜为70mm”。规范中附录D“有沥青上面层的混凝土板应力分析”对沥青加铺层厚度的确定方法是以控制加铺层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应力及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不超过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为标准的,并未考虑反射裂缝对沥青加铺层的影响。

沥青路面铣刨加铺施工方案(详细)

成都市金牛区天龙大道中段工程 沥 青 路 面 铣 刨 加 铺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四川天恒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六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说明 (1)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施工准备 (2) 一、现场布置 (2) 二、组织管理机构 (2) 三、机械设备准备 (4) 四、物资准备 (4) 五、技术准备 (5) 第三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5) 一、沥青路面施工流程 (5) 二、铣刨、挖除的原则 (6) 三、施工过程控制 (6) (一)原材料控制 (6) (二)其他沥青混凝土(AC-20) (8) (三)沥青混合料拌合 (11) (四)沥青混合料运输 (13)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14) (一)路面铣刨施工 (14) (二)粘层施工 (15) (三)沥青砼面层施工 (16) (四)成品保护措施 (18) 五、特别措施 (18) 六、新型防降井圈井盖的安装 (20)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及预防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 (24) 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4)

(二)质量保证体系 (29) (三)质量管理制度 (30) 二、预防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 (34) 第五章特殊季节的施工安排 (36) 一、雨天施工措施 (36) 二、夜间施工措施 (36) 第六章施工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36) 一、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36) (一)安全管理目标 (37) (二)安全管理网络图 (37) (三)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7) 二、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9) (一)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39) (二)本工程环境因素 (39) 三、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措施 (39) 四、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40) (一)职业建康安全管理目标 (40) (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源分析 (40) (三)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源的有效控制措施 (41) 第七章节能降耗保证措施 (41) 一、节能降耗管理目标 (41) 二、节能降耗管理网络图 (41) 三、节能降耗的有效控制措施 (42)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42) 一、施工进度节点说明 (42) 二、确保总进度计划实施的措施 (43) (一)技术保证措施 (43)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 报告简本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的日益重型化及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加之设计、施工、养护、使用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加速了路面的损坏,目前国内很多高等级路面正处于维修、待修状态。采用沥青面层作为原有路面的加铺层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补强方法。对于沥青路面,上面加铺沥青层施工方便且能显著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对于水泥路面,这种形式的路面结构能吸收两种材料的优点,原有水泥路面可以提供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加铺层可以提供摩阻系数高、平整度好的表面层,大大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 然而,国内外对原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加铺改造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至今仍没有一个效果非常令人满意,施工工艺可行且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防治措施和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地交通、气候及筑路条件的差异,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共同的认识,给设计和施工部门的具体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本课题研究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原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以铺筑的试验路为应用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尤其是西部具体情况,针对在原有路面上加铺沥青层后的路面状况,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旧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工作机理,提出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与施工技术指南,对今后高等级公路加铺沥青层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研究工作概况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5 318 812 13)自2005年正式立项以来,由主持单位长安大学以及参加单位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项目组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和要求,组织召开了研究大纲专家评审会,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制订了详细、切实可行的研究大纲及进度计划,初步

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

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 近些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它具有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修复后路面服务性能好等优点,国内有相当多的公路采用了此类改 裂缝 1.5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对加铺层的抗裂性能有重要影响,计算表明,当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在800~1000MPa时,裂缝尖端的水平应力和应变能密度较小。由此可见,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时,应选用密级配,提高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对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止有重要作用。 2.施工材料要求

2.1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其质量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2集料 2.2.1粗集料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粗糙、有棱角的优质石料,必须严格限制集料中的扁平颗粒含量,所使用碎石应采用捶击式或锥式碎石机破碎,不得使用 2%~ 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沥青混合料。机械摊铺的混合料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以保证路面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 2.5接缝要求沥青混合料在施工缝及构筑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纵向接缝在摊铺时应采用热接缝,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必须洒粘层油

使之粘结良好。相邻2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中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 3.复合式加铺层结构设计的原则 3.1设计方案制定的主要目标①防止雨水渗入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结 减少桥梁恒载的增加;减少对天桥净空的影响;减少对软弱地基及高填方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减少路线纵坡的频繁变化可能造成的路面纵向不平整和行车舒适性降低。 ⑥尽可能不增加桥梁恒载,在桥梁检测与桥梁结构验算的基础上慎重考虑桥面加铺层结构与材料,以及选择合适的桥梁加固方案。 4.沥青加铺关键技术探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