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申报表

农业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申报表

农业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申报表
农业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申报表

附件1

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申报表

示范区名称:省+县(区)+创建单位主体名称+国家级稻渔

综合种养示范区(具体可参照2017年获批示

范区名称的命名格式)

省(区、市):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制

稻渔综合种养增收工程实施方案(最新整理)

稻渔综合种养增收工程实施方案 (2018—2020年) 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近年来在我省得到大力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省政府已将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纳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内容。为进一步加快全省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稻渔综合种养规模效益,省水利厅决定2018年—2020年继续在全省组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增收工程”。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渔业增效和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技术集成、政策扶持,形成适合我省的稻渔种养增收模式,并逐步扩大推广应用规模,进而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稳粮增效、稻渔双赢”的综合效益。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稳粮增收、以渔养稻。以稻谷生产为中心,发挥养殖水生动物增肥、增温、除草的作用,促进稻谷增产和

提高稻米品质。 二是坚持注重资源、因地制宜。选择集中连片、渠灌水源充沛的稻区开展项目示范,每个示范区的示范面积至少200亩以上,并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的实施稻—蟹、稻—鱼等种养模式。 三是坚持企业为主、农民自愿。支持企业、合作社开展项目示范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与科研、推广等技术部门联合,项目推广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广大稻农应用稻渔种养新技术实现增产增收。 四是坚持部门联合,共同推进。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同涉农的科研院校等相关部门加强联合,共同开展相关技术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二、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发展目标 计划2018年全省综合种养面积达到65万亩以上,2019年达到80万亩以上,2020年达到100万亩以上,平均亩直接增效1000元以上。 (二)主要任务 1.每年设立核心示范区10个以上,条件较好的市、县采取整市或整县推进,每年核心示范区总面积保持在5万亩以上,核心示范区稻米通过绿色、有机认证,项目综合增收效果实现翻番。

农业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标准

附件1 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标准 一、基本条件 (一)主体明确。创建主体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二)权属清晰。示范区边界清晰,持有合法有效的土地承包权或经营权证明,无土地使用纠纷。 (三)质量安全。示范区周边无工业污染源,近五年来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件。近三年,没有发生水稻和水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二、产地环境 (一)土壤。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Ⅱ类以上标准。 (二)水源。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标准。 三、技术模式 (一)模式要求。形成了与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典型技术模式。形成了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为特征,以“稳粮、促渔、增效、安全、生态”为目标的连片稻渔综

合种养典型经营模式。 1.标准化生产。根据实际将稻田划分为若干标准化的综合种养单元,并建立了相应的先进稻渔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控制和稻渔工程标准。 2.规模化开发。平原地区应集中连片,且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丘陵山区应各田块位置毗邻,面积在1000亩以上。 3.产业化经营。建立了苗种供应、生产管理、流通加工、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产业化配套服务体系。 4.品牌化运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或者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拥有水稻和水产品自主品牌,具有健全的品牌经营和管理体制。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品牌产品售价与当地普通产品相比产生了一倍以上的品牌溢价。 (二)指标要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合理优化,满足稻渔互利共生需求,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稻渔种养综合效益。 1.水稻产量。平原地区优质无公害水稻亩产不低于500公斤;丘陵山区优质无公害水稻亩产不低于400公斤。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区域,亩产可适当降低30%左右。 2.田间工程。田间工程建设应符合主养品种对稻渔共生的基本要求,且沟坑占比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0%。 3.用药用肥。使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使用量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减少50%以上。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生态防

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作者:张云勇 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3期 1 稻田选择 选择稻田相对集中、单块面积333.5 ㎡以上,光照充足,无旱涝影响,保水能力强,水源充足,能排能灌,大雨不淹,水质清新无污染,肥力高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和黏土稻田。 2 养殖鱼类 适宜养殖的鱼类有鲤鱼、草鱼等。 3 稻田改造 3.1 加高、加固田埂 移栽、放鱼前修补、加固、夯实田埂,做到不渗水、不漏水。田埂应高出稻田平面50 cm 以上,田埂宽40 ~ 50 cm。 3.2 开挖鱼凼(溜)、鱼沟 根据稻田形状和面积,开挖鱼沟、鱼凼。沟、凼(溜)面积占稻田面积的6% ~ 10%。鱼沟离 田埂1.5 m,可挖成“一”“~”“十”等形状,沟宽60 ~ 80 ㎝,深50 ~ 60 ㎝。鱼凼(溜)面积 一般为5 ~ 20 ㎡ , 深度为1.2 ~ 1.5 m。溜埂高出稻田平面20 ~ 30 ㎝ , 并使沟、凼(溜) 相通。3.3 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 进、排水口开在稻田相对角的田埂上,宽度一般为30 ~ 60 ㎝。安装塑料网、金属网或竹 篾编织的拦鱼栅,拦鱼栅呈“⌒”或“∧”形,入泥20 ㎝。 4 水稻种植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如楚粳28、楚粳37、楚粳40、丰优香占等。适时育秧,扣种稀播,亩播种量25 ~ 30 ㎏。适时早栽,根据不同田块肥力水平、 不同品种生育特性、秧苗素质、秧龄和目标产量,合理确定基本苗。秧龄控制在40 ~ 50 d,叶 龄5 ~ 6叶,单行条栽,行株距为14 ㎝×20 ㎝,亩栽2.5万丛, 丛栽1 ~ 2 苗。 5 鱼种投放 秧苗返青后7 ~ 10 d 投放鱼种。投放规格为鲤鱼25 ~ 40 g / 尾,草鱼40 ~ 60 g / 尾, 每亩投放鱼苗12 ㎏,鲤、草混养按4 ∶ 1 比例投放。投放鱼种时用3% ~ 5% 食盐水浸泡5 ~ 10 min,进行鱼体消毒。注意鱼苗投放与水稻除草间隔时限在20 d 以上,最佳投放时间为5 月 中旬, 养殖至控沟时间不少于70 d。 6 综合管理 6.1 科学管水

唐山市曹妃甸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唐山市曹妃甸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作者:张洁孙绍永武艳丽闫鹏张雪王印开刘卫国郑志勇刘永刚 来源:《河北渔业》2019年第11期 河北省水稻种植面积10万hm2左右,其中滨海稻区6.67万hm2左右,其余分布在邯郸、石家庄、保定、沧州、承德、张家口等市沿河、沿淀、洼地等区域。 滨海稻区涵盖唐、秦二市六县区(唐山曹妃甸区、丰南区、滦南县、乐亭县,秦皇岛市抚宁县、昌黎县),其中唐山市5.33万hm2左右,秦皇岛市1.33万hm2左右。水源主要来自滦河中下游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陡河水库、桃林口水库。种植品种主要是160~175 d 左右常规粳稻品种。 1曹妃甸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沿革 曹妃甸区的前身分别是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唐海县。1956年建场,1983年建县,2012年设区。全区现有15个农业场镇,農作物种植面积2.53万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13万hm2。曹妃甸区是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单季粳稻种植最具区域代表性、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区),也是水稻种植技术最成熟的县(区)。曹妃甸区特殊的退海地理环境,加之天然的滦河库水灌溉和180余天无霜期等良好的生长气候条件孕育出香黏可口、外观剔透晶莹的地理标志产品“柏各庄大米”,是北方远近闻名的优质大米产区、河北大米之乡、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部农垦发〔2007〕2号)。更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河蟹之乡”,早在2007年10月,唐海县就被命名为“国家级无公害河蟹标准化养殖示范区”。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荣誉称号。 唐海县海岸线长51公里,处于渤海湾的湾顶,是当地多种海淡水养殖品种良好的栖息、繁殖、养成场所,尤其适宜中华绒螯蟹的繁衍和生长,素有“紫蟹金鳞唾手可得”的美称,发展河蟹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1993年对虾虾病突发,虾池几乎绝收,养虾业受到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县委、县政府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发展河蟹养殖,以弥补养虾业的损失。大部分对虾育苗室转产搞河蟹育苗孵化。唐海兴起了河蟹养殖开发的热潮,这是继养虾以来的第二次养殖革命,稻蟹养殖应运而生。由于新的养殖模式的突破,特别是在当时粮价偏低,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形势下,唐海县的稻田种养仍呈现出大发展的势头,1995、1996年是河蟹养殖发展的高峰期,全县基本形成了育苗、豆蟹、扣蟹、成蟹养殖、销售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尤其是稻田养蟹投资小、效益高,平均效益在3万元/hm2左右,最高可达7.5万元/hm2以上,河蟹养殖成为唐海县淡水养殖的首选品种。几年来连续实施以河蟹开

稻鱼种养实施方案

生态水产产业核心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稻鱼综合种养 稻鱼综合种养以水稻为中心,以水产养殖品种为主导,以生态安全为保障,以产业化发展为推动,种植、养殖有机结合,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规模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耕作制度,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项目建设基地基本情况 基地位于石嘴山生态水产科技产业园(高速公路西侧,玉皇阁大道南侧瀚泉海北侧),养殖水面120 亩,具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电力资源充足,养殖条件优越。 二、项目技术实施方案 1、项目田块技术要求 稻田选择。选择本公司现有120 亩稻田作为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蓄水能力强,管理便利。 稻田准备。试验、示范田的田埂要加宽、增高,一般要求高出田面50 厘米以上,顶宽60-80 厘米。在田埂对角线上开好进、排水口,并设置二层以上拦鱼栅和尼龙网,防止鱼逃逸。 开挖鱼坑鱼沟。在田边或田中挖鱼坑,坑深80-100 厘米。鱼坑依田大小而定,圆形为好,一般不用水泥砌护。田中开鱼 沟,沟宽50 厘米,沟深30 厘米,沟呈“十”字形、“井” 字形或“目” 字形等形状,并与鱼坑相通。一田一坑,坑 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10%。

2、水稻品种及养殖鱼类选择水稻品种选择。选择茎秆粗壮坚硬株型紧凑、耐水淹抗到伏、耐肥抗病害能力强、生长期较长的水稻。以我区宁粳43 号、宁粳47 号等优质品种作为试验、示范水稻品种。 养殖鱼类选择及放养。稻田养鱼为彭泽鲫,水稻移栽后10-15 天放养鱼苗。试验田放养密度为250、300、350 尾/亩。放养规格为50、75、100 克/ 尾,一般每亩放养80-120 尾;共9 块试验地,每块试验地面积1 亩。其余91 亩示范地放养密度为300 尾/ 亩,放养规格80 克/ 尾。放养时间同试验地。 3、鱼稻管理适量投饵。在充分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昆虫基础上,可人工适量投饵。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饵。定时(固定每天早上8- 9 时,下午4-5 时)、定点(固定在鱼坑或鱼沟水较深的地点投饵)、定质(基本保持每天饲料种类一致)、定 量(鱼体重的3% - 5%)。晴天投饵,阴天、雨天酌情不投或少投。饲料喂膨化鲫鱼料。 日常巡查。坚持每天早晨、傍晚巡查,查看有无漏水,鱼栅、田埂有无损坏;做好天敌防范,发现有问题及时处理。暴雨天气要注意防涝防逃。 供水调节。采用浅- 深- 浅型供水方法。当白天气温高时,应打开水沟进水,提高水位,给水田降温。水温30C°时, 鱼吃食旺盛,鱼进入大田吃虫,吃去多余的秧苗。晚上降低水位,继续降低土温。 秧苗栽好后,浅水活苗后,逐渐加高水位,这时鱼进水田吃 食,直到水稻第一次分蘖时,放掉部分水,轻轻晒田,让太阳 的暴晒破坏稻田泥上的氧化膜,让氧气进入水稻的根系中供 氧,促进分蘖。鱼则进坑。在水稻第一次分蘖之前,鱼在田中 游,鱼稻共生。水稻分蘖充足时,长到拔节阶段,要灌深水。 水稻节拔够了,要重重晒田,促进抽穗。在拔节阶段又是鱼在 田中畅游共生阶段。水稻出穗3-5 天后,又要清晒水稻,鱼再

SCT1135-2017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 目录 前言 (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2) 第1部分:通则 (2)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技术指标 (4) 5 技术要求 (4) 5.1 稳定水稻生产 (4) 5.2 规范水产养殖 (5) 5.3 保护稻田生态 (5) 5.4 保障产品质量 (6) 5.5 促进产业化 (6) 6 技术评价 (7) 6.1 评价目标 (7) 6.2 评价方式 (7) 6.2.1 经营主体自评 (7) 6.2.2 公共评价 (7) 6.3 评价内容 (7) 6.3.1 经济效益分析 (7) 6.3.2 生态效益评价 (8) 6.3.3 社会效益评价 (8) 6.4 评价方法 (9) 6.4.1 效益评价方法 (9) 6.4.2 技术指标评估 (9) 6.5 评价报告 (9) a) 经济效益评价情况; (9) b) 生态效益评价情况; (9) c) 社会效益评价情况; (9) d) 模式技术指标评估情况; (9) e) 优化措施建议。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 (11)

前言 SC/T 1135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拟分为6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稻鲤; ——第3部分:稻蟹; ——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 ——第5部分:稻鳖; ——第6部分:稻鳅。 本部分为SC/T 113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56/SC 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稻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泽闻、李可心、陈欣、成永旭、王浩、肖放、马达文、何中央、唐建军、金千瑜、王祖峰、李嘉尧。

稻蟹种养实施方案

稻蟹生态种养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 (一)项目名称 稻蟹生态种养项目 (二)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申报单位负责人: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农技推广中心 水产站 (四)项目建设地点 (五)项目的总体目标 1、建设绿色无公害优质稻蟹种养基地2000亩。 2、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样板示范,下发技术资料等。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田技术,提高科技到位率,培养一部分农民技术员和一批懂技术的农户,同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训农民300人次,完成绿色无公害稻蟹种养基地建设及生产栽培

技术集成模式。 (六)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万元,其它投资(包括引进新品种、技术培训及项目前费用)万元。申请中央投资万元,地方财政配套万元,建设单位自筹万元。 二、立项依据 稻蟹生态种养能够将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根据《稻蟹生态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我合作社项目区地处引黄灌区,地势平坦,享黄河之利,旱涝无虞,发展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引黄灌区年平均气温8.5—9.2℃,年日照时数为2868-306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73-6101兆焦尔/m3,鱼类生长季节(4-9月)的月平均气温为17.8-18.5℃,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3℃,≥10℃积温在2900-3700℃,≥15℃积温在2200-2600℃,全年无霜期160天以上。水温积温有效性能高,≥14℃积温在2422℃,≥20℃积温在1275℃,水温在15℃以上的有190天,20℃以上的时间有135天。日照时间长,热量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工业污染少,有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三、项目目标

稻鱼种养实施方案

稻鱼种养实施方案

生态水产产业核心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稻鱼综合种养 稻鱼综合种养以水稻为中心,以水产养殖品种为主导,以生态安全为保障,以产业化发展为推动,种植、养殖有机结合,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规模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耕作制度,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项目建设基地基本情况 基地位于石嘴山生态水产科技产业园(高速公路西侧,玉皇阁大道南侧瀚泉海北侧),养殖水面120亩,具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电力资源充分,养殖条件优越。 二、项目技术实施方案 1、项目田块技术要求 稻田选择。选择本公司现有120亩稻田作为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水源充分,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蓄水能力强,管理便利。 稻田准备。试验、示范田的田埂要加宽、增高,一般要求高出田面50 厘米以上,顶宽60-80厘米。在田埂对角线上开好进、排水口,并设置二层以上拦鱼栅和尼龙网,防止鱼逃逸。

开挖鱼坑鱼沟。在田边或田中挖鱼坑,坑深80-100厘米。鱼坑依田大小而定,圆形为好,一般不用水泥砌护。田中开鱼沟,沟宽50厘米,沟深30厘米,沟呈“十”字形、“井”字形或“目”字形等形状,并与鱼坑相通。一田一坑,坑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10%。 2、水稻品种及养殖鱼类选择 水稻品种选择。选择茎秆粗壮坚硬株型紧凑、耐水淹抗到伏、耐肥抗病害能力强、生长期较长的水稻。以我区宁粳43号、宁粳47号等优质品种作为试验、示范水稻品种。 养殖鱼类选择及放养。稻田养鱼为彭泽鲫,水稻移栽后10-15天放养鱼苗。试验田放养密度为250、300、350尾/亩。放养规格为50、75、100克/尾,一般每亩放养80-120尾;共9块试验地,每块试验地面积1亩。其余91亩示范地放养密度为300尾/亩,放养规格80克/尾。放养时间同试验地。 3、鱼稻管理 适量投饵。在充分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昆虫基础上,可人工适量投饵。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饵。定时(固定每天早上8- 9时,下午4-5时)、定点(固定在鱼坑或鱼沟水较深的地点投饵)、定质(基本保持每天饲料种类一致)、定量(鱼体重的3% - 5%)。晴天投饵,阴天、雨天酌情不投或少投。饲料喂膨化鲫鱼料。 日常巡查。坚持每天早晨、傍晚巡查,查看有无漏水,鱼

稻鱼种养实施方案

生态水产产业核心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稻鱼综合种养 稻鱼综合种养以水稻为中心,以水产养殖品种为主导,以生态安全为保障,以产业化发展为推动,种植、养殖有机结合,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规模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耕作制度,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项目建设基地基本情况 基地位于石嘴山生态水产科技产业园(高速公路西侧,玉皇阁大道南侧瀚泉海北侧),养殖水面120亩,具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电力资源充足,养殖条件优越。 二、项目技术实施方案 1、项目田块技术要求 稻田选择。选择本公司现有120亩稻田作为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蓄水能力强,管理便利。 稻田准备。试验、示范田的田埂要加宽、增高,一般要求高出田面50 厘米以上,顶宽60-80厘米。在田埂对角线上开好进、排水口,并设置二层以上拦鱼栅和尼龙网,防止鱼逃逸。 开挖鱼坑鱼沟。在田边或田中挖鱼坑,坑深80-100厘

米。鱼坑依田大小而定,圆形为好,一般不用水泥砌护。田中开鱼沟,沟宽50厘米,沟深30厘米,沟呈“十”字形、“井”字形或“目”字形等形状,并与鱼坑相通。一田一坑,坑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10%。 2、水稻品种及养殖鱼类选择 水稻品种选择。选择茎秆粗壮坚硬株型紧凑、耐水淹抗到伏、耐肥抗病害能力强、生长期较长的水稻。以我区宁粳43号、宁粳47号等优质品种作为试验、示范水稻品种。 养殖鱼类选择及放养。稻田养鱼为彭泽鲫,水稻移栽后10-15天放养鱼苗。试验田放养密度为250、300、350尾/亩。放养规格为50、75、100克/尾,一般每亩放养80-120尾;共9块试验地,每块试验地面积1亩。其余91亩示范地放养密度为300尾/亩,放养规格80克/尾。放养时间同试验地。 3、鱼稻管理 适量投饵。在充分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昆虫基础上,可人工适量投饵。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饵。定时(固定每天早上8- 9时,下午4-5时)、定点(固定在鱼坑或鱼沟水较深的地点投饵)、定质(基本保持每天饲料种类一致)、定量(鱼体重的3% - 5%)。晴天投饵,阴天、雨天酌情不投或少投。饲料喂膨化鲫鱼料。 日常巡查。坚持每天早晨、傍晚巡查,查看有无漏水,鱼栅、田埂有无损坏;做好天敌防范,发现有问题及时处理。暴雨天气要注意防涝防逃。 供水调节。采用浅-深-浅型供水方法。当白天气温高时,应打开水沟进水,提高水位,给水田降温。水温30C°时,鱼吃食旺盛,鱼进入大田吃虫,吃去多余的秧苗。晚上降低水位,继续降低土温。 秧苗栽好后,浅水活苗后,逐渐加高水位,这时鱼进水

农业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申报书

附件2 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申报书 示范区名称:省+县(区)+创建单位主体名称+国家级稻 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具体可参照2017年获 批示范区名称的命名格式) 申报单位名称:

目录 一、必备条件: 1、主体明确(营业执照主体须与申报主体一致,如不一致须 出具县级以上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 2、权属清晰(有土地承包、租赁合同等证明材料)………….. 3、质量安全(有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 二、产地环境: 1、土壤检测报告(有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2、水质检测报告(有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三、技术模式: 1、标准化生产(有稻田四至示意图、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等证 明材料)……………………………………………………… 2、规模化开发(有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出具的集中连片证 明材料等)…………………………………………………… 3、产业化经营(有苗种供应、产品销售等相关证明材料)… 4、品牌化运作(有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或无公害产品证书, 稻渔产品自主品牌证明、溢价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5、水稻产量(有水稻测产报告等证明材料)………………… 6、田间工程(有相关证明照片,或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或 申报单位出具的承诺书等证明材料)……………………… 7、用药用肥(有相关证明照片、用药用肥管理制度等证明材 料)…………………………………………………………… 8、循环利用(有相关证明照片,或申报单位出具的承诺书等 证明材料)……………………………………………………

9、产值利润(有相关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或申报单位财务出 具的证明材料)…………………………………………….. 四、生产管理 1、生产记录(有相关生产记录等证明材料)…………………. 2、质量控制(有品牌、产品标签、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材料)… 3、内部管理(有管理制度张贴、职工培训花名册、培训现场 照片、专职技术人员和技术支撑单位合作协议等相关证明 材料)……………………………………………………….. 4、产品追溯(有产品可追溯制度、产品标签、品牌等相关证 明材料)…………………………………………………….. 五、社会效益 1、辐射带动(有培训花名册、培训现场照片等证明材料)…… 2、就业增收(有就业岗位人员名单、增收证明等证明材料)… 3、融合发展(有休闲、创意、旅游农业照片、广告牌、网页 等相关证明材料)……….………….……….…………….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通知 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快速发展,在促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个别地区或从业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出现稻渔综合种养沟坑面积过大、种养环境不达标、稻米产量偏低、产品抽检不合格等情况,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发展,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对存在问题抓紧整改 各地要加强对稻渔综合种养主体的管理,按照2017年发布的行业标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中的技术指标和要求(沟坑占比不超过总种养面积的10%,水稻平原地区亩产量不低于500kg、丘陵山区亩产量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对本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产地和产品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对存在沟坑占比超过标准上限,种养环境、水稻亩产量或产品质量安全不达标等问题的,要抓紧进行整改。 二、强化指导监督,提高新发展主体质量 各地要对近期拟发展的稻渔综合种养主体加强指导和监督,以“稳粮增收”为根本前提,以“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为基本原则,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的有关要求对沟坑占比和水稻产量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要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相应措施,确保新上的稻渔综合种养主体在沟坑占比、种养环境、水稻产量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符合要求。 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规范有序发展 各地要完善管理制度,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对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已创建的省、市级示范区要加强动态管理,实施退出机制,对于达不到标准的示范区,省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取消其称号。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本区域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和潜力空间,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积极有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 四、加强支持引导,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及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扶贫开发等政策支持范围。充分发挥科研高校推广机构作用,广泛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积极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品和区域公共产品品牌,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与美食餐饮、特色民宿、渔事体验、休闲垂钓和科普教育等旅游业态充分融合,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请相关省份将清查整改情况(包括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情况)于5月6日之前报送我部,我部将适时开展调查,并向全国通报有关情况。联系人: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市场加工处李乐,电话(略)邮箱sunfish@https://www.doczj.com/doc/2910369936.html,。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推进稻渔(鸭)综合种养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稻渔(鸭)综合种养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稳粮增效、稻渔结合、生态优先、质量安全、因地制宜、政策支持、示范引导的原则,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合理区域示范,促进全市渔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x年,全市发展稻渔(鸭)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点4个;X年发展千亩示范片2个、核心示范基地面积5000亩以上;x年,全市力争建成百亩示范点20个、千亩示范片5个、万亩示范区1个,核心示范基地面积2万亩以上。 三、工作措施 1.开展试点示范。根据全市水域现状和各乡镇、街道实际情况,先行在孙渡街道、x镇、x镇、x镇等地组织开展稻渔(鸭)综合种养产业化示范点建设,所有示范点列入x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照《x 统筹整合资金规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x〔x〕41号)文件精神,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自身资金,采用“以奖代补”、“先奖后补”模式,将其经营的成片已流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此模式高标准农田由符合市统一规定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主动申报,经所在乡镇(街道)审查上报市高标领导小组同意批准后,再按市统一标准要求

纳入安排统一公开招标测量设计项目区,在测量设计方案经田块经营主体同意后由所在乡镇(街道)上报进行全市统一评审、统一财审并核查施工工程量,之后由经营主体自行垫资,自行施工,自行管理,自行开展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完工,经乡镇(街道)初验、全市统一验收合格后,进行第三方工程审计。最后按第三方工程审计结果的80%~90%核定该项目建设奖补费用(具体按x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执行),项目奖补经费由市财政项目专户拨付至属地乡镇(街道)奖补给验收建成的经营主体。 2.统一实施标准。由市农业开发办、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等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稻渔(鸭)综合种养技术指导小组,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制定综合种养模式技术操作规程。各示范基地按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开展农田开挖、稻渔(鸭)种养工作,创建实施统一、稳产高效、生态循环、设施完善、标准规范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 3.发展多种模式。示范养殖品种多样化,稻虾、稻鱼、稻鳅、稻鸭等种养模式均可在养殖户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示范养殖。 4.加大奖励扶助。稻渔(鸭)综合种养列入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农业发展规划,对创建示范点的养殖户给予政策和资金扶助: 一是对开展稻渔(鸭)综合种养的示范户优先安排设施农用地; 二是对稻渔(鸭)种养产品创建“三品一标”的品牌,按照我市农业供给侧改革文件规定给予奖励;

湖州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

湖州市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 实施方案(2019-2021年) (征求意见稿) 为大力推进全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切实推动渔业和粮食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根据《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现代渔业绿色发展“2222”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湖政发〔2017〕51号),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质增效、绿色生态为目标,着力提升稻渔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努力走出一条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具有湖州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科学发展路径。 二、基本原则 (一)守住底线,以渔促稻。立足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守住粮食生产底线,以农业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为指导,在技术上要有稳定水稻产量的具体措施,在模式上要做好水稻效益和水产效益达到平衡,坚决防止“挖田改塘”。 (二)注重创新,注重实效。强化体制机制和技术模式创新,激励和调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

造性,按照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要求,集成稻渔综合种养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真正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三)生态循环,产业先行。围绕“减少肥料、减少农药、减少排放”的方向,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生态循环、综合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措施,严格投入品监管,保障稻渔综合种养产品质量安全。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优化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兴旺。 三、主要目标 到2021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力争达到20万亩(其中,吴兴区3万亩,南浔区6万亩,德清县4万亩,长兴县5万亩,安吉县2万亩),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示范区亩均效益1000元以上,实现“千斤粮、万元钱”;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渔综合种养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减少30%、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与池塘养殖相比,饵料系数减少30%以上;培育全国知名稻渔品牌,打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标杆市。 四、重点任务 1.实施“百千万”示范工程。充分利用中低产田、低洼田、冬闲田、低产鱼塘,采用共作、轮作等方式,大力发展“稻-小龙虾”“稻-青虾”“稻-蟹”“稻-鳅”“稻-鱼-鸭”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创建稳产高效、生态循环、标准规范、特色鲜明的稻渔综合

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洋葱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增强新陈代谢能力,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是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食物。 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张云勇 (武定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南武定 651600) 1稻田选择 选择稻田相对集中、单块面积333.5㎡以上,光照充足,无旱涝影响,保水能力强,水源充足,能排能灌,大雨不淹,水质清新无污染,肥力高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和黏土稻田。2养殖鱼类 适宜养殖的鱼类有鲤鱼、草鱼等。3稻田改造3.1加高、加固田埂 移栽、放鱼前修补、加固、夯实田埂,做到不渗水、不漏水。田埂应高出稻田平面50 cm 以上,田埂宽40~50 cm。3.2开挖鱼凼(溜)、鱼沟 根据稻田形状和面积,开挖鱼沟、鱼凼。沟、凼(溜)面积占稻田面积的6%~10%。鱼沟离田埂1.5 m,可挖成“一”“~”“十”等形状,沟宽60~80 ㎝,深50~60 ㎝。鱼凼(溜)面积一般为5~20㎡,深度为1.2~1.5 m。溜埂高出稻田平面20~30 ㎝,并使沟、凼(溜)相通。3.3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 进、排水口开在稻田相对角的田埂上,宽度一般为30~60 ㎝。安装塑料网、金属网或竹篾编织的拦鱼栅,拦鱼栅呈“⌒”或“∧”形,入泥20 ㎝。4水稻种植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如楚粳28、楚粳37、楚粳40、丰优香占等。适时育秧,扣种稀播,亩播种量25~30 ㎏。适时早栽,根据不同田块肥力水平、不同品种生育特性、秧苗素质、秧龄和目标产量,合理确定基本苗。秧龄控制在40~50 d,叶龄5~6叶,单行条栽,行株距为14 ㎝×20 ㎝,亩栽2.5万丛,丛栽1~2苗。5鱼种投放 秧苗返青后7~10 d 投放鱼种。投放规格为鲤鱼25~40g/尾,草鱼40~60g/尾,每亩投放鱼苗12 ㎏,鲤、草混养按4∶1比例投放。 投放鱼种时用3%~5%食盐水浸泡5~10 min,进行鱼体消毒。注意鱼苗投放与水稻除草间隔时限在20 d 以上,最佳投放时间为5月中旬,养殖至控沟时间不少于70 d。6综合管理6.1科学管水 移栽至返青期,水深保持3~5 ㎝;鱼苗投放后,水深保持在10 ㎝左右,注意预防水蛇、猫、鼠捕食鱼苗;水稻生长中后期,水深保持在15 ㎝以上。6.2科学施肥 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 ㎏、普钙40 ㎏、硫酸锌2 ㎏,或三元复合肥(N∶P 2O 5∶K 2O = 15∶15∶15)40 ㎏作底肥;移栽栽后7~10 d 结合化学除草,亩施尿素10~15 ㎏作分蘖肥;破口期前5~7 d 亩施尿素6~8 ㎏、氯化钾10~12 ㎏作穗肥。6.3病虫害绿色防控 重点对“两虫(螟虫、飞虱)三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一鼠”的绿色防控。化学防治水稻病虫害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掌握农药的安全使用量,施农药时尽量喷施在水稻茎叶上,粉剂农药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撒,水剂农药应在露水干后喷雾;施药前稻田水深应在15 ㎝以上。杀虫剂可选择1%甲维盐、杀虫单、杀虫双,禁用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等)、有机磷(乐果、甲胺磷)、毒死蜱等杀虫剂,杀菌剂可选择叶枯唑(叶枯灵、叶枯净)、稻瘟灵、井岗霉素,施药时农药交替使用。7捕捞 水稻进入蜡熟期(控沟)时就可以放水捕鱼。捕鱼前疏通鱼沟、鱼溜,缓慢放水,使鱼集中在鱼沟、鱼溜内,在出水口设置网具,将鱼顺沟赶至出水口一端,让鱼落网捕起。规格达到100g/尾以上的鱼即可上市出售,其他鱼放回稻田继续饲养或转入其他水体饲养。 收稿日期:2018-12-23 85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稻田养鱼技术方案 一、稻田养鱼类型 1、麦(油、蔬、果)稻田(一季中稻轮作) 在稻作期间,3~5厘米鱼种下田培育2个月~3个月,尾重可长到30克~50克,亩产鱼种10千克~15千克,不妨碍水稻产量。 2、冬囤水田养鱼 冬囤水田在稻作期间投放鱼种,稻作期间套养夏花鱼种,加深田水。水稻收割后可亩产鲜鱼100千克以上。 二、生态条件 1、稻田水质条件 水源条件好,保水力强,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田内水体溶氧24小时不低于3毫克/升,PH 6-8.5。 2、土壤条件 土壤保水力强,适宜稻作生长。 三、技术要求 1、鱼田工程 (1)田坎高0.8米~1米,顶宽0.5米以上,不漏不垮。提倡用石料、水泥板、三合土护坡。 (2)注、排水口 注、排水口要用石料修建,宽0.8米~1米。每田各一个,排水量大的田块应增设能保持正常水位的排洪缺。 (3)拦鱼设施 拦鱼设施用竹条或其他材料制作,长度为排水口宽度的3倍以 上,成弧形安置于排水口的迎水面,牢固插入田泥中,高出田坎20厘米以上。排洪量大的田,在拦鱼设施增设一道拦渣设施。 (4)鱼凼和鱼沟 ①养鱼稻田要开挖鱼凼和鱼沟。洪水冲击的正冲田养鱼应修建排洪沟。 ②鱼凼建于田中部或僻静处,占本田面积的10%~15%,凼深

1米以上,凼顶高出田底20厘米以上,凼内壁用石料或三合土铺砌,防止垮塌。凼与鱼沟相接处开一缺口,使凼沟相通,并安装拦鱼栅。 ③栽秧前挖好鱼沟,宽0.8米,深0.5米。可根据田块面积大小开挖“一”、“十”、“井”、“田”型鱼沟。 2、水稻栽培 (1)水稻要选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的推广品种。 (2)水稻栽插按NY/T 5117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 3、鱼种投放 (1)稻田消毒 鱼种放养前,对鱼凼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0克或漂白粉20克,兑水均匀泼洒,7~10天后放鱼。 (2)鱼种消毒 鱼种下田前用2%~4%食盐水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浸泡10分钟~20分钟。 (3)鱼种投放 ①麦(油)——稻田 以培育大规格鱼种为目标,每667平方米(亩)放3厘米~5厘米鲤、鲫或草鲢、鳙等鱼种800尾~1000尾。 ②冬囤水田 鱼种投放量:每667平方米(亩)净产成鱼50千克的稻田,放养尾重为50克~150克的草鱼、鲢鱼、鳙鱼和10克以上的鲤鱼、鲫鱼等品种8千克~10千克。套养3~5厘米夏花鱼种300尾~400尾。 每667平方米(亩)净产成鱼100千克的稻田,放养上述规格鱼种20千克~25千克(250~300尾),套养3厘米~5厘米夏花鱼种400尾~500尾。 鱼种投放比例(以重量计): 主养品种占60%~70%,搭配品种占30%~40%。 主养品种应选草鱼、鲤鱼等吃食性鱼类。搭养鱼类可选鲢鳙鱼、大口鲶滤食性或肉食性鱼类。 (4)鱼种投放时间及地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