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多声部音乐领域包括______和复调。

2.比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______的肯定。

5.当代音乐理论普遍认为,音乐“首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

的东西就是______。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中心对称”

2.主题的“特征”

3.织体

4.旋律

5.曲式

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魔鬼凯旋进行曲》斯特拉文斯基

2.《黄河颂》穆索尔斯基

3.《侏儒》冼星海

4.《为什么》贝多芬

5.《第三交响曲》(“英雄”)舒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

3.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哪些?

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什么?

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

为什么说和声是音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音乐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曲家的表现目的相关,因此,一部音乐作品的主题就

具有______的唯一性。

2.比例分析法包括“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节奏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里______个数的多少。

5.爵士乐、布鲁斯、______的结合,是格什温“交响爵士”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中心对称”

2.音色 4.旋律 5.和声材料

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月满楼台》格里格

2.《培尔金特》德彪西

3.《侏儒》舒曼

4.《为什么》穆索尔斯基

5.《芬兰颂》西贝柳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俄国作曲家拉赫曼玛尼诺夫的作品有何特点?

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

3.18世纪典型回旋曲式与19世纪回旋曲式的区别是什么?请用图式表示出来。

4.考察一部音乐作品是否具有中心对称的性质,先决条件是什么?

5.音响分析实际上是关于什么的分析?

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

请简述调性的本质。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和声材料

2.复调音乐

3.节奏密度

4.歌舞性主题5音乐主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6.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__________种类、和声——__________布局等方面的总和。

7.和声张力是指和声__________的大小。

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

9.形象分析强调以音乐作品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及创作背景因素等音乐事实为依据。

10.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示部、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组成。

11.旋律骨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结构性支干,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__________构成。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__________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

A.律动性

B.抽象性

C.限定性

D.综合性

13.波尔卡舞曲音型的主要特点是重音在( )

A.弱节奏上

B.第一拍上

C.第三拍上

D.强节奏上

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用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生了( )

A.节奏型

B.节拍

C.音值

D.音高

15.音乐符号是作曲家用来记录要表达音乐内容的符号,演奏家依据__________来演奏。( )

A.音乐传播

B.音乐表演

C.音乐总谱

D.音乐制作

16.旋律音程是体现旋律音高内涵的( )

A.最大单位

B.最小单位

C.音数单位

D.半音单位

17.综合性三段曲式可以用下列哪个图式表示( )

A.A+B+C

B.A+A′+A

C.A+B+B′

D.A+(A′B)+A

18.最早产生的音乐表现要素是( )

A.旋律

B.节奏

C.调式

D.和声

19.肖邦被人们称为“钢琴诗人”,他的国籍是( )

A.奥地利

B.法国

C.波兰

D.俄罗斯

20.三部曲式所运用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

A.变奏原则

B.回旋原则

C.三部性原则

D.呼应原则

21.音乐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调性,即旋律调性与( )

A.泛调性

B.和声调性

C.多调性

D.主音调性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来。本大题共10分)

22.格什温《梦幻曲》

23.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音乐》

24.冼星海《图画展览会》

25.圣·桑《蓝色狂想曲》

26.格里格《第六(田园)交响曲》

27.贝多芬《苏尔维格之歌》

28.拉威尔《动物狂欢节》

29.穆索尔斯基《包列罗舞曲》

30.巴托克《水中倒影》

31.舒曼《黄河颂》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2.和声节奏。33.复调织体。

34.曲式与调性结构的相互关系。35.决定音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哪三个方面?

六、论述题(本大题20分)

36.请结合自己聆听、分析音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音乐节奏分析之理解

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旋律

2.旋律音程

3.顺分节奏

4.曲式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声的功能主要指调性中和弦的( )

A.强弱与否

B.疏密与否

C.稳定与否

D.大小与否

2.贝多芬被人们称为乐圣,他的国籍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3.18世纪之前复调音乐中的主题指( )

A.赋格曲某声部

B.交响曲某声部

C.歌曲某音符

D.音诗某音调

4.理解音乐形象除注重创作背景外,重要的音乐事实还包括( )

A.总谱与理论

B.总谱与指挥

C.总谱与演员

D.总谱与音响

5.概括性主题常概括地表达抽象的情绪,其主题形象可具有( )

A.客观描写性

B.歌唱性

C.和声化

D.简练化

6.曲式图中的英文字母可表示主题材料的类型及其异同,相同的的字母表示( )

A.材料相同

B.材料相似

C.乐句

D.乐段

7.用[A]+Trio+[A]图式表示的曲式结构是( )

A.用三声中部的三部曲式

B.用展开部的三部曲式

C.变奏曲式

D.回旋曲式

8.古典奏鸣曲第一乐章常用的曲式结构是( )

A.回旋奏鸣曲式

B.奏鸣曲式

C.奏鸣回旋曲式

D.回旋曲式

9.着重从音乐作品的音色、力度和织体三个方面的音乐分析方法是( )

A.和声分析

B.音响分析

C.主题分析

D.比例分析

10.传统音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 )

A.T-S-D-T

B.T-D-S-T

C.S-T-S-D

D.T-S-T-D

三连线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李焕之《大地之歌》

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音乐》

拉威尔《梦幻曲》

格里格《六月·船歌》

格什温《(月光)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蓝色狂想曲》

柴科夫斯基《苏尔维格之歌》

舒曼《包列罗舞曲》

巴托克《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马勒《春节序曲》

四、旋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从调式调性、发展手法、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下列旋律。

瑶族舞曲

刘铁山、矛沅曲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25分)

分析下列音乐作品画出曲式图,并从主题、材料、曲式结构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写出分析报告。

泪洪

Lento

舒伯特

六、论述题(本大题20分)

请结合自己学习音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谈音乐分析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音乐主题

2.旋律音型

3.节奏密度

4.和声张力

5.曲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6.形象分析强调以音乐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及创作背景因素等音乐事实为依据。

7.歌舞性主题是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两种特点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

9.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示部、_________部和_________组成。

10.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材料种类、_________及调性布局等方面的总

和。

11.旋律骨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_________性支干,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发音点构成。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作曲家用音乐符号记录下要表达的音乐内容,记录下的内容叫做()

A.音乐传播

B.音乐表演

C.音乐总谱

D.音乐制作

13.律动性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

A.规律性

B.抽象性

C.限定性

D.综合性

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用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生了()

A.节奏型

B.节拍

C.音值

D.音高

15.加沃特舞曲音型的主要特点是从小节的第()

A.一拍起

B.二拍起

C.四拍起

D.三拍起

16.传统和声中运用最普遍的和弦是()

A.正三和弦

B.小七和弦

C.副三和弦

D.大七和弦

17.对比性三段曲式可以用下列哪个图式表示?()

A.A+B+C

B.A+A1+A

C.A+B+B1

D.A+B+A

18.最早产生的音乐表现要素是()

A.旋律

B.节奏

C.调式

D.和声

19.李斯特被人们称为“钢琴之王”,他的国籍是()

A.中国

B.匈牙利

C.波兰

D.俄罗斯

20.二部曲式所运用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A.变奏原则

B.回旋原则

C.三部性原则

D.呼应原则

21.传统音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

A.T-S-D-T

B.T-D-S-T

C.S-T-S-D

D.T-S-T-D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来。本大题共10分)

22.格里格《蓝色狂想曲》

23.拉威尔《动物狂欢节》

24.施光南《第五(命运)交响曲》

25.柴科夫斯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26.德彪西《苏尔维格之歌》

27.格什温《打起手鼓唱起歌》

28.德沃夏克《六月·船歌》

29.贝多芬《大海》

30.圣·桑《黄河颂》

31.冼星海《包列罗舞曲》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2.和声的功能与色彩及其相互关系。

33.布鲁斯低音。

34.曲式与调性结构的相互关系。

35.决定音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哪三个方面?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36.请结合自己聆听、分析音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音乐创作与音乐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

浙江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曲式

2.主调音乐

3.节奏密度

4.歌舞性主题

5.音乐主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6.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示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7.和声张力是指和声______________的大小。

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

9.形象分析强调以音乐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创作背景因素等音乐事实为依据。

10.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材料种类、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布局等方面的总和。

11.旋律骨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结构性支干,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______________构成。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音乐符号是作曲家用来记录要表达音乐内容的符号,演奏家依据______________来演奏。

( )

A.音乐传播

B.音乐表演

C.音乐总谱

D.音乐制作

13.______________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

A.律动性

B.抽象性

C.限定性

D.综合性

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用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生了( )

A.节奏型

B.节拍

C.音值

D.音高

15.波尔卡舞曲音型的主要特点是重音在( )

A.弱节奏上

B.第一拍上

C.第三拍上

D.强节奏上

16.最常见的旋律形态是( )

A.直线型

B.波浪型

C.阶梯型

D.斜线型

17.对比性三段曲式可以用下列哪个图式表示?( )

A.A+B+C

B.A+A1+A

C.A+B+B1

D.A+B+A

18.最早产生的音乐表现要素是( )

A.旋律

B.节奏

C.调式

D.和声

19.莫扎特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他的国籍是( )

A.奥地利

B.法国

C.波兰

D.俄罗斯

20.二部曲式所运用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

A.变奏原则

B.回旋原则

C.三部性原则

D.呼应原则

21.音乐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调性,即和声调性与( )

A.泛调性

B.旋律调性

C.多调性

D.主音调性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来。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2.冼星海《梦幻曲》

23.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音乐》

24.拉威尔《图画展览会》

25.圣·桑《蓝色狂想曲》

26.格里格《第六(田园)交响曲》

27.贝多芬《苏尔维格之歌》

28.格什温《动物狂欢节》

29.穆索尔斯基《包列罗舞曲》

30.巴托克《水中倒影》

31.舒曼《黄河颂》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2.简述和声进行中的“动静”关系。33.何为单声织体?

34.简述曲式与调性结构的相互关系。35.决定音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哪三个方面?

六、论述题(本大题20分)

36.请结合自己聆听、分析音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音乐主题形象分析之理解

浙江省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节奏密度

2.旋律音型

3.音乐主题

4.力度

5.肖斯塔科维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6.旋律骨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________性支干,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发音点构成。

7.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材料种类、________及调性布局等方面的总和。

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

9.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示部、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0.歌舞性主题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两种特点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11.形象分析强调以音乐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及创作背景因素等音乐事实为依据。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传统音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

A.T-S-D-T

B.T-D-S-T

C.S-T-S-D

D.T-S-T-D

13.二部曲式所运用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A.变奏原则

B.回旋原则

C.三部性原则

D.呼应原则

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用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生了()

A.节奏型

B.节拍

C.音值

D.音高

15.加沃特舞曲音型的主要特点是从小节的第()

A.一拍起

B.二拍起

C.四拍起

D.三拍起

16.冼星海被称为“人民音乐家”,他的国籍是()

A.中国

B.匈牙利

C.波兰

D.俄罗斯

17.对比性三段曲式可以用下列哪个图式表示()

A.A+B+C

B.A+A1+A

C.A+B+B1

D.A+B+A

18.最早产生的音乐表现要素是()

A.旋律

B.节奏

C.调式

D.和声

19.传统和声中运用最普遍的和弦是()

A.正三和弦

B.小七和弦

C.副三和弦

D.大七和弦

20.律动性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

A.规律性

B.抽象性

C.限定性

D.综合性

21.作曲家用音乐符号记录下要表达的音乐内容,记录下的内容叫做()

A.音乐传播

B.音乐表演

C.音乐总谱

D.音乐制作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来。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22.格里格《蓝色狂想曲》

23.拉威尔《动物狂欢节》

24.施光南《第五(命运)交响曲》

25.柴科夫斯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26.德彪西《苏尔维格之歌》

27.格什温《打起手鼓唱起歌》

28.德沃夏克《六月·船歌》

29.贝多芬《大海》

30.圣·桑《第四交响曲》

31.勃拉姆斯《包列罗舞曲》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2.和声的功能与色彩及其相互关系。33.决定音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哪三个方面?34.曲式与调性结构的相互关系。35.布鲁斯低音。

六、论述题(本大题20分)

36.请结合自己聆听、分析音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音乐创作与音乐分析之感悟浙江省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调与调之间的转调关系属于古典时期的是()

A.C---c(同主音调)

B.F---C---G(上下属调)

C.C---#c(同中音调)

D.B/bC-C--#C/b(重同名调)

2.18世纪中、晚期,管弦乐队的特点是()

A.古老的弦乐五声部+少量单件木管和独奏弦乐器+定音鼓+演奏低音用的古键盘乐器

B.弦乐初步形成了古典的“四重“形式,木管乐器初步成组

C.乐队在“双管制”的基础上向着“大型化”和“个性化”两极发展

D.弦乐器中的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各自独立,形成规范的“五重”结构

3.《动物狂欢节》中“狮王”主题借用“进行曲”体裁来刻画狮王及其行进时的威严,属于()

A.性格刻画性主题

B.客观描写性主题

C.标题联想性主题

D.歌舞律动性主题

4.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结构为()

A.有奏鸣曲式特点的多主题变奏曲式

B.有回旋曲式特点的双主题奏鸣曲式

C.有变奏曲式特点的双主题奏鸣曲式

D.有回旋曲式特点的多主题变奏曲式

5.较前位置的节奏时值短于较后的节奏时值是__________音型模式的特点。()

A.切分性组合

B.顺分性组合

C.逆分性组合

D.数分性组合

6.只用D一种功能,仅利用D7需解决到T的关系回避T的出现而暗示T的和声风格是

()

A.浪漫派早、中期

B.古典主义时期

C.印象主义时期

D.浪漫主义中晚期

7.下列__________不是决定音色的因素。()

A.发声体的质地

B.发声的处理方式与环境

C.与风格习惯等相关的语义性用法

D.音乐织体

8.在作曲家曲式实践中,形成个性化曲式风格。下列作曲家中__________喜欢慢速的复调化回旋性结构,并用来设计奏鸣曲式的主部。()

A.贝多芬

B.肖邦

C.柴可夫斯基

D.马勒

9.下列__________除可以配合高潮外,还能和某些特定民俗或地方风格相应。()

A.弦乐组

B.木管组

C.铜管组

D.打击乐组

10.下列__________不属于旋律结构中相互关联的方面。()

A.旋律音程

B.旋律音响

C.旋律音列

D.旋律音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11.20世纪以来,主题能使音乐作品在非调性情况下也能获得某种特定关系,特别是

__________。

12.旋律结构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中旋律音列是一条旋律所用音级__________的原始状态;旋律音程是体现旋律__________的最小单位。

13.肖斯塔科维奇共创作了15部交响曲作品,其中__________被认为是作曲家全部交响曲中的最高杰作。

14.19世纪早期,弦乐中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在功能上各自独立,形成规范的__________结构。

15.音乐事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创作背景。

16.音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织体等因素。

17.在管弦乐队中最具有色彩感染力的乐器组是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8.标题性主题19.节奏单位20.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21.音乐形象

四、划线题(本大题共1题5组,每组2分,共10分)

22.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

德彪西《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穆索尔斯基《动物狂欢节》

圣桑《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柴可夫斯基《图画展览会》

瓦格纳《绪任克思》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3.当代音乐分析中,节奏有哪些分析方法?24.当代音乐作品比例分析的中心任务和主要特色是什么?

25.和声分析的中观分析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和要求?26.简述形象分析的基本内涵。

27.调性分析的描述形式有哪两种?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以一部作品为例,谈谈分析作品中心对称性质的步骤。

29.简述穆索尔斯基《侏儒》音响的形象表现及乐队编制。

浙江省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序数法

2.旋律音列

3.节奏单位

4.和声节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音乐分析的方法有_____分析、_____分析、旋律分析、节奏分析、调性分析、曲式分析、音响分析、和声分析、比例分析等。

2.概括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性主题、_____性主题和舞蹈性主题。

3.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性主题、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

4.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_____部、_____部和再现部组成。

5.在曲式分析中,把分析的结果用一定语言或符号表达出来,常用英文字母、数字以及_____来表示曲式的图示。

6.旋律骨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_____支干,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发音点构成。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赋格曲属于下列哪种音乐织体?( )

A.主调音乐

B.复调音乐

C.单声部音乐

D.流行音乐

2.作曲家用音乐符号记录下要表达的音乐内容,记录下的内容叫做( )

A.音乐传播

B.音乐表演

C.音乐总谱

D.音乐制作

3.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具有突出的( )

A.具象性

B.确定性

C.抽象性

D.限定性

4.旋律中的音高( )

A.不独立存在

B.独立存在

C.就是音长

D.无和声意义

5.最早产生的音乐表现要素是( )

A.旋律

B.节奏

C.调式

D.和声

6.展开性三段曲式可以用下列哪个图式表示( )

A.A+B+C

B.A+A1+A

C.A+B+B1

D.A+B+A

7.传统和声中运用最普遍的和弦是( )

A.三和弦

B.七和弦

C.副三和弦

D.大七和弦

8.传统音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 )

A.T-S-D-T

B.T-D-S-T

C.S-T-S-D

D.T-S-T-D

9.二部曲式所运用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

A.变奏原则

B.回旋原则

C.三部性原则

D.呼应原则

10.李斯特被人们称为“钢琴之王”,他的国籍是( )

A.中国

B.匈牙利

C.波兰

D.俄罗斯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来。本大题共10分)

斯美塔纳《蓝色狂想曲》

拉威尔《动物狂欢节》

德彪西《第五(命运)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施光南《苏尔维格之歌》

格里格《打起手鼓唱起歌》

德沃夏克《六月·船歌》

贝多芬《绪任克斯》

圣·桑《包列罗舞曲》

格什温《伏尔塔瓦河》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主题分析与曲式分析的区别。2.什么是音乐形象?

3.和声材料分析的内容和要求。4.音响分析。5.多声部织体。

浙江省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世纪以来某些旋律除了音高和音长外,还包括______因素。()

A.音型

B.音色

C.音质

D.音程

2.肖斯塔科维奇《第十四交响曲》的主题形象为()

A.“死亡”和“邪恶”

B.“死亡”和“抗争”

C.“正义”和“邪恶”

D.“邪恶”和“抗争”

3.《动物狂欢节》中《公鸡和母鸡》以同音反复的音型和特定音调的运用模仿公鸡和母鸡叫声,属于下列()

A.性格刻画性主题

B.客观描写性主题

C.标题联想性主题

D.歌舞律动性主题

4.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结构特点为()

A.兼有古典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的特点

B.兼有回旋曲式和变奏曲式的特点

C.兼有奏鸣曲式和变奏曲式的特点

D.兼有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特点

5.在作曲家曲式实践中,形成个性化曲式风格。下列作曲家______喜欢省略主部或颠倒主副部顺序的倒装再现(或拱形对称)的奏鸣曲式。()

A.贝多芬

B.肖邦

C.柴可夫斯基

D.马勒

6.下列调与调之间的转调关系属于浪漫时期的是()

A.C——c(同主音调)

B.F——C——G(上下属调)

C.C——a(同音列调)

D.B/bC—C—#C/b(重同名调)

7.在管弦乐队中最具有色彩感染的乐器组是()

A.弦乐组

B.木管组

C.铜管组

D.打击乐组

8.19世纪中、晚期到近、现代,管弦乐队的特点是()

A.古老的弦乐五声部+少量单件木管和独奏弦乐器+定音鼓+演奏低音用的古键盘乐器

B.弦乐初步形成了古典的“四重“形式,木管乐器初步成组

C.乐队在“双管制”的基础上向着“大型化”和“个性化”两极发展

D.弦乐器中的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各自独立,形成规范的“五重”结构

9.下列不属于节奏意义的认识是()

A.节奏=音长+节拍+速度

B.节奏=音长+节拍+速度+结构

C.节奏=音长

D.节奏=音长+节拍+速度+力度

10.下列不属于旋律意义的是()

A.旋律=音高

B.旋律=音高+音长

C.旋律=音高+音长+音型

D.旋律=音高+音长+音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狭义的节奏只考虑发音点的______与______。

12.在旋律结构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中旋律音调是旋律中有特点的______,旋律音型是被

______或______的音调。

1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英雄”形象是指______。

14.中心对称结构最大的特点是______。

15.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是一部为钢琴和管弦乐段而作的单乐章作品,成为他及其所创作的______的代名词。

16.音乐中的力度相当于音响学中的______。

17.18世纪中晚期乐队规模扩大了许多,弦乐器初步形成了古典的______形式。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8.概括性主题19.音型模式20.音色21.织体

四、划线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组2分,共10分)

22.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

德彪西《第二钢琴协奏曲》

伯辽兹《为什么》

舒曼《命运交响曲》

拉赫玛尼诺夫《月满楼台》

贝多芬《幻想交响曲》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3.调性分析与和声分析包括哪些基本要求或内容?24.简述木管组的音色特点。

25.当代比例分析有哪些特点?26.简述穆索尔斯基《侏儒》音响的形象表现。

27.“音型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和声作为多声结构,请你谈谈和声的分析是怎样由表及里逐步深入,逐层概括进行的。

29.谈谈斯特拉文斯基《魔鬼凯旋进行曲》的乐队编制及其风格。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歌舞性主题2.旋律音程3.逆分节奏4.中心对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20世纪以来的旋律由音响因素构成,除了音高和音长外,还包括______因素。

2. 音乐事实包括音乐______ 、音乐音响和创作背景。

3. 和音乐作品中的其它材料相比,主题总是意义更突出、______更鲜明、概括性更强、

______更大的。

4. 当代音乐分析中关于节奏的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有以节拍结构、______结构的分析法,也

有强调宏观、微观节奏的分析,还有借助于语言学和______学的方法。

5. 音响分析实际上是关于______ 、力度和织体这三种构成音响的因素的分析。

6.弦乐器被认为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而铜管乐器代表了______与高潮。

7.和声分析提倡把和声置放到历史、风格等所构成的系统背景中去。______性以及______性、整体性和关联性是和声分析的主要特色。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传统音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

A. T-D-S-T

B. T-S-D-T

C. T-D-T

D. T-S-T

2.在管弦乐队的木管乐器中,长笛属于()

A. 中音乐器

B. 高音乐器

C. 低音乐器

D. 中频乐器

3.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他的国籍是()

A. 英国

B. 奥地利

C. 法国

D. 俄国

4. 用A + B + A + C + A图式标记的曲式结构是()

A.新型五部曲式

B.双重变奏曲式

C. 现代变奏曲式

D.古典回旋曲式

5. 源于中世纪游吟骑士夜晚歌唱爱情的音乐体裁是()

A. 小夜曲

B. 牧歌

C. 随想曲

D. 幻想曲

6. 被人们称为音乐灵魂的音乐表现要素是()

A. 节奏

B. 旋律

C. 节拍

D. 和声

7. 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声音的()

A. 高低

B. 音色

C. 音强

D. 音值

8. 二部曲式所运用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A. 变奏原则

B. 回旋原则

C. 三部性原则

D. 呼应原则

9. 音乐作品中的主题形象具有突出的()

A. 具象性

B. 确定性

C. 概括性

D. 限定性

10. 体现和声调性的和声进行是()

A. Ⅴ-Ⅰ

B. Ⅳ-Ⅰ

C. Ⅰ-Ⅳ-Ⅴ-Ⅰ

D. Ⅳ-Ⅴ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用直线连接起来。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李焕之《大地之歌》

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音乐》

拉威尔《梦幻曲》

圣·桑《六月·船歌》

格里格《(月光)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奥赛之死》

柴科夫斯基《动物狂欢节》

舒曼《包列罗舞曲》

巴托克《亚麻色头发

马勒《春节序曲》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主题的材料特征。2.什么是旋律分析。

3.曲式运用中的个性。4.和声材料分析的内容。5.织体类型。

浙江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律动性主题2.旋律音型3.切分节奏4.音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当代比例分析强调创作结果,通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式表达分析结果。

2.音乐事实包括音乐总谱、音乐音响和____________。

3.音乐中存在着和声调性与____________调性两种不同类型的调性。

4.主题分析是一种及时捕获、准确判断、____________和整体把握作品主题的方法。

5.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_性主题、性格刻画性主题和____________性主题。

6.节奏概念在音乐理论中具有不同层次的意义,狭义的认识是指音长,而扩大意义上的认识是指音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构。

7.和声张力的强弱,与和声进行的动静、和声____________度的大小相关。

8.音响分析实际上是关于音色、力度和____________这三种构成音响的因素的分析。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传统和声中运用最普遍的和弦是()

A.三和弦

B.七和弦

C.副三和弦

D.大七和弦

2.在管弦乐队的乐器分组中,长笛属于()

A.铜管组

B.木管组

C.弓弦组

D.色彩组

3.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的国籍是()

A.英国

B.法国

C.奥地利

D.俄国

4.用A+Trio+A图式标记的三部曲式结构中部是()

A.带引申性中部

B.带混合性中部

C.带展开性中部

D.带对比性中部

5.可用于伴随步伐前进的音乐体裁是()

A.无穷动

B.圆舞曲

C.进行曲

D.舞曲

6.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所强调的音乐表现要素是()

A.旋律

B.节奏

曲式学试题标准答案

曲式学试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讫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而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2、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曲式的各组成部分中,担负着揭示及展开主要乐思的段落,称为曲式的(基本)部分。而在其之间或前后出现的段落,称为曲式的(从属)部分,其中包括(引子);(间奏)和(尾声)。 4、一个音乐段落,如果用它的主调性的和声来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相反,如果用不稳定功能或转调来终止,则称为(开放)性结构。 5、曲式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呼应原则)2.(对比原则)3.(起承转合原则)4.(三部性原则)5.(变奏原则)6.(并列原则)7.(分章组合原则)8.(回旋原则)9.(奏鸣原则)。 6、音乐的陈述类型,最概括可分为(稳定)的陈述类型与(非稳定)的陈述类型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展开)型与(过渡)型两种类型。 7、乐段的分类通常是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为依据;2.(以乐段内部乐句间的材料的不同组合关系)为依据;3.(以乐段外部的结构形态)为依据;4.(以和声调性的功能逻辑)为依据;5.(以音乐结构陈述功能)为依据;由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一段)曲式。

8、乐段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乐句);(乐节)及(乐汇)等结构部件。 9、三段式也称为(单三部)曲式,它依据中段的不同写法主要划分为(引申型);(并置型);(综合型)三种。 10、二段曲式也称为单二部曲式,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有再现的二段式的结构图式常见形式为(A(a+b)+B(c+a或b));没有再现的二段式的结构图式常见形式为(A(a+b)+B(c+d))。 11、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中部主要有(呈示型)和(展开型)两种类型。 12、奏鸣曲式的三个基本部分的表现意义分别是:1.矛盾的(发生)2.矛盾的(发展)3.矛盾的(解决)。 二、(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曲式学? 答:研究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的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调性布局的系统阐述,称之为曲式学。2、学习曲式学的意义? 答:其意义在于掌握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曲式结构原则以及历史形成的具有规范意义的各种曲式类型。 3、学习曲式学的目的? 答:其目的在于更深入的掌握音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并将所掌握的基本方法用于更为广泛的作品分析和音乐创作的实践中去。 4、什么是奏鸣曲式? 答:奏鸣曲式是一种具有明显的三部性和富于辨证性的结构,主要由呈示部、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doc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

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乐节内若能再细分,则可以划分出乐汇。乐汇是由两个以上的乐

《音乐分析与创作》综合复习题

《音乐分析与创作》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三部曲式(三段式)根据中段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中段是第一段主题材料的变化或展开的称为;中段是新材料的称为;中段兼用第一段材料的称为。 2、二部曲式(二段式),从主题材料在后端的出现或不出现情况,可分为和两类。 3、三部曲式(三段式)根据中段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中段是第一段主题材料的变化或展开的称为引申型;中段是新材料的称为;中段兼用第一段材料的称为综合型。 4、二部曲式(二段式),从主题材料在后端的出现或不出现情况,可分为再现二段式和两类。 5、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二段曲式(二部曲式)。 6、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一般建立在一个音乐主题基础上,表现单一的形象和性格。 7、音乐创作中,旋律展开的基本手法主要有五种:即紧缩、、、、。 8、音乐创作中,旋律渲染的主要手法有重复、、、四种。 9、音乐创作中,旋律与和声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二是。 10、回旋曲式是一种主题反复出现,期间插入新材料的对比部分所形成的结构,反复出现的部分称为,各插入部分依次称为插部一、插部二等。 11、三部曲式(三段式)根据结构规模的大小可分为两类:规模小且只有三个乐段构成的称为单三部曲式;规模大,三个组成部分(或至少其中一个部分)的结构为大于乐段的称为。 12、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一般建立在一个音乐主题基础上,表现单一的形象和性格。 13、曲式发展的基本类型或基本结构原则主要有五种:即呼应、三部性、、变奏、回旋。 14、奏鸣曲式有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即、展开部和再现部。 15、旋律的型态大体可分为直线型和两大类。 16、音乐创作中,节奏的组织形式大体有三种:一是相同节奏的重复;二是不同节奏的平行;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案

凯里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 开课院部:音乐学院 主讲教师:何家国 授课班级:音乐学本科三年级 授课学时: 64学时

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编号110104003 授课专业音乐学班级2009级本科课程类型 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公共基础课() 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64 学分数 4 学时 课堂讲授学时数32 实践课学时数32 实验学时数0 课堂讨论学时数8 使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曲式分析基础教程》 (第二版) 高为杰、陈丹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主要教学参考书 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及出版社 《曲式与作品分析》 《音乐分析与创作》 吴祖强 杨儒怀 200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人民音乐出版社

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 授课方式集体授课与个别讲解相结合授课时数 2 教学方法分析法、例证法、实例分析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曲式这一概念,理解一些基本术语,建立初步的学科概念,为以后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基本内容1、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2、基本术语:主题;结构单位;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基本部分与 从属部分;曲式的调性布局以及结构的补充与扩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主题;次级结构与整体结构;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难点:怎样理解曲式这一抽象概念以及主题的意义与判断。

教学过程 音乐是时间艺术,因此,作为音乐结构的曲式就是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在一个由起止的时间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曲式:学生都学习过文章的分段方法,同样道理,音乐也是可以被分为一段一段的,文章中有一段,一句,半句,个别字,一首乐曲也是可以逐层细分结构的,只不过要用到一些曲式原则,并且掌握各级结构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对乐曲结构的曲式分析。当然,曲式学的内容也是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扩充我们的知识,做深一层的曲式学研究。 主题: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够乐曲或该乐段的基本面貌的乐思,也称作主导乐思。其长度通常是一个乐句或乐段。 主题主要是通过音调要素来体现的,虽然随着音乐的进行,伴随主题的速度、力度、音色、织体等要素在改变,但是,富有特性的主题音调的面貌是完全可以听出来,看出的。(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提示主题出现时各种要素的变化。 主题分为单一材料与复合材料两种构成方式。(逐一分析并讲解曲例1和2) 次级结构与整体结构:一首完整乐曲的趋势结构就是该乐曲的整体结构。由于表达完整乐思最小的单位是乐段,因此,乐段是最小的整体结构,其内部的乐句、乐节、乐汇不能构成独立的结构单位,也就是说以乐段为主体结构的曲式,不能再划分出次级结构。因此,次级结构必须存在于大于乐段的曲式结构中。如二段曲式、三段曲式等。整体结构与次级结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用乐曲自身的主要调性来完全终止既为收拢性结构,反之在不稳定功能或转调来终止,则为开放性结构。收拢性结构乐曲具有稳定,结束感较强特点,常常是这一结构单位的结束。而开放性结构则多为作曲家构思需要,为了求得乐思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结构中间的衔接与融合。 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担负揭示及展开主要乐思的段落,成为基本部分,而在基本部分前后的引子、连接、过渡、补充、结尾等段落成为曲式的从属部分。两者具有相对性,有时从属部分也具有独立性,也起到表现音乐的作用。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尾声部分。

一、《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考试范围

一、《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考试范围 1.第三章多声部音乐调性的识别与和声分析 本章考试内容是分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 包括:调性的识别、转调、离调、换调,副属和弦等内容。 声与作品分析基本要求 一、和声分析的次序 (一)分析全曲基本调式调性布局 (二)分析段落和声结构 (三)分析乐句和声结构 (四)分析转调与离调和声 二、和声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和声终止式 1.半终止 2.完全终止 (二)关注和声低音 和声的原位与转位 2.第四章音乐材料陈述与展开 (1)音乐材料陈述主要是:稳定性陈述与非稳定性陈述两种类型 (2)音乐的材料展开手段主要是: 1)变奏,织体变化、和声变化、旋律变奏、调式调性、速度、配器等。 2)延展,重复、模进、分裂、紧缩、扩大等。 3.第五章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基本原则音乐分析中曲式构成有两种原则

原则一: 原则二: (1)并列原则 (1)呼应原则 (2)再现原则 (2)三部性原则 (3)变奏原则 (3)起承转合原则 (4)回旋原则 (4)变奏原则 (5)奏鸣原则 (5)回旋原则本讲课主要采用第二种原则 4.第六章规范化曲式之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本学期讲课至第六章第三节为止。 第一节一部曲式(一段式) 一、一部曲式定义 二、乐段分类 (乐段内部结构) (一) 单乐段 1. 一句类乐段 2. 二句类乐段 3. 三句类乐段 4. 四句类乐段 5. 五句类乐段 (二) 展开型乐段 (三) 平行复乐段 三、一部曲式的和声 (一) 和声结构的开放性 (二) 和声结构的收拢性 四、一部曲式的从属部分 五、一部曲式的应用 提示:重点掌握复乐段 第二节单二部曲式(二段式) 一、定义:两个内容不同或相近的乐段,建立在对比与统一基础上,

曲式分析题目

填空 1.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2.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 4.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以自身主功能完全终止,是收拢性结构。 5.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乐句可以分为乐节,乐汇,若干乐音 6.曲式发展的主要原则:呼应,变奏,起承转合,三部性,回旋。 7.音乐的陈述类型广义可以分为:稳定型陈述,非稳定型陈述。调式布局公式为;T-D-S-T 8. 名词解释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起承转合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 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 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 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 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 三、简答题 四、 1.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表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乐段的和声的布局格式,显示出欧洲古典音乐的规范结构形式,上句停止在半终止,下句结束于全终止,上下、主属遥相呼应。同样,这种和声进行的功能结构关系也是不可逆转的。 3.乐汇与动机的异同点在哪里 答动机与乐汇一样,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尤其是小节的强拍的强音,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1小节或不超过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变形成动机的规模。但并不是所有的乐汇都能成为动机,只有在乐汇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称为动机。因此,动机是一种具有性格特点的乐思材料,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构成分。 4.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第二段后句的写法。第二段后句的写法延续前句的乐思继续发展就是对比二段式,如果第二段后句隔时再现第一段的材料则是再现二段式。 (5)速度和节拍的改换 5.三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曲式与作品分析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1、《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的分析角度,将侧重在“作曲技术理论范畴”。而在作曲技术理论的各学科中,本教程又更集中于“音乐结构技术理论”。所以该课虽然不要求全面、系统地分析作品的和声、复调或配器技术,但要求学生具备以上学识,以便将有关内容作为音乐语言要素进行综合观察,并根据其在具体作品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作出重点分析。 2、曲式学虽然对历史上的音乐结构法则进行过系统化的规范,但世界上却没有绝对统一的方法、模式。因为作曲家在创作时,对利用和发挥各音乐要素的偏好各不相同,所以也没有绝对格式化的分析方法,我们只能是根据具体作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3、音乐分析应从宏观入手,逐步深入到细节。音乐语言要素中(在音乐构成的“各种要素”中),曲式是支撑骨骼,调性布局和和声功能布局是宏观环节,其他要素在一般情况下,多属于微观分析。宏观和微观是互为表里的综合体。分析与综合相辅而成。 第二节本课程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1、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和声、音区、音强(力度)、音色、演奏(唱)法、织体等。 2、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 包括重复、再现、模进、迭奏、变奏、宽放、紧收、演化、对比等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音乐发展手法。 3、音乐语言的陈述结构 包括乐段及其扩展形式、模进结构、连句结构、自由结构等一系列音乐语言的陈述结构形式。 4、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主要学习规范化曲式,以不同的曲式结构原则(并列原则、再现原则、循环原则、奏鸣原则、变奏原则和套曲原则)为基础,重点讲述曲式结构的类型。 第二章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和声、音区、音强(力度)、音色、演奏(唱)法、织体等) 第一节关于旋律(M) 1、定义: 旋律是指音乐的一切横向音高关系,是由音程的大小和音程的方向两种属性构成。也就是说,它是由乐音的连续横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2、旋律分析的内容 ⑴旋律的外型

曲式分析试题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多声部音乐领域包括______和复调。 2.比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______的肯定。 5.当代音乐理论普遍认为,音乐“首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就是______。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中心对称” 2.主题的“特征” 3.织体 4.旋律 5.曲式 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魔鬼凯旋进行曲》斯特拉文斯基 2.《黄河颂》穆索尔斯基 3.《侏儒》冼星海 4.《为什么》贝多芬 5.《第三交响曲》(“英雄”)舒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 3.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哪些? 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什么? 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 为什么说和声是音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音乐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曲家的表现目的相关,因此,一部音乐作品的主题就 具有______的唯一性。 2.比例分析法包括“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节奏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里______个数的多少。

曲式与作品分析报告

关于曲式与作品分析: 1、定义:曲——即乐曲;式——即样式、形式。曲式就是指音乐作品的样式,也可以说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 2、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Musical Form and Analysis =MFA 。 3、目的:既然课程的名称是“曲式与作品分析”,学习这门课程,一方面要让学生从这门课程中学习曲式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各种范型;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最终能从曲式入手,通过分析,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各自专业的促进(表演者能从中获得诠释音乐的依据,理论专业者能从中把握评研音乐的标准,作曲专业者能从中学习创作手法)。 第一章 音乐的基本材料——音乐语言 正像诗歌用语言文字,图画用线条、色彩,建筑用砖头、石块等构成一样,音乐的构成,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材料,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也被称之为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旋律线;②节奏;③节拍;④和声、复调、调式调性⑤速度;⑥力度;⑦音区、音域;⑧音色;⑨演唱(奏)法;⑩织体等。音乐语言构成了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 第一节、旋律 摘要:(旋律的重要性及定义......,旋律的分析要点....主要包括旋律的外形、隐伏骨架和高潮。) 一、有关旋律 1、从旋律的重要性来说,它是“音乐的灵魂”;从它总是横向的流动这一特性来说,它是“乐音运动的轨迹”;从它与纵向音高的相互关系出发,它是“它

是和声的表层”,从欣赏的角度入眼,它是“音乐作品的外观轮廓”或是“音乐情感的直接体现”。所以,旋律非常重要。 2、定义:第一、“狭义的”旋律仅指横向音高或旋律线,也就是说它只指“音高”而不指“音长”。在单独分析音乐的音级、音高、音列等因素时,“旋律”就取这种所指。 第二、“广义的”旋律是指包含了“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曲调”。当分析需要和节奏、节拍或织体等因素相联系时,旋律就取这种意义。 二、旋律分析的要点 1、旋律的外形 广义的旋律是一个有机体,包含有音高、节奏、调式、调性、音域、音区等多种要素,但是为了分析的目的,单从旋律的外形来看,我们必须把旋律中的其它要素抛开,仅从旋律自身运动的价值——音高运动的相互关系予以透视。 (1)大山型(大波浪型):由跨度较大的音程、起落较宽的幅度构成,它常和某种崇高的感情、宽广的歌唱或壮阔豪迈的性格相联系;如《黄河颂》、《我爱你中国》、《天鹅》; (2)连续上行的旋律常表现高涨、激昂的情绪。 如下例(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完整版)和声练习试卷及答案(已整理)

和声试卷A卷 一.配写四部和声 要求 1.正确应用和弦连接方法进行连接 2.运用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各级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副属和弦、近关系转调及其相关知识,为下列旋律和低音题配写四部和声。 二.分析和声题:库劳《小奏鸣曲》 1.标出调式调性 2.标出和弦的级数。 附答案 和声试卷B卷 一、为指定旋律和低音配写四部和声: ( 共70分,每题35分。) 写作要求: 1.正确应用已学过的和弦连接方法进行连接。 2.运用正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属七和弦的原位及其相关知识,为下 例旋律题配写四部和声。 以下为答案 二、分析和声题:( 共30分) 分析要求: 1.标出调式调性及和弦的级数。 2.标出半终止及全终止。 和声分析答案 试卷一 1.四声部和声是传统和声学习的主要形式,四个声部的名称由高到低依次是高音部、 ________、___________与低音部。 2.两个声部的同时进行有同向、反向与_______ 三种类型。如果在同向进行中两个声部的音程保持不变,称为______进行。 3.____级六和弦是所有副三和弦中应用最广的和弦,在四声部写作中主要重复_____音,以

加强其下属功能。 4.终止四六和弦是一种具有复功能特点的和弦,主要以_____功能为主,常用______功能或主功能和弦引入。 5.完满终止的条件有:低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和弦,即低音为______度进行,主和弦必须是______音旋律位置,且处于小节强拍。 6.根据属七和弦解决时的声部进行规则,V56、V34解决到____,V2解决到____。 7.结束处的V7—VI构成______终止,这时VI应重复_____音。 8.大小调下属功能组和弦一个共同特点是包含有调式的_____级音。 1.下列和弦连接中无法用和声连接法做连接的是…………………() A II56—V2 B VI—IV C VII7—V34 D I—II6 2.下列含有K46的和弦序进中,正确的是…………………………() A II6K46︱V7 I B II6V︱K46 V7 C I II56︱K46V7 D K46 IV︱V7 I 3.下列和弦连接中不能使用五音跳进的是………………………() A V—I B V6—I C V6—I6 D I6—V6 4.下列哪一个七和弦可能为某小调导七和弦………………………() A B C D 5.下列关于和声模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模进的最初原型称为模进动机 B 是推动音乐展开与保持材料统一的重要手法 C 模进过程中模进音程绝对不能改变 D 模进次数一般以三四次为宜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 1.四部和声中任何两个相邻声部间的音程都不能超过八度,否则会形成声部过宽的错误。2.结束的主和弦如果是三音旋律位置,该终止式不能叫做完满终止。() 3.IV、II56与V2的低音都是下属音,都可以进行到I构成变格终止。() 4.同主音和声大小调的II7、V7与VII7均相同。() 5.当V34作为经过性和弦放在I与I6之间时,七音可以级进上行解决。() 四、和声写作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把下列和弦连接中所缺声部填充完整。(每小节2分,共10分) C:V —IV6V6IV V7 I II56 I I6V46I 2.为高音部旋律配写四部和声。(15分) 要求:1.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属七和弦与副三和弦。2.在乐谱下方标明调性与和弦。3.根据要求给指定旋律设计终止式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大纲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412009 412010 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 英文名称:Musical Form and Analysis of Musical Composition 学分:4 总学时:36/学期*2 = 72 课程开设院(系):音乐系 适用专业:音乐学本科专业 前期课程:《基本乐理》、《和声》、《视唱练耳》。 一、说明 (一)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音乐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用性、技能型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对各类音乐作品不同结构形态而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学习其它音乐理论课、技能课有着指导意义。 本课程以曲式结构类型的教授为基础,同时注重对作品的构成材料和内在联系等微观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个层面。 (二)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通过对中外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讲述音乐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辨证关系、乐思的产生极其发展的整体结构原则等,使学生掌握音乐作品中曲式结构的原则极其特征,掌握分析音乐作品的必要知识与基本技能,并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各种结构类型与表现因素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理解并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三)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有初步通过听辩音响判断作品曲式结构的能力。通过对一些定型化的、较为规范的曲式结构模式和曲式结构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整体框架以及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时的整体构思,同时极大提高学生运用乐理、视唱、和声、音乐史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其它教学环节的安排

1、本课程以辨证唯物论观点,依据中外音乐创作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普遍规律的曲式体系,对典范音乐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2、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作业,进行课堂辅导与集体讨论。 3、力求启发式教学、加强课堂提问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第一章绪论(4学时) §1、曲式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2、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3、音乐作品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4、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意义 第二章一段曲式(14学时) §1、一段曲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一段曲式的内部结构 §3、一段曲式的主要类型 §4、音乐作品实例分析 第三章二段曲式(单二部曲式)(16学时) §1、二段曲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二段曲式的主要类型 (1)、带再现的二段曲式 带再现二段式作品分析 (2)不带再现的二段曲式 不带再现二段式的作品分析 §3、二段曲式与复乐段的区别等 §4、双重二段曲式 复习(2学时) 第四章三段曲式(单三部曲式)(12学时) §1、三段曲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三段曲式的结构与类型 引申性中段及其作品分析

曲式分析

曲式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起有起迄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音调:是具有性格特征的短小旋律。 音调的分类:1富有感情色彩的音调,如号角的音调、疑问的音调、叹息的音调、哭泣的音调等。2模拟自然界音响的音调,如号角之音、报钟声、风声、鸟鸣等。 节奏:是长短不同和强弱不同的音的配合方式,缓慢的节奏通常表现平静、深沉或悲哀的情结;快速的节奏通常表现活跃、兴奋或愉快的情绪;切分节奏通常表现紧张或不稳定的情绪。 节奏模式:1扬抑格,2抑扬格,3扬抑抑格,4抑扬扬格,5扬扬格,6抑抑抑格 节拍:节拍是强拍和弱拍有规律的周期性交替。 小节的强弱关系:是一种高级的节奏,它普遍存在于一切,但在快速度的段落中特别明显。 节拍交错:节拍的强弱关系常因节拍交错而变得复杂化,节拍交错有横向和纵向二式。横向节拍交错:①2/8和3/8的交错②2/4和3/4的交错③5/4和4/4的交错④6/4和5/4的交错⑤7/8和6/8的交错;纵向节拍交错:①二声部交错、②多声部交错。 和声在曲式上的组织作用表现:①终止式;②和声韵律:最常见的和声韵律是“Ⅰ—Ⅰ—Ⅰ—Ⅴ;Ⅴ—Ⅴ—Ⅴ—Ⅰ”的对仗;③和声变奏:当短小的旋律频频反复时,每次反复可因变化和声而把一系列互相呼应的乐节和乐句联合成为乐句和乐段。 织体:是音乐材料组成音的编织物的组织方式。 织体的类型:①单声部的织体。包括单声部的独唱、独奏和齐唱、齐奏(同度或八度),这种织体写法有时显得很淳朴、自然,具有民间格调,有事则有严肃、深沉的性质。②复调织体。包括支声复调、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③主调音乐的织体。有旋律与和声结合而成,有持续低音式、和弦式、分散和弦式等类型。 乐思:是音乐思维的载体,是构成音乐作品的素材。 动机:是音乐结构中最小的有机单位,有少数音组成,环绕一个主要重音结合成的节奏音组。是音乐作品中最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最小的乐思,动机总具有一定得形象意义和节奏逻辑,所以规模虽小,仍不失为音乐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常包含一个强拍,即占有一小节。 主题:狭义的主题是有完整结构而未经发展的乐思;广义的主题则是狭义的主题经过初步发展以后形成的较大的结构,但在全曲中,它仍是音乐形象的主题的结构则大于乐段。 主题内部乐思发展的主要手法:①反复和模进。②音程的缩小和扩大。③节奏的缩小和扩大。⑤对比。 ⑥旋律变奏。⑦和声变奏。⑧展衍。 发展主题的手法:是主题内部乐思发展手法的扩大,常用的有①变奏:主题的结构不变,而把旋律加以装饰,或变化织体写法、和声细节等,但仍保持旋律、和声结构的轮廓。②展开:用主题的片段来反复、模进、变奏,或引进新的乐思,调性不稳定,结构逐渐分裂。③对比:引进新的主题和原来的主题遥遥相对,对比的大小通常是和结构的大小相称的。新主题和原有主题之间的对比程度,通常要大于主题内部乐思的对比程度。 乐思的陈述:①呈示性陈述:用于音乐材料或主题的初次陈述,结构和调性都比较稳定,主题材料比较统一,和声较单纯,结束多半是收束性的,即结束在主调或关系调的完全终止上,呈示型的陈述常构成主题或主题变奏。②展开性陈述:结构逐渐分裂,调性的转移逐渐频繁和迅速,这种陈述并没有完整的结构,结束多半是开放性的,结束梓不稳定和弦上或不稳定的调上,主题展开时或主题内部乐思展开时都可采取这种陈述方式。③过渡性陈述:连接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时所用的陈述方法,在乐思的发展上合调性布局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材料细碎,结构不规整,调性和声不稳定,常用音阶式的走句,上下翻腾的音流或某一音型的多次重复模进。④收束性陈述:结构逐渐分裂,而调性非常稳定。在乐段、乐部或乐曲的最后。常采取补充终止式使乐思的发展逐渐静止下来。⑤导入性陈述:又称引子,出现在乐曲主题之前或某一段落之间的部分,在主题出现之前,有情绪、调性、体裁、速度等方面的预示。结束:a多落在Ⅴ,以期待Ⅰ。b也有落在Ⅰ,作为调性的预示。引子可以使几个小节,或几个和弦的重复。声乐曲中,引子成为前奏。 各种段落分类:按其结构功能分1引子,2开始段落(呈示部),3中间段落(中部),4连接段落(连

音乐试题分析题

分析“未出壳雏鸡的舞蹈”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答: 此曲为三段体,大写字母表示段落,小写字母表示乐句:句式结构图: ||: A: || B | A’ || ||a b || a’段尾 a b c ab a’尾声 第一段a句的音响效果两音一组、一高一低,尖锐而突兀,有小鸡啄东西的感觉;b句则是由低到高音的连贯走向,有小鸡扭屁股的感觉。第二段abc三句在速度与紧张度上明显具有一句比一句强烈的递进感,似乎是这样一个过程:小鸡先稍慢同时两班轮流的动翅膀;然后中速同时动两边翅膀,最后快速同时动两边翅膀。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复。此曲的主题内容:小鸡在壳里努力地想出壳, 先用喙啄壳, 再用屁股顶壳, 然后用翅膀敲壳, 再重复用喙啄壳、用屁股顶壳, 最后尾声的音区下行特征表明小鸡没有出壳, 还得继续努力. 动作说明: A段a的动作:双手握拳,伸出食指放在嘴前表示小鸡的喙,一拍一点头做啄壳动作。 A段b的动作:双手动作不变,二拍扭一次臀部,做拱壳动作。 A段a?的动作:与A段a的动作相同。 A段尾声:作垂头丧气状。 B段a的动作:轮流压左右手肘,二拍一次。 B段b的动作:同时压左右手肘,二拍一次。 B段c的动作:同时压左右手脟,一拍一次。 A’段的动作:重复A段动作。 分析“喜洋洋”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答:此曲为三段体,原曲结构为ABABA,为了符合幼儿注意时间不宜过长的特点,我们可把此曲简化为ABA?。句式结构图: | A ‖︰ B ︰‖A? | ▏ a a? b c 过渡 a b c d a a? b c 在粮食丰收后的一个晚上,农村男女青年喜气洋洋地敲锣打鼓、跳舞欢庆。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鼓(第一段aa?两句),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钹(第一段b句),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吊钗(第一段c句);所有的女青年拿着绸带跳起了绸带舞,先是把绸带往头顶甩(第二段ab句),然后把绸带往身旁甩(第二段cd句);最后男青年又出来了(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动作说明: A段为男青年表演的动作。 A段a的动作:身体朝向左边,左右手一拍一次轮流作敲鼓状。 A段a’的动作:身体朝向右边,动作与a相同。 A段b的动作:一拍一次作敲鼓状。 A段c的动作:一拍一次作敲吊钗状。 B段为女青年表演的动作。 过渡名:身体左右摇晃各一次。 B段ab的动作:绸带抛向头顶,左右手轮流,四拍一次。 B段cd的动作:绸带与腰齐左右平抛,左右手轮流,四拍一次。 A’段为重复A段男青年表演的动作。 1.分析“水族馆”的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主题。曲式结构: ‖︰ A | B ︰‖C | D | B?| ▏ a b c d a b c d a b a b a b c d A段表示鱼在水中游,鱼先是尾巴打圈然后轻盈地流出,这样的动作在A段中反复;B段表示水中的水草由高到低地漂浮:C段表示大波浪的翻腾:D段表示水中泡泡的出现与消失:E段或B?段再次表示水草。 动作说明: A段a的动作:左手手腕逆时针方向做圆圈动作,左手手臂伸向正前方,平举到头顶,最后向左外侧慢慢放下。 A段b的动作:右手重复左手的动作。 A段c的动作:双手同时做手腕圆周转动动作,双手从正前方移到头顶,从身体两侧转动着移到大腿两侧。 A段d的动作:双手同时做手腕圆周转动动作,双手从正前方移到头顶,不转动直接慢慢地放下。 B段a的动作:左手举过头顶,由高到低做手腕左右波动动作。 B段b的动作:右手举过头顶,由高到低做手腕左右波动动作。 B段cd的动作:重复B段ab的动作。 C段a的动作:双手臂由左到右画圈三圈。 C段b的动作:双手臂由右到左画圈三圈。 D段a的动作:左右手轮流向外做弹指动作,两个慢的、四个快的。 D段b的动作:与D段a的动作相同。 B?段a的动作:与B段a的动作相同。 B?段b的动作:与B段b的动作相同。 B?段c的动作:左右手同时举过头顶,由高到低做手腕左右波动动作。 B?段d的动作:双手转动,由低到高,到头顶后慢慢从两侧垂下。 2、写出单圈舞“彩带”的动作说明:全体围成圈,手拉手。 A段:第1-4小节、第9-12小节,第17-20小节,右脚起步逆时针方向走四步,特别关照第四步身体转向圈心,脚步调节,准备左脚的起步。第5-8小节、第13-16小节,第21-24小节,左脚起步顺时针方向走四步,特别关照第四步身体转向圈心,脚步调节,准备右脚的起步。 B段:第1-4小节、第9-12小节,右脚起步朝圆心走四步。第5-8小节、第13-16小节,右脚起步退回圈中原位。 3、《大鸟笼》句式结构图: | A | B | A?|| 引子||: a :|| ||: b :|| a b c c? a a? b b? cc?尾声 A段通过快速与高音区旋律的“滑翔”,刻画小鸟飞翔又飞不远的形象;B段钢琴的音色,似乎刻画着小鸟的徘徊,但长笛的音色一出现小鸟又飞了起来;A?段与A段类似,但A?段前面两句的一拍似乎表示小鸟的主动停顿,把小鸟刻画得很有灵气。 双圈舞“德国波尔卡”的动作说明: A段前半段:全体幼儿拉手朝顺时针方向走。 A段后半段:全体幼儿拉手朝逆时针方向走。 B段前半段:里圈左手搭前面舞伴的左肩,右手拉右边舞伴的手;外圈左手拉左边舞伴的手,右手侧平举。双圈共同朝顺时针方向走。 B段后半段:反向与B段前半段的动作相同。 C段:里圈拍腿两下,拍手一下,拍左右侧一下。站在里圈舞伴的右边,外圈左侧身八拍进里圈,右侧身八拍出里圈。 直列舞“杨基。都德尔”动作说明: 两列队形中幼儿与舞伴面对面站立,各自向前平伸手臂,以便保留两只手臂的空间。

西南大学《曲式作品分析》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判断题] 结构的外部延长称为扩充 参考答案:错误 2:[判断题] 调性布局公式为:T-D-S-T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 音乐的陈述类型可以广义地分为稳定型陈述和非稳定型陈述.. 参考答案:正确 4:[填空题]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以其自身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该单位称为( ) 性结构;相反,如果不在稳定功能或转调来终止,则称为()性结构。 参考答案:(收拢)、(开放) 5:[填空题] 乐段通常由数量不等的乐句构成,乐句有时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 )、( ) 和()。 参考答案:(乐节)、(乐汇)、(若干乐音) 6:[填空题]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主要有( )原则、()原则、()原则、() 原则和()原则。 参考答案:(呼应)原则、(三部性)原则、(起承转合)原则、(变奏)原则和(回旋)原则 1:[判断题]在主题材料结合方式上,乐段可以大致分为平行乐段和对比乐段两大类,在和声结 构上可以分为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在外部形态上可分为方整性乐段和非方整性乐段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 复乐段既是一个量的概念(至少包括两个单乐段),又是一个质的概念(主要内容 有)。两个单乐段在各自的终止上形成(属主)呼应的关系,也包括转调关系。

===================================================================================================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 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二段曲式。 参考答案:正确 4:[填空题] 二段曲式可以分为()和()的两大类。 参考答案:(有再现)、(无再现) 5:[填空题]在材料方面,二段曲式可以分为()和()两类。 参考答案:(单一主题)、(对比主题) 6:[填空题]三段曲式根据中段材料的同异,可以分为()、()和() 三类。 参考答案:(引申型中段)、(并置型中段)和(综合型中段) 1:[判断题] 引申型中段的三段曲式也称为双主题三段曲式。 参考答案:错误 2:[判断题] 与二段曲式相似,三段曲式的第一段通常也是一个呈示型乐段。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 平行复乐段与二段曲式相同,两者第二段开始主题材料都相同。 参考答案:错误 4:[填空题] 三段曲式由()、()、()构成。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 参考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