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ivision&Combination翻译方法切分和合并

Division&Combination翻译方法切分和合并

Division&Combination翻译方法切分和合并
Division&Combination翻译方法切分和合并

Division

1)There was intensive fighting along the main road to the coast, so the convoy

navigated through the maze of mountain tracks, some hardly wider than

the truck wheels, with a sheer drop thousands of feet to the valley.

2)2) Periodically I go back to a churchyard cemetery on the side of an

Appalachian hill in Northern Virginia to call on family elders.

3)She had seen the dictionary, flying over the pavement of the little garden, fell

at length at the feet of the astonished Miss Jemima…

4)I pass my hands lovingly about the smooth skin of a silver birch or the

rough shaggy bark of a pine.

1)The conservatory of Flowers, a Victorian greenhouse as elegant as a palace, transports you to the steaming tropics, while the vast Strybing Arboretum invites you to get lost in every environment from biblical gardens to redwood forests.

2)Royal advisers, wishing to keep the monarchy popular, decided to alternate the images of majesty and pomp with those of a nomal, hard-working family whose values reflected those of middle-class Britons.

3)Nevertheless, Pip vows to help Magwitch who tells him the man who struggled with him on the moor was a sworn enemy named Arthur Compeyson.

Combination

1)They sat down in the waiting-room to do some reading. People came to and

fro there.

2)Raccoon coats are unsanitary. They shed. They smell bad. They weight too

much. They’re unsightly.

3) A shell landed within thirty feet of the cobra. The grass waved. The ground

shook.

4) Mother put Jamie in the shade, then went back to chopping cotton. She returned frequently to nurse the baby.

英语广告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英语广告的翻译特点及策略分析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专业:xxxx 学校:xxxxxxxxxxxxxxxxxxx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英语广告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英语广告用词简洁,隽永,却有着丰富的含义,让人意味深刻。随着人们紧跟时代潮流,英文广告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到各类广告中。如何使英语广告更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所理解,这正是本文提出的研究重点,了解英语广告翻译特点,以及对翻译策略的分析。 一、研究目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广告业的腾飞,英语广告翻译日益成为翻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翻译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不言而喻。广告是商战中的有力的武器,广告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他与普通英语有着较大的差别,本文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广告英语的语法特点、句法特点和修辞特点三方面分析了广告英语的特点,并浅析了其翻译策略。英语广告翻译作为翻译学的一个新的领域,引起了众多的翻译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注意,发展仍然不够成熟和完善,这篇论文正是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英语广告的特点和英语广告的翻译策略等重要意义的课题。从而为英语广告的翻译

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众多的翻译工作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也推动广告业及广告翻译事业的长足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国际商品贸易发达的今天,广告也日益具有国际性。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广告的翻译既要保留原文的精华,又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与其他翻译不同的是,上述目的要在对一个广告语的翻译中实现,这就需要运用语言,营销以及美学方面的综合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根据广告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使译文在表达出原文全部信息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原文风格和表现形式,再现原文风貌。 三、动机及意义: 目前,英语广告的翻译比英语文学的翻译起步晚,发展不成熟,随着国际品牌打入国内,英语广告的翻译成为翻译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对英语广告的翻译有了广泛的研究,《文学及语言巨献》杂志中多次刊登了中国的诸多学者关于广告英语翻译策略的文章,并且通过大量的鲜活的例子对具体的翻译方法做出了说明,虽然英语广告翻译的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国内市场上,有的商家谋利心切且翻译人员也只是粗制滥造,使的众多品牌广告的翻译不够准确有的甚至偏离产品原本别具匠心的宣传口号,实际上是不利于商业和广告翻译事业的发展。因此了解英语广告的特点,提出并发展英语广告的翻译策略是迫在眉睫。 四、主要内容:(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思路)

翻译研究途径的回顾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82287580.html, 翻译研究途径的回顾与发展 作者:杨可伊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从翻译学研究途径回顾、翻译学当代研究的发展和翻译学有待拓展的领域三方面对近几十年来翻译学的学科发展做了梳理和总结,从语言的对比研究、功能主义学派、描写翻译学及翻译的文化转向方面做了总结和回顾,肯定了翻译学理论研究取得的卓越成果,指出了翻译学学科在纯理论研究、专项研究及构建我国翻译体系理论等方面相对滞后,以期翻译学学者和专家为丰富翻译学理论做出专门研究。 关键词:翻译研究途径翻译学理论 一、引言 研究途径是指研究者用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翻译学处于跨学科的领域,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丰富本学科内涵,正所谓翻译的研究途径。归纳起来,翻译研究的途径即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语言和对比文本阶段开始,经历了德国功能主义学派阶段、描写翻译研究阶段、文化转向研究阶段及当代社会学方向研究、实证性转向研究及全球化转向研究阶段。 二、翻译研究途径回顾 1. 50年代末至70年代注重语言的对比研究 相关理论霍姆斯、雅各布逊、卡特福德、奈达、纽马克、穆南及费道罗夫等。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观,在第三阶段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指出翻译需要寻找以交际功能为目的的对等语,从而重新组织语言的结构和语义的形式,(Nida and Taber, 1969:12)奈达进一步指出翻译必须达意、传神、措辞通顺及考虑读者的接受。几乎和奈达同一时期,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A.V. Fedorov)提出翻译学理论和语言学学科紧密相关,强调翻译要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才能体现出来,翻译要通过语言学学科才能表现出来。(蔡毅、段京华,2000:5-6)此外,哈蒂姆(Basil Hatim),纽马克(Peter Newmark),贝尔(Roger Bell)格特(Ernst-August Gutt)等将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结合,丰富并促进了翻译语言的对比研究。 2. 70年代末至80年代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研究 德国的翻译功能学派针对翻译语言学派重形式的不足,提出重文化和交际功能,将翻译研究置于目的语文化和语境中。赖斯通过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阐释不同文本类型的功能,指出文本的多义性和多功能性,他们运用语言功能和交际的特点分析和研究翻译。弗米尔提出目的论(Skopostheorie),认为翻译文本要以达到目的语语境为目的,并指出译文要根据目的语读者和译入语习惯达到文内连贯和互文连贯的原则。曼塔里阐发了翻译行为理论

翻译技巧之拆分组合法

考博英语翻译技巧:拆分、组合法在考博英语翻译的“理解——表达——校对” 三个环节中,考生感觉最明显的问题是:理解英语不容易,表达成汉语不轻松。如何理解和如何表达,就成了大多数感觉自己英语基础知识比较匮乏的考生的严重问题了。这里,笔者提出了一个更加轻松、更加容易掌握、更加实用的应对考研翻译的策略——拆分与组合。它可以让广大考生在有限的英语基础知识下,突破考博英语翻译,获得理想的分数。 理解原文拆分语法结构 如前面所述,在翻译的基本过程中,理解英语原文是我们进行翻译的前提。一位法国译者曾经说过:“翻译就是理解和使人理解”(Traduire, c’est comprendr e et faire comprendre)。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在动手翻译之前,必须要把英语原文看懂。理解原文是整个翻译过程的第一步。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步。许多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译文含糊不清、语言不详的地方,正是自己没有透彻理解原文的地方。在试卷中,大部分的翻译错误都起因于考生的理解错误。没有正确的理解,考生传达的就不是原文的意思,这样就可能扭曲原文的意思,造成严重的扣分现象,甚至会不得分。 由于英语语言具有“形合”的特点,就是说,英语的句子无论多么复杂,都是通过一些语法手段和逻辑手段连接起来的“象葡萄藤一样”的结构。所以,在理解英语句子的时候,理解并拆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们解题的突破口。考博英语翻译中的所有句子基

本上都是结构复杂的长难句,理清句子结构层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翻译句子之前,先通读全句,注意一边读一边拆分句子的语法结构。 关于拆分: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英语基础知识比较差,对英语句子的语法结构不太理解。没有关系!正因为英语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比较明显,在理解英语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主句和从句拆分出来,或者把主干部分和修饰部分拆分出来。 说得更具体一点,可以寻找下面一些“信号词”来对英语句子进行拆分,进而更加有效地理解英语原文: 1.基本原则:把主句和从句拆分出来,把主干部分和修饰部分拆分出来。 2.连词:如and, or, but, yet, for等并列连词连接着并列句;还有连接状语从句的连接词,如:when, as, since, until, before, after, where, because, since, thought, although, so that, ...等等;它们就成了理解英语句子的拆分点。 3.关系词:如连接名词性从句的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whatever, whichever等关系代词和when, where, how, why等关系副词;还有连接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如who, which, that, whom, whose等等;它们也是理解英语句子的拆分点。 4.介词:如on, in, with, at, of, to等介词常常引导介词短语作修饰语,所以它们也是理解英语句子的拆分点。 5.不定式符号to:不定式常常构成不定式短语作定语或者状语修饰语,所以也可以是拆分点。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 ——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 熊兵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翻译》2014(3)82-88 摘要:本文对学界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基本概念上所存在的普遍的混淆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这三个概念的定义、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混淆;定义;分类 1.话题缘起 在翻译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即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其中又尤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混淆为甚。一方面,学界对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讨论虽多如牛毛,但把它们作为一个方法论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深入考察其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分类体系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当少见。另一方面,学界在对这三个术语的认识和使用上普遍存在着定义不明、分类不当、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例如,在一些翻译教材中中,“归化”与“异化”一方面被作为“翻译方法”加以讨论(如龚芬,2011:79—81),另一方面又被视为“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同上:93—106)。一些翻译论文把本应属于翻译技巧层面的增补型翻译(类似于增译)、浓缩型翻译(类似于减译)划归为“翻译策略”的类别(如李克兴,2004:66—67)。在一些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为一谈的更是比比皆是。甚至翻译专业的老师对此问题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把归化等同于意译,把异化等同于直译)。 国外学界对此也存在一些模糊或混淆(或未予严格区分。比如Shuttleworth & Cowie (2004:44,59)一方面把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称作是“strategy”,另一方面却又把free/literal translation也视为“strategy”(同上:63,96 )。Vinay & Darbelnet (1958/2000:84—93) 把翻译方法(method)分为两类: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前者包括三种处理方式(procedures),即借译,拟译,直译,后者包括四种处理方式,即词类转换,视点转换,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可在论述中却经常把其划分出来的“方法”(methods)和“处理方式”(procedures)混为一谈。另外,他们把“借译、拟译、直译、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和“词类转换、视角转换”划归为一类(同属procedures)也欠妥当,因为前者应属“翻译方法”的范畴,而后者则应属“翻译技巧”的范畴。实际上,这里Vinay &Darbelnet的分类涉及到三个层面: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其划分出来的两大“翻译方法”(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其实应为“翻译策略”(所以Munday说,“The two gener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dentified by Vinay &Darbelnet are direct translation and oblique translation”,见Munday,2008:56),而在其划分出来的七类“处理方式”中,前三类和最后两类属于“翻译方法”,第四、第五类则属于“翻译技巧”。总之,Vinay &Darbelnet在其分类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淆在一起,这也导致后来很长时间学界在这几个概念上的混淆(Molina &Albir,2002:506 0 关于国外译学界在译学术语,特别是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三个术语上所存在的概念混淆、使用混乱的问题,Chesterman(2005)和Molina & Albir(2002)曾专门撰文予以讨论。如Chesterman指出,学界用于描述文本操作过程的术语除翻译“策略”外,其他还有“技巧、方法、转换、转化、变易”等等(2005:17)。他认为这种众多术语相互混用

翻译技巧之切分与合并及归化2

翻译技巧之切分与合并及归化(二) 来源: 主从复合句的分译 英语复合句汉译时常在分句连接处加以切分,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例如: (1) One day, while out on the bleak moors, Pip is startled by a hulking, menacing man who threatens him if he does not bring him some food immediately. 匹普外出在阴冷的荒原上游荡时,一个魁梧、凶狠的男子把他吓了一跳。这个男子威胁他,让他立即为他送些食物来。(在who引导的从句前切分) (2) All this had come to an end in 1905 when the medical mission was dissolved and several of Mother‘s colleagues were killed in the uprising. 1905年,这一切都宣布结束了。在一次暴动中,妈妈的几个同事牺牲了,医疗队也解散了。(when处切分) D. 其他情况的分译 有些长句的翻译得根据具体情况、意群的分布等进行灵活处理,合理进行切分,使译文层次分明,观点明确。例如: (1) Suddenly the door bursts open and the Time Traveler appears, dirty,disheveled, and bedraggled, with a nasty cut on his chin. 突然,门猛然开了,时间旅行家出现。他十分肮脏,衣冠不整,满身是泥,下巴颏被严重划伤。(在appear后切分) (2) The boy and the woman were already seated by spread table-cloth when the man came down to them, dressed in his business suit and vest and tie and hat as if he expected to meet someone along the way.

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电视广告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英文广告翻译策略 王战锋 (武夷学院外语系,福建武夷山 354300) 摘要:今天,英文广告通过电视等媒体充满了我们的生活。英文商业广告的一些理论和技法已经在我国电视广告中被大量采用,甚至在大学课堂上,英文经典广告也成了教学案例。而其翻译却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根本原因就是英文广告翻译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标准和操作方法。英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彼特.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教程》中根据语言功能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并根据对原文和译文侧重点的不同提出八种翻译方法。其中,“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最能才能达到翻译的两大目标:准确、经济。”为英文广告的翻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本文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翻译理论,在分析电视广告文本特点的基础上,从语言功能和文本类型层面上探讨了电视广告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彼特.纽马克;文本类型;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电视广告 导言:今天,英文广告通过电视等媒体充满了我们的生活。英文商业广告的一些理论和技法已经在我国电视广告中被大量采用,甚至在大学课堂上,英文经典广告也成了教学案例。而其翻译却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根本原因就是英文广告翻译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标准和操作方法。英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彼特.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教程》中,根据比勒(B)的语言理论将语言功能归纳为六种:抒发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应酬功能,元语言功能。在此基础上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抒发型,信息型,呼唤型,同时根据对源文,译文侧重点的不同提出八种翻译方法,从最侧重原语和最侧重于目的语依次是:逐字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地道翻译、意译、改译。其中,“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最能才能达到翻译的两大目标:准确、经济。”语义翻译的定义是:“在目标语言的语义句法结构容许的范围内,尽量译出源文确切的语境意义”(Newmark 1981:39)并且“必须较多考虑源文的审美价值”(Newmark 1988: 46); 交际翻译要:“为译文读者制造的效果尽量近似于对源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Newmark 1981:39)。语义翻译用于抒发型文本,其核心功能是抒发作者心中所想,不理会读者的反应,译此类文本应遵循“作者第一原则”,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语言风格同等重要;交际翻译用于信息文本和呼唤文本。信息型文本遵循“真实性”第一原则,译者不必拘泥于源文语言形式,可以用适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来翻译,但必须突出其“真实性”,不可牺牲源文所传达的信息;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并做出反应。翻译此类文本应遵循“读者第一原则”。“呼唤型文本的语言特别强调可读性, 讲究通俗易懂。为了做到这一点, 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 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 使译文的语言尽量达到与原作语言同样的效果。”(陈婧,2005:68)要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可以改编源文,甚至不惜牺牲源文信息.另外,纽马克在谈到翻译时候说,任何文本一般都是几种功能交织在一起,只是侧重点不同,所以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也不能分开运用。电视广告属于呼唤型文本,其呼唤功能的表达有其独特性。本文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翻译理论,在分析电视广告文本特点的基础上,从语言功能和文本类型视角探讨了电视广告的翻译策略. 英文电视广告的性质和语言特点:电视广告指在电视等媒体上播放的,视听结合,声形色兼备的广告形式。其目的是向受众灌输某种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劝诱潜在消费者去购买所宣传的商品或者服务。电视广告不同于传统纯文本广告,它视听结合,声形色兼备是视听语言,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有其劣势:1.信息传递上短于抽象理念 2.深度有限 3.易使手重产生抗拒。所以,文本在弥补电视传播局限性方面至关重要。英文电视广告文本遵循AIDMA原则(Attention,

对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的认识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模式和方法包括很多方面,如翻译的语言哲学角度,翻译的语用学视角,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翻译的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以及翻译的功能语言学视角。语言与功能相关联, 就是与语言的运用及其语境和目的相关联; 换言之, 任何一次言语行为的发生, 都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 因而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 是研究与语境相关联的言语行为所具有的功能。因此, 功能语言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可以是语言层面的研究,也可以是与语篇产生和接受相关的社会、文化和认知研究。语篇是语言符合目的、符合语境的运用, 任何翻译研究都是与语言功能相关的研究。翻译研究迄今已经体现出了三种功能观, 一种是奈达的语义功能观, 一种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观, 一种是德国功能主义的功能观。但是目前对翻译研究最具影响力力的是韩礼德的功能观,德国功能主义功能观略次之,奈达的功能观仍具有指导意义。韩礼德的功能观对后来卡特福德的提出的诸如“语境”“语境意义”等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避开了仅仅只是对语言文字的研究,看重了翻译成品在译文读者的阅读效果,拜托了原文形式上的束缚,因此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有更大的选择自由,这对于中国传统的翻译研究有巨大的推动重用。借鉴和应用功能语言学及语篇分析理论对翻译的研究可以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功能强调的是如何使用语言,而不仅仅是认识语言。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也应该注意到功能的意义。在翻译实践中会遇到不对等的译文,但是确实合理的,原因就在于汉语和英语在实现特定功能上有差异。功能研究途径有助于客观地描述翻译现象,合理解释翻译现象,进而帮助译者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所以对于翻译的学习者而言,运用功能途径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译技巧

翻译技巧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上的差异,翻译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复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翻译技巧坐车必要的调整和改变,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意义,又使它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翻译技巧大体分为八类。它们是:加注(annotation)、释义(paraphrase)、增词(amplification)、减词(omission)、转换(shift of perspective)、归化(adaptation)、切分(division)和合并(combination)。 1.加注 由于汉英文化的不同,英语中某些词义在汉语中根本不存在,形成词义上的空缺。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加注法来弥补空缺。加注可分为音译加注和直译加注两种。 音译加注指音译后附加解释性注释。注释可长可短,可以在文中注释,也可采用脚注。 Cartoon 卡通片Hamburger 汉堡包Benz 奔驰车 Hippie 嬉皮士(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青年颓废派一员,喜群居,蓄长发,穿奇装异服) El Nino 厄尔尼诺(现象)(指严重影响全球气候的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大风及海水的大规模移动) Saint Valentine’s Day圣瓦伦丁节情人节,2月14日) 1. Hygeia herself would have fallen sick under such a regiment; and how much more this poor old nervous victim? 按照这样的养生之道,别说这可怜的老太太了,就连健康女神哈奇亚本人也会生病。 2. You look like Al-Capone in that suit. 你穿上那套衣服,看上去就像个流氓阿尔·卡彭。 3. He saw himself, in a smart suit, bowed into the opulent suites of Ritzes. 他发现自己身着漂亮的礼服,被恭恭敬敬地引进了像里兹饭店一般的豪华旅馆的客 房里下榻。 4. It’s true that the enemy won the battle, but theirs is but a Pyrrhic victory,” said the general. 将军说:“敌人确实赢得了战斗,但他们的胜利只是皮洛士的胜利,得不偿失。” 5. Nancy Reagan, and not George Gallup, may well have the final say. 拥有最后发言权的,并非乔治·盖洛普民意测验,而是南希·里根。 直译加注指直译原文,并附加解释性注释。 Big Apple 大苹果(纽约的别称) Sesame Street 芝麻街(美国儿童电视连续节目,每天一小时,主要为动画片、游 戏、木偶剧等。) Oval Office 椭圆形办公室(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 Desert Storm 沙漠风暴(1991年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的军事打击 行动) 6. 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 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要上街去喝得酩酊大醉。 7. Don’t you know that I only love you in the world--- you, who are a stone to me. 你难道不知道我爱的只有你?你对我就像石头一样冥顽不灵。 8. While it may seem to be painting the lily, I should like to add somewhat to Mr. Alistair Cook’s excellent article. 我想给阿利斯太尔·库克先生的杰作稍加几笔,尽管这也许是为百合花上色,费力

广告英语翻译的特点和翻译原则方法

广告英语翻译的特点和翻译原则方法在这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广告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我们的身边、在大街小巷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商品的广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商业广告的英汉翻译也成为了商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广告对于商品的营销和企业知名度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企业想要做出国门,广告的英译工作不得不多重视。 想要做好汉语广告的翻译工作,我们就必须了解广告英语的特点和翻译原则,并学习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广告英语的特点,广告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宣传产品,所以一定要能够吸引读者,并在最短时间内传递给读者最多的信息,所以,广告英语具有一下特点。(一)多用修辞手法,比如说,1、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2、比喻,比喻可以给消费者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3、拟人,拟人给广告产品更多人情味,使之更贴近消费者。(二)多用简单形容词和动词。1、形容词,形容词的使用能让消费者产生舒适、快乐甚至信任的感觉。2、常见动词,英国语言学家曾列举了广告中最常用的20个动词,make, get, give, have,see, buy, com e, go, know, keep, look, need, love,feel, choose, take, start, taste。(三)多种句法的运用。1、多主动句。主动句具有积极的意义,较容易被接受,故备受亲睐。2、多短句、简单句、省略句,这是出于篇幅和受众接受程度两方面的考虑。3、多祈使句、反

问句,英文广告句式使用灵活多变,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都可出现在广告中,但是祈使句和反问句的使用频率更高。 了解了广告英语的基本特点之后,我们对于汉语广告的英译就有一个基本的方向了,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广告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让你的广告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商务广告涉及多个领域,翻译时,可参照6“C”原则,根据产品的类型、服务对象、宣传目的、信息手段、文化语境等不同因素来考虑词语的选择。这样的广告语言针对性强,且风格、特色各异,容易达到商务广告希望取得的效果。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些广告英语的翻译技巧,也就是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翻译方法。翻译的基本方法,常提到的有两种一是直译。直译不是词对词、句对句的死译,而是在译入语言条件许可前提下在译文中既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又保留原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当在翻译过程中直译难以满足原文的特点,那就需要用到意译法。意译是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但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表达形式。意译比直译更明了。具体采用什么方法翻译就要靠译者根据所面临的情况而定了。

机器翻译研究综述

机器翻译综述 1.引言 1.1机器翻译的历史 现代机器翻译的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但是早在这以前很多人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想法,甚至是远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要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 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此同时,英国工程师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副总裁韦弗在讨论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就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实现语言的自动翻译的想法。在1949年,韦弗发表了一份名为《翻译》的备忘录,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问题。他提出了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他认为翻译类似于解读密码的过程。 第二,他认为原文与译文“说的是同样的事情”,因此,当把语言A翻译为语言B时,就意味着从语言A出发,经过某一“通用语言”或“中 间语言”,可以假定是全人类共同的。 在这一段时间由于学者的热心倡导,实业界的大力支持,美国的机器翻译研究一时兴盛起来。 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调查机器翻译的研究情况,给出了“在目前给机器翻译以大力支持还没有多少理由”的结论,随后机器翻译的研究就陷入了低潮期。直到70年代以后机器翻译的研究才重新进入了一个复苏期,随后机器翻译的发展又迎来了繁荣期 1.2机器翻译的主要内容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机器翻译领域中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方法,总结如下:●直接翻译方法 ●句法转换方法 ●中间语言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基于实例的方法(含模板、翻译记忆方法) 基于统计的方法 在当前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基于统计的方法进行的,因为基于统计的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并且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知识作为支撑,可以让更多的计算机科学家投入到实用系统的研究中,极大的促进了统计机器翻译的发展。 下面对各个方法逐一的进行介绍。

Division&Combination翻译方法切分和合并

Division 1)There was intensive fighting along the main road to the coast, so the convoy navigated through the maze of mountain tracks, some hardly wider than the truck wheels, with a sheer drop thousands of feet to the valley. 2)2) Periodically I go back to a churchyard cemetery on the side of an Appalachian hill in Northern Virginia to call on family elders. 3)She had seen the dictionary, flying over the pavement of the little garden, fell at length at the feet of the astonished Miss Jemima… 4)I pass my hands lovingly about the smooth skin of a silver birch or the rough shaggy bark of a pine. 1)The conservatory of Flowers, a Victorian greenhouse as elegant as a palace, transports you to the steaming tropics, while the vast Strybing Arboretum invites you to get lost in every environment from biblical gardens to redwood forests. 2)Royal advisers, wishing to keep the monarchy popular, decided to alternate the images of majesty and pomp with those of a nomal, hard-working family whose values reflected those of middle-class Britons. 3)Nevertheless, Pip vows to help Magwitch who tells him the man who struggled with him on the moor was a sworn enemy named Arthur Compeyson. Combination 1)They sat down in the waiting-room to do some reading. People came to and fro there. 2)Raccoon coats are unsanitary. They shed. They smell bad. They weight too much. They’re unsightly. 3) A shell landed within thirty feet of the cobra. The grass waved. The ground shook. 4) Mother put Jamie in the shade, then went back to chopping cotton. She returned frequently to nurse the baby.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本文由huanqi2332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 年! 月卷第?期 中国翻译 # ?% & (? 1? 2 /. 0 ? & + , 6 . 3 3 , 4碎 5 3 ) + & ( + ?. , ( ? , ? 7. ? 翻译理论与技巧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黄国文 4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 < , 8 , 广东广州 ? , 9 : ? ; 。。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问题尤其涉及到时译文的评论这在国内外都不多见本文时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尝试做了简单的句画并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文章通过举例说明这种功能语言学方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者通过 = 讨论表明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路向与功能语言学的路向是不同的既不能够把它们作简单的比较更不能用甲的标准 4规则 ; 来衡量乙的做法 = = =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汉诗翻译语篇分析 ,

, , , , 。 <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 ?% & + , Δ % . & < 文章编号 < 9 + ?? & 一 : ΑΒ 4 ; 一 9? 一 Χ0 Ε %( ? % Φ( 22? . 0 + & . ) + & ( ,+ ? . & % 1 ? 0 Γ %? ( > ΕΗ Ι . & 41 ? ? . . , . ? Χ. ? ? %Ε & Π ( ? + ?? < ? Δ+ & Χ

+ Ε (, 一 10 Κ +? (?& Λ & %Μ ? ? (%? ΗΝ , & + Γ ΕΟ ?. ( 9 . & & :? , #?% & + ; +& & ) % 2+ 2 ( ? + ,们。? 3 . ? 2 . 2 . (? + & 0 . & + % , Δ% & 0 Ε + & % % (? ? ( . & ? % & ? ? ? ( ? + Φ + ?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2.1术语定义 2.1.1翻译策略(Translation strategy) “策略”,是指“适合具体情况的做事原则和方式方法”(辞海编辑委员会,2009:231),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互动百科)因此,“策略”,虽与“方式方法”有关,但更多强调的是宏观的“原则”和基本的“方案”。 基于以上对“策略”的认识,我们把“翻译策略”定义如下:翻译策略是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依据的原则和所采纳的方案集合。 2.1.2翻译方法(Translation method) “方法”,是指“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544),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基于以上对“方法”的认识,我们把“翻译方法”定义如下:翻译方法是翻译活动中,基于某种翻译策略,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特定的途径、步骤、手段。 值得指出的是,“翻译方法”体现的是一种“翻译中的概括性的处理方式,而非具体的、局部的处理办法”(Chesterman,2005:26),这一点使得我们能把“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区分开来。 2.1.3翻译技巧(Translation technique) “技巧”,是“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巧妙的技能”(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916 )。采用什么“技巧”不是任意的,而是“依据事先确定的一定的方法或程序”(Zabalbeascoa,2000:121)。可见“技巧”是属于“方法”之下的一个范畴。 基于以上对“技巧”的认识,我们把“翻译技巧”定义如下:翻译技巧是翻译活动中,某种翻译方法在具体实施和运用时所需的技术、技能或技艺。“翻译技巧”是局部的、微观层面的,是对文本在语言层面的操作和操控。(Chesterman,2005:26) 2.2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概念相互之间形成一种从上至下的层级关系,即从宏观到微观、从宽泛到具体、从抽象到具象。具体而言: (1)“翻译策略”相对“翻译方法”而言是一个更宏观、更宽泛的概念,是“一定语境下所实施的一种方案”(同上),因而“比我们所讨论的语言---语篇层面的各种转换现象涵盖了更广的范围”(同上:21)。某种“翻译策略”的实施具体体现在某些特定的“翻译方法”的运用,而某种特定的“翻译方法”的运用则需依据一定的翻译策略。 (2)“翻译方法”相对“翻译技巧”而言则是一个更宏观、更宽泛的概念。如果说翻译技巧会影响语篇的微观或具体的语言单位呈现的状态,那么翻译方法则更倾向于影响语篇的宏观或整体的语言单位呈现的状态(Molina &Albir,2002:507-508)。某种“翻译方法”的运用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具体的“翻译技巧”,而某种特定的、具体的“翻译技巧”的使用则体现了一定的“翻译方法”。 3.分类及应用 3.1翻译策略 我们认为,翻译策略作为一种宏观的原则和方案,其分类必须与翻译活动的参与者紧密联系起来。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原文作者、翻译活动发起人/委托人、译者以及译文接受者。 在这项活动中,处于翻译活动两级的参与者为“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依据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对这两者的取向的不同,翻译策略可分为两类:(1)异化;(2)归化。 3.1.1异化(Foreignizing strategy,or Foreignization) “异化”的本质属性,是“原文作者取向”,即译者在翻译中尽量向原文作者靠拢,用

翻译技巧

一、词类转换 ?转译成动词 1.名词转换成动词 经典例题: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s arisen,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分析:interest在原文中是名词,而在译文中为了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在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将它改成动词。 参考译文: 人们之所以关注历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因为史学家们内部分歧过大,其次才是因为外界并不认为历史是一门学科。(1999年真题) 经典例题: With the click of a mouse,information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globe will be transported to your computer screen at the dizzying speed of seven_and_a_half times around the earth per second. 参考译文: 只要一点鼠标,来自世界另一端的信息便会以每秒绕地球七周半的惊人速度传输到你的电脑屏幕上。 2.形容词转换成动词 经典例题: Additional social stresses may also occur because of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problems arising from mass migration

和合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语言间性?文化间性〇翻译研究 编者按:作为语言间性视域中的翻译学,当今既须要继续实证考察,又迫切须要在研究维度、方法以及思 想性上实现突破。本期刊发5篇文章,包括理论建构(张从益,余国良、文炳)和诗歌翻译(李玉良、魏瑾、肖曼琼)两个论题。 和合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张从益 (湖南工程学院,长沙411104) 提 要:和合学途径的翻译研究从建构基于冲突与融合的和合学分析框架入手,实现和合学思维与翻译学理念的有效结合,致力于从翻译学、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展开的相关研究,关注不同学科视角的“关联互动”,努力探寻译学研究综观与整合的途径,从而构成翻译和合系统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翻译研究;和合学途径;翻译和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3-0094-3 A Harm onolog i ca l Approach to Tran sl a ti on Stud i es Zhang Cong 2yi (Hunan I nstitute of Engineering,Changsha 411104,China ) A har monol ogical app r oach t o translati on studies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 on of analytical fra me work of har monol ogy,ai m ing at an effective combinati on of har monol ogical thoughts and translati on ideas thr ough a comp rehensive study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translat ol ogy,linguistics,cultur ol ogy,anthr opol ogy,ecol ogy and s oci ol ogy .The app r oach concerns with interdisci p linary stud 2ies on the correlative and interactive p laygr ounds of the discussed disci p lines,searching f or a comp rehensive and conf or mable ap 2p r oach for the sake of constructing an organic whole of har monol ogical translati on system. Key words:translati on study;har monol ogical app r oach;har monol ogical translati on syste m 1 和合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内涵 和合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可以理解为和合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这种研究至少涉及到“和合学”(Har monol ogy ) 和“翻译学” (Translat ol ogy ),因此它既是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又是科学与哲学的统一,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达到平衡和谐的研究。 和合学是由张立文先生开创的哲学理论形态。“和合”被定义为“是把自然、社会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 新结构方式、新生命、新事物的总和” (张立文1998)。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翻译理论是对翻译实质、原理、过程、方法、标准等一系列翻译知识的理性认识和高度抽象。20世纪 90年代末,西方翻译学术界开始纷纷借鉴和运用社会学 的各种理论范畴,来分析影响翻译的生产、传播、消费和接受的各种社会制约因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各种翻译现象及其社会机制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为翻译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理论思维和视野。 在上述生态学与翻译学、社会学与翻译学,特别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探讨一条整合性的翻译研究途径,期望在和合学理论框架下实现和合学思维与翻译学理念的有效结合。这种结合性研究的思路包括把和合学原理看成翻译研究途径主体追逐的一种稳定性偏好,或在主体代际博弈中结合和合学理念与翻译学思想,或探讨一种跨代性翻译研究途径的一般方法,再或者从 4 92009年第3期 总第148期 外语学刊 F ORE I 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9,No .3Serial No .14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