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小学部)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小学部)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小学部)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小学部)

实验中学小学部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小学部学生评价体系

一、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2、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多运用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应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等。

3、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沟通与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各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校是实施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的主体,我校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为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各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并将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一)评价的主要项目、内容

评价的项目、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别是:平时学习表现、实践性学习、期中期末检测。学期末,根据这三部分的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每位学生一个学期的总评结果。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表现、书面作业、单元检测。

其中课堂学习表现主要记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侧重于课堂上能具体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或能具体感知到的外在表现。

书面作业是指平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各种类型的作业本来完成的作业,侧重于检查、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每做一次作业给一个成绩,每月根据各种类型的作业本上的各次成绩,得出本月书面作业综合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月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单元检测是指每个单元的书面检测,主要检查、评价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单元检测一般每单元进行一次,如果有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测,不管首次检测还是补测,都要记录检测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次检测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检测成绩。

2、实践性学习:主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实践作业一般每学期二到四次,有必要时家长协助,如确有需要的,每学期中途还可多布置一、两次实践作业。每做一次实践作业给一次成绩,每学期根据各次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3、期中、期末检测: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在完成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各进行一次,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考,不管是首次考试还是补

考,都要记录考试成绩。有进行补考的,根据首次考试成绩及补考成绩,得出一个综合考试成绩。

4、期末总评:学期末,根据上述各项的学期综合成绩,得出一个总评成绩。各项成绩按比例计算出总评成绩,然后划分为A、B、C、D 4个等级:90分以上,评为A级;70分-89分,评为B级;60分-69分,评为C级;60分以下时,评为D级。(见表2)

(二)各学科评价实施细则

1、品德与生活(社会)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和平时的行为表现、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

(2)实践性学习: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占结果的2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相关资料等,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3)期末检测:只进行期末检查,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5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2、数学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参加课堂学习(听讲、做练习、发言、讨论等)、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能力、单元检测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

(2)实践性学习:包括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占结果的1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相关资料等,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3)期中、期末检测:期中检测成绩占结果的20%,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4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3、语文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参加课堂学习(听讲、发言、讨论、识字、朗读、阅读、背记、写作等)、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能力、单元检测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教师要做好学生平时课堂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的记载,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2)实践性学习:包括口语交际、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占结果的1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相关资料等,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3)期中、期末检测:期中检测成绩占结果的20%,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4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4、英语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参加课堂学习(听讲、发言、课堂游戏、朗读、背记等)、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能力、单元检测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教师要做好学生平时课堂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的记载,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2)实践性学习:包括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讲英文故事、参加准交际活动等,占结果的10%。

(3)期中、期末检测:期中检测成绩占结果的20%,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4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5、科学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参加课堂学习(听讲、发言、讨论、收集和处理资料等)、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能力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

(2)实践性学习:包括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占结果的2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相关资料等,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3)期中、期末检测:只进行期末检测,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50%。允许学生申请进行第二次考试(补考),并记录其最高分数。

6、音乐

(1)平时学习表现:主要是学生参加课堂学习表现、学具准备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表现和课堂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30%。

(2)实践性学习:包括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占结果的20%。

另外,对积极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文艺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可加分,但加分后成绩不超过20分。

(3)期中、期末检测:只进行期末检测,期末检测成绩占结果的50%。可由试唱、听唱及音乐理论知识组成。

7、美术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表现、学具准备、学生作业等。由科任教师按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占结果的50%。(教师要保存好学生的优秀作品,学期结束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另外,对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绘画展览和比赛,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可加分,但加分后成绩不超过50分。

(2)期末检测: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测验,通过具体的素描、国画、油画、水粉画、剪纸等作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占结果的50%。

8、体育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各种运动会中的表现等,占结果的20%。

此项由科任教师、文体委员按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确定成绩。

(2)检测成绩: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的各项测试成绩累计得分,占结果的80%。

素质教育评价制度

XX中心小学素质教育 教师、学生评价制度 根据国家教委和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促进实施素质教育评价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教师、学生素质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一、评价指导思想: 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十八大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逐步建立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制约、激励、指导和调节的作用,加强教育行政、研究指导的科学性、规范性,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确保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素质教育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评价制度: (一)素质教育教师评价制度: 1、改革考试制度,取消学生按考试成绩排队,实行“等级”评价制度。 2、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开设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3、认真落实上级部门有关体育、卫生工作的规定,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美术、音乐和艺术教育。 4、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兴趣、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 5、按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 6、按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严格管理学生用书,制止课余时间、节假日补课或上新课。 7、上好活动课,广泛开展社团小组活动,做到辅导教师、内容、时间、场地、器材五落实。 8、重视发展学生特长和个人创新能力,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体育、艺术达标率达到标准要求。 (二)素质教育学生评价制度: 1、评价原则:在实施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中,坚持如下原则: (1)、多元性原则。学生素质发展不是孤立的,而多元性的、整体的。根据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学习品质与能力、体育活动与健康等方面素质设计出多种因素,多层次评估体系,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反映学生的实际。 (2)、主体性原则。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评价整个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发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主动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学校教育目标是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规格和要求的。当然,这种规格和要求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因不同的人文哲学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常常会得到不尽相同的诠释和具体化。但是,进步的教育总是将目光紧紧盯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无论对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之间有多少种解释,我们教育总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生存的空间——社会的现实与未来。 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积累与变迁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这样,人们生存与发展必需的知识范围被急剧扩大了,个体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和整合性。 学校首先要考虑的,已不再仅仅是将为个体提供哪些系统的人类科学文化的遗产,更要考虑的是个体将如何面对生存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来自社会的各种问题的挑战。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能做的一切,就是设法为个体能够解决无法预见的问题作准备,培养他们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中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儿童能力发展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三个主要领域:个人能力的成长;社会参与能力的成长;处理环境的各种要求和作用能力的成长的整合角度来看,我们教育的价值功能并不是使个体完成(也无法完成)全部的系统的人类文化遗产的积累,而是力图使个体形成全面的和基础的素质结构,以便将来能在社会的科学技术与政治情报的激流中不断地自我扩充知识内容,调整科学文化结构,改变和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于是,我们的学科教育已经开始大大地超越了经验与技能传递的范围。学生在取得经验认知的同时,探求社会发展的科学方法,形成社会认识的正确价值观念,提高社会活动的参与意识与能力,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业已成为社会对个体全面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小学的数学教育,其学习的认知对象(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目的——掌握这些事实并能运用,同时也是——发展科学地对社会探求的意识、价值、方法和情感的过程。这就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全部本质内涵。 从这个本质出发,我们不难概括出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即:“注重社会实践”、“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潜能”、“加强情感体验”。

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分析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详细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素质教育困难所在。最后,结合中国教育现状,有针对性提出基本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本对策 前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素质教育定位尚不明确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目前,很多人是根据《纲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提法,来定义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这个定义只表达了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而是一种主观定义。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搞的教育不是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所以这样主观定义本身无法取得必要的规范性。因此,当素质教育主张内涵模糊的时候,也必然导致所指混乱。

2.素质教育推进尚有差别 目前,素质教育推进的差别巨大,一些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一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和现实差别不断扩大。城区学校在师资配备、教育教学设施方面都占有优势,教育的投入大部分用于一些城区重点中小学建设,而农村中小学则师资匮乏、设施落后,只能维护日常教育教学;二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差别大。从小学到高中来看,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效果明显,而离高考、中考越近,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就越严峻,进展难度就越大。很简单的道理,初中入学是就近入学,所以小学教学压力不大,而高中入学要分重点和非重点,最后的高考就是拼分数了。 3.素质教育队伍尚缺保障 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水平,仅有一颗爱生之心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第斯多惠曾说,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学生对那些知识渊博、谈吐不凡的教师有着由衷的钦佩和崇敬感,表现在其行为上就是为他喜爱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但教师队伍形成了每年大量教师离退休,而极少有补充新教师,使教师队伍日渐薄弱。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下,怎样全面真正实施素质教育?4.素质教育评价尚不能接轨 现在,对素质教育的评价尚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体系,存在着片面、不合理的评价现象。 (1)社会评价不科学

素质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素质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素质教育现状”社会调研报告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素质教育现状却是问题频频。给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是素质教育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个性,必须合理设置学校课程,开设选修模块,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而不是重视学习结果。形成新的合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评价机制,家庭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后,从国家教委主要领导到着名教育理论家,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到广大中小学校长老师,乃至学生家长和普通电视观众,纷纷参与到素质教育中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面对当下的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举措到底成果如何?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的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二、 (一)调研目的 自从素质教育提出后一直是教育界一大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教育形势,学生需要减负,教师需要减负。由于高考制度,升学压力导致“应试教育”成行,让学生和教师不堪重负,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给教师也带来不小的压力。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教育的高效有序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行无疑是教育界的一个盛举。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下素质教育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调研内容

了解巫山县素质教育现状。对教师、学生、家长三类人员展开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以及对现在教育形势的看法。 (三)调研地点、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在重庆巫山县的县城、庙宇镇镇中心和长粱村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选择了巫山县城、乡镇和农村这三个层次的地方,保证调研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四)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分为五个步骤进行:选题分析、问卷制定、发放问卷、资料整理、撰写报告。选题分析。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本专业特点,本小组最终确定调研选题为“素质教育现状——以巫山县为例”。因此,本次调研为现状调查。问卷制定。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文献收集整理,分析出素质教育可能的影响因素,考虑到问卷填写人群的特点,以及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把握,制定出针对素质教育现状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运用寒假期时间,本小组成员对确定好的调研地点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力求做到抽样调查人群的随机性,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性。资料整理。对于调研收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总结、统计等工作,并分析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建议和意见。撰写报告。调研的最后一个步骤,调研报告的撰写,真实、系统、规范的记录此次调研的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展示调研成果。 (五)调研时间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3年1月2日至2月31日? (六)调研结果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问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素质教育的若干基本特征 学习和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特征之一: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中的做法。 素质教育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向全体人;它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c它并不反对英才,但反对使所有的教育成为英才教育的模式。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伯乐.要发现优秀的苗子,但教师首先是园丁,要呵护每一株幼苗。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造就的。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依法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机会。学校和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L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这样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个学生,但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成功教育’等教育实践可以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 2.特征之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思想指导下,必然具有片面性。素质教育则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 要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要努力使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小学部)

实验中学小学部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 <

小学部学生评价体系 一、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2、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多运用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应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等。 3、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沟通与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各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校是实施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的主体,我校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为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各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并将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一)评价的主要项目、内容 } 评价的项目、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别是:平时学习表现、实践性学习、期中期末检测。学期末,根据这三部分的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每位学生一个学期的总评结果。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表现、书面作业、单元检测。

其中课堂学习表现主要记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侧重于课堂上能具体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或能具体感知到的外在表现。 书面作业是指平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各种类型的作业本来完成的作业,侧重于检查、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每做一次作业给一个成绩,每月根据各种类型的作业本上的各次成绩,得出本月书面作业综合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月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单元检测是指每个单元的书面检测,主要检查、评价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单元检测一般每单元进行一次,如果有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测,不管首次检测还是补测,都要记录检测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次检测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检测成绩。 2、实践性学习:主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实践作业一般每学期二到四次,有必要时家长协助,如确有需要的,每学期中途还可多布置一、两次实践作业。每做一次实践作业给一次成绩,每学期根据各次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3、期中、期末检测: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在完成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各进行一次,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考,不管是首次考试还是补

2018年素质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素质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睿|艺|出|品

投融资数据统计: ? 种子轮、天使轮均归为种子轮,Pre-A轮、A+轮均归为A轮,其它轮次亦然;同年份同一项目的多轮融资,记为多个融资案例; ? 机构披露的融资金额,计算方法如下:数十万=10万元,数百万=300万元,数千万元=3000万元,数亿元=1亿元;近百万元=60万元,近千万元=600万元,近亿元=6000万元; ? 机构未披露融资金额的案例,融资金额不计入统计;美元融资金额按2018年月平均汇率比1:6.6117兑换为人民币计算;? 数据统计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机构未披露融资的案例未计入统计。数据资料由睿艺整理所得,但并不意指概括所有信息,可能因更新、完工或修正等原因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特此说明,亦欢迎业者同仁指正补充。素质教育行业赛道划分: ? 睿艺将素质教育行业划分艺术教育赛道、科创教育赛道、体育教育赛道、素养教育赛道、游学营地教育赛道、早幼教赛道和少儿英语教育赛道等细分赛道,其中素养教育赛道包括思维训练、情商教育、财商教育、口才教育等品类。 家庭消费数据来源: ? 家庭消费数据由睿艺联合家长帮发布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所得,特此说明并感谢家长帮的合作支持。 报告说明

行 业 分 析 篇

素质教育行业融资量及融资额皆创历年新高 据睿艺统计,2018年全年素质教育行业融资案例数为196起,全年融资总金额约117亿元,这是历年来素质教育行业最亮眼的一份融资成绩单。 细看历年素质教育行业的融资情况,2013年-2016年可视为素质教育行业的萌芽期,融资案例数虽逐年增长,但皆未超过100起,历年融资金额也均未达到50亿元。2017年素质教育行业迎来成长期,全年融资案例数达到146起,融资总金额约为60亿元。2018年素质教育行业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融资案例数和融资总金额皆创新高,相比于2017年,增长率分别为34%、95%。 2018年虽是素质教育行业融资爆发的一年,但从2018年6月份开始,素质教育行业在整体经济下行环境及资本寒冬的影响下,融资案例数也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资本对项目的投资更加谨慎,且愈加聚焦于素质教育行业各细分赛道的头部品牌。2018年1-6月素质教育行业融资案例数为110起,融资总金额约80亿元,而7-12月融资案例数为86起,融资总金额约37亿元,2018年下半年相比于上半年的融资案例数、融资总金额数分别降低了22%、54%。但在资本收紧的下半年,VIP陪练、傲梦编程、优儿学堂等细分领域的教育项目仍获得了过亿高额融资。 关键词:创新高 遇寒冬

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告诉大家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1.60元夺去了一个小学生的生命。某村委会决定,为提高小学升学率,实行考试不及格的要罚款的制度。一个学生因缴不出1.60元罚款,被拒绝参加第二次考试,结果,喝农药自杀了。这是片面用考试分数、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结下的又一恶果。血的教训再一次呼唤高考制度的改革,呼唤高考多样化,同时也呼唤基础教育阶段要建立自身的科学的评价制度。要下决心进行探索,不搞出一套科学的、正确的、完善的办法来,实施素质教育还会遇到严重障碍。实施素质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套好教材,还要有一个适合素质教育需要的科学的评价制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湖南汨罗市,上海南市区、嘉定区,广东广州市,江苏江阴市等地在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方面已经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根据完善办学条件,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确定评价项目,在评介中增加了音、体、美、劳方面的权重,增强了外部环境的权重,使之能形成一定的导向机制,这种探索是十分可贵的。特别是汨罗市还有一个对党政干部评价的制度,非常好,汨罗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督导室三家发文:评价乡镇、村的党政干部政绩时,按教育地位、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尊师重教等方面来评分。这些经验都很好,今后要逐步建立一批实验县,每个省、市、自治区都要抓1——2个点,作为素质教育实验点,包括建立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积极开展试验。以后要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九五”期间,连续抓五年,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就会由无到有,由 不完备到比较完备,并形成一门重要的学科。 (本文为柳斌同志1996年6月27日在全国的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汨罗研讨会上的讲话节录) 实施“六优工程”推进素质教育 一、优化教育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前提。 二、优化教育环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这要求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并建立区域推进机制,将素质教育纳入所在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优化招生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四、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五、优化评价体系(包括对学校、学生及校长、教师的评价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六、优化师资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 试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换 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近年来国内教育理论界热烈讨论的问题。实践中,在普通教育领域内,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验。要“应试”为“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之必然。然而,怎样认识与完成这种基础教育职能的转换,需要进 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恢复和振兴,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重视科技、人才与教育,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追求知识、渴望成才,成了每个青少年学生的奋斗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基础建设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是,由于社会变革时期,我国教育的特殊职能和作用,加上一些社会原因,也给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社会上的“文凭热”.“学历主义”的思潮,将基础教育完全纳人升学的轨道,社会、家庭、学生视进高等院校为唯一的成才之路。这样,一方面加剧了高校的升学竞争,另一方面,其直接后果便是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错误倾向的出现,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侨”的局面。从心理上给教师以及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基础教育变成升学教育,普通中学变成了“升学工厂”,它不仅阻碍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损害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升学教育的指挥棒下,过早专业化与片面发展,造成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的严重缺陷。改革势在必行。1991年李鹏总理在“八五计划和十还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要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关键。因此,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升学工厂”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地,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 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基本职能

第三章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基本职能 本章要点 教育人类学研究者认为,人类社会起始阶段的“本真教育”在经过漫长的“异化教育”阶段之后,今天正向“复归本性”的阶段过度,素质教育正是在这个过渡阶段出现的必然产物。素质教育畅通无阻以住教育的辩证扬弃,既包容着以往教育的合理因素,也具有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本章拟对素质教育内涵、特点、基本职能以及灵魂、重点等作出阐述,旨在为构建素质教育实践模式提供依据。 第一节素质教育的缘起和本质 一、素质教育的缘起 (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1.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素质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 2.素质教育的提出也是教育自身发展或曰“自己运动”的必然趋势。 二、素质教育的本质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即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同时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素质教育的特征 一、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或“非人”为本的。 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每个活生生的个人。

“以人为本”的人,是社会的人。 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特征具体体现在: 第一,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被普遍认同。 第二,人文学科以及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教育教学活动中“人的手段”和“人的方法”的普遍运用。 二、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面向全体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平等。(权利,机会,结果平等) 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并不完全等同于仅仅作伦理要求的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学生又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全面地体现在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上。 三、突出主体精神 主体是指从事现实活动的人,即活动的承担者和发动者。 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意味着:第一,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 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接目的;第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进行,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第三,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中) 素质教育是以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精神为重要标志。 素质教育不仅肯定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而且强调广大教师、教育管理者、决策者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都应作为主体积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小学部)

实验中学小学部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小学部学生评价体系 一、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2、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多运用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应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等。 3、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沟通与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各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校是实施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的主体,我校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为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各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并将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一)评价的主要项目、内容 评价的项目、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别是:平时学习表现、实践性学习、期中期末检测。学期末,根据这三部分的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每位学生一个学期的总评结果。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表现、书面作业、单元检测。

其中课堂学习表现主要记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侧重于课堂上能具体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或能具体感知到的外在表现。 书面作业是指平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各种类型的作业本来完成的作业,侧重于检查、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每做一次作业给一个成绩,每月根据各种类型的作业本上的各次成绩,得出本月书面作业综合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月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单元检测是指每个单元的书面检测,主要检查、评价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单元检测一般每单元进行一次,如果有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测,不管首次检测还是补测,都要记录检测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次检测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检测成绩。 2、实践性学习:主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实践作业一般每学期二到四次,有必要时家长协助,如确有需要的,每学期中途还可多布置一、两次实践作业。每做一次实践作业给一次成绩,每学期根据各次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3、期中、期末检测: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在完成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各进行一次,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考,不管是首次考试还是补

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

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 提纲: 本文着重探讨素质教育评价的若干特点。 一、素质教育评价功能的导向性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定位在选拔作用上,即如何从受教育者中挑选出适宜于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所谓"优秀者"。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和根本意义,既不在于鉴定和选择,也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警戒与鞭策,而在于检查教育目标的达成水平,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育教学过程,及时针对缺陷和问题进行补救和矫正。 二、素质教育评价对象的综合性 现代教育评价的范围已扩大到教育的全部领域,依据教育成果及与之相关联的要素作用大小,可区分出如下六个层次的评价内容。 三、素质教育评价主体的广泛性 学校教育评价主体包括了教师、学生、学校领导、教育管理部门、家长和其它与学校教育有关联的社会成员和组织。 四、素质教育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素质教育评价思想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 内容摘要: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予以促进和保

障。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教育评价活动是现代教育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在素质教育中起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管理和指导学校工作、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的重要工具,也是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自身进行检查、反思、改进教育和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没有评价的教育可能是盲目的教育。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可表述为"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评估机制在当前教育管理过程中最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它是个指挥棒,评估的指导思想、具体指标、方式方法及其效用,均牵动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着重从素质教育评价的功能、对象、主体、方法探讨素质教育评价的若干特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评价特点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也已在全国小学和初级中学(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则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予以促进和保障。 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行为的目的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人对自身行为结果及目的的实现程度的评价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育活动涉及教育方案、教育活动实施、教育活动参与者等等,要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对这些都需要进行适时的评价。教育评价活动是现代教育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在素质教育中起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管理和指导学校工作、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的重要工具,也是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自身进行检查、反思、改进教育和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没有评价的教育可能是盲目的教育,因此,系统的研究和掌握教育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用于指导实践,对于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的。 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可表述为"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其中评估机制在当前教育管理过程中最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它是个指挥棒,评估的指导思想、具体指标、方式方法及其效用,均牵动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着重探讨素质教育评价的若干特点。 一、素质教育评价功能的导向性 人类的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是人们在活动之前观念的存在于头脑中的活动结果,即预定的结果。人行为的目的性,是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人们在开展教育评价之前规定的教育评价活动所欲达到的效果,也就是教育评价主体期望通过评价及评价结果对教育活动产生的预期影响。评价的结果可能与预期的目的相吻合,也可能不同,这取决于评价主体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和对教育评价目的的认识。教育评价目的是开展评价活动的出发点。特定的教育评价活动,均指向一定的目的。评价的目的越清晰、明确,评价活动的效果就会越理想。

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紧紧围绕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来进行,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冷落的“陪读”地位。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选拔”和“淘汰”教育。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他批评只为少数可能达到最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准备阶梯的教育是最大的浪费。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择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就从教育对象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在一切为了升学,一切围绕升学的思想指导下,“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成为中小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高考范围主要限于学科课程和智育领域,必然出现在教育方针的贯彻上,重视智育,轻视德、体、美、劳各育;在课程设置方面,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学科教学方面,重视语言和数理化等所谓主要学科,忽视音、体、美、劳等所谓次要学科;在教育目标方面,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智能、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等等。这种“片面教育”必然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这种全面性要求是有其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的。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全面的,而非单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产生与发展自始至终是互相交织、相辅相成的,因而,人的素质发展也是具有整体性。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的素质结构得到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 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关于基础教育的任务,“双重任务”说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许多人看来,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升初中,初中教育的任务是升高中,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升大学。中小学教育的功能似乎就是要使尽量多得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升学”成了学校、家长、社会追求的惟一目标。 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所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校教育“奠定做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人的基础”。这就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性质。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 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应试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就是把学生单纯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具”。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智慧、潜能、和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

2019教师资格考试《素质教育理论》含答案

2019教师资格考试《素质教育观念试题》与《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初步实现“两基”目标后,进一步落实()战略的又一大决策。 A、邓小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 、科教兴国E、以法治国 2、新的教育思想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中产生。 A 、研究 B 、实践C、理论 3、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是最重要的素质。 A 、科学文化素质B、身体素质C、思想政治素质 4、()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A、以人为本 B、发展素质 C、提高能力 5、学校应当特别强调:()是最高的学位。 A、优异的学习成绩 B、高尚的思想品格 6、()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A、丰富的知识 B、适应社会的能力 C、终身学习 7、()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 A、教育 B、家长 C、社会 8、“学”贵于(),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 A、思 B、说 C、读 D、问 9、()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 A、创新 B、思考 C、记忆 10、()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 A、高中阶段 B、基础教育阶段 C、大学时期 11、读书是学习,()是更重要的学习。 A、向人请教 B、搜集资料 C、实践 12、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关怀()。 A、学生 B、每一个学生 C、后进生 13、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发展。 A、进一步 B、和谐 C、长足 14、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 A、教师教育艺术的创新 B、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C、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15、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 A、学习方式 B、学习态度 C、学习兴趣 16、失败是成功之母,()更是成功之母。 A、努力 B、表扬 C、成功 17、()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A、评价 B、考试 C、检测 18、考试应当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力求让学生找回失落的()。 A、知识 B、能力 C、自信

中国素质教育用户调查报告

中国素质教育用户调查报告

目录 对素质教育机构的启示2

调硏说明 UUUUUUUUUU UUUUUUUUUU UUUUUUUUUU 本次调硏对象为近一年内(2017 年8 月-2018 年7月)给孩子报过一门或以上素质类课外培训的中国家长。为保证调硏样本在某些关键指标上不出现太大的偏差,本次调硏在样本地域和年龄两个指标上设置了本次调硏主要采用在线问卷调研方式。调硏问卷回收后,对于存在 回答不完整、不清晰、前后 逻辑矛盾等问题的问卷,不 计入有效样本。 调研对象调研方法统计名词 TGI 酉蹶。TGI二某指标在某细分人群中的占比/该指标在总体人群中的占比 *100 r TGI>100则说明该指标在该细分人群的表现高于总体水平,反之则低于总体水平。TGI>105时,表示某指标具有明显优 势,TGI越高,优势越明显。

用户画像 80后高知女性为主体,家庭年收入集中在15-45万 本次受调研家长在基本社会属性方面的画像

性别妈妈占比超60%工作 年龄 F1 「(>4.4 % 80后家长占比近七成 地域覆盖全国27个省/直辖市,L79个市区#均匀 分布在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 工作领域广泛 分布在各行各业,加工制造/仪表设备(22.1% )、 贸易/批发/零售(12.6% )及计算机/互联网/通讯/ 电信(10.5% )行业相对占比较多;单位性质以民营 企业为主,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占比为64.7% , 国企、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军队占比为27.2% 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5-45万元 学历的家长最高学历为本科 妈妈 67.5% >10% 3-10% 无 15万元以内 15万元?30万 元 30万元?45万 元 45万元?60万 50.4%

XX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学校中层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社会代表参与,确定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运动技能与健康状况、审美与艺术技能、实践与操作技能评价小组组长及成员,制定评价方案。 2、认真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学习文件精神和学校评价方案,领会评估标准、步骤及方法。 3、实行评价公示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考试费用的收支,要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广泛支持。 4 、建立诚信制度: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5、做好培训工作,定期参加县级培训,结合学校对本校评价人员培训,做到公平、准确。 6、实施校级监控制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和考试成绩进行实时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7、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不尽职尽责,出现问题的人员要追究相关责任,纳入“两考一评”当中。 8、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平时评价与学期末评价要有机结合起来。

灵台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 一、学生素质评价的意义: 素质教育强调积极创造条件让所有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在其已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和可能的发展潜力上,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教育评价在实践中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定向功能,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某种意义上更为直接地左右学校的办学方向。社会对学生评价以分数为单一标准的局面还未完全打破,家长对学生考试分数“分分计较” 的现象还时时存在,迫使学校和教师追求学生的高分数、好名次,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个性特长方面素质的培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巨大障碍。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缓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竞争,为学生发展全面素质创设条件。 二、评价内容: 1、评价科目:道德认识与日常行为规范、语文、数学、常识、体育、音乐等学科。 2、评价方式:实行“学科等级+个性特长+ 激励评语”的 三维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突出情感、意志能力的培养和文明言行的形成。等级是指学科学习成绩达到的程度,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评语指学生的操行评语。 三、评价原则:

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方案

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方案 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还能够比较真实地反馈教育教学情况,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可靠的依据。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为评价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总目标,进一步突出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达到评价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 一、评价目标 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全面性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4、动态生成性原则。 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评价可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达成。 5、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