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建明教授专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与复发性流产

【陈建明教授专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与复发性流产

【陈建明教授专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与复发性流产

作者陈建明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

编辑王桂芹大连美琳达妇儿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

与复发性流产

本文摘自陈建明、苗竹林主编《复发性流产》专著

内异症是否引起自然流产发生率升高其实是有争议的。比如有研究表明,以腹腔镜作为确诊手段,内异症患者的自然流产率是27.6%,而对照组无内异症的不孕症患者流产率是18%,有显著性差异,但流行病学分析并不支持内异症患者自然流产率明显增加的论点。内异症患者自然流产率明显增加,不排除与免疫异常、升高的前列腺素(PG)刺激子宫收缩及干扰受精卵着床、卵巢功能异常等有关。

免疫因素

抗子宫内膜抗体

是子宫内膜腺上皮中一种孕激素依赖的糖蛋白。异位的子宫内膜能向自身反应性Th细胞递呈自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沉积于子宫内膜中,通过激活补体破坏子宫内膜的结构,干扰和妨碍受精卵的着床和胚囊的发育而导致不孕和流产。

抗精子抗体

正常情况下,由于精浆中存在的免疫抑制因子及女性生殖道的屏障作用,精子抗原并不刺激机体产生抗精子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可能由于抗子宫内膜抗体致子宫内膜的损伤,天然的屏障被破坏,精子可作为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女性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从而导致不孕和流产。

抗心磷脂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与抗原结合沉积于子宫及异位病灶中,通过激活补体,破坏子宫内膜结构,使子宫内膜呈现分泌不足,不利于孕卵着床,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

此外,子宫内膜异位蛋白(ENDO-I)参与的粘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侵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ANTES)、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也可能与内异症患者流产有关。

局部血管形成异常

胎盘肩负着在母体和胎儿间起着转运营养物质、气体和废物功能,其血流和血管形成对维持正常的胎盘功能是必须的,其血管水平与胚胎的成功发育密切相关,与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密切相关。研究证实,内异症患者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失衡,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VEGF受体1(sFlt-1),sFlt-1过度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降低VEGF水平,影响胎盘血管形成、胎儿生长发育,导致流产。

环氧化物酶、前列腺素因素

内异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特别是在无卵巢来源的雌激素的月经期、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雌激素的异常表达,是内异症病灶发展和维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类固醇类急性调节蛋白和芳香化酶调控雌激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又是类固醇类急性调节蛋白和芳香化酶的强诱导剂。环氧化物酶(COX)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有两个亚型,COX-1在全身各处表达,COX-2在正常情况下很少表达,甚至不能检测。内异症患者由于盆腔内环境的改变,大量细胞因子或炎症因子的表达,刺激下可生成大量COX-2,引起大量前列腺素生成,刺激雌激素异常合成,促进病灶发生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证实,在早孕妇女无论处于任何时期给予外源性的前列腺素,不管是经静脉、羊膜腔还是经阴道,都可导致流产,或者由于机体前列腺素抑制机制缺陷也可导致早期流产。

卵巢功能异常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引起卵巢功能减退,而采用任何一种手术方式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都可进一步加重卵巢功能损害,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随着卵巢储备功能的降低,其对性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导致获卵数减少、妊娠率下降和流产率增加。

另外,卵巢激素调节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在黄体期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组织增殖,在这时期孕激素的急剧下降或不足可影响胚泡的植入或早期妊娠的维持,导致自然流产的发生。

如何减少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对内异症合并复发性流产(RSA)的患者,常规检查遗传、解剖、内分泌、感染和免疫等方面的异常仍然是必须的,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内异症患者由于内异灶的存在,其致病因素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生殖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除了对轻度患者采用期待疗法,加强黄体支持外,对中度或重度内异症,为解决其RSA的问题,首先是要治疗内异症。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腹腔镜治疗。

在内异症RSA的致病机制中,免疫因素和卵巢功能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因此,免疫抑制、加强黄体功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分享|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点击数:4137 次字体:小大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宫腔被粘膜覆盖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 EMT以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为主要表现,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0%~15%,占痛经妇女的40%~60%。在不孕患者中,30%~40%合并EMT,在EMT患者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40%~60%。 该病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多见。绝经后或切除双侧卵巢后异位内膜组织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此病的发展,故EMT 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EMT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浸润和种植生长能力。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以侵犯卵巢和宫底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子宫直肠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故有盆腔EMT之称。 一、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关于异位子宫内膜的来源,目前有多种学说。 1.种植学说妇女在经期时子宫内膜碎片可随经血倒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盆腔其他部位,并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EMT。但已证实90%以上的妇女可发生经血逆流,却只有10%~15%的妇女罹患EMT。剖宫产手术后所形成的腹壁瘢痕EMT,占腹壁瘢痕EMT的90%左右,是种植学说的典型例证。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手或大腿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的EMT可能就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都是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反复经血逆流、炎症、机械性刺激、异位妊娠或长期持续的卵巢甾体激素刺激下,易发生化生而成为异位症的子宫内膜。 4.免疫学说免疫异常对异位内膜细胞的种植、粘附、增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表现为免疫监视、免疫杀伤功能减弱,粘附分子作用增强,协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移植。以巨噬细胞为主的多种免疫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存活和增殖。EMT 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变化,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的自然杀伤细胞(NK)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降低。病变越严重者,NK细胞活性降低亦越明显。雌激素水平越高,NK 细胞活性则越低。血清及腹水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及补体C3、C4水平均增高,还出现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卵巢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因此,个体的自身免疫能力对异位内膜细胞的抑制作用,对本病的发生起关键作用。 5.在位内膜决定论中国学者提出的“在位内膜决定论”揭示了在位子宫内膜在EMT 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位内膜的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特质,与EMT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黏附-侵袭-血管形成”过程,所谓的“三A程序”,可以解释EMT的病理过程,又可以表达临床所见的不同病变。 二、病理 EMT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靠近卵巢的盆腔腹膜及盆腔器官的表面。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腹膜EMT、卵巢EMT、子宫腺肌病等。 1.腹膜EMT 腹膜和脏器浆膜面的病灶呈多种形态。无色素沉着型为早期细微的病变,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呈斑点状或小泡状突起,单个或数个呈簇,有红色火焰样病灶,白色透

【陈建明教授专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与复发性流产

【陈建明教授专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与复发性流产 作者陈建明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 编辑王桂芹大连美琳达妇儿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 与复发性流产 本文摘自陈建明、苗竹林主编《复发性流产》专著 内异症是否引起自然流产发生率升高其实是有争议的。比如有研究表明,以腹腔镜作为确诊手段,内异症患者的自然流产率是27.6%,而对照组无内异症的不孕症患者流产率是18%,有显著性差异,但流行病学分析并不支持内异症患者自然流产率明显增加的论点。内异症患者自然流产率明显增加,不排除与免疫异常、升高的前列腺素(PG)刺激子宫收缩及干扰受精卵着床、卵巢功能异常等有关。 免疫因素 抗子宫内膜抗体 是子宫内膜腺上皮中一种孕激素依赖的糖蛋白。异位的子宫内膜能向自身反应性Th细胞递呈自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沉积于子宫内膜中,通过激活补体破坏子宫内膜的结构,干扰和妨碍受精卵的着床和胚囊的发育而导致不孕和流产。 抗精子抗体 正常情况下,由于精浆中存在的免疫抑制因子及女性生殖道的屏障作用,精子抗原并不刺激机体产生抗精子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可能由于抗子宫内膜抗体致子宫内膜的损伤,天然的屏障被破坏,精子可作为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女性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从而导致不孕和流产。 抗心磷脂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与抗原结合沉积于子宫及异位病灶中,通过激活补体,破坏子宫内膜结构,使子宫内膜呈现分泌不足,不利于孕卵着床,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

此外,子宫内膜异位蛋白(ENDO-I)参与的粘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侵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ANTES)、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也可能与内异症患者流产有关。 局部血管形成异常 胎盘肩负着在母体和胎儿间起着转运营养物质、气体和废物功能,其血流和血管形成对维持正常的胎盘功能是必须的,其血管水平与胚胎的成功发育密切相关,与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密切相关。研究证实,内异症患者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失衡,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VEGF受体1(sFlt-1),sFlt-1过度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降低VEGF水平,影响胎盘血管形成、胎儿生长发育,导致流产。 环氧化物酶、前列腺素因素 内异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特别是在无卵巢来源的雌激素的月经期、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雌激素的异常表达,是内异症病灶发展和维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类固醇类急性调节蛋白和芳香化酶调控雌激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又是类固醇类急性调节蛋白和芳香化酶的强诱导剂。环氧化物酶(COX)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有两个亚型,COX-1在全身各处表达,COX-2在正常情况下很少表达,甚至不能检测。内异症患者由于盆腔内环境的改变,大量细胞因子或炎症因子的表达,刺激下可生成大量COX-2,引起大量前列腺素生成,刺激雌激素异常合成,促进病灶发生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证实,在早孕妇女无论处于任何时期给予外源性的前列腺素,不管是经静脉、羊膜腔还是经阴道,都可导致流产,或者由于机体前列腺素抑制机制缺陷也可导致早期流产。 卵巢功能异常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引起卵巢功能减退,而采用任何一种手术方式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都可进一步加重卵巢功能损害,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随着卵巢储备功能的降低,其对性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导致获卵数减少、妊娠率下降和流产率增加。

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刘欣燕

第八章复发性流产 刘欣燕李瑾瑾 一、概述 流产(abortion)通常指妊娠不足28周且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由于妊娠20-28周且胎儿体重在500至1000之间的流产,胎儿有存活的可能,也称为“有生机儿”;因此美国等把流产定义为妊娠不足20周而终止者。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两大类。自然因素导致的流产称为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miscarriage),机械或药物等人为因素终止妊娠者称为人工流产(induced abortion)。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指连续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者。有学者建议将连续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作为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他们认为2次流产后再次流产的概率与连续3次流产后相同。国内外对于大量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发生2次自然流产和3次以上进行的病因检查中所查出的疾病的发病率基本相同。因此,发生2次连续的自然流产后即进行病因的检查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高龄妇女和原发性复发性流产,这样可以尽早的找到可能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减少再次妊娠失败给患者带来的身心伤害。 大部分的复发性流产发生在妊娠早期,尽管腹痛和阴道出血等流产症状可能出现在10周之后,但妇科超声可识别出胚胎的生长终止于妊娠10周之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复发性早孕期流产与胚胎的非整倍性相关,而胚胎的非整倍性与偶然发生的流产关系更加密切。小部分的复发性流产发生较晚,但一般不会晚于15-16周。 二、流行病学 据估计,人类妊娠中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为50%~60%,使用β-HCG检测可发现约30%~40%的受精卵在着床后很短时间内即停止发育,因此这类患者的流产仅仅表现为月经稍延迟、经量增多,有时就是正常月经来潮,从而临床难以确认。有明确停经史、腹痛、阴道出血等典型症状的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为10%~15%。复发性流产(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若将复发性流产定义为连续3次或3次以上妊娠20周以前的自然流产,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概述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患者如受孕,异位内膜可有蜕膜样改变。这种异位内膜虽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生长,但有别于恶性肿瘤的浸润,本病发生的高峰在30~40岁。 症状体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定义为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引起的病症,如生长在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 症状 1、痛经。 渐进性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而突出的特征,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止痛,甚至痛得“滚炕”或撞头。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月经结束而消失。

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80%有明显的痛经症状! 2、不孕。 约有50%左右内异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患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常因病变造成盆腔肿块、粘连、输卵管堵塞卵泡发育不好或排卵障碍等因素引起。 3、月经不调。 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可能由于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月经不调可作诊断参考,但在鉴别诊断中并无价值。 4、性交疼痛。 发生于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 5、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 进行性加剧的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罕见于其他妇科疾病,是诊断本症最有价值的症侯。表现为直肠、肛门、外阴部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 6、周期性膀胱刺激症状。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是指同一对夫妇在连续两次以上妊娠过程中发生自然流产的情况,是一种 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在临床上,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 了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复发性流产,目前对其病因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 将对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遗传因素的研究现状 遗传因素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许多患有复发性 流产的女性存在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近年来,通过对患有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及其家族 进行基因检测,发现了一些与复发性流产相关的遗传变异。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孕激素 受体的异常,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维持,进而导致妊娠失败。一些染色体异常如染 色体非整倍体也与复发性流产有关。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复发性流产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 要线索。 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患有复发性流产的 女性往往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不正常水平可能会导致胎盘发育不 良和孕期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自然流产。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中关 注免疫调节蛋白的异常。一些研究发现,IL-10和TGF-β等免疫调节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关。免疫因子在自然流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免疫因素的研究为预防和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内分泌失调是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之一。孕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维持孕育过程中起 着重要作用,而它们的异常水平可能会导致胎盘功能障碍和妊娠失败。近年来,一些研究 关注孕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对复发性流产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孕激素受体和甲 状腺激素受体的突变会导致激素信号通路的紊乱,从而影响胎盘发育和维持。一些研究还 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与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关联。内分泌因素 的研究为深入理解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环境因素在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不良生 活习惯的加重,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环境因素包括化学物质、放射线、噪声和压力等,它们可能通过影响卵子和精子的质量,进而影响胚胎的发育和存活,导致 自然流产的发生。一些研究还发现,孕期暴露于环境毒素如苯、甲醛等会影响胚胎的发育,增加复发性流产的风险。环境因素的研究为预防复发性流产提供了新的视角。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涉及遗传、免疫、内分泌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目前,针对复 发性流产的病因学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 可以通过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技术,对复发性流产的病因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其发病机制。还可以结合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复发性流产的相关危

复发性流产的研究及治疗进展2023

复发性流产的研究及治疗进展2023 近年来,复发性流产(RSA)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成为女性生殖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多样,常常需要生殖免疫学、生殖医学、妇产科学、风湿免疫学、血液病学、遗传学、男科、检验医学等多学科共同诊疗,是近年来母胎医学相关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非常棘手的常见疾病。 复发性流产诊治热点问题及理念更新 尽管近年来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但在国内外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复发性流产的诊治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对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筛查、诊疗效果以及活产率有着显著的提高。近几年,通过领域内专家们共同的努力,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相关专家在2016版《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基础上又共同撰写了《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使大家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有了新的观点,并对诊疗方案进行了更新。 定义 国际上对复发性流产的定义尚不统一,主要差别体现在流产的次数、妊娠的定义、流产的孕周上限、流产是否连续、是否包括生化妊娠等。《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建议

将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妊娠丢失定义为RSA,包括生化妊娠。 (1)胚胎丢失的次数:《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明确规定了将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胚胎丢失定义为复发性流产。(2)流产的孕周上限:如何界定早产与流产的界限?我国24-26周早产活胎率较低,26周以上活胎率明显提高,但是以往并没有国家定义26周为早产流产界限,为此,考虑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仍将流产的孕周上限定为28周。同时强调,26周以后的流产儿,应该根据胎儿当时的身体状况、当地就诊医院的医疗诊治水平、家属意愿等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抢救。(3)流产是否连续:一般来讲,如果3次定义为复发性流产,定义则不强调连续流产,如果定义2次为复发性流产,则提议连续流产作为诊断的指标。(4)是否同一性伴侣:《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强调连续2次同一配偶。(5)生化妊娠:明确的生化妊娠定义为流产。 筛查 由于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多样,若能在妊娠前进行高危因素或病因筛查后对症处理,再进行备孕,那么妊娠后发生流产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以往,没有明确复发性流产的筛查策略,常常导致临床中出现过度检查(过度诊疗)、医疗资源浪费(患者经济负担增多)以及漏查漏诊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治疗效

王若光:孕期超说明书范围用药的风险评估(PPT全文音频上集)

王若光:孕期超说明书范围用药的风险评估(PPT全文音频上 集) 在广州刚刚闭幕的由陈建明、王彩霞教授领衔组织的“2018中国首届复发性流产热点聚焦与精准保胎学术研讨会”上,王若光教授主讲了《孕期超说明书范围用药的风险评估》,受到了广泛好评。经授权,现将其授课的PPT、录音发布,供医生学习,供患友参阅了解。 先了解一下王若光教授 王若光,若光医学研究中心(诺光门诊部)创始人,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医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科研、教学、医疗工作30年,擅长妇科及生殖内分泌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与生殖内分泌,不孕不育诊疗,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药药理学及新药研发。 熟悉分子药理学、毒理学、药用植物与中药化学、药剂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分子病理生理学、妇产病理学、超声诊断学等。 临床擅长: (1)妇科及生殖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有40%的治愈比例,可恢复正常月经,多用中药周期性治疗)、卵巢功能减退和卵巢早衰,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不育,男性弱精少精阳萎早泄等。 (2)复发流产、胎停,妊娠维持等精准诊断病因分析、诊疗。 (3)出生缺陷与产前诊断咨询,表型-征象-分子遗传联合分析,遗传咨询分析与分子诊断。 (4)妊娠期与哺乳期用药安全与毒理咨询。 (5)妇科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产后疾病等;

(6)妊娠感冒、咳嗽;咳喘以及内科疾病诊治等。 若光医学中心(知识版) 王若光教授好大夫在线 讲座现场图片 好学者会议前求教 亦师亦友、亦偶像亦粉丝的“天天向上”团队 讲座的现场录音(上集) 受公众号对音频上传的”小于30M少于30分钟“的限制,48分钟的音频只能分成上下集发布了。本篇发布音频的上集(对应PPT的前16页),下集请观看同步发布的另一篇(对应PPT的后19页)。 王若光教授广州讲课01来自添乱帮00:0023:51 PPT全文 本篇的音频内容对应上面的前16页,下面的19页对应的音频请打开同步发布的另一篇文章(PPT下集+音频下集)

脂肪乳与免疫球蛋白在复发性流产保胎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脂肪乳与免疫球蛋白在复发性流产保胎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 会 刘冬玲;陈建明;黄琳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脂肪乳与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升高的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abortion,RSA)孕妇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因NK细胞升高在江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治疗的RSA孕妇共283例,按照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在孕5周开始分别采 用免疫球蛋白治疗(IVIG组,92例),脂肪乳治疗(脂肪乳组,103例)以及常规保胎(常 规保胎组,88例),妊娠12周复查NK细胞,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NK细胞比例、妊娠成功率以及两种不同注射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 IVIG组NK细胞比例为(15.38±3.85)%,脂肪乳组NK细胞比例为(16.10±4.05)%,常规保胎组NK细胞比 例为(21.30±4.62)%;IVIG组和脂肪乳组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保胎组治疗前后NK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VIG组活产率为81.52%,脂肪乳组活产率为78.64%,常规保胎组活产率为45.45%;IVIG组、脂肪乳组活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IG组、脂 肪乳组与常规保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滴IVIG比静滴脂肪乳较 少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IVIG和脂肪乳均可降低RSA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提高持续妊娠率,两者疗效相当.静滴IVIG比静滴脂肪乳较少发生不良反应. 【期刊名称】《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年(卷),期】2016(006)001

2023妇产科住院医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试卷(练习题库)

妇产科住院医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试卷(练习题库) 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临床特点是() 2、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3、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4、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5、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6、下列何项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依据() 7、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症状,下列何项是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点() 8、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9、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最不适宜() 10、下列哪项疾病进行诊刮是无助的() 1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12、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1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值一般不超过() 14、子宫腺肌病下列特点哪项是正确的() 15、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点是() 16、关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7、继发性痛经伴月经失调患者常发生于() 18、关于子宫腺肌病的症状,下列哪项是最典型的() 19、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20、下列哪些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21、子宫腺肌病最应和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22、对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下述哪项是不恰当的() 23、 44岁女性,G4P3,人流1次,月经量多2年,有大血块,伴贫血。查体:子宫中位,如孕9周大小,质硬呈 24、 34岁妇女,已生育,痛经3年,加重半年,月经量偏多。查体:子宫中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稍差;右附件 25、 32岁女性,G2P1,5年来痛经,近2年加重,需服止痛药物。查体:子宫正常大小、后位、质中、活动差, 26、经产妇40岁,G5P1,继发性痛经1年余并逐渐加重。查:子宫后倾,球样增大如孕8周大小、硬,附件未及 27、 45岁女性,G4P1,月经量多2年,伴痛经,需服止痛药物。查:子宫前位、均匀增大如孕8周、硬、活动; 28、 29岁女性,结婚不孕,月经无规则,出现痛经2年,每次须服止痛药。盆腔检查:子宫后位、稍活动;双侧卵巢 29、女,34岁,1-0-3-1,体健,近两年来腹痛并有日渐加重趋势。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可及6cm×7cm 30、女,30岁,婚后3年未育,有进行性痛经,妇科检查触及痛性结节,曾服达那唑痛经缓解,停药后义复发,拟行

最新: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诊治策略(全文)

最新: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诊治策略(全文) 自然流产是妇科常见疾病,在我国,自然妊娠获得流产率为10-15%,IVF-ET获得妊娠者,发生流产的几率更高。连续发生≥3次的自然流产,称为复发性流产(RSA)。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罗颂平教授从中西医不同角度为大家讲解了《复发性流产的诊治策略与思考》,罗颂平教授讲到:复发性流产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问题,其原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涉及优生,影响家庭稳定,备受社会关注。应该重视视复发性流产导致的心身问题,对于反复清宫引起的内膜损伤,宫腔粘连, 复发性流产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问题。连续发生2-3次流产后,再次妊娠的流产率显著上升【1】。此外,由于辅助生育技术的广泛开展,IVF-ET 获得妊娠后发生胚胎停止发育、生化妊娠的情况亦增加,更引起医师与患者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诊治复发性流产?是临床热点问题。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夫妇双方,与生殖细胞、子宫环境、胚胎着床与发育、内分泌与免疫调节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发生流产后,需要从遗传、子宫形态、黄体支持、母胎免疫调节等多方面查找原因。而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未发现明确的流产因素。 对于复发性流产,中医古籍有“滑胎”、“数堕胎”和“屡孕屡堕”等病名。

《诸病源候论》已提出“母有疾以动胎”和“胎有不牢固以疾母”的观点。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提出“父气薄弱”以致胎元不固。肾主先天,脾主后天,脾肾虚弱,冲任不固,则胎元失于固摄而殒堕。 对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中医强调补肾以固先天,健脾以养后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西医治疗以黄体支持为主,近年对母胎免疫和凝血问题高度关注,免疫治疗被广泛应用,并常使用免疫球蛋白、低分子肝素、皮质激素等,环孢素A亦有用于抑制母胎之间的免疫排斥。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和围产医学分会共同拟定了“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2】。欧洲亦制定了“防治先兆流产与复发性流产孕激素应用指南”【3】。但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系统诊疗,仍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有待深入研讨并逐步达成共识。 一、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筛查 复发性流产原因复杂。临床上许多发生多次流产的夫妇,会存在不止一种因素,也有一些患者经多方检查仍未发现异常,属于“不明原因”的流产。 1. 遗传因素:夫妇双方染色体和胚胎染色体检查,地域性高发遗传性疾病,如G6PD(蚕豆病)和地中海贫血; 2. 生殖细胞:男性精液分析和女性卵泡监测;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检查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2022复发性流产病因学检查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2022年2月,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复发性流产病因检查专家共识编写组牵头制定的《复发性流产病因学检查专家共识》在《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杂志刊发(以下称“该共识”)。仔细阅读该共识,发现很多地方有待商榷。为此,2022年3月12日,全国妇产科学、生殖医学、生殖免疫学、遗传学、风湿免疫学以及循证医学领域的有关专家(专家组名单见后),围绕该共识进行了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基数大,应该在共识中体现分层诊疗思想,注重卫生经济学问题及对基层医疗的指导作用。专家们对该共识中有关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具体商榷如下。 一、关于复发性流产病因的精准检查时机及项目 1、仅有1次流产史的病因学检查 该共识中关于2.1.1涉及的仅有1次流产史的病因检查有不妥之处。据《Lancet》最新发表的系列报道,自然流产的发病率为15.3%,而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发病率仅为1.8% 2.1%,如果以连续3次自然流产作为RSA,其发病率更是低至0.5%~0.8%[1]。研究表明,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是1次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2]。2020年自然流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简称2020版共识)建议对于仅有1次流产史的患者,除有明确家族史或临床表现,不推荐进行全面病因筛查。对有明显疾病家族史或临床表现者,病因已基本明确,可有针对性进行有关检查和评估。对高龄生育者,高龄本身就是流产的

高危因素,配子形成异常是最大的危险因素,但专家们指出,出于对我国国情的考虑,对于高龄女性仅发生过1次自然流产者,有下列情况可酌情进行评估:①胚胎染色体核型正常;②无导致流产的基础性疾病;③患者本人强烈要求病因筛查。但也要避免大规模筛查,以免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一点与欧洲生殖与胚胎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Embryology ,ESHRE )、美国生殖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Reproductive Medicine,ASRM )的RSA 指南及中国2020 版共识均一致[3-8]。 2、关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解读 该共识中对“一项对1676例日本RSA患者进行的分析发现,69%的RSA患者没有明确病因,被称为不明原因RSA"的表述与原文表述存在差异。我们查阅了这篇文献[2],其内容表述为“在未进行胚胎染色体检测的情况下,不明原因RSA的发病率为69%,而进行胚胎染色体检查之后,不明原因RSA的发病率只有25% ”,提示有相当一部分所谓不明原因RSA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3、关于可变病因”定期复查 该共识中提到“生殖道解剖因素(获得性解剖异常)、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同种免疫)、凝血因素(获得性血栓前状态)、内分泌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糖代谢异常)、男方因素(精液常规及精子DNA碎片率)等为可变病因,需定期复查”。“可变病因”提法值得商榷,该共识中将所有病因均列为可变病因并建议定期复查,容易引起误解,也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例如关于抗磷脂抗体,虽然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临床表现可能和抗体的种类、滴度存在一定的关联[9-10]。但尚缺乏足够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A.绒癌 B.宫颈癌 C.子宫内膜癌 D.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E.子宫内膜异位症 1.分段的诊断性刮宫适用于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2.宫颈刮片适用于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3.血清HCG适用于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4.血清CAl25适用于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A.高效孕激素疗法 B.假孕疗法 C.假绝经疗法 D.内美通疗法E.药物性卵巢切除术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6.具有较强的抗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效果和达那唑相同的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7.有肝功能损害者不宜用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A.绒癌 B.宫颈癌 C.子宫内膜癌 D.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E.子宫内膜异位症 8.阴道镜有助于诊断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9.腹腔镜有助于诊断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0.宫颈黏液结晶适用于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A.子宫粘膜下肌瘤 B.子宫浆膜下肌瘤 C.宫颈息肉 D.子宫腺肌瘤E.子宫内膜癌 11.30岁女性,继发性痛经2年,查子宫前位,前壁外突,质硬,有压痛,首先考虑为: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2.36岁女性,因经量多、周期缩短5个月就诊。查体:宫颈口扩张,可见一红色肿物3cm×3cm×2cm大小,其蒂位于内口处,子宫饱满,应诊断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3.60岁妇女,绝经8年,因阴道出血2个月行分段诊刮术,刮出物组织糟脆,最可能的诊断为: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检查及治疗主要内容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检查及治疗主要内容 我国通常将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RSA),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 一、复发性流产的常见病因 复发性流产(RSA)的病因复杂,有遗传因素、子宫解剖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道感染、血栓性疾病、免疫紊乱、不明原因、环境因素、身体疾患、药物因素、男方因素、过重的体力劳动、吸烟、酗酒、饮用过量咖啡、滥用药物及吸毒等不良嗜好等,最常见的是下述六大因素。 (一)子宫因素 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子宫解剖结构异常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子宫粘膜下息肉、各种子宫先天性畸形,另外宫腔粘连、子宫颈机能不全也是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原因。解剖因素所致的RSA多为晚期流产或早产。子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晚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二)遗传因素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RSA最常见的流产原因。常见的异常是常染色体

三体,其次是X染色体单体。复发性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主要包括染色体易位、嵌合体、缺失或倒位等,其中以染色体平衡易位和罗氏易位最为常见。 (三)血栓前状态 血栓前状态引起自然流产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妊娠期高凝状态使子宫胎盘部位血流状态改变,易形成局部微血栓甚至引起胎盘梗死,使胎盘组织的血液供应下降,胚胎或胎儿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胚胎或胎儿的发育不良而流产。遗憾的是,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妇女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其血液学检查也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四)内分泌因素 有研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可增加自然流产的发生率,此类患者出现RSA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高雄激素血症有关。美国生殖医学学会认为,高催乳素血症与RSA有关,通过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引起黄体功能不全从而导致RSA。孕妇的内分泌疾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均与RSA的发生有关。 (五)感染因素 任何能够造成菌血症或病毒血症的严重感染均可以导致偶发性流

子宫内膜异位症讲稿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流程及治疗策略 概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 )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疾病,近年来强调异位内膜必须有反复周期性出血,引起病理变化进展并出现临 床症状。EM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达10%-15% EM所 引起的痛经、下腹痛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不孕症的主要病因 之一。此病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居多,初潮前无发病者,绝经后或 切除卵巢后异位内膜组织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此病 的发展,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与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有关。EM的发病机制不清,目前的 病因学说有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及诱导学说等,但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病例的E M局部表现。此外还有遗传因素、免疫与炎症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可能与EM的发生有关。 EM病变广泛,形态多样,且有浸润、转移和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诊断和治疗困难。 EM的诊治已经成为当代妇科的热点问题。在1998年召开的第六界子宫内膜异位症研讨会上, 学者们提出:EM是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由于出血引起的疾病;器官依赖性疾病和激素依赖性疾病。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危因素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明显增加,多数为30〜40岁育龄妇女。发病原因较多,重 视下述高危因素对预防和早期发现本病有积极意义: 1、月经初潮早、周期短、经期长、经量多者,或有原发性痛经及先天性宫颈狭窄或阴道闭锁者。 2、月经期间运动量较大,如经期跑步、打球、游泳、骑自行车等均可加重盆腔充血,甚至经血逆流。 3、子宫手术如剖宫产术或剖宫取胎术,其它宫腔内操作的手术如人工流产术、输卵管造 影术、通水术等不慎均可能将子宫内膜逆入盆腔而形成异位症。近年来因人工流产术引发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显著增多,所以应切实避孕,不做或尽量少做人工流产为宜。 4、不孕。据统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中不孕率可高达30%〜40%,其原因与异位 症造成的盆腔广泛粘连有关。如月经持续来潮》5年而未怀孕者有易发本症倾向。 5、体质因素、免疫原因、家族史等。 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妇女直系亲属中患此病的可能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提示此病与遗传有关,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 异位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不同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的卵巢、宫骶韧带、子宫下部后壁浆膜面以及覆盖直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一)_真题-无答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一) (总分73,考试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A.月经异常 B.不孕 C.性交痛 D.痛经 E.无症状,体检发现 2.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A.可以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进行 B.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首选的术式 C.指至少保留患者的一侧卵巢 D.尽量采用电灼代替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灶 E.指保留患者的子宫 3. 30岁已婚妇女,原发不孕,痛经4年。查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可及触痛结节,为预防本病的发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鼓励妊娠 B.经期勿性交 C.人工流产时吸管缓慢拔出 D.严格避孕 E.服用口服避孕药抑制排卵 4. 患者34岁,继发性痛经3年余,进行性加重,下列哪项查体与其主诉密切相关:A.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质软 B.右附件囊肿 C.宫颈后唇可见一1cm×1cm赘生物 D.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球形、质硬且触痛 E.宫颈肥大

5. 显微镜下典型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包括:A.子宫内膜腺体与纤维素 B.子宫内膜腺体、子宫内膜间质、纤维素与出血 C.子宫内膜腺体、纤维素及出血 D.子宫内膜腺体、子宫内膜间质与血 E.子宫内膜间质、纤维素与出血 6. 监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A.B超 B.临床症状减轻 C.腹腔镜检查病灶缩小 D.血清CAl25的测定 E.促性腺激素水平 7.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下列哪项正确:A.多发生于初潮前 B.生育少、生育晚的女性发病少于多生育者 C.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无关 D.约20%患者无明显不适 E.该病对孕激素不敏感 8. 卵巢以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最早可见A.子宫后壁与直肠粘连 B.子宫后壁下段散在结节 C.直肠阴道膈结节 D.直肠子宫陷凹消失 E.腹膜无色素灶 9. 30岁女性,因痛经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峡部后壁散在褐色色素沉着,首先诊断为:A.盆腔结核 B.子宫内膜异位症 C.慢性盆腔炎 D.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E.以上均不是

妇产科主治医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模拟试卷8(题后含

妇产科主治医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模拟试卷8(题后 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 2. A3/A4型题 3. B1型题 1.导致子宫腺肌症的主要原因是 A.盆腔炎症 B.人工流产 C.多次妊娠和分娩对子宫壁的创伤 D.高雌激素水平E.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正确答案:C 解析:一般认为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可能是导致子宫腺肌症的主要原因。知识模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 A.指保留患者的子宫 B.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首选的术式 C.指至少保留患者的一侧卵巢 D.尽量采用电灼代替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灶E.可以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进行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 A.性交痛 B.月经异常 C.痛经 D.不孕E.无症状,体检发现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4.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正确的是 A.卵巢与周围器官有疏松粘连 B.一般单侧发生 C.又称巧克力囊肿 D.囊肿内主要是新鲜出血E.囊肿直径一般在5~6cm以上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5.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的特点是

A.有排卵,子宫内膜分泌期,但不能受孕 B.无排卵,但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分泌期 C.有排卵,基础体温双相,但无受孕可能 D.无排卵,但子宫内膜分泌期,基础体温双相E.有排卵,但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分泌期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6.根治性手术是 A.适用于30岁以上的患者 B.切除子宫双附件及盆腔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C.适用于痛经严重的患者 D.切除子宫及宫旁3cm组织,并行双附件切除E.术后需加用孕激素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7.卵巢以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最早可见 A.直肠子宫陷凹消失 B.子宫后壁下段散在结节 C.子宫后壁与直肠粘连 D.腹膜无色素灶E.直肠阴道膈结节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8.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机理是 A.假孕作用 B.雄激素作用 C.假绝经作用 D.抗前列腺素作用E.抗雌激素作用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9.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数值 A.巧克力囊肿破裂时会降低 B.较卵巢癌患者测值低,两者可以区分 C.全部升高,但一般不超过200U/ml D.可以反映治疗效果E.不能反映复发情况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0.下面病例哪例可以初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A.40岁妇女,腹痛劳累后加重,宫旁包块 B.35岁妇女,痛经进行性加重,宫旁囊性包块 C.20岁妇女,痛经严重,宫旁囊性包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