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目录

目录

1. 项目概述 (4)

1.1 项目名称 (4)

1.2 项目背景 (4)

1.3 总体规划 (5)

1.3.1 建设原则 (5)

1.3.2 建设目标 (6)

1.3.3 建设内容 (7)

1.3.4 建设周期 (9)

2. 现状分析 (11)

3. 需求分析 (11)

3.1 政府需求 (11)

3.2 游客需求 (12)

(1)个性化 (13)

(2)精准性 (13)

(3)互动性 (14)

(4)分享性 (14)

(5)便捷性 (14)

(6)品质化 (14)

3.3 住客需求 (16)

4. 总体架构设计 (16)

4.1 体系架构 (16)

4.2 系统综合规划 (18)

4.2.1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18)

4.2.2 建立统一的基础信息 (19)

4.2.3 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管理 (19)

4.2.4 制定统一的交换接口 (19)

4.2.6 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 (20)

4.2.7 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 (20)

4.2.8 建立统一的系统管理架构 (20)

5. 通讯网络与基础设施 (22)

5.1 移动通信信号及宽带覆盖 (22)

5.2 无线局域网 (22)

5.2.1 设计原则 (22)

5.2.2 无线网络架构设计 (24)

5.2.3 场景化无线设计 (24)

5.2.4 多方位安全设计 (25)

5.3 信息发布大屏系统 (27)

5.3.1 信息发布系统概述 (27)

1、信息传递更加生动高效 (30)

2、播放内容丰富 (31)

3、画面清晰稳定 (31)

4、播放方式灵活 (31)

5、运行更有保障 (31)

5.4 景区多媒体自助查询系统 (32)

5.4.1 软件功能 (32)

5.5 电子围栏 (33)

5.5.1 系统概述 (33)

5.5.2 主要功能 (34)

5.6 广播系统 (36)

5.6.1 系统概述 (36)

5.6.2 功能描述 (36)

5.6.3 系统需求 (37)

5.6.4 系统功能说明 (38)

5.6.5 特色功能 (39)

5.7 亮化系统 (41)

5.8 机房建设 (43)

5.8.1 机房的环境要求 (43)

5.8.2 机房设备布置 (43)

5.8.3 机房布线 (43)

5.8.4 中心机房的防雷及接地 (44)

5.8.5 中心机房电源: (44)

5.8.6 机房照明 (45)

5.8.7 机房消防和安防 (45)

6. 数据中心 (45)

A)建设的系统功能:主要搭建微网站管理平台以及微网站功能 (153)

1、微网站管理平台: (153)

2、微网站: (153)

B)针对流畅的播放语音导游包要求的设计: (153)

C)服务器的选型及考虑 (154)

11.4 视频监控报警系统 (154)

11.4.1 基于视频识别的客流统计系统 (155)

11.4.2 基于视频识别的客流统计系统 (160)

11.5 车船指挥调度系统 (165)

11.5.1 系统架构 (165)

11.5.2 系统组成 (166)

11.5.3 系统布局 (168)

11.5.4 功能特色 (170)

11.6 一卡通 (172)

11.6.1 系统概述 (172)

11.6.2 系统组成 (172)

11.6.3 系统功能 (173)

11.6.4 相关设计说明 (174)

13. 民宿度假区管理 (182)

14. 客房智能控制系统 (194)

15. 智能建筑设备综合管理平台 (205)

15.1.1 集成能源一体化平台的功能 (206)

15.1.2 体系结构 (206)

15.1.3 软件架构 (208)

15.1.4 集成能源一体化系统功能 (210)

1.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某景区信息化规划设计项目

1.2项目背景

中国旅游历经三十多年发展,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规划,从单纯的门票经济到全面的旅游经济,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同时,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旅游业也已经从外事接待型的事业,发展成为全民广泛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成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在社会经济中高速增长中,旅游行业将成为新的引擎,旅游消费也将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消费侧”。

当前,景区的保护、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景区新一轮的大发展和新超越,必须依靠科技的手段,着力打造智慧旅游,通过智慧景区的建设,实现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营销的目标,并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智慧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黎川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东南部,地处武夷山西麓,抚河上游,东与福建省的光泽县、邵武市毗邻,南与福建省的泰宁、建宁二县紧靠,西同本省的南丰县接壤,北同本省的南城、资溪二县相依。地势南高北低,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具有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均降水量1800.8毫米,是天然的旅游度假胜地。某度假区作为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总规划占地5000亩,投资10亿元,是按4A

级文化旅游景区标准规划的度假区,为了响应国家建设智慧旅游的号召,以4A 景区信息化建设标准为指引,同时,对于景区内部管理也有建设完整安防及信息化系统和智慧景区的应用需求,实现视频监控、报警、卡口、停车场、出入口、公寓安防等系统并实现多系统统一管理,结合GIS电子地图、公共广播、自动导览等系统,打造智慧型景区,同时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力度、提升游客的体验服务,以满足景区游客数量暴涨及随之带来的安全及信息化服务的强烈需求。

1.3总体规划

1.3.1建设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联网监控系统,必须是高性能、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以便支持今后不断更新和升级的需要,从而保护投资。同时本方案以满足实际应用为出发点,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石,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方案从系统设计理念到系统架构的设计,再到产品选型,都将持续秉承系统可靠性原则,均采用成熟的技术,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较强的容错能力、良好的恢复能力及防雷抗强电干扰能力。

?先进性

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包括先进的传输技术、图像编码压缩技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存储技术、控制技术,另一方面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设备选型与技术发展相吻合,能保障系统的技术寿命及后期升级的可延续性。

?扩展性

系统应充分考虑扩展性,采用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标准,确保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通互联,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系统的连接;在设计和设备选型时,科学预测未来扩容需求,进行余量设计,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扩容、升级。系统加入新建时,只需配置前端系统设备、建立和上级调度的连接,在管理平台做相应配置即可,软硬件无须做大的改动。

?易管理性、易维护性

系统采用全中文、图形化软件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人机对话界面清晰、简洁、友好,操控简便、灵活,便于监控和配置;采用稳定易用的硬件和软件,完全不需借助任何专用维护工具,既降低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费用,又节省了日常频繁地维护费用。

?安全性

综合考虑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在前端采用完善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前端设备的物理安全和应用安全,在前端与监控中心之间必须保障通信安全,采取可靠手段杜绝对前端设备的非法访问、入侵或攻击行为。数据采取前端分布存储、监控中心集中存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的访问采用严格的用户权限控制,并做好异常快速应急响应和日志记录。

1.3.2建设目标

景区综合安防管理系统建设要求以新一代宽带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视频监控、客流统计、公寓安防系统、停车场管理、卡口系统等各系统的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并支持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海量数据的综合应用、多系统之间的综合化管理,在现有景区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风景名胜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综合信息资源利用和应用支撑服务的能力,同时提升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在景区的管理上,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将对各个系统进行综合性管理,整合各系统资源,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同时统一用户操作界面,优化业务管理流程,让用户在系统的管理使用上变得更加的便捷、简单,让景区运营更有秩序更安全。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整合,使业务数据交互更加密切,系统的业务整合能力更加优化从而达到系统1+1大于2的融合效果。

对游客体验上,打造智慧景区,在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增强与游客的互动,让景区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更好地服务游客,带给游客更舒心、更美好的旅游体验。

在景区营销宣传方面,依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智慧旅游营销系统,拓展和探索新的旅游营销方式,开展精准营销,逐步建立广播、电视、短信、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

通过智慧景区的建设,以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形成“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安防”、“智慧民宿”五位一体的全方面智慧景区运营服务管理,建设“一云一平台”的智慧支撑体系,打造黎川的城市名片,提升黎川的整体形象,为江西省的旅游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3.3建设内容

围绕“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安防”的核心目标,主要建设以下内容:

1.3.4建设周期

根据某度假区总体规划,分两期实施,为实现2018年底完成一期建设的目标,智慧化建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18年:智慧旅游基础构建阶段

搭建某度假区智慧旅游建设的基础,对已经完成基建的岛铺设光纤、架设基站,并建设视频系统、广播系统、音响系统、亮化系统、无线WIFI以及中心机房

的基础建设,在游聚集点搭建展示宣传大屏;对已建成的民宿安装电子围栏,并对试点民宿安装客房智能控制系统。

初步建立风景区智慧旅游基础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形成组织架构完整的智慧旅游管理协作体系,提升智慧旅游建设能力,增强资源整合与跨行业部门协作能力;为游客的基本信息获取、票务预订、交通组织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到2018年年底,初步建成某度假区云数据中心、基于GIS的“某度假区旅游资源数据库”;推进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基础网络的建设;开始建设综合门禁票务系统与停车场管理系统;逐步完善面向游客的信息门户、综合信息发布系统、信息主动推送系统;实现混合现实漫游系统、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游客统计分析系统、智能消防安全系统的初步建成。完成智慧旅游执法系统、旅游咨询服务系统、宗教遗产保护系统的建设,初步建立景区智慧旅游基础支撑体系。

?2019年: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全面铺开阶段

在智慧旅游基础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指挥调度中心的建设,加强项目管理运营能力。全面落地景区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为游客在景区的旅游活动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与更优质的体验;提高风景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统计分析能力,提高各部门协作联动效率,提高风景区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智慧社会服务系统建设,建成全面覆盖景区的智慧旅游系统体系。

到2019年年底,继续对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综合门禁票务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综合信息发布系统、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智能消防安全系统、智慧民宿度假区项目进行后续建设。着手建设客流量监测与智能疏导系统、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完成面向游客信息门户、信息主动推送系统、游客统计分析系统的建设。建成全面覆盖景区的智慧旅游系统体系。

?2020年:智慧旅游建设提升阶段。

完善景区云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建设,建成充分整合各类智慧旅游主体资源的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多主体联动,开放接口,对外提供旅游业云服务;提升风景区旅游市场监管、营销决策能力,进一步完善智慧景区保障体系。进一步丰富旅游体验,打造景区良好的智慧旅游形象。

到2020年年底,建成完善的综合门禁票务系统、综合信息发布系统、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目的地营销系统、智能消防安全系统、智慧民宿度假区系统、客房智能控制系统。完善已建成系统的功能,通过三个阶段的实施,使景区智慧旅游水平显著提升,达到国内风景区一流标准。

2.现状分析

由于目前景区正在进行基建工程,所有智慧化建设均在规划阶段。

3.需求分析

3.1政府需求

X公司及景区管委会作为智慧景区建设的实施主体和最主要用户,其信息化需求主要分为内外两个方面,面向风景区内部的管理需求,形成一体化的便捷管控平台;提升内部信息传递水平;增加游客数据数量和质量,提高分析决策能力的需求;提升应急应对效率,保障旅游安全的需求;加强风景区资源环境的保护的需求。外部需求是指对其他类型用户的管理需求,要实现对风景区内游客的信息化服务和对涉旅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等旅游行业的监管,内容主要是信息公开、执法检查等。

一管理、

统一调度、

统一指挥

疏导系统等各种实时数据

公共服务面向公众的门户集

风X公司及景区

管委会

在线咨询,投诉监督系统,

旅游目的地查询系统等

服务管理旅游服务内容及价

格、周围景点信息

等在线查询

风X公司及景区

管委会

现代化游客服务中心

安全管理游客人身安全管理

智能化

风X公司及景区

管委会及相关

部门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安全执

法等

公共营销旅游产品(资源、

景点)信息在线展

示宣传、促销活动

展示等

风X公司及景区

管委会

三维数字景区展示与互动

体验,景区信息的全网覆盖

(特别是无线网)

3.2游客需求

我国旅游业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游客的需求从“吃、住、行、游、购、娱”线下六要素,拓展到现代旅游的“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然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游客的需求也逐渐开始转变,升级为线上线下融合、旅游前中后全时段的N要素,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分享、咨询、投诉、反馈等线上要素。

“N要素”的出现使得游客需求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互联网凭借其便利性、广泛分布性、创新性、资讯丰富性等特点,使旅游消费者表现出个性化、精准性、互动性、分享性、便捷性和品质化的特征。

(1)个性化

互联网时代,旅游消费者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个性化。可便捷获取的海量旅游信息,使得更多游客愿意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安排自己的旅游行程。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是以旅游中间商为主。旅游中间商确定了旅游中乘坐的交通工具、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选择、停留时间等,提供的是固定产品的包价服务。即使游客有不同的旅游需求,也只能接受旅游中间商提供的模块化、制式化的旅游产品。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游客个性化需求的释放提供了一个巨大而自由的空间。旅游者可以自助定制适合自己的机票、宾馆、旅游线路等产品,将自身独特的旅游需求传达给旅游供应商,享受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来某风景区的游客可以通过OTA平台或者景区门户购买门票,预定饭店座位,选择住宿酒店等,自己把控旅行节奏。

(2)精准性

在传统的旅游消费环境下,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有限。互联网时代,垂直搜索引擎技术的出现使旅游消费者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精确的旅游信息。垂直搜索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某一特定人群或某一特定需求的信息进行检索,搜索更专业、精确和深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基于大量的数据收集,风景区将以更智能的方式实现精准的主动旅游信息投放,游客将获得更加精准的信息。如某的重游游客将在佛事法会之时,通过移动端收到某风景区旅游交通管控等各类旅游相关信息。

(3)互动性

在互联网时代,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传统的消费环境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旅游消费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旅游信息由旅游供给者单向传播给旅游需求者。互联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信息单向流动的现象。一方面互联网提供的大量旅游信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了旅游者主动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网上社区的兴起提供了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广阔平台。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沟通的互动性

加强,这就从总体上强化了旅游者的主体地位,游客可以与风景区管理人员互动,参与到某旅游产品设计和选择之中,处于更主动的地位。

(4)分享性

社交网络的兴起,不仅使旅游消费者可以由此获得需要的旅游信息,还可以主动发布信息和分享经验。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人际关系兴趣爱好聚集在网上社区,当完成来某风景区旅游之后,会在民宿度假区通过网络媒体分享给大家,通过互动交流扩大美好的旅游体验和糟糕的旅游经历的影响范围,通过口碑传播给更多的潜在游客。因此,也使得口碑传播在某旅游营销传播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而且口碑在消费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5)便捷性

传统的购买方式下,旅游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时间成本,因此消费讲求便捷性,互联网使旅游消费者可以迅速获得信息,货比三家甚至多家再做消费决定;甚至可以到达某的同时,借助电子商务实现便捷的在线预订和支付,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步骤,提高了选择和购买效率,使“说走就走”成为现实。

(6)品质化

在人们消费水平提升,游客旅游经验丰富的前提下,游客在旅游消费选择中会选择较高品质精细化的产品,希望通过旅游实现增长专业知识、或体验康体度假生活,宁愿花费更多的成本实现深度体验旅游。互联网使得游客可以轻易的获取更多层次、多种类的旅游线路、住宿、导游信息,增加了游客的选择余地。此外,智慧旅游一方面为游客品质化的需求进行优化,如游客可以通过语音导览深度了解某风景区景观背后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品质化的旅游体验,科技体验类旅游产品对游客颇具吸引力,是高品质的新奇体验。

3.3住客需求

由于景区内公寓、别墅、别院等区域,景区建设需要通过智慧的手段,实现真正的主客共享。一方面提升市政服务职能,如协调停车问题。另一方面为住客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实现主客分离。

4.总体架构设计

4.1体系架构

X某度假区智慧景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需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目前X某度假区风景区提出的信息化需求,智慧景区整体架构如图3-1所示。建设的整体格局由“一个门户”、“两个中心”、“三个体系”和“多个应用”组成的完整体系。

图2-1 X某度假区智慧景区建设整体架构

一个门户

“一个门户”指的是统一的景区门户。将官方网站、手机移动应用、虚拟游等信息发布渠道进行统一整合,对外进行资讯发布和电子商务,实现信息数据统一出入口,树立景区旅游感知的一体化门户。

两个中心

“两个中心”包含景区数据中心和景区指挥调度中心。景区数据中心由硬件存储的磁盘阵列、景区综合数据库及附属的网络软硬件设施所组成的复合型的用于景区数据存储、管理、计算、处理、发布等功能的大型数据处理中心;景区指挥调度中心集中设置视频、GPS 监控指挥、景区车辆指挥、景区资源指挥、景区信息化应用集成等系统,利用电视墙、大屏幕设备,接入显示各监控点的视频,并可利用多个大屏幕同时放大显示重要位置的视频和GPS 监控电子地图、重要景

区数据等,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工作人员可更充分了解现场状况、迅速找出最佳措施,并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指令,快速处理。

五个个体系

“五个体系”包含景区智能管理体系、景区智能服务体系和景区智能营销体系、智能安保体系、智能民宿体系。景区智能管理体系将景区内所有管理和监控的设备设施、传感器、控制系统及相关应用进行集成,并通过叠加地理三维地图,进行可视化的综合监管。景区智能服务体系将景区内有关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应用进行集成,进行统一的后台管控和信息资源共享优化,为广大游客提供服务。景区智能营销体系对景区内宣传营销相关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控,支持信息多渠道发布、游客互动评价、手机资讯推送等功能,同时监测景区环境,保障景区生态。

多个应用

“多个应用”是指景区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在管理、服务、营销以及资源保护的多个体系下,建设的景区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应用应该是灵活的、可选的、符合实际需要的,景区可以在已有的信息化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新建、扩展和二次开发,将“智慧景区”的建设落到实处。

4.2系统综合规划

X某度假区智慧景区建设,需要做到与现有的系统需要做到融合,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X某度假区旅游建设的标准体系,为今后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建设奠定基础。

4.2.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指定数据标准是构建新系统、改造系统和数据集成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规范系统建设时对业务的统一理解,增强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对数据的定义与使用的一致性。新系统建设应遵照或尽可能贴近指定的数据标准;对于现有系统改造,应贯彻统一的业务定义,通过数据转换来满足统一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标准接轨。统一的数据标准适用于金融业务数据描述、信息管理及应用系统开发,可以作为经营管理中所涉及数据的规范化定义和统一解释,也可作为信息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作为应用系统开发时进行数据定义的依据。

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商业合作计划书

“智慧旅游”商业合作计划书 2016年10月 目录 第1章市场分析 .................................................................................................. 1.1 市场需求 ............................................................................................... 1.2 市场前景 ............................................................................................... 第2章项目背景 .................................................................................................. 2.1 项目提出的原因 ................................................................................... 2.2 可行性分析 ........................................................................................... 2.3 创新性分析 ........................................................................................... 2.4 项目功能简介 ....................................................................................... 第3章?竞争对手分析 .......................................................................................... 3.1?以电子商务为目标的企业 ................................................................... 3.2?以提供服务为目标的企业 ................................................................... 第4章?自身条件分析 .......................................................................................... 4.1?人员能力分析 ....................................................................................... 4.2?技术实力分析 ....................................................................................... 4.3?费用分析 ............................................................................................... 第5章总体计划 .................................................................................................. 5.1 建设目标 ............................................................................................... 5.2 建设任务 ............................................................................................... 5.3 总体框架 ............................................................................................... 5.4 感知层 ................................................................................................... 5.5 数据交互层 ........................................................................................... 5.6 业务支撑层 ........................................................................................... 第6章功能设计 .................................................................................................. 6.1 信息站综合服务 ................................................................................... 6.2 智能导览 ............................................................................................... 6.3 智能门票 ............................................................................................... 6.4 安全监控中心 ....................................................................................... 6.5 旅游服务中心 ....................................................................................... 6.6 车辆管理中心 ....................................................................................... 6.7 信息发布服务 ....................................................................................... 第7章安全体系设计 .......................................................................................... 7.1 物理安全 ............................................................................................... 7.2 网络安全 ............................................................................................... 7.3 应用安全 ............................................................................................... 第8章项目技术解决的问题 .............................................................................. 8.1 信息整合和规范化建设........................................................................ 8.2 优化的管理手段.................................................................................... 8.3 更好的服务............................................................................................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追求更多的参与和交往性活动,旅游活动将朝着大众化发展,家庭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总体趋势,旅游景区在节假日时,由于旅游人员流量大、车流量多,景区管理部门正在力求通过改善软硬件设施,不断融入科技产品来提升针对游人的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在公园景区现实的应用需求推动下,数字化景区的建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园景区所关注。二、系统架构 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以满足各种应用在网络平台上高效稳定地运行。在公园景区内构建先进的网络系统,可以完成公园管理的各种先进的无线应用,在这个基础上融合视频监控技术、无线语音技术、无线漫游技术和无线安全技术可以实现很多全新的应用。诸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无线互联网接入系统、景区信息化查询系统、电子票务系统、移动警务系统、应急处理系统、VOIP语音、无线导游、游客定位系统等等。 设计思路: 通过对园区数字化建设,使园区成为一个贴近生活,便于管理,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永续经营的智慧公园。 智慧公园主要建设内容:电子门票、园内消费、游园导览、安全保障、游客定位、资产管理,环境监测等。 通过旅游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支撑技术的应用,构建出智慧景区完善的管理系统,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1、电子门票:以RFID电子门票平台为基础,整合导览、导游、定位、车流和客流数据采集之间的关系,将采集的所有数据整合一起,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联动。 2、园内消费:游客可以通过RFID电子钱包功能进行充值,在园区进行消费,其中主要存放持卡人的现金充值额等账目信息,与公园一卡通中心数据库保持同步,每笔消费均形成流水,计入总帐。 3、游园导览:通过LED大屏或者触摸屏实时了解园区商家优惠活动,为游客带来购物便利,也为园区经营带来增值服务,同时能通过LED大屏幕或指路牌的触摸屏实现位置感知、在线导航、在线投诉等,使园区管理更加规范法。 4、位置感知:通过RFID人员定位、实时统计园区活动人数,可以避免人员高峰期带来的拥挤,为园区管理制定更好的应急预案,防范于未然;同时通过手机或信息触摸屏查询人员位置,防止小孩的丢失。 5、安保在线:游客如遇紧急事件,可通过公园内的紧急按钮向园区安保人员求助,公园安保人员通过电子地图便可知道具体报警地点,同时通过园区视频监控系统与求助系统联动,为安保人员提供应急方案。 6、资产管理:通过定期对园区设备的巡检,了解园区资产情况,使园区设施能够做到更好的维护,生产统一的维护报表。 7、Wi—Fi热点覆盖:实现整个公园无线覆盖,游客可通过移动终端与外界进行沟通。 8、节能环保:通过环境监测,实时调节室内温湿度,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通过对整个园区用水用电进行数据采集,生成统计报表,为园区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案,减少水电的浪费。 创建新的业务模式:一方面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加强旅游景点对于人流车流的动态管理,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青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风景区范围、性质 (4)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5) 第四章规划目标及发展规模 (6) 第五章规划分区、结构、布局 (10)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12) 第七章核心景区规划 (26) 第八章绿化培育规划 (27) 第九章风景游赏规划 (29) 第十章典型景观规划 (33) 第十一章游览设施规划 (34)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36) 第十三章社会经济规划 (42) 第十四章防灾减灾规划 (48) 第十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54) 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55)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策略 (58) 第十八章附则 (5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保护青龙湖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资源和全面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指导合理利用与科学建设、依法管理风景区,特制定《青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及附件(规划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成果中的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必须同时使用,在本规划范围内及有关区域的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适用于风景区内的各类用地保护、利用和建设管理,文本涉及的指标和数据是结合风景区的性质和特色而制定,未涉及到的指标和数据均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 1、坚持严格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保护山岳地貌和森林生态环境, 加强植被培育; 2、严格保护自然水系,加强水土保持; 3、建立和完善山岳森林生态群落结构,适度调整林相;营造森林生 态群落景观; 4、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重点展示山水、森林群落自然景观和古 寨遗址;

智慧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目录 目录 1. 项目概述 (4) 1.1 项目名称 (4) 1.2 项目背景 (4) 1.3 总体规划 (5) 1.3.1 建设原则 (5) 1.3.2 建设目标 (6) 1.3.3 建设内容 (7) 1.3.4 建设周期 (9) 2. 现状分析 (11) 3. 需求分析 (11) 3.1 政府需求 (11) 3.2 游客需求 (12) (1)个性化 (13) (2)精准性 (13) (3)互动性 (14) (4)分享性 (14) (5)便捷性 (14) (6)品质化 (14) 3.3 住客需求 (16) 4. 总体架构设计 (16) 4.1 体系架构 (16) 4.2 系统综合规划 (18) 4.2.1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18) 4.2.2 建立统一的基础信息 (19) 4.2.3 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管理 (19) 4.2.4 制定统一的交换接口 (19)

4.2.6 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 (20) 4.2.7 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 (20) 4.2.8 建立统一的系统管理架构 (20) 5. 通讯网络与基础设施 (22) 5.1 移动通信信号及宽带覆盖 (22) 5.2 无线局域网 (22) 5.2.1 设计原则 (22) 5.2.2 无线网络架构设计 (24) 5.2.3 场景化无线设计 (24) 5.2.4 多方位安全设计 (25) 5.3 信息发布大屏系统 (27) 5.3.1 信息发布系统概述 (27) 1、信息传递更加生动高效 (30) 2、播放内容丰富 (31) 3、画面清晰稳定 (31) 4、播放方式灵活 (31) 5、运行更有保障 (31) 5.4 景区多媒体自助查询系统 (32) 5.4.1 软件功能 (32) 5.5 电子围栏 (33) 5.5.1 系统概述 (33) 5.5.2 主要功能 (34) 5.6 广播系统 (36) 5.6.1 系统概述 (36) 5.6.2 功能描述 (36) 5.6.3 系统需求 (37) 5.6.4 系统功能说明 (38) 5.6.5 特色功能 (39)

“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智慧景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景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以智慧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初步建立景区资源管理系统、景区电子自助导览系统、景区监控管理系统、门禁与安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五大系统;将景区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变分散管理为协同、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实现“资源保护智慧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实现管理和营销新的突破,树立先进的管理和科技旅游品牌。 具体思路 “智慧景区”建设的具体思路: 第一,以建设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听取建设部相关专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规定、意见和建议融合到“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中。 第二,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智慧景区”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所采用的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和服务理念上。在深入了解景区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成“智慧景区”总体规划。 第三,以景区的具体实际为基础。“智慧景区”最终是景区经营管理服务的。总体规划必须从景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对管理服务、生

态保护、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智慧化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反复讨论,总体规划方案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第四,以国内相关景区/城市的智慧化建设经验为参考。“智慧景区”的总体规划需要消化吸收国内外相关景区、城市已有的智慧建设管理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景区的实际,为己所用。 第五,以运营智能化为核心,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智慧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为目标,建立符合自身管理的“智慧景区”。 建设目标 “智慧景区”建设总体原则: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的总体原则,“智慧景区”建设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建设。 “智慧景区”建设目标:制定总体建设规划、完成景区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三维全景展示系统为中心的展示平台建设、改造传输网络,实现智慧景区管理流程的初步改造,并为智慧景区的运行维护培养一批具备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人才,使“智慧景区”建设初见成效。 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创新优化的过程,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总体规划为智慧景区建设进行阶段划分,并规划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那些基础性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以及对景区经营管理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要优先建设。目的在于使智慧景区的建设迅

智慧旅游建设实施方案{项目}

智慧旅游建设方案 智慧旅游系统是紧紧围绕“三区三城”的建设而提出的应用系统系统建设,借助于数据挖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学技术,实现苏州市旅游业智能化、快速发展,着重立足于“以游客为中心”的多部门协作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应用系统。通过对苏州市旅游业的总体分析,对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体系的建设实现智慧旅游系统的总体应用。 一、综合信息采集体系 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首先是以游客为中心的应用系统的建设,所有的应用服务首先都是以游客信息的获取为基础,而后才能借助相应的信息手段,实现对游客的一对一沟通。因此,我们系统的建设重点将以游客会员制为基础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对于如何保证让游客方便快捷的成为系统会员,并且能满足对所有游客的服务需求。我们将重点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让游客知晓我们的系统,提供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方便用户注册成为我们系统的会员,享受我们的服务。 通过对游客人群的综合划分,一般游客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即团队游客和自由散客。对于团队游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强制旅行社录入游客信息,在录入游客信息的时候默认为其开通会员信息,并将开通信息以短信或彩信的形式推送给用户,让用户知晓该信息,或者直接通过旅行社派发游客卡,让游客可以在苏州便捷的享受“刷卡”服务,通过刷卡及时定位游客的信息,为其提供相

应的服务。而对于自由散客由于其流动性强,旅行的时间和路线也较为不规律,从而让我们很难获取该用户的信息,让其成为系统会员。因此,对于这部分的游客我们重点通过网站和车站、景点、游客咨询中心建立信息采集系统。互联网上可以让用户直接享受预定服务,并配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用户实行“预约旅游”,一方面便于我们收集用户资料,另一方面为景点分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在车站或景点等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我们可以建立咨询服务点,在游客进行相关咨询的时候由人工进行宣传或代为注册成为系统用户,并向其发放旅行服务卡,使其成为系统会员,从而满足我们对其服务需求。 二、多级应用体系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对于游客的综合服务管理当前已经不再局限在某一集体或职能部门之内。因此,如何对游客进行标准的、统一的服务将是建立本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根据对游客的服务部门分析,我们将其主要划分为以下服务系统: 1、导游应用系统 导游是游客在旅行中陪伴最多的人群,历来有游客的“全职保姆”之说,游客所有的旅行途中应用服务都与其息息相关。另外,一方面导游在向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负责对游客的管理,保证整个团队的统一,维护团队的整体利益。因此,对于导游的管理将至关重要,如何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同时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又以不增加导游的工作量为前提,让导游主动乐意使用。同时,由于导游工作特殊性,其在工作时间往往在车上或旅行途中,没办法随身携带的电

市级全域智慧旅游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市级智慧旅游建设 实施方案 2018年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建设原则 (1) 三、建设目标 (2) 四、总体架构 (3) (一)智慧旅游的顶层设计。 (3) (二)智慧旅游的总体架构。 (4) 五、主要内容 (6) (一)主导型项目。 (6) 1. 智慧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 (6) 2. 旅游指挥调度中心。 (7) 3. 旅游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 (7) 4. 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 (8) 5.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8) 6. 旅游信息门户网站。 (9) 7. 旅游智慧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9) 8. 旅游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0) 9. 移动终端旅游应用平台。 (10) 10. 智慧旅游体验中心。 (10) (二)引导型项目。 (11) 1.智慧景区(度假区)。 (11) (1)电子票务子系统。 (11) (2)景区(度假区)信息发布子系统。 (12) (3)客流趋势与预警子系统。 (13) (4)基于位置与身份识别的服务子系统。 (13) (5)深度旅游引导子系统。 (13) (6)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13) 2. 智慧旅行社。 (14) (1)旅行社信息门户。 (14)

(2)合同管理系统。 (15) (3)导游管理系统。 (15) (4)车载监控系统。 (15) 3. 智慧饭店(酒店)。 (15) (1)数码客房服务系统。 (16) (2)饭店(酒店)运营管理系统。 (16) 4. 智慧游轮。 (16) (1)游轮客房服务系统。 (16) (2)运营管理系统。 (17) 5. 智慧温泉。 (17) (1)温泉运营管理系统。 (17) (2)电子票务(匙牌)系统。 (18) 6. 智慧乡村旅游。 (18) 7. 智慧旅游服务商。 (18) (三)示范型项目。 (19) 1.示范智慧景区(度假区)。 (19) 2. 示范智慧饭店(酒店)。 (19) 3. 示范智慧旅行社。 (20) 4.示范智慧游轮。 (20) 5.示范智慧温泉。 (20) 6. 示范智慧乡村旅游。 (20) 7. 示范智慧旅游服务商。 (21) 六、实施步骤 (21) (一)主导型项目实施步骤。 (21) (二)引导型项目实施步骤。 (22) (三)示范型项目实施步骤。 (23) 七、保障措施 (23) (一)加强组织领导。 (23) (二)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24)

规划设计方案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弱电智能化系统 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二章总体设计思想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三章设计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四章设计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五章各子系统规划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 信息设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1 综合布线网络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2 电话交换机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3 无线网络覆盖....................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4 无线对讲........................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 安全防范..............................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1 视频监控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2 防盗报警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3 出入口控制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4 电子巡更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5 停车场管理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6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7 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8 GPS定位与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某旅游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过程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 编制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完成时间:2003年9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 第三章旅游规划 第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第五章保护培育规划 第六章典型景观规划 第七章游览设施规划 第八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第九章植被规划 第十章基础工程规划 第十一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第十二章分期发展规划 第十三章实施措施 第二部分说明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特点、组成 二、西山景区在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地位 三、以往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回顾 四、本次规划编制背景 五、本次规划总体思路 第二章景区基本概况 一、自然及资源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社会经济 第三章景观资源概况与评价 一、景观资源概况 二、景观资源评价 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与性质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参考 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四、规划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五、规划期限 六、性质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 一、总体布局 二、景点规划 第六章旅游规划 一、景区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二、景区旅游发展现状 三、旅游市场开拓 四、游览路线组织 五、旅游环境容量 第七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一、土地资源分析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三、土地利用原则 四、土地利用分配 五、景区用地平衡表 第八章专项规划 一、保护培育规划 二、典型景观规划 三、游览设施规划 四、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五、植被规划 六、基础工程规划 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八、分期发展规划 第九章实施措施 第三部分图件 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区域位置图 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图 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总图 4、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观功能分析图 5、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 6、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交通组织规划图 7、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图 8、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图 9、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 10、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植被规划图 1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 1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供电电信工程规划图 1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分期发展规划图

智慧景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详细

编号:afb201106026 版本:1.0.1 智慧景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方案 编写:(签名) 复查:(签名)

批准:(签名)

目录 1项目概述 (1) 1.1监控需求 (1) 1.2监控中心及监控分中心的设置 (2) 1.3建设高分辨率、高帧率实时监控系统 (2) 1.4建设野外高可用、高可靠监控系统 (3) 1.5本案不考虑监控用传输网络的建设内容 (3) 2系统建设难点及对应技术解决方案 (3) 2.1大屏幕显示用摄像机 (3) 2.2大量野外监控前端 (4) 2.3智能视频分析 (4) 2.4大数据量数字视频数据管理 (5) 3设计依据的标准及原则 (5) 3.1 系统设计依据的相关标准 (5) 3.2系统设计原则要求 (6) 4详细方案设计 (9) 4.1系统拓扑结构图 (9) 4.2系统布局结构图 (9) 4.3数字视频监控前端 (10) 4.3.1摄像机 (10) 4.3.2网络型普通球机:一般景点的环境监控 (11)

4.3.3网络型普通枪机:一般景点部位监控 (11) 4.3.4网络型高清球机:重要环境的DLP监控 (13) 4.3.5网络型高清枪机:重要部位的DLP监控 (15) 4.3.6网络型红外枪机:用于24小时全天候监控 (17) 4.4网络传输设计 (19) 4.4.1带宽和吞吐量 (19) 4.4.2网络延迟和时间抖动 (20) 4.4.3网络设计及规划 (21) 4.5监控后台设计 (21) 4.5.1智能分析概述 (22) 4.5.2智能监控产品的功能 (24) 4.5.3智能监控系统 (25) 4.5.4平台软件功能 (26) 5系统点位分布图 (30) 6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计划 (31) 6.1 概述 (31) 6.2 项目工作范围及双方职责 (31) 6.2.1 甲方工作范围及职责 (32) 6.2.2 本公司工作范围及职责 (32) 6.3 工程实施和管理 (33) 6.3.1 工程实施管理原则 (33) 6.3.2 工程实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34)

活动方案之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篇一:智慧景区规划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系统规划方案 第1章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1.1. 智慧景区 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 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 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 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 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 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它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二维码识别终端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类物品和 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人与机器、 机器与机器的互联互通。通过把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信息传感设备植入门票、桥梁、公路、建筑、供水系统、电网等景区的各种物 体中,可以实现对景区更透彻的感知;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能将 景区事物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从而实现更为广泛的互联互通;通过利用云计 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 和处理,能够帮助对景区内各类人和物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1.3.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 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 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 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项目 可行性论证报告 第1章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项目 1.1.2 建设性质:新建 1.1.3 项目单位:通江县空山综合林场 1.1.4 项目负责人:钟国财 1.1.5 建设地点:空山国家森林公园 1.1.6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区域涉及公园空山坝、挂宝岭、猴子峡、椒园子四大景区,主要开展景区景点、服务管理设施、基础设施、景林与环保工程等建设项目。 1.1.7 建设期限:5年。 1.1.8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总投资2992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资金19055万元,申请国家政策性项目资金8865万元,企业自筹2000万元。 1.1.9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带动通江县北部山区空山乡、诺水河镇、两河口乡所有农户脱贫致富,每年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可增加3000余元,直接增加就业人数超2000人,尤其是对秦巴山区连片困难地区扶贫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 1.2.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1.2.6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1.2.7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秦巴山区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规划》(2012——2015) 1.2.8《四川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1.2.9《通江县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总体规划》(2012—2015年) 1.2.10《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2.11《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 1.2.12《巴中市旅游业发展规划》 1.2.13《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2.14《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1.3 建设单位概况 1.3.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空山综合林场居于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始建于1958年,现有职工258人,平均海拔1600米,距通江县城115公里,隶属于通江县林业局管理的国有企业,经营总面积7万余亩,经过40余年的累计投资,现拥有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林木资产累计1亿余元,修建办公楼、招待所以及商贸用房1万余平方米。2011年修建完成的空山宾馆占地6600余平方米,并正式投入营运,全场实现了电通,水通,路通,电视通,电话通。 林场主营育林,造林,竹木加工,中药材种植,牲畜养殖,

景区运营管理方案方案计划

石林景区运营管理方案 ——提档升级、实现战略目标 一、目前现状及问题 经初步实地调研,石林景区目前运营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及经营项目亟待整合重组。目前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单一,相互之间关联性小,且不成体系(目前仅重点开发了石林核心景区、酒店、拓展培训及商业街),难以促成二次消费,主要经济收入仍依靠门票支撑。还未实现由传统观光、旅游的门票经济产业向集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研学、培训,康养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业转变。 二是,天然优势资源亟待更深层次的开发。华蓥山石林风景区不仅是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地质公园,更享有“川东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美丽雪山”等多项美誉。目前,仅在一定基础上展示了其“国家AAAA级地质公园”的天然优势。怎么更深层次的将“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美丽雪山”有效的开发、推广,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应列入具体的战略规划之中。 三是,各项管理体系、管理系统有待完善健全。目前,随着旅投集团对原有资源的全面接管,在一定程度上虽有基础的管理体系,但仍需破旧出新。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的、符

合企业规划发展的且行之有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及配套的管理系统作为经营管理的软实力支撑。 二、总体定位及发展目标 (一)总体定位 以展现华蓥山游击队抗战传奇及弘扬红岩文化精神为主题,以秀石奇林、森林公园、特色树屋、拓展培训、文化演艺为核心产品体系,成为集休闲体验、文化演艺、餐饮娱乐、旅游观光、度假住宿、运动康养、研学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投资与开发集团企业。 (二)发展目标 做响三大品牌 1.红色旅游圣地; 2.国内知名研学基地; 3.国际夏令营基地。 (三)经济指标 1.2019年实现年旅游人次60万人次/年,完成年收入7100万。其中:景区管理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3000万,冲刺目标任务3300万;酒店餐饮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2300万,冲刺目标任务2500万;拓展培训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1700万,冲刺目标任务1900万。 2.2020年实现年旅游100万人次,完成年收入1亿元。其中:景区管理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4000万,冲刺目标任务4500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 2013.10.16 目录 智慧景区 (1) 1定义 (3)

2背景 (3) 1.1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3) 1.2数字景区建设的深入面临困境 (4) 3概念 (4) 4技术 (4) 4.1主要依托的技术 (4) 4.2智慧景区的主要内容 (5) 5意义 (6) 什么是智慧景区 (6) 建设的意义 (7) 6基本原则 . (8) 总体思路 (8) 建设目标 (9) 基本原则 (9) 7建设规范 . (10) 1定义 智慧景区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1]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 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 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

2背景 1.1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3]人均GDP 已经达到3000 美元,旅游业进入了爆发性增长阶段。2009 年11 月1 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国旅游业正值由世界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的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着增长方式和发展目标上的战略调整,面对新形势,我国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为:(1)热点景区面临游客超载。游客超载不仅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容易造成景区交通拥堵,诱发安全事故,降低游客游览质量。热点景区需要有效管理游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通过旅游高峰期游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均衡游客分布,以减轻环境压力,提高游客满意度。(2 )景区需要加快低碳旅游发展。为缓减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应对能源危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日益受到重视,低碳旅游将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我国景区需要应用各种节能、减排、碳中和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 )景区危机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旅游景区应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监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冲击, 避免或减少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的人生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旅游景区健康有序发展。 1.2数字景区建设的深入面临困境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我国各景区都在进行“数字景区”建设。 但是,“数字景区”建设不容易深入,其主要面临以下困境:(1)缺乏后续资金,(2 )缺乏相关技术人才,(3)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不高,缺乏统一标准。 综上说述,建设“智慧景区”是我国景区未来发展之路,是新形势下我国景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

无锡南长街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草案) 智慧传递文化便捷提升活力无锡上铉文化方案策划/无锡登极科技技术支持 第1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型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提出的智慧旅游平台(SMART TOUR PLATFORM,以下简称STP)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南长街旅游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STP在技术上立足于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实现在目标人群中实现主动感知南长街旅游资源、商业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各种信息互动,方便景区管理者、商业单位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对流,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南长街景区更加优质的服务。STP有以下4个特点: 1.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文物古迹、公共设施、商业单位物联成网,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2.充分整合——实现全区景点、商业单位、交通等资源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实现多渠道系统接入(如二维码、3G系统等),完成STP的多元性整合。 3.协同运作——基于STP,实现南长街区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本区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4.创新技术——我们采用目前先进的云计算、3G、及智能互动技术设施之上进行科技、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为南长街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2.系统设计依据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1.3.系统设计原则 在本项目中,STP系统总体设计考虑到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便于今后系统的扩充及增容等,预留未来的功能扩展接口。 在安全防范系统中所选用的各个功能子系统设备都具有开放的通讯接口,可以通过RS232、数据库或TCP/IP方式API协议接口与各个分控系统进行集成。每个子系统以各自的主控系统为中心,独立工作,同时通过集成与其它子系统有机地协同工作、联动防范,构成一个完整的智慧管理与服务体系。 在设备选型方面,由于STP具有功能的特殊性、联动的复杂性、集成的层次性等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