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青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青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青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风景区范围、性质 (4)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5)

第四章规划目标及发展规模 (6)

第五章规划分区、结构、布局 (9)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12)

第七章核心景区规划 (25)

第八章绿化培育规划 (26)

第九章风景游赏规划 (28)

第十章典型景观规划 (32)

第十一章游览设施规划 (34)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36)

第十三章社会经济规划 (42)

第十四章防灾减灾规划 (47)

第十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53)

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54)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策略 (56)

第十八章附则 (5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保护青龙湖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资源和全面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指导合理利用与科学建设、依法管理风景区,特制定《青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及附件(规划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成果中的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必须同时使用,在本规划范围内及有关区域的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适用于风景区内的各类用地保护、利用和建设管理,文本涉及的指标和数据是结合风景区的性质和特色而制定,未涉及到的指标和数据均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

1、坚持严格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保护山岳地貌和森林生态环境,

加强植被培育;

2、严格保护自然水系,加强水土保持;

3、建立和完善山岳森林生态群落结构,适度调整林相;营造森林生

态群落景观;

4、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重点展示山水、森林群落自然景观和古

寨遗址;

5、统一管理,统筹协调和兼顾多产业发展,适度调整农林产业结构;

6、创建集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高品位的绿色生态旅游活动地。第五条规划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风景名胜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120号公布1993年8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3、地方法规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条例》

《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

4、技术性文件

《璧山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重庆市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

《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计划》

第六条规划原则

1、科学规划,统一管理。

2、严格保护,持续协调发展。

3、保护风景区资源本底,保持生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利用自然景源,充分展示独特的山、水、林自然景观。

5、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第二章风景区范围、性质

第七条风景区范围

1、范围界定

东:以茅坡——土地堡——天灯堡——杨家山——石门——岚坳坪——大林坡——四方井——大屋基——村子——沙湾——捡柴沟——黄桷桥——菜子沟——天炉桥——李家院子为界;

南:以三百梯——廖家湾——魏家坡为界;

西:以陈家院子——老鹰窝——白果树——唐家院子——白沙岗——烂田湾——懒板橙——天星桥——灯杆坡——乔家岩——猫儿石——为界;

北:以天明丘——周家坡——龙家坡为界。

2、面积

风景区规划面积为24.09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面积为11.79平方公里。第八条风景区性质

以森林植被为背景、山水风光为特色。集森林、湖泊、云雾、山地景观、田园风光、古寨遗址、宗教寺观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内容,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游憩娱乐的近郊山水型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九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5年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第十条景源构成

自然景观:山景、秀湖、绿林、峻峰;

人文景观:古寨、栈道、古墓、寺庙、青龙湖“三宝”。

第十一条景点分级评定

风景区共有景点47个,其中:

二级景点:7个。五虎闹山、青龙湖、青龙戏水、九女出浴、铁围寨(县保文物单位)、双狮鸣螺、古老寨;

三级景点:26个。五虎石老鹰岩、长安寺、涛山、牵马山、龙头树、玉女潭、美女石、青龙宝塔、九女峰、青龙洞、拾蛋沟、金田寺、摩天岭、顺天镇寨刀、笑佛圣泉、宋街遗址、大宋仓址、顺天亭、宋将足迹、金坛虎啸、岩壁巫画、绝壁栈道、哨楼遗址、天堂、狮子岩、黄花园;

四级景点:14个。狮子庵遗址、六娇花园、月亮石、炮台垭口、张安钦墓、燕子岩、姊妹湖、风摇亭、灵龟石、宝光寺保育院旧址(县保文物单位),鸡公岭、银杏庄园、天台寺遗址、天堂庵。

结论:风景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多样性、统一性、代表性三大特性,在重庆众多的山岳湖泊型地貌景观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第十二条景区分级评定

二级景区:青龙湖景区

三级景区:古老寨景区

四级景区:五虎石景区、天堂景区

第四章规划目标及发展规模

第十三条规划目标

1、近期(至2015年)目标

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二年为建设启动期,明确规划区范围和界线,确立保护、管理、利用关系,建立风景区保护、管理系统;保护森林环境和水体景观,加强森林培育、营造,调整林相结构,实现山体森林化和风景林化,保护文物遗址和文物遗址的保护利用与发展;完善青龙湖、古老寨、天堂景区的景点、游憩设施和车行、人行道路系统;清理和完善服务、接待、管理设施;建设天堂景区风景过渡带,完成三江水库的建设。使风景区初具规模、成为功能基本完善、对景区周边的游客产生一定吸引力的景区。

后三年为建设、管理的补充完善期,进一步完善青龙湖、古老寨、天堂景区的景点、游憩设施和车行、人行道路系统;供游人游憩;启动五虎石景区、三江水库植被恢复和培育,景点和游路系统、服务接待设施建设。整个风景区各项功能进一步得到加强,风景区的核心区形成有效的保护体系,其展示、游憩功能得到充分的显现;其保护和利用进入合理有序的运转状态。

2、远期(至2025年)目标

为风景区管理、建设调整完善期,加强风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文物保护,建立内容丰富的观光、水上游憩和娱乐项目,形成布局合理、内容丰富的服务接待系统。完成五虎石景区、三江水库的植被恢复、景点和游路系统、服务接待设施建设。使得景区内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谐统一,建成一个生态平衡、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优秀市级风景名胜区。

第十四条风景区环境容量

年可游天数近期180天,远期240天。

日环境容量:近期(至2015年);3876人次/日;远期(2025年)7752人次/日。

年环境容量:近期(至2015年);69.76万人次/年;远期(2025年)186万人次/年。

第十五条游人规模与床位

1、游人规模

近期(2015年):23万人次/年;日游人量:1278人/日。

远期(2025年):39万人次/年;日游人量:1625人/日。

2、旅游床位

近期(2015年):旅游床位2130床

远期(2025年):旅游床位4688床

床位分布一览表

第十六条风景区总人口规模

风景区总人口:近期8824人;远期12597人。

其中:游人,近期2130人;远期4688人。

直接服务人口,近期213人;远期469人。

间接服务人口,近期107人;远期240人。

职工,近期320;远期709。

家属,近期:240人;远期532人。

当地居民,近期6134人;远期6668人。

第十七条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风景区居民社会建设用地为39.87公顷,远期风景区居民社会建设用地为50.00公顷。近期游览服务接待设施建设用地46.47hm2,远期增加游览服务接待设施建设用地71.30 hm2,共计117.77hm2。则近期(至201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86.34 hm2,远期(至202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67.77 hm2。

第五章规划分区、结构、布局

第十八条规划分区

风景区划分为风景游赏区、风景环境保育区、风景协调发展区、游览设施配套区、居民社会生活区。

风景游赏区(7.91 km2):青龙湖景区(2.37 km2)、古老寨景区(1.88

km2)、天堂景区(1.67km2)、五虎石景区(1.99km2);

风景环境保育区(10.84km2):风景区内的在建三江水库和除上述区域外需恢复、培育、抚育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的空间范围。

风景协调发展区(3.66 km2):四方井——卷龙桥生态农业生产观光区、三百梯——猫儿石生态农业生产观光区;

游览设施配套区(1.18 km2):何家沟旅游村、张家湾旅游村、龙家坡旅游村等;

居民社会生活区(0.50km2):何家沟、冉家沟、张家湾及生态农业生产观光区内零散居民点。

第十九条规划结构

1、职能结构:风景区功能结构由风景环境保育系统、风景游赏主系统、游览设施配套系统、居民社会管理辅系统、风景协调发展系统组成的综合职能结构。

2、布局结构:布局采用“片状组团式”结构模式,形成“一心一带六片两环”结构。

一心:由青龙湖景区风景组成的主游赏区;

一带:由青龙湖、翡翠溪、在建三江水库形成的生态水系;

六片:位于环湖山体上的三片风景游赏区(古老寨景区、天堂景区、五虎石景区),一片风景环境保育区和二片风景协调发展区;

两环:风景区车行道和主要步行线组成的两大环线。

第二十条规划布局

1、风景区出入口

近期(至2015年)在风景区东南何家沟、东北龙家坡设主入口,南部、东部设置次入口。

2、风景游赏区

风景区中的风景游赏区,即青龙湖景区、古老寨景区、天堂景区、五虎石景区。

3、导游系统

游客服务中心设于何家沟、龙家坡,各旅游村、点设导游站。形成“二中心三站点”结构。

4、服务接待设施配套

旅游服务接待点相对集中,形成旅游村、旅游点、服务部三级服务接待结构。

5、管理设施

按管理处、管理站、管理点三级设置。管理处设在大路镇,龙家坡设管理站,在青龙湖景区、古老寨、三江水库和五虎石景区设管理点。

6、职工生活区

基地设在璧山县城,何家沟设部分职工常住和临时居住点。

7、居民社会生活区(点)

风景区的居民生活点,按璧山县大路镇村庄和集镇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点居住。即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中的何家沟、冉家沟居民社会生活区及风景

协调发展区内零散居民点。

8、交通设施

对外交通总站设在璧山县城,何家沟、龙家坡布置车站,景区内设6处小型停车场。

9、基础设施

配变电站、供水、污水处理设施按本规划选址、规模定点建设,按接待服务设施布局分点、分标准设置。

10、风景环境保育区

风景区内景点较少,需要恢复、培育、抚育森林和植被,进行林相改造及在库建水库的区域。

11、风景协调发展区

风景区内基本农田区域和各类生态观光农业生产的区域。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第二十一条保护原则

1、采用分级、分类的方法实行严格保护。

2、建立环境管理监测体系,环境监测与治理相结合。

3、重点保护山岳地貌、山林植被、自然水系等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

4、对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水系资源、水土流失和文物环境进行重点监测,对现有污染源和已遭污染、破坏的风景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和培育。

5、有控制地开展旅游活动、生产建设和经营活动。

第二十二条分级保护区划分及保护措施

1、一级保护区

规划风景游赏区中的青龙湖景区和古老寨景区范围,是风景区自然景源最重要、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规划面积4.25km2。

本区保持自然山水、山地森林环境风貌,按国家相关文物保护法、条例保护现有历史文物和古迹遗存。拆除现有与风景无关的各类设施,严禁安排旅宿床位和建设与风景游赏无关的设施。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禁止设立机动交通,地形允许地段可使用环保型专用游览车。全区停耕、禁猎、禁伐,禁止破坏山岳地貌、自然水系、森林植被和污染水体的各种行为,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保护青龙湖水体,严格保护青龙湖水质,湖内禁止使用机动船。加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保护培育。

2、二级保护区

规划风景游赏区中的天堂景区、五虎石景区和风景环境保育区范围,规划面积14.50km2。

本区保持山、水、林自然生态环境,控制旅宿设施和游人规模,限制机动交通的进入,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全区停耕、禁猎、禁伐,禁止采石和挖矿采煤,加强山体地形地貌、水库水源地和森林植被的保护和培育,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水库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保护三江水库。

3、三级保护区

规划的风景协调发展区、游览设施配套区、居民社会生活区范围,规划面积5.34km2。

本区保持山林生态田园风貌,风景协调发展区按相关农业产业和风景景观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按相关规定,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居民社会生活区严格控制居民人口规模,除规划保留的居民点外,控制村庄及居民点建设,按国家相关文物保护法、条例保护现有历史文物和古迹遗存,消除各类污染;游览设施配套区按规划建设接待服务设施,严格控制其建设强度和建设风貌,使其融于风景区的整体环境中。

4、外围保护控制区

风景区外围按地形特点和风景视线和环境建设保护控制要求划定的区域,面积11.79Km2。

加强该区的山岳地貌、森林植被的保护培育,严禁乱砍乱伐、开山采石,禁止布置有“三废”污染的工业;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且各项生产活动、建设应按相应程序及相关部门批准和风景区管理机构同意后才能进行,并与环境景观协调。

第二十三条分类保护区划分及保护措施

1、自然景观保护区

风景区内需严格限制开发行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自然景源和景观的空间范围,规划面积2.52 km2

保持自然山水环境风貌,拆除现有与风景无关的各类设施,严禁安排旅宿床位和建设与风景游赏无关的设施。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全区停耕、禁猎、禁伐,加强森林植物群落的保育,禁止破坏山岳地貌、自然水系、森林植被和污染水体的各种行为,按国家

和地方相关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保护青龙湖水体,严格保护青龙湖水质,湖内禁止使用机动船。

2、风景恢复区

对风景区内需重点恢复、培养、抚育森林植被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自然生态环境范围和空间,规划面积10.84km2?(详风景保护培育规划图)。

全区停耕、禁猎、禁伐,禁止采石和挖矿采煤,对山体地形地貌、水库水源地和森林植被进行恢复、培养、抚育、涵养,按水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三江水库。分别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不得安排与风景恢复无关的项目、设施,以及对恢复不利的其它活动。

3、史迹保护区

对风景区内有价值的文物、历史胜迹、遗址等文保对象周围划出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古老寨景区即属于此类区域,规划面积1.88km2(详风景保护培育规划图)。

保育山岳地貌和森林生态环境,全区停耕、禁猎、禁伐,禁止采石和挖矿采煤,可安排必要的步行游览与安全防护设施,不得安排旅游住宿床位,严禁增设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严禁任何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进入,按国家相关文物保护法、条例保护现有历史文物和古迹遗存,应修缮和修复文物古迹。

4、风景游览区

对风景区内景物、景群、景区等各类风景景源集中地而划出的范围和

空间。各景区划定为此类区域,规划面积3.51km2(详风景保护培育规划图)。

严格保护山体、水体、植被、景源和风景环境,严禁开山采石、损坏水源、污染环境的行为,按国家相关文物保护法、条例保护现有历史文物和古迹遗存。因地制宜地安排各种游览欣赏项目,必须分级限制机动交通及旅游设施,限制当地居民活动进入。严格控制本区的建筑设施的性质、规模、体量、高度、色彩、风格等,严禁无关建设。

5、发展控制区

风景区范围内前述四类用地以外的用地区域。规划的风景协调发展区,冉家沟、张家湾,何家沟、龙家坡等接待服务设施配套区地带,风景区内居民社区(点)地带被划定为此类区域,规划面积5.34km2(详风景保护培育规划图)。

本区域允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基本农田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条例、措施和办法执行,保持生态田园风光,按国家相关文物保护法、条例保护现有历史文物和古迹遗存,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可以安排与风景游赏相关的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但应该分别控制各项设施的强度、内容、规模和景观风貌。

6、外围保护控制区

风景区外围按地形特点和风景视线和环境建设保护控制要求划定的区域,面积11.79Km2。

加强该区的山岳地貌、森林植被的保护培育,严禁乱砍乱伐、开山采

石,禁止布置有“三废”污染的工业;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且各项生产活动、建设应按相应程序及相关部门批准和风景区管理机构同意后才能进行,并与环境景观协调。

第二十四条环境保护

1、保护原则

(1)保持和维护风景区内地貌、水系、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维护其生态平衡。

(2)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资源,严格保护其栖息环境,使其在风景区开发过程中能继续生存繁衍。

(3)协调保护与开发、生产与旅游的关系,严格保护,适度开发利用,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制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控制和降低人为负荷。

(4)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

2、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本风景区应优于大气质量一级标准。

(2)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本风景区达到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

(3)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本风景区为0类声环境功能区。

3、排放标准:

(1)大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本风景区执行一级排放标准。

(2)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本风景区执行一级排放标准。

(3)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本风景区为0类声环境功能区。

4、森林保护

(1)护林及封山育林

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巡护,巩固联防,防止风景区内盗伐事件的发生;风景区内应大力植树造林,对暂时无力开辟为游览区的林地要实行封山育林。

(2)森林病虫害防治

建立病虫害防治队伍,进行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水平;对病虫防治实行分类施策,科学管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以预测预报为依据,协调地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把病虫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

5、生物多样性与外来物种入侵

(1)遵循动物、植物的生态学原理,注重“生态多样性”的科学研究。保护具有地带性特征的生物多样性。

(2)改善生物生存栖息环境,保持现有生物物种种类,增加种群数量,逐步恢复野生动物物种;建立物种保护、科研基地,加强对现有动植物保护区的建立,建立动植物动态监测站,维持风景区的生态平衡和物种的丰

富多样性。

(3)对青龙湖风景区现有的主要森林、竹类群系和珍稀树种要重点加以保护.。

(4)严格防范外来物种的入侵。在风景区的出入口处设检查站,对带入景区的动植物进行严格检查,严禁对风景区生态构成威胁、危害的物种进入;对已在景区内生长,并对本地物种带来危害的外来动植物要将其剿灭在萌芽状态。

控制外来物种,保护生物的稳定性。防止外来物种破坏生态,应采取以预防为主,制订全面的管制与检疫机制。

6、水资源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划

调查、勘测水系的走向和分布,进行分析和研究。监测地表和地下水量的变化。建立水文观测系统。对现有水源地及其流域应予以标明,并设立标识警示、禁止对其进行不利的活动。

(1)水系及其水库(湖泊)保护

应严格保护青龙湖、三江水库汇水范围内的水源涵养地、地下水及其流域。青龙湖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进行保护管理,应保护好现有已达到的国家(GB3838-2002)水环境质量一类水域标准的水面;三江水库应按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兼有人畜饮用水中型水库性质,遵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进行保护管理。在风景区内择点建立环境监测点、水质监测点,进行环境、水质监控。

加强风景区内居民点和畜牧业废污水处理与规范化管理,实现达标排

放。

加强面源污染监测和研究,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体系和信息网,实现实时监测与评价。加强污水排放区及生产灌溉区的监测力度,预防恶性污染事故发生。

严禁向水面、溪流及其水系(包括地下水)倾倒垃圾、弃土或其它污染物污染水体。

禁止倾倒、堆放各类废渣及垃圾、粪便和其它有害废弃物,禁止建设油库,禁止建立墓地,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禁止建设有污染的企业,已建成的要限期治理,转产或搬迁。禁止设置各类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堆放场和转运站。禁止利用未经净化的污水灌溉农田,已有的污水灌溉农田要限期改用清水灌溉。禁止毁林开荒,禁止非更新砍伐水源林。

加强保护和管理,严禁向坝内排入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并在此范围内禁止一切有污染的生产建设活动。有限度的在湖面上从事无污染的娱乐活动。

加强居民点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强化常住居民和游客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意识和制度建设。

对青龙湖周边地区进行清理,拆除现有临湖建筑,与水体相邻的服务接待点(区),必须设置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粪便处理系统。

湖区禁止使用燃油游览船只,入湖船只必须配置污水、垃圾处理装置。

青龙湖周边地区及其翡翠溪流域的植被必须严格保护并进一步加强绿

南宁五象岭总体规划文本

南宁市五象岭总体规划(2015-2025)文本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 (3) 第一节性质和范围 (3) 第三节总体布局 (3) 第四节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 (4) 第三章生态文化建设 (4) 第一节规划原则 (4) 第二节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 (4) 第四章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5) 第一节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5) 第二节游线组织规划 (5) 第五章容量估算及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5) 第一节游客容量控制 (5) 第二节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5) 第六章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 (6) 第一节规划原则 (6) 第二节植被规划 (6) 第三节森林景观规划 (6) 第四节风景林经营管理规划 (6) 第七章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7) 第一节规划原则 (7) 第二节保护分区及保护措施 (7) 第三节生态环境及生态资源保护 (8) 第四节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保护 (8) 第八章基础工程规划 (9) 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9) 第二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9) 第三节供电规划 (9) 第四节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10) 第九章防灾及应急管理规划 (10) 第十章土地利用规划及居民点调控规划 (10) 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10)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 (10) 第三节居民点调控规划 (11) 第十一章分期建设规划 (11) 第一节近期(2015~2016年)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11) 第二节中期(2017~2019年)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11) 第三节远期(2020~2025年)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11) 第四节实施保障措施 (12) 第十二章附则 (12)

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计方案

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项目价值分析

一、地块隐含的三大价值体系: 商业 地产产业 创意产业园

二、产业价值、地产价值和商业价值关系: 如果从运作创意产业 园的思路出发,本项目地 块的各方资源中蕴涵着三 大价值体系:产业价值、 地产价值和商业价值; 这三者关系表述为: 以产业概念为主导经营实 体,将产业概念做大、做 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来带动和提升地产开发价 值与商业经营价值,同时, 地产开发与商业经营又需 为产业经营提供合理的、 优越的、与之匹配的生活、 工作、休闲、居住等服务 设施,形成产业的”产学 研“与居住、消费、一体 化的运作模式。

三、本案地块存在的决策因子: 宏观市场条件:?城市特性的影响;?政策的限制因素;?创意产业发展基础(人力资源、产 业发展、资源整合能力、市场环境及机遇 等); 项目自身条件: ?地块的区域特征及现有资源; ?交通状况及未来发展; ?地块体貌特征的影响;定位决策产业定位 商业经营 地产开发

四、地块面临几个核心问题: 1、国家政策上对工业性质地块的限制,未来本案将面临如 何入市的问题; 具体问题:仅出让使用权、无法按揭;营销推广限制 2、未来经营过程中,如何平衡“产业、商业、地产”三者 的价值关系问题; 具体问题:产业概念嫁接问题;地产开发、商业引进与产业经营的 互补关系处理;商业与地产的开发比例; 3、区域市场是否具备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 具体问题:市场可行性论证:文化产业、科技产业、休闲产业等发 展成熟度,以及人力、财力投资力度与相关政策辅助; 4、地块的“产业、商业、地产”的价值解析; 具体问题:地块自然环境的再造和利用;旧有建筑的包装利用;园 区内三大实体的空间布局关系;

旅游区总体规划

旅游区总体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纲要)鄞县东钱湖镇韩岭村 浙东旅游科学研究所 宁波英才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二0 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二章旅游资源及评价 第三章景区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第四章骨干旅游项目策划 第五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专项规划 第七章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附图: 1.区位关系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规划总图 4.规划结构图 5.旅游服务设施与交通规划图(暂缺) 6.入口迎宾区规划详图 7.烟草博物馆规划详图

8.民俗博物馆规划详图 9.民居博物馆规划详图(暂缺) 10.鉴湖广场区规划详图(暂缺) 11.善应庵规划详图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浙东第一古街”---韩岭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南岸,属东钱湖南湖景系,横街历史文化景区,处于东经121o34ˊ,北纬29o52,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本次规划核心区域为韩岭行政村所在地,面积约为 0.44平方公里。考虑到项目远期发展及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规划涉及范围延展至:东起塔沙岭山脊线,南至林下山云南寺,西以象鼻山山脊为界,北至钱湖南岸延伸水域约350米左右,总面积约为 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为0.22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根据<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韩岭老街开发利用方向的定位及韩岭区位与资源特点,本规划确定区域开发目标为: ◆浙东古村风情旅游区 ◆东钱湖南湖区服务中心 三、规划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6 国务院发布 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993.12 建设部发布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7 省人大常委会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目次 前言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与定义 (4) 4总则 (6) 5一般规定 (6) 5.1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 (6) 5.2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9) 5.3功能分区 (9) 5.4容量与人口 (10) 5.5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10) 5.6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 (11) 6专项保护 (11) 6.1保护规划 (11) 6.2森林景观规划 (13) 6.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3) 6.4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14) 6.5基础工程规划 (16) 6.6土地利用规划 (18) 6.7社区发展规划 (19) 7分期建设规划 (19) 8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 (20) 8.1投资估算 (20) 8.2效益评估 (20) 9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20) 9.1一般规定 (20) 9.2规划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 (20) 9.3附件 (20) 附录A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21) 附录B规范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目录 (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楚材、刘滨谊、吴章文、刘颂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一般规定、专项规划、分期建设规划、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6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LYJ127-91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GB/T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JGJ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家级森林公园 national forest park 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生态良好,拥有全国性意义或特殊保护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一定规模和旅游发展条件,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自然区域。 3.2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master planning of forest park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主体功能要求与建设原则,对森林风景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在空间、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与布局,是指导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3.3 森林风景资源forest landscape resources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大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在重庆市西部,位于东经105°28'~106°02',北纬29°23'~29°52'之间,面积1399.97hm2。西部与内江市安岳县相邻,东邻重庆市铜梁县,北靠重庆市潼南县,南与重庆市永川市、荣昌县毗邻。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其前身是国营大足县西山林场,位于大足县东南边陲,坐落于巴岳山脉分水岭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6'~105°57',北纬29°25'~29°39'。西山林场场部距全国著名的“小五金之乡”龙水镇7km,距县城23km,距成渝高速公路邮亭镇出口27km。公园总面积3517.39hm2,东靠铜梁县,南接永川市,西邻重庆双桥区,地跨大足县境内的玉龙镇、龙水镇、邮亭镇和拾万镇。 二、地质构造 (一)地层 玉龙山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总厚度374~1750m。其中三迭系嘉陵江组(下统)出露于玉龙山轴部岩溶槽谷,玉龙镇也有零星出露;须家河组(上统)分布于整个玉龙山低山区,分下亚组和上亚组;侏罗系珍珠冲组(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自流井组(中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从玉峡口至龙水湖成狭窄带状;下沙溪庙组(中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与须家河组相连并行起止相同的宽带状地区。底砂岩极不稳定。 (二)构造 大足县境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四川沉降褶带。地质构造形迹东西有异,大致以荣昌县荣昌场至境内龙水镇、万古镇一线为界,其东南称东带,属川东褶皱带,其西北称西带,属川中褶皱带。 1、褶皱 西山背斜于雍溪乡东由铜梁延入古龙乡,向南经鱼口坳抵永川太平镇附近倾没。区内长约38km,宽6km。北段轴向北45°东,在鱼口坳之南向北偏转为北20°东,向北西弯凸呈S状。背斜中段核部嘉陵江、雷口坡、须家河组为走向断层破坏,两翼迭次出露珍珠冲组至沙溪庙组。两翼倾角50°~60°,西南倾没倾角12°~35°,为不对称单箱状背斜。 2、断层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Standard for Overall Design of Forest Parks LY/T5132—95 主编单位: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施行日期:1996年1月1日 林业部关于颁发《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东北、内蒙古国有森工(集团)总公司(总局): 根据林业部林计通字[1993]73号文下达的编制任务,由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业经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审查通过,现批准为林业行业推荐性标准,代号LY/T5132—95,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设计规范》的管理及解释工作由林业部负责。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目次 1 总则 2 总体布局 2.1 一般规定 2.2 森林公园区划 3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3.1 环境容量 3.2 游客规模 4 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4.1 景点设计

4.2 游览线路设计 5 植物景观工程 5.1 一般规定 5.2 植物景观设计 6 保护工程 6.1 一般规定 6.2 生物资源保护 6.3 景观资源保护 6.4 生态环境保护 6.5 安全、卫生工程 7 旅游服务设施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 餐饮 7.3 住宿 7.4 娱乐 7.5 购物 7.6 医疗 7.7 导游标志 8 基础设施工程 8.1 一般规定 8.2 道路交通 8.3 给、排水 8.4 供电 8.5 供热 8.6 通信 8.7 广播电视 8.8 燃气 9 设计文件组成 9.1 一般规定 9.2 设计说明书 9.3 设计图书 9.4 附件 附录A 术语解释 附录B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 附录C 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附录D 容量测算推荐公式

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商业合作计划书

“智慧旅游”商业合作计划书 2016年10月 目录 第1章市场分析 .................................................................................................. 1.1 市场需求 ............................................................................................... 1.2 市场前景 ............................................................................................... 第2章项目背景 .................................................................................................. 2.1 项目提出的原因 ................................................................................... 2.2 可行性分析 ........................................................................................... 2.3 创新性分析 ........................................................................................... 2.4 项目功能简介 ....................................................................................... 第3章?竞争对手分析 .......................................................................................... 3.1?以电子商务为目标的企业 ................................................................... 3.2?以提供服务为目标的企业 ................................................................... 第4章?自身条件分析 .......................................................................................... 4.1?人员能力分析 ....................................................................................... 4.2?技术实力分析 ....................................................................................... 4.3?费用分析 ............................................................................................... 第5章总体计划 .................................................................................................. 5.1 建设目标 ............................................................................................... 5.2 建设任务 ............................................................................................... 5.3 总体框架 ............................................................................................... 5.4 感知层 ................................................................................................... 5.5 数据交互层 ........................................................................................... 5.6 业务支撑层 ........................................................................................... 第6章功能设计 .................................................................................................. 6.1 信息站综合服务 ................................................................................... 6.2 智能导览 ............................................................................................... 6.3 智能门票 ............................................................................................... 6.4 安全监控中心 ....................................................................................... 6.5 旅游服务中心 ....................................................................................... 6.6 车辆管理中心 ....................................................................................... 6.7 信息发布服务 ....................................................................................... 第7章安全体系设计 .......................................................................................... 7.1 物理安全 ............................................................................................... 7.2 网络安全 ............................................................................................... 7.3 应用安全 ............................................................................................... 第8章项目技术解决的问题 .............................................................................. 8.1 信息整合和规范化建设........................................................................ 8.2 优化的管理手段.................................................................................... 8.3 更好的服务............................................................................................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 (标准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项目负责人: .9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期限 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区域概况 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三、风景旅游资源特点 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五 、总体评价 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项目策划 一、景区性质 二、主题形象设计 三、旅游项目总体构思 四、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 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 一、功能分区 二、规划结构 三、分区规划要点 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区容量计算 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规划 一、环境影响评估 二、保护措施 第七章配套规划 一、旅游交通规划 二、建筑风貌规划 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 一、市场机会分析 二、客源市场定位 三、市场开发策略 第九章规划实施建议 一、分期建设计划 二、旅游人才及教育计划 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 附件一:规划图纸

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项目招投标书范本

千里马招标网https://www.doczj.com/doc/e07795716.html, 淮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盱眙分中心招标文件 采购人: 盱眙县第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盱眙第一山古城运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名称: 盱眙县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项目 招标代理: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九月

前附表

第一章招标文件 第一部分:招标公告 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盱眙县第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盱眙第一山古城运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就该单位的盱眙县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现邀请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项目名称编号:盱眙县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项目,项目编号:XYGK-安厦-。 、招标项目简要说明: 本次招标通过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确定森林公园的性质、规模、发展目标、功能分区,科学分析与预测客源市场,统筹安排景区景点、植被与森林景观改造、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合理配置森林公园各项基础设施,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利用、景观打造与林业经济的关系,指导森林公园的保护、利用与发展;盱眙县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约公顷,其中林地面积约公顷,位于盱城境内的林地面积约公顷,芦苇面积约公顷,水面约公顷,预算价为万元。 、投标人资质要求: ()投标人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并提供下列材料(按顺序装订到投标

说明:本次招标采用资质后审方式,在整个采购过程中,由采购人组织评委会将对投标人的资质进行审查,若发现投标人的资质条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或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可随时取消其投标或中标资格。

《XX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及思路

XX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9-2028 年)方案及思路 XX勘察设计研究总院 XX年XX月

目录 一、编制目的 二、规划范围及目标 三、森林公园各功能分区要求 四、时间安排 五、人员安排 六、资料收集清单 七、附表 表1 XX省级森林公园-社区居民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2 XX省级森林公园-管理局(处)人员现状统计表 表3 XX省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现状统计表 表4 XX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统计表 八、附件 附件《LY/T 2005-2012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一、编制目的 根据XX等文件精神,要求自公园设立批准之日起十八个月内,须按批复的面积和范围完成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为能继续有效发挥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进一步提高森林公园的保护与管理水平,有效开展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利用,有必要及时对森林公园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总规的评审与审批。 二、规划范围、目标 1、规划范围:按XX号文批复的面积和范围进行规划),总面积为XX公顷(约XX万亩)。 2、规划目标:按照“XX”的规划思路,以“全面保护、合理利用”为前提,将XX省级森林公园打造为XX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上的绿色节点,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本规划必须遵循森林公园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并与区(县)级、市级旅游规划及其他上位规划进行充分有效衔接。 三、森林公园各功能分区要求 目前,省级森林公园没有相应的总体规划编制规范,依照《LY/T 2005-2012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进行编制。根据该规范,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类型包括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态保育区,每类功能分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再划分为几个景区(分区)。 1、核心景观区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追求更多的参与和交往性活动,旅游活动将朝着大众化发展,家庭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总体趋势,旅游景区在节假日时,由于旅游人员流量大、车流量多,景区管理部门正在力求通过改善软硬件设施,不断融入科技产品来提升针对游人的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在公园景区现实的应用需求推动下,数字化景区的建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园景区所关注。二、系统架构 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以满足各种应用在网络平台上高效稳定地运行。在公园景区内构建先进的网络系统,可以完成公园管理的各种先进的无线应用,在这个基础上融合视频监控技术、无线语音技术、无线漫游技术和无线安全技术可以实现很多全新的应用。诸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无线互联网接入系统、景区信息化查询系统、电子票务系统、移动警务系统、应急处理系统、VOIP语音、无线导游、游客定位系统等等。 设计思路: 通过对园区数字化建设,使园区成为一个贴近生活,便于管理,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永续经营的智慧公园。 智慧公园主要建设内容:电子门票、园内消费、游园导览、安全保障、游客定位、资产管理,环境监测等。 通过旅游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支撑技术的应用,构建出智慧景区完善的管理系统,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1、电子门票:以RFID电子门票平台为基础,整合导览、导游、定位、车流和客流数据采集之间的关系,将采集的所有数据整合一起,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联动。 2、园内消费:游客可以通过RFID电子钱包功能进行充值,在园区进行消费,其中主要存放持卡人的现金充值额等账目信息,与公园一卡通中心数据库保持同步,每笔消费均形成流水,计入总帐。 3、游园导览:通过LED大屏或者触摸屏实时了解园区商家优惠活动,为游客带来购物便利,也为园区经营带来增值服务,同时能通过LED大屏幕或指路牌的触摸屏实现位置感知、在线导航、在线投诉等,使园区管理更加规范法。 4、位置感知:通过RFID人员定位、实时统计园区活动人数,可以避免人员高峰期带来的拥挤,为园区管理制定更好的应急预案,防范于未然;同时通过手机或信息触摸屏查询人员位置,防止小孩的丢失。 5、安保在线:游客如遇紧急事件,可通过公园内的紧急按钮向园区安保人员求助,公园安保人员通过电子地图便可知道具体报警地点,同时通过园区视频监控系统与求助系统联动,为安保人员提供应急方案。 6、资产管理:通过定期对园区设备的巡检,了解园区资产情况,使园区设施能够做到更好的维护,生产统一的维护报表。 7、Wi—Fi热点覆盖:实现整个公园无线覆盖,游客可通过移动终端与外界进行沟通。 8、节能环保:通过环境监测,实时调节室内温湿度,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通过对整个园区用水用电进行数据采集,生成统计报表,为园区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案,减少水电的浪费。 创建新的业务模式:一方面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加强旅游景点对于人流车流的动态管理,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orest park master planning (征求意见稿) My dent ist ha d jus t pu him neys w ere bu ilt ab ove se a-lev el. In 1860, a b etter plan was put f orwar d by an

目录 1 总则 (5) 2 术语 (5) 3 一般规定 (7) 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7) 3.2 资源评价 (14) 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15) 3.4 布局、结构与综合分区 (16) 3.5 容量与人口 (17) 4 专项规划 (19) 4.1保护保育规划 (19) 4.1.1 一般规定 (19) 4.1.2 生物资源保护规划 (20) 4.1.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 4.1.4 防灾规划 (22) 4.1.5安全保障规划 (22) 4.2森林景观规划 (22) 4.3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23) 4.4 游憩规划 (24) 4.5 基础工程规划 (27) 4.5.1 一般规定 (27) 4.5.2 道路交通规划 (28) 4.5.3 供电规划 (28) 4.5.4 给排水工程规划 (29) 4.5.5 供热规划 (29) 4.5.6 通信网络工程规划 (29) 4.5.7 广播电视规划 (30) 4.5.8 燃气规划 (30) 4.5.9 医疗救护规划 (30) 3 , a bette r pla n was put forwa rd by an

某旅游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过程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 编制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完成时间:2003年9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 第三章旅游规划 第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第五章保护培育规划 第六章典型景观规划 第七章游览设施规划 第八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第九章植被规划 第十章基础工程规划 第十一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第十二章分期发展规划 第十三章实施措施 第二部分说明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特点、组成 二、西山景区在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地位 三、以往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回顾 四、本次规划编制背景 五、本次规划总体思路 第二章景区基本概况 一、自然及资源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社会经济 第三章景观资源概况与评价 一、景观资源概况 二、景观资源评价 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与性质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参考 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四、规划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五、规划期限 六、性质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 一、总体布局 二、景点规划 第六章旅游规划 一、景区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二、景区旅游发展现状 三、旅游市场开拓 四、游览路线组织 五、旅游环境容量 第七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一、土地资源分析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三、土地利用原则 四、土地利用分配 五、景区用地平衡表 第八章专项规划 一、保护培育规划 二、典型景观规划 三、游览设施规划 四、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五、植被规划 六、基础工程规划 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八、分期发展规划 第九章实施措施 第三部分图件 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区域位置图 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图 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总图 4、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观功能分析图 5、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 6、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交通组织规划图 7、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图 8、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图 9、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 10、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植被规划图 1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 1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供电电信工程规划图 1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分期发展规划图

文化创意产业园设计方案

三、总体规划 基地呈一较规整的长方形,南北向长约158M,东西向长约203M,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2054.85M2。 基地南邻北环路,为城市主干道,西侧为城市规划次干道,东侧为规划绿地,北侧为规划用地。 总体布局分为南北两块,南块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楼及艺术家工作室和会馆,北块为配套公寓楼。其中: 1、西南侧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楼,建筑面积为-----M2,其 中地上-----M2,地下-----M2。融汇书画、古玩、珠宝、玉器、 翡翠、红木家具、各类艺术品的交易、展览、拍卖等功能 于一体。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楼设计为地上四层(局部三 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和车库;一层包括寿光 城市展厅、拍卖中心、奇石、木雕及红木家具等;二层包 括玉器、古玩、翡翠等;三层包括书画、艺术品等;四层 包括办公、会议、培训等。 2、东南侧为文化创意产业园会馆和艺术家工作室,建筑面积 为-----M2,其中地上-----M2,地下-----M2。主要功能为餐饮、 住宿、娱乐、会议、展示等功能。 3、北侧侧为文化创意产业园配套公寓,建筑面积为-----M2, 其中地上-----M2,地下-----M2;一共有-----套。配套公寓宗 旨是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艺术家及商铺店主打造一个优质 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设计构思 寿光,历史文化悠久,可以追朔至夏、商、周!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英明领导下,寿光已发展成为富强的寿光、文明的寿光、和谐的寿光、生态的寿光! 为了繁荣寿光的文化市场、挖掘寿光的文化底蕴、烘托寿光的文化氛围,寿光市昱光顺泰文化发展公司投资开发寿光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寿光人的文化修为、学习、提升及拍卖、交易等打造一个国际化的文化舞台。 在充分认识和解读了寿光历史文化后,同时又考虑到寿光越来越国际化的前提下,针对寿光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构思出两个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解析如下: 方案一:中国现在是新中国,同时拥有新中国的文化内涵。古有明清建筑,现有现代、后现代,承上启下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即是人民大会堂。故寿光文化创意产业园采用了人民大会堂的格调、布局,也代表新中国文化的延续,同时又是一种提升。一种理念:“温故而知新”。并且在建筑形式及功能上采用现代科技,比如绿色建筑、环保建筑等,在建筑形式上尊重历史,在建筑功能上体会现在、开创未来…… 方案二:现在已经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还是采用相对传统的建筑形式,即现代建筑。并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一些后现代的流行手法。我们的建筑是文化,是有历史底蕴的,一些所谓后现代的建筑符号承载不了历史文化底蕴这样的厚重。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策划方案 第一章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一、白云区概况 白云区是广州市10个城区之一,因其境内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而得名。位于广州市城区的北部,东邻增城区市,西界南海市,南连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等4个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市。全区面积1042.7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4万,流动人口约90万,行政区辖12个镇,15条行政街。 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8度,年均降雨量为1655毫米,境内兼具有多种地貌,东部和东北是丘陵地区,有广州市(原八区)最高峰帽峰山(海拔534.7米)和著名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山丘坡度平缓,林木茂盛,果树如海,大小水库山塘遍布,湖光山色。风景宜人。中部为广花平原,西部是珠江水系,河网交织,珠江西航道,巴江河及流溪河流经境内,既得灌溉之便,更得航运之利,其中流溪河更是广州市民主要的饮水源。 改革开放以来,白云区凭借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0年,全区GDP127.53亿元人民币,比1995年翻了一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营从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向龙头带动的集约经营转变,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新一代企业群体逐步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各类商贸专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行业兴旺发达,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目前,全区三大产业比例为16:38:46。 二、旅游发展评价 (一)现状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全国和广州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白云区立足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宽广的地域空间和组合良好的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开拓旅游业务,建设酒店宾馆,开发景区,拓展旅游市场,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九五"时期的大发展,白云区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体系,进入初步发展到加速发展的转变时期。 1、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20多年的奋斗,白云区旅游业已经初步形成产业体系。标志是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要素逐步发育。到2000年底,全区共有住宿设施195家,客房11000间,床位22000张,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酒店80座,其中星级酒店15家。旅游餐饮方面,随着经济及广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内餐饮资源得到利用,现有各类酒家、餐馆网点2000家,较具规模和档次的60家,其中定点餐馆4家,近年形成的新广从公路饮食长廊最具特色,该区域聚集了20多家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餐馆,成为"食在广州"的旅游强势产品的组成部分。旅游购物方面,随着广清路综合批发市场、黄石路汽车汽配市场、梓元岗皮具市场、机场路化妆品市场等商业街和专业批发市场的建成,日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消费市场。以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和广州新体育馆、白云山风景区为代表的众多游乐场所,可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娱乐要求.目前,全区"行、游、住、吃、购、娱"旅游六要素基本配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2、各类旅游资源得到初步利用和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正在从观光产品为主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生态相结合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白云区逐步开发了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萝岗香雪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和游乐场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游乐和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系列。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也得到-定发展,并成为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特色旅游产品,亲亲农庄,广州绿田野生态教育中心、明兴农业基地、广州水果世界等,经过包装和推介,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具有白云区特色的山野蔬菜和田园风味等也逐渐发展成为吸引广州市民及四方游客的

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82027年

《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8-2027年)》规划成果公示 为进一步促进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效益提升,科学指导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的合理开发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原青岛西海岸新区林业局委托济南新绿豪设计有限公司完成了《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8-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依法将《规划》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2月26日至3月4日。 请广大市民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于公示期内以电话、e-mail等形式向我局林业站反馈意见。 联系人:李贵学88138273 e-mail:jnlinyezhan@https://www.doczj.com/doc/e07795716.html, 一、规划范围 山东灵山湾森林公园由环海林场和大珠山两个片区组成,总面积761.1hm2。各个片区地理坐标和四界范围如下: 环海林场片区,面积320.8hm2。地理坐标(CGCS2000坐标系,下同):东经120°01′02″-120°02′26″,北纬35°49′25″-35°50′48″。范围包括:融合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沿滨海大道东缘向北、东北至)环海林场防火路(沿防火路至)黑松林林缘(沿林缘向东南至)海岸线(沿海岸线向西南至)滨海大道东路东侧(沿海滩植被群落外缘向西至)海军路(沿滨海大道东路南缘向西至)融合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 大珠山片区,面积440.3hm2。地理坐标:东经

119°57′00″-119°59′20″,北纬35°46′24″-35°48′27″。范围包括:自大珠山景区小福台顶东南侧山顶(沿山谷向西南至)滨海街道东山张村东侧山顶山脚林缘(沿林缘向北至)黑龙潭西侧山顶(沿山谷向北至)滨海街道大桥村南侧库塘东北角(沿S293东南侧林缘向东北至)大珠山水库西北侧山顶(沿林缘向南至)石门寺塔林西侧游步道(沿游步道至)心经刻石西北侧山谷(沿山谷向东南至)小福台顶北侧游步道(沿游步道向东至)仙人庵西南侧游步道交叉口(沿山谷向南至)大珠山景区小福台顶东南侧山顶。 二、规划分期 本次总体规划期限为2018-2027年,共10年。 规划考虑公园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以及黄岛区中央公园2020年将初具规模的实际情况,将规划期分为近期和远期。 近期:2018-2020年,3年;远期:2021-2027年,7年。 三、主题定位 (一)总体定位 根据资源特色及区位情况,灵山湾森林公园应在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凸显森林、海滩、山岳等资源特色,融文化于生态之中,建设城海一体、山林交融、芳香多彩、功能多样的黄岛区城市绿肺、生态地标。 以建设中国一流、青岛特色的森林生态休闲目的地为标杆,努力打造中国知名的城郊休闲型国家森林公园、山东省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和发展的样板工程、黄岛区重要的森林研学基地。 (二)分区定位 1、环海林场片区 充分发挥片区地处黄岛城区、接城连海的区位优势,突出林场作为滨海地带少见的绿色斑块的独特性,大力提升片区森林景观和环境,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强化生态休闲、科普教育、森林研学等功能,建设城市中心滨海休闲型国家森林公园片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