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鉴赏百代画圣吴道子

美术鉴赏百代画圣吴道子

美术鉴赏百代画圣吴道子
美术鉴赏百代画圣吴道子

美术鉴赏-百代画圣吴道子

————————————————————————————————作者:————————————————————————————————日期:

?

?

论文题目:百代画圣吴道子

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任课教师: 郭盼盼

学号: 082415137

姓名: 段利峰

评语:

2018年1月1 日

?百代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永隆一年(680),卒于乾元元年(758)前后。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画史记载他“年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他被称为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尊称画圣,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明皇教授箓图》、《十指钟馗图》、《金桥图》、《朱云析槛图》等。

一、画风介绍

在绘画史上,吴道子的作品被称为“吴家样”。何为样呢?“样”即“样子”,

即楷模的意思。在艺术上要给人以楷模的作用,首先要具有独特的风范。历史上,与吴道子同样被尊称为“样”的有南朝张僧繇的“张家样”,北齐曹仲达的“曹家样”和唐周昉的“周家样”。

吴道子的绘画是由张僧繇发展而来的,但在多样地、富有变化地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方面超过了张僧繇,固有“至其变态纵横与造化相上下,则僧繇不能及也”。“吴家样”固然有吸收“张家样”长处的地方,但是吴能巧变,不受张之“法度”的束缚。他也受到凹凸法的较大影响,成为继“张家样”以后更成熟的宗教画样式。其绘画基本采用白描画法,用线或主要用线,辅之以淡色来生动表现形象的画法,一反盛唐以前依靠均匀的线条加以重彩的造型路线,在发扬以线作画的民族风格方

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设色浓艳的盛唐时代,吴道子的简淡敷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显得格外新奇出众。

吴道子早年行笔很细,保持了六朝和初唐的传统,到中年以后,在熟练的基础上创出自己的风格,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莼菜条”说法出自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之口,它是一种睡莲科植物,其圆形绿叶浮在水面上,根茎在水中生长,其表面附有胶质黏液,所以给人的手感非常润滑,“莼菜条”是莼菜茎。吴道子用快慢疾徐、粗细轻重、变化富于节奏的“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迎风飘举的宽衣博带、衣褶,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是以表现对象的细微的透视变化高、侧、深、斜为目的的,是带有立体感的线条。这种线条比铁线描更敏锐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立体造型,赋予线条更强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使画面效果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效果,被称为“吴带当风”,这种风格的问世,为中国绘画开辟了新途径。“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被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一语概括。这两句话指出了两者在服装上的不同,前者是其势圆转,衣服宽松,裙带飘举,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之状;后者是体制稠密,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结构严谨。同时,吴又能突破“曹家样”自北齐以来在画坛上的支配地位。所以有“吴生始用兰叶描,曹衣出水法全灭”的说法,这也正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线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丰富和完善了民族线描手段。“曹家样”和“吴家样”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画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的用笔风格,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吴家样”体现了大唐盛世气势恢弘、开明自信的精神气质。

吴道子开创了行笔磊落挥霍,笔势豪放,方圆凹凸的“兰叶描”,通过笔触的抑扬顿挫来增强线描所能表达的质感、立体感和表达作者内心感情的力量。“兰叶描”的特点则不同于“莼菜条”。在用笔上打破了传统的描法,他在运笔时压力不均,凭借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将六朝以来“紧劲连绵”变为提按明显,波折起伏,用

笔轻重多变,劲力外张,时提时顿,因而所画线条的粗细随着用笔走势的起伏进行,给人以流畅而强劲的节奏感。粗细不均增强了线条的方向感和运动感,也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这种“兰叶描”在抑扬顿挫中的丰富表现力,可以看出吴道子运用线条的方法有很高的造诣,由于吴道子掌握了极熟练的绘画技巧,才能打破常规,随意挥洒。这种从粗细单一的线条解放出来的新的线型,正是中国绘画的一个新的走向,也是书法发展影响到绘画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吴道子脱离了“张家样”“曹家样”注重人体曲线和衣褶描绘的西域画风。吴道子首创的“兰叶描”“莼菜条”的笔法则正好适应壁画的特点而应用,由于吴道子的用线风格不受形的约束,用笔率真活泼,用线之间经常有意想不到的地方。所谓“落笔生风”,“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以吞”的记载中可以想见,这种线条在把握“形似”的“度”上恐怕就不能是缜密和工致了,对形似的要求要放松得多、自由得多,于是吴道子的线型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陆探微、顾恺之的“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的高古“游丝描”,因为“游丝描”线条圆润劲健,如铁丝一般无变化。若不加改变直接施用于墙面,会因为线条过于纤细,而使整幅壁画失之贫弱,因此线条的加宽很有必要。“莼菜条”宽约3毫米,显然比“游丝描”“铁线描”粗,这也使得线看起来更加结实有力,不至于显得弱不禁风,因此它更适合于在墙上画大画。米芾用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来评价吴道子的作品,前半句是指吴道子用笔的气势和精神状态,后半句则用形象比喻的手法来描述吴道子线条的模样,又可以理解为通感的手法,用“莼菜条”的触觉感受来隐喻视觉感受。

吴道子的绘画艺术风格,属于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疏格。这种风格的问世,为中国绘画开辟了新途径。在吴道子之前的人物画注重于笔迹周密,而吴道子则一改前人陈规,往往“笔才一二,像已应焉”,“以疏体而胜密体,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这就是一种全新的绘画艺术风格——疏体。在形象塑造上,吴道子的独创性更是强烈,即所谓“众皆密于盼际,我则披其点画。人皆谨于像似,我则脱落其凡俗”。用线条将形象描绘得生动淋漓至极,甚至“离披点画,时见缺落”。在创作上,点画“缺落”,而不失其神,这分明是“笔不周而意足”,或即是“遗貌取神”。他的有些作品,甚至“脱落”到只以“墨踪”为之。

吴道子人物画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吴道子这种设色简淡、轻拂丹青的表现手法,不仅加强了线条的表现力,更使得以后宋代李公麟把白描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使白描形式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趣。

二、作品赏析

吴道子的传世作品中,流传至今的《送子天王图》犹得我喜欢,这幅画也是我们研究吴道子风貌的重要依据。《送子天王图》现为日本阿布次孝郎所藏,内容是描写释迎降生后,他的父亲净饭王抱着他去拜渴天神的情景。画面上有帝王、后妃、侍从、婴儿、天王武将、神怪。画之前段描绘了骑一兽奔驰的送信之神、雍容端坐的天王及其随从侍女,后段通过净饭王抱着初生的婴儿与摩耶夫人(释迎的母亲)朝拜大自在天神时,诸神见释迎降临震惊下拜的情节,表现了释迎的不平凡。净饭王庄重、肃穆、小心翼翼地抱着释迩,是一种敬谨护持的姿态。他的表情除庄重外还流露出自豪的矜持神态。特别是通过三头六臂、形貌丑怪、法力巨大的大自在天神的惊慌失措、连连叩拜的景象,表明释迎降临的不平凡。净饭王夫妇衣带微微飘举扰如缓步行走。天神衣带回环曲折,表现着叩头连连的动感。

这幅画用行笔劲利,有起落转折的兰叶描来画衣褶,并分别以柔和流畅和坚实的线条表现妇女和神怪的不同肌肤。吴道子把这个印度神话故事以中国手法表现出来,外国故事中国化,成为吴道子的一个重要创造。

研究民族绘画遗产,一直是美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发展人物画时,我们不能忽视吴道子这类大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如果我们肯下番苦功夫,细致地、系统地研究一下前人,阐扬古人艺术思想,探寻古人的创作经验,无疑是有着“温故而知新”的意义的。

关于吴道子的民间传说故事

关于吴道子的民间传说故事 导读:本文关于吴道子的民间传说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烙馍的启示】 传说,吴道子小时候并不聪明。他喜欢画画,但是画不好,一次画不好,二次画不好,三次还是画不好……,最后连他自己也灰心丧气了,认为自己不是那个材料,永远也画不出什么名堂了。这一天,他怀着苦闷心情,没精打采地出门游玩散心。 他来到一座庙里,进了大殿,看见有两个妇女正在烙馍。年老的坐在大殿东头做馍,年轻的坐在大殿西头烧鏊子鏊子:烙饼的家什。只见年老的把面团用小擀面杖擀成了薄馍,随手又用小擀面杖一挑,那馍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从东头飞到西头,正好落在那年轻妇女面前的鏊子上。年轻的妇女一面烧火,一面用竹片翻。馍熟了,她也像年老的一样,随手一挑,那馍就飞起来,一丝不差地落在大殿中间的一块木板上,叠得整整齐齐。吴道子看得呆了。 吴道子看了一会,就走近那年老妇女的身边,问道“奶奶,你看都不看,馍就会一丝不差地飞落在西头的鏊子上,这么难的事,你是怎么学会的呢?”那老年妇女看了他一眼,说:“这没有什么诀窍,也不过是天天烙,月月烙,专心一意,功夫练得久一点熟一点罢了。”她说完,又忙着烙馍去了。 吴道子一听,恍然大悟,从那妇女的话里,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无论作什么事,都要专心,都要下苦功,“功到自然成”是很有道理的。从那以后,他勤学苦练,见山画山,见水摹水,见人描人,见树绘树。天长日久,他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名的大画家。被人们称为“画圣”,他画的画也在人们的传说里成了“神画” 【卧虎桥】 唐朝时候,许昌称许州,城西北角有一汪湖水,俗称“小西湖”。每到夏天,岸边垂柳成荫,湖中荷花盛开,九曲石桥连着湖心凉亭,不但风景秀丽,也是消暑胜地,不少文人学士常到这里流连观赏、吟诗作画。 大画家吴道子本是禹州人,他的画天下闻名。那真是画鱼鱼戏水,画鸟空中飞,画的树能结果,画的叫驴会拉磨。人们都称他为“画仙”。 那一年,皇帝把吴道子请到京里,让他在宫中作画。画一幅《天子行乐图》,画上的歌舞美女飘飘欲仙;画一幅《百官侍宴图》,那杯中美酒,好像要流出来。文武百官交口称赞。皇帝也十分欢喜,要封他大官,让他留在宫中。可吴道子是山珍海味不吃,绫罗绸缎不穿,黄金美女不爱,骏马高官不受,一心记挂着乡亲父老。他辞谢了皇上,仍旧布衣草鞋转回家乡。 禹州本和许州搭界,吴道子回家路过许州小西湖,见这里风光宜人,是个作画的好地方。他一连游玩了几日,又看到这里民风淳朴,物产富饶,便爱上了这里。况且这里离家也不远。他就邀了几个朋友,在小西湖附近住了下来。他每天到湖边观景作画,或和友人谈古论今。他为人和善,从不摆架子,和邻里乡亲处得很好,生活上倒也逍遥自

中国美术史题目精讲

中国美术史 一、填空题 1.术语“吴带当风:是指中国画术语。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 2.术语“曹衣出水”是指中国画术语。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 3. 4.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中国绘画创作的六个要领气韵思景笔墨,这三对范畴,将谢赫“六法”做了专题发挥. 5.五代花鸟画家黄笙和徐熙创造了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 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 . 7.唐代画家韩幹擅长画马,其代表作是《照夜白图》 . 8.明代画家提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董其昌 . 9.汉代霍去病墓前的主题石雕是马踏匈奴,象征墓主人的战功业绩. 10.《女史箴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创作的人物画作品. 11.南齐谢赫著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 12.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被称为“百代画圣”的画家是吴道子 . 13.石涛在《苦瓜和尚语录》18章开宗明义就提出了一画论 . 14.中国佛教艺术著名的洞窟有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石、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 . 15.《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 16.1949年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一幅帛画名《人物龙凤帛画》 . 17.苏轼评价唐代画家王维的作品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8.北宋后期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著名的传世风俗画作品. 19.在明代晚期的画论著述中,以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最有影响,书中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 20.“以美育代宗教”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 21.明初浙派山水画的杰作代表是戴进、吴伟、蓝瑛 . 22.明代中期的绘画技法上有许多突破,在花鸟画创作上,水墨写意的大家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号青藤的徐渭和白阳山人的陈淳,世称“青藤白阳” . 23.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任伯年、吴昌硕、虚谷、赵子谦 . 24.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 25.清代顾氏画谱,顾炳成为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 26.在长江下游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构件,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榫卯结构实物遗存. 27.新石器时代后期良渚文化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最辉煌的典范,玉粽是其中代表性器物,出土数量最多,其型制功能都非同一般. 28.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王羲之被奉为“书圣”. 29.唐代绘画作品《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 . 30.“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

百代画圣吴道之

百代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是唐代最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画人物画,后世人们尊称他为画圣。吴道子自幼孤贫,爱好学习。为了学习书法,他历尽千辛万苦,只身到浙江、江苏向书法家贺知章、张旭求教,未取得进步。后改学绘画,虽遍访名师,仍无成就。两次失败,使他有些心灰意冷。 有一天,他来到一座庙宇,看见庙前有一个妇女在卖馍饼。她后面左右两边又各有一位妇女。左边的在和面做馍,右边的用馍具蒸烤。左右两人相距大约一丈远。只见左面的用面做成薄馍后,随手一扔,那馍滴溜溜地旋转着,不偏不斜正落在右边妇女的馍具内。右边的接馍后,一面烧火,一面翻馍。馍熟了,她用竹片一挑,那熟馍也飞起来,正好落在八尺外卖馍妇女的竹篮内。一块又一块,摞得整整齐齐。过路人看了,无不拍手叫绝,抢着来买馍。 这情景,把个吴道子看呆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走到卖馍人跟前,买了一块馍,随后问道:“请问,卖馍大婶,飞馍的技艺有什么诀窍吗?”卖馍的

妇女答道:“这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天天烙,月月烙,日子长了,自然熟练了。”吴道子听了,顿觉豁然开朗,他领悟了一个道理:“学习书法、绘画,也是同理,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 从那以后,他更加勤奋,见山画山,见水画水,见人描人,见树绘树。到了20岁时,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但他不满足于现有成绩,还要拜师深造。远学南朝画家张僧繇、近学当代画家张孝师。工夫不负有心人。他所画的人物都非常生动而有立体感。中年后,他的笔法变得更加遒劲、圆润。后人因此把他和张僧繇并称为“疏体”。 吴道子绘画总是精益求精,他在长安、洛阳二地的寺观作壁画300余幅,全都是珍品。他所画人物的衣褶,飘飘欲举,后人称“吴带当风”。吴道子的山水画也自成一家,曾在大同殿墙壁上,画出嘉陵江300余里山水,大笔挥洒,一天就画完了。 在《卢氏杂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吴道子去访问某僧人,欲讨杯茶喝,但此僧对他不太礼貌。他很气愤,就取出笔砚,在僧房墙壁上画了一头驴,然后离去。不料到了晚上,他画的驴变成了真驴,恼怒异常,满屋地尥蹶子,把僧房的家具等物都给践踏得乱七八糟,十分狼藉。这僧人知道是吴道子所画的驴在作怪,只好去恳求他,请他把壁上画涂抹掉。画上的驴变成了真的,固然是一种神奇的传说,但却反映了吴道子画动物具有传神之笔。 吴道子还弘扬绘画艺术,悉心教授弟子,把自己高超的技艺传给下一代,使绘画艺术后继有人。吴道子绘画的艺术成就,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后人尊他为“画圣”。 吴道子的一生,主要是从事宗教壁画的创作,题材很丰富,《天王送子图》是吴道子的传世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现在遗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画的临摹本。

美术鉴赏百代画圣吴道子

美术鉴赏-百代画圣吴道子

————————————————————————————————作者:————————————————————————————————日期: ?

? 论文题目:百代画圣吴道子 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任课教师: 郭盼盼 学号: 082415137 姓名: 段利峰 评语: 2018年1月1 日

?百代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永隆一年(680),卒于乾元元年(758)前后。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画史记载他“年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他被称为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尊称画圣,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明皇教授箓图》、《十指钟馗图》、《金桥图》、《朱云析槛图》等。 一、画风介绍 在绘画史上,吴道子的作品被称为“吴家样”。何为样呢?“样”即“样子”,

即楷模的意思。在艺术上要给人以楷模的作用,首先要具有独特的风范。历史上,与吴道子同样被尊称为“样”的有南朝张僧繇的“张家样”,北齐曹仲达的“曹家样”和唐周昉的“周家样”。 吴道子的绘画是由张僧繇发展而来的,但在多样地、富有变化地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方面超过了张僧繇,固有“至其变态纵横与造化相上下,则僧繇不能及也”。“吴家样”固然有吸收“张家样”长处的地方,但是吴能巧变,不受张之“法度”的束缚。他也受到凹凸法的较大影响,成为继“张家样”以后更成熟的宗教画样式。其绘画基本采用白描画法,用线或主要用线,辅之以淡色来生动表现形象的画法,一反盛唐以前依靠均匀的线条加以重彩的造型路线,在发扬以线作画的民族风格方 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设色浓艳的盛唐时代,吴道子的简淡敷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显得格外新奇出众。 吴道子早年行笔很细,保持了六朝和初唐的传统,到中年以后,在熟练的基础上创出自己的风格,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莼菜条”说法出自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之口,它是一种睡莲科植物,其圆形绿叶浮在水面上,根茎在水中生长,其表面附有胶质黏液,所以给人的手感非常润滑,“莼菜条”是莼菜茎。吴道子用快慢疾徐、粗细轻重、变化富于节奏的“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迎风飘举的宽衣博带、衣褶,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是以表现对象的细微的透视变化高、侧、深、斜为目的的,是带有立体感的线条。这种线条比铁线描更敏锐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立体造型,赋予线条更强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使画面效果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效果,被称为“吴带当风”,这种风格的问世,为中国绘画开辟了新途径。“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被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一语概括。这两句话指出了两者在服装上的不同,前者是其势圆转,衣服宽松,裙带飘举,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之状;后者是体制稠密,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结构严谨。同时,吴又能突破“曹家样”自北齐以来在画坛上的支配地位。所以有“吴生始用兰叶描,曹衣出水法全灭”的说法,这也正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线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丰富和完善了民族线描手段。“曹家样”和“吴家样”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画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的用笔风格,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吴家样”体现了大唐盛世气势恢弘、开明自信的精神气质。 吴道子开创了行笔磊落挥霍,笔势豪放,方圆凹凸的“兰叶描”,通过笔触的抑扬顿挫来增强线描所能表达的质感、立体感和表达作者内心感情的力量。“兰叶描”的特点则不同于“莼菜条”。在用笔上打破了传统的描法,他在运笔时压力不均,凭借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将六朝以来“紧劲连绵”变为提按明显,波折起伏,用

浅谈吴道子的画风

浅谈吴道子的画风 【摘要】吴道子是一位多产而优秀的佛教壁画艺术家。史称其“凡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国朝第一。吴道子人物画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本文通过对吴道子擅长的莼菜条、兰叶描的吴风样式的研究,来分析、总结他的画风。 ?【关键词】吴道子 “吴家样” ?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汇共同熔铸了唐代美术的辉煌,多数画科从此开始明确并日臻成熟。唐代绘画作为唐代美术的首要组成,亦是雄健磅礴的盛唐气象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代绘画也因为唐代多向而频繁的对外交流而更加丰富多彩,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以雄浑博大的气度为世界艺术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人名手至多,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吴道子画风中纵横健拔、高扬揭举的气势,昭示着盛唐画风的开始。吴道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迅速成长起来。吴道子人物画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 ?一吴道子生平

?吴道子,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今禹州市)鸿畅乡山底吴村人,幼年贫穷孤苦,但画史记载他“年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 他是一个“幼抱神奥”早熟的画家,也是一个全才的画家,据记 载他的作品有《送子天王图》、《道子墨宝》、《朝元仙仗图》等。 他的画与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术,被誉为当时的“三绝”。传说,吴道子于洛阳曾遇到书法家张旭和剑手斐旻,斐旻请吴在天宫寺 为他亡故的双亲作壁画,吴不受金而请斐旻舞剑以壮气。舞毕, 奋笔,俄顷而就。张旭也在那里写了一壁字。洛阳人都说:“一 日之中,获睹三绝,真乃人生之幸事”。 ?二吴道子的画风——吴家样 ?在绘画史上,画家的创造,被尊称为“样”的有南朝张僧繇的“张家样”,北齐曹仲达的“曹家样”,唐吴道子的“吴家样”,唐周昉的“周家样”。那么何为样呢?“样”即“样子”,即楷模的 意思。在艺术上要给人以楷模的作用,首先要具有独特的风范, 吴道子的绘画是由张僧繇发展而来的,但在多样地、富有变化地 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方面超过了张僧繇,固有“至其变态纵横与造 化相上下,则僧繇不能及也”。“吴家样”固然有吸收“张家样” 长处的地方,但是吴能巧变,不受张之“法度”的束缚。他也受 到凹凸法的较大影响,成为继“张家样”以后更成熟的宗教画样式。然而吴道子的创造力和革新精神集中表现在他既熟悉凹凸法 又不为这种技法所囿,他基本采用白描画法,用线或主要用线,

论吴道子释道画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目录 目录 (1) 论吴道子释道画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1) 一、吴道子释道画的艺术特征 (4) (一)吴道子释道人物画的特征分析 (4) (二)吴道子释道山水画的特征 (6) 二、吴道子的释道画艺术成就及影响 (7) (一)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对中国人物、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7) (二)吴道子绘画风格对日本绘画的影响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论吴道子释道画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徐金华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09级2班指导老师:李兰平 文章摘要:吴道子艺术成就释道人物和山水画最具影响力。其所开辟的绘画风格研究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品通过状如兰叶、如莼菜的完美线条,错落有序地表现丰富的情感,运用焦墨勾线,更显得所绘人物刚劲挺秀、衣纹飘举之状;人称“吴带当风”。他对山水画的伟大革新,创造了具有代表性性的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他的绘画风格对其生活后期中国画的发展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吴道子;吴带当风;疏体;释道画;影响 On the art of painted by Wu Daozi Taoism and influence Xu Jinhua Xihua University Academy of fine arts majoring in fine arts09Class2 Instructor: Li Lanping Article: Wu Daozi's most influential artistic achievements and Taoist figures and landscape painting. Its open style study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whose works perfect line through lanye, brasenia schreberi, scattered profound emotion in an orderly manner, using coke ink lines, more painted figures for thousands of tall and graceful, floating clothing line; known as "Wu as the wind". His great innovation to the landscape, creating a representative Jane far landscape "soothing", has made paintings of the landscape as an independent species. His painting style to their lives post more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inspired by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Wu daozi; Wu when the wind; dredging; Taoist painting effe

人物评价:历代对吴道子的评价

历代对吴道子的评价 唐张彦远: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张既号书颠,吴宜为画圣。神假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宾,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当有口诀,人莫得知。数仞之画,或自臂起,或从足先。巨状诡怪,肤脉连结,过于僧繇矣。(《历代名画记》) 五代荆浩: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笔法记》)宋郭若虚:曹吴二体,学者所宗。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北齐曹仲达者,本曹国人,最推工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子曰吴。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图画见闻志叙论》) 宋苏轼: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书吴道子画后》) 宋赵希鹄:画忌如印,吴道子作衣纹或挥霍如莼菜条,正避此耳。由是知李伯时孙太古专作游丝,犹未尽善。李尚时省逸笔,太古则去吴天渊矣。(《洞天清禄集古画辨》) 元汤垕: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分,莫不如意。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画鉴》)明李日华:每见梁楷诸人写佛道诸像,细入毫发,而树石点缀则极洒落,若略不住思者;正以像既恭谨,不能不借此助雄逸之气耳。至吴道子以描笔画首面肘腕,而衣纹战掣奇纵,亦此意也。(《紫桃轩又缀》)

被称为画圣的是谁

被称为画圣的是谁 题目: 被称为“画圣”的是______。 A、顾恺之 B、阎立本 c、吴道子 D、王献之 答案:c 解析: 吴道子(680-759年),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唐代第一大画家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约生于唐高宗朝(约685年左右),卒于唐肃宗朝(约758年左右)。少孤,相传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曾在韦嗣立幕中当大吏,做过兖州暇丘(今山东兖州)县尉。漫游洛阳时,唐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官,并官至宁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宫廷作画。开元年间,玄宗知其名,召入宫中,让其教内宫子弟学画,因封内教博士;后又教玄宗的哥哥宁王学画,遂晋升为宁王友,从五品。唐宣宗(847年)被推崇为”画圣”,民间画塑匠人称他为”祖师”,道教中人更呼之为”吴道真君”、”吴真人”。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一代宗师,千古流传。 【相关阅读】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透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美术鉴赏_百代画圣吴道子

论文题目:百代画圣吴道子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任课教师:郭盼盼 学号:082415137 姓名:段利峰 2018年1月1 日

百代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永隆一年(680) ,卒于乾元元年(758)前后。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画史记载他“年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他被称为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尊称画圣,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明皇教授箓图》、《十指钟馗图》、《金桥图》、《朱云析槛图》等。 一、画风介绍 在绘画史上,吴道子的作品被称为“吴家样”。何为样呢?“样”即“样子”,即楷模的意思。在艺术上要给人以楷模的作用,首先要具有独特的风范。历史上,与吴道子同样被尊称为“样”的有南朝张僧繇的“张家样”,北齐曹仲达的“曹家

样”和唐周昉的“周家样”。 吴道子的绘画是由张僧繇发展而来的,但在多样地、富有变化地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方面超过了张僧繇,固有“至其变态纵横与造化相上下,则僧繇不能及也”。“吴家样”固然有吸收“张家样”长处的地方,但是吴能巧变,不受张之“法度”的束缚。他也受到凹凸法的较大影响,成为继“张家样”以后更成熟的宗教画样式。其绘画基本采用白描画法,用线或主要用线,辅之以淡色来生动表现形象的画法,一反盛唐以前依靠均匀的线条加以重彩的造型路线,在发扬以线作画的民族风格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设色浓艳的盛唐时代,吴道子的简淡敷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显得格外新奇出众。 吴道子早年行笔很细,保持了六朝和初唐的传统,到中年以后,在熟练的基础上创出自己的风格,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莼菜条”说法出自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之口,它是一种睡莲科植物,其圆形绿叶浮在水面上,根茎在水中生长,其表面附有胶质黏液,所以给人的手感非常润滑,“莼菜条”是莼菜茎。吴道子用快慢疾徐、粗细轻重、变化富于节奏的“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迎风飘举的宽衣博带、衣褶,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是以表现对象的细微的透视变化高、侧、深、斜为目的的,是带有立体感的线条。这种线条比铁线描更敏锐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立体造型,赋予线条更强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使画面效果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效果,被称为“吴带当风”,这种风格的问世,为中国绘画开辟了新途径。“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被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一语概括。这两句话指出了两者在服装上的不同,前者是其势圆转,衣服宽松,裙带飘举,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之状;后者是体制稠密,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结构严谨。同时,吴又能突破“曹家样”自北齐以来在画坛上的支配地位。所以有“吴生始用兰叶描,曹衣出水法全灭”的说法,这也正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线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丰富和完善了民族线描手段。“曹家样”和“吴家样”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画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的用笔风格,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吴家样”体现了大唐盛世气势恢弘、开明自信的精神气质。 吴道子开创了行笔磊落挥霍,笔势豪放,方圆凹凸的“兰叶描”,通过笔触的抑扬顿挫来增强线描所能表达的质感、立体感和表达作者内心感情的力量。“兰叶描”的特点则不同于“莼菜条”。在用笔上打破了传统的描法,他在运笔时压力不均,凭借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将六朝以来“紧劲连绵”变为提按明显,波折起伏,用笔轻重多变,劲力外张,时提时顿,因而所画线条的粗细随着用笔走势的起伏进行,给人以流畅而强劲的节奏感。粗细不均增强了线条的方向感和运动感,也

唐代美术鉴赏

唐代美术鉴赏 ——吴带当风 姓名:冯洋松 学号:200835090122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吴道元(约685年-758年),字道子,后改名为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中国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 生平:道子幼年家境贫寒,初为民间画工,相传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年轻时即有画名。后来作了山东兖州瑕丘县尉,不久即辞职。漫游洛阳,从事壁画创作。时曾为将军裴旻作画,被当时人将张旭草书、裴旻舞剑、吴道子作画同时称为“三绝”。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唐玄宗召入宫中,历任供奉、中书省内教博士,改为道玄,后官宁王友(官名),此后一直为宫廷作画。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吴道子擅佛道、道教人物画,还有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 绘画风格: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早年笔法较细,风格稠密;中年变为遒劲,宋代画家米芾形容吴道子笔下圆润似“莼菜条”,滑溜细腻,波浪起伏,点划之间,时见缺落,有笔不周而意周之妙。后人把他和张僧繇并称“疏体”。吴道子所画人物衣褶,飘飘欲举,线条遒劲,潇洒秀逸,当时人将他和北朝齐时代著名画家曹仲达相提并论,称他们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因为曹仲达画中的人物,衣服常紧裹在躯体上;而吴道子笔下的人物,大袖飘飘,线条流畅。他利用线条的宽窄变化表现物体的凹凸,使线描的画面具有立体感。他喜用焦墨勾线,略施淡彩,自然超出绢素,称为“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其山水画作蜀道之景,自为一家;又传曾于大同殿壁画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苏轼曾称赞他说“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代表作品:吴道子在史籍中享有盛名,但因为他大量的创作是壁画,所以很少有传世作品保留下来,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但已经可以窥见吴道子笔法的精髓。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徐悲鸿曾经获得一幅残卷,经他和张大千鉴定,认为是吴道子真迹,可能是一幅壁画的草图,暂根据画中人物取名为《八十七神仙图》,此幅画气势磅礴,人物闲适秀丽,是中国古代画的精品。 对后世的影响:吴道子的一生,主要是从事宗教壁画的创作,题材很丰富,有宣传教义的,有《梁武帝》、《郗后》等人物。 他在千福寺西搭院北廊的壁画里,把菩萨像画成自己的样子,这同以后的韩干在宗教壁画《妓小小写贞》和《一行大师》一样,对于神的世界,不受宗教教义的约束,自由地加工。他不愿意以神的“供养人”的地位,站在佛国的一角,而乐于以普通画工的形象去主宰神土。他可以把达官贵人拉入《地狱》中来,可见他对宗教神权是蔑视的。

简介

吴道子简介 年少刻苦 吴道子大约生于约公元685年左右(唐高宗时期),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年未弱冠之时,已?穷丹青之妙?。 公元709(景龙三年),韦嗣立擢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逍遥公。这时吴道子在其属下任小吏。他?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后来,又任瑕丘(今山东兖州)县尉。约在开元初年,吴道子不再做官,开始?浪迹东洛?。 入宫作画 由于他能?穷丹青之妙?,在画坛上有些名气,公元713年左右,即被唐玄宗召到京都长安,入内供奉,充任内教博士,并命他?非有诏不得画?。后官至?宁王友?。吴道子入内供奉之后,多在宫中作画,有时也随从玄宗巡游各地。一次,他随驾去东都洛阳,会见了将军裴旻和书法家张旭,三人各自表演了自己的绝技:裴旻善于舞剑,当即舞剑一曲;张旭长于草书,挥毫泼墨,作书壁;吴道子也奋笔作画,?俄顷而就,有若神助?。 公元725(开元十三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吴道子陪同前往。事后还至潞州(今山西长治),车驾过金桥,御路?曲折萦转?。玄宗见数千里间?旗鲜洁,羽卫整肃?,心中非常兴奋,对左右侍从说:?张说言‘勒兵三十万,旌旗千里间,陕右上党,至于太原’。真才子也。?左右皆呼万岁。于是召来吴道子、韦无忝、陈闳等,命他们三人共同绘制《金桥图》。陈闳主画玄宗真容及所乘照夜白马,韦无忝主画狗马、骡驴、牛羊等动物之类,而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雁鸟、器仗、帷幕等主题部分则由吴道子主画。《金桥图》绘成后,?时谓三绝?。 公元742—755(天宝年间),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遂命吴道子乘驿传赴嘉陵江去写生。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过,当时的体会与感受,便深深铭记在心上,并没有绘制一张草图。当吴道子游览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吴道子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玄宗看了啧啧称赞。在此之前,大画家李将军(思训)擅长山水画,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虽然画得也十分奇妙,但却?数月方毕?,不如吴道玄画得又快又好。因此,玄宗颇为感慨地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可见吴道子画技高超,笔法娴熟。吴道子不仅善于画山水画,画动物也颇能传神。他在大同殿上曾画了五条龙,?麟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真是生龙活现。 晚年传奇 公元758—759(乾元年间),吴道子尚健在。卢稜伽是吴道子的门生,?乾元初,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后又在庄严寺三门绘画,?锐思张开,颇臻其妙?。吴道子见了卢稜伽的绘画,觉得他有很大的长进,酷似自己的笔法,于是惊叹说:?此子笔力,当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由

浅谈画圣吴道子绘画的线条表现

浅谈画圣吴道子绘画的线条表现 线条是画家的语言,是画面的骨架,也是作者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画家对线条倾注了自己深厚的感情,使其成为自己绘画的鲜明特征,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周肪、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麟,元代的赵子昂,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石涛,近代的吴昌硕等艺术大师都在线条的运用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风貌。 唐代画家吴道子(约686~760前后),被誉为“画圣”,他曾学习过张旭、贺知章的草书,后改学画,“年末弱冠,穷丹青之妙”,吴道子的创作成就首先表现在宗教绘画上,他以旺盛的精力和不凡的创作热情,绘壁画300余幅。他在绘画中注意画面气氛的统一和具有运动感的表现,体现“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下笔有神”的效果,“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吴道子的宗教图像样式被称为“吴家样”,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曰:“吴之笔,其势圜转,而衣服飘举??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突破了北齐曹仲达以来“曹家样”的影响。而成为与之对的样式,人称“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根据这些叙述,可以知道吴道子用笔迅疾,所描绘的线条特别的灵动和圜转,所画衣服,有一种象是被风吹动的感觉。唐张彦远平曰:“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之法具令,几不容于谦素,笔迹磊落,随姿意于壁墙,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 中国画最早就是用线造型,自受佛教艺术的影响之后,色彩发展了一步,线条却相对地不够突出。到了盛唐时代,线条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成为凌驾于色彩之上的因素,这是中国画风格上的转折点,吴道子对此是有杰出的贡献的。傅抱石先生说:“他给中国绘画—特别唐以后的中国绘画以无比影响的是对于线的发展和提高,他认为应该把画上面的线提高到头等重要的位置,色彩应该服从线。我们知道,六朝以来对于线的运用,虽说重视,但画家们—一例如顾恺之和阎立本,都还没有考虑到应该怎样进一步予以充实和变化。吴道子则不同,他特别重视线的变化和力量,天才地把线发展成为一种富有生命,独立而自由的表现手段。他认为绘画创作,线的速度、力度和节奏的有机联系是传达内容、情感的主要关键。……这样,线的内容丰富了,线的效果也大大地提高了。资料中称他画人物的衣饰有迎风飘举的感觉,我以为原因便在于线的变化,也便是所谓‘吴带当风’的真正意义。” 吴道子的用线有两种,即“药菜条”和“兰叶描”。在他之前,顾恺之的“春蚕吐丝”线条是偏于纤弱柔美的。阎立本的线条则略具浑厚的意趣,吴道子的“药菜条”,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发展,这是一种粗细一致、圆润流畅的描法。“兰叶描”则是一种新的创造,这种创造摆脱了过去细致而变化少的作风。我们从被认为“造吴生闲奥”的北宋画家武宗元的壁画稿本《朝元仙仗图卷》,可以研究一下吴道子的线描风格,那是一种既能表现质感而又具有运动感和节奏感的线描。吴道子发展了线描的艺术表现功能,遒劲、雄放、变化丰富线条,生动地表现出物象的“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人们形容为“吴带当风”。它影响着几个世纪,甚至还普遍见于雕塑艺术中。他为了强调笔墨线条的特殊表现功能,敷色极轻淡,使它的份量不超过线条,往往“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嫌素,世谓之吴装”。这是以骨法为主,赋彩为辅的表现方法。吴道子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撷取神髓,把凹凸而、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结合物体内在的运动,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完全基于线条的组织而描摹出物体的性格。这种线的要求是严格的,每一根线都符合造型传神的要求,每一根线都充满了韵律美,这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创造的线。昊道子的画风为唐代和宋元以来的许多画家所效法、借鉴。宋

吴道子

吴道子(约686~760前后)唐代画家。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吴道子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姓名:吴道子 别名: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公元680年(庚辰年) 逝世日期:公元759年 职业:艺术,画家 主要成就: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尊称画圣 代表作品:《明皇教授箓图》、《十指钟馗图》、《金桥图》、《朱云析槛图》 籍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吴道子画圣故事 吴道子故事之一 唐朝时,有个叫吴道子的人,少年失去父母,只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一天傍晚,吴道子路经河北定州城外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寺院“ 柏林寺”,便走了进去。吴道子迈进院内,他从大殿虚掩的门缝里,看见油灯下一位年迈的老和尚正在殿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悄悄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么出神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老和尚知道了他的身世后,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要愿意学画,就做我的徒弟吧。”吴道子听了忙磕头拜师。 这天,老和尚把吴道子领到后殿,指着雪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画了多次都不像真水实浪。明天我带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次日一大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走到哪里,老和尚都叫吴道子练习画水,开头他还认真,时间一长,吴道子就觉得有些腻烦了,画起来就不怎么用功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吴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更要一个水珠、一朵浪花地画。”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吴道子一

吴道子介绍

目前流传的被认为是吴道子的作品,例如:《送子天王图卷》、曲阳北岳庙的鬼伯、孔子像、观音菩萨像等,都很值得研究。 《送子天王图卷》(宋代的临本)是否传自吴道子尚缺乏证明,然而是一幅优秀的古代作品。图卷最后一段取材《瑞应本起经》中净饭王抱了初生的释迦牟尼到神庙中,诸神为之慌忙匍伏下拜的故事。净饭王捧着婴儿,以一种小心翼翼的动作,充分透露出这一抱持者的崇敬心情;同时,那一跪拜在地的孔武有力的天神,更不是单纯的跪拜,而是张皇失措、惶恐万状的神态,是精神上完全降服了的表情。净饭王和天神的这两个有充分的心理根据的动作便烘托出还在襁褓中的,在画面上看不出任何直接的迹象来的小小婴儿的不平凡和无上威严。这样的表现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内心的联系以阐明主题,所以在绘画艺术技巧的发展上有创新的意义(图204)。 曲阳北岳庙的鬼伯的形象非常强健有力,是摹刻唐代蒲州刺史刘伯荣所画的壁画。曲阜孔子像是宋代绍圣二年的刻石。观音像石刻在全国各地辗转摹刻,极为常见。这些作品,无论是鬼伯的夸张的激动的表情,孔子群像的构图,观音的姿态,都明显的具有唐代的风格,而且这些作品运用的线纹都是所谓的“蒪菜条”——是历代公认吴道子的特长。 今天已不可能直接见到吴道子的作品,也不能确定那些古代画迹与吴道子有较密切的关系,关于吴道子的艺术成就,我们主要的是从文字记载中加以探讨。 吴道子 唐画家。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相传曾学书丁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曾在韦嗣立处当小吏,做过兖州瑕丘(今山乐滋阳)县尉。漫游洛阳时,玄宗闻其名,任以内博士,改名道玄,在宫廷作画;后官宁王友,乾元初(公园758年)尚在。擅画佛道人物,远师南潮梁张僧繇,近学张孝师,笔迹磊落,势状雄峻,生动而有立体感。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作佛道宗教壁画三百余间,情状各不相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写佛像圆光、屋宇柱梁或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蕙菜条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用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又称吴装;笔迹洗炼劲爽,《历代名画记》评其笔才一二,象已应焉。后人把他和张僧繇并称疏体,以区别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劲紧连绵的密体。对其后的宗教人物画和雕塑,都有很大影响。也画山水,曾写蜀中景色。苏轼评他: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存世《送子天王图》,是宋人学吴道子风格的作品;并有不少线描石刻,大都是迭经翻摹之本或托名伪作。 吴道子(约686~760前后),后改名道玄,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时,生活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很快就熟谙画理。曾有5年担任低级官吏的生涯,后来浪迹东都

浅谈画圣吴道子绘画的线条表现

浅谈画圣xx绘画的线条表现 线条是画家的语言,是画面的骨架,也是作者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画家对线条倾注了自己深厚的感情,使其成为自己绘画的鲜明特征,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周肪、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麟,元代的赵子昂,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石涛,近代的吴昌硕等艺术大师都在线条的运用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风貌。 唐代画家吴道子(约686~760前后),被誉为“画圣”,他曾学习过张旭、贺知章的草书,后改学画,“年末弱冠,穷丹青之妙”,吴道子的创作成就首先表现在宗教绘画上,他以旺盛的精力和不凡的创作热情,绘壁画300余幅。他在绘画中注意画面气氛的统一和具有运动感的表现,体现“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下笔有神”的效果,“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吴道子的宗教图像样式被称为“吴家样”,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曰: “吴之笔,其势圜转,而衣服飘举??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突破了北齐曹仲达以来“曹家样”的影响。而成为与之对的样式,人称“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根据这些叙述,可以知道吴道子用笔迅疾,所描绘的线条特别的灵动和圜转,所画衣服,有一种象是被风吹动的感觉。唐张彦远平曰: “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之法具令,几不容于谦素,笔迹磊落,随姿意于壁墙,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 中国画最早就是用线造型,自受佛教艺术的影响之后,色彩发展了一步,线条却相对地不够突出。到了盛唐时代,线条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成为凌驾于色彩之上的因素,这是中国画风格上的转折点,吴道子对此是有杰出的贡献的。傅抱石先生说: “他给中国绘画—特别唐以后的中国绘画以无比影响的是对于线的发展和提高,他认为应该把画上面的线提高到头等重要的位置,色彩应该服从线。我们知道,六朝以来对于线的运用,虽说重视,但画家们—一例如顾恺之和阎立本,都还没有考虑到应该怎样进一步予以充实和变化。吴道子则不同,他特别重视线的变化和力量,天才地把线发展成为一种富有生命,独立而自由的表现

绘画艺术欣赏之吴道子

施笔绝踪,磊落逸势 ——吴道子绘画风貌浅析 [摘要]吴道子是我国历史上负有盛名的画家,被誉为“百代画圣”。他生活在经济繁荣的开元、天宝年间。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正如苏轼所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关键词]吴道子;嘉陵江;绘画;敦煌壁画;李公麟;山水画;人物画;现实生活;段成式;张彦远; 吴道子出身于民间画工,“年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跟“狂草”闻名的张旭及诗人贺之章学习过书法,受到书家诗人的薰陶。少年时代去四川“写蜀道山水”,已具自己的面貌,青年时代便“于画无所不能”了,被唐玄宗征诏入宫为御用画师,曾随玄宗去洛阳、泰山等地。天宝间奉诏写嘉陵江,曾游蜀山蜀水。但其创作活动并不限于宫廷,长安各寺观都有吴道子所作壁画。 吴道子感情激越,豪放不羁,为人“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⑴他不视财资,潜心艺术。当时,大将军裴曼,欲为其双亲画壁画于洛阳天宫寺,曾以厚金聘之,吴道子“封还金帛,一无所受”,并说:“闻裴将军旧矣,为舞剑一曲,足以当惠,观其壮气,可助挥毫。”于是,裴即为道子舞剑,道子兴奋之极“挥毫图壁”,“俄顷而成,若有神助”,“为天之下壮观”。 吴道子的绘画风貌就当时和后人对他的评述及对他的作品摹本(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取材广泛表现精当 无论是神话故事、现实生活、历史人物以及山水、龙兽都被一一收入笔底。如现实生活的人物画创作有《上阳宫十八学士图》、《明皇受纂图》;历史题材有《朱云折槛图))(汉代故事);佛教故事有平康坊菩萨寺的《维摩经变》及大量其他作品;道教故事有洛阳城北玄元庙的《五圣千官图》;儒家故事有《孔子及弟子象》;山水创作有《嘉陵江山水》等等。关于他的寺观壁画,朱景玄说:“图画墙壁,凡三百余间。变相人物,奇纵异状,无有同者。上都兴唐寺,‘御德金刚院,妙迹为多,并有自题经文。慈恩寺塔前文殊普贤,西面庶下‘降魔’‘盘龙’等壁,及赵景公地狱壁,帝释、梵王、龙神。永寿寺中三门两神,及诸道观寺院不可胜记,皆妙绝一时”。⑵ 如此广泛的题材和丰富的内容,他都处理得生动异常,这说明他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在他的佛教壁画中,最有名的是《地狱变相》,据黄伯恩《东观余论》叙述,这幅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