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卷分析常用统计指标(精编文档).doc

试卷分析常用统计指标(精编文档).doc

试卷分析常用统计指标(精编文档).doc
试卷分析常用统计指标(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试卷分析常用统计数据

一、平均分

平均分是反映学生成绩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指标,一般在Excel中可快捷求得。

二、标准差

标准差是反映每个学生成绩与平均分的平均差异程度,是学生成绩离散程度最广泛的测量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成绩越分散。在Excel中,点击函数工具选择“STDEVP”并确定计算范围(如:B2:B500)即可。

三、分数段人数

按分数段统计学生人数,一般可按5分或10分为一段进行统计,根据各分数段的人数可绘制出学生成绩分布的曲线或直方图,以“中间高、两头低”来衡量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统计规律表明,考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此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综合考察标准差与平均分以及成绩分布的曲线,可以了解学生成绩的分化程度、分布密度等情况。

统计分析中,通常还计算各分数段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以及满分率,零分率。在列表叙述相关数据中还应列出最高分、最低分。

四、难度系数

难度指试卷(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卷(题目)的得分率或答对率表示,所以难度事实上是容易度或通过率。其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试卷(题目)越容易。一般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

其中,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

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计算:平均分=4×20÷50=1.6,P=平均分÷满分值=1.6÷4=0.4。

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

其中,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H+PL)/2

其中,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

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例: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

PH=20/27=0.74 ,PL=5/27=0.19, P=(0.74+0.19)/2=0.47。

4、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或用公式P=X/M计算。

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一份试卷应该由不同难度按一定比例组成。一般地说,P>0.8 、P<0.2的试题各占10%;P=0.2~0.4,和P=0.6~0.8的试题各占20%;P>0.4、P <0.6的中等难度试题应占60%。整套试卷平均难度在0.4~0.6之间。

五、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它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区分度也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筛选题目的依据。

一般的教学测验分析中,通常采用极端分组法,具体方法:

先将被测学生按其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然后取其上端一部分为高分组,取其下端一部分为低分组。各组的人数应占多大比例,要视被测学生总体的具体情况而定。一是学生人数不太多,可把前50%的考生为高分组,后50%为低分组。二是学生人数多,如果测验总分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最适当的比例是高分组和低分组各占27%;如果分数分布较正态分布平坦,高、低分组人数比率要略高于27%;一般情况下,其比率介于25%—33%之间即可。计算公式:

1、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D=PH-PL

其中,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PH、PL的计算方法同上。

例: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区分度为:

D=PH-PL=0.74-0.19=0.55

2、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区分度D:D=(XH-XL)/N(H-L)

其中,X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X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N表示接受测验的学生总数,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

3、整个试卷的区分度,是所有试题区分度的平均值。

六、信度

信度是反映测量工具可靠性的指标。试题的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常见的试题信度多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即用同一组被测学生样本对两组项目的反应之间的相关,作为反映两组项目测量的一致性程度的指标,称作信度系数,简称信度。几种常用信度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再测信度

用同一份试题对同一组学生前后实施两次测试,计算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即得再测信度。这种信度能表示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化,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所以又称为稳定性

系数。再测信度一般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公式计算。

2、复本信度

如果用两份等值平行的试题测量同一组学生,再求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其结果就是复本信度。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公式计算。

3、分半信度

在测验没有复本且只能实施一次的情况下,可将测验项目分成对等的两半,根据学生在这两半测验中所得的分数计算相关系数,即得分半信度。计算分半信度先要对测验分半。不同的分半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信度值。为了使两半基本等值,可将项目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编号,然后按奇数和偶数序号将项目分半。要注意使那些性质相同、联系紧密的项目分在相同的一半,否则会使信度值偏高。

4、同质性信度

同质性是指试题中所有项目之间的一致性。若测验中各个项目得分相关较高时,不论项目的内容或形式有何差别,测验都为同质;相反,即使所有项目看起来都好像是测量同一特性,但项目得分之间的相关很低,测验仍然是异质的。测验越同质,同质性信度的值也越大,则说明试题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因而,同质性信度又称作内部一致性系数。常用计算同质性信度的方法如下:当项目采用二分法(项目只有通过或未通过两种分数)计分时,可用库德-理查逊公式;当项目属于论文式类型,采用连续分数计分时,可用克龙巴赫所创的a系数公式。

七、效度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

1、内容效度。指根据测验目的确定的测验内容所引起的预期反应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2、构想效度。指测验对预先设立的某一理论上的概念、构想

或研究特性的实际测量程度。

3、效标效度。指测验分数与效标的相关程度。所谓效标,就是检验测验有效性的一种参照标准。效标常用一种公认比较可靠或权威的测验结果表示。这实际上就是用一种已知的且认为其“有效”的测验结果去检验另一个新测验的有效性。之所以不直接用效标测验去代替新测验,往往是因为新测验可能比效标测验更为简单、易行。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1. 本次试卷知识面涉及到教材的所有章节的主要内容,难易程度适中。从学生答卷情况看,第一部分为欣赏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30%主要考查学生们的对经典乐曲的欣赏水平,从试卷情况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等还不错,第二部分属于外国音乐史的常识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70%,掌握情况较好,得分率普遍较高,;扣分较多的为第一项填空题,知识的分布较宽,需要学生对所学全部知识的掌握,对于这个环节还有待学生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有意识地锻炼,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考试成绩统计情况来看,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掌握较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总的来说,本次考试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时间恰当。06(1)班的同学总体上发挥出了自身的学习水平。 2. 本次试卷命题覆盖了所有章节,与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一致,包括音乐欣赏与常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欣赏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30%主要考查学生们的对经典乐曲的欣赏水平,从试卷情况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等还不错,第二部分属于外国音乐史的常识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70%,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掌握情况较好,得分率普遍较高。 试卷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占了整个试卷的72%,综合运用占18%。试题本身难度、深度与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吻合,无偏题、超纲内容,难易适中。学生对基本知识普遍掌握较好,丢分较多的在综合运用题上,主要表现为不能够对音乐时期作纲领性和概括性的总结,没有达到论述题的答题要求;这方面还有待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有意识地锻炼,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重点地突破。 从考试成绩统计情况来看,06(2)班的同学总体上发挥出了自身的学习水平。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掌握较好,没有不及格现象。 3. 总的来说,本次考试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时间恰当。本次试卷知识面涉及到教材的所有章节的主要内容,难易程度适中。从学生答卷情况看,第一部分为欣赏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30%主要考查学生们的对经典乐曲的欣赏水平,从试卷情况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等还不错,第二部分属于外国音乐史的常识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70%,掌握情况较好,得分率普遍较高,;扣分较多的为第一项填空题,知识的分布较宽,需要学生对所学全部知识的掌握,对于这个环节还有待学生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有意识地锻炼,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考试成绩统计情况来看,06(3)班的同学对重要知识点掌握较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4. 本次试卷命题覆盖了所有章节,与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一致,试卷主要包括音乐欣赏与常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欣赏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30%主要考查学生们的对经典乐曲的欣赏水平,从试卷情况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等还不错,第二部分属于外国音乐史的常识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70%,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掌握情况较好,得分率普遍较高。 试卷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占了整个试卷的72%,综合运用占18%。试题本身难度、深度与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吻合,无偏题、超纲内容,难易适中。丢分较多的在综合运用题上,主要表现为不能够对音乐时期作纲领性和概括性的总结,没有达到论述题的答题要求;这方面还有待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有意识地锻炼,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引起

试卷分析常用统计指标(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试卷分析常用统计数据 一、平均分 平均分是反映学生成绩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指标,一般在Excel中可快捷求得。 二、标准差 标准差是反映每个学生成绩与平均分的平均差异程度,是学生成绩离散程度最广泛的测量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成绩越分散。在Excel中,点击函数工具选择“STDEVP”并确定计算范围(如:B2:B500)即可。 三、分数段人数 按分数段统计学生人数,一般可按5分或10分为一段进行统计,根据各分数段的人数可绘制出学生成绩分布的曲线或直方图,以“中间高、两头低”来衡量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统计规律表明,考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此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综合考察标准差与平均分以及成绩分布的曲线,可以了解学生成绩的分化程度、分布密度等情况。 统计分析中,通常还计算各分数段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以及满分率,零分率。在列表叙述相关数据中还应列出最高分、最低分。 四、难度系数 难度指试卷(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卷(题目)的得分率或答对率表示,所以难度事实上是容易度或通过率。其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试卷(题目)越容易。一般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 其中,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

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计算:平均分=4×20÷50=1.6,P=平均分÷满分值=1.6÷4=0.4。 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 其中,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H+PL)/2 其中,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 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例: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 PH=20/27=0.74 ,PL=5/27=0.19, P=(0.74+0.19)/2=0.47。 4、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或用公式P=X/M计算。 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一份试卷应该由不同难度按一定比例组成。一般地说,P>0.8 、P<0.2的试题各占10%;P=0.2~0.4,和P=0.6~0.8的试题各占20%;P>0.4、P <0.6的中等难度试题应占60%。整套试卷平均难度在0.4~0.6之间。 五、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它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区分度也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筛选题目的依据。 一般的教学测验分析中,通常采用极端分组法,具体方法: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袁庄乡中心小学二.一班李喜玲 一、试卷的评价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本学科期末考试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辨析题、连线题、简答题,这五个部分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道德法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这张试卷主要考察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的内容。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班平均分87.9,优秀率65%,及格率为96.8%,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部分是填空题,共计20分,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教师的教及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指导),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2、其次,第二部分为判断题,共计20分。本题先对某个观点进行判断,其次再说明理由此题得分率为60%左右,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说明学生在答题时没有认真审题。 3、第三部分选择题,共计20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4、第四部分连线,共计12,分此题做的较好,没有失分现象。 5、第五部分为简答题,共计28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做笔记的能力。一般来说,简答题考的就是课本上原原本本的知识点,认真听讲和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则容易拿满分。但此题失分较多其主要表现在: (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很多学生不理解考试的问题,不能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道法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核算)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总产出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地区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产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有货币形式的,也有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出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付,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还不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税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支出法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支出法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试卷分析常用统计指标

试卷分析常用统计数据 一、平均分 平均分是反映学生成绩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指标,一般在Excel中可快捷求得。 二、标准差 标准差是反映每个学生成绩与平均分的平均差异程度,是学生成绩离散程度最广泛的测量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成绩越分散。在Excel中,点击函数工具选择“STDEVP”并确定计算范围(如:B2:B500)即可。 三、分数段人数 按分数段统计学生人数,一般可按5分或10分为一段进行统计,根据各分数段的人数可绘制出学生成绩分布的曲线或直方图,以“中间高、两头低”来衡量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统计规律表明,考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此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综合考察标准差与平均分以及成绩分布的曲线,可以了解学生成绩的分化程度、分布密度等情况。 统计分析中,通常还计算各分数段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以及满分率,零分率。在列表叙述相关数据中还应列出最高分、最低分。 四、难度系数 难度指试卷(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卷(题目)的得分率或答对率表示,所以难度事实上是容易度或通过率。其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试卷(题目)越容易。一般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 其中,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计算:平均分=4×20÷50=1.6,P=平均分÷满分值=1.6÷4=0.4。 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 其中,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H+PL)/2 其中,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例: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 PH=20/27=0.74 ,PL=5/27=0.19,P=(0.74+0.19)/2=0.47。 4、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或用公式P=X/M计算。 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一份试卷应该由不同难度按一定比例组成。一般地说,P>0.8 、P<0.2的试题各占10%;P=0.2~0.4,和P=0.6~0.8的试题各占20%;P>0.4、P <0.6的中等难度试题应占60%。整套试卷平均难度在0.4~0.6之间。 五、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它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区分度也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筛选题目的依据。 一般的教学测验分析中,通常采用极端分组法,具体方法:先将被测学生按其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然后取其上端一部分为高分组,取其下端一部分为低分组。各组的人数应占多大比例,要视被测学生总体的具体情况而定。一是学生人数不太多,可把前50%的考生为高分组,后50%为低分组。二是学生人数多,如果测验总分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最适当的比例是高分组和低分组各占27%;如果分数分布较正态分布平坦,高、低分组人数比率要略高于27%;一般情况下,其比率介于25%—33%之间即可。计算公式: 1、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D=PH-PL 其中,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PH、PL的计算方

数据分析常用指标介绍

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大平台是电子商务的三个最为重要的平台。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最核心的能力是大数据能力,包括大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的商户,都需要掌握大数据分析的能力。越成熟的电商平台,越需要以通过大数据能力驱动电子商务运营的精细化,更好的提升运营效果,提升业绩。因此构建系统的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是数据电商精细化运营的重要前提。 电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八大类指标:包括总体运营指标、网站流量指标、销售转化指标、客户价值指标、商品类目指标、营销活动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和市场竞争指标。不同类别指标对应电商运营的不同环节,如网站流量指标对应的是网站运营环节,销售转化、客户价值和营销活动指标对应的是电商销售环节。能否灵活运用这些指标,将是决定电商平台运营成败的关键。 1.1.1.1总体运营指标 总订单数量:即访客完成网上下单的订单数之和。 销售金额:销售金额是指货品出售的金额总额。 客单价:即总销售金额与总订单数量的比值。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与成本的差值。销售毛利中只扣除了商品原始成本,不扣除没有计入成本的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毛利率:衡量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 1.1.1.2网站流量指标 独立访客数(UV):指访问电商网站的不重复用户数。对于PC网站,统计系统会在每个访问网站的用户浏览器上添加一个cookie来标记这个用户,这样每当被标记cookie的用户访问网站时,统计系统都会识别到此用户。在一定统计周期内如(一天)统计系统会利用消重技术,对同一cookie在一天内多次访问网站的用户仅记录为一个用户。而在移动终端区分独立用户的方式则是按独立设备计算独立用户。 页面访问数(PV):即页面浏览量,用户每一次对电商网站或者移动电商应用中的每个网页访问均被记录一次,用户对同一页面的多次访问,访问量累计。 人均页面访问数:即页面访问数(PV)/独立访客数(UV),该指标反映的是网站访问粘性。 单位访客获取成本:该指标指在流量推广中,广告活动产生的投放费用与广告活动带来的独立访客数的比值。单位访客成本最好与平均每个访客带来的收入以及这些访客带来的转化率进行关联分析。若单位访客成本上升,但访客转化率和单位访客收入不变或下降,则很可能流量推广出现问题,尤其要关注渠道推广的作弊问题。 跳出率(Bounce Rate):为浏览单页即退出的次数/该页访问次数,跳出率只能衡量该页做为着陆页面(LandingPage)的访问。如果花钱做推广,着落页的跳出率高,很可能是因为推广渠道选择出现失误,推广渠道目标人群和和被推广网站到目标人群不够匹配,导致大部分访客来了访问一次就离开。 页面访问时长:页访问时长是指单个页面被访问的时间。并不是页面访问时长越长越好,要视情况而定。对于电商网站,页面访问时间要结合转化率来看,如果页面访问时间长,但转化率低,则页面体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大。 人均页面浏览量:人均页面浏览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平均每个访客所浏览的页面量。人均页面浏览量反应的是网站的粘性。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讲解学习

如何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分析是对教学测试的反思、是对教师教的反思、也是对学生学的反思,试卷分析是提高命题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试卷分析包括:⑴介绍考试基本情况;⑵介绍试卷的特点;⑶统计学生解答情况;⑷对今后教学的启示;⑸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一、介绍考试类型 试卷分析要说明本次考试是什么类型、什么范围的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试题由什么人命题的。 二、介绍试卷的特点试卷分析要介绍试卷考查的范围、知识点及分值、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分值)、命题特点等。 三、统计数据试卷分析要统计有关数据,数据来源:全体考生、也可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容量尽可能大一些。有关数据包括: ⑴各题统计数据(难度、区分度); ①难度计算 1.难度指应试者解答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测评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题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 =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当然,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测验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也还要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如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进行一次诊断性测验,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测验难度大一点也是正常的。 2.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 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 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 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赵营一中单秋丽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太低,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

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6个小题,共27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4题名著考查。第5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祝贺短信格式不正确;②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两则材料。 2、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两篇,失分比较多,尤其是《十枚分币》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3、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6个小题,共16分,学生失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项目三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组距二上限一下限 a ) 组中值=(上限+下限)* 2 b )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二上限一邻组组距/2 c )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二下限+1/2邻组组距 例 按完成净产值分组(万元) 10以下 10— 20 20— 30 30— 40 40— 70 70以上 缺下限:组中值=10 —10/2=5 组 中值=(10+20) /2=15 组中值 =(20+30) /2=25 组中值=(30+40) /2=35 组中值=(40+70) /2=55 缺上限:组中值=70+30/2=85 项目四统计描述 i. 相对指标 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 动态相对指标二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 5. 强度相对指标二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 象总量 指标 实际数= 实际完成程度% 计划数 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 1实际提高百分数 IK = 1计划提高百分数 ii. 平均指标 1. 简单算术平均数: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6.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7. 计划完成程度(提高率) 100% 计划完成程度(降低率) ,_1实际提高百分数 K= 1计划提高百分数

iii. 变异指标 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 标准差:简单c = ' J : P Jp(1 P) 成数的标准差 项目五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 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 由时点数列计算 - a a n 在连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日登记):a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月/季度/年等登记):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2)(选用)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式中:_c 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a 代表分子数列的 序时平均数; b 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3.标准差系数: a 1 a 2 2 1 a n 2an1 a 1 a 2 a ? a 3 a n 1 a n 2 公式为: 4F

四、几种常见的统计指标与参数

上机实习内容2 几种常见的统计指标与参数 一、描述地理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1、 平均数(Mean ) (1) 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 ① 简单算术平均数(Simple arithmetic mean ) 设有n 个地理数据n x x x x ,,,,321 ,其算数平均数x 可按下式计算: ∑==++++=n i i n x n n x x x x x 1 3211 练习1 求上海市1873-1940年100年内的年平均降水量的简单算术平均数。 /*调用Excel 中的average()函数求样本的简单算数平均数*/ 注意: 样本的简单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如有以下样本资料: 表1-1 13个样本的属性值 样本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属性值 5 7 5 4 6 7 8 5 4 7 8 6 20 全部资料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约为7.08,实际上大部分数据(有10个)不超过7,如果去掉第13个属性值20,则剩下的12个数的平均数为6。 ② 加权算术平均数(Weighted arithmetic average ) 设有n 个地理数据n x x x x ,,,,321 ,其权重系数分别为n f f f f ,,,,321 ,其加权算术平均数x 可按下式计算: ∑∑=== ++++++++=n i i n i i i n n n f f x f f f f f x f x f x f x x 1 1321332211 练习2 根据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某山区县的人工造林地调查的分组数据求其加权算术平均数。 表1-2 某县人工造林地面积的统计分组数据 (单位:ha ) 分组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组中值 0.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10.5 频数 25 96 136 214 253 286 260 203 154 85 24 /*运用Excel 中的相对引用功能和求和sum()函数*/ 494.524 962524 *5.1096*5.125*5.0≈++++++= x

有效的试卷分析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工作导向作用。我们从每次的考试分数中能获得许多信息,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术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等,而仅限于单科结业成绩上报是远远不够的。 试卷的宏观分析 一、试卷宏观分析的需求分析 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省时省力地获得有关教学的大量信息,有助于教学管理者作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决策,通过对试卷的分析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的通过考试对教学措施进行检查和研究,是管理者改善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者掌握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具体帮助、指导和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学管理者与学科教师通过对试卷的宏观分析,可以把握学生集体知识水平、集体走向等重要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试卷宏观分析案例 本层面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为:试卷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平均值,总体难度,差异系数,偏态量数,标准差及其频数与频率分布,试卷难度及区分度分布,试卷总体构成差异,试卷信度,试卷结构效度、内容效度等。 本案例对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一(2)班第二学期期末成绩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用进行了全距、标准差、中位数、频数分布、试卷难度、试卷信度、试卷区分度的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全距 全距是一群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它指的是两个极端值间的全部差距,常用符号R 表示: min max X X R -= (2.1)

用全距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差异程度,如果全距R 比较大,说明考生的考分差异较大,如果R 比较小,则说明考生的考分比较集中,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能够再就试题的平均得分进行对比,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全体考生该知识点掌握的水平高低。 由表中数据,数学试卷的全距为77,可见学生该科目考试成绩差距较大,而数学平均分为70.2708,说明总体水平较好但差生过差,要提起注意。而语文、历史和政治的全距较小,平均分也较高,说明总体水平较好,学生间差异不大。这也体现了理科与文科的差异。 (二)标准差 表示变量值与其平均值离散的程度,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平均状况的数字指标。在考试中可以用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差异程度[3],以便来对此次考试的区分程度有大概的了解,计算公式为: n x x S i ∑-= 2)( (2.2) 式中,S 为标准差;i x 为各观测值;x 为平均数;N 为观测值的个数。一般情况下每次考试的标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间比较恰当。如果标准差小于8分,说明成绩分布较为集中,试卷区分度太小,中等难度的题目偏多;标准差如果大于16分,则说明成绩过于分散。 考试的标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间比较恰当,因此数学和外语考试的成绩分布正常。而政治、语文、物理、化学、历史的成绩过于集中,说明试题的区分度

试卷分析表、成绩分析表、填表说明

任课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填 表 说 明 1、“试卷分析表”由阅卷组按课程填写(非教考分离科目由任课教师填写),“成绩分析表”由任课教师根据成绩、试卷分析表和试卷按教学班填写。 2、标准差:计算公式:n x x n i i 2 1 ) (∑=- (i x :每位学生成绩;x :平均分;n 为 学生数) 3、试卷难度系数:反映试卷的难易程度,用L 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L=X ÷W X :参考学生平均分,W :试卷总分。 难度评价:难度系数<0..65为难; 0. 65-0. 71为较难; 0..71-0.78为合适; >0.79为容易。 4、试卷区分度:“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对不同受试者的水平的鉴别程度。公式为:D=2(X H -X L )÷W 其中X H ----高分组平均得分,X L ----低分组平均得分,W----试卷总分。高分组指把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后,前面50%的那一部分;低分组指后面50%的那一部分。 区分度评价:0.4以上为非常良好;0.3-0.39为良好;0.2-0.29为一般,仍需再改进;0.19以下为差。 5、试卷的效度:考察该试卷是否考核了应考核的内容,有没有偏离考试的目的。(可对照考纲分析)。 6、试卷质量评价:由阅卷组从试卷的容量(包含哪些内容)、有哪些题型、试卷的题量、试卷中的错误、学生对所学课程掌握的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7、教学情况与学习情况分析、改进措施及建议:由任课教师根据成绩和试卷分析对所教课程的教与学方面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8、成绩分布直方图可在表上直接画出,也可以利用电子表格画出后粘贴。 如下图: 9、各课程可根据课程的特点,有关指标可作适当的调整,调整后的指标要作书面说明。 10、有选项的栏目中请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11、以上两表均一式两份,一份用于开课系按学期汇总存档,另一份与学生答卷一起存档。 12、此表挂在信息平台,可从信息平台下载。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考试命题 试卷分析 成绩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院教〔2006〕21号 关于印发《考试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试卷整理等应该注意的 问题》的通知 各系、部、教学中心: 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务处研究提出了有关考试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和试卷整理装订等应该注意的问题,现印发给你们,望你们按此通知的要求做好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和试卷整理装订等工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务处 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考试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试卷整理通知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务处2006年5月25日印发 共印30份

关于考试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试卷整理等 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考试命题 1.试卷命题的期望值Eζ表示什么? 答:试卷命题的期望值Eζ是命题时对学生考试平均成绩x的预计,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命题教师对于教学情况掌握程度的衡量尺度,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x与期望值Eζ符合(值越接近)程度越好,说明命题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得非常清楚,命题的质量越好;反之,则说明命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甚了解,命题的质最也就越差。 2.期望值Eζ与平均值有什么关系? 答:按教育部有关的规定,试卷命题的期望值Eζ应符合 x-?E 2 不符合此条件,即视为命题情况异常,就应对此情况进行分析。 期望值Eζ一般应选择在70-80间为宜,Eζ值低于70,不及格率会超过15%以上,高于80则不及格率会低于5%,过大过小的不及格率都将有碍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命题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 (1)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命题。课程教学大纲不仅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命题的依据,超过或者低于课程教学大纲的试卷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有关试卷分析的几个问题

有关试卷分析的几个问题 一、试卷分析目的及主要内容 试卷分析是考试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试卷分析一是为了评价考试的质量。一次考试之后,它的成绩可靠不可靠,有多大的可靠性?它的目标达到了没有,实现到何种程度?哪些试题的质量较好,好在哪里?哪些试题较差,差在何处?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试卷的分析来评价。特别是,由于试卷提供的材料详尽具体,除可供定性分析外,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比其他方法更精确的评价。因而,试卷分析就成为我们评价考试质量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二是为了做好今后的考试工作。首先,它能够为改进考试设计工作,使之更符合考生实际提供重要信息。其次,它能够为改进命题工作提供大量信息,提高试题和试卷的编制质量。再次,如果考试使用的是题库中的试题,那么,对于题库的提高和完善来说,它就是一次理想的试测,试卷分析对于改进试题的试卷编制工作的作用将更直接,价值也更大。同时,试卷分析也是对评卷等工作的一次检查,有利于提高组织管理的工作质量。三是为了改进教学工作。试卷分析是对试卷中储存的信息进一步发掘和利用,这信息不仅对检查和改进考试工作有重要的价值,对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试卷分析的主要内容。试卷分析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分布的统计、试题的难度分析、试题的区分度分析、考试的信度分析、考试的效度分析等。对于上述质量指标,虽有评定优劣的标准,它只适合于标准化考试为前提的选拔性考试,但不完全适用于以评定学业成绩为主

的目标性考试的试卷质量。 二、考试成绩分布的统计 1.平均数和标准差 平均数是某门课程在某个年级或某个班级的平均分数。它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平均水平。可以给人一个简明概括的印象,用以教学单位的比较。比如两个班级同考一门课程,1班平均分为70分和2班平均分为85分,很显然我们可能直接得出结论,即2班的成绩要好于1班。 而标准差表示每个学生试卷得分与平均分的离散程度,用于说明平均分的代表性。一门课程考试成绩的标准差小,意味学生测试成绩集中在平均分数附近,成绩分布均匀,平均数 代表性就好,标准差大则相反。但标准差不能太小。因标准差小,则表示试题的区分能力差。 在我们学校成绩的标准差值达在6-14较为理想。如果偏离这个范围则要分析原因。 2.观察学生成绩分布的频数分布。 学生成绩统计完成后,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观察分布,以判断是否为正态分布。由于考试命题和评分标准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的,试题本身又有一定的难易,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考试成绩应呈正分布。即一般程度占多数,而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和特别差的占少数。这种分布能客观的反映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和智力水平;客观的反映教学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对学生成绩找出差距和教师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此外,学生成绩分布还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完整)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2)

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了,从整体来看,在试题容量、命题质量和难度上与平时模拟测试相当。没有明显偏题、怪题。题干设置整体来说简明清晰,充分考虑了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答题速度,有利于学生作答和教师评卷。为更好把握今后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更好的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长处与不足,现就本次测试的数学试题及试卷作具体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共有七个大题,第一题是填空题,共包括9个小题,涉及内容全面、命题方式新颖,巧妙、难易程度适中。第二题选择题,有4个小题,考查学生的平移读数及角的认识.第三题为画出将图形向右平移5格后得到得图形,这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平移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动手操作运用能力。第四题为算一算,内容涉及到直接写得数、脱式计算和用竖式计算,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五题为看图写算式题,考查了学生对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和运用,会列出算式和准确计算.第六题解决问题,共包括2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两步计算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七题统计知识部分的题,这两个题型的设计,能够根据教材,符合知识点的认知层次,把握双基与能力考查的基本方向,把握教材非常到位,符合课标与知识点考查水平之间差距不大,有利于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措施,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体看,这七个大题都能抓住教材的知识点,通过统计考查的知识点,了解考查的重点内容,能够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教

学的忽视或遗漏。 本试题的命题形势符合教材中知识点的认知层次,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考查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统计基础性与拔高性内容所占比例适中,把握双基与能力考查的基本方向;结合试题考查水平对照自己教学的处理,分析教学大纲与教材把握基本到位、课标与知识点考查水平之间差距不大、知识点的深广度基本到位。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抓住本册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点,突出重点,有拔高题。首先面向全体同学,同时又能给大部分优等生表现的机会,如填空题(9)选一选题(1),解决问题(3)等。 二、试卷分析 二年级数学考得比较理想,平均分较高,从成绩上看已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在全乡范围内整体成绩不是很理想,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故将试卷分析如下: 一、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 1、成绩统计 这套试题难度稍大一些,易于学生接受,从我们的教学来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从阅卷来看,成绩比较理想,参加人数,总分,平均分是分,及格率为,优秀率为,最高分分,最低分分。 2、产生差别的原因 从上面的成绩统计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对问题的适应能力不强,产生变化的原因有3个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