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洲、亚洲高考题汇编

非洲、亚洲高考题汇编

非洲、亚洲高考题汇编
非洲、亚洲高考题汇编

亚洲、非洲练习题

1、(2012重庆文综5—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的》第十七次缔的方会议于2011年

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如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5-7题。

(1)、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A.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C.陆地阻挡D.水温特征

(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流向和成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德班地处非洲东岸,沿岸附近有厄加勒斯暖流自北向南流经,该洋流是南赤道暖流受非洲大陆的阻挡后向南偏转而形成,因此该洋流的流向主要受控于陆地阻挡。

(2)、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碳排放量的成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含碳物质,南非是非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工矿业发达,人均收入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均碳排放量高,故A项正确;人口数量大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森林覆盖率高,会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人均碳排放量较低,故C项错误;石油资源丰富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没有关系,只有石油消耗量大,才会导致碳排放量高,故D项错误。

(3)、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将就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斩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3).[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对地面的影响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气温降低,故A项错误;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被称为大气逆辐射,也就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该作用越强,全球温室效应越显著,故B项正确;大气温度升高,是因为吸收地面辐射,吸收得多,返还给地面的辐射也多,才会增强温室效应;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非常少,故C项错误;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大气热量散失加剧,地面温度降低,故D项错误。

2、(2012四川文综)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1).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及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由图中经纬度及图的轮廓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偏少,大部分地区在100mm~300mm 之间,故水资源的多少是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自然因素,相比而言丙城市年降水量偏多,且临近河流,故丙城市最符合题意。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才去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2).D[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由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国深居内陆,降水少,其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是土地荒漠化,然后再结合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量稀少切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蒙古国的区域特征。内陆国是指没有临海的国家,并不是河流稀少、有内流河就是内陆国,如我国的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但我国不属于内陆国,故A项错误;蒙古国中东部地形主要是高原,不是平原,故B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温带地区冬季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英国位于温带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故C项错误;由图可知D项描述正确。

3、(2011山东文综,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表格的判读分析能

力及亚洲四国区域特征的掌握。中国、泰国、

印度、日本四国中,印度耕地面积最大,日

本耕地面积最小;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

水平差异,日本精耕细作,单产水平最高,我国近年一直致力于农业科技发展,单产水平也较高,近年水稻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4、(2011,上海地理,12—14)亚洲某地,位于45°E、20°N,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

自然与人文景观。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疏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两条纬线为北回归线(图中虚线)、北纬30°,从左向右(自西向东)三条经线分别为东经60°、东经90°、东经120°,所以某地45°E、20°N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C项正确。

(2).该地再世界文化圈中属于、

A.伊斯兰文化圈 B.南亚文化圈 C.东南亚文化圈 D.非洲文化圈

【答案】:A

【解析】考查西亚(中东)伊斯兰文化圈

(3).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是

A.茶叶 B.锡矿 C.石油 D.咖啡

【答案】:C【解析】考查沙特石油经济。

5、(2011.重庆文综,6—8)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

(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干流流速缓慢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4)图中20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D.地形差异

【答案】(1)A、(2)B、(3)A、(4)B

【解析】2选B,3选B。

第2题,由于该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在干旱时期典型树种的特征就是要耐旱性突出,其根系比较发达,叶面比较小,气孔少,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因此其叶质坚硬,树皮厚。

第4题,根据题意,同是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纬度位置相同,都临海,因而A、C两项错误;结合图例可以看出非洲大陆高原直逼海岸,地形影响不大;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洋流的不同导致了景观的差异。

6、(2010北京卷)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1).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非洲乍得湖地处内陆,非洲第四大湖,属于内陆淡水湖。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乍得盆地中央。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其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选项D正确。其他选择枝据图4很容易判断是错误的。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读能力。难度容易。

【解题思路】由题图,尤其是图4中的上图,很容易根据图中标注的不同时期的湖岸线的变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况,该湖泊所在流域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湖泊实际蓄水水域范围,显然选项A错误。而据图示的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情况,很容易判断选项B正确。从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选项C错误。从题图看出,从1963-2001年间,水体最深地区都是在湖泊的东南,所以判断出该湖底是西北高东南低,选项D错误。

7、(2009山东卷)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C.地形 D.土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

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

源 D.土壤

【解析】本题主要借助非洲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考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与尼罗河河谷农业。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反映地域分异规律,关键抓住沿0°经线变化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则以热量为基础。

2. 首先,明确甲区域是尼罗河三角洲及棉花的生长习性喜温、好光是棉花是喜温作物,一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其次,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棉花集中产区逐步向干旱、半干旱地区转移,主要由于这里光照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病虫害少,棉花品质优良,单产也较高。如中亚地区的河谷平原,美国西南部地区各州,埃及的尼罗河谷地等;最后,棉花产区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共性都有光照充足,关键是否能形成棉花产区主要考虑灌溉水源有保证的区域,则尼罗河谷地形成棉花产区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答案:1.B 2.C

8、(09宁夏、辽宁)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

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0~11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势平坦④水源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2011·江苏卷地理)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解析】选A。影响垂直自然带丰富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纬度和相对高度,地理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二、综合题

1.(2010福建卷)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36分)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V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索。(8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10分)

【答案】1.(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2.(2011江苏卷)下图中上图为北非简图,下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8分)(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4分)(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

有。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

【答案】(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分布在冬半年;乙地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

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控制

(2)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3)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4)聚落;矿产资源;地形

3.(2011·2卷36题)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

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

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

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

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

分)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

(1)【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和判读图像能力以及对描述气候特征的正确思路和表达。某种气候的特征描述思路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气温从年均温高低、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三个方向描述,降水从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三个方面描述。结合所有季风气候共同特征,将图像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看图说话就好。

(2)【答案】(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区域图的判读以及地形特征描述一般方法的掌握程度,属于容易题,区分度不高。地形特征描述一般思路:根据等高线的数值特征、弯曲和延伸方向、疏密程度、河流的流向、海陆分布特点描述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海拔高度地势特征(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起伏大小、可能的地质灾害等。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应该为平原,再根据图中河流(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向(自西北流向东南)可得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小,主要地形为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答案】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解析】本题整体难度不大,主要知识点是考查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科学、规范、简炼的表达能力。也是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新课标理念。从图中可看出黄麻产地主要集中在恒河三角洲(也可说恒河三角洲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可得出河网密布,根据气候图可得出水量丰和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可提供航运和灌溉之利,材料中的“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可得出水量丰富利于浸沤黄麻得到原料。本道题的设

问和标准答案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水网密”不属于水文条件,而是水系条件。将“水文条件”改为“水资源条件”似乎更好些。

4.(2008·2卷39题)(2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6,完成

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

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

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

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

题。”1942年3月,中国和蔓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

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

峰航线。三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

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10

分)

(2)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10分)

4.答案及其解析

[解析]材料显示从“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为驼峰航线”,则该航线主要通过了喜玛拉雅山地、青藏高原(高海拔)、横断山(山河相间、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地表崎岖)等主要复杂的地形区,则运输机飞行需克服高海拔、缺氧、低压、雨雪、强对流等天气以及地形复杂等状况。

[点评]试题难度并不大,结合图了解该航线的大致位置,重在考查考生对其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把握,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对信息的阐述能力。

(1)答案:平均海拔高(3分),山河相间(3分),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4分)

(2)答案: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气流紊乱,对流比较旺盛,天气多变、多云雨等(每答对1项得3分,本小题满分10分)

5、(2008年全国卷,文综)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5.(36分)(1)盆地(3分)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3分);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3分)。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2分),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3分);流域大部分为盆地(2分),支流多(2分),集(汇)水区面积广(2分)。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2分),因为地形高差大(2分),河流落差大,流速大(2分)。

②入海泥沙量较少(2分),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2分),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2分);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2分),水土流失较轻(2分)。(若答出洋流影响和海岸较陡,不利于泥沙沉积,可适当给分。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16分)

6、(2009全国文综卷)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16分)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6分)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14分)

解析第(1)题,流域内的水系特征和降水状况决定流域的水文特点。整条尼罗河干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根据图表分析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白尼罗河、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流域的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的径流量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的径流量少。第(2)题,表中数据显示,枯水期时,青尼罗河的径流量占整个尼罗河流量的17%,白尼罗河的径流量占整个尼罗河径流量的83%,尼罗河枯水期时尼罗河的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这是因为,尼罗河枯水期时,源流位于北半球的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而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产生的径流量多。第(3)题,尼罗河谷地、三角洲的农业是灌溉农业,因此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决定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还要联系尼罗河含沙量的多少,沉积与流速、流量的关系,以及泥沙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答题。

答案(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量多。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7.(2011重庆卷,39(5))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图7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表2是图7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表2

3~5月

(占全年%)6~9月

(占全年%)

10~11月

(占全年%)

12~2月

(占全年%)

年均降水量

(毫米)

雄基15.8 70.5 11.0 2.7 767.8

新义州15.9 72.9 7.9 3.3 1050.0

全州17.9 66.9 7.5 7.7 1240.7

西归浦29.5 52.2 8.8 9.5 1675.7

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量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

【答案】新义州降水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②降水集中在6~9月;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解析】读表格2可知,新义州6~9 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72.9%,最高;根据图7、表2可以发现朝鲜半岛降水量的总量较大,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下的比例小,列举城市的降水量较多;从时间角度看,四个列举城市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从空间角度看,朝鲜半岛降水量的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有东南先西北方位减少的宏观趋势

名词性从句高考真题2019-

名词性从句高考真题(2018-2009) 甘肃省靖远一中顾生虎 2019年 1. (2019江苏)Scientists?have?obtained?more?evidence?_________?plastic?is?finding?its?way?into?the?human body. A.?what? B.?that? C.?which? D.?where? 2. (2019新课标1)While?they?are?rare?north?of?88°, there?is?evidence?________ they?range?all?the?way?across?the Arctic,?and?as?far?south?as?James?Bay?in?Canada. 3. (2019北京) What?students?do?at?college?seems?to?matter?much?more?than?_________?they?go.?2018 1.(2018?北京) Without his support, we wouldn’t be _____ we are now. A. how B. when C. where D. why 2. (2018?北京) This is _____ my father has taught me—to always face difficulties and hope for the best. A. how B. which C. that D. what 3. (2018?天津)The gold medal will be awarded to ____ wins the first place in the bicycle race. A. whomever B. wherever C. whoever D. whatever 4.(2018?江苏)By boat is the only way to get here, which is _______ we arrived. A. where B. when C. why D. how 2017 1.(2017天津)She asked me_____ I had returned the books to the library, and I admitted that I hadn't. A. when B. where C. whether D. what 2. (2017江苏)We choose this hotel because the price for a night here is down to$20, half of _____ it used to charge.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how 3. (2017北京)Every year, _____ makes the most beautiful kite will win a prize in the Kite Festival. A. whatever B. whoever C. whomever D. whichever 4. (2017北京) Jane moved aimlessly down the tree-lined street, not knowing _____ she was heading. A. why B. where C. how D. when 2016 1.(2016·浙)I made up my mind I would find out________ was good in my present situation. 2.(2016·浙江)College is ________ you meet your bridesmaids,neighbors,and potential bosses. 3.(2016·江苏)It is often the case ________anything is possible for those who hang on to hope. 4.(2016·天津)The manager put forward a suggestion ______ we should have an assistant. There is too much work to do. 5.(2016·北京)The most pleasant thing of the rainy season is _____one can be entirely free from dust. 6.(2016·四川)Dreaming about whether you would want to read minds,see through walls,or have superhuman strength may sound silly,but it actually gets to the heart of ______ really matters in your life. 7.(2016·全国Ⅰ)We now realize ________ important family is and how important to be near them, especially when you’re raising children. 8.(2016·全国Ⅱ)Members leave books on park benches and buses, in train stations and coffee shops.________ finds their book will go to the site and record where they found it. 9.(2016·全国Ⅱ)The journey was intended to achieve more than ________Captain Robert Falcon Scott had done. 10.(2016·四川)Scientists are still not exactly sure ________genes influence aging, but they believe that they do. 11.(2016北京)Your support is important to our work. you can do helps. A. However B. Whoever C. Whatever D. Wherever 12.(2016天津)You are waiting at a wrong place. It is at the hotel ____ the coach picks up tourists. A. who B. which C. where D. that 2015 1.(2015·江苏)_______ Li Bai, a great Chinese poet, was born is known to the public, but some won’t accept it. 2.(2015·湖南)You have to know ______ you’re going if you are to plan the best way of getting there. 3.(2015·北京)I truly believe ________ beauty comes from within. 4.(2015·北京)________ we understand things has a lot to do with what we feel. 5.(2015·浙江)If you swim in a river or lake, be sure to investigate ________ is below the water surface. Often there are rocks or branches hidden in the water. 6.(2015·陕西)Reading her biography, I was lost in admiration for ________Doris Lessing had achieved in literature. 7.(2015·安徽)A ship in harbor is safe, but that’s not ________ ships are built for. 8.—I wonder ________ Mary has kept her figure after all these years. (2015·福建)—By working out every day. 9. (2015重庆)We must find out ____ Karl is coming, so we can book a room for him. A. when B. how C. where D. why 10.(2015四川)The exhibition tells us 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stop air pollution. A. where B. why C. what D. which

二项式定理高考题(带答案)

年全国卷Ⅲ理】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 10 B. 20 C. 40 D. 80 【答案】C 【解析】分析:写出,然后可得结果 详解:由题可得,令,则,所以 故选C. 2.【2018年浙江卷】二项式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___________. 【答案】7 【解析】分析:先根据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写出第r+1项,再根据项的次数为零解得r,代入即得结果. 详解: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 令得,故所求的常数项为 3.【2018年理数天津卷】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___________.【答案】 决问题的关键. 4.【山西省两市2018届第二次联考】若二项式中所有项的系数之和为,所有项的系数的绝对值之和为,则的最小值为() A. 2 B. C. D.

【答案】B 5.【安徽省宿州市2018届三模】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 __________. ' 【答案】-132 【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首先写出展开式,然后结合展开式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详解: 的展开式为: ,当 ,时,,当 , 时,,据 此可得: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 . 6.【2017课标1,理6】621 (1)(1)x x + +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A .15 B .20 C .30 D .3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666 22 11(1)(1)1(1)(1)x x x x x + +=?++?+,则6(1)x +展开式中含2x 的项为2226115C x x ?=,621(1)x x ?+展开式中含2x 的项为44 262115C x x x ?=,故2x 前系数为 151530+=,选C. 情况,尤其是两个二项式展开式中的r 不同. 7.【2017课标3,理4】()()5 2x y x y +-的展开式中x 3y 3的系数为 ¥ A .80- B .40- C .40 D .80 【答案】C

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

流程题目 1.【2016-四川】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磷尾矿主要含Ca 5(PO 4)3F 和CaCO 3·MgCO 3。某研究小组提出了磷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方案,制备具有重要工业用途的CaCO 3、Mg(OH)2、P 4和H 2,其简化流程如下: 已知:①Ca 5(PO 4)3F 在950℃不分解; ②4Ca 5(PO 4)3F+18SiO 2+30C2CaF 2+30CO+18CaSiO 3+3P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950℃煅烧磷尾矿生成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2)实验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 (3)NH 4NO 3溶液能从磷矿Ⅰ中浸取出Ca 2+的原因是。 (4)在浸取液Ⅱ中通入NH 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 5(PO 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101kPa 时: CaO(s)+H 2SO 4(l)=CaSO 4(s)+H 2O(l) ΔH =-271kJ/mol 5 CaO(s)+3H 3PO 4(l)+HF(g)= Ca 5(PO 4)3F(s)+5H 2O(l) ΔH =-937kJ/mol 则Ca 5(PO 4)3F 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6)在一定条件下CO(g)+H 2O(g)CO 2(g)+H 2(g),当CO 与H 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 达平衡时,CO 转化了56 。若a kg 含Ca 5(PO 4)3F(相对分子质量为504)的质量分数为10%的磷尾矿,在上述过程中有b %的Ca 5(PO 4)3F 转化为P 4,将产生的CO 与H 2O(g)按起始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则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 2kg 。 2.【2016-浙江】磁性材料A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1)A 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 (2)溶液C 可溶解铜片,例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____________。 (3)已知化合物A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况下的密度 为1.518 g·L -1),该气体的电子式为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4)写出F→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G 中的主要微

化学工业流程高考题汇编(有答案)[001]

化工生产真题训练 1、(2014山东高考)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 (1)由Na2Cr2O7生产K2Cr2O7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冷却结晶析出大量 K2Cr2O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A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B主要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用热水洗涤固体A,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______(填“I”“II”或“III”)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 2、(2014年江苏高考)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 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并用于烟气脱硫研究。 (1)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 (2)加CaCO3调节溶液的pH至3.6,其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并使Al2(SO4)3转化为Al2(SO4)x(OH)6—2x。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若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降低, 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上述流程中经完全热分解放出的SO2量总是小于吸收的SO2量,其主要原因是;与吸收SO2前的溶液相比,热分解后循环利用的溶液的pH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014年江苏高考)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 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名词性从句历年高考真题答案

历年江苏高考真题—名词性从句 1.Many young people in the West are expected to leave could be life’s most important decision—marriage—almost entirely up to luck. (2009江苏卷,34) A.as B.that C.which D.what 2.—I prefer shutting myself in and listening to music all day on Sundays. ( —That’s I don’t agree. You should have a more active life. (2010江苏卷,35) A.where B.how C.when D.what 3.It was never clear the man hadn’t reported the accident sooner. (2011 江苏卷,26) A.that B.@ D.when E.why C.how 4.The notice came around two in the afternoon the meeting would be postponed. (2012江苏卷,27) A.when B.that C.whether D.. E.how 5.—What a mess! You are always so lazy! —I’m not to blame, mum. I am you have made me. (2014江苏卷,26) A.how B.what C.that D.who ~ 6. Li Bai, a great Chinese poet, was born is known to the public, but some won’t accept it. (2015江苏卷,25) A.That B.Why C.Where D.How 7.It is often the case anything is possible for those who hang on to hope. (2016江苏卷,21) C.what D.as E.that A.。 B.why

二项式定理-高考题(含答案)

二项式定理高考真题 一、选择题 1.(2012·四川高考理科·T1)相同7(1)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是( D ) (A )42(B )35(C )28(D )21 2.(2011·福建卷理科·T6)(1+2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等于( B ) (A )80 (B )40 (C )20 (D )10 3.(2012·天津高考理科·T5)在5 212x x 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 D ) (A)10 (B)-10 (C)40 (D)-40 4.(2011.天津高考理科.T5)在62() 2x x 的二项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C ) (A )15 4(B )15 4(C )3 8(D )3 8 5.(2012·重庆高考理科·T4)8 21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B ) (A)1635 (B)835 (C)435 (D)105 6.(2012·重庆高考文科·T4)5)31(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A ) (A)270 (B)90 (C)90 (D)270 7. (2013·大纲版全国卷高考理科·T7)8411+x y 的展开式中22x y 的系数是( D ) A.56 B.84 C.112 D.168

8.(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理科·T8)51 2a x x x x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 常数项为( D )(A )-40 (B )-20 (C )20 (D )40 9. (2011·重庆高考理科·T4)n x)31((其中n N 且6n )的展开式中5x 与6x 的系数相等,则n ( B ) (A)6 (B) 7 (C)8 (D)910.(2011·陕西高考理科·T4)6(42)x x (x R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C ) (A )20(B )15(C )15 (D )20 二、填空题 11. (2013·天津高考理科·T10)61 x x 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15 . 12.(2011·湖北高考理科·T11)181 3x x 的展开式中含15x 的项的系数为 17 . 13.(2011·全国高考理科·T13)(1-x )20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与x 9的系数之差为 0 . 14.(2011·四川高考文科·T13)91)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是 84 (用数字作答). 15.(2011·重庆高考文科·T11)6)21(x 的展开式中4x 的系数是 240 . 16.(2011·安徽高考理科·T12)设2121221021)1x a x a x a a x (,则 1110a a = 0 . 17.(2011·广东高考理科·T10)72()x x x 的展开式中,4x 的系数是___84___ (用数字作答) 18.(2011·山东高考理科·T14)若62a x x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为60,则常数a 的值为 4 .

工业流程题

提升点2无机化工流程题揭秘 一、无机化工流程题的命题特点 无机工业流程题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以能力立意为命题指导思想,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的一般呈现形式是流程图、表格、图象,通常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设问: (1)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利用控制pH分离除杂; (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5)实验基本操作:除杂、分离、检验、洗涤、干燥等; (6)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7)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评价。 二、工业生产流程的模式及规律 模式: 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 三、解答无机化工流程试题的程序 1. 审题步骤 2. 解题思路 明确流程目的→分析条件和性质→结合问题联系原理→答题注意模式,抓住要点 四、八大热点题型揭秘 热点题型1氯及其化合物的工业加工和利用 [例1]下图所示是以海水为原料,获得某产物的工艺流程图。已知在吸收塔中,溶液的pH显著减小。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次氯化的作用是否相同?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吸收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次氯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证实,在酸性介质中,第1次氯化过程中可用O2或空气替代。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为什么不用更廉价的空气替代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工艺的处理方法可简单概括为“空气吹出、X气体吸收、氯化”。某同学认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第1次氯化液直接蒸馏也可得到产物,不必进行上述过程,请对该同学的说法作出正确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工艺流程是海水中Br-被Cl2氧化,然后用热空气吹出,载溴空气进入吸收塔,根据题中信息,吸收塔内溶液pH显著减小,可确定气体X是SO2,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H2SO4+2HBr,生成的Br-再被Cl2氧化,生成的Br2用蒸气蒸出,再冷凝得到液态溴。 [答案](1)是(2)Br2+SO2+2H2O===H2SO4+2HBr2Br-+Cl2===Br2+2Cl-(3)若用廉价的空气替代Cl2进行第1次氯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Br-+O2+4H+===2Br2+2H2O,则反应时需要将大量的盐卤(浓度不大)酸化,反应后又要将废液中和才能排放,在经济上不合算(4)氯化后的海水虽然含有溴单质,但浓度低,如果直接蒸馏原料,产品成本高,“空气吹出、SO2气体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溴的富集过程,以提高其浓度,减少能源的消耗 热点题型2氮及其化合物的工业加工和利用 [例2][2013·太原模考]合成氨是“将空气变成面包”的反应,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图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图: Ⅰ.原料气的制备 (1)合成氨所需氮气来自空气,方法之一是将空气液化后再加热分离;请另设计一种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工业上获得氢气的一种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原料气的净化 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原料气在进入压缩机之前必须经过净化、精制处理,“精制”过程通常是将含有少量CO、CO2、O2和H2S等杂质的原料气体通入含有氨水的醋酸亚铜二氨([Cu(NH3)2]Ac)溶液,以获得纯净的原料气。其中,吸收CO的反应为CO(g)+[Cu(NH3)2]Ac(l)+NH3·H2O(l)[Cu(NH3)3CO]Ac(l)+H2O(l)ΔH<0(Ac-代表CH3COO-)。 (3)为了提高CO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氧气时,氧气将[Cu(NH3)2]Ac氧化为[Cu(NH3)4]Ac2,则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Ⅲ. 氨的合成 (5)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采用较高的压强(20~50 MPa) B. 采用500℃的高温 C. 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 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N2和H2循环到合成塔中并补充N2和H2 (6)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法合成氨的简易装置。简述检验有氨气生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空气与碳作用生成CO2,除去CO2即可得到氮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大全题

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汇编2 【例1】(11分)某工厂用CaSO4、NH3、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一种即可) ,写出利用该流程制备(NH4)2SO4的总化学方程:。 (2)a和b分别是(填序号)。 A.足量CO2、适量NH3 B.足量NH3、适量CO2 C.适量CO2、足量NH3 D.适量NH3、足量CO2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4)从滤液中获得(NH4)2SO4晶体,必要的操作步骤是。 (5)上述流程中,有关NH3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提供制备所需的氮元素B.增大CO2 3 的浓度促进反应发生 C.作反应的催化剂D.生产1 mol (NH4)2SO4,至少消耗2 mol NH3 【例2】(12分)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Ca(OH)2,调节溶液pH为8.0~8.5,以除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3+。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4.0,其目的有:①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 ②。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 g样品,溶解,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 mol·L-1 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 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有。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 能原因有;。 【例3】(11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从海水中可以得到食盐。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 甲 滤液 母液 生石灰 煅烧 提纯 通入a通入b CaSO 4 浊液乙 CaCO 3 硫酸铵 二氧化碳 氨气

二项式定理 高考题(含答案)

二项式定理 高考真题 一、选择题 1.(2012·四川高考理科·T1)相同7(1)x +的展开式中2 x 的系数是( D ) (A )42 (B )35 (C )28 (D )21 2.(2011·福建卷理科·T6)(1+2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等于( B ) (A )80 (B )40 (C )20 (D )10 3.(2012·天津高考理科·T5)在5212x x ??- ?? ?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 ( D ) (A)10 (B)-10 (C)40 (D)-40 4.(2011.天津高考理科.T5)在6 的二项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 C ) (A )154- (B )154 (C )38- (D )38 5.(2012·重庆高考理科·T4)821??? ? ?+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B ) (A)1635 (B)835 (C)4 35 (D)105 6.(2012·重庆高考文科·T4)5)31(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A ) (A)270- (B)90- (C)90 (D)270 7. (2013·大纲版全国卷高考理科·T7)()()8411++x y 的展开式中22 x y 的系数是 ( D )

A.56 B.84 C.112 D.168 8.(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理科·T8)5 12a x x x x ????+-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D ) (A )-40 (B )-20 (C )20 (D )40 9. (2011·重庆高考理科·T4)n x )31(+(其中n N ∈且6≥n )的展开式中5x 与6x 的系数相等,则=n ( B ) (A)6 (B)7 (C)8 (D)9 10.(2011·陕西高考理科·T4)6(42)x x --(x ∈R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C ) (A )20- (B )15- (C )15 (D )20 二、填空题 11.(2013·天津高考理科·T10)6x ?- ? 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15 . 12.(2011·湖北高考理科·T11) 18 x ?- ? 的展开式中含15x 的项的系数为17. 13.(2011·全国高考理科·T13))20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与x 9的系数之差为0. 14.(2011·四川高考文科·T13) 91)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是84(用数字作答). 15.(2011·重庆高考文科·T11)6)21(x +的展开式中4x 的系数是240. 16.(2011·安徽高考理科·T12)设2121221021)1x a x a x a a x ++++=- (,则 1110a a +=0. 17.(2011·广东高考理科·T10)72()x x x -的展开式中,4x 的系数是___84___ (用数字作答)

工业流程题汇总#精选

一、 仪器的认识 1. 可加热仪器 2.计量仪器 (1) ????? ①计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②无“0”刻度,刻度由下而上逐渐增大;③精确度不高于0.1 mL ;④选取规格要遵循“大而近”,如量取5.6 mL NaOH 溶液应选取10 mL 量筒,而不能选用 50 mL 量筒; ⑤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 (2) ?????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②加液体用玻璃棒引流,当液面距刻度线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液体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 度线相切。 (3) ?????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②“0”刻度在上;③精确度为0.01 mL ;④A 用于量取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B 用于量 取碱性溶液;⑤要先用待装液润洗再装溶液。 (4)

三、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 ①先是确定要制备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产物,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比如:产品受热易分解,可能要低温烘干、减压烘干、减压蒸发等);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是什么?反应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标准化问题要标准化回答。 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如: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 3、AlCl 3、MgCl 2、Cu(NO 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 2O 3 、Al 2O 3 、MgO 、CuO ;而像Al 2 (SO 4)3 、NaAlO 2 、Na 2CO 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OH) 3 、H 2SO 4 、NaHCO 3 、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含Fe 2+、SO 32-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 ⑷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 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 2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 2或水进入装置中。 ⑸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注意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根据它们的不同变化,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 四、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 原料预处理 产品分离提纯 反应条件 原料循环利用 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

名词性从句高考题及解析

名词性从句高考题及解析 一、高考焦点指南在复合句中起名词作用的从句叫做名词性从句。它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名词性从句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在历年的高考中几乎都涉及到,并且每年的命题各有变化。分析历届高考试题名词性从句考查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 考查名词性从句的语序问题 高考真题例示: 例1. The photographs will show you ____.(MET1989) A. what does our village look like B. what our village looks like C. how does our village look like D. how our village looks like 例2. Someone is ringing the doorbell. Go and see ___________. (NMET2000) A. who is he B. who he is C. who is it D. who it is 例3. Can you make sure ______ the gold ring? (NMET1990) A. where Alice had put B. where did Alice put C. where Alice has put D. where has Alice put 例4. He asked ________ for the violin. (NMET1991) A. did I pay how much B. I paid how much C. how much did I pay D. how much I paid 2. 考查引导词that与what的区别 高考真题例示: 例1. ______we can’t get seems better than ______we have. (NMET1996) A. What; what B. What; that C. That; that D. That; what 例2. No one can be sure _____ in a million years. (MET1991) A. what man will look like B. what will man look like C. man will look like what D. what look will man like 例3. _______ you have done might do harm to other people. (MET 1987) A. That B. What C. Whether D. How 例4. _______ you don't like him is none of my business. (上海1992) A. What B. Who C. That D. Whether 3. 考查it在名词性从句中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的用法 高考真题例示: 例1. _____ is a fact that English is being accepted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NMET1995) A. There B. This C. That D. It

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综合 3工业流程图试题 物质的制备(无答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2018?遵义)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吸收废气中的SO2,部分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流程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 饱和食盐水中的 NaCl没有参与反应 C. 用CO2制 取NaHCO3,符合低 碳理念 D. 用CaSO4和煤灰制水泥, 实现废物再利用 (2018?无锡) 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和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废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3)MgCO3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溶液A”中加入H2O2溶液会生成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 1

2 3 3 3 。 (18乌鲁木齐)10.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的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 SO 2, 同时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 不正确的是 A. 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H 2SO 4 B. 图中 FeSO 4 → Fe 2(SO 4)3 的反应类型是复分 解反应 C. 该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 Fe 、S 和 O D. 图中吸收 SO 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 2(SO 4)3 + SO 2 + 2H 2O == 2FeSO 4 + 2H 2SO 4 (18北京)17、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焦炭、 空气等,转化过程如下: (1)②中,反应为CO 2+C 高温 2CO ,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2)③中,CO 与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北京)18、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 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 4) 。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BaSO 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 2)可溶于水。 (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 。 (2)反应釜1中的气体X 为 。

高考英语专题名词性从句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英语专题名词性从句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of success,Robert? —In my view,success is________preparation and chances meet. A.how B.why C.what D.where 2.Steve Jobs was fired by the person he had hired and trusted the fact he was the one who co-established the company. A.despite… which B.regardless… that C.in spite of… that D.against… in which 3.I know nothing about the young lady _______ she is from Beijing. A.except B.that C.except that D.except for 4.Then he told me _______ he was doing was very important. A.that B.that how C.what that D.why what 5.As days go on,I think that Beijing will become ________ the whole wor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where B.what C.which D.that 6.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_______ has necessary good qualities is more____ to achieve success in their career. A.whoever; possible B.who; likely C.who; possible D.whoever; likely 7.—I don’t know _______ you got to know my telephone number. —Through a friend of mine. A.how was it B.how was it that C.it was how that D.how it was that 8.The setting of the film Zootopia may be limited in the city full of kinds of animals, but __________ it exposes about human nature is quite broad. A.which B.that C.what D.whether 9.__________ is no possibility __________ Bob can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match . A.There ; whether B.There ; that C.It ; whether D.It ; that 10.All of us were so excited at the news ____we’ll go abroad for holidays ___we jumped with joy. A.that; that B.what; and then C.what; that D.which; so 11.Students show great interest in ________ Professor William presents to them in his class. A.whichever B.wherever C.whatever D.however 12.It is by no means clear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do with the buildings of poor quality. A.what B.how C.whether D.which 13.—How do you find the 5G cell phones? —Oh,quite good.A new fun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is new model_____it has faster data transmission and lower delay A.that B.which C.what D.whether 14.Alice arrived at ________ she thought was a wonderland. A.which B.that C.what D.whom 15.I want to tell you is the deep love and respect I have for my parent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