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证照数据标准

电子证照数据标准

电子证照数据标准
电子证照数据标准

ICS13.220.10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 35/ T XXXX—2015

电子证照数据标准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工作组讨论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证照目录组成 (2)

4.1 证照名称 (2)

4.2 证照目录信息 (2)

5 电子证照编号 (2)

6 电子证照文件组成 (3)

6.1 电子证照元数据 (3)

6.1.1 基本元数据 (3)

6.1.2 扩展元数据 (3)

6.1.3 元数据要求 (3)

6.2 电子证照照面内容 (3)

6.2.1 电子证照模版 (4)

6.2.2 电子证照照面信息 (4)

6.3 签发单位电子印章 (4)

6.4 数字签名 (4)

7 电子证照文件封装 (4)

7.1 封装内容 (4)

7.2 封装方法 (4)

7.3 逻辑结构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子证照目录信息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照面信息元数据字典XML结构 (6)

附录C(规范性附录)颁证单位/持证者代码类型编码 (1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基本元数据的信息结构 (12)

附录E(规范性附录)扩展元数据的信息结构 (13)

附录F(规范性附录)电子证照XML数据文件 (14)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福建凯特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勤东、郑彦翎、李鹏伟、涂平、林丽、郑剑平。

电子证照数据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省电子证照文件的组成、结构和封装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各类电子证照的形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

GM/T 0031-2014 《安全电子签章密码技术规范》

DA/T 46-2009 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

DA/T 47-2009 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

DA/T 48-2009 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文件和证照(统称证照)

政府部门和取得法定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依法形成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类批文、证件、执(牌)照、鉴定报告、证明材料等文件,以及社会公众向证照生成单位提交的各种申请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

3.2

电子证照(证照数据电文)

遵循相关安全和技术规范的可信任的、数字形态的证照,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证照信息记录。

3.3

证照目录

揭示电子证照文件主要内容和形式特征的条目信息集合,是证照管理、共享和服务的基本工具。

3.4

证照照面

电子证照可视内容的直接表现形式,包含图像和文字两种形式,与实体证照保持内容一致。

3.5

证照元数据

描述电子证照的背景、内容、结构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

3.6

证照版式文档

符合版式文档格式规范的电子证照文档。

3.7

电子证照文件

证照照面及其相应元数据依据相关安全和技术规范组合而成的电子文件封装包。

3.8

电子印章

一种由制作者签名的包含持有者信息和图形化内容的数据,可用于签署电子文件。

3.9

电子签章

使用电子印章签署电子文件的过程。

3.10

证照废止信息

证照吊销废止的信息。

3.11

证照废止列表

证照废止信息的集合。

3.12

证照受限使用列表

证照使用受到限制(如证照处于质押状态)的信息集合。

4 证照目录组成

4.1 证照名称

证照名称应根据国家或行业规定的证照命名,证照名称以照面全名进行命名,批文以批文类别命名。

4.2 证照目录信息

证照目录信息见附录A,其照面信息数据字典结构描述与存放的格式是开放的XML格式,具体见附录B。

5 电子证照编号

电子证照编号用来唯一标识电子证照文件。电子证照编号由六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 ××××××××××××× ---××××××××

×× -颁证单位代码类型

颁证单位代码持证者代码类型持证者代码

证照版本号证照编号-

图表 1 电子证照编号

——颁证单位代码类型:由两位数字组成的编码,用来标识颁证单位证件类型。具体编码见附件C 。 ——颁证单位代码:颁证单位证照类型对应证照上的编号。

——持证者代码类型:由两位数字组成的编码,用来标识持证者证件类型。具体编码见附件C 。 ——持证者代码:持证者证照类型对应证照上的编号。

——证照版本号:由两位数字组成的编码,用来标识当前电子证照的版本,采用递增方式记录电子证照的变更。

——证照编号:纸质证照上已有编号的,采用纸质证照上的编号;纸质证照上没有编号的,由生成系统产生不重复的8位数字或字母随机编号。

6 电子证照文件组成 6.1 电子证照元数据

电子证照元数据包括基本元数据和扩展元数据。 6.1.1 基本元数据

描述电子证照共性的、通用的元数据,具体见附录D 。 6.1.2 扩展元数据

根据不同证照特点和管理需求在基本元数据基础上需要补充说明的元数据,确保该电子证照文件的真实完整,具体见附录E 。 6.1.3 元数据要求

电子证照元数据描述与存放的格式是开放的XML 格式。

电子证照基本元数据的内容完整齐全,扩展元数据的内容根据各证照办理的实际情况确定。

6.2 电子证照照面内容

电子证照照面由电子证照模版与照面信息组合而成。

6.2.1 电子证照模版

电子证照模版是定义证照底图、证照字段以及各字段字体类型、大小等格式。证照底图采用TIFF、PDF、GIF等格式,证照底图的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6.2.2 电子证照照面信息

电子证照照面信息描述了证照各字段的具体内容。

6.3 签发单位电子印章

电子证照签发单位的电子印章。

6.4 数字签名

电子证照签发单位使用数字证书通过电子签章形成电子证照文件的数字签名。

7 电子证照文件封装

7.1 封装内容

电子证照元数据、电子证照照面信息组合形成电子证照XML数据文件,具体参见附录F。

电子证照封装内容包含电子证照XML数据文件、电子证照照面、签发单位电子印章和签发单位对电子证照文件的数字签名。

7.2 封装方法

电子证照签发单位使用其数字证书对封装内容进行电子签章形成电子证照。

7.3 逻辑结构

电子证照由电子证照版本号、电子印章、时间信息、电子证照照面原文、电子证照XML数据文件以及证照签发单位对电子证照的数字签名等关键元素组成。

电子证照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图表 2 电子证照逻辑结构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电子证照目录信息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照面信息元数据字典XML结构

照面信息元数据字典定义了照面信息元素及其结构,采用XML文件进行定义。

1. 数据字典XML结构定义

数据字典XML结构由根节点 (License)、照面节点(Face)、字段(Field)和表格(Table)等4个标签及标签属性组成,XML采用gb2312中文字符集。数据字典XML结构定义如下所示:

length="最大长度"isNull="是否允许为空"/>

length="最大长度"isNull="是否允许为空" />

2. 数据字典XML结构节点定义规则

照面信息数据字典XML结构节点支持Field(字段)和Table(表格)2种格式。

2.1 Field(字段)

Field节点具有CName(字段中文名)、EName(字段英文名)、type(字段类型)、length(字段最大长度)和isNull(是否允许为空)等常规属性,以及enumValue(枚举值)和arrayValue(数组预设值)等特殊属性。

其中,type属性支持string(字符型)、date(日期型)、datetime(时间型)、bool(布尔型)、int(整型)、double(浮点型)、image(图片)、enum(枚举型)、object(对象)、array(数组)等类型。定义格式如下:

2)date(日期型):

6)double(浮点型):

8)enum(枚举型):

2.2 Table(表格)

Table节点具有CName(表格中文名),id(唯一标识)和rowNumber(表格行数,值为N代表行数是可变)等属性。具体定义格式如下:

1)一般表格:

2)带固定列的表格:

3)嵌套式表格:

3.照面信息数据字典XML范例

以税务登记证为例,照面信息的数据字典XML文档定义如下:

isNull="yes" />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颁证单位/持证者代码类型编码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基本元数据的信息结构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扩展元数据的信息结构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

电子证照XML数据文件

1. 照面信息内容XML结构定义

照面信息内容XML结构由基本元数据节点(Basic)、扩展元数据节点(Extend)和照面信息(Face)三个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定义如下:

fileExtName="图片扩展名" />

照面信息内容XML结构节点支持Field(字段)、Image(图片)、Object(对象)和Table(表格)等4种格式。

2.1 Field(字段)

value 值不允许超出字典规定的范围。

当字段类型是date(日期型)和datetime(时间型)时,value值写法为:YYYY-MM-DD和YYYY-MM-DD HH:MM:SS。

当字段类型是bool(布尔型),value值必须是true 或 false。

当字段类型是array(数组),该字段只能出现在表格中,value值必须定义为arrayValue类型并顺序取值填充到数值中。

2.2 Image(图片)

编写方式定义为:

其中value为图片的base64位编码值, FileExtName为图片文件的扩展名。

2.3 Object(对象)

编写方式定义为: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Object内增加任意自定义格式内容。

2.4 Table(表格)

1

2

3

3. 照面信息内容XML范例

全县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X〕86号)、《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国办发〔X〕23号),以及《X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管理办法》(X省人民政府令156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X〕131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X〕5号)的要求,现就结合我县实际,加快推进我县电子证照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X年上半年,初步建立全县统一的电子证照系统,为提升网上办事大厅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全面完成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建设和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应用部署。重点围绕民生服务、商事改革、投资审批等相关事项,开通电子证照应用服务,开展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利用电子证照简化办事材料提交,实现证照信息网上查验比对,实现新增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同步签发,完成本部门颁发的存量纸质证照电子化转换。围绕“全程网办”目标,进一步强化县网上办事大厅应用,构建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和实体大厅服务相结合、网上服务和网下服务相统一的政务服务模式,逐步推进全县网上政务服务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切实提

高政务服务便捷性,使互联网成为提供政务服务的重要手段,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 二、主要任务 (一)汇集形成全县统一电子证照库并实现相关信息交换和共享应用已建成的电子证照生成管理系统、电子证照生成管理系统、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政务信息实名制安全送达系统(以下简称政务通)、证照目录管理系统,汇集共享各级行政部门电子证照,形成全县统一电子证照库,实现网上办事相关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县发改局负责,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证照形成或使用单位配合)(二)做好部门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改造工作 各部门要在今年年底前做好本部门涉及证照生成的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工作,加快推进网上办事大厅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实现与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对接,支持在线生成、发放电子证照以及在线共享、查验、复用电子证照。(证照形成或使用单位负责,县数字办提供电子证照标准对接) (三)加快电子证照生成 遵循“谁生成谁负责”的原则,把控好数据质量,确保电子证照照面信息与业务信息一致。 1.梳理本部门证照。证照签发部门要围绕进驻网上办事大厅事项,统一梳理规范本单位签发的证照;证照使用部门要围绕进驻事项的申报材料要求,统一梳理规范本单位事项办理所需的证照。(证照形成单位负责,取得法定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配合)

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

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九省区各级国家档案馆、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电子文件进行以保证凭证性为目的的管理活动。其他社会组织可参照执行 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使用元数据可实现以下目的: ——确保并证明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有效性,从而保证其凭证价值; ——有利于归档电子文件的保护,实现长期保存; ——在异构的信息系统中对归档电子文件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可捕获、可收集、查长期利用; ——对归档电子文件及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资源进行集成管理,实现有效、方便地查询、检索与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T 37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GB/T 3792.1-1983 文献著录总则 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3959-1992 文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方法 GB/T 13967-1992 全宗单 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 12-1994 全宗卷规范 DA/T 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 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 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 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 31-2005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国档发[1987]4号关于颁发《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的通知 国家档案局第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7月28日 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2006年12月19日ISO 15489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Records management ISO 23081-1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Records Management Processes – Metadata for Records—Part 1: Principles

电子签章提高电子证照办理效率

电子签章提高电子证照办理效率 近期,全国多地先后推行电子证照,着手构建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将电子签章系统与现有行政审批、证照管理流程结合,助力证照办理效率,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纵深发展…… 一、电子证照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加速器 自2016年7月,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电子证照需求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证照管理电子化办理进程滞后,电子证照相关系统建设缺乏,难以实现各类证件数据在省际之间互通共享,阻碍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向纵深发展。 自此,加速电子证照基础平台建设,推进证照类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迫在眉睫。 二、电子签章助力证照办理“零跑腿” 电子证照系统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基础工程,是“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腿”的有效保障,如何实现市民网上办证身份鉴定、办证机构审批盖章等流程的效率与安全兼顾成为关键。 契约锁根据《电子证照总体技术框架(征求意见稿)》相关要求,通过提供电子签章服务为证照基础平台赋能,解决电子证照共享平台建设三大难题,助力证照审批签字、盖章合规有效、方便快捷: ?证照办理身份网上可鉴定 ?证照审核材料在线可签署 ?证照数据记录存储本地化 1、网上身份鉴定,证照申请电子化 通过将电子签章服务与办证机构现有证照办理系统集成,市民可在线提交身份信息后提交证照申请相关文件;电子签章平台可对证照申请人信息做鉴定,确保证照申请身份真实有效,从而实现足不出户、远程办证。 2、在线签字盖章,合规高效快捷化 市民网上申请提交和审批流程中,双方通过调用电子签章即可在线签署相关文件。借助数字签名技术,经契约锁电子签章签署的每一份审批文件可确保内容有效性与签署身份可识别,为证照办理合规性提供技术保障。

第三章 电子文件

第三章电子文件 第一节电子文件概述第二节电子文件管理概述第三节电子文件形成、办理和归档 第一节电子文件概述 1.1电子文件的含义 1.2电子文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3电子文件的基本特点 1.4电子文件的种类 1.5电子文件与元数据 1.1电子文件的含义 学术界、档案管理层从不同视角看到了其不同的特征,并出于不同的目的做出或具体、或抽象、或严谨、或深刻的定义,其中较有影响的定义有两个来源: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18894-2002) : 《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中办国办厅字2009,39号) 1.1电子文件的含义 电子文件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18894-2002)》) 理解电子文件的含义主要把握以下内涵: ★来源主要从三个方面:公务活动、社会活动和传统载体转换; ★“数字信息”和“文件”的交集:是具有文件功能的数字信息,又是以数字信息为技术特征的文件; ★电子文件由内容信息、背景信息、结构信息三要素构成。 1.2电子文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机读文件虚拟文件数字文件电子档案 1.3电子文件的基本特点 ·电子文件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非人工识读性、生成环境依赖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的易变性、多种媒体的集成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信息的可操作性等。 ·电子文件的形成特点:是指电子文件从制作到生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规定性。特点主要包括电子文件与机构活动的伴生性、电子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性、电子文件内容和结构以及背景信息的分散性、电子文件技术状态的多样性等。两个影响因素:即技术要素和机构职能与文件类型要素。 1.4电子文件的种类 ·按电子文件的适用范围分为通用电子文件、专用电子文件、私人电子文件等; ·按文件功能可划分为主文件、支持文件; ·按文件组成方式可划分为简单文件、复合文件、复杂文件; ·按信息存储载体可划分为磁盘文件、磁带文件、光盘文件; ·按文件来源途径可划分为原生电子文件、数字化电子文件。 ·按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在形式分为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命令文件等 1.5电子文件与元数据 ·元数据是电子文件不可分割的的组成部分,是电子文件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只有在掌握元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对电子文件进行有效而安全的控制,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元数据也是电子文件信息组织、维护和检索的重要依据。 1.5.1元数据概念 ·元数据(metadata)是信息技术出现后才出现的概念,其一般性解释为“关于数据的数据”,

电子证照数据标准

电子证照数据标准

ICS13.220.10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 35/ T XXXX—2015 电子证照数据标准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工作组讨论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证照目录组成 (2) 4.1 证照名称 (2) 4.2 证照目录信息 (2) 5 电子证照编号 (2) 6 电子证照文件组成 (3) 6.1 电子证照元数据 (3) 6.1.1 基本元数据 (3) 6.1.2 扩展元数据 (3) 6.1.3 元数据要求 (3) 6.2 电子证照照面内容 (3) 6.2.1 电子证照模版 (4) 6.2.2 电子证照照面信息 (4) 6.3 签发单位电子印章 (4)

6.4 数字签名 (4) 7 电子证照文件封装 (4) 7.1 封装内容 (4) 7.2 封装方法 (4) 7.3 逻辑结构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子证照目录信息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照面信息元数据字典XML结构 (6) 附录C(规范性附录)颁证单位/持证者代码类型编码 (1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基本元数据的信息结构.. 12附录E(规范性附录)扩展元数据的信息结构.. 13附录F(规范性附录)电子证照XML数据文件.. 14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福建凯特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勤东、郑彦翎、李鹏伟、涂平、林丽、郑剑平。

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建议方案

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建议方案

目录 第1章. 项目概述 (5) 1.1. 项目背景 (5) 1.2. 指导思想 (5) 1.3. 建设目标 (5) 1.4. 建设任务 (6) 第2章. 需求分析 (7) 2.1. 名词解释 (7) 2.2. 业务用户分析 (7) 2.3. 服务对象 (8) 2.4. 电子证照生成流程 (8) 2.5. 制证签发(未写) (9) 2.6. 电子证照发布和共享流程 (10) 2.7. 证照应用 (10) 2.8. 业务系统改造 (11) 第3章. 总体设计 (11) 3.1. 总体框架 (11) 3.2. 应用架构 (12) 3.3. 电子证照生成系统设计 (12) 3.4. 电子证照综合管理平台整体设计 (13) 3.5. 与审批系统对接 (14) 3.6. 技术路线 (14) 3.6.1. 高性能数据库技术 (14) 3.6.2. 分布式文件系统 (14) 3.7. 性能设计 (14) 3.7.1. 基本要求 (15) 3.7.2. 系统响应时间 (15) 3.7.3. 并发处理能力 (16) 3.7.4. 稳定性 (16)

3.8. 系统安全及设计 (16) 3.8.1. 物理安全 (16) 3.8.2. 通信网络安全 (17) 3.8.3. 区域边界安全 (18) 3.8.4. 计算环境安全 (19) 3.8.5. 安全管理 (21) 3.8.6. 数据恢复和备份 (22) 第4章. 建设容 (22) 4.1. 电子证照技术标准规 (23) 4.1.1. 电子证照存储库 (23) 4.1.2. 应用接口规 (25) 4.2. 电子证照目录服务系统 (26) 4.2.1. 证照元数据定义 (26) 4.2.2. 证照模板设置 (26) 4.2.3. 证照数据注册 (26) 4.2.4. 目录管理 (26) 4.3. 电子证照签发管理系统 (26) 4.3.1. 数据接口 (26) 4.3.2. 证照录入 (27) 4.3.3. 证照审核 (27) 4.3.4. 证照签章 (27) 4.3.5. 证照入库 (27) 4.4. 电子证照综合管理平台 (27) 4.4.1. 证照查询 (27) 4.4.2. 证照管理 (27) 4.4.3. 证照统计分析 (28) 4.4.4. 监督监察 (28) 4.5. 电子证照公共服务平台 (28) 4.6. 电子证照接口服务平台 (28)

电子文件管理考题

电子文件管理 一、单选题 1.电子文件中,一般用于描述图像文件的分辨率的是( C )P52 A.DPI B.DBF C.PPI 2.电子文件归档移交前其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及可识别性,由(B)部门负责,归档移交后由(A)负责。P101 A.档案 B.形成 C.系统软件 3.电子文件归档“双轨制”是指(C)P102 A.制定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并认真实施。 B.将归档的纸质文件扫描成图片归档。 C.将生成的电子文件同时打印一份纸质文件,与其一并归档。 4.在销毁电子文件时,对属于涉密的归档电子文件,(B) A.可以用逻辑删除的方法 B.必须连同存储载体一起销毁 P111 C.送纸厂销毁 5.《电子文件管理条例》归档电子文件的形成部门和档案保管部门应当对归档电子文件集中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C)套,其中一套异地保管。P109-110 A.一 B.二 C.三

6.草稿性电子文件的归档时,应该(A) A.保留其修改痕迹 B.不用留其修改痕迹 C.无所谓 7.归档电子文件刻录光盘后,其光盘标签按要求应(B) A.写上光盘档号 B.用黑色油性软笔在归档光盘的标签面上写上光盘档号 C.在归档光盘的标签面上贴上标签 二.多选题 1.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下列关于TIFF与JPEG说法正确的是(ABCD)P54-56 A.TIFF格式图片质量高,文件体积大,用于保存高质量的图片。 B.JPEG格式压缩比例较高,图片质量不及TIFF格式,文件体积较小,适合保存图像要求质量不高的图片,或用于普通网页浏览使用。 C.TIFF支持多页模式,JPEG不支持多页模式。 D.JPEG2000颠覆了JPEG只能是有损压缩的传统。 2.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下列格式中属于电子公文存储通用格式的是(ABD)P96

漳州市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漳州市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6〕86号)、《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23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6〕131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我市电子证照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7年上半年,初步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系统,为提升网上办事大厅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全面完成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建设和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应用部署。重点围绕民生服务、商事改革、投资审批等相关事项,开通电子证照应用服务,开展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利用电子证照简化办事材料提交,实现证照信息网上查验比对,实现新增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同步签发,完成本部门颁发的存量纸质证照电子化转换。围绕“全程网办”目标,进一步强化市网上办事大厅应用,构建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和实体大厅服务相结合、网上服务和网下服务相统一的政务服务模式,逐步推进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便捷性,使互联网成为提供政务服务的重要手段,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覆盖全市的电子证照综合管理系统 坚持“整体部署、协同推进;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原则,搭建全市统一电子证照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电子证照生成管理系统、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政务信息实名制安全送达系统(以下 1 / 6

专技电子证照签发操作指引

专技电子证照操作指引 一、电子证照签发流程图 二、操作步骤 2.1生成证照信息 ?简述 根据不同来源的职称证书,系统提供不同的生成路径。主要包括:省职称系统、外部系统数据。最终生成后的证照信息统一在“电子证照管理->证照签发”功能中汇总。 注: 1、数据来源: 1)省职称系统:指使用省职称申报系统正常办理职称申报,并最终生成职称证书; 2)外部系统数据:指职称申报流程不在省职称系统办理,但最终申报结果通过“外部系统数据对 接”功能导入了系统,并最终生成证书信息。 2、生成证照信息后,无法再对证书信息进行修改和注销。

?操作指引(以省职称系统为例) 菜单位置: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证书管理->证书打印 第一步:查找证书信息 操作说明:输入查询条件,点击【查询】按钮,在查询结果列表中选择证书记录。 第二步:生成证照信息 操作说明:输入证照信息后,点击【生成证照信息】按钮。 注: 1、生成证照信息的操作与证书打印类似; 2、生成后的证照信息可在“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电子证照管理->证照签发”菜单中查看。

2.2照片导入 ?简述 照片导入功能主要针对“外部数据”或其他情况下,个人无法自行在申报系统中上传照片,而提供给人社部门批量上传照片的功能。对于2018年生成的证书信息,同样可通过照片导入功能,由人社部门统一进行导入。导入的照片即作为电子证照中的个人相片,无照片的人员无法生成电子证照。 注: 1、同一人员只能存在一张照片,上传的照片文件名必须以身份证号码命名。 2、更新个人照片不会更新已签发的电子证照。但下次再签发时会取个人最新照片。 3、个人可随时更新本人照片,但人社部门只能在生成证照后方可更新个人照片。 4、导入的文件必须是zip格式的压缩包。 5、单个照片规范如下: 1)、请上传本人近期(半年内)正面免冠彩色大一寸电子证件照。 2)、照片背景颜色应为红底或蓝底。 3)、照片为jpg格式,大小在50k以内,像素不小于128×180。 4)、电子照片可多次上传(新上传电子照片覆盖旧电子照片),并可通过本页面进行预览。生成职称电子证书时,系统读取即时照片库信息作为证书照片,证书生成后无法更改,请予以重视。 ?操作指引 菜单位置: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证书管理->照片上传 第一步:上传照片文件 操作说明:点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本地窗口中选择要上传的文件。然后点击【上传】按钮。

电子警察系统方案

电子警察系统方案 本电子警察系统方案是在某市交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扩大建设规模的要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进行的。为进一步强化市区非现场执法力度而实施的此次电子警察系统,我们相信我方就会给电子警察系统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一、电子警察系统目标 缓解警力不足,可以避免产生警民矛盾,监督违章驾驶,监管违法行为等日常交通管理工作,所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然而,随着规范化、人性化执法理念的深入,电子警察系统应该推行"一告知、二警告、三取证"模式来运作,其中"一告知"是指公开告知电子警察系统安装位置及功能;"二警告"是指对违法者进行监测并警告;"三取证"是指对不听劝告的违法者进行违法取证并执法。采用视频检测技术,抓拍违章的大车、中巴、小车及摩托车,产生多张能够清晰反映车辆违章过程的可作为处罚依据的彩色照片及相关数据,并将上述图像及文字数据传回后台服务器。 采用视频技术实时监视城市路口交通情况,对视频图像进行数字录像,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将上述信号传回指挥中心。 采用视频检测技术,对各路口的车流量进行检测。整个系统应在-20℃-70℃工作环境中,全天候24小时运行,并有良好的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防雷、防尘、防潮措施。 电子警察系统功能 1 识别车辆牌照 系统能够自动处理牌照特写图片,并识别出车辆牌照信息。标准的民用车牌照和军车、警车等特殊牌照的汉字、字母、数字、颜色等信息。 2 抓拍并存储车辆图片 系统检测车辆,当车辆通过检测区的时候,系统能够准确地拍摄通过车辆的牌照特写图片和车辆全景图片各一张。牌照特写图片清楚地反映了车辆牌照特征,可以用于机器识别或人工辨认牌照信息。车辆全景图片可以供人工辨认车辆的车型、颜色等信息。 系统采用专用摄像机,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如:雨雾、强逆光、弱光照、强光照等)下拍摄出清晰的图片。图片采用JPEG的格式存储在系统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上。 3 测量车速 系统在一个车道上安装有前后两个地感线圈检测车辆,使用我公司自主开发的测

4电子文件通用元数据规范

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 (征求意见稿)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文件元数据的结构、定义、编码体系。 本标准描述的数字对象为通用的电子文件核心元数据,主要为原生电子文件与数字化文件(文本、图像)元数据。根据发展需要,扩展编制图形、影像、声音等文件类型的元数据标准。 2.编制目的 2.1 对文件及相关实体进行标准化描述; 2.2 实现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之间文件及信息的互操作; 2.3 为电子文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应用软件中的再利用提供统一的元数据; 2.4 为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中心、文档管理、档案管理等系统提供成熟的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的设计模式。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代码编制规则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T 4880-1991 语种名称代码 GB/T 4880.2-2000 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3字母代码 GB/T 4881-1985 中国语种代码 GB/T 3792.1-1983 文献著录总则 GB/T 13959-1992 文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方法 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GB/T 37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 GB/T 19667 基于XML电子公文格式规范 DA/T12-1994 全宗卷规范 DA/T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 DA/T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 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 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电子证照应用安全解决方案

BJCA电子证照应用安全解决方案 1 背景概述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电脑、网络、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府运作的方式。为创新政务工作模式,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正在普遍推行电子证照和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改革,推进公众在线应用电子证照办理行政审批业务,推进各级行政机关开展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应用等。 电子证照是遵循相关技术规范的数字形态的证照,是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证照信息记录。电子证照不仅仅是传统纸质证照的电子化形态,其自身电子数据的特性更要求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保障其真实有效性,实现可信的电子证照发放与应用管理。 2 需求分析 2.1 确保电子证照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电子证照数据存储于业务应用系统之中,由于在计算机内部和网络传输过程中,各类数据均由基本的数据单元组成且容易被篡改和伪造,而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鉴别手段不能有效的识别数据电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需要采取技术措施确保电子证照业务应用系统中证照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内容的完整性和传输的保密性: 真实性:明确电子证照文件发送方的真实身份、能有效鉴别电子证照数据来源的真实性,防止假冒身份进行电子证照数据伪造;

完整性:确保电子证照数据文件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传递过程中没有被偶然或蓄意地因修改、伪造等行为造成破坏。 2.2 确保电子证照法律有效性 电子证照作为数据电文,要使其具有法律有效性,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要求。在《电子签名法》中明确提出了数据电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书面形式、原件形式和保存形式的要求以及可靠电子签名的要求,并在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要确保电子证照数据的法律有效性,核心是电子签名的可靠性。按照《电子签名法》规定,依托合法电子认证服务机构(CA认证机构)所发放的数字签名证书,使用合法可靠的设备进行电子签名的操作,即可形成我国法律所认可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 方案设计 BJCA电子证照应用安全解决方案按上述思路进行设计,总体方案设计如下图所示:

网页电子文件元数据XML Schema

附录A网页电子文件元数据XML Schema A.1 网页电子文件元数据的XML Schema结构图。 网页电子文件元数据的XML Schema结构图见图A.1-1、图A.1-2。 因为纸张幅面的限制,故将结构图分成两页进行显示。

图A.1-1 网页电子文件元数据的XML Schema结构图(上半部分)

图A.1-2 网页电子文件元数据的XML Schema结构图(下半部分)

A.2 网页电子文件元数据的XML Schema

海南省电子证照库建设技术要求

海南省电子证照库建设技术要求 一、术语和定义 (一)证照。 由政府部门或取得法定资质的专业服务机构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类证照、证明、批文、鉴定报告、办事结果等文件。 (二)电子证照。 电子证照,是指各类不涉及国家秘密的证件、执照、牌照及相关证明、批文、鉴定报告、办事结果等文件材料的数据电文,电子证照由机关事业单位经有效可靠的电子签名后签发或出具,与纸质证照具有同样的使用效力。 (三)电子证照库。 将按标准形成的证照数据电文,进行统一存储,形成基础类信息的数据库,供多系统使用。 (四)电子证照目录。 省内所有有效证照的名称清单,包括证照签发单位、证照名称、签发对象等。 (五)电子证照管理。 是指对电子证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数据产生、采集、入库、使用、失效的管理。 二、电子证照数据格式 各证照签发单位所提供的电子证照数据应包含证照数据、证照模版、证照签章等要素内容在内的图片和结构化数据,其中图片应是按照PDF格式进行封装的数据,电子证照数据应与纸质证照文书的内容完全一致。 三、电子证照梳理 各证照签发单位应进行电子证照梳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等,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收集电子证照种类和证照模板 收集各种电子证照所包含的信息项 规范数据元素命名,定义数据元素名称和标识等属性 建立数据字典,记录数据元素、元素组等信息 根据电子证照梳理结果形成本单位电子证照目录。 四、电子证照采集与更新 根据电子证照梳理的结果,确定电子证照采集指标及其数据格式、采集与更新的周期、流程和方式等,定义好每一类业务数据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遵循“一 数一源、一次一处”的采集原则,由电子证照库系统自动采集或人工采集: (一)使用省行政审批系统生成的电子证照数据由电子证照库系统自动采集 (二)使用与省行政审批系统实现对接的业务系统生成的电子证照数据,通过数据交换接 口,由电子证照库系统自动采集 (三)其他业务系统采用数据批量导入或录入的方式进行人工采集。 电子证照数据源单位应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保证信息的准确、完整。 五、电子证照入库 电子证照数据入库包括存量数据入库和增量数据入库,入库时需按照电子证照入库规则,对采集到的电子证照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验证合格后入库,验证不合格的数据将反馈回数据源单位,由数据源单位进行核准。 六、电子证照存储 电子证照的数据存储采用全省大集中的方式,统一存储到省电子证照库,方便统一管理、

大亚湾核电站电子文档元数据著录研究

大亚湾核电站电子文档元数据著录研究 作者:廉旭姣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9年第12期 文/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廉旭姣 【摘要】元数据在核电站电子文档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电子文档元数据描述了电子文 档的内容、属性、背景和结构等信息,较全面地反映描述对象的全过程,便于电子文档的检索、存取、利用以及信息共享等。大亚湾核电站电子文档的元数据,能够较好地解决电子文件的真 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用性,提升电子文档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效率,是实现电子文档凭证价值 和参考价值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电子文档;元数据;著录 大亚湾核电站的文档管理贯穿于核电生产活动中的各个方面,根据HAF040《核电厂质量保 证安全规定》的要求,必须按照书面程序和指令建立和执行有关质量保证记录的产生、鉴别、 收集、标引、立卷、存放和处理的制度,必须在质量保证大纲实施过程中编写质量保证记录, 以证实核电厂已经按照特定要求完成影响质量的各项活动。为此,大亚湾核电站制定出了严格 的文档管理体系,具体的工作大致分为文档控制、文档管理和文档服务,从文件的产生、生效、分发、使用、记录报告的收集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文件控制管理。为了有效地运作文件管理体系,依据《核电电子文件元数据》NB/T20418-2017的要求,分析大亚湾核电站文档管理元数据著录 的规范。 一、元数据标准体系 元数据标准体系由元数据标准框架、根据元数据标准框架扩展出来的专门元数据标准以及 对应的元数据标准管理系统和元数据著录系统构成。其中,元数据标准框架又由核心元数据标 准和它的扩展原则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二、元数据元素定义方法 元数据表中各个元素都用13个属性进行描述:1.编号: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元数据的顺序号。 2.中文名称:元数据元素的中文标识。 3.英文名称:元数据元素的英文标识。 4.定义:元数据 元素含义的描述。元数据的一般定义是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about?data)。详细来讲,元数据是指提供关于信息资源或数据的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是对信息资源的结构化的描述。其作用是 描述信息资源或数据本身的特征和属性,规定数字化组织,具有定位、发现、证明、评估、选 择等功能。标识信息是指:根据文档的来源信息,为科学、有序地管理文件及档案而赋予文档

软件工程标准规范

CreatMap 地理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软件工程标准规范 河北省制图院 2015年1月30日

1.前言 1.1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国家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断深入,网络化地理信息应用如同雨后春笋,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使用地理信息的方式与频率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这一重大应用需求,国家测绘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了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的战略性决策。 CreatMap 地理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是河北省地理信息局下属的河北省制图院自主研发的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以促进地理信息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目标,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统一、高效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1.1.1软件系统名称 CreatMap 地理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是依托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在线方式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和空间定位、分析的基本需求,具备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是实现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功能的数据、软件及其支撑环境的总称。 1.1.2政策依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国发[2007]30号):要切实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更好地满足政府、企业及人民生活等方面对基础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服务的迫切需要。

2) 《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06年国务院批准发布):到2010年,我国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基础测绘公共产品;到2020年,要实现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国家测绘局在《测绘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平台整合社会、经济和人文等信息,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开发利用,到2010年初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化。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若干意见”(国办发2001-53号):要求各级测绘部门与当地发展计划等有关部门配合,共同推进本地区地理空间信息协调机制的建设,解决好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封闭管理等问题。注重发挥测绘部门的整体优势,实现与同级政府部门的网上适时数据传输与服务,促进地理空间信息设施的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4) 《中办国办公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要求各部门建设基于广域网络的信息系统,应首先使用国家统一建设的电子政务网络,不得独自新建或租用商用广域网络链路。 5)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规划》(国家测绘局2010年10月):要求各级测绘部门全力做好“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到2015年初步完成国家级节点和有条件省、市节点的建设,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6) 国家测绘局《关于推进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议的函》(国测函[2008]100号):向国务院应急办、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提出把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作为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

上海市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实施方案

上海市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精简各类办事材料,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根据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关规定以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沪委办发〔2018〕14号),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是减证便民。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部署要求,将电子证照工作与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有机结合,取消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从源头上缩减证照规模,最大程度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二是应用导向。统筹开展电子证照建设与应用工作,注重每一类电子证照的完整归集和实时更新,建好一类、应用一类,以应用促完善,第一时间发挥电子证照对于减材料、减跑动次数的作用,最大程度便企利民。 三是突出重点。围绕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最密切的领域以及反映最强烈的堵点问题,优先梳理一批高频证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形成高效有序的工作局面。 四是安全可靠。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安全要求,积极运用国产化安全可靠技术产品,强化电子证照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确保电子证照真实性和有效性,保障信息安全、应用安全,保护企业和个人隐私。 五是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电子证照配套管理机制、技术规范和业务规定,促进电子证照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明确电子证照管理部门、制发部门、应用部门责任边界,发挥各方积极性,提升工作合力。 二、总体目标 统一电子证照库服务于本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围绕办事申请、受理、出证等环节,对行政机关制发的各类证照,进行电子化应用,减少纸质材料使用。本市电子证照库由市级统建,各区、各部门不再重复建设,并根据标准规范,向统一电子证照库归集数据,依托统一电子证照库开展政务服务应用。统一电子证照库建设范围主要包括,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履行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在依法履职过程中制发的各类证件、执(牌)照、批文、鉴定报告、证明材料等。 本市电子证照建设与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工作目标如下: 试点阶段(到2018年底)。完成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形成全市证照目录体系,建成和完善统一电子证照库,重点完成不少于15类高频电子证照归集入库。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展身份证、居住证、

电子文件元数据自动采集的原则与实施路径研究

电子文件元数据自动采集的原则与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元数据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命脉,是电子文件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与可用性的重要保障,是对电子文件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关键,是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分析的重要基础;同时展示了对《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的实施与拓展,对元数据实现自动采集的需求分析、原则与思路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电子文件元数据自动采集 本文系“电子文件元数据自动采集与智能分析实证研究”的项目成果。通过探讨理论架构并系统实施电子文件元数据自动采集,实现标准化、自动化管理,全面提升机构电子文件管理水平,同时为电子文件内容信息智能分析奠定基础;通过智能分析研究,充分挖掘隐含在电子文件内容信息中的知识关联,深度开发,支持决策。 一、元数据自动采集需求分析 元数据是描述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著录,元数据内涵更丰富,功能更全面,要求更严格,不可能由档案管理人员在文件归档后进行著录,更不可能由形成机构文件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手工录入。元数据需要全程规划,需要嵌入系统,需要实时自动采集,需要真实、动态地再现电子文件管理的背景信息及过程信息。实现元数据自动采集,是元数据自身管理的要求,也是形成机构实际业务的需求。 (1)元数据管理要求 国际标准《信息与文献电子办公环境中文件管理原则与功能要求》(ISO 16175 1-3)一再强调,文件管理元数据(metadata)包括“识别、认证文件和文件背景关联等信息以及生成、管理、维护和使用文件的人员、流程和系统的信息,文件管理政策”。只有伴有界定了关键特征元数据的文件才是真实有效的文件,这些特征必须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元数据在文件捕获点上对文件进行详细说明,固化文件与其业务背景的关联,对文件实施管理控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新的元数据不断伴随业务的开展、提供利用而持续增加,以长期保证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使得对文件的管理成为可能。 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必须实现元数据的有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ERMS)作为专门用于对文件的维护和处置予以管理的系统,具有如下属性:在背景中生成文件;管理和维护文件;依据要求的时间长度维护文件;文件管理元数据要可以设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