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肥胖调查表

儿童肥胖调查表

儿童肥胖调查表
儿童肥胖调查表

目前儿童超重肥胖严重,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此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儿童的生活习惯状况,分析其肥胖原因,宣传正确的健康饮食概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为祖国的花朵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各个题目的答案无对错之分,不会影响您孩子的学业成绩,请您依据实际情况填答,谢谢您的协助与合作。(选择请打√,谢谢!)

(一)孩子基本资料

1.学校:年级:

2.性别:(1)男(2)女

3.年龄:周岁

4.身高: cm 5.体重: kg

(二)父母基本情况

1.父亲:身高 cm 体重 kg

2.母亲:身高 cm 体重 kg

3.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

(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或中专(4)大专(5)本科(6)研究生及以上

4.父亲的职业:,母亲的职业:

(1)机关,事业单位管理者(2)私营企业主(3)大中型企业高中层管理者(非业主身份)

(4)专业技术人员(5)办事人员(6)个体工商户

(7)商业服务业员工(8)城市农民工(9)非农业户口的产业工人(10)农村农民工(11)农业劳动者)(12)城乡无业,试营业,半失业者

5.家庭月均收入:元

三代中有无糖尿病(1)无(2)有是(请写出具体称谓)

三代中有无心血管疾病(1)无(2)有是(请写出具体称谓)

(三)孩子出生基本情况

1.孩子出生是否足月:(1)足月分娩 (2)早产,较预产期提前天(3)过期产,较预产期延迟天

2.孩子出生是否顺产:(1)顺产 (2)用催产素或吸引产 (3)剖腹产 (4)其他

3.孩子是否吃过母乳:(1)是 (2)否

4.出生四个月以前是否完全吃母乳: (1)是 (2)否

5.婴儿时期多大时断奶:岁月

6.孩子出生体重: kg,孩子周岁时体重: kg

(四)孩子运动习惯情况

1.您家孩子喜欢体育运动吗(1)不喜欢(2)一般(3)喜欢(4)很喜欢2.您家孩子是否有运动习惯

(1)每天2-3次(2)每天1次(3)2-3天1次(4)3一周两次(5)一周一次(6)不运动或很久一次

3.您家孩子平均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

(1)15分钟左右(2)30分钟左右(3)45分钟左右(4)一个小时左右(5)75分钟及以上

4.您家孩子每次运动的激烈程度(请依自己的感觉,勾选一种下列不同的程度)(1)轻度运动(感觉轻松。例:散步、慢走)

(2)中度运动(有点出汗、尚未筋疲力竭。例:快走、慢跑、轻松骑脚踏车、爬山)(3)激烈运动(有点喘、全身出汗、心跳加速。例:快跑、打篮球、激烈游泳)5.您家孩子的体育成绩如何

下)

6.您孩子上学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

A.步行

B.自行车

C.公共交通工具

D.其他

(五)孩子娱乐休息情况

1.您家孩子喜欢看电视吗(1)不喜欢(2)一般(3)喜欢(4)很喜欢

2.您家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除了周末):????(若无请填0)

3.您家孩子在周末的时候看电视多少时间????(若无请填0)

4.您家孩子喜欢玩电脑吗(1)不喜欢(2)一般(3)喜欢(4)很喜欢

5.您家孩子每天玩电脑的时间有多长(除了周末):????(若无请填0)

6.您家孩子在周末的时候玩电脑多少时间:????(若无请填0)

7.您家孩子没事情做时喜欢静坐着看电视、玩电脑吗不喜欢 (2)喜欢

8.您家孩子一天中睡觉的总时间是多少:_______小时

您的孩子是否经常熬夜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9.您家孩子一天中坐着聊天、学习、看电视、吃饭等静态活动的总时间是多少 ______小时

10.您家孩子一天中用于动态活动的总时间是多少______小时

(六)孩子饮食情况

1.您家孩子喜欢吃水果吗(1)不喜欢(2)一般(3)喜欢( 4)很喜欢

2. 您家孩子一星期吃水果的频率

(1)每天2-3次(2)每天1次(3)2天1次(4)3天一次(5)一星期2次

(6)不吃或很久一次

3.如果您家孩子每天都吃水果,每天平均吃几种:???

您家孩子喜欢吃蔬菜吗(1)不喜欢(2)一般(3)喜欢(4)很喜欢

6.您家孩子一星期吃蔬菜的频率

(1)每天2-3次(2)每天1次(3)2天1次(4)3天一次(5)一周2次(6)不吃或很久一次

7.如果您家孩子每天都吃蔬菜,每天平均吃几种:???

8.如果您家孩子不是每天都吃蔬菜,一周平均吃几种:???

9.您家孩子喜欢喝甜饮料吗(1)不喜欢(2)一般(3)喜欢(4)很喜欢

10.一星期里,孩子大概喝了多少次含糖饮料(如可乐、奶茶、红茶、咖啡、果汁等)(1)每天都喝(2)2-3天1次(3)4-5天1次(4)5-6天一次(5)一周一次(6)不喝或很久一次

11.如果孩子每天都喝甜饮料,每天平均喝几次:???

12.您家孩子多久会吃到肉

(1)每天2-3次(2)每天1次(3)2天1次(4)3天一次(5)一周2次(6)不吃或很久一次

13.您家孩子多久会吃到甜食(如糖果,蛋糕,甜点等)

(1)每天都吃(2)2-3天1次(3)4-5天1次(4)5-6天一次(5)一周一次(6)不吃或很久一次

14.您家孩子平日一天吃完整的几餐(1)四餐(2)三餐(3)两餐(4)一餐。15.您家孩子一星期吃多少次早餐

(1)每天吃(2)4-5次(3)2-3次吃(4)一次(5)不吃或很久吃一次16.您家孩子一星期里,大约有多少天会吃零食或点心(正餐之外的时间)(1)七天(2)六天(3)五天(4)四天(5)三天(6)两天(7)一天(8)都没有

17.一星期里,您家孩子大约有多少天会吃宵夜(睡前两小时内)

(1)七天(2)六天(3)五天(4)四天(5)三天(6)两天(7)一天(8)都

18.一星期里,您家孩子每次吃饭时都会专心,细嚼慢咽

(1)每天都是(2)经常(3)>3天(4)偶尔(2-3天)(5)很少(1天)(6)从未

19. 您家孩子挑食、偏食吗(1)不挑食、偏食(2)挑食、偏食

20.您家孩子一周吃快餐(如肯德基、麦当劳、炸鸡腿等)的次数:(1)一周3次以上(2)一周两次(3)一周一次(4)两周一次(5)不吃或很久一次

21.您家孩子吃油炸食品(包括主食和蔬菜类)的次数:

(1)每天都吃(2)2-3天1次(3)3-4天1次(4)一星期一次(5)不吃或很久一次

22.您家孩子吃营养补品(营养液、蜂王浆等)的次数:

(1)每天都吃(2)2-3天1次(3)3-4天1次(4)一星期一次(5)不吃或很久一次

23.孩子每周在外面吃饭的次数(除学校和家里之外):

(1)每天1次(2)2-3天1次(3)4-5天一次(4)一星期一次(5)不吃或很久一次24.孩子吃饭的速度:

A.正常

B.比较快

C.好快

25、你有没有在晚饭后吃零食的习惯

A、经常

B、有时

C、没有

(八)家长的认知情况

1.您认为您的孩子胖吗(1)不胖不瘦(2)胖(3)瘦

2.您觉得肥胖影响健康吗(1)影响(2)不影响

3.您希望孩子胖些还是瘦些(1)胖些可爱(2)不胖不瘦(3)瘦些好

4.您认为是否需要了解健康饮食和预防肥胖的知识(1)是(2)否

个苹果碗饭杯冰淇淋条香肠 E.半只炸鸡腿

19.您认为饮食与肥胖有什么关系(多选)

A.喝水也会胖

B.关系不大

C.不吃就会变瘦

D.高热量食物吃多才会胖

6.您认为粮食、蔬菜、肉类、奶类等搭配不合理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得病有关系吗

(1)有 (2)没有 (3)不知道

7.您认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得病有关系吗 (1)有 (2)没有 (3)不知道

8. 您认为有必要为了健康而控制体重吗(1)有 (2)没有

9.您如认为孩子肥胖,是否想控制(1)想(2)不想(3)无所谓

10.您是否对营养知识感兴趣吗(1)是(2)否

11.为了健康,您是否愿意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1)愿意(2)不愿意

12.学校有没有组织家长参加营养健康讲座(1)经常有(2)偶尔有(3)从来没有

13.您居住的社区有没有做关于营养健康的宣传(1)经常有(2)偶尔有(3)从来没有

14.您是否希望学校开设营养健康教育课(1)是(2)否(3)无所谓

15.您是否希望社区有营养健康知识宣传吗(1)是(2)否(3)无所谓

16.您的卫生与健康知识主要是从哪里知道的(可多选)

(1)电视广播(2)报刊书籍(3)网络(4)学校 (5)卫生宣传栏或手册

(6) 医务人员(7)社区宣传 (8) 家人、亲戚朋友 (9)其它

17. 您希望从哪里了解卫生与健康知识(可多选)

手册

(6) 医务人员(7)社区宣传 (8) 家人、亲戚朋友 (9)其它

18.你是如何区分肥胖的

A.自我设定,如穿衣效果

B.运用科学计算方式判定,如肥胖指数

C.旁人的评价

19.您认为以下哪些是引起肥胖的危险因素

(1)在4各月添加奶糕、米粉(2)喜爱甜食及油煎食品

(3)晚餐或临睡前进食过多(4)进食速度快

(5)不爱户外活动或喜静坐看电视等(6)经常怕孩子吃不饱

(7)经常用零食奖励孩子

20.你认为容易引起肥胖的食品有

(1)猪油、肥肉、香肠、红肠(2)奶油、奶咯、甜点、饮料

(3)核桃、西瓜子、花生酱、油炸食品(4)进食速度快

(5)鱼、虾、瘦肉、蛋类(6)五谷杂粮

(九)呼吸系统疾病:

1.孩子每年感冒几次是否有医院的明确诊断(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A 5次以上 B3~5次 C1~3次 D几乎不感冒

2.孩子因肺炎住院吗如果有,请填写住院病程时间。

3.孩子每年被医院明确诊断为肺炎的次数每次肺炎持续时间

A 3次以上 B1-3次 C无

4孩子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上感、肺炎等请假的次数(有医院明确诊断)A 5次以上 B3~5次 C1~3次 D无

A有,睡觉时打呼噜等 B 有,明确诊断为睡眠呼吸障碍 C没有D不知道6.是否给您的孩子进行过睡眠呼吸监测

7孩子是否患有哮喘是否诊断是变异性哮喘还是过敏性哮喘等

8.孩子是否存在其他已确诊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毛细支气管炎等。

9.您的孩子情绪稳定吗是否存在焦躁易怒/容易受惊吓/忧伤爱哭/思虑过多

10.在雾霾天气您会给孩子佩戴口罩吗

11.您的孩子是否伴有其他确诊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疾病等

12.您是否给孩子进行过肺功能测定

13.您孩子有鼻炎吗

14.您孩子有咽炎吗

15.您认为肥胖和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吗

16.您是否愿意让孩子接受治疗

17.您是否接受中药敷贴调节孩子的身体状况

肥胖判定指标

肥胖的判断指标 一、肥胖的定义 从营养学角度看,肥胖是营养过剩的表现,是由于能量的供给大于能量的消耗,作为机体燃料的脂肪在体内过剩而储存起来的一种状态。 从医学角度看,肥胖是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脂肪细胞中脂肪储存过剩,身体脂肪过度增多,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并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的一种超体重状态。 二.肥胖的判断 (1)体重和标准体重法 体重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标准体重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群体大样本调研后,按照人的年龄、身高等特点,得出各年龄阶段体重的标准值。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标准体重。 成年人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成年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 9 我国成年人常用的标准体重公式为Broca的改良式: 成年男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成年女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2 5 评价标准:肥胖程度=实际体重(kg)/理想体重(kg)×100%.根据这个公式,若结果在90~110%之间,表明体重正常;若在110~120%之间,属于超重;若大于120%,则可诊断为肥胖。反之,若在80~90%之间,属于偏轻;若小于80%,则属于消瘦。在确认肥胖后,还可以进一步分级:若在120~130%之间,为轻度肥胖;若在130~150%之间,为中度肥胖;若在150~200%之间,为重度肥胖;若大于200%,则属于病态肥胖。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这种方法算法简单,适合普通人群体重的自我评定,但是这一方法只是估算,远远没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方法准确可靠。 (2)体重指数(BMI)法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是评估肥胖程度的指标。 其公式为: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kg)/身高的平方(米,m) 理想体重(Kg)=(18.5~23.9)×身高的平方(单位m) 以体重指数对肥胖程度的分析,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健康18.5-24.9kg/m2;超重25-29.9kg/m2;肥胖≥30kg/m2;亚太地区人群根据BMI不同可分为:健康18.5-22.9kg/m2;超重23-24.9kg/m2;1度肥胖25-29.9kg/m2;2度肥胖30-34.9 kg/m2;3度肥胖>35 kg/m2。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

儿童肥胖状况调查分析

儿童肥胖状况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7T17:34:24.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吴健1 黄玉双2 [导读] 学生肥胖受经济状况、肥胖意识、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建议建立规范的体系防治肥胖。 吴健1 黄玉双2 (1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一中黑龙江大庆 163453) (2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018-02 【摘要】通过了解中学生肥胖状况,分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得出结论:学生肥胖受经济状况、肥胖意识、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建议建立规范的体系防治肥胖。 【关键词】肥胖患病率对比分析中学生 为了解大庆一中学生的肥胖状况,分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更好地开展学生肥胖的防治工作,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大庆一中校医室于2008年9月对全校学生营养状况和肥胖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大庆一中初一至高三年级共8237名学生,其中男生4162名,女生4075名,初中学生5185名,高中学生3052名。 1.2方法体检人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临床医师组成,器械经过校验,严格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身高、体重等测量,采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评价系统”软件评价现时营养状况。 2 结果 2.1总体营养状况结果显示,大庆一中学生较低体重检出率为3 3.63%,营养不良检出率为7.17%,肥胖检出率为22.59%。 2.2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肥胖状况比较 2.3 男生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 从各年级肥胖率对比来看:除了高三年级男生肥胖率较高外,总体呈现年龄越小流行率越高,随年龄增长流行率逐步下降的现象。 3 讨论 3.1大庆一中学生肥胖流行状况从调查结果可见大庆一中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2.59%,高于大庆市及全国的检出率,而且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按其发展态势,应引起高度警惕。 3.2肥胖流行特征 3.2.1男生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究竟是因为饮食习惯的性别差异,还是食物获得性方面的不同,或者仅仅是肥胖流行早期的表现,目前尚无定论。但至少说明此阶段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发生肥胖,因而提醒男性青少年更要注意预防肥胖。 3.2.2不同年级学生肥胖差异男女生均在初中阶段肥胖检出率最高。因为此期为青春发育突增期,由于生长需要绝大多数学生食欲猛增,再加上运动量不足、经常吃零食等现象,最终导致初中阶段肥胖率增高。进入高中阶段,身体发育相对迟缓,学生自控能力较强,学习任务较繁重,消耗体力,肥胖率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缓。另外,高三男生肥胖率也较高,考虑到可能是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学习时间长、运动量少,在生活上家长常会不恰当地给学生增加营养,甚至给学生服用一些保健品。不良的饮食和运动行为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学生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高蛋白、高饱和脂肪酸饮食易致肥胖。学生学习压力大会明显影响其精神情绪,神经和精神因素对人的摄食有调节作用,可能与肥胖发生有关。 3.2.3肥胖流行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我校学生99.5%来自城市,大多来自于西城区经济富裕、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肥胖原因与父母遗传基因、营养过剩、缺乏对肥胖危害的认识等因素有关。因此,加强对家长肥胖危害性的认识和预防知识宣教,不能仅依靠学校单方面努力,必须由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 3.3建议 (1)养成不吃或少吃零食的习惯。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引导青少年养成不吃或少吃零食的饮食习惯,同时,应教育青少年不要盲目跟随广告选择零食,减少某些不良广告对零食选择产生的负响。 (2)媒体应负起应有之责。大众传媒对人们的观念、知识和行为会产生很大影响,而电视广告对儿童青少年的饮食喜好、选择的影响比家庭的影响还要大。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针对我国食品和饮料的营销市场,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从法律上保护青少年,减少食品和饮料等商业促销活动,为孩子们营造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3)加强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对于青少年肥胖要以预防为主,培养他们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所以应尽快将学生肥胖防治工作列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念和行为。另外,学校也要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达到一小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努力提高体育课的整体教学质量。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学生体质达到健康标准,身心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全球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趋势.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48—650.

儿童体重超过标准的危害

儿童体重超过标准的危害 儿童体重超过标准的危害1、传统观念、尤其是老年人认为,小孩胖些没什么,甚至于认为胖就是健康,把胖看成是“福”的象征。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体形,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会给健康带来许多潜在危害。 调查发现,肥胖儿童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为46%。胰岛素是体内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肥胖儿为了维持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的糖代谢稳定,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长期被迫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过早衰竭而诱发糖尿病。 门诊随访中也发现,已有40%的肥胖儿并发了脂代谢异常,这些又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胆石症的诱因。还有将近一半的肥胖儿已出现了脂肪肝。 2、从心理学角度对肥胖儿和正常儿进行对照研究发现,肥胖儿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比正常体重儿有更多的焦虑,幸福和满足感差。这种自我意识受损程度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加重。 会影响婴儿体重的因素1、母婴的健康 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是否黄疸、低血糖;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等,都直接影响着宝宝的体重。另外,母亲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

态,如是否生病、吃药、怀孕、使用口服避孕药;是否规律性吸烟、饮酒,是否为了恢复体型而节食;乳房是否动过手术;是不是心情紧张焦虑(即使有充足的乳汁,紧张的情绪会阻碍乳汁的泌出)等等,都会影响哺乳,进而影响宝宝的体重增长。 2、睡眠状况 睡眠不仅影响宝宝的身高发育,对体重增长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婴儿期的宝宝睡眠时间比较多,新爸爸妈妈们应该尽量为宝宝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同时,宝宝的晚上的睡觉时间不应晚过9点。 3、热量摄入不足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因为哺乳姿势不正确、哺乳方式不对,或者喂奶次数偏少等原因,导致宝宝摄入的营养和热量不足,从而出现体重增长过慢的状况。人工喂养的宝宝,可能因为喂奶时间间隔长,或者喝奶偏少等原因,也可能引起热量摄入不足,因此要掌握好宝宝不同月龄的喝奶量,但不可添加过量,以防引起宝宝的“厌奶”。 4、其它因素 烦躁不安的宝宝、早产儿等,容易产生哺乳无力,甚至拒绝哺乳;分娩过程顺利与否、是否剖腹产等,有时会影响最初的哺乳。 (1)母体身材的高矮 孕妇的体型娇小,胎儿很可能也比较小、比较轻,如果以套用公式所得的结果来判定胎儿体重不足,这是不正确的,必须依个体差异性而定。 (2)胎盘的功能

儿童肥胖的原因是由哪些造成的

儿童肥胖的原因是由哪些造成的 儿童肥胖的原因是由哪些造成的?家里的老人都想孩子长的胖胖的,每天大鱼大肉的给孩子吃,可孩子胖真的好吗?儿童肥胖是非常不好的,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各位家长要及时想办法进行改善,减少肥胖带来的健康隐患。 一、儿童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不仅会作用于孩子的骨骼发育,而且能够决定身体会消耗多少能量以及脂肪会流失多少热量。因此如果父母比较胖,那么孩子胖的可能性会很高。 2.营养失衡 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很多能量需要被消耗掉,所以孩

子需要不断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元素。尤其需要充足的热量、品质比较高的蛋白质、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食物的营养比较丰富,而且均衡,那么可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孩子的营养状况长时间处于失衡状态,也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 吃得太多以及食物种类过少,是导致孩子肥胖的重要原因。一般说来,如果孩子吃太多含有大量脂肪或者糖分的食物,那么肥胖的概率会比较大。孩子都偏好甜食,不少孩子因为喜欢吃薯片、冰淇淋等高热量食物而肥胖。这些食物一般都没什么营养,如果孩子靠吃这些食物成长,那么孩子往往会缺乏某些营养,而且体内会有非常多的脂肪和糖分。 3.缺乏运动 运动能够让孩子的发育变得更快更好,而且可以改善孩子的体制,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可以让孩子的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心血管功能变得更加完善。此外通过运动,孩子的骨骼和肌肉也能得到足够的锻炼。

现在的孩子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一般都是呆在家里,集体活动的机会也很少,孩子的运动量特别不够,这样对孩子体能的消耗有限制作用。如果孩子营养过剩,那么脂肪会很自然地在孩子身体上堆积。身上肉越多,身体就会变得越发沉重,孩子也会变得更懒。

于BMI判定超重肥胖4个标准的比较

于BMI判定超重肥胖4个标准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WGOC标准、WHO/NCHS标准、IOTF标准、美国CDC标准判定超重肥胖的差异及能力,为与国外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进行比较以及促进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应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分析基于BMI判定超重、肥胖的4个标准的筛选差异;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参考标准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WHO/NCHS标准、IOTF标准、美国CDC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符合率,对比3种国际标准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中的适用性。结果在超重、肥胖的筛查能力方面,WHO的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也最好。当需要与国外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进行比较时,WHO标准更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结论应用国际标准进行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时,需根据研究目的谨慎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超重肥胖症参考标准学生保健服务 Comparison of Four BMI Criteria for Overweight and Obesity/ ZHANG Ji, MA Jun, LI Bai hui, et al. Institut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 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BMI criteria of WGOC, WHO / NCHS, IOTF, USCDC in diagnosing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 e school age childre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mparison with teena gers abroad and promoting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easure ment. Methods Wi th the data of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of Chinese Sch

儿童肥胖情况评估调查

儿童肥胖情况评估调查 发表时间:2015-11-12T15:57:10.4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古丽加依娜尔.库马尔汗 [导读]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中心卫生院儿童肥胖与家族基因遗传、孕期营养和个人生活习惯有重要关系,因而要针对相关问题注意肥胖的控制。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中心卫生院 830031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儿童肥胖情况与原因。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及本辖区散居儿童的体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小儿身高与体重情况,统计其肥胖的比例以及父母肥胖情况。结果:515例儿童中,其中肥胖率为7.18%,共37例;其中308例男童肥胖率为7.47%,共23例,207例女童肥胖率为14例,占比6.76%;其中肥胖儿童的父母肥胖率比例比正常儿童父母肥胖率更高;同时在儿童出生体重上,肥胖儿童出生体重要高于正常儿童。结论:儿童肥胖与家族基因遗传、孕期营养和个人生活习惯有重要关系,因而要针对相关问题注意肥胖的控制。 关键词:儿童;肥胖;家族遗传;出生体重 我国儿童肥胖率在逐年提升,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家庭基因遗传都有一定关联性,肥胖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外形,同时也会导致儿童的身体健康素质下降,引发多种疾病的过早出现,如心肺功能、心理问题、人体代谢障碍等。因此要对儿童肥胖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同时在相关问题上提高人们的关注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体检情况进行调查,所有儿童年龄为3至6岁,其中男童为308例,女童为207例,其中3岁儿童为88例,4岁儿童为171例,5岁儿童为165例,6岁儿童为91例。 1.2 方法 通过对儿童进行体重和身高的测量来判断其肥胖情况,同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给家长做小儿肥胖原因的调查,其中分析其父母肥胖率和小儿出生时体重、运动与饮食习惯等。 1.3 评估标准 通过儿童标准体重身高比进行评判,如果体重超出正常水平的10%至19%,则视为超重标准,轻度肥胖为超出正常水平的20%至29%,中度肥胖为超出正常水平的30%至49%,重度肥胖为超出正常水平的50%,同时所有肥胖排除了因为疾病、药物等导致的病理性肥胖问题。 2 结果 515例儿童中,其中肥胖率为7.18%,共37例;其中308例男童肥胖率为7.47%,共23例,207例女童肥胖率为14例,占比6.76%;其中肥胖儿童的父母肥胖率比例比正常儿童父母肥胖率更高;同时在儿童出生体重上,肥胖儿童出生体重要高于正常儿童。其中肥胖类型上,37例儿童中超重为15例,占比40.54%,轻度肥胖为12例,占比为32.43%;中度肥胖为6例,占比16.22%。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本调查中,515例儿童中,其中肥胖率为7.18%,共37例;该数据低于一般大中型城市的儿童肥胖率数据,与基层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关联。本地肥胖率略低与本地饮食结构和经济发达水平有一定关系,而肥胖儿童的肥胖原因中,肥胖儿童的父母肥胖率比例比正常儿童父母肥胖率更高;同时在儿童出生体重上,肥胖儿童出生体重要高于正常儿童。可以说明出生体重与儿童父母的肥胖遗传基因有一定关系,父母中肥胖比例较高,一方面与其遗传基因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家庭中饮食失去平衡,摄入的热量过高,同时也可能由于家庭中对于运动锻炼较为忽视,儿童摄入的热量超出其消耗的热量,饮食中大量的肉食、糖分等高热量食物,导致儿童容易有发胖的环境【1-2】。同时巨大儿等情况也是小儿容易发生肥胖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孕期中要对胎儿的体重进行一定控制,避免营养过剩。日常在饮食中应该让儿童多食用蔬菜瓜果,合理食用高热量食物,减少过多零食的摄取,保证合理的运动量,避免长期静态状态,应该让幼儿活动起来【3】。同时总体肥胖程度上,37例儿童中超重为15例,占比40.54%,轻度肥胖为12例,占比为32.43%;中度肥胖为6例,占比16.22%。可以说明一般肥胖以普通型为主,没有重度肥胖问题。 患儿肥胖问题与遗传基因、后天饮食与运动习惯等有密切联系。对于先天性有父母肥胖的患儿尤其要注意后天的饮食和运动介入来进行有效的肥胖情况发生。部分幼儿会显现在出身后就发生明显的肥胖情况,但是有的儿童会在年龄稍长之后逐步的显现,具体的肥胖发生时间段会根据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保持情况有所不同改变。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肥胖基因的幼儿都有肥胖结果,与个人身体素质、饮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发表时间:2012-10-08T16:04:34.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娜1 容红2 [导读]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娜1 容红2 (1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2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妇幼保健所湖北武汉 430062) 【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369-0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肥胖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儿童期肥胖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肥胖儿童的比例正在逐年递增,我国大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儿童肥胖率已赶上甚至超出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因与成年期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密切相关,所以正确认识儿童期肥胖症的危害并予及时处理,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和成人期多种相关疾 病的预防极为重要。为此,笔者对武钢妇幼保健所辖区内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肥胖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预防性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2008年、2009年、2010年在武钢妇幼保健所体检的14所武钢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为调查样本。08年4917例,09年5376例,10年5090例。 (二)方法 所有调查儿童都是在清晨未进食、排净二便、穿薄单衣测量体重。儿童单纯性肥胖,其诊断标准是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的我国九市城区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衡量数字,与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相比,凡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者为肥胖儿(超重),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的为中度肥胖,超过50%的为重度肥胖,排除与内分泌、遗传、代谢有关的肥胖及肥胖综合症。 二结果 我们调查人数08年4917人,男生2472、女生2445;09 年5376人,男生2756、女生2620;10年5090人,男生2693、女生2393。三年调查样本中男女正常体重者占总数比例08年95.87%,09年95.68%,10年94.32%;超重者08年2.85%,09 年2.85%,10年3.40%;肥胖比例08年 1.28%,09年1.47%,10年2.28%。具体分轻度、中度、重度,08年分别是0.75%、0.37%、0.16%;09年是0.95%、0.39%、0.13%;10年是1.67%、0.51%、0.10%。具体见表1。 表1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表 三讨论 武汉是一个经济相对富裕的城市,武钢又是武汉最为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进步,武钢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病率逐步递增。调查样本中重度肥胖总比例 08 年0.16%,分别男生0.10%,女生0.06%;09 年总比例0.13%,男生0.07%,女生0.06%;10年总比例0.10%,男生0.08%,女生0.02%。重度肥胖三年总比例逐年有所下降,但男生皆高于女生。中度肥胖总比例08年0.37%,分别男生0.2%,女生0.16%;09年总比例0.39%,男生0.22%,女生 0.17%;10 年总比例0.51%,男生0.24%,女生0.27%。中度肥胖比例08年和09年无明显差异,10年有所增加,男生比例仍旧高于女生。轻度肥胖和超重的比例08年、09年差异不大,10年较前两年有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武钢幼儿园儿童正常体重比例三年来逐年有轻微下降,超重及肥胖儿总比例有缓慢上升趋势,这与遗传和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儿童肥胖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环境危险因素,目前大多数研究仅限于病例对照研究层次,主要是通过设计问卷来调查研究发病人群中的高危因素。但问卷设计不同,对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也不同。因此,良好的问卷设计模式是决定一项研究结论科学性的关键。近年来武钢妇幼所尚未开展此类研究,建议以每年武钢幼儿园的常规儿童体检为契机,开展问卷调查,进一步明确影响武钢地区儿童肥胖的因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地区儿童肥胖症的防治。 四预防建议 正确理解现代健康概念应该包括身心、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坚持体力和运动锻炼,合理安排饮食。针对武钢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肥胖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降低肥胖率。 (一)以武钢妇幼保健所为基础进行干预 以往针对儿童的肥胖,往往集中在对肥胖儿童个体的治疗上。许多减肥门诊,对住院孩子给以特殊的低能量的饮食疗法或者服用减肥药,进行外科手术。这种治疗性疗法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内分泌因素引起的肥胖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对于大多数单纯性肥胖的孩子而言,其远期效果尚待考证,且这种方法花费昂贵,不具有群体推广价值。

我国儿童肥胖干预方法研究现状与分析

我国儿童肥胖干预方法研究现状与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儿童肥胖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儿童肥胖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儿童单纯肥胖症干预方法的研究也成为目前国内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国内儿童肥胖干预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各种干预方法的效果,为儿童保健工作者提供参考。 单纯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输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病。根据单纯肥胖症的成因,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干预方法主要包括膳食干预、运动干预、行为干预和心理干预。 1、膳食干预 膳食干预也称为饮食调整,包括控制摄入的总能量和调整饮食结构。 能量摄入过多是大多数肥胖儿童的共同特点。因此,在膳食干预中首先是控制摄入的总能量。总能量的控制应采用秩序渐进的方式,以减少肥胖儿童主食的摄入量为首选。先在原有基础上减少1/4,逐渐过渡至减少1/3~2/3,增加膳食中蔬菜、水果的比例,最终减至生理需要量(按身高的体重所需平均热卡);三餐热能分配为25%、40%、35%。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充足供应。与成人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缺乏适量的总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所以,在儿童期禁忌饥饿和半饥饿疗法。 研究发现膳食中的脂肪量与肥胖程度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同重量的产热营养素中脂肪所含热量最高,且转化为人体脂肪的转化率最高,高脂饮食可能

对肥胖的发生起促进作用。调整饮食结构的目的是通过饮食量化调整,使膳食结构趋于合理;同时,饮食中脂肪的减少还可起到减少摄入总能量的作用。 饮食调整的内容包括:(1)选择热卡含量较低、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多食含纤维素的或非精细加工的食物,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20%左右;(2)少食或不食高热量、高脂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西式快餐、奶油制品、甜食、甜饮料等。 蒋竞雄等,认为饮食调整的重点是晚餐,晚餐时改变进食顺序,先吃蔬菜、水果、汤等低热卡食物,后吃高热卡食物;减少主食量,增加膳食中蔬菜、水果的比例,放学后至晚餐前,除蔬菜、水果外不摄入其他食物,但不限制局外人一。此法容易被儿童接受,具有可持续性。通过改变进食顺序起到了调整饮结构和减少热能摄入的作用。 万燕萍等以总能量1200—1600kcal/d,三餐热能占总热能百分比为25%、40%、35%的高蛋白,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饮食模式,治疗和随访6—13岁肥胖儿46例,治疗后平均总热能为1413kcal/d,比标准热能摄入低669kcal,三餐热能分布为早餐26%、中餐41%、晚餐33%,平均随访时间5.9 个月,平均肥胖度由51%降至29%,平均身高增加3.1cm。这提示适量减少摄入总热量能使肥胖儿身高增长不受影响。 在治疗单纯性肥胖儿时不应过分降低总能量的摄入,关键在于提高早、中餐的质和量,降低晚餐的热能摄入。必须避免因热量摄入过少而影响被治疗儿童的生长发育。钟宁等采用热量控制和运动指导结合的方法对27名6—12岁肥胖儿童进行干预,根据儿童程度控制摄入热量在850—1600 kcal/d,干预3个月后儿童体重平均减少3.36kg,BMI(体质指数)平均减少3.54,儿童肥胖干预效果明显,但3个月中儿童的平均身高仅增加了0.37xm,增长速度缓慢,不能除外

社区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宣教

社区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宣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越来越充裕,并且我们国家实现计划生育,大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儿童物质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问题已经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个问题刻不容缓。 肥胖病(obesity)是指体内脂肪积存过多所致疾病。儿童肥胖病会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并成为成年后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的前趋基础,为更好地了解社区儿童肥胖病的发病状况并针对性地做好社区健康教育,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我们决定对社区儿童作了肥胖现状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针对患病率及原因进行健康宣教。开展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具体方案如下。 1 调查资料 1.1 对象及方法 1.1.1 对象金花街社区逢源街社区的儿童 1.1.2 方法我们于2011年6月~8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两个社区进行调查每个儿童。开始前,根据肥胖儿童标准,制订调查方案,再与各小区居委会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及方法。调查进行时采取上门实地调查及测量体重,调查结果,按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 1.2 调查内容 1.2.1 营养因素肥胖儿童是否爱食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家庭是否具有科学的膳食观念,儿童是否过多食用高糖,高热量食物,学龄儿童3餐/d 是否规则与营养过剩的关系。在哪个年龄段中,儿童开始肥胖及导致肥胖 1.2.2 遗传因素父母肥胖者子女肥胖病发病率的概率,探索肥胖与遗传因素及家庭生活习惯有关。 1.2.3 社会因素家长对肥胖的观念:家长是否片面地认为孩子愈胖愈健康,而且相互之间攀比,是否存在社会上重男轻女传统旧观念,对男孩更易宠爱,尽量满足饮食欲望,缺乏科学育儿知识,男孩与女孩患肥胖病的比例等。 1.3 调查结果分析 1.3.1 肥胖程度诊断方法(体重测量法)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超过标准体重10%~2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可诊此为肥胖病,目前我国常用体重评价标准中肥胖分度按超出标准体重(年龄×2+8)划分:轻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20%~30%,中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30%~50%,重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50%以上。根据以上标准,统计出该区儿童的肥胖程度 2 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病,需要根据调查结果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针对肥胖病病因,对社区儿童及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1 宣教内容 2.1.1 儿童肥胖病的病因和预防对策。 2.1.2 儿童肥胖病潜伏的近期和远期危险肥胖儿童全身免疫力较正常儿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肥胖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造成社会交往能力障碍;肥胖儿童往往成为成年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前趋基础,从而提高其预防知识水平,积极防治小儿肥胖病。 2.2 预防对策预防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第1是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营养搭配,第2是加强体育锻炼。 2.2.1 肥胖儿童的饮食管理原则提供多样化食品,以蔬菜、水果、粮食为主,

儿童肥胖的原因

儿童肥胖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脂肪过度堆积以至于影响健康和正常生活状态称为肥胖(obesity)。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很多,现代人的饮食特点是导致成人和儿童普遍肥胖的原因之一。另外经常外出饮食和零食过多、夜间随便加餐、偏食、不爱运动、压力过重、放纵和父母过分关心、父母肥胖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肥胖。 减肥与儿童健康 在我国肥胖儿童已占儿童总数的10%,并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这些儿童长期处在心理压力之下,由于肥胖带来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 据中国医促会减肥专家介绍,肥胖的同时,人的血管也在变细,血压也就不断升高。当大压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通时,又容易损坏血管,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现象。 专家认为,儿童肥胖导致的不良后果直接表现在: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育。此外,青少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心脏病、脂肪肝等疾病不断呈现低龄化趋势,而儿童高血压患者常见于肥胖儿童中,因此肥胖儿童患各种

成人病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正常儿童。中风(脑溢血、脑血栓)与心脏病并列位于成人病榜首,直接表现为脑血管破裂或阻塞,死亡率极高。这种疾病虽然到成年后才发病,但早期形成原因却与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肥胖有着密 切的关系。另外,一些如乳腺癌、结肠癌等和成年肥胖有关的疾病也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埋下了隐患。 虽然肥胖会对儿童造成很多健康隐患,但儿童在减肥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康,不能盲目。儿童骨骼、器官、智力等还在生长发育中,其减肥前提要保障体格正常发育,所以,不主张儿童快速减轻体重,更不主张使用药物、饥饿疗法或手术,而提倡在饮食的选择和控制以及运动锻炼上严格把关。儿童少年肥胖类型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很多家庭已经进入了小康水平。独生子女的成长发展成为家庭的关注热点,身体健康也是很重要一环。长辈总怕孩子营养不够,从膳食到营养品应有尽有,独生子女受到宠爱,吃什么有什么,儿童形成一定程度偏食、多食。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由于受升学等压力影响孩子又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如此就形成了吃的多,消耗少,过多的能量就转变为脂肪存留在体内而渐成肥胖。儿童少年肥胖应该认为是脂肪细胞增大和脂肪细胞增多的结果,脂肪细胞的增多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与计算方法

儿童身高体重表 年龄 男孩女孩 身高(cm)体重(kg)身高(cm)体重(kg) 02月52.1-57.04.3-6.051.2-55.83.4-4.5 03月55.5-60.75.0-6.954.4-59.24.0-5.4 04月58.5-63.75.7-7.657.1-59.54.7-6.2 05月61.0-66.46.3-8.259.4-64.55.3-6.9 06月65.1-70.56.9-8.863.3-68.66.3-8.1 08月68.3-73.67.8-9.866.4-71.87.2-9.1 10月71.0-76.38.6-10.669.0-74.57.9-9.9 12月73.4-78.89.1-11.371.5-77.18.5-10.6 15月76.6-82.39.8-12.074.8-80.79.1-11.3 18月79.4-85.410.3-12.777.9-84.09.7-12.0 21月81.9-88.410.8-13.380.6-87.010.2-12.6 2岁84.3-91.011.2-14.083.3-89.810.6-13.2 2.5岁88.9-95.812.1-15.387.9-94.711.7-14.7 3岁91.1-98.713.0-16.490.2-98.112.6-16.1 3.5岁95.0-103.113.9-17.69 4.0-101.813.5-17.2 4岁98.7-107.214.8-18.797.6-105.714.3-18.3 4.5岁102.1-111.01 5.7-19.9100.9-109.315.0-19.4 5岁105.3-114.51 6.6-21.1104.0-112.815.7-20.4 5.5岁108.4-11 7.817.4-22.3106.9-116.216.5-21.6 6岁111.2-121.01 8.4-23.610 9.7-119.617.3-22.9 7岁116.6-126.820.2-26.5115.1-126.219.1-26.0 8岁121.6-132.222.2-30.0120.4-132.421.4-30.2 9岁126.5-137.824.3-34.0125.7-138.724.1-35.3 10岁131.4-143.626.8-38.7131.5-145.127.2-40.9

儿童肥胖成因调查及防治

儿童肥胖成因调查及防治 发表时间:2012-03-09T10:10:13.15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2年2期供稿作者:包毓瑛[导读] 儿童肥胖的原因与膳食不合理、运动过少有关,与性别、出生体重等关系不大 包毓瑛(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4511)近年来,儿童肥胖的流行和严重程度在日益加重,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已大大快于发达国家。研究表明,肥胖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热能超过消耗热能,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度而引起的营养性疾病,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儿童肥胖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都发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与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有一定的关系,故应加以重视,及时干预。鉴 此,我对我院儿童保健工作所属社区内8 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2011 年度3~6 岁在园儿童2789 人,其中男孩1437 人,女孩1352 人。 1.2 标准 根据WHO推荐的身高体重,超过理想标准20%为肥胖。 1.3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肥胖相关因素(出生体重、遗传、膳食结构、生活运动情况(看电视)、喂养方式)进行调查,建立管理档案,跟踪随访。 2 调查结果 3~6 岁在园儿童肥胖症现状,见表1。表1 3-6岁儿童在各年龄组肥胖患病率 年龄组(岁) 调查人数肥胖症病例数 男女合计男女合计 3242240482101 4323291614201222 5390393783242347 6482428910241842合计1437135227896953122引起肥胖的相关因数调查分析:出生体重、遗传(父母有肥胖史)、膳食结构、生活运动情况(看电视的时间)、喂养方式等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合理的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主要为高脂肪高糖,暴饮暴食或边看电视边进食,喝糖水饮料是引起肥胖的 主要原因,见表2: 表2 3~6 岁幼儿肥胖相关因素 因素肥胖 人数 占总肥胖人 数百分比% 出生体重>4000克97.39<2500克3 2.46 遗传 (父母一方以上肥胖)是3931.97否8368.03 膳食结构 合理5 4.10不合理11795.90 生活运动情况(看电 视)>3小时4738.52<3小时7561.48 喂养方式(6个月)母乳3629.50人工8670.50 儿童肥胖的原因与膳食不合理、运动过少有关,与性别、出生体重等关系不大。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城市建设、居住环境、社会观念)都可能影响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精制食品、油炸食品和高热量食品大大改变人们的饮食模式,儿童接受了 “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及低膳食纤维)的不平衡饮食。由于居住密集,户外活动场地减少,道路车辆增多增加了户外活动的不安全性,孩子们只能选择室内活动或坐在电视机前,同时很多家长有一种观念认为“胖”就是福气,缺乏对肥胖危害性的认识,造成儿童肥胖增多。 3 举措 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课堂教育,培养家长和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避免挑食偏食和多吃零食,不吃垃圾食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增加户外活动。 幼儿园应专门配备营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食谱,并进行分析监督。幼儿膳食安排应重点注意营养素的平衡,注重食物花色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粗细粮交替,保证蛋白质、脂肪、糖类之间的比例,以及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对肥胖儿进行专门监测管理,专门指导直至结案。

小儿肥胖诊断标准

小儿肥胖诊断标准 肥胖已经成为危害儿童的主要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虽然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儿童肥胖发生的现状和流行趋势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由于选择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人群肥胖发生率的评价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诊断指标。 1 身高标准体重法(weightforheight) 为WHO推荐的方法之一。WHO认为身高标准体重·(又称身高别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因此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本法是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 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这一方法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亚洲其他国家除日本外也普遍采用该法判定儿童肥胖。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易于掌握,直观性强,使用方便。同时消除了种族、遗传和地区差异以及发育水平的影响。在10岁以下儿童这个指标基本可以代表体内的脂肪含量,即当身高标准体重超过20%时相当于全身脂肪量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1]。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参考标准有1985年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和1995年我国九市城区儿童身高标准体重。但10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和体成分发生较大变化,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波动很大。对于某一确定的身高值,不同年龄人群体重值很不相同。因此对于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不能用该法来评价肥胖与否。 2 体重指数法(bodymassindex,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与儿科常用的Kaup指数(g/cm2)为同一含义。该指标是评价成人肥胖和消瘦的简便易行、普遍采用的指标,国际上使用较广。有研究表明人群BMI值能够预测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性[2]。而成人BMI值与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呈不对称的U型关系。如在西方白种人群中成人BMI在185以下与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呈负相关,BMI在25以上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开始上升,BMI在30以上疾病和死亡危险性呈明显的陡升趋势,而BMI值在185~249之间属适宜范围。因此WHO建议将BMI&ge 25定义为成人超重,BMI&ge 30为成人肥胖。由于种族的差异,亚洲人群BMI值适宜范围相对于西方人要向左偏移。有人建议BMI值在17~23为亚洲成人的适宜范围。一般认为BMI&ge 23为成人超重,BMI&ge 25为肥胖。2003年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BMI&ge 24,BMI&ge 28分别为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3]。成人的BMI标准同样不适合于10~18岁的儿童青少年,因为BMI与体脂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成熟程度,青少年的生长突增、性发育水平等均是成熟程度的标志,而且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因此WHO建议采用年龄性别BMI评价10~24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并根据Must等建立的年龄性别BMI百分位曲线和年龄皮褶厚度百分位曲线,将BMI&ge 第85百分位定义为具有超重的危险,如果BMI&ge 第85百分位同时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肩胛下皮褶厚度&ge 第90百分位则定义为肥胖。可见使用BMI判断儿童青少年肥胖时最好同时与其他指标结合评价。 国际肥胖工作组(internationalobesitytaskforce,IOTF)积极主张制定国际统一的儿童超重和肥胖的BMI诊断标准。2000年IOTF以巴西、英国、新加坡、美国、荷兰和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0~18岁儿童横断面调查数据作为建立国际儿童BMI界点的参照人群。提出了2~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 肥胖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之一,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也正进入高发期。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进程,引起生活环境的改变,肥胖患病率也随之呈现明显增加趋势。肥胖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原因错综复杂。遗传因素决定个体肥胖发生的易感性,而各种环境因素则促进肥胖的发生。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饮食行为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保证了儿童良好的营养状态,而且会持续至成人对成人饮食行为的建立和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儿童青少年肥胖危害深远,不仅导致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儿童青少年肥胖可发展为成人肥胖,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从而导致长期病态和早期死亡。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早期死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长期作用 Abstract Obesity has been becoming one of the serious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s in the 21 st century. Obes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is entering a period of high incidence rate.Obesity whose reasons are complex is the result of multifactorial, long-term effects. Genetic factors determine the obesity susceptibility for individuals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obesity. Sound dietary behaviors developed early in life not only promote good nutrition of children, but also be likely to help form good dietary habits in adult and affect health condition in later life.With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 following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prevalence of obesity also showed a clear increasing trend. The damages are far-reaching for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ot only leading to physical and mental disorders and physiological dysfunction obstacle, affecting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