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发表时间:2012-10-08T16:04:34.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娜1 容红2 [导读]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娜1 容红2

(1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2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妇幼保健所湖北武汉 430062)

【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369-0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肥胖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儿童期肥胖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肥胖儿童的比例正在逐年递增,我国大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儿童肥胖率已赶上甚至超出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因与成年期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密切相关,所以正确认识儿童期肥胖症的危害并予及时处理,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和成人期多种相关疾

病的预防极为重要。为此,笔者对武钢妇幼保健所辖区内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肥胖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预防性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2008年、2009年、2010年在武钢妇幼保健所体检的14所武钢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为调查样本。08年4917例,09年5376例,10年5090例。

(二)方法

所有调查儿童都是在清晨未进食、排净二便、穿薄单衣测量体重。儿童单纯性肥胖,其诊断标准是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的我国九市城区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衡量数字,与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相比,凡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者为肥胖儿(超重),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的为中度肥胖,超过50%的为重度肥胖,排除与内分泌、遗传、代谢有关的肥胖及肥胖综合症。

二结果

我们调查人数08年4917人,男生2472、女生2445;09 年5376人,男生2756、女生2620;10年5090人,男生2693、女生2393。三年调查样本中男女正常体重者占总数比例08年95.87%,09年95.68%,10年94.32%;超重者08年2.85%,09 年2.85%,10年3.40%;肥胖比例08年 1.28%,09年1.47%,10年2.28%。具体分轻度、中度、重度,08年分别是0.75%、0.37%、0.16%;09年是0.95%、0.39%、0.13%;10年是1.67%、0.51%、0.10%。具体见表1。

表1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表

三讨论

武汉是一个经济相对富裕的城市,武钢又是武汉最为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进步,武钢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病率逐步递增。调查样本中重度肥胖总比例 08 年0.16%,分别男生0.10%,女生0.06%;09 年总比例0.13%,男生0.07%,女生0.06%;10年总比例0.10%,男生0.08%,女生0.02%。重度肥胖三年总比例逐年有所下降,但男生皆高于女生。中度肥胖总比例08年0.37%,分别男生0.2%,女生0.16%;09年总比例0.39%,男生0.22%,女生 0.17%;10 年总比例0.51%,男生0.24%,女生0.27%。中度肥胖比例08年和09年无明显差异,10年有所增加,男生比例仍旧高于女生。轻度肥胖和超重的比例08年、09年差异不大,10年较前两年有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武钢幼儿园儿童正常体重比例三年来逐年有轻微下降,超重及肥胖儿总比例有缓慢上升趋势,这与遗传和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儿童肥胖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环境危险因素,目前大多数研究仅限于病例对照研究层次,主要是通过设计问卷来调查研究发病人群中的高危因素。但问卷设计不同,对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也不同。因此,良好的问卷设计模式是决定一项研究结论科学性的关键。近年来武钢妇幼所尚未开展此类研究,建议以每年武钢幼儿园的常规儿童体检为契机,开展问卷调查,进一步明确影响武钢地区儿童肥胖的因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地区儿童肥胖症的防治。

四预防建议

正确理解现代健康概念应该包括身心、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坚持体力和运动锻炼,合理安排饮食。针对武钢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肥胖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降低肥胖率。

(一)以武钢妇幼保健所为基础进行干预

以往针对儿童的肥胖,往往集中在对肥胖儿童个体的治疗上。许多减肥门诊,对住院孩子给以特殊的低能量的饮食疗法或者服用减肥药,进行外科手术。这种治疗性疗法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内分泌因素引起的肥胖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对于大多数单纯性肥胖的孩子而言,其远期效果尚待考证,且这种方法花费昂贵,不具有群体推广价值。

肥胖调查报告

有关“小胖墩”的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营养物质的丰富,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但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少新问题,“富贵病”——肥胖就是一例。网上一篇报道称,现今肥胖已经上升为一种趋势,一种社会现象了。很多大城市都正为中小学的肥胖焦虑不已。因为胖已经不仅仅会影响到外貌,更会影响到健康,小学生肥胖已经是社会上迫不及待想解决地问题了。目前,在我们班中,也有好多个“小胖墩”。看到这种现状,我们不由想:到底什么是肥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多的肥胖儿童?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防止肥胖?这些问题引导着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去书店或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杂志和书籍。 2、通过热线电话向儿科医生进行咨询。 3、请教懂这方面知识的人。 4、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5、对肥胖儿童进行调查访问,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三、情况调查和资料整理 (一)、查阅资料,咨询儿科专家,了解肥胖的定义与评定标准。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测量肥胖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是测量体肥含量。但由于此方法不适合临床应用,因此,当前最常用的还是以体重为指标进行判断。但体重与身高又密切相关,为了能准确反映体重与身高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身高体重指数B M2=体重(千克)/身高(米)判断肥胖,儿童肥胖的评定可参考下表: (二)、调查肥胖儿童生活习惯,走访有经验人士,了解肥胖的成因。

根据调查数据,结合资料查询,梳理肥胖成因: 1、家长原因: (1)观念的落后,一方面“胖”就是“福”的陈旧观念,另一方面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手中有了钱,以为自己已经吃够了缺衣少食的苦,再不能让孩子吃苦,于是给孩子买大量的营养品。殊不知,盲目地给孩子吃营养品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病态的发胖。 (2)知识的缺乏:不少家长不懂科学饮食结构,缺乏现代家庭意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吃好。 (3)教育的误差:家庭中过分过量地放纵和溺爱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而导致肥胖。 2、膳食的不平衡: (1)不吃早餐。因为不吃早餐,到中午时,强烈的空腹感和饥饿使人饥不择食,狼吞虎咽,来不及细细品味,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太多的食品。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而又很难被分解,释放,不但起不到减肥的效果,还使人很肥胖,更笨重。 (2)错误的饥饿疗法,因为身体处在饥饿状态时,首先要动员储存在肝脏的肝糠元和肌肉的肝糖元。继而消耗各肌肉等各器官的蛋白质,并不能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运用这种方法减肥,就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体重马上就会加倍地上去,显得更臃肿。 (3)经常吃洋快餐,快餐食物含的能量多,一份快餐中含的能量相当于一个成人一年所需的能量(虽然快餐食品含有丰富的优秀蛋白质,但其中所含的营养素相对低,并且含有较高的盐分,经常吃快餐的话,能量的摄入会超过身体的需要,从而引起肥胖。 3、体力活动少: (1)追求舒适的静态生活方式,人们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体力活动的量也越来越少。很多同学上学,放学,都有家长接送,走一点点路就会叫苦连天,动不动就会坐三轮车,打的。 (2)长时间地看电视,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时间消耗在电视机前,我国看电视增加肥胖发生的危险性是坐电视机前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三)、查询相关资料,了解肥胖的危害。 1 、身体方面的危害 (1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首先表现是体重增加,大量脂肪沉积,增加了机体负担和耗氧量,肥胖症孩子比正常人消耗氧多。这样致使他们身体笨重,行动迟缓,活动能力差。不少儿童青少年常有平足、膝内弯、下肢弯曲、脊柱和椎间软骨损害等。 (2 )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高,血脂也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能力较差,易患呼吸道感染,还容易导致一些" 成年疾病" 年轻化,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等。 ( 3 )肥胖儿童存在性发育障碍。如男孩导致性发育滞后,女孩导致性早熟,初潮早,多伴有月经紊乱。 2、智力方面的危害 食物中的苯丙氨酸过多,常引起氨基酶的不足,从而使大量氨基酸堆积在脑细胞中,形成" 脂肪脑" ,影响脑细胞活动,致使智力落后于同龄人。还因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内脂肪过多,耗氧量比正常人高出3 0 % - 4 0 % ,体内氧气

儿童肥胖的危害及建议

肥胖的危害及建议 肥胖是危害幼儿健康的重要杀手,肥胖不仅影响体型,更重要的影响孩子心肺功能和造成心理障碍,对儿童的近期影响表现在,因体重的增加而身体笨重,行动迟缓,动作不灵活,容易发生意外,肥胖儿童体内脂肪过多,可使氧气消耗量增加,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影响学习效果。由于肥胖,活动量减少,稍微活动就会出汗,易疲劳出汗。由于腹腔内脂肪过多,膈肌抬高,妨碍呼吸和血液循环,活动时易产生心慌气短。肥胖儿还容易发生性早熟。肥胖的远期危害表现在内分泌代谢变化,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胆结石、脂肪肝等疾病的危险大大增加。因此,肥胖儿常常因过度肥胖而影响一生的健康。 建议: 1、饮食中应以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热量为原则。瘦肉、鱼、豆腐、豆浆、虾、肝等即可保证儿童充足的营养,又避免孩子过早、过频出现饥饿感。 2、每次进餐的顺序,应该先吃些水果如苹果、梨,养成进餐前喝些汤的习惯,副食多吃蔬菜,如白菜、芹菜、油菜和萝卜、黄瓜以便产生一定的饱腹感。 3、适当减少食量,并先从主食减起,米饭、面条、馒头、玉米等主食要逐步减少,先减1/4量,依次1/3量、1/2量。脂肪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如油炸食品和肥肉等。 4、土豆、白薯、糖、巧克力、甜饮料、甜点心、快餐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果仁、肥肉、黄油等因含热卡过高,孩子要少吃。 5、香蕉、葡萄、橘子、西瓜等虽含有丰富营养素,但因含糖较多,孩子不应多吃。 6、把食品放在孩子不容易看到的地方,减少视觉刺激;孩子总是想吃时,以一些有趣的游戏转移注意力。 7、运动既能消耗掉多余的热能,又不损害宝宝的生长发育。运动时必须身体移位,消耗大量氧气,如骑小车、跑步、跳绳、登楼梯、游泳等。 8、运动项目的选择及强度大小要合适,要注意孩子的疲劳承受程度,不是所有的运动都合适,运动量过大,反而会增强食欲。心率应达到每分钟达到150次,每次10~30分钟,一周至少锻炼4次。 9、父母必须给孩子做榜样,如全家爬楼梯;或在家里玩动物游戏等。尽量让孩子多走路,年龄较小的孩子也不要总是扶着或抱着。 10、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一定要控制,以20分钟,每日两次为宜,对不喜欢去户外运动的孩子,应注意观察兴趣,巧妙安排并吸引他们乐于出去活动。 11、孩子进餐速度过快食量会逐渐增加,要求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以减少食入量。当宝宝在生气、不愉快时,不要养成以食欲满足来解脱情绪习惯,应找一些有趣事情转移不良情绪。 12、纠正孩子经常吃甜点、糖块、干果、奶油类食品等高热量零食的习惯,特别是晚餐后不要再吃零食。改变餐后立即睡觉的习惯。 希望我们的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度过快乐而又健康的童年!

儿童肥胖状况调查分析

儿童肥胖状况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7T17:34:24.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吴健1 黄玉双2 [导读] 学生肥胖受经济状况、肥胖意识、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建议建立规范的体系防治肥胖。 吴健1 黄玉双2 (1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一中黑龙江大庆 163453) (2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018-02 【摘要】通过了解中学生肥胖状况,分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得出结论:学生肥胖受经济状况、肥胖意识、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建议建立规范的体系防治肥胖。 【关键词】肥胖患病率对比分析中学生 为了解大庆一中学生的肥胖状况,分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更好地开展学生肥胖的防治工作,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大庆一中校医室于2008年9月对全校学生营养状况和肥胖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大庆一中初一至高三年级共8237名学生,其中男生4162名,女生4075名,初中学生5185名,高中学生3052名。 1.2方法体检人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临床医师组成,器械经过校验,严格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身高、体重等测量,采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评价系统”软件评价现时营养状况。 2 结果 2.1总体营养状况结果显示,大庆一中学生较低体重检出率为3 3.63%,营养不良检出率为7.17%,肥胖检出率为22.59%。 2.2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肥胖状况比较 2.3 男生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 从各年级肥胖率对比来看:除了高三年级男生肥胖率较高外,总体呈现年龄越小流行率越高,随年龄增长流行率逐步下降的现象。 3 讨论 3.1大庆一中学生肥胖流行状况从调查结果可见大庆一中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2.59%,高于大庆市及全国的检出率,而且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按其发展态势,应引起高度警惕。 3.2肥胖流行特征 3.2.1男生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究竟是因为饮食习惯的性别差异,还是食物获得性方面的不同,或者仅仅是肥胖流行早期的表现,目前尚无定论。但至少说明此阶段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发生肥胖,因而提醒男性青少年更要注意预防肥胖。 3.2.2不同年级学生肥胖差异男女生均在初中阶段肥胖检出率最高。因为此期为青春发育突增期,由于生长需要绝大多数学生食欲猛增,再加上运动量不足、经常吃零食等现象,最终导致初中阶段肥胖率增高。进入高中阶段,身体发育相对迟缓,学生自控能力较强,学习任务较繁重,消耗体力,肥胖率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缓。另外,高三男生肥胖率也较高,考虑到可能是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学习时间长、运动量少,在生活上家长常会不恰当地给学生增加营养,甚至给学生服用一些保健品。不良的饮食和运动行为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学生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高蛋白、高饱和脂肪酸饮食易致肥胖。学生学习压力大会明显影响其精神情绪,神经和精神因素对人的摄食有调节作用,可能与肥胖发生有关。 3.2.3肥胖流行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我校学生99.5%来自城市,大多来自于西城区经济富裕、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肥胖原因与父母遗传基因、营养过剩、缺乏对肥胖危害的认识等因素有关。因此,加强对家长肥胖危害性的认识和预防知识宣教,不能仅依靠学校单方面努力,必须由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 3.3建议 (1)养成不吃或少吃零食的习惯。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引导青少年养成不吃或少吃零食的饮食习惯,同时,应教育青少年不要盲目跟随广告选择零食,减少某些不良广告对零食选择产生的负响。 (2)媒体应负起应有之责。大众传媒对人们的观念、知识和行为会产生很大影响,而电视广告对儿童青少年的饮食喜好、选择的影响比家庭的影响还要大。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针对我国食品和饮料的营销市场,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从法律上保护青少年,减少食品和饮料等商业促销活动,为孩子们营造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3)加强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对于青少年肥胖要以预防为主,培养他们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所以应尽快将学生肥胖防治工作列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念和行为。另外,学校也要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达到一小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努力提高体育课的整体教学质量。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学生体质达到健康标准,身心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全球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趋势.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48—650.

肥胖儿童的健康教育

肥胖儿童的健康教育 1 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吃早餐,少喝饮料,睡前尽量勿进食,少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油炸的高热量食品,进食速度不要太快。进食速度快使餐后血糖浓度迅速增加,饱腹时间短,易产生饥饿感;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胃酸分泌过多,易饥饿,引发食欲而进食,久而久之易发胖;睡前进食,热量没有消耗掉,而造成脂肪堆积. 2.多运动 要多做有氧运动,少看电视,用电脑时间不宜过长,要及时减少和消耗体内的热量,防止脂肪堆积。学校要安排一定量的体育课及课外活动,家长要带领孩子在家或户外做一定量的运动训练,如跑步、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绳等因地制宜地进行运动。每次训练40~60 min (包括准备活动10 min,力量练习20~30 min,有氧练习30 min),运动频率每周5~7次,运动强度达到肥胖学生最高心率的70%~80%,学校要增加运动器材和运动场所。 3 合理饮食 每天进食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适宜,为5∶4∶1[2-3],即蛋白质占食物总量的50%,糖类占40%,脂肪为10%,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每位肥胖者相应摄取的食物量;同时学校及卫生监督部门对校园周边没有卫生许可证的油炸饮食摊点要加以控制. 4 心理减肥法 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纠正肥胖儿的异常饮食习惯造成的过食行为的一种方法。既应用心理知识分析肥胖者过食行为的行为特征,采取心理措施纠正导致肥胖的行为。厌食法:应用外界的因素产生厌恶心理抵制食欲;想象法:在食欲强时想象吃多了会引起疾病和体形不好,就会大倒胃口,达到节食目的;转移法:当想吃东西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上[4-5]。 5 家长和医务室监督 定期为肥胖儿童测体重、心率等健康检查,使肥胖儿童觉得家长和学校都很重视自己,增加自己对肥胖引起不良后果的认识,更好地配合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同时对做得好的要表扬,对减肥不理想的儿童要分析原因多鼓励等。要培养儿童坚持三大心理法则:①坚持良好的减肥心理暗示;②培养自己健康的责任心;③设计切实可行的计划。 3健康教育的方式

肥胖儿童矫治工作总结.docx

目前幼儿单纯性肥胖正成为严重的儿童健康问题。其中80%儿童肥胖期将发展为成人期肥胖,导致相关性疾病。我园肥胖儿占人数的6.5%,通过园内、家庭干预方案的有效实施发现,家长配合程度是肥胖儿体重成功控制的关键。如何使家长、肥胖儿改变对控制体重不利的观念行为,最终达到体重控制的目的,我园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让家长了解儿童肥胖的危害及干预的重要性 1、充分利用宣传栏向家长进行宣传。我们有意识的在宣传栏中充实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借助网络来使家长了解到儿童肥胖的原因及危害,了解控制肥胖的最佳年龄在学龄前,如控制不好,成年后将导致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病,同时也防止成人期肥胖。 2、开展肥胖儿饮食科学指导工作。我们利用各种途径对家长进行科学饮食指导,并展示了图文并茂的“三灯”食品,让家长小朋友们了解哪些属于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食物。 绿灯食品请多吃: 西红柿、芸豆、黄瓜、胡萝卜、大蒜、白菜、油菜、香菇、青椒、苹果、梨、桔子、菜花、韭菜、芹菜、苦瓜、薏米等食品属于绿灯食品。 黄灯食品适量吃: 米饭、馒头、面条、鸡蛋、豆腐、瘦肉、面包、奶制品等属黄灯食品。 红灯食品请少吃: 洋快餐、干果类、甜饮料、果酱、奶油蛋糕、冰激凌、烤鸡、巧克力、肥肉等属红灯食品。 3、晨检是了解肥胖儿童近况和与家长沟通的最佳时机。家长送孩子入园时,首先要通过晨检,抓住这一时机和家长简单交流肥胖儿童在家的表现,如:昨天晚上吃什么菜,按什么顺序吃的,昨晚吃什么零售了,双休日干什么了等等。针对情况鼓励肥胖儿童的正确行为,给小朋友一些表扬、肯定,帮助家长寻找原因逐渐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 4、开展了家长问卷活动,了解幼儿在家中的饮食行为、体育活动及家长的认识态度。通过问卷分析、了解肥胖儿童各方面情况,便于幼儿园有针对地和家长交流相互配合,实施干预方案。 二、开展家园互动活动,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干预方案的实施 1、每月跟踪肥胖儿身高、体重的检测,并进行体质指数的评价。向家长反馈当月肥胖儿童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的数值,对于体质指数下降或保持不变的肥胖儿提出表扬、鼓励。对于体块指数上升或反弹的肥胖儿及时和家长交流,了解近段饮食、运动等各方面的情况,帮助家长分析体质指数上升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家长、教师相互交流肥胖儿童在园、在家的干预情况,针对某些做法达成共识,推广交流。 三、家长座谈会,是家园沟通的桥梁 每学期1~2次的家长座谈会是我园肥胖儿干预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座谈,相互交流干预方案的实施进展情况,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每学期聘请儿童保健专家(研究肥胖儿童专科医生)为家长进行讲座。如:什么是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原因?肥胖的标准?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如何治疗等等。使家长知道肥胖除带来身体上的疾病外还会带来人格障碍和非智力因素障碍,如学习困难,对将来发展不利,对自信心发展不利等 3、保健教师可以介绍比较典型的成功干预案例,争取家长的认可,给家长建立良好的目标。 4、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家庭中的干预实例,相互介绍有益的做法,请体质指数连续保持

幼儿园体检调查儿童超重肥胖情况及健康教育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e1954222.html, 幼儿园体检调查儿童超重肥胖情况及健康教育的分析 作者:张迅 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10期 【摘要】目的:于幼儿园体检中调查儿童超重肥胖情况,阐述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健康 教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名体检儿童作为样本,对其BMI指数进行计算。体检后,医院应统一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结果:100例儿童中,超重者占10%、肥胖者占4%。肥胖超重儿童家长接受健康教育后,健康知识(98.0±1.4)分、儿童减重依从性(92.6±2.0)分、儿童BMI(19.1±0.2)kg/cm2,与正常体重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率较高。从病因、饮食、运动、生活等方面出发,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有助于使超重肥胖儿童的体重得以减轻。 【关键词】幼儿园体检;儿童超重肥胖;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295-01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超重肥胖儿童的数量显著提高,儿童的健康状况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临床研究发现,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超声肥胖儿童发生糖尿病、冠心病的风险较高,这使得我国慢性病患者逐渐低龄化。为全面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本所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幼儿园体检活动中,随机选取100名儿童作为样本,对超重肥胖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展开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00名体检儿童作为样本,儿童性别:男/女=61/39,年龄(4.48±1.39)岁,班级:大班26人、中班30人、小班44人。所有儿童家长均同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1.2.1 超重肥胖判定方法 测量儿童的身高以及体重,对BMI指数进行计算。根据儿童的年龄,判断有无超重肥胖:(1)3~4岁者,BMI>18.9者视为肥胖,17.1≤BMI<18.9者视为超重。(2)4~5岁者,BMI>19.4者视为肥胖,18.1≤BMI<19.4者视为超重。(3)5~6岁者,BMI>20.3者视为肥 胖,18.4≤BMI<20.3者视为超重。 1.2.2 健康教育方法

肥胖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肥胖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肥胖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具体有以下几点: 1.肥胖婴儿学会走路比正常婴儿晚,而且因为关节部位负重过多,容易磨损而导致关节疼痛。还容易发育成扁平足、膝内翻或外翻以及髋关节内翻等畸形,加上肥胖导致行动笨拙,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肥胖少年儿童易出现高血压、脂质异常症及糖代谢异常,严重的可以表现为2型糖尿病,从而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使得成年后心脑血管病发病提前。需要强调的是,过去流行的观点是,青少年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然而目前儿童中发生的2型糖尿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据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统计,该医院从1982年到1995年,儿童2型糖尿病的数目增长了10倍,而且目前10~19岁新诊断的糖尿病人中,2型糖尿病已经占到33%。而且,儿童糖尿病的类型与肥胖明显有关,2型糖尿病孩子的平均体质指数是5±1.1公斤/米2,而同龄的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孩子的平均体质指数仅仅是20±0.8公斤/米2。肥胖显然容易导致儿童2型糖尿病。 3.肥胖可能导致少年儿童呼吸困难,更加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严重的甚至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着后每次呼吸之间的间隔时间延长,造成缺氧,白天就会总是嗜睡,精神萎靡不振。 4.其他可能的合并症还有:脂肪肝、胆石症以及发育异常等等。 5.除了上述身体危害以外,肥胖还对儿童造成心理方面的消极影响。肥胖的孩子更多地表现出抑郁和自卑感,而且胖孩子的智能水平总的来讲要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6.另外,比起普通儿童来,肥胖儿童更加容易在成年期发生肥胖。青春期的小胖墩有80%成年后仍然是大胖子。而且这些自幼肥胖者比起成年后才发胖的人来,患并发症及死亡的机会都明显增高。 针对于社会上家长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存在的两个典型误区,在此特别详细地介绍一下肥胖对少年儿童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的危害。 1.肥胖对智力发育的影响 有些家长往往会这样想,为了让孩子长得聪明,就得给他补足营养,结果把孩子喂养成了个小胖墩,还觉得是一种成果──这下孩子的脑子营养够了,一定能聪明!殊不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肥胖往往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1989年,国内有人对南京市18所小学中部分肥胖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进行了调查。他们用儿童智力量表测定了儿童的总智商(包括语言智商和操作智商之和),结果发现肥胖儿童的总智商低于普通儿童!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发表时间:2012-10-08T16:04:34.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娜1 容红2 [导读]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娜1 容红2 (1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2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妇幼保健所湖北武汉 430062) 【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369-0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肥胖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儿童期肥胖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肥胖儿童的比例正在逐年递增,我国大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儿童肥胖率已赶上甚至超出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因与成年期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密切相关,所以正确认识儿童期肥胖症的危害并予及时处理,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和成人期多种相关疾 病的预防极为重要。为此,笔者对武钢妇幼保健所辖区内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肥胖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预防性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2008年、2009年、2010年在武钢妇幼保健所体检的14所武钢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为调查样本。08年4917例,09年5376例,10年5090例。 (二)方法 所有调查儿童都是在清晨未进食、排净二便、穿薄单衣测量体重。儿童单纯性肥胖,其诊断标准是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的我国九市城区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衡量数字,与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相比,凡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者为肥胖儿(超重),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的为中度肥胖,超过50%的为重度肥胖,排除与内分泌、遗传、代谢有关的肥胖及肥胖综合症。 二结果 我们调查人数08年4917人,男生2472、女生2445;09 年5376人,男生2756、女生2620;10年5090人,男生2693、女生2393。三年调查样本中男女正常体重者占总数比例08年95.87%,09年95.68%,10年94.32%;超重者08年2.85%,09 年2.85%,10年3.40%;肥胖比例08年 1.28%,09年1.47%,10年2.28%。具体分轻度、中度、重度,08年分别是0.75%、0.37%、0.16%;09年是0.95%、0.39%、0.13%;10年是1.67%、0.51%、0.10%。具体见表1。 表1 武钢幼儿园儿童肥胖状况调查表 三讨论 武汉是一个经济相对富裕的城市,武钢又是武汉最为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进步,武钢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病率逐步递增。调查样本中重度肥胖总比例 08 年0.16%,分别男生0.10%,女生0.06%;09 年总比例0.13%,男生0.07%,女生0.06%;10年总比例0.10%,男生0.08%,女生0.02%。重度肥胖三年总比例逐年有所下降,但男生皆高于女生。中度肥胖总比例08年0.37%,分别男生0.2%,女生0.16%;09年总比例0.39%,男生0.22%,女生 0.17%;10 年总比例0.51%,男生0.24%,女生0.27%。中度肥胖比例08年和09年无明显差异,10年有所增加,男生比例仍旧高于女生。轻度肥胖和超重的比例08年、09年差异不大,10年较前两年有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武钢幼儿园儿童正常体重比例三年来逐年有轻微下降,超重及肥胖儿总比例有缓慢上升趋势,这与遗传和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儿童肥胖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环境危险因素,目前大多数研究仅限于病例对照研究层次,主要是通过设计问卷来调查研究发病人群中的高危因素。但问卷设计不同,对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也不同。因此,良好的问卷设计模式是决定一项研究结论科学性的关键。近年来武钢妇幼所尚未开展此类研究,建议以每年武钢幼儿园的常规儿童体检为契机,开展问卷调查,进一步明确影响武钢地区儿童肥胖的因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地区儿童肥胖症的防治。 四预防建议 正确理解现代健康概念应该包括身心、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坚持体力和运动锻炼,合理安排饮食。针对武钢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肥胖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降低肥胖率。 (一)以武钢妇幼保健所为基础进行干预 以往针对儿童的肥胖,往往集中在对肥胖儿童个体的治疗上。许多减肥门诊,对住院孩子给以特殊的低能量的饮食疗法或者服用减肥药,进行外科手术。这种治疗性疗法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内分泌因素引起的肥胖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对于大多数单纯性肥胖的孩子而言,其远期效果尚待考证,且这种方法花费昂贵,不具有群体推广价值。

儿童肥胖的原因

儿童肥胖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脂肪过度堆积以至于影响健康和正常生活状态称为肥胖(obesity)。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很多,现代人的饮食特点是导致成人和儿童普遍肥胖的原因之一。另外经常外出饮食和零食过多、夜间随便加餐、偏食、不爱运动、压力过重、放纵和父母过分关心、父母肥胖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肥胖。 减肥与儿童健康 在我国肥胖儿童已占儿童总数的10%,并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这些儿童长期处在心理压力之下,由于肥胖带来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 据中国医促会减肥专家介绍,肥胖的同时,人的血管也在变细,血压也就不断升高。当大压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通时,又容易损坏血管,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现象。 专家认为,儿童肥胖导致的不良后果直接表现在: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育。此外,青少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心脏病、脂肪肝等疾病不断呈现低龄化趋势,而儿童高血压患者常见于肥胖儿童中,因此肥胖儿童患各种

成人病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正常儿童。中风(脑溢血、脑血栓)与心脏病并列位于成人病榜首,直接表现为脑血管破裂或阻塞,死亡率极高。这种疾病虽然到成年后才发病,但早期形成原因却与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肥胖有着密 切的关系。另外,一些如乳腺癌、结肠癌等和成年肥胖有关的疾病也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埋下了隐患。 虽然肥胖会对儿童造成很多健康隐患,但儿童在减肥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康,不能盲目。儿童骨骼、器官、智力等还在生长发育中,其减肥前提要保障体格正常发育,所以,不主张儿童快速减轻体重,更不主张使用药物、饥饿疗法或手术,而提倡在饮食的选择和控制以及运动锻炼上严格把关。儿童少年肥胖类型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很多家庭已经进入了小康水平。独生子女的成长发展成为家庭的关注热点,身体健康也是很重要一环。长辈总怕孩子营养不够,从膳食到营养品应有尽有,独生子女受到宠爱,吃什么有什么,儿童形成一定程度偏食、多食。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由于受升学等压力影响孩子又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如此就形成了吃的多,消耗少,过多的能量就转变为脂肪存留在体内而渐成肥胖。儿童少年肥胖应该认为是脂肪细胞增大和脂肪细胞增多的结果,脂肪细胞的增多

社区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宣教

社区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宣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越来越充裕,并且我们国家实现计划生育,大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儿童物质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问题已经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个问题刻不容缓。 肥胖病(obesity)是指体内脂肪积存过多所致疾病。儿童肥胖病会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并成为成年后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的前趋基础,为更好地了解社区儿童肥胖病的发病状况并针对性地做好社区健康教育,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我们决定对社区儿童作了肥胖现状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针对患病率及原因进行健康宣教。开展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具体方案如下。 1 调查资料 1.1 对象及方法 1.1.1 对象金花街社区逢源街社区的儿童 1.1.2 方法我们于2011年6月~8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两个社区进行调查每个儿童。开始前,根据肥胖儿童标准,制订调查方案,再与各小区居委会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及方法。调查进行时采取上门实地调查及测量体重,调查结果,按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 1.2 调查内容 1.2.1 营养因素肥胖儿童是否爱食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家庭是否具有科学的膳食观念,儿童是否过多食用高糖,高热量食物,学龄儿童3餐/d 是否规则与营养过剩的关系。在哪个年龄段中,儿童开始肥胖及导致肥胖 1.2.2 遗传因素父母肥胖者子女肥胖病发病率的概率,探索肥胖与遗传因素及家庭生活习惯有关。 1.2.3 社会因素家长对肥胖的观念:家长是否片面地认为孩子愈胖愈健康,而且相互之间攀比,是否存在社会上重男轻女传统旧观念,对男孩更易宠爱,尽量满足饮食欲望,缺乏科学育儿知识,男孩与女孩患肥胖病的比例等。 1.3 调查结果分析 1.3.1 肥胖程度诊断方法(体重测量法)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超过标准体重10%~2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可诊此为肥胖病,目前我国常用体重评价标准中肥胖分度按超出标准体重(年龄×2+8)划分:轻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20%~30%,中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30%~50%,重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50%以上。根据以上标准,统计出该区儿童的肥胖程度 2 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病,需要根据调查结果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针对肥胖病病因,对社区儿童及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1 宣教内容 2.1.1 儿童肥胖病的病因和预防对策。 2.1.2 儿童肥胖病潜伏的近期和远期危险肥胖儿童全身免疫力较正常儿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肥胖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造成社会交往能力障碍;肥胖儿童往往成为成年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前趋基础,从而提高其预防知识水平,积极防治小儿肥胖病。 2.2 预防对策预防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第1是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营养搭配,第2是加强体育锻炼。 2.2.1 肥胖儿童的饮食管理原则提供多样化食品,以蔬菜、水果、粮食为主,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肥胖

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肥胖 教学目标: 1、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2、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 3、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 上网搜集关于儿童肥胖及预防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近年来,小学生肥胖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小学生肥胖是因内分泌失常、神经系统疾病、长时间服用激素药物或遗传等因素引起之外,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 揭示课题:预防肥胖 二、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1、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养素的数相对要比成年人高。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2、肥胖对健康有以下影响: (1)增加负担,使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肥胖者一般又不愿意活动,结果肥胖更加严重。 (2)增加心脏负担,造成缺氧。 肥胖的人得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的危险性明显大于体重正常的人。 (3)引起心理问题。肥胖的孩子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为数不少的小学生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成年人才患的病。专家指出,“成人病”提早光顾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学校等各方面应该采取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小学生如何预防肥胖。 有关医学人士分析,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课业负担的日渐加重,学生们的双休日被各种培训班挤占,体育课则常常被其它课取代,室外活动时间少得可怜,运动越来越少,运动量远远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需求。 青少年如何预防肥胖?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2、饮食清爽: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强运动: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5、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 四、总结。

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如何预防肥胖

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如何预防肥胖 一、肥胖原因的调查 儿童期肥胖易发展为成人肥胖。许多流行病学研究一致发现,在儿童期肥胖和成人期肥胖间的人体测量呈正比相关,学龄期肥胖儿童中,有42%-63%发展为成人肥胖。而过度肥胖又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危害很大。为了解我小学生肥胖情况,我对对本班级部分同学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择我班年龄为10周岁的18名学生为检查对象,其中男生8人,女生10人,以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检查身高、体重的有效卡片和询问有关同学的饮食结构情况作为统计资料。 方法:测量器械与方法按照《中国体质与健康研究》的要求进行。营养状况按照《安徽省中小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表》进行评价。 2. 结果 肥胖率的比例的非常大,比率为44%。 肥胖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席颐聪何志林孙启帆张煜陆宇宸这些同学偏胖,均超了出正常体重。 以下是我们在班级里调查情况表

3. 原因 a儿童肥胖与遗传因素有关,通常作为一种多基因病来遗传。父母肥胖者的孩子68%肥胖。 b不合理的膳食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中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由于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加之缺乏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等科普知识,只知单纯、片面地给孩子增加营养,使小学生进食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长期处于营养过剩状况,而导致脂肪聚积,造成肥胖。 c 喝过多的饮料,喜吃零食、甜食。 d 运动量少 e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无论是上、下学,外出探亲访友,上街购物,许多父母均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陪同接送。 f 由于城市中高楼大厦、大量住宅区的建成,供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场所少了,范围也小了。 g 现代住宅为一户一单元,孩子之间的交往少了,呆在家里的时间长了。休息日,孩子们迷恋看电视、玩电脑,从而减少了户外活动。 二、如何预防肥胖 1、避免过度饮食。喂养过度对小儿是有害的,这一点必须要对家长强调。另外,应按照小儿年龄的大小,合理安排一日的饮食,避免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及含淀粉类过多的食物。当小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应取消餐间点心,多吃素菜和水果,不让孩子多食油炸及淀粉类食物和喝饮料。 2、增加体力活动和户外活动。有肥胖趋势的小儿常常吃得多、活动少。当小儿体重超重时,饮食控制要与增加运动同时并进,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活动量。适宜的运动方式有:跑步、快走、游泳、登山、骑自行车等,而控制体重最好而又最适合于孩子的运动为:长距离慢跑、跳绳、踢毽子、爬楼梯等 3、活动应多样化和贵在坚持,要引起孩子的兴趣,使活动能坚持下去,这样才能起到效果。 4、体重严重超标的“小胖墩”,应去医院就诊。 5、现在介绍几种饮食和运动的具体操作方法: a由于小胖墩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该加强各方面的营养,根据医生建议,所以我们不制定节计划,而是提醒小胖墩在饮食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1)、零食和甜食尽量要少吃; (2)、主食尽量做到粗粮和细粮搭配; (3)、鱼要有选择地吃,鳗鱼要少吃; (4)、油炸食品易发胖又没有营养,不宜多吃; (5)、洋快餐不宜多吃; (6)、肉要尽量少吃; (7)、要多吃鸡蛋; b运动减肥: 在运动减肥中,我们根据医生建议的有利于减肥的运动项目编了一套减肥操,在实施运动减肥时,我们把减肥操和其他运动有机结合,每天分三个时间段进行,每个时间段的运动时间均为30分钟以上,具体如下: 早上:6:00——6:30 先跳绳200下,不许间断、停止,在1分钟半时间内最佳;休息2分钟后做一套减肥操;再休息2分钟后在楼道内跳楼梯5分钟;然后再跳绳200下。 中午:双休日午饭前1小时跑步10分钟,周一——周五午饭后半小时开始做一套减肥操;晚上:放学一回家先做40——50个仰卧起坐,最好在一分钟半内完成;然后做30个推铅

儿童肥胖情况评估调查

儿童肥胖情况评估调查 发表时间:2015-11-12T15:57:10.4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古丽加依娜尔.库马尔汗 [导读]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中心卫生院儿童肥胖与家族基因遗传、孕期营养和个人生活习惯有重要关系,因而要针对相关问题注意肥胖的控制。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中心卫生院 830031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儿童肥胖情况与原因。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及本辖区散居儿童的体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小儿身高与体重情况,统计其肥胖的比例以及父母肥胖情况。结果:515例儿童中,其中肥胖率为7.18%,共37例;其中308例男童肥胖率为7.47%,共23例,207例女童肥胖率为14例,占比6.76%;其中肥胖儿童的父母肥胖率比例比正常儿童父母肥胖率更高;同时在儿童出生体重上,肥胖儿童出生体重要高于正常儿童。结论:儿童肥胖与家族基因遗传、孕期营养和个人生活习惯有重要关系,因而要针对相关问题注意肥胖的控制。 关键词:儿童;肥胖;家族遗传;出生体重 我国儿童肥胖率在逐年提升,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家庭基因遗传都有一定关联性,肥胖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外形,同时也会导致儿童的身体健康素质下降,引发多种疾病的过早出现,如心肺功能、心理问题、人体代谢障碍等。因此要对儿童肥胖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同时在相关问题上提高人们的关注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体检情况进行调查,所有儿童年龄为3至6岁,其中男童为308例,女童为207例,其中3岁儿童为88例,4岁儿童为171例,5岁儿童为165例,6岁儿童为91例。 1.2 方法 通过对儿童进行体重和身高的测量来判断其肥胖情况,同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给家长做小儿肥胖原因的调查,其中分析其父母肥胖率和小儿出生时体重、运动与饮食习惯等。 1.3 评估标准 通过儿童标准体重身高比进行评判,如果体重超出正常水平的10%至19%,则视为超重标准,轻度肥胖为超出正常水平的20%至29%,中度肥胖为超出正常水平的30%至49%,重度肥胖为超出正常水平的50%,同时所有肥胖排除了因为疾病、药物等导致的病理性肥胖问题。 2 结果 515例儿童中,其中肥胖率为7.18%,共37例;其中308例男童肥胖率为7.47%,共23例,207例女童肥胖率为14例,占比6.76%;其中肥胖儿童的父母肥胖率比例比正常儿童父母肥胖率更高;同时在儿童出生体重上,肥胖儿童出生体重要高于正常儿童。其中肥胖类型上,37例儿童中超重为15例,占比40.54%,轻度肥胖为12例,占比为32.43%;中度肥胖为6例,占比16.22%。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本调查中,515例儿童中,其中肥胖率为7.18%,共37例;该数据低于一般大中型城市的儿童肥胖率数据,与基层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关联。本地肥胖率略低与本地饮食结构和经济发达水平有一定关系,而肥胖儿童的肥胖原因中,肥胖儿童的父母肥胖率比例比正常儿童父母肥胖率更高;同时在儿童出生体重上,肥胖儿童出生体重要高于正常儿童。可以说明出生体重与儿童父母的肥胖遗传基因有一定关系,父母中肥胖比例较高,一方面与其遗传基因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家庭中饮食失去平衡,摄入的热量过高,同时也可能由于家庭中对于运动锻炼较为忽视,儿童摄入的热量超出其消耗的热量,饮食中大量的肉食、糖分等高热量食物,导致儿童容易有发胖的环境【1-2】。同时巨大儿等情况也是小儿容易发生肥胖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孕期中要对胎儿的体重进行一定控制,避免营养过剩。日常在饮食中应该让儿童多食用蔬菜瓜果,合理食用高热量食物,减少过多零食的摄取,保证合理的运动量,避免长期静态状态,应该让幼儿活动起来【3】。同时总体肥胖程度上,37例儿童中超重为15例,占比40.54%,轻度肥胖为12例,占比为32.43%;中度肥胖为6例,占比16.22%。可以说明一般肥胖以普通型为主,没有重度肥胖问题。 患儿肥胖问题与遗传基因、后天饮食与运动习惯等有密切联系。对于先天性有父母肥胖的患儿尤其要注意后天的饮食和运动介入来进行有效的肥胖情况发生。部分幼儿会显现在出身后就发生明显的肥胖情况,但是有的儿童会在年龄稍长之后逐步的显现,具体的肥胖发生时间段会根据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保持情况有所不同改变。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肥胖基因的幼儿都有肥胖结果,与个人身体素质、饮

幼儿园体检调查儿童超重肥胖情况及健康教育分析

幼儿园体检调查儿童超重肥胖情况及健康教育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11T14:45:59.4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作者:纪文姝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儿童的肥胖和超重问题成为了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问题。 (丹徒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江苏镇江 212028) 【摘要】目的:对丹徒区某社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超重及肥胖的状况展开调研,调研的内容还涉及到幼儿园员工的营养搭配知识、对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的认知等,旨在获取关于进行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状况的解决方法,并对健康教育在降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论证。方法:从某社区幼儿园内随机抽取儿童、家长200名,幼儿园工作人员30名展开调研,健康教育的对象为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为期12个月,干预前后进行了儿童体检工作,并对家长和工作人员展开了围绕营养知识、儿童健康维护等方面的考核工作。结果:干预前后,肥胖超重儿童的比例发生了差异。出现超重肥胖结果的原因,与进食的速度、能量、偏食等有之际饿的关系。如超重肥胖组儿童的运动时间就比正常体重组儿童的运动赶时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的学龄前儿童的超重肥胖状况的调查,并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之后,该社区的家长、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营养知识以及喂养儿童的方法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说明加强营养知识的教育,提升家长的幼儿园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具有推广的价值[1]。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肥胖超重;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35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儿童的肥胖和超重问题成为了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问题。如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正在低龄化[2]。但是学龄前的儿童,无论是智力发育还是知识水平尚不能自我来进行调理,必须要求家长和相关的幼儿园从业人员承担起的教育和抚育的责任,了解和学习营养知识,通过积极的行为和教育,引导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3]。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对某社区幼儿园的儿童和家长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工作人员的营养知识、行为和态度的现状,发生超重肥胖的原因以及如何开展健康教育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1.2 方法 儿童体检: 对随机抽取的儿童进行了体检,测量的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并计算出儿童的体质指数。根据BMI指数标准的规定,0~6岁的儿童的BMI参考值总:3~4岁的BMI指数在17.1到18.9之间,4~5岁的BMI指数在18.1到19.4之间。5~6岁的BMI指数在18.4到20.5之间,均为超重,大于各个年龄段BMI超重指数最大值的,均为肥胖。 家长和工作人员调查: 对家长和工作人员展开了营养指数、态度行为等的问卷调查,包含了营养知识、饮食行为等主要内容,要求家长和工作人员对上述问题回答后,将调查问卷送回。 健康教育: 对家长和社区幼儿园的员工展开了12个月的健康教育,要求家长要对儿童传达教育讲座中的内容,社区要围绕儿童健康营养主题展开宣传[4]。 质量控制和评价: 体检前,由工作人员负责先参加BMI计算等内容的专业培训,然后参加专门的调查活动。 2.结果 2.1 参加本次调查的共有200名学龄前儿童和家长,体检的儿童200名,幼儿园工作人员30名营养调查问卷发出300份,回收275份。营养教育干预后除了2名儿童由于迁出没有继续接收随访,其他体检儿童均参与了回访。 2.2 经过体检发现,参与调查的学龄前儿童200名,超重儿童30名,肥胖儿童18名,超重肥胖儿童比例为24%,营养干预后,超重儿童11名,肥胖儿童6人,所占比例降低为10%,干预前后超重肥胖儿童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将干预前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分为超重肥胖组,随机选取正常体重身高儿童作为正常组。经过对比发现,正常组儿童中和超重肥胖组中在进食速度、进食选择上有明显差异。超重肥胖组儿童进食速度更快,进食能量更高,并喜欢吃西式油炸食品,而且超重肥胖组的儿童喜吃含糖量高的事物,每日平均运动量低于正常组。 3.讨论 由于某些营养素过多后产生的营养代谢异常,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成为超重及肥胖儿童,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增加[5]。当前在发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