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DAE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

BDAE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

BDAE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BDAE)

检查者

失语症的概述、分类和评定方法

第一节、失语症的概述 一、定义 由于大脑受损导致的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失语症是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表现为患者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无严重认知障碍、无感觉缺失、无口、咽喉、舌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失调,却听不懂别人及自己的讲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或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 二、病因 失语症可由多种脑部疾病引起,常见病因有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部肿瘤、感染等,最常见的为脑血管病,我国的研究资料显示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会产生各种言语障碍。 三、失语症语言症状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语症可表现为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六种基本障碍。 (一)口语表达障碍是指患者语言陈述过程困难,表现为找词、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方面的障碍。 1找词困难;2.命名障碍;3.说话费力;4.杂乱语;5.刻板语言;6.模仿语言;7.复述障碍;8.持续症;9.语法障碍;10发音障碍;11.错语 (二)听理解障碍是指患者对口语的理解能力降低或丧失,主要表现在对字词、短语、长句和文章等不同程度的理解障碍。 1. 语义辨认障碍不能理解,却能正确辨认,准确复述。 2.语音辨认障碍不能正确辨认听到的语音。 (三)阅读障碍又称失读症,是大脑损伤导致对已经获得的文字的阅读能力丧失或受损,伴或不伴朗读障碍。1.形、音、义失读;2.形、义失读;3.形、音失读,不能正确朗读文字,却能理解文字的意义。 (四)书写障碍书写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除了语言本身外,还涉及视觉、听觉、运动觉、视空间功能和运动的参与。包括失语性书写障碍、非失语性书写障碍两种。常见表现有:1.完全书写不能;2.构字障碍;3.象形书写;4.镜像书写;5.惰性书写;6.书写过多;7.错误语法书写;8.视空间性书写障碍 失语症的分类和评定方法 直到今天,人们对失语症的分类仍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由于历史上对失语症研究的学派很多,观点不尽一致,因此对于失语症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对失语症分类的不同,反应了各个时期对产生失语障碍的不同看法。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失语症的分类和评定方法。 19世纪下半叶,语言功能定位联系学说占主流,认为不同病变部位是产生不同失语类型的基础;20世纪前半叶,功能整体学说占主流,此时期否定语言功能定位学说,抛弃从语言障碍探寻大脑受损部位的方法,以语言活动过程受损进行分类;20世纪后半叶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定位学说再次受到重视。 现在认为,大脑某一部位的损害,会造成一组完全或不完全的语言临床症状较高频率的出现,如果损伤较局限,多表现为典型的失语症状,如果范围较广,会呈现出非典型的失语

失语症分类

失语症分类 (1)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突出为特点,无构音肌瘫痪,但言语表达能力丧失或仅能说出个别单字,复述和书写也同样困难。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不同程度右侧肢体偏瘫。可出现左手的意向运动性失用。感觉障碍少见,如存在且重则提示深部结构受损。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半球额叶Broca区—额下回后部额盖,Brodmann4区。 (2)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以严重的听理解障碍为特点,患者语调正常,言语流畅,但用字错误,别人听不懂,也不能正确复述和书写,对言语和书写文字(阅读)的理解能力丧失。神经系统检查常为阴性。亦可有轻的偏身感觉障碍或轻偏瘫,持续时间短。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即Wernicke区皮质及皮质下。(3)传导性失语以复述不成比例受损突出为特点,患者言语流畅,用字发音不准,复述障碍与听理解障碍不成比例,患者能听懂的词和句却不能正确复述。神经系统检查常无阳性体征,但偏身感觉障碍及轻偏瘫亦可见,也可见同向性偏盲和象限盲。病灶部位大多在左侧缘上回。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 Aphasia)亦称传入-运动性失语(Afferent Motor Aphasia),或中央型失语(Central Aphasia).与患者的口语表达和听理解相比,复述障碍更为严重是这一类失语症患者的特征.复述不成比例地受损是最有诊断意义的特点.其语言缺欠是不能逐字重复别人的句子和不能有效地把音素编成词句而出现音位错误.

(4)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患者有Broca失语的特点,但程度较轻,且保留复述能力,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右侧偏瘫,初期还可出现同向凝视麻痹。常有意向运动性失用。有些患者有额叶功能障碍,表现为持续性。如执行变换的动作有困难;或在失语检查时,检查刺激改变,仍以前一应答反应。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侧额顶分水岭区。 (5)经皮质感觉性失语患者有Wernicke失语的特点,但复述较好,神经系统查体常为阴性。病灶部位大多为优势半球后部分水岭区和(或)其皮质下。 (6)经皮质混合性失语以口语复述稍好外所有语言功能均有严重障碍为其特点,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也可有偏盲。病灶部分大多在优势半球分水岭区的大片区域。 (7)命名性失语以命名不能为主要特征,但常可接受选词提示,口语流利、言语理解基本正常,复述好,神经系统检查常为阴性,也可有“三偏”。各型失语恢复期都可表现以命名障碍为主要特点的失语,似命名性失语,因此,命名性失语的病灶可在优势半球的不同部位,但如起病后急性期即表现典型的命名性失语特点,则病灶大多在优势侧颞中回后部或颞枕结合区。 (8)完全性失语是最严重的一种失语类型,所有言语功能都有明显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包括“三偏”。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广泛区域。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西方失语成套测试2

小 (一)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l)自发言语 (spontaneous spee ch)。 1)信息量的检查:检查内容和方法如下。 用品:问题7个;图画一幅;录音机一台,录音带若干;记录用纸、笔。 问题:①你今天好吗? ②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③你叫什么名字? ④你住在哪里? ⑤你做什么工作? ⑥你为什么到这里来了 ⑦请你告诉我,你在这画中看见些什么?试试用句子说。 2)流畅度、文法完整性和错语的检查(下简称流畅度):检查内容和方法如下。用品:问题7个;图画一幅;录音机一台,录音带若干;记录用纸、笔。 问题:①你今天好吗? ②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③你叫什么名字? ④你住在哪里? ⑤你做什么工作? ⑥你为什么到这里来了 ⑦请你告诉我,你在这画中看见些什么?试试用句子说。 (2)理解的检查:内容和方法如下。 1)回答是非题表4-2

表4-2 回答是非题的回答 问题正确答案 表达方式 评分言语手势闭眼 1.你叫张明华吗?否 2.你叫李飞翔吗?否 3.你叫(患者真姓名)吗? 是 4.你住在乌鲁木齐吗?否 5.你住在(患者所住地点)吗?是 6.你住在郑州吗?否 7.你是男(女)人吗? 是 8.你是医生吗?否 9.我是男(女)人吗? 是 10.这房间有灯吗?是 11.门是关着的吗?是 12.这是旅馆吗?否 13.这是医院吗?是 14.你穿着红睡衣吗?否 15.纸能在火中燃烧吗?是 16.3月比6月先来到吗?是 17.香蕉不剥皮就能吃吗?否 18.七月份下雪吗?否 19.马比狗大吗?是 20.你用斧子割草吗?否 告诉患者他将要用“是”或“否”回答一些问题,若难于用言语或手势回答,可用“闭眼”表示“是”。在测验时如有必要可重申此说明。将患者实际回答的方式在相应项下打“√”。2)听词辨认:检查内容和方法如下。 将实物随机地放在患者面前,若患者有偏盲要确保物品放在他完好的视野之内。向患者出示绘出的物体、形状、字母、数字和颜色的卡片,让他指向相应的物体,可重复出示一次。如患者指向一项以上的物体,给0分,自我修正后正确仍给l分,每项正确给l分,共60分。

运动型失语症的介绍

运动型失语症的介绍 运动型失语症,对于这种疾病,相信很多人都是很少听说过的吧,其实在近几年,它逐渐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上,也慢慢被我们所熟悉了,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主要是患者朋友的大脑左半球额受损,让患者朋友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我们主要是从饮食上面和心理方法来对付这种病症。 大脑左半球额叶损伤,即大脑S区损坏。导致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虽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患者仍保留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 得了这个病首先就是要安慰好病人,让他坦然接受,

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在治疗上我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就是注意日常的科学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低糖低盐低脂,戒烟少酒戒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胡萝卜、黑木耳、燕麦片、燕麦粉、大枣、西红柿、红薯等、猪肉和海鲜不能吃,多喝水。 睡前醒后大约半个小时都喝上一杯开水,要保持心情开朗和情绪稳定,多和大家聊天沟通、说说笑笑,情绪不要过于波动,不要经常生闷气,饭后多走走,适量活动身体,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最大活动量,记住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情绪稳定多喝水。 其次,就是进行身体的康复功能训练,要你父亲从口型和发音练起,开始每天练习说话,家人在身体要多鼓励他,不要着急,慢慢练习,从一个字到一个词,到成语到短句,坚持每天练习,有助于语言功能的恢复。

我们从上文也知道,对于这种疾病,我们一般得先安 慰好病人的情绪,在饮食方面上也要引起重视才行,少吃糖分较高的食物,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到户外进行运动,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更快的摆脱运动型失语症的影响。

88 康复科 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为:I63)或脑出血(ICD-10编码为:I6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2.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风痰瘀阻证 气虚血瘀证 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且伴有运动性失语的住院患者。 2.由脑肿瘤、脑外伤等非脑卒中疾病引起的运动性失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有昏迷、脑疝、并发心肌梗塞、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认知功

能障碍等情况者不能进入临床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言语功能评定(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头颅CT或MRI、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凝血功能等。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水平、叶酸水平、甲状腺功能、胸部正侧位片、TCD、颈动脉和双下肢血管彩超、头颅MRA、DSA或CTA、动态心电图、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P300)、功能核磁共振(fMRI)、全腹B超等。 (八)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方法 (1)针刺治疗 体针 头针 舌针 (2)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穴位注射 推拿疗法 (3)运动康复 (4)物理因子疗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2)气虚血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3)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 3.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语言听理解、口语表达功能有所改善。 2.日常交流能力改善。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有以下四种:(1)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病人不能说话,心里明白,对别人的话能理解。(2)感觉性失语(又称接受性失语):病人能表达,但出现逻辑错误,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话。(3)命名性失语(又称健忘性失语):对某件物品能说出用途,就是说不出名称。(4)混合性失语:既有运动性失语又有感觉性失语,病人既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又不会说。 失语证的病变都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目尚无特效药物专门作用于语言中枢。因此,语言的康复训练就十分重要。方法如下 运动性失语对完全失语症病人的康复训练要像教小孩说话一样从学发音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如让病人用喉部发“啊”音,然后再说常用单字,如“吃”、“喝”、“好”到“吃饭”、“喝水”、“好人”等单词,也可出示卡片,让病人读出上面的字,会说的词了,再练习简单的语句,他人说上半句,病人接下半句,慢慢过渡到说整句话,然后再训练复杂的句子,最后可让病人读简单的文章。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如说“吃”时与饭菜结合起来,或以看图识字法,说与看图结合起来。不完全性失语病人能说出一些单字、词组、句子或说话不流利,病人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句子,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感觉性失语这类病人的训练要比运动性失语困难些,可运用视觉逻辑法、手势法进行训练,如给病人端上脸盆,放好毛巾,并对病人说“洗脸”,病人虽不理解“洗脸”二字之意,但从逻辑上他会理解你是让他洗脸。如此反复多日进行,久而久之,就会使语言与视觉结合,语言功能得以恢复,手势法即家属用手势与语言结合的方法来训练病人,如让病人“吃饭”,训练者拿筷子以吃饭的动作多次示范,病人很快就会理解,从而主动拿筷子吃饭。 命名性失语即看到实物而叫不出名字。可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给他看,并说出名称和用途,到较少见的物品,同时还要注意反复强化已掌握的词汇。 混合性失语此类病人语言康复训练困难,必须采取说、视、听三结合的方法反复多次进行,如让病人穿毛衣,则必须既说“穿毛衣”让病人听,又要指着准备好的毛衣,并作出手势示意让病人看。 2 如何了解失语病人的感受及需要 可从病人手势及表情中理解其需要,并利用实物图片法、手势法、文字书写法等,结合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病人沟通,具体方法如下。 手势法手捂前额表示头痛,手在腹部移动表示肚子不舒服,手掌上下翻动表示要翻身,抬高臀部表示大小便。 实物图片法利用常用物品或自制图片,手指水杯表示口渴,手指头表示头痛。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 2008年08月10日星期日 08:58 言语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常见临床症状,病人不能说话,或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自己用错词也知道。因此,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01年以来,我们对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32例患者进行了语言训练,和对照组比较,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明显。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训练组32例,为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住院的能够接受语言训练(意识清楚,理解力正常)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训练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接受一个疗程(20 d)的语言康复训练。32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50岁~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6例脑梗死后1周内入院,6例病后20 d~30 d入院;训练开始时间:患者入院后2 d~3 d。对照组30例,为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的住院病例,均为意识清楚、理解力正常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3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0岁~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5例脑梗死1周内入院,5例病后20 d~30 d入院;入院后仅接受常规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0 d,共20 d左右)。 1.2 根据患者言语障碍程度,将运动性失语分为两类。 1.2.1 完全失语不能自发和复述言语。 1.2.2 不完全失语自发言语或(和)复述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依据其程度又分为轻度:语量51字/min~99字/min,说话略费力,可复述长句;中度:语量<50字/min,说话费力、含糊不清、可说短语名(<3个字),可复述某些词组、短语;重度:患者仅能用同样的几个字回答任何问题;能复述部分字词。 2 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2.1 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对于不能随意支配自己唇舌发出想要发的声音的完全失语、重度、中度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患者,我们在训练开始时,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或通过录音机将自己的发音和正确的发音作比较纠正。首先练习最容易见效的韵母、声母如发“a”声,或用嘴吹火柴诱导发唇音。用简单的“是”、“不是”让患者回答,说话时语速缓慢,并给患者充分的时间回答问题[1]。 2.2 利用语言训练磁带练习我们将日常生活用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盒式录音带,每面磁带有30 min练习内容,每次练习2 min~3 min间隔休息15 s。磁带配有背景音乐,起始处有一段鼓励、暗示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录练习,改善发音。先易后难,我们一般先让患者练习A面(2个字的词组),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根据患者语言康复情况练习B面(句子)。每次练习30 min,1

运动性失语家人配合治疗方案

对这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故事,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运动性失语是大脑皮层S区受损,导致患者不能说话,也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可以写字可以看懂文字那要如何来有效治愈、?有方法么? 运动性失语症也称表达性失语症、口语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运动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 言语功能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称为优势半球。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左侧大脑皮质及其连接纤维。优势半球受损常可发生失语症。优势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口语的中枢,受损时丧失口语表达能力,即运动性失语症;第一颞横回后部是听语中枢,损害时出现对别人的语言不能理解,即感觉性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书写中枢,病变时无法用文字书写来表达,是失写症;角回为阅读中枢,受损时读不出文字的字音及不知其意义,是失读症;第一颞回与角回之间区域是物体的命名中枢,病损时讲不出所见的人物名称,是命名性失语症。引起失语症的疾病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脑部炎症、外伤、变性等。 完全性失语时,患者完全不能用评议表达思维活动,甚至个别的字、词、音节都不能发出。多数患者为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发出个别的语音,但不能由语音构成词句,也不能将语言排列成必要的次序,以致这些评议杂乱无章,不能令人理解。有的患者可能保存下来最熟悉的一个单字、词或句子的片断,通常的感叹词,如“不”、“好”、“吃”、“坐”、“就是”、“再见”、等。但患者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说出保留下来的简单词句,由于语言共济运动无障碍,患者说出词句仍有相当抑扬,密切接触者根据其语调可能理解患者表达的意思。更轻的患者往往仍有相当丰富的词汇保持不变,但由于丧失对虚词和冠词的应用,说话只能用几个主要词汇来表达,构成电报式语言。语言重复症也很多见,一个词或音节说出后,强制地、自动地重复,不自主地进入下次语言产生的过程。 较轻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保留写字和默诵的能力。 2.感觉性失语症:又称感受性失语Wenicke失语症等。病灶位于Wenicken氏区和听觉联络区,它与言语中枢联系中断后,阻碍了听觉性词“图象”的激活而致。特点为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他人评议的意义,虽有说话能力,但词汇、语法错误紊乱,常答非所问,讲话内容无法使人真正了解,但常能正确模仿他人语言。 “口语领悟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不能理解要求其伸舌、张嘴、闭眼等简单语句,患者模仿能力亦减退。患者自己的言语功能也有重大障碍,用词错误百出,紊乱无序,且语不成句,语法关系混乱,并对自己的言语错误无所觉察,自发性语言常增多。轻症患者能理解日常生活常用词语短句,但不能理解较复杂的句子。 患者可保存模仿言语、诵读、写字和口述默写能力。 3.失读症:病变主要位于角回,特点为患者无视力障碍,看到原来认识的文字符号却读不出字音,亦不知其意义,多伴有失写、失算、体象障碍、空间失认等。单纯性失读症其它语言功能正常,可自动发言、复述口语、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文字,所以朗读默读能力丧失,亦不能抄写。单纯性失读智力及计算能力正常。 4.失写症:单纯的失写症很少发生,且是否可单独出现至今尚有争论。一般认为是位于额中回后部的Exner氏区受损所致,患者虽能听懂别人语言,但自动书写能力丧失,默写和抄写亦不可能,给予文字的模型碎块,也不能拼凑成完整的文字。 5.命名性失语症:又称记忆缺失性失语症,特点是患者言语、书写能力存在,但词汇遗忘很多,物体名称遗忘尤为显著。如让患者说出指定物品名称则更显困难,如经人提示可立即将该物名称说出,但不久又迅速遗忘。命名性失语症受损部位为枕叶和颞叶交界区,主要是Brod-mann37区及21区、22区的后部。[编辑本段]诊断(一)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急性起病的失语症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大多是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后动脉分支病变的结果,右利手患者一般伴右侧偏瘫。

改良Boston诊断性失语症检查精选.

改良Boston诊断性失语症检查━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 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 AB原是英语语种失语症的评定方法,是目前广泛用于失语症检查的方法之一,在一些非英语语种的国家已经翻译后应用,其特点是省时并提供了失语商,可以鉴别患者是否患有失语症,并可用来衡量训练效果。其主要内容为: 1.根据评定结果确定有无失语 通过失语商先确定患者有无失语,失语商的求法和意义见表1。 表1 失语商(AQ)的求法和意义 项目折算评分 Ⅰ自发语言 (1)信息量 (2)流畅度、语法能力和错语 Ⅱ听理解 (1)是非题(2)听词辨认(3)相继指令Ⅲ复述 Ⅳ命名 (1)物体命名(2)自发命名(3)完成句子(4)反应命名 60 60 = + 10 / 200 80 100/10= 60 20 10 = + 10 / 100 10 10 10 10 10 50 10 共 AQ的计算:AQ=右项评分之和×2=100 AQ的意义:AQ=98.4~99.6 正常 AQ<93.8 可评为失语 AQ=93.8~98.4 可能为弥漫性脑损伤或皮质下损伤

2. 确定主要类型失语症评分特点 主要类型失语症评定结果见表2。 表2 主要类型失语症的WAB评分 失语症类型言语流畅性理解复述命名 完全性失语Broca失语 孤立性失语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Wernicke失语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0~4 0~4 0~4 0~4 5~10 5~10 5~10 5~10 0~3.9 4~10 0~3.9 4~10 0~6.9 0~6.9 7~10 7~10 0~4.9 0~7.9 5~10 8~10 8~10 8~10 0~6.9 7~10 0~6 0~8 0~6 0~8 0~9 0~9 0~9 0~9 3. 根据评分特点建立失语症诊断流程 在W AB中,根据评分结果,建立表3中的失语症鉴别流程。 表3 失语症鉴别流程 失语 不流畅的(0~4)流畅的(5~10) (完全性、Brcoa性、(传导性、命名性、 经皮质混合性、经皮质运动性)Wernicke性、经皮质感觉性) 理解差的(0~3.9)理解好的(4~10)理解差的(0~6.9)理解好的(4~10) (完全性、经皮质混合性)(Brcoa性、经皮质运动性)(Wernicke性、经皮质感觉性)(传导性、命名性) 复述差的复述好的复述差的复述好的复述差的复述好的复述差的复述好的(完全性)(经皮质混合性)(Brcoa)(运动性)(Wernicke)(经皮质混合性)(传导性)(命名性)(0~4.9)(5~10)(0~7.9)(8~10)(0~7.9)(8~10)(0~6.9)(7~10) 说明:在表3中,先根据流畅程度检查结果将所有失语症分为两大类,括号内为该类的可能类型;然后在两大类下,根据听理解检查结果各分为好和差的两类;最后依据复述的好坏区分出常见的失语症,共8种类型。

49-改良波士顿失语症评定

河北省医院康复中心 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记录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 床号: 单位: 职业: 磁带号: 病历号: 文化程度(年): 出生地及成长地(18岁) 省市(县),民族: 利手:(右)写字(左),(右)拿筷(左),(右)掷东西(左),(右)刷牙(左),(右)剪刀(左) (右)划火柴(左),(右)穿针(左),(右)持钉锤(左),(右)握球拍(左),(右)洗脸(左) 结论:右、左、混合 语言背景:普通话、方言、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 过去语言能力:流畅、迟缓、沙哑、口吃 发病日期: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检查日期: 现病史: 既往史:脑A硬化脑外伤脑手术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其它 神经系统检查:神志合作:好、欠、不 感觉系统:浅感觉深感觉 运动系统:肌力不自主运动 肌张力 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病理征:霍夫曼氏征巴氏征夏道克氏征 戈登氏征颈强直 颅神经:视觉眼球运动面部感觉 面瘫舌运动吞咽 其它 CT报告: 其它检查: 临床断诊: 语言功能诊断: 检查者: Ⅰ.对话 A.与病人进行对话,提问题,尽可能激发病人作出多的反应,录音。询问病人有关情况如姓名、地址、工作单位、患病情况等。 1.对问候作出回答(问:“你今天感觉如何?”或类似的问候)。 2.用“是”或“不是”,“有”或“没有”作出回答(问:“你以前在这儿主过院吗?”或“我以前给你做过检查吗?”)。 3.用“能”或“不能”作出回答(问:“你认为我能帮助你吗?”)

4.用“知道”或“不知道”作出回答(问:“你知道你要在医院住多久吗?”) 5.“你叫什么名字?” 6.“你在什么单位工作?” 7.“你住在哪儿?” 8.对话 “你是怎么发病的?” 检查者提出一些熟悉的话题,进行对话。如,“发病前你做什么工作?”, 鼓励病人进行至少10分钟的对话。 B.图片叙述,时间1分钟(卡片) Ⅱ.听理解 A.词辨别 出示卡片2、3,由病人按听到的词或符号指出相应的卡片,如要求可重复一遍。 总分: B躯体部分辨认 病人指出下列躯体部分,记录错误回答。 躯体辨认左右辨认

运动性失语诊断详述

运动性失语诊断详述 *导读:运动性失语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患者虽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患者仍保留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 癔症性失声:也称精神性失声症或功能性失声症,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引起的暂时性发声障碍,较常见,临床表现:突然失声 或仅能发出耳语声,哭笑声或咳嗽声往往正常,喉镜下见声带处于外展位,深吸气则更甚,发笑或咳嗽时声带能内收,在发”i”时,声带常不能达中线位,或声带在刚一靠拢的瞬间又复外展 运动性失语:又名表达性失语、布罗卡(Broca)失语、非流利失 语等,因优势侧额下回后端的盖部及三角部皮质,即言语运动中枢病变引起,患者可完全不能说话,或只能讲1~2个简单的字 且不流利,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言语能理解,对自己用错词也知道;对书写的东西能理解,但读出来有困难和差错,并多伴有 一侧偏瘫 感觉性失语也称Wernicke失语:接受性失语、后部失语。病变 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即左侧Wernicke区及相邻的顶下小叶皮质,由左侧大脑中动脉的下部分支供血。 语言障碍: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并不是同义词。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认知心理活动,是指通过应用符号达到交流的

能力,包括对符号的运用(表达)和接受(理解)能力。符号包括听觉符号(语音)、图案符号(书写文字)、和运动符号(手势)等,对这些符号的应用和接受出现障碍或偏离,即为语言障碍(Language Disorder)。 语言障碍表现: 1.呈流利性失语:患者说话流利,语量较多,甚至滔滔不绝,发音及语调正常。但话中缺乏实质意义的词,常夹杂错语、新语或小的功能词,缺乏具体含义的词,即多语症;同时让人难以听懂其表达的意思,即杂乱语。语法结构、发音、韵律正常。听觉正常,但可见严重的理解障碍。 2.复述障碍差别较大:有的可完整准确地复述检查者说的词、短语、简单句、复杂句、无关词组等,有的复述长复合句困难,严重者几乎完全不能复述。无论失语程度轻重,患者一般不理解复述的内容。 3.严重的命名障碍:给予提示后也不能改善。朗读和对文字的理解常有困难,但某些患者可进行书面交谈。书写技能虽可保持,但听写和自发性书写都很困难,出现笔画错误,也不能理解抄写的内容。可伴有失读和失写。 得了这个病首先就是要安慰好病人,让他坦然接受,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在治疗上我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就是注意日常的科学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低糖低盐低脂,戒烟少酒戒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的绿色蔬菜、

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语言中枢主要有哪些? 一、失语症的研究历史

二、失语症的定义与临床特征

失语症是指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大脑半球发生了器质性损伤,引起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感知辨认、理解接收、组织运用及表达等功能的某一或某几方面失调的现象,其实质是语言和思维二者双向转译机制的崩溃和中断。 (二)失语症的言语症状 无论哪种类型的失语症都包括以下6大障碍: (1)自发语流畅度障碍; (2)言语听理解障碍; (3)言语表达障碍; (4)复述障碍; (5)阅读、朗读障碍; (6)书写障碍。 1.自发语流畅度障碍 根据自发语流畅度障碍可把失语症分为非流利型失语口语、流利型失语口语和中间型。 表1为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树荣教授组构建的汉语失语症口语流利性特征量表。量表根据九项口语特征把失语症分为非流利型、流利型和中间型。 表1汉语失语症口语的流利性特征 2.言语听理解障碍 言语听理解障碍主要有4大障碍点,包括接受问题、感知问题、词义问题以及句法和连续问题。 (1)接受问题(Receptive problem):患者有严重的口语理解和复述障碍,可以听见声音但不理解其意义,能理解书写文字,且接近正常。病灶主要在优势半球颞横回或其深部联系纤维。 (2)感知问题(Perceptive problem):患者对口语和文字理解均有障碍,病变累及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皮质。 (3)词义问题(Semantic problem):患者难以理解口语和文字,能感受和感知听信号,可准确复述,但不理解复述的内容。病变部位多在优势半球颞顶分水岭区、角回及其与颞叶后下部皮质的联系纤

维。 (4)句法和连续问题:患者可以理解单纯简单句,但对理解句法词、长句、复合句则困难。病变部位常在优势半球Broca区及其周围结构。 3.言语表达障碍 言语表达障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觅词困难; (2)错语症; (3)延迟反应; (4)无反应或用刻板语; (5)言语的持续现象; (6)杂乱语; (7)模仿语言; (8)语法障碍。 4.复述障碍 复述障碍包括4种类型: (1)语音听辨别障碍。 (2)语音听辨别无障碍:对对方所说的话能够理解,但由于患者本身有口颜面失用(bucco-facial aphaxia )、言语失用(apraxia of speech )或口语表达系统障碍不能正确发音(articulation ),故不能复述。 (3)对口语听辨别及理解都非常好,说话也基本正常,但复述却明显障碍,通常见于传导性失语症。 (4)患者自发谈话及口语理解有困难,但复述非常好,通常见于经皮质性失语。 5.阅读、朗读障碍 汉字本身是象形文字,有形、音、义的结合,因此阅读和朗读障碍也分为三种类型: (1)形、音、义联系中断:患者阅读及朗读均受损,看到文字念不出,也不能将文字与相对应的图片、实物进行匹配。 (2)形、音联系中断:文字朗读障碍,阅读理解相对较好,看到文字能将文字与相对应的图片和实物进行匹配,但念不出来。 (3)形、义联系中断:患者能正确朗读,却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 6.书写障碍 书写障碍主要有2种类型: (1)非失语性失写。

失语症的鉴别

失语症、构音障碍与言语失用的鉴别 在临床上,失语症、构音障碍和言语失用是三种不同性质的言语障碍。它们不仅从发生机制上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治疗方法上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对它们能够准确地鉴别就变得异常重要。 一、失语症。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失语症,指有声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障碍。失语症的临床类型很多,这里只简单说明三种。 ㈠运动性失语症,也叫布洛卡(Broca)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⒈临床表现:⑴言语表达明显障碍。一般可说出很简单的语词或短语,但咬字不清,发音模糊。严重者仅能发出个别的字音,称单语症。 ⑵听语理解多无障碍。可以明白讲话的内容。 ⑶对文字的理解多有保留。可以通过看文字、语句理解内容,执行指令。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侧额叶Broca区及邻近结构损伤。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言语表达在大脑有专门的皮层区域负责。在言语表达出现障碍时,听理解机能可以保持正常。 ㈡感受性失语,也叫威尼克(Wernicke)失语症。 ⒈临床表现:听语理解明显障碍。 口语表达流利。但不能理解自己所说出话的意思。 复述多有困难。 阅读多有障碍。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损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侧颞叶Wernicke区最为多见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言语理解在大脑有专门的皮质区域负责。在言语理解出现障碍时,言语表达机能可以保持正常。 ㈢传导性失语症,也叫中央性失语,或传入性运动性失语。 ⒈临床表现:自发性言语流利。 听理解障碍不明显。 复述障碍突出。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损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脑缘上回,常累及颞叶感受性言语区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从言语感受区到言语表达区可能有一个传导过程。 二、构音障碍 ⒈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发音困难,对一些原来可以发好的音现在却总是发不好,严重时根本发不出来。同时伴喝水发呛等构音肌肉功能障碍。 ⒉脑定位:皮层下部位,如颅神经或脑干损伤等。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有以下四种:(1)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病人不能说话,心里明白,对别人的话能理解。(2)感觉性失语(又称接受性失语):病人能表达,但出现逻辑错误,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话。(3)命名性失语(又称健忘性失语):对某件物品能说出用途,就是说不出名称。(4)混合性失语:既有运动性失语又有感觉性失语,病人既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又不会说。 失语证的病变都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目尚无特效药物专门作用于语言中枢。因此,语言的康复训练就十分重要。方法如下 1.1 运动性失语对完全失语症病人的康复训练要像教小孩说话一样从学发音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如让病人用喉部发“啊”音,然后再说常用单字,如“吃”、“喝”、“好”到“吃饭”、“喝水”、“好人”等单词,也可出示卡片,让病人读出上面的字,会说的词了,再练习简单的语句,他人说上半句,病人接下半句,慢慢过渡到说整句话,然后再训练复杂的句子,最后可让病人读简单的

文章。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如说“吃”时与饭菜结合起来,或以看图识字法,说与看图结合起来。不完全性失语病人能说出一些单字、词组、句子或说话不流利,病人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句子,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1.2 感觉性失语这类病人的训练要比运动性失语困难些,可运用视觉逻辑法、手势法进行训练,如给病人端上脸盆,放好毛巾,并对病人说“洗脸”,病人虽不理解“洗脸”二字之意,但从逻辑上他会理解你是让他洗脸。如此反复多日进行,久而久之,就会使语言与视觉结合,语言功能得以恢复,手势法即家属用手势与语言结合的方法来训练病人,如让病人“吃饭”,训练者拿筷子以吃饭的动作多次示范,病人很快就会理解,从而主动拿筷子吃饭。 1.3 命名性失语即看到实物而叫不出名字。可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给他看,并说出名称和用途,到较少见的物品,同时还要注意反复强化已掌握的词汇。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The 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BDAE) 介绍: 此检查是由美国波士顿退伍军人管理局医院、波士顿大学失语症研究中心、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Harold Gooldglass和Edith Kaplan在1972年编制发表的,是目前英语国家普遍采用的标准失语症检查法,许多国家都据此修改应用或作为蓝本制定本国的诊断试验。它既包括语言功能本身的检查,又包括非语言功能的检查;既可对患者语言交流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又可对语言特征进行定性分析,既可确定患者失语症严重程度,又可作出失语症分类,但检查所需时间较长,评分较困难。 此检查由27个分测验组成,分为对话和自发言语、听觉理解、言语表达、书面语理解、书写等5大项。还附加一组评价顶叶功能的非言语分测验,包括计算、手指辨认、左右辨认、时间辨认和三维木块图测查等。 量表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 日期: 姓名病历号: 地址 年龄性别男女 出生日期出生地 受教育年限文化程度 毕业时间 工作经历 所用语言: 仅用英语双语或多语 初学语家庭内使用的语言 利手左右双利手 左利手的近亲 现病史 偏瘫左右已恢复仍保留 偏盲左右已恢复仍保留 病灶 辅助检查 手术史 I. 对话及自发谈话 A. 简单对答:(简表,标准表以及扩充检查表) 尽量提问得通俗易懂,提问的同时加以引导, 激发病人尽可能多的回答. 逐字记录病人的语言, 如可能,最好录音. 你今天怎么样?(好,不错等) 你以前来过这儿吗?或我以前给你检查过吗(是,没有等)

你认为我们能帮助你吗?(能,可能等) 你觉得能你的病能好转吗。(能,希望能等) 你打算什么时候出院?(不知道,很快吧等) 你叫什么名字?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省,市,区,街道,门牌号) 得分:回答正确的句子数量/7 B. 自发谈话: 引导病人尽可能多讲话, 建议用比较熟悉的话题, 如:“你得病之前做什么工作?” 或“讲讲你得病时的情况.”交谈时间至少三分钟. 避免那些只会引出“是”或“不”回答的问题. 将回答逐字记录, 也可录音. 逐字记录: C. 图画描述:(简表,标准表以及扩充检查表) 出示卡片1上的‘偷饼干’图画,指示病人:“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这幅图上都画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指出病人忽略的部分,引导病人有更多描述。尽可能逐字记录病人描述内容。对于用标准表以及扩充检查表检查的病人,用录音记录其描述内容以便更易于评分。记录内容: 在下一页上有评分说明,依据其标准将病人各项得分写在下面。 数量/ 占所有句子的百分比% 1.句子总数 / 100% 2.空话 / % 3.词(亚句) / % 4.单句 / % 5.复句 / % 6.语法词的遗漏 / % 7.复杂性指数 对话,图画描述及故事叙述(伊索寓言)评分说明 1.统计句子数量—用斜线(/)标在每句叙述的结尾,一句完整的话或者一个由于言辞障碍而中断的表述努力。同一内容的表述不重复统计,以简写字母表示有问题句子的分类,将简写字母标在每句话后面,以便于最后统计。 2.空话—(Empty Vtterances e表示)感叹词或评论语,不能表现图片内容。(例:哎,不好说,不知道) 3词(亚句)—(Subclausal Vtterances sc表示)不含完整的主语十谓语的句子结构,但含有同图画有关的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4.单句—(Single Clause Vtterances cl表示)完整或不完整的句子,必须包含有主语谓结构,或动宾结构。 5.复句—(Multi-clause Vtterances mcl表示)句子含一个以上谓语动词(例:狐狸看见乌鸦叼着一片肉) 6语法词的遗漏—标出在语法结构上应该具备但被病人遗漏的词。 例如:a在具体名词前遗漏冠词“(the)boy。。。(the)girl。。。(the)cookie jar” b遗漏助动词,系动词,动词变形,前置词等,如:“the boy (is) giv(ing)cookies (to the)girl ” c在主谓宾结构句中遗漏动词。“Mother(is washing)。。。dishes.Uh。。。washin”(遗漏的动词也可能被插入到句子的其它位置)。 7.复杂性指数—计算可以成句的叙述在所有叙述句子的比率,即除去空话后的句子在病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重要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对照组仅遵医嘱给两个疗程的常规治疗,训练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实施了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即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利用语言训练、磁带练习、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定期检查、强化弱点培训等,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结果:经过语言康复训练的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明显,总有效率100%。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实施早期的语言康复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性失语;语言训练 言语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常见临床症状,病人不能说话,或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自己用错词也知道。因此,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01年以来,我们对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32例患者进行了语言训练,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明显。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训练组32例,为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住院的能够接受语言训练(意识清楚,理解力正常)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训练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接受一个疗程(20 d)的语言康复训练。32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50岁~60岁;发病至

入院时间:26例脑梗死后1周内入院,6例病后20 d~30 d入院;训练开始时间:患者入院后2 d~3 d。对照组30例,为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的住院病例,均为意识清楚、理解力正常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3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0岁~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5例脑梗死1周内入院,5例病后20 d~30 d入院;入院后仅接受常规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0 d,共20 d左右)。 1.2 根据患者言语障碍程度,将运动性失语分为两类。 1.2.1 完全失语不能自发和复述言语。 1.2.2 不完全失语自发言语或(和)复述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依据其程度又分为轻度:语量51字/min~99字/min,说话略费力,可复述长句;中度:语量<50字/min,说话费力、含糊不清、可说短语名(<3个字),可复述某些词组、短语;重度:患者仅能用同样的几个字回答任何问题;能复述部分字词。 2 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2.1 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对于不能随意支配自己唇舌发出想要发的声音的完全失语、重度、中度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患者,我们在训练开始时,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或通过录音机将自己的发音与正确的发音作比较纠正。首先练习最容易见效的韵母、声母如发“a”声,或用嘴吹火柴诱导发唇音。用简单的“是”、“不是”让患者回答,说话时语速缓慢,并给患者充分的时间回答问题[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