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

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

●审美理想:和

●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

“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九章·悲回风》)

(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参考书: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观群怨——论文学功能

《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马一浮:兴是“人心的苏醒”,“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论语大义·诗教》)

“可以观”——包括观志、观风等,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

“可以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孔安国注),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叹不满。

诗可以怨,不仅是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总结,而且开启了以文学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传统。

“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

▲兴观群怨——人格建构。兴发生命、体认生命、调谐生命、表达和提升生命。

●兴与观:既有高远的心志,又有沉潜的智慧,既能超越凡俗的生活,又不失清醒的现实感。群与怨:既具一份爱心沟通人我,适应大群社会,又不随波逐流,敢于憎恶,伸张不平之声。——建构健康和谐的内在情感结构。

(胡晓明《仁学是儒家诗学的根本精神》)

王夫之对“兴观群怨”论的发展和深化:

“于其兴者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者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姜斋诗话·诗绎》)

兴观群怨同源于情,是为“四情”,诗歌创作与诗歌鉴赏、功用都由“情”贯穿。兴观群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诗歌的美感作用(兴)和认识作用(观);诗歌所引发的交流与共鸣的深广度(群),又和诗歌所表达的社会人生批评和怨刺的深广度(怨)都是相辅相成的。王夫之的论述,富有深刻性和辨证性。

(二)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论内容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2.论形式

“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巧言佞色,鲜矣仁。”(《学而》)

“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3.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材质体性;文,礼乐文饰。

▲以质为体,以文为用,质本文末,文质调协(不同于墨法的重质轻文)。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末尽善也。”《八佾》

孔子第一次提出了美学批评与社会伦理道德批评相结合的艺术批评原则。

4.论中和之美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

中和之美是儒家文艺观念的核心和支柱,是中庸之道在文艺上的反映。它要求并启发文艺创作合理地节制情感,含蓄地表达思想,以取得最佳的艺术效果,直接导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的建立。

▲诗与政治外交:“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

诗与人格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

二、孟子的文艺观

(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

1. 背景——先秦用诗“断章取义”

例《左传·襄公八年》: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摽有梅》。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赋《角弓》。

《诗·小雅》“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2.以意逆志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我既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初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孟子·万章上》)

汉·赵岐《孟子注疏》:“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诗人所歌咏之辞。志,诗人志所欲之事。……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清·吴琪《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

“以意逆志”的文学解释学意义——

“逆”: 1.迎受、接纳

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原意。

2.钩考、探究

对释义对象作出主动性的推究和创造性的探索。

3.追溯、反求

通过立场和视角的逆向性变化,达成读者心解与作者本意的会通,即“视界交融”。“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是指解释作品时,不能因为文采修辞而妨害对辞句意义的理解,也不能因为辞句的表层意义而妨害对诗人创作意图的理解,要通过揣摩整首诗的诗意,推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2.知人论世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是

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知人,即了解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和审美趣味;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等。

4.中国释义学的开山纲领

“以意逆志”从解文到观辞更进到释意,是文本内部研究;“知人论世”从论世到知人再落实到释意,是文本的外部批评。

孟子在先秦用诗“断章取义”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诗歌的文学特性,提出说诗要充分理解诗歌本意、尊重作者意图的诗歌释义方法。他所确立的批评方法影响深远。

如:诗史互证,诗无达诂,设身处地,涵咏浸渍,参证心悟。

(二)知言养气说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qi è)于心,则馁矣。’

……‘何谓知言?’曰:‘诐(Bì)辞(偏颇的言辞)知其所蔽(遮蔽),淫辞(过分的言辞)知其所陷(沉溺),邪辞(违背正道的言词)知其所离(背离),遁词(躲躲闪闪的言辞)知其所穷(理穷)。”(《孟子·公孙丑上》)

“知言”即辨别错误言辞的能力,用之于文学批评,指对文学作品的鉴别能力。

《系辞下》:“将叛者,其辞慙,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所谓养气,指道德修养。孟子所养的“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上的气,是经过道德修养达到一种博大而崇高的精神境界所表现出来的由义与道凝聚而成的凛然正气。

气与言的关系是身心修养与文学的关系。对“文气”说有奠基作用。

三、荀子的文艺观

(一)“乐得其欲”与“以道制欲”。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贺拉斯:“寓教于乐”,“诗是甜美而有用的”

(二)原道、征圣、宗经:儒家文论传统的形成。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荀子·儒效》)

第二节道家的文艺观

道家对古代文论的影响主要在对文艺的深层审美特征、文艺创作、鉴赏的内部规律的探讨等。

一、老子的文艺观

尚质弃文,以自然为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提出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自然等,对中国文论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巨大的影响。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通于道——自然无为。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是一个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有无穷妙趣,使人体会不尽,给人丰富的想象余地,这实际上就是艺术意境的特征。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天地》)

“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王弼《老子指略》)

凭借有限、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

2.“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

“虚”,是指排除与至道无关的杂念与欲念;

“静”,是指心境的平和宁静。

“虚静”是主体排除主观成见和偏见,超越身心欲求,宁静专一的心理状态。这是老子所启示的创作心理规律,对后代文学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

●“虚静”论的影响:

(1)庄子“心斋”、“坐忘”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心斋:空虚的心境。坐忘:摆脱身心的欲求。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2)宗炳:“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画山水序》)

(3)刘勰:“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文心雕龙·神思》)

二、庄子的文艺观

(一)“朴素为美”,“法天贵真”

关于“自然”“素朴”,庄子的命题有四: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

2.“顺物自然”(《应帝王》);

3.“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山木》);

4.“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

庄子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故崇尚“天籁”之美,要求文艺创作剔除人为的雕琢和华伪,恪守自然本性,达到“功成之美,无一其迹”,出于人的自然流露而与客观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学效果。

“法天贵真”——崇尚自然,反对人为;崇尚真诚,反对虚假矫情的艺术。

《渔父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受之天也,自然不可夺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二)“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秋水》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

内涵:“言”不能尽“意”中之“道”,要从言外、意致之外才能体悟“道”。

因而,要真正理解文艺作品的意思,就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本身,而要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透过有限的语言文字去领悟无限的“言外之意”。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论述道与语言的关系,涉及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指出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以及突破这种局限性的途径,从而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寓言”与“象罔”

◆“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96 年P149 )

第三节《易传》儒道兼综的文论思想

一、象与意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Zé深奥),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上》)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其神。”(《系辞上》)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

立象可以尽意,通过具体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可以让人领悟或感受到无限深隐丰富的“意”。作为美学命题,对“意象”范畴的提出具有启迪意义。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二、阳刚与阴柔

《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1.对文艺范畴的影响:美丑、虚实、真幻、动静、情志、形神、文质、哀乐等对立范畴。

2.对文学风格论的影响:曹丕:文气“清浊”

阳刚——雄浑、健劲、豪放、壮丽;

阴柔——淡远、高远、飘逸、温柔。

三、通变入神

1.《系辞》:“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通,规律的继承;变,思想的日新。——艺术的永恒生命即在“通变”中。

2.《系辞》:“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

四、其它

中和之美、情见乎辞、言有物、言有序、修辞立其诚等。

“修辞立诚,辞达而已二语为文章之本”

“古经言有物、言有序、言有章为作文之法。”(林传甲《中国文学史》)

第四节法家的文艺思想

国以功授官予爵,则治省言寡,此谓以法去法,以言去言。国以六虱授官予爵,则治繁言生,此谓以治致治,以言致言。(《商君·靳令》)

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悌,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战,比贫至削。(《商君·靳令》)

民之欲富贵也,共盖棺而后止。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商君·赏刑》)

民之欲富贵也,共盖棺而后止。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商君·赏刑》)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的彀者也。(《韩非子·问辩》)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先秦文学批评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教学重点】杂文学观念、儒家文学观、道家文学观 尚书·尧典(节录) 《尚书》是中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总集,记载了唐尧至周朝的公文,主要是帝王的诏命以及帝王对臣下的训诫。先秦时也称《书》,汉代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因列于儒家经典,故又称《书经》。自汉代开始,即有今古文之别。汉初由伏生所授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是为《今文尚书》。而相传汉景帝时发现于孔子故宅壁中、由孔安国献上并以先秦文字书写的《尚书》,较今文多十六篇,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之乱时亡佚。今传《古文尚书》以及孔安国《传》乃东晋梅赜所献,其析伏生二十九篇为三十三篇,另增二十五篇,自南朝梁即得到承认,并为唐朝官方所尊崇。然经宋以后学者考证,所增二十五篇经文及孔传系伪作,其中以清代阎若璩考辩最为详尽。《尧典》为《尚书》第一篇,近人以为由周代史官根据传闻编著,又经春秋战国时人补订而成。伪《古文尚书》则把“慎徽五典”以下文字析出,另加二十八字作为《舜典》。 《尚书》的文字,虽然经过后人的增饰,但是其中“诗言志”一说,当属远古留下的观念,并作为成语而被先秦诸子所引述。比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赵文子对叔向说:“诗以言志。”《庄子·天下》:“诗以道志。”《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等等。所以《尚书·尧典》中帝舜对夔说的这段话,可视为“诗言志”说的渊源。 所谓“志”,最初只是一个浑沦的概念,是对人的主观意识的整体概括,包含情感和意志。故《国语·鲁语下》又可以说“诗所以合意”。屈原《惜颂》:“发愤以抒情。”《悲回风》:“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此“抒情”与“明志”,实可互训。唐孔颖达解释说:“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诗大序正义》)应该说这是比较符合“诗言志”的最初内涵的。至于汉代儒生将“志”解释为一种合乎规范的道德内容,“诗言志”亦成为儒家诗教论的一个命题,致使“情”、“志”分离,而“言志”与“缘情”遂成为两个不同的观念。这是后来的演变,应当与原初的观念区别开来。又按近人闻一多的理解,“志”有“记录”的意思(《歌与诗》),于是“诗言志”也就有了叙事的意义,而《诗三百》中确实也有一些诗作是具有叙事性特点的。但是这并非是古代诗歌创作以及诗论的主流。 由“诗言志”这一基本观念,衍生出了先秦时代的若干诗学主张。 其一,诗具有教育作用。虞舜命夔以诗乐“教胄子”,培养其敦厚的品德。这是

古代文论(先秦至唐代)

绪论 一、中国古代文论学科性质 中国古代文论是以中国两千多年来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字材料为对象,系统的总结古人对文学的认识史,阐释古人提出的文学理论范畴、术语,分析古代文论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追问它对中国文学历史的作用以及它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科。 综合性;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多学科综合的性质:它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经典作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汉语等多种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最有效、最生动的载体。 分散性: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是用文字固定下来的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评论,这些文字材料极端丰富又极端芜杂。除《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诗薮》等少数著作,古代文论的材料大多零散、片段:或见之于朋友书信、随感零札;或见之于史传碑志、序跋笔记;或二三好友茶余饭后,围炉夜话,论文论诗等。 直觉体验性:思维方式上,古人对文学的评论往往采用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方式。这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西方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中国哲学注重人的内心修炼。儒家追求内心世界的“乐”与“和”,道家追求描写世界的“忘”与“适”,玄学追求兴会与神思,禅宗追求自性与顿悟,心学追求良知与童心,都是讲内心应修炼到何种状态,才能更好地领会冥冥之中的宇宙之“道”,讲的都是一个直觉体验的问题。(中医阴阳调和望闻问切西医检查科学) 隐喻性:在思维成果的表达方式上,古代文论家多采用精炼含蓄的语言,强调文学心得的具体可感性和理性启悟力。这又与中国哲学的为学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哲学著作,不像西方哲学那样长篇大论,而多是通过一些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格言来表达。中国哲学家只要求这些言辞能够刺激人的想象力,使人们在想象中直接洞达道体。这就使哲学思维成果的表述,长于诗的韵味和想象的驰骋,而不重视形式化的逻辑推导。中国哲人认为,言辞既是传道的必要手段,弄不好也可能是横在道与接受者之间的一道屏障。他们是说,人们一旦执着于语言文字,不能超越文辞进入圣人之心,就必然只会寻章摘句,陷入繁琐的名言分析。他们因此而倡导“修本废言”,以无言见天地之心。 功利性:受中国文化实用性的影响,古代文论带有鲜明的功利教化色彩。春秋战国时代,人文混一,文学独立的价值和自觉的意识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文人也不存在,写作常常是一种政治活动,《史记》:“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政治者也。”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重功用、重教化的文艺观便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它具体表现为创作上提倡诗言志,内容政治化、伦理化;文学批评中形式主义很少构成思潮。由于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古代文论范畴、术语、命题的模糊性、具象性和多义性特点。中国古代批评家常用直观取象的方式,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拈出一二术语,借助于感性对象的突出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审美内涵。比如“味”原指味道,味觉,后引申为评论作品,人品。“清”味觉,后指人品。 二、古代文论的哲学思想背景 儒道释三家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 1、儒家哲学和社会价值标准;如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以政治教化为中心。 2、道禅哲学和审美价值标准:如意境说、妙悟说——以审美为中心。 三、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 古代文论和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一样,不是以推翻或批判前说为前提,而是在述旧中创新,其基本的内核很少改变。(与西方不同)这就使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具有滚雪球似的特点,基本问题并非层出不穷,但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却随着社会、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不断丰富,是中国古代文论成为由这些独特问题构成的知识体系。 根据中国文论的基本问题,我们这学期分四个阶段来梳理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线索。 第一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源头和背景(先秦两汉)——诸子百家 第二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创建(魏晋南北朝)——魏晋玄学 第三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与徘徊(唐至明中叶)——佛学和禅学 第四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总结和拓展(明清)——启蒙思潮

第一章先秦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从中国历史的开端至秦统一前,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阶段。 一、主线及其相关的主体知识 1、原始社会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止。 历经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元谋人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的远古居民,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代表。氏族公社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使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则是父系氏族公社的典型。原始社会走向解体,则体现在黄帝、炎帝和尧、舜的传说中。 无论是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的转化,还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化,以及原始社会的解体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力的发展。 2、奴隶社会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为 止。历经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 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夏朝的建立,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禹子启由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西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周天子〕土地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等国。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由于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此时的社会经济、交通、城市建设都有较大的发展。 3、从公元前475年始到公元前221年止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特别是通过改革和变法,确立了封建赋税制度、土地所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相关的法律制度,从而使社会顺利地跨入新的封建社会时期。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社会经济出现了飞跃发展的态势。 二、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 1、夏商西周更替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译文

先秦文论选录译文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子,我已经听到您的教诲了。《诗》说:'普天之下,没有一片土地不是天子的;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而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首诗(按,上引"普天之下"几句见《诗经·小雅·北山》)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是说诗人勤劳于国事不能奉养父母。诗说,'这些事情没有一样不是国事,可是只有我一人辛劳。'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损害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损害原意。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就是得到诗的正确解释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余下来的了。'相信这句话,则周朝没有留余一个人了。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又说过,'永远地讲求孝道,孝道就成了为人的准则了。'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啊!《书经》说,'舜小心谨慎地去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也就顺允他了。'这难道说是父亲不能把他作为儿子吗?" 提示:提出了"以义逆志"说,理解其内涵,并请说明其影响。 《庄子》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提示;轮扁斫轮而不能说出斫轮的道理,这不是"言不尽意"吗?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会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 提示: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 魏晋南北朝 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

先秦文学 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上古先民用幻想以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解释,用想象表达先民征服自然的强烈心愿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属于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是原始文学的重要形式,后世文艺的土壤。 2、神话的历史化: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即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当作事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发展谱系。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史中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神。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②神话思维具有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 ③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④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鲧禹父子治水,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经过阪泉之战而大胜炎帝,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发明创造神话(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 1、风雅颂:根据音乐、地域不同的分类;风指音乐曲调,国风指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15国风多民歌;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幾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为朝会宴享之作;小雅多个人抒情;颂,宗庙祭祀之乐,多舞曲,较舒缓,分鲁商周。 2、赋比兴:赋比兴是诗歌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3、四家诗:《诗经》到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诗、齐诗、韩诗和古文毛诗,后世称其为“四家诗”。其中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出自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周南、邵南、邶风、卫风、秦风等十五“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篇。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儒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道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意境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三、填空题: 1.1927年,_陈中凡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1996 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 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文学批评;(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评点;(5)散见于诗、词、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的文学批评;(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 五、论述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朱自清)。

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 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 ●审美理想:和 ●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 “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九章·悲回风》) (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参考书: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观群怨——论文学功能 《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马一浮:兴是“人心的苏醒”,“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论语大义·诗教》)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 一、学科分类 二、本书目标 三、研究方法——阐释学 四、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 五、阐释视角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先秦文论概观 ?一、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 ?二、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 ?三、道家文化本身的诗意性 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 《诗经》中的作诗动机: (一)抒发愁闷之情 《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二)讽刺、讽谏 ?《魏风·葛屦》: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陈风·墓门》:夫也不良,歌以讯之。(夫:那人。讯,告诫。)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家父,人名。讻,凶恶。讹,化,改变。) ?《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王呀,正因为我要爱你,所以写作此诗,对您进行规劝。) (三)赞颂美好 ?《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这些诗歌创作观念,后来被概括、发展为“言志”说和“美刺”说。 ?《尚书·尧典》“诗言志” ?帝曰:“夔!命汝典乐,敎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正直而温和,宽宏而严肃,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八音:金、石、土、革、丝、竹、匏、木。) 第一节孔子诗论 ?一、孔子的诗歌功能论 ?二、功能分类 ?三、孔子诗歌功能论的形成原因 ?四、孔子诗歌功能论的目的 ?五、孔子对诗歌的新阐发

一、孔子的诗歌功能论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2、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4、不学诗,无以言。(《季氏》) 5、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二、功能分类 ?修身功能 ?言辞功能 ?交往功能 ?政治功能 兴于诗;诗可以兴 兴的联想作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 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的解读方式:从《诗》的本义中,通过情感诱发,领悟、引申出道德意义。 文论意义:“兴于诗”包含着对诗歌抒情性特征的确认,也包含着灵感、想像、体验等内涵~~感兴、兴象、兴会 ?“兴”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深刻揭示了诗(艺术)应以个别的、有限的形象自由地、 主动地引起人们比这形象本身更为广阔的联想,并使人们在情感心理上受到感染和教育。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所谓“兴”,就是诗歌对人的灵魂起一种净化的作用(“荡涤浊心”),也就是对人的精 神从总体上起一种感发、激励、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变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三、孔子诗歌多功能论的形成原因 ?孔子的文化身份: 政治家 在野士人 思想家 西周文化专家

文学批评史123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断章取义”方法:当时人们赋诗言志的时候,往往不管原诗的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 一、古代经传里保存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 应用:经儒家整理的古代经传中文学观点的基本倾向及他们对后世文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美刺说:出处《诗经》。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表达了当时人对文学社会作用的朴素认识。 2、言志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志”解释成与政教有关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的作用。这就是《礼记、乐记》中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这种见解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左传》中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乐观风,他能从诗乐中听出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他提倡“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逐渐发展成儒家诗乐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4、在《左传》中提出“三不朽”的观点,其中“立言”就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意义重大,但是又在“立德”、“立功”之下。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二、儒家的文学观 1、孔子的文学观(重点) 识记:“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孔子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视。孔子认为就一个人来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引申到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思无邪”: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孔子删诗的标准。也是他进行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无邪”就是说《诗三百篇》的思想内容都是符合儒家的政治伦理原则,纯正没有邪念。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孔子评价标准还是比较宽容的。

第一章 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节《尚书·尧典》 1、“诗言志”(理解) 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识记) 3、诗乐舞三为一体(理解) 一、填空题: 1、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的 “文”或“文学”是文化学术的总称。 2、《尚书》、《诗经》是儒家经典,其所体现的“诗言志”和“美刺”观是古代诗论的起始, 朱自清曾给予“诗言志”以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的高度评价。 3、孔子的文学观点大多与《诗经》和乐舞有关,他认为诗有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 《诗经》的内容和核心是“无邪”,强调文学作品要归于雅正,合于中和,达到“尽善”,要求“尽善”与“尽美”兼顾。孔子重视“质”也不忽视“文”,强调“文”与“质” 的和谐统一,即所谓“文质彬彬”。 4、孟子在思想修养和言语关系上提出“知言养气”,主张“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对阅读文 章,强调理解原意,提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原则。 5、荀子提出“明道”、“征圣”、“宗经”的观念,对文章著作的内容、文辞、作用作了具体 的阐述。他的《乐论》,论述了“乐”(音乐,包括诗)的情感特征,强调“乐”的社会内容、认识作用。强调“乐”的教化作用。 6、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强调文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诗和音 乐通过其潜移默化的特殊功能,为政治教化服务。 7、墨家对文学的要求是“尚用”与“尚质”。“尚用”即发挥文学言论的政治作用,强调著 文立言与历史、现实、国家、人民的关系,贬斥脱空无效用之言,有积极意义。主张“非乐”,即主张取消文艺。认为文艺对统治者和百姓都没好处。这是以狭隘功利主义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8、道家代表下层知识分子他们明确反对言辞、文采,反对礼乐,否定文艺。但道家崇尚自 然,法天贵真的思想对后世文艺家提倡自然美、反对过度雕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9、法家提出耕战政策和法治主张,把包括《诗》、乐在内的种种思想文化,称之为“六虱”, 不承认文艺的教化作用。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负面作用。 10、《尚书》是我国历史事迹、典章文献的汇编。因为内容为上古典谟训诰之文,故名 《尚书》,也单称《书》。相传曾由孔子编选,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尧典》为其中一篇。 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诗言志”说,朱自清先生推崇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即三者之间由着紧密的联系。 二、名词解释、简答题:(每个名词解释都由提出、内涵、影响三部分组成) 1、简述“诗言志”说的主要内容(名词解释)。(或简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中包含的观点。)(理解简答) 答:(1)这是出自《尚书〃尧典》的命题。(2)“诗言志”概括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性质,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3)朱自清推崇“诗言志”为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对后世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对古代文学理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简述诗乐舞三位一体主要内容。(理解简答) 答:(1)出自《尚书〃尧典》。它真实地记述了原始文艺的存在形态,为我们提供了文艺起源的重要历史资料。文艺起源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文艺发展初期诗、乐、舞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尧典》中的这段文字就是记述了我国文艺发展早期诗乐舞三位一体

第一章 先秦文论2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节儒家的文学思想 1、孔子文学思想; 2、孟子文学思想; 3、荀子文学思想; 4、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和重要意义 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先秦的文学观念 文史哲不分 诗乐舞合一 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 先秦“诗言志”的提出 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说: 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其主要文艺思想有三个方面:1、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舜要求夔用音乐来教化自己的子弟,使他们的品行和德操达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舜所指之乐,是正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教规范。 2、“诗言志”顾名思义,“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志的。这概 括了诗歌基本特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诗言志”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朱自清称之为“开山的纲领”; 3、诗乐舞三位一体《尧典》并提到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 诗言志 “诗言志”是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一个基本认识。 诗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人对“志”的理解比较狭隘,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 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战国中期后“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志” 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重视。 “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由此基本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与西方古代把文艺看作是对现实的摹仿和再现迥然不同。 由于对“志”的含义的不同理解,以及相应的文学倾向的影响,“诗言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支派: (1)重志:要求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对人进行道德规范。志,指规范性的情,要合乎礼义道德。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儒家思想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道家思想影响文学的部规律。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畴主要受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竹坡的《金瓶梅》和脂砚斋的《红楼梦》。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基本知识 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容与形式关系

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东汉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23.西汉前期的贾谊、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以很高评价。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 24.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25.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是扬雄。“劝百讽一”是扬雄对汉赋特点的概括。“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也是由扬雄提出的。 26.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27.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原则的是东汉的王充,他是在其《论衡》是书中提出的。 28.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易传》。 29.孔子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是“思无邪”。“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 30.《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上以风化下”和“下

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第一讲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本讲提示:这一讲讲先秦文论作品,主要讲学习重点内容的《论语》语录;也简要讲解《孟子》和《庄子》中的几个问题。 一、《论语》选录 二、《孟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三、《庄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一、《论语》选录 1. 作品注解和译文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注解】子:本是先秦时对有学问有道德者的通称。《论语》里“子”或“夫子”均指孔子。《诗》三百:指《诗经》,因《诗经》有 305 篇作品,故古人举其成数称《诗》三百。思无邪:本是《诗经·鲁颂·駉》( ji ǒ ng )诗中的句子(“思无邪,斯马斯徂”),这里借用,意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其思想内容一无邪辟而归于雅正;二是指其有兴、观、群、怨的教育作用,能使读《诗》者受到良好的教育。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思想内容毫无邪辟之处)。”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思无邪”说,一是要求创作者创作时要“思无邪”,创作出思想内容雅正无邪的作品,而也是对欣赏者提出欣赏文艺作品时也要“思无邪”,对文艺作品要能要能接受其兴、观、群、怨的正确教育。孔子提出了“思无邪”说,从而确立了他的文学批评的标准。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 ì)》)【注解】仁:指人的仁爱之心。如礼何、如乐何:孔子认为,仁爱之心要用礼乐来表达,如果人没有了仁爱之心,礼乐就无所用,故孔子说“如礼何”、“如乐何”。犹今言拿礼乐怎么办呢。 【译文】孔子说:“人而没有仁爱之心,礼又有何用呢?人而没有仁爱之心,乐又有何用呢?” 孔子的这则语录说明他重视音乐(实则也包括文学艺术)的教育感染作用,

批评史复习考试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一章绪论 一、简答题 1、先秦文学批评总的特征。 2、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 3、清代有哪些文学理论批评? 第二章诗论 一、名词解释(5×4=20) 1、“兴、观、群、怨” 2、“知人论世” 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温柔敦厚” 5、“坐忘”“心斋” 6、“滋味”说 7、“风骨” 8、《诗式》 9、“象外之象” 10、“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11、“妙悟”12、“以意为主” 13、“才、胆、识、力” 14、“神韵”说 15、“性灵说” 二、翻译题(2×10=20) 1、“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2、“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3、“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4、“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5、“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影尽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有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凡此类,知者遇之,非然,亦鹘突看过,作等闲语耳。”(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6、“夫诗之道,有根柢焉,有兴会焉,二者率不可得兼。镜中之象,水中之月,相中之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此兴会也。本之《风》《雅》以导其源,泝之楚《骚》、汉魏乐府诗以达其流,博之九经、三史、诸子以穷其变,此根柢也。根柢原于学问,兴会发于性情。”(王士祯《渔洋诗话》) 三、简答题(3×10=30) 1、简论严羽《沧浪诗话》的诗歌艺术特征。 2、简述叶燮《原诗·内编》的诗学思想。 3、试述黄庭坚《答洪驹父书》的文学思想。 4、简述袁枚“性灵说”的涵义。 四、论述题(2×15=30) 1、论述“诗言志”的诗学主张。 2、试论白居易《与元九书》的文学思想。 3、论述苏轼的文学思想。

先秦文论

先秦文论 第一节概述 先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指出:《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在先秦文学史上,诞生可许多令人仰慕的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个文化巨人孔子,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第一部编年体史纲《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等等。 先秦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滥觞时期。比较而言,先秦文学理论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文学和文学批评尚未形成专门学科,文史哲合一,文学批评具有浓郁的学术文化色彩。诸子之学是文学批评的摇篮。先秦尚无专门的文学及文学理论,文艺思想往往和哲学,史学等杂糅在一起。 2,先秦文学批评以《三百篇》为圭臬,诸子百家皆主“诗言志”之说(应是“诗以言志”而不“诗言志”)。先秦文论广泛涉及到了包括天人关系、美善关系、文质关系、言意关系、诗乐关系等在内的文艺问题。 3,先秦文学批评处于草创时期,无理论批评专著问世,批评形式多为语录条目,片言只语,吉光片羽,散见于散见于经、史、子、集著述中。然

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进程中,先秦诸子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长河之源 先秦对“文学”概念的认识: 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而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感的作品。但在古代,“文学”一语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先秦典籍中,如《论语·先进》:“德行:额渊,阂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员;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是说子游、子夏在熟悉,掌握古代文献典籍方面最有成绩。《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文学”亦指从事于学问,提高文化修养。 汉代依然如此。《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据《史记索隐》引如淳曰。指历法,度量衡的制度,法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文学”也包括了各方面的学问,制度等。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各种学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于是给人一种印象。即“文学”一语常常指儒学而言。如《史记·孝武本纪》:“上乡儒术, 招贤良,赵绍,王威等以文学为公卿。”又《儒林列传》;“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

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练习题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先秦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大致可以春秋末 期的孔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孔子以前———————— ——————,从孔子开始————————————— —————————————。 2、人类早期的文艺观总是和——————————相联 系的。 3、战国以前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作一 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 ——————————。 4、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 —————。 二、解释概念: 1、文学观念 2、文艺观念 三、简答题: 1、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有何特点? 2、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含义相 同吗? 3、试述“诗言志”提出的大概时间和具体内涵。 4、春秋时期,人们对诗的认识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孔子的文学思想以————为核心,强调文学————— ———,认为文学是——————————————————————。 2、孔子在美学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的结 合。 3、孟子提出了——————和————————的文学批评

方法。 4、荀子的《》对先秦儒家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 系作了全面的理论总结。 二、解释概念: 1、“兴、观、群、怨” 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 4、“温柔敦厚” 三、翻译: 1、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2、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 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3、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 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 是矣。《荀子·乐论》 4、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 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 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荀子·乐论》 四、论述题: 1、试述孔子的文学思想。 2、试述荀子的文学思想。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儒家比较注重文艺的————————,道家比较注重 文艺的————————。 2、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 ————————,二是————————————。 3、庄子的“自然无为”哲学观反映在文艺美学方面,就形 成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 造原则。 4、荀子《解蔽》批评庄子—————————————— ————。 5、《庄子·秋水》云:“可以言论者,物之————也。 可以意致者,物之————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