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大政治学经典著作

十大政治学经典著作

1. 《政治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2. 《君主论》(The Prince)-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3. 《国家论》(Politics)-亚里士多德

4. 《资本论》(Capital)-卡尔·马克思

5. 《社会契约论》(The Social Contract)-让-雅克·卢梭

6. 《法治政府》(The Rule of Law)-弗朗茨·范克拉夫特

7.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Diamond Sutra)-不动明王

8. 《民主的困境》(The Democratic Dilemma)-亚当·普林斯

9. 《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0. 《自由选择》(Free to Choose)-米尔顿·弗里德曼

这些著作代表了政治学领域的经典作品,涉及了各种政治思想、政治体制、政府理论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份简要的示例,政治学领域拥有众多经典著作,选择权仁些许主观。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深入研究和探索其他相关著作。

政治学专业书籍

②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徐大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徐大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政治学说史》,乔治.H.萨拜因,商务印书馆,1990 《政治哲学史》,施特劳斯 3、经典名著(推荐人物,主要是20世纪以后作品) ?政治哲学 ①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 托克维尔著商务印书馆1992 论美国的民主/ (法) 托克维尔著商务印书馆1988.12 ②柏克 法国革命论/ (英) 柏克著商务印书馆1998 ③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 (英) 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自由秩序原理/ (英) 弗里德利?冯?哈耶克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法律、立法与自由/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致命的自负/ (英)F.A.哈耶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④以塞亚.伯林 两种自由的概念自由四论 ⑤卡尔?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卡尔?波普尔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卡尔?波普尔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⑥奥克肖特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米歇尔.奥克肖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论人的行为信念政治与怀疑主义政治 ⑦罗尔斯 政治自由主义/ (美)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著译林出版社2000 民法/ (美) 约翰?罗尔斯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作为公平的正义/ (美) 约翰?罗尔斯著上海三联书店2002 ⑧诺齐克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美) 罗伯特?诺齐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⑨其他西方经典著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等.商务印书馆 重申自由主义/ 安东尼?德?雅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自由主义/霍布豪斯民主理论的前言/ 达尔( Robert Dahl A Robert)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论民主/ (美) 罗伯特?达尔著商务印书馆1999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美) 约瑟夫?熊彼特著商务印书馆1999 民主新论/ (美)乔?萨托利著东方出版社1998 逃避自由/弗洛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勒庞1984 /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 乔治.奥威尔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三联书店,1995

政治学必读书目

政治学必读书目 一、入门书 1、国内一般教材(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用书),及罗斯金等 的教材《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米若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 4、达尔:《现代政治分析》 5、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 6、刘军宁:《保守主义》 7、俞可平:《社群主义》、《政治与政治学》 8、张静:《法团主义》 9、徐迅:《民族主义》 10、李强:《自由主义》 11、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 1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 13、中国《宪法》 14、美国《宪法》 15、《联合国人权宣言》 16、《政治学方法论举隅》 17、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 二、提高性著作 以政治学经典著作(商务馆的丛书)及其他专题研究著作为主。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列宁选集》 3、《毛泽东选集》 4、《邓小平文选》 (二)国外政治学名著 1、柏拉图:《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4、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 5、阿特森纳、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 6、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 7、布坎南:《民主财政论》 8、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 9、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 10、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 11、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 12、古尔德:《现代政治思想》

13、古丁、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卷),三联书店 1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 15、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16、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17、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 19、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 20、链鲍德威等:《公共部门经济学》 21、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 22、卢梭:《社会契约论》 23、罗尔斯:《正义论》 24、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 25、洛克:《政府论》 26、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 27、马斯泰罗内:《欧洲政治思想史》 28、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 2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30、密尔:《代议制政府》 31、密尔:《论自由》 32、缪勒:《公共选择理论》 33、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34、齐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 35、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 36、萨托利:《民主新论》 37、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 3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 39、韦伯:《经济与社会》 40、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41、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42、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43、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44、戴雪:《英宪精义》 45、詹宁斯:《法与宪法》 46、路易斯·亨金:《宪法与权利》 47、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 48、马丁·怀特:《权力政治》 49、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 (三)中国政治研究著作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3、费孝通:《乡土中国》 4、汤森等:《中国政治》 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 6、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

政治学著作摘抄(经典著作)

政治学著作摘抄 1.社会与国家 苏格拉底:人类最初是散居的,也没有城市。结果人类被凶猛野兽所推毁,因人与兽相比不堪一击。而且他们的技能仅够裹腹之用,而不能和野兽进行战斗:他们拥有食物,但却没有管理的技能,而战争的技能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不久以后,自我保护的欲求使他们聚集一起组成了城市;但当他们聚集于一起时,没有管理技能,却彼此以恶相向,于是又一次陷于分离、毁灭之境。宙斯怕整个人类会毁于自相残杀,他于是将赫耳墨斯派到人间,带来了尊严和正义,这些便成为城市秩序的原则以及友谊和睦的纽带。 柏拉图:《普罗泰哥拉》320A 人是一种政治动物,其天性就是要大家在一起生活。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1169 618 当若干村落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其规模足以维持自给自足状态的时候,城邦也就产生了。可以说,城邦的产生是出于生活的基本需要,而它继续存在是为了优良的生活。因此,既然早期各级社会组织形式是自然生成的,那么城邦也是如此,因为城邦是这一过程的完成,也是自然的产物。无论是一个人、一匹马成一个家庭,它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它的充分发展的形态。此外,事物的终极原因和目的是至善,所以自给自足也就成了这个社会团体的目的和至善了。 因此很明显,城邦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在性上也正是一种政治动物。凡是在本性上,而不是仅仅出于偶然的原因,不归属于城邦的人,他不是一个鄙夫,就是一位超人……。 进一步来说,械邦在本性上先于家庭和个人,因为整体必然先于部分。例如。假若全身被毁,那么也就无所谓手足了。脱离了身体的手足同石制的手足无异,它们无从发挥手足的实用。只是在含糊的名义上仍旧称之为手足而已。事物是由它们的作用和能力采规定的。如果它们不再具有正常的性质,我们就不应该把它们看作是和原采相同的东西,它们只不过还有一个相同的名号罢了。我们确认城邦是自然的产物并且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一个隔离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因此他就康构成全体的一个部分和大家一起组成城邦全体。凡是不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间,或者能够自给自足而不需要生活在社会中间的人,他不是一头野兽,就是一位神祗。他不是城邦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天性就有合群的本能,那首先建立城邦的人是最本的施惠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52B28

西方政治学经典书目

西方政治学名著阅读书目精选 《政治科学》,[美]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政治学》,[英]安德鲁·海伍德,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册)》,[美]罗伯特·古丁等主编,钟开斌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美]拉斯维尔著,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友爱的政治学》,[法]得里达,胡继华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友爱的政治学及其他》,[法]雅克·德里达,胡继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版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著,任晓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美]W·菲利普斯·夏夫利著,新知译,上

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政治学应用批判》,[美]格林等著,徐湘林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政治社会学导论》,[美]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比较政治学》,[美]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比较政治学导论》,[美]霍华德·威亚尔德,娄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政治思想导读》,[英]彼得·斯特克等著,舒小昀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民主的经济理论》,[美]安东尼·唐斯著,姚洋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民主新论》,[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著,懂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民主的模式》,[美]赫尔德著,燕继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政治学经典著作介绍

政治学经典著作介绍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美国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P?亨廷顿的关于政治发展理论的专著(1968)。本书从宏观上论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二战后亚非拉一大批国家纷纷摆脱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独立,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到20世纪60年代除少数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不仅没有摆脱贫苦和落后,反面陷入了政治的动荡和暴力冲突,本书分析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荡的原因,指出一个国家如何才能避免政治动荡实现政治稳定中的发展,获得现代化的成功。在本书中,作者指出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就在于现代化,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亨廷顿在考察了许多国家的情况后指出,经济发达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政治上都比较稳定,而发生政治动荡的大都是经济上有一定程度发展的国家。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集团的分化,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民众参与期望的提高,远远超过了政治体制的承受能力,导致了社会紊乱。而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所谓强大的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局势的普力夺政体和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进行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不同的困难、利用独具的有利条件的情形逐个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亨廷顿在本书中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第三波:20世纪末民主化浪潮》 美国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P?亨廷顿的重要著作。在本书中,作者透析了在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走向民主化的国家中,政治发展和变迁的共同原因、特征及走向等,并概括出一些带有普适性的民主化法则(或称“民主派准则”)。他明确指出,这一时期的民主化现象已经构成了一股新的民主化潮流,即世界民主化潮流的“第三波”。全书共有六章。 ⑴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对全书研究对象的提出和说明,包括对民主含义的限定以及对民主化带来的问题的思考。⑵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探讨了民主化呈波浪式运动的原因,重点则是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找出第三波民主化的五大肇因,即合法性的衰落和政治的困局、经济发展和危机、宗教变革、外部势力的新政策、示范效应或滚雪球。⑶回答了“怎么会这样”的问题。作者将第三波中转向民主化政权分成三种,即一党体制、军人政权和个人独裁,然后根据第三波民主化政权中执政集团与在野或反对集团的互动关系,概括出这样三类变迁过程:一是变革,即威权政权实现自我改造,由执政精英推动走向民主化,这样的政权最多,有16个;二是置换,即威权政权垮台或被推翻,这样的政权有6个;三是转移,即执政集团与反对集团达成妥协,采取联合行动走向民主化,这样的政权有11个。此外,他也提到了一个例外模式,即像格林纳达和巴拿马那样由外部势力干预而带来的民主化。⑷继续回答“民主化过程的特征如何”的问题。他指出“妥协、选举、非暴力是第三波民主化的共同特征”。⑸回答新民主政体“如何持久”的问题。认为既然民主化浪潮有明显的进两步退一步的规律性,第三波民主化已出现了这个征兆,为了解决回潮的问题,他为此总结出了新民主政体可能碰到和必须面对的三类问题,即转型、情境问题和体制问题,并花费大量笔墨探讨了前两类问题在第三波民主化过程中的处理方式及重要性。⑹回答民主化“何去何从”的问题,展望了民主化的前景,并提出了“时间属于民主一边”的观点。本书的出版在西方民主派人士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布热津斯盛赞这是一部杰出的、有着特别意义的

经典著作影响世界的25部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影响世界的25部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 为你讲书4:05 影响世界的25部经典著作来自飞芒翻书推荐人:克里斯蒂安·格吕宁,德国格吕宁学院与格吕宁出版社创始人,拥有作家和培训讲师双重身份,出版有《快速阅读》《超级快速阅读》等书。1.《君主论》作者: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出版时间:1532年《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建立与巩固政权的君主之道,提出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一备受争议的原则。在500年后的今天,《君主论》仍然是政治学和军事学的必读书目。其中的政治观点与学说被后人统称为“马

基雅维利主义”。2.《蒙田随笔》作者:蒙田出版时间:1580年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怀疑主义思想家及伦理学家。他的思想不仅奠定了法国伦理学的基础,还影响了伏尔泰、尼采等众多哲学家和作家。《蒙田随笔》这部文集开创了随笔这种新文体的先河,集中体现了蒙田对人类情感的冷峻观察及其自由主义思想,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在这部哲学随笔的全集中,蒙田摒弃了正统的经院哲学,旁征博引,以小见大,在论述及剖析哲理的同时兼顾文学趣味,创造了全新的“生活哲学”。3.《利维坦》作者:托马斯·霍布斯出版时间:1651年作为现代自由主义国家概念的奠基人之一,霍布斯认为国家秩序的唯一基础就是平等、自由的个体之间所订立的契约。 《利维坦》是一部体系完整、内容翔实、论证严密的学术巨作,不仅是国家理论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现代文本之一,也是理解西方政治哲学的必读书目。

即使在几百年后的今天,霍布斯的“国家契约学说”仍极具争议。从这个角度来说,恐怕只有马基雅维利才能与之媲美。 4.《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作者:牛顿出版时间: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堪称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著作。在此书中,牛顿集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大成,从一个全新的理性角度探讨了物理、数学、天文学及哲学等各领域的重要命题。他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万能的上帝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因果关系的逻辑法则和力学原理。 5.《政府论》作者:约翰·洛克出版时间:1690年《政府论》有“自由主义宪章”的美称,对民主及议会制度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在这部著作里,洛克将平等、自由及个人财产不可侵犯都划归为法律保护的最高权利,并且论证了国家分权的必要性。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就曾被指责剽窃洛克的《政府论》。1791年的《法国宪法草案》也同样受到这部作品的影响。 6.《老实人》

政治学概论相关书籍

政治学概论相关书籍 以下是几本关于政治学概论的经典书籍: 1. 《政治学通论》(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迈克尔·羽西舍尔(Michael G. Roskin) 2. 《政治学:理论与现实》(Political Science: Theory and Practice)- 约瑟夫·帕·雪伦、凯文·G·考利(Joseph A. Pika, Kevin G. O’Leary) 3. 《政治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艾灼勋(Artan Fuga) 4. 《政治学基本理论》(The Fundamentals of Political Science)- 威廉·C·曼斯特(William C. Manheim) 5. 《西方政治学思潮》(20th Century Political Thought)- 约翰·达恩(John Dunn) 6. 《政治学:经典与现代理论》(Political Science: The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托马斯·科佩尔、苏珊·盖兹(Thomas Magstadt, Susan Zavoina Gates) 7. 《政治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Science)- 威廉·A·J·纳格尔(William A. Joseph) 8. 《政治、政府与政治学》(Politics,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Science)- 麦克斯·贝尔曼(Max F. Millman) 9. 《政治学百科全书》(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Politics)- 弗兰克·贡斯顿·曼斯(Iain McLean, Alistair McMillan) 10. 《政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罗伯特·冯·德沃廉斯基(Robert von Friedeburg)

政治学推荐书目

一、通识类: 1. 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 刘军宁:《保守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张静:《法团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俞可平:《社群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林达:《总统是靠不住的》,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8. 杜维明、东方朔:《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 [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10.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二、中国思想类: 11.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 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5.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6.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7.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18.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9. 秦晖:《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三、中国历史类: 21.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 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版。 25.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26.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 [美]芮乐伟?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9.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二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992年版。 30. [美]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

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

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 政治学经典著作导读 在政治学领域,涌现了许多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对于政治学的 发展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要介绍几本经典政治学 著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政治学。 一、《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是美国政治学家伍德罗·威尔逊所著,该书首次出版于1885年。这本书被誉为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系统概括 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威尔逊将政治学定义为“权力的 行使”,强调了政治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他在书中还讨论了政府 机构、选举制度以及公民参与等内容,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基础。 二、《利益与权力》 《利益与权力》是经济学家约翰·罗尔斯所著,于1951年出版。该书主要关注利益集团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罗尔斯认为,

利益集团是推动政治决策的重要因素,而政治权力则是在利益冲突中产生的。他进一步提出了“最差理论”,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平等,社会应该优先关注最贫困的一部分人群。《利益与权力》对于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引发了广泛的学术讨论。 三、《政治学报告》 《政治学报告》是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所著,于1963年出版。这本书系统地分析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领域。摩根索强调政治学要关注权力和决策的实际运行,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分析。他还提出了“政治系统”的概念,将国家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政治学报告》对于深入理解政治学的本质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四、《皮格马利翁课程》 《皮格马利翁课程》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金所著,于1962年出版。该书以对古希腊政治思想家皮格马利翁的研究为主线,展示了政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拉斯金通过对古代政治理念的探

高中政治教师必读十类书籍

高中政治教师必读十类书籍 第一类:政治学科教学的工具书。如《辞海》、《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世界政党词典》、《世界议会词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词典》等。 第二类: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中国古典名著译著丛书》、《新编诸子集成》。第三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自然辩证法》《费尔巴哈和古典哲学的终结》《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 第四类:我国的重要政治、历史、法律文献。《宪法》、国家重要法律、《中共章程》、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历年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第五类:与高中政治课内容相关的高校教材 1.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宏观和微观)》中国人大出版社、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2.哲学: 《哲学通论》,辽宁出版社,1998年,孙正聿著 《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任继愈主编 《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张岱年 《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冯友兰著 《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冯友兰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罗素 3.政治学 《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王惠岩主编 《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政治学导论》,中国人大出版社,2000年,杨光斌主编 4.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年,高放主编

从政必看的经典书籍

从政必看的经典书籍 摘要: 一、引言 1.主题介绍:从政必看的经典书籍 2.背景及意义:提高从政者素质,助力国家发展 二、政治理论类书籍 1.《共产党宣言》 2.《资本论》 3.《国家与革命》 4.《论持久战》 三、历史类书籍 1.《史记》 2.《资治通鉴》 3.《中国通史》 4.《世界历史》 四、经济类书籍 1.《经济学原理》 2.《政治经济学》 3.《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4.《世界经济概论》 五、法律法规类书籍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六、领导与管理类书籍 1.《毛泽东选集》 2.《邓小平文选》 3.《江泽民文选》 4.《胡锦涛文选》 七、总结与建议 1.综合阅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 正文: 在我国,政治人物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本文为您推荐了一些从政必看的经典书籍,旨在帮助您更好地提升自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政治理论类书籍是提高政治觉悟的基石。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念和目标;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特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则提出了我国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 其次,历史类书籍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以史为鉴。司马迁的《史记》

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史书之一,详尽地记录了我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全面反映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和赫伯特·吉斯克的《世界历史》则是系统学习世界历史的佳作。 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类书籍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持。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和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经典教材;陈锡联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保罗·萨缪尔森的《世界经济概论》则分别论述了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策略。 法律法规方面,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是保障国家秩序和公民权益的基本法律依据。 领导与管理类书籍方面,学习前辈领导人的思想是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的文选,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从政者应广泛阅读这些经典书籍,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现代西方著名政治理论家及其经典著作

现代西方著名政治理论家及其经典著作 1。伊斯顿的政治输入输出系统(政治系统的宏观运行模式)――《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南大版《宏观政治学》P120-121以及笔记上有相关内容) 2。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系统论――《比较政治学》(以世界各个国家为研究对象) ①政治体系论 A.用政治体系代替国家,功能代替权力,角色代替职位 B.一切政治体系都与两种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国际、国内),政治体系是社会在国际、国内环境中有意识地制定和追求集体目标的工具 C.结构和文化是了解政治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 D.政治体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输入――转换――输出 ②比较政治理论 A. 政治制度的分类。1956年,伊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分为英美型、工业化、集权化、欧洲大陆型;1966年,认为可分为原始、传统、现代型。经济上可分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上可分为民主体系与独裁体系 B。比较政治的标准――与政治发展相连 政治发展是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较为广泛的发生的过程中,政治体系、过程、政策的变化,其标志有:结构日益分化、公民相应价值观念和态度的变化等 3.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论――《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关于政治发展理论的专著(1968) 本书主要内容: ①从宏观上论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二战后亚非拉一大批国家纷纷摆脱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独立,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到 20世纪 60年代除少数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不仅没有摆脱贫苦和落后,反面陷入了政治的动荡和暴力冲突,本书分析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荡的原因,指出一个国家如何才能避免政治动荡实现政治稳定中的发展,获得现代化的成功 ②在本书中,作者指出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就在于现代化,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亨廷顿在考察了许多国家的情况后指出,经济发达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政治上都比较稳定,而发生政治动荡的大都是经济上有一定程度发展的国家。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集团的分化,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民众参与期望的提高,远远超过了政治体制的承受能力,导致了社会紊乱。而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所谓强大的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 ③亨廷顿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局势的普力夺政体和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进行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不同的困难、利用独具的有利条件的情形逐个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亨廷顿在本书中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4。派伊的政治文化论?――《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 ①政治文化是每一种政治体系所包含的特定行为取向,其包括领导与公民两个层次的政治取向 ②政治文化涉及到人们不同层次的思想意识与情感,包括深层的感情领域,普遍持有的信念 ③政治文化在现代政治分析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标志着人们对整体政治系统进行研究,同时不放弃个体心理学的长处

地缘政治类书籍

地缘政治类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地缘政治的经典书籍推荐: 1.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 - 美国政治学家弗里德里希·朱特尔(Friedrich Ratzel)所著,是地缘政治学经典之作,对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政治地位等因素对国家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 2. 《地理决定论》(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 美国地理学家詹尔斯·蒂洛达诺(Jared Diamond)所著,通过世界各地不同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剖析了地缘政治对历史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3. 《地缘政治:世界形势的综合分析》(The Geopolitics of World System) - 著名地缘政治学家瓦采夫·考夫曼(Zbigniew Brzezinski)的作品,系统解析了国际关系中的各个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以及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4. 《地缘政治:国家、政治与世界经济》(Geopolitics: The Struggle for Space and Power) - 著名地缘政治学家约翰·纳什(John Agnew)与弥勒逊·库克(Peter Dicken)联合撰写的作品,论述了地缘政治与国家发展、政治关系、经济体系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5. 《人民的地理》(The Geography of Nowhere) - 环境作家詹姆斯·霍华德·康特勒(James Howard Kunstler)所著,探讨了城市规划对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城市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

题。 这些书籍都是地缘政治学领域的经典作品,透过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分析了地理因素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对了解当前世界格局、国际冲突和合作等问题都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