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历史教学论

中学历史教学论

中学历史教学论

2016教师招聘中学历史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教师招聘中学历史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极其不和谐局面,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干预"使之()。 A. 推行国有化政策 B.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 计划经济替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D. 政府推行社会福利 2..从结果上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 A. 极力加强皇权 B. 竭力削弱相权 C. 削弱将帅权力 D. 削弱地方财权 4.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B. 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 C. 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 D. 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5.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6.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后来加冕称皇帝的是()。 A. 威廉二世 B. 查理二世 C. 路易十八 D. 拿破仑 7.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A. 海地 B. 玻利维亚 C. 墨西哥 D. 哥伦比亚 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事件是()。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 D. 马克思、恩格斯的巴黎会晤 9.俾斯麦完成统一德国的主要手段是()。 A. 改革内政 B. 加强经济实力 C. 推行"铁血政策" D. 动员全国人民 10. 19世纪中期,深入探索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道尔顿 C. 门捷列夫 D. 居里夫人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1.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 A. 上课准备充分 B. 课堂活跃有序 C. 师生平等 D. 教学民主 12.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地位。 A. 主导 B. 领导 C. 辅助 D. 启发指导 13.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 前摄干扰 B. 超限抑制 C. 消退抑制 D. 倒摄干扰 14. ()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A. 学生 B. 教材 C. 学习过程 D. 学习情境 15. 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A. 群体凝聚力 B. 课堂气氛 C. 群体规范 D. 学校人际关系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2分) 16. 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检查方式是、。 17.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因素与因素的影响。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材整理)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 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 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 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2、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P29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答案

0-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哪些问题32页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历史课程的本质是什么需要探讨历史课程的基本原理,以指导历史课程的编制与历史教学的实践,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学”等问题;需要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转换和应用于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解决怎样研制历史课程和如何组织有效的历史课程教学等技术性问题,所以,历史和教学论应该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0-4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呢11页 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领域。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探讨的是“教什么”、“为什么教”的问题,而教学强调教师的行为,探讨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课程与教学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 1-1确定历史课程目标的依据41页 历史课程目标的拟定,需要综合考虑历史学科、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历史课程目标一定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围绕公民素养的培育这一社会要求,探讨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获得怎样的历史认识,养成我们所希望的公民素养 1-4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44页 这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拥有一定的实践性的历史人文知识,透过历史知识进行反思,形成自我的历史意识,对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思考;透过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评价或情感反应,理解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行为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的文化发展的,形成自信、进取、乐观、不断完善自我、爱憎分明的人文态度,进而形成具有以人为本的观念、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追求完美的个性;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反思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坚持理性、实证、怀疑、民主、奉献等人文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5 历史课程公民教育目标:44页 历史学科的公民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政治说教,它使通过具体的历史情境以及所产生的学习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理解人类社会,反省人类的行为,深化和发展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陶冶学生的公民意识。历史是一门思考的学科,借助于历史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质疑、批判、反省、包容、理解、欣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用平等对话的方式来处理矛盾冲突等个性品格,进而养成责任心。具体包括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尊重本国传统、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等;道德教育:崇尚仁德、关心、宽容、尊重差异、尊重他人、理解、坚毅勇敢、刻苦勤奋、立志敬业等;意识形态教育:民族文化意识、自觉践行社会的核心价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我是中国人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I am Chines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能借助汉语拼音朗读句子。知道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2.通过看图学句,理解5个词语。 3.学会3个偏旁:日字旁,爪字头,方框儿。 4.学会5个生字:我、是、爱、国、星。 教学重点、难点 1.进行字、词、句的训练,理解句意。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田字格小黑板,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能看懂图意,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能借助汉语拼音朗读句子,知道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我国的国旗是五

星红旗。 (二)通过看图学句,理解5个词语:我、是、爱、中国、五星红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句子和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解释课题:“看图学词学句”这种新的类型的课题,是让我们通过看懂图意,学习句子,理解词语,再学习词语中的生字。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2.天安门在什么地方?(首都北京城区中心) 3.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子的? (三)指导朗读句子,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1.读纯拼音句子。 (1)读第2句纯拼音句子。(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①学生自读,找出难读的音节和生字的音节。 ②出示卡片,读音节与音节词语: w%m6n w(x9ng gu$q0

t4iy2ng y@t$ng sh@de w$mende sh5ngq! ③学生自读,教师检查。(指名读) (2)理解句意。 ①第1句读后,提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了?师述: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她代表我们的国家。 ②读第2句,问: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什么?(国旗升起的时间)师述: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天安门在北京城区的中心,升旗的旗杆在天安门广场上,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后,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天天和太阳一同升起。这幅图画的是各族少年儿童欢聚在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前。天安门广场上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情景。 (3)指导朗读句子。 2.读汉字注拼音的句子。 (1)朗读方法。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拼读或直呼拼音句子;第二步,逐步过渡到目视双行,即读拼音的时候,眼睛扫视汉字,读汉字的时候,眼睛扫视拼音。第三步,通过练习逐步达到读汉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能很快地借助音节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 出题人:答题人:判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颁布的。 A、1954年 B、1956年 C、1963年 D、1986年。 2、1986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是由()个部分组成的。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七个。 3、历史知识的重要特征是()。 A、科学性 B、过时性 C、具体性 D、综合性 4、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是()。 A、史论结合原则 B、重点突出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5、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①充分全面的备课②要有计划性③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④要有针对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历史知识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A、科学性 B、过时性 C、具体性 D、综合性 7、确定中学历史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 A、课堂教学类型 B、课堂教学内容 C、历史知识特点 D、学生的身心特点 8、新课程的总目标是()。

A、全人发展 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C、为了一切学生 D、为了学生的一切。 9、备课的种类一般可分为三种,即()。 A、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学期备课 B、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单元备课 C、个人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D、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10、历史教案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种,即()。 A、知识型、教法型、综合性 B、知识型、教法型、详案 C、详案、简案、微案 D、教法型、详案、简案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师只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而不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一看法对吗?为什么? 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 情感: 1.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2.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热爱祖国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居“五爱”教育第一位。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对小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这是道德启蒙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本课提出要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教育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坚持不懈,反复进行,由浅入深,不断加深。在启蒙教育阶段不可要求过高,本课按课程标准要求,只进行最低层次、最浅层次的教育,即:“我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应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以“爱”贯穿全课,要采用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特点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1.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和照片,教师还可提供相应的挂图、幻灯、录像,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材料,产生对祖国的爱,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采用一些艺术形式,如唱歌、朗诵诗歌等,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引导学生用歌声和诗歌朗诵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本课教学的知识点较多,但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使学生切实记住。

本课内容丰富,插图、照片也不少。在教学中要组织安排好,使教学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一课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2.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 情感: 1.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2.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大中国》这首歌吗?会唱吗?下面咱们就来一起唱一遍。 1.放音频:《大中国》下载 同学跟音乐唱。 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是唱什么的吗? 师:中国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中国人。 板书:我是中国人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编纂历史遵循原则: ①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②符合基础教育要求 ③建立在时序框架下

-音乐-四年级下册-《中国人》教案

《中国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人》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 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中国人》,感知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 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中国人》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方法 欣赏法、引导法、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看图片。 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图片包括中国各个地域、多种文化和不同民族,看到这些让我感到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繁荣富强,我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三、新课教学: (一)导言: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繁荣富强,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由著名词作家李安修作词,陈耀川作曲的歌曲。 (二)出示课题:音乐欣赏《中国人》,播放歌曲《中国人》。 1.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三)演唱感受: 1.再次播放歌曲《中国人》。 2.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3.教师范唱,学生随哼唱主旋律。 4.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中国人》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 (四)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 (五)复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新时期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有感情地齐唱歌曲《中国人》。 四、课堂小结: 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让我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曲《中国人》。

中学历史教学论讲义

中学历史教学论 第一章:绪论 一、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定义:以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以历史教学原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 二、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对象: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评价) 内容:探究性教学:1、探究历史教学原理(为什么教和学);2、探究历史教学内容(教材)教什么学什么。3、探究历史教学模式(怎么教、怎样学);4、探究历史教学的评价(教的如何,学的如何)。 专题式教材,贯通古今中外,一定要充实学科知识,这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以马列主义,毛思,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学科性质 一认为:应用教育科学范畴;二认为:理论教育科学的范畴(都应属于应用教育的范畴,是综合科学)。 四、研究现状 五、学习的意义和要求p12-16:要提高认识;态度端正(按老师要认真去做);充分的理论功底;注重实践(观摩、操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二章: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 一、中学历史课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和历史学: 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对历史的研究。 2、地位:是实现中学培养目标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按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并为高一级院校培养、输送人才,坚持社会主义与教育相结合,教育为人民服务。 3、作用:(1)、是现实中学教育目标的一门基础科学: 工具类课程:语文、英语、数学 知识类课程:历史、物理、化学 技术类课程:计算机、体育、音乐。。 政治类课程:法律、哲学、思想政治 (2)、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课程。(3)、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识宝库。 二、制定任务的依据:p63 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体现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3、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 三、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1、教学目标:课改的“三维目标”p71(1)、知识与能力—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和核心。(2)、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目标,内涵上强调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注入式—探究式;接受式—发现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都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我们都是中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 2认识句号。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 课前准备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VCD音乐带。 2生字卡片。 3中国地图。 4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谈话引入 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下面先请同学们听一首优美的歌曲。 三、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VCD音乐带 请你说说我们祖国有多少个民族。你知道有哪些民族?(同桌

互说,小组交流) 四、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反复地读。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提示:“人”、“中”是翘舌音,“自”是平舌音。 五、投影展示图画,以图助读 1看图。四人小组说说图上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2读课文,进行句子训练,认识句号。 (1)教师范读。 (2)用提问方式引读句子。 (3)练习用“……是……”说话。 3分角色表演。 甲:我是汉族。 乙:我是回族。 丙:我是苗族。 全班合: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4理解“祖国”一词。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师: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儿歌。以表达我们对祖国妈妈的爱。(屏幕显示) 星星是太阳的孩子, 浪花是大海的孩子。

花朵是春天的孩子。 小草是大地的孩子。 雄鹰是蓝天的孩子。 我们是祖国的孩子。 5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电脑显示生字书写顺序。 6提出问题,讨论互答。 (1)你从这一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关于这些问题,下课后,我们可以共同讨论。也可以读读有关的书籍,我们会从中得到更多更多的知识。 六、小结

读《中学历史教学法》有感_心得体会

读《中学历史教学法》有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读《中学历史教学法》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读《中学历史教学法》有感 高一历史组史晓旭 工作一年有余,在这期间里我不断地思考:教给学生什么,只是单纯的书本知识?新课改下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应试教育如何结合?这个寒假我读了叶小兵教授的《中学历史教学法》一书。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师成长的专业课,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解决了我专业发展成长中的很多问题,感触颇深。 一、历史教学是什么 ——是职业、是事业、是生命 历史教学是什么?职业乎?事业乎?生命乎?对于大多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教学首先是谋生的职业。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历史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都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但"教书绝不只为稻梁谋",在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我们会与很多专业问题碰撞。只有积极地面对这些问题,潜心于深刻的阅读与思考,才会收获荣誉,收获地位,由此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神圣感,在这个基础上才会致力于历史教育事业。这个时候,我们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已经从职业上升到事业阶段。这个阶段还是从功利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教学。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我们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当我们的教学技能非常精湛了以后,又该出现新的追求。将跳出传统的枷锁,在历史教学海洋中"苦修"、"遨游",深刻体味着经典之精髓和学术之精粹,才能做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对历史教学由平淡到热爱乃至珍爱,将自身自然地融入历史教学中。此时,又达到了人生的另一境界,即将历史教学视为自己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说:"历史便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又说:"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个生命。更透彻一点讲,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是的,历史本身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生命,只有把历史教学视作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才能真心去呵护它,珍惜它,发扬它,我们的历史教学才会时时焕发出人性的光辉,生命的色彩,理性的灵光。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人文社会科学、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2、目标性、思想性、精选性、可行性 3、史观、史料、时空、方法 4、互动性、交往性 5、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6、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 7、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8、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 9、纸笔测验 10、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 11、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2、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3、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二、选择题 1、D 2、B 3、C 4、B 5、A 6、D 7、 A 8、D 三、简答题 1、初中历史教师在面对历史教材时,应注意哪几点? 第一,历史教材不等于历史

第二,在历史教学中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教材中的史实与观点 第三,历史教材只是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和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工具 2、历史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提出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注重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 第一,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源于历史教师观念创新 第二,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有赖于历史教师内在素质创新 第三,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第四,突破传统教学技术的限制,处理和挖掘多样化的教学素材 第五,突破传统教学的观念限制,力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学习自主化 第六,突破传统教学中信息通道单一的限制,倡导多向的互动交流,实现学习自觉化 4、新课程标准与原课程在课程设计思路上相比变化较大。其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更加具体 第二,突出历史时序性,变更了教科书编写体例

【知识学习】《中国人》教学设计

《中国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都爱自己的祖国。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国、你、是、他、们、都;认识“□”(方框)、“”(单人旁)、“”(日字头)、“”(右耳旁);掌握“你”“他”“中国”“中国人”“我们”“是”等词语;进一步认识句子和句号。 3、学会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会用“我”“你”“他”和“爱”说话。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说话,初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和偏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拼读音节:menshidouguo 2、用卡片认读:日、玉、地、走 3、认读偏旁和基本笔画: 二、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问:知道这是什么吗?(认读卡片“中国”。)谁知道中国的全称叫什么?谁能用“我们的祖国叫。”来说一说? 2、指着长城问:这是什么地方?告诉学生: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它象征着祖国。 出示投影覆盖片,告诉学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你认识吗?(可让学生上台来指图说说)他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都是什么人?(中国人) 3、出示课题,齐读。 三、初读课文。 1、课文有几句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带拼音的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四、教学生字词。 1、分别指名读五句话。 2、卡片认读生字词,重点正音:是—翘舌音。们—轻声。都—避免与“多”混淆。 3、教学新偏旁。认识方框儿、单人旁、日字头。 4、师生共同分析字型,理解字义。 国:全包围结构,外面是方框儿,里面是“玉”。写时

教师招聘中学历史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中学历史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从结果上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2.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极其不和谐局面,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干预"使之()。 A. 推行国有化政策 B.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 计划经济替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D. 政府推行社会福利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 A. 极力加强皇权 B. 竭力削弱相权 C. 削弱将帅权力 D. 削弱地方财权 4.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 B. 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 C. 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 D. 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5.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6.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后来加冕称皇帝的是()。

A. 威廉二世 B. 查理二世 C. 路易十八 D. 拿破仑 7.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A. 海地 B. 玻利维亚 C. 墨西哥 D. 哥伦比亚 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事件是()。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马克思、恩格斯的巴黎会晤 9.俾斯麦完成统一德国的主要手段是()。 A. 改革内政 B. 加强经济实力 C. 推行"铁血政策" D. 动员全国人民 10. 19世纪中期,深入探索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道尔顿 C. 门捷列夫 D. 居里夫人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1.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 A. 上课准备充分 B. 课堂活跃有序 C. 师生平等 D. 教学民主

四年级音乐下册 第1课《中国人》教案 花城版

中国人 教学内容:唱歌《中国人》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中国人》,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师生活动 1 教师敲击节奏 2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 3 教师把节奏写到黑板上,解决难点。 4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解决乐谱中的难点。 5 节奏训练 6 发声练习 12 34 | 5 - | 54 32 |1 -|| 啊-------- 啊-------- 啦-------- 啦--------- 四、授新 1 初听,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快乐的情绪和热烈的场面 2 视唱,先模唱主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听辨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 4 采用听想法学会歌曲,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5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6 通过听,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7 让学生哼唱主旋律五、创编活动 学做一两个简单的动作,随音乐边唱边表演,体会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六、归纳总结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小朋友要团结友爱,组成一个爱的大家庭。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七、拓展延伸

中学历史教学论笔记

中学历史教学论笔记 一、名词解释 1、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了历史教学的目标、过程、范围及教学要求等重要内容,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所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方法的确定,要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设备及教师本身的教学特长等因素。 3、维格教学 也称微型教学或小型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技能,如“导课技能”、“结尾技能”等,并对每一种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受训者教学技能的师资培训模式。 4、讲述法 讲述法是由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5、叙述法 叙述就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或历史人物活动的时间顺序,对其史实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叙述一般以叙事为主,所以也称为叙述式讲授。 6、描述法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重现逼真的历史场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在必要时还要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场面、某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外貌形象进行描述。其特征是生动、形象、逼真。 7、讲解法 讲解法是对史实运用分析、综合、对比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形成历史历史概念和提示历规律的讲授方法。 8、图表示意教学法 简称图示法,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字母、数字、表格、符号等表示历史事实或历史概念,用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9、谈话法 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回答,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10、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换意见,从而达到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11、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学生回答作出反应的技巧和能力。它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双向交流的桥梁和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纽带。它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 12、变化技能 变化技能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双边互动、学生多边交流及教学模式等的转化技能。教师用对学生不同刺激方式变化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 13、演示技能 演示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向学生展示直接教具和示范实验来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已使学生获得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14、导入技能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导入技能就是指导入的技术、能力。 15、结束技能 结束技能是指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训练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所学新课知识和学科能力进行系统强化的教学行为。使之稳固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一类教学行为的技能。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以利于下次教学的改进。 16、组织技能 教师不断组织学生注意,引导学习,严格纪律,保持秩序,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关节点,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情感、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中学历史教学法

十三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与《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把《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合称“十三经”。 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何炳松先生翻译的美国亨利·约翰生(Henry Johnson)先生的专著《历史教学法》。 苏联历史教学法基本上是侧重具体的历史教学方法的。 苏联的历史教学法在我国当时的影响,他们总是把学生看作被动地接受知识者,而不把学生看作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围着教师转,而不是教师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极端地强调教师的尊严,主张“在教师里,教师的话就是法律” P4 1979年,北京师大联合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师范院校用的《历史教学法大纲》,并编写了《中学历史教学法》,于1982年出版。这是我国学者独自编写并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中学历史教学法教科书。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特殊矛盾性是什么呢? 在中学的历史课程中,,教师向学生教什么历史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如何教,学生应如何学才能全面地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的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学科属性是什么呢? 它应该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教育科学有理论教育科学和应用教育科学两类。显然,历史教学法属于后者。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一)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二)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练习 (三)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四)要多观摩、多揣摩 (五)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历史课程的编制 1.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2.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原则 3.建立在时序框架下的原则

中学历史教学论复习资料.docx

第一节现代教育理论与历史教学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历史教学 1.建构主义概念及主要观点 对知识的看法; 对学习的看法; 对学生知识背景的看法。 2.建构主义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学习观: 知识不是通过反复训练或强化刺激的手段获得,而是通过个人经验与探索发现、重新进行建构。 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更要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屮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学决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技能的过程,课堂核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要从前台推拒幕后,要从“演员”转变为“导演”。 3.建构主义指导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主张以核心问题为屮心,自下而上地建构知识体系,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学情分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因而在教学设计Z前要对学生可能的学习经验进行分析,哪些知识学生是已经掌握了的,或者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哪些知识学生学习将会遇到困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Z前都要做到心屮有数,如数家珍。这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 (2)中心提炼 每一节课必须有教学重点。每一课时的教学屮心可以因为教师或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但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设计,通常要求教学屮心同时也是课堂的终点。 (3)结构设计 建构主义设计屮,结构是课堂的支柱,结构的生成也就是课堂的生成,因此结构的形态也就体教学流程的安排及课堂教学时间上的分配。教学设计者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根

据学情设计结构的起点,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的终点, 而后考虑从结构的起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添加的其它旧有知识或新知识,同时赋予这些知识以一定的逻辑定位。 (4)资源整合 如何建构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是运用建构主义指导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科书的编写关注的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关 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科书的体例与教学关注的焦点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偏 差,这就耍求教师大胆整合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情境,巧妙设计问题,授予学生建构知识的自主权,充分凸显学生建构知识的主体地位,成功实现教学目标。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历史教学 1?皮亚杰观点: 智能以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 缺陷: (1)对智力的内涵认识过于狭窄; (2)忽略了智力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3)忽略了智力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 (4)无法说明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影响。 2.多元智能理论 关于智能的种类语言智 能逻辑数学智能身体 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 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内心自省智能口然观察能 智能 3.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学生观:学校不存在“差生”,而只有“希望生”或“潜能生”,具有不同智力特 点的人才。 教师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 教学观:因材施教(不同内容和学生) 评价观:多用几把尺子去衡量学生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我是中国人》是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一课。这一课是全册书的开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我是中国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书中采用图配文的方式——天安门、五星红旗和56个民族的孩子身着各自不同民族的服饰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场景图,配合“我是中国人”的文字。通过观察和读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二、学情分析 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活动主要是游戏。他们在阅读方面表现为初步开始学习借助图画阅读。在观察能力方面,他们主要表现为能整体观察画面,并能透过图画知道图画上主要表达的内容。与此同时,也能观察到图画中的细节。因此,《我是中国人》一课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图画中的天安门、五星红旗,他们早已认识,而56个民族的孩子是观察的难点,他们在观察时会只停留在都是“小朋友”的表层,对于具体服饰所对应的民族认知上比较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学时,不必拘泥于非要学生把图中每个孩子代表的民族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只要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就行了。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画,知道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标志,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清楚响亮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了解班级里学生的民族所属情况。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首先欢迎你们进入小学开始了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在第一次的语文课上,将要学习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我是中国人》。 (板书:我是中国人) ①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它的名字叫什么吗? ②中国是我们祖国的名字。这个名字是简称,有谁知道它的全称? ③ (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认读祖国的全名。 ④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学习课文 1.认识“五星红旗”和“天安门”。 ①观察书中图画,说一说:五星红旗是怎样的? ②你看到了怎样的天安门? ③音乐,律动。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前国旗升。 ④“天安门”、“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标志。你还知道我国的标志有哪些? (适当补充介绍:国徽、国歌) ⑤创设情境,模拟升旗仪式的情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