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

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

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
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施瓦布(J. J. Schwab)同布鲁纳(J. Bruner)等人在美国联合领导了“新课程运动”,即结构主义课程运动。这一课程运动旨在以学术中心课程的开展来弥补原有课程结构的缺陷,解决美国教育落后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然而,在结构主义课程运动中,由学科专家设计、开发的课程在内容层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发展特点相脱离,学生和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对抽象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这导致新课程改革未达到预期效果而被迫中止。在改革失利后,施瓦布对结构主义课程进行了反思,指出在传统课程模式下由于课程理论的单一及抽象等问题使得课程领域岌岌可危,并逐步步入穷途末路。针对课程领域所面临的危机,施瓦布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汲取亚里士多德、杜威等学者的思想,提出了实践课程理论,试图通过回归“实践”来实现课程领域的复兴。施瓦布提出的实践课程思想在当前课程改革及相关研究中仍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挖掘能够为解决当下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引。因此,立足于当下课程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施瓦布实践课程思想,深入挖掘“实践”概念的内在意蕴,通过将“实践”概念置于特定的背景中,从多维视角对其进行解构,进一步借助“实践”概念的意蕴来揭示其实践课程的本质。

1

施瓦布“实践”概念的意蕴

教育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即为实践问题。“实践”作为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主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已成为政治哲学的关键词,指向政治实践与公民生活。[1]而施瓦布所说的“实践”是指“一个复杂的领域,亦可称为一个复杂的学科……这一学科涉及选择和行动,它与设计知识的理论领域相对。它的方法产生合理的决定……”[2]结合实践概念的理论渊源以及施瓦布对实践概念的解释,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真实意涵,具体而言包括探究、抉择、审议以及实践兴趣四个方面。

(一)探究:实践的初始导向

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中,探究(enquiry)占有着重要地位并被置于课程的中心。探究作为实践的原始触点,最终也指向实践。在实践课程中,探究可被视为是实践的导向,由探究思想引导着实践概念的延伸,两者在主体及方法等层面具有内在统一性。在施瓦布的著作中,探究概念的提出原为表达其通识教育思想,后来也为实践课程的提出提供了导向。探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被人为地划分成了两个层面,分别为学习内容层面和学习方式层面,即“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探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3],其中教学过程本身亦是一种探究。施瓦布的探究课程思想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学生通过探究进行学习,而教师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的学习,两者均为探究的主体。在探究的内容与方法层面,施瓦布认为两者存在统一性,并提出在探究过程中应包含讨论与协商环节。这一观点引申至实践课程中便体现为强调学生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强调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以及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协商与审议。

施瓦布的实践课程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与创造者,两者应被纳入课程之中,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要素而存在,并在课程的开发及决策过程中发挥其实质性作用。他认为应由学生来定义课程,强调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的生活为目的,使学生通过参与课程开发投入自身生活之中,并在生活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此外,就课程开发的过程与结果而言,实践性课程观提倡要将过程与结果相统一,强调课程本身便是过程,而过程及实践行为的目的亦为

其本身,因而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强调要将课程结果内化于过程之中,通过具体的情境与现实需要的结合获取结果,从而避免课程与现实脱轨而变得抽象且无实践意义。最后,探究过程中的讨论协商与其所导向的实践审议之间也存在着共通之处,体现了实践概念中对探究意涵的延伸。因此,在探究与实践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充分与必要的关系,即由探究导向实践,再由实践完善探究,从而实现课程的最终复兴。

(二)抉择:实践的必然结果

在施瓦布看来,实践是一个涉及行动与选择的复杂领域,而实践的结果则是“一项决定、一个选择、对可靠的行动的某种指导”,并且这一决定和选择将具有永恒的不确定性。[4]因而,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中,实践的最终结果便是指向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合理性选择与行动。实践的结果表现在课程中即为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对所遇到的具体事物做出合理的决定,即理性抉择,以使其过上更为满意的幸福生活。课程领域的这一抉择性实践结果在哲学上也蕴含着实践智慧与理智之意,实践智慧是一种内隐于实践者的理智品质或德性,是“能够使人理解实践生活的终极目的,把握实践目的的方式和手段,从而过上幸福生活的那种智慧”[5]。实践智慧所思考的对象是可变事物,其对象是具体的、直观的个别实体,运用于教育中即体现为强调通过课程使学生具备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实践理智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最终指向道德的具有实践性的一种能力,其终极目的在于使人获得美好生活。在此影响下,施瓦布针对课程脱离学生具体生活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概念,并将课程指向人的发展过程及具体生活,强调实践为人之完满生活做准备。

因此,在施瓦布看来,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中新的实践或政策所出现的问题时,有能够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的能力;其功能则旨在实现个体功能,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揭示原则和方法,并运用学科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再现和扩展。[6]鉴于此,教育所从事的应是实践性问题,而非简单的对事物的接受。课程也是如此,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课程问题,使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应合理的知识、技能以及行动倾向等,以此帮助学生获取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策略与能力。而学生作为课程的定义者、课程的要素之一,则应将自身投入与其相关的适宜于生活的教育之中,通过教育理解何为好的生活,如何选择好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做出理性的决定。

(三)审议:实践的终极样本

审议是施瓦布实践课程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种课程研究方法。这一概念缘起于叶希瓦(Yeshiva)的教学实践传统,在叶希瓦看来,学生的学习产生于对审议的承诺,其中学习是学生通过参与而实现的表现性行为,学习空间的大小则由学生彼此之间交流的强度与质量所决定。[7]施瓦布的审议概念继承了叶希瓦实践审议的意涵,用以描述课程及其创制方式。此外,审议作为施瓦布实践的方式,也受到了杜威民主主义思想及塔木德辩论思想的影响。杜威提倡将教育与民主相结合,首次打破传统教师中心论,提出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中心,这一思想为施瓦布所继承发展,在课程中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出课程审议实践模式,即实现多方自下而上参与课程开发。而塔木德的辩论艺术强调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即在讨论的过程中没有某种确定的答案提出,所有可能的观点均可被开放讨论。辩论的开放性体现在施瓦布的实践概念中便是“审议”,即在课程开发决策的过程中,课程并不是完满的、已知的,而是由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员就课程问题进行对话而达成的共识。

在施瓦布看来,审议是一个繁杂的实践过程,其对象为实际的、具体的个案,而个案的处理需要运用到多种原理,因而施瓦布的审议具有非演绎性。并且,审议的目的在于使个体能够

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作出具体行动的决策,而不是对事物进行解释或归纳,因而审议也具有非归纳性。[8]但审议的过程是纷繁复杂的,在课程范畴中,审议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式,既需要考虑到课程的目标与手段,也需要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公众(a new public)。在课程开发中,这一新的公众主要由教师、学生、校长、课程专家以及社区代表等组成,其中教师和学生是课程主体中的核心。课程审议则是由课程主体通过平等对话与协商的方式,确定特定课程情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课程中的各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达成暂时性共识,进而针对课程问题拟定多项备选方案,对各项备选方案进行权衡,以选择最佳(best)方案,最终对备选方案进行预演,反思目标并做出最后的选择。[9]课程审议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课程诸要素之间实现动态平衡,以解决课程问题,为了达到这一平衡状态,需要不断进行循环往复的课程审议,即课程开发主体需要不断对课程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协商,直到达成最为恰当的一致性策略。因而,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中,我们可以将审议作为实践的最终样态,换言之,即实践性课程是审议的,而审议也是实践的。

(四)兴趣:实践的根本追求

施瓦布的实践概念主要针对传统课程理论过于抽象、单一等问题而提出,以期改变课程领域对理论惯性的、错误的依赖状态,从而实现课程领域的再次复兴。传统课程理论模式更多地指向“技术兴趣”(technical interests),强调通过合规律的行为来控制外部环境,并关注事物的外在目标,强调结果和目的,其核心则在于将环境作为客体加以控制。[10]技术兴趣体现在课程领域则是强调对学生学习行为以及教师教学过程的控制,并通过已定目标控制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它在课程实施中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过度强调目标与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的结果。因而,以技术兴趣为导向的课程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易造成人的主体性消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技术兴趣在课程理论中所造成的弊端,施瓦布提出了以“实践兴趣”(practical interests)为指向的实践性课程,并将实践兴趣作为实践性课程的根本旨趣。

实践兴趣与技术兴趣相对,也可称为实践理性或实践旨趣,所指向的是一种建立在对意义一致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来理解环境的基本兴趣,它主要强调行为以及过程本身的目的,强调对环境的理解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1]在施瓦布所建立的以实践兴趣为基础的实践课程观中,他将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其系统要素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课程系统的平衡。在这一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成为了系统要素的核心,由教师和学生担任课程的主体与创造者,以此突破传统课程理论中对教师和学生的控制。此外,实践性课程观也强调实践课程本身的过程与目的,强调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连续同一性,打破技术兴趣取向课程理论中目标控制手段的状态,从而使课程的过程与结果相统一,使课程与实际生活及兴趣相适应,进而通过课程满足学生对兴趣的需要以及其德性能力的提高。

2

施瓦布实践课程的属性

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采用适当的材料,组织适当的活动,成功地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地提供合理的知识、技能、品味、行动和反应的倾向性”[12]。其课程的本质是实践的,从课程的产生以及实践兴趣与实践逻辑的视角来看,施瓦布实践课程蕴含着真实性、探究性、情境性以及过程性等本质特性。

(一)真实性

施瓦布指出,课程领域中存在的传统理论过于抽象的问题,使课程脱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失去了日常生活的意义,从而导致课程常被视为是无价值的。针对过度抽象的问题,施瓦布在吸收《塔木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性课程。《塔木德》所表征的是一种由理论导向实践,再由实践完善理论的方式,具体而言便是立足于理论的特定性,以解决犹太人在具体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其体现的便是一种“实践性”。[13]基于此,施瓦布在实践课程中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向学生当下生活的回归,简言之,即强调实践课程的真实性取向。其中,实践所指向的是现实的、具体的实际事物,强调回归现实的存在,即课程的当下存在和生活的当下存在。

实践课程所内含的真实性可从实践、课程以及实践课程这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实践层面而言,在理解实践时人们往往将其与理论相联系,但实践与理论之间并非绝对的二元对立关系,两者更多的是一种根本区别但又相互促进完善的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根本区别具体而言可视为抽象与具体抑或是真实之间的区别:从目的角度来看,理论的目的往往在于形成广泛而持久的真理,而实践的目的则在于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从内容角度看,理论的对象常为普遍的、永恒的,而实践所研究的对象则是具体的、实际的;从来源角度看,理论被认为产生于抽象的理论体系,而实践的问题则来源于我们现实面临或经历的具体情境。因此,从实践自身角度看,其内在地具有真实性特征。其次,从课程层面而言,施瓦布在其“实践”系列论文中指出,“课程的产生既非虚构,也非抽象表述,而是以真实的事情以及具体的事例为根基”[14]。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具体的课堂行为也都是真实的。最后,将实践与课程相融合,从实践课程角度而言,它所提供的是一种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获得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其在生活中能够做出恰当的抉择,从而选择更为满意的生活。综上,实践课程在其产生、内容以及目的等方面均蕴含着真实性特征,强调课程为当下生活服务。

(二)探究性

施瓦布的“探究”概念作为实践的内在意蕴,意味着“以探究的形式呈现科学,以及将探究作为处理学习材料的方式”[15],在实践过程中起着关键导向作用并被置于实践的核心。施瓦布实践课程的本质在于“实践”,因而将“探究”融入实践课程之中,规定着实践课程的本质属性,具体体现在课程编制与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等层面。首先,在课程目的层面,施瓦布认为课程就是行动,实践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决定、选择的能力,使其能够指导自身行为,而教师与学生的行为需要一定的理性指引,以避免其偏离实践目标。为此,施瓦布提出“探究的诱导”概念,即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使其在此空间中实现课程目标。可见,施瓦布实践课程目标内部渗透着一定的探究成分。其次,在课程编制与开发层面,施瓦布认为课程开发、编制的主体均为教师和学生,两者作为课程的创造者,在课程系统中实现着彼此间的有机互动。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由教师、学生等组成的课程主体对存在的课程问题进行审议,通过民主协商达成一致性意见,我们可以将课程主体进行民主讨论、对话的过程理解为探究过程,即由课程主体对课程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求解决策略,以实现课程要素间的平衡。最后,在课程实施层面,教师需要对材料进行探究、组织,在进行全面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践学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亦需要对所提供的各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探究,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中,课程本身便是一种探究。

(三)过程性

当代西方课程理论经历了从现代主义认识论消解向后现代主义认识论重构的转向,改变了传统课程对绝对的、客观的知识的追求,开始逐步关注课程的多元性与建构性,强调追寻个人意义。正如威廉·派纳所言,“课程不再是一件东西,而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动词、一次行动、一项社会实践、一种个人意义”[16]。施瓦布在课程理论转向的过程中被人们视为继泰勒之后的转折性人物,他提出了实践性课程理论,批判了传统以现代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课程理论,寻求一种新的课程理论,也即新的认识论——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中,课程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产品,而是一种持续复杂的对话过程。

施瓦布对课程即过程的诠释主要是从实践课程的取向与审议两个层面进行的,他认为课程必须来自于现实课堂的即时性需要,即发生在现场的个人的过程,其中包括现场中的教师、学生等,从而通过课程这个过程产生多元的可能性结果。[17]而其所提出的实践性课程也并非将实践视为课程本身,抑或是将实践视作课程的内容,而是要求在实践性课程中尊重课程的过程属性,从其实践取向来看,根本上即为人的发展过程取向。[18]此外,从施瓦布所提出的“审议”概念来看,审议作为实践性课程开发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课程主体对现实存在的课程问题进行平等的对话协商,以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对问题达成一致性理解或解释,而审议程序本身便可被视为一个过程——一个由课程主体参与并对话互动,进而做出决定的过程。

(四)情境性

当在判定某一情境中“应当做什么”与“应当如何做”时,我们既离不开一般法则的引导,也需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具体情境,如若一般的法则游离于具体情境,那往往容易使其流于抽象的形式,其现实的规范作用也难以真正实现。[19]在传统课程领域中,课程理论存在的过度抽象问题多源于其与实际情境的脱离,而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课程是没有价值的,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着重强调课程与具体情境的结合,以及向实际生活的回归,通过将课程中的理论(一般法则)融入相关境遇之中,使其发挥现实价值。

施瓦布实践课程中所内含的情境性具体可从实践与课程两个层面加以解析。实践就其自身而言本身具有情境性,它与理论所体现的普遍性、一般性相对,它所关涉的往往是“处在特定情境中的个人对该情境及其问题的认知和行动”[20]。实践的内容往往是具体的,并受所处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而言,其内容也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情境,根据具体事态时空的变化,实践的最终存在方式以及结果也随之改变。因此,实践本身就是一个事件、一种情境。从课程角度而言,课程本身是动态的,其价值存在于具体的课程情境之中。课程产生也依赖于一定的实践情境,具体体现为课程自身所负载的特定的时间、空间以及人物等。此外,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担任着情境调节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即教师通过对具体课堂时间、空间及参与者进行调控,使学生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情境之中进行课堂活动,此外,教师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境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控,合理把握课程的预设内容,并根据具体境况生成相关内容,实现课程的有效实施。

3

施瓦布实践课程的旨趣

施瓦布实践课程观的确立突破了传统课程模式中对理论的过度依赖,强调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结合,以有效解决课程中的实践性问题。此外,实践课程的提出明确了课程的实践兴趣价值取向,强调以“理解”为核心,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与智慧关注,确立了课程的主体及生命立场。

(一)平衡理论情境,指向生活智慧

在上述分析实践课程的本质属性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实践还是课程,抑或是实践课程,它们都内在地携有情境性特征,具体而言即指向当下的实际生活。施瓦布认为,“脱离学生生活的教育是一项失去意义的事业,因而没有任何的价值,而当前课程已完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21]。因此,他提出课程乃至教育要为了生活,且必须为了生活。在施瓦布看来,传统课程提供给学生的均为绝对的、客观的知识,游离于学生的生活及其所生存的世界,难以为学生的当下实际生活做准备,体现在当前社会即为“读书无用论”。就问题原因而言,主要归咎于学校教学活动的弊端,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被限制了自由选择的个体,其自由的课程参与权被剥夺,缺乏选择学习自己想要学习或是所擅长的内容的机会,而这些机会为学校所控制。学校过早地使学生朝着预设的单一目标发展,使教育的目的局限于在学生与未来工作之间搭建桥梁。因此,学生在课程中难以获得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做出恰当决定的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施瓦布指出要确立一种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的课程,并通过课程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抉择的能力,而这一课程需将与人相关的全部学科作为内容,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获得满意的生存与生活能力,从而享受生活、享受艺术、享受与他人之间的相处。此外,施瓦布认为教育也应使学生做出明智的抉择成为可能,使学生明晰其所面对的事态是如何成为决定的产物的,简言之即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生活与行动的能力。因此,课程的旨趣在于使学生获得生活智慧。

(二)追求实践兴趣,发展课程智慧

在课程发展过程中,课程研究已逐步走出枯竭境遇,自觉地朝向实践性理论认识以及情境性问题决策方向迈进。在这一转向中,施瓦布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他提出的以“实践兴趣”为根本旨趣的实践课程观为课程领域的复兴指明了出路,并在实践课程中渗透着对课程智慧的追寻。施瓦布认为,若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那么学生将无法看到课程中所包含的任何智慧,因此提出要构建凸显课程主体的实践性课程,使课程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发现课程智慧。智慧作为一个上位的世俗概念,它所表示的是一种饱含感情的、统揽性的实践艺术技巧,[22]体现在课程中则为对课程民主的追求。课程智慧在一定意义上可被视为一种教育决策,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自由,而其核心则为使人拥有民主的美好生活。为发展课程智慧,课程工作者需以实践智慧去从事课程工作,关注智慧追寻本身,提高自身探究及反思能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主体要致力于分析课程手段与目的,将何为最好的生活的考虑融入课程决策之中,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课程,使学生在课程参与中拥有自由的选择权,并通过课程指导作出合理的决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工作者需具备问题解决的能力,要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考虑到当下存在以及想象的未来,通过探究践行课程智慧,从而将美好的课程愿景付诸实践。综上,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所强调的探究、抉择、生活等均可成为课程智慧的关键构成要素,课程工作者可以通过致力于实践智慧的获得来促使课程智慧的逐步生成,从而借助课程的复兴来为人们构建民主的美好生活。

(三)提升爱与心灵,尊重生命立场

施瓦布认为,不能提升学习者爱与心灵的课程不是完善的课程,他批判传统课程设计对学科内容以及结果的过度关注,指出应以学生完整的生活取代考试结果作为评定学生的标准,并

指出要将学生视为“拥有丰富的感情,具有个体的人格特点的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智者或知者,不仅是群体中的互动者而且拥着私人的生活”[23],要将学生投入到实践之中,激发其内在的爱。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施瓦布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课程的客体或被动的参与者,而是以主体姿态融入到课程之中。教师通过指引学生在课程中进行探究,使其主动与课程内容进行平等对话,并在课程中真正认识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以及对当下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做出合理决定的能力。而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课程开发、决策及实施来体现,教师作为课程主体之一,通过与他人对课程问题进行民主的协商对话以达成一致性理解,从而做出民主决策。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探究,使其凸显学生个体的需要,并将预设的课程目标与生成的课程内容相结合,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境开展课程行为,引导学生融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在与生活相契合的境遇中进行思维理解活动,从而使其在课程中实现物质与精神的交换。可见,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中,一个核心的观点就在于通过课程主体对生活智慧与课程智慧的追寻,使课程蕴含一定的主体与生命价值。

(四)指向课程艺术,重建课程价值

在施瓦布看来,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诸多难以调和的因素,这些因素自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难以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即便采取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解决,也难以形成一般性准则。因此,施瓦布将复杂性因素的存在称为“艺术”,其中包括实践艺术和折中艺术两部分,分别指向理论补充与理论准备。就实践自身而言,它包含着诸多复杂性因素,并与具体的实践情境相联系。实践作为一种艺术,是一种应用理论的艺术,其中包括“分辨出真实的事情与理论描述之间不一致性的艺术;鉴于事实和理论的不一致,在应用理论中修正理论的艺术;考虑理论没有考虑到的真实的事情的细节的艺术”[24]。实践艺术所指向的是理论的应用问题,用以弥补理论所无法解决的漏洞,它主要针对理论指导实践这一观点而提出,在课程中即表现为将理论应用于课程实践,运用实践的艺术为课程实践服务,并为课程实践绘制蓝图。折中的艺术主要是“为实践做理论准备的艺术,是对可作为课程决策依据的每一种不同理论所透射出来的歪曲或局限的观点,进行分析和选择的艺术”[25]。简单而言,折中的艺术即采用多元思维方式,将课程主体或课程理论中的多元立场相贯通,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适应——理论在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亦成就了具体实践成为理论的具体例证。因而,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中,实践的艺术与折中的艺术共同构成了课程开发与决策的艺术,使得课程开发与决策自身具有合法性,并在所提倡的具体情境中实现了课程价值的动态生成,通过打破传统课程观念,重新确立了课程的价值立场。

总之,从多元视角解构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可揭示其所体现的内在意蕴,具体表现为对探究能力的重视,强调将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方式,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出恰当抉择的能力,并强调通过审议的方式对课程问题达成一致性理解,从而做出相应的课程决策。在对“实践”概念内在意蕴揭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实践课程的本质属性,呈现实践课程对真实的具体事例、实践情境以及课程过程的追寻,突出实践课程的情境性与动态性。而施瓦布的实践课程思想对当今课程领域的研究与改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课程领域的理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具体的课程实践,难以真正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因此,要促进课程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需在借鉴施瓦布实践课程思想内核的基础上,着重追求课程内在的实践兴趣,以实践促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再以新理论服务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适应,共同促进课程的复兴与发展。

社会实践课程 活动报告

社会实践课程报告 在这学期,我们开设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我认为这门课的开设非常的有必要。不仅对我们接触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更是在学校的有意识指引下,去完成了不少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活动。这同时对我们身心发展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意味着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们更能发挥在实践中掌握的能力和心态,来迎接社会和现实对我们的挑战。这对社会、对我们是双赢的事情。 在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不断变化,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有了更多更艰巨的挑战,这也就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里的知识,还要主动走进社会,积极在实践中学习其他的东西,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全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甚至拥有不败之地。 在志愿活动中,我理解了身为一名以后将踏入社会的社会人,必须要努力工作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而工作也绝不能莽撞自负,要听取领导者的号令,若莽撞行事,很可能会使计划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偏离。更是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清醒的认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最需要自己的岗位上去奉献自己的价值,这才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 社会实践给我的上的课,不仅仅于此,更是有对社会工作的一些亲身体验。这些亲身的体验,比起在课堂上老师口中讲述的理论知识,来的更加实在,是我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

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身为大学生,要为祖国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感谢社会实践课程对我的积极影响,愿今后每一位学子也能同我一样,在社会实践课程中感触颇深,化作他们身体力行经验的一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最新版】

工作计划参考范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最新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四班共有39名同学,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关爱空巢老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永城市第五初级中学梁红梅朱仁贵刘珍 第一部分活动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时,应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科学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实施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达成预期目标。 二、设计目标 我希望我们作为新青年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命运,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我们的父母和儿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一起努力吧!尽全力去奋斗,以避免今后怨天尤人。 三、活动准备: 1、帮助空巢老人的生活,调查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 活动安排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开题活动(包括设计研究方案,确立活动方式)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空巢老人、写体会、倡导关爱空巢老人)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活动(根据小组初步整理出来的成果,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评价。促进成果的进一步完善) 第四阶段:完成总结(有小组汇报情况,并根据自己在活动中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货)

第二部分活动与实施 四、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开题活动,确立课题探索研究方法搜集信息整理资料 活动主题:关于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 活动:寒署假期间 活动地点:永城市 活动内容:帮助空巢老人的生活,调查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实践人员: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个孩子,用尽自己一生的力量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离去。但面对老伴的离去,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忌自己的父母。但对于身居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有的儿女在身边或离自己很近,当然也有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却仍然得不到他们的呵护,甚至他(她)的儿女们希望他(她)早日去逝。可见,空巢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有的人还认为,她(他)的丈夫(妻

社会实践活动

接轨社会生活助力学生成长 ——郯城美澳学校创新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背景 社会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作为选修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推动学生搞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受到很好的德育教育,这就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扩展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近年来,高中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较差,面对各方面素质亟待提高的学生群体,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老师课堂教学都有很大难度。郯城美澳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待改进。针对学生实际,学校确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尊重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走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最好自己的特色育人之路。 二、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过程 学校视活动教育为转变教育理念的抓手,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常重视,宏观上有系统的思路,微观上对每次活动都做了周密的组织和安排。学校组织力量建立了家校联系网,把学生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掌握起来,便于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建立健全跟踪帮扶指导机制,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提供全程

跟踪帮扶指导,及时进行跟踪走访,了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内容与形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情况而定,主要是切合学生实际,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顺势而为。 (一)社会处处是课堂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并考察记录每个学生活动情况,计入学分。按照新课标要求和学校教育实际,每个假期学校都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报发出倡议,相关处室组织实施,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社会,深入社区、厂矿、农村等,了解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特别是了解家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身体力行,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旨在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党、爱社会的高尚情操。学科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性论文,结合课内学习的专业知识,围绕一些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分析、检验、探索、解决,提高自己的研究学习能力。 倡议发出后,班主任积极做好动员工作和活动的具体安排,各学科老师具体指导学生如何留心观察生活,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怎样撰写好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或研究性论文等。在寒暑假中,学生积极参加有关活动,撰写文章,每次开学后,及时总结活动成果,上交作品,教科室组织相关老师评定修习学分,认真筛选、整理学生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200多篇,汇编成书,并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得到了结构性的突破。 综合学习活动与学科教学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学科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生将这些技能和知识运用出来,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学科教学:侧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指导性的活动;教师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听从指令;外在的学习动机很重要;教师提出学生的不足。综合实践活动:侧重“四基”的获得和运用(“四基”: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由选择;重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构建学生的能力。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而且又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对习惯了单科教学、按课本上课的教师来说是很不适应的。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探索如何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这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真正进入新课程。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操作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操作指南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操作指南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五根支柱 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2、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3、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4、考虑学校实际可能; 5、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程序 1、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的基础研究。 主要涉及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作出的价值定位。 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2、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3、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 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 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 1/ 15

4、在前者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5、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6、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 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评价的结果应向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具体还可以细化为: 成立小组;需求调查;培训教师资源调查;教师竞标;学生选用;跟踪评价;哲学整合;动态调整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到的文件撰写格式和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格式及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是学校在校本课程方面的一般性的规定,用来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 它包括: 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3-5 项描述即可);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 《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的格式及要求。 《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是已经通过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的各门课程名称及其简介,简介以 200 字为宜。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格式及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学校为主的开发方案,包括: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阳谷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奔着社会大课堂的建设目标,结合我校特色和学校现状,坚持以实践资源开发为载体,实践创新为指导,长效发展机制为保障,完善管理方式为手段,逐步构建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管理模式,逐步提升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探索社会大课堂实施的模式和特色,从而促进学校内涵新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印证、得到升华。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身感受,加深对党、对人民的真挚感情。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 6、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思想和能力。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科学的欲望。 8、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9、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使其身心健康地良性发展。 10、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活动形式 各班学生以中队、小队等为单位组成活动小组,要求全员参与,并提倡参加多项活动。各中队辅导员指导各小组制定好活动计划后以中队为单位进行汇总并上报学校少先队大队部 四、活动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博物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市政工程、工厂、机关、社会福利单位等,深入了解和谐社会建设情况,力所能及地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①绿色环保宣传;②水质污染情况调查;③白色污染调查研究;④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⑤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⑥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⑦公交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⑧我县旅游资源状况调查;⑨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⑩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等。 3、社区服务活动。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等。 4、感恩活动。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了解自己每年的花费在家庭中所占的比重;了解并清楚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近十几年来为自己学习和生活做出的付出;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献上一份新年礼物,学会感恩父母。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盘点多年来对自己最

建构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建构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课程资源的充分体现,更是国家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所在的福安市八一小学,于1996年与武警福安中队共建,是闽东唯一的一所少年警校。多年来,学校以国防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平台,进行了校本课程建构的大胆实践与探索,朝着自主、有特色的课程改革方向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明确“军魂铸人”的总体框架 小学生正处在国防观的形成时期,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笔者所在学校在做好国家与地方规定课程设置的同时,着眼国防特色品牌,通过开设国防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初步掌握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 以学校文化理念为灵魂。“八一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砥砺出“育根铸魂、品质人生”的办学理念,孕育了“品德优良、团结奋进、敢于担当、严格要求”的八一精神,秉承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校训,形成了“严谨、和谐、求真、向上”的校风。学校整合校训、校风、办学理念、精神文化等各种资源,为国

防教育校本课程确立了“军魂铸人”的纲领。 以学校办学特色为追求。笔者所在校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警校共建”的军旅文化。学校把优秀的军容、军威、军纪、军风融入课堂,创设了二十多个拓展型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加某一课程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军旅文化的洗礼。学校所有活动围绕这一特色开展,打造国防教育办学特色,树立学校军旅文化品牌。 以学生素养提升为核心。国防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建设和发展,具备更高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合格的公民。在笔者所在校的国防教育教学体系中,学生通过参观、调查、体验、设计、模拟等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校还根据学生对校本课程包含的科目或专题等的需求,对国防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增减,增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自主感和拥有感。 二、构建“五位一体”的基本模式 八一小学凸显国防教育特色,打造军旅文化,形成“机制、师资、课程、活动、环境”五位一体的基本模式,构建无缝对接的课程链。 机制创新。课程开发是慎思的过程,为做到“细”“实”“严”,学校专门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委员会”,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和现有条件,从国防知识、军事技能、国防观念三个方面进行整合,编写出一套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备学校特色的军校共建校本教材。学校还以“可爱的军人”为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军营,创编《童心畅想美丽家园》《少年武警手册》等补充性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道通实验学校王崇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课程。它的设计与实施,是以当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反映了当代课程发展的理论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 1.1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研究内容上,理论的探讨与阐释多,实践操作研究少,尤其是对具体情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跟踪、跟进研究显得迟滞。 (2)在研究权威主体上,教育专家、专职研究人员居多,地方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研究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实践层面上专家引领的不足,研究型教师成长缓慢。 (3)在研究对象上,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教师如何管理课程的研究多,对教研部门如何指导课程实施及学生如何在课程实施中获得发展研究得少。 (4)在研究范围上,对发达地区关注得多,对偏远落后地区留意得少。 (5)在研究成果上,重复研究多,创新作品少。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学科拓展活动。由于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任课老师,活动主题的确定很容易变成学科课程的延伸。 (2)用学科教学方式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两个概念,这两种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手段都应不同。 (3)课程内容窄化倾向。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不能受到平等的对待和相同的重视,更多的教师青睐于研究性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化倾向。由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反思 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学”更多依赖于“教师教”,要转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走出教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访问、座谈、报告.查阅资料、体验等。 (2)教师问题。长期以来,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接受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需要一个过程。 (3)学校问题。学校管理者认为实施实践活动会耽误学校理论课程的教学,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往往会给学生家长造成学生在学校不务正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学校声誉和就业率,因而一些学校对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范集一中九年级实践活动组指导教师:郑卉 社会实践活动 1.活动主题: 《禁烧秸秆、保护环境》 2.活动时间:2017.2—2017.5 3.课时安排:14课时 4.活动准备: (1)明确调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确定调查的课题、活动方案。 (3)网上搜集有关调查资料和生物秸秆利用资料。 (4)准备好调查工具及记录表。 5.活动内容: 第1课时: (1)认识焚烧麦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对公众身体的危害以及对交通、航空的影响等。 (2)通过学生自己讨论,确定研究主题。 第2课时: 班长统计每个学生家所在的区域,然后根据所在区域把全班同学大致分为四组,民主选举组长,最后确定每组研究的内容。

第3课时: 制订焚烧秸秆调查方案,讲解调查中注意事项。(课题组组长负责搜集大家的方案)。 第4—6课: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调查并做好记录。(以组长为负责人,指导老师从中指导)要求注意安全。 第7课时: 整理调查记录,根据数据分析调查结果,讨论交流调查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小组组长负责汇总各组调查结果,总组组长负责整理)。 第8—9课时: 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及关注环境论文并向学校做好回报。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及时向有关环境监测部门做好反应。(心得体会要求每人都写,调查报告有组长做好汇总和上报。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由组长,指导老师和校领导协同共同反应)。 第10课时: 根据调查结果,组织学生讨论禁烧麦秆、保护环境的措施,组长做好记录。 第11课时: 讨论制定宣传方案。 第12—14课时:

广泛开展宣传,人人争做环保卫士。 6.活动总结反思: 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同学们对有关基础的理解和记忆;能提高同学们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也能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环境保护意识。 实践活动组要求指导老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1.组织好学生对调查记录的整理和分析。 2.对学生调查中提出的问题做好讨论和回答。 3.调查中要求学生注意安全和对生物的保护。 4.组织好学生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 5.做好学校领导对实践活动支持工作。 6.做好调查成果的回报及关注点上报工作。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 方案 1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她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中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她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同行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同行 ——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有效整合的探索 一、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根据学校条件、学生的需要而自主开设的独具特色的课程,而综合实践课程是实践性、探究性的课程,注重对本地区、学校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专家郭元祥认为,以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是校本课程的具体项目,但可以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而且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可以转化成校本课程。众所周知,现如今我们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培养又是在活动中综合生成的,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孩子们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完全可以把一些松散、零乱的教育内容有机地与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整合,让学生感触到教育中的整体结构,接受并体验这种整体性的教育范畴。 “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环境中相互作用过程中更新自己。”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的。的确,综合实践活动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为他们的学习营造轻松、自然、真情实感的丰富又和谐的良好环境。 二、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有效性。 1、把握科研,促进整合。 教育科研,是一种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科学研究。它有助于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正是因为这种认识,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做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来传承乡土文化,在传承乡土文化中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来实施课题研究,从而提升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品位。 2、感悟体验,自主探究 学生只在有体验和实践中才能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从实践活动中选择主题及相应的内容,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形式,去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而校本在探究过程中,应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因为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以学生为载体,结合从校本教材中筛选的主题内容开展综合

社会实践课程

社会实践课程 为了不断推进工读教育及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精神,全面促进行为偏差青少年健康成长,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岳阳市春雷学校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2017年5月9日、10日,全体学生在全校老师的指导下举行“走进自然,阳光成长”远足、野炊活动。 初夏的大自然,一片生机,万物竞生,热情似火。如同火热的初夏,春雷的孩子们带着企盼的心情,去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为了此次活动的开启,老师们事前引导学生进行创意与准备,同学们进行了精密的策划,从人员的分组、活动的分工、食物材料的选取、节目编排等。 青春在这里开始跳跃,生活从此开始回归。活动现场热火朝天,这些平时在家骄生的“公主”、“皇帝”各显其能,最大限度的展现能力,体现了本次活动主体。 美好的瞬间在这里定格。各个小厨师纷纷大展身手,拿出自己的“绝活”,精心制作每一道菜,有辣椒炒肉、煲汤、红烧鱼、番茄鸡蛋、黄瓜火腿等。亲手烹制的、馋香四溢的美味在各组同学的合作经过1个多小时的精心创意下闪亮登场,同学们彬彬有礼地让老师和其他同学先来品尝。 野炊后,工具收拾井然有序,遗留的垃圾用塑料袋装好,展现了新一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道德素养。 我们欣然地发现:同学之间“手拉手”,展现团结友爱;师生互助,生生互助,老师在欢快的氛围中传授实际动手技能,这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朋友式的交流;社会实践是一座构架在心中的友谊之桥;主动、团结、和谐成为活动的主旋律。 回程路上同学们都忘记了身体上的疲惫,畅谈着今天的快乐,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让人不禁回味和向往。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了野外生活的辛酸与快乐,汗水依旧,成长不断,快乐同行。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创建学校发展特色(精)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创建学校发展特色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学校无特色现状和同质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深刻反思,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成为影响当前学校生存与学生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确保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凸显学校鲜明个性、拓展办学境界的立足点。 学校特色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需要有扎实的根基。努力挖掘学校“特色”潜能,培养出更多的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形成综合实践型校本课程是创建学校发展特色的良好的平台。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为指导,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二、基本理念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既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指定性学习领域,也包括了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非指定性学习领域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校本课程是各个不同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本课程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教师的特点,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导读: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我们来看看。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 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写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创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工作: 结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1.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 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吉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枣阳市吉河中学 .2 一、课程开发背景: 长期以来,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作为主要形式。内容上,以传授学科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形成的技能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实践、探索、归纳、提高的重要认识过程,形成了重记忆、轻归纳;重考试、轻实践;重动笔、轻动手的不良学习状态。教育成了单纯传授,而疏忽了知识的探讨与研究,学习成了单纯的继承,远离了创新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扼杀了人类所具有的创造精神。 而且,作为纯知识传授为主的统编教材,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发展状况各异的各地的具体要求。 作为初中学生,正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可塑性强,她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死记硬背,她们对什么都表示惊奇,什么都想动手做一做,对知识与问题有一种“刨根究底”的欲望。初中阶段也是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态度和有创意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兴趣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和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作为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更广阔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引导她们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用。 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

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意识和合作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的开发与利用。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开发策略。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2、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精通一门学科,适应多项专长,不断提高专业水平。3、学校办学理念: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4、办学特色:自主探究、自主管理的要求,及长期以来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探索,我校教师已达成共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与探索,体现对知识运用的全新课程。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它将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中心。经过学生自主的参与、体验、认识、发现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学习范围上远远超越了狭窄的课堂,学生在活动的主体地位处于突出的显形状态,学生经过与自己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的实际接触和互相作用来学习以获得最鲜活的体验。很有助于我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二、课程开发目标 (一)理念是行动的准则。根据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和我校的办学理念,经研究本课程设计理念为: 1、贴近青少年的现实生活

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

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 令狐采学 任东晶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

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的活动主题、探究的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5、综合性。综合性是由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彼此交织的基本要素所构成。学生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活动过程。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多门学科知识的杂烩,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尊重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处理这些关系的已有经验,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从内容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包括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生活、与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无论什么主题,其设计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

中小学2020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中小学2020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凸现办学特色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体现着对人的高规格培养。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中小学20xx 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中小学20xx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精品—初中学科实践活动

精品—初中学科实践活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作为教育者应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挖掘本地资源,从目标、内容选定,评价措施等方面,切合实际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为大家带来的初中学科实践活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学科实践活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学生、社区等方方面面的作用,大胆实践,不断尝试。善于创新。总结完善使新课程改革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给领导和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学的过程不只是机械地实施教学计划,而是一次探究实践创新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 作为综合实践课老师,应积极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教学中积极开发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走向社会,注意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合作,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综合实践课和其他学科相比,没有现存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美哦亚传统的经验,没有专业的师资,这种全新课程,作为实施该课程的老师,意味着更多的困难,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但是综合实践活动它基于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也是适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为了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的形成开辟了渠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本着,目标明确,整体规划,大胆尝试,完善提高的原则,使每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是关系到综合实践课程成败的关键,因为教育方针是确立教育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今必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方针。可以使我们对教育方针有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宏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近几年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宣传少了,以至产生了错误观念,注重应试能力,放松了素质教育,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我校总结好的生源转移,升学压力加重,生成空间缩小的具体问题,着重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面对新的机遇,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极投入教改,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的领导,制定目标,以改革为契机,行知实验学校为动力,谋求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开创新的育人环境。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二、制定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师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观念,课程的性质等。为此,我校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请专家作讲座,组织全校教师专题讨论,赴江苏洋思中学等地考察学习等。从而正确认识设置综合实践为必修课的重要意义,把握课程内涵,更新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在实施该课程目标中,根据我校特点,明确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从社会中,自然中,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例如,农村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