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1).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1).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1).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1).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1)

】目的:研究如何将诱发电位技术应用于视力的客观评定。方法:视力范围0.1~1.5志愿合作受试者共180眼,运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技术检测与记载各受检眼各不同信号视角条件下的结果,探究可靠的检测指标。应用SPSS软件对收集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确定最小信号视角是客观评估视力的基础,选定P100波幅作为视力量化评价指标。通过对一定条件下P100波幅与视力表视力进行简单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结论:最小信号视角、P100波幅可作为确切的检测指标。

【关键词】视力最小信号视角P100波幅和潜伏期

Analysis of visual acuity with VEP technology

Abstract AIM: To study how to apply VEP technology to the expertise of visual acuity. METHODS: All the objects examined were volunteers, whose visual acuity could range from the whol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vision table. Firstly, we examined and recorded all results of amplitude and latency of P100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 conditions with PRVEP technology, Then all data collected wer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with SPSS software, We, finally, tried to find and determine theexamining items for expertizing visualacuity. RESULTS: We found the basis to expertize impersonal visual acuity

that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least signal visual angle and determined the amplitude of P100 as the quantitative expertise index. Furthermore, we understood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P100 and vision under least signal visual angle. CONCLUSION: With the above study results, we reassure LSVA and the amplitude of P100 as the examining items for expertizing visual acuity.

· KEYWORDS: visual acuity; least signal visual angle;amplitude and latency of P100

Zhou X,Shu LH.Analysis of visual acuity with VEP technology. Int J Ophthalmol(Guoji Yanke Zazhi) ,2007;7(1):124-126

周鑫,舒玲华.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国际眼科杂

志,2007;7(1):124-126

0引言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在客观视功能测定应用之一就是用于视力的测定或用于临床视力测定的验证。Marg等于1976年最早将图形VEP用于视力的测定,自此以后,应用VEP技术对视力的评估研究不断,尽管由于各自的研究条件不同而致实验结果存在差异,但均已表明VEP技术是一种成熟可靠、较为有效的客观视力的检测手段。周鑫等[1]通过对志愿合作者180眼进行VEP检测,摸索出切实可行、简便且能达到一定精确度的VEP评估方法,从而为法医临床实践工作服务。本文力图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稳定可靠的检测指标,进一步阐述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志愿合作受试者180眼均无眼外伤史,无红肿、畏光及流泪等急性眼病表现,眼睑开合正常,视力范围0.1~1.5,共113人。

1.2方法检测仪器为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quest诱发电位仪。依据国际脑电图学会推荐的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参考电极置于前额中部额极点(FPz点),记录电极置于中线枕外粗隆上2cm处,接地电极则置于颅顶中央中点(Cz点)。实验均在电屏蔽室内进行,检查时关闭室内照明光源,以眼罩遮蔽未受检眼。把能诱发出可辨认VEP图形时棋盘格所对应的最小视角称为最小信号视角(least signal visual angle,LSVA),为保证结果的稳定可靠,认定须至少重复2次且获得一致结果为准。选择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所有波形成分中最持续和稳定的P100波作为检测指标,实验中记录各信号视角条件下P100波幅与潜伏期的变化。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进行分析与处理,P <0.05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LSVA的认定在本实验条件下,视力表视力在>0.1~<0.3时

P100波仅可在22′刺激条件下诱出;0.3~0.5视力者P100波在22′,11′刺激条件下可诱出;0.6~1.0视力者P100波在22′,11′,5′刺激条件下可诱

出;而>1.0视力者P100波在22﹐′,11′,5′,3′刺激条件下均可诱出(图1)。据此确定的LSVA22′,11′,5′及3′所对应的视力分别

为 >0.1~<0.3,0.3~0.5,0.6~1.0及>1.0。各视力区LSVA与视力表筛查结果比较无差异(表1)。

2.2P100波幅及潜伏期的比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显示在LSVA条件下:①各视力区内不同视力P100波幅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各视力区内不同视力P100潜伏期却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表2)。

2.3 P100波幅与视力表视力的关系在本实验所确定的LSVA条件下,通过对P100波幅与视力表视力进行简单相

关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表3)。

3讨论

视力即视敏度(visual acuity)包括远视力与近视力,我们通常所说的视力乃指远视力,它是由视力表这一科学设计的检测工具予以检测的结果,由于不同程度的受到被检测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其结果难免会出现严重的波动,这种情况在涉及到自身利益(如进行法医学鉴定,涉及赔偿问题)及某些疾病状态下(如癔病患者)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视力表视力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主观视力。视觉诱发电位是眼睛受到光刺激后在大脑皮层视区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它反映了从视网膜神经元至视皮层的信息传递以及视皮层的活动,其在临床上已成为诊断视神经疾病,估计病程及预后,客观评估视力的重检测方法[2]。视觉诱发电位技术通过对受检者枕叶视中枢诱发波形的客观记录及其所包含信息的分析后,所反映的是一种客观视力,目前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应用于对视力的客观评估,如何对其所包含的视力信息进行解读。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于如何应用诱发电位技术进行视力检测并没有明确一致的说法,但所得出的结论均反映记录到的PRVEP波幅及其棋盘格刺激模式所对应的视角与受检者视力关系密切,如Wildberger研究认为,4′大小的方格刺激时,如可记录到图形VEP反应提示视力在0.5以上;9′方格可记录到图形VEP波形视力在0.3以上;视力为0.2时,9′方格的图形VEP波形消失;视力为0.1时,19′方格的图形VEP反应消失[3]。早期的模式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研究结果表明,视力水平确定了哪种大小的棋盘格能产生最大的反应,当屈光正常时,小格能诱发出最好的反应;但当视力降低时,则需较大的格方能获得相同的诱发电位[4]。利用闪光-给图形技术,在1965年开始了对黑白棋盘格或条栅反应的研究,结果发现其振幅与视力间呈现了很紧密的相关关系,正常人图形刺激

时,随着图形方格的减小,图形VEP振幅逐渐升高,一般在15′方格时可记录到图形VEP的最大振幅。Sokol认为,在38′及19′的方格之间可记录到图形VEP的正常振幅是视力良好的一个重标志[5]。

【摘】目的:研究如何将诱发电位技术应用于视力的客观评定。方法:视力范围.1~1.5志愿合作受试者共18眼,运

本篇论文是由3COME文档频道的网友为您在网络上收集整理饼投稿至本站的,论文版权属原作者,请不用于商业用途或者抄袭,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否者后果自负,如果此文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本实验研究表明LSVA所揭示的VEP视力与视力表视力间有良好的一致性,其视力区符合率极高,均超过90%,由此我们认为确定LSVA是应用PRVEP 技术客观评估视力的基础。通过对180眼视力的VEP评估与视力表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有6眼并不相符,但其差异不大,如表2中有4眼视力表视力筛查为0.2~0.25,VEP评估为0.3~0.5;2眼视力表视力筛查为>1.0,但VEP评估为0.6~1.0, 分析这种数值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1)VEP与视力表视力反应了大脑视觉信息的不同处理过程。VEP直接反映了原始视觉中枢神经元的电生理活动,而主观视力则是人脑对接收到的视觉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后得出的结论,这是由更高级中枢参与下完成的;2)两者的刺激方式等实验条件不同。由于本视觉刺激器刺激模式中视角的大小是给定的整数,它的调节范围有一定限度,所确定的每一个LSVA均对应一个较大视力区间,尚不能以它来对视力作出更精细量化评定。但与此同时在实验中观察到各视力区内不同视力间P100波幅明显存在差异,在同一视力区内利用P100波幅的差异来反映视力上的差异应是可行的,这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简言之,我们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应用LSVA所揭示的VEP视力与视力表视力间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客观、简便快速,对视力的客观评估能覆盖整个视力表视力范围,将为诱发电位技术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鉴戒。

【参考文献】

1周鑫,舒玲华,张伶俐,陈晓瑞.应用视觉诱发电位评估视力.国际眼科杂

志,2006;6(1):123-126

2 Marg E, Freeman DN, Peltzman P.visual acuity development in human infant:Evoked potentials measurements,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76;15(2):150-153

3 Wildberger H. Neuropathies of the optic nerve and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lor vision and differential

light threshold measured with the computer perimeter OCTOPUS.Doc Ophthalmol ,1984;58(2):147-227

4潘映幅.临床诱发电位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56

5周鑫,张伶俐,饶广勋.视觉诱发电位技术与视力客观评估.国际眼科杂志,2005;5(1):135-138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1).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分析视力的价值(1) 】目的:研究如何将诱发电位技术应用于视力的客观评定。方法:视力范围0.1~1.5志愿合作受试者共180眼,运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技术检测与记载各受检眼各不同信号视角条件下的结果,探究可靠的检测指标。应用SPSS软件对收集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确定最小信号视角是客观评估视力的基础,选定P100波幅作为视力量化评价指标。通过对一定条件下P100波幅与视力表视力进行简单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结论:最小信号视角、P100波幅可作为确切的检测指标。 【关键词】视力最小信号视角P100波幅和潜伏期 Analysis of visual acuity with VEP technology Abstract AIM: To study how to apply VEP technology to the expertise of visual acuity. METHODS: All the objects examined were volunteers, whose visual acuity could range from the whol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vision table. Firstly, we examined and recorded all results of amplitude and latency of P100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 conditions with PRVEP technology, Then all data collected wer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with SPSS software, We, finally, tried to find and determine theexamining items for expertizing visualacuity. RESULTS: We found the basis to expertize impersonal visual acuity that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least signal visual angle and determined the amplitude of P100 as the quantitative expertise index. Furthermore, we understood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P100 and vision under least signal visual angle. CONCLUSION: With the above study results, we reassure LSVA and the amplitude of P100 as the examining items for expertizing visual acuity. · KEYWORDS: visual acuity; least signal visual angle;amplitude and latency of P100 Zhou X,Shu LH.Analysis of visual acuity with VEP technology. Int J Ophthalmol(Guoji Yanke Zazhi) ,2007;7(1):124-126

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

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 [ 08-04-05 16:56:00 ] 作者:宋伟琼,谭浅,夏朝华编辑:studa20 【摘要】探讨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的特征,以获得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 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 视觉诱发系统对正常人60例(73眼)在白色、红色和蓝色闪光刺激下进行闪光VEP检查,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A组(5~14岁)19眼,B组(15~29岁)17眼,C组(30~49岁)21眼,D组(50~65岁)16眼;对正常人62例(77眼)在15,30和60min视角黑白棋盘格翻转图形刺激下进行图形VEP检查。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A组(5~14岁)20眼,B组(15~29岁)20眼,C组(30~49岁)22眼,D组(50~65岁)15眼。结果:在白色、红色、蓝色闪光刺激下P2波的潜伏期分别为122.2±8.3,122.5±11.7,124.1±8.5ms;在白光刺激下D组P2波的潜伏期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均有差异(P <0.05)。其他各年龄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意义。在红光和蓝光刺激下A组与D组比较,A组、D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均延长,有显著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意义。在15',30'和60'视角黑白棋盘格翻转图形刺激下 P100波的潜伏期分别为111.6±6.0,105.9±5.3,105.1±3.8ms。各年龄组图形VEP相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 >0.05)。结论:在白色、红色和蓝色闪光刺激下14岁以下年龄组和50岁以上年龄组闪光VEP P2波的潜伏期较其他组延长,图形VEP P100波的潜伏期各年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正常人 0引言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是通过对视网膜进行刺激,经过视路传送在枕叶视皮层的电活动。反映了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功能状态,是对视通路的客观检测方法[1-3]。该技术作为一种检测视路功能的敏感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VEP按刺激方式分为2型:闪光VEP (flash VEP,FVEP)和图形VEP(pattern VEP,PVEP)。我们探讨正常人VEP 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正常人60例(73眼)分别在白色、红色和蓝色闪光刺激下进行FVEP检查,男31例,女29例;年龄5~65(平均29.8)岁;右眼40只,左眼33只,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A组(5~14岁)19眼,B组(15~29岁)17眼,C组(30~49岁)21眼,D组(50~65岁)16眼;正常人62例(77眼)分别在15',30',60'图形刺激下进行PVEP检查,男37例,女25例;年龄9~62(平均30.0)岁;右眼41只,左眼36只。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A组(5~14岁)20眼,B组(15~29岁)20眼,C组(30~49岁)22

大鼠视觉诱发电位记录方法比较研究

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眼科学, 2017, 6(3), 101-106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25280932.html,/journal/hjo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5280932.html,/10.12677/hjo.2017.63017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Electrodes for F-VEP Recording in Rats Yuxin Zhang1, Yiqin Bao2, Ying Xu2, Yang Hui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hthalmology,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2Guangdong-Hongkong-Macau Institute of CNS Regeneration,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Sep. 2nd, 2017; accepted: Sep. 21st, 2017; published: Sep. 26th, 20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better electrode setting method for F-VEP detection in rats, th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F-VEP recording methods was compared. Methods: 18 SD-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the traditional hypodermic needle electrode and the modified hypodermic needle electrode were respectively recorded in each group. The record-ing results are the latency of N1 wave and P1 wave and the amplitude of N1-P1 wave, and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software. Results: The latency of P1 wave in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an the traditional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 (P = 0.002); the latency of P1 wave in modified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an the traditional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 (P = 0.025); and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group and the mod-ified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P > 0.05). The amplitude of the N1-P1 wave in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wo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s (P = 0.028/P = 0.011); and no difference was showed between the two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 in amplitude of the N1-P1 wave (P > 0.05). Only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group had adverse events, while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groups were all well. Conclusion: The skull implanted electrode recording method has excellent sensitivity and repeatability, and the traditional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recording method is well in animal’s safety, but the modified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recording method retains the security advantage and simultaneously enhances the sensitivity and repeatability. So the modified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 recording method is effective in F-VEP recording in rats. Keywords Subcutaneous Needle Electrodes, Skull-Implanted Screw Electrodes, 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Rat

视觉诱发电位对视路疾病的诊断应用

视觉诱发电位对视路疾病的诊断应用 宋 岩,殷 亮,刘 颖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视路疾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77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75(2001)10-0764-01 本文报告了我院应用视觉诱发电位技术(VEP)对60例视网膜疾病,60例视神经疾病,60例后视路疾病和20例诈病 /癔病病人进行棋盘格翻转刺激视诱发电位(PRVEP)检查的分析,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确诊。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病人,来自我院眼科,神经内外科,普内科等。其中,男性92例,女性108例。年龄15~82岁。均通过系统查体,实验室检查,前眼部检查,眼底检查,经颅多谱勒检查和头颅/眼CT检查等,最后确诊。 2 检查方法 采用上海海神公司产ND1500智能化肌电-诱发电位诊断仪。 211 头皮清洁,再经75%酒精去脂处置;沿颅中线枕骨粗隆上1~2cm放置接收电极,前额正中及颅顶正中放参考电极。受检者于视刺激屏前1~2m处坐姿注视黑白棋盘格翻转图正中的红色图像点,全视野刺激方式,刺激野≥20°,对比度≥70%,平均亮度30C DM-2。病人安静,放松,注视刺激屏,避免吞咽,肌紧张。 212 滤波放置012~110H z低频截止点至200~300H z高频截止点。分别单眼刺激,同时另眼遮眼垫。采用北京大学附属一院和海神公司提供的正常值。 3 结果 311 黄斑疾病VEP波幅明显减低,P1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形异常。 312 视神经疾病VEP波幅轻度/中度减低,潜伏期中重度延长,波形出现混乱。其中,尤以视神经炎变化明显,P100潜伏期显著延长。 313 后视路病VEP波幅正常/轻度降低,P1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形出现似干扰波的纤颤波。 314 诈病/癔病患者VEP波幅多正常,潜伏期正常/轻度延长,波形多正常。4 讨论 411 VEP检查对视觉传导路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平均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枕部皮层记录到视刺激诱发产生的微小信号的VEP,而滤过自发的脑电波干扰,同时叠加技术使VEP更加准确清晰。VEP主要反应来自视野中央3°~10°网膜投射,发送到枕叶表面形成。它主要起源于黄斑中心凹,着重反应视锥细胞的活动。〔1〕 412 我们对60例网膜疾病,60例视神经疾病,60例后视路病,20例诈病/癔病患者进行PRVEP检查。①由于VEP主要来自黄斑中心凹,所以黄斑变性/营养不良,中浆患者,黄斑感受刺激并产生VEP的能力减弱,表现为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等。②基于VEP产生的潜伏期长短部分取决于视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所以视神经炎等视神经疾病影响了VEP的传导,患眼P100多延迟,平均峰潜伏期延长30%,波幅降低达50%。③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VEP技术可提示视路受累的亚临床依据,对于该病早期诊断有重大意义。VEP波幅轻度减低,潜伏期显著延长,这种传导阻滞可能是中枢神经纤维广泛脱髓鞘的结果。④视交叉,视放射受累患者,主要指眶部肿瘤,垂体瘤,枕叶肿瘤等患者VEP潜伏期延长仅在早期阶段,但波形异常却很明显。⑤诈病/癔病因视路完整,功能良好, VEP多无异常。但,值得一提的是,过度沉思、吞咽等肌张活动可使PRVEP减弱,此时可考虑用闪光刺激器,往往可以诱导出良好的VEP。〔2〕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VEP对视路病有重要诊断价值,且无创伤,具有可重复性,简便易行。 参考文献 〔1〕刘英奇,赵亮1现代眼科学〔M〕1江西:江西科技出版社,19951371~3851 〔2〕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等1实用肌电图学〔M〕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703~7111 (编辑:陈雅君) (收稿日期:2001-07-28) 因为颅脑损伤或术后18例,脑出血或术后7例。出现剧烈头 痛、频繁呕吐39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38例,有脑疝表现者30例。G CS评分<8分者23例。全部病人在诊断不同时期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口鼻及气道内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溢出。 肺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血压下降。在吸氧状态下PaO2<512 ~810kPa,PaC O2>710~815kPa,pH值610~7142。 2 治疗方法和结果 本组45例中,行气管插管者3例,其余42例均行气管切 开。34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颅骨瓣减压术,3例行钻孔血肿 冲洗外引流术,2例行脑室外引流术。针对高颅内压及维持 呼吸或心功能治疗,给予脱水、止血、利尿、血管扩张剂、激素 及神经细胞活化剂治疗。42例行呼吸末正压通气协助呼吸。 结果存活16例(其中儿童3例),死亡29例。 3 讨论 3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对NPE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有报道认为各种因素所致 的脑损害,如脑室、脑池系统的纤维蛋白灌注,钝性颅脑损伤, 脑缺氧水肿,颅内压增高,脑干及下丘脑损害,血液分泌产物 的作用等。对NPE发生机制主要有:(1)中枢性损害可使自 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全 身血管收缩,外周血液进入肺循环量骤然增加,左心负荷加 重,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升高,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血液 动力学障碍。(2)肺血管上皮细胞产生的内皮素使肺血管通 透性增强。(3)神经肽y在颅内压升高时,可通过其受体亚型 使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强。(4)颅内压增高可直接影响肺血管系统,促发白细胞异常反应并在肺内扣押以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增加,致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肺泡上皮损伤,大量含蛋白液体由此进入肺间质,直接影响气体交换。 312 治疗 NPE由于起病迅速,进展快,治疗困难,死亡率极高,有报道高达90%以上〔3〕。治疗应兼顾肺水肿和脑损害两者,强调降低颅内压和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要加强对NPE的认识,本组及时采取了如下措施:(1)病因治疗:对颅内血肿造成高颅压紧急开颅清除血肿,应用脱水剂及地塞米松等减轻脑水肿,降低肺毛细血管通性;对脑损伤严重者采用去大骨瓣减压,结合亚低温治疗。(2)改善肺通气: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予呼吸机通气,阻断缺氧的恶性循环,遏制呼衰和脑乏氧。同时可给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0149~1147kPa,改善因肺水肿时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所致的弥散障碍。(3)维持循环功能稳定:适当应用强心、血管活性药,血压稳定后尽早应用扩血管药,改善微循环。有报道多巴胺对NPE具有良好疗效。 (4)中枢神经抑制剂:减少神经兴奋性,降低脑组织耗氧量,提高机械通气同步性。(5)预防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我们认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高本病的救治率。 (编辑:刘学振) (收稿日期:2001-07-15) 467 第25卷 2001年第10期 黑 龙 江 医 学 HEI LONGJ I ANG ME DIC A L JOURNA L Vol.25,N o.10 Oct.2001

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

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 【摘要】探讨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的特征,以获得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 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 视觉诱发系统对正常人60例(73眼)在白色、红色和蓝色闪光刺激下进行闪光VEP检查,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A组(5~14岁)19眼,B组(15~29岁)17眼,C组(30~49岁)21眼,D组(50~65岁)16眼;对正常人62例(77眼)在15,30和60min视角黑白棋盘格翻转图形刺激下进行图形VEP检查。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A组(5~14岁)20眼,B组(15~29岁)20眼,C 组(30~49岁)22眼,D组(50~65岁)15眼。结果:在白色、红色、蓝色闪光刺激下P2波的潜伏期分别为122.2±8.3,122.5±11.7,124.1±8.5ms;在白光刺激下D组P2波的潜伏期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均有差异(P <0.05)。其他各年龄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意义。在红光和蓝光刺激下A组与D组比较,A组、D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均延长,有显著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意义。在15',30'和60'视角黑白棋盘格翻转图形刺激下 P100波的潜伏期分别为111.6±6.0,105.9±5.3,105.1±3.8ms。各年龄组图形VEP相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 >0.05)。结论:在白色、红色和蓝色闪光刺激下14岁以下年龄组和50岁以上年龄组闪光VEP P2波的潜伏期较其他组延长,图形VEP P100波的潜伏期各年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正常人

视觉诱发电位(V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EVP)是大脑皮质枕叶区对视刺激发生的电反应,是代表视网膜接受刺激,经视路传导至枕叶皮层而引起的电位变化。 实际应用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给予神经系统某一部位适宜刺激,在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通常把与刺激信号有严格关系的特定反应电位称为特异性诱发电位,这种特异性诱发电位是诱发信息以神经发放形式,在神经通路不同水平上不断组合形成的一系列神经电活动。由于诱发反应与诱发刺激之间在时间上有恒定的关系,因此根据神经冲动传导时间便可以判定诱发电位中不同的反应所代表神经通路的水平。如果某一水平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时,诱发电位的相应部分就会出现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改变。一般地说:(1)F-VEP异常提示视网膜至视皮层之间的病变,异常程度与视功能障碍程度相一致,视网膜病变通过ERG 可以识别;(2)F-VEP正常、P-VEP异常提示屈光系统的病变,屈光系统的病变通过眼科常规检查可以验证;(3)F-VEP正常、P-VEP正常表示视功能正常;(4)F-VEP 正常、P-VEP检查不配合或眼科常规检查正常提示自诉的视功能障碍情况不真实。 眼球钝挫伤致眼部毁损,符合重伤第十条的评定为重伤。造成视力障碍的,按障碍程度进行评定。VEP除对视功能障碍可以进行定量评定外,对于各种视功能障碍的病变也有一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虽然VEP是一种客观评定视功能的方法,但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还注意以下问题:(1)VEP属于皮层电位,精神状态对VEP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测试中应保持被试者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2)对于P- VEP的测试结果判定,要特别注意被试者的注视程度,注视不良可以造成P-VEP的潜伏时间延长,波幅降低甚至消失,对此不要误认为视功能的障碍;(3) 个别视野严重损伤的患者,虽然有时视力较好(0.1~0.3),但也可以造成VEP的无波,因此在分析VEP结果的同时要注意中心视功能和周边视功能情况。 (4)视力低的患者其VEP、ERG不一定就会出现异常,这可以作为伪盲的一种鉴别手段,伪盲的VEP、ERG均正常。 研究结果证明,应用ERG和VEP可以诊断视觉通路上的病变,能客观、定量、定位地评价视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VEP是目前视神经病变最敏感的客观检查方法,借此可以对临床诊断进行进一步确认。应用ERG和VEP,能准确反映病情,可以作为眼外伤鉴定的客观指标,在法医临床学中意义重大。结合眼科常规检查可以识别伪盲和明显夸大视功能障碍者。 使用目的 传统的眼球跟踪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和容易理解的人机接口方式,但实现起来有一定的技术障碍,为此,探索一种可以利用视觉诱发电位信号区分受试者所注视的目标的实验方法.方法:选择2004-06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工作人员6名,男4名,女2名,年龄24~43 岁.采用双计算机和Active One生理信号测量系统建立了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实验系统,计算机屏幕上闪烁的小方块代表不同的注视目标,受试者注视其中一个目标30 s,对检测到的脑电信号采用累加平均法和频谱分析法进行分析处理,提取视觉诱发电位.结果:6名受试者,共36次试验,实验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应用该系统分析实验数据波形,均能分辨出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结论:当多个刺激目标进入视野,检测出的视觉诱发电位是由受试者所注视的刺激目标引起.瞬态视觉诱发电位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均可以判别注视目标,视觉诱发电位适用于脑机接口研究. 临床价值 视觉诱发电位(VEP)是了解从视网膜到视觉皮层,即整个视觉通路功能完整性检测。通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判断视神经、视路疾患。 2.鉴别伪盲。 3.监测弱视治疗疗效。 4.判断合并皮质盲的神经系统病变的婴幼儿的视力预后。 5.判断婴儿和无语言能力儿童的视力。 6.对屈光间质浑浊患者预测手术后视功能。 7.在视交叉部的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视觉诱发电位(VEP)监测, VEP振幅下降提示视路系统受到手术干扰。 【禁忌证】 无法配合检查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基本技术 (1)电极:用ERG盘电极。记录电极放在枕骨粗隆上方

2.5cm 处的2O 位,参考电极放在鼻根上12cm 处的z F 位、耳垂 或乳突处,地电极放在另一侧耳垂或乳突处。如用双通道或多通道测定,记录电极也可置于1O 和2O 位(分别在2O 位左右各2.5cm 处)。 (2)刺激方式 ①图形刺激:使用瞬态翻转图形VEP 。记录系统的带通为0.2-1. OHz,200 -300Hz;分析时间250ms ,也可用500ms;叠加次数100-200次。刺激野>20°,方格为50’,对比度>70%,平均亮度接近30cd/2m ,翻转间隔时间0.5 s 。平均亮度取刺激屏中心和周边几个位置亮度的平均值。 ②闪光刺激:使用氙光或发射二极管作刺激光源,亮度5cd/(s ?2m ),屈光间质浑浊时亮度可达50cd /(s ?2m )。背景光亮度为3cd /(s ?2m ),屈光间质浑浊时亮度可达30cd /(s ?2m )。刺激间隔为1s 。闪光刺激用于屈光间质浑浊的患者,常选用7.5 Hz 以上的稳态反应。 2.检查前准备瞳孔保持自然状态。安放电极部皮肤用乙醇祛脂,安放后测量皮肤电极电阻,要求电阻

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适应症

肌电图、诱发电位常用检查项目中英文对照及适应症肌电图与诱发电位是利用神经肌肉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来诊断神经肌肉疾病。临床上主 要用它来进行神经肌肉疾病的定性与定位诊断以及病情的预后判断。;常见的有前角性病损:如脊髓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脊柱骨折导致的脊髓压迫;根性 病损:颈椎病及腰骶椎间盘脱出所致的神经根的压迫、多发性神经根炎;周围性病损:各种性 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末梢神经炎。神经肌肉接头病:重症肌无力症等。各种肌炎、肌 病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皮肌炎、各种药源性肌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无力,肌萎缩 及感觉障碍。 诱发电位包括运动诱发电位(MEP);体感诱发电位(S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它们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定性与定位断及病情的预后辨别。如脑血 管病、脑肿瘤、脑外伤、脊髓炎症、血管瘤、肿瘤、外伤及压迫所致的锥体束损害,脊髓后索 损害以及听、视觉通路的损害。 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干病损多发硬化后颅窝肿瘤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眩晕 ABR听性脑干电反应耳鸣耳聋皮层聋听力下降的劳动及司法鉴定 婴幼儿听力损伤筛查 PR-VEP棋盘格视觉诱发电位视神经病损多发硬化青光眼脑肿瘤脑梗塞 视觉功能的客观测定 F-VEP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眼眶外伤婴幼儿视觉功能测定 ERG+VEP-F联合闪光视网膜、视觉诱发电位白内瘴眼外伤颅脑外伤视网膜病损 SEP体感诱发电位臂丛与颈神经根病损多发硬化亚急性联合 变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P300事件相关电位脑血管疾病痴呆病人脑瘫、弱智儿童精神病TSEP三叉伸经诱发电位三叉神经痛面部感觉障碍 SSR交感神经电反映调节直立性眩晕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F-Wave F-波格林巴利综和征糖尿病及尿毒症性神经病神经 丛及神经根病变 BR(Blimk Reflex)瞬目反射三叉神经、面神经病变(对Bell面瘫的早期诊断 及预后非常有价值) 面部感觉减退半侧面肌痉挛涉及脑桥、延髓的病 变 RS(Rep Stim)重复频率电刺激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肉毒毒素中毒 H-Reflex H-反射颈神经根、腰骶神经根病变神经丛病变 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元病脊肌萎缩症单肢肌萎缩神经 根与神经丛疾病格淋巴利 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综和征 EMG肌电图

诱发电位检查

(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 BAEP检查是反映由声音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通路上传导功能的一项检查。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参照潘映福标准的基础上,按小儿不同年龄组有关的PL波作为正常参考值,将BAEP分为四级:①正常范围为I—V波波形稳定整齐,各波PL正常;②轻度异常为I一V波存在,但部分PL和IPL延长均超过平均值+2.5个标准差;③中度异常为仅I、V波存在,全部间期延长,波形不整;④高度异常为I—V波分化不清或消失。首都儿研所的杨健等则以阈值增高、I波潜伏期延长和V/工波幅比值小于0.5占多数为异常。有文献报道,脑瘫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31.6%,其中周围性损害24.3%,脑中枢性损害3.68%,混合性损害3.68%。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诊断意义:一般认为I波源于听神经,Ⅱ波源于耳蜗核,Ⅲ波源于上橄榄复合体,Ⅳ波源于外侧丘系核,V波源于中脑下丘,而Ⅵ波、Ⅶ波则分别代表着内侧膝状体及听放射的电位。因此上述这些部位的异常就可表现出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脑瘫患儿常不合作,因此传统的听力检查往往容易漏诊,因而延误治疗时机。有报道脑瘫患儿约有2/3存在有周围或中枢听路损害(尤其是前者),提示其病变主要涉及耳蜗和听神经远端纤维,极少数属单纯中枢性。由于脑瘫患儿主要表现对高音频听力丧失,不同程度保留一般讲话中低频音响反应,致使一些家长误认为患儿没有听力异常,而延误诊治。BAEP 正是在高音频为主的短声刺激下诱发一系列反应波,因而能相当敏感地发现脑瘫患儿听觉神经通路中的损害,是超早期脑瘫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尽早开展矫治具有重要意义,是头颅CT无法替代的检查。 (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可应用于脑性瘫痪儿伪盲及癔病、视网膜病、前视路病变、视交叉部病变的鉴别,特别提示视神经萎缩。 (三)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 感觉通路和运动传导通路分别属于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无论在中枢部位或在外周神经,两种神经传导束走行都很接近。运动传导通路的损害可能影响到感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另外,正常运动功能产生与感觉传导功能,尤其与深感觉密切相关。因此,脑瘫患者虽然以四肢的运动与姿势异常为特点,SEP检查仍可对脑瘫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所做的SEP检查一般是检测上肢正中神经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标准为:①各波绝对潜伏期异常;②某一波成分的消失或波幅较对侧低50%以上。天津市儿童医院的孔洁等确立SEP的异常判断标准为:以对照组为依据,凡PL及IPL大于对照组均值加上2.5个标准差者为延迟;N20波形缺失、分化不清或波幅峰值低于正常50%为异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