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 第四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 第四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四章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溶解沉淀平衡

习题解答(4)

思考题

1.强电解质的水溶液有强的导电性,但AgCl和BaSO4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它们属

于何种电解质?

1.答:AgCl和BaSO4水溶液的导电性虽很弱,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这是由于AgCl

和BaSO4本身溶解度小,致使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小,导电性弱。而AgCl和BaSO4(溶解

部分)在溶液中还是全部解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2.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NH3?H2O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将如何变化?⑴NH4Cl ⑵NaOH ⑶HAc ⑷加水稀释 2.NH3?H2ONH4++OH-

⑴加入NH4Cl,氨水解离度下降,pH减小。⑵加入NaOH,氨水解离度下降,pH增加。

⑶加入HAc,氨水解离度增加,pH减小。⑷加水稀释,氨水解离度增加,pH减小。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有错误请纠正,并说明理由。

⑴酸或碱在水中的解离是一种较大的分子拆开而形成较小离子的过程,这是吸热反应。

温度升高将有利于电离。

⑵1×10-5 mol?L-1的盐酸溶液冲稀1000倍,溶液的pH值等于8.0。⑶将氨水和

NaOH溶液的浓度各稀释为原来1/2时,则两种溶液中OH-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1/2。

⑷pH相同的HCl和HAc浓度也应相同。⑸酸碱滴定中等当点即指示剂变色点。

⑹某离子被完全沉淀是指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3.⑴错。在解离即较大的分子拆开而形成较小离子的吸热反应的同时,较小离子与

水分子的水合是是放热的,总反应的吸放热取决于两过程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有吸热也有

放热,故温度升高不一定有利于解离。

⑵错。在pH值远离7的时候,溶液每稀释10倍,pH近视增加一个单位,这是没有计

算水解离出的H+,当pH接近7的时候,水解离出的H+就不能再忽略了,所以酸性溶液不

管怎么稀释,只能越来越接近中性,不可能变为碱性。

⑶错。NaOH溶液稀释为原来1/2时OH-浓度确实减小为原来的1/2;但氨水在稀释过

程中,其解离平衡向右移动,会解离出更多的OH-,稀释一倍后,其OH-浓度大于原来的

一半。⑷错。pH相同即溶液中游离的H+浓度相同,HCl是强电解质,完全解离,游离的

H+浓度就是的HCl浓度。但HAc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解离,其浓度远远大于其解离

出的H+浓度。故pH相同的HCl和HAc浓度不相同。

⑸错。酸碱滴定中等当点是指酸碱的当量完全相等。不同指示剂变色点变色点不同,

往往不是中和等当点。

⑹错。根据溶度积原理,任何离子都不可能被沉淀为浓度为零。无机化学上规定了一

个相对量,某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可近视认为该离子已完全沉淀。

4.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各有什么影响?

4.同离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大为下降,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大为减小。盐效

应使弱电解质解离度稍增加,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稍增加。

5.根据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确定下列各溶液在相同浓度下,pH由大到小的顺序。

NaAc,NaCN,Na3PO4,NH4Cl,NH4Ac,(NH4)2SO4,H3PO4,H2SO4,HCl,NaOH,

HAc,H2C2O4。 5.NaOH,Na3PO4,NaCN,NaAc,NH4Ac,NH4Cl,(NH4)2SO4,HAc,H2C2O4,H3PO4,HCl,H2SO4。

6.什么是分级解离?为什么多元弱酸的分级解离常数逐级减小?

6.多元弱电解质解离时,先解离出一个离子,平衡后再解离出地二个离子,依次类推。多元弱酸解离出一个H+离子后,酸根与欲解离出的第二个H+作用力大为增加,解离

更困难,故分级解离常数逐级减小。 7.若要比较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大小,是否可以根

据各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大小直接比较?即溶度积较大的,溶解度就较大,溶度积较小的,溶解度也就较小?为什么?

7.不可。若难溶电解质的类型不一样,溶解度与溶度积的计算公式不同,相应的溶

解度与溶度积的数据不一定平行。故不能根据各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大小直接比较溶解度

的大小。 8.试用溶度积规则解释下列事实: ( l )CaCO3溶于稀HCl中;

( 2 )Mg(OH)2溶于NH4Cl溶液中;

( 3 )AgCl溶于氨水,加入HNO3后沉淀又出现;

( 4 )往ZnSO4溶液中通人H2S气体,ZnS往往沉淀不完全,甚至不沉淀。若往ZnSO4

溶液中先加入适且的NaAc,再通入H2S气体,ZnS几乎完全沉淀。 8.( l )

CaCO3(s)Ca2+(aq)+CO32-(aq)

+

加入HCl后,H与CO32-结合生成CO2,H2O,使CaCO3溶解沉淀平衡不断向右移动,

直至CaCO3溶解。 ( 2 )Mg(OH)2(s)Mg2+(aq)+2OH-(aq)

加入NH4Cl后,NH4Cl解离出的NH4+与OH-结合生成NH3?H2O,致使Mg(OH)2溶解沉

淀平衡不断向右移动,直至Mg(OH)2溶解。 ( 3 )AgCl(s)+2NH3?H2OAg(NH3)2+(aq)+

2OH-(aq)

加入HNO3后,HNO3与OH-结合,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致使重新生成AgCl沉淀。

( 4 )Zn2+(aq)+H2S(aq)ZnS(s)+2H+(aq)

+

往ZnSO4溶液中通人H2S气体,有大量H生成,使上述平衡不能不能完全向右,若溶

液中H+浓度较高,甚至不能形成ZnS沉淀。若事先加入适且的NaAc,NaAc会中和溶液中

的H+,使平衡向右,沉淀完全。

9.在多相离子体系中,同离子效应的作用是什么?

9.同离子效应的作用是抑制能解离出与溶液中已大量存在的相同离子的弱电解质的

解离。 10.在草酸(H2C2O4)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后得到CaC2O4?H2O沉淀,将沉淀过滤

后,在滤液中加入氨水后又有CaC2O4.H2O沉淀产生。试从离子平衡的观点加以说明。

10.H2C2O4 (aq)H+(aq)+ HC2O4- (aq) HC2O4- (aq)H+(aq)+ C2O42- (aq) 草酸溶液

中加入CaCl2溶液后,溶液中C2O42-与Ca2+结合生成CaC2O4?H2O沉淀。但由于H2C2O4

解离不完全,沉淀生成后,溶液中还有较多的H2C2O4和少量C2O42-。加入氨水后,

H2C2O4的解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大量的C2O42-,又达到了CaC2O4的溶度积,又有

CaC2O4.H2O沉淀产生。 11.下列几组等体积混合物溶液中哪些是较好的缓冲溶液?哪代

是较差的缓冲溶液?还有哪些根本不是缓冲溶液?

(1)10-5 mol?L-1HAc + 10-5 mol?L-1NaAc (2) 1.0 mol?L-1HCl + 1.0mol?L-1NaCl

(3) 0.5mol?L-1HAc + 0.7mol?L-1NaAc (4) 0.1 mol?L-1NH3 + 0.1mol?L-1NH4Cl (5)

0.2mol?L-1HAc + 0.002mol?L-1NaAc

11.(1) 是较差的缓冲溶液,因HAc和NaAc浓度很低,缓冲能力很有限。 (2) 根本

不是缓冲溶液,因没有抗酸因子和抗碱因子。

(3) 是较好的缓冲溶液,其抗酸因子Ac-和抗碱因子HAc的浓度都较大,缓冲能力强。

(4) 是较好的缓冲溶液,其抗酸因子NH3和抗碱因子NH4+的浓度都较大,缓冲能力强。

(5) 是较差的缓冲溶液,其抗酸因子Ac-浓度小,抗酸能力较小。

?12.欲配制pH值为3的缓冲溶液,已知有下列物质的Ka值: ?(1) HCOOH Ka= 1.77×10-4 ?(2) HAc Ka= 1.76×10-5 ?(3) NH4+ Ka= 5.65×10-10

问选择哪一种弱酸及其共轭碱较合适?

?12.欲配制pH值为3的缓冲溶液,其Ka的指数应在-3~-4之间,故选HCOOH较合适。

13.解释下列问题:

⑴在洗涤BaSO4沉淀时,不用蒸馏水而用稀H2SO4;

⑵虽然KOsp(PbCO3)=7.4×10-14<KOsp(PbSO4)=1.6×10-8 ,但PbCO3能溶于HNO3,PbSO4而不溶;

⑶CaF2和BaCO3的溶度积常数很接近(分别为5.3×10-9和5.1×10-9),两者饱和溶

液中Ca2+和Ba2+离子浓度是否也很接近?为什么?

13.⑴因BaSO4沉淀多少能在水中溶解一些,用稀H2SO4洗涤,由于同离子效应,能

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⑵PbCO3(s)Pb2+(aq)+CO32-(aq)

加入HNO3后,HNO3解离的H+与CO32-结合生成CO2和水,使上述溶解沉淀平衡不断

向右进行,PbCO3溶解于HNO3。而PbSO4(s)Pb2+(aq)+ SO42-(aq),加入HNO3后,不对

上述溶解沉淀平衡产生影响,故PbSO4不溶解于HNO3。

14.回答下列问题,简述理由:

⑴NaHS溶液呈弱碱性,Na2S溶液呈较强碱性;⑵如何配制SnC12,Bi(NO3)3,Na2S

溶液;⑶为何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备A12S3;

⑷CaCO3在下列哪种试剂中溶解度最大?

纯水,0.1mol?L-1 Na2CO3 ,0.1 mol?L-1CaC12 ,0.5 mol?L-1KNO3 。⑸溶液的pH 降低时,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基本不变? Al(OH)3 AgAc ZnCO3 PbC12

⑹同是酸式盐,NaH2PO4溶液为酸性,Na2HPO4溶液为碱性。

14.⑴对。HS-有解离和水解两种倾向,但水解倾向更大,呈弱碱性。S2-只有水解,

溶液呈较强碱性。

⑵SnC12应在稀盐酸溶液中配制;Bi(NO3)3应在稀硝酸溶液中配制;Na2S应在稀NaOH溶液中配制。

⑶A12S3 (s)+6H2O2Al(OH)3(s)+3H2S(g),由于剧烈的双水解,A12S3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备。

⑷在Na2CO3和CaC12溶液中,由于同离子效应,CaCO3的溶解度远小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在KNO3由于有盐效应,其溶解度略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故CaCO3在0.5

mol?L-1KNO3中的溶解度最大。⑸PbC12(s)Pb2+(aq)+ Cl2-(aq),加入酸,降低溶液的

pH后,对PbC12的沉淀溶解平衡无影响,其溶解度基本不变。其他几种沉淀降低pH后,

H+均会与上述电解质的阴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使这些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增加。

⑹NaH2PO4溶液解离倾向大于水解倾向,平衡时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溶液显

酸性;Na2HPO4溶液解离倾向小于水解倾向,平衡时溶液中H+小于OH-浓度,溶液显碱性。

习题

++

1.将下列pH值换算为H浓度,或将H浓度换算为pH值。

⑴ pH值:0.24,1.36,6.52 ,10.23。

⑵c(H+)( mol?L-1):2.00×10-2 ,4.50×10-5,5.00×10-10。

1.⑴①c(H+)=10-0.24=0.575 mol・L-1,②c(H+)=10-1.36=0.044 mol・L-1,

③c(H+)=10-6.52=3.02×10-7 mol・L-1,④c(H+)=10-10.23=5.89×10-11mol・L-1

⑵①pH=-lgc(H+)=-lg(2.00×10-2)=3.70 ②pH=-lgc(H+)=-lg(4.50×10-5)=4.35

③p H=-lgc(H+)=-lg(5.00×10-10)=9.30

2.某一元弱酸HA的浓度为0.010mol・L-1,在常温下测得其pH为4.0。求该一元弱

酸的解离常数和解离度。 2.解: HAH++A- pH为4.0,则c(H+)=10-4 mol・L-1,

c(A-)=10-4 mol・L-1,

c(H?)c(A?)10?4?10?4K==≈1.0×10-7

?40.010?10c(HA)10?4c(H?)α=×100%=100%=1%

0.01c0(HA)O

3.已知0.010mol・L-1H2SO4溶液的pH=1.84,求HSO4-的解离常数。

3.解:由于硫酸是强酸,溶液的pH=1.84,则 c(H+)=10-1.84=0.01445mol・L-1, 其一级解离是完全的,其中0.010mol・L-1 H+由一级解离得来。二级解离是部分解离:HSO4-H++SO42-,其中0.00445mol・L-1 H+由二级解离得来。

c(HSO4-)=0.01-0.00445= 0.00555mol・L-1,c(SO42-)=0.01445-0.01=0.00445

mol・L-1

2?c(H?)c(SO4)0.01445?0.00445K===0.012 ?0.00555c(HSO4)O

4.在氢硫酸和盐酸混合溶液中,c(H+)为0.3 mol?L-1,已知c(H2S)为0.1 mol?L-1,求该溶

液中的S2-浓度。

?Ka(H2S)c(H2S)1.1?10?21?0.14.解:c(S)===1.041×10-21 mol?L-1

22?0.3c(H)2-

??5.将0.20mol・L-1HCOOH(Ka=1.8×10-4)溶液和0.40 mol・L-1HCN

(Ka=6.2×10-10)溶

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溶液的pH值。

5.由于HCOOH的酸性远远大于HCN的酸性,浓度相差又不太大,可以认为溶液中的H+几乎全部来自HCOOH的解离,来自HCN解离的H+浓度完全可以不计。混合后,

c(HCOOH)=0.2/2=0.1mol・L-1,c/Koa=0.1/1.8×10-4=555.6>400 可以用简略公式,

c(H+)=cKa=0.1?1.8?10?4=4.2×10-3 mol・L-1,

pH=-lgc(H+)=3-lg4.2=2.38

6.现有0.20mol?L-1HCl溶液与0.20mol?L-1氨水,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计算混合溶液的pH值。⑴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⑵两种溶液按2:1的体积混合;⑶两种溶液按1:2的体积混合。

6.⑴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完全生成NH4Cl,浓度为0.2/2=0.1mol?L-1,水解呈酸性。

?Kw10?14-6-1

c(H)=cKa=c?=0.1=7.45×10mol・L

KNH31.8?10?5+

??pH=-lgc(H+)=6-lg7.45=5.13

⑵两种溶液按2:1的体积混合,HCl+NH3?H2O==NH4Cl+H2O,

余下1份HCl和生成的1份NH4Cl,由于HCl的酸性远大于NH4Cl的酸性,以余下的酸计算溶液的pH值。

c(H+)=0.1/3=0.0333 mol・L-1 pH=-lgc(H+)=2-lg3.33=1.48

⑶两种溶液按1:2的体积混合。HCl+NH3?H2O==NH4Cl+H2O,余下1份NH3?H2O和生成的1份NH4Cl,正好组成缓冲溶液。

pOH=pKb-lg

c(NH3)0.1/3=4.74-lg=4.74 ?0.1/3c(NH4)pH=14-pOH=14-4.74=9.26

7.⑴写出下列各种物质的共轭酸。

(a) CO32- (b)HS- (c)H2O (d) HPO42- (e)NH3 (f)S2- ⑵写出下列各种物质的共扼轭碱。

(a) H3PO4 (b) HAc (c) HS- (d)HNO2 (e) HClO

(f)H2CO3

7.⑴CO32- - HCO3-, HS―H2S, H2O�C H3O+, HPO42―H2PO4-, NH3-NH4+, S2-- HS-. ⑵H3PO4- H2PO4-,HAc-Ac-,HS―S2-,HNO2- NO2-,HClO �C ClO-,H2CO3- HCO3-

8.在1L1.0mol?L-1氨水中,应加入多少克固体(NH4)2SO4,才能使溶液的pH等于9.00(忽略固体加入对溶液体积的影响)。

8.解:pH=9.0,pOH=14.0-9.0=5.0,c(OH-)=1.0×10-5 mol?L-1 氨水中加入

(NH4)2SO4构成缓冲溶液,

c(NH3) ?c(NH4)c(NH3)1.0-5

c(NH4+)= KO(NH3)=1.8×10=1.8 mol?L-1

?5?1.0?10c(OH)c(OH-)=KO(NH3)

c[(NH4)2SO4]=1.8/2=0.9 mol?L-1

m[(NH4)2SO4]=0.9×1×132=118.8g

9.在血液中H2CO3―NaHCO3缓冲对的作用之一是从细胞组织中迅速除去由运动产生的乳酸(简记为HL)。

-⑴求HL+HCO3H2CO3+L-的平衡常数KO。⑵若血液中[H2CO3]=1.4×10-3 mol?L-1,[HCO3-]=2.7×10-2 mol?L-1,求血液的pH值。⑶若向1.0dm3血液中加入5.0×10-

3molHL后,pH为多大?

???(已知H2CO3:Ka10-7,Ka10-11;HL:Ka=1.4×10-4)

1=4.2×2=5.6×?c(H2CO3)c(L?)c(H?)KHL1.4?10?49.解:

⑴K=×=?==333 ?7??c(HL)c(HCO3)c(H)Ka14.2?10O

c(H2CO3)1.4?10?3⑵pH=pKa1-lg=6.377-lg=7.67

2.7?10?2c(HCO3?)10.取100gNaAc?3H2O,加入13mL6.0mol?L-1HAc溶液,然后用水稀释至1L,此缓冲溶液

的pH是多少?若向此溶液中通入0.10mol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求溶液的pH变化是多少?

10.解:⑴以上所得溶液是缓冲溶液。

c(HAc)=(6.0×13×10-3)/1=0.078 mol?L-1 c(NaAc)=100÷1÷136=0.74 mol?L-1 pH=pKO(HAc)-lg

0.078c(HAc)=4.74-lg=5.72

0.74c(NaAc)⑵向此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则发生如下反应:

NaAc+HCl==NaCl+HAc

反应后: c(HAc)=0.078+0.10=0.18mol?L-1

c(NaAc)=0.74-0.10=0.64 mol?L-1

pH=pKO(HAc)-lg

0.18c(HAc)=4.74-lg=5.30

0.64c(NaAc)△(pH)=5.30-5.72=-0.42

O

11.写出下列各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的表达式(不考虑离子水解):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1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 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求引起溴分子解离1-2 Br 2 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3 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 1-4 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 1-5 什么叫惰性电子对效应?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 1-6 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层跃迁至第一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6nm;当电子从第三能级层跃迁至第二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问哪一个光子的能量大? 1-7 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为第四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1:2原子比的化合物。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7。C和B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氧化数。D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元素。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之。 1-8有A,B,C,D,E,F元素,试按下列条件推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给出各元系的价电子构型。 (1)A,B,C为同一周期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满足A>B>C,已知C有3个电子层。 (2)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HD和HE。室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E 的单质为固体。 (3)F为金属元素,它有4个电子层并且有6个单电子。 第2章分子结构

无机化学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氧化和还原 1、在下列两种物质中,分别按Mn,N元素的氧化值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各物质进行排列: (1)MnO, MnSO4, KMnO4, MnO(OH), K2MnO4, Mn (2) N2, NO2, N2O5, N2O, NH3, N2H4 2、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以及它们相应的还原,氧化产物。 (1)SO2+ I2 + 2H2O →H2SO4 + 2HI (2)SnCl2 + 2HgCl2→SnCl4 + Hg2Cl2 (3) 3I2 + 6NaOH →5NaI + NaIO3 + 3H2O 3、用氧化值法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Cu + H2SO4 (浓)→CuSO4 + SO2 + H2O (2)KMnO4 + S →MnO2 + K2SO4 (3) As2S3+ HNO3 + H2O →H3AsO4 + H2SO4 + NO (4) (NH4)2Cr2O7→N2 + Cr2O3 + H2O (5) P4 + NaOH →PH3+ NaH2PO2 4、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Cr2O72-+ SO32+ + H+→Cr3+ + SO42- (2) PbO2(s) + Cl- + H+→Pb2+ (实际是PbCl42-) + Cl2 (3) H2S + I2→I- + S (4) CrO2- + H2O2 + OH-→CrO42- (5) ClO3- + S2-→Cl- + S + OH-

(6) KMnO4+ FeSO4+ H2SO4→MnSO4+ Fe2(SO4)3+ K2SO4 + H2O (7) KI + KIO3 + H2SO4→I2+ K2SO4 (8) Ca(OH)2 + Cl2→Ca(ClO) 2 + CaCl2 (9) Fe(OH)2 + H2O2→Fe(OH)3 (10) Al + NO3-→[Al(OH) 4] - + NH3 (11) ClO- + Fe(OH)3→Cl- + FeO42- (12) P + CuSO4→Cu3P + H3PO4 + H2SO4 5、把镁片和铁片分别放入浓度均为1 mol .L-1的镁盐和亚铁盐的溶液中,并组成一个原电池。写出原电池的电池符号,指出正极和负极,写出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并指出哪种金属会溶解? 6、从铁、镍、铜、银四种金属及其盐溶液[c(M2+)=1.0 mol .L-1]中选出两种,组成一个具有最大电动势的原电池,写出其电池符号。 7、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物种内,哪种是较强的氧化剂?说明理由。 (1)PbO2或Sn4+(2) I2或Ag+ (3) Cl2或Br2(4)HNO2或H2SO3 8、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物种内,哪种是较强的还原剂?说明理由。 (1) F-或Cu (2) I2或Ag+ (3) Cl2或Br2(4) HNO2或H2SO3 9、查出下列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E aθ,判断各组电对中,哪一个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绪论 一.是非题: 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 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 不变的一类变化 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 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 二.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 A.希有气体B:混合物C.电子流或γ──射线D.地球外的物质 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 A.碳元素 B.碳化合物 C.二者都对 D.二者都错 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 A.氨溶于水 B.蔗糖溶在水中 C.电解质溶液导电 D.照相底片感光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一.是非题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 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 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 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 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 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 二.选择题 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 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 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 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 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 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 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54%,81Br 80。9163占49。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97u和204。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63810:1, 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868和35。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 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 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

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 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 -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 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n1 n2 1(来曼光谱) 1 2 3 4 波长 2(巴尔麦谱系) 1 2 3 4 波长 3(帕逊谱系) 1 2 3 4 波长 4(布来凯特谱系) 1 2 3 4 波长 5(冯特谱系) 1 2 3 4 波长 1-13 计算下列辐射的频率并给出其颜色:(1)氦-氖激发光波长633nm;(2)高压汞灯辐射之一435。8nm;(3)锂的最强辐射670。8nm。 1-14 Br2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离解能为190KJ。mol-1 ,求引起溴分子解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15 高压钠灯辐射589.6nm和589.0nm的双线,他们的能量差为多少KJ.mol-1 ?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本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北师大版本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 第二章分子结构 (11) 第三章晶体结构 (17) 第4章酸碱平衡 (22)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32)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49)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57) 第八章水溶液 (71) 第9章配合物 (75) 第十章沉淀平衡 (78) 第十一至三十章元素化学 (85)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 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 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54%,81Br 80。9163占49。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97u和204。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868和35。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 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 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第4章反应动力学初步习题及答案

第4章 反应动力学初步 一、选择题 4-1 利用反应生成产物B ,在动力学上要求 ( ) (A) (B) (C) (D) 答案: B 4-2 对 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 ( ) (A) 大大加速 (B) 减速 (C) 、 皆加速 (D) 无影响 答案: C 4-3 催化剂能加速反应的速率,它的作用机理是 ( ) (A) 增大碰撞频率 (B) 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 (C) 减少速率常数 (D) 增大平衡常数 答案: B 4-4 下列有关活化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 (B) 同一条件下同一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小 (C) 同一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其反应速率越小 (D) 活化能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 答案: C 4-5 已知下列两个反应的活化能: (1) (2) 在同一温度下,所有反应物浓度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1)比反应(2)的速率慢。 (B) (A) 反应(1)比反应(2)的速率快。 (C) 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D) 对于反应(1)与反应(2),当温度变化的始态、终态相同时,反应(2)的反应速率(或速率常数)的改变比反应(1)显著的多。 1 3 2A B C −−→−−→←−− 123a a a E E E >>123 a a a E E E <<123a a a E E E >=123 a a a E E E =<0 r G ∆>v 正v 正 v 正 v 负 42284224243(NH )S O + 3KI (NH )S O + K SO + KI →1 -1 56.7kJ mol a E =⋅222 2SO + O 2SO →2-1 250.8kJ mol a E =⋅-1 mol L ⋅12 a a E E 和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化学平衡 本章总目标: 1: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 2: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3:熟悉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化学平衡状态 1:熟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生成速率分别等于其消耗的速率,各种物质的浓度将不再改变。 2:了解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这两个概念的意义. 第二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会运用标准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时,反应向逆向进行。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第三节;标准平衡常数与的关系 1: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当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 2:重点掌握运用公式进行热力学数据之间的计算。 第四节:化学平衡的移动 1:熟悉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熟练地根据条件的改变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习题 一选择题 1.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反应速率常数k发生变化,则标准平衡常数(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一定发生变化B。一定不变 C. 不一定变化 D. 与k无关 2.反应:2CO(g)+O2(g)2CO2(g)在300K时的Kc与Kp的比值约 为() A。25 B.2500 C。2.2 D.0.04 3。反应的温度一定,则下列的陈述中正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平衡常数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B。转化率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C。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D。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不能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4.相同温度下:2H2(g)+S2(g)2H2S(g)Kp1

2Br2(g)+2H2S(g)4HBr+S2(g)Kp2 H2(g)+Br2(g)2HBr(g)Kp3则Kp2等于() A。Kp1· Kp3B。(Kp3)2/ Kp1 C。2Kp1· Kp3 D. Kp3/ Kp1 5。下列反应中,K˚的值小于Kp值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H2(g)+Cl2(g)== 2HCl(g) B. 2H2(g)+S(g)== 2H2S(g) C。 CaCO3(s) == CaO(s)+CO2(g) D.C(s)+O2(g)== CO2(g) 6.N2(g)+3H2(g)2NH3(g),H=-92.4KJ·mol—1,473K时,三种混合气体达平衡。要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采用方法() A.取出1molH2 B.加入NH3以增加总压力 C.加入稀有气体以增加总压力D。减小容器体积以增加总压力7。298K时,Kp˚的数值大于Kc的反应是( ) A.H2(g)+S(g)H2S(g) B.H2(g)+S(s)H2S(g) C。H2(g)+S(s)H2S(l)D.Ag2CO3(s)Ag2O(s)+CO2(g) 8。已知300K和101325Pa时,下列反应:N2O4(g)2NO2(g)达到平衡时有20﹪的N2O4分解成NO2,则此反应在300K时的平衡常数Kp的数值为( ) A.0.27 B。0。05 C.0。20 D。0.17 9。在某温度下平衡A+B== G+F的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的原因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v正减小,v逆增大 B.k正减小,k逆增大 C。v正和v逆都减小, D. v正增加的倍数小于v逆增加的倍数10.已知下列前三个反应的K值,则第四个反应的K值为() (1)H2(g)+1/2O2(g)H2O(g) K1 (2)N2(g)+O2(g)2NO(g) K2 (3)2NH3(g)+5/2O2(g)2NO(g)+3H2O(l) K3 (4)N2(g)+3H2(g)2NH3K A。K1+K2—K3B。K1·K2/K3 C.K1·K3/K2 D.K13·K2/K3 11。下面哪一种因素改变,能使任何反应平衡时产物的产量增加() A.升高温度 B.增加压力 C.加入催化剂 D.增加起始物 12。298K时,反应H 2O(l) H 2 O(g)达平衡时,体系的水蒸汽压为3。13kPa, 则标准平衡常数K˚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100 B.3.13×10—2 C。3.13 D.1 13。298K时,根据下列数据,判断哪个化合物分解放氧倾向最大() A。 N 2(g) + O 2 (g) == 2NO 2 (g) Kc=1×10―30 B。 H 2(g) + O 2 (g) == H 2 O(g) Kc=1×1081 C. 2CO 2(g) == 2CO(g) + O 2 (g) Kc=1×10―92 D. 2H 2O 2 (l) == 2H 2 O(l) + O 2 (g) Kc=1×1037 14.某温度时,反应H 2(g) + Br 2 (g) == 2HBr(g)的Kc=4×10―2,则反应 HBr(g) 1/2H 2(g) + 1/2Br 2 (g)的Kc为()

无机化学习题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一、填空题 4.1 在氢原子的激发态中,4s和3d状态的能量高低次序为E4s______________E3d;对于钾原子,能量高低次序为E4s______________E3d;对于钛原子,能量高低次序为E4s______________E3d。 4.2 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量子数______________决定,而锂原子的电子能级由量子数______________决定。 4.3 有两种元素的原子在n=4的电子层上都只有两个电子,在次外层l=2的轨道中电子数分别为0和10。前一种原子是______________,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___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___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该原子的能级最高的原子轨道的量子数为______________。 4.4 镧系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_,锆与和铪、铌与钽性质相似是由于_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 4.5 当n=4时,电子层的最大容量为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能级交错,该层各轨道能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4f电子实际在第______________周期的______________系元素的______________元素中开始出现。 4.6 第六周期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为______________,其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4.7 具有ns2np3价电子层结构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 ,具有(n-1)d10ns2np6价电子层结构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 ,前一类元素又叫______________族元素,后一类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 4.8 每一个原子轨道要用______________个量子数描述,其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表征电子自旋方式的量子数有______________个,具体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9 如果没有能级交错,第三周期应有______________个元素,实际该周期有______________个元素;同样情况,第六周期应有______________个元素,实际有______________个元素。4.10 氢原子光谱的能量关系式为ΔE=R H(1/n12-1/n22),R H等于______________,当n1=1,n2=______________时,ΔE=R H,R H也等于氢原子的______________能。 4.11 某过渡元素在氪之前,此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的离子在角量子数为2的轨道中电子恰为全充满,该元素为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原子最外层轨道中电子的屏蔽系数σ等于______________,有效核电荷z*______________等于。 二、选择题 4.12 所谓原子轨道是指() A. 一定的电子云 B. 核外电子的概率 C. 一定的波函数 D. 某个径向分布函数 4.13 下列电子构型中,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A. 1s22s12p1 B. 1s22s22p6 C. 1s22s22p63s2 D. 1s22s22p63s23p64s1 4.14 周期表中第五、六周期的ⅣB、ⅤB、ⅥB族元素的性质非常相似,这是由于以下哪项导致的() A. s区元素的影响 B. p区元素的影响 C.d区元素的影响 D. 镧系元素的影响 4.15 描述Ψ3dZ2的一组量子数是() A. n=2, l=1, m=0 B. n=3, l=2, m=0 C. n=3, l=1, m=0 D. n=3, l=2, m=1 4.16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错误的是() A. n=3, l=2, m=0, m s=+1/2 B. n=2, l=2, m=-1, m s=-1/2 C. n=4, l=1, m=0, m s=-1/2 D. n=3, l=1, m=-1, m s=+1/2 4.17 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 习题解答④

第7章习题解答④ 一、是非题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氧化值只能是+1。() 解:错 2.元素的电离能越小,其金属性越弱。() 解:错 3.从Cr和Mn的第二电离能相比较可知,Cr的第二电离能大于Mn的第二电离 能,可以推测Cr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1,Mn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2。类似的 情况在Cu与Zn,Mo与Tc之间也存在。() 解:对 4.由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是按概率(几率)分布的,电子云应没有确定的界面,所 以原子半径并不能表示原子的真实大小。.() 解:对 5.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故其电子亲和能最大。() 解:错 6.O(g)+2e-→O2-(g),?r H=-639kJ·mol-1,即氧的电子亲和能为639kJ·mol-1。() 解:错 7.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核对核外某一电子的吸引力由于其余电子对该电子的排 斥作用而被减弱,犹如减少了核电荷数,减少后的核电荷数称为有效核电荷数。. () 解:对 8.在已知的元素中,电离能最大的是氦,最小的是钫。.() 解:对 9.类氢离子的电离能与氢原子的电离能相同,都是2.18×10-18J。() 解:错 10.气态He+与气态H原子都只有一个电子,但He+失去一个电子比H原子失去 一个电子要吸收更多的能量。.() 解:对 11.在周期系第三周期中,Si、P、S、Cl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因此,Si4-、P3-、 S2-、Cl-的离子半径也依次减小。() 解:对 12.在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中,从左到右具有与族序数相同氧化值的离子半径依次 增大。.() 解:错 13.所有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均比第一电离能大,同样所有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也 比第一电子亲和能大。() 解:错 14.元素的电子亲和能越大,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 解:错 15.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后边的过渡元素,即铪、钽等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 数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现象。() 解:错 16.通常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

无机化学练习题

无机化学 第一章溶液 一、选择题 1-1、将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溶剂后,将会引起( D ) A 沸点下降 B 凝固点升高 C 渗透压下降 D 蒸气压下降 1-2、比溶剂更容易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可能会引起( C ) A 沸点上升 B 凝固点降低 C 蒸气压上升 D 渗透压下降 二、填空题 1-3、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又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它包括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1-4、拉乌尔(F·M·Raoult)于1887年得出如下结论: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 1-5、在纯水、以及浓度均为0.1mol/kg的KCl、K2SO4、蔗糖(C12H22O11)、NaAc 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K2SO4,沸点最低的是纯水。 1-6、比较下列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1.0% 的C12H22O11< 1.0% 的C3H6O3 0.1mol/kg C2H5OH = 0.1 mol/kg C12H22O11< 0.1 mol/kg HCl 1-7、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表现为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 θX A,沸点上升的数学表达和渗透压。其中蒸气下降的数学表达式为△P =△P B 式为△T b =K b b 。0.1mol/kg 乙醇水溶液(K f=1.86)的凝固点下降为--0.186 。300K,0.1mol/L葡萄糖水溶液的渗透压约为 249.42 kP a。 1-8、一定温度下、100kPa的大气中,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0kPa。实际测出某处水蒸气的分压为 2.0kPa,则该处的相对湿度是0.67 ,水蒸气的压力分数为0.02 ,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 。

无机化学第四章_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补充习题

第四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补充习题 选择题 】 1.下列卤化物中,离子键成分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CsF>RbCl>KBr>NaI C . RbBr>CsI>NaF>KCl 2.下列物质中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 A .H 2Te>H 2Se>H 2S>H 2O C . H 2O>H 2S>H 2Se>H 2Te 3.既能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又能衡量其非金属性强弱的物理量是( )。 B. 杂化轨道均参加成键 C. 采取杂化轨道成键,更能满足轨道最大重迭原理 D •采取杂化轨道成键,能提高原子成键能力 10. BF 4- 离子中, B 原子采用的杂化轨道是( )。 A . sp B . sp 2 C . sp 3 11 .下列分子中,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是( )。 A .CO 2 B .PCl 3 C .BCl 3 12.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 A .PCl 3 B .NH 3 C .SiCl 4 13.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杂化轨道理论是在分子轨道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 ・成键过程中,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各原子轨道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原子轨道 C 形成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各原子轨道数目之和 D .未杂化的原子轨道与杂化轨道的能量是相同的 14. OF 2 分子中 O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A . sp 2 B . sp C . sp 3 D . sp 3 不等 性 15.一般金属有银白色光泽,其原因是金属( )。 A .一般是整体 B .存在自由电子 C .密度大 D .价电子少 16.共价键若按其成键原子轨道的对称性可区分为( )。 A .正常共价键和配位键两类 A .电负性 B .电离能 C •电子亲和能 4.Pb 2+、Bi 3+离子均属何种电子构型( )。 A • 18 B • 18 + 2 5.下列离子型化合物熔点最低的是( )。 A . NaF B . BaO 6.下列各化学键中极性最大的是( )。 A . B-Cl B .Ba-Cl 7.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CHCl 3 B . PCI 3 8.下列分子中,空间构型不是直线的是( )。 A . CO B . H 2O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杂化轨道有利于形成 b 键 C .8 C . SrO C . Be-Cl C . CO 2 C . CO 2 D .偶极矩 D . 9〜17 D . MgO D . Br-Cl D . HCl D . HgCI 2 )。 B .CsF>RbBr>KCl>NaF D .KCl>NaF>CsI>RbBr B .H 2Se>H 2S>H 2O>H 2Te ; D . H 2O>H 2Te>H 2Se>H 2S D .不等性 sp 3 D . NH 3 D .CO 2

第四版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 1-1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下列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 〔a〕K 〔b〕Al 〔c〕Cl 〔d〕Ti〔Z=22〕〔e〕Zn〔Z=30〕〔f〕As〔Z=33〕答:〔a〕[Ar]4s1〔b〕[Ne]3s23p1〔c〕[Ne]3s23p5〔d〕[Ar]3d54s2〔e〕[Ar] 3d104s1〔f〕[Ar]4s24p3 1-2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并用方框图表示轨道,填入轨道的电子用箭头表示。 〔a〕Be 〔b〕N 〔c〕F 〔d〕Cl-〔e〕Ne+〔f〕Fe3+〔g〕As3+ 1-3 Li+、Na+、K+、Rb+、Cs+的基态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与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 1-4以下+3价离子那些具有8电子外壳?Al3+、Ga3+、Bi3+、Mn3+、Sc3+ 答:Al3+和Sc3+具有8电子外壳。 1-5已知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 〔a〕3s23p5〔b〕3d64s2〔c〕5s2〔d〕4f96s2〔e〕5d106s1 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那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 答:〔a〕p区,ⅦA族,第三周期〔b〕d区,Ⅷ族,第四周期〔c〕s区,ⅡA族,第五周期〔d〕f区,ⅢB族,第六周期〔e〕ds区,ⅠB族,第六周期 1-6根据Ti、Ge、Ag、Rb、N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它们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答:Ti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24s2; 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104s24p2; Ag位于第五周期Ⅰ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4d105s1; Rb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5s1; Ne位于第二周期0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He] 2s22p6。 1-7某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构型为5d36s2,给出比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小4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答:该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为[Xe] 4f126s2。

无机化学课后练习题解答

无机化学课后练习题解答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2.一敝口烧瓶在 280K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 ? 解:由题知要使三分之一的气体逸出瓶外,即体积为本来的 1.5 倍,而这一过程压力一直保持不变,故有: (P0V1 )/T 1 = (P 0 V2)/T 2 所以有T 2 = (T 1V2)/V 1 = 280 ×1.5=420K 答:略。 4.容器中有 4.4 g CO 2, 14 g N2,12.8g O 2,总压为 2.02610 5Pa,求各组分的分压。 解:由题意知: CO2: n= 4.4/44 = 0.1mol N2:n=14/28=0.5mol O2:n=12.8/32=0.4mol 有道尔顿分压定律: CO2:p=2.026 × 104Pa N2:p=1.013 × 104Pa O2:p=8.104 × 104Pa 答:略。 8.在 291K 和总压为 1.013 × 105Pa 时,2.70 dm3含饱和水蒸汽的空气,经过CaCl2干燥管,完好吸水后,干燥空气为 3.21 g ,求 291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解:3.21g 所以空气在 291K,2.7L 的容积中其压力为:PV=Nrt P空气=3.21×291×8.31/29×0.0027=99185Pa P水蒸气 =P 总压- P空气 =101300-99185=2.12 ×103Pa 答:略 第三章原子构造 2+ 4.已知 M 离子 3d 轨道中有 5 个电子,试推出:(1)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M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3)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 答:( 1) Mn 1s 22s22p63s2 3p63d54s2 (2)最外层 2 个电子 , 最高能级组中 5 个电子 (3)第四周期 , 第 VIIIB 族 6.据原子构造的知识,写出第17 号、 23 号、 80 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构造式。 答: 17 号元素 Cl, 其电子构造式为 1s22s22p63s23p5 23 号元素 V, 其电子构造式为 1s22s22p6 3s23p63d34s2 226261026101426102 80 号元素 Hg, 其电子构造式为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5d 6s

无机化学周祖新答案

无机化学周祖新答案 【篇一: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五章】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5) 思考题 1.什么是氧化数?如何计算分子或离子中元素的氧化数? 氧化数是某一原子真实或模拟的带电数。若某一原子并非真实得到 若失去电子而带电荷,可以认为得到与之键合的电负性小于它的原 子的电子或给予与之键合的电负性大于它的原子电子,然后计算出 来的带电情况叫氧化数。 已知其他原子的氧化数,求某一原子的氧化数时可用代数和的方法,中性分子总带电数为零;离子总带电数为离子的电荷。 2.指出下列分子、化学式或离子中划线元素的氧化数: o3 2 4+o72-na2o3 na25na26h2 na2 2.o3 +3,2 +1,4+-3,o72-+3,na22o3 +2,na22-1,5+10,na26+4,h2 -1,na25 -2/5, 3.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⑴氧化和氧化产物⑵还原和还原产物 ⑶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⑷电极电势和电动势 3.⑴氧化是失去电子氧化数升高,所得氧化态较高产物即为氧化产物。 ⑵还原是得到电子氧化数降低,所得氧化态较较产物即为还原产物。 ⑶在某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电极反应,分为正极的还原反应和负 极的氧化反应,总反应为原电池反应。 ⑷固体电极材料与所接触的溶液间的电势差即为该原电池的电极电势。两电极构成原电池时两电极间的电势差为该原电池的电动势。 4.指出下列反应中何者为氧化剂,它的还原产物是什么?何者为还 原剂,它的氧化产物是什么? ⑴2fecl3+cu→fecl2+cucl2 ⑵cu+cucl2+4hcl→2h2[cucl3] ⑶cu2o+h2so4→cu+cuso4+h2o 4.⑴氧化剂:fecl3,还原产物:fecl2,还原剂:cu,氧化产物:cucl2。 ⑵氧化剂:cucl2,还原产物:2h2[cucl3],还原剂:cu,氧化产物:2h2[cucl3]。⑶氧化剂:cu2o,还原产物:cu,还原剂:cu2o, 氧化产物:cuso4。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 第四章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溶解沉淀平衡 习题解答(4) 思考题 1.强电解质的水溶液有强的导电性,但AgCl和BaSO4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它们属于何种电解质? 1.答:AgCl和BaSO4水溶液的导电性虽很弱,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这是由于AgCl和BaSO4本身溶解度小,致使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小,导电性弱。而AgCl和BaSO4(溶解部分)在溶液中还是全部解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2.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NH3•H2O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将如何变化? ⑴NH4Cl ⑵NaOH ⑶HAc ⑷加水稀释 2.NH3•H2O NH4++OH- ⑴加入NH4Cl,氨水解离度下降,pH减小。 ⑵加入NaOH,氨水解离度下降,pH增加。 ⑶加入HAc,氨水解离度增加,pH减小。 ⑷加水稀释,氨水解离度增加,pH减小。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有错误请纠正,并说明理由。 ⑴酸或碱在水中的解离是一种较大的分子拆开而形成较小离子的过程,这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将有利于电离。 ⑵1×10-5 mol•L-1的盐酸溶液冲稀1000倍,溶液的pH值等于8.0。 ⑶将氨水和NaOH溶液的浓度各稀释为原来1/2时,则两种溶液中OH-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1/2。 ⑷pH相同的HCl和HAc浓度也应相同。 ⑸酸碱滴定中等当点即指示剂变色点。 ⑹某离子被完全沉淀是指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3.⑴错。在解离即较大的分子拆开而形成较小离子的吸热反应的同时,较小离子与水分子的水合是是放热的,总反应的吸放热取决于两过程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有吸热也有放热,故温度升高不一定有利于解离。 ⑵错。在pH值远离7的时候,溶液每稀释10倍,pH近视增加一个单位,这是没有计算水解离出的H+,当pH接近7的时候,水解离出的H+就不能再忽略了,所以酸性溶液不管怎么稀释,只能越来越接近中性,不可能变为碱性。 ⑶错。NaOH溶液稀释为原来1/2时OH-浓度确实减小为原来的1/2;但氨水在稀释过程中,其解离平衡向右移动,会解离出更多的OH-,稀释一倍后,其OH-浓度大于原来的一半。 ⑷错。pH相同即溶液中游离的H+浓度相同,HCl是强电解质,完全解离,游离的H+浓度就是的HCl浓度。但HAc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解离,其浓度远远大于其解离出的H+浓度。故pH相同的HCl和HAc浓度不相同。 ⑸错。酸碱滴定中等当点是指酸碱的当量完全相等。不同指示剂变色点变色点不同,往往不是中和等当点。 ⑹错。根据溶度积原理,任何离子都不可能被沉淀为浓度为零。无机化学上规定了一个相对量,某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可近视认为该离子已完全沉淀。 4.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各有什么影响? 4.同离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大为下降,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大为减小。盐效应使弱电解质解离度稍增加,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稍增加。 5.根据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确定下列各溶液在相同浓度下,pH由大到小的顺序。

无机化学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整理(1—5章).

第一章思考题 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 A 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试问: (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 (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 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 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 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 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

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 (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 (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1. 求0.01㎏NaOH 、0.10㎏(2Ca 2+)、0.10㎏(21 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M (NaOH )= 40g·mol -1 M (2Ca 2+)= 80g·mol -1 M (2 1 Na 2CO 3)= 53g·mol -1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aOH)0.011000 (NaOH) 0.25mol (NaOH)40 m n M ⨯= == ()2+2+ 2+ (2Ca )0.101000 (2Ca ) 1.25mol (2Ca )80 m n M ⨯=== ()2323231 ( Na CO ) 10.1010002( Na CO ) 1.89mol 1253( Na CO )2 m n M ⨯=== 2. 将质量均为5.0g 的NaOH 和CaCl 2分别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试求两溶 液的ρ(NaOH)、c (NaOH)、ρ( 21CaCl 2)和c (2 1 CaCl 2)。 解:M (NaOH )= 40g·mol -1 M (2 1 CaCl 2)= 55.5g·mol -1 ()-1(NaOH) 5.0 (NaOH)10.0g L 0.5m V ρ===⋅ ()-1(NaOH) 10.0 (NaOH)0.25mol L (NaOH) 40 c M ρ= = =⋅ ()2-121 (CaCl ) 1 5.02(CaCl )10.0g L 20.5 m V ρ===⋅ ()2-1221(CaCl ) 110.02(CaCl )0.18mol L 1255.5(CaCl )2 c M ρ===⋅ 3. 溶液中KI 与KMnO 4反应,假如最终有0.508gI 2析出,以(KI +51 KMnO 4)为基 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