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论比较

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论比较

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论比较
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论比较

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论比较

摘要: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论作一概要的比较,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精神分析学派各家对本能的认识,以及本能论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地位的变化,分析了这些变化发展在促进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并论证了人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本能本能论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自弗洛伊德创立以来,在不断地吸收信仰者的同时,也不断地有信仰者从中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弗洛伊德在开业积累精神分析理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和他的几个合作者因为某些观点的分歧而分道扬镳。在八十年代,我国的心理学界曾对精神分析理论作了比较多而且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论,但多数是集中在批判和介绍精神分析学的人格理论。至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更多的注意到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人在对弗洛伊德的“力必多”之说,或者说是性欲,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的作用上的分歧。

诚然,对性在人格方面的作用的认识和评判,确实是造成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分裂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不得不同样认识到,从古典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到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乃至人本主义的兴起,其实都可以追溯到人们对人的本能的认识的变化发展上来的。弗洛伊德重视人的本能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论证了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本能的潜意识机制所激发的,他所说的“本我”,指的是人的本能,未经更改的原始推动力和基本的驱使力,是属于人的生物性的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本能”论是潜意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尤为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荣格也重视人的本能对个人的人格,甚至对社会的作用,在这点上,他明确表示不同意弗洛伊德只认为性欲才是心灵唯一动力的观点。他认为,性欲只是生命本能的一种,有各种心理驱力或力量,荣格把他们统归入“能量”的范畴,提出心灵能力的概念;从阿德勒开始,以后的几位精神分析学者,如:霍妮,埃里克森,已把目光从生物动机向社会动机转变。也就是说,对本能的作用的质疑甚至忽视,是精神分析学派分裂,直至创立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原因,从而最终完成了向社会——文化学派的过渡,直至最后人本主义的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把弗洛伊德主义当成是人类对自身非理性特质(本能)的解剖的话,那么,社会——文化学派或人本主义,就是人类对自身理性的思考的回归。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可以发现,各个精神分析学家们的本能观的变化发展,让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成为必然的趋势。一直以来,人们分析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歧时,总是把目光投向他们在性本能的不同认识上,我认为这是一叶障目,毕竟,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本能只是本能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尤其值得追究的是,精神分析学派越是分裂,就越是靠近了人本主义的阵营,这就值得我们深思,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歧,难道只是因为对性的作用的认识上的差异吗?本能论在各家理论体系中的淡化,又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趋势呢?本文即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跟踪本能论的兴衰,探索心理学发展的趋势。

在进行比较之前,有必要看看“本能”概念的变化与发展。

本能,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出来之前,本能被理解为“先天的能力”,康德给本能下的定义是“本能的行为”,“一种并不存在明确意识到的动机和目的的行为方式”,“推动它们的仅仅是模模糊糊的内在需要”。也就是说,他认为本能被感觉为一种内在需要,本能行为的一个特征就是意识不到隐藏在行为后面的心理动机。

在之后的荣格并不认为康德所认为的无意识过程就是本能的全部含义。他指出康德这一定义的不足在于“仅仅只把本能从自觉过程中分离出来并以无意识作为其特征”。因此,荣格从本能行为的特征——具

有普遍的一致性和可重复发生性,把本能定义为:本能是典型的行为模式,任何时候,当我们面对着普遍一致、反复发生的行为和瓜模式时,我们就是在与本能打交道,无论它是否与自觉的动机联系在一起。

麦独孤的心理学体系被称为目的心理学,本能是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的核心,由于他是以目的论反对机械论的,他一生都重视研究先天的本能倾向或动机的问题,所以他以为,本能是人的心理中的重要成分,并自称要要促进有关人的本能的范围和机能的认识。他对本能下了这样的定义:“一个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物倾向,决定那有此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体,在感知时体验着某种特殊情绪的激动,和对它做出某种特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体验着这种动作的冲动。”他所认为的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推动力,以目的划分本能及反射的标准,可见,他的本能定义是与本能的反射学说对立的,他的本能论其实是唯心主义的。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写了专章论述“本能”。他是从动物的角度来定义本能的,把本能描述为某种动作的先天趋势。但是他指出,本能的概念包括了精神能力在内。这其实就是把本能论引入了心理学领域内了。虽然在此之前,在斯宾塞的联想心理学中,已把进化论引入了心理学,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他把进化论庸俗化了。所以,必须指出,“心理科学发展表明,机能心理学是稳固地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已充分奠定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斯宾塞庸俗进化观之上”的。当然,从达尔文的角度看来,动物表现出的某些本能行为,也成为了动物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从现代的比较心理学观点看来,达尔文似乎把观察到的动物行为都赋予了主观解释,以致于现代生物学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都把达尔文的这些观察结论都归于“拟人论”而进行了批判。

现代生物学认为,本能是一种不需要后天学习就能够具有的表现物种特性的行为。这是动物进化的结果,也是生存的手段,动物的一切行为反应都是内在的动机和外在的刺激的统一的结果。这种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定义,与现代心理学研究内容与有了非常明显的界线。

精神分析学派,或者说是弗洛伊德学说,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个时期达尔文进化论已在不停的斗争中逐渐深入人心,弗洛伊德显然是受到了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他对本能的解释更为具体化和生物化,他把本能纳入心理学中,他认为,“本能指一种源自肉体而表现精神上的内在刺激”,是以愿望表现出来的身体兴奋的心理代表者。他论证了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本能的潜意识机制所激发的。“本能的表现与阻碍,精神投入与精神反投入,成为了精神分析动机系统的要核。”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来由是身体状态或需求,而本能的目的则是为了减除由其需要带来的兴奋。弗氏认为许多社会—心理现象都可以从两类本能的转移作用来理解,第一类是性本能,这是他早期形成的本能观。他把性本能看成是完成人类“保存个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生命”这两项生命活动的自然倾向。他认为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又受现实的限制,这就是他建立在快乐主义基础上的现实原则:受到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克制本能冲动以适应现实生活,否则不但不能得到快乐,反而得到痛苦的结果。弗洛伊德在后期,因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人生经历影响他把本能进一步分化。提出了第二类本能——攻击本能,也就是死的本能。因此,他把力必多在机体内的作用产生的本能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的本能,包括了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另一种是死的本能,这是个体中可能存在的某种侵略本能或自我毁灭的本能。

作为弗洛伊德初时认定的继承者荣格,从本能行为的特征——具有普遍的一致性和可重复发生性,把本能定义为:本能是典型的行为模式,任何时候,当我们面对着普遍一致、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时,我们就是在与本能打交道,无论它是否与自觉的动机联系在一起。在这里,荣格的本能定义已经和弗洛伊德的本能定义有了差别——弗氏认为本能是内在的需要与刺激,而荣格只认为是一种行为模式。就本能所引申

的心理观而言,弗氏认为,本能的来源中,最主要的欠缺是性,由性和攻击性能量的累积构成一种人格的内驱力,即力必多,这种人格的内驱力是由被压抑的性欲与攻击性的奋争而产生的能量。但是,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并改造了弗氏的力必多,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是把经验化了的本能用“原型”来代替,“无意识的领悟通过原型决定着我们本能的形式与指向”。因此,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本能和与之相关的原型之总和”;在力必多问题上,荣格认为力必多的产生与存在并不只是由性一方面的原因,而是问题产生时被集中运用到这些问题上的普遍的生命能量。即是说,荣格反对弗氏关于力必多当成是纯性欲的性质的观点,而认为力必多是一种能用于延续个人的心理生长的创造性生命力。

从他们对本能的观点上的分歧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弗氏是从人的生物本能或生理需求来解释人格形成及其内驱力的,他认为人格的所有结构都起源于生物本能,而人的主要动机是去获得在所有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体会到的那种稳定状态,基于此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快乐主义的理论。而荣格则是借鉴了当时的物理新发现(如热力学中的熵的原理)来解释弗氏的力必多及其本能观的。荣格认为人格是精神,而力必多隐藏在精神后面,事物的价值由精神能量注入了多少力必多所决定的。他又借用能量守恒的物理规律,认为在人的系统内,力必多的能量的数量是固定的,如果精神的某个组成部分受到过分重视,那必然以其他部分的损失为代价的。

荣格还认为,对精神的所有组成部分来说,存在着一种能量相等的恒常趋势,即物理热力学中关于熵的原理一样。但由于这种精神的均衡是极难达到的,能量失衡,则人格的发展也将是不平衡的。

在荣格的理论中,还讲究反相原理,即每一个概念都有与之相反的对立概念。他虽不反对

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论比较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10-22

弗氏关于人为满足生理需求平衡的生活目的,但他说,生活的目的乃是为了在这些完全相反的事情中寻求另一种平衡,并使它们在一生中得以表现。这样看来,荣格淡化了本能中生物性的一面,反而借鉴了物理学的原理,从弗氏的自我、潜意识理论中提出并发展了人格理论。

及至阿德勒,他在美国这个比较平和的发展的社会里,他更加注重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从而开始降低了对人的本能的作用的重视,他的超越自卑,心理补偿等理论,虽然仍有部分生物本能作用的色彩,但之后向弗洛姆所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过渡,更加看重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本能论的逐渐淡化反映出心理学的发展已从生物决定论向机能主义的转化,从非理性向理性的转化,从神秘主义向科学实验的转化。阿德勒的理论与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差异,恰好点出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向和平与理性的思考,是出于反省历史的需要。

综看,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论立足于生物学与物理学理论,在今天看来,机械主义的成分比较多,但不可否认,心理分析理论常常是一种“早期的和不成熟的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的启发价值是很大的。他们关注的人格中的生物本能需求与平衡需求,确实是对人格分析有指导作用的。

但从二十年代起所进行的,用非分析性研究方法为心理分析寻找证据的尝试,使得今天已经可以断言;心理分析的许多概念是现代科学所不能接受的,即使把本能理论,性感带,恋母情结等都抛开,也无损于心理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在众多的心理实践工作中,如K · 霍尔尼,H · 斯塔克。H · 沙利文,E · 弗洛姆等在批判以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人的古典精神分析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理论派别——新弗洛伊德主义,更多的时候他们也被称为社会文化学派。他们集中研究制约人的动机的综合行为

的社会文化过程,其特点之一是使弗洛伊德理论进一步从生物学,生理学的领域转向社会学领域,使之进一步哲学化和社会学化。

社会文化学派在精神分析基础上的所进行的整合而形成的学派,是精神分析同美国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种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理论融合的产物。新精神分析注意克服弗氏潜意识决定论和生物主义的极端片面性,不但不否认意识的功能,甚至开始关注意识的价值,特别是日益重视社会文化的因素,提出“社会决定论”(弗洛姆),“文化决定论”(卡丁纳)的原则,并把重心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转移到人际关系上。新精神分析抛弃力必多学说和升华理论,把心理常模解释为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而把“社会同一性”的任何破坏解释为病态。此外,新精神分析也把美国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观点同精神分析的许多论点和许多治疗技术融合起来。他们把心理历程看作以反馈联系的方式来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过程,并对潜意识作用的认识也有改变,认为它不是心理活动中不甚重要的“边缘现象”,就是一种社会结构与心理结构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这种用防御行为方式的学说代替了正统精神分析关于内部结构和过程的观点,正反映了美国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对新精神分析的影响。

上一页[1][2]

(201406)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集锦

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课题研究是建立在理论假设基础上的研究,属于能够预知结果的教育“实验”,而不是不知道结果的“试验”。因为,教育改革对象是学生,所以只能“实验”,不能“试验”;因此,课题研究必须有足够的教育理论做支撑。研究者必须找到能够支撑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才能证明课题的科学性——这是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 以下,是我从过去的一些课题方案中摘录的“支撑性理论”,因为没有进行审读和修订,其中可能鱼龙混杂,也可能有错误,请“发展班”成员在引用时注意甄别、校对、修改后使用:三思而后“引”。 目录 01.后现代主义理论02.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0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04.发展性评价理论 05.人本注意教育理论06.生活教育理论 07.本能教育理论08.多元智能理论 09.科学人道主义理论10.主体性教育理论 11.教育系统论12.心理需要理论 13.新课程能力要求14.新课程理念 15.新课程评价理念16.习惯教育理念 17.动机与逆反心理学理论18.现代教育理论 19.语言学理论20.科教兴国政策 21.新农村教育22.教育科学理论 23.班级管理理论24.行为动力理论 25.家校社区三结合教育26.刺激与反应理论 27.陶行知生活教育28.“适性”教育理论 29.个性化教育理论30.个性化评价

31.对话式教学理论32. 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 33. 认识的直观原理34. 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35. 有意识与无意识原理 1.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理论志在摧毁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倡导开放、平等,注重培养人们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宽容“他人”的美德,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这正符合了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个性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实现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2.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在艺术教育中,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创造者。教材、教案、教学过程,都有许多的未定点和空白点,引发学生去参与、创造。艺术教育理应是由教师、学生、艺术家、作品和世界构成的开放式的系统。它们之间总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产生新质。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主义主要是打破教师“灌输”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改变教师“强制”学生学习,和学生“简单执行”、“机械模仿”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艺术教学中,学生在自身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基础上,通过与他人合作,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多边互动过程,使教师与学生自然成为艺术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4.发展性评价理论 评价是整个艺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旨在促进发展,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5.人本主义理论

生命本能系统论要点

生命本能系统论要点 生命本能系统论 目录 卷首赘语...................................................................... .. (3) 序.................................................................. ........................................................................ ............... 3 第一章中医对生命的认识...................................................................... (4) 一、中医认识生命的方法...................................................................... . (4) 二、中医与西医对生命认识的不同...................................................................... (4) 三(生命现象与本质...................................................................... (5)

四、生存本能的生命意义...................................................................... .. (6) 五、中医的道与术...................................................................... . (7) 六、什么是自主性排异法...................................................................... . (7) 七、什么是自主性调节法,..................................................................... ............................9 第二章生命本能五大系统...................................................................... (9) 1、自主性本能系统与命门元气...................................................................... .. (11) 2、共生性运动本能系统...................................................................... . (12) 3、排异性本能系统...................................................................... (13)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流派夏建中精品文档10页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说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首先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概念。 在美国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称为民族学。 人类学的奠基者:拉菲托《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 古典进化论学派 这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第一个流派,是文化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盛行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成熟的标志在于E.B.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进化的动力:心性一致,即人类心里一致说,人们都朝一个地方想。古典进化论学派很好地解释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它却把文化的差异性简单地解释为发展阶段的不同,从而为文化歧视甚至是种族歧视埋下了理论种子。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一,早期的人类学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组织的建立; 二,殖民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人们研究异种族、异文化的需要, 也扩大了人们的研究视阈; 三,思想根源在于进化论理论的提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 宾塞社会进化论。 E.B.泰勒: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给文化和宗教下定义之人,第一个主张采用 统计法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人。《原始文化》、《论研究制度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 法的应用》 进化论观点: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跟自然界一样, 是通过不断进化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文化发展的 各个阶段是相继相承的。 宗教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宗教:一切对于神灵的信仰;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和产 生:万物有灵(全部宗教史的基础)。 婚姻家庭理论:“回避”习俗与居住模式:从妻居到从夫居;命名制度:亲从子 称;继嗣制度;产翁制:由母系向父系转变;婚俗:抢婚和外婚制。 人类学研究方法:比较法(分类比较)、残存法(残留的风俗习惯)、统计法 摩尔根: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对易洛魁部落联盟的研究,首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人类学,首创用亲属称谓来研究家族制度。《古代社会》、《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 亲制度》 原始社会分期理论:根据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确定:蒙昧时代,野蛮时代, 文明时代。 氏族制度的发现: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氏族、胞族、部落、 部落联盟是一次发展的几个阶段,最终形成民族。 家庭史的研究:首次从亲属称谓制度来研究家庭和家族制度;家庭发展:“血缘” 家庭,伙婚制家庭(普纳路亚),偶婚制家庭,父权制/母权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其他学者:德国人类学之父:巴斯蒂安:人类心里一致说 瑞士的巴霍芬:母权论,标志着家庭史研究的开始 英国的麦克伦南:内外婚姻制度:母权制先于外婚制 英国的卢伯克:第一个提出残存法思想;宗教阶段理论 英国的弗雷泽:首创“社会人类学”一词;《金枝》: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 进步性的理论:人智力发展经历了巫术阶段、宗教阶段、科学阶段 传播论学派

生命本能的五大系统

生命本能的五大系统 人的生存本能系统为什么是五个?我不知道。我只看到了五个系统,再也寻找不到另个。人的手指、脚趾也是五个。《内经》说:“五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个大哲学体系的运动也是五,为什么?我还是不知道。我想梅花也是五瓣,五数的东西很多,这应该不是没道理的。 五行是五个运动。为什么是五运而不是六运、四运或其它?我有一个臆断:五数中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变化的关系,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五中是五个三角形,并且可以延伸成千千万万??无尽的三角,而千千万万无尽的三角聚合为最小的数是五个角;五,是宇宙中最稳定的形象。形是有形体的物,象意的表现,又是无形体的思维活动。五,总是天地间最稳定的。人手五指,是很好用的,四个不行,六个也不行,大自然给了人五指。宇宙间万物,如果不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变化,怎么会有共生共存呢?凡是生命都会有生死,阴阳离合而生杀,这是一项运动;只有生杀不可,还应有终始嗣续才能永恒存在,于是成了五的数,再有什么都多余,缺一个都不可。我们在生命中只看到了五个系统功能的活动,所以我们说本能系统中有五个本能子系统。 一、自主性本能系统 生命是什么?中医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阴阳合德”、“阴阳互根”。“阴阳合德”发生了生命,“阴阳互根”说明了生命运动的本质。 我们嘴边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有些人误解了运动二字的涵义,把这个运动理解为体育运动了,错了。所以有些心脏病患者在跑步爬山运动时,因过量而受害。生命运动是指自主性运动,也就是“阴阳互根”的运动。“阴阳互根”的运动是什么呢? 宇宙万物的运动都要需要能量来发生。天空的雷电,地下的火山,地上的风雨,江河的水流,一切生物的发生、生存??都需要能量。能量从哪里来?从“阴阳互根”中来。换句话说,凡是生物(有生命的物),首先说人,都是把体外的物质摄入体内,改变为自己身体需要的能量,用来发展自己、保护自己的生存。 生物是怎样把外界物质变为自己所需能量的呢?用“运动”。这个从父亲那里分裂出来的动力,把外界物质改变为自己的能量,这个能量又发生运动去改变外界物质的过程,就是“阴阳互根”的过程。能量发生运动,运动又发生能量,这个物质与运动的相互发生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的运动是生物自主性的,不是任何外部势力主宰的。比如汽车的行驶、飞机的升空航行,是人加上了燃油,人去点火,油在燃烧中产生能量才推动了发动机,这些运动是燃油发生的。而“阴阳互根”是人体内自己主宰的运动。 宇宙之间,只有生命运动是自主性的,是生命自己把物质变为运动,用运动再变物质。如此往来反复,运动与物质互为根本,是为“阴阳互根”。所以说人的生命存在于“阴阳互根”的运动之中;这个运动是自主性的、是生命的本能。 我们思考一下:人为什么有寿有夭?有的人为什么不生病?有的人为什么会生病?中医是怎样把病治好的?又为什么有的医生治不好病?这些问题并不是很容易回答的,因为生病与不生病、长寿与短命、病如何治愈、如何治不愈,都是现象。这些现象内含的本质是什么?不知道这些生命现象的本质,是回答不出这些问题的。 这些生命现象的本质内涵是生存本能的活动。一个人的生存本能系统有健全的活动则不生病,本能活动不健全则必有疾病发生。 先谈不生病。风雨、寒暑、生物病原体??很多致病因素会伤害人体,但人的应变性本能系统会使人改变自己以适应自然环境,不受气候变化的伤害;人又有排异性本能系统,把侵入人体的生物病原体或非生物致病物排出体外而不发生疾病。至于内源性疾病,

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

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 在座的朋友们,有学中医,有学西医,甚至也有医学造诣很深的专家,特别是不曾学过医的朋友们,我相信诸位都会喜欢健康。我所讲的经典著作尽力用现代人的语言,现代人的思维来表述。做到学生都能听的懂,能理解。我讲的“本能系统论”是对中医的核心思想内涵的解释,下面是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医学在哲学方法论上的统一,而发生的在临床中的重大突破。最后是本能医疗体系的临床实录。这是我要向大家讲授的内容。 我们学医前必须要认识:中医是怎么样治病的?又是怎样把病治好的。这个问题你不要小看它,这可是两千年来至今未说清楚的问题。西医是怎样治病的?怎样治病,怎样治好病,这是个“哲学方法论”上的问题。要了解中医或西医,必须从哲学方法论中去了解,才可以得到中医与西医的比较。这是学医者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从哲学方法论中了解中西医以后,我们便知道怎样学医,怎样事半功倍地学医,怎样学成大家!比如说:中医是怎样治病的?怎样把病治好的?这怎样回答!自伤寒论问世以来近两千年没有人回答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是个哲学方法论解决这两个问题,你不能回答。我也曾见过有人说,中医治病是“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我问他: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并不是全部。这个回答不对题目。“辨证论治”其中包含着四诊。辩证法有七个、六经、八纲、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三因、这些辨证法都是中医的治病方法,各有不同。为什么同是中医治病,竟是这样复杂?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至今没人说清楚。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一直被尊为医学之圣经。到清乾隆年代,瘟病条辩等书传世,引起了伤寒与瘟病的一场争论。学经方面,非温病;学温病面非伤寒。这场争论一直延续到民初。为什么会发生这二百年的争论?都是因为对中医没有一个哲学方法论的认识。民国时期,卫生官员余云岫要取缔中医。共和国初建时卫生部付部长王斌要把中医与封建制度一同消灭,都是因为我们国人没有认识到中医的哲学方法论。 中医的哲学方法是什么东西呢?西医的哲学方法又是什么东西呢?今天我们都拿来看一看,不仅是把中医怎样治病,病是怎样治好的,人人可以明白,而且中医内部之争论可以平息。如果把中医的核心内涵说出来,人人都知道中医是人类最好的遗产,诽谤中医的人就没有市场了。或者说无人再诽谤中医。 中医的哲学方法论我们用简单的话说就是中医用自己的哲学观念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就是中医的哲学方法论。西医用它自己的哲学观念来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是西医的哲学方法论。中医的哲学方法论集中体现了中医的智慧;西医哲学方法论同样体现了西方人的智慧。今天我讲中医和西医两家的哲学方法论,目的是使大家明白这两个医的核心思想,它们各自有各自认识疾病的方法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你学医时可以相互借鉴,可以有选择地融合,提高自己的学业。不是学医的朋友,你对两个医有相当深度的了解,对你选择健康也是很有意义的。 西方医学的世界观是什么?医学的世界是生命世界。西医是怎样认识生命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这就是西医的世界观。认识生命的方法和改造生命的方法就是哲学方法论。西医怎样认识生命?西医从微观世界中去认识生命。这可能要上溯到两千年以前,西方人的祖先在牧畜生活中,从解剖畜牲开始,在人体的解剖中认识生命,改造生命。西医在数百年以前就从解剖人体认识人的生命改造人的生命。这就是西医的解剖学与外科技术的渊源。西方进入工业社会,显微技术出现,西医借助显微镜进入了人体的微观世界,从器官组织的分割到细胞与组成细胞的更细的物质。为了进入人体生命的微观世界,必然用分割的方法。在人体生命微观世界中的物质量变,直接表现看生命的常态与变态。也就是有没有疾病,疾病的进退变化。西医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到人体生命微观世界,发现了物质的量变与人体生命疾病的有无进退,西医走向了成熟。因为西医在认识生命、改造生命的世界里,形成了完整的哲学方

论中医复兴-郭生白

论中医复兴 ——郭生白 中医复兴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的选择,是中华医学与西方医学百年较量的结果。我有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这个论断。 任何一个文化体系的复兴,都是在发展中的复兴。没有发展而妄谈复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天的中医与昨天的中医已经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昨天。中医没有系统的理论;中医的理论是模糊的、随意的;中医是不可复制的;中医是玄奥难以理解。……种种对中医的议论,中医自己都不能回答。百年以来在沉默的思考之中。 中医的命运与中华文化的命运是相同的。近百年之中两次被政府官员提出封杀,但这不可怕。中医背后是人民的支持。近年又有一次封杀,是某几个人的一场闹剧而已。然而,最可怕最可恶的是由一些人精心设计的消灭中医的阴谋:暗下刀子,肢解,杀死中医。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人人看得见的,在光天化日之下已经实现了计划。 我请大家想想看:中医自从萌生时便是医家与药家为一人。医家治病采药、制药、处方、加工炮制集于一身,这样才有中医不断的发展。在2600年前有了《内经》与《本草经》的出现。东汉建安年代伤寒流行,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出现。中医由经验医学发展到人体生命本能医学。清乾隆年代流行瘟疫,有了吴鞠通的《温病条辩》和叶天士的《温热经纬》的出现。发展了中医的病种与方法系统。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北流行“乙脑”,蒲辅周先生治疗167例全部治愈,没有后遗症,是用了《伤寒论》的方法,本世纪03年邓铁涛先生治“非典”50余例全部治愈,没有后遗症,是用了温病学中的方剂。如果中医不是医与药集于一人,绝没有仲景的伟大成就,吴鞠通、叶天士的医学贡献。医学家、药学家在同一个大脑中工作是中医的一大优势。而阴谋家看准了这一点,于是在中医药大学中把中医腰斩,学医的不学药,学药的不学医。从此中医的大脑被切去了一半。这是阴谋家的第一刀:腰斩。 中医的思维来自于中华的根文化,来自“天人合一”的合一性与和谐性。中医对生命的思维,对疾病的发生,对疾病的治疗,对药物、方剂的选择、组织都是用均势、平衡的和谐思想,是顺应自然规律行为的。所以中医无不可治愈之病,是道与德合一的和谐医学。而阴谋家看准了和谐理念是中医的灵魂,于是让他先学习两年西医,而后再学两年中医。在两年西医的课程里,学生已经装满了对抗理念、分割理念,在微观世界看生命,在物质的量变上看生命等等基本观念。后两年学中医时,和谐理念、宏观世界、整体观念,顺应自然法则等等中医的基本思想已格格不能进入。这些人名为中医,其实没有中医,只是最低级的西医而已。因为中医的基本观念,和谐思维,整体思想……已被暗暗地抽走了。这是阴谋家谋杀中医的第二刀:割去了中医的和谐理念,整体思维,中医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是最恶毒的一刀。 不仅仅如此。中医的一部《本草经》,被篡改为每味药先是大篇幅地讲分析为某化学单物质,可以抗什么、抑制什么,完全成为化学药,丝毫没有了中药的味道,只是后面有几笔治什么病,被新编为中药学。一打开便闻到一股“废医存药”的味道。这是砍向中医的第三刀。这三刀足可以致中医于死命。 不仅仅如此,所有对中医的一切规章,都是不许中医生存,变中医为西医的硬性方法。这足以证明,中医的命运五十年来完全掌握在西医手中。而西医又在谁的掌握之中呢? 中医的百年坎坷,五十年痛苦地思考着自己,在冻土中孕育着生机,等待春雷的发动。人总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医何其不然。请看当今的祖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一亿六千万;糖尿病患者六千万;肿瘤患者每年死亡六百万至七百万;亚健康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点六。只这四个病,累计已达十一亿以上。这是逐年递增而来,还会逐年递增而扶摇直上。这个健康危机是历史所无,今天独有。怎么办?这些人都在吃化学药。我们每年用的化学药有多少是进口的?今天的这个主导世界的医学体系对今天的健康危机有没有责任呢?对今天的健康局面有没有能力改变呢?能不能克服你自己的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呢?能不能改变你自己命名的终身服药,终身病为可愈的病呢?你的基因工程能不

信仰的力量阅读答案

信仰的力量阅读答案 【篇一:信仰的力量演讲稿(定稿)】 t>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有时候,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人面对冰冷的死亡,可以 如此微笑和坦然;是什么力量,让几万名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红 军战士翻越穷山恶水,突破前后堵截跨越大半个中国?又是什么力 量让仅仅二十几个党员的星星之火燃烧成担负起民族解放和复兴的 中坚力量?这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神奇和伟大的力量?当一页页翻开 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与牺牲的篇章,我们有了一个充满力量的答案: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很想回到1921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去问问参加一大的那些年轻 的代表:你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有的是大好前途,有的是加官进爵,为什么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我想她们一 定会坚定地回答:中国需要正确的方向。中国人需要正确的信仰! 我很想回到1927年北京菜市口的刑场,再去听听李大钊先生哪斗 志昂扬的国际歌,也想问问他:面对敌人的屠刀,面对冰冷的死亡,您到底怕不怕。我想他一定会微笑着坚定地回答:死亡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个人失去信仰! 我也想回到1935年漫漫长征路上,去问问《金色的鱼钩》里的那 位老班长,去问问《丰碑》中的那位军需部长:你们永远长埋在这 无边的草地和皑皑的大雪山上,你们怕不怕,我想她们一定会坚定 地回答:我们并不怕,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仰,再冷再饿也觉得充 满希望。 我想问问董存瑞,我想问问刘胡兰、我想问问黄继光,你们浴血奋战,你们抛头颅洒热血,却没有享受一天平静的生活,你们后悔吗,我想他们一定会这样回答:为了信仰,总有牺牲,看到你们现在的 娃娃幸福成长,我们也会欣慰,绝对不会有任何后悔和感伤。 我想问问钱学森,我想问问邓稼先,我想想问问那些两弹一星的元勋,我想问问在大戈壁隐姓埋名的航天人,你们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来到这万里黄沙,你们冤不冤枉,我想她们一定会淡淡地一笑 回答: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祖国强大,民族复兴就 是我们的信仰.诺贝尔奖固然可贵,但是祖国人民的赞扬才是最可贵的 奖章.

生与死的本能

生与死的本能 在弗济伊德的早期理论中,他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后来他从生物观点出发,认为在人的心理成分巾,存在着死的本能,其反面是生的本能。不过死的本能不是表现为求死的欲望,而是杀生的欲望。生的本能变弱的话,死的欲望就会抬头,由此可以解释自杀现象。 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特别强调对人的问题行为、症状背后所压抑的各种需耍、欲求、感情的力曲关系的理解及其意义的解释。四、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behavionsm counseling) 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是以学习理论和行为疔法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咨询,认为人的问题行为、症状是由错误认知与学习所导致的,主张将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来访者当前的行为问题上,注重当前某一特殊行为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以促使问题行为的变容、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J.B.Watson)。但对心理治疗产生较大影响的却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B.F.Skinner) 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和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条件反射理论 条件反射理论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咨询或行为疗法的根据,这一原理是由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 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是,如果给狗以铃声时即喂以食物,这样结合多次之后,每当铃声一响,虽然食物并未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时,原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刺激物——铃声,变成了引起唾液分泌这种无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信号,转化为信号刺激物,引起唾液分泌。这就是条什反射的原理。但是,如果形成的条件反射不予强化和保持的话,就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消退现象。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人的很多行为。人的日常生活极其复杂多变,但人可以随机应变,首先就在于人因为条件反射而处于一种自动化了的或半自动化了的状态。但是,如果这种条件反射产生负面作用的话,就会引起强迫症状、焦虑或不安发作,或也会形成某种癖病。不良习惯、辍学或恐怖多山此而形成。对于在无意识中的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癖病、恶习或身心障碍、心理问题,在治疗和咨询

潜意识论

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一反传统的哲学和心理学,把人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它们分别处于精神活动的表层、中间层和最底层。他打了一个比方: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犹如一座漂浮于海上的冰山,意识只是呈现在海洋表面上的一小部分,潜意识则是海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山体,人的精神生活的这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又各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弗洛伊德认为科学的研究就是要透过人的精神生活的表层,揭示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的原初基础。 意识是呈现于表层的注意中心部分,包括感性、意志和思想等精神活动,属于片断的、零碎的、暂时的东西,始终处于捉摸不定的状态,但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前意识是意识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属于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还有可能被召回到意识领域去,即可以再次复现或被回忆,是来自意识的东西如想法、印象等暂时储存的地方,从本质上说,它属于意识领域。 潜意识是潜伏在人的心理深处的、人们意识不到的,在正常情况下也体验不到的一种精神活动。弗洛伊德说:“无论何种心理过程,我们若由其所产生的影响而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同时又无从直接感知,我们称此种心理历程为无意识。”潜意识主要是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本能和欲望,它虽花费很大的气力,也极难被意识所接纳,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领域。因此,潜意识成了人的本能欲望以及与之相关的被压抑的情感、意向的贮存库,它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总是伺机渗透到意识领域,以求得满足,从而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总源泉。潜意识的特点:一是原始性,无论从人类系统发展还是从个人心理发育来看,潜意识都源于人们心理中的原始与非理性的低级部分;二是冲动性,潜意识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不顾一切追求快乐满足;三是非时间性,潜意识的活动与时间没有任何关系;四是封闭性,不受外部任何现实的制约。上述特点是互相联系的。 理论联系 在人们整个精神活动中,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弗洛伊德把潜意识系统比作一个大前厅,无数的本能欲望、冲动,彼此喧闹、相互拥挤地住在这里,和前厅相邻的是一个类似接待室的小房间,意识就住在这里。而住在大前厅的潜意识的各种冲动都希望进入意识的房间内,于是就彼此冲撞着,争先恐后地向接待室的门口挤去。但门口有一个守门人,必须由他来传递信息并严格检查,如果没有得到守门人的允许,就不能够进入接待室,就意味着它们是不适合意识的,这样实际上就被压抑;但即使有一些欲望和冲动,成功地越过了门槛,守门人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也不一定都成为意识,它们只是前意识,只有当它们成功地引起意识的注意时,才能成为意识。从前意识到意识,或者从意识到前意识,都是转眼之间的事,二者虽有界限,但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儿童心理学形考作业答案

儿童心理学电大学前教育本科专业 作业1 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发展: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有正向的变化,也有负向变化。 3、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结构性访谈、问卷法、临床诊断法、行为观察法)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以探讨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4、跨文化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探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5、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6、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7、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8、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9、认知结构图式: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10、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1、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2、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二、选择题: 1-5BACCB 6-10DACBD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二十世纪的主要儿童观。 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观念强加于他们,或完全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 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和成长,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及个性是其自身发展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的; 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充分发展; 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等。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2、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缪勒宗教起源的_无限观念_论析

第58卷 第1期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58,No.1 2005年1月Wuhan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S ocial Sciences)Jan.2005.080~085  ■宗教学 缪勒宗教起源的“无限观念”论析 翟 志 宏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作者简介]翟志宏(19602),男,河南南阳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西方哲 学、基督宗教与文化研究。 [摘 要]麦克斯?缪勒认为,宗教起源于无限观念,这种观念是原始人类在对有限自然现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早期人类对这些观念的把握和命名,导致了不同信仰对象和崇 拜形式的产生,推动了宗教的发展。缪勒力图从宗教的最原始形态出发寻找其客观自然基础 的尝试,为宗教学研究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然而,这种“自然起源说”因其过分注重 感性认识论而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可。作为宗教始点的无限观念,在知识论上的不确定性使得 有关上帝存在的理性把握与证明变得异常的困难。信仰(确定性)和理性(不确定性)的矛盾并 不因无限观念的感性基础而得以消解。 [关键词]宗教起源;无限观念;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320(2005)0120080206 英国19世纪宗教学家、近代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认为,宗教起源于从有限自然现象中生发出(或体验到)的无限观念。原始人类正是在对这种无限观念的理解、把握和命名中,形成了神灵观念,进而导致了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在对缪勒关于宗教起源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无限观念(神或上帝存在)的确定性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在对有限和无限关系等宗教问题的认识上有所助益。 一、宗教的基本特征及其感性基础 麦克斯?缪勒在其1878年出版的宗教学开山性著作《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宗教起源于“无限观念”的观点。他认为,早期人类的“无限感,是所有宗教的最重要的史前动力”,“在无限的观念中,我们找到整个人类信仰历史发展的根基”[1](第31页)。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胚芽”,正是在这一“胚芽”的基础上,人类发展出了它的各种宗教和信仰形式。 缪勒之所以对宗教的起源问题极为关注,乃是源于他对宗教本质的思考。他认为,“什么是宗教”对于从事宗教研究的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宗教学就是要揭示“宗教是什么,它在人的心灵中有何基础,在其历史成长过程里遵循什么规律”。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决定了宗教学研究的起点和方法。 由于宗教是一个在几千年前就已出现的普遍现象,其内涵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要想寻找一个对所有宗教现象来说都是适当的定义则是不可能的。因而缪勒认为,为了把握宗教的本质,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宗教曾经是什么,以及它后来是如何变化的。这即是缪勒写此书的目的,把宗教的完整定义包含在全书中,通过对宗教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叙述来理解宗教的本质。 虽说给宗教下定义是极为困难的,但缪勒认为,我们可以就宗教活动提出“某些特征”,从而使得这收稿日期:2004202212

让安全成为一种本能

让安全成为一种本能 实现安全生产要具备三要素:设备、规程、人。设备是基础,只有设备完好,才能正常进行生产;规程是保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设备运行正常;人是关键,再好的设备也要有人去操作,再完美的规程也要有人去执行。所以说,人的经验、学识、能力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本能,顾名思义,是一种下意识的举动或者反应,很快就能对情况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管做什么,下意识里首先考虑到安全问题,比如操作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看到他人违章作业立即进行制止;纠正他人已经形成习惯的不安全行为等。将安全成为一种本能,那么安全生产就能更加容易实现,员工和公司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将得以保全。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安全成为一种本能,不需要提醒人们就能自觉去考虑,进而做出反应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安全意识,具备安全素养。一个人只有有了足够安全意识,才能去考虑怎么样才能做到安全。而提高安全意识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培训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形成一种能力,时时刻刻讲安全,下意识里考虑安全。这就要求我们从最初的安全常识开始,不断加深理论学习,武装自己,然后在实际中领会、应用、强化,将这些知识形成一个系统,随时能够用上。在生产的各个阶

段,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提前预防可能发生危险的状况,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就算不可避免的发生事故,也能将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保护员工安全、减少公司损失。 孙子兵法讲:“无恃其不来,恃吾有所以待;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指望危险不会发生,而要指望有所预防;不要指望危险不会自来,而要指望即便是来了我们也能够应对自如。如果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已经树立了安全的理念,将安全变成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本能,就像吃饭刷牙一样成为每天的习惯,成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像下雨出门不忘带伞一样成为平常,深入我们的内心,融入我们的灵魂里,更多的疏忽将会远离我们,安全事故也会大大减少,安全生产形势也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本能)影评

本能。人性本恶 英文名是“Basic Instinct”,一个是“第六感追缉令”,还有一个就是直译“本能”了。我的英文比较烂一点,就直译吧。 也不知道是从几时开始的,看电影的时候变得非常旁观。以前看电影的时候会陷入到剧情里面去,情绪也很容易跟着电影的进展而起伏,看完了以后还会胡思乱想,所以我从不看恐怖片什么的,自己吓自己好几天都不安神这事我可不做。看之前据说,很悬疑,有点恐怖,有点色情,还有点血腥。看完了感觉还好。 故事进行到1个多小时尼尔森死后就不好看了,前面的稍微悬疑一些。不恐怖。有性爱场景4处。血腥谋杀2处。影片的第一个场戏就把这两处各占了一处。一共死了5个人,分别是:强尼(M)。尼尔森(M)。洛西(F)。莫伦(M)。贝丝(F)。值得一提的是配乐很好,非常能烘托气氛。 两个主演,尼克(M)和凯瑟琳(F)。他们和死者的关系是,强尼是凯瑟琳的sex pater,尼尔森是尼克的对头上司,莫伦和尼克是work pater。洛西也是凯瑟琳的SP,贝丝是尼克的GF兼心理咨询师,凯瑟琳是尼克的嫌疑犯,尼克是凯瑟琳的利用对象。强尼是个生活糜烂的摇滚歌手。尼克是手枪走火打死同伴被内部从凶杀组调到风纪组,正在等待心理评估合格的探长。凯瑟琳是畅销书作家擅长写黑色情杀小说,她修得心理学和文学的双学位,父母和前夫均亡,过亿资产双性恋。贝丝是心理医生,效力于警局人事的心理评估同时有自己的工作室。凯瑟琳,洛西,贝丝是同校,同界,同修心理学的校友。 电影从强尼被杀开始,尼克和莫伦所在的组接收调查。第一个调查对象是凯瑟琳,强尼的死法,跟凯瑟琳几年前出版的小说中主角的死法一模一样:双手被白色丝巾绑住,身上被冰锥捅了无数个窟窿,午夜两点,死在床上。影片到结尾都没有明确的说明强尼到底是谁所杀。 做几个假设吧。。 假设。 假设一。洛西杀的。 尼克找凯瑟琳的时候先在她的房子里碰到洛西,他问了洛西两个关键问题:1、你最后一次见到强尼是什么时候?她答,他死了。2、昨晚你和强尼在一起吗?她答,你们要找的是凯瑟琳不是我。她没有回避问题,但也没有回答问题,没有肯定,但也没否认。 她的动机是嫉妒,她想独自占有凯瑟琳。但凯瑟琳告诉尼克,她不会嫉妒,她只会兴奋。但她确实嫉妒过。当她看到尼克和凯瑟琳ML后,她试图谋杀尼克,他们在公路上追逐着开快车,直到她的车飞出道路摔下路坡,当场毙命。 这之后,她成了杀害强尼的凶手的怀疑对象,因为她也看过凯瑟琳和强尼ML。她嫉妒得想把和凯瑟琳有染的人统统杀光。但她已经死了。 也是在她死后,尼克才找到她16岁时的做案记录:16岁的小洛西,拿着老爸的剃须刀,杀光了家里所有的人,只因为觉得家人对她不如对她弟弟好。当时她说,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到底怎么了,看到旁边有东西,就把他们都杀了。 她有前科,有动机。 假设二。贝丝(莉莎·何伯曼)杀的。 贝丝在一开始是个最单纯的人物:警局的心理辅导专家。前夫已亡,正和尼克交往。两人有性关系。她管制他,不许抽烟,不许喝酒。彼此认真。尼尔森死后情况变得复杂。 尼尔森死在自己的车上,被一个三八左轮手枪从太阳穴一枪毙命。他死前与尼克发生激烈争执,在警局。他一直为难尼克,处处针对他,企图逼他承认他不是因为手枪走火而误伤人,而是蓄意谋杀。贝丝处处维护他。在尼克知道自己在贝丝那的档案被尼尔森卖到凯瑟琳手里,与他发生争执,并责难贝丝把档案给尼尔森,贝丝称她是被迫。贝丝为了再次维护尼克,和自己,杀了尼尔森。 凯瑟琳在不经意间告诉尼克她在大学时曾于一个叫莉莎·何伯曼的女生有染,莉莎开始迷恋她,学着她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生命的真谛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生命的真谛 郭根福:江苏省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主任,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1976年开始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人民教育》《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20余种教育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科研报告350余篇。近几年曾参与人教版小修订版、大修订版、新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主持编写并出版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等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教材。 钟群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副主任。在国家级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围绕“生命”这个主题,选编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触摸春天》一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缤纷美丽的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现盲童安静丰富、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女形象。 《永生的眼睛》一文,讲述了“我”的母亲、父亲在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器官──角膜的故事。作者通过“‘我’对捐献母亲遗体的角膜不理解,爸爸对‘我’进行教育;爸

爸的言行感动了‘我’‘,我’给女儿讲‘我’爸爸的故事并感动了女儿”的故事,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地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的美好品德。 《生命生命》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对生活中极为普通的“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作了深深的思考,表现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 《花的勇气》一文,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朗读、品味重点词句,让学

论知识背后的本能信仰

论知识背后的本能信仰 哲学认识论史上的最大争论之一,就是所谓“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之间的争论。经验主义者认为,我们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得来的;然而理性主义者认为,除了我们凭经验所知道的以外,还有某些我们不是凭借经验而知道的“天赋观念”。为了解决这场争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创立了先验哲学,试图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调和起来,他认为知识是由知性范畴综合感性杂多形成的,使得知识既具有了经验的实在性也具有了先验的观念性。但是康德在现象界获得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同时,却遗留下来了一大块知识的盲区即本体界,在康德看来本体界的物自体不再是知识的对象而是信仰的对象。 一般人都认为知识和信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知识是可以被理性证明、由经验支撑的真理,它通向科学;信仰是不证自明的信念,它通向宗教。事实上,知识和信仰并非决然割裂的,正如罗素在《哲学问题》中提出的“一切知识都必须根据我们的本能信仰而建立起来,如果这些本能信仰被否定,便一无所有了。”这些“本能信仰”并非是陈述知识的逻辑形式或构成知识的知性范畴,而是承载着我们普遍的世界观、潜藏在我们日常思维中的信念。 一、知识中对超感性世界的信仰 知识中对超感性世界的信仰即我们相信在感觉材料以外还有一个客观物质世界的实在,在常识中人们从不怀疑这一点,但在认识论中却很难被证明。我们的认识能力所能向外部世界获取的仅仅是感觉材料。例如我面前有一张桌子,通过视觉作用可以得知它是棕色的、通过触觉作用可以得知它是坚硬的。现在如果有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同时看着这张桌子,凭什么说他们分别获取的、不尽相同的感觉材料所指向的是同一个客体呢?我们所感受到的和所思维着的都是本质上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如何证明世界上除了我们自身和个人经验以外,还有别的事物是实存的? 其实在认识事物之前,我们就拥有了对超感性世界的信仰。这种信仰源于我与物的本源联系:我确信面前的桌子是实在的,因为如果它只是一个幻影的话,我绝不可能在它的桌面上写文章。物质的存在只有通过我们的实践才能感受到,实践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关乎到人生在世的意义,因此人与物的实践关系比认知关系更本源。在实践中我们获得了相应的感觉材料,拥有了形成知识的基础。 这种信仰是超乎于认识层面的,但如果否认这种信仰,我们将获得不了任何确定性的知识。经验主义者贝克莱就否认这种信仰,他认为物质对象的存在只在于它们的被感知,物体的东西实际上是某个心灵中的一簇观念,它们具有某种稳定性,甚至当我们没有感知到它们时,它们也是如此,因为上帝仍然在感知着它们。然而没有物质世界的实在,我们何来感知?没有日常的实践,我们又何来观念? 另外,我们信仰的超感性世界并非柏拉图所谓灵魂中的理念世界。他主张在理念世界中已经包含了一切的真理,人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回忆。我并不认为理念世界是先在和实在的,它源于理性对于完美的追求,是由理性缔造出来的精神王国。我们本能信仰的超感性世界是超乎感觉材料之外与之上,一定有一个持久性的共同客体,它是构成为不同的人和不同时间的感觉材料的基础或原因。 在认识论中我们永远都不能证明在自身和经验之外的那些事物的存在,但是我们需要并拥有这样的信仰,来确保知识的可靠性和必然性。 二、知识中对自然一律性的信仰 众所周知,经验主义的缺陷在于它无法将或然的经验材料上升为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然而理性主义所谓的“内在原理”就一定普遍有效吗?让我们深入分析休谟问题: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太阳明天会升起,因为它总是无一例外地天天升起;甚至运用我们所知晓的物理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