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无色气体分子构成不同 N2+ O22NO 2NO2+ H2O = HNO3+ HNO2减

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2)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3)产生NO的过程化学方程式:N2+ O22NO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 H2O = HNO3+ HNO2

(5)防止光化学污染的措施很多,如:少开私家车,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2.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将管沉入46m的海底不怕漏水吗?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力易开裂。沉管隧道使用一种抗渗透型很强的混凝土,它的结构非常致密,有害离子很难渗入。为了避免沉管段之间的缝隙发生漏水,在沉管的节段和节段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厚的橡胶垫来弥合缝隙。这样沉管内部与外部就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不怕漏水啦。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

A桥B隧道C人工岛D机场

(2)用于弥合缝隙的橡胶垫属于_____材料。

(3)氯离子是影响海洋工程混凝土的有害离子之一,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_____。

(5)建造港珠澳大桥需大量钢材,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海洋环境使钢铁易生锈,为满足大桥的设计要求,桥体表面涂上了高性能防腐涂料。请再写出一条金属铁防锈的措施_____。

【答案】ABC 合成 Cl-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

46m深 3CO+Fe2O3高温

2Fe+3CO2制成合金(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桥、隧道、人工岛,故选ABC。(2)橡胶垫属于合成材料。

(3)氯离子的符号是Cl-。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 深处的原因是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 深。

(5)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CO+Fe 2O 3 高温2Fe+3CO 2。

(6)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涂漆,涂油、制成合金等(合理即可)。

【点睛】

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刷漆,涂油、制成合金等。

3.阅读下面小文章,回答问题。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氢气常在实验室被使用,如它能和氧化铜反应,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并生成水。氢气被人们所喜爱,因为它有着很多优点。如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制取)、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燃烧放出热量多等等。

(1)试想,如果在实验室制取氢气,应用什么方法收集?_____、

(2)写出所有文中出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根据文中信息,写出利用氢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用途各一条。_____、_____。

【答案】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2H 2+O 2

点燃2H 2O 、H 2+CuO 加热Cu+H 2O 填充气球 作燃料

【解析】

【分析】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详解】

(1)氢气难溶于水,能使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22222H +O 2H O H +CuO Cu+H O 高温,点燃。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于填充氢气球,具有可燃性,能用于高能燃料。

4.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 2来实现的,如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1)结合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

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

①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

②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_____。

(3)从化学的视角看物质

目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评论褒贬不一,请列举有力的证据取论证褒贬两方面的观点。

要求:①表达完整,因果关系清晰明确②一个角度举出一个事例即可③字数分别控制在30字内。

有益处:_____;

有害处:_____。

【答案】AD C6H12O6 +6O2酶

6CO2+6H2O CO2+H2O=H2CO3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二氧化碳可以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人造云雾等;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灭火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所以可以使人窒息死亡;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解析】

【详解】

(1)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

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不是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故错误;

C、碳循环过程中,有单质氧气生成,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错误;

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正确。

故答案:AD

(2)①生物体内的葡萄糖(C6H l2O6)被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6H12O6 +6O2酶

6CO2+6H2O。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观点一:二氧化碳的“利”大于“弊”;观点二:二氧化碳既有“利”也有“弊”;观点三:二氧化碳的“弊”大于“利”

论据①:有益处:

A、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

B、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

C、二氧化碳可以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人造云雾等;

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灭火;

论据②:弊:

A、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所以可以使人窒息死亡;

B、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5.可燃冰是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其组成可表示为CH4·nH2O,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___g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 可燃冰的开采不存在任何困难

B 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

C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

(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

n=__。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5 88 BC 8 CH4+CO2一定条件

2CO+2H2

【解析】【分析】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为清洁燃料,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详解】

(1)甲烷的化学式为

4

C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设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4222

CH+2O CO+2H O

1644

32g x

点燃

1644

=

32g x

x=88g

故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88g二氧化碳。

(2)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燃料,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过多的燃烧会引起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故选B。

(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16:18n=1:9,所以n=8。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根据元素守恒推测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H4+CO2一定条件

2CO+2H2。

【点睛】

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6.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钠,白色细小晶体,无臭、无毒,可溶于水。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1)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_;

(2)碳酸氢钠的俗称_________;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举一例碳酸氢钠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_________

【答案】白色细小晶体,无臭、无毒,可溶于水(不答全不得分)小苏打

2NaHCO3Na2CO3+CO2↑+H2O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碳酸氢钠是白色细小晶体,无臭、无毒、可溶于水,这些都属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碳酸氢钠的俗名是小苏打;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Na2CO3+CO2↑+H2O;

(4)碳酸氢钠能与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加热时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在食品工业上可作膨松剂。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一段时间以来,网传隔夜菜、肉类腌制品不能吃,是因为含亚硝酸盐。对于亚硝酸盐大家有众多疑问。

疑问一:亚硝酸盐是什么东西?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咸味,易溶于水。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各种火腿、酱卤肉等熟肉类食品加工,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国家对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的最大含量限定为:蔬菜4mg/kg,肉类 3mg/kg。

疑问二:亚硝酸盐的“毒”从何来?

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效应,它被吸入血液 1~5 分钟后,就已经分解。亚硝酸盐在胃中酸性环境下,易与氨基酸的分解产物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当摄入维生素 C 时可以阻止致癌物产生。

疑问三: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超标吗?实验人员准备了清炒菠菜、清炒芹菜和小白菜炒肉,三种菜各自被分成 6 份,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各保存一半。实验人员分别取 1 小时后、6 小时后、20 小时后的剩菜,经过捣碎、提取、离心、过滤,取出汤汁。通过比色法逐一测得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菜在放置 20 小时后,无论常温还是冷藏,亚硝酸盐含量虽均有增加,但都远未超过国家标准。

疑问四:摄入多少亚硝酸盐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 0.2 mg。我们日常吃的大米、蔬菜、肉品里面几乎都含有亚硝酸盐。有数据显示,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 80%来自蔬菜。如果你体重 50 kg,即使一次性吃 2.5 kg 蔬菜也是安全的。因此,将亚硝酸盐摄入量控制在安

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吃隔夜菜会致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B.常温储存及冷藏储存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

C.适量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抑制致癌物的产生

D.从实验数据中发现蔬菜类的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要高于含肉类的隔夜菜

(4)亚硝酸钠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实验室一般用亚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来制取 N2。N2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H2部分化合生成 NH3。如图为制取少量 NH3的装置(获取 H2的装置已略去):

①C 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时 N2和 H2的质量比____________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D 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逸出气泡的原因(已知 NH3极易溶于水):_________。

③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④用实验方法证明确实有 NH3生成________。

【答案】+3 价每千克体重 0.2mg ABC N2+3H2△2NH314:3;未反应的氢气和氮气通过 D 中的水时产生气泡除去氢气、氮气中的水蒸气(干燥氢气和氮气)反应结束后,取少量 D 中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证明反应生成了氨气

【解析】

(1)亚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1+x+(-2) 2=0,解得x=+3;(2)从题目信息可知,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 0.2 mg;(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有题目信息可知,“吃隔夜菜会致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正确;B、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菜在放置 20 小时后,无论常温还是冷藏,亚硝酸盐含量虽均有增加,正确;C、适量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抑制致癌物的产生,正确;D、从实验数据中发现蔬菜类的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要高于含肉类的隔夜菜,错误。国家对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的最大含量限定为:蔬菜4mg/kg,肉类 3mg/kg。(4)①C 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②反应时 N2和 H2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比,即

28:(2 3)=14:3;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D 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逸出气泡的原因(已知 NH 3极易溶于水):未反应的氢气和氮气通过 D 中的水时产生气泡;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氢气、氮气中的水蒸气(干燥氢气和氮气);④证明确实有 NH 3 生成的实验方法:因为NH 3极易溶于水,故反应结束后,取少量 D 中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证明 反应生成了氨气。

8.BTB 即溴麝香草酚蓝。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吸附指示剂。BTB 溶 液在pH < 6时呈黄色,在pH > 7.6时呈蓝色,在pH 为6~ 7.6时呈过渡颜色绿

色或淡蓝。

其实,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同时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 。

(2)实验1的目的是 ;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3)实验2中,A 、B 、C 、D 4个试管做了3组对照实验,其中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对照实验是 (填试管序号)。

(4)北京市蔬菜需求量庞大,请你为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提出一条增产的建议: 。

【答案】(1)CO 2、H 2O

(2)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3)CD (4)增加光照

【解析】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CO 2、 H 2O 。实验1的目的是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

碳;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实验2中,A 、B 、C 、D 4个试管做了3组对照实验,其中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对照实验是CD 。北京市蔬菜需求量庞大,为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提出一条增产的建议:增加光照。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段翰英等)。

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泡菜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口感鲜脆。

蔬菜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2NaNO )]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2HNO )和氯化物(如NaCl )。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含量有多少?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

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

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转化成生的。

(2)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

(4)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

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

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D.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

(5)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

【答案】(1)硝酸盐(2)复分解(3)C (4)A、C、D

(5)食用超过12天的泡菜或合理食用泡菜的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硝酸盐转化成生的

(2)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HNO3)和氯化物(NaCl),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3)根据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图,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泡制12天后,故选C;

(4)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说明制作泡菜时最好加入一些姜汁和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故A、C正确,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说明最好在较高温度下泡制,说明B错误,根据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图可知: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都是泡制12天后,说明D正确,故选A、C、D;

(5)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食用超过12天的泡菜或合理食用泡菜的量。

10.化学与药品研发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我国的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屠呦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

(1)提取过程

研究人员先是采用水煎法(将青蒿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浓缩),发现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无抑制效果;而采用95%的乙醇(乙醇沸点78℃)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为 30%~40%;后来又采用乙醚(沸点35℃)为溶剂,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达到95%以上。课题组将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命名为青蒿素。

根据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推测青蒿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条)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结构分析

确定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是药物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成功分离出青蒿素晶体后,课题组立即着手分析其化学结构。

①定性分析

取适量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一定合有的元素是(用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定量分析

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确定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只列式,不计算结果)__。

③主要抗疟结构分析

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氧化性,青蒿素分子中具有怎样的结构才使它有较强的氧化性呢?

我们熟悉的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杀菌消毒,过氧化氢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0-、-0-0-”两种,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

“”等几种。你认为青蒿素分子中起杀菌作用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的推理,推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行验证。(3)化学合成

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课题组于1984年成功合成了青蒿素。请你谈一谈化学合成青蒿素有哪些优点 (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溶于水(或能溶于乙醇或易溶于乙醚或能溶于有机溶剂) 受热不稳定(或受热易变质或受热易分解或热稳定性差或能杀菌或能抑制疟原虫) C 、H

2821-63.8%-7.8%16

?() -O-O- 实验 产量高(或可以规模生产或减少占地耕地或不受季节限制 )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青蒿的提取过程分析,青蒿素的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或能溶于乙醇或易溶于乙醚或能溶于有机溶剂),青蒿素的化学性质:受热不稳定(或受热易变质或受热易分解或热稳定性差或能杀菌或能抑制疟原虫)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结合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一定合有的元素是C 、H ②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

2821-63.8%-7.8%16

?() ③根据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杀菌消毒,而具有氧化性的原子是氧原子,故可青蒿素分子中起杀菌作用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是-O -O -;以上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的推理,推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根据信息: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课题组于1984年成功合成了青蒿素,故化学合成青蒿素的优点:产量高(或可以规模生产或减少占地耕地或不受季节限制 )

11.干粉灭火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常见的一种ABC 型灭火器内充装物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NH 4H 2PO 4),使用时,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NH 3),同时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试写出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2NH 4H 2PO 4

加热P 2O 5+2NH 3↑+3H 2O 【解析】

【详解】

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NH 3),同时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是水和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 4H 2PO 4加热P 2O 5+2NH 3↑+3H 2O

故答案为:2NH 4H 2PO 4加热P 2O 5+2NH 3↑+3H 2O

+3H 2O

12.村料一: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乙氨酸(C 2H 5O 2N )、丙氨酸(X )、丁氨酸(C 4H 9O 2N )、戊氨酸

(C 5H 11O 2N )等。

材料二: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 2CH 2COOH .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 溶液反应。已知醋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 为_____。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 3H 7O 2N 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解析】

【分析】

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 为C 3H 7O 2N 。

故填:C 3H 7O 2N 。

(2)根据材料二,乙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故填: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点睛】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3.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___性。

(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克。

(3)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

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酸 2.2 53% 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分析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2)根据质量守恒,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80.00g+90g-167.80g=2.2g ;

(3)设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

106 44

x 2.2g

106=44 2.2x g

x=5.3g 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310g g

×100%=53%; (4)若样品完全变质,样品全部变成碳酸钠。

设:与10g 碳酸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y ,

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CO 2↑

106 98

10g y

1061098g y = y=9.25g ,所需稀硫酸的质量=9.2515%

g =61.64g 。61.64g<100g ,稀硫酸过量; 若样品没有变质,样品中有10g 的氢氧化钠。

设:与10g 氢氧化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z ,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80 98

10g z

801098g z = z=12.25g ,所需稀硫酸的质量=12.2515%

g =81.67g 。81.67g<100g ,稀硫酸过量; 所以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加入100g15%稀硫酸后,稀硫酸一定过量。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是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

14.过氧化镁(MgO 2)是一种镁精细化工产品。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疾病。在环境保护方面,过氧化镁可用来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土壤。还可以用于牙膏,对

牙齿有漂白和防过敏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镁的性质和制备等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过氧化镁的性质

(1)过氧化镁(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其外观与物理性质与氧化镁相似。化学性质不够稳定,不溶于水,但逐渐的被分解放出氧气。

过氧化镁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比较稳定,但是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氧化镁。请下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MgO2+2HCl=MgCl2+H2O2同时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热量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

二.过氧化镁的制备

下图是利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和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过氧化镁。

(资料)①碱式碳酸镁与碳酸镁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②氧化镁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3)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写出具体的操作和现象);上述生产过程加入稳定的剂的作用是________。

(4)用上述碱式碳酸镁在550、600、650及700℃下煅烧一定的时间生成氧化镁。用上述条件制备的氧化镁分别与30%双氧水反应合成过氧化镁产率(见图1和图2)。

碱式碳酸镁煅烧的温度适宜控制在________℃,煅烧的时间适宜控制在______h。

(5)结果分析: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碱式碳酸镁能完全分解,并且得到的氧化镁颗粒表面积最大,能与30%过氧化氢充分反应,所以产率高。推测700℃时,产率明显降低的可能的原因____。

三.过氧化镁产品纯度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过氧化镁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镁杂质(其他杂质不考虑),以下是该小组进行纯度检测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样品质量为0.7g),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0.0mL。

②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待瓶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开关。

③再次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22mL。

(6)稀盐酸中放入的少量硫酸铜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

(7)根据上面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实验条件下O2密度为1.429g/L)。

(8)该小组同学所测得质量分数比实际结果偏大,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 生成的氧气有少量溶于水

B 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C 杂质与盐酸反应能产生少量的气体

D 滴入的稀盐酸占了一部分气体的体积

【答案】-1价 2 MgO22MgO+O2↑放热取少量煅烧后的固体,滴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防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或防止过氧化镁受热分解 650 2 700℃时,生成的氧化镁颗粒的表面积减小,与过氧化氢反应不充分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80% BD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氧化镁中镁显+2价,设有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2x=0,的x=-1,故过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过氧化镁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比较稳定,但是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

2MgO2MgO+O ;

气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

(2)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MgO2+2HCl=MgCl2+H2O2同时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取少量煅烧后的固体,滴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上述生产过程加入稳定的剂的作用是:防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或防止过氧化镁受热分解。

(4)根据图1和图2,碱式碳酸镁煅烧的温度适宜控制在650℃,煅烧的时间适宜控制在2h。

(5)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碱式碳酸镁能完全分解,并且得到的氧化镁颗粒表面积最大,能与30%过氧化氢充分反应,所以产率高。推测700℃时,产率明显降低的可能的原因是:700℃时,生成的氧化镁颗粒的表面积减小,与过氧化氢反应不充分。

(6)稀盐酸中放入的少量硫酸铜溶液目的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7)设过氧化镁的质量为x,反应后刻度管数为122mL,故生成氧气的体积为122mL-

10mL=112mL,由MgO2+2HCl=MgCl2+H2O2,2H2O2MnO2

2H2O+O2↑得:

22

2MgO ~O

11232

112mL x 1.429g/L

1000mL

?

11232

=

112mL

x 1.429g/L

1000mL

?

X=0.56g

所以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0.56g

100%=80% 0.7g

?;

(8)该小组同学所测得质量分数比实际结果偏大,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A、生成的氧气有少量溶于水,会使氧气体积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气体受热膨胀,会使氧气体积偏大,过氧化镁质量增大,故样品中过氧化镁质量分数偏大;

C、杂质与盐酸能反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滴入的稀盐酸占了一部分气体的体积,会使氧气体积偏大,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选BD。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____气味。

(2)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填字母) 。

A.橙子 B.猪肉 C.面粉

(3)住:下列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石蜡燃烧 B.太阳能热水器 C.燃料电池

(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5)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烧焦羽毛A B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C6H12O6

【解析】

【分析】

(1)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来分析;(2)根据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来分析;(3)根据获取能量的来源来分析;(4)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来分析;(5)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详解】

(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2)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橙子中富含维生素C;猪肉富含油脂与蛋白质;面粉富

含糖类;故填:A;

(3)太阳能热水器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故填:B;

(4)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能节省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5)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16.央视《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实验小组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

是。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 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填序号)。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反思应用)

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探究拓展)该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为6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3)表格中,m= 。

(4)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 。

(5)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6)计算当加入第4份硫酸溶液且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温度达到了着火点;(2)Ⅱ;2Al+3ZnCl2=3Zn+2AlCl3;除去表面的氧化物;ABC;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3)2.5g;(4)2.4g;(5)20.4% ;(6)23.9%

【解析】

探究一:“锡纸”与氧气接触,但是开始“锡纸”不燃烧而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短路时,温度升高,温度达到了“锡纸”的着火点;

探究二:【进行实验】铝比锌活泼,而锡不如锌活泼,所以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若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为铝,若没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为锡;铝与氯化锌反应生成锌和氯化铝;故答案为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ZnCl2=3Zn+2AlCl3;

【交流讨论】(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选择的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应介于铝和锡之间,铜和银均排在锡的后面,钠排在铝的前面,而铁介于二者之间,硫酸亚铁满足条件,故答案为ABC;

【反思应用】

因水能导电,则如果电器着火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

【探究拓展】

(3)第2和3实验对比中可知,每10g稀硫酸能与0.5g镁反应,可知第一次剩余固体为

3g-0.5g=2.5g;

(4)由最后剩余0.6g固体可知,镁的质量为3g-0.6g=2.4g;

(5)根据每10g稀硫酸能与0.5g镁反应,设10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24 98

0.5g x

240.5 98g

x

=,解得:x=2.04g

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4

10

g

g

×100%=20.4%;

(6)设加入第四份硫酸后生成的MgSO4质量为y、生成的氢气为z,Mg+H2SO4=MgSO4+H2↑

24 120 2

2g y z

241202

2g y z

==,解得:y=10g、z=0.17g;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402g0.17

g

g+-

×100%=23.9%。

点睛: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

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

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

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

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

17.某种碳酸盐类铜矿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CuCO3?bCu(OH)2。已知Cu(OH)2和CuCO3受热都能分解,分别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组成做了一些探究。小组同学称取了样品17.3g,用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

(1)请写出一种你所熟悉的碳酸盐类铜矿的名称_____。

(2)请写出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C装置中的现象_____。

(4)对样品进行热分解,直至C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冷却后测得装置D增重0.9g,装置E增重4.4g.通过计算可得a∶b=_____。若缺少B装置,测得的a∶b的值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5)此实验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若温度控制不当,会发现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中有少量红色物质出现。有的同学认为这一定是生成了铜,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

【答案】孔雀石CO2+2NaOH=Na2CO3+H2O吸收水蒸气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被D、E装置充分吸收样品变黑色2:1偏小不同意氧化亚铜也是红色固体

【解析】

【详解】

(1)碳酸盐类铜矿有孔雀石、石青等。

(2)A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3)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被D、E装置充分吸收,C装置中最终生成氧化铜,因此样品变黑色。(4)冷却后测得装置D增重0.9g,说明氢氧化铜分解生成了0.9g水,装置E增重4.4g,说明碳酸铜分解生成了4.4g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易错题(含答案)

1、(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2、(12%)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 3、(15%)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所得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共2分) 4、(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5.(23.1%)现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6.(23.1%)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 7.(25%)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 A.它易与氧气反应 B.它遇水不反应 C.它难溶于水 D.它比水重 8、(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9、(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37.5%)(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 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A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③铁粉能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④Na2CO3能与过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②④方法不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为除杂题,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 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引入了硫酸钠杂质,故A不正确; B、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弱,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石灰水、浓硫酸的洗气瓶不能除去杂质,故C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复习综合题专项易错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b__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 ___________。 (3)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①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g; 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铁架台 A 催化导气管撤出水面 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19.2 81.7%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b是铁架台;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综合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铁及其合金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袋内的脱氧剂对食品保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少量脱氧剂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其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脱氧剂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 c.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2)洗相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银,通常使用铁将其置换出来,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主要利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______________t 。(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Fe+3O 2+ 6H 2O 4Fe(OH)3 bc Fe+ 2AgNO 3 == 2Ag+ Fe(NO 3)2 Fe 2O 3+3CO 2Fe+3CO 2 583.3 【解析】 (1). 由题中信息可知,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有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 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 2+ 6H 2O 高温4Fe(OH)3 (3). 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4).铁的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方程式为: Fe+ 2AgNO 3 == 2Ag+ Fe(NO 3)2 (5).一氧化碳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6).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等于生铁中铁的质量,设生铁的质量为x ,=100%??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其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则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⑴请从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_____ ③一种不易挥发的无机酸_____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盐_____ ⑵铁缺乏被认为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之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全球约有1/5的人患缺铁性贫血。食物铁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和可持续的给人群补铁的方法。中国疾控中心研制的新型铁强化剂(EDTA钠铁)在人体内的铁吸收、利用率高于其他铁剂,是传统补铁剂硫酸亚铁的2倍至3倍。它在酱油中的溶解性较好,不影响食品口感,不改变酱油的原有口味。此外,EDTA钠铁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性质稳定,它在酱油中可稳定保持两年以上。研究表明,应用铁强化酱油补铁效果显著。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 C10H12FeN2NaO8,它是一种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EDTA钠铁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或“氧化物”之一) ②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EDTA钠铁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_____(至少答一条)。 ⑤若经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胃液中含有盐酸)_____。 【答案】O2 CO2 H2SO4 NaCl 有机物 5:4 H 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显酸性 Fe+2HCl=FeCl+H 22

2019年中考化学易错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易错题冲刺过关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单项选择简易题(共20分) 1.以下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氧化钠的潮解性 B、浓盐酸的挥发性 C、碳铵的不稳定性 D、木炭的吸附性 2.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A、蒸馏水 B、液态氮 C、矿泉水 D、大理石 3、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闻香识茶——微粒不断运动B.煤磨成粉——微粒体积变小 C.热胀冷缩——微粒间隙不变D.水结成冰——微粒静止不动 4.同素异形现象是物质表现的形式之一,其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A、冰和水B、金刚石和石墨 C、氧气和液氧 D、镁粉和镁条 5.饮用含适量硒(Se)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有一种硒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 3 ,其中Se的化合价是() A.+6 B.+4 C.+2 D.-6 6.下列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A.硫酸铜、胆矾、CuSO 4·5H 2 O、混合物 B.碳酸钠、纯碱、NaCO 3 、盐 C.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 2 、碱D.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碱7.下列物质中,属于最简单的有机物的是() A、碳 B、碳酸 C、甲烷 D、水 8.现有一杯20℃的某溶质的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A.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B.增大压强 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水9.右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反应前反应后B.原子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隙 C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10.水分子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 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1. 符合科学常识的做法是() A.将白磷保存在冷水中,可降低其着火点B.用肥皂水检验室内燃气管道的泄漏点

2020-2021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综合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省是“三农大省,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1)科学保护和使用土地当前,土壤酸化是引起土地生产潜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①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首先要检测土壤的酸碱度,请写出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 某化肥可能含有KNO3、NH4Cl、(NH4)2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份,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Cl、BaSO4均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只写1个)。 (3)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联合收割机等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主要由钢铁组成。试计算如果冶炼20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_______? 【答案】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有氨味产生 (NH4)2CO3 AgNO3溶液加入BaCl2溶液会有NH4Cl生成,干扰NH4Cl的检验。 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3500 t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肥的检验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的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C6H12O6 O 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干燥剂 2CO+O2点燃 2CO2 pH试纸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填:C6H12O6;碳 (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 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故填:干燥剂;2CO+O2 点燃 2CO2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故填:pH试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 气”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 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 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g。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 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_____(填微粒符号)。 (4)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 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δ(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如δ(CO) CO分子数 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 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 【答案】H2 3Fe+4H2O 高温 Fe3O4+4H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ac O2和H+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CO再氧化成CO2【解析】

初中化学中考易错题精选[1]

潍坊五中2011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 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D.酸溶液的pH 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 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B.向pH=2的盐酸 中滴加过量的氢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 D.向pH=12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酸反应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 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10 2 8 +8 2 6 2 8 8 +18 2 8 2 +12 +2 2 +9 2 7 2 8 1 +11 +2 2 A. 和 B. 和 C.和 D. 和 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 方案2 A.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 D.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2CO3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Cl和H2SO4B.NaOH和HCl 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 12.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 A.Cu(Fe2O3)加入稀硫酸,过滤 B.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C.NaOH溶液(Na2CO3)加入石灰水,过滤 D、CaO(CaCO3)加入稀盐酸,过滤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B)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 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引入了硫酸钠杂质,故A不正确; B、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弱,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石灰水、浓硫酸的洗气瓶不能除去杂质,故C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铝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下列设计的除杂方案(括号内为杂质)都能达到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 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粉和稀硫酸不反应,故A正确; B、镁粉和铝粉均和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B不正确; C、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正确; D、铁粉和氧化铁均与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 除杂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FeCl3溶液和CuCl2均能与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HCl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碳酸钡难溶于水,K2SO4不能与BaCO3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2SO4能与过量Fe2O3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

初三化学中考易错题汇总

(括号内百分比,表示往届学生出错率) 一、选择题 1、(42%)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2、(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3、(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两袋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4、(66%)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5、(55%)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是( ) A、约等于27克 B、一定小于27克 C、一定大于27克 D、一定等于27克 6、(5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7、(40%)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8、(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10%)用一定质量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10、(54%)在相同温度时,食盐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 11、(52%)下列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FeO B、Fe 2O 3 C、Fe 3 O 4 D、FeS 12、(50%)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用料节约,减少成本 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 13.(60%)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14、(50%)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当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铜 D、氯化亚铁 15、(62%)不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温度 B、溶剂质量 C、溶剂种类 D、溶质种类 16、(42%)使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一份高温煅烧所产生的CO 2 的质量() A、一样多 B、跟稀盐酸反应的多 C、煅烧的多 D、无法判断 17、(12%)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初中化学易错题酸碱盐超级经典

初中化学易错题---酸碱盐 一、选择题 1、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答案为D。 【易错点点睛】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A中稀盐酸可以与铁锈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可以,B中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且碳酸氢钠不具有腐蚀性故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中干冰升华吸热是常用的制冷剂,D中氢氧化钠可作干燥剂,但是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所以答案为D。学生往往只记住氢氧化钠能做干燥剂,而忽略其做干燥剂的范围而造成错选。 2.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下图所示: 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 A.稀硫酸B.碳酸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解析】碳酸钠溶液的P H>7故呈碱性,答案为C 【易错点点睛】熟悉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此题以数轴的形式考查了常见的物质稀 H2SO4、H2CO3、NaCl 、Na2CO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H2SO4、H2CO3 PH<7,因而为酸性物质,NaCl PH=7,因而呈中性,Na2CO3PH>7,因而呈碱性,故答案为C,学生往往因为记不住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而造成错选。 3、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解析】熟练掌握物质之间反应后生成物的状态,抓住题目要求能发生反应,“溶液”质量不变,答案为A 【易错点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与溶液质量的变化,此题答案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物质间发生反应,二是溶液总质量不变,溶液总质量不变即要求物质反应后不能生成气体或沉淀,A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无气体或沉淀生成,故符合条件,B中碳酸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30 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 3△Na 2CO 3 + H 2O+ CO 2↑。现取NaHCO 316.8g ,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 .4.4g B .6.2g C .8.8g D .10.6g 2.X 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一层多一个电子,Y 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二层少一个电子,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XY 3 B .X 3Y C .X 2Y 3 D .X 2Y 3.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 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 2O 4 === 3N 2+4H 2O+2CO 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A .C 2H 8N 2 B .N 2H 4 C .CH 4 D .C 6H 7N 4.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的CO 2气体含量相对稳定,常用NiFe 2O 4作催化剂,

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 5.今年5月28日央视《每周质量日报》报道,市场销售的一批劣质奶瓶,其酚含量严重超标;酚有毒,少量食入也会产生积蓄,慢慢中毒。苯酚是酚类中的一种,苯酚的化学式 的是() 为C6H6O,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不正确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苯酚属于有机物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6:1 D.每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1个—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3个亚铁离子:3Fe3+D.4个氢原子:2H2 7.达菲是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合成达菲的重要中间体为莽草酸(化学式 C7H10O5)。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莽草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B.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D.莽草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7∶10∶5 8.(2011?广东佛山)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转化为无毒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 +N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 催化剂 化的元素有() A.只有C B.只有N C.C和O D.C和N 9.含有稀土元素的萤石,经日光照射后可持续发光数十小时,民间称之为“夜明珠”。萤石的主要成分氟化钙(CaF2)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 第 2 页共 30 页

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推断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中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 ①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 __________。 【答案】Ca(OH)2置换反应2HCl+ Na2CO3= 2NaCl+ CO2↑+H2O H2O 【解析】 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E的俗名叫熟石灰,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盐酸反应,氢气只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A、F可能是氢气,F是氢气时,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A 是氢气,B是氧化铜,氧化铜会与盐酸反应,所以C是盐酸,D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①E的化学式是Ca(OH)2;②A与B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③C与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HCl+Na2CO3=2NaCl+CO2↑+H2O;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X是水。 2.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无色气体分子构成不同 N2+ O22NO 2NO2+ H2O = HNO3+ HNO2减 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2)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3)产生NO的过程化学方程式:N2+ O22NO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 H2O = HNO3+ HNO2 (5)防止光化学污染的措施很多,如:少开私家车,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2.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填符号)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熟石灰(或消石灰)(2)Fe3O4,Fe2+ (3)CaO+H2O=Ca(OH)2(4)2H2O 通电 2H2↑+ O2 ↑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可以发生电解,故C是水,水电解生成的F可供给呼吸,故F是氧气,则E是氢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X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是氢氧化钙;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故A是酸,能与单质Y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G,则Y是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1)B的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2)H的化学式为Fe3O4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2+;(3)反应②的化 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2H2↑+ O2 ↑。 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 2.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甲、乙、丙、丁、戊五枚棋子分别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铁五种物质中的一种,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其中,乙为红棕色固体,甲和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三个反应,实验室常用丁来检验丙跟戊反应生成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化学式为_____; (2)甲和戊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生活中丙的用途是_____; (4)戊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Fe2O3置换反应建筑材料或补钙剂 Fe2O3+6HCl=FeCl3+3H2O 【解析】 【分析】 乙为红棕色固体,故乙是氧化铁,常用丁来检验丙跟戊反应生成的气体。则丁可能是氢氧化钙,丙跟戊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故丙戊即为稀盐酸和碳酸钙两种中的一种,故甲是铁,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乙为红棕色固体,故乙是氧化铁,常用丁来检验丙跟戊反应生成的气体。则丁可能是氢氧化钙,丙跟戊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故丙戊即为稀盐酸和碳酸钙两种中的一种,故甲是铁,铁和戊能够反应,戊是稀盐酸,丙是碳酸钙,甲和戊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其它三个反应均是复分解反应; (1)由分析知乙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2)甲和戊是铁和稀盐酸的反应,其类型是置换反应; (3)丙是碳酸钙,生活中常用来做建筑材料或补钙剂; (4)戊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FeCl3+3H2O 3.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中考化学易错题图文稿

中考化学易错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g20m2020 反应后物质/g2待测3226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2.“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 其化学式为C 76H 52 O 4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3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过氧化氢(H 2O 2 )具有广泛用途,医疗上可用于清理伤口,实验室可用于制 取氧气等.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是纯净物 B.过氧化氢的微观模型可表示为 C.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4.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 .氧化钙、消石灰、CaO B .碳酸钠、小苏打、Na 2CO 3 C .碳酸钙、熟石灰、CaCO 3 D .氢氧化钠、烧碱、NaOH 5.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H 2SO 4和CuSO 4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A .左端上翘 B .右端上翘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6.等质量的同一种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且足量的镁、铁、锌发生反应,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7.向AgNO 3、Cu (NO 3)2和Mg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纸上一定有Ag 和Cu B .滤纸上一定有Ag ,可能有Cu 、Mg C .滤液中一定含有Zn (NO 3)2、Mg (NO 3)2 D .滤液中可能有Cu (NO 3)2,滤纸上可能有Ag 8.如图是KNO 3和NaNO 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