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

1、德国启蒙主义

2、莱辛的文学思想

3、林尔德的民族文学理论

16世纪以后的德国,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争,造成经济落后和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直到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才逐渐展开。德国启蒙运动的兴起首先是由于法国的影响,法国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思潮直接刺激了德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深感只有像法国那样的思想文化运动.才能促成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摆脱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德国启蒙运动的目的同法国也有差异,它的当务之急还不是像法国那样制造反封建制度的革命舆论,而是首先以统一国家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德国文艺领域在18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受高特舍特和温克尔曼古典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时表现为对法国古典主义的摹仿,以后又表现为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为发展统一的民族文学而斗争。这个时期的代表著作是莱辛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18世纪70年代发生的“狂飙突进”运动标志着德国启蒙运动的深入,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精神领袖,他为建立德意志民族文学作出了理论贡献。

德国启蒙运动的首要任务是争取实现民族的统一,莱辛认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是实现民族统一的途径,这一认识是他及同时代的德国人从事艺术理论批评和创作实践的巨大推动力。

2、莱辛的文学思想

●莱辛(1729—1781)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优秀剧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

奠基人。他出生于萨克森的一个牧师家庭,少年时期学习古代语言,后来进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并醉心于自然科学、哲学、语言学,具有文学艺术的渊博知识。1748年到柏林,开始从事文学评论,与高持舍特进行论争,1765年写成美学名著《拉奥孔》.1766年受聘为汉堡民族剧院的顾问和剧评家,出版评论集《汉堡剧评》。

●“ 斯彭司对于诗画互相类似的看法是最离奇的。他相信这两种艺术在古代结合得非常紧密,经常携手并行,诗

人总是要向艺术家看齐,而艺术家也总是要向诗人看齐。斯彭司不曾想到,诗是一门范围较广的艺术,有一些美是由诗随呼随来的而却不是画所能达到的;诗往往有很好的理由把非图画性的美看得比图画性的美更重要。

所以每逢他在古代诗人和艺术家之间发现到顶细微的分歧时,他就陷入困境,想出一些最离奇的脱身术。”——《拉奥孔》

●“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身体苦痛的情况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

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专化为轻微的叹息。这并非因为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拉奥孔》

●莱辛从三个方面阐明了诗与画的界限:

●一是摹仿的媒介不同,画以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为符号,诗以时间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此,画是空间艺

术,诗是时间艺术。

●二是摹仿的对象不同,画以空间中的颜色、形体为符号,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诗运用在

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此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中持续的事物。画表现静态的美,诗表现动态的美。静态美包括人体美和精神美,动态美包括思想感情与故事情节。

●三是艺术作品的效果不同,绘画作用于人的视觉,以形体、色彩引起欣赏者的美感;诗作用于人的听觉,通过

声音、语言使欣赏考产生丰富的联想。

●莱辛认为诗与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摹仿的艺术,但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产生的效果不同而成为各具特征的

艺术,混淆两者的界限,也就否定了他们的特殊性。

●莱辛提出了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则。莱辛所说的诗与画的界限,实际上是指诗与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界限。他

通过对维吉尔的诗所描写的拉奥孔和雕塑《拉奥孔》的比较,提出了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

●因为绘画和雕塑作为空间艺术,它只宜描写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或某一瞬间的表情.擅长表现静态事物,这就

决定了它应着力描写的是事物的形态美或美的表情,因此美便成为绘画、雕塑创作曲最高美学原则。

●“诗作为时间艺术,运用的是语言符号,所以在直接描写事物的形态美方面不如绘画、雕塑、但它却有比造型

艺术更广阔更白由的空间,它善于描写动态的事物.描写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人类的心灵世界,所以诗的目的在于真实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现实,所以,真实是诗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

●再次,菜辛提出了艺术的时空辩证观。莱辛虽强调画是空间艺术,诗是时间艺术,两者的界限不容混淆,但他

又没有把问题绝对化。他指出,“绘画所用的符号并非全都是自然的”颜色、线条,“诗所用的符号也不单是人为的”声音、语言,“文字作为音调来看待.也可以很自然地来摹仿可以耳闻的对象”;诉诸听觉的先后承续的人为符号与诉诸视觉的先后承续的自然符号的结合,是诗与音乐、舞蹈的结合;戏剧艺术、演员的表演是自然符号与人为符号的巧妙结合。因此“把多种美的艺术结合在一起,以便产生一种综合的效果,这种可能性和难易程度就要随这些艺术所用的符导的差异而定。”同时.菜辛指出,诗虽长于表现动作,但通过动作也可以暗示物体;画长于表现物体,但通过物体也可以暗示动作,但诗与画的界限并不能冈此而混淆。

●最富孕育性的瞬间与最生动的感性形象

●莱辛将艺术的时空辩证观运用于艺术创作,提出了关于选取“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他指出:“绘画在它

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同理,诗在它的持续性的摹仿里,也只能运用物件的某一个属性,而所选择的就应该是,从诗要运用它那个观点去看,能够引起该物体的最生动的感性形象的那个属性。”

3、赫尔德的民族文学理论

●赫尔德(1744—1803)是德国启蒙主义理论家,“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出身于纺织手工业者家庭。青少

年时代广泛阅读了康德、菜辛、卢梭、狄镕罗的理论著作和自然科学书耪,也很重视古典主义者温克尔曼的观点。赫尔德的理论著述丰富,代表作有《关于德意志风格与艺术》(与歌德合著)、《关于近代德国文学断片》、《批评之林》、《论语言的起源》、《论鄂西安和古代民族歌谣》、《民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等。他的理论研究的范围包括:对古代和当代民歌民谣的搜集研究,对历史发展与文学发展关系的考察,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一些启蒙学者如莱辛等人文艺观的辨析。他的理论工作对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民族文学的独创性

●赫尔德通过对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民歌民谣的考察,认为各民族文学都有自己的独创性,各民族文学之间

的关系是平等的,决不都是“希腊文学的奴隶和殖民地”。他进一步指出,各民族文学的独创性来自各民族自身的社会历史环境,是各民族的特征、情感在文学中的反映。在谈到不同民族的歌谣时,他指出:“一个民族越是粗犷,这就是说,它越是活泼,就越富于创作的自由;它如果有歌谣的话,那么它的歌谣也就必然越粗犷,这就是说,它的歌谣越活泼,越奔放,越具体,越富于抒情意味:”

●“民族的感情将会造就诗人,在一个民族中,同胞之间的同情将会培育可爱的诗人。”。他强调一个民族的文学

与这个民族的文化水平的一致性,反对用某一民族的文化水准去衡量一切民族的文学,不能以古希腊艺术为标准去衡量莎士比亚,也决不能要求今天的英国产生古希腊那样的艺术。因为“从历史、传统、习惯、宗教、民族性格、感觉倾向、语言特性来说,英国距离希腊是多么迢远”。他认为,抹煞各民族历史、心理、性格的差异,也就抹煞了各民族文学的特点和独创性。赫尔德的这些见解,是对主张模仿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古典主义的否定,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而引发的欧洲民族意识觉醒的先声,为建设德国民族文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学与普通人民的关系

●赫尔德指出,文学尤其是民歌民谣是普通人民的生活思想的反映,是人民的心声;文学与人民具有深厚的

联系,没有普通人民,也就没有德国的民族文学。他说:“我们如果没有普通人民.我们也就没有自己的群众、民族、语言和文学,它们将不会活在我们心中,不会对我们起用。……诗人一向是人民的创造者,诗人为人民创造喜悦。”

●诗力说

●赫尔德还探讨了诗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他把诗对人的心灵的影响,对想象的效果称为“诗的力或能”,提出了

“诗力说”。“艺术家是通过形象来感染我们的,他企图以艺术的幻象直接诉诸我们的视觉,使我们一下子便能领会整个画面;诗人却要感动我们的心灵,他利用语言和精神力量逐渐地感染我们,逐渐地展开他所构想的画景。”

●赫尔德的“诗力说”强调诗表现情感与想象,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强调艺术与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这

些见解都是十分深刻的。但是,他的“诗力说”也带有某种神秘色彩,例如他认为诗原本不是摹仿自然,而是摹仿“那创造万物并予以命名的上帝”,诗人只是“第二创作者”,因此,莎士比亚创造哈姆菜特的形象,给人心灵以强烈的震动,对于莎士比亚本人来说并非能意料到,而是“无意为之”。这表明赫尔德的艺术理论中还没有摆脱宗教唯心沦。但“诗力说”第一次提出诗的力量的来源问题,这对后人研究文艺作品与读者的共鸣等理论是很有启发的。

●诗与自然、杜会的关系

●赫尔德认识到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对诗的影响,例如自然气候、风光景物、民风民俗、政治制度等,都

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诗的发展。古希腊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现代艺术,正在于各自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他批评菜辛没有看到一点,错误地以古希腊艺术作为范例来要求现代艺术,缺乏历史主义观点。赫尔德还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特点来考察一定历史阶段的艺术特征.

●他认为世界各民族的古代艺术之所以有许多共同性,正是基于古代社会历史条件的某些共同性。他指出,古代

社会的个人总是隶属于某个集体、家族、氏族、部落或国家,个人不能脱离集体而生存,这就形成古代人的集体主义思想,反映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构成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这正是各民族的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共同特征。

●思考题解词:1、最富孕育性的瞬间2、诗力论

●论述:

●1、分析莱辛对于诗与画关系的认识2、赫尔德的民族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第八讲 浪漫主义文论

第七讲浪漫主义文论 一、德国浪漫派 弗·施勒格尔:《浪漫派风格——施勒格尔批评文集》,李伯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 精神就是自然哲学。 浪漫诗是渐进的总汇诗。它的使命不仅是要把诗的所有被割裂开的题材重新统一起来,使诗同哲学和修辞学产生接触。它想要、并且也应当把诗和散文、天赋和批评、艺术诗和自然诗时而混合在一起,时而融合起来,使诗变得生气盎然、热爱交际,赋予生活和社会以诗意,把机智变成诗,用一切种类的纯正的教育养料来充实和满足艺术的形式,通过幽默的震荡在赋予艺术的形式以活力。它包括了凡是有诗意的一切,最大的大到把许多其他体系囊括在自身中的那个艺术体系,小到吟唱着歌谣的孩童哼进质朴的歌曲里的叹息和亲吻。它可以消失在呗描述的对象中,这样一来便使得人们相信,自己正在刻画形形色色的诗意的个体,这个行为乃是他们的全部作为。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形式是用来完整地表达作者的精神的,所以有些艺术家本来只是想写一部小说,而写出来或许正是他自己。只有浪漫诗能够替史诗充当一面映照周围整个世界的镜子,一幅时代的画卷。也只有它最能够在被表现者和表现者之间、不受任何现实的和理想的兴趣的约束,乘着诗意反思的翅膀翱翔在二者之间,并且持续不断地使这个反思成倍增长,就像在一排无穷无尽的镜子里那样对这个反思进行复制。浪漫诗有能力达到最高和最全面的文化教养,并且不只是由内向外,而且也是由外向内。它所采用的方法,是替每一个在浪漫诗的作品中都应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把其各个部分以类似的方式组织起来;这样一来,浪漫诗便有望获得一个无限增长着的典范性。……浪漫诗风正出于生成之中;的确,永远只在变化生成,永远不会完结,这正是浪漫诗的真正本质。71 告诉一个哲人,要他献身于优美;这句话的含义就是:给你自己创造反讽,把你造就为有文化教养的人。 人、即充溢着人性的人,与无限的每一种关系都是宗教。 我认为只有这样的东西才是宗教:即当人们像神一样地思维、吟唱和生活时,当人们心中只有神的时候;当虔敬和热忱的灵气倾注在我们的存在上的时候;当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责任,而是出于爱心的时候,也就是仅仅是因为人们想做此事而已的时候,以及人们之所以做一件事,仅仅是上帝说要做这件事,即我们心中的上帝,仅此而已;只有这一天来到之时,才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

西方文论

17春《西方文论》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6-09 14:24:57 一、单选题 1. (4分)柏拉图所区分的三种叙述,包括“摹仿叙述”、“单纯叙述”和? A. “混合叙述” ? B. “对话叙述” ? C. “独白叙述” ? D. “表现叙述”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西方文论,2.1柏拉图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4分)斯塔尔夫人提到的“南方文学”的典型例子是 ? A. 希腊文学 ? B. 英国文学

? C. 德国文学 ? D. 法国文学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西方文论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4分)“艺术幻觉”是由下面哪个学派提出? A. 苏格拉底学派 ? B. 毕达哥拉斯学派 ? C. 犬儒学派 ? D. 智者学派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西方文论,1.2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4. (4分)“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愉悦或不悦而对另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持此观点的是 ? A. 柏克 ? B. 鲍桑葵 ? C. 康德 ? D. 歌德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西方文论,6.3《判断力批判》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4分)下面被视为古希腊美学的创立者的是 ? A. 德谟克利特 ? B. 毕达哥拉斯 ? C. 柏拉图 ? D. 赫拉克利特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西方文论,1.2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6. (4分)女性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关联是 ? A. 二者从重读经典开始,并在自己的立场上剥离出曾被湮没的意义? B. 二者都关注女性权利在文学中的体现 ? C. 二者都以激进的姿态否定经典 ? D. 二者都强调从“弱势性别”角度来关注“弱势文化”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西方文论,10.3以话语权力、意识形态为圆心的文化批评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4分)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 ? A. 休谟

德国古典文论:歌德

第三节歌德 一生平及著作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法学博士,做过法兰克福市议员,母亲是市议会议长的女儿。 1765-1768年,歌德遵从父愿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自己却喜爱艺术和自然科学。 1768年因病回家修养,病愈后1770-1771年就学于斯特拉斯堡大学,成为法学博士。 他早年接触了斯宾诺莎哲学,与“狂飙突进”运动作家、思想家相识,尤其受赫尔德影响,与赫尔德一起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 1771年8月,歌德回到故乡,10月14日发表演说《莎士比亚命名日》, 1772年写成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旋即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他写成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一些抒情诗,并开始构思《浮士德》,其片断于1790年出版。 1775-1786年,歌德应邀担任魏玛宫廷枢密顾问和大臣,期间试图推行改革,但阻力重重。 由于政治上的不顺利,加上对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牵挂,歌德

于1790年摆脱了宫廷生活,去意大利游历,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等,其思想由早期浪漫派倾向向古典主义转变。 从1794年7月开始,他同席勒亲密合作,自觉地走上了古典现实主义道路,共同为创立德国民族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直至1805年5月9日席勒去世。 经过10年的努力,两位德国的伟人将德国文学推向了古典现实主义的高峰。 他曾与席勒合写《警句》,在席勒的敦促和相互切磋下,于1796年完成了《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1806年《浮士德》第一部脱稿,于1808年出版。 1809年歌德完成长篇小说《亲和力》, 1811年开始撰写自传体小说《诗与真》,1830年脱稿, 1823年起,爱克曼到魏玛拜访歌德,并担任歌德秘书,直至1832年歌德在魏玛逝世,写下了《歌德谈话录》。 1831年,《浮士德》第二部脱稿。 集中体现歌德文论思想的著作主要有:《论德国的建筑艺术》(1772)、《说不尽的莎士比亚》(1813)、《评述温克尔曼》(草稿,1805)《歌德格言和感想集》、《诗与真》(1831)、《歌德谈话录》(1823-1832)。他的这些文论著作与学究式的纯粹理论思辨不同,是一种直觉感受的抒发。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叙事(一)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叙事(一)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实践中,启蒙哲学精神与启蒙美学建构表现于审美结构中就是启蒙叙事。近年来,一些后现代学者对“五四”以来文化与文学上的启蒙叙事作了深刻的反省。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西方思想界以法国革命为代表的“解放的承诺”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真理的承诺”这两种“宏大叙事”在现代中国影响巨大,分别产生了中国激进主义的政治传统和独断论的思想传统,我们至今仍然深受这两种“现代性传统”之苦。①他们认为这种“解放叙事”与“真理叙事”的特点,即致命缺陷在于它所坚持的是一成不变的理性,即抽象的理性,追求的只是一种自身同一性的线性结构,如利奥塔所指出的这类宏大叙事含有未经批判的形而上学成分,它赋予了叙事一种霸权,这是通过赋予其合法性来实现的,而这一霸权夸大了叙事与知识的等同。一些文学研究者也以这种理论为根据批判中国现代启蒙文学的宏大叙事充当了启蒙的工具,忽略了审美的启蒙。我认为上述分析与观点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其一,完全以西方后现代学说为理论根据,这本身就不符合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发展的实际进程,或者说这种方法仅仅是在“批判的工具”方面颇有创新,而缺乏“工具的批判”;其二,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在现代性问题上未曾达到过“理性主义”的高峰,并未在真理性问题上取得霸权地位,所以用后现代、后启蒙主义的理性多元性理论、反本质主义理论或“小叙事”理论来反思并批判现代启蒙叙事,实在为时过早;其三,如果说中国现代的政治激进主义与独断论的确一度取得了霸权地位,为害匪浅,需要用理性的多元主义、相对主义进行解构和批判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说这种政治激进主义本来就不能代表真正的启蒙主义思潮,充其量只能称其为“伪启蒙主义”,这样的话,他们用后现代理论所批判和解构的其实主要是伪启蒙主义,仍然没真正涉及原创性的中国启蒙主义。其四,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建构虽是以救国、立国或政治叙事作为缘起的,但当启蒙主义真正进入建构过程之后,政治与国家观念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抛掉了;而且在启蒙主义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启蒙叙事策略时,启蒙又是从人的本能欲望、生命力以及中国的国民性作为源头的。这就决定了其启蒙叙事所包含的形而上学不可能是未经批判的,其理性也不会是纯粹抽象的。 那么应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叙事,它到底有何特征呢?中国化的启蒙哲学与美学精神其特征在于,从人的本能欲望之发掘与提升到人的自由意志之塑造并进而实现创造性的自我,从逻辑上说这是一条线性结构,但在这一线性结构的中心环节又有一个由理性与情感的动态激荡而形成的面式结构。②它的介入使整个启蒙过程成为一种复式结构:其一是从本能欲望——理性——自由意志——创造自我;其二是从欲望——情感——自由意志——创造自我,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这一复式结构的特点在于前者与后者之间互为前提互为保证,缺一不可。换言之,理性通过对情感的作用保证后一结构的完成,而情感通过对理性的作用又赋予前一结构以合法性。如果将其置于启蒙主义的文化动力系统之中,二者的交互作用共同指向自由意志的塑造,也标示了逻辑统一性完成;而从美学范畴来说,这一动力系统中的理、情、意分别表现为真、美、善,真与美的互动自然地指向善,而“自律的创造的生命自我”之形成也就标志着通往真善美相统一的最高境界。对此郁达夫的说法极有代表性:“小说在艺术上的价值,可以以真和美的两条件来决定。若一本小说写得真,写得美,那这小说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社会的价值,及伦理的价值,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尽可以不管。不过事实上凡真的美的作品,它的社会价值,也一定是高的。”但是这种效果是“间接的影响”,不能是有意识的,因为“实际上真正的艺术品,既具备了美、真两条件,它的结果也必会影响到善上去。”③由此就决定了其启蒙叙事既不是纯理性主义的,也不是纯感情主义的;既不是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纯浪漫主义的。这两种叙事可称之为“理性浪漫主义叙事”和“情感理性主义叙事”。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重新解释为什么在“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思潮与浪漫主义思潮同时成为文学上的热点,为什么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几乎同时崛起于文坛,其“对立互补”正蕴含着上述必然性与合理性。扩而大之,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文学的启蒙叙事之所以

第八讲浪漫主义文论

一、德国浪漫派 弗·施勒格尔:《浪漫派风格——施勒格尔批评文集》,李伯杰译,华夏出版社,. 精神就是自然哲学. 浪漫诗是渐进地总汇诗.它地使命不仅是要把诗地所有被割裂开地题材重新统一起来,使诗同哲学和修辞学产生接触.它想要、并且也应当把诗和散文、天赋和批评、艺术诗和自然诗时而混合在一起,时而融合起来,使诗变得生气盎然、热爱交际,赋予生活和社会以诗意,把机智变成诗,用一切种类地纯正地教育养料来充实和满足艺术地形式,通过幽默地震荡在赋予艺术地形式以活力.它包括了凡是有诗意地一切,最大地大到把许多其他体系囊括在自身中地那个艺术体系,小到吟唱着歌谣地孩童哼进质朴地歌曲里地叹息和亲吻.它可以消失在呗描述地对象中,这样一来便使得人们相信,自己正在刻画形形色色地诗意地个体,这个行为乃是他们地全部作为.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形式是用来完整地表达作者地精神地,所以有些艺术家本来只是想写一部小说,而写出来或许正是他自己.只有浪漫诗能够替史诗充当一面映照周围整个世界地镜子,一幅时代地画卷.也只有它最能够在被表现者和表现者之间、不受任何现实地和理想地兴趣地约束,乘着诗意反思地翅膀翱翔在二者之间,并且持续不断地使这个反思成倍增长,就像在一排无穷无尽地镜子里那样对这个反思进行复制.浪漫诗有能力达到最高和最全面地文化教养,并且不只是由内向外,而且也是由外向内.它所采用地方法,是替每一个在浪漫诗地作品中都应成为一个整体地人把其各个部分以类似地方式组织起来;这样一来,浪漫诗便有望获得一个无限增长着地典范性.……浪漫诗风正出于生成之中;地确,永远只在变化生成,永远不会完结,这正是浪漫诗地真正本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告诉一个哲人,要他献身于优美;这句话地含义就是:给你自己创造反讽,把你造就为有文化教养地人. 人、即充溢着人性地人,与无限地每一种关系都是宗教. 我认为只有这样地东西才是宗教:即当人们像神一样地思维、吟唱和生活时,当人们心中只有神地时候;当虔敬和热忱地灵气倾注在我们地存在上地时候;当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责任,而是出于爱心地时候,也就是仅仅是因为人们想做此事而已地时候,以及人们之所以做一件事,仅仅是上帝说要做这件事,即我们心中地上帝,仅此而已;只有这一天来到之时,才有严格意义上地宗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每一首诗都应当真正是浪漫地,每一首诗都应当是广义上地教喻地,教喻一词正描述了追求深层、无限意义地那个倾向.其实我们无处不提出这个要求,只不过没有用这个名称罢了.甚至在如话剧等极其通俗地题材中,我们也在要求反讽.我们地要求是,一切事件和人,简言之,生活地全部游戏地确被作为游戏来看待,并以这样地形式向我们展现生活地面貌.对于我们来说,这一点是最本质地,此外还有什么不包括在其中?——我们所要遵循地,只是整体地意义.凡是分别对我们地感官、心灵、头脑施以刺激,分别使之感动和愉悦,分别调动他们地,我们觉得都是在我们把自己向着整体提升地一刹那间,呈现给我们以观照整体地符号、媒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诺瓦利斯:《夜颂中地革命和宗教》,林克等译,华夏出版社,版. 诗人和教士起初是合一地,只是后来地时代才把他们分开了.真正地诗人始终是教士,一如真正地教士始终是诗人.难道未来不应该重新恢复事物从前地状况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对于懦弱地人,现实感才是最强烈和最高地感觉.他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高. 普遍精神地消隐就是死亡. 诗性地国家才是真实而完美地国家. 一个富有精神地国家大概原本是诗性地——精神越丰富,国内地精神交往越亲密,这个国家

古代西方文论.doc

第一编古代文论 西方古代文论概述 时期界限: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 发展脉络:“二希精神”(“希腊精神”和“希伯莱精神”) 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希伯莱精神和希腊精神,整个世界就在它们的影响下运转。在一个时期世界会感到一种力的吸引力更大,另一个时期则是另一种力更受瞩目。世界本应在这两极之间取得均衡,只是事实上又从来不曾做到过。” 古希腊(罗马):希腊精神主导——欧洲中世纪:希伯莱精神主导——意大利文艺复兴:希腊精神的涅槃重生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古希腊文论大体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极盛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这也是西方文论发展史上最富于原创力的时代。 柏拉图著作甚丰,有近三十篇对话流传至今,其中《伊安》《理想国》《法律》《斐德若》《会饮》等篇直接与文艺理论相关。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论著作是《诗学》和《修辞学》。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 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 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 第二节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柏拉图的生平和时代 柏拉图的文艺观 柏拉图文艺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柏拉图文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和《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著作 《诗学》的方法论 《诗学》中的一般艺术原理 对《诗学》的评价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一、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毕达哥拉斯的基本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因为万物都能用数去计算,所以认识世界就是认识支配世界的“数”。 1、“美是和谐统一”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有关,音乐是否协调与发音体的体积比例有关。 2、“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和谐统一 人的身体跟宇宙天体一样,都由数的和谐原则统辖,人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

外国文学史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现实主义的新特点? 思想特点: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入再现生活深层的内在方面,表现人的深层意识和微观心理世界;②着重刻画日常生活中真实、具有复杂个性的普通人。借鉴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③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 艺术特点:①频频出现“长河小说”。②适应时代发展与人们的欣赏要求,吸收新的艺术表现手段,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③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 代表作品: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虹》,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飘》等。 英国文学 代表作家:劳伦斯,擅长社会批判和心理(主题:性爱和工业文明)成名作:《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妇女》(姐妹篇)。 约翰·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揭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财产意识”)、《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 毛姆《人性的枷锁》;戈尔丁《蝇王》;莱辛《金色笔记》 萧伯纳《鳏夫的财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上校》; 法国文学 马丁·杜伽尔《帝国一家》(《巨仆》《穷人》《首脑》);莫里亚克(心理分析)《腹蛇结》 罗曼·罗兰成就最高,《约翰·克里斯多夫》开创长河小说先河。 德国文学 曼氏家族:亨利希·曼《帝国三部曲》;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

一家》。 雷马克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美国文学 德莱塞《美国的悲剧》;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菲次吉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什么叫“迷惘的一代”? 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中引用斯泰因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该流派因此而得名。特点是痛恨帝国主义战争,关心战后青年一代的命运,反映当时美国青年普遍的迷惘情绪,以此为出发点,表现帝国主义精神危机。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次吉拉德。 什么叫“冰山原则”? 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且隐而不晦,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构成冰山原则的四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海明威相关知识: 《太阳照样升起》开创“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 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标志着海明威战争观的转变,支持正义战争,摆脱迷惘。 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把“迷惘的一代”文学推向了高峰。主人公:亨利·腓特力、英国护士凯瑟琳。 《乞力马扎罗的雪》:最成功的一个短篇。 代表作《老人与海》,思想意义?点警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它。”如何理解这句话? 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很深的作品。故事表现了“英雄与环境这个传统的主题。 象征意义:“老人与海”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与寓意性。小说中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是我们理解其思想意义的钥匙。老渔夫桑提亚哥实际上是抽象化的人类,作为人的对立面的大海、鲨鱼象征神秘的命运和不可知的自然力。老人在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坚忍不拔、不断抗争、奋力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 §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 §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 (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 (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 (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 (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 4、研究方法 §(1)、以人为本。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 §1、哲理性文论 §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 §3、政治性文论 §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 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 §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 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 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 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

外国文学-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文化背景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联的出现; ★20、3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危机;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促成了20世纪文化观念的急速变化。 ★哲学流派非常活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另外, 文艺批评新流派如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 殖民主义等等所尊奉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广泛影响。 二、基本特征 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三、发展概况 1、英国: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高尔斯华绥:(1867—1933)代表作长河小说《福尔赛世家》(1932) 萧伯纳:(1856—1950)英国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巴巴拉少校》(1925) 戈尔丁:(1911—1993)“寓言编撰家”,代表作《蝇王》(1983) 20世纪上半叶最有创作个性也最有争议的作家:劳伦斯(1885—1930) 跨越两个世纪:康德拉(1857—1924):“航海小说” 毛姆(1878—1965):《人生的枷锁》“英国的漠泊桑” 福斯特(1879—1970):《小说面面观》 讽刺小说:乔治·奥维尔《一九八四》 赫胥黎《奇妙的新世界》 20世纪下半叶新一代作家:格林、艾米斯、戈尔丁 2、法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1915 法郎士:《诸神渴了》1921 马丁·杜伽尔:长河小说《蒂博一家》1937 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1947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心理现实主义大师《蝮蛇结》1952 20世纪下半叶:玛格丽特·杜拉斯:《琴声如诉》、《情人》

外国文学史之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1、18世纪的欧洲文学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启蒙文学,18世纪也被称为启蒙的世纪。 2、着名作家有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及德国的莱辛。 3、启蒙文学家所用主要体裁: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戏剧。 第一节概述 一、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的许多作家观点方面各有侧重,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内在的精神脉搏。他们都鼓励运用理性或理智,让人们以及人类社会“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这是运动的实质。 2、启蒙主义文学包括法国启蒙主义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二、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1、笛福是英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这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除此之外还创作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萨那》等小说及传记。他笔下的主人公都充满机智、活力和个人奋斗致富的精神,明显带有新兴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表现出了英国当时的时代精神。 2、另一位很受欢迎的小说家是理查逊。他的书信体小说《帕美勒,或美德有报》,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除此之外,另一部书信体小说是《克拉丽莎,或一位青年妇女的故事》。 3、菲尔丁是18世纪欧洲成就最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曾戏仿查理逊的《帕美勒》,写作了《莎美勒·安德鲁斯夫人生平的辩护》,以此来嘲笑帕美勒故事的呆板和荒唐。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 4、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特点:鲜明地拥护民主和自由,把文学作品作为启蒙的工具;取材于日常生活,市民阶层出身的人物更多地成为主人公;在小说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 5、在英国除了现实主义小说外,还涌现出其它不少探索性的小说创作形式,尤其是斯威夫特的讽刺小说《格列弗游记》和以斯恩特为代表的“伤感主义”小说。 6、斯恩特是一位牧师,最主要的成绩是写作了幽默却又不拘一格的小说《项狄传》,这部小说在叙述和写作方面的游戏特征,备受歌德及后世的好评。 7、伤感主义:得名自劳伦斯·斯恩特的另一部小说《伤感的旅行》,在创作上强调情感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怜悯和同情。它曾流传到德国、法国、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浪漫主义的兴起作了铺垫。 三、法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1、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在文学方面,他最重视的是悲剧,先后创作了《俄狄浦斯王》《凯撒之死》《穆罕默德》《中国孤儿》等,然而更能让后世不断品味的文学作品,还是他的哲理小说,如《查第格》《老实人》《天真汉》,其中《老实人》是伏尔泰最出色的哲理小说。 2、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他主持了《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并以此作为毕生的事业。此外,他在文学理论方面也颇有造诣,他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并称这种新的戏剧为“严肃剧”,即所谓“正剧”。他还写过两部“严肃剧”《私生子》和《一家之主》。他创作的小说有《修女》《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3、正剧:是指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作家狄德罗尝试建立的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它冲破了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喜剧之间画下的界限,用散文的方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称这种新的戏剧为“严肃剧”,他写过两部“严肃剧”《私生子》和《一家之主》。 4、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卢梭。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斯》,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体小说《忏悔录》都是传世佳作。尤其是他的《新爱洛伊斯》肯定了情感在文学中的地位。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影响很大。他也是法国启蒙文学的代表。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 1、德国启蒙主义 2、莱辛的文学思想 3、林尔德的民族文学理论 16世纪以后的德国,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争,造成经济落后和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直到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才逐渐展开。德国启蒙运动的兴起首先是由于法国的影响,法国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思潮直接刺激了德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深感只有像法国那样的思想文化运动.才能促成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摆脱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德国启蒙运动的目的同法国也有差异,它的当务之急还不是像法国那样制造反封建制度的革命舆论,而是首先以统一国家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德国文艺领域在18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受高特舍特和温克尔曼古典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时表现为对法国古典主义的摹仿,以后又表现为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为发展统一的民族文学而斗争。这个时期的代表著作是莱辛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18世纪70年代发生的“狂飙突进”运动标志着德国启蒙运动的深入,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精神领袖,他为建立德意志民族文学作出了理论贡献。 德国启蒙运动的首要任务是争取实现民族的统一,莱辛认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是实现民族统一的途径,这一认识是他及同时代的德国人从事艺术理论批评和创作实践的巨大推动力。 2、莱辛的文学思想 ●莱辛(1729—1781)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优秀剧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 奠基人。他出生于萨克森的一个牧师家庭,少年时期学习古代语言,后来进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并醉心于自然科学、哲学、语言学,具有文学艺术的渊博知识。1748年到柏林,开始从事文学评论,与高持舍特进行论争,1765年写成美学名著《拉奥孔》.1766年受聘为汉堡民族剧院的顾问和剧评家,出版评论集《汉堡剧评》。 ●“ 斯彭司对于诗画互相类似的看法是最离奇的。他相信这两种艺术在古代结合得非常紧密,经常携手并行,诗 人总是要向艺术家看齐,而艺术家也总是要向诗人看齐。斯彭司不曾想到,诗是一门范围较广的艺术,有一些美是由诗随呼随来的而却不是画所能达到的;诗往往有很好的理由把非图画性的美看得比图画性的美更重要。 所以每逢他在古代诗人和艺术家之间发现到顶细微的分歧时,他就陷入困境,想出一些最离奇的脱身术。”——《拉奥孔》 ●“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身体苦痛的情况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 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专化为轻微的叹息。这并非因为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拉奥孔》 ●莱辛从三个方面阐明了诗与画的界限: ●一是摹仿的媒介不同,画以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为符号,诗以时间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此,画是空间艺 术,诗是时间艺术。 ●二是摹仿的对象不同,画以空间中的颜色、形体为符号,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诗运用在 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此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中持续的事物。画表现静态的美,诗表现动态的美。静态美包括人体美和精神美,动态美包括思想感情与故事情节。 ●三是艺术作品的效果不同,绘画作用于人的视觉,以形体、色彩引起欣赏者的美感;诗作用于人的听觉,通过 声音、语言使欣赏考产生丰富的联想。 ●莱辛认为诗与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摹仿的艺术,但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产生的效果不同而成为各具特征的 艺术,混淆两者的界限,也就否定了他们的特殊性。 ●莱辛提出了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则。莱辛所说的诗与画的界限,实际上是指诗与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界限。他 通过对维吉尔的诗所描写的拉奥孔和雕塑《拉奥孔》的比较,提出了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 ●因为绘画和雕塑作为空间艺术,它只宜描写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或某一瞬间的表情.擅长表现静态事物,这就 决定了它应着力描写的是事物的形态美或美的表情,因此美便成为绘画、雕塑创作曲最高美学原则。 ●“诗作为时间艺术,运用的是语言符号,所以在直接描写事物的形态美方面不如绘画、雕塑、但它却有比造型 艺术更广阔更白由的空间,它善于描写动态的事物.描写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人类的心灵世界,所以诗的目的在于真实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现实,所以,真实是诗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 ●再次,菜辛提出了艺术的时空辩证观。莱辛虽强调画是空间艺术,诗是时间艺术,两者的界限不容混淆,但他 又没有把问题绝对化。他指出,“绘画所用的符号并非全都是自然的”颜色、线条,“诗所用的符号也不单是人为的”声音、语言,“文字作为音调来看待.也可以很自然地来摹仿可以耳闻的对象”;诉诸听觉的先后承续的人为符号与诉诸视觉的先后承续的自然符号的结合,是诗与音乐、舞蹈的结合;戏剧艺术、演员的表演是自然符号与人为符号的巧妙结合。因此“把多种美的艺术结合在一起,以便产生一种综合的效果,这种可能性和难易程度就要随这些艺术所用的符导的差异而定。”同时.菜辛指出,诗虽长于表现动作,但通过动作也可以暗示物体;画长于表现物体,但通过物体也可以暗示动作,但诗与画的界限并不能冈此而混淆。 ●最富孕育性的瞬间与最生动的感性形象 ●莱辛将艺术的时空辩证观运用于艺术创作,提出了关于选取“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他指出:“绘画在它

12德国的浪漫主义文论

德国的浪漫主义文论 一.席勒 席勒(1759—1805),是德国诗人、剧作家、美学和文艺理论家。席勒生活在18世纪后半叶的德国,经济落后、政治分裂、封建专制严重。席勒13岁被强行送入一所“军事学院”,在这所酷似监狱的学校里一关就是八年,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青春,使席勒痛彻体验了封建专制的残酷,形成了追求自由的理想,特别他后来读了卢梭、狄德罗的著作,这种追求就更强烈。他在美学和文论方面的代表作有《美育书简》、《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二.文论思想 1.诗的分类及其根据 席勒说∶“诗的概念不过是意味着给予人性以最完满的表现而已”,而现代和古代的人性不同,因而诗的类型也不同。席勒把古代的诗称为素朴的诗,把现代的诗称为感伤的诗,从素朴的诗演变为感伤的诗,席勒认为,是人性从和谐演变为分裂的表现。 受温克尔曼的影响,席勒认为,在古希腊,人性是完整和谐的,“感觉和理智,接受的能力和主动的能力,在实现它们的功能上还没有互相分离,更没有彼此对抗……他的感觉是印象的必然结果,他的思想是从事物的现实产生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在古代,人的感觉和思想,外在的接受能力和内在的思维能力,是和谐统一的,因而他的感觉和思想是和客观的自然相一致的。这时,人和自然是同一的,人的外在生活和内在思想是同一的,人就是自然。因此,模仿自然现实,就能表现人性,那么这种模仿外在自然生活的诗,就是素朴的诗;而到了现代,人性的完整和谐消失了,席勒说∶“如果人踏上文明的道路,如果艺术开始陶冶他,他的感觉的和谐就消失不见了,他就只能力求达到道德的统一,并且作为道德的统一来表现自己。他的感觉和思想的一致,以前在他的感性状态是一个实际,现在只作为一个观念存在着……” 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感性和理智已经处于分裂对立状态,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心思想追求不再是一回事,感性和理智的和谐已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理想,因此,诗人要表现“完满的人性”,就不能像古希腊人那样,去模仿外在自然生活,而只能显示自己头脑中的理想。因为人失去了内心思想追求和外在生活的和谐的自然状态,又无比怀恋这种和谐的自然状态,因此诗人在显现自己头脑中的理想自然时,就不能不充满一种感伤的情怀,这就形成了近代的感伤的诗。席勒说∶“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在前一种情况下,他是一个素朴的诗人;在后一种情况下,他是一个感伤的诗人。” 既然区分了感伤的诗和素朴的诗,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1〉素朴的诗再现现实,感伤的诗描绘理想。素朴的诗描绘诗人的感觉,只限于模仿外在世界;感伤的诗描绘诗人对现实的主观感受和在心灵中引起的情感。〈2〉素朴的诗对现实做冷静客观的描写,诗人并不直接站出来发表评论;感伤的诗则在描绘现实时,充满主观情感,诗人经常站出来发表意见、表达感想。〈3〉素朴的诗给我们的印象是愉快的、平静的,即使题材悲惨,也是如此;感伤的诗给我们的印象多少是严肃和紧张的,因为我们既要感受形象,又要思索理想观念,并且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题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导论 西方文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于公元前4世纪成书并得以广泛流传以后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 西方文论的分期 (一)古代文论(古希腊时期到17世纪): 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 (二)近代文论(从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三)现代文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 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 (四)后现代文论(20世纪70年代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 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 西方哲学从研究重心来看,从古希腊直至现在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向”: 一次是从古代的自然本体论转向近代的认识论 一次是从近代的认识论转向现代的语言论。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美学:美在和谐。 (2)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艺术美学:模仿自然。 (3) 苏格拉底的伦理美学:美即功用。 一、自然美学:美在和谐 首先,美在于数的和谐。 其次,提出了“天体音乐”的概念。 二、艺术美学:模仿自然 (1)“对立和谐”理论。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 (2)首次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三、伦理美学:美即功用 (1)“艺术模仿自然”,不是模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出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 (2)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即有用即美,无用即丑。 第二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一、理式论摹仿说——文艺本质论 1、理式 “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浅谈“浪漫主义”

浅谈“浪漫主义” 摘要:浪漫主义文学是文学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是对古典美学理性主义的反叛,传统的摹仿论受到质疑,表现心灵的学说广为传播。它是精神和情感世界中的一次革命。浪漫主义文论家大多是作家,其理论多半来自创作实践,主要特征是个人主体性,感情崇拜和大自然崇拜,最终自由和独特性,要求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在无拘无束的幻想中体验心灵。浪漫主义建立了现代美学传统,为人类的心灵和情感表现开辟了一片新的天空,但是对理性的过分破坏,对个人的崇拜也在人类精神世界投下了一片阴影。 关键字: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浪漫主义”是指用罗曼斯语言写出的中古冒险传奇。18世纪末到19世纪30至4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这一运动不但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且构建起较为系统完整的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究其根源,自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进而推动思想革命的进程。一时间,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兴起,此起彼伏,民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革命带来的动荡与不安、战争与流血,也使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悲观失落的情绪当中,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浪漫主义思潮正是对这一社会心理的响应。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具体落实到文学上,就表现出人们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热切追求和对僵化复古的新古典主义文学的无情抛弃,浪漫主义文学理论亦随之应运而生。如恩格斯所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浪漫主义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浪漫主义是指一种侧重抒情的文学类型或者要素,甚至某种生活态度。从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直到今天,都能寻找到浪漫主义的影子,狭义的浪漫主义是指一种文学思潮和风格,兴起于18世纪后期的德国,其影响遍及欧美,它不仅仅是文学思潮,而且是席卷人类整体精神世界的潮流,它强调人的主观性和内心现实,反对古典主义的理性统治,推崇感情的力量。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莱辛、海涅,法国的雨果,英国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等。 18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被法国的古典主义所统治,强调理性和秩序,18世纪末期,处于分裂状态的德国萌发了新的精神,70-80年代初发生了名为狂飙突进的文学运动,当时,德国的一批年青知识分子和作家在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精神革命。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解放个性和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抗议封建专制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他们响应卢梭的号召,提倡投入自然的怀抱,对民间文学表现了特殊的爱好。从政治和社会角度看,法国大革命对于浪漫主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场大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基础,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面貌,而且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引发了巨大的革命。独立的个人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地位,从个体出发的思想和表现取得合法性,个人的自由和独特性在政治上受到尊重。自由、平等、博爱三原则取代了中世纪的等级秩序,欧洲知识分子从法国大革命中看到了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他们被新的世界和新的想象所激动,纷纷提出各种理论。从精神发展的角度看,康德为浪漫主义在哲学上做了铺垫,在认识论上确立了主观的地位。对康德来说,自然并非自然本身,而只是所有经验的表象,对于自然的物自体本身,我们是不可认识的。因此,真理不是对主观性的排斥,相反主观性是真理得以存在的基础。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主观和天才都占据了相当的地位,个人和神秘体验也占据了价值的重要领地。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关键人物,他们在理论上确立了浪漫主义的地位,一方面在精神

文论发展历史

西方文论发展史的线索和脉络 西方文艺理论史,就是西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所谓西方文论,指的是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古希腊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家,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努斯,近代的布瓦洛、狄德罗、莱辛、丹纳、别林斯基等,以及大批作家和诗人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和论述即文论著作,构成了西方文艺理论史研究的对象。 文艺理论来源于文艺实践,同时又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西方文艺理论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按照“他律”和“自律”所形成的“合力”来运行的。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很难面面俱到把它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呈现出来,只能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将其发展线索和脉络大致梳理一下。纵观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时期”、“四大本质论”、“五大本体论”和“两大序列贯穿”: 一、“四大时期”: 1)古典文论时期: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前8世纪——15世纪) 2)近代文论时期:文艺复兴、法国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马列文论(16世纪——19世纪末) 3)现代文论时期:以叔本华、尼采非理性哲学为理论基础,包括叔本华、尼采的直觉主义文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文论、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和存在主义文论等等。(20世纪60年代以前) 4)当代文论时期:以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包括后结构主义(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核心)、新历史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文论等等,主要是瓦解现代主义形式中心主义。(20世纪60年代至今) 二、四大本质论。任何理论的构建都有其逻辑线索或中心支柱。对于文艺理论来说,文学的本质问题,即文学是什么,是每个文论家在探索和研究文学特征及其规律时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产生了文论史上连绵不断的理论纷争,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尽管西方文论史上对于文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