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语 18春《西方文论》

北语 18春《西方文论》

北语 18春《西方文论》
北语 18春《西方文论》

18春《西方文论》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提出文学发展三要素说的是

A. 雨果

B. 斯塔尔夫人

C. 泰纳

D. 柯尔律治

答案:C

2.亚里士多德一切论说的出发点是

A. “摹仿说”

B. “四因说”

C. “过失说”

D. “净化说”

答案:B

3.黑格尔从“美”讨论进入艺术,他认为艺术的核心问题是

A. “情景”

B. “环境中的人”

C. “情致中的人物性格”

D. “情致”

答案:B

4.泰纳首次阐述他的“文学发展三要素”学说的著作是

A. 《艺术哲学》

B. 《英国文学史·序言》

C. 《〈克伦威尔〉序》

D.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答案:B

5.埃亨巴乌姆所说的“自主性”和(),后来也成为英美新批评的论题。

A. “形式性”

B. “具体性”

C. “语言性”

D. “可读性”

答案:B

6.“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愉悦或不悦而对另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持此观点的是

A. 柏克

B. 鲍桑葵

C. 康德

D. 歌德

7.下面对“符号”和“象征”予以区分的著作是

A. 《符号学:批评的科学还是科学的批评》

B. 《符号学原理》

C. 《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构》

D. 《诗学语言学的革命》

8.《性别政治》一书的作者是

A. 凯特.米丽

B. 玛丽.达利

C. 玛丽.伊格尔顿

D. 伊莲娜.肖娃尔特

9.下面属于塞姆勒提出的诠释原则是

A. “共时性的文本理解”

B. “历史—批判性诠释”

C. “灵恩体验”

D. “诠释的多样性”

10.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艺术观可以概括为

A. 艺术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

B. 艺术要表现人的道德

C. 艺术要反映社会阶级的风貌

D. 艺术要再现和说明生活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泰纳的“文学发展三要素”是指

A. 社会

B. 种族

C. 环境

D. 时代

答案:BCD

2.黑格尔分析产生喜剧效果的三种情形是:

A. 主体追求一个本身渺小、空虚的目的

B. 人物的性格及手段使其追求永远不能达到

C. 外在偶然事件使“情景”迅速变化,人物性格与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D. 喜剧的效果取决于代表各自正义的两种“普遍力量”的冲突

3.鲍姆加登在《美学》中提出的对美的解释性定义有

A. 美学是自由艺术的理论

B. 美学是低级的认识论

C. 美学是美的思维艺术

D. 美学是与理性相类似的思维的艺术

4.智者学派在古希腊是有相当影响的一个学派,智者学派的学者在文论上也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命题,下面属于智者学派提出的观点有: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对立产生和谐”

C. “艺术幻觉说”

D. “数即宇宙”

5.属于俄国形式主义的观点有

A. “互文性”

B. “文本细读”

C. “陌生化”

D. “凸显”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布瓦洛的“自然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关于“美即真”的命题。

2.灵魂、世界和上帝是“物自体”的三种形象的表达是柏克的观点。

3.鲍姆加登讲稿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

4.英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论的主要代表是温克尔曼。

5.黑格尔的喜剧观同西方以“讽刺”为基调的传统喜剧观完全相同。

6.“四因说”是柏拉图的思想基础,亚里士多德一切论说的出发点是“理念论”。

7.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再现生活。

8.莱辛诗-画理论的最重要思想,是在于将画的最高标准视为“美”,而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真”。

9.《大希庇阿斯》就是柏拉图与大希庇阿斯的对话。

10.加拿大批评家弗莱出版《诗歌中的原型模式》一书使“原型批评”真正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且结束了英美新批评的统治。

18春《西方文论》作业_2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发表《作者之死》的作者是

A. 福柯

B. 罗兰.巴尔特

C. 伽达默尔

D. 卡勒

2.用“显文本”和“潜文本”指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荷马的《奥德修纪》之间的互文关系的是

A. 克里斯托娃

B. 热奈

C. 巴赫金

D. 罗兰.巴尔特

3.下面命题是由狄德罗提出的是

A. “美在杂多的统一”

B.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C. “美在关系”

D. “美在和谐”

4.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持此观点的是

A. 普罗提诺

B. 波伊修

C. 奥古斯丁

D. 托马斯·阿奎那

5.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

A. 休谟

B. 柏克

C. 鲍桑葵

D. 艾布拉姆斯

6.《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的作者是()。

A. 莱辛

B. 狄德罗

C. 席勒

D. 温克尔曼

7.“对立产生和谐”出自

A. 毕达哥拉斯

B. 赫拉克利特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8.《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的作者是()。

A. 柏克

B. 鲍桑葵

C. 鲍姆加登

D. 沃尔夫

9.“我思故我在”,提出这一命题的是()。

A. 奥古斯丁

B. 帕斯卡尔

C. 笛卡尔

D. 霍布斯

10.将西方文论的发展归纳为摹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的著作是

A. 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

B. 黑格尔的《美学》

C.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D. 莱辛的《拉奥孔》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下面是柏拉图提出的观点有:

A. “四因说”

B. “迷狂说”

C. “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

D. “净化说”

2.莱辛诗——画理论最主要的思想在于()

A. 将画的最高标准视为“美”

B. 将画的最高标准视为“真”

C. 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真”

D. 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美”

3.对康德的表现说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

A. 休谟

B. 柏克

C. 鲍桑葵

D. 艾布拉姆斯

4.赫拉克利特的美学和文论观点有

A. 对立产生和谐

B. 数即宇宙

C. 逻各斯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5.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中提出的观点有

A. 集体无意识

B. 里比多

C. 俄狄浦斯情结

D. 镜像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人要按照自然而生活”是德谟克里特所说。

2.莱辛的主要文论著作就是著名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

3.18世纪启蒙主义运动中“理性”与17世纪完全相同。

4.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喜剧被置于一切艺术形式之上,是最高的艺术形式;

5.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一书,将西方文论的发展归纳为摹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

6.车尔尼雪夫斯基最主要的文论代表作,是《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和《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

7.《〈克伦威尔〉序》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8.黑格尔成为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位从根本上肯定了莎士比亚的思想者。

9.《判断力批判》从“崇高”的形式特征、“崇高”的来源、“崇高”的性质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崇高”与一般审美活动的不同.

10.柯尔律治的诗论,可以分为“诗的本质”、“诗人的本质”以及“想象-隐喻”等主要问题。

18春《西方文论》作业_3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下面谈到“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古老争论”的著作是

A. 《理想国》

B. 《诗艺》

C. 《诗学》

D. 《致奥古斯都书》

2.下面提出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是

A. 康德

B. 歌德

C. 黑格尔

D. 席勒

3.被研究者称为持有“朝向上帝的运动,就是朝向死亡的革命”的极端浪漫主义态度的是

A. 诺瓦利斯

B. 瓦肯罗德

C. 施莱格尔兄弟

D. 施莱尔马赫

4.女性主义批评与新历史主义批评所体现出的一种关联是

A. 二者都从重读经典开始,并在自己的立场上剥离出曾被湮没的意义

B. 二者都将批评指向了统治者的意识形态

C. 二者都采用了一定的政治运动方式

D. 二者都对经典作家提出了批评的质疑

5.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关于“美”的结论是

A. 美是恰当

B. 美是视觉和听觉的快感

C. 美是难的

D. 以往关于美的定义各有所长

6.教父哲学的鼻祖是

A. 普罗提诺

B. 波伊修

C. 克雷芒

D. 但丁

7.主张诗歌要取材于“微贱的田园生活”的是

A. 柯尔律治

B. 华兹华斯

C. 施莱尔马赫

D. 施莱格尔

8.奥古斯丁的著作是()。

A. 《独语录》

B. 《论崇高》

C. 《诗艺》

D. 《思想录》

9.新古典主义时代的“喜剧之父”是()。

A. 莫里哀

B. 锡德尼

C. 本·琼生

D. 莎士比亚

10.心理分析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

A. 彼得.布鲁克斯

B. 克里斯托娃

C. 哈贝马斯

D. 格林布拉特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斯塔尔夫人根据“社会制度”对喜剧的分析,提出了

A. “情景喜剧”

B. “社会喜剧”

C. “性格喜剧”

D. “癖性喜剧”

2.下面属于布瓦洛的著作有

A. 《诗的艺术》

B. 《书简诗》

C. 《古代艺术史》

D. 《论戏剧诗》

3.关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正确说法有

A. 它指以美国批评加格林布拉特为代表的一种批评倾向

B. 这种批评主张在美学、文化和历史的张力之中研究不同的文本

C. 这一理论倾向在美国被称为“文化诗学”

D. 这一批评流派最后发展成后殖民主义批评

4.在中世纪的文学批评中,诗歌与语法学联系,形成了哪些各具特色的文学批评

A. 集注式批评

B. 诗法批评

C. 诗人研究

D. 感想式批评

5.18世纪下半叶德国出现的古典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柏拉图

B. 康德

C. 黑格尔

D. 泰纳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艺术哲学》是泰纳的文论名著。

2.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亦即他对悲剧人物的界定。

3.“净化”具有较多的情感宣泄之意。

4.《判断力批判》包括一个导言、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三个部分。

5.泰纳提出的文学发展三要素是“种族、环境和时代”。

6.雨果一生的思想几经变化,至1830年2月《欧那尼》上演时,才成为法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决战的精神领袖。

7.“历时性阅读”亦即“历史-批判性诠释”,其最基本的原则在于:诠释者必须意识到自己“与文本之间的历史间隔”。

8.在柏拉图的观念里,“艺术”的涵义与其同代人所理解的一样,不仅包括“美的艺术”,也包括人类运用技艺、有目的地生产出来的一切。

9.具体到艺术的创作的心理过程,柏拉图提出过著名的“神力凭附”、“迷狂”等论说。

10.休谟的“美依存于人性”实际上是说“美”依存于人的情感。

18春《西方文论》作业_4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英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论的主要代表是

A. 德莱顿

B. 锡德尼

C. 华兹华斯

D. 柯尔律治

2.黑格尔所认为的最高的艺术形式是

A. 喜剧

B. 史诗

C. 悲剧

D. 神话

3.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和文论思想的是

A. 《诗学》

B. 《修辞学》

C. 《政治学》

D. 《形而上学》

4.提出“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的是

A. 格林布拉特

B. 蒙特罗斯

C. 格登伯格

D. 罗兰.巴尔特

5.柏拉图的论著中哪一篇是清理和批判关于“美”的各种定义

A. 《会饮》

B. 《大希庇阿斯》

C. 《巴门尼德》

D. 《斐多》

6.伊瑟尔在《隐含作者》中特别讨论了。

A. “期待视野”

B. “视野的融合”

C. “解释群体”

D. “文本的开放性”

7.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的文章是雨果的

A. 《〈欧那尼〉序》

B. 《论莎士比亚》

C. 《抒情歌谣集.序言》

D. 《〈克伦威尔〉序》

8.后世的“灵感说”来自于下面的

A. “理念说”

B. “摹仿说”

C. “迷狂说”

D. “幻觉说”

9.“诗是说话的图画,其目的是教导与愉悦。”持此观点的是

A. 莫里哀

B. 锡德尼

C. 卡斯特尔维特罗

D. 莎士比亚

10.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应用到下面哪一派的分析理论?

A. 心理分析

B. 形式主义

C. 后殖民主义

D. 新历史主义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柏拉图认为理念派生万物的途径是

A. 承接

B. 分有

C. 摹仿

D. 创造

2.黑格尔关于悲剧理论的要点可以分为

A. 悲剧是命运的过失

B. 悲剧冲突是“两种普遍力量的冲突”

C. 悲剧是“外在力量”造成的冲突

D. 悲剧冲突应当是无可排解的必然冲突

3.古典主义三原则是指

A. 合式的原则

B. 借鉴的原则

C. 合理的原则

D. 寓教于乐的原则

4.在早期希腊人的祭祀活动中,“摹仿”的原始意义更像后世所说的:

A. 摹仿自然的对象

B. 摹仿自然的过程

C. 摹仿内心的激情

D. 表现自我的情绪

5.下面属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人物有

A. 托多洛夫

B. 维姆萨特

C. 热奈

D. 雅各布森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康德的批判思想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为代表

2.希腊文的“艺术”与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含义是不相同的。

3.柏拉图认为,艺术为人们提供的常常是一种无理性的快感,即并不会带来“善德”的快感。

4.新古典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和创作均产生于法国。

5.康德所说的“判断力”是从“普遍性”原理推导出来的判断。

6.“绝对理念”是黑格尔的基本概念,在他看来,一切都是“绝对理念”的不同形态。

7.黑格尔认为:“崇高”对象的“无形式性”使得主体不可能直接感受其形式,从而只能在心灵中完成其形式。

8.黑格尔提出的人物性格应当具有的三个条件是: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

9.根据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悲剧冲突是两种“普遍力量”的冲突,冲突的双方必然在悲剧中共同毁灭。

10.代表卡斯特尔维特罗文艺思想的是《为诗辩护》(一译《诗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