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2014年06月16日第A9版:文化教育

作者:沈望舒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104

1

翻译,在常规认识中,它只是社会中很小一部分人的一种能力、职业、贡献;但史实表明,它始终是人类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桥梁,是特定文化留存、发展、弘扬的要素,是一领域文明摆脱落后、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诱因。

翻译,曾经发挥延续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笔者在古埃及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亚历山大市,从当地人讲述已知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伟大图书馆的业绩中,了解到不仅埃及文明有过长时间的中断和遗失,而且当代西方文明引以自豪的古希腊文明也曾早早被湮灭。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所藏相关希腊的经典与译作,那些被翻译成拉丁文字的公元前9世纪荷马的诗稿,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以及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学者阿基米得、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等种种名著,让欧洲、让西方找回了自己的历史之根。不知名大师们的往返翻译,不仅有文明传播功效,而且形成对一种文明的救赎,这就是史称毁于公元3世纪的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曾经拥有的译著,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贡献。

从印度佛教圣地瓦那拉斯到经济中心城市孟买的8天访寻,遗憾地了解到:佛教人口在印度总人口中比重跌至2.7%以下;历史灭佛带来的无人信、无人懂状况,衍生出“社会灭佛”恶果——大量千余年前的石制精美佛像被毁,许多今日人工难以雕制的大小佛头散落民间,廉价地摆在旧货市场地上;对佛教经典的诠释者更是踪迹难觅。由此令人不禁回想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代表的“佛学东渐”,它所导致佛教的别样光大——汉传佛教“禅宗文化”的辉煌,中国历史上首次“翻译高峰”:汉至宋中间800余年,来自印度的高僧与中国本土的大德精诚合作,大规模地进行佛经翻译,完成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系统化“经典转移”。它不但重塑了中国文明肌理,还赋予佛教于中国与世界的新生。这是一种由玄奘、鸠摩罗什等翻译家创造和续写的哲学文明。

翻译,让世界命运共同体内部互鉴互促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新内涵;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其进一步提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重大外交场合频繁倡导“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适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根本要求,既是各国历史上共存关系的事实,又揭示各民族同处一个地球、同在一个生存环境的深刻哲理,倡导相互依存的权力观、利益观、安全观。

中国历史鼎盛时期,屡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相敬互鉴式的吉光。汉唐宋元明清各朝辉煌阶段,京师之地都有内外商贾云集、各国文化交往密切的记载。西亚、阿拉伯、印度、欧美的文化及其载体,在张骞、玄奘、马可·波罗、利马窦、汤

若望等外交家或翻译家带动下进入中国;中国文化也陆续回馈四夷八方,在平等进出中相得益彰。

中国历史低潮期,则显现出翻译变革民族文明结构的功能。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积贫积弱,一方面西方用坚船利炮轰毁闭关锁国的樊篱,另一方面国人用求知求新求变之心呼唤时代之风。因有用翻译“开启民智”的理念,遂有以同文馆为代表的翻译与教授西方科学文化的机构,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出版与发行现代图书的机构掀起引进大潮,“翻译大家”则竭力倡导、亲历亲为。如翻译专家言:“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的学术是翻译支撑下的学术”;“现代汉语中的各种理论术语,80%是外来的,是因为翻译而诞生的”;近现代出现“第二次对中国文明产生骨架性影响的翻译大潮”。

翻译改变了文明的内容、人们的观念,也使中国文化通过吸收、扬弃与增强活力的奋斗走出愚昧僵化,开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相融并进的历史。

翻译,应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展现担当

翻译对于和平发展、创新发展、稳定发展的意义本无须赘述,然而中国翻译却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这一由少数人造福绝大多数人的行业身处窘境。

机遇主要是指:第一,国家明确文化强国战略,众多与促进翻译业建设相关的利好政策出台。如《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2007年十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配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目录》,以及已实施多年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它们为翻译业大展宏图勾画美景。

第二,我国文化外贸呈现虽总量尚微、位势尚低但发展势头向好的形态。2003—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从60.9亿美元攀升至274.1亿美元,年均增长16.2%;文化服务进出口从10.5亿美元增长到95.6亿美元,年均增长24.7%。说明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坚实,也说明翻译业的支撑日见走强。

第三,彰显翻译价值、积累外译成果的案例增加。早些年有《狼图腾》被国外著名出版机构高价购买英译版权,并计划在全世界同步出版发行。近来有中国首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百余国家翻译或拟翻译出版莫言作品的热潮,以及对瑞典语翻译家陈安娜的关注。经典式的有北京申、筹、办奥运会前后8年里无数双语或多语精彩文案及其生成模式;突破性的有民营资本“中国时代出版公司(北京时代华语图片有限公司控股)”的纽约业务大战略——与国内17家出版集团签约购买版权,预算投入549万美元,首批将100种“有功力”图书,组织中外专家译成英文,经由美国高校汉学家组成的专家组审定,通过美国发行中盘向其国内研究机构、高校、政府图书馆及欧美大型书店征订销售,取得良好渠道反馈。

挑战主要是指:第一,政府、舆论、社会对翻译业的认识不足、观念偏差和价值错位。中国长期存在对翻译劳动价值判断偏低的倾向,不认为高品质翻译活动具有很大创作特色、需要太多跨文化知识储备、常在消耗不确定精力体力。所以翻译,尤其准确精彩的翻译非常缺乏。包括对中国经典几十年磨一剑的翻译,对重要理论著作的翻译等,总体学术评价不高,社会地位有限;而且除现场同声传译等少数岗位外,翻译的实际报酬普遍太低;围绕翻译业务和翻译文化的会议缺少高层人物与机构的参与热情。

第二,翻译业基础薄弱、规模尚小、素质不高,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体、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日益开放、愈来愈与世界深度

拥抱的中国,翻译业却发展缓慢。即使有社会长期全民学外语的表象,有了几代人时间的数量规模型增长,翻译业提供的产品以及翻译人才也丝毫没有够用的迹象。除去总量能力不足外,素质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如果说翻译领域也有令社会关注、引起媒体几片浪花的时候,多是在剽窃抄袭事件、粗制滥造的报道、滑天下之大稽的错讹新闻等。翻译服务有以举国之力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中赢得赞誉的骄傲,但更多的是平日社会中的缺位、不到位、没品位的狼狈。

第三,有利于翻译业创新发展、职业化进步的政策环境尚待完善。翻译的辅助、从属、边缘性地位,社会中外语在母语国难称专业、在非母语国常为工具的思维定式,致使对全球化背景下有如此重要性的基础行业一直没有顶层设计,没有强化其自身建设、在得到所需社会资源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没有促进和规范其与相关行业产业融合的政策体系。至于在文化强国战略中明确翻译产业的职责使命、目标任务,并进行相应资金支持、制度安排、规划部署,还尚未提到文化重点建设日程上。而伴随社会需求增长的产业盲目膨胀,与先进文化引领和国家治理的不足,少政策更少好政策的困难环境,共同导致中国翻译总体质量下降。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赋予翻译这个古老行业以神圣使命,它需要政府和社会转变观念改革进取,为翻译业提供良田沃土;更需要翻译界有担当、负责任、有作为,通过加强与各国文化的交流,铸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这是一种比较随和、友好和亲昵的方式。如果将这两句问候语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meal? 和Where are you going? 那么,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感到难以接受和理解。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会说,你是在干涉他们的行动自由。另外,两个中国人见面聚会互相介绍时,通常会说“久仰大名”。如果机械地译成I have heard very much about you. 英美人会感到纳闷,他们的习惯说法是I’m pleased to meet you.(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六、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差异 英美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个人自由,它是一种以个人为基本单元,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的文化。英美文化又被称为“我文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在这种注重个人尊严的文化里,权力的重心更多地倾向个体。而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和“孝”,人际交往很注意自我与谈话对象的关系。中国文化又被称为“我们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例如,中国人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仁义值千金”等,这都说明中国人常把自己和所谓自家人视为一体并希望能够在自身以外找到安全之所。而英语谚语中却说“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 hemselves”(天助自助者),“self is our centre”(自我是我们的核心),“life is a battle”(生活就是战斗),这些英语谚语都在告诫人们:只有靠自己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和安全感。 小结: 关于翻译这一大课题,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是很多的,上文对英汉两种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的阐述也是比较粗略。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处理起来也无定规可循。因此只有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才可以在翻译时做到让翻译保留其译作风格,让译文更原滋原味。作为构筑文化交流桥梁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 中国翻译,1998. [2]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钟书能,《英汉翻译技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2014年06月16日第A9版:文化教育 作者:沈望舒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104 1 翻译,在常规认识中,它只是社会中很小一部分人的一种能力、职业、贡献;但史实表明,它始终是人类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桥梁,是特定文化留存、发展、弘扬的要素,是一领域文明摆脱落后、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诱因。 翻译,曾经发挥延续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笔者在古埃及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亚历山大市,从当地人讲述已知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伟大图书馆的业绩中,了解到不仅埃及文明有过长时间的中断和遗失,而且当代西方文明引以自豪的古希腊文明也曾早早被湮灭。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所藏相关希腊的经典与译作,那些被翻译成拉丁文字的公元前9世纪荷马的诗稿,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以及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学者阿基米得、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等种种名著,让欧洲、让西方找回了自己的历史之根。不知名大师们的往返翻译,不仅有文明传播功效,而且形成对一种文明的救赎,这就是史称毁于公元3世纪的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曾经拥有的译著,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贡献。 从印度佛教圣地瓦那拉斯到经济中心城市孟买的8天访寻,遗憾地了解到:佛教人口在印度总人口中比重跌至2.7%以下;历史灭佛带来的无人信、无人懂状况,衍生出“社会灭佛”恶果——大量千余年前的石制精美佛像被毁,许多今日人工难以雕制的大小佛头散落民间,廉价地摆在旧货市场地上;对佛教经典的诠释者更是踪迹难觅。由此令人不禁回想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代表的“佛学东渐”,它所导致佛教的别样光大——汉传佛教“禅宗文化”的辉煌,中国历史上首次“翻译高峰”:汉至宋中间800余年,来自印度的高僧与中国本土的大德精诚合作,大规模地进行佛经翻译,完成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系统化“经典转移”。它不但重塑了中国文明肌理,还赋予佛教于中国与世界的新生。这是一种由玄奘、鸠摩罗什等翻译家创造和续写的哲学文明。 翻译,让世界命运共同体内部互鉴互促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新内涵;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其进一步提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重大外交场合频繁倡导“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适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根本要求,既是各国历史上共存关系的事实,又揭示各民族同处一个地球、同在一个生存环境的深刻哲理,倡导相互依存的权力观、利益观、安全观。 中国历史鼎盛时期,屡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相敬互鉴式的吉光。汉唐宋元明清各朝辉煌阶段,京师之地都有内外商贾云集、各国文化交往密切的记载。西亚、阿拉伯、印度、欧美的文化及其载体,在张骞、玄奘、马可·波罗、利马窦、汤

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2008级日语(4)班袁宣美 20080600137 摘要: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整个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但往往忽略了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的开放程度,社会的价值观及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政治因素翻译影响 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出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因素。然而在以往的翻译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目光局限于语言层面的得与失,正与误,把重点放在技巧层面上来,译者除了要对原文负责外,其他因素似乎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翻译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翻译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翻译,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着翻译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而人类社会越发展,越体现出一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人类社会想要走出封闭的天地,求得发展,首先必须要与外界进行接触,以建立起交流,向着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目标前进。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翻译恰如一座桥梁,把两个相异文化连接起来,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扮演者这关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 以佛经的翻译为例,西汉末东汉初,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国家赋税徭役日益加重,地主豪强兼并勾斗,再加上自然灾害年年不断,人名生活苦不堪言。这样就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因为,一方面,挣扎在极苦世界的农民大众渴望从佛教中寻求精神慰藉,冀求神明能就芸芸众生于苦海深渊。另一方面,地主豪强,皇室官吏等统治阶层也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来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也冀求万能的神明能保佑自己长命百岁。在这样一种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然受到欢迎,佛经的翻译也自然因此受到广泛重视。自公元148年西域高僧安世高于洛阳开佛经汉译之先起,通过大规模的翻译,佛教稳步进入华夏大地,并通过与儒教、道教玄学的交织融合,很快演化成为一门国教。在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佛经翻译高潮迭起,经久不衰,于唐宋时期达到顶峰。 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翻译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要。从国内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中可以看出。“五四”前后既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又是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的一个转折点。从翻译选题上来看,之前在中国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中,“五四”之前的日本文学 译介具有浓厚的急功近利的色彩,大多数翻译家把文学翻译看成是救国救民的一种手段,他们看重的不是文学本身的价值,而是文学所具有的功用价值。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翻译选题的选择都是实用性优先。当时的启发国民政治意识的日本政治小说被大量译介过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梁启超亲手翻译的柴四郎的《佳人奇遇记》。之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周作人为代表的一些翻译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精简)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郑静芝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437100 摘要: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要准确地进行翻译,可以运用音译法、直译法等克服这些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音译法,意译法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bridge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 backgrounds, customs,traditions and cultures in two different nation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qiuvelence of two languages,we aim to provide some techqiues to help overcome the obstacles in translation through this paper. Key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Transliteration;Free translation 引言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人类的语言反映着人类普遍的共性,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为不同语言的翻译提供了可译性基础。然而,中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产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迥然而异,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障碍。 1.文化和翻译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世代代的所有共享的东西。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美国语言学家萨王尔在《语言论》中提出:“文化这名称的定义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中国翻译词典》指出,“现代文化人类学家们一般把文化分为技术、经济、社会、观念和语言四个系统”。 翻译,中外学者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①“通常它是按作者的创作意图把一篇文章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②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语言所反映的对象。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翻译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交流。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提出文化翻译理论,提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问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除语言学的特点外,在宏观文化语境中审视原语和译语。文化与翻译的相互影响和特征就显而易见了④。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社会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1风俗传统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是人们在口常生活中由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文化,因而翻译也就会受到传统习俗文化的影响。 比如“deaths and marriages”,如果译为“红白喜事”就不是很妥当。汉文化认为红色象征喜庆,结婚时新娘要穿红,而在举行葬礼时才穿白,所以中国人惯用“红色”表示marriage,“白色”表示death。但是西方人却认为白色是纯洁、忠贞的象征,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的婚纱,在葬礼时则穿庄重的黑色。因此,“红白喜事”并没有正确传递原有的文化信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Cultural Elements in Language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文化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方式,以说明文化转化是译者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之一。接着对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作了简要评述,例证了这两种策略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文章借鉴歌德关于翻译的论述,主张应用歌德提出的文化融合法来处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文化;异化;归化;融合法 Abstract:Fir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in which culture reflects itself in language in order to show that cultural transference is one of the major obstacles translators should overcome. Next, 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two strategies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which are found to be far from enoug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nsferred cultur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 Then, the paper appraises the comments on translation made by Goethe. Finally, the writer points out that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advanced by Goethe is preferable to the dichotomy of foreignizaion and domest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andling cultural factors. Key words: culture;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cultural integration 一、引言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或者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等行为方式所构成的复合体(金惠康,2003:35)。它主要存在于具体的语言积淀之中,成为一个不断传承而又变化着的系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传承性,流变性,和兼容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系统,与文化的关系甚为密切。萨丕尔认为,从根本上说,语言具有一种‘文化功能而不是什么生物遗传功能’(Language has a cultural, not a biologically inherited function, Sapir, 1949: 192)。当代许多语言哲学家认为,就其实质而言,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离开了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义,语言将一无所有。与此同时,人类依赖语言传播其文化,人类社会的全部运作依赖语言。“萨丕尔等人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结为语言的文化本质:语言不仅是人类传达知、情、意的交际工具,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宓庆, 2005: 31)。语言符号与文化关系之密切好似人的身体与精神。人的身体是世界上的客观存在,其各种生理上的功能也无甚区别,但是每个人的精神和观念却使人类各不相同,人类世界多彩多姿。正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使各民族语言各不相同,异彩纷呈。而翻译不仅是对意义进行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例如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使佛教文化融入中国,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一并成为中国文化的精华。文化在语言上的体现多种多样,只有对此具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语言翻译和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二、文化在语言结构及 整体形式上的体现 中国的整体性哲学观与西方分析性哲学观在汉语和英语中均充分体现出来。中国的传统哲学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孟子曾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道家的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具有直观整体性,这种整体性表现在汉语的模糊性。而西方哲学是将自然看作是人类的认知对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

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内因和外因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共同构成映像翻译活动的主要外部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是翻译的主体因素,对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宏观上来看,整个翻译活动就是针对“译什么”和“怎么译”这两个问题展开的。 首先,我们要翻译什么这个问题出发,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 一、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社会的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1、社会发展呼唤翻译 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一种开放和交流的精神,人类社会想要走出封闭的天地,首先必须与外界进行接触,翻译恰如一座桥梁,把两个相异的文化连接起来。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对翻译的需要也越来越多,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2、不同的社会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 处于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即便是翻译同一部作品,译者对文本的处理方式也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一莎士比亚在我国的翻译为例,朱生豪翻译莎剧时,正值抗战时期,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要弘扬中国文化,这种文化带有“抵御外侵”的社会政治因素,以显示反抗侵略的决心。朱生豪选择了“忠实通顺”的方法,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相比之下,梁实秋在开始翻译莎剧时社会背景已不同以前,那是中西文化已经开始相互交融,没有了朱生豪那时“以翻译来树立民族文化形象”的迫切需求。因而梁实秋较大程度上采取了异化的手段,并且在译文中增补了大量的注释。 3、社会价值观影响翻译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有可能给翻译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现在有些人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倾斜,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之风不断滋长,渐渐造成了译风不正。有人指出,中国译坛要纯洁译风,提高翻译质量,必须提高对翻译时也得认识,从端正价值观入手。 二、文化语境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语境因素是英国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他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语境包括当时的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对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的总体认知。 1、一个国家所处的文化空间或一个时代的文化环境对翻译的影响。 五四时代的文化环境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五四前后关于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一场大讨论,触及从作品层次到译者选材的主客观因素何者为重等至为关键的方面,对促进译者及出版社朝有规模、有社会因素的方向迈动产生了无形的而巨大的鞭策,奠定了日后的方向。从精心设计去打动读者的情怀到全力追求唤起民众参与社会变革,达到了“足救时弊”。

论影响英语翻译的因素

论影响英语翻译的因素 摘要:英语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载体,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可能仅仅看的是词意的互换,在转换一个文本中的语言信息时,实际也在传达其蕴涵的文化意义。了解对方的文化、风俗习惯、信仰尤为重要。不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无法和对方达到心与心的对话和文化与文化的交融,也无法真正完成翻译。影响英语翻译的因素,除了文化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只有了解和解决这些方面问题才会更方便以后进行英语翻译工作和学习。 关键词:英语翻译,文化承载,其他因素 正文: 翻译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因素,文化因素,情景语境,译者个人因素(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一折个人能力),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有人说,英语翻译是一门选择的艺术。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受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困境。摆正译者面前有两条道路:要么将英语的文化转化成读者原有的文化内容,将文章的作者变成和读者具有同样背景文化的朋友。要么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将读者变成和作者具有同样背景文化的朋友。所以说翻译实质是一种文化之间的中介。 一:译者个人因素 译者对母语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翻译的水平。语法结构不仅仅是词汇之间排序的问题,而且更是一种逻辑能力。同时,母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也会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如果词汇量过于贫瘠,就很难完整翻译出英文原文词汇的含义。有一种母语迁移的理论,就是指译者母语的习惯会对翻译工作产生

直接的影响。母语的迁移可以分为两类: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正迁移会对翻译者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负迁移则会对翻译产生消极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自觉套用母语的语法。 译者自身的审美态度,对受者反映的态度,战略态度,专业,政治和伦理态度等也是很重要影响翻译的因素。 有些译者会倾向于原作者的艺术风格,而另一些会倾向于使用自己的风格。自身审美态度或多或少受到历史文化背景定位的影响,偏好不同,导致翻译时候的选择不同。 二: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则是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文化与翻译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翻译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翻译不仅是语言表面上的题目,更是文化层面上的题目。因为“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翻译”,终极目的除了传递原信息外,更要传递文化,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让目标文成功地表达源文的内涵,不但要求译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还要熟悉和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因此归根到底,语言的翻译就是文化的翻译,其根本任务不仅是翻译文化,而且是翻译容载或蕴含着文化信息的意义,达到中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目的。 1:宗教信仰、宗教意识方面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意识所形成的。不同的宗教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人来自尘土,又回归尘土。 比如,“红色”在汉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吉祥、胜利、好运、受欢迎的东西”。

关于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精)

关于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翻译不仅是翻译语言,更是翻文化。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而异化翻译则能忠实反映原语文化,有效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现从蒙汉翻译的角度来探讨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翻译;异化;文化交流 翻译是不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桥梁和媒介。由于翻译的存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际转换,更大程度上是传达原语文的文化色彩,传递不同的文化信息,是一种文化的再现,所以,翻译应当注意文化传递的问题。那么翻译中怎样面对文化的传递?在此,笔者试就从蒙汉翻译的角度来作一粗略探讨。 一、“异化”与“归化"概念的提出 1813年,德国著名神学家、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艾尔·马赫在他的《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而且对这两种方法做了详细的描述。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Venuti(劳伦斯·韦努蒂)在(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把施莱艾尔·马赫提出的两种方法加总结,将第一种方法称为“异化法”,把第二种方法称为“归化法”。而他主张异化的翻译,并认为,异化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译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他进一步指出,原语民族在通过翻译作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其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由译作决定,因此,译者必须如实反映原语民族特有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一个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原语表达方法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另一个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韦努蒂还指出,流畅的归化式翻译既掩盖了译者的辛勤工作,使得译者遭受到“隐形”的不公平待遇,与此同时,把主流文化的当代价值观强行施加于原作,也掩盖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原作的历史感。 在中国进入现代时期之后,“异化”和“归化”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发生在20世纪30、40年代。当时以梁实秋为首的右翼学者主张意译,以鲁迅为首的左翼学者则倡导直译。意译派批评直译派是以辞害义,诘屈聱牙;直译派则认为,意译消除了原文的异国情调。鲁迅先生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异化”的主张,他认为,翻译就如同在外国旅行,必须具有异国情调。 二、异化翻译对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影响 归化和异化翻译虽有主次之分,但没有高低之别,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不足之处。但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来说,劳伦斯·韦努蒂还是提倡异化翻译的观点,对原语和译语来说异化翻译都是件好事。 蒙古族翻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无论是佛经翻译,还是近代文学翻译,都以归化翻译为主,这与当初翻译的出发点是密不可分的。不同时代赋予了翻译不同的理念。今天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步入全球化的国际信息时代,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时代赋予了翻译一个全新的观念——文化概念,这对当今蒙古族的翻译也是如此。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随着各民族交往的

影响翻译的因素

一、文本方面的因素 1、语义理解障碍:阅读和分析原文阶段,原文的语义含糊性和句法复杂性是影响等值程度最主要的因素。由于原文有意无意的语义含糊,译者很难确定原文的真实语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就产生不同的译文。如,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常喜欢间接地或迂回地表达自己对一个男孩或女孩长相的看法,便说“她长得困难”——这就不能不给译者带来“别扭”的感觉。如果直译为“She grows difficult.”老外读了可能费解;如果意译为“She looks ugly.”原文的风趣就丧失了。要克服语义含糊,准确传达原文语义就要求译者对原语有较高的把握能力,尽可能综合考虑与原文语义相关的所有因素,挖掘出原文真实内涵。即便如此也难实现绝对的“等值”。原文句法过于复杂也是译者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翻译前译者不得不将复杂的句法重新梳理一遍,即先进行语内翻译,然后再转换成译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等值程度。 2、表达方式相异:分析完原文后,在原文转换成译文阶段,译者同样遇到很多影响等值的因素,大都与表达方式、文体风格有关。原文里同一个句法单位,译文通常都有几种等值程度不一的表达方式与之对应(固定用法除外),表达方式的取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等值程度的高低。我们的取舍原则是选择最自然的对等物,即采用最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及惯用语搭配的表达方式。例如: (1) Shoe the goose. (A)给鹅穿鞋。(B)对牛弹琴。[徒劳无益] (2) Teach fish to swim. (A)教鱼游泳。(B)圣人面前念《三字经》[多此一举] (3)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A)凡是结果好的事就是好事(B)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每个英文词语的第二种[B]译法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汉语历史较长,其词语非常丰富多彩。光一个“死”字至少有42钟说法[如,长眠、安息、登仙、圆寂、谢世、驾崩、见马克思去了……等等],英语或其它语种往往很难找到其“等值”的对应词。 3、语法结构不同:正如Mona Baker*所说,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范畴、语法规则和语法结构,这些不同导致它们传达信息的方式也不同。译文语言若缺失原文语言的某种语法范畴或结构,则在译文中很难找到一个与原文直接对应的对等物,译者也不得不对原文的信息或增或删、做出某些取舍。在这些影响翻译的语法范畴中,Mona Baker尤其强调了数、性、时态和语体、语态、人称。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差异也是影响等值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法差异越大,达到等值的难度也就越大。如,汉语中的“独词句”或没有主语的句子很多。在将其译成英文时就要补充上语法或逻辑上的主语,这就不能实现“等值”的翻译。“蛇!”作为一个表示惊讶的句子,要用三个以上的英文字,才能将其译出。[It’s a snake! ] “C1=E3”如何等值? 4、文章体裁(text type):文章体裁是影响翻译等值程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体裁具有不同的功能,是表情功能、信息功能抑或呼语功能,这在翻译中都不能忽视。奈达在论述“动态对等”时提出的四条原则之一便是译文与原文的文学体裁所起的作用一致。例如,原文体裁若具有认识职能,译文也须具有这种职能,原文的语言职能是美学职能,译文也须实现美学职能。诗歌被普遍认为是最难达到等值甚至是一种不可译的文学体裁,不仅因为它在文字、音韵、隐喻等方面的特性,更因为蕴含其中的神韵、意境或者说是味道,即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都使常人无法企及。“诗是从来不能贴贴切切翻译成别的语言的”(Poetry can never be adequately rendered.) 对此,译界早有共识。这也是为什么Robert Frost*会说“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 (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2001:57)。因此,Wilss*提出不同的文章体裁应有不同的等值标准,甚至是每篇文章都应有其自身的等值标准。 二、文化方面的因素 要做到真实地再现原语信息内容,译者要考虑的不仅是两种语言在语言文字上的差异,还要重视这两种语言所属的两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思维模式、社会习俗,于是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些文化差异都会承载于各自不同的语言当中。正确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分析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是做到等值翻译的一个前提条件。一般来说,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差异越大,这两种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就越难,等值程度也越会受到影响。Newmark*说过,“一个文本的文化色彩(地方色彩)越浓、时空距离越远,等效就越不可思议。”(the more cultural(the more local, the more remote in time and space)a text,

从文化差异看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2011年12月 科教纵横 从文化差异看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文/顾金香 摘 要: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将翻译研究从纯语言的角度转向了文化角度,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指出其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23-01 现代语言学主要来源于两大传统:语文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人类学传统指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去研究没有书写系统和文字传统的社会集团的语言。自20世纪初美国的鲍阿斯(Franz Boas)和萨丕尔(Edward Sapir)以来,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研究语言要把语言放到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由此可见,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翻译是语言的桥梁,更是文化的桥梁。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必然要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五个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并由此说明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社会习俗,文学艺术,历史事件,宗教文化和寓言神话这五个方面来讨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1、社会习俗的差异。中西方文化中社会习俗的差异体现在思维差异、日常交际和称谓方面。在中国,白色代表着死亡,而在西方,白色则代表着纯洁。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彼此“吃饭了吗?”“去哪里啊?”等这些问题,以示关心和问候,而在西方这些问题则被认为是侵犯人的隐私。称谓方面,汉语中的一些亲属之间的称谓可以使用于非亲属之间,而英语中这种用法不普遍。另外,有些称谓两种语言完全没有对应语,比如汉语中的老师一词,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2、文学艺术的差异。文学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表现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学是其语言的精华,文学表达方式的不同反映了文化的差异。“Green—eyed monster”源自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喻陟“嫉妒别人的人”,而汉语中同样的表意则有“眼红”一说。汉语中形容某事物出现时间短,有“昙花一现”的说法,而在英语中则通常用“a nine days' wonder”来说明同样的意思,其源自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特罗勒斯和克里希德》。3、历史事件的差异。历史事件具有民族特殊性,也影响到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会产生一些新的表达方式,甚至同样的表达方式在不同民族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4、宗教文化的差异。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语言文化都深受宗教的影响。基督教是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基督教经典《圣经》对西方的语言文化影响深远,其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人物故事成为现在英语语言文化中一部分。5、寓言神话的差异。语言神话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神话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影响英语的神话传说主要是希腊罗马神话和伊索寓言。在神话方面,中西方有很多不同,也反映在语言上。在希腊神话中,是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带到人间,而中国则有“伏羲氏燧木取火”的典故。伊索寓言对中西方文化都有很大影响,英语中“borrowed plumes”是“借来的羽毛”的意思,比喻“靠别人得来的声望”;对应的汉语中,则有“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所以,同样的寓意,在不同的文化中的载体是不一样的。 二、 文化差异对译文的影响 美国现代语言学家萨尔(Edward Sapie)说过:“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也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中英两国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各有其特殊性,负载文化的语言形式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在翻译的时候要兼顾语言的文化属性。一般来说,译文受文化差异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1、文化信息的丢失。各个民族和国家历史的发展不同,因而所沉淀的历史文化也不同。缺乏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译文读者往往只懂得字面意义,而没有获得其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或者是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可译性,造成了文化信息的丢失。英语国家为西方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源自古希腊神话传说的短语“Achilles' hell”指“致命的弱点”,《圣经》中的“Judas”指叛徒,“black sheep”不是黑羊,而是指品行不好的人。这些意义都根源于宗教文化或者是神话传说,人们使用的时候,更多时候想到它们的比喻意义。2、文化信息误导。文化的不同带来了理解上的差异。如果用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去理解别的民族的语言文化,就会导致信息获取不准确或者错误的对信息进行解读。比如在英美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短语“handwriting on the wall”,如果简单把它译成“写在墙上的字”,那么就已经对其本意进行了错误解读。其实,这个短语是有宗教渊源的,出自《圣经.旧约.但以理书》,是说巴比伦王伯沙撒在宴请大臣时发现有一只手显现,在墙上写字,但以理解释说这预示着巴比伦国的末日已到。后来人们就用“写在墙上的字”表示“灾祸的预兆”。对同一事物的褒贬不同,也常造成文化信息的误导。3 、文化信息的理解障碍。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特有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对其他民族来说,要么是陌生的,要么是迥异的,要么是相斥的,从而构成理解上的空白,交际中的障碍。“the wooden horse of Troy”字面意义是“特洛伊木马”的意思,如果不了解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很难理解这个“木马”指代的具体内容。这个习语原来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中“木马屠城”的故事情节,所以其意义就是“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有的小说影响很大,其中的人名和词汇变成语言的一部分,如Shylock常用来表示表示吝啬无情的人,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不理解这个背景,就会对其指代感到莫名其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词汇本身就是其所属民族重大历史时间的浓缩和忠实写照。一般英美人对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解,远远不如我们深刻,尽管他们可能了解这一段历史。由于不具备相应的文化传统知识,要理解异族文化是不容易的。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工作者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文化差异对翻译制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李莉.从文化等值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河北工业大学,2010. 2011.12 223

从奈达的五类文化因素谈英汉文化词的对比及翻译_陈琳琳

从奈达的五类文化因素谈英汉文化词的对比及翻译 陈琳琳 (湖北大学外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2) [摘 要]语言植根于文化中,人们的世界观反映在他们的语言里。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波及词汇层、语言层直到语境层。本文基于奈达的五类文化 因素来谈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及其翻译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文化 因素时,应考虑译作在预期读者中的可接受性,从而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文化伴随意义;翻译目的;读者因素 1.语言、文化与翻译 在西方关于“文化”的众多定义中,19世纪最有影响的定义是 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1871)中提出来的。据《文 化学辞典》(1988),Tylor给文化下的定义为:“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belief,art,moral,law,custom,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它也受到文化 的制约。正如Juri Lotman 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 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 的。”(Susan Bassnett:2004)而在在洪堡特那里,语言反映世界 观。(潘文国,)语言反映人们的文化认知,也有着传达文化意义的 功能。因此,在翻译中如果不谨慎处理,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讲,不能传达文化意义的翻译无法在读者中引 起应有的文化共鸣,这对原作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因此,在处 理翻译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读者因素,只 有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翻译目的,发挥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作用。 例如,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应运而生的“福娃”,这五个可爱 的娃娃,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 妮”,看到他们,中国的民众就会想到“北京欢迎您”,作为吉祥 物的这五个中国小精灵承载了中国公民想要传递给世界人民的“和 平、友谊、进步、和谐”等理念。但是“福娃”最初的译名 “Friendlis”仅有“友好、友谊”的指称意义,并没有传达给外国人 上述所承载的特殊的民族文化特色,不利于我们借助奥运会这一盛 会宣传我国的民族文化。因此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翻译成Fuwa,另外附加注释。这样,外国读者在看到Fuwa时才会具体地把它和那五个可爱的中国吉祥物联系在一起,进而联想到它们的特殊文化意义。Fuwa保留了“福娃”的文化蕴含意义,达到了更好的翻译效果。 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针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底 蕴,我们应坚持“文化传真”的翻译基本原则。无论我们采取何种 翻译策略,都应既考虑原文的文化特色,又顾及译作的可读性。 下文在奈达五类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浅谈翻译中如何应对词语 搭配的伴随意义传达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译者可 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和预期读者来选定相应的翻译策略。 2.奈达的五类文化 奈达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可以五类:(1)Ecology生态学;(2)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3)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4)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5)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 2.1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包括动植物、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 等。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是个大陆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而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水,因此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表:all at sea (不知所措),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sail before the wind (顺风航行)等。而汉语中呢,有“挥金如土”来形容一个人花钱 大手大脚,英语中则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中形容一个人很 能喝水或喝酒,说他“牛饮”,英语中则说drink like fish. 从生态环境讲,不同民族对动物的喜好各异。汉语里,“狗”总带有贬义,比如汉语里常用“狐朋狗友”来比喻勾结在一起的一帮坏人;用“狼心狗肺”来比喻一个人心肠像狼和狗一个凶恶狠毒。与此相反,英美国家人士却常把狗看作是人类的朋友。英语中关于狗的表达几乎都是褒义的,如“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Barking dog never bite”(会叫的狗不咬人)等。 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的译本对狗的传译迥然不同: 杨译:“…‘Desperation drives men to rebel and a dog to jump over a wall.’…” 霍译:“…,it will be a case of ‘the desperate dog will jump a wall,the desperate man will hazard all’;…”(转引自:邵志洪,2005) 在这里两种译文看上去差别不大,都有直译的成分。原文中,宝玉的丫鬟将红儿比作狗,应该含有侮辱的涵义。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文针对的国内读者,所以不必大费笔墨去解释“狗急跳墙”的比喻意义,读者应该能明白文字背后隐含的意义。而霍克斯的读者是英文读者,他们无法理解这个习语的意思,但译者添加了desperate 一词,应该能很好地传达原作的意思。 2.2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指的是不同的文化里特有的物质产品,它们都是文化的载体。比如中国的长城,各国独特的食物和衣着等等。比如中国的饺子、混沌、包子、豆腐等等,在英语中都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现在大家都似乎都能接受它们的音译名了,这样才体现了它们的“中国特色”。 请看一下例句:“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 杨译:“…If other women are jealous,she’s a hundred times…” 霍译:“…They call jealous people “vinegar bottles”,don’t they? Well,she’s not just a bottle full of vinegar; she’s a storage jar – a whole cistern – full of it! …”(转引自:邵志洪,2005) 汉语里形容一个人爱嫉妒,叫吃醋。因此,醋缸子、醋瓮还有爱嫉妒的文化伴随意义。杨译采用了意译的手法,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义,但丢弃了文化形象,对原文来说是种损失。霍译采取了直译和增译的手法,既保留了原文里文化特色,有成功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笔者认为比杨译更出色。 2.3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风土人情、传统、社会规则、宗教信仰、道德准则、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等等。比如不同的文化有不用的节日和庆祝风俗,不用的打招呼的方式,不同的称呼方式,另外还有人们赋予颜色词不用的含义。不同文化里的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不同的。 在汉语里,红色总是和“吉利”“好运”“喜庆”相连,是个有着褒义词,中国文化把婚丧嫁娶称作“红白喜事”。过年要贴对联,对联写在红纸上。哪家有人娶媳妇嫁女儿都要、贴大红喜字。再比如:“开门红”(to begin well/to make a good start),本命年要穿红色的衣服来避邪等等。但是英语文化里,红色却有着截然不用甚至相反的文化伴随意义。西方文化中,红色总是和革命、激进和血腥联系在一起,带有政治色彩。英语“see red”表示“火冒三丈”或“大发脾气”,“to wave a red flag ”是做“惹人生气的事”。汉语中的“眼红”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嫉妒心理,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却是green-eyed。例: (1)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杨译:Her power and red chamber,her youth and beauty wasted. 1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