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轧糖原料比例

牛轧糖原料比例

牛轧糖原料比例

牛轧糖的原料配比:小花生750g 棉花糖720g 黄油240g 雀巢奶粉500g

饲料配方的计算

手算配方 一、 单方块法 又称四角法、四边法。在饲料种类及考虑营养指标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一般计算两种原料、一种营养水平之间的配比关系,如求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比例用此法最快。 例:玉米粗蛋白为8%,浓缩饲料粗蛋白33%,配粗蛋白含量为16.5%时两者的比例。 1.画一方形图,在图中央写上所要配的混合料的粗蛋白质含量16.5%,方形图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是玉米和浓缩料蛋白质含量。 玉米8 浓缩料33 2.画四角形的对角线并标箭头,顺箭头以大数减小数计算。 3.上面计算出的差数分别除以二差数之和,就得出两种饲料的百分比,其计算如下: 玉米8 33—16.5=16.5 浓缩料33 16.5—8=8.5 玉米应占的比例= 5 .85.165 .16+×100%=66% 浓缩料应占的比例= 5 .85.165 .8+×100%=34% 二、 多方形对角线法 多方形对角线法是在单方形法对角线法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单方形法虽然简便易学,但一次只能求出两种饲料的配合比例,用多方形对角线法虽然一次也只能求出一项营养指标,但可以在一次配方中求出若干种饲料原料的配比。因而用此法草拟配方时,则显得简便灵活。 在进行配方计算时,首先要查动物营养标准,在标准的基础上再加2%~3%或6%~8%的量,以备在平衡日粮时加入各种矿物质和添加剂。 (一)二次方形对角线法:可在一次配方中求出四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 例:现有玉米、细糠、豆饼、棉饼四种原料,要求配成每千克含粗蛋白为14%,消化能为3.1兆卡的饲料配方(育肥猪)。 1.查饲料营养成分表

. 2.蛋白质需要量(14%)再加3%为14.4% 玉米7.8 32—14.4=17.6 细糠12.1 40.2—14.4=25.8 豆饼 14.4—12.1=2.3 棉籽饼32 14.4—7.8=6.6 17.6+25.8+2.3+6.6=52.3 3.饲料配方中四种原料组成如下: 玉米比例= 3.526.17×100%=33.65% 豆饼比例=3.523 .2×100%=4.4% 细糠比例= 3.528.25×100%=49.33% 棉籽饼比例=3 .525 .6×100%=12.62% 4.粮配方中营养成分含量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草拟配方中粗蛋白可以满足营养需要,但消化能偏低,可把四种原料在方形图中的位置变动以下: 玉米7.8 玉米比例= 3.524 .142.40-×100%=49.3% 细糠12.1 细糠比例=3 .524 .1432-×100%=33.7% 棉籽饼32 棉籽饼比例=3.521 .124.14-×100%=4.4% 豆饼40.2 豆饼比例=3 .528 .74.14-×100%=12%

烘焙百分比与实际百分比的比较和公式

烘焙百分比与实际百分比的比较和公式 烘焙产品所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每一种材料的性质功能都不尽相同,同时每种材料的用量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都要掌握烘焙计算。 烘焙百分比 烘焙百分比是烘焙工业的专业百分比,它是根据面粉的重量来推算其它材料所占的比例。它与一般我们所用的实际百分比有所不同。在实际百分比中,总百分比为100%,而在烘焙百分比中,则配方中的面粉永远是100%,它的总百分比超过100%。 1、烘焙百分比与实际百分比的比较 原料重量烘焙百分比实际百分比 面粉300g 100 56.72 食盐 6 2 1.2 酵母9 3 1.7 清水186 62 35.6 砂糖12 4 2.3 油脂9 3 1.7 总量522 174 ±100 2、烘焙计算公式 1)、实际百分比=烘焙%*100%/配方总% 2)、烘焙百分比=实际百分比*100%/面粉实际% 3)、烘焙百分比=材料重量*100%/面粉重量 4)、材料重量=面粉重量*材料烘焙%/100% 5)、实际百分比=材料重量*100%/配方材料总量 6)、面粉重量=面团重量*100%/总烘焙% 7)、产品总量=产品面包重*数量 8)、面团总量=产品总量/[(100%-发酵损耗)*(100-烘焙损耗)] 9)、面粉重量=某种原料重量*100%/某原料烘焙% 10)、发酵损耗%=(发酵前面团重量-发酵后面团重量)/发酵前面团重量11)、烘焙损耗=(发酵面团重-成品面团总重)/发酵后面团总重 以上是材料和生产的计算,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还会遇到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下面在将加冰等方法的计算作一介绍: 1)、最适水温=要求面团温度*3(如二次法则为4)-(室温+糖温+摩擦升温)2)、摩擦升温=搅拌后面团温度*3(如二次法则为4)-(室温+粉温+水温)3)、加冰量=总加水量*(自来水-实用水温)/(80+自来水温) 4)、最后加冰量=总水量-加冰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 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 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 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 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 6.钢丝铠装:根数=

原材料检测标准模板

XXXX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原材料检测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目录索引

1.沥青 2.软化油 3.粉料 4.胎基 5.面膜 6.隔离膜 7.改性剂, 树脂 8.包装物( 纸心、包装袋、桶) 沥青

1 采样 1.1 液体沥青 常规检验样品取样量≥ 1L。 1.1.1 从槽车、罐车中取样 当车上设有取样阀或顶盖时, 则可从取样阀或顶盖处取样。 从取样阀取样至少应先放掉4L沥青后取样; 从顶盖处取样时, 由中部取样; 从出料阀取样时, 应在出料约二分之一时取样。 1.1.2 从桶中取样 按表1-1规定随机取样的要求取出样品后充分混合, 从充分混合后的样品中取1L液体沥青样品。 1.2 碎块状固体沥青 取样量应≥ 1.5kg。 散装的碎块固体沥青, 在散装车上均匀分布取20次以上, 总样量不少于25kg, 再用干净的适当的工具打至粉末状, 混合充分后, 从中取出不少于1.5kg供检验用。 2 技术指标

3 检测 3.1 仪器及材料 电炉, 软化点仪, 电子天平( 0.001g) , 延度模具, 恒温水浴, 温度计, 针入度计, 标准针, 容量瓶( 250ml) , 针入度试样皿, 玻璃板, 刀, 延度仪( 启动时应无明显波动) , 甘油或刚煮沸的蒸馏水, 隔离剂( 以重量计, 由两份甘油和一份滑石粉调制而成) 3.2 延度 3.2.1准备: 取适量的沥青置于烧杯中( 保证取的样足够检测用) , 放在电炉上加热( 电炉上面要垫上石棉网) , 小心加热装样品沥青的烧杯, 并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加热, 直到样品变得流动。小心搅拌以免气泡进入样品中。加热至倾倒的时间不超过2h, 其加热温度不超过预计沥青软化点的110℃。 3.2.2 制作试件: 将模具组装在玻璃板上, 将隔离剂涂于玻璃板表面及侧模的内表面, 以防沥青沾在模具上。板上的模具要水平放好, 以便模具的底部能够充分与板接触。在充分搅拌之后, 把样品倒入模具中, 在组装模具时要小心, 不要弄乱了配件。在倒样时使试样呈细流状, 自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倒入, 使试样略高出模具, 将试件在空气中冷却30min, 然后放在规定温度的水浴中保持30min取出( 25℃) , 用热的直刀

(完整版)【赞赏资料】东式染发公式配方比例

【赞赏资料】东式染发公式配方比例 东式染发东式是由于东东(余枪军)研发。染发后颜色通透,干净,饱满,纯正,打板均匀而且盖白发,持久度。目标色6\458\1 0\00 0\45 6\2=双氧8\2 0\00 0\45 6\77=双氧8\3 0\00 0\45 6\1=双氧 适合自己的肤色【主流色,红色系,棕色系,亚麻色,金色主流色】 【东式染发核心班课程内容】如何让我们颜色一步到位90%以上打板?多种配方在一个头发上操作一步到位?用不同 的配方比例染一样的颜色?不加基色盖白发?任何产品染 膏均可操作? 什么叫做颜色? 就是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看到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没有光就没有染色】如何在不改变外在灯光线下,改变头发的内部光感?【色素分为】-大-小-多-少 重点SP:两者色素在一起谁大谁多听谁的?谁就控制最后的走向! 大的压小的,多的盖少的,小的色素能让大的色素呈现空间【颜色分为】-有彩色(冷色和暖色)-无彩色(黑色和白色)冷色分为:蓝色,紫色,绿色暖色分为:红色,橙色,黄色黄色是在所有颜色中最少的,冷暖之间有个颜色:叫棕色灰

色和棕色(黑色白色调和=灰色) 【灰色棕色】=万能色【一度二调三平衡】 【度】是指颜色的明度光感适合做度的染膏有7度以上的颜色【特点染膏里含的氨多色素少】 选择度的时候要比目标色高亮度【提高光泽度】 【调】是指染色的纯度饱满度,也就是目标色最后的样子【0-4度的染膏氨少色素含量多重】有O度的必须选择工具色。【平衡】是指让度和调两者相容的更好,平衡到我们想要的程度。平衡到我想要的程度,既不往上走,也不往下掉【平衡5-6度的染膏氨和色素一样多对等】选择比目标色同度的染膏平衡。 例如: 目标色6\458\1 0\00 0\45 6\2=双氧8\2 0\00 0\45 6\77=双氧8\3 0\00 0\45 6\1=双氧 【国际代码】 1灰2绿3黄4橙5红6紫7棕8蓝比例2-3 5-8- 10目标色6\778\1 0\00 4\77 6\77或6\1或6\2 比例1:1:1:五分之一8\2 0\00 4\77 6\2 比例1:1:1:五分之一 目标色4\776\3 0\00 4\77 4\776\1 0\00 \4\77 4\776\2 0\00 4\77 4\77目标色5\757\3 0\00 4\5 5\77(当4\5色素不够的时候可以选择4\45)7\33 0\00 4\5 5\777\77 0\00 4\5 5\77 目标色6\28\2 0\00 0\22 6\18\1 0\00 0\22 6\778\3 0\00 0\22 6\2

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

. 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发布

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的-东芝开利合资公司注塑产品各种塑料件材料的配比工艺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美的-东芝开利合资公司塑料件自制和外协供应单位、检验及品质管理部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塑料 塑料是一种可塑成型的材料,它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在加热、加压等条件下具有可塑性,在常温下为柔韧的固体。所谓高分子聚合物,是指由许许多多结构相同的普通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它既存在于大自然中(称之为天然树脂),又能够用化学方法人工制取(称为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体。在合成树脂中加入某些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等添加剂,可以得到各种性能的塑料品种。 3.2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由聚合树脂制成,受热后软化或熔融,此时可成型加工,冷却后固化,再加热仍可软化。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及各种改性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阻燃AB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聚甲醛(PO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等。 3.3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在开始受热时也可以软化或熔融,但是一旦固化成型就不会再软化,此时即使加热到接近分解的温度也无法软化,而且也不会溶解在溶剂中。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等。 3.4HIPS塑料 HIPS为高抗冲聚苯乙烯,属于聚苯乙烯(PS)的改性材料,其质硬,透光性好,易着色,流动性好,成型收缩率小,成型工艺性好,易制造形状复杂的制品。主要应用于分体机面板、面框、底盘、导风条、装饰条,柜机进风格栅、出风框、横格栅、顶盖等外观塑料件。 3.5ABS塑料 ABS 塑料是一种三元共聚物,由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组成,微黄色、无毒、无味,不透明,吸水性小,遇火会燃烧,ABS冲击性、耐磨性、电性能好,拉伸强度、耐侯性差。广泛应用于分体机、柜机、窗机、移动空调、抽湿机等空调器产品的外观塑料件和结构塑料件; 3.6阻燃ABS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

适用范围:于原材料有消耗定额的情况 方法一步骤:成本会计教材第三章第一节P26 ①某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投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 ②原材料消耗数量分配率= 原材料实际总消耗数量/ 各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之和 ③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 原材料消耗数量分配率* 该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①*② ④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 原材料单价 = ①*②*原材料单价 PAG苯胺消耗定额=8*1=8(吨) PDC苯案消耗定额=4*0.75=3(吨) 苯胺消耗数量分配率=11/(8+3)=1 PAG实际消耗的苯胺费用=8*1*5000=40 000(元) PDC实际消耗的苯胺费用=3*1*5000=15 000(元) PAG TPP消耗定额=8*0.5=4(吨) PDC TPP消耗定额=4*1.25=5(吨) TPP消耗数量分配率=9/(4+5)=1 PAG实际消耗的TPP费用=4*1*400=1600(元) PDC实际消耗的TPP费用=5*1*400=2000(元) PAG消耗的编织袋费用=8*4*2=64(元) PDC消耗的编织袋费用=4*4*2=32(元) 所以: 应归入PAG生产成本的金额= PAG实际消耗的苯胺费用+ PAG实际消耗的TPP费用+ PAG消耗的编织袋费用=40000+1600+64=41664(元); 应归入PDC生产成本的金额= PDC实际消耗的苯胺费用+PDC实际消耗的TPP费用+ PDC消耗的编织袋费用=15000+2000+32=17032(元) 方法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P12~13 (1)分配11吨苯胺的成本 PAG苯胺消耗定额=8*1=8(吨) PDC苯案消耗定额=4*0.75=3(吨)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苯胺)=11×5000/(8+3)=5000(元/吨) PAG应负担的苯胺费用=8*5000=40 000(元) PDC应负担的苯胺费用=3*5000=15 000(元) (2)分配9吨TPP的成本 PAG TPP消耗定额=8*0.5=4(吨) PDC TPP消耗定额=4*1.25=5(吨)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TPP)=9×400/(4+5)=400(元/吨)

注塑设备产品原料配比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 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发布

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的-东芝开利合资公司注塑产品各种塑料件材料的配比工艺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美的-东芝开利合资公司塑料件自制和外协供应单位、检验及品质管理部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塑料 塑料是一种可塑成型的材料,它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在加热、加压等条件下具有可塑性,在常温下为柔韧的固体。所谓高分子聚合物,是指由许许多多结构相同的普通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它既存在于大自然中(称之为天然树脂),又能够用化学方法人工制取(称为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体。在合成树脂中加入某些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等添加剂,可以得到各种性能的塑料品种。 3.2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由聚合树脂制成,受热后软化或熔融,此时可成型加工,冷却后固化,再加热仍可软化。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及各种改性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阻燃AB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聚甲醛(PO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等。 3.3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在开始受热时也可以软化或熔融,但是一旦固化成型就不会再软化,此时即使加热到接近分解的温度也无法软化,而且也不会溶解在溶剂中。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等。 3.4HIPS塑料 HIPS为高抗冲聚苯乙烯,属于聚苯乙烯(PS)的改性材料,其质硬,透光性好,易着色,流动性好,成型收缩率小,成型工艺性好,易制造形状复杂的制品。主要应用于分体机面板、面框、底盘、导风条、装饰条,柜机进风格栅、出风框、横格栅、顶盖等外观塑料件。 3.5ABS塑料 ABS 塑料是一种三元共聚物,由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组成,微黄色、无毒、无味,不透明,吸水性小,遇火会燃烧,ABS冲击性、耐磨性、电性能好,拉伸强度、耐侯性差。广泛应用于分体机、柜机、窗机、移动空调、抽湿机等空调器产品的外观塑料件和结构塑料件; 3.6阻燃ABS

液体涂料各属性的计算方法

液体涂料各属性的计算方法 孙太荣(中山大桥化工集团中山智亨研发技术部,528403) 摘要:涂料的常用属性包括了比重、重量固体分、体积固体分、PVC、VOC、理论涂布率等,本文举例说明了各属性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涂料属性计算 0 引言ASTM 6577-2006工业涂料试验标准指南中指出了涂体涂料的一些属性,但并没有包括涂料应用所需要的所有属性。在涂料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需要到密度、重量固体分、体积固体分、颜料体积浓度(PVC)、VOC、理论涂布率等数据;配方成本的计算相对简单,不在此多做说明。数据可以通过标准方法测试,在配方设计时也可以通过配方计算出来,做到对自己设计的配方心中有数。如果你是模仿别人的涂料,通过配方计算你还能知道调整方向,对配方设计有所帮助。 1 配方计算的公式液体涂料各属性计算依据是各材料的密度,因为知道各材料的密度,根据配方中各材料的用量/材料密度可以求出配方的体积;计算公式按照重量、体积公式等常用演变而成的,简单易明。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重量百分数(%)=100×材料重量/配方重量; 配方体积=∑(材料i用量/密度i); 1.油漆密度=配方重量/配方体积; 2.重量固体分(%)=100∑(材料i重量百分数×固体分i); 3.体积固体分(%)=100∑(材料i重量百分数×固体分i/密度i)×油漆密度 4.干膜密度=重量固体分/体积固体分; 5.PVC=∑(颜填量i用量百分比×固体分i/密度i)/体积固体分; 6.理论涂布率(m2/L)=体积固体分(%)×10/推荐干膜厚度; 7.理论涂布率(m2/kg)=理论涂布率(m2/L)/油漆密度; 8.VOC(g/L)=1000×(1-重量固体分)×油漆密度。 2 举例计算下面选取Cardolite公司的一个底漆参考配方进行计算说明,配方如下; 表1 配方及计算

加气混凝土配方计算

加气混凝土配方计算 一.单位体积制品的干物料用量 计算加气混凝土干物料用量时,应减去制品中的化学结合水重量,制品的干物料用量按下式计算: m=r0 – B 式中:m—单位体积制品的干物料用量(Kg/m3); R0—设计体积密度(Kg/m3); B—制品中结合水量(Kg/m3)。 例:绝干体积密度为600Kg/m3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配比为水泥:生石灰:粉煤灰(含砂):石膏=5:20:72:3;水泥中CaO含量60%,石灰中有效CaO含量75%,CaO分子量56,H2O分子量18,求单位体积干物料用量? 设:每m3制品化学结合水为BKg,B1为水泥所需的结合水量,B2为石灰所需的结合水量。则:每m3制品干物料量为500-B B1={[5%×(600-B)×60%]/(56×0.8)}×18% B2={[20%×(600-B)×75%]/56}×18% B=B1+ B2=34 Kg/m3,即:干物料用重量为(m)=600-34=566Kg/m3 注:根据经验,生石灰中1克分子有效CaO的化学结合水为1克分子;水泥中0.8克分子CaO的化学结合水为1克分子; 二.配方计算 1.生石灰掺量的确定 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中,一般生石灰有效CaO在制品中含量应控制

在13%—15%左右(应视生石灰有效CaO和消化温度高低确定,高取低值,低取高值,最终以工艺试验确定其最佳掺量),其在配比中的掺量百分比按下式计算: M石灰%=C1/C×100% 式中:M石灰%—生石灰掺量%; C1—生石灰有效CaO在制品中含量; C—测定的生石灰有效CaO含量。 例:生石灰中有效CaO含量75%,生石灰有效CaO在制品中含量控制为15%,则其在配比中的掺量百分比(M石灰%)=15÷75×100%≈0.2×100%=20%。 2.水泥掺量的确定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中水泥掺量一般在5%~10%(以工艺试验确定其最佳掺量),砂加气水泥掺量一般在10%~15%.本例水泥暂按5%计。 3.石膏掺量确定 砂加气石膏掺量一般为1~3%,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石膏掺量一般为3~5%(视石膏中SO3含量高低试验确定)。本例按总料量3%掺入粉煤灰中湿磨. 4.粉煤灰掺量确定 粉煤灰混合干料掺量%=总料量100%-石灰参量%-水泥掺量% 5.配合比确定 水泥:石灰:粉煤灰混合石膏砂浆=5:20:75 6.配方计算 配方计算可根据配合比用下式进行计算: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

适用范围: 于原材料有消耗定额的情况 方法一步骤: 成本会计教材第三章第一节P26 ①某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该种产品实际产量(投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 ②原材料消耗数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总消耗数量/各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之和③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原材料消耗数量分配率*该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①*② ④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原材料单价=①*②*原材料单价 PAG苯胺消耗定额=8*1=8(吨) PDC苯案消耗定额=4* 0."75=3(吨) 苯胺消耗数量分配率=11/(8+3)=1 PAG实际消耗的苯胺费用=8*1*5000=40 000(元) PDC实际消耗的苯胺费用=3*1*5000=15 000(元) PAGTPP消耗定额=8* 0."5=4(吨) PDCTPP消耗定额=4* 1."25=5(吨) TPP消耗数量分配率=9/(4+5)=1

PAG实际消耗的TPP费用=4*1*400=1600(元) PDC实际消耗的TPP费用=5*1*400=2000(元) PAG消耗的编织袋费用=8*4*2=64(元) PDC消耗的编织袋费用=4*4*2=32(元) 所以: 应归入PAG生产成本的金额=PAG实际消耗的苯胺费用+PAG实际消耗的TPP费用+PAG消耗的编织袋费用=400+1600+64=41664(元); 应归入PDC生产成本的金额=PDC实际消耗的苯胺费用+PDC实际消耗的TPP 费用+PDC消耗的编织袋费用=15000+2000+32=17032(元) 方法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P12~13 (1)分配11吨苯胺的成本 PAG苯胺消耗定额=8*1=8(吨) PDC苯案消耗定额=4* 0."75=3(吨)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苯胺)=11×5000/(8+3)=5000(元/吨) PAG应负担的苯胺费用=8*5000=40 000(元) PDC应负担的苯胺费用=3*5000=15 000(元) (2)分配9吨TPP的成本 PAGTPP消耗定额=8* 0."5=4(吨) PDCTPP消耗定额=4*

配方肥-如何计算施肥量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问试验、作物需肥规律、土壤 供肥性能、肥料效应和农业生产要求, 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产前提出 氮、磷、钾、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 的适宜用量和配比,以及相应的施肥技 术。做到缺什么补充什么,缺多少补多 少,从而达到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 态环境、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 1.单质肥料的计算方法。假设某地块推荐用肥量为每667平方米施用纯氮 (N)8.5千克、P2054.5千克、K206.5 千克,当全部使用单质肥料时,其计算 方式为:推荐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含量 =应施肥数量。结果:施入尿素(尿素。含氮量一般46%)为8.5÷46%=18.5千tJ克,施入硫酸钾(硫酸钾中Kz0的含量一般50%)为6.5+50%=13千克,施 入过磷酸钙(过磷酸钙中Pzos的含量 一般为12%)为4.5+12%=37.5千克。 2.复混肥料的计算方法。如果施用复混肥料,用量应先以配方施肥表上推 荐施肥量最少的那种肥计算,然后添加 其他两种肥。如某种复混(合)肥袋上标 示的氮、磷、钾含量为15:15:15,那么前 例假设地块推荐施肥量最少的是P。0s, 应施用这种复混肥:4.5+15%=30千克。 由于复混肥比例固定,难以同时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对各种养分的需 求。因此,需添加单元肥料加以补充, 计算公式为:(推荐施肥量一已施入肥 量)÷准备施入化肥的有效含量=增补 施肥数量。前述地块已经施入了30千 克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相 2。0—06一昱a.or,gcuqXiniishu 当于施入土壤中纯氮30x15%=4.5千克,P。0s和Kp也各为4.5千克。根据施肥建议卡推荐施肥量纯氮8.5千克、Pz054.5千克、K206.5千克的要求,还需要增施:尿素(8.5—4.5)÷46%=8.7千克、硫酸钾(6.5—4.5)÷50%=4千克。 3。化学合成复合肥料的计算方法。以磷酸二铵为例,如施肥建议卡要求每667平方米用肥量为纯氮10千克、Pz055千克、氮磷施用比例为1:0.5。其中磷素都作基肥,氮素的一半作追肥,即基肥中应包含5千克氮和5千克Pzos。选用的复合肥品种为磷酸二铵,其含氮18%、含Pz0546%。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667平方米施5千克P。0s需要的磷酸二铵的数量,用5千克Pzos除以磷酸二铵中含P20s的百分数(46%),得出5+46%=10.87千克,即每667平方米施5千克P20s需磷酸二铵10.87千克。 再计算10.87千克磷酸二铵中的含氮量,用磷酸二铵中氮的百分含量(侣%)乘以10.87千克,得出10.87x18%=1.935千克,即每667平方米施用10.87千克磷酸二铵,土壤氮素的获得量仅为1.935千克,需补充3.065千克单质氮肥才能达到5千克的氮素要求。若以碳酸氢铵补充,已知碳酸氢铵的含氮量为17%,应补加的数量为3.065+17%=18千克。I'疆'[060805】(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许宁贾文竹) 骥。常年高价收购野鸡蛋、土鸡蛋。(236111)安徽阜阳市特禽蛋类加工厂李兰 .3434842。  万方数据

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实用工艺要求规范

实用标准文档 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发布

注塑产品原料配比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的-东芝开利合资公司注塑产品各种塑料件材料的配比工艺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美的-东芝开利合资公司塑料件自制和外协供应单位、检验及品质管理部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塑料 塑料是一种可塑成型的材料,它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在加热、加压等条件下具有可塑性,在常温下为柔韧的固体。所谓高分子聚合物,是指由许许多多结构相同的普通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它既存在于大自然中(称之为天然树脂),又能够用化学方法人工制取(称为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体。在合成树脂中加入某些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等添加剂,可以得到各种性能的塑料品种。 3.2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由聚合树脂制成,受热后软化或熔融,此时可成型加工,冷却后固化,再加热仍可软化。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及各种改性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阻燃AB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聚甲醛(PO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等。 3.3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在开始受热时也可以软化或熔融,但是一旦固化成型就不会再软化,此时即使加热到接近分解的温度也无法软化,而且也不会溶解在溶剂中。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等。 3.4HIPS塑料 HIPS为高抗冲聚苯乙烯,属于聚苯乙烯(PS)的改性材料,其质硬,透光性好,易着色,流动性好,成型收缩率小,成型工艺性好,易制造形状复杂的制品。主要应用于分体机面板、面框、底盘、导风条、装饰条,柜机进风格栅、出风框、横格栅、顶盖等外观塑料件。 3.5ABS塑料 ABS 塑料是一种三元共聚物,由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组成,微黄色、无毒、无味,不透明,吸水性小,遇火会燃烧,ABS冲击性、耐磨性、电性能好,拉伸强度、耐侯性差。广泛应用于分体机、柜机、窗机、移动空调、抽湿机等空调器产品的外观塑料件和结构塑料件; 3.6阻燃ABS

制砖行业原料配比新方法

制砖行业原料配比 过去,煤矸作为煤业生产的废弃物,几乎无使用价值,各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作运输、堆放处理,因此,以煤矸制砖为代表的深加工行业便应运而生了。当初,由于煤矸价格几乎为零,所以没人对原料成本太在意。随着制砖行业的迅猛发展,当年无人问津的煤矸身价倍增,已经严重影响了制砖成本,所以,经济合理的原料配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先以较简单的两元配料,进行分析。 为分析方便,将两种原料分别命名为Y1和Y2,他们的热值为q1和q2,配入重量为m1和m2,成品料热值为Q,组重量为M。则: Q=(m1*q1+m2*q2)/(m1+m2) (1) 根据上式令可得: m2=(q1-Q)m1/(Q-q2). (2) M=m1+m2... .. (3) 由此我们就可以按1:(q1-Q)/(1-q2)的比例配出实际生产所需要的Q值,配料单组重量即为M=1+(q1-Q)/(1-q2) 。 得到原料配比后,可将式(2)中的q1和q2换成两种原料的单价j1和j2即可计算出成品原料的单价: J=(m1*j1+m2*j2)/(m1+m2) (4) 以上是两元配料的基本方法,简单明了,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即可轻松得到实用的生产配方,但是,由于煤矸资源的日渐匮乏,在许多地方,完全依赖原有的原料来源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经常出现三元以上的配料问题,在配料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如:来源充足,但价格太贵;价格理想,却数量有限等。面对价格不同,热值不同的多种原料,要想搞出一个经济合理的配比方案,就不那么轻松了。 Excel表格的自动运算功能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第一步:根据我们已知的和需要得到数据的条件列出表(1) 第二步:按照Excel的表格坐标,将公式放入表(1)如表(2)得到表(3)。 表(2) 第三步:把填入公式的单元格根据自己的喜好填充颜色,以免在以后的使用中和已知项混淆。这样,一个两元配料的速算工具就完成了,只要在白色单元格中填入各种原料的已知数据和制砖要求的热值,就可以随即得到我们需要的配比数据和单位成本。只要改变已知数据的其中一项,结果的变化便一目了然。 表(3)

材料用量比例分析计算书

材料用量比例 分析计算书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报告撰写单位: 计算日期:

一、建筑概况 二、计算依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 《陕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细则》; 铂悦小区1#楼工程预算书。 三、标准要求 第5.4.4 条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现浇混凝土应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第5.4.5条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对于6层以上的建筑,满足任一条即判定该项达标:(1)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作为主筋占主筋总量的70%以上;(2)混凝土承重结构中采用强度等级在C50(或以上)混凝土用量占承重结构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过70%;(3)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以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有耐久性合格指标的混凝土检验报告单为依据)用量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过50%。 第5.4.7条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

四、材料用量比例计算 (1)预拌混凝土使用量 本工程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2)6层以上建筑主筋使用HRB400级钢筋比例计算 (3)可循环材料使用比例计算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 3377.034/29848.211=10.16% 五、结论 (1)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满足规范要求,则此项达标。 (2)6层以上建筑主筋使用HRB400级钢筋比例70.7%>70%,满足规范要求,则此项达标。 (3)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10.16%>10%,满足规范,则此项达标。

高炉配料计算

《钢铁冶金学I(炼铁)》大计算 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 指导教师:刘征建 专业班级:冶金E111 姓名:杨泽荣 学号: 41102010 2014年5月1日

设计高炉计算 物料平衡计算 (1)原料消耗量计算——配料计算 Fe平衡方程 Fe生=94.561*10=945.61kg Fe焦=474.21*(0.0102*55.85/71.85)=3.760kg Fe煤=68*0.0096*55.85/71.85=0.507kg Fe渣=945.61*0.0015/0.9985=1.421kg Fe碎=20*0.85=17.000kg Fe尘=16.6*0.3820=6.341kg P*Fe%=945.61+1.421+6.341-0.507-3.760-17.000=932.105kg 设配烧结矿x,澳矿y(P、Fe平衡联立) 0.52427x+0.64983y=932.105(1) 474.21*0.0005*62/142+68*0.0006*62/142+0.00157x+0.00070y=2.85+16.6*0.00109(2) 解得:x=1754.176kg y=19.148kg 碱度平衡方程 CaO矿=1754.18*0.1178=206.642kg CaO焦=474.21*0.0085=4.031kg CaO煤=68.0*0.0083=0.564kg CaO尘=16.6*0.0811=1.346kg CaO矿+CaO焦+CaO煤-CaO尘=209.891kg SiO2矿=1754.18*0.0929+19.15*0.0247=163.436kg SiO2焦=474.21*0.06=28.453kg SiO2煤=68*0.0551=3.747kg SiO2碎=20*0.1=2.000kg SiO2尘=16.6*0.0987=1.638kg [Si]——SiO2生=0.52*60/28*10=11.143kg SiO2矿+SiO2焦+SiO2煤+SiO2碎-SiO2尘-SiO2生=184.855kg Q=(184.855*1.13-209.891)/(0.5530-0.0103*1.13)=-1.86 不加熔剂,重新计算矿石消耗量 1.13*(x*0.0929+y*0.0247+28.453+3.747+ 2.000-1.638-11.143)=x*0.1178+4.031+0.564-1.346(3) 联立(1)(3)式,解得x=1725.74kg y=42.09kg FeO渣=94.561*10*71.85/55.85*0.0015/0.9985=1.828kg CaO渣=1725.74*0.1178+4.031+0.564-1.346=206.541kg

各种配比材料比例

沥青料单价分析 碎石80元/方,沥青6600元/吨 AC-13: 0-5:36% 5-10:35% 10-15:24% 矿粉:5% 油石比:4.9% 单价: 1*0.36*0.032+0.35*0.032+0.24*0.032+0.05*0.21+0.0467*6.6=0.3491 元/kg AC-13沥青料837.84元/m3 AC-20 0-5:34% 5-10:18% 10-15:20% 15-25:24% 矿粉:4% 油石比:4.3% 单价: 1*0.34*0.032+0.18*0.032+0.20*0.0320.24*0.0320+0.04*0.21+0.0412*6 .6=0.31104元/kg AC-20沥青料746.50元/m3 ATB-25 0-5:32% 5-10:18% 10-15:26% 15-25:20% 矿粉:4% 油石比:3.8% 单价: 1*0.34*0.032+0.18*0.032+0.20*0.0320.24*0.0320+0.04*0.21+0.0366*6 .6=0.28068元/kg ATB-25沥青料673.63元/m3 5%水泥稳定碎石 0-5:35% 5-16:31% 16-31.5:34%

单价:1*0.032*0.05*0.3=0.047元/kg 5%水泥稳定碎石112.8元/m3 3.5%水泥稳定碎石 0-5:32% 5-16:30% 16-31.5:38% 单价:1*0.032+0.035*0.3=0.0425元/kg 3.5%水泥稳定碎石102元/m3 改性沥青碎石封层:5-10mm碎石洒布量:5kg/m2 单价: 透层:洒布量0.6-0.9kg/m2 2 粘层:洒布量0.3-0.6kg/m

烘焙面包配方比例百分比计算法

烘焙面包配方比例百分比计算法 其实烘焙面包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课程,想知道烘焙过程中配方比例的一个计算过程吗?下面是给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喜欢!烘焙面包配方比例百分比计算法一. 烘焙百分比定义及优点。 烘焙百分比是烘焙工业专用的百分比,它与一般我们所用的实际百分比有所不同,在实际百分比中,总百分比为100%,而在烘焙百分比中,则以配方中的面粉重量永远为100%,其它各种原料的百分比是相对等于面粉的多少而定,且总百分比总量超过100%。 使用烘焙百分比对面包生产有较大好处,可从配方中一目了然地看出各种材料的相比例,且简单、明白、方便调整配方,以适应生产需要。 下面是烘焙百分比与实际百分比的比较:原料重量(公斤) 烘焙百分比实际百分比面粉600 100 56.72水372 62 35.17鲜酵母18 3 1.10改良剂1.8 0.3 1.17盐1.2 2 3.13糖224 4 3.27奶粉12 2 1.13油18 3 1.10总量1057.8 176.3% 100%二. 烘焙百分比与实际百分比的换算1. 已知烘焙百分比求实际比:公式:实际%=(某原料烘焙% ÷ 配方烘焙总%)乘100%例:已知某种面包的配方,其中总百分比是182.4%,水为58%。 则面粉实际%=(100%× 100%) ÷ 182.4%=54.82%水实际%=(58%× 100%) ÷ 182.4%=31.80%2.已知实际百分比求烘焙百分比:公式:烘焙%=(实际%× 100%) ÷ 面粉实际%例:已知某面包的实际百分比中,面粉是58.2%,水为34.1%

已知配方后,只要再决定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一项,便可求出整个配方中各种所需要的数量:(一) 面粉重量;(二)面团总重量;(三)成品重量及数量;(四)配方任意一种原料的重量。 (一) 已知面粉重量,求其它原料用量:分式:原料重量=面粉重量*原料%例:已知面粉用量为50斤,配方如上述,求各原料用量:结果:水酵母改良剂盐糖奶粉油31 1.5 0.15 1 2 1 1.5(二) 已知面团总重,求各原料重量:在这个条件下,应先计算出配方总百分比(即把各个百分比相加),然后按下述公式求得面粉重量:公式:面粉重量=(面团总重× 100%)÷配方总%再通过面粉重量求其它原料重量。 例:某班计划打一槽面团,总量150斤,配方同上,求各原料用量。 解:先求面粉重量=(面团总重×100%)÷176.3=85.08(斤)糖=85×4%=3.4(斤)(其余略)(三) 已知每个面包成品重量及数量,求各项原料用量:应按下列歩骤计算:第一步:求产品总量、产品总量=成品面包重量×数量第二步:求面团总量面团总重=产品总重÷0.9生产损耗包括发酵损耗(1-2%),醒发损耗、烘焙损耗(8-10%)、冷却损耗、切片损耗等,一般总损耗10%。 注:如果是生产“三明治面包,一般不考虑烘焙损耗。 第三步:求面粉重量及其它原料重量一般生产中经常是按分割面团的重量来计算生产用料的。 在称最后一槽原料时,罐内尚有的葡萄干为68.5公斤,故准备一

烘焙面包配方比例百分比计算法

烘焙面包配方比例百分比计算法 面包看起来总是非常诱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吃,它几乎可以说成了人类果实。其实烘焙面包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课程,想知道烘焙过程中配方比例的一个计算过程吗?下面是给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喜欢! 烘焙面包配方比例百分比计算法 一. 烘焙百分比定义及优点。 烘焙百分比是烘焙工业专用的百分比,它与一般我们所用的实际百分比有所不同,在实际百分比中,总百分比为100%,而在烘焙百分比中,则以配方中的面粉重量永远为100%,其它各种原料的百分比是相对等于面粉的多少而定,且总百分比总量超过100%。 使用烘焙百分比对面包生产有较大好处,可从配方中一目了然地看出各种材料的相比例,且简单、明白、方便调整配方,以适应生产需要。 下面是烘焙百分比与实际百分比的比较: 原料重量(公斤) 烘焙百分比实际百分比 面粉600 100 56.72 水372 62 35.17 鲜酵母18 3 1.10 改良剂1.8 0.3 1.17

盐1.2 2 3.13 糖224 4 3.27 奶粉12 2 1.13 油18 3 1.10 总量1057.8 176.3% 100% 二. 烘焙百分比与实际百分比的换算 1. 已知烘焙百分比求实际比: 公式:实际%=(某原料烘焙% ÷ 配方烘焙总%)乘100% 例:已知某种面包的配方,其中总百分比是182.4%,水为58%。 则面粉实际%=(100%× 100%) ÷ 182.4%=54.82% 水实际%=(58%× 100%) ÷ 182.4%=31.80% 2.已知实际百分比求烘焙百分比: 公式:烘焙%=(实际%× 100%) ÷ 面粉实际% 例:已知某面包的实际百分比中,面粉是58.2%,水为34.1% 则:面粉烘焙%=(58.2%× 100%)÷58.2%=100% 三. 配方及用料计算: 所谓配方,指烘焙百分比形式的面包配方。 已知配方后,只要再决定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一项,便可求出整个配方中各种所需要的数量: (一) 面粉重量;(二)面团总重量;(三)成品重量及数量;(四)配方任意一种原料的重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