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避难走道设计

避难走道设计

避难走道设计
避难走道设计

浅谈避难走道的防火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2312708703.html, 】【 2009-01-06 09:44 】

1.引言

随着大体量多层民用建筑的逐步增加和建筑功能的不断复杂化,对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设计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型商场等按安全出口及疏散距离的要求设计有时需要设置较多疏散楼梯,甚至无法同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大疏散距离和疏散楼梯首层直通室外的要求。工业建筑中一些连续工艺长、对洁净度有要求、工艺复杂的车间,也很难满足室内任何一点到达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距离要求。因此,大家希望有一个通道作为安全区域,通过这个安全区域后再直通室外,而到达该安全区域就视为到达了安全出口。

人们在地下空间设计中,由于地下空间开发的局限性,很早就注意到了避难空间的设计。《Underground Space Design》中指出,对于一些大面积或大深度的地下空间,安全疏散不一定指通过疏散直接到达地面,也可以是到达安全的地方[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在安全出口定义的条文说明中也指出室内安全区域包括符合规范规定的避难层、避难走道等[2]。另外,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2008年4月22日)将避难走道定义为走道两侧为实体防火墙,并设置有防烟等设施,仅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3]。

本文通过对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的比较,详细论述了避难走道的设计要求。同时还列举几种避难走道的形式并对其防排烟设计作了分析、论述了送风量的计算方式,并明确了避难走道的安全性评价要求。

2.避难走道与疏散走道的区别

2.1定义不同。

疏散走道是用于人员疏散通行至安全出口或相邻防火分区的走道。疏散走道是需要计入疏散距离计算的,到达疏散走道并不是到达安全出口。避难走道是设有防烟等设施,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出口的疏散走道。避难走道是作为室内安全区域,到达避难走道即认为已到达安全出口。

2.2防排烟设计要求不同。

避难走道应设置防烟设施。对于疏散走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其他建筑中地上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应设排烟设施。

2.3围护结构要求不同。

疏散走道的隔墙要求较避难走道要求低。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要求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避难走道作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其隔墙应为防火墙,即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另外,避难走道设置时,为避免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每层下侧应设隔热层。

2.4入口设置要求不同。

避难走道的入口处应设置前室,且其前室要求有甲级防火门[4]。疏散走道的入口没有特别的要求。

2.5内部装修要求不同。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避难走道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5]。

2.6对火灾时应急照明的要求不同[6]。

避难走道不仅要求有火灾疏散照明(包括火灾疏散照明灯和火灾疏散指示灯),还要求有火灾备用照明,但其防烟前室只要求有火灾疏散照明;而疏散走道不要求有火灾备用照明,只要求有火灾疏散照明。

3.避难走道的一般设计要求

3.1每个防火分区应有不少于二个安全出口,当两个安全出口都通至避难走道时,避难走道直通室外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3.2通向避难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避难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之和。

3.3避难走道的隔墙应为防火墙,避难走道上不得开设通向其他部位(设备机房)的门[7]。

3.4避难走道每层下侧应设隔热层。

3.5避难走道每层下侧应设隔热层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

3.6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前室。前室面积不应小于6㎡;当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不应小于10㎡;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3.7避难走道应设有效的防烟设施;

3.8避难走道应随项目本身设计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

3.9避难走道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3.10避难走道应设置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3.11风管、电气线路、管道等不应穿越避难走道。

4.避难走道的几种设置形式及防烟设计要求

避难走道类似于防烟楼梯间,但防烟楼梯间是设置防烟设施的垂直疏散通道,而避难走道是设置防烟设施的水平疏散通道。具体到各个工程,其设计形式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4.1设置带正压送风设施前室的避难走道。

这种形式是避难走道入口处设置前室,前室面积不应小于6㎡。具体的设计要求为:

1、避难走道的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2、避难走道的前室送风余压值不应小于25Pa。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前室入口门洞风速不小于1.2m/s计算确定。前室的送风量不应小于12000m3/h。前室的门按1.5m×2.1m计算,当采用其它尺寸的门时,送风量应根据门的面积按比例修正。

3、避难走道的前室送风口应正对前室入口门,且宽度应大于门洞宽度。

4、避难走道的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独立设置。当需要共用系统时,应在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4.2工作、服务区域设机械排烟、走道设置正压送风设施的防烟通廊。

实际运用中,如果每个防火分区通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均设置前室,工程疏散设计变的复杂且难以实施。目前很多工程中避难走道都采取不设置前室,仅仅是在避难走道本身设置防烟设施的方法,在该通路里采用了正压送风的防烟方式,使其可以成为独立的防排烟分区,从而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也因此,工程应用中,常常被称为“防烟通廊”。这种形式的机械送风口必须设置在防烟通廊之中,而机械排烟口则设置在建筑的工作或服务区[8]。这种做法对走道的气密性要求很高,而要使走道做到较好的气密性是不容易的,这样,就需要对走道内正压送风量进行计算。

4.3超高层筒体外走廊设机械排烟、筒体内走廊设正压送风的疏散通道。

该设计将筒体外周墙的开口部缩小到所需最小限度,并减少防火阀等管理个数,实行了楼梯间前室电梯井的加压送风,居室、走道之间的排烟前室的排烟措施,使疏散通路形成加压状态,确保了疏散通路的安全性。根据这种走道、前室顺序逐渐增加压力的方式,既可防止烟雾侵入疏散通路,又可防止发生混乱,还使用电梯井加压方式加压,防止烟雾侵入电梯井,扩散到其他非着火层[8]。

5.送风量的计算正压送风防烟的工作机理是:当由非加压区开向加压区的门关闭时,由于门两侧具有一定的压力差,足以阻止火灾烟气从非加压的着火区域或有烟区通过门缝渗漏到加压的非着火区或无烟区;当由非加压区开向加压间的门敞开时,由于门洞处存在着一股与烟气流向相反的具有一定流速的空气流,足以阻挡火灾烟气从非加压的着火区或有烟区通过敞开的门洞流向加压的非着火

区或无烟区[9]。对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很多,其理论依据提出的共同点都是使加压部位的门关闭时要保持一定的正压值,门开启时门洞处应具有一定的风速才能有效阻挡烟气。因为门洞开启时,虽然加压送风开门区域中的压力会下降,但远离门洞开启的加压送风区域或管井仍具有一定的压力,存在着门缝、阀门和管道的渗漏风,使实际开启门洞风速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总送风量按保持加压部位一定的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门打开时保持门洞处风速所需送风量以及采用考虑采用常闭风口时送风阀门的总漏风量三部分组成[10],是较合理、较安全的。此外,设计确定其风量时还应考虑疏散人员推开门所需力量不宜过大。

6.安全性的评价避难走道的设置形式有多种,正压送风量的计算方式和参数选择方式也有不同,因此,在此类目前设计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设计后应做疏散安全性的评价。

6.1评价的想法。

如果能在烟火未危及到疏散者安全之前完成疏散行动,则被判断为安全疏散[8]。

6.2评价标准。

1、至疏散完成时烟层的高度大于疏散者的身高。

2、至疏散完成时烟层的高度大于连接相邻空间门的高度。

3、在疏散过程中,疏散走道的气压对火灾室始终保持正压差[8]。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1日 作者:易安网 来源:易安网 浏览:3301次 查看所有评论 【打印文章】 位置:易安网>> 安全技术>> 消防安全技术 安全疏散通道也称消防安全通道,它是一旦发生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快速安全疏散的出口要道。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危。 般规定 1.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设置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2)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 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 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平方米,且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 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有竖井,且竖井内有金属梯直 通地面时,可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 (4) 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大于 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5) 改建工程的防火分区,可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但应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且相邻防火分区必须符合本条第1款或第2款的规定。 2. 建筑面积不大于5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的人数不大于 15人的房间,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 3.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之间或安全出口与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 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 (1) 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避难走道

浅谈避难走道的防火设计 1.引言 随着大体量多层民用建筑的逐步增加和建筑功能的不断复杂化,对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设计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型商场等按安全出口及疏散距离的要求设计有时需要设置较多疏散楼梯,甚至无法同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大疏散距离和疏散楼梯首层直通室外的要求。工业建筑中一些连续工艺长、对洁净度有要求、工艺复杂的车间,也很难满足室内任何一点到达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距离要求。因此,大家希望有一个通道作为安全区域,通过这个安全区域后再直通室外,而到达该安全区域就视为到达了安全出口。 人们在地下空间设计中,由于地下空间开发的局限性,很早就注意到了避难空间的设计。《Underground Space Design》中指出,对于一些大面积或大深度的地下空间,安全疏散不一定指通过疏散直接到达地面,也可以是到达安全的地方[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在安全出口定义的条文说明中也指出室内安全区域包括符合规范规定的避难层、避难走道等[2]。另外,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2008年4月22日)将避难走道定义为走道两侧为实体防火墙,并设置有防烟等设施,仅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3]。 本文通过对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的比较,详细论述了避难走道的设计要求。同时还列举几

种避难走道的形式并对其防排烟设计作了分析、论述了送风量的计算方式,并明确了避难走道的安全性评价要求。 2.避难走道与疏散走道的区别 2.1定义不同。 疏散走道是用于人员疏散通行至安全出口或相邻防火分区的走道。疏散走道是需要计入疏散距离计算的,到达疏散走道并不是到达安全出口。避难走道是设有防烟等设施,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出口的疏散走道。避难走道是作为室内安全区域,到达避难走道即认为已到达安全出口。 2.2防排烟设计要求不同。 避难走道应设置防烟设施。对于疏散走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其他建筑中地上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应设排烟设施。 2.3围护结构要求不同。 疏散走道的隔墙要求较避难走道要求低。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要求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不燃烧体。避难走道作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其隔墙应为防火墙,即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不燃烧体。另外,避难走道设置时,为避免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每层下侧应设隔热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1日 ?作者:易安网 ?来源:易安网 ?浏览:3301 次 ?查看所有评论 ?【打印文章】 ?位置:易安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 安全疏散通道也称消防安全通道,它是一旦发生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快速安全疏散的出口要道。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危。 一、一般规定 1.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设置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2)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 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 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平方米,且室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 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有竖井,且竖井有金属梯直通地面时,可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

(4) 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大于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5) 改建工程的防火分区,可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但应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且相邻防火分区必须符合本条第1款或第2款的规定。 2. 建筑面积不大于5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的人数不大于15人的房间,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 3.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之间或安全出口与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 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 (1) 房间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2) 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或至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最大 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它工程应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应为上述相应距离的一半。 5.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总宽度,应按该防火分区设计容纳总人数乘以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室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的防火分区,其疏散宽度指标应为每100人不小于

避难走道设计

浅谈避难走道的防火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2312708703.html, 】【 2009-01-06 09:44 】 1.引言 随着大体量多层民用建筑的逐步增加和建筑功能的不断复杂化,对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设计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型商场等按安全出口及疏散距离的要求设计有时需要设置较多疏散楼梯,甚至无法同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大疏散距离和疏散楼梯首层直通室外的要求。工业建筑中一些连续工艺长、对洁净度有要求、工艺复杂的车间,也很难满足室内任何一点到达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距离要求。因此,大家希望有一个通道作为安全区域,通过这个安全区域后再直通室外,而到达该安全区域就视为到达了安全出口。 人们在地下空间设计中,由于地下空间开发的局限性,很早就注意到了避难空间的设计。《Underground Space Design》中指出,对于一些大面积或大深度的地下空间,安全疏散不一定指通过疏散直接到达地面,也可以是到达安全的地方[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在安全出口定义的条文说明中也指出室内安全区域包括符合规范规定的避难层、避难走道等[2]。另外,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2008年4月22日)将避难走道定义为走道两侧为实体防火墙,并设置有防烟等设施,仅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3]。 本文通过对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的比较,详细论述了避难走道的设计要求。同时还列举几种避难走道的形式并对其防排烟设计作了分析、论述了送风量的计算方式,并明确了避难走道的安全性评价要求。 2.避难走道与疏散走道的区别

2.1定义不同。 疏散走道是用于人员疏散通行至安全出口或相邻防火分区的走道。疏散走道是需要计入疏散距离计算的,到达疏散走道并不是到达安全出口。避难走道是设有防烟等设施,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出口的疏散走道。避难走道是作为室内安全区域,到达避难走道即认为已到达安全出口。 2.2防排烟设计要求不同。 避难走道应设置防烟设施。对于疏散走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其他建筑中地上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应设排烟设施。 2.3围护结构要求不同。 疏散走道的隔墙要求较避难走道要求低。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要求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避难走道作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其隔墙应为防火墙,即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另外,避难走道设置时,为避免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每层下侧应设隔热层。 2.4入口设置要求不同。 避难走道的入口处应设置前室,且其前室要求有甲级防火门[4]。疏散走道的入口没有特别的要求。 2.5内部装修要求不同。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防火门设置要求

(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为1.2h) 1、防火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固定的或火灾时具备自行关闭功能)。 2、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用耐火极限≥2.0h(2.5h)的隔墙隔开,隔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3、高层建筑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4、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泵房在首层时宜直通室外;在其他层时应直通安全出口;与其他部位隔开的隔墙耐火极限2.0h,楼板为1.5h。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地下室内存放可燃物平均重量超过30kg/m的房间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在所设防火间隔、避难走道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7、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高层建筑和裙房内时可布置在建筑物首层或地下一、二层,并采用耐火极限≥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储油间应用防火墙隔开,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并应具自行关闭功能)。 8、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变、配电所,应采用耐火隔墙、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7、燃油、燃气锅炉房、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电容器和多油开关间,当其容量值许可设在建筑物内时,与建筑物其他部位之间隔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 8、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1)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内; (2)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品或通向汽车库; (3)变压器室位于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

(4)变压器室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 (5)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 (6)变压器室之间的门。 (编者注:对于“防火门”的级别,《技术措施》电气篇规定为:有充油设备的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的门及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低压配电室、无油高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及控制室、值班室的门不宜低于乙级。) 9、液体燃料中间罐的容积不应大于1.0m3,并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单独房间内,其门应为甲级防火门,燃油锅炉房日用油箱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10、人防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灭火剂储瓶间、变配电室、通信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及可燃物存放量平均值超过30kg/m2的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11、人防各防火分区至防烟楼梯间或避难走廊入口处应设置前室,前室的门或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12、图书馆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应用防火墙与其毗邻的建筑完全隔离,书库、资料库防火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13、计算机房内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门应外开)。(编者注:此条适用于主机房建筑面积≥140m2的机房) 14、除敞开式及斜楼板式以外的多层、高层及地下车库,其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设甲级防火门与停车区隔开(当车库和坡道上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不受此限)。(编者注:《细则》4. 2.3条规定此条指明为:不同防火分区之间的坡道的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与停车区隔开。) 15、附建在旅馆建筑中的餐厅部分应采用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分分隔。

地铁建筑防火设计要求(通用版)

地铁建筑防火设计要求(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39

地铁建筑防火设计要求(通用版) 地铁建筑结构特殊,不同于其他普通建筑,其防火应根据其建筑特性和火灾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防火分区 (一)一般规定 1.地下车站 车站站台和站厅乘客疏散区划为一个防火分区。当地下多线换乘车站共用一个站厅公共区时,站厅公共区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5000㎡。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与同层的站厅公共区划为一个防火分区。 2.地上车站 设备管理区应与公共区划分不同的防火分区。公共区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0㎡。设备管理区的防火分区位于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建筑内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位于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建筑内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 (二)防火分隔措施 1.防火分区间分隔 地铁车站面积大都在5000㎡~6000㎡,一旦发生火灾,如无严格的防火分隔设施势必蔓延成大面积火灾,因此应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加水幕或复合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划分防火分区。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在防火墙设有观察窗时,应采用C类甲级防火玻璃。站台与站台之间设纵向防火墙分隔,并把防火墙在站台有效长度各端延伸 10mm。 2.设备用房分隔 地铁车站内的行车值班室或车站控制室、变电所、配电室、通信及信号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消防水泵房、灭火剂钢瓶室等重要设备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

防火门设置要求

(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为) 1、防火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固定的或火灾时具备自行关闭功能)。 2、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用耐火极限≥()的隔墙隔开,隔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3、高层建筑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4、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泵房在首层时宜直通室外;在其他层时应直通安全出口;与其他部位隔开的隔墙耐火极限,楼板为。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地下室内存放可燃物平均重量超过30kg/m的房间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在所设防火间隔、避难走道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7、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高层建筑和裙房内时可布置在建筑物首层或地下一、二层,并采用耐火极限≥的隔墙和≥的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储油间应用防火墙隔开,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并应具自行关闭功能)。 8、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变、配电所,应采用耐火隔墙、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7、燃油、燃气锅炉房、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电容器和多油开关间,当其容量值许可设在建筑物内时,与建筑物其他部位之间隔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 8、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1)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内;

(2)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品或通向汽车库; (3)变压器室位于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 (4)变压器室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 (5)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 (6)变压器室之间的门。 (编者注:对于“防火门”的级别,《技术措施》电气篇规定为:有充油设备的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的门及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低压配电室、无油高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及控制室、值班室的门不宜低于乙级。) 9、液体燃料中间罐的容积不应大于,并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单独房间内,其门应为甲级防火门,燃油锅炉房日用油箱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10、人防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灭火剂储瓶间、变配电室、通信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及可燃物存放量平均值超过30kg/m2的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11、人防各防火分区至防烟楼梯间或避难走廊入口处应设置前室,前室的门或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12、图书馆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应用防火墙与其毗邻的建筑完全隔离,书库、资料库防火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13、计算机房内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门应外开)。(编者注:此条适用于主机房建筑面积≥140m2的机房) 14、除敞开式及斜楼板式以外的多层、高层及地下车库,其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设甲级防火门与停车区隔开

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门的设置要求

建筑设计中防火门的设置要求: 一、甲级防火门的设置 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5.0.1 机要室、档案室和重要库房等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h,楼板不应小于1.5h,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2、《民用通则》 8.3.1.2 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超过630kVA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8.3.2配变电所防火门的级别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设在高层建筑内的配变电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 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②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8.3.3 ①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或3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②柴油发电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超过8h的需要量,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 ①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②剧场、电影院、礼堂宜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③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中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④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⑤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⑥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⑦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⑧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公共场所设置安全疏散设施的意义和设置要求

公共场所设置安全疏散设施的意义和设置要求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应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用途和使用人数与建筑的面积、高度、疏散距离、安全出口数量以及消防设施配置情况等因素,应具备火灾时提供人员安全疏散和逃生的路径和设施的完整功能。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是由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疏散楼梯等组成,并应满足出口数量、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的需求。 商场、市场、歌舞娱乐放映等公共场所的安全疏散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疏散走道、疏散门、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以及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安全疏散设施,其设置的位置、数量、宽度以及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据考证当人群密度为1.5人/m2时,步行速度为1m/s;当人群密度为3.0人/m2时,步行速度为0.51m/s;当人群密度为3.0人/m2时以上时,步行速度几乎为0。另据有关实验数据显示,人在火灾烟雾条件下最佳的逃亡时间只有30秒至1分钟时间,在这段时间如果没有脱离危险区域,存活的时间大概也仅剩3分钟,因此,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火灾现场逃生时间紧迫。

纵观我国近些年来发生的亡人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重大亡人 火灾事故成因,绝大多数是由于疏散通道不畅、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指示标志缺少以及应急照明不利等因素所致。因此,公共场所 设置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以及疏散楼 梯是火灾情况下人们逃生的必要物质条件。 根据以下规定:当你身处商场、市场、歌舞娱乐放映等公共场所内 的任何位置时,你的附近都应有一处疏散走道,并在30米左右范围 内会有1个疏散门或安全出口,而且指示标志为你提供疏散路线、 应急照明灯为你辨别物体提供着照明,即使你不幸遭遇了火灾的危险,也会因场所安全疏散设施的存在,使你幸运的利用这些设施安 全脱离险境。下面,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把商场、市场、歌舞娱乐放映等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要求介绍给大家,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遵守消防 法规、爱护消防设施、认识消防标志,掌握火灾情况下逃生的技 能。 一、安全出口的设置及要求 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设置;

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门的设置要求

建筑设计中防火门的设置要求 甲级防火门的设置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5.0.1 机要室、档案室和重要库房等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h,楼板不应小于1.5h,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民用通则》 8.3.1.2 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超过630kVA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8.3.2 配变电所防火门的级别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在高层建筑内的配变电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2)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8.3.3 1)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或3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2)柴油发电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超过8h的需要量,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 ① 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5.3.2 ② 剧场、电影院、礼堂宜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③ 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中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④ 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⑤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⑥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⑦ 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6.4.13 ⑧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第一章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疏散走道贯穿整个安全疏散体系是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其设计应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避免布置成“S”形、“U”形或袋形。 一、疏散走道 (一)基本概念 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设置应保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能顺利地继续通行至楼梯间,到达安全地带。 (二)疏散走道设置的基本要求 疏散走道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2)在1.8m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4)疏散走道的宽度应符合表2-6-8的要求。办公建筑的走道最小净宽应满足表 2-6-14的要求。 5)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表2-6-14 办公建筑的走道最小净宽

二、避难走道 (一)基本概念 避难走道是指采用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二)避难走道的设置要求 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3)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4)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避难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消防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消防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消防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标准版) 疏散走道贯穿整个安全疏散体系,是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其设计应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避免布置成“S”形、“U”形或袋形。 一、疏散走道 (一)基本概念 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设置应保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能顺利地继续通行至楼梯间,到达安全地带。 (二)疏散走道设置基本要求 疏散走道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2.在1.8m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4.疏散走道的宽度应符合表2-6-8的要求。办公建筑的走道最小净宽应满足表2-6-16的要求。 5.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表2-6-16办公建筑的走道最小净宽 走道长度 走道净宽 单面布房 双面布房 ≤40 1.30 1.50 ﹥40 1.50 1.80 二、避难走道

众智博睿干货分享:疏散走道和避难走道

【考点一】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设置应保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能顺利地继续通行至楼梯间,到达安全地带。 疏散走道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2)在1.8m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4)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考点二】避难走道 避难走道是指采用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避难走道的设置要求: 1.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60m。 3、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4、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 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1.下列关于避难走道设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避难走道两侧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 B. 避难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C. 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60m D. 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答案】A 【解析】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A选项错误 2.下列关于公共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说法正确的有() A. 某单层KTV场所,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为200m2,且总人数为45人,则该KTV场所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B. 某三层老年公寓,耐火等级为一级,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80m2,且第二层与第三层人数之和为38人,则该老年公寓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 C. 一建筑高度为27m的办公大楼,二级耐火等级,设置有2部封闭楼梯间,建筑顶层局部高出2层作为小型会议室,每层建筑面积为100m2,总人数不超过45人,且该2

避难走道和避难层(间)等避难设施的设置要求

一:GB50016-2014 2.1.13 避难层(间) 二:GB50016-2014 2.1.17 避难走道 exit passageway 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1,“室内安全区域”包括符合规范规定的避难层、避难走道等。尽管本规范将避难走道视为室内安全区,但其安全性能仍有别于室外地面,因此设计的安全出口要直接通向室外,尽量避免通过避难走道再疏散到室外地面。 2,避难设施主要包括避难走道、避难间或避难层等。 3,救援窗口的设置既要结合楼层走道在外墙上的开口、还要结合避难层、避难间以及救援场地,在外墙上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设置。 三:GB50016-2014 5.3.5 (强)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m2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

避难走道应符合本规范第6.4.14条的规定。 四:GB50016-2014 5.5.23(强)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3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人/m2计算。 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 5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防火门设置要求

防火门设置要求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为) 1、防火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固定的或火灾时具备自行关闭功能)。 2、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用耐火极限≥()的隔墙隔开,隔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3、高层建筑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4、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泵房在首层时宜直通室外;在其他层时应直通安全出口;与其他部位隔开的隔墙耐火极限,楼板为。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地下室内存放可燃物平均重量超过30kg/m的房间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在所设防火间隔、避难走道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7、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高层建筑和裙房内时可布置在建筑物首层或地下一、二层,并采用耐火极限≥的隔墙和≥的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储油间应用防火墙隔开,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并应具自行关闭功能)。 8、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变、配电所,应采用耐火隔墙、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7、燃油、燃气锅炉房、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电容器和多油开关间,当其容量值许可设在建筑物内时,与建筑物其他部位之间隔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 8、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1)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内; (2)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品或通向汽车库; (3)变压器室位于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 (4)变压器室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 (5)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 (6)变压器室之间的门。 (编者注:对于“防火门”的级别,《技术措施》电气篇规定为:有充油设备的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的门及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低压配电室、无油高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及控制室、值班室的门不宜低于乙级。)

浅谈避难走道的防火设计

浅谈避难走道的防火设计 中国消防在线|时间:2009-01-04|文章 xxxx消防| xx 主要内容 摘要: 通过对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的比较,详细论述了避难走道的设计要求。本文还列举几种避难走道的形式并对其防排烟设计作了分析、论述了送风量的计算方式,并明确了避难走道的安全性评价要求。关键词: 避难走道;设计要求;防排烟设计 Brief Study on the Fire Design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Tanjie Qingpu Fire Detachment of Shanghai Abstract: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with evacuation walk,the design request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is dissert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And in this paper several forms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are listed,the design of smoke control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is analyzed, the calculating modes of pressurization capacity are discussed and the request of fire safety evaluation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is defined.Keywords: fire-protection walk;design request;the design of smoke control 1.引言 随着大体量多层民用建筑的逐步增加和建筑功能的不断复杂化,对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设计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浅谈避难走道的防火设计

浅谈避难走道的防火设计 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9-01-04 | 文章来源:上海青浦消防 | 作者:上海 主要内容 摘要:通过对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的比较,详细论述了避难走道的设计要求。本文还列举几种避难走道的形式并对其防排烟设计作了分析、论述了送风量的计算方式,并明确了避难走道的安全性评价要求。关键词:避难走道;设计要求;防排烟设计 Brief Study on the Fire Design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Tanjie Qingpu Fire Detachment of Shanghai Abstract: According to comparing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with evacuation walk, the design request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is dissert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And in this paper several forms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are listed, the design of smoke control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is analyzed, the calculating modes of pressurization capacity are discussed and the request of fire safety evaluation of fire-protection evacuation walk is defined. Keywords: fire-protection walk;design request;the design of smoke control 1.引言 随着大体量多层民用建筑的逐步增加和建筑功能的不 断复杂化,对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设计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型商场等按安全出口及疏散距离的要求设计有时需要设 置较多疏散楼梯,甚至无法同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大疏散距离和疏散楼梯首层直通室外的要求。工业建筑中一些连续工艺长、对洁净度有要求、工艺复杂的车间,也很难满足室内任何一点到达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距离要求。因此,大家希望有一个通道作为安全区域,通过这个安全区域后再直通室外,而到达该安全区域就视为到达了安全出口。 人们在地下空间设计中,由于地下空间开发的局限性,很早就注意到了避难空间的设计。《Underground Space

08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建筑防火 -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楼梯间

2020 年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第三节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楼梯间 一、疏散走道 (一)基本概念 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 (二)疏散走道设置的基本要求 (1)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2)在1.8m 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5)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二、避难走道

第四节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 (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疏散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不应设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 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 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 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10)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二、敞开楼梯间适用于低、多层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 三、封闭楼梯间

2021版消防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版消防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2021版消防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疏散走道贯穿整个安全疏散体系,是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其设计应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避免布置成“S”形、“U”形或袋形。 一、疏散走道 (一)基本概念 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设置应保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能顺利地继续通行至楼梯间,到达安全地带。 (二)疏散走道设置基本要求 疏散走道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2.在1.8m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4.疏散走道的宽度应符合表2-6-8的要求。办公建筑的走道最小净宽应满足表2-6-16的要求。 5.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表2-6-16办公建筑的走道最小净宽 走道长度 走道净宽 单面布房 双面布房 ≤40 1.30 1.50 ﹥40 1.50 1.80 二、避难走道 (一)基本概念 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防火墙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