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体会6页word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体会6页word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体会6页word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体会6页word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体会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学好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程的桥梁。消化系统是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系统之一,现就这几年教学中的体会作一简要的介绍。

1 巧用病例。设疑引导。联系生活、临床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恰当的案例引导学生对

其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案例所提出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联系生活事例和临床病例展开讨论,不仅帮助学生开动脑筋、认真主动思考,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授课生动有趣。

以阑尾炎的临床案例为例:患者,男,31岁。患者5h前进食后突然发生上腹部阵发性隐痛,伴恶心、呕吐,自服消炎药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约2h前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查体: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体温38.8℃,脉搏100次/分,血压108/78mmHg。右下腹麦氏点压痛阳性,肌紧张反跳痛存在。血常规检查:Hb125g/L,WBC14×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6。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针对此案例,引导学生学习阑尾的解剖位置、毗邻脏器。在讨论中提出以下问题:何为麦氏点?打开腹腔后如何区分大小肠?手术中如何迅速准确地找到阑

尾?若做麦氏切口,经哪些层次才能到达腹膜腔?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学能力。并指导学生在活体上定位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

学习食管时,引用南京扬子晚报一则新闻《一根小鱼刺,十万大代价》:湖北一农妇十多天前被鱼刺卡喉,用喝醋、吞饭团等土办法治疗,不仅没治好,还被鱼刺刺破了心脏主动脉,湖北农妇吃鱼卡喉开胸取刺至少要花10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位农妇鱼刺卡喉竟会刺破心脏,借此加深学生对食管周围的毗邻器官和食管的解剖结构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记忆。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如果唤情激趣、设疑导思等运用得当,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新的灵感。例如,在消化管学习时,用下述问题导入:一幼儿误食一枚五角硬币,2天后硬币在粪便中出现,请思考该硬币经过哪些器官和狭窄处才能排出体外?学习食管解剖位置的时候,让学生探究为什么喝热汤,吃热的东西的时候会有热流袭背的感觉?学习肛管的时候,根据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得外痔的人比得内痔更疼?在学习输胆管道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经常不吃早餐,进食不规律的人容易患胆结石、胆囊炎?为什么肝炎、胆结石会引起黄疸?像这样设置富有悬念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让学生产生积极思考。

2 以学定教。学以致用。联系护理专业教学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中应减少医学基础性知识的比重,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以学定教,联系护理专业教学,针对护理专业特点,与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共同提炼解剖学教学项目和任务,进一步完善以临床护理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密切解剖与

临床护理的联系,把人体解剖学知识贯穿到临床常用护理技能的操作方法和要点中,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上消化道及毗邻时,以“鼻饲术”这一护理操作为切入点,先安排学生观看护理专业学生在模型或实体上实施鼻饲术的视频,并让学生思考:胃管的长度应至少多少锄?插胃管时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如何鉴别胃

管进入胃还是气管?食管异物滞留易发生部位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

么?食管癌晚期有什么样的临床体征?放置胃管时的注意事项?随后让

学生拿着胃管,在正中矢状切的人体标本上模拟放置胃管的操作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指导操作的学生,使其明确胃管行进过程依次经过的解剖结构及操作的注意事项。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医学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操作有机结合,将以往枯燥的解剖学课变成了有趣、有用的探索过程,有效地解决了基础医学教育脱离临床实际操作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的重点更明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其实用价值也更深刻,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爱学”,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都更高涨了。

3 做中学。手脑并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

“做中学”是上世初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适应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做中学”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强实践、重操作的高职教育,并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流。

在学习肝脏的位置的时候,通过让学生说位置、指位置、画位置、拼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一)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二) 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研究内容和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教学步骤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 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解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由 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革新,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加 深,并逐渐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 分类:按研究手段不同,解剖学可分为巨视解剖学、微观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主要用肉眼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微观解剖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等。 系统解剖学:是将人体按功能系统阐述其器官形态结构的解剖学。一般所说的解剖学就是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是按身体部位,由浅及深,对各部位的形态结构进行叙述的解剖学。 此外,由于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人解剖学又分若干门

类:如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机能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等。★运动解剖学:主要是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提高人体运动 效率的解剖学。 ★二.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具有实 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二,为学生学习体育教育专业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三,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的后续课程有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以及运动生物力学 等。 1、运动生理学:与运动解剖学关系十分密切。前者研究 结构,后者研究功能,结构和功能是人体的两个不同侧面。要阐明生理机制,必须了解结构特点。例如,心脏在运动解剖学中讲它的结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内部的结构,它的结构特点有收集全身的静脉血口,有输出到全身各部位的动脉血出口。而生理讲心脏对人体的作用,它是如何维持人体的生命。 2、体育保健学:为人体测定、运动创伤、按摩、运动性 疾病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如人体测定:身高、坐高、臂长、腿长、胸围、血压、心率等位置测定,不误、准确的测量出数据。如运动创伤:为创伤产生原因,诊断、处理。又例如肩周炎。 3、运动生物力学:它是分析各关节的运动,确定各部分 肌肉在身体姿态的保持和运动中的作用。例如“哑铃弯举”。 第四,为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和训练提供解剖学的依据。 1.为分析技术动作:技术动作多种多样,在运动训练中如何使运动员对动作掌握得又快又正确,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学生)个人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完成

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案计划规范标准

《老年护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信息学科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老年期的心身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特点与预防的学科。该课程以现代护理理论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基本工作模式,主要体现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的理念、范畴、工作任务、方法等,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老年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综合课程,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设置的临床护理课程;是按照“循环教学、学做合一”模式建设的课程。本课程坚持面向老年化社会发展需要,面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面向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目的,坚持前瞻化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优质化、精品化的课程建设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提高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不断丰富《老年护理》课程的教学内涵,为学生今后从事老年护理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岗位能力递进为原则,构建“嵌入式”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和老年护理专科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的有效融合,按照岗位能力递进、教学内容递进、教学组织形式递进的原则,确定基本素质模块、护士考证模块及人文素质拓展模块三个课程内容模块,并将老年护理专科岗位的相关教学内容嵌入至课程模块当中,达到既满足岗位能力的要求,又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学。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面向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医院老年病房、社区老年护理岗位,培养具有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老年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老年护理专业人员资格考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知识目标 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疾病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其次,能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提出健康问题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3.能力目标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江苏职工医科大学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二○○八年十月修订 一、课程名称 老年护理学 二、适用专业层次 适用于三年制高职(专科)护理学专业,五年制高职护理学专业参照实施。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 《老年护理学》课程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发展的角度,研究自然、社会和生理、心理等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探讨采用护理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的一门重要的护理学科,同时又是具有跨学科、多领域,有其独特性的综合性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对《老年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内容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老年护理强调恢复、保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机体的最佳功能,保持人生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认识老年人心理变化特点、各系统形态和功能方面的生理性改变;老年人各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健康问题。 2.能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和整体护理。并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和康复护理,保护老年人的安全和促进健康。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3.理解现代护理是贯穿生命过程的一门独立的专业,逐步形成现代护理观。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护理实践中,能关心、尊重和爱护老年人。 4.表现出主动学习、勤学苦练、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作风,热爱护理专业,具有稳定的职业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掌握】人的寿命与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理解】人口老龄化及对策 第二节老化的理论 【了解】老化的生物学理论;老化的心理学理论;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第三节老年护理学概论 【了解】老年护理学的起源及发展,认识老年护理的范畴 【理解】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 第二章老年保健与心理健康

视频教程《人体解剖学》 35集全

视频教程《人体解剖学》35集全37:4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1 播客:太阳儿 38:59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2 播客:太阳儿 35:08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3 播客:太阳儿 37:21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4 播客:太阳儿 34:37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5 播客:太阳儿 39:0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6 播客:太阳儿 39:57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7 播客:太阳儿

38:39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9 播客:太阳儿 38:11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0 播客:太阳儿 39:3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1 播客:太阳儿 39:0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2

播客:太阳儿 37:5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3 播客:太阳儿 39:15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4 播客:太阳儿 40:1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5 播客:太阳儿 36:3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6 播客:太阳儿 39:4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7 播客:太阳儿 39:46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8 播客:太阳儿 38:25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9 播客:太阳儿

49:5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0 播客:太阳儿 47:49 人体解剖学21 播客:太阳儿 37:1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2 播客:太阳儿 49:4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3

老年护理学教学案例教学提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案例 1、某患者,女性,75岁,确诊糖尿病6年。试行饮食控制治疗3个月,因无法耐受严格的饮食控制治疗,遂接受二甲双胍+格利吡嗪联合降糖,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此后,患者未能坚持按医嘱服药及加强饮食控制,空腹血糖波动在6.0~12.4mmol/L。3天前饱餐后2小时出现昏迷,急诊入院,诊断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问题:1.该患者在居家期间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2.针对护理诊断相应的预期护理目标是什么? 3.为达到预期目标。居家护士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2、某患者,男性,72岁,确诊高血压16年,前列腺增生1年。定期服用洛汀新降压,血压波动在120~140/85~95mmHg。1天前出现起立后双眼黑蒙、乏力、耳鸣,平卧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患者平时经常因失眠服用安定等镇静药,还喜用高丽参等多种滋补药品。 问题:1.该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 2.预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措施有哪些? 3.应如何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 3、张大爷,男,82岁,半年前妻子去世,仅有一子,在国外工作,目前独居,经济状况尚好,自理能力差。平素体健,半年来体重下降5kg,医院体检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追问平日生活,自诉妻子过世后很少外出,食欲有所减退,无明显饥饿感,食量减少。 问题:1.该老人的消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应结合心理健康回答) 2.采用哪些措施可有效改善老人的营养状况? 4、刘女士,61岁,自去年退休(原为某高校教授)以来一直觉得睡眠情况不好,医院体检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追问平时作息习惯,自诉以前工作较忙,每日睡眠时间在7h左右,目前晚间睡眠时间变少,多梦,早醒,为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现每日下午睡眠达2~3h,不参加锻炼。请问: 问题:1.刘女士的睡眠状况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采用哪些措施可有效改善刘女士的睡眠状况?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 nursing)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老年人(包括患病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是探讨有关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现存的和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等。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老年护理学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其研究内容也由单纯注重延长生命,发展到比较注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重视老年护理学的研究,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普及化和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是老年护理学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和个性的护理,维持老人最佳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本课程可通过讲授、讨论、多媒体、实训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考核方式 三、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目的要求】 (一)掌握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二)熟悉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三)了解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与评价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二)重点讲解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三)一般介绍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与评价。 (四)一般介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论

【目的要求】 (一)熟悉老年护理学的研究范围、老年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了解老年护理学的起源。 【教学内容】 (一)自学老年护理学的起源。 (二)重点讲解老年护理学的研究范围。 (三)重点讲解老年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 第一节躯体健康的评估 【目的要求】 (一)掌握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疾病史的范围:现病史、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二)掌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日常生活功能指数(Katz)评价表的使用方法及量表结果分析。 (三)熟悉功能状态评估的目标、注意事项和评估工具。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 (二)重点讲解功能状态评估。 (三)练习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表的使用。第二节心理健康的评估【目的要求】 (一)掌握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使用。 (二)掌握认知的评估内容,老年人常用的认知状态评估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三)熟悉抑郁自评量表的使用。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焦虑状态的评估。 (二)重点讲解抑郁的评估。 (三)详细讲解认知状态的评估。 第三节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的评估 【目的要求】 (一)熟悉社会功能评估的方法。 (二)熟悉角色的概念及社会适应评估。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社会功能的评估。 (二)重点讲解社会适应评估。 第三章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健康 第一节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一)掌握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思维和人格的特点。 (二)熟悉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神经衰弱的特点。

人体解剖学教学浅析

人体解剖学教学浅析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极为重要,如何搞好剖学,如何教出自己的水平?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解剖学知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本学科教学特点及教学功能,不断努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人体解剖学;教育教学;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尝试新型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而随着学校扩招,中等学校的学生生源素质下降,对医学知识学习的理解性和主动性下降[1-3]。而解剖学新名词多、新概念多,记忆内容量大,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较强的学习动力,主要学生有学习兴趣,无论课程是如何地艰难,都有可能将其学习好,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引导[4]。笔者在给学生上《人体解剖学》的第一堂课时,首先启发学生对于人体解剖学的兴趣,然后用一些通俗易懂、简单浅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让他妈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应该要让学生树立起一种”我要学”的思想,而不是”要我学”,例如在将全身浅静脉的部位走行内容给学生讲授完毕之后,就可以将其与青霉素注射到临床浅表静脉内以此治疗阑尾炎的实例结合,不仅能够学以致用,又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这样就有机地结合了趣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明白了学好《人体解剖学》是如此的重要[5]。 2理论结合实践 实验课教学是解剖学教学最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课上,学生可以通过逼真的模型、挂图、解剖标本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实验教学内容,理论课程已讲过,重精不重多。但往往学习地点的变换,学生来到实验室后会表现出聊天等未进入学习状态的迹象。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学习解剖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们从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把系统解剖学作为医学生的入门知识,减少课时,安排在第一学期授课,而局部解剖学则作为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授课,并增加课时,使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增加学生自己动手解剖的时间,提高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解剖学教研室的全体人员都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醫学人才而作到全身心的投入[6]。 针对解剖学内容繁杂,零散,易忘记,在实验课中自己也注重整理、加工,

老年护理学案例分析

老年护理学案例分析 李大妈,76岁,腰背部弥漫性疼痛6年,医院曾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未按照治疗方案正规服药,也未在饮食上加强相应的营养,1天前不慎摔倒导致髋骨骨折。李大妈家住农村,生活拮据,三餐以面食为主,喜高盐饮食。 问题:①试分析导致李大妈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 ②目前李大妈最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什么 ③针对李大妈的情况,需做哪些健康指导 1、试分析导致李大妈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 答:骨质疏松[1]是一种骨组织显微结构受到伤害,骨小梁数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全身骨代谢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容易引起骨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呈高发态势。 ①年龄。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不足使骨折形成和骨分解过程的动态平衡关系破坏,血钙向骨骼中沉淀速度减慢;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调节激素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尤其李大妈进入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持续下降,对骨骼的保护作用随之减弱,引发快速骨丢失。老年人甲状旁腺素(PTH)增高,骨髓细胞的护骨素(OPG)表达能力下降,导致

骨质丢失加速[2]。 ②饮食。李大妈家住农村,生活拮据,以面食为主,导致营养失衡,喜高盐饮食,高盐饮食是骨质疏松的诱发因素之一。同时,中老年人自身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减退,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使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物质摄入量不足,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钙化受损,同时出现钙的缺乏,骨质疏松加快出现。 ③可能缺乏正常适当的户外运动。虽然李大妈家住农村,有一定量的劳作,但存在该种劳作过量的状况,加重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缺乏正常的适当的户外运动和日光照射,导致体内维生素D来源及转化异常,体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大大降低,直接导致骨密度降低。 ④知识缺乏。李大妈处于农村,医疗相对落后,没有相关健康教育宣传,缺乏关于骨质疏松疾病的相关知识。 ④个体差异。李大妈个人所患疾病,种族,生活地域等因素,都可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系[2]。 2、目前李大妈最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什么 答:疼痛与髋骨骨折有关 躯体活动障碍与髋骨骨折有关

2014年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 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老年护理学学分数:1学分 学时数:16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4学时 执笔人: 讨论参加人: 审核人: 适应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它是护理学与老年医学交叉融合而成的应用性学科。老年护理对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它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基本的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该课程知识和技能对在家庭、临床以及社区,开展老年人护理服务及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老年人护理的基本工作过程,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并能在家庭、临床以及社区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发现和处理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维持老年人最佳的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护理人才能力的需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学爱岗敬业、关爱老人的精神。 (二)重点: 老年保健、老年人日常生活及常见问题的护理、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跌倒、压疮、长期卧床等)的护理、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精神障碍的护理、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的健康问题及护理、老年人用药的护理、老年期痴呆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 (三)难点: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各系统的老年性变化、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特点、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及护理、老年保健、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的健康问题及护理、老年期痴呆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老年人的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 三、教学方式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儿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 A型题 1.1~5岁儿童死因中意外事故占第 A.一或二 B.三或四 C.四或五 D.六或七 E.八或九 2.我国儿科临床工作对象的年龄界限是 A.从妊娠28周至青少年时期 B.从精子细胞结合到青春期 C.从出生到14周岁 D.从出生至青少年时期 E从新生儿期至青春期 3.小儿出生时头长占身长的 A.1/2 B.1/3 C.1/4 D.1/5 E.1/6 4.体内缺乏下列那种物质新生儿易患革兰阴性菌感染 A.SIgA B.IgG C.IgE D.IgM E.IgA 5.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年龄是 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E.学龄期 6.小儿最易发生急性肾炎的年龄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7.围生儿期是指 A.从孕期28周到出生后1周 B.从孕期28周到出生后2周 C.从出生到出生后满2周 D.从出生到出生后满28天 E.从出生到出生后满30天 8.能够从母体获得的免疫抗体是 A.IgE B.IgG C.IgM D.IgD E.SigA A. B型题 A.妊娠28周到生后1周 B.受孕到分娩 C.出生到生后28天 D.出生后到12个月 E.出生后1~3周岁 1.胎儿期 2.新生儿期 3.婴儿期 4.围生期 X型题 1.儿科护理学的内容丰富,儿科护理项目包括 A.基础护理 B.疾病护理 C.皮肤护理 D.儿童教养 E.口腔护理

2.护理护士的素质要求包括 A.思想道德 B.科学文化 C.专业素质 D.心理素质 E.身体素质 3.儿科护理学范围 A.临床护理 B.预防保健 C.开展健康教育 D.儿童心理及儿童教育 E.护理科学研究 4.小儿生理机能方面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包括 A.解刨 B.病理 C.免疫 D.生理 E.预防 5.小儿尿路感染可延至成人期的疾病是 A.慢性肾炎 B.肾衰竭 C.营养不良 D.腹泻 E.肺炎 6.儿科护理学的特点包括 A.小儿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 B.小儿易患支气管炎 C.小儿免疫低下 D.小儿的思维到一定程度时与成人等同 E.小儿易患软化症 二、名词解释 1.前囟 2.婴儿期 三、填空题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体会6页word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体会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学好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程的桥梁。消化系统是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系统之一,现就这几年教学中的体会作一简要的介绍。 1 巧用病例。设疑引导。联系生活、临床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恰当的案例引导学生对 其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案例所提出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联系生活事例和临床病例展开讨论,不仅帮助学生开动脑筋、认真主动思考,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授课生动有趣。 以阑尾炎的临床案例为例:患者,男,31岁。患者5h前进食后突然发生上腹部阵发性隐痛,伴恶心、呕吐,自服消炎药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约2h前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查体: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体温38.8℃,脉搏100次/分,血压108/78mmHg。右下腹麦氏点压痛阳性,肌紧张反跳痛存在。血常规检查:Hb125g/L,WBC14×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6。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针对此案例,引导学生学习阑尾的解剖位置、毗邻脏器。在讨论中提出以下问题:何为麦氏点?打开腹腔后如何区分大小肠?手术中如何迅速准确地找到阑 尾?若做麦氏切口,经哪些层次才能到达腹膜腔?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学能力。并指导学生在活体上定位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

学习食管时,引用南京扬子晚报一则新闻《一根小鱼刺,十万大代价》:湖北一农妇十多天前被鱼刺卡喉,用喝醋、吞饭团等土办法治疗,不仅没治好,还被鱼刺刺破了心脏主动脉,湖北农妇吃鱼卡喉开胸取刺至少要花10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位农妇鱼刺卡喉竟会刺破心脏,借此加深学生对食管周围的毗邻器官和食管的解剖结构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记忆。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如果唤情激趣、设疑导思等运用得当,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新的灵感。例如,在消化管学习时,用下述问题导入:一幼儿误食一枚五角硬币,2天后硬币在粪便中出现,请思考该硬币经过哪些器官和狭窄处才能排出体外?学习食管解剖位置的时候,让学生探究为什么喝热汤,吃热的东西的时候会有热流袭背的感觉?学习肛管的时候,根据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得外痔的人比得内痔更疼?在学习输胆管道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经常不吃早餐,进食不规律的人容易患胆结石、胆囊炎?为什么肝炎、胆结石会引起黄疸?像这样设置富有悬念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让学生产生积极思考。 2 以学定教。学以致用。联系护理专业教学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中应减少医学基础性知识的比重,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以学定教,联系护理专业教学,针对护理专业特点,与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共同提炼解剖学教学项目和任务,进一步完善以临床护理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密切解剖与

老年护理_学教学大纲32学时

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 (供护理学专业本科使用) 执笔人:伍永慧 审定人:偶英 学院负责人:罗尧岳 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一五年十一月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护理本科专业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研究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一门学科,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老年人健康维护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社会养老的水平。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可弥补学生今后针对老年个体或群体服务对象开展护理实践 的知识空白,适应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与要求。 《老年护理学》课程通过介绍和讨论老年护理理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现老年护理的特点,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论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均能提供保持老年人人生的连续性和个性的护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潜在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老年护理学》的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应达到以下目标:掌握老年 人的护理评估、健康保健,掌握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刻理解老年人机体在系统形态和功能方面发生的生理性与病理性改变,及其改变所致的老年常见疾病及健康问题;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学会恰当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整体护理。熟悉常见老年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护理,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保护老年人安全和促进健康。了解《老年护理学》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与研究热点,理解其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老化理论和衰老变化,了解老年人急诊及其他科室的护理。 三、教学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1.教学容 (1)人的寿命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2)人口老龄化 (3)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2.目的要求 (1)掌握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2)熟悉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五年制老年护理学及实训大纲

《老年护理学》五年制护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编号3-17 (二)课程类型:理论(实训)课程 (三)适用对象:五年制护理专业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需在一定的医学和护理学知识基础上进行修读。 (五)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护理学为基础,结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突出老年护理特点,介绍了老年群体生理、心理、生活变化的一般护理特点,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本课程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经验,使学生掌握老年群体、生物、心理、社会人口的特点及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如何以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六)学时数、学分数及开课学期 学时数:2学时 学分数:×学分 开课学年学期:第4学年第7学期 (七)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训考核合计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2 2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 2 2 第四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2 2 4 第五章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 2 2 第六章老年感官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七章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八章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九章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章老年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一章老年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护理 2 2 4 第十二章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三章老年运动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四章老年人的临终关怀与护理 2 2 合计28 4 32 (八)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为理论教学、课堂实验和临床实习等。 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心理测验、录像等,对部分非重点或适合自学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 考核方式:采用作业、闭卷笔试等。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作业及期中考试占20%,学生出勤情况占10%),笔试成绩占70%。 二、教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老化 二、人口老龄化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 一、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概念 二、老年护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老年护理的目标 四、老年护理的原则 五、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与执业标准 六、老年护理的发展 教学要求: 1.理解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发展。

第3版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 Geronto cogical Nursing 学分:1.5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24 实验/实践学时:0/0 一、课程作用与目的 本课程以护理学为基础,结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突出老年护理特点,介绍了老年群体生理、心理、生活变化的一般护理特点,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本课程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经验,使学生掌握老年群体、生物、心理、社会人口的特点及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如何以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理论学习方面 ⑴掌握老年生理、心理变化及老年保健管理原则; ⑵掌握老年病人一般护理特点,用药、生活、自理生存质量评价; ⑶掌握老年病病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科等疾病的护理。 2.基本技能学习方面 ⑴掌握老年疾病的护理技巧; ⑵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评估。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化前珍主编.《老年护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主要参考书 李建生主编.《老年医学概论》.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口与人口老龄化 主要内容: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年龄划分,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重点和难点:掌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 主要内容:老年护理学及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重点和难点:掌握老年护理学及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老年护理的发展 主要内容:国外老年护理的发展,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第一节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主要内容:基因程控理论,免疫理论,神经内分泌理论,长寿和衰老理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108课时讲解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教学大纲 基础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制 2014年9月15日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1002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专科护理、专科助产、专科检验、专科医学影像 总学时:108,其中理论学时:72,实践学时:36 总学分:3.0 开课学期:1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的一门课程,包括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正常组织结构,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等。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获得有关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解剖学课程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并具有结合生活实际、临床疾病进行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医学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掌握医学生职业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知识目标: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 3)能力目标: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具有应用基本知识分析、解释生活现象和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第一章绪论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2)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 3)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掌握解剖学标准姿势;掌握人体的轴和面;掌握方位术语。 教学重点: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人体的轴和面;方位术语。 教学难点: 方位术语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2、第二章基本组织 授课学时:10学时; 教学内容: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基本要求: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分布;结缔组织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骨单位的概念;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分类;三种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神经组织的组成、突触的概念。熟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腺上皮和腺、内分泌和外分泌的概念;血浆、血清的概念;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心肌纤维的闰盘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的概念、分类。 教学重点:被覆上皮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血液的组成;突触的概念。 教学难点: 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突触的概念。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3、第三章运动系统

儿科护理学重点总结

儿科护理学重点总结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围生期:胎龄满 28周(体重羽OOOg )至出生后7天 (一)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 天 1.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2.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 1 周岁 (四)幼儿期: 1 周岁后到满 3 周岁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连续性和阶段性,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个体差异 第二节体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的指标 1.体重计算公式: <6月龄婴儿体重(kg )=出生体重+月龄xc.7kg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 )= 6 +月龄X).25kg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 (7) kg 2.身高:新生儿 50cm 1 岁 75cm

新生儿头围 34cm , 3个月40cm , 1岁46cm , 2岁48cm (二)骨骼的发育 1?囟门前囟:出生时 1.5?2cm, 1 —1.5岁闭合。 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 3?4个月闭合。 2.脊柱的发育: 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 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 1 岁会走腰椎前凸。 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1—9 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为其岁数加 1 头状骨、钩骨( 3 个月左右);下桡骨骺(约 1 岁);三角骨( 2~2.5 岁);月骨( 3岁);大、小多角骨( 3.5~5 岁);舟骨( 5~6 岁);下尺骨骺( 6~7 岁);豆状骨( 9~10) (三)牙齿的发育 2 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 4? 6。 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 6 岁萌出第一磨牙。 (小儿何月龄克氏征阳性是正常: 3?4个月前。小儿巴氏征阳性在何时为生理现象: 2岁之 前。小儿出现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吸吮动作) 第三单元儿童保健 婴儿期计划免疫 重点 : 计划免疫概念 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 1月龄:乙肝疫苗 2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 3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4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5月龄:百白破混合制剂 6月龄:乙肝疫苗

《人体解剖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

目录 《人体解剖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2 《医学机能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3 《分子生物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4

《肌学-躯干肌》实验教学视频简介 实验题目:肌学—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腹肌、膈。 本次实验教学的视频及课件主要是对躯干肌的介绍。首先与学生共同回顾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由教师在尸体标本上对躯干肌各块肌肉进行辨认和讲解。 本次实验课教学的课件结构和内容如下: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背肌(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肩胛提肌、竖脊肌)的位置、起止 点、作用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2.掌握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胸固有肌(肋间内肌、肋间 外肌)的位置、起止点、作用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3.掌握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起止点、作 用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4.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四壁的构成及浅环、深环位置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5.掌握腹股沟三角的形成与位置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二、 实验环境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尸体标本陈列室 三、 相关理论知识 背肌、胸肌、腹肌的理论知识 四、 实验内容 1. 在多媒体上回顾躯干肌相关理论知识。 2. 教师在尸体标本对躯干各肌进行指认并讲解。顺序依次为:胸大肌、胸 小肌、前锯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 3. 讲解结束后学生自己对各肌肉在尸体标本进行辨认。 五、 实验中需注意的问题 1. 学生要对所学理论内容熟悉。 2. 辨认标本要认真仔细,爱护标本。

最新《解剖学基础》标准(精品课件)

《解剖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 二、课程性质及任务: 《解剖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揭示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形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基本功能.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对象基本为初中毕业、基础较差等现实,采取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以案例教学为特色,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根据后续课程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着重讲述对后续课程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内容,适当介绍当前本课程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中职护理、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如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师可合作或独自制作微课、短视频等学生喜爱的信息教学方式解决普通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应的生理学知识和研

究进展。依据职业岗位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检验标准等。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一)职业素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农村居民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不怕苦累、爱岗敬业,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1。具备正确描述人体分布和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以及毗邻关系。 2。具备全身主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及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3。具备人体器官的组织结构和胚胎发育概况的基本理论。 4。具有在活体能够识别重要体表标志,辨认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的能力. 5。具有熟练的解剖操作技能,能够系统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正常形态能力。 6.具有按系统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够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专业本科四年制使用) 前言 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 nursing)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及的社会科学、信息学科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老年期的心身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特点与预防的学科,是老年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老化的概念和理论、老化对老人身体、心理、社会的影响、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人健康促进和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护理。 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以殷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老年护理学以及自编讲义为主要参考教材。 课程总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见习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老年护理学概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人口老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应对措施; 2.了解老年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3.熟悉世界人口老化的特点; 4.熟悉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研究的内容; 5.掌握三种老年人年龄划分的标准; 6.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老化社会的标准; 7.掌握中国人口老化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1.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人口老龄化的定义、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老化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2.老年学研究的内容: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 第二章老化理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细胞损耗理论、分子串联理论、脂褐质和游离放射理论、神经内分泌理论; 2.了解持续理论、次文化理论、社会环境适应理论; 3.熟悉基因理论、免疫理论; 4.熟悉自我概念理论; 5.熟悉活跃理论、角色理论; 6.掌握长寿和衰老理论、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7.掌握人的需求理论、人格发展理论; 8.掌握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之间的关系; 9.掌握隐退理论、年龄阶层理论;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 【教学内容】 一、老化的生物学理论:基因理论、细胞损耗理论、免疫理论、分子串联理论、脂褐质和游离放射理论、神经内分泌理论、长寿和衰老理论、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二、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人的需求理论、自我概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 三、老化的社会学理论:隐退理论、活跃理论、持续理论、次文化理论、年龄阶层理论、社会环境适应理论、角色理论、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学习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目的要求】 1. 了解老年人体格检查的步骤; 2. 熟悉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