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乐宫壁画艺术鉴赏

永乐宫壁画艺术鉴赏

永乐宫壁画艺术鉴赏
永乐宫壁画艺术鉴赏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鉴赏

摘要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三清殿和纯阳殿中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其艺术特色首先表现为道教思想与永乐宫壁画的完美融合,其次是永乐宫壁画科学技术理论的运用,最后是色彩艺术的运用。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世界壁画史上的奇葩。

关键词:艺术鉴赏永乐宫壁画《朝元图》色彩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县,是一组集元代绘画、建筑、雕塑于一体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其中最具艺术价值的首推大型精美壁画,它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甚至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总面积有960平方米,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这些精美的壁画,不仅画技高超且题材丰富,在经历了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壁画色彩的辉煌气势仍不减当年。三清殿和纯阳殿是永乐宫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三清殿是主殿,是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的《朝元图》,同时还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成了元代道教艺术最引人注目的一章,《朝元图》的面积有400多平方米,人物形象总计286个。画师以流畅而刚劲、简练而严谨的线条刻画出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线条疏密有致且刚柔相济,是按照这些形象的不同年纪、不同表情、不同性格进行逐一罗列的,形象变化多样且无一雷同,创造了和谐的韵律以及装饰性的效果。

答案--中国美术史试题4套汇总

中国美术史试题库(4套)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2分,20分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B )。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D )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3、《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C )。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4、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B )。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5、“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C )。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6、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D )。 A、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7、阿房宫是( A )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 A.秦代 B.汉代 C.东周 D.战国 8、霍去病墓的主题雕塑是( B )。 A.《避邪》 B.《马踏匈奴》 C.《羽人骑天马》 D.《牵牛像》 9、《读碑窠石图》作者是( A )。 A.李成 B.范宽 C.许道 宁 D.燕文贵 10、《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 D )。 A.周昉 B.黄荃 C.周文矩 D.顾闳中 11、徐悲鸿国画代表作品是( A )。 A.《愚公移山》 B.《松影瀑声图》 C.《水声山色图》 D.《百寿图》 12、六朝时期谢赫所著的( A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美术史论专著,在画史上享有不朽的声誉。 A《古画品录》B《叙画》C《历代名画记》D《画山水序》 13、王蒙的山水常用(A )皴。 A牛毛 B披麻 C豆板 D解锁

艺术学概论《作品赏析》.

(一)绘画艺术 1、《清明上河图》 我国北宋绘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北宋宫廷画家。该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作品采用长卷形式,运用了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技法,分三段展现了汴京郊野、汴河码头和热闹的街市。画中人物500多个,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该作品是研究北宋人文、地理、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2、《洛神赋图》 我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作品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接近的惆怅。全图采用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方法,展示了从曹植见到洛神,直到洛神离去,曹植返回的整个过程,反映了人物或欢乐或哀怨的情调,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洛神赋图》标志着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 3、《游春图》 我国隋代绘画作品,该画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作者展子虔是一名贵族士大夫出身的专业画师,被称为“唐画之祖”。《游春图》以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构图境界阔大。它超越了以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草创阶段,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时期。此图的用笔和设色相当工细,采用的是勾线立骨、青绿填色的技法,色彩清丽典雅,富有装饰感。 4.《步辇图》 我国唐代人物画作品,作者阎立本,唐初著名的人物画家,出生于书画世家。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等作品传世。该画作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乘步辇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画中对每个人物进行了细致人微的描写,变化丰富,技法精湛。是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5、《父亲》 我国油画作品,1980年创作,作者罗中立,1948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父亲》表现了一个端起碗要喝水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都相当深刻。该作品采用特写构图,对老农头像的面部作了极为精细的刻画。作品面世后,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艺术家们评价《父亲》是“从艺术的天国向现实的复归”。该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被视为伤痕画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品。 6、《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作者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时期早期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最后的晚餐》画作构图以耶稣为中心,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犹大、圣·约翰、小雅各等门徒的神情各异,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幅画体现了画家精湛的创作技巧,它与祭坛画《岩间圣母》、肖像画《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一生的三大杰作,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7、《夜巡》 荷兰现实主义油画名作,创作于1642年。作者伦勃朗,在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是最伟大的荷兰画家。该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艺术家把富于戏剧性的历史画因素引入其中,对荷兰群像画的程式进行了大胆改造,它采用了接近于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使两个主要人物处于照明的中心,显得很突出,是激越、亢奋、追求动感的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代表。 8、《马拉之死》 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布面油彩,1793年创作。作者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先驱。作品描写了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领导人之一马拉遇害的情景: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已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马拉左手拿着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位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画家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得比较单纯、色彩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

影视艺术的鉴赏

影视艺术的鉴赏 影视艺术鉴赏——影视接受的美学 ?影视接受美学广义上讲所有观众为主题的社会轰动,包括一般的―看电影‖、艺术层面的影视鉴赏以及具有社会功能的影视批评。 ?狭义上讲: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观众能动地将影视作为艺术的影视艺术鉴赏行为。 ?影视艺术诞生的短短百年时间里,看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最普遍、最平常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习惯。 ?众所周知,电影的真正诞生就是以观众的出现为标志的。 ?观众是影视艺术鉴赏的主体。 ?作为影视鉴赏理论中的影视的接受美学,也就是影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又是观众伴随着复杂心理活动和情感活动的审美再创造过程,它是鉴赏主体和鉴赏客体间的情感对话和精神遇合。 ? ?影视艺术鉴赏的不同向度与不同层次 ?由于艺术的创作风格不同,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银(屏)幕美。大致可分为:影屏幕上的造型美和动态美,纪实美和梦幻美,凝练美和冲淡美,人情美和哲理美四大类型。 ?对于观众而言,影视艺术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 ?每个读者的感觉方式与人生经验各不相同,因此当人们以各自独特的心灵去感悟艺术时,必然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 ? ?鉴赏主体——观众的个性心理结构决定了影视鉴赏不同取向和不同层次。 ?这里所说的个性心理结构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积淀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知识素养、气质秉赋、兴趣习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审美心理模式。 ?一个人观察、欣赏事物总是带着一定情感,怀着一定情趣,并且无形中也受到了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的制约,由于情感、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不同,对事物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以及对这些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感情态度也就有了差别。 ?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影视鉴赏的取向和层次也有很大的影响。 ?影视艺术欣赏具有感受的直接性、生动性和广泛性。 ?影视欣赏依据影视艺术的基本性质,又有自身的欣赏特点。 ?影视艺术欣赏对象具有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欣赏的特点。 联想,是指审美活动中因感官接触到某一事物而引发联系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影视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更是利用了人类喜爱联想的天性。 接受美学-影视审美心理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联想构成了蒙太奇的 心理基础,正由于人类具有联想的心理功能,可以通过联想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领悟出内在的意蕴和哲理,才使得影视中的蒙太奇具有了神奇的魅力。 ?被称为―通感‖的心理现象,也可以看作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感‖,就是指五官感觉中互相挪移,各感官交互为用、互换官能的感受领域。 ?想象,是指人在反映事物时,能够超越感知对象的现实存在,在记忆基础上实现表象的再现、组合和改造。 ?情感,是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所结成的关系的反映和评价,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文学作品鉴赏阅读_野菊花

文学作品鉴赏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野菊花 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 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几番秋雨秋风秋霜。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的呼唤, 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了开放的拓展的金旗, “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 脸儿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唤醒,一齐把眼 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 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乐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却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 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当霜雪卷藏这幅宏篇巨构时,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而求索”的浩歌凝结在心,待时以串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簇; 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 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 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 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 的震颤回荡在心…… 1.在第四段,作者说:“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 的活泼,琵琶古典《十面埋伏》的壮烈”,请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 2.联系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野菊花的野性? 答: 3.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 震颤。 (2)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的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 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答:(1)

设计艺术鉴赏-试题

一单选题。 1.德国1919年由格罗佩斯创建的________艺术学院,被认为是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象征。( ) A 包豪斯 B 乌尔姆 C 芝加哥 D 柏林 2. 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贞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平面设计这个词,来自________英文一词( ) A. Design Automation B. Product Design C. Graphic Design D. Planed Design 3. 20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籍装祯、商品包装、广告等设计取得好的的业绩、()的现象是当时一大特色 A 插画家同时也是设计家 B 设计家同时也是商家 C 美术家同时也是设计家 D 美术家同时也是商家 4. ()设计北京香山饭店 A 梁思成 B 贝律铭 C 杨廷宝 D 吴良镛 5. 市面上的电脑3D动画软件中高档的有()和hunidi等 A 3dsmax B softimage C lightwave D maya 6.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正确的是() A 加强环境整体设计是核心 B 以人为本为基本 C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原则 D 室内设计必需结合室外设计 7.家具设计师(),1959年采用玻璃纤维设计出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蛋形椅和天为他的代表作,并且直接引发了60年代新风格的出现 A 阿纳·雅各布森 B 马特·斯坦 C 汉斯·魏格纳 D 沃尔特·格洛皮乌斯 8. 从()时起,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自发的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运动 A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立 D 改革开放 9. 环境设计艺术包括室内设计室外设计 A 展台设计 B 展示设计 C 展览设计 D 展现设计 10.元代的工艺美术,其中在染织工艺中较有成就的是(),即在丝织物中采用加金技术,这是元代的特色。 A 搀杂 B 糅合 C 织金 D 纺金 11. 钧窑() A 鼎盛于五代 B 窑址在河南禹县 C 器物施雕釉 D 以偏刀著称 12. 在整个十九世纪,()一直是人们讨论设计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焦点。 A 机械化 B 蒸汽机 C 交通工具 D 发电机

永乐宫壁画鉴赏

永乐宫壁画鉴赏 摘要: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三清殿和纯阳殿里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它的题材、构图、造型、线描、晕染技巧以及多种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创造出了一系列形神兼备,高贵华美,灵活飘逸,奔放飞扬的艺术形象。其艺术特色首先表现为道教思想与永乐宫壁画的完美融合,其次是永乐宫壁画科学技术理论的应用,最后是色彩艺术的应用,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世界壁画史上的奇葩。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艺术鉴赏;色彩艺术;《钟离权度吕洞宾》 永乐宫艺术灿烂辉煌,蕴含着显著美学风格,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 一绘画特点 严谨、流畅又刚劲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按不同的年龄、性格特征和表情变化,多样而不雷同。线条的组织疏密有致,在刚柔相济的变化中,创造了和谐的韵律感和装饰性效果。辉煌灿烂的色彩效果,是永乐宫壁画艺术的又一特征。汉代刘熙《释名》曰:“画,挂也,以色彩挂物像也。”表明色彩一开始就是构成中国绘画的形式语言之一。壁画具有绘画最一般的规律,诸如平面性、构图、色彩、造型等因素。其中色彩最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审美功能,具有艺术的高度、技法的难度和理论的深度。永乐宫壁画以它精彩的色彩应用,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杰出代表,反映出我国传统绘画在色彩艺术领域发展的高度。 二赏析《钟离权度吕洞宾》 道教神仙吕洞宾可谓家喻户晓。他在道教中地位很高,被全真教奉为纯阳祖师,同时,他自己和托其名的道教著述也非常多。他不仅是传说中的神仙,更是对道教修行有实际贡献的道士。他的传说起于宋,盛于元,并且频频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出现。山西芮城永乐宫纯阳殿现在就存有一套关于吕洞宾的道教壁画,由晋南著名画家朱好古及其门徒绘制于1358年。 纯阳殿内壁画共有203平方米,是一个安排严谨的道教叙事整体。在大殿的东、西、北面有《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是从吕洞宾诞生,到钟吕传道,神游显化的画传,共52幅,每幅均有榜题,榜题近三分之二直接引自《妙通记》。南壁东西两侧为《道观斋供图》和《道观醮乐图》。殿北部有一神坛,神坛上原有吕洞宾塑像,现已被毁。神坛后有一扇面墙,著名的《钟离权度吕洞宾图》就绘于此墙上,描述的是吕洞宾于暮春游沣水之上,遇钟离权而被度化入道的情景。

设计基础(10177)大纲考点复习题《设计艺术鉴赏》

设计基础(课程代码:10177)考点复习大纲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设计艺术鉴赏》(湖南大学出版社)焦成根编著 第一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点第二部分考试有关要求附录:题型举例 重点章节 教材的第二、三、五和六章是考核重点。第二章是论述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现代设计艺术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便于实践。第三、五和六章分别对设计艺术的主要门类: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三门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和作品鉴赏分析,这几部分是设计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鉴赏这些作品也能够掌握整个设计艺术的概貌。 次重点章(第七章)和一般章(第一章) 第一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一般章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设计基础的导论。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设计鉴赏这门课的性质及研究范围;掌握设计艺术的鉴赏的特点以及艺术设计美的分析。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是本章的重点。 考核要求 一、艺术鉴赏的特点 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1,2,设计与艺术紧密联系,设计逐渐成为独立学科 (3,技术是一种方式手段与过程,而艺术不仅是一种方式手段与过程,还是艺术品与艺术现象 (4,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技术与艺术在不断整合。 2. 领会: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 P4 答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 艺术欣赏的特点 1,形象性,是具体的,感性的。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三大统一 2,主体性,审美感受的个性差异 3,审美性,是人工创造与审美价值的双重表现 设计艺术鉴赏特点 1,设计艺术联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所以鉴赏时要同时注意其功能性与美观 2,与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力密切相关 3,融实用性与观赏性,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二、设计艺术鉴赏的方法 l. 识记:设计艺术美的特点:功能美、形式美、文化美P7 例图

人美版美术8年级下册 1绘画的多元化 教案设计设计

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课题:《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类别:欣赏课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指导思想 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因而,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各种形式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有所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普通知识。 2、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域,以及不同流派艺术的介绍、欣赏与综合分析为主线,试图对艺术多元化形成的原因和对

多元化的立场取向进行探索。 3、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了解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面貌,就像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字一样。了解绘画作品独特的思维艺术创作主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以及同时期同民族地域不同流派绘画作品的欣赏,充分体会艺术的多元并存特点,并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同的艺术流派之间的差异。 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二、教学方法:

艺术欣赏论述题

《艺术欣赏》期末复习题 考试说明 1、本课程的考试是考核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对艺术欣赏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应用所学知识与理论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 2、本课程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3、期末考试以开卷的方式进行,时间为90分钟。 4、考试内容与教学要求层次的比例大致为:了解和认识的内容占35%,掌握的内容占40%,理解分析的内容占25%。 5、考试的题型大致包括:填空(10)、选择(10)、判断(10)、简答(30)、分析(40)。前四类题目覆盖大纲的内容,分析则限于大纲中要求深入理解掌握的内容。 1、结合你的欣赏实践,说明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愉悦产生的原因。(教材10——11页)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所产生的愉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对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发现 艺术本身的的美不仅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的精粹,而且凝聚着艺术家的心灵美和精湛的技巧;欣赏者面对一件精美艺术品的“拍案叫绝”,既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是对欣赏者自身审美能力的肯定。 ②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尽管艺术形象规定了欣赏中认识活动的基本倾向和范围,但欣赏者总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感受艺术形象,理解作品的意蕴;欣赏者在艺术形象的诱导下,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驰骋想象,深化情感体验,使艺术形象的生命在欣赏活动中显得更加活跃和丰富,仿佛欣赏者与艺术家在一起共同创造;由于欣赏者的想象各不相同,因此,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比作品更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甚至可以用艺术的审美眼光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和体验人生。 2、怎样理解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它和艺术家的创作有何不同? 艺术欣赏既是对艺术作品中的美的一种发现,又是欣赏者的一种再创造。 ①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 首先要有艺术形象,要有蕴含在艺术形象中的艺术的美。 ②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接受 艺术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而且凝聚着艺术家的感情。但艺术形象中的意蕴常常含而不露。为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③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想象不仅伴随着表现形式的种种探索,而且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使头脑中的意象变为可供欣赏的客观对象,而欣赏者在“再创造”中,通过想象形成头脑中的意象后,勿须转化为客观的作品; 艺术欣赏中的想象虽然受艺术形象的制约,却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内容。 3、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始终离不开具体形象和情感体验;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欣赏者的个性、性格、趣味、爱好等,常常促使他对某种艺术风格、形式的偏爱,同时也常常左右其主观评价;而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相对来说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体现出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4、怎样提高艺术审美力? ①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欣赏能力 多看多听多研究,有比较就有鉴别,形成鉴赏的敏捷性。如《文心雕龙》所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同时,最好还能有一些创作的实践。 ②把握各种不同艺术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彭吉象编著《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彭吉象《艺术概论》核心笔记 1.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第二种,“主观精神说”。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审美性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2)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3)艺术起源于“表现”。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4)艺术起源于“巫术”。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 5.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2审美教育作用。特点①以情感人②潜移默化③寓教于乐3.审美娱乐作用力。 6.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7.“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特征: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8.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

美术鉴赏课后作业答案

1.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语言载体 2.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后印象派 3.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埃斯泰克的海湾》 4.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5.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6.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元代 7.俑最早的用途是()。陪葬 8.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六君子图》 9.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10.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错 11.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毛主席去安源》 12.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The Story of Art》 13.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行为艺术 14.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15.《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 16.雕塑最早产生于()。旧石器时代 17.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自然 18.在中国是发行量最大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书是()。《中国美术简史》 19.雕塑的产生、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20.“美术”一词源于古代文言文。()× 21.在18世纪,Charles Batteaux将艺术划分为()和“美的艺术”两大类。实用艺术 22.哲学家D'Alembert列举的“fine art”不包括以下哪类?()哲学 23.从()开始,“书画”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语。()宋代 24.在《牛津艺术词典》中,对“fine art”的释义是“实用艺术”。()× 25.“艺术”一词在汉代文学中就已出现过。()√ 26.传统艺术的核心是()。绘画 27.人民大会堂里的画作,多以()类为主。山水 28.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 29.西方的传统绘画主要以油画为主。()√ 30.中国绘画按照绘画体裁进行分类,可分为山水、花鸟、鬼神三大类。()× 31.书法从()开始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设立。 20世纪80年代 32.中国现存的雕塑多与()有关。宗教人物 33.与我们日用、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是()。工艺美术 34.《阿凡达》是运用手绘技术制作出来的。()× 35.装置艺术是场地、材料和情感的综合展示。()√ 36.科学家在非洲发现的制作颜料的作坊,距今已有()的时间。10万年 37.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借鉴了以下哪种艺术形式?()非洲木雕 38.在中国绘画中,()颜色的颜料一直十分难寻。蓝色 39.当代艺术是一个时间概念。()× 40.在艺术的起源说上,有人认为原始艺术的产生与巫术有密切联系。()√ 41.关于艺术的起源,学者们提出了实践技术、()和原始巫术三类起源理论。审美需要 42.中国现存的壁画主要分布在()地区。西部地区 43.距今25万-30万年前的雕塑以表现()为主。女性人体

艺术欣赏论述题3

四、简答(30分) 1. 简述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与艺术家的创作的区别。(《导学》P27) 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与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 (1)创作中的想象需要物化,欣赏中的想象不需要物化。 (2)创作中的想象需要制约,欣赏中的想象要突破制约。 (具体阐述见《导学》P27) 2. 简述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导学》P31) 建筑的精神属性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的层次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为安全感和舒适感;中间层次体现为美观,重在“悦目”;最高层次则要求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表现出一种有倾向性的情绪,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重在“赏心”。 所有这三个层次,都可以纳入广义的“建筑艺术”范畴,但对不同的建筑来说,有的只具有第一层次,更多的上升到第二个层次,只有为数甚少的建筑才同时拥有这三个层次的意义。(教材P15) 2、简述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几种类型。(《导学》P44) 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画坛一直进行着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讨论。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几种类型 ①以古开今型——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很好的消化、吸收传统绘画的精华,大胆突破,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如齐白石把写意花鸟发展为大写意(《荷花》);黄宾虹的山水在多变用墨上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拟笔山水》);潘天寿的花鸟在结构上、在笔法上都有自己的风格(如《荷花》)。 ②中西融合型——吸收外来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如徐悲鸿的素描《双马》《人体素描》《山鬼》;林凤眠的《静物》在光线、透视、色彩上很有特色。 ③师法自然型——更加注意面对自然和现实生活,在写生中获得独特感受和认识,以及属于自己的表现方法。如李可染的《山水》《山村飞瀑》。 五、分析(40分) 1.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所产生的审美愉悦主要来自哪几方面?试根据你的欣赏经验加以说明。(P10~11,《导学》P28)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所产生的审美愉悦主要来自两方面: (1)对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发现。艺术本身的美不仅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的精粹,而且凝聚着艺术家的心灵美和精湛的技巧;欣赏者面对一件精美艺术品的“拍案叫绝”,既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是对欣赏者自身审美能力的肯定。 (2)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尽管艺术形象规定了欣赏者的感觉、想象、体验、理解等认识活动的基本倾向和范围,但欣赏者总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感受艺术形象,理解作品的意蕴;欣赏者在艺术形象的诱导下,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驰骋想象,深化情感体验,使艺术形象的生命在欣赏活动中显得更加活跃和丰富,仿佛欣赏者与艺术家在一起共同创造;由于欣赏者的想象各不相同,因此,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比作品更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甚至可以用艺术的审美眼光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和体验人生。 (要根据你的欣赏经验加以说明, 欣赏经验的阐述约占总分的一半,学生所答在某一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予高分,亦可打破上述评分比例的规定) 2.以《夜间星辰》为例,说明凡·高所开创的绘画风格。(P45,《导学》P40) 凡?高的《夜间星辰》使用短线笔触组成激荡旋转的宇宙,十一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近景的柏树像撕裂燃烧的一座哥特式教堂。这幅画不去画夜的幽暗与沉静,却用亮丽的色彩和浪花追逐般的线条,来突现吐纳星月的流云。

《艺术学概论》综合复习题 参考答案---打印

艺术学概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 1. 艺术体验 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3. 形象思维 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4. 灵感 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9. 综合形象 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中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10. 艺术意蕴 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11. 典型 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12. 意境 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25. 旋律 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 26. 和声 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此外,复调、曲式、调式、调性,以及速度、力度等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也都是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共同将乐音在时间中展开来塑造出音乐形象。 32. 蒙太奇 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四、问答题 2、简述艺术的主要特征。 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尔雅美术鉴赏2016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1.0 分 A、 威尼斯画派 B、 抽象画派 C、 后印象派 D、 海上画派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以下关于可见光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1.0 分 A、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 B、 可见光是一种超声波 C、 可见光是一种机械波 D、 可见光是一种声波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关于艺术的起源,学者们提出了实践技术、()和原始巫术三类起源理论。0.0 分

意外发现 B、 情绪宣泄 C、 审美需要 D、 日常记事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4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作品在创作完成后被()所收藏。1.0 分 A、 埃里·布罗德夫妇 B、 布莱克夫妇 C、 尤伦斯夫妇 D、 陈泰铭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乐山大佛在古代除了其本身的宗教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1.0 分A、 防地震

防御塔 C、 治水 D、 净水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以下不属于“元四家”的人是()。1.0 分 A、 吴镇 B、 黄公望 C、 倪瓒 D、 唐寅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中国从()开始建造四大天王的神像了。1.0 分A、 宋代 B、 元代

明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陵墓前大型雕塑位于以下哪个陵墓?()1.0 分A、 溥仪墓 B、 黄忠墓 C、 武则天墓 D、 霍去病墓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徐渭的《墨葡萄图》运用的是以下哪种绘画手法?()1.0 分 A、 工笔花鸟 B、 白描 C、 水墨写意

版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照相机是根据()的活动原理制作的。1.0 分A、 鹰眼 B、 苍蝇眼 C、 人眼 D、 蜘蛛眼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1.0 分A、 《蒙娜丽莎》 B、 《岩间圣母》 C、 《最后的晚餐》 D、 《埃斯泰克的海湾》

美术鉴赏梵高作品赏析教程文件

美术鉴赏梵高作品赏 析

美术鉴赏梵高作品赏析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

永乐宫壁画赏析

永乐宫壁画赏析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它座落在山西省平陆县黄河北岸。 永乐宫壁画赏析(上)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的四周和神龛内外都绘满了壁画,全部面积有403.34平方米,好像一条巨大的浮雕带,环绕着整个大殿。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三清殿壁画所描绘的是道教神仙朝元的盛况。在东、西、北三壁及神龛的左右两侧,分别画有8位身高3米的主神。围绕主神,二百八十余位神仙重叠地排成四层,组成长长的行列。在神仙行列中,有肃穆庄严的帝君,仙风飘逸的仙伯、真人、神王,有威武骠悍的元帅、力士,有清秀美丽的金童玉女,他们有的对话,有的倾听,有的顾盼,有的沉思,场面宏伟庄严真切,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壁画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充分地体现了传统中国绘画的特点。画师以简练而严谨、流畅而刚劲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按不同的年纪、性格和表情,变化多样而不雷同。线条在疏密有致的组织中,刚柔相济的变化中,创造了和谐的韵律和装饰性效果。壁画色彩除了主神衣服用绯红和堆金沥粉以外,全画以青绿为主,表现了理想中神的庄严和清静。二百八十多位神仙组成八组,在统一中求得

变化,以免单调平板,显示了作者高妙的构图技巧和匠心。 永乐宫壁画与宋代壁画名家武宗元所作的《朝元仙杖图》是一脉相承的,神仙的形象和线条表现的方法具有一定承传关系。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向前行进的神仙行列,而前者是朝拜时的静止状态。一是动中求静,一是静中有动。 永乐宫内除三清殿主殿以外,还有无极门、纯阳殿、重阳殿。殿内也绘有壁画。纯阳殿壁画创作的时间比三清殿壁画晚三十余年,所描绘的是吕洞宾一生经历的故事,由连续性的52幅组画组成。其中每幅约16平方米,画中内容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有宫殿、园林、山野、街市,九流三教,山水人物,可谓包罗万象。重阳殿壁画描绘的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故事,构图及画风与纯阳殿相近,由49幅连续性的画面组成,各部分之间以山、石、云、树相隔。永乐宫内璧画的总体面积达873平方米。内容丰富,技巧精湛,是对唐宋人物画的继承与发展。所表现的虽是神话故事,但形象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富有个性的。对于署名为马君祥、马七、张遵礼等这些普通的民间画工,虽然不见于画史的记载,但他们的作品将永远记录在中国绘画史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