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辅—--儿科学习指导和习题集

教辅—--儿科学习指导和习题集

教辅—--儿科学习指导和习题集
教辅—--儿科学习指导和习题集

第一节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目的与要求】

熟悉儿科学研究的范围。

【内容要点】

1.儿科学的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儿科学的范围①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性能力;②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努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③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等;④研究儿童各种疾病康复的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儿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

第二节儿科学的特点

【目的与要求】

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内容要点】

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总体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因此无论是对健康状态的评价,还是对疾病的临床诊断都不宜采用单一标准衡量。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可以表现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较严重损伤的转归为自然改善或完全修复。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意外,容易因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及干预。儿科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几童的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详见教材)。

【内容难点和注意点】

1.由于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因此其生理和临床特点都体现出了变化和个体差异,注意儿童不是成人的简单缩影。

2.同一种临床表现或体征,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常有着不一样的病因。如:惊厥在新生儿首先考虑产伤、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个月以内应考虑婴儿手足搐搦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6个月~3岁多为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岁以上的无热惊厥则以癫痫常见。

第三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目的与要求】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内容要点】

小儿的生长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动态变化,是一个既连续又有一定阶段性的过程。根据解剖、生理、病理等特点,可将小儿年龄划分为7个时期。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正常共40周。此期应加强孕期保健及胎儿保健。

2.新生儿期从出生脐带结扎到28天为新生儿期。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为围生期。这个时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应强调围生期保健,重视优生优育。

3.婴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此期为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应按计划免疫程序做好预防接种,预防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

4.幼儿期1岁至满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活动和接触范围扩大,应注意防止意外伤害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为学龄前期。此期体袼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智能发

育更加迅速,求知欲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

6.学龄期从6~7岁至12~14岁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旺盛,是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关键时期。

7.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此期是第二次生长高峰,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应重视青春期保健、心理卫生和正确的性知识教育。

第四节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目的与要求】

了解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内容要点】

祖国医学儿科的发展。

1943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建立,是一部重要的儿科学参考书。

19~20世纪儿科学的发展和影响;我国政府重点防治的四病:小儿肺炎、腹泻、营养性贫血和佝偻病。

21世纪儿科学的发展:①政府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②扩大了儿科学的对象(从过去的0~14岁扩大到孕期~18岁);③儿科的疾病谱正发生变化;④医学模式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现代医学模式转换。

【内容难点和注意点】医学模式转换对儿科学学习、实践的启示和要求。

一、选择题

(一)Al型题(答题说明:每道题下面有A、B,C、D、E共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新生儿期的定义为:

A.自出生脐带结扎起到满1个月B.自出生脐带结扎起到满7天

C.自出生脐带结扎起到满28天D.自出生脐带结扎起到满15天

E.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

2.我国政府重点防治的四病是:

A.小儿肺炎、腹泻、白血病和佝偻病

B.小儿肺炎、先心病、营养性贫血和佝偻病

C.小儿肺炎、腹泻、营养性贫血和软骨病

D.小儿肺炎、腹泻、营养性贫血和甲低

E.小儿肺炎、腹泻、营养性贫血和佝偻病

(二)Bl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组问题共用题前列出的A、B、C、D、E共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新生儿时期B.婴儿时期C.幼儿时期

D.学龄前期E.青春期

1.上述小儿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2.上述小儿各年龄阶段,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3.上述小儿各年龄阶段,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时期:

(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紊乱

B.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C.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D.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完善

E.第二性征出现

4.学龄期儿童的主要特点是:

5.婴几期的主要特点是:

6.青春期的主要特点是:

二、名词解释

1.围生期。

三、问答题

1.试述儿科学的特点。

2.小儿各年龄分期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C 2.E

(二)Bl型题

1.B 2.A 3.C 4.D 5.A 6.E

二、名词解释

1.围生期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的时期。是胎儿经历分娩、生命遭受最大危险的时期;此期死亡率最高,应强调围生期保健,重视优生优育。

三、问答题(答案仅为要点,需结合相关知识进行阐述)

1.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总体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意外,容易因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儿科学特点具体主要表现在儿童的解剖特点、生理生化特点、病理特点、免疫特点、诊断特点、治疗特点和预防特点等。

2.小儿的生长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动态变化,是一个既连续又有一定阶段性的过程。小儿年龄分为7个时期,各期有不同特点。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正常共40周。此期应加强孕期保健及胎儿保健。

(2)新生儿期从出生脐带结扎到28天为新生儿期。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又为围生期。这个时期发病率和兀亡率最高,应强调围生期保健,重视优生优育。

(3)婴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此期为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应按计划免疫程序做好预防接种,预防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

(4)幼儿期1岁至满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活动和接触范围扩大,应注意防止意外伤害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为学龄前期。此期体格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智能发育更加迅速,求知欲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

(6)学龄期从6~7岁至12~14岁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旺盛,是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关键时期。

(7)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此期是第二次生长高峰,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应重视青春期保健、心理卫生和正确的性知识教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2.熟悉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内容要点】

1·生长发育概念生长指器官、系统和身体的长大,是量的增加。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质的改变。两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故统称为生长发育。

2.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近及远、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同时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各器官发育不平衡及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等规律。

3.影响发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遗传、性别、营养、生活环境、疾病及孕母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发育规律及骨骼和牙齿发育的特点。

2.熟悉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评价指标及评价内容。

3.了解青春期体格生长发育的特点。

【内容要点】

1·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长(高)、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及指距等;体重、身高的推算公式;各指标测量方法和临床意义。

2.骨骼(颅骨、脊柱、骨化中心)和牙齿的生长发育及临床意义。

3.青春期出现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4.体格生长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准确的测虽用具及统一的测量方法、定期纵向观察、参考人群值等。

5.体格评价的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匀称性。

第三节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规律。

2.熟悉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特点。

3.了解小儿心理活动的发展与心理测试的主要方法,包括能力测验及适应性行为测试。

【内容要点】

1.神经心理发育包括感知发育(视感觉、听感觉、味觉及嗅觉、皮肤感觉)、运动发育(平衡及大动作、细动作)、语言发育、神经反射发育及心理活动的发展。

2.心理活动包括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性格等。

3.能力测试包括筛查性测试(丹佛发育筛查测试、图片词汇测试、绘人测试、入学合格测试)及诊断性测试(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盖泽尔发育量表、斯坦福一比奈发育量表、韦氏发育量表)。

4.适应性行为测试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适用于6个月~15岁小儿社会生活能力的评定。

一、选择题

(一)Al型题(答题说明:每道题下面有A、B、C、D、E共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发育最晚的系统为:

A.神经系统B.淋巴系统C.运动系统

D.生殖系统E.心血管系统

2.测得上臂围可以初步评价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似下哪一数据属于营养中等:

A.15cm B.14cm C.13cm

D.12cm E.llcm

3.儿童时期增长迅速,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渐降至成人水平的系统为:

A.淋巴系统B.神经系统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E.呼吸系统

4.第一颗恒牙长出的年龄一般在:

A.5岁B.6岁C.7岁

D.8岁E.4岁

5.前囟闭合的时间为:

A.7~10个月B.1~1.5岁C.1.5~2岁

D.2.5~3岁E.6个月

6.3岁时腕部骨化中心有:

A.3个B.1个c.4个

D.2个E.5个

7.握持反射消失的时间为:

A.1~2个月B.2~4个月c.9个月~1岁

D.5~6个月E.1~2岁

8.上部量是指:

A.头顶至脐上的距离B.头顶至脐下的距离

c.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D.头顶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

E.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距离

9.头围与胸围交叉的时间为:

A. 0.5岁B.1岁c-2岁

D.4岁E.3岁

(二)A2型题(答题说明:每一道题下面都有A.B、C、D.E共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婴儿体重4kg,前囟1·5cmXl. 5cm,后囟o.2cm,能微笑,最接近的年龄为:A.7天内B.2个月c.4个月

D.6个月E.1个月

2.体重9kg,身长75cm,头围46cm,最可能的月龄为:

A.5个月B.8个月c.10个月

D.12个月E.24个月

3.2岁小儿正常的体格发育应达到以下哪一项指标:

A.体重.l2kg B.身长75cm c.头围46cm

D.出牙6颗E.腕部骨化中心4个

4.男,4个月,因发热、呕吐三天住院。住院时体格检查,需测量前囟大小,应以何种长度表示:

A.二对角连线长度B.相邻=边长度

c.二对边中点的连线长度D.二对边中点连线的112长度

E.囟门四边线长度相加除4

5.男,8天,出生体重3.okg,现体重降至2.7kg,医生诊断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下列哪一项符合生理性体重下降的特点:

A.发生于生后24小时以内B.主要由呕吐、腹泻所致

c.均伴有发热D.体重下降达出生时体重的10%以上

E.体重在出生后10天内恢复

6.男,5岁,因身材矮小来诊。矮身材的诊断标准应为同性别、同年龄身高的

A.P25以下B.P30以下

c.参考值均数减1个标准差D.参考值均数减1~2个标准差

E.参考值均数减2个标准差以下

(三)B1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组问题共用题前列出的A、B、C、D、E共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抬头稳B.伸手取物C.独坐稳

D.独走E.双脚跳

1.4个月应出现的动作:

2.8个月应出现的动作:

3.1岁应会的动作:

(4~7题共用备选答案)

A.生后2~3个月B.3个月C.6个月

D.1岁 E.1岁~1岁半

4.后囟关闭最迟年龄:

5.出现脊柱第一弯曲年龄:

6.出现脊柱第二弯曲年龄:

7.出现脊柱笫三弯曲年龄:

(四)A3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试题。请根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试题下面的A、B、C、D、E共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3题共用题干)

为3个月正常婴儿作体格检查:

1.其抬头动作是:

A.竖直抱时不能抬头B.俯卧位时鼻及口腔不能离开床面

C.直抱时能竖头并能左右转动D.俯卧位时以肘支撑上半身,抬起头及胸部

E.俯卧位时抬头,两手支撑,并左右旋转头部

2.其语言能力有:

A.自发喉声B.能发两个字的重复音节“爸爸、妈妈”

C.能发单音词如“爸”、“妈”D.只能哭、喊,无其他语音

E.只能哭、喊,逗引不会笑

3.对母亲的辨认能力是:

A.不认识,不注视人脸B.不能辨认,但经常注视人脸

C.能辨认,有高兴情绪D.除母亲外不要别人

E.见到母亲表示高兴,伸手要求抱

(4~7题共用题干)

母亲带1岁正常男孩进行体格检查:

4.测得的头围应是:

A.38cm B.40cm C.46cm

D.48cm E.50cm

5.身长约为:

A.75cm B.70cm C.65cm

D.60cm E.85cm

6.其体重可达:

A. 13~14kg

B.11~12kg

C.9~lOkg

E.7kg以下

D.7~8kg

7.乳牙应有:

A.2颗B.3颗C.6颗

D.12颗E.10颗

(8~10题共用题干)

某男婴,前囟o.8cmXl. Ocm,头围43cm,乳牙4颗:

8.该男婴的可能年龄为:

A.3个月B.4个月C.8个月

D.12个月E.15个月

9.下述反射哪项已不存在:

A.腹壁反射B.提睾反射c.巴氏征阳性

D.跟腱反射E.拥抱反射

10.如果作左手腕部X线摄片,可显示骨化中心数为:

A.0个 B 1个C.2个

D.3个E.4个

二、名词解释

1.生长发育

2.生长速度

三、问答题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举例说明小儿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3.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4.体格生长评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_D 2.C 3.A 4.B 5.B 6.C 7.B 8.C 9.B

(二)A2型题

1.B2.D 3.A 4.C 5.E 6.E

(三)B1型题

1.A

2.C

3.D

4.A

5.B

6.C

7.D

(四)A3型题

1.C

2.A

3.B

4.C

5.A

6.C

7.D

8.C

9.E10.C

二、名词解释I

1·生长指器官、系统和身俸的长大,是量的增加。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质的改变。两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故统称为生长发育。

2.对某一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量(纵向观察),获得的该项指标在某一年龄阶段的增长值即是该项指标的生长速度。

三、问答题(答案仅为要点,需结合相关知识进行阐述)

1.①由上到下规律;②由近及远规律;③由初级到高级规律;④由简单到复杂规律;

⑤由粗到细规律。

2.小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早晚、快慢不尽相同。如神经系统的发育较早,脑在生后两

年内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达顶峰,以后逐渐退缩至成人水平。

3-①遗传因素;②营养因素;③生活环境;④性别;⑤疾病.;⑥孕母情况。

4-①准确的测量用具及统一的测量方法;②定期纵向观察;③参考人群值。

第一节儿童保健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年龄期儿童保健重点及计划免疫。

2.熟悉体格锻炼及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3.了解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婴幼儿早期教育。

【内容要点】

1.各年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1)胎儿期:①预防遗传性疾病及先天性畸形;②保证充足营养;③重视产前检查;④重视妊娠合并症;⑤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情绪,减少心理负担和压力。

(2)新生儿期保健①防止新生儿窒息、产伤及感染;②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并进行全身检查;③加强护理,注意保温和皮肤清洁卫生,指导母乳喂养;④接种及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筛查;⑤出院后家庭访视工作,定期体格检查。

(3)婴幼儿期保健①注意喂养;②预防接种;③注意安全防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④早期教育;⑤定期体格监测。

(4)学龄前期儿童保健加强智能训练是该期的特点,做好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5)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加强智力开发,注意营养保健,加强体格锻炼及品德教育。保护视力,预防龋齿,防止免疫性疾病。青春期要做好青少年期的生理、心理和性知识的教育。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①睡眠习惯;②进食习惯;③卫生习惯;④排便习惯;⑤睡眠习3陨。

3.体格锻炼应充分利用新鲜空气、日光和水进行“三浴锻炼”。

4.婴幼儿早期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根据小儿生理特点和心理发育规律,结合个体差异进行训练,可使小儿的感知觉、动作、语言、思维、记忆及想象力等不断发展,挖掘潜在能力,促进智能的发育。

5.疾病的预防①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②计划免疫。

【内容难点和注意点】

1.各年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2.预防接种的实施程序和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儿科病史与体格检查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儿科病史询问方法及体格检查方法。

2.熟悉病史内容及体格检查内容。

【内容要点】

1.病史采集和记录(详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1)询问方法。

(2)病史内容。

2.体格检查。

(1)体格检查方法。

(2)体格检查内容。

【内容难点和注意点】

1.小儿体格检查。

2.书写儿科病历。

3.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第三节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护理、饮食、药物治疗原则。

2.熟悉心理治疗原则。

3.了解胃肠外营养。

【内容要点】

1.护理原则①细致的临床观察;②合理的病室安排;③规律的病房生活;④预防医源性疾病。

2.饮食与胃肠外营养原则①一般饮食;②治疗性饮食;③胃肠外营养。

3.药物洽疗原则①药量计算方法:常用按体重计算或按年龄计算等;②给药方法:口服法、注射法、外用等;③小儿药物选择注意事项: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4.心理治疗原则对初次治疗者多以暗示和循循善诱方法帮助患儿疏泄内心郁积的压抑,激发情绪释放,减轻心理压力和精神障碍程度以促进原发病康复。

【内容难点和注意点】

饮食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第四节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脱水程度和性质、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常用溶液及其配制方法以及液体疗法。

2.熟悉高钾血症、代酸、代碱、呼碱、呼酸中毒,几种特殊情况的液体疗法原则。

3.了解胃肠外营养。

【内容要点】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1.体液的总量和分布当小儿发生急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首先丢失,故脱水症状可在短期内立即出现。体液总量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间质区液量所占的比例也越大。

2.体液的电解质组成小儿体液电解质的组成与成人相似。

3.水代谢的特点①水的生理需要量大;②水的排出:不显性失水相对多。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更易发生脱水;③体液平衡调节功能不成熟,易发生代谢产物潴留和高渗性脱水。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①脱水程度:一般将脱水分为轻中重三度;②根据脱水性质分为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三种,其中以等渗性脱水最常见。

2.钾平衡紊乱。

(1)低钾血症。

病因:①钾摄人量不足;②消化道失钾过多;③肾脏排钾过多;④输液时,随着脱水、酸中毒被纠正和输入葡萄糖合成糖原等,钾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导致血钾的浓度降低。

临床表现: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全身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等;②心血管:心肌收缩无力、心率增快、心音低饨、心律失常;③肾脏损害:导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尿液则呈酸性。

治疗:①治疗原发病;②口服补钾安全、方便,能口服者尽量口服;③重症需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0. 3%;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每日补钾总量静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见尿补钾,治疗低钾血症须给钾4~6天。

(2)高钾血症。

病因:①肾排钾减少;②钾摄入过多;③细胞内钾移出过多。

临床表现:①神经肌肉症状:精神萎靡、手足感觉异常,躯干和四肢肌肉无力;②心血管:心脏收缩无力,心率缓慢,心律失常,心电图呈T波高尖,QRS波增宽等;③消化系统:由于乙酰胆碱释放,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

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含钾药物和食物,供应足量的热量以防止内源性蛋白质分解释放钾。当血清钾>6. 5mmol/L,临床上出现心脏、神经症状或有心电图异常时,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①用10%葡萄糖酸钙0.5ml/kg,加入等量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②快速静滴5%碳酸氢钠3~5ml/kg;③葡萄糖加胰岛素静滴;④使用排钾利尿剂;⑤病情严重可行腹膜或血液透析。

3.酸碱平衡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

病因: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为失碱性酸中毒,其原因有:①体内碱性物质丢失道多;

②酸性物质摄人过多;③静脉输入过多的不含[HCO。]一的含钠液。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为获得性酸中毒,其原因是酸性代谢产物产生过多或排出障碍:产酸过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性酮症,排出障碍如肾衰竭、水杨酸中毒。

临床表现:轻度酸中毒症状不明显,或仅有呼吸增快,不作COz CP测定或血气分析难以作出诊断。中度表现为呼吸深快,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心率增快,口唇樱桃红色,恶心呕吐。重度出现昏睡、昏迷、呼吸深快、节律不齐、有烂苹果味,口唇发绀。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呼吸代偿功能较差,酸中毒时呼吸改变常不典型,仅表现为精神萎靡、拒乳和面色苍白等。

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治疗重点是减少[HC03]一的丢失和补充碱性药物,高AG型治疗重点是改善微循环及机体缺氧。轻度酸中毒:随着循环及肾功能的改善可自行恢复,不必给予碱性药物;中度以上酸中毒,一般主张PH<7.3时需用碱性药物治疗,首选碳酸氢钠。计算方法有:①若无条件进行血气分析,可先暂按提高C02 CP5mmol /Ljj-算(1.4%碳酸氢钠或1. 87%乳酸钠3ml/kg可提高COz CP Immol/L),必要时2~4小时可重复。

(2)伐谢性碱中毒。

病因:①体内酸性物质丢失过多;②碱性药物应用过多;③低血钾;④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临床表现:轻度碱中毒可无明显症状,重度表现为呼吸慢而浅、头昏、头痛、烦躁、手足麻木和手足搐搦。

治疗:①去除病因;②停用碱性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③轻症静滴0. 9%氯化钠溶液;④重者静滴氯化铵治疗,肝、肾功能不全和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时禁用;⑤伴有低钾、低钙者应同时补钾、补钙。

(3)呼吸性酸中毒由于通气障碍导致体内C02潴留、H2 C03增高所致。

病因:①呼吸道阻塞;②胸腔和胸廓病变;③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④神经肌肉病变。

临床表现:除原发病表现外,缺氧为突出症状,如发绀、头痛、胸闷、呼吸运动减弱,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谵妄、甚至昏迷。

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低流量吸氧气,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解除呼吸道阻塞,重症患儿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有呼吸中枢抑制者可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镇静剂可抑制呼吸,一般禁用。

(4)呼吸性碱中毒由于通气过度使血液C02过度减少、血H2 C03降低所致。

病因:①呼吸中枢兴奋或运动增强;②过度通气;③使用人工呼吸机时呼吸过频过深,潮气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饫。

临床表现:突出症状为呼吸深快,其他症状与代谢性碱中毒相似。

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呼吸改善后,碱中毒可逐渐恢复。纠正电解质紊乱,有手足搐搦者给予钙剂。

三、液体疗法时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为高渗液。

2.电解质溶液①0. 9%氯化钠溶液(即生理盐水);②复方氯化钠溶液:如林格溶液;③碱性溶液:常用的有碳酸氢钠溶液和乳酸钠溶液;④氯化钾溶液。

3.混合溶液①2:1等张液;②4:3:2液;③2:3:1液;④各种盐糖溶液;⑤维

持液。

4.口服补液盐溶液。

四、液体疗法

目的在于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基本方法:做好三定(定量、定性、定速)、遵循三先(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三补(见尿补钾、见酸补碱、防惊补钙)的原则。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3个部分。补液的方法包括口服补液法和静脉输液法两种。

1.口服补液法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呕吐、腹胀的患儿。口服补液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的患儿。主要用于快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累积损失量:即发病后至补液时水和电解质总的损失量。

定量: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轻度脱水约30~50ml/kg,中度脱水50~lOO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先按2/3量给予。

定性:根据脱水的性质决定,低渗性脱水补给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给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给1/3~1/5张含钠液。若临床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酉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定速:根据脱水程度和性质决定,累积损失量(约为总量的1/2)应在开始输液的8~12小时补足(包含扩容量),约每小时8~lOml/kg。重度脱水伴有休克者应先扩容,以改善血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在30~60分钟内快速输入。低渗性脱水输液速度可稍快;高渗性脱水的输液速度宜稍慢,否则易引起脑细胞水肿,发生惊厥。

(2)继续损失量:因呕吐和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量,按实际损失量及性质予以补充,腹泻患儿一般按每天10~40ml/kg计算,用1/3~1/2张含钠液,同时应注意钾的补充。

(3)生理需要量:即主要供给基础代谢所需的水分,约60~80ml/kg。根据病’隋一般可口服,如仍需静脉补充,可用1/4~1/5张含钠液(加0.15%氯化钾溶液)。

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于12~16小时内输完,约每小时5ml/kg。

以上三部分液体合计,第1天补液总量约为: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小儿体液已接近成人,补液量应酌减1/4~1/3。第2天补液,能口服应尽量日服,如仍需静脉补充,只需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以均匀速度输入。

五、几种特殊情况的液体疗法原则

1.新生儿液体疗法①控制输液总量;②减少电解质量,生后头1天可不给电解质溶液,补液以1/5张含钠液为宜;③减慢输液速度;④酸中毒时宜选用1. 4%碳酸氢钠;⑤新生儿生后10天内,一般不补钾。

2.婴幼儿肺炎的液体疗法①控制液量,尽量口服补液,必须静脉补充时,应控制在生理需要量的最低量,约为60~80ml/(kg.d);②电解质浓度不能过高,用1/3~1/5张含钠液或生理维持液;③输液速度宜慢;④伴有心力衰竭者,液量和含钠量应适当减少,速度减慢;⑤合并腹泻时,按腹泻脱水补液,但总量及钠量要相应减少1/3,速度要慢;⑥伴有酸中毒时,应重点纠正缺氧和改善肺通换气功能,尽量少用碱性液,只有严重酸中毒时,才酌情使用碳酸氢钠,但量不宜过多,一般先给1/2,再根据病情变化、化验结果调整使用。

3.营养不良伴腹泻时的液体疗法①补液总量比一般腹泻减少1/3;②补人的液体含钠量要高些,常用2/3张液;③输液速度应慢;④补液时应注意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并及时补钾、补钙。

【内容难点和注意点】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常用溶液及其配制方法和液体疗法。

一、选择题

(一)Al型题(答题说明:每道题下面有A、B、C、D、E共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婴儿在1岁内必须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是:

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麻疹疫苗

D.百白破三联疫苗E.以上皆是

2.胎儿期及围生期的保健重点包括:

A.预防遗传性疾病及先天性畸形物B.保证充足营养

C.重视产前检查D.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

E.以上皆是

3.婴幼儿保健重点是:

A.做好家庭访视工作B.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C.加强心理卫生D.完成基础计划免疫

E.预防近视和龋齿

4.死亡率最高的期是:

A.胎儿期B.新生儿期C幼儿期

D.学龄前期E.学龄期

5.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是:

A.3个月小儿B.4个月小儿C.5个月小儿

D.8个月小儿E.1岁小儿

6.新生儿死亡多发生在:

A.生后3天内B.生后7天内C.生后10天内

D.生后15天内E.生后20天内

7.新生儿保健重点应在:

A.生后1小时内B.生后3天内C.生后7天内

D.生后15天内E.生后20天内

8.家庭访视是针对:

A.新生儿B.幼儿C.学龄前儿童

D.学龄儿童E.青少年

9.正常小儿腋下温度为:

A. 36~37℃

B.36.1~37.2℃

C.36. 2~37.3℃

D. 36. 4~37.4℃

E.36. 4~37.5℃

10.给小儿体检时最后检查的是:

A.前囟B.心肺C.腹部

D.口咽部E.四肢

11.小儿既往史是指:

A.出生史B.喂养史C.生长发育史

D.预防接种史E.食物过敏史

12.出生后逐渐消失的反射是:

A.腹壁反射B.握持反射C.提睾反射

D.吞咽反射E.角膜反射

13.小儿药物选择正确的是:

A.烦躁不安时可用镇静药B.咳嗽时可用镇咳药

C.腹泻时可用止泻药D.便秘可用泻药

E.儿童发热时首选激素退热

14.下列何种疾病禁用激素?

A.休克、脑水肿B.过敏性疾病C.肾病综合征

D.血液病E.水痘

15.小儿治疗要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包括:

A.护理治疗B.饮食治疗C.药物治疗

D.心理治疗E.以上都是

16. 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的张力为:

A.1/5张B.2/3张C.3/5张

D.1/3张E.2/5张

17.关于静脉补钾浓度,正确的是:

A. 0.126—0.6%

B.0.326~2%

C.o.5%~3%

D.1%~2% E.0.2%~0. 3%

18.婴儿肺炎不能进食时,每日静脉补液量应在:

A. 60~80ml/kg

B.90~120ml/kg

C.100~120ml/kg

D. 120~50ml/kg

E.150~80ml/kg

(二)A2型题(答题说明:每道题下面有A、B、c、D、E共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某小儿4个月,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12小时,体温37.2℃,局部红、肿、热、痛,红肿直径2.Ocm,该小儿应考虑为?

A.接种后全身反应B.接种后局部弱反应C.过敏性休克

D.晕针E.接种后局部强反应

2.某小儿,5岁,喜问、好模仿,求知欲强,现保健重点是预防:

A.免疫性疾病B.感染性疾病C.营养性疾病

D.保护视力、预防龋齿E.心理性疾病

3.某小儿,8个月,因腹泻而住院,其室温应调节在:

A. 18~20℃

B.20~22℃

C.22~24℃

D.24~26℃E.24~27℃

4.某小儿,生后15天,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已给了抗病毒药处理,但现体温39℃,问首选用那种方法退热?

A.口服退热药B.肌注退热药C.灌肠法

D.酒精擦浴E.退热药滴鼻

5.8介月患儿,腹泻2天人院。查体:嗜睡,皮肤弹性极差,眼窝明显凹陷,心率速,手足凉,无尿,在以下的治疗方案中,正确的是:

A.用2:1液扩容B.扩容量为30ml/kg C.补液速度一致

D.扩容补钾E.扩容后只需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6.-腹泻患儿,补液后排尿,化验血钾3.Immol/L,目前尚有300ml液体,此液体中最多可加10%氯化钾多少毫升?

A.4ml B.6ml C.8ml

D.9ml E.12ml

(三)Bl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组问题共用题前列出的A、B、C、D、E共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卡介苗B.乙型脑炎疫苗C.麻疹疫苗

D.脊髓灰质炎疫苗E.百白破三联疫苗

在下列各年龄时,应进行的预防接种的初种制剂分别是:

1.初生时:

2.生后2~4个月:

3.生后3~5个月:

4.生后8个月:

5.接种方法为口服:

(6~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2:1液B.ORS液C.4:3:2液

D.2:3:1液E.1:4液

6.等渗性脱水用:

7.高渗性脱水用:

8.低渗性脱水用:

9.小儿腹泻休克时,扩容液是:

10.轻度脱水而无呕吐和腹胀的患儿:

【四】A3/A4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试题。请根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试题下面的A、B、c、D、E共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2题共用题干)

某女孩,10岁,上午空腹时注射流脑疫苗3分钟左右,出现头晕、心慌、虚弱感、轻度恶心、手足发麻等表现。

1.此小儿应考虑为什么?

A.低血糖反应B过敏性休克C.晕针

D.全身反应E.正常反应

2.此时应如何处理?

A.立即吸氧、保暖B.立即平卧、喂糖水C.立即给肾上腺素

D.安慰、不用处理E.迅速转院抢救

(3~5题共用题干)

10月患儿,呕吐腹泻水便1天,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口腔黏膜干燥,眼泪少,前囟及眼窝凹陷,肢稍冷,尿少,血钠135mmol/L。

3.该患儿诊断为

A.中度等渗性脱水B.重度等渗性脱水C重度高渗性脱水

D.重度低渗性脱水E.中度低渗性脱水‘

4.该患儿累积损失量应在多少时间内输完?

A.4~6小时B.6~8小时C.8~12小时

D.12~14小时E.12~16小时

5.该患儿在补液时,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反射减弱,心音低钝,最可能是

A.砥钙血症B-低钾血症C.低镁血症

D.心力衰竭E.代谢性酸中毒

(6~9题共用题干)

患儿5个月,腹泻2天,每天10多次,黄色稀大便。精神萎靡不振,皮肤弹性极差,前囟及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厥冷,血压低,脉细弱,152次/分,尿量极少。血钠125mmollL。

6.该患儿考虑诊断为?

A.中度等渗性脱水B.重度等渗性脱水C.重度高渗性脱水

D.重度低渗性脱水E.中度低渗性脱水

7.该患儿首先的液体是:

A.2:1液B.1:1液C.4:3:2液

D.2:3:1液E.1:4液

8.该患儿第1天补液总量约为

A. 500ml

B.800ml

C.lOOOml

D.1500ml E.1800ml

9.假如患儿在补液的过程中,突然发生惊厥时,应首先考虑?

A.低镁血症B.低钙血症C.低钠血症

D.低血糖症E.低钾血症

二、名词解释

1.计划免疫。

2.主诉。

3.等渗性脱水。

4.累积损失量。

5. 4:3:2液。

三、问答题(答案仅为要点,需结合相关知识进行阐述)

1.简述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2.简述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方法。

3.简述儿科病史询问方法的特点。

4.简述儿科体格检查方法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