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 19第1单元第2课第2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18 19第1单元第2课第2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学习目标:1.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2.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3.运用实例说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培养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责任感。重点:1.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难点: 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

[自主预习?探新知]

[基础初探]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①含义: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参与民主决策。

②依据: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③意义: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

①含义: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参与民主决策。

②意义: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①含义: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

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②依据: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③意义:有利于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4)社会听证制度

①含义:决策机关为拟定的决策方案举行听证会,公民对决策方案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②意义:帮助决策机关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听证于民是为了决—利民。

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1 ?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⑵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预习提升]

1.判断

(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表明公民可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

(2)在我国,公民可以进入决策机关,审议制定决策。( )

(3)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4)只要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

(5)民意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

(6)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

【答案】(1)X (2) X (3)V (4)X (5) X ⑹V

2.连线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P19探究问题

【提示】(1)第一种观点错误,它否认了公民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种观点正确。这种决策观点充分发扬了民主,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公民参与决策过程,这样形成的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这样的决策才是科学合理的。

(2)公民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

2 .教材P20探究问题

【提示】(1)编辑手机短信、通过网络发表建议等方式。

⑵可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回答。

3 .教材P21探究问题

【提示】(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局、消费者、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几个方面。各方面意见的差异是第一档用电量的标准、阶梯电价的实施对象以及提价标准等问题。

(2)实行阶梯电价,能够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正确引导消费。要区别对待居民用电和非居民用电,对低收入家庭要给予一定的优惠。

(3)赞成第三种观点。价格听证会制度,就是让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便于决策利民,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所以政府会考虑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政府不单要看消费者的要求,还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4.教材P22探究问题

【提示】学校收费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特别是家长和教育部门。

在听证会中,要充分保证利益群体代表参与决策。只有各方代表比例合理,才能充分了解各方的反应,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尤其是家长代表的比例不能过低,因为他们最了解学校的收费问题,这与他们的利益关系也最密切。为了保证听证会公正、合理,教育部门自身不宜主持听证会。邀请媒体参加,有助于增加决策的透明度,使公众信服,也便于公众了解和监督决策的落实。

[合作探究攻重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民主决策的方式

2019年2月10 日,某县邀请市专家、律师、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媒体,以及相关社区、群众等人员在县信访接待大厅,召开了陈某利、陈某强等信访事

项听证会。通过搭建听证会这个平台,摆事实,讲道理,让当事双方“当面锣、对面鼓”地举证质证,事实越理越清,道理越辩越明,通过社会各界贤达人士广泛参与,了解行政部门解决群众信访诉求全过程,让问题摆在“阳光”下,过程置于社会“监督”下,最终以听证员表决的形式形成最终听证结论,还双方一个明白,起到了定纷止争的效果。

1.谈谈你对召开此类听证会的认识。

【提示】①听证会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即对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可通过听证制度参与决策。②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往往会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听证会有利于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③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订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

2.这次听证会还邀请了专家、律师、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媒体及相关社区的群众代表参加,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专家学者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集中学者智慧,听取专家意见,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公民除了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直接

参与民主决策。

【提示】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区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利用关键词区分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新闻媒体、传真。

②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论证会、座谈会。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先公示,公民再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最后做出决策。

④社会听证制度:举办听证会。

(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已经形成的事

关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初步方案进行公布,听取群众对该方案的改进意见,属

于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则是在方案形成之前对民意的调查。

[对点即练]

1?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现阶段应为人们自由迁徙、

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假如你要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可选择的最佳方式及理由是()【导学号:07072019】

A ?社会听证制度,因为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B.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因为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

C.民主选举制度,因为其是使各项决策反映民意的重要保证

D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答案】D

2?为了使教育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部分专家学者联名向国务院、教育部

提出教育改革的建议。他们参与民主决策的形式属于()

【导学号:07072019】

A ?社会听证制度

B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专家咨询制度 D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答案】B

[澤里處2]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

讲话中指出,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发扬民主进行民主决策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发扬民主进行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必要性

(1)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2)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对点即练]

3.近年来,北京、广州、长沙、东莞等地相继召开调整水价、电价、出租车价等听证会,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公众除了关心价格调整外,还对听证会的方案设计、

人员选择、程序规范等提出了不少意见。实行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 ) 【导学号:07072019】

①决策者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②保证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③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公民执行决策的自觉性④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4.“清洁空气,为美丽北京加油”建言献策活动通过微博、微信征集百姓

建议。北京市XX局表示,“建言献策”机制将在未来逐步实现常态化,以调动

社会各界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和智慧。“建言献策”机制的常态化有助于( )

【导学号:07072020】

①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②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实现③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④保障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 ?①③

A ?①②

第 6 页

C?②④

D ?③④

【答案】B

[当堂达标固双基]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公共法

律服务,在调查研究、多次征求有关部门和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查阅征求意见稿,有关意见建议可在

2019年2月4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jc2019@yeah.ne;

司法部

2019年1月23日

[再演练应用]

1 ?司法部的做法,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决策的()

【导学号:07072021】

A ?知情权

B ?决策权

C.监督权 D ?表决权

【答案】A

2 ?公众可通过网络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 _____ )

A ?间接方式

B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第1单元第2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导航] 情景导入学习目标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 他们迷信佛教,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官员范缜挺 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 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 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 范缜与名流们的争论涉及哲学上的什么问题?研 究这一问题有何意义?学习本框,你将豁然开朗! 1.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重点] 2.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 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3.结合自身实际,说明生活中必须面 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教材P10“探究问题” 提示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

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提示:(1)×(2)×(3)× 教材P11“探究问题” 提示(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等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2)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学习计划的制订必须从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制订学习计划则又会使我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探究点一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背景材料】 材料一观察漫画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本单元知识是全书的起点,主要站在是什么、为什么角度阐述文化的基本理论,为后面学习文化发展的一般措施、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知识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概念,如内涵、外延、特点等,其次引导学生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去理解和掌握文化的作用,这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个人等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体味文化 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知道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3.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4.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重点:文化的特点,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难点: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从时间上看,无时不在;从空间上看,无处不在。 2.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 环境;各地的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内容: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判一判]文化就是指包括“三观”在内的意识形态性质的东西。() 提示:错误。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性质两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从产生过程看: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2)从个人成长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从呈现形式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想一想]2019年中秋过后,有网友发出了如下感慨: 甲说:“一个传说,前人创造而后人享用。” 乙说:“一个月饼,传承文化并表达精神” 你能站在文化特点角度理解上述两句感慨吗? 提示:甲的感慨体现出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乙的感慨体现出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可以通过物质载体展示精神生活和传承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 (1)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判一判]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 提示:错误。文化能够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它本身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二课第一框男生女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第二课第一框《男生女生》 《男生女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男生女生生理特征及性别角色的认识;了解男生女生的各有优势及互补。 2.过程与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参与讨论、争论、辩论,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让学生充当活动的主客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认识、化解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认识男生女生生理特征及性别角色 【教学难点】男生女生的优势互补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播放)罗大佑《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想一想:听歌曲让你想到了什么?提示:朝气、热情、对未来的渴望,童年趣事 教师讲述:我每次听到这首歌曲心中不禁生出万千感慨:在渴望长大中,无忧的童年渐渐远去,多彩的青春悄然降临,稚气未脱的我们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成熟与长大的脸”,就像花儿,我们沐浴着青春的朝阳,和着友谊的雨露静静绽放。这如花般灿烂的岁月,给我们这些男孩女孩带来了兴奋和惊喜,也带来了焦躁和烦恼。 我们一同探讨成长中的话题——男生·女生。 二、新课讲授 (多媒体显示)欣赏一首小诗——《男孩、女孩》 男孩是本巨著,记着一生的英勇潇洒;女孩是首小诗,载着无比的温文尔雅。 男孩像块坚石,大风大浪掠过石块儿依存;女孩像颗星星,无际黑暗难掩星光点点。 男孩爱穿一身牛仔外出兜风,女孩爱撑一把花伞雨中散步 男孩把试卷丢一边大喊轻松快乐,女孩小心翼翼把错题订正 男孩爱骑快车满街穿梭显威风,女孩爱叽叽喳喳走马观花看闹市 如今的男孩、女孩呀……各撑半边天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过程与方法: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现在人们把钱作为财富的象征,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钱变得十分的神秘。那么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问题(板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钱我们所说的货币,我们这节课学习货币,那我们首先知道什么是货币?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找出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教师活动:布置任务:要想了解什么是货币我们必须了解三个问题: 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探究一:“商品”是什么?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商品,并说明理由。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医院里氧气瓶中的氧。 (2)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3)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4)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知识理解】 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个是交换,一个是劳动产品,二者必须同时具备。 2.判断某种商品是否是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即看物品是否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否是劳动产品;二是否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2)属性法。是否同时具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物品不是商品。 (3)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如离开流通领域的礼品就不是商品,待售产品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商品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4.商品可以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5.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第1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过程与方法: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现在人们把钱作为财富的象征,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钱变得十分的神秘。那么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问题(板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钱我们所说的货币,我们这节课学习货币,那我们首先知道什么是货币?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找出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教师活动:布置任务:要想了解什么是货币我们必须了解三个问题: 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探究一:“商品”是什么?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商品,并说明理由。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医院里氧气瓶中的氧。 (2)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3)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4)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知识理解】 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个是交换,一个是劳动产品,二者必须同时具备。 2.判断某种商品是否是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即看物品是否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否是劳动产品;二是否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2)属性法。是否同时具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物品不是商品。 (3)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如离开流通领域的礼品就不是商品,待售产品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商品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4.商品可以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5.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2020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课第2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二

第2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1.2020年1—3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复工复产,发挥了顶梁柱作用。这可能是得益于我国( A ) ①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构 ②改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 ④发挥国有企业的主体作用,增强控制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发挥了顶梁柱作用,这可能是得益于我国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构;改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①②正确。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说法错误,③排除。应该是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A。 2.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电力、石油、铁路、军工等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 C ) ①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③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形式。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公有资产而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①错误;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③错误。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指坚持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在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按照股份合作的原则,将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资产折股量化到人,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实现农民按份享受集体资产收益的制度改革。这有利于( B ) ①促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②消除收入差距,深化农村改革 ③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公平感 ④发挥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扩大农村就业 A.①② B.①③

高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一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学案 一、学习目标: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 二、基础再现: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________。 2.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包括________ 国有经济指由___________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____,在国民经济中起_______作用。集体经济是由____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_________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工业和服务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____________成分和__________成分。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_________中占优势。这是就_____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__________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由劳动者______________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个体经济以劳动者________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________所有和支配。 私营经济: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资经济: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___________企业以及_________企业、__________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5.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什么?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__________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_________的发展,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两个符合,三个有利于) 如何坚持?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两个毫不动摇一个新格局) 三、重难点突破 情境一:李明家有六口人,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他们工作企业的性质 1、爸爸在中石油上班 2、爷爷在村委拥有一家煤厂工作 3、奶奶自己开了一家烟花厂,雇有20个工人 4、妈妈自己开了一家理发店 5、姐姐在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采购部工作(该公司为韩国三星集团独资) 6、李明在上海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国有资金占80%,非公有资金占20%)

18 19第1单元第2课第2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学习目标:1.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2.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3.运用实例说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培养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责任感。重点:1.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难点: 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 [自主预习?探新知] [基础初探]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①含义: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参与民主决策。 ②依据: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③意义: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 ①含义: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参与民主决策。 ②意义: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①含义: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 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②依据: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③意义:有利于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4)社会听证制度 ①含义:决策机关为拟定的决策方案举行听证会,公民对决策方案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②意义:帮助决策机关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听证于民是为了决—利民。 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1 ?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⑵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预习提升] 1.判断 (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表明公民可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 (2)在我国,公民可以进入决策机关,审议制定决策。( ) (3)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4)只要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 (5)民意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 (6)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 【答案】(1)X (2) X (3)V (4)X (5) X ⑹V 2.连线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P19探究问题 【提示】(1)第一种观点错误,它否认了公民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种观点正确。这种决策观点充分发扬了民主,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公民参与决策过程,这样形成的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这样的决策才是科学合理的。 (2)公民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 2 .教材P20探究问题 【提示】(1)编辑手机短信、通过网络发表建议等方式。 ⑵可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回答。

第2课第1框课后强化作业

第1单元第2课第1框 一、选择题 1.现阶段,在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中,实行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是() A.只有乡镇一级B.只有县级 C.县和乡镇两级D.县及县级以上 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选。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故选C。 2.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 A.选举方式的选择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 B.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C.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D.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不同选举方式的根据,不难选出D。 3.目前,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城市居委会选举 ③农村村委会的选举 ④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故排除④。 4.下列关于如何行使选举权的看法,正确的是() A.选举与我无关 B.选谁都可以 C.应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 D.要选那种给我带来实惠的人 答案:C 解析:选举与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作为选民应该好好珍惜。 5.选举是关系到把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人掌握的大事情。______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A.选择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的方式 B.采用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 C.选举人大代表还是选举政府工作人员 D.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 答案:D 解析:影响选举效果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指选民的因素。 6.民主选举的目的就是要选出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当选者应当() ①人缘好,从不得罪人

第1单元 第2课 第1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讲义-【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二

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用

议题一| 市场调节及其利弊 截至2019年11月15日,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已由11月11日的49.61元/公斤降至48.13元/公斤,降幅达3.07%,完成11月以来首个五日连降。可以说这次生猪价格回落速度是非常大的。主要是由于立冬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猪病高发期到来。养猪人担心非洲猪瘟疫情等不确定原因发生,加上屠宰场为促进销售降低肉价,引发恐慌性抛售,这也加剧了短期内猪价震荡下跌。在此之前的10月,猪价却曾因产能缺口、养殖户囤母惜售等原因,一度站上52元/公斤的历史高位。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猪肉供求是如何调整的? 提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猪肉供求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2.(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材料说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有何弊端? 提示: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 1.资源配置 (1)原因: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手段: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3)体制:如果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如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第一课第二框信息工具和外汇

第一课第二框信息工具和外汇(2) “'水平测试 心课堂训练 1.(2010年福建名校联考)台湾受灾牵动着大陆民众的心,大陆倾力为台湾同胞提供帮助。2009年8月18日下午,价值248万元的第二批援台救灾货物搭乘CA1011次国航货运专机,从首都机场直飞台湾高雄。这里的“救灾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答案】D 2.(2010年苏州模拟)2009年5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办了一场名为“价值的历史” 的世界货币历史文化展,共陈列展品2 000余件,介绍了世界和巴西货币发展的历程。下列有 可能岀现在该展览中的实物或图片有() ①原始人使用的石斧②各国的金银铸币③中国古代的铜钱和元宝④各主要国家的纸币 A.??③ B.②③? C. ??④ D.①?? 【答案】B 3.(2010年嘉兴一中月考)小张购买一套住房,首付现金12万元,其余从银行贷款, 每月需付本息2 500元。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分别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D.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解析】本题考査考生对货币职能的理解与运用。题设条件中,‘'首付现金12万元”,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从银行贷款,每月需付本息2 500元”,这一过程 中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答案】D 4.某国2010年的商品总额为32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 4. 4万亿元 B. 8万亿元 C. 2. 2万亿元 D. 4万亿元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根据题意,'‘英他条件不变”,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则流通中需要

2019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1课同住地球村第1框开放互动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 第一框开放互动的世界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 2.难点:文化多样性。 【课堂设计】 一、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我和你》,多媒体展示歌词: 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 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 思考与探究: 从歌曲中,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点拨:从舒缓、悠扬的歌曲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正在变小,但我们的生活的圈子在变大,我们同住地球村,共享世界的绚丽多彩。 二、教学建议 1.共同的家园 活动一:时事播报 ☆2018年6月14日,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在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上演,开幕式表演就像一场小型的演唱会,虽然简短,但极具足球色彩和文化韵味。开幕式结束之后,参加揭幕战的俄罗斯与沙特球员入场,在护旗手中,有6位是来自中国贵州丹寨的学生,他们从4 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为世界杯增添了中国元素。 ☆2018年6月12日,由中国中船集团江南造船厂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箱位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宇宙轮在上海交付。宇宙轮是中船集团为中远海运承揽的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首制船,其余5艘同级别船将在2019年交付完毕。届时,中远海运将把这6艘海上巨无霸级别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投放到远东到欧洲的航线上运营,助力“一带一路”。 …… 思考与交流: 任务一:请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继续播报新闻。 任务二:透过上述新闻,你觉得当今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任务三:世界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点拨:(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发展的世界、紧密联系的世界。 (2)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2.放眼全球经济 活动二:一个中国人的早晨 家住市区的张良早晨起床后先用潘婷(美国)洗发水洗头,然后用佳洁士(美国)牙膏刷牙,洗脸时用了 欧莱雅(法国)洗面奶,穿上阿迪达斯(德国)外套和耐克(美国)运动鞋,吃了昨晚买的肯德基(美国)汉堡,喝了杯雀巢(瑞士)咖啡,带上索尼(日本)mp5和三星(韩国)手机,刚出门遇见邻居王叔叔开着新买的奔驰(德国)汽车…… 思考:(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在中国,我们可以享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质产品,你能说出我们中国产品远销海外,影响外国 人生活的例子吗?

经济生活第七课 第二框

【拓展案】 1.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右图所示,经济效率和社会 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 A.AA′区间之内B.BB′区间之内 C.A′或B′点上D.AB区间之内 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减少、 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 定得多。我国的分配结构正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 A.促进效率的提高B.促进社会公平 C.促进生产的发展D.促进内需的扩大 4.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 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 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有助于 ①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②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④实现整个社会的同步富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材料二:2007年不同行业的几位职工工资情况 ⑴沈阳市居民刘某因病不能工作,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丈夫下岗后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0元,全家每月有50元肉价补贴。⑵某国企员工:基础工资880元,奖励工资120元。房租补贴80元,岗位工资1725元,扣除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所得税,一个月实发2020元。⑶某金融业人士:基本工资1500元,岗位工资5070元,住房津贴970元,交通及福利补贴2150元。⑷深圳某公司长住海外员工:底薪12000元,补助7000元,年终奖金根据市场情况好坏10万至15万左右,平均年薪35万左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怎样看待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8分) (3)如何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10分)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No.14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编写:赵长荣时间:2012.11.25 使用时间: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体现。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解当前我国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措施。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知识自主探究】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0页两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了解公平的含义,明确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什么意义?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2页最后三段和63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什么是效率? 2.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一致性: 对立性: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样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4 55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 2、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3、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5、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 1、信用工具 2、外汇 教学难点 1、外汇 2、汇率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一部分学生可能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 (二)讲授新课 1、信用工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 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 2、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 3、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 (1)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2)信用卡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课-第2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一、选择题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 )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②信用卡能够方便人们购物消费③信用卡可以简化收款手续④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取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故选②③。④不是原因。信用卡作为电子支付卡,不是一般等价物,排除①。 【答案】 D 2013年春节期间,王先生带全家人去云南旅游。据此回答2~3题 2.对其最适合携带的结算工具认识正确的是( ) ①应携带信用卡②它属于转账结算③应携带支票 ④其特点是方便快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结算工具尤其是信用卡的认识。信用卡与支票相比,有方便购物消费,功能更全等优点,故①④正确,信用卡属于转账结算,故②正确。选C。 【答案】 C 3.支票与信用卡的相同点是( ) A.银行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C.集存款、消费、结算、查询于一体

D.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 【解析】注意限制是二者的相同点,信用卡和支票是人们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工具。D项是二者的相同点,A、C两项仅限信用卡,B项仅限支票。 【答案】 D 4.下列对支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持此票据到市场上购买商品 B.受款人可以凭此票据到全球各银行直接支取现金 C.此票据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D.此票据一般用于外埠间结算 【解析】首先要明确上题中的票据是指现金支票。A、D两项明显错误,B 项中“全球各银行”错误,C项为支票的含义。 【答案】 C 5.小王承包了几亩山地种植水果并获得了丰收,他与一家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该公司给小王签发了一张现金支票。对这一支票正确的兑换方式是( ) A.凭这张现金支票去对方所在公司支取现金 B.凭这张现金支票去证券公司支取现金 C.凭这张支票到银行去支取现金 D.凭这张支票自行到交易市场转让获得所需现金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现金支票,C项正确。 【答案】 C 6.最近,某学校向电脑公司购进了一批电脑,为了资金安全,学校开了一张转账支票给电脑公司,由电脑公司去银行结算。在这里,支票的出票人是( ) A.电脑公司 B.学校 C.银行 D.财务会计 【解析】此题考查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由此可见,材料中学校是出票人,银行是被委托人,电脑公司是受款人。 【答案】 B 7.2013年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到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44万亿美元。2013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约1 300亿美元,相当

2014第二课第1框我能行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1框“我能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自信的含义。自信的表现。自负、自卑、自信三者之间的区别。走出自信的误区。 能力目标:实现自己内心的我能行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肯定自我,体验自信的感受,懂得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坚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二、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卑和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情感体验法、活动体验法、学生讲述法 四、课时:1课时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过程: 1、导课: 同学们,每个学期我们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有人得第一,也有人会得最后一名,名次总是在不断变化,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同学由班上的最后一名变为第一名的真实故事呢?你想不想知道成功的秘密呢?(这就是自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能行”) 2、正课: 温故互查: ①、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 ②、我们怎样尊重他人? 设问导读: 阅读第一目《自信一族》完成下列问题: ①、教材第18页“罗丹塑像”的故事,请大家思考:在众口一词的批评与反对意见面前,罗丹为什么能 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因为罗丹相信自己这样表现巴尔扎克是正确的;因为罗丹相信自己的艺术主张必将会被人们所接受。很显然,罗丹是十分自信的,相信自己行,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一句“我能行”,让我们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一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通过比较,你认为你是一个自信者吗?) ②、说说我的“我能行”(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每个人在 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都说过很多的“我能行”:比如,有的同学说:勤学苦练,我能行,唱歌跳舞,我能行;吹箫谈琴,我能行;打球下棋,我能行;做风筝,我能行;等等,) ③、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也是一种。 ④、什么是自信?(含义) 是对自身力量的,深信自己一定能某件事,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也就是指我们人对自己的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功某件事,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这就是自信的含义。) ⑤、自信的表现? 在思想上;在行为上_ _; 在情感上 _。 ⑥阅读教材第20页“自信者的风采” 说说自信者在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自信的人共有的特征:活泼、坦诚、虚心、大度、轻松、言行一致、开放、幽默、勇敢、果断等) 填写下表并展示自信者的风采。 被模仿对象姓名与人交谈时走路时面对问题时 一个自信的人 一个比他还自信的人

经济生活第一二课教案汇集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了解价格的含义;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联系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正确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重点 1、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模式 常规 六、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拿出一张一百元人民币,问学生:这是什么啊?想不想要啊?学生回答。你们知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职能?它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它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讲授新课】 (一)商品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从内涵把握,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 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举例辨别:空气、礼物) 2、从外延把握,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 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因此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3、从属性把握: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疑难解析: ①商品为什么一定要有使用价值?为什么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商品只有具备了使用价值(有用),才有人购买。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大自然界的物品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可以有使用价值。 ②为什么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