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胡适的一生是怎样

胡适的一生是怎样

胡适的一生是怎样
胡适的一生是怎样

胡适的一生是怎样

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在五四之后胡适一直被骂,他在当时是如何成为公敌的他的一生又是怎样的?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胡适的一生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胡适原名胡嗣穈,字希疆,祖籍安徽绩溪,但是出生在上海,最后在台湾去世。胡适出生于1891年,当时胡适的父亲胡传奉命前往台湾,两年后母亲就带着胡适前往台湾找他的父亲,但是仅过了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就爆发了,胡适母亲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了上海,最后去了老家安徽,而他的父亲也在同年病逝厦门。胡适最早是在家乡的私塾上学,后来在1904年与江冬秀订婚后,去哥哥去了上海读书,在1906年考进了中国公学,四年后留学美国,直到1917年回国烦人北京大学教授,编辑《新青年》。五四运动后与李大钊等人意见不合,后来在1926年毅然决定出国,游历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地,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与徐志摩成立新月书店,在上海结识了蒋介石。1927年到1937年期间胡适一职在大陆活动,直到七七事变后,被蒋介石派往了美国。

胡适一直到1946年才再次回到北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蒋介石曾想让胡适加入国民政府,但是胡适力辞,此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1949年再次前往美国直到10年后回到台湾,往返台湾和美国,直到1962年在台湾去世。

胡适是怎样的人胡适在去世之前曾说过自己挨了40年的骂,但是不生气反而觉得很欢迎,因为那是中国言论与思想的自由的表现。那时胡适几乎是全名的公敌,在他死后,蒋介石还在日记中写到革命道路少了一个阻碍。这个时候胡适正直的形象在我们现代人眼里也越来越偏了,胡适与毛泽东的互不顺眼造成了胡适本相的消失。

蒋介石给胡适的挽联上写道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但是蒋介石的日记中说胡适其实他有正义感和爱国之心,但是太自私崇尚西风了,所以不能摆脱中国书生和政客的旧习。章太炎则直接的说胡适根本不配谈哲学,而郁达夫则说胡适胸中没有文化根本不算一个新思想家。汪精卫则说胡适对政治外交有很深远的眼光,肯定能成为一个好的外交家。傅斯年则说以上这些人都不配骂胡适先生。

胡适成名很早,一生做过许多的好事,但是人总有阴暗面,胡适藏得太深就被认为是阴险之人。我们说胡适是一个文人,但从本质上他还是一个人,事物都有两面性,更何况是思想复杂的人呢?知识浅薄,不对胡适进行议论,就用当时文人的评价来说胡适了。

胡适怎么死的胡适在1958年的时候回到了当时的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此后便长期居住在台湾,偶尔会去美国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在1961年2月大的时候,他参加了当时台湾大学的校长钱思亮的宴会,当时的胡适已经七十岁了。没想到的是,在刚刚抵达宴会的场所时,便感觉到身体有些异样,于是马上被身边的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到医院的时候,医生首先给他测量了一下脉搏,

竟然到了每分钟135次的惊人频率,而且在胡适咳出的痰中可以看见血丝。经过医生的诊断之后,最终确诊为心脏病。此后他住了2个月的院,之后身体便开始每况愈下了。在1961年11月的时候,因为病情恶化到当时的台湾大学医学院疗养,此后于1962年1月出院。

在1962年2月24日由中央研究院举行的酒会上,他因为突发心脏病最终抢救无效而逝世,终年七十一岁。

胡适的一生是怎样

陈独秀和胡适政治上分歧

陈独秀和胡适政治上分歧、私底下他们胜似亲人 陈独秀与胡适(右) “双峰并立,两水分流”,说的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两个巨人,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曾是亲密的战友;他们初为同道,但后来走上不同的方向。他们就是陈独秀和胡适。 尽管在政治思想观念上分歧对立,但陈独秀四次被捕,胡适为救他绞尽脑汁。记者专门走访了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陆发春,听他讲述两人交往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时,接受采访的胡适后辈侄孙胡育凯也对胡、陈两人的关系做了详尽的解析。记者还查阅了《陈独秀被捕资料汇编》,从文献中找出胡适营救陈独秀的蛛丝马迹。 第一次被捕时,陈独秀手里拿的是胡适英文翻译的传单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就在6月11日这天,带着亲自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陈独秀和李大钊、高一涵等人分赴北京市内的一些重要公共场所散发。在此之前,胡适也已陪同陈独秀散发过,这份宣言的英文翻译正是由他撰写,只是这天的他,因有事不在现场。当晚,陈独秀把传单放到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五层楼上时,已被北京警察厅跟踪的巡警和步军统领衙门便衣特工当场逮捕。 胡适听到消息后万分担心。他知道,此时陈独秀的社会声誉非同昔比,发动全社会的援救才是当前最重要的。胡适的焦虑不无道理。此时,同为安徽同乡的警察总监吴炳湘,和步军统领王怀庆衙门正在为何处关押陈独秀而争论,并上告到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案头。王怀庆是陈独秀《告北京市民宣言》要求罢免官职并驱逐出京的六人之一,对陈独秀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主张“非严办不可”;而步军的衙门牢狱是清朝所建,里面刑具和环境对犯人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陈独秀若落入王怀庆之手,生还希望必定十分渺茫。最终陈独秀还是被关押在警察厅内。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主要讲述了鲁迅和胡适,后人对他们的议论可以说不惜笔墨,洋洋洒洒。而韩石山先生的这种比较研究,在汗牛充栋的鲁研胡研著作中,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即使初版至今六年,评论文字仍络绎不绝。当时,恐怕作者自己也未能料到。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认同基本有三点,一是材料翔实,考证有序;二是观点明确,绝不含糊;三是意犹未尽,留给读者思考空间。有这三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在当今鲁研胡研界,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这是一本比较有这里的书。 我十几年前读书,最讨厌的就是鲁迅,每次他的文章,讲解注释大过原文,字字有深意,句句是内涵,写了错字是造字有功,别字就是通假,大有奉为神明,不能增删一字甚或标点的架势。到后来,但凡鲁文出现,只要往深意里说,阅读无不得高分的。而通用的分析总是:黑暗、人性、揭露、愤恨、匕首、投枪、血淋淋、火辣辣、旗帜高举、战斗卓越。 我没读过胡适,光听了骂名,但我读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语)的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觉得写美文的人,品格哪至于那么坏,即便坏了,也不至于恶毒的人格攻击的谩骂。越发觉得鲁迅言过其实。 仅凭本书中胡适的文章,以管窥豹,胡适也是一位战士,是西方民主自由的积极宣传者,是新文化肉搏旧文化的排头兵。更难得其观点一生不变,其执着自信处,令人钦服。 作者开启了一扇门,介绍了我所不知道的事件和文章,引起了我对胡适作品的兴趣,有意思的是也改变了对鲁迅的看法,课本上的鲁迅是政府宣传部牵强附会的结果,真实世界中的鲁迅远比此丰富、丰满,有意思的多,“是个人,不是鬼也不是神”(陈独秀的意思,非原话)。 很感谢韩老师的引导,推荐大家阅读本书。

国内文学翻译研究的一大突破――读廖七一《文化转型中的胡适诗歌翻译》有感

海上译谭之七 国内文学翻译研究的一大突破 ――读廖七一《文化转型中的胡适诗歌翻译》有感 谢天振 回顾最近一、二十年(甚至更多一些时间)以来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发展,有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一个意味深长的景象,那就是不少当代国际顶尖级的文化学家、哲学家、文学理论家,像福柯、德里达、埃科、斯皮瓦克、埃文-佐哈尔、尼南贾纳、希利斯·米勒等,都不约而同地对翻译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并对翻译发表了相当独特而又深刻的见解。而与此同时,国际译学界一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像安德鲁·勒菲弗尔、苏珊·巴斯奈特、韦努蒂、西奥·赫曼斯等,都跳出了原先翻译界比较狭隘的、仅仅关注两种语言转换的层面、而共同致力于从更为宏大的文化层面上去审视翻译、研究翻译、阐述翻译。这个景象我们称之为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我以为这两个转向非常值得我们国内学术界、尤其是翻译界的人士重视并对之进行深入的研究。 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学术界的翻译研究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世界各国长达一、二千年的翻译研究历史基本上都集中在讨论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层面上的一些问题上的话,诸如翻译的技巧、策略,翻译的标准,以及译者的风格等等,至多也就是讨论翻译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也即译学界所称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那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翻译研究者的目光就不再局限在上述这些问题上了,他们从各个领域切入到翻译研究中来,除了语言学、文学、外语教学外,还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各种各样的当代文化理论,如符号学、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多元系统理论,等等。而且,即使是曾经在当代西方译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所谓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到后来也没有一直局限在纯粹的语言转换层面而不进入到文化研究的层面。譬如奈达,他从功能对等发展到动态对等理论,实际上也已经涉及到了不同文化语境对翻译等值的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文化层面上审视、考察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翻译研究正在演变为一种文化研究,成为当代国际译学研究中的一个趋势。正如已经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些进展属于被称为‘文化转向’的一部分。转向文化意味着翻译研究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维度。不是去问那个一直困扰翻译理论家的传统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翻译?什么是正确的翻译?’――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一种描述性的方法上:‘译本在做什么?它们怎样在世上流通并引起反响?’……这种转向使我们理解到翻译与其他交流方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视翻译为写作实践,贯穿所有文化表现的种种张力尽在其中。也即是说,这一转向将翻译界定为一个传介过程,它不是超越于意识形态之上,而是穿行其中。”(Sherry 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 Routledge, 1996,p.7)国际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滥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于八十年代蔚为大观,至九十年代末则通过巴斯奈特之口宣称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已经“完成”。 代表国际译学界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家们的著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陆陆续续地开始介绍到国内来,这其中也包括廖七一教授主持编著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和《当代英国翻译理论》两书。然而,国内译学界对国际译学研究中出现的“文化转向”及其代表性理论著作的反应却是比较复杂。一开始他们对国外翻译研究中出现的“文化转向”的迹象并不十分敏感。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革结束不久,国门初开,国内译学界首先注意到的是国际译学界中于五十年代开始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他们对卡特福特、纽马克、尤金·奈达等一批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理论家们的著作及其理论更能理

胡适的白话诗

胡适的白话诗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鼓吹白话文学的“八不主义”:一不言之无物,二不摹仿古文法,三不讲求(拘泥)文法,四不作无病呻吟,五不用滥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俚语。他以创作许多白话诗歌实践着自己的文学主张。1916金年8月23日胡适写了首诗叫《朋友》,据说是我国第一首白话诗,发表于1917年2月号《新青年》杂志上,诗题改为《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首诗,讲平仄,讲对偶,行文自由,意象清新,诗意浅露,格调不算高雅,但在当时封建禁锢几千年余威未尽的情况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大胆创新。所以后来胡适干脆把他的白话新诗集命名为《尝试集》。 胡适是一位著名的文字学家,他写过一首关于文字方面的白话打油诗:“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古人悬梁,今人

上吊;古名虽未必佳,今名又何尝少妙?至于古人乘舆,今人坐金轿;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若必叫帽作巾,叫轿作舆,岂非张冠李戴,认虎作豹?……”(见《胡适文存》第一卷)这样深入浅出、诙谐幽默地介绍古今文字知识,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确实妙趣横生。 胡适还写过政治白话诗。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前后,蒋介石和汪精卫联名邀请全国各界名流学者到江西庐山开谈话会。7月11日谈话会上,蒋、汪发言后,胡适慷慨激昂,发表了一通抗日救国演讲。在座的胡健中听后,即席赋诗一首:“溽暑匡庐盛会开,八方名士溯江来。吾家博士真豪健,慷慨陈辞又一回!” 言语中颇含戏谑之意。胡适也随手写了一首白话打油诗回赠:“哪有猫儿不叫春? 哪有蝉儿不鸣夏?哪有蛤蟆不夜鸣?哪有先生不说话?”四句反问,信手拈来,类比生动,饶有风趣。据说后来《中央日报》登出这首诗,蒋介石看了,也忍俊不禁。看

鲁迅与五四著名人物的辩论

鲁迅与五四著名人物的辩论 30年代前后的文坛,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最异彩纷呈各种思想潮流互相碰撞的年代。一场关于社会、文化、变革等等的关乎民族命运的大辩论,夹杂在外国侵略者的枪炮声中本国政府压迫民众及军阀之间的征讨战中,在国破山河碎的沉沦岁月中,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而无疑地,鲁迅是这个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的顶峰人物。不管现在,抑或是将来,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位忧国忧民的文化先驱的功绩。青史留存,自在人心。 鲁迅与胡适 五四新文化的运动,离不开留洋博士胡适的开启之功。接受了美国民主思想的胡适,怀揣着改良中国社会之形态,回国之后,开始了他的理想之路。 或者过于沉湎于理想吧,胡适显然看轻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浸染之顽固。自信满满的胡适,以自己的行动来改造中国。而鲁迅,对中国社会种种弊病的认识有深刻而透彻的了解,知道胡适的理想按照他的做法是不现实而难以实现的。鲁迅在文字中,善意地嘲弄调侃,希望胡适能认清现实。从心理学方面的推测,胡适显然把鲁迅善意地嘲弄调侃当成了恶意的讽刺挖苦。误会由此而发生,嫌疑代替了友谊。 尽管两人有误会而互相讽刺过,但从胡适与鲁迅的文字里,可以感觉到彼此的相互推崇和佩服。鲁迅去世后,许广平女士请求帮助,胡适当即应允。对于苏雪林女士对鲁迅的恶意攻击,胡适也持否定的态度。 历史也已经印证了鲁迅的看法,胡适的失败,不是他的失败,是社会的失败。 鲁迅与林语堂 鲁迅与林语堂,都是《语丝》阵线的同人。两人龃龉和矛盾的开端,是林语堂写的《费厄泼赖》文章里的“诃鳄鱼”章节里的“偏见”之论。 林语堂论及偏见的态度,可见他想两面端平——不伤鲁迅,也不伤他的好友们。然而看似持平之论,这种持平的本身就否定了鲁迅所有文章的论点。鲁迅温温地回击着“梅花低头问老爷”的讽刺,那也只是为自己文字辩护的着想。 林语堂和鲁迅的论战文章,其路数与陈西滢是很相近的。但却比之博大、深远得多,这可看出林语堂国学的扎实。在大节的把握上,林语堂显然也比陈西滢高妙得多。 他文字的功夫,以引《野叟爆言》讽刺鲁迅的高妙可见一斑。在那几段文字下的加点,读起来不但连贯,刺起鲁迅来却也厉害。只是可惜,他遇到的是博览群书又心思灵巧智慧无边的鲁迅!鲁迅一个反手,林语堂就知道了厉害,所以他停战了。 鲁迅与高长虹 鲁迅与高长虹论战的原因,却有些复杂,其实也简单。无外乎名誉、利益,还有牵涉到许广平女士。 看了高长虹的文字,不觉得他的文字怎么样。比起陈西滢来,高长虹也还差那么些。而胡搅蛮缠,却胜过了。鲁迅,只是碍于他没有显著的社会的恶,所以与他论战的文字也还在文字上。而象高长虹利用鲁迅为他的出版物做广告,给鲁迅“戴帽子”,影射许广平不喜欢他是因为鲁迅的横刀夺爱,这些鲁迅都忍了。 看鲁迅的回复,能够体会到他的伤心,也能够感觉到鲁迅对笔墨的“控制”。

胡适论学习的原则和方法(一)

教学素材库 第26课 胡适论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一) 精博兼顾。胡适认为:“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要求学习者做到既精又博,精博兼顾。胡适首先论述了“精”。他认为,读书学习要“精”,就必须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真观看、阅读,“每个字的一笔一画都不放过”。为何在读书学习时要如此认真去看呢?胡适解释说:“书是文字做成的,不肯仔细认字,就不必读书。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口到”就是要求学习者要一宇一句地去念,最好能熟读。他说:“前人说口到是要念到烂熟背得出来。我们现在虽不提倡背书,但有几类的书,仍旧有熟读的必要。如心爱的诗歌,如精采的文章,熟读多些,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响。读此外的书,虽不须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来,中国书如此,外国书更要如此。”“心到”即读书时要用心思考。不过,“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是要靠外面的设备及思想的方法的帮助。”在读书时可以借助宇典、辞典、参考书等工具书,来帮助学习者去思考与理解所读内容。“手到”就是“要劳动劳动你的贵手。读书单靠眼到,口到,心到,还不够的;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边读书,边动手标点、分段、查字典、做笔记,这

样就可帮助学习者将书中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知识。只要做到“四到”,就能使读书学习做到“精”。其次又论述了“博”。他说:“什么书都要读,就是博。古人说:‘开卷有益’,我也主张这个意思,所以说读书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胡适要求学习者在精读、精学的同时,要尽可能多地博览群书。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扩大知识面,使之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这样去精读一书就会理解的容易、理解的深刻。“博”有利于“精”,“博”是为“精”打基础,为“精”创造条件的。他引用程颇的话来说明此理:“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胡适反对只精不博的“孤拐”和只博不精的“薄纸”。他认为“孤拐”“孤单可怜”,“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他用金字塔来形象地比喻在广博基础上专精的学者,既高大又稳固。这样的学者,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为了勉励青年学子,胡适作诗日:“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行中求知”。胡适说:“这种哲学也可以说是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学说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他说的‘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这种哲学也可以说是蒋梦麟先生和我的老师杜威先生的实验主义的教育哲学。”确实,胡适所讲的“行中求知”学习法继承了孙中山的提法,借鉴了杜威的观点,采取中西杂蹂的思维方式去阐发了该方法。他解释说:“‘行中求知’,就是从工作中学习,从学习中工作。”又说:“你们的工作就是学习,就是求知识,就是学习活的知识,活的技能,就是增加生活的能力”。他特别推崇颜元的实学。他说,“真的知识必须从动手实习做得来,因为他注重动,实做实习,所以他自

历史趣闻“好人政治”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好人政治”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 导语:“好人政治”一直是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在三、四十年代,蒋介石的确在表面上为“好人政治”提供了两次实验的机会:第一次是1935 “好人政治”一直是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在三、四十年代,蒋介石的确在表面上为“好人政治”提供了两次实验的机会:第一次是1935年的所谓“人才内阁”,蒋介石有意搜罗一些专家学者进入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如吸收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为政府高级咨询机构——国防设计委员会的秘书长,同时在此机构挂牌的有胡适、丁文江、蒋梦麟、陶孟和、周炳琳、杨振声、周鲠生等人,皆为一时俊杰。从这时起,胡适已从体制外的批评者转变为体制内的建言者。但胡适始终没有加入国民党,此时国民党有意拉胡适出任政府部长级职务,包括行政院长的职务,胡适均推辞,最后于抗战期间(1937-1942)出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胡适自称那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其任务是为国民党争取美援并促成美国对日作战。 第二次机会就是1948年的所谓“行宪国大”。在此之前,胡适曾致书毛泽东,重弹他的改良主义老调,劝毛泽东“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党”。此时国民党正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内战。但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失利,连援助国民党的美国也大感失望。于是蒋介石想出一个召开伪国民大会的把戏。主要为了向美国表示自己是搞民主的,蒋一度设想由胡适出任总统,自任握实权的行政院长,并遣王世杰探询胡适意见,希望胡适能够出山,其时胡适正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毫不客气地写了自己的小传送了上去,作竞选总统用。但结果证明这只是一场故作姿态的骗局。其后,胡适一直没什么行政职位,一直到1958年4月才从美国回到台北,出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 生活常识分享

对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发布时间:2020-04-15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文学思想家,其他文人政客对他的评价见解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鲁迅个人评价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中国当代革命家和文学家的评价中,对鲁迅的评价是最高的。在这里,他一连用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为什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与鲁迅从来未曾谋面,但他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那些杂文的时候,就为鲁迅文章的深刻和尖锐所折服,鲁迅的立场观点竟然和他的立场观点是那样的相似,有些方面甚至还能使毛主席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是因为,除了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慈悲胸怀以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着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判断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心灵相通。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赞扬是发自内心和由衷的。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有那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难道就没有和鲁迅的思想相媲美的吗?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智勇双全、英勇果敢、为革命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杰大有人在。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和鲁迅一样有如此深刻锐利的见解,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能够用高超智慧的胆略作出巨大贡献的鲁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假如把在革命战争中作了巨大贡献的一些革命家文学家放到鲁迅所处的那个环境中,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的。 所以,因为毛主席与鲁迅的思想是相通的,对他卓越的文学天赋、政治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推崇备至,是理所当然的。

胡适的一生是怎样

胡适的一生是怎样 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在五四之后胡适一直被骂,他在当时是如何成为公敌的他的一生又是怎样的?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胡适的一生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胡适原名胡嗣穈,字希疆,祖籍安徽绩溪,但是出生在上海,最后在台湾去世。胡适出生于1891年,当时胡适的父亲胡传奉命前往台湾,两年后母亲就带着胡适前往台湾找他的父亲,但是仅过了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就爆发了,胡适母亲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了上海,最后去了老家安徽,而他的父亲也在同年病逝厦门。胡适最早是在家乡的私塾上学,后来在1904年与江冬秀订婚后,去哥哥去了上海读书,在1906年考进了中国公学,四年后留学美国,直到1917年回国烦人北京大学教授,编辑《新青年》。五四运动后与李大钊等人意见不合,后来在1926年毅然决定出国,游历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地,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与徐志摩成立新月书店,在上海结识了蒋介石。1927年到1937年期间胡适一职在大陆活动,直到七七事变后,被蒋介石派往了美国。 胡适一直到1946年才再次回到北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蒋介石曾想让胡适加入国民政府,但是胡适力辞,此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1949年再次前往美国直到10年后回到台湾,往返台湾和美国,直到1962年在台湾去世。

胡适是怎样的人胡适在去世之前曾说过自己挨了40年的骂,但是不生气反而觉得很欢迎,因为那是中国言论与思想的自由的表现。那时胡适几乎是全名的公敌,在他死后,蒋介石还在日记中写到革命道路少了一个阻碍。这个时候胡适正直的形象在我们现代人眼里也越来越偏了,胡适与毛泽东的互不顺眼造成了胡适本相的消失。 蒋介石给胡适的挽联上写道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但是蒋介石的日记中说胡适其实他有正义感和爱国之心,但是太自私崇尚西风了,所以不能摆脱中国书生和政客的旧习。章太炎则直接的说胡适根本不配谈哲学,而郁达夫则说胡适胸中没有文化根本不算一个新思想家。汪精卫则说胡适对政治外交有很深远的眼光,肯定能成为一个好的外交家。傅斯年则说以上这些人都不配骂胡适先生。 胡适成名很早,一生做过许多的好事,但是人总有阴暗面,胡适藏得太深就被认为是阴险之人。我们说胡适是一个文人,但从本质上他还是一个人,事物都有两面性,更何况是思想复杂的人呢?知识浅薄,不对胡适进行议论,就用当时文人的评价来说胡适了。 胡适怎么死的胡适在1958年的时候回到了当时的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此后便长期居住在台湾,偶尔会去美国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在1961年2月大的时候,他参加了当时台湾大学的校长钱思亮的宴会,当时的胡适已经七十岁了。没想到的是,在刚刚抵达宴会的场所时,便感觉到身体有些异样,于是马上被身边的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到医院的时候,医生首先给他测量了一下脉搏,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鲁迅个人评价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中国当代革命家和文学家的评价中,对鲁迅的评价是最高的。在这里,他一连用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为什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与鲁迅从来未曾谋面,但他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那些杂文的时候,就为鲁迅文章的深刻和尖锐所折服,鲁迅的立场观点竟然和他的立场观点是那样的相似,有些方面甚至还能使毛主席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是因为,除了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慈悲胸怀以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着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判断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心灵相通。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赞扬是发自内心和由衷的。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有那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难道就没有和鲁迅的思想相媲美的吗?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智勇双全、英勇果敢、为革命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杰大有人在。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和鲁迅一样有如此深刻锐利的见解,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能够用高超智慧的胆略作出巨大贡献的鲁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假如把在革命战争中作了巨大贡献的一些革命家文学

家放到鲁迅所处的那个环境中,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的。 所以,因为毛主席与鲁迅的思想是相通的,对他卓越的文学天赋、政治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推崇备至,是理所当然的。 鲁迅个人评价2 在三十年代,胡适也已不再将鲁迅视为思想上、政见上的同路人 对于鲁迅的攻击,胡适鲜有回应。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11月,苏雪林致信胡适,痛斥“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胡适在回信中为鲁迅辩护:“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凡论一人,总须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信中,胡适还替鲁迅辩诬,说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并非抄袭之作。⑤ 当然,胡适也未将鲁迅视为自己的同路人。苏雪林在信中自居右派,也视胡适为右派,指责鲁迅“本是个虚无主义者,他的左倾,并非出于诚意,无非借此沽名钓利罢了。但左派却偏恭维他是什么‘民族战士’,‘革命导师’,将他一生事迹,吹得天花乱坠,读了真使人胸中格格作恶。”主张“取缔鲁迅宗教宣传”。 ⑥对于苏雪林的上述指控,胡适虽不赞同(“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却也表示“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显见在左、右立场上,胡适自认为与鲁迅对立。 鲁迅个人评价3 但到1956年,胡适却又突然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然而,到1956年,胡适却忽而觉得鲁迅是自己的同路人。据学者周策纵回

[转载]胡适《梦与诗》英译与赏析

[转载]胡适《梦与诗》英译与赏析 THappy New Year! hank you! 原文地址:胡适《梦与诗》英译与赏析原文作者:oldkingli 梦与诗 胡适原诗黄楝英译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像,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Dreams And Poems Hu Shi Translated by Lian Huang Those ordinary expereinces

Those ordinary images Will turn into kaleidoscopic novelties When accidentally flooding into dreams. Those ordinary emotions Those ordinary expressions Willl be composed as varied novel verses When by chance conceived by the poets. Only when drunk, you'll feel the strong mellowness; Only when in love, you'll know the deep affections. Surely you can't compose my poems, Just as I can't dream your dreams. 人生经验的道白 ——胡适《梦与诗》赏析 这是胡适写于1920年的一首白话诗歌。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胡适不仅在文学建设上提出了很多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思想和观念,而且还亲自进行白话诗的创作实践,也写下了不少很有影响的诗歌。《梦与诗》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诗作。 这首诗把作诗与做梦相比较,将人生中两个奇幻的事情纳入笔端进行对比言说,得出了一些颇富启发意义的结论。诗歌的第一节写“做梦”,平常的经验和影象涌入梦里,变幻出许多新奇花样,由此引发了诗人对作诗的联想。第二节紧承

胡适的风格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他的写作特点之一是清楚,他能用那样轻松的白话文,把道理说得那样清楚,是很不容易的,几乎可说并世没有第二人。 其次是质朴,亲切,讲究分寸。在《我的母亲》中,他写到“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凡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能体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文学革新主张的,就是他的八不主义和三白看法: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不用典,不用套语烂调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不摹仿古人,不避俗话俗字。他的主张,针砭时弊,与陈腐的旧文学直面抗争,希望建立新的文学体质与风格,以唤醒国人。此外,胡适主张使用“白话”做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对于白话,他的看法是: 一、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 二、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 三、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 于此可见,胡适对于文学有自己的见解。他希望的文学风格,简约而又深刻,明白而又含蓄,浅显而又深刻,一定要具体,要真实,要感动人心而又是非分明。胡适的作品:多是思想的辨析,文采上感情上,有他的欠缺.他的文章之用心,偏向于思想处多于散文艺术方面;在驳论文章时:说理的严密,分寸的恰切,语气的肯定.这是显著的三个特点

读胡适有感

放假读了胡适先生的《我的信仰》,收获很多惊喜,感叹经典的伟大。全书的能量密度极高,值得反复精读。先生虽生活在一百年前的民国时代,但观点、思想放在现在不但丝毫不落伍,而且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尤令我敬佩的是其倡导的科学的精神,大家风范尽显。这里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简要列举,日后有体会再续。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胡适 书中有好几篇文章用来阐述人生的意义,先生的观点我很赞同。上周看《奇葩大会》中有个小姑娘,也是米未的员工,分享了其关于探寻人生意义的故事,当年她看了很多心理医生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直到遇见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当她问教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时,教授笑了一下,缓缓答道:“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句话让她茅塞顿开,内心的淤积终于有了出路。教授的人生观和胡适先生如出一辙,就像余华在小说《活着》里面写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是的,活着本身并没有什么高贵与卑贱之分,活着本身没有什么太多意义可寻,重要的是你用活着的机会和时间去做什么事,若做了有意义的事,那么活着就也有了意义。 我们唱天行有常,我们唱致知穷理。 明知道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这段话事胡适先生书中提到的当年中国科学社的社歌的歌词。用以诠释工程师的人生观,以及对于真理的态度。先生倡导科学的人生观,为当年的青年以及现在的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所谓的科学的人生观,就是要有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是要有对真理的追求,而追求真理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真理无穷,趣味无穷,进步也无穷尽。在阐述科学的方法时,更是极为精辟: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 看到这句话让我非常惊讶——这不就是麦肯锡经典教材《金字塔原理》里面提到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写研究报告的方法论吗?而先生在一百年前已点的如此到位。 除了人生观,先生关于读书的态度也让人受益匪浅。对于读书的方法,先生提出既要“精”,又要“博”,两者缺一不可。而对于为什么读书,提到三点: 1 吸收前人的精髓 2 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读更多 3 为了解决问题 可见对于读书的理解是非常深刻且务实的,既强调读书本身的趣味,也倡导读书要解决问题,抱着问题去读书,利用读书来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在解决困难的时候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也一一给出。我们若把先生放在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刚刚结束了8年抗日战争,全体国人对中国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后来国民党的腐败以及内战,让当时很大一部分青年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产生了很强的忧虑感。先生强调科学人生观、科学的方法、读书的态度等等,都是教给青年最宝贵和锋利的武器,因为有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胡适诗歌翻译研究

Vol.33No.6 Jun.2012 第33卷第6期2012年6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胡适是20世纪的一位文化巨匠,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胡适诗歌翻译研究正逐渐成为一门显学。胡适在上海寻求新教育时期 (1906—1909年)是其诗歌翻译的第一阶段,胡适在 该阶段采用文言翻译诗歌,主题集中在宣扬革命、反封建等。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期(1909—1917年)为其诗歌翻译第二阶段,该阶段译诗偏重哲学思辨,语言为文言。留学归国之后,胡适诗歌翻译进入了第三阶段,胡适采用白话翻译诗歌,译诗主题更富有人文关怀。生态翻译学的发展为研究胡适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平台。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译者的适应和译者的选择。译者适应的过程是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的过程。译者必须能够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接受其选择和制约,才能够不被其淘汰,并融入其中,成为翻译生态环境的一个典型要件。译者选择指的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在这一阶段,译者可以体现并代表翻译生态环境,以翻译生态环境典型要件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控。适应通过“优化选择”的手段来达到“求存、生效”的目的,选择的法则是“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翻译的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此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 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胡适的诗歌翻译是胡适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胡适代表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过程。笔者拟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阐释胡适的诗歌翻译,研究胡适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层面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过程。 一、胡适诗歌翻译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指出“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语言变体是“由具备相同社会特征的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种语言表现形式”,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制约。胡适在诗歌翻译第一、第二阶段采用文言翻译诗歌,在第三阶段采用白话翻译诗歌。笔者从语言变体层面阐释胡适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不同语言变体进行诗歌翻译的过程。 例1:“O haste thee,haste!”the lady cries,“Though tempests round us gather; I ’ll meet the raging of the skies, But not an angry father.”(节选自Lord Ullin ’s Daughter ) 胡适译文:妇言风虽恶,趣行勿瞻顾。侬宁犯波涛,不愿逢父怒。 例1为胡适在上海寻求新教育时期,运用文言语言变体翻译的诗歌。当时,诗界革命作为翻译生态环境的典型要件,制约胡适在语言维选择文言语言变体进行翻译。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胡适诗歌翻译研究 李 磊 (郑州轻工业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450002) 摘要:生态翻译学为研究胡适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视阈。胡适翻译诗歌的过程就是胡适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下,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代表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 “三维转换”的过程。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胡适诗歌翻译;“三维转换”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6-0178-03 178--

论胡适的民主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218072569.html, 论胡适的民主思想 作者:王云霞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本文将胡适的民主思想与儒家思想、西方的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了比较。胡适的民主思想是当时中国一种独特的思想,对此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该批判的批判,该借鉴的借鉴。 关键词:胡适;民主思想;儒家思想;西方民主思想;三民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25-01 胡適,祖籍安徽绩溪上庄,少年时在绩溪老家读私塾,1904年至1910年在上海求学,1910年至1917年留学美国。胡适的一生以宣传标榜“民主主义”著称,有“自由主义大师”称号,他的“民主”、“自由”并不为民主的中国所接受,甚至不为台湾国民党当局所接受。我们不难看出胡适思想的独特性,其民主思想亦然。本文只就胡适的民主思想作一个较客观的评价。 胡适的民主思想是在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大量的民主思想,并有别于当时中国其他思想意识的一种独特理论,对推动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发动新文化运动,都起到了一定作用。纵观胡适一生的政治言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也是他民主思想的要点:充分利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成立一个宪政公开的政府,由思想中立、学有专长的精英分子负其职责。 下面分别把胡适的民主思想同传统的儒家思想、西方的民主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一番比较。 1.与传统儒家思想的比较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救出自己”。这一点与胡适提倡的追求个性的发展不谋而和。孔子说:“君子不器”[1],意思是君子不应当只是适应做一两件专门的事。然而,胡适所求取培养的才干,正是这种专门的才干。 儒家所主张的“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哲学,是胡适所反对的。他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联系而密不可分的,个人品质之改善在于社会之改善,社会若不改善,个人品格之改善终归无望。也就是说他认为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的改善,通过对社会制度的改良而完成自我个性的发展,最后求得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但在儒家思想中又隐含着对公私价值区别的否认,认为主张“三纲五常”同时又要求个人隐私生活的想法,在帝王的威权之下几乎是微不足道的。胡适则除主张“个人自由”外,个人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一、 1.鲁迅:A、受古典文学熏陶,受中国民间艺术熏陶;B、幼年未产生从文思想,准备以“从医”为职业。C、弃医从文,要改变他们的精神——推文艺。 郭沫若:A、从小受古典文学熏陶,对人物传记相当喜欢;B、从小就有“文学倾向”;C、“弃医从文”,富国强兵的意识,选医,五四运动波及日本留学引发压抑的文学兴趣。 G&L:虽都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但是鲁迅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比郭沫若有更痛苦的思想斗争,又在更深层、更复杂的思想内涵过渡中各方面的准备也更充分,几乎同时崛起的新文化运动中,领域不同,采用的斗争形式不同,所信奉的文艺观点不同,思想转变的情况不同。接受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想的侧重点不同 鲁迅:1、对东欧弱小民族的作家作品,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较重视。2、文艺思想上,对日文艺批判家厨川白材等人的文艺观点较欣赏。3、进化论对他曾产生过长远的影响。 郭沫若:1、偏爱泰戈尔的作品,歌德、海子的诗歌和小说,俄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剧作,美诗人惠特曼的诗歌等也给他深刻的影响。2、文艺思想上,受尼采学说:论神论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 2、思想转变的情况不同 鲁迅:经过较长时间阵痛的渐变后而发生质的飞跃,最后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接受马列之一之后才逐渐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3、创造化倾向创作方法不同 鲁迅:小说描写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更多的是破坏性的呐喊,贯穿着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郭沫若:《女神》等憧憬着革命思想和强烈激情,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基础。 二、两人最初的误解和隔阂 1、“处女媒婆”说 编排时鲁迅创作置于翻译之后,郭沫若提出质疑,处女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精加遏制。鲁迅重视翻译,认为应先翻译,才能促进中国文学创作,郭沫若尊重创作,相对看轻翻译,对于中国文学发展途径不同 2、《呐喊》的评论 成仿吾全面批判《呐喊》,创作社与之矛盾产生,郭沫若在创作社。 3、半途而废的联合行动 A、同居广州,仍未曾见面。 B、鲁迅在创作社成仿吾起草的宣言上签字,政治场一致。 C、鲁迅长去创作社购书谈天。 D、鲁迅创作社从误解,对立到隔阂逐步消除 4、“革命文学”论争中笔墨相机 A、成仿吾在日本接受极“左”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影响,他认为《创造周

黎振宇:他们是怎样纪念胡适的胡适的挽联

黎振宇:他们是怎样纪念胡适的胡适的挽联 ●黎振宇 *胡适(1891.12.27-1962.2.24) 今天是胡适先生逝世54周年的纪念日。54年前,胡适在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会议后的酒会上,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终其"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的一生。胡适先生逝世后,除公卿、学人和亲朋好友之外,有众多平民百姓自发吊唁、送殡和路祭,宏大的纪念仪式在学者中可谓罕有其匹。即使到今天,胡适先生的文字和理念依旧有穿透时间的力量。所谓的不朽,就是在后人心中引发共鸣。如此来看,先生可谓不朽。 *胡适遗体出殡时台北街头的送行场面 笔者藏有一本台湾丰稔出版社1962年3月出版的《纪念胡适之先生专集》,书中详细记录了胡适逝世的经过,悼文及挽联等众多资料。其中挽联收录之丰富,实属罕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全书共收七百余幅挽联,包括蒋介石、陈诚、王云五、钱思亮、雷震等人,或饱含深情,或文采斐然,或令人莞尔。古人云:"既念逝者,行自悼也",这些挽联在五十余年后读来,依旧令人哀思动容。兹部分摘录,偶有注释,以缅怀胡适先生。 *纪念胡适之先生专集

*胡适先生灵堂 *送别胡适 1、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蒋中正 按:这是胡适挽联中流传最广的一幅。这幅挽联深刻刻画了,在剧烈转型的中国,既有现代化、世界化的思想,同时又拒绝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胡适。胡适一生与蒋介石,"道不同而相为谋",相知甚深,关系或弛或紧,"但又各自不丧失立场,不把对方消灭之而后快",充分展示了知识人和政治威权错综复杂的关系。《蒋介石日记》虽未出版,但从研究者自胡佛研究所摘录的材料来看,蒋介石对胡适的真实评价与公开之说"相映成趣": 1960年10月24日:"今日闻胡适回来后对雷案各种'胡说',不以为意,听之。我行我事可也。"1960年10月29日:"本日为胡适无赖卑鄙之言行考虑,痛苦不置。其实对此等'宵小'不值较量,更不宜痛苦,惟有我行我事,置之一笑,则彼自无奈我何矣。"1962年2月24日:"晚,闻胡适心脏病暴卒。"1962年3月2日:"胡适实不失为自由评论者,其个人生活亦无缺点,有时亦有正义感与爱国心。惟其太褊狭自私,且崇拜西风,而自卑其固有文化,故仍不能脱出中国书生与政客之旧习也。"1962年3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